首页范文茶叶的冷知识十篇茶叶的冷知识十篇

茶叶的冷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3:23

茶叶的冷知识篇1

关键词:茶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冷链产品的新鲜感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已经公布了“农产品冷藏物流发展规划”,贸易发展委员会与改革委和供销合作部联合颁发的“冷链物流的发展规划”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出,国家正在积极创建一个高效、成本低、损失小、安全性和灵活性高的现代冷链物流系统。当前,冷链物流的技术不断完善,处理业务的流程也在不断调整。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茶企在冷链物流的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茶叶的高损耗,据统计,茶产品的冷链价格高是因为货物的损失没有库存来补充,导致价格提升。总的来说,我国茶企的冷链物流水平还不高,没有专业的管理体系以及系统化的冷链物流链。中国茶企的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只是处在一个刚开始的过程,还有许多要完善的问题。

1.冷链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冷链物流主要是指冷冻冷藏物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加工销售的过程中一直存放在低温冷藏的环境中,使得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得到完整保护的体系。这是一个以低温环境维护为主要核心的供应链体系[1]。其是跟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发展的体系,这是一个基于制冷技术和制冷技术的低温物流过程。可以使用冷链物流的产品大致有这三种:第一种是农产品,主要有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第二种是需要加工的食品,主要有冷冻食品、肉类、熟食、以及茶叶等;第三种主要为一些特殊商品,主要有一些疫苗以及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等。

冷链物流是现代物流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其不仅具有一般物流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对冷藏技术的重视以及对时间的要求严格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冷链物流和其他物流的不同之处。另外,冷链物流除了以上特点之外,还具有:建设的资金多,对技术要求复杂;冷链各个环节的协调性较高;有效控制运营成本与冷链物流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冷链物流的市场占有成分小以及比较分散。

2.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2.1冷链物流的基础设备不全

目前,很多茶企在冷库建设方面没有投入太多资源,导致冷库数量少并且冷藏技术也较为落后、可供使用的功能也很少、使得冷链的结构失衡。目前茶企在使用的冷库中,大多数都是很久前建设的,里面很多设备已经陈旧、冷藏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茶企自身没有很好的认识,也没有准备建设更好更现代的冷库的打算。在产品的运输方面,很多茶企都没有冷藏运输车辆,他们对茶叶的运输,一般都是采用普通的车辆进行,这导致茶叶从采摘工序到最后的加工工作的进行时[2],中间很长的一段运输时间中,茶叶的新鲜度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导致茶叶中的水分流失严重,使得之后制造出的茶叶失去了一部分的口感,不能完全将茶叶的品质体现出来。

2.2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没有跟上

冷链物流具有专业化要求高以及投资高等特点,这导致冷链行业的发展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很多企业在处理冷链的各个环节上,大多把重点放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仅仅因为这样是难以满足冷链物流发展的要求的,所以第三方物流连锁公司的作用就变得越来越突出。总的来说,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并没有达到中国当前对冷链需要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是冷链企业数量少,企业规模不大、企业不集中、服务质量不平等、缺乏合理的管理等。

2.3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在“物流术语”中对冷链的定义是,使用专业的低温保存设备,将需要保持品质的新鲜食品及冷冻品的质量保持在很好的水平,让其能够以生产时最好的质量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这意味着商品的生产、加工、储存以及运输销售过程中,都需要将其始终处于较低温度控制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确保产品的质量,减少损失和防止供应链系统中产生的污染。供应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企业间的合作,信息供应链中的资源分配机制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冷链系统的断层。在茶叶的冷链系统建设上,很多茶企缺少较为先进的供应链管理工具,如储存仓库的管理系统、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信息数据交换系统等。这些系统的缺乏,使得茶叶不能得到很好的冷藏,不能很好的保证其品质。因此,茶企应该在冷链管理环节中投入更多的资源。

3.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对于目前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笔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考,希望可以促进我国茶企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3.1增加对冷链物流的管理

国外成功的冷链物流相关经验证明,在冷链物流发展的初期,国家资金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扶持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行业想要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那么他就不能很好的发展,冷链物流行业也是这样。政府应该更加关注茶产品的冷链物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消费趋势以及消费模式,茶产品的发展和商业模式以及创新因素等,政府需要制定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规划,使冷链物流得分布得到优化。探索制定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指导发展兼容的冷链机组和设备;提供支持政策,促进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的快速发展;重视茶企的冷链物流管理的建设,大力支持茶企发展冷链物流部门。

3.2创建并推广茶产品的追溯体系

为了能更好的处理茶产品的质量问题,茶企应该重视茶叶生产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通过追溯的方法来对制作的工序进行不断地的完善。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解决方案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少[3]。对于茶产品来讲,产品追溯系统对茶企来说是比较经济的一种方法。通过产品追溯手段,有助于消费者了解冷链物流的作用,有效解决了冷链物流的断链问题,使得茶产品的质量更高、价格更实惠等。当前,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已经整合了GpS信息调度系统。该系统与供应商的产品追溯系统相联系,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在提高农茶产品追溯体系的效率方面,应该鼓励茶企建设更加面向大众的服务系统。

3.3加快对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

为了使得冷链物流的技术得以创新,首先应该对相关的科研机构以及企业进行支持,鼓励他们进行冷链技术的研发,用我们自主知识产权来创新冷链物流技术;其次是增加资源的投入,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进行冷链物流的建设;然后是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如减税免税等措施,鼓励茶企对冷链技术进行创新,同时提供资金支持,防止茶企因资金不足导致冷链系统断链问题的产生;最后是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各大高校加快加紧对冷链物流专业的人才的培养,为茶企增加更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让冷链系统的管理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3.4加强冷链物流的知识普及

为了能更好的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茶企应该加强对员工冷链物流知识的普及,在企业内部,组织相关的员工进行冷链物流知识的学习,对冷链物流部门的员工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的知识能力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能够很好的处理冷链环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得茶企的冷链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好。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茶企目前的冷链物流的发展中依旧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然而茶企要想有个更好的发展前途,就必须得顺应时展的步伐,顺应物流时代的发展,让自己的茶产品可以销售到更远的地区,占领更多的市场,以此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因此,为了能促进茶企自身的长远发展,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上就应该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将冷链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完善全,让自身企业的冷链物流部门处于社会的最高处,才能够让企业的产品能够保证以最好的质量销售到更远的市场,是自己的产品被更多的消费者认可,是自身的发展前途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陈启新.吉林省农产品物流模式优化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16.

