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暴力的概率十篇网络暴力的概率十篇

网络暴力的概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0:20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1

关键词:网络暴力;法律规制;权利;危害

中图分类号:C91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23-04

互联网在过去十几年的爆炸式发展中,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利以及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传播知识、交流信息、发表意见的能力、范围和效率。在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它的发展而衍生出的一种隐形软暴力――“网络暴力”现象。网络暴力的出现,不仅使网络世界本身遭受污染,而且使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堪重负,其现实生活也受到了严重的摧残。那么,究竟何为“网络暴力”现象?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为何?如何才能实现对网络暴力现象的规制?显然,以上问题是我们在营造绿色网络环境,最大限度发挥互联网积极效应的过程中必须直面的,而且是亟待我们深入研究解决的。

一、网络暴力现象概述

(一)网络暴力现象的概念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于网络暴力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一方面,网络暴力属于近年来新兴的社会现象,学界对此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得出各学科领域兼顾的广义概念;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立法没有对网络暴力进行明确的规定,故也无法从我国当前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找出法学视角下的狭义概念。

目前,针对网络暴力现象的概念,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观点:一为“基于道德约束的暴力行为说”。这一观点的预设前提是“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即认为由信息网络技术构造而成的电子交互空间是有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社会”(VirtualSociety),是一个非实体化和无形化的公共场域,而“网络暴力”就是网民在其间针对某一对象的道德审判;二为“言论表达自由的异化说”。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网络空间”也是“现实社会”,只不过它是一种通过虚拟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新型媒介而已。因此,“网络暴力”是部分网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利时,因忽视本身责任所致,本质上是一种网络表达自由的异化。①

结合以上观点,以及传播学、社会学等相关交叉学科领域的概念,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定义:网络暴力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上的众多不特定主体,基于互联网现有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出于不合理的公共关切而对相关事件进行持续关注,并对当事人强制施加侮辱、谩骂、诽谤以及窥探、曝光隐私,造成当事人精神或实质受到伤害的群体性网络失范行为。

(二)网络暴力现象的特征

1.行为主体的广泛性。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②现有情况下,网民的现实身份与网络身份也并不是一对一的,而有可能是一对多的,数量众多的网民,在进入门槛极低的互联网中,只要注册一个甚至多个“马甲”,便可以轻松浏览穿梭于各个论坛网站。而上述的众多网民,均有可能在虚拟、匿名的网络空间中,成为网络暴力行为的实施者。

2.行为过程的简便性。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人性化,只要网民会打字――甚至无须会打字,只要通过语音识别录入的功能,即可实现在互联网上发表评论,阐述意见。更多的时候,网络暴力的施行甚至不需要录入发表自己个人的意见,而是仅仅通过简单的“复制”、“粘贴”、“剪切”、“删减”等网络信息编辑技术即可实现,任何掌握网络技术的行为主体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数字化形式实施网络暴力。

3.行为后果的不可控性。

由于互联网交互性和即时性的特点,网络信息的传播往往是极其迅速的。且由于互联网覆盖面和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其传播的范围也是极其广泛的。这样的特征导致网络暴力现象一经发生,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酵,很难对事件的发展方向、发展程度以及危害后果进行合理的预判和控制。

4.行为本质的潜意识性。

集体的力量形成道德上的审判,这是中国现阶段网络暴力的一种突出表现。③网络群体的集体无意识性要远甚于现实生活中,在作出一项决定时,往往不能经过审慎的思考,带有一定的跟风性。他们经常会因为别人的观点、意见、言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而轻而易举的把对方送上“断头台”,然后其他网民就会出于盲目跟风的心态分别加入到两边的阵营中,形成阵营之间的对峙,最终导致集体的迷失。

(三)网络暴力现象的类型

网络暴力现象的类型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下面针对其中相对稳定且常见的几种情况进行讨论。

1.过激的“人肉搜索”行为。

“人肉搜索”行为的雏形,最初发端于猫扑网。当某人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在猫扑发贴并许诺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mp”作为酬谢。很快,就会有赏金猎人看到这个贴子,他们就会去用搜索引擎来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争先恐后地把找到的答案回在帖子里面邀功。最后,提问题的人得到了答案,赏金猎人得到了mp。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人肉搜索引擎的机制。

人肉搜索是有别于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机器搜索的搜索信息方式。它是利用人工参与来提纯搜索引擎提供信息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就是通过其他人来搜索自己搜不到的东西,更加强调搜索过程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信息搜索方式,一方面弥补了原有的单向性搜索方式的缺陷,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借助这种搜索方式窥探、泄露他人隐私的过激现象。所以,对于人肉搜索行为不能一概而论,只有过激的“人肉搜索”行为才属于网络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2008年4月17日,一名女白领的“死亡博客”引发网友对其丈夫王菲及父母、第三者的“人肉搜索”,将王菲及其家人个人信息披露于网络。不堪忍受压力的王菲将大旗网、天涯社区和“北飞的候鸟”网站以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为由告上法院,也使“人肉搜索”由网络现象正式上升为法律问题,成为全国反“人肉搜索第一案”。

2.网络谣言行为。

2012年3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无端编造、恶意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

2013年3月,一则“六小龄童于3月12日在浙江绍兴市慈济医院去世,享年53岁”的新闻让很多网友惊愕不已,但是很快六小龄童本人立刻通过微博澄清。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邮箱、聊天软件、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而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名人要员、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④

3.网络欺凌行为。

网络欺凌行为,是指一种在互联网上发生的欺凌或霸凌事件,是一种涉及对信息及通信技术技术的应用,以支援针对个人或群体进行恶意的、重复的、敌意的,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的行为。

网络欺凌行为主要由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①重复并且不断地对其他网民使用言语暴力;

②重复并且不断地对特定网民或网络群体进行集体抵制;

③模仿特定网民外表及行为特征,并且加以羞辱;

④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诽谤性文字;

⑤重复并且不断地伤害跟受害人有关的人士与朋友藉以孤立受害者;

⑥使用不同的帐户及身份攻击同一名受害人,导致受害人误以为很多人讨厌及攻击他。

二、网络暴力现象的产生原因

网络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亦是多元的,以下仅从其中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论述:

(一)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

互联网自面世以来,就伴随具有虚拟、匿名等特点。这样的特点,一方面为网民能够尽最大可能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提供了充分的保证,但从另一层面来看,也降低了网民承担责任的风险与成本。互联网上的网民互不相识,也并不用担心被认出,可以尽情地、不负责任地随意发表意见,而不用担心像现实生活中那样可能带来的社会评价降低、追究相应责任等风险。此时的网络暴力施行者就像一群戴着面具的伪“道德审判者”,完全可以不顾现实生活中的底线与规则,而对他人肆意地进行侮辱、诽谤、谩骂,对他人隐私进行窥探与曝光。

(二)网民结构的年龄、学历偏低化等特点

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和2012年底网民结构一致。而低龄和高龄网民略有提升,这意味着互联网的普及继续深入。2013年,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的占比为11.9%,相比2012年有所上升,保持增长趋势,中国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⑤

低龄化的特点导致网民易情绪化、娱乐化,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而盲目跟风,成为“不明真相”的网络暴力参与者,在不经意间对网络暴力行为的蔓延起到了助力作用。而低学历的人群往往普遍同属于低收入人群和低社会地位人群,在社会转型期间,处在压力的中心,而在现实生活中又缺乏合理有效的宣泄路径,此时网络上借助“网络暴力”的实施,来释放压力、排解愤懑的,便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

(三)网站经营者借此提高知名度、谋取隐形利益的心态

目前中国各大web2.0本质上并没有创造出更新的盈利模式,仍是靠点击和流量换取广告,其他的赢利模式缥缈难见。这样的盈利模式,促使网站经营者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了提高网站访问量之上,而网络暴力的产生显然能够实现其这一目的。随着网络暴力行为在互联网全境内不断的发酵,会有越来越的网民参与其中,成为网络暴力的施行者、助推者以及围观者。在此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网民点击进入相应的网站,这对网站提高知名度、扩大点击率具有绝对的积极作用。所以在大多数网络暴力事件中,网站本身持有消极的放任态度,甚至有时可能起到的是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现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或缺乏一定的执行能力

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互联网立法,只是在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域名管理方面有单独的立法,而且这样的立法大多数是以管理为目的。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解释网络犯罪主要涉及的4种罪行: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和非法经营罪。但是,具体应当如何界定“谣言”,实现刑责相符,不出现执行层面的“跑偏”,这在学界和舆论层面仍然存在着不小的担忧。如果被诽谤人雇佣他人转发、点击、浏览,故意陷举报者或者诽谤者于刑罚,该怎样处理?《解释》出台是否意味着官方“反谣”扩大化,导致网络言论自由受损,如何在《解释》的执行层面深入贯彻宪法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仍然需要我们静观其效。

三、网络暴力现象的规制方法

(一)技术规制

互联网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本身的问题。如果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那么我们似乎首先就应该从技术本身的角度来寻求规制网络暴力之道。比如针对网络信息泄密而大力发展网络加密技术,充分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针对网络侮辱、诽谤、谩骂,应开发相应的“过滤技术”等等。但是,技术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是不能由技术本身解决的,甚至会带来更多的其他问题。比如对关键词的“过滤技术”,无法智能辨别信息在出现在某一位置的恰当性,而会“一刀切”地将有关关键词当做负面信息而予以过滤、删除。况且这样的方法,极有可能触犯《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导致公民无法正确客观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走向“因噎废食”的另一个极端。

(二)道德自律

网络道德是传统道德规范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一切网络行为必须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要求当个人参与网络活动时,不得以任何形式损害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尤其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上网的道德底线是“于己无害、于人无损”。网民要加强自律。与传统道德比较,网络道德的一个突出特点或发展趋势,在于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明显变化。

