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十篇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十篇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8:10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1

1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中的价值观因素分析

尽管西方经济学乃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科学,尽管西方经济学由于对“实证主义”的过份强调而逐渐地“靠近”了自然科学和有意无意地避免沾上“伦理道德及价值判断”的色彩,尽管实证化取向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在相当程度上强化了主流经济学要把经济学变成一种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硬科学”的倾向,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毕竟有着很大的区别,以至于其根本无法像自然科学的研究那样做到真正的“客观和价值中立”(原因在于: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现象均是在不容忽视的社会政治背景中的自身呈现,因而其事实上根本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可控实验”来有效地检验自己所做出的结论),因而不管西方经济学家们愿意与否,经济学与自然科学这样的“硬科学”之间始终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既然如此,实现经济学的完全实证化就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而恰恰是这种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完全实证化的态势,事实上也就完全隔断了经济学与自然科学同属“硬科学”的纽带。不仅如此,为了与科学攀亲,经济学对“实证主义和实证化”的过份关注,最终还无形中将经济学引向了一个倾向于完全封闭的自足的知识体系的“死胡同”。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一再标榜:除了与数学的关系外,经济学与伦理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间再也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也恰恰是这种过度重视数学分析技术的行为取向,又“使经济学离它特定的研究目标越来越远,甚至,一些研究者完全丧失了他们研究经济学的目标,最终使研究越来越学究式的去追求普适性和抽象性”。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数学作为一种提示器,它只是不断地提醒人们注意那些在具有说服力的文字讨论中漏掉的逻辑关系”;作为一种理性形式,数学本身并不能确保其所考虑∞实质性理性是否是科学和正确的。

其实,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的影响,企图将经济学的研究完全脱离或者是凌驾于伦理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之上,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很难找到现实基础。换句话来说,在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中完全脱离价值判断和伦理色彩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对此,连主张“经济学中并不存在价值”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也不得不承认:“经济学的确涉及价值判断。首先,没有任何目标是被真正充分地限定的,而只是部分地反映在它们的结果中。其次,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了解我们的全部价值观;进一步讲,经济学家并不仅仅是经济学家,他们也是人,因此,他们的价值观无疑也会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学。”口事实上也正是有鉴于此,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在其《经济哲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学从来就没有摆脱过价值判断而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相反,它时常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辩护而出现在经济学当中。

尽管在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中包含着不少的伦理因素及价值观色彩已逐渐成了一种共识,尽管在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中相关其内容体系中是否涉及伦理道德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对西方经济学如此多的清醒认识和争论却很少在我们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重视。尽管我们也并不否认,改革开放以来,在西方经济学的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许多学者对其中的价值观内容也曾进行过相当细致的批评与剖析,然而由于这些批评大多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而较少基于伦理道德的框架,因而对西方经济学内容体系和分析框架的辩证剖析和批评既显苍白,也谈不上多少说服力与实际成效。还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国内大量引进、翻译了不少国外有影响的经济学教材与学术著作(有许多还是指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这一点尽管对繁荣我国的经济学学术氛围和方便对国外经济学研究动态的学习及了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这部分“批发式”引进的教材与文献甚至连最起码的政治经济学的批判都没有,以至于其不仅难以使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有更清醒的认识,而且也更难以在学习西方经济学合理内核的同时实施对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当然,我们今天讲授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授给学生比较完整的经济学的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而非仅仅为了批评和全盘地否认它。尽管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西方经济学中含有价值观因素已成了不争之事实,然而,现阶段在我们的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如果仍把培养目标定位于批评为主,那么这不仅是对西方经济学本身所拥有的科学内容与分析框架的刻意否认,不仅会引起学生对开设该门课程的怀疑,而且也不可能达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伦理道德建设之目标。事实上也正是有鉴于此,我们在教给学生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的同时,更应告诉学生西方经济学在哪些方面含有它赖以产生的那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以及为什么经济学并非一种能超脱制度和政治的纯科学。

2西方经济学研究与价值观探讨的联姻:动因简析

由于受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学者在研究中日益发现:企图将经济学的研究完全脱离或者是凌驾于伦理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之上,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很难找到现实基础。事实上,2o世纪60年代以来,出于如下几方面原因的影响,经济学在研究与实践活动中开始重视对其中的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价值观因素的探讨,并进而有意无意地在经济学研究与价值观探讨这两者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首先,全球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败德行为的愈演愈烈已使人们日益认识到,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如果离开了对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因素的重视,不仅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会失去意义,而且势必还会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硬伤”。事实也的确如此。实践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往往置污染环境、销售不合格产品等直接或间接损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行为于度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频繁地卷入非法政治捐款、非法股票交易、行贿受贿、相互窃取商业机密等丑闻中;这些行为之所以会频频发生,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的缺失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次,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也引发了不少的道德标准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一方面使“美国的法律与限制跟其他任何国家的法律限制一样,变得愈来愈缺少约束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如何协调与东道国的道德标准差异问题益发显得重要。“环境殖民主义”有可能会造成相对落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严重受损。