茶叶的冷知识篇2

今天再来看《茶翅高飞——中国茶叶品牌快速崛起之道》,用“三言两拍”来“评论”这本书,倒是非常贴切,也是非常有趣。

先来看看“三言”。第一“言”,《茶翅高飞》是“预言”。《茶翅高飞》一书在四年前就对中国茶叶行业做了很多预测性的分析,现在多已应验,其中就深入剖析了天价茶、平价茶、过度包装与茶叶品牌的问题,对茶叶品牌的指导价值已经生动地展现出来。

第二“言”,《茶翅高飞》是“引言”。《茶翅高飞》出版之后,就像一段震动茶叶行业的“引言”,引出很多书出来“说话”,例如,其后,《点茶成金》出来“说话”了,《指点茶山》出来说话了,其它的茶叶营销和销售图书也出来“说话了”了,一片很繁荣的景象,对茶产业来说是很大的帮助。

第三“言”,《茶翅高飞》是“箴言”。《茶翅高飞》不仅分析了22个品牌塑造的误区,阐释了品牌塑造的22个关键,分析了十大案例,很多话都已经成为品牌塑造的“箴言”,例如,“一流品牌”要做“二流工作”,“只做广告犹如单靠男人生孩子”,这些语句经常被茶叶界的营销人引用,其来源正是《茶翅高飞》。

再来看看“两拍”。其一,《茶翅高飞》揭露的消费规律,令人拍案叫绝,如,《茶翅高飞》说“茶叶包装越精美越好”是个误区,并在四年前指出,“过分重视包装会缩小茶叶消费群”,“过分重视包装会导致品牌危机”,“简化包装已经势在必行”,不得不令人佩服作者谢付亮先生精准的预测眼光。

但很可惜,并不是每位决策者都有机会阅读《茶翅高飞》,即使读了也未必认真思考《茶翅高飞》中提出的此类前瞻性问题。至于重视此类问题,并在实际经营中着手预防和解决的决策者更是少之又少,陷入困境也就是在所难免了。

茶叶的冷知识篇3

“柳绿花红”后来成为村田珠光开创的茶道美学的基本思想。算来我习茶艺已有一年,就我对茶艺的浅薄认识,我理解的“柳绿花红”即外界存在的美要用“自性”的认识来发现,以一种唯心主义审美的角度,通过审察自己的本性从而感知己身以外的世界,认识客观世界的美好。

七月,正是一个柳绿花红的时节,我在杭州西湖国宾馆参加了一场中日友好茶会,多多少少也能从中体味到一些“柳绿花红”的美意。

净心

到达西湖国宾馆的时候,茶会还没开始,于是一行人在园中散步赏景。春色转淡,夏意欲浓,空中还飘起了毛毛雨。在湖边行走,风从湖心吹来。几片树叶被吹落至水面。上天给了我们一瓢至清的甘露,春末的玉手偏要向其中投入些茶叶。似在茶会未开始时便为我们泡上一壶清茶。

日本茶道开始前,客人要先在茶室外的露院游赏。散步于宾馆周围的景致中,权当这是一方极美的浑然天成的露院。“有时夺人不夺景,有时夺景不夺人。有时人景俱夺”,身在景中,景通人意,人为其所动,这便是所谓的“人景俱夺”吧。

会议厅被布置成了临时的茶室,白色的桌布、茶具已备好陈列其上。参加茶会的人们已入座,面带友好的微笑,茶室简单而安静。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有一次武野绍鸥举办茶会,赶上了下大雪。绍鸥打破常规,取下壁龛上摆放的茶花。放上了一钵用石菖钵盛着的清水,他想让客人用一颗清净的心欣赏门外的美景。我想,在茶室里安静等待观看茶道的宾客们应该和我一样,此刻正是怀着这样一颗清净的心。

茶禅

作为开场。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的学生带来了绿茶的冲泡茶艺,用的是清透的玻璃杯、青瓷的水盂、赏茶盒、茶叶罐。全场安安静静,三位表演者淡定从容,好似已超越手中的一切进入另一番天地,我从她们的表演中看出了一丝禅意。之后,杭州永福寺的明行法师表演的正是禅茶茶礼,禅意更浓,但三位学生表演时不经意让我捕捉到的那些许禅意却更让我回味。

学习茶艺的人知道,好的茶艺师不仅手上的泡茶功夫要练到位,更重要的是泡茶时给人的感觉。将自己融入到一个超越自我、忘记自我的“无我”之境中,观看者也随着超脱尘世,被带入佳境。学生们的表演简单朴实,自然地将我们带入一个极静的世界中,远远飘来似有似无的梵音,伴随着茶香,美确实是要用心才能体会到的。

在中国,茶禅本一味,即茶与佛有着相同的本性,所谓“尘心洗净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与禅同是追求精神的提升,兴味相投,意趣相通。中国寺院有禅茶,参禅者喝茶,禅早已与茶沾染上千丝万缕的关系。

茶禅传入日本,却道出了另一番意味。荣两禅师二十七岁时到中国求法,曾两度入宋,得禅得茶,为日本传禅传茶之始,被奉为禅祖禅师。而真正在日本提出“茶禅一味”思想的是村田珠光,他将茶从精神上与茶连接起来,使茶原本在禅宗里只是“禅道具”的地位得到提升。

而日本茶道美的一种基本理念称为“幽玄”。即幽深、含蓄,不完全将意思表露出来,显露它的一部分,剩下的让对方回味。比如,在茶道表演中的光线喜暗,有时挡上苇帘子。有时不将名贵茶具和自己的才能全部展露出来等。这一美学理念用禅语表示便是“无底”,给人“本来无一物”的境地时又蕴含着“无一物中无尽藏”的意趣。

静枫流的冷水泡茶,令我印象深刻。玻璃杯具、竹制的赏茶荷、葫芦形状的茶叶罐、水盂中清冷的水,泡茶的女子清丽且气韵不凡,动作行云流水。冷水泡茶慢慢浓,茶水喝起来没了涩味,反而醇厚,回味中隐隐透出些豆米香。

脑海中不由得又浮现出另一个故事:有一天,义政将军忽生感慨,世间有趣的事我都做得差不多了,还能做些什么?在旁的能阿弥说,把茶炉的声音想象成水雾中瀑布的回声、暴风雨拍打竹林的声音、远山松涛的鸣响,不是也很有意思吗?