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不像传统道德那样,主要依靠舆论来规范个体行为,而是靠网民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因此,网民要自我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在网上对社会有用和有益的信息,不做有损于网络道德的事。

道德自律无疑是规制网络暴力的最有手段之一,不仅因为其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而且还因为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事前预防效果。但从另一层面来看,在现有网络特点及网民构成结构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行业规范

互联网经营者和运营商,作为网络言论载体的提供者,有义务自觉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与网络环境绿色,一旦发现侮辱、谩骂、诽谤等暴力言论,发现触及他人隐私的过激“人肉搜索”行为,应该主动积极地采取删帖等行为,控制网络言论暴力的进一步扩散。

但必须承认的是,作为网络经营者中负责监督与纠察的自然人,对于什么是暴力言论,什么是“过激”的人肉搜索行为,也存在着主观判断的一面。况且网络平台上,可自由发表言论的人数众多,因此需要参与到监督与纠察中的成本过大。与此同时,监管的过程带来了丧失提高知名度、扩大点击率的的可能,这是不利于运营商自身利益的实现的。这些都是网络经营者很难实现行业自律的原因之一。

(四)法律规制

1.建立“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网络实名制度。

如前所述,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为网民戴上了一个难以挑破的面具,使得网民在发言时无所顾忌,可以全然不顾现实生活中的规则底线。采用网名实名制的方法,就可以实现“刺破面具”的目的。当然,这里所论述的实名,是后台实名,而前台依然是匿名的。换言之,网民不必顶着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依然可以申请使用不同的昵称、“马甲”,也不会将网民的真实信息暴露于公众面前,而是仅要将信息在后台进行备份登记。一旦发生造成严重损害的网络暴力事件,相关部门可以快速高效的通过后台,进行事件责任人的锁定,进而实现追责的目的;可以有效地阻断网络暴力现象的扩散与发展,进而起到减少损害的目的。

设立网络实名制,将会有数以亿计的网民信息汇集到一起作为备份,就会涉及到公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只有这些信息的安全要得到绝对安全地保护,才能讲网络实名制的引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里,建议可以设立第三方机构,作为网民身份信息的接受和管理部门,纳入到国家相关机关的管理范畴内,建立类似公安网户籍管理系统的内部运营模式,来管理网民的个人身份信息。

2.建立网络信用评价机制。

在网络实名制的前提下,引入“网络信用评价机制”。对于某些曾经实行网络暴力行为的网民,尤其是所为行为情节不足以纳入到刑法或其他法律法规制裁的范围,但的确起到一定恶劣影响的网民,可以通过第三方结构限制其可浏览网站的范围,或者可以对其施以特定的标注,降低其在网络环境中的公信度与社会评价,以便实现网民之间相互监督的目的。

3.促进《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

截至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制定并颁布《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国家和地区合计有四十个左右。⑥大陆地区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也已经是大势所趋,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

《个人信息保护法》应当明确规定有权收集和公布他人信息的主体。并明确规定不得非法收集和公布他人信息,个人信息的收集者和者必须以合法目的为出发点,以正当程序为手段,必须是基于法律的规定或者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有效约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一方面为网络实名制中的信息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为规制网络暴力中的过激“人肉搜索”的规制提供了正当理由,能够对网络暴力的防和控起到双重的积极作用。

――――――――――

注释:

①姜方炳.“网络暴力”的概念、根源及其应对[J].浙江学刊,2011(6).

②⑤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篇。

③彭兰.网络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5.

④中国国情网.“网络谣言”名词解释http://.cn/guoqing/2012-04/01/content_25044828.htm.

⑥梁丽莉.法律规制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旭.关于犯罪原因论理论体系的思考[J].刑事法评论,1998(4).

〔2〕王彬彬.网络暴力言论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行政与法,2014(1).

〔3〕王晓瑞.中美网络表达自由制度比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4〕蓝麒.从德国判例透视我国网络言论的法律监管[J].科教文汇,2007(9).

〔5〕郭敏峰.虚拟暴力:归罪抑或入罪――增设网络暴力罪的正当性考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6).

〔6〕张学敏.言论自由保护伞下的网络暴力[J].青年记者,2014(1).

〔7〕刘晨.杜绝网络暴力[J].求是,2013(11).

〔8〕谢鸿飞.言论自由与权利保护的艰难调和《侵权责任法》中网络侵权规则之解读[J].检察风云,2010(03).

〔9〕陈立洋.“老外撞大妈”舆论背后的网络言论自由[J].法律与生活,2014(1).

〔10〕曹岩.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13(7).

〔11〕武文静.网络言论自由和隐私权的冲突与协调――以人肉搜索为例[J].新闻世界,2013(7).

〔12〕DanielJ.weitzner.FreeSpeechandChildprotectionontheweb[J].ieeeinternetComputing,2007,Vol.11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2

随着近年来我国工业建设以及城市规模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各行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在现今电力模式下,建立大容量、高电压的输电线路已经成为了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趋势。但是随着这种输电线路规模的提升,就使输电线路更容易受到极端天气如冰风暴灾害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到了输电线路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对于城市供电的安全、稳定开展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就需要能够在对输电线路在冰风暴天气下产生故障概率进行适当预测的基础上以针对性措施的应用保障其得以稳定运行。

1电力系统冰风暴灾害概述

在输电线路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部分交通运输困难的地段,就需要在架设输电线路时能够以轻便构件的使用来达到施工的便利性以及减少建设成本的效果。而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升,就会使得在输电线路架设时其所具有的档距以及高度也会因此而不断增加,并以此使电线和输电铁塔所能够受到的风荷载以及冰荷载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对于目前所使用的输电铁塔来说,其通常为高架钢铁塔的方式,属于柔性、高耸的结构,除了受到导地线以及自重影响之外,风、冰荷载对其产生的不平衡张力可以说是对其构件产生压力较大的一类外荷载。如果这种风、冰荷载对于电力线路产生的影响过大,就很可能因此产生电力断线的结果,并以此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于由冰风暴灾害所产生的输电线路故障来说,其主要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是由于杆塔以及导线由于受到较重的覆冰压力而出现倒塔断线的事故;第二种,是覆冰绝缘子在运行电压之下出现闪络的现象;第三种,是导线在具有一定厚度的覆冰之后,其在环境风的作用下产生一种大振幅、低频率的自激振动,因此使杆塔、金具以及导线等出现损坏的情况。同时,冰风暴除了会对输电线路产生闪络故障以及断线倒塔等故障类型之外,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很多设备如接地刀闸、电压互感器、断路器以及电容器等等也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与损坏,并以此在对电力企业发电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使电网负荷存在较大的变化。

2冰风暴灾害下输电线路故障概率预测

故障概率预测是开展冰风暴灾害防护工作的重要基础与前提。目前,在该方面的概率预测需要从多个方面运行,如线路覆冰厚度预测、风荷载与冰荷载概率预测、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概率预测等几大方面,冰在这几方面的预测工作当中都具有其对应的独特模型。通过这几方面概率预测结果的结合,则能够帮助我们以更为精确的方式对线路在冰风暴灾害情况下所可能出现故障的概率进行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在具体实施方面,由于输电线路出现故障会同当地的环境、气象以及冰、风荷载等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且冰风暴的这种气象因素还具有着一定的随机性,就需要以极值理论基础上的pot模型对冻雨量、风速的帕累托概率分布进行计算。而在该项计算的基础上,还需要通过对输电塔冰、风情况以及电力覆冰厚度进行结合的基础上提出风、冰荷载的概率分布模型,并在以气象条件为变量的基础上以eLm的方式对气象因素的分布参数以及荷载概率影响进行计算,以此帮助我们更好地对荷载正态分布以及气象因素间所具有的非线性关系进行预测。

3冰风暴灾害下输电线路故障应急对策

3.1输电线路保护首先,需要提升杆塔横担以及塔身的刚度,并以特强型导线的应用对导线所具有的应力进行调整;其次,需要在架设完毕后的导线耐张线夹以及悬垂位置包上护线条,以此对导线金具所具有的耐振性能进行改善;而对于500kV的线路来说,除了需要在大档距以及大跨越段对仿真装置进行安装之外,还需要利用导线间隔棒作为其最基本的防振装置。最后,为了能够使线路所具有的防振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还需要在线路上安装一定数量的阻尼线以及防震锤,并以释放型悬垂线夹的应用进一步地减少振动对于输电设备所造成的影响。

3.2输电线路防冰对策为了避免导线出现覆冰的情况,对于220kV以上的输电线路来说,可以通过良好调度方案的制定在危险情况存在的情况下提前对电网的潮流进行分配,以此使输电线路中的电流值能够达到临界电流以上;对于110kV以下联络线而言,可以通过调度功能的使用将其以超临界电流的方式运行;而对于更为轻载特征的线路来说,可以在输电线路的末端位置接入大容量的无功装置,以此使输电线路所具有的功率因数得到降低,并在线路电流增加的基础上降低线路出现覆冰情况的概率。

3.3输电线路融冰对策在直流融冰方面:对于500kV的线路来说,考虑到直流融冰所需电压低、电流高的特点,则可以在基于静补装置以及高压直流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将其作为融冰电源,或者将HVDC改为并联方式,以此在提升其负荷的同时达成融冰的目的。而对于220kV以下的输电线路来说,其通过直流方式融冰所需的电压以及功率值都会具有较大的降低,一般情况下,通过60mw融冰电源的应用则能够较好地满足线路融冰需求。

在交流融冰方面:对于220kV以下线路,可以直接使用系统中所具有的发电机组作为电源进行融冰,而对于较大容量的机组来说,则可以通过变电站变压器转接的方式实现融冰工作。

4结束语

在上文中,对于冰风暴灾害下输电线路故障概率预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通过输电线路保护、输电线路防冰以及输电线路融冰等方式的应用对冰风暴灾害下输电线路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大大提升了输电线路所具有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恒旭,刘玉田,张鹏飞.极端冰雪灾害下电网安全评估需求分析与框架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16):8-14.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3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暴力游戏 青少年暴力行为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以网络游戏为代表之一的网络文化的繁荣,使人们的目光注目于网络这一新的生存空间。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曾提出“不同的传媒以不同方式被指控负有五种责任”,其中就有一项为“提高青少年的犯罪率”。那么,作为人际互动性、情节开放性、以及刺激性强的网络暴力游戏是否也像德弗勒所说的那样,提高了青少年的犯罪率呢?