最后,过度经济化现象的出现也开始迫使人们对经济理论研究取向和经济实践活动取向进行深刻的辩证反思。由于受过度追求经济增长现象的影响,整个社会包括教育、文化、卫生、家庭等诸多领域的活动均自觉与不自觉地融入了太多的经济与利润成分,以至于整个社会、甚至是许多人的经济收益的确得到了提高,但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却受到了严重打击。显然,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如果再不考虑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观因素的影响,就不仅会走进“死胡同”,而且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态势也有可能受到重挫。这一点也恰似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说的那样:经济学与伦理学的隔阂对两者而言均是一个损失,尤其是对经济学解释力的打击更大。因为形式世界的确是由哈姆雷特、麦克自、李尔王和奥塞罗等组成的,而不是一个冰凉的理性的世界,各种非理性的、伦理的、宗教的因素在现实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既然经济学的贫困是由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造成的,因此.阿马蒂亚·森一再呼吁:经济学只有“通过更多、更明确的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学思考,才能变得更有说服力”。事实上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经济学研究与价值观探讨这两者闯开始在实践中握手联姻。

就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而言,由于西方经济学研究与价值观探讨这两者间已开始在实践中握手联姻,再加之受特定的教学对象特征的影响,因而目前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教学对象的价值观的引导照样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中,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学的一二年级阶段进行。由于大一、大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自身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不仅自己的人生价缸观没有明确,而且因受自身的成长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影响,他们的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极端利己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的思想倾向仍相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过程中如果对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利益最大化原则等)和分析方法(如理性经济人假说等)不加以辩证的剖析,学生就极有可能会在自己的价值观上产生混乱(如由于分不清经济人假设的性质而直接地把此类假设当作现实中的人性评判标准,同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也把经济利益关系当成丫行动的向导),严重的甚至还有可能在思想与行动上误人歧途。显然,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无疑是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

3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价值观引导的对策选择

由于西方经济学本身的内容体系与研究方法中已包含了不少的伦理价值观因素,由于实践中的有违伦理价值观取向的经济行为尚不少,由于学生的心理与价值观不仅正值形成阶段,而且又极易受到现实中的许多不利于伦理道德形成的行为及观念的影响,因而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伦理价值观因素的引导与培养,已具有了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其实,考虑到经济学本身所包含的伦理价值因素及其易于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这一事实,目前连西方的不少高校在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也开始重视对学生的伦理思想教育。以美国为例,为了加强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美国就并非另外单独开设企业伦理学或者是伦理学之类的课程,而是在经济学等课程(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的相关内容及教学中融入伦理学的内容,“并由核心课程的教师来进行讲授”;应该说美国的这种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是党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这对于扩大内需 ,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对于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毋需置疑 ,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虽然目前人们对这一开发的具体思路各有侧重 ,但“要开发就得先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基本共识。

   一、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我们所说的人力资源是与自然资源或物力资源相对应的、以人的生命机体为载体的社会资源 ,是指在一定领域内人口所拥有的劳动能力 (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文化精神面貌 )。人力资源开发 ,是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人力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和过程。它以人力资本投资为前提 ,包括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管理以及人才的发展、培养、使用与调剂等诸多环节 ,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科学方法的运用 ,提高人民的素质和能力 ,挖掘人的潜力 ,力求人尽其才、才尽所能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 ]。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 ,就是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素质 ,挖掘他们的潜力 ,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 ,通过家庭养育、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 ,以及市场调研、政府调控等活动 ,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健康水平 ,改善其营养状况 ,延长其预期寿命 ,大大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 ,帮助劳动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态度和社会文化观念 ,高效率地配置和使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在现代社会 ,知识、信息、技术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而知识、信息、技术的生产、传播、应用 ,都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 ,需要大批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世纪的国际竞争 ,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著名教授 S. G.贝克尔认为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财富之源 ,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资本”。[2 ]因此 ,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首先 ,人力资本将是 2 1世纪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本”。人力资源通过开发转化为人力资本 ,一个地区人力资本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离不开三个重要的要素 :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资本又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是通过厂房、机器、原材料表现出来的资本形式 ;人力资本是对人本身投资以后 ,通过凝聚在人身上的知识、智力、体力、技能等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资本形式 ,它具有资本和人的双重特性。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是以条件的形式出现的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是以动力作用出现的 ,人力资本具有高于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率。用舒尔茨的话来说就是 :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以及原始的劳动 ,对于发展较高的生产率的经济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1 ]而且舒尔茨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对 1 90 0――1 957年间美国物质资本的收益和人力资本的收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计算和分析 ,在这 57年中 ,美国的物质资本投资额增加了 4. 5倍 ,而同期物质资本的收益值增加了 3 . 5倍 ;人力资本的投资额仅增加了 3 . 5倍 ,人力资本的收益值则增加了 1 7. 5倍 ,大大超过了物质资本的收益值。[1 ]所以 ,在现代社会 ,人的素质 (知识、技能、健康等 )的提高 ,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 ,比物质资本和体力劳动者数量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而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基本上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产物。