每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不同的,所看到的美也因此不同,正如同样的茶,每个人品到的茶味也不尽相同。有人能比别人看到更多的美,能在泡茶时进入一个比别人更开阔的天地,是因为他们的心思更细腻,心胸更广阔。我们应具备感受美的能力,无论所用的茶具是好是坏,泡茶所用的水是热是冷,都有一种美意和一番独特的滋味。就像能阿弥说的,世间有趣的事无处不在,连倾听茶炉烧水时的声音都是有趣的,就看你能否从中感知。客观的事物无法改变,却可以用内心的感知力将其变得美轮美奂。

尾声

中国茶道主张“廉美和敬”,日本茶道崇尚“和静清寂”,这是不同民族思想差异所带来的差异性。就其观赏性来说,我却觉得界限没有这般分明。茶具的选用、动作的讲究、流程等各有不同,但中国、日本茶道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美的意韵是相通相似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我们也能品尝出茶汤中浸润着的丝丝美感。

茶会结束时,我意外得到了一把白色的小折扇,上面是一个“和”字。此次的茶会不虚此行。

川端康成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而今天我发现了如何从一片茶叶中看到一片茶园的那种绿意开阔的美。引用川端康成在《美的存在和发现》中的一段话,回到茶叶最初的生长状态:

茶叶的冷知识篇4

改善贫血

缺铁性贫血症是一种常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患这种病的病人约占全世界人口的10%~20%。但是,具有饮茶习惯的人很难患此病,这与茶叶含铁丰富有关。科学实验证明,茶叶中的含铁量比含铁较多的山楂高18倍,比葡萄高29?郾8倍。茶叶中含有叶酸(Bi1)和BL2,是治疗和预防各种类型贫血症的重要维生素。茶叶还含有20%~30%茶单宁,有提高白细胞活力功效,更有利于人体造血功能,经常喝些茶,可改善和预防缺铁性贫血症。

保护牙齿

英国牙齿学会研究认为,红茶和绿茶都对清除或抑制齿菌斑有帮助。该学会发言人说,牙医界认为茶可以作为汽水的代替品,因为茶不会侵蚀牙齿。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在哺乳期的妇女使用茶水漱口,可以预防牙龈出血,同时杀灭口腔中的细菌,保持口腔中的清洁,提高乳汁的质量。

治疗眼疾

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明确指出,茶可“凉肝胆……肃肺胃、明目解渴”。茶对视觉器官有保健作用,茶叶中所含维生素a是营养眼内视网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如维生素a缺乏,视网膜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障碍而发生夜盲;茶叶中的维生素B1,是维持神经(包括视神经)生理功能的营养物质,一旦缺乏,可发生视神经炎而致视力模糊、眼睛干涩;白内障患者眼睛晶状体和房水内维生素C的含量比健康人明显降低,而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故长期饮茶能防止白内障的形成。

茶叶除内服外,还可以外治眼病。例如,用绿茶25克煎汁澄清,用以洗眼,对睑缘炎(俗称烂眼边)和急性传染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预防流感

研究证实:流感病毒的感染是通过病毒表面的凸起完成的。凸起附着在人体健康的细胞上达到一定数量时,人就会患感冒。在绿茶中含有一种茶酸,它是聚苯酚的一种,当它遇到流感病毒时,能与病毒的凸起结合,从而抑制了病毒对健康细胞的感染。此外,现已发现绿茶中有益的成分多酚(也称茶叶鞣酸)可阻断流感病毒的传染。由此可见,专家学者以后的研究目的在于证实是否可用绿茶作为预防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

美容养颜

茶作为一种健康饮料,尤其是绿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云雾绿茶、富硒绿茶、毛尖、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等均属于炒青绿茶,具有防止皮肤老化、清除肌肤不洁物的功能,因此,用绿茶制成的沐浴剂、护肤霜、洗面乳以及肥皂等护肤品,纷纷登场。洗浴时,绿茶放出的清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放松、精神舒缓。喝绿茶有益健康,用绿茶护肤美容,已为爱美人士所共识。

经常饮用一些茶水,有助于保持皮肤光洁白嫩,推迟面部皱纹的出现和减少皱纹。假如你的眼睛因用眼过多而疲劳(这对网友们来说是经常的事情),可用棉花沾冷茶水清洗眼睛,几分钟后,喷上冷水,再拍干,有助于消除疲劳。

消除黑眼圈最简单的方法是先把2袋茶包(茶叶包在纱布中)在冷水中浸透,闭上眼睛,在左右眼皮上各放1个茶包,搁15分钟后拿开,相信经过几次的反复,你的黑眼圈将会被消除。

延年益寿

茶叶的冷知识篇5

台湾茶叶,长久以来是以外销为主,大约80%~90%以上是外销。自1970年之后,外销市场开始大幅萎缩。内需逐年增加,到了1990年之后,台湾茶叶正式出口的销售量不及总产量的10%,绝大部分提供内需市场,尚且不足。目前,台湾每年茶叶的市场需求量约37000吨,台湾岛内每年茶叶的总产量约16000吨。因此,台湾每年约需进口茶叶21000吨,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此算起来,台湾每人平均的茶叶消费量是1700克左右,超过日本许多;1980年,台湾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仅约400克,当时日本的人均消费量约1000克。日本茶园将近6万公顷,几十年来。没有太大变动。台湾茶园从4.6万公顷减少到目前1.2万公顷。依观察,台湾茶园将减少到1万公顷以下。台湾茶业不论是产业、商业、工业,甚至文化事业,都有极大的变化,台湾茶产业的衰微是其它产茶地区较少看到的情况。(数据截至2007年)