近年来,各地警方在一些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发现,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增加和网络游戏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由此,研究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性就变得十分必要,而且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安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从人口统计学、医药学、心理学等角度来分析网络暴力游戏与玩家攻击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网络暴力游戏提供基础。20世纪60年代格伯纳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并且发现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多尼克与格林伯美研究儿童对暴力的态度,发现小学生在接触电视暴力节目后,其对暴力行为的赞同程度显著提高,遇到困扰的情况时也较容易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国内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但不多,陈美芬等通过实验考察了网络暴力游戏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郑宏明等分析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特点。国内外研究发现暴力内容对青少年暴力认知有影响,但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是否有影响尚有深入研究的空间,而网络暴力游戏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又迫切需要这种研究。

二、相关理论与定义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一种被动地受影响的过程,相反,人的学习具有主动观察与模仿性。人们的攻击是从个人引以为楷模的人物中学习而来的,如果该人物及其行动被视为“真实”,或与个人及心理情境有相似之处,则较容易产生注意、记忆及表现。许多犯罪的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在环境中观察后模仿的。传媒所营造的符号环境的示范作用,效果可能更大。

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在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研究后建立了“涵化理论”,他认为,为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但无必然联系。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思路和基础理论,可以探寻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影响的机制。

本文将“网络暴力游戏”作为操作性概念定义为:网络暴力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脑游戏;是多个游戏者参与其中的互动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并带有描绘游戏人物试图对其他游戏人物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分为:1,不运用武器的单人攻击(攻击性为“低”)。2,不运用武器团体性攻击(攻击性为“中”),3,运用武器进行单人攻击(攻击性为“高”),4,运用武器的团体性攻击(攻击性为“最高”)。本文主要研究后三种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前的网络暴力游戏可分为角色扮演类如《反恐精英cs》、《征途》、《奇迹》、《千年》等,策略类或战略类如《魔兽世界》系列、《帝国时代online》系列等。其中《反恐精英》,《魔兽争霸》和《奇迹》是青少年最喜爱的网络暴力游戏。这些网络暴力游戏都表现了射击或者武打,充满了暴力、血腥、破坏性和攻击性的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假设

本论文以中学生为调查对象,由于经费及人力的限制,依随机抽样的原则仅从重庆市秀山、山西寿阳县、山东潍坊三地中学的各年级中抽取37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的最终样本368份,平均问卷有效率99%。

本研究自变量为玩网络暴力游戏的行为;因变量为青少年暴力行为。控制变量为年龄、性别、家庭等人口统计学变量。本文采用调查法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检测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性。

根据相关理论本文拟定如下假设:

假设1:网络暴力游戏会影响青少年对暴力的态度。(即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对暴力赞成程度越高。)

假设2:网络暴力游戏会影响青少年对犯罪的态度。

假设2.1: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越认同游戏中对犯罪的鉴定。

假设2.2:玩网络暴力游戏的暴力程度越高,越认同游戏中对犯罪的鉴定。

假设3: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暴力行为有示范作用。

假设3.1: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越易产生愤怒、报复、进攻等情绪;

假设3.2: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越会采取网络暴力游戏的游戏规则处理现实问题。

四、研究发现

1 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认知的影响

(1)根据相关分析的结果,玩网络暴力游戏行为中的网龄、玩游戏频率、次玩游戏时长对青少年的暴力赞成程度有影响。其中网龄对其影响极为显著。(见表1)但考虑到暴力赞成程度受到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因此在讨论两者关联性时,对人口变量进行了控制。经过净相关分析统计后发现,网龄、玩游戏频率、次玩游戏时长三个变量与暴力赞成程度之间的关系仍存在,假设1得到了证实。即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对暴力赞成程度越高。(见表2)

(2)据相关分析的结果,对犯罪的认知度与玩网络暴力游戏行为中的玩游戏频率呈正相关,而与游戏的暴力程度呈负相关,但网龄与次玩游戏的时长对青少年的犯罪认知度并无显著相关,因此不作为变量分析。(见表3)即玩网络暴力游戏的频率越高,越认同现实中对犯罪的鉴定;而青少年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越高,越认同游戏中对犯罪的鉴定。但考虑到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在探讨玩网络暴力游戏与犯罪认知度的关联性时,仍进一步进行净相关分析统计。

在加入人口统计变量后,经净相关分析统计结果发现,游戏暴力程度与犯罪认知度的关系仍存在,即青少年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越高,越认同游戏中对犯罪的鉴定。假设2.2得到证实。但玩网络暴力游戏的频率与犯罪认知度之间的关系,在加人人口统计变量后消失了(见表4)。由此得出玩游戏的频率与犯罪认知度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

控制以前后呈现的正相关,可能是受到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假设2.1未得到证实。

2 网络暴力游戏会对青少年暴力行为有示范作用。

(1)如表5所示,玩网络暴力游戏行为中的网龄、玩游戏频率、次玩游戏时长对青少年的暴力情绪有显著影响,其中网龄对其影响极为显著(见表5)。

在加入人口统计变量后,经净相关分析统计结果发现,网龄、次玩游戏的时长与暴力情绪的关系仍存在,即青少年玩游戏时间越长,越易产生愤怒、报复、进攻等情绪。假设

3.1得到证实(见表6)。

(2)通过有关玩网游的行为与矛盾解决方式之间的相关,强度分析,证明网龄与矛盾解决方式之间相关系数最高,网龄与网络矛盾解决方式相关系数为140,与现实矛盾解决方,式为201。而且在对人口变量进行控制后,这种关系仍存在。故对网龄与矛盾解决方式进行交互分析。

表7结果显示,从宏观上说,青少年在处理网络中的矛盾时,学生选择网上pK的方式的人数最多(占1/2);在处理现实中的矛盾时,近一半的学生选择无所谓的方式解决。同时发现,在解决网络世界的矛盾时,选择网下模仿游戏武力解决方式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9.7%,而在处理现实世界的矛盾时,采取这种方式的学生最少。

从微观上来说,在解决网络世界的矛盾时,网龄越长的学生,选择网下模仿游戏武力解决的比例越低。而选择其他解决方式的比例递增。在解决现实世界的矛盾时,选择网下模仿游戏武力解决、网上pK的比例随网龄增长,所占比例而递减,其他解决方式呈递增。由此可得出,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越会采取网络暴力游戏的游戏规则处理现实问题的假设不成立。假设3.2未得到证实。

3 暴力赞成程度、犯罪认知度、暴力情绪之回归分析

根据前面分析结果可知,青少年玩网络游戏行为中的网龄、玩游戏频率、每次玩游戏的时长、人口统计等变量会影响其暴力赞成度。将这些变量输入回归方程式后,结果显示网龄是解释暴力赞成程度最强的变量(Beta=205,p

在用回归分析法分析预测变量对犯罪认知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只有游戏的暴力程度这一变量进去回归方程式,解释度为2.9%。(p

对暴力情绪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只有网龄和每次玩网络游戏时长两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式。且网龄对暴力情绪的解释力高于每次玩网络游戏时长的解释力。两变量共同解释暴力情绪的总变异量为4.5%(见表10)。

从以上回归分析发现,玩网络暴力游戏行为中的网龄是青少年认知、行为的最佳解释变量。

五、结论与讨论

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究玩网络暴力游戏的行为与青少年暴力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我们首先分析了玩网络暴力游戏行为与暴力赞成程度、犯罪认知度、暴力情绪之间的相关性,但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曲线式的而非直线式的关系,因此最后建立回归方程式,找出对这一相关性最有解释力的变量,并进一步检验玩网络暴力游戏的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从上面的统计分析数据显示:随着接触网络暴力游戏时间的增长,青少年对暴力行为的赞成度会有所提高,也更易产生暴力情绪。但对暴力、犯罪的鉴定则与网络游戏的接触量无关,而与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有关,即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越高,越认同游戏中对犯罪的鉴定。

同时还发现网络暴力游戏中的规则与青少年解决问题方式的关联性甚微,且在处理网络世界的问题与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的方式有显著的差别,但共同点在于网龄越长,青少年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的人数所占的比例越小。这一结论印证了脱敏理论即暴力传媒对受众的影响随着时间而减弱。

由此我们得出。青少年在玩暴力游戏后,会产生愤怒、报复、进攻等情绪,会产生暴力倾向,但在解决矛盾时,受游戏影响的人甚微,即D.兹尔曼提出的“兴奋转移”并未发生。兹尔曼认为兴奋转移是否能解释跟传媒有关的暴力行为取决于传媒引起兴奋所持续的时间。而本研究采用调查法很难测量出调查对象在兴奋持续期的行为变化,因此难免出现偏差。同时也说明青少年在处理问题上存在个体差异,他们是主动者,他们在玩游戏时,选择性的接受网络游戏所传达的信息。玩网络暴力游戏也可能成为是一种宣泄形式。

总之,玩网络暴力游戏的行为会改变人们对暴力行为的看法,但只是网络暴力游戏本身使玩游戏者产生一种暴力倾向,且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与认同游戏中对犯罪的鉴定之间的关联性也证明了这点。同时,无论在网络世界中还是在现实世界中,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模仿并不是普遍现象。