   其次 ,人力资源开发能促进劳动生产率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是“活”的主动性资源 ,与其它经济资源不同 ,人力资源是具有目的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意识的人所拥有的创造性劳动能力。一切物的因素都要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利用。特别在当今世界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人在操纵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一方面可以改善直接生产者的素质 ,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使同一劳动者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能吸收更多的劳动资料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一方面 ,可创造更多的技术发明 ,并同时作用于直接生产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从而有多方位的生产增长和经济效益。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己经使人们越来越感到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 ,任何一项高精尖的技术和产品 ,都不是低素质的劳动者所发明的 ,而是那些具有深厚的知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所发明的 ,只有他们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较易代替低质量的人力资源 ,而低质量的人力资源则难以甚至不可能代替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正是把培育这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作为重点。再次 ,人力资源开发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不同直接反映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发达程度。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信息服务业在其产业结构中占重要地位 ,而发展中国家以

   第一、二产业占主要地位 ,第三产业比例甚小。这种差别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发达程度是分不开的 ,只有培养更多更好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才能推动第三产业信息服务业的高度发展 ,才能推动科技进步 ,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更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

   最后 ,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广泛 ,内容丰富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三者的统一。三者能否统一 ,则取决于社会活动的主体――人 ,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程度、人力资源的素质 ,以及人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控制能力。在自然资源约束、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下 ,在物质资源日益枯竭、严重短缺的条件下 ,人力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时代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变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党中央在国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快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对于我们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 ,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开发 :人事部拟订的“西部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将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主席在两会期间谈及西部大开发时多次指出 :“西部地区要在国家支持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科技。西部开发关键靠人才 ,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 ,首先要集中力量把基础教育搞好。”[3 ]朱?基总理也指出西部大开发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4]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则强调 :“在西部大开发中 ,各地要重视人才 ,千方百计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为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务院在“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也指出要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和发展科技教育。这些都表明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 ,从根本上来说 ,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 ,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 ,依靠足够数量的人才。西部地区有优良的传统 ,有吃苦耐劳、朴实善良的人民 ,但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人居极其分散 ,再加上自然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教育发展缓慢、人才比较缺乏等原因 ,使得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不能与经济大开发相适应。具体来说 ,目前西部人力资源现状如下 :

   1 .西部地区人口身体素质低下 ,劳动力人口过剩。

   西部地区包括 1 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面积 54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56 . 8% ,人口约 2 . 85亿 ,农村人口多 ,农业人口所占比重大 ,1 998年农村人口占西部总人口的 80 %以上。由于西部自然条件和卫生医疗水平较差 ,西部地区人口身体素质明显低于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人口预期寿命不同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数。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 ,青海比全国平均数低 8. 0年 ,新疆低 6 . 0年。近 1 0年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西部卫生医疗事业的投入增加 ,西部地区人口身体素质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但西部大部分省区人口增长率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平均数 ,其中 1 998年青海高出 4. 95个千分点 ,贵州高出 4. 56个千分点 ,宁夏高出 3 . 55个千分点 ,越贫困的省区出生率越高。[5]虽然人口的数量及其自然增长率的高低是决定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因素之一 ,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落后 ,人口自然增长率快 ,这就造成较之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更加严重过剩 ,农业人口比重过大 ,大量的农业劳动力闲置 ,城镇就业门路少 ,失业和待业人数不断增加。