台湾茶业在不同时代都会有创新文化出现,成为台湾茶文化发展的特色。目前,台湾新茶文化正在形成。

以进口茶叶为消费的发展趋势2000年之后,台湾茶业市场有了新变化,西方的花果茶、草药茶颇受欢迎;下午茶、英国红茶已流行;日本蒸菁绿茶越来越有好感;中国大陆名茶很自然地在精致的场合品尝,大陆茶叶渐渐打开市场,这种情况将继续发展。

以传统创新并陈的营销方向茶业是古老的行业,传统的经营方式仍将保有一定的市场,新式的营销概念已逐步活跃。台湾的茶叶经济进入转手时期。

以商业利益为前提的经营概念台湾茶文化与经济利益相结合发展是很大的特色,茶业者为达到商业目的而从事茶文化活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很露骨地上演,茶文化表现浓厚的商业色彩。

以现代科技为茶文化发展的动力茶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电壶、微波炉、音响、西装、电子设备,统统派上用场,科技的进步是茶文化发展的动力。不是孤立的一股暗流。

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茶艺活动知识分子是茶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弘扬茶文化是有民族使命感的工作,也是一种落实生活的有意义事业。因此,台湾茶文化以年轻的知识分子参与为主。

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不论是茶叶,还是茶文化,大都以社会的需要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茶叶,就制作什么茶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活动。就举办什么样的活动。

以民族文化为内涵的表现以仿古式的建筑格局,乡土味的室内设计,雅致古朴的家庭布置,浓厚文化传统气息的书画挂轴,插花、焚香等具有民族意趣的景象,强调生活的茶艺,是台湾茶文化发展中的又一特色。

茶叶的冷知识篇6

陆羽未尝真风味,红袍原在月轮峰。

这是一首描写庐山云雾茶的诗句,“庐山云雾”是一种绿茶的名称,它就产自庐山。

坐落在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庐山,云烟缭绕,泉水潺潺,年平均180多天有雾,这种云雾景观,不但给庐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更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好的条件。庐山云雾茶,也是因这一自然现象而得名。

由“佛茶”到“贡茶”

庐山云雾茶有一段有趣的传说,跟美猴王孙悟空有关。传说孙悟空在花果山当猴王的时候,常吃仙桃、瓜果、美酒,有一天忽然想起要尝尝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喝过的仙茶,于是一个跟头上了天,驾着祥云向下一望,见九洲南国一片碧绿,仔细看时,竟是一片茶树。此时正值金秋,茶树已结籽,可是孙悟空却不知如何采种。这时,天边飞来一群多情鸟,见到猴王后便问他要干什么,孙悟空说,“我那花果山虽好但没茶树,想采一些茶籽去,但不知如何采得。”众鸟听后说:“我们来帮你采种吧。”于是展开双翅,来到南国茶园里,一个个衔了茶籽,往花果山飞去。鸟儿嘴里衔着茶籽,穿云层,越高山,过大河,一直往前飞。谁知飞过庐山上空时,巍巍庐山胜景把它们深深吸引住了,领头鸟竟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领头鸟一唱,其他鸟跟着唱和。茶籽便从它们嘴里掉了下来,直掉进庐山群峰的岩隙之中。从此云雾缭绕的庐山便长出一棵棵茶树,出产清香袭人的云雾茶。

其实,庐山产茶始自汉代。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僧侣云集。攀危岩,冒飞泉。更采野茶以充饥渴。各寺于白云深处劈岩削谷,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东晋时,庐山成为佛教的一个重要中心。高僧慧远率领徒众在山上居住30多年,并在山中栽种茶树。到了唐代,庐山之茶已很出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迁居香庐峰挖药种茶,并写下《重题》一诗:“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力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鹤是交游。云生涧户衣裳润,岚隐山厨火烛幽;最爱一泉新引得,清冷屈曲绕阶流。”到宋代,庐山云雾茶更是被列为进献皇帝的“贡茶”。

复杂工艺由全手工完成

由于气候条件,云雾茶比其他茶采摘时间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夏之间开始采摘。采摘期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要求只采初展的一芽一叶,长度不超过3厘米,制特级茶。采回后先剔出紫芽和病虫害叶,然后摊于阴凉通风处,放置4~5小时,再进行炒制。

庐山云雾茶的加工制作更是十分精细,全由手工制作。初制分杀青、抖散、揉捻、炒二青、理条、搓条、拣剔、提毫、烤干(或烘干)等工序;精制分去杂、分级、匀堆装箱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如杀青要保持叶色绿翠;揉捻要用手工轻揉,防止细嫩叶断碎;搓条也用手工;翻炒动作要轻。加工好的庐山云雾茶,一芽一叶,色泽翠绿。浸泡出的茶汤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和浸出物,高香持久,品质尤佳。

“六绝”成就盛名

庐山云雾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高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而久负盛名。成品茶外形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隐露,茶汤幽香如兰,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品茗,就更加香醇可口。

庐山云雾茶的芽头肥壮,茶中含有较多的单宁、芳香油类和多种维生素,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怡神止泻、帮助消化、杀菌解毒、防止肠胃感染、增加抗坏血病等功能,扬名中外。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庐山云雾茶更是深受欢迎、供不应求的高档商品。“幸饮庐山云雾茶,更识庐山真面目”,这诗一般的赞语,足以说明它的地位和价值。

链接

庐山云雾茶的冲泡方法

1.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即150毫升的水,用3克左右的干茶。

2.不能用100度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5度为宜(水烧开略为冷却),这样泡出的茶汤,才能汤色明亮,醇厚味甘。

茶叶的冷知识篇7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有着礼让、养生、修身的社会功能以及廉、美、和、敬的精神内涵。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传播的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中国茶文化在不断发展,泡茶方式从唐代以前混煮法发展到唐代的煮茶法,再到宋代的点茶法,最后到明清时期的瀹茶法,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方向发展[1]。制茶法也有龙团凤饼、团饼茶、散叶茶,直至显示茶叶色、香、味、形的绿茶、黄茶、红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等,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世界。高校学生作为茶叶消费的特殊群体,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调查数据表明:50%以上的高校学生喜欢饮茶;饮茶以绿茶为主;能够接受的茶叶价格相对较低;重视茶叶质量胜过品牌;对新型饮茶方式表现出较高认可度;但对茶叶品质鉴别以及茶文化知识相对缺乏[2]。在高校中开展茶文化教育,让大学生广泛参与茶文化活动,以茶育德,以茶养智,以茶养生,对缓解学生压力大有裨益,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我国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生力军。