六、研究的局限性

本文选择了三个地方的样本并对人口统计变量进行了控制,同时在对受访者网游时间的测量上,既考虑了接触网游的时长、频率也考虑了网龄这一纵向的指标。以期全面、客观的呈现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但由于主客观的局限,本研究仍存在许多的缺陷:

第一,本研究仅是一项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仅以地方的样本数据论证了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相关性。第二,玩网游的行为与青少年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非直线性的,数据模式是曲线的,虽然采用回归方程式进行了检验,但对数据的分析仍可能出现虚假的参数。第三,在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由于财力人力的局限,本研究仅是该过程中的一个短期检验。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4

“公民新闻”概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主要定义一种普通公民参与新闻报道和新闻传播的行为。与媒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新闻报道相比,在公民新闻中,“公民们处在事件报道和传播的主导位置,他们主动就其所关注或经历的事件,通过网络以及其他方式进行公开报道或传播,或对已经公开报道的事件主动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1]。

在web2.0时代,公民新闻更多的与社会化媒体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即时交互的特点让公民自身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从信息的采集、编写、到扩大化传播和互动,都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个体完成。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公民新闻在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中异军突起,甚至展现出许多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重大事件的率先。

然而,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公民新闻毕竟是非专业人士的非专业行为,这就不可避免的滋生许多问题,网络暴力便是其中之一。网络暴力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行为失范,“是由于网络行为主体违背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而在‘虚拟的电子网络空间’里出现行为偏差。[2]”网络活动的行为主体是网民,他们构成了公民新闻的传播主体,同时也构成了网络暴力的实施主体。

二、公民新闻对网络暴力的助长作用

公民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会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对网络暴力的滋长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与传播新闻的网民个体有关,也与公民新闻得以传播的互联网环境有关。

(一)公民新闻传递信息的片面真实性,诱发网民的暴力情绪

新闻真实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仅包括细节和现象真实,还包括整体和本质真实,后者更为重要。然而,在公民新闻的传播中,由于传播主体的非专业性,公民新闻在传播事实时,往往只顾及其中一个方面,或者只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机械式照搬,这就让受众失去了窥见事实全貌的可能性。而这些被传播者片面凸出的事实,可能正是网络暴力情绪的诱导因素。

尼尔·波兹曼在论证电视媒介对受众产生的蒙蔽作用时,提住了一个“假信息”概念,“这种假信息并不意味着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3]”假信息,更确切说是碎片化信息,让受众对信息的理解脱离相关语境,用部分认识代替整体认识,从而造成对信息的误读。这和社会化媒体时代公民新闻的传播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

2013年5月,有网友在微博上即时消息称,13岁女孩不慎将可乐倒在乡政府的用车上,随后该女孩被手铐铐住当街游行20余分钟。这是一则典型的公民新闻,先抛开事实真相不论,仅就内容而言,传播者片面凸显了女孩被铐手和被“游行”的场景,却忽略了对事件冲突原由的探析,由此调动网民同情弱者的情绪,并通过大规模转发,使个人情绪迅速扩大成群体情绪,造成的直接结果是网民对涉事乡长的无尽谩骂和声讨。

(二)公民新闻传受主体的非理性特征,加剧网络暴力

网民作为互联网上的成员就好比公民之于现代社会,他们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体构成部分,并日益摆出主人翁的姿态,公民新闻正是在这样一个人群中生成、传播。然而,虚拟社会中的网民与现实社会中的公民却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因其身份的隐蔽性,呈现出情绪化、非理性、从众等心理特征,正是由于这些特征,再一次让网络暴力成为可能。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深入的探讨,他认为,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便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种心理的突出特点是情感上的冲动、易变和急躁,以及思想上的非理性,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关键是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如何。据此可对网民的某些行为做出解释,如果把网民看做互联网上的一个群体,很显然他们同样具有一般社会群体所具有的非理性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只能在互联网营造的群体环境下表现出来。

网络暴力事件的突出特征是语言的粗俗、暴力,而在现实社会中,很少有人会毫无顾忌地使用类似的表达,这就是网络环境带来的情绪化的体现。此外,网络暴力事件中往往会出现意见一边倒的趋势,比如可乐乡事件中对副乡长的谩骂,体现的正是互联网环境对网民意见的裹挟效应。一个本来就要素不全的公民新闻在互联网传播过程中就像滚雪球一样,经过网民情绪的不断加持,会迅速走向意见和情绪的极端化。

(三)互联网环境中的集体免责性,成为网络暴力的助推器

、色情、暴力、虚假等类型的信息,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确实是一个不够秩序化、规范化的场所,同时,互联网由于自身的某些特点,也让对其规范化、秩序化的措施难以实施。

互联网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自由”,而支撑这一“自由”的恰恰是互联网的“隐蔽性”特点。就社会化媒体而言,信息的者大多是未经实名认证的普通用户,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互联网治理措施的受力点不明。另外,网络暴力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群体行为。勒庞指出,“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需要承担责任。[4]”群体中的个人会自然地产生这样一种集体免责的心理,互联网中的网民正是在抱着这样一种心理,让自己的行为超出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底线,让网络暴力发酵成互联网上特有的暴力形式。

铜须门事件的核心人物之一、被网民讨伐的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我只能说让谁站出来谁都不会站出来,他可以在网上随便骂、匿名,但是如果涉及到法律,谁都不会承认自己骂过。”网络暴力像是一种情感宣泄,是一种依靠“人多势众”而进行的群体发泄行为,这也恰恰是制约公民新闻走向专业化、理性化的瓶颈。

三、公民新闻助长网络暴力的规避措施

公民新闻由于传递事实的片面性,传播主体的情绪化、非理性特征,以及互联网环境下的集体免责性,使公民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对网络暴力的滋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对这一行为进行规避,也需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对网民个体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人们对媒介的认知能力,其含义是一个不断拓展的过程,“从源自精英文化脉络、保护公众免遭不良信息的对抗和免疫式的媒介素养观,转变为对媒介的质疑和批判思考,并进一步拓展到以公众媒介参与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公众通过参与媒介表达自我进而参与社会是媒介素养运动的目标”[5]。社会化媒体中的媒介素养概念更加强调公民个体的参与性,公民有序、高效参与媒介活动的前提就是对媒介传播活动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公民新闻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对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放大式传播,造成事实的片面真实,从而诱导网民的情绪走向极端,进而产生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为了把每一个参与者培养成为专业化的新闻报道人才,只是为了对他们的媒介参与行为进行规范化限制,把可能滋生的网络暴力现象扼杀在“摇篮”里。

(二)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

“当某一发生时,当政府、专家、主流媒体等方面扮演的‘意见领袖’缺位时,公民新闻的第一现场亲历性新闻的及时传递就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自媒体未经把关的新闻评论成了受众第一认知的指导者。[6]”网络暴力的源头,也往往是这些“自媒体未经把关的新闻评论”,其个人的情绪化和非理性经过互联网的发酵,就转变成了群体式的情绪化和非理性。网民情绪的冲动、暴躁,思想的非理性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虽然根除困难,却可以通过引导加以规范。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活跃的主体除了传播公民新闻的普通个人,还有依托传统媒体资源的新闻机构、有“大V”之称的意见领袖。与前者比较,后两者传递的信息更加理性和真实。意见领袖尤其乐意传播一种主观性的观点,由于这些意见领袖本身所具有的“成功特质”,这些观点往往被普通网民奉为圭臬。对于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机构而言,他们本身就是传统媒体机构的一种延伸,对引导公共舆论走向合理有序责无旁贷;对于“大V”意见领袖,他们由于自身影响力的强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者,在其大规模受众形成的同时就理应担负起相应的职责。所以,合理利用以上两种社会化媒体形式对普通网民加以引导,对遏制网络暴力、营造规范的互联网环境意义重大。

(三)推进互联网的法制化进程

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过程当中,集体免责心理之所以发挥效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法制监管的缺位。大多数法律法规针对的只是个体行为,对于集体违规行为很少做出有效的规制。加诸暴力的公民新闻实质上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滥用,需要更加具体和严格的法律法规加以限制。通过立法的方式对公民新闻的传播活动加以约束,无疑是治理网络暴力行为的有效措施。但推进互联网的法制化进程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尚有许多因法律缺失而产生的社会问题亟需解决,何况是以迅雷之势成长起来的互联网世界。但是,鉴于互联网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颠覆性影响,推进互联网的法制化进程又是刻不容缓的。

同所有事物一样,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公民新闻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助长网络暴力行为只是其带来的众多影响中的一个方面。可是这“其中的一个方面”却日益凸显成为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张羽,赵俊峰.我国公民新闻的发展现状与问题[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李一.网络行为失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美)尼尔·波兹曼着.章艳,吴燕莛译.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法)古斯塔夫·勒庞着.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5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具有可移动性、不受线缆限制、组网灵活等优点,因此无线局域网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因此,wLan的入侵检测技术受到了使用者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了无线网所面临的威胁,并对wLan入侵检测技术的不完整和将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关键词:

入侵检测;无线网络;有线网络

0引言

伴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但是无线网络的开放性却使其更易受到非法进攻,从而使得无线网络(wLan)的安全问题研究日渐受到各方瞩目与重视。与传统有线网络比起来,wLan开启研发较晚,发展也略显迟缓,且未构成严整体系,因此基于无线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相对也就并未臻至充分、全面。本文则特别着重阐述无线局域网面对的主要威胁、入侵检测的技术特征,连同该技术呈现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目标也一并给出完整论述。

1无线局域网面对的威胁

一方面,无线网络与传统有线网络只是在传输方式上有区别,因此常规的有线网络中的安全风险如病毒、恶意攻击、非授权访问等在无线网络中也都是并行而共同存在的。另一方面,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在安全上也会带来一定的差异,重点体现在物理层和链路层上,因此无线网络在传输环节将更易受到攻击,可能会遭遇比有线网络更为频密的安全威胁。目前,针对wLan的攻击主要有:嗅探窃听、伪装入侵、中间人攻击、拒绝服务攻击、暴力攻击、不法ap等。在此,则针对各类攻击的原理展开讨论,现分述如下。