1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育德修身

茶圣陆羽最早确立茶德标准:“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3]。现代庄晚芳把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并倡导“通过茶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4]。因此,茶文化教育是当今高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人格的理想载体。

1.1和

“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儒、道、佛三教共通的哲理,茶和天下。茶是一种和谐健康的饮料,通过饮茶能平和心境,营造和谐气氛;茶能和谐身心,怡情悦意,释矜平燥。唐人裴汶对茶性的体验最有代表性:“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并能“至其冲淡、简洁、高尚、雅清之韵致”[5],茶的和谐得到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喜爱。相比之下,酒是一种烈性饮料,酗酒会使人失去理智,滋生事端。人们常说“酒是战争的文化,茶是和平的文化”;“酒是男人的文化,茶是女人的文化”。欧洲科学家也高度赞誉中国茶叶“把西方人从酗酒中解救出来,是东方给与西方的伟大慰藉物”[4]。在高校倡导“不抽烟,少喝酒,多喝茶,喝好茶”得到大学生们的普遍认可,也将为那些终日忙碌而倍感疲惫的莘莘学子们开辟一片清新自然、充满着诗意的栖居!

1.2廉

茶秉性朴素高洁,不入俗流,常作为节俭和廉洁的象征。以茶为载体,茶性的俭朴可以培养淡泊超然的精神涵养。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修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韦应物《喜园中茶生》诗曰:“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茶味苦涩,苦后回甘,体现着吃苦耐劳精神,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密不可分。目前,部分高校学子存在铺张浪费严重,奢靡之风盛行的现象。结合茶文化学习,对树立艰苦朴素理念,弘扬勤俭节约美德,锻炼吃苦耐劳意志,培养攻坚克难信心,摒弃享乐主义作风有着重要作用。

1.3美

历代文人引茶入诗、以茶作文、以茶绘画,形成丰富的茶文化内容,也产生了茶美学意境。审美茶的意境不仅是艺术家诗意栖居的家园,更是人们生活中怡情悦性的方式[6]。现代社会中,饮茶品茗被视为美的休闲方式,茶香袅袅入教室,把茶香融入书香中,人醉茶香里,体现了校园另一种美的意境。学子们在清静的处所斟上一盏茶,看茶汤的透彻,观茶叶的沉浮,品茶味的甘涩。这既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对自身修养的陶冶。品茶悟道,促进同学间沟通与交流,提升了美的意境。

1.4敬

“敬”为敬爱、尊重之意。孔子曰:“人无礼,无以立”。孟子曰:“礼者,敬人也。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国乃礼仪之邦,朴实善良的人们古道热肠,热情好客,客来敬茶是待人接物的起码礼节。敬茶是表达主人欢迎之情,拉近主客间距离的一种简单而实用方式。杜耒《寒夜》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以茶敬客、以茶睦邻、以茶赠友、以茶联谊,品茗之中,联谊达礼,终以致和[7]。通过参与茶事活动,大学生们在敬茶过程中学会尊老爱幼、尊师爱生,养成谦和友爱、文明知礼的良习,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茶文化教育促进大学生养生保健

茶为药用,自古有之。汉代《神农本草经》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以解之”。陆羽《茶经》云:“若热渴、疑闷、脑痛、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醒醐、甘露抗衡也”[3]。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概括了古代茶的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茶叶中含500多种化合物,有多种医药保健功能,概括地说有“三增”作用(增美、增智、增寿);“三降”作用(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三抗”作用(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除此之外,茶还有防龋固齿、抗菌消炎等作用。

2.1提神醒脑

茶叶中的茶叶碱、咖啡碱等嘌呤类衍生物,通过刺激大脑中枢神经,使人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茶叶中的γ-氨基丁酸是一种神经介质,能降低神经系统噪音,提高神经信号传导,使人耳聪目明。实验表明:经常喝茶的人患白内障概率较不喝茶人下降50%。文人爱茶,以助文思。白居易《赠东邻王十三》诗曰:“携手池边月,开襟竹下风。驱愁知酒力,破睡见茶功。”可见茶的提神醒脑之功。

2.2防治坏血病

众所周知,坏血病是由于缺少维生素C所致,维生素C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绿茶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茶叶曾经在航海史上做出过巨大贡献:数百年前,坏血病一直困扰着西方航海发展。中国明代郑和却能成功地率领船队七下西洋与各国进行陶瓷、丝绸和茶叶等贸易。郑和团队之所以能规避坏血病风险,原因之一就是出洋船队的饮食有如下规定:“下西洋去的内官合用盐、酱、茶、酒、油、烛等物件,照人数依例关支”。这看似不经意间的规定,使得漂泊在海上的中国船员获得西方船队难以祈求的维生素C,巧妙地躲过坏血病的魔爪,足见中国人的智慧。贫血是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病(缺维生素a、缺钙、缺铁、pem)之一。贫血将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贫血的原因有许多,如维生素C缺乏、缺铁、缺锌等。维生素C促进人体对铁吸收,防止贫血。年轻的学子们通过饮茶不仅补充水分,也补充了维生素C。

2.3防癌抗癌

硒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保护神,抗癌之王。硒有保护心肌,防止心脑血管硬化,增强机体免疫以及抗癌等功能。缺硒会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肝坏死、肌肉营养不良等疾病。茶树是一种天然富硒植物,茶叶是积累硒的主要器官,硒在茶叶内转化成硒蛋白[8]。所以,茶叶是理想的补硒食品,经常饮茶,可以改善人体健康状况,达到防癌抗癌目的。另外,国内外的研究证实,茶多酚有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