1.1嗅探窃听嗅探窃听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首位攻击方法,运用了wLan信道敞开的不足。进攻者经常在wLan信号覆盖领域内截取报文,得到锐敏讯息。

1.2伪装入侵伪装入侵是指进攻者将本身的不法设备伪装成正当设备,是一种隐蔽等级较高的潜藏进攻方法。如果进攻者顺利诱骗对象网络,而变身为对象网络中的正当站点或正当接入点,进攻者就随即可以获得当地网络赋予的对应考察权力。

1.3中心人攻击中心人攻击是进攻者发动的针对某个网络的主机发配到另外一台主机的包实行操纵的攻击。这种攻击极具代表性,由于其中包含了当网络数据经过互联网传送时全部可能出现的攻击。攻击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1.4拒绝服务进攻拒绝服务(DenialofService,DoS),形成的进攻行为可以称作攻击。这种进攻不是以得到网络的掌控权限和信息的走访权限当作目的,而是依据将网络、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限定资源消耗,致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展开常规工作,同时也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1.5暴力进攻暴力进攻(Brute-Forceattack)是通过运用数字、字母和字符的随意结合,估测用户名和口令,屡次完成探索性考察。同时,凭借其关联系统的速率,每分钟可以发起多达千万次的探索性进攻。对安全系统进行的暴力进攻将会耗费很长时间,而且进攻的成果多是无望的。

1.6不法apap是wLan的主要接入设备,而不法ap则是未经网络管理职员允许或委托的无线接入点。由于ieee802.11对ap并未形成严格规定和限制,因此攻击者很容易搭建非法ap,再通过非法ap对网络和无线用户发起攻击。

2wLan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intrusion)是指在非授权下对计算机资源的完备性、机密性、可用性造成威迫的各种预谋设计行为。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System,iDS)是一种自动对网络安全施行监督,如果发现危险信息就发出提醒或执行阻断措施的网络安全防御设备[1]。而与其他设备的不同之处在于iDS是一种主动的安全防护设备。wLan入侵检测技术即是在常见入侵检测技术上加入了些无线局域网络的检测,固然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对其进行划分,然而从技术达成上,多数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误用检测技术和异常检测技术,下面将详尽研究这2种入侵检测技术。

2.1异常检测异常检测是对以往操作的特征进行总结,得出以往操作的样式,通过其中一些行为与正常行为的表象差距来估计是否为入侵。主要过程如下:在综合归纳良性操作通常具备的特征之后,建立正常行为的判断指标,当某一行为和正常的行为偏差较大、即达到设定阈值时,就可断定其可归属入侵行为。

2.2误用检测误用检测(也叫滥用检测)是理解、提取入侵行为等不寻常操作的特征,设立特征库。在检测阶段利用特征库对网罗到的数据进行比对,按照比对成效鉴定是不是入侵行为[2]。误用检测系统是建立在可以运用某种形式或者特征判定手段而对所有己知的入侵实行科学、精准评析与辨识这一基础事实之上的。该系统的研究关键是如何明确形成定制的进攻特征样式可以覆盖与真实进攻有关联的全部因素,和对入侵行为特征的标识匹配。为此,如果要想达成传统概念上针对进攻行为能够获得理想准确检查效率的误用检测系统,就需要保证全部进攻行为均可利用数学语言进行科学规范表达。误用检测系统的实现手段主要有专家系统、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状态转换、条件概率技术和键盘监控技术等。在此,则对其展开进一步说明论述。

2.2.1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依据完整的知识库而设立的、基于规则的实用性核心方法。知识库的完整则有赖于审计记载的全面与实时性。如果能够制定得到充足、且具普适性的准则,就能检查出任何一个入侵的细小变化。

2.2.2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是利用设定的情景脚本、再根据可观察的活动来执行推断。经由观测,即可判定一定入侵情景的一连串行为,并且检验得出入侵计划。基于模型的入侵检测一般是由入侵者、预期者和解释者3个模块而组织构成。

2.2.3状态转移分析技术入侵行为是由进攻者实施的一连串的操作处理,能够控制系统从某种初始情境转变到一个受到威胁的状态。开始状态是指系统还未受到检测入侵时的情况,而危险状态是指攻击完毕后的情况,此时系统行为可演绎为一张状态转换图,伴着对审计数据的理解,系统实施状态转移[3]。这种分析研究的关键是了解入侵行为的每个步骤对系统处境的转移作用,从而能够检验出联合进攻者、以及能够运用用户会话对系统实现进攻的各类行为举措。

2.2.4条件概率技术条件概率的入侵检测方法将入侵手段对照一个事件序列,而后凭借观察事件发生的情况来估计产生的入侵。此种技术是基于事件序列,最终依据贝叶斯定理实施推理。条件概率的检测方法是基于概率观点的常规方法。具体是把贝叶斯方法实施了改进,其不足之处则是先验概率不易设定,同时事件的需求也较难满足。

2.2.5键盘监控技术实现时,通过假定入侵与指定的击键序列相对应,而后侦察客户的击键形式,再将此种模式与入侵模式进行匹配,由此可以检验得出当下的入侵行为。但是该技术只是辨别击键,因而检测不到非法恶意程序发起的自主攻击,但是其实现起来却较为简洁、高效。

3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常在信息安全方面,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具体地,防火墙是根据互联网协议地址或者服务器端口来辨识和筛选数据包。但其不足则表现在:不能辨别和阻拦内部攻击,也许还会引起正确的数据包出现非预期拦截。为弥补防火墙的不足,能对外部进攻实施全部防御,一般将入侵检测系统连接在防火墙与网络设备中间[4]。对安全级别较高的网络来说,入侵检测系统是时下的优势选择。使用入侵检测系统采集网络数据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归纳、分析,从而有效识别攻击。总之,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将这3种技术予以专业、科学结合、并综合运用,才能实现最佳的安全保障效果。

4wLan入侵检测的不足

现如今,对无线网络的入侵检测大都处于研究阶段,特别是我国仅仅处于加速起步阶段。所以无线网络领域的防范方面课题依然难以满足现时需求。综论时下研究背景可知,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具体描述为:

1)入侵检测系统滞后于网络的成长速率,所以无法检测出各类新攻击,无法拦截全部数据。而若拦截网络的所有数据包,并剖析、匹配其中是否含有某种进攻的特性却会消耗不少时间和体系资源[5]。

2)不一样的入侵检测系统配置,即使得在网络有差别时就可能运用了各有不同的入侵检测技术。而且当下的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不允许讯息互换,这就使得察觉到进攻时很难找到进攻的开端,甚至由此而使入侵者获得了攻击的大漏洞。

3)目前各个系统之间的入侵检测不能实时协调合作,缺乏信息的交流,导致寻找入侵行为的源头颇为困难。甚至,各种系统之间的相互排斥反而有可能给入侵攻击者提供相应的便利和漏洞。

4)组织结构上还存在问题,现如今许多的入侵检测系统都是由曾经的根据网络或计算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改进、改良而得来的,在组织构造等方面无法使分布、开放等要求得到圆满解决。

5wLan入侵检测的发展方向

目前,入侵检测的研究已经整合展现了众多新的发展方向。在技术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数据挖掘、免疫算法、数据融合技术等均可以尝试与传统wLan入侵检测相结合,以此来实现对无线局域网的更为严密的安全保护。虽然经过多年的研究进展,无线局域网(wLan)入侵检测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技术水平,但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获得改进与完善[6]。综合分析后,可得研究结论如下:

1)入侵检测分析技术有待加强。如今的wLan入侵检测技术所验证的入侵行径存在着许多误报和漏报,难以对wLan网络做到高端安全保护。

2)网络管制能力有待加强。伴着网络数据的不断增加,对网络数据的解析和处理正日渐趋于困难,因此需要加强入侵检测系统的处理能力。

3)高度集成。入侵检测系统不仅需要监督互联网上的信息,还要具备对添加配置提供支持的功能。在网络配置发生非常规状况时,能够对该配置实施管制。将来的入侵检测系统应该是一个将互联网监控、入侵检测和互联网管制等功能融合联系在一起,并可以对互联网进行全面保护的系统。

6结束语

伴着无线网(wLan)的迅猛成长,人们对其安全问题也愈发提升了重视与关注程度。入侵检测技术是防御网络进攻的根本手段之一,所以使用入侵检测技术来实现无线局域网不受威胁即已成为当下的重点研究课题[7]。本文阐述了wLan入侵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安全威胁,讨论了wLan入侵检测技术是wLan避免受到非法攻击者实施攻击行为的重要手段,分析了wLan入侵检测的不足及其将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2]郑洪英,侯梅菊,王渝.入侵检测中的快速特征选择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36(6):262-264.

[3]薛潇,刘以安,魏敏.一种入侵检测的分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46(30):98-100.

[4]魏广科.基于wLan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8):203-206.

[5]蒋建春,马恒太,任党恩,等.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0,11(11):1460-1466.

[6]朱会东,黄艳,黄永丽.无线局域网中的入侵检测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17(6):173-175.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6

关键词:弹出式广告;视觉暴力;技术

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268-01

一、弹出式广告与视觉暴力的内涵

(一)弹出式广告是指当人们浏览某网页时,网页会自动弹出一个对话框。这类型广告很大一部分是互联网广告经营者或网站管理者运用自身优势,未经用户同意,强迫其接收广告信息。

(二)对于视觉暴力目前还没有一种权威的定义,中山大学杨小彦博士认为,视觉暴力的定义是个广泛的概念,不仅仅指有关灾难、死亡、血腥和引起人们不安的视觉报道,而且还包括隐性暴力和强迫性观看,如铺天盖地的广告、城市中刺眼的玻璃幕墙、标语、招牌等。这些东西的设计有时看上去很美,却带有强迫性观看的性质,是一种隐性的暴力。

二、技术与视觉暴力的关系

(一)媒介是技术的结果。现今,人们借助计算机技术几乎可以无限止地复制全部的想象物。网络是基于技术发展的产物,网络广告包括弹出式广告在内也是基于计算机编程技术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这是一种关于视觉文化的悖论,现代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媒介文化和影像文化的高度发展,人为的符号化已成为普遍的文化景观。

(二)技术延伸了人的视觉。眼球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图像符号成为了主要的传播交流符号,大量的可视广告占据着消费活动的主要位置,超过了文字符号。以传统书写为代表的其他媒介也渐行渐远,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眼球。现代人更需要“容易理解、更便捷和更有效”的媒介表现形式,图像自然合乎这种潮流。

(三)技术带来的人为的视觉暴力。在黑白两色为主要色彩的显示器时代,荧幕上的一切都显得单调乏味。而彩色显示器时代的来临打破单色时代视觉暴力呈现的桎梏,丰富的色彩表现大幅提升了网页的画面质感。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的3D影视技术,为视觉暴力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可能性。在这个技术建构的虚拟的真实世界里,人们的感官特别是视觉感官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颠覆。

三、弹出式广告的视觉暴力

首先,弹出式广告是一种基于强迫观看的视觉暴力。如果说强迫性的观看更是一种视觉暴力的话,那么弹出式广告正是通过这种强迫性的方式来达到其传播效果的。这种视觉暴力不是人们主动选择观看的,或是被广告信息所吸引,而主动点击阅读。问题是不论弹出式广告是否触及用户的兴趣点,它所采取的方式是强迫性的,它就是一种视觉暴力。

其次,弹出式广告是一种基于技术的视觉暴力。由于弹出式广告是基于计算机编程技术制作的,其优势之处就在于它可以未经用户许可,便可进入其浏览页面,引起用户的注意及点击。无论用户是否对其进行点击浏览,其信息传播效果已经实现了用户认知层面的初级传播效果。对于弹出式广告,网络用户无法跳过,也无法预测其出现,这就是技术带来的一种关于观看的视觉暴力。

再次,弹出式广告是一种基于内容的视觉暴力。其包括弹出式广告所呈现的图像、文字、音乐等,主要是指通过视觉画面所附加的视觉暴力。一些游戏类弹出式广告经常运用刺激视觉的图片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通过血腥的或是色情的场面吸引眼球,追求点击率。

四、弹出式广告视觉暴力的抵制路径

(一)以技术为路径,提高用户自身的防御能力

对于网络用户而言,安装屏蔽软件或过滤软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克服弹出式网络广告干扰的方法。目前很多公司也推出了相应的拦截工具,专门针对弹出式广告,用户可以通过具有过滤功能的浏览器安装,或是对个人电脑进行设置等技术方式,就可以对大多数弹出式广告进行拦截。

(二)完善法律法规,促进网络广告健康发展

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对网络广告进行规定。因此,为了规范网络广告行为,促进网络广告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有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补充,可将网络广告的有关条款纳入《广告法》中,或制定专门的《网络广告法》,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规范网络广告的制作与传播等问题。

(三)尊重网络用户意愿,改变网络广告的传播方式

通过改变网络广告的传播方式,把强迫性的方式转变为许可式的,根据网络用户的地域、年龄、性别、偏好、使用习惯等指标投放广告,并且给予用户相当的控制权,使他们对信息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和浏览权。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7

关键词:人肉搜索;利弊分析;网络伦理;应对措施

1人肉搜索的概念界定

简而言之,所谓“人肉搜索”,就是以互联网络作为运作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广阔的网络人脉关系,所有网民用户共同参与、群策群力,以提供信息、共享资源、解答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网络社区活动。它打破了传统搜索方式仅仅依靠某个网络程序或网络资料库的机械化方式,而依靠无数网民的亲身参与,用自身的知识、经验、信息渠道,对提问者作出回答。

2人肉搜索利弊分析

目前,社会各界对人肉搜索褒贬不一。有人说它是惩恶扬善的武器,既能帮人们释疑解惑、寻亲找友、弘扬好人好事,又能让一些丑闻恶行无处藏匿。但也有人认为它侵犯了个人隐私,成为网络暴力的帮凶,使一些无辜的人受到牵连。那么人肉搜索究竟是“行善”还是“作恶”,是“魔鬼”还是“天使”,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对其进行利弊分析。

2.1关注人肉搜索的贡献与便利

(1)方便信息查询,提高办事效率。

借助人肉搜索,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和集体智慧,人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信息查询,迅速找到想要的结果。www.133229.Com人肉搜索本身具有的公益性、互助性、分享性等特点,充分发挥了人在网络世界中的能动作用。一些知名搜索引擎和网站都设立了这个功能,比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雅虎知识堂”。例如,在汶川地震中,网友发动“人肉搜索”帮助灾区群众找到失散的亲人,更是体现出了“人肉搜索”的积极作用。

(2)方便舆论监督,净化社会风气。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使人类进入自由表达的“民主时代”。崇尚良好的道德风尚,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人肉搜索可以发挥正面的舆论监督作用,揭露社会丑闻,还原事实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同时,人肉搜索还可以唤起大众的道德良知,并形成道德约束。此外,人肉搜索还将成为网民对公众人物、政府官员等特殊群体进行舆论监督的工具。

2.2警惕人肉搜索的弊端与风险

(1)大规模的人肉搜索容易形成网络暴力,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虽然很多启动人肉搜索的网友都打着正义的旗号,出自善良的初衷。然而“网络通缉令”一旦发出,就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以控制,曝光隐私、肆意辱骂、侮辱人格、妄加诽谤,甚至到当事人的现实住所进行滋扰等等违法行为接踵而至。这一切已经远远超出了正义的底线,人肉搜索者正在演化为网络暴民,产生一种网络暴力。所谓“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对某些不道德的行为在网上进行谴责时侵犯了当事人的隐私,或发表不负责任的煽动性、攻击性言论,丑化、诽谤、污辱、谩骂当事人,从而对当事人造成伤害。如此基于正义的道德声讨,其实早已在无形中背离了正义的轨道,异化为赤裸裸的网络暴力,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我认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2)人肉搜索权限过分膨胀,导致网络伦理道德失范。

所谓“网络伦理道德”,是指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社会交往时而表现出来的道德关系。它主要探讨人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网络社会(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肉搜索原本只是一种传播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但是在网民的力推下却走上了一条更为意义深远的道路。大量人肉网友在好奇心和窥私心理的鼓动下,团结一致,为求结果不辞劳苦,在揭露事件真相的同时还附带公开一些与事件无关的信息。信息时代,在每个人都能凭借互联网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而彰显出平民力量和社会正义的同时,网络技术带来的自由传播成了消灭隐私的武器,无孔不入的人肉搜索因公开个人隐私而造成的伦理漏洞现象,引发了网络道德滑坡。

3规范人肉搜索机制,应对网络伦理危机

透过大大小小的人肉搜索事件,我们能够看到由网民的集群行为凝聚而成的一种草根力量的庞大和近似恐怖的蔓延,导致网络道德失范,产生网络伦理危机。我们不能因此而逃避,不能因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出现而远离和拒绝网络文化,而应该积极探究其产生的根源,以及有效的解决办法。

3.1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网络自身的特点弱化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约束力。

网络媒体自身具有开放性、隐蔽性、虚拟性的特征,以及相关网站把关人的错误角色定位,使得网民在网络空间中享有更大的思想和行为自由——自由地进出网络,自由地选择信息,自由地信息。于是道德的无政府主义在这里就找到了市场。

(2)网络法律和道德建设的相对滞后使网络伦理问题的出现有了可乘之机。

迄今为止,因特网上尚无全球统一的网络规范,有的只是一些地区性、行业性法规。而在我国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伦理道德、社会制约等方面法规的研究都存在滞后现象,这就使网民在网络空间上陷入到无法可依、无规范可循的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转型时期所存在的一系列伦理道德的滑坡现象,甚至党政干部中的腐败堕落现象,使网路伦理道德问题的存在有了现实的根据。

(3)网民自我宣泄和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促使了网络伦理道德问题的形成。

现代社会是一个生活和工作节奏快速紧张的社会,现实社会的竞争和压力,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压抑感。长期处于这样一种紧张状态和压抑状态下的人们,需要寻找一个宣泄自我、释放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而网络空间正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许多网民视自己为网络中无名的“大多数”,信奉所谓的“法不责众”,导致网民责任感的淡化,使得很多人肉搜索偏离了初衷,最终演变成网络群体暴力。

3.2应对网络伦理危机的措施

3.2.1在技术方面,加强网络技术监控和网络管理

(1)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

针对网民放任的网络行为,“网络暴力”盛行,公民名誉权、隐私权屡遭侵犯的情况,我们可以参照韩国国会通过的《促进利用信息通信网及个人信息保护有关法律(修正案)》,推广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有利于规范人肉搜索行为,减少网络垃圾信息,增加信息的可信度和网民之间的信任度,营造出更加和谐的网络文化。鉴于实名制涉及公民自由言论的问题,可以先在一些规模大、影响广、人气旺网站推行网络实名制,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2)论坛管理和信息审核。

人肉搜索的载体是互联网论坛,网民针对热点事件人肉搜索出公民的资料信息,对当事人进行谩骂、攻击,侵犯公民人格权利,网站本身难脱其究,在网络侵权案中网站往往作为共同被告受起诉。因此,要规范人肉搜索行为,净化网络环境,网站本身必须负起对网络监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和信息审核。