2.4抗辐射

茶多酚能够吸收放射性物质,阻止在人体内扩散。茶多酚是紫外线的过滤器,能够阻挡和清除紫外线,抑制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减轻色素沉着,对皮肤有保护作用[9]。临床上,茶多酚对肿瘤患者放化疗时引起的放射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们被辐射所包围:手机辐射、电脑辐射、电器辐射等。坚持喝茶,既能解渴,又能补充茶多酚及微量元素,还能抵抗辐射带来的伤害,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2.5美容减肥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茶的减肥瘦身、美容养生功效。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促进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体形;儿茶素能加速胆固醇分解,提高体内脂肪燃烧速度,从而达到减肥目的。茶多酚还能抑制络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形成,具有美白的功效。民间验方:用茶水洗脸,既可以去油消脂、抗菌消炎、还可以打通毛孔,美容效果理想。这对于追求“以瘦为美”、“以白为美”的高校女大学生来说真是雪中送炭,饮茶理应成为大学生的最爱,成为“慰藉心灵的鸡汤”。科学饮茶,引导学生健康美,正是茶文化教育在高校中起到的保健作用。

2.6益寿延年

人的衰老是由于氧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攻击伤害所致。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能有效消除氧自由基,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自古茶人多高寿:古有茶圣陆羽、诗僧皎然、“吃茶去”的赵州和尚、“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今有著名茶学专家吴觉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等无一例外的高寿,均是吃茶养生的极好见证。茶的保健作用“重在预防,贵在坚持”;饮茶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其结果是“人登寿域,度百岁乃去”。

3开展茶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3.1发展茶文化

唐代陆羽倾其毕生精力撰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挖掘和推广茶,使茶成为世界饮料之王,全世界1/3的人口受益。因此,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盛赞中国茶叶是“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陆羽功不可没[3]。自古以来,茶要热饮,冷茶易浊。陆羽也说:饮茶要乘热连饮,茶汤热时“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但在追求“天然、健康、快捷、方便”饮食潮流的当下,大学生们喜欢在茶汤中加入冰块,甚至直接用冷水泡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将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发“开瓶即饮”的茶饮料是现代生活的必然诉求,也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飞越。经过科研人员多年研发,市场出现冰红茶、凉茶、别样茶等系列冷饮。以健康为卖点的茶饮料,越来越被大学生们接受,这种创新无疑发展了茶文化。

3.2加强爱国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茶国,总体看我国茶园面积世界第一,茶叶产量世界第二,茶叶出口量世界第三,位于世界四大产茶国之首。由于缺乏名牌产品,导致中国茶叶创汇位居世界第四的尴尬处境。仅英国一个“立顿”品牌茶,就超过中国茶叶的出口总值[10]。世界上茶叶消费最多的国家是英国,英国人普遍喜爱饮茶。据统计,英国人均消费茶叶每年在3公斤以上,居世界之首,而作为茶叶发源地的中国,据农业部统计,人均茶叶年消费量仅为0.4公斤,不及世界人均0.5公斤的消费水平[10]。振兴中华茶产业的重任落在当代大学生的肩上,倡导“茶为国饮”,任重道远。

3.3提升思想境界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发展,快餐文化应运而生。快餐文化源自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遍布中国城乡的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是快餐文化的缩影,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年轻一代的生活。茶文化的“静”引导和修正快餐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抛开浮躁的心情,静下心来,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迎接挑战。以品茶的心境品味生活,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丝凉意,用品茗的“慢节奏”抑制生活的“快节奏”。

茶叶的冷知识篇8

在举杯共饮,开怀畅谈的人群中,有三位佩戴眼镜文质彬彬的茶人格外引人注目。

站在主席台上宣读“2015年贵州茶诚信经销商”名单的,是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的副会长、铜仁梵锦茶业北方总王虹女士。这位贵州茶北京推广团队的资深美女,白皙的脸庞在一袭粉红色茶服的映衬下,看起来格外娇俏动人。

王虹早年曾从事互联网产业,做了母亲之后,她将重心转移到了家庭方面。随着孩子的顺利成长,她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业余时间。2012年,王虹应梵锦茶业的朋友之邀到贵州省铜仁市旅游,一下子就被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她到朋友的茶园去参观,途中口渴,到一个砖厂借水,受到了素不相识的山民们的热情接待。她非常感动,觉得应该为这一方水土养育出的淳朴人们做点什么。刚好朋友建议她做梵锦茶业的北方,她当即应承了下来,就此进入了茶产业。

梵锦公司主要从事黑茶的生产和销售。刚开始做茶的时候,王虹很辛苦,黑茶非饼即砖,包装都是竹篾篓子,要一篓一篓地搬上搬下,搬进搬出,而且一不小心,竹篾上的纤维就会扎伤手指,这对体格纤弱的她来说,实非易事。但她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并打算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原因有二。其一,贵州黑茶品质很好,目前虽然工艺上略差些,但前景向好。其二,女人做茶,更细腻,也更文化。她把茶当作兴趣与文化来做,不仅让孩子深受茶文化的熏陶,也使诸多国外友人由茶及彼,喜欢上了浓浓的中国元素。

老家山西的王虹,晋商诚信与团结的优点在她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虽然公司事务繁忙,但只要贵州茶北京推广团队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响应,勇挑重担。

她很喜欢佛学家索达吉堪布的一段话:“什么时候,当你倾力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因为热爱它、喜欢它,并想用它来造福更多的人。那么,财富自然会滚滚而来,幸福更会与你如影随形。”幸福的王虹,必将在茶时光里享受到更多的幸福!

在人群中忙碌穿梭的,是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北京分会副会长詹东山先生,也是贵州茶北京推广团队的“后勤干事”。戴着眼镜的詹东山看起来斯文,做起事来却雷厉风行。詹东山来自江西九江修水县,与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及茶文化推广者黄庭坚是同乡。詹东山此前在深圳从事五金产业,本已小有成就。2010年,经朋友介绍,詹东山参加了贵州省石阡县招商局在深圳举办的一次招商活动,他对招商项目之一的石阡苔茶备感兴趣,于是当即做出转产决定,关闭厂子和店铺,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千里之外群山之中的石阡。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詹东山虽然生自茶乡,却并不怎么熟悉茶产业,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为此,家人很不理解他的做法。在他只身奋战在石阡茶山的三年时间里,气头上的妻子甚至一次都没有去看望过他。

困难重重,但詹东山始终坚持前行。不懂茶,就先从种茶做起。为了方便与当地茶农沟通,他入乡随俗,不到半年就能说一口流利的石阡方言。基地建立起来后,詹东山看到石阡茶的旧传统是只做春季的芽茶,深感这样的优质资源浪费得实在太可惜,就积极寻求突破。后来在一个福建茶商的教授下,他将夏茶与秋茶都充分利用了起来。

2013年,石阡苔茶北上京城,试水北方市场,有着丰富营销经验的詹东山当起了先锋。同时也对自身定位做了调整,由原来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精简为独立做销售。为了迅速提升自己的茶文化素养,詹东山广交师友,并成为了台湾著名茶界泰斗范增平老师的第500位弟子。在京期间,他每天奔走于有中国茶叶一条街之称的马连道,将沿线大大小小18个茶城都喝了一个遍,对自己销售的贵州茶的口感、外形和包装等摸了市场的底,增加了底气,坚定了信心。

2014年,詹东山在一次展会上认识了多才多艺的销售修水皇菊的小同乡冷子瑜。詹东山萌生了将修水皇菊与石阡苔茶搭配推广的想法,与冷子瑜一拍即合,成立了石阡苔茶(北京)赣江源商贸有限公司。

也是在这一年,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北京分会会长田仁兵邀请詹东山加入分会。詹东山认识到单一的茶品凭自己的实力形成不了大的气候,他以三个凡是“凡是北京团队的茶事活动都参加,凡是华北地区的展示活动都参加,凡是分会分配的任务一定百分之百努力去做好”,欣然加入了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北京分会,共同推广销售贵州茶。

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北京分会每年都要参加多个展会,让北京市民零距离听到、看到并喝到物美价廉的贵州茶。每一次展会,詹东山都特别尽心尽力,并经常深夜看守货场,但他从不言苦。詹东山认为,一个团队就得有一个团队的精神,只要大家共同决定的事,就认真去做。本着这分执着认真的态度,詹东山的贵州茶之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

抱着刚满半岁的小儿子来参加此次盛会的,是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北京分会旗下企业贵州新景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微商总魏晓静女士。魏晓静来自河北石家庄,此前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二宝出生后,辞职做起了全职太太。闲不住的她总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既可以照顾孩子兼顾家庭,又能够不脱离社会并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几经思考,她把目光锁定到了方兴未艾的贵州茶产业上。还是2005年来京之初,魏晓静就认识了一位贵州好友。每当好友收到来自故乡的茶叶,都会分赠于她。就这样,在北京市场还鲜见贵州茶踪迹的时候,她就已经喝到了滋味甘醇的贵州茶。而这一喝,就是十来年。喝惯了贵州茶的她甚至觉得其他茶都没滋味了。

2013年底,贵州茶大举进京,在有“中华茶叶一条街”之称的马连道安营扎寨,先后组建了梵净山茶城和遵义红茶城,百年老店吴裕泰也开始主推来自贵州高原的绿宝石系列产品。赋闲在家的魏晓静十分看好贵州茶产业的发展。2015年,经朋友介绍,她结识了新景公司华北区总经理卢进。在卢进的建议下,魏晓静承揽了新景公司的微商业务。

茶叶的冷知识篇9

刘益成,号茗悟,祖籍广东汕头,从小爱茶,潜心钻研中华茶文化近二十年;职业茶艺创始人及云南“过桥普洱”茶艺创始人、国际金奖茶艺作品《化蝶》《中国普洱茶艺》原创作者;中华英杰、昆明市十佳秘书长、中国茶叶界惟一一位国学院大学客座教授。阮殿蓉,云南昭通人,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2年创办云南六大茶山茶业有限公司,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茶叶商会常务副会长,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普洱茶知名商家、优秀推广人。

和刘益成初识的时候,在他的办公室里,我看到了“茶亦醉人无须酒,书能香我何须花”这副对联,那里的氛围顿时让人心生欢喜。细品香茗,醉心于氤氲的世界中,古乐悠悠,此刻在喧嚣的城市里,心里却有一种超脱般的宁静和安然。

他曾经开创了很多个“第一”,他第一个创办了全国茶商大会、第一个开展了中日韩茶道交流活动、第一个创办了全民饮茶日、第一个创办了全国茶叶行业战略联盟……作为云南天一堂茶业有限公司的领舵者,一个成功的茶商,他的公司在全国开有多家分店,但同时他也在努力让茶走进人们的庸常生活,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他让很多人懂得了茶的确是和俗世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总之,茶界的很多个“第一”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认识他后,我对茶的热爱与日俱增。记得《茶疏》里面写到最宜于饮茶的时机和环境时说,“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棼乱……”品茶要有一个好心境。静夜独坐,捧茶入定。清苦的茶叶幽香四溢,一小片茶叶可品出山川风月与大自然的精神,清除烦恼忧虑,心灵复归宁静。我本不好品茶,只好读书,然而认识刘益成后,我才发现读书与品茶一样,同样需要好的环境和心情,处于喧嚣或烦闷中,难品茶中真味,难悟书中要旨。静心品茶、读书,沉醉其中,好书往往沁人心扉。缕缕微妙感觉从心中轻轻滑过,灵感顿悟,妙趣横生,不经意中尽是真切的触动,忘记了眼前的世界,心中盈动书中主人公的情绪和精神,流动着一个个高尚的影子。读毕合卷,如梦初醒,如畅饮一杯清茶,疲惫尽消。读书伴茶正当其妙,书中情,茶中味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悟得此中真味,我得感谢启蒙老师刘益成。当然,他在茶界的贡献绝非仅仅让人懂得“品茶和读书”之妙这样的生活细节。更多的是他面对纷繁市场分析判断时的真知灼见。

普洱茶一度走向最高潮的时候,多少人倾其所有,试图用最大的赌注分享这份热度。但事实是,普洱茶猝不及防的回跌几乎使很多人一败涂地,正如开始时普洱茶风潮没有给任何人留下缓冲的机会一样。那时的刘益成一副气定神闲,有着挥斥方遒的大将气度,冷静地看着这一切。这时他用了一个恰当比喻来形容这些狂热的人们,“一群人趋之若鹜地跳入波涛中弄潮,淹死了大部分,小部分活了下来。波涛退去,幸存的这些人终于在几经挣扎之后学会了游泳。他们终于明白只有在平静的水流中游泳才是最惬意的,他们也明白了自己此前不顾一切跳入巨浪中是多么的无知”。在人们最狂热的时候,能保持理智人,无疑是智者。