3.2.2在法律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针对网络管理方面的较为系统和全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不仅给了违法犯罪分子可趁之机,也让一些无意触犯他人权利者找不到准则,如在网络中侵犯他人肖像权、知识产权的概念是模糊的,网民也就难以界定到底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犯了法律界限。因而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就成了有效保护公民权利的当务之急。

法律不应禁止所有的人肉搜索行为,这样也是对公民监督权的粗暴侵犯。同时,法律也不能置其于不顾,任凭恶意的人肉搜索侵犯他人的权利。“两害取其轻,两利选其重”,应当在公民的隐私权与监督权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规范的同时加以引导。

3.2.3在道德方面,构建网络道德原则规范

网络不仅仅是一种应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应当制定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和伦理守则,形成网络社会所特有的道德约束力。网络道德规范既可以制约人们利用网络传播、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行为方式,又可以作为评判网络用户行为的道德依据,尤其在目前相关配套法律滞后的情况下,道德和伦理更能体现出其作用。

3.2.4在教育方面,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使网络用户充分认识到网络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各种资讯的基础设施,维护网络的正常秩序符合大家的共同利益。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三个方面:

(1)培养网民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坚持遵守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即无害原则、平等原则、兼容原则、公正原则、互惠原则、自由原则、自主原则。

(2)引导网民对各种信息采取辩证的扬弃态度。虽说网络无国界、无民族、无阶级,但网民则是有国籍,有民族性,隶属于一定阶级和社会中的,因而他们的网络行为要遵从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法律和道德规范。

(3)强化网民的网络整体观念和群体意识。尽管网民在网络终端始终是一个人,但他在网上的行为却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因此,他必须对自己在网上的言行负责。

4结语

网络时代呼唤网络伦理,网络生活需要网络道德。2009年1月1日,天涯、猫扑以及豆瓣的人肉搜索引擎小组,出现了一条名为《人肉搜索公约1.0beta版》的帖子,称此公约的制定是为了加强网络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加深人们对人肉搜索正确定义的理解,使人肉搜索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服务大众。这说明网民已经就这一行为开始了自觉的反省。期望每位网民爱护网络空间,有所为有所不为,恰当利用人肉搜索上。

参考文献

[1]倪素香.伦理学简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徐云峰.网络伦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8

【关键词】互联网分组交换技术分析讨论

一、分组交换技术概述

分组交换技术是交换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代表着网络未来的发展趋势,分组交换方式有如下优点:(1)报文交换;(2)线路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使用统计复用,与电路交换相比较,能极大地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它强调存储转发在交换节点上的使用,从而导致了掉队现象的发生。

分组交换网络主要有两种连接方式可供选择:(1)面向连接;(2)无连接。分组交换网络的三个功能面分别是:(1)数据面;(2)控制面;(3)管理面。

数据面具有分组转发的功能,所以需要高性能的系统。

现代的主要分组交换网包括:面向连接的X25、帧中继、atm、mpLS和无需连接的以太网、Cp/ip网络。

分组交换网主要有两种连接模式,也就是上文提到的面向连接和无连接。就分组交换技术来说,面向连接的网络和电路交换相类似,为了在交换机中分配资源,就需要通过连接建立过程;但是因为它采用的模式是统计复用,通常情况下,面向连接是通过使用逻辑信号来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分组交换技术出现以来,已经投入运行了多种分组交换网。

基于atm技术在此方面的优良性,人们提出了用类似于atm的交换机取代核心网络,这样,路由器的ip交换技术只在边缘网络中进行运用,最终这种模式发展成多协议标记交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mpiS。在过去的几年中,多种经济和高速路由的查找方法被提出,使其平稳度过了发展的瓶颈期。流量工程能力―――即对分组流向的控制,成为mpLS的最大优点。

二、三层交换技术在网络分组交换中的应用

(1)在骨干网中,一定要使用三层交换技术,否则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处于一个子网络中,不仅仅无法保证安全性,也会因广播域的无法分割导致无法对广播风暴进行有效隔离。虽然传统的路由器可以隔离广播,但是其性能又无法得到保障。

三层交换机需要对广播包进行转发(例如DHCp客户机发送的Bootp数据包),但是广播包的任意广播是不被允许的,要在广播包超出一定的数量的时候对其加以限制,从而起到抑制广播风暴的作用。除了必要的路由决定过程之外,由二层交换处理大部分的数据,使数据包的转发效率得到提高。

ip的路由功能可以通过三层交换机使用硬件交换机构来实现,路由软件的优化使得路由过程效率得到提高,解决了传统路由器软件路由的速度问题。所以,三层交换机兼具路由器的功能和交换机的特殊性能。

(2)在连接子网中运用三层交换

计算机的数量如果超过同一网络的限定数量,网络传输速率会因为网络上的大量广播而降低。为避免出现在大型交换机上的广播风暴,可以将它划分成许多个虚拟网(VLan),但这样会导致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实现虚拟网之间的通信。而VLan之间的通信任务也不能让传统路由器来“胜任”,因为针对局域网中的网络流量而言,传统路由器的能力不强,而在连接不同的子网或者VLan的时候,利用三层交换机中的吉位端口或者百兆端口,就显得科学得多。

三、三层交换技术的发展展望

终端到主机的交互式通信和交易处理,是通过分组交换技术来实现的。它需要协议进行转换的场合、国际通信、并且要求使用环境高度安全等等。目前,宽带网络技术的冲击对分组交换技术的冲击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薄弱的通信基础设施,分组交换业务在以后也会发挥主要作用。

而更科学合理的三层分组交换技术,衍生于大的分组交换技术之中,它的概念的提出和在当今社会的应用,虽然只经历了不长的几年时间,但是三层分组交换技术已经不断地在丰富和扩展它的功能。

四、总结

在科技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三层网络分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技术向前发展。它是分组技术的衍生部分,是打破常规思维模式的一种创新型技术,提到分组技术就不能不提三层分组交换技术,相信在将来,分组交换技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9

3月12日凌晨,笔者撰写了《日本地震考验了中国人的价值观》一文,主要从人道主义、人性的角度呼吁,中国人民应该对受灾的日本民众表示同情。

该文写成后,先后在考试吧、新浪博客上发表,并被两个网站首页推荐。笔者之所以这样做,是意图通过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主流媒介平台获得更广泛、客观的调研数据。果然,在短短五天内,两篇博客共获得72647次的点击率,获得了1555条评论。

根据ip(网络地址)分析,来自除西藏之外中国大陆所有地区的评论占总数的88.94%,来自港澳台和海外国家与地区的ip地址占11.06%,以大陆地区为主;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是诅咒、辱骂类评论,占总量的64.18%,这些评论基本上都是用粗鲁、侮辱性的语言对本人进行人身攻击;其二是理性批驳的评论或是有限度的同情,占13.12%,如“不能表现在脸上,不然落人话柄”、“以德报怨也要分清对象”之类;其三是对笔者的理性支持,共计78条,仅占总量的5.02%,为最少,如“自强不是诅咒和幸灾乐祸”、“大灾难面前要有忍让之心才算是真正的中国人”等;其余的275条评论皆为无内容、无价值的评论,如“飘过”、“嗯”之类,占总量的17.68%。

这些数据所搭成的框架,构成了笔者撰写本文的一个重要前提与入手点,也促成了本文所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之于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已不用赘述,它不但在形式上以各种文化现象、政治思潮乃至执政纲领表现出其重要性,成为百余年中国大陆意识形态的主导性观念之一;内容上形成了丰富、健全的民族主义精神体系之外,从晚清、民国至共和国诸阶段,均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其长盛不衰的影响——只要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主义必冒头并带头。因此,它对于近世中国这一“民族国家”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主义”也是近一两百年东西方学者在面对东方社会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支持者认为,民族主义为民族前景之动力、社会进化之原因,若是没有民族主义之力量,民族独立必是奢望;反对派则主张,民族主义乃是走向和平、普世与大同的障碍,“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盗窃、欺骗和背信的历史”(泰戈尔:《民族主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无论主张为何,谁也无法否认,民族主义一直在20世纪以来的世界意识形态中被呈现。而现在我们在中国大陆所看到的民族主义,是否与20世纪以来的民族主义一脉相承?是否真的就是当年以一种意识形态帮助一系列东方国家建立“民族国家”的民族主义?

【一】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笔者先转引一个近来在“微博”上被网民转发多次的笑话:

某年,陕西地震了,某些河北人对陕西人说,你们地震了我好高兴啊。陕西人回复:高兴?你疯了?河北人咆哮道:“2000多年前的长平大屠杀,我赵国人被你秦国人活埋40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秦国余孽,我赵国子民与你不共戴天,不复仇不是赵国人!”