认识刘益成,你会发现,他是那种思维十分活跃,却绝对不会盲目行事的人,他总是缜密地分析市场,同时给升温过急的市场予以降温和理性指导,严加痛斥那些误导茶界视听的论调,当有人将普洱茶市场低迷归咎予生饼时,他说,“这是对生饼最大的伤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普洱生熟两茶符合了阴阳的‘太和’。亦体现中国茶道‘和’的思想,失去生饼的普洱茶犹如失去太阳照射的月亮,失去光芒,就很难在众多名茶当中脱颖而出!茶产业的滑坡,应该从内部手段、方法上去总结教训,而不应一味从外在花色、品种中找托辞。因此,千万别将普洱茶市场的低迷嫁祸于生饼。否则,因噎废食只会带给普洱茶产业更大伤害。在此,呼吁云南普洱茶产业界的同仁们,关于普洱生饼的归属问题争论应告一段落,顺其‘自然’给予‘发酵’,把更多精力投在普洱茶的品质管控和品质优化上,普洱茶将会对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但愿我对普洱生饼未来的担忧是多余的。”这番论述可谓掷地有声,鞭辟入里。

朗吉尼斯在《论崇高》中说:崇高是伟大信心的回声。刘益成告诉记者,“朗吉尼斯的论述再次让我品味到生命的某种意义:崇高不是一般的热情,而是恰到好处的真情。当我把传播千年茶文化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并用其来运营我们的行业时,我真正找到了准确的价值坐标和树立理性的价值趋向。”我清楚此言不虚,作为一个真正的茶人,他的确在努力履行着这项崇高的使命。

有人说,阮殿蓉是普洱茶的皇后,她莞尔,说,这是大家的戏称。不管是不是戏称,这几年,普洱茶成就了她,她也成就了普洱茶。当普洱茶的陈香被追捧为红尘中的新宠时,我见到了这位隐在陈香后、平静地品尝着时间滋味的女人。她的素朴像一位亲切的邻家大姐,只有需要她做出决断时,她才会显出勿庸置疑的果断。所以品六大茶山的茶就像品阮殿蓉,他有女人的味道,同时也有男人的大器。

她谈普洱茶,没有一酌三品式的玄虚,只有发自内心的感叹。一个女人,在与普洱茶的交往中,认识了时间;一个女人,在与普洱茶的交融中,成就了生命的价值。

阮殿蓉很早就认识到,云南普洱茶产业潜力巨大,发展这个产业必然要开启中国本土市场,她自己把蛋糕做大,把普洱茶文化历史挖掘出来,塑造普洱茶品。她觉得自己最快乐的时光无疑就蕴藏在品味普洱茶的过程中。她总给人果断、坚强的感觉,但她曾为了茶哭过很多次。“我始终相信,如果把七分的精力用于工作,三分的精力用于家庭,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将不可限量,自己的生活也会更完美。”成功者讲究的是底气,质量就是她做茶为人的惟一标准。

生命的一切刺激就是:创造。”米兰昆德的诗句总让人心潮澎湃。然而在阮殿蓉身上,生命的一切刺激,应该都是一种“沉淀”。她把人生中每一个年龄、每个环节的经历沉积下来,成为一杯汤红明亮,温润笃厚的普洱茶。

她认为,“感受自然当品饮普洱茶。当茶的叶片在开水中翻滚之时,它和自然山水的梦境就已经一点点开始复苏。不要忘了茶是有记忆、有前世今生的灵性之物。那一片片由青变绿,舒展自如的叶片,向我们传递着来自大自然的美丽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山的雄伟,水的纯洁,向我们诉说着它和山水结下的不解情缘。”

阮殿蓉认为:普洱茶是有记忆的茶品,每一个收藏者的收藏都参与了普洱茶的制造。这种制造不是产品上的制造,而是周边环境带来的文化赋予,爱心倾注,是来自不同人的人气和品格。制茶者的良心,要对得起普洱茶的记忆。

茶叶的冷知识篇10

该茶山现在已经声名远播,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此地所产茶叶,早年清代就已经“中国有名”且“名动京师”,目前享有的声誉,“复兴指数”恐怕不到62%,不过当地人早已恢复到他们祖辈那样以茶为生状态,收入水平估计与茶价一样,也是飞速增长,用他们话来说,“这种情况2003年的时候,恐怕做梦都梦不到”。作为名茶山的“标志性临时建筑”,进入村寨的唯一一条公路路边,设有一个哨卡,负责检查进入车辆,防止携带其他地方的茶叶进入,冒充地产“名山茶”。

一些被防止进入的茶叶,产地被认知度,也许还停在2003年。目前云南名气较大的茶山,基本位于哀牢山以南无量山以西地区,主要在213国道和214国道沿线分布,这两条国道的路线,与古代茶道的路线其实基本吻合。而这两条的国道,自建成迄今,一直作为重要的交通线使用,这多少会让人联想到,茶山的知名度,与交通条件特别是2007年以前的交通条件,有不小的关联。

的确如此。不少远离重要交通线的茶山,即便现在的交通拥挤大为改观,土路改进为油路,但知名度以及茶价,似乎还停在2003年,例如临沧永德大雪山周边古茶园。2012年开春明前,我到那一带跑了几天,眼见那些基围100厘米以上古茶树所产毛茶,仅仅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栽种的台地茶,单斤价格高上两块钱左右。可惜之余,不由得想探究了一下原因,发现其他客观条件以外,加工技术层面上,的确比较粗糙,储存也条件不佳,装毛茶的编织袋,很随意地置于厨房一角。

连杀青的炒茶锅,也很难做到专锅专用。这是个恶性循环:茶价不高,没有精工细作的必要;加工粗放,再好的茶青,做出来的毛茶,也值不了几个钱。这种不良情况,如果没有“外力”介入,似乎很难发生改变。不恰当的外力,不仅缺乏建设性,还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像2007年,茶价突然间飞涨十数倍,正常采茶都唯恐来不及,于是刀斧相向杀鸡取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