这个笑话实际上反讽的是目前高喊对日本“复仇”的中国网民,这个笑话的关键是偷换了“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与“城邦国家”(city-state)的概念。当时赵国、秦国并非“民族国家”,而是“城邦国家”,而今天的“河北”、“陕西”却同属于“中国”这个“民族国家”的范畴之下,自然,“中国”与“日本”也属于两个不同的“民族国家”。对中国网民而言,他们必然不会去计较“长平大屠杀”活埋他们祖先40万,但是他们一定会因为“南京大屠杀”而记恨日本人对30万中国人生命的剥夺。

由上可知,中国人所强调“民族国家”的侧重点乃是民族,国人当下“爱国情结”乃是“民族情结”使然。因此,在整个“网络抗战”中,中国网民们的“民族主义”情结大大压倒了“国家主义”。但笔者始终认为,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并未真正地领悟“民族主义”的核心价值,而是以一种盲动、激进甚至非理性的态势,从“网上”蔓延到“网下”,形成继“网络民族主义”之后的又一次“伪民族主义”思潮,针对这类思潮,笔者暂将其命名为“民粹民族主义”(pop-nationalism)思潮。

首先,从形式上看,“民粹民族主义”,自我否定了先前民族主义中本身的温和、秩序性姿态,取而代之的是无序、攻击性的暴力言语或行动表达。

从种种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民粹民族主义”的表达方式多半是极端、暴力的。这类暴力既存在于行为中,也存在于语言里,其本身缺乏一种规范、系统的思想体系内核,其中只有“只破不立”的“红卫兵情结”。语言暴力主要体现在网络上,即用粗鲁、庸俗与暴力的侮辱和恐吓性语言,对不同于自己的意见者或是某个国家、个人进行攻击与人格践踏。附在笔者文章后面的998条暴力、侮辱性评论中,大致内容分类对本人、日本国或该民族等进行目标性人身攻击、侮辱,占46.59%;纯粹无目标性咒骂、辱骂,占39.48%;单纯的脏话占13.93%。

当然,这只是网络上的“民粹民族主义”,在“网下”这一思潮所导致的行为亦是充满暴力。譬如自2005年开始的“反日货”游行,在武汉、郑州、南京与深圳等城市均变成了砸商场、焚烧私家车与哄抢超市等行为。实际上粗通一点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这类行为根本不能打压日本经济,这类盲目偏激的暴力行为,只能凸显“民粹民族主义者”的无知。

各类行为,实际上是“网络民族主义”对于“网络暴民”的怂恿,使其迅速成长为“社会暴民”,进而催生出了“民粹民族主义”这一怪胎。毕竟,互联网是“可隐身”的“平权社会”,兼之又缺乏应有的法律监管,因此从“语言暴力”过渡到“行为暴力”仅一步之遥。

其次,从成因上看,“民粹民族主义”实质上是近些年来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青年民众寻求精神发泄的一个出口。从某种程度上讲,“民粹民族主义”构成了维护短暂性稳定、转移部分矛盾的减压阀。

中国的改革开放、国家建设已经保持了30年的高速增长,在整个过程中,高失业率、高****率导致社会矛盾激化;资本积累、观念更新到一定程度,整个社会肌体必然会产生一种类似于人类注射疫苗之后的发烧,进而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甚至小部分的震荡,经济学家曾经将其命名为“阵痛期”。这种“阵痛期”其实不难理解,也不奇怪。

笔者在这里打一个比方,当下中国就好比一个保持快速且一直长跑的选手,在奔跑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呼吸困难、韧带紧绷以及肌肉胀疼,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有很多,譬如停下来好好休息,或是更换一下奔跑的姿势,甚至还可以用冷敷、按摩疗法等等,但唯独万万不可靠吸食麻黄碱或服用兴奋剂等毒品缓解疼痛。吸食最快,也最管用,但直接毁掉运动员的身体,一旦成瘾,等于从人变成了鬼,莫说长跑,连走路都困难。而“民粹民族主义”恰恰就是一针维护社会稳定的兴奋剂,断然不能像积累经济财富一样搞“短平快”,而要以长期、科学的策略进行有效疏导。转移矛盾的方式多种,但调动民意,利用“民粹民族主义”来泄愤无疑是其中最愚蠢的一种。

最后,从后果上看,现代青年中,相当部分已有一定的“民粹民族主义”的倾向。

所谓“民粹民族主义”,实际上是对于精英意识的反动,是对于人性中暴力、群氓等原始动机的返祖。一个成熟的民族,是不会用暴力来解决任何问题的。

 但关键恰恰在于,“民粹民族主义”已经进入当下部分中国青年的思想深处,只要国外风吹草动,国内就骂声一片,有时甚至发展成局部的打砸抢,给高校秩序、社会稳定带来了诸多不安定的隐患。尽管其中有相当多的贫困大学生、低收入社会青年确实值得同情,但是若假借“爱国”之名,扰乱社会秩序、破坏法制准则,可恨远远大过可怜。

【二】

在不同时代的中国社会,曾有三个词流行过,一个是民族(nationalities),一个是人民(people),一个是百姓(plebs)。这三个词反映了中国人作为人群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上述三个名词中,没有任何一个词带有“公民”(national)这个词语的意义内核。因为这三个词都是群体性、整体性的,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即将自己划入某种人群当中,形成人云亦云的群体无意识,这是被以家庭为核心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所决定的。实际上,“公民”才是启蒙的精神核心之一。对“公民”意识的强调,乃是强调每个人对于国家、民族的关注与热情。

笔者认为,“民粹民族主义”盛行,贻害有二。首先,精英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的就是整个民族信仰的缺失。其次,“民粹民族主义”说到底就是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市侩主义,它甚至会将社会引入暴力的深渊,“先知与先觉意识”更是子虚乌有。

上世纪90年代“网络民族主义”、“民粹民族主义”勃兴之后,中国的“民粹民族主义者”先后将矛头对准过北约、美国、日本、韩国、印尼、印度等世界一大批“敌对势力”国家。然而,有一定反讽意味的是,曾经在北大讲坛上斥责克林顿及美国政府的北大女生马楠,毕业后就嫁给美国人,移民至美国;掀起《中国不高兴》的“民族主义狂热”的书商张小波、作者宋晓军也被传已移民至欧美发达国家。说到底,“爱得咬牙切齿,恨得刻骨铭心”其实都是作秀,作秀的本质就是一种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市侩主义。

【三】

俄国民粹派有句名言,“谁不和我们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而面对敌人,就应该用一切手段予以消灭”。这也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民粹民族主义者”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因此,民粹民族主义的可怕,决非危言耸听。

但是笔者在这里大加批判“民粹民族主义”,并非只破不立,而是意图构建一种新的民族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指引中国前行达百余年,其效应不言自明。中国需要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有能力也有可能指引中国前行。

在此,笔者“破”的概念是“民粹民族主义”,“立”的概念则是“精英民族主义”(elite-nationalism)。精英民族主义并非是弱化、放弃人与人之间先天的平等意识,相反,精英民族主义更强调平等、公正与理性。它强调的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要明确“民族精神”,必须要正视当代中国的现状,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创造历史。我们需要认同“民族精神”是由一批在观念、行为上有着影响时代并可代表民族利益的人群所承载的。

任何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社会都有其精英阶层,当代中国也不例外。“精英”阶层拥有知识地位与话语权力,比普罗大众更具备洞察时代、分析历史的眼光。因此,他们理所应当地成为民族的代表,发挥改写历史的意义。

中国的“精英阶层”其实不但是传统文化的传递者,更是民族精神的赓续者与民族利益的维护者——试问,在抵御外侮时、面临外族侵略时,哪一次不是精英们——戚继光、林则徐、魏源、孙中山、陈独秀、周恩来等人带领、激励民众愤而反抗?“绿林部队”、“土匪武装”等乌合之众在民族存亡、大厦将倾时又何曾自觉地发挥过像样的作用?

网络暴力的概率篇10

纳斯达克指数暴跌是正常回调

年纳斯达克指数暴跌,是在承继前期更大幅度上涨后的适度回调,因为前期的暴涨,有着诸多历史因素的促成条件:

(1)90年代美国经济稳定、持续的较高速增长,尤其是新经济———网络经济的更好表现,使人们对其今后中长期的发展速度仍然抱有较高的预期,按照中长期投资收益等同国债等收益的折现计算,目前的股价自然就定位很高。而实际上经过90年代的推广和普及,网络经济已经实现了原始创业期从无到有的飞速发展的扩张和积累,开始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稳定发展时期,因此增长速度将大大下降,虽然还远远高于传统经济,但按中长期的收益折现计算,其股价自然应当大打折扣,这是对人们预期偏差的合理修正。

(2)理论指导的失误。在网络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同时,人们纷纷创立各式各样的新的速成理论,以求对其作出更直接和更表象的解释。例如麦特卡尔夫定律,其认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由此引申出两个结论:一是目前不求盈利,只求市场占有率,只求扩张眼球经济————即人们注意力的规模,而收益将更多的来自于未来的市场;二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即只有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的企业,才能够生存,而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二及以下的企业,将由于生存空间太小而必然消亡,这同时将使得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的企业进而获得持久的和巨额的垄断性利润。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出现了两种状况,一方面是风险投资不计目前收益的大把烧钱,另一方面是有可能成为第一的网络企业的股价大幅飙升。因此在网络理论的权威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的情况下,企业的股价必然出现相应的大幅下挫。

(3)世界众多地区此起彼伏的经济金融危机,使大量本国和外国的资金流回或流向美国,从而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股市的火爆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基础。

新时期发展网络经济的两点反思

一、网络经济的投资理念。网络经济的许多投资理念,存在着问题。例如前述麦特卡尔夫定律,认为网络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这产生了鼓励人们为了未来虚幻的市场利润而大把烧钱的倾向。我们可以对此提出疑问:(1)不同的节点之间是否有份量或权重的区别;(2)同一节点在不同的时期是否有份量或权重的区别;(3)是否存在其它的关系或变量,或者说其价值与实际的货币之间如何进行换算或衡量等。因为它将影响或决定实际的投资行为。再比如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理论。从传统经济产业格局的角度上看,虽然有政府的完全垄断、少数企业的寡头垄断,但总体上市场的竞争还是比较充分的,而且要素在自由竞争的流动中获得了相对平均的权益。即使是寡头垄断,它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也有上下游的产业联系,也存在着其它的产业或产品领域。同时,寡头垄断的生存,也有赖于社会整体对其的有效需求。因此我们很难设想,在网络经济中,只有第一才能生存,而其它的企业或个人都将因为失去市场而失去生存的土壤和空间等。

二、网络经济的产业定位。在网络经济的鼎盛时期,人们惊讶地看到,网络经济在数年中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高于传统企业巨人在百年中所实现的财富积累。因此人们对网络经济的豪迈之情溢于言表————“一网无前”、“无网不胜”、“点击天下”等等,网络经济的神奇功能被大大地渲染和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