   2、西部地区人口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人力资本存量低。

   西部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 ,劳动者素质不高。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西部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口数占在业人口数的比重为 3 9. 5% ,高出全国平均 8个百分点 ,高出东部地区 1 1个百分点 ;少数民族聚居区 ,文盲、半文盲比例远远高于汉族地区 ,西藏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比例为 6 1 % ,青海为 42 % ,甘肃为3 2 % ;西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东部地区 ,仅相当于东部地区八十年代水平 :内蒙古、青海、宁夏、贵州、云南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为 5. 72年、4. 41年、4. 87年、4. 1 5年、4. 1 4年 ,而东部地区为 1 0 . 8年 ;西部地区小学毕业生约有 1 0 % -1 5%离开学校 ,初中毕业生约有 50 % -6 5%离开学校 ,职业学校平均在校生仅有 6 2 0人 ,低于东部 83 0人的规模 ,每万名人中普通中专和职业高中在校生只有 58人 ,东、西部比例为 2∶1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西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人才总量不足 ,尤其缺乏高层次人才 ,在就业人口中高层次人才的比例明显低于东部 ,西部地区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仅 92人 ,还不到东部地区的 1 / 1 0 ;全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 ,只有 1 5%集中在西部。[2 ]

   3、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人才流失严重。相对于东部地区 ,西部的人才资源较缺乏 ,但有关资料却显示 ,西部大省四川现有科技人员 1 50万人 ,居全国第一 ;陕西有自然科学研究人员 47万人 ,各类科研机构 1 0 76个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81 . 5万人 ,并拥有普通高校 40所 ,1 0所军事院校 ,不论是每万人拥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 ,还是高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 ,都在全国居于前列 ,在西部地区居于首位 ;西安、成都、兰州三城市的人才密度 ,仅次于北京、上海。但由于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资金缺乏 ,又阻碍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 ,导致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据调查 ,西部省区有约占 1 / 3的科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有 3 44万专业技术人才处于闲置状态 ,相当于全国 3年的大学生培养量。[6]在沿海地区和经济特区的强大吸引下 ,西部地区的人才普遍存在着“孔雀东南飞”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象 ,特别是一些年纪轻、职称和学历高并且有很强竞争力的科技人员占很高比例 ,据深圳市提供的数字 ,仅贵州省在该市就有 1 5万人 ,相当数量的人属于中高级人才 ;兰州大学是甘肃省的最高学府 ,但这些年 ,学校每年都有 2 0 -3 0名博士生和副教授被挖走 ,而每年留校和引进的人才则屈指可数。西部地区教育不发达 ,劳动力文化素质低 ,观念陈旧 ,劳动力人口过剩 ,人才大量流失 ,科学创新能力薄弱 ,从而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西部开发涉及资源、生态、环境、水利、能源、交通、通讯等各个方面 ,但最重要最迫切的是科学技术与人才。纵观当代经济发达国家 ,如美国、日本、德国等 ,其发展的关键不在于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 ,不在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或资本存量的增加 ,而在于对人的知识、技能、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因此 ,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整个西部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基本技能 ,把人口多的包袱变为经济振兴的动力 ,是西部开发的首要任务。

   三、西部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与措施

   人力资源的开发包括教育、培训、配置等多种方式 ,针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 ,搞好西部大开发 ,最终还是要靠西部自己 ,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各种手段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加强对潜在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对已发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结合实际 ,笔者认为搞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3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人才高地作用对策

[作者简介]蔡亮(1977-),男,广西柳州人,广西工学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秦川(1981-),男,广西岑溪人,广西工学院人事处科长,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广西柳州54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广西地方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支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FGL047)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020-02

2008年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北部湾经济区要快速发展,人才要素是第一核心要素,必须实现人才在经济区内的快速集聚和增长。因此,广西地方高校要积极建设与北部湾经济区战略高地相适应的“人才高地”,为实现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广西北部湾地区长期以来发展比较缓慢,集中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经济要素分散,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北部湾主要城市的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都相对不足。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人才“瓶颈”问题日益凸显。

按照《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的预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总量2010年约为115万人,2015年将达到168万人。尤其是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加工、铝加工、海洋产业、高新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等九大支柱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人才需求。这些需求的规模是空前的,而广西现有的人才储备却严重不足。首先是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够高。如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占的比例只有1.43%和18%,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1%和25.4%)。其次是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70%的专业技术人才集中在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仅占16%。再次是高层次人才缺乏。领军人才十分缺乏,高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外向型人才比较紧缺。人才“瓶颈”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

二、广西地方高校在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中的作用(一)广西地方高校是人才集聚的战略高地

目前,广西全区共有高等学校72所,均为区属地方高校。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9所,普通专科学校8所,高等职业院校29所,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7所,独立学院9所。广西地方高校教师是广西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丰富的人才“储备库”。首先,高职称、高学历的“双高”专任教师数量众多。2007年,全区高校共有专任教师2690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776人,副高级职称教师689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4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8354人。其次,“双高”专任教师的年龄结构较合理。正高级职称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114人,占6.4%;41~50岁(含50岁)930人,占52.4%;51岁以上732人,占41.2%。副高级职称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1829人,占26.5%;41~50岁(含50岁)3700人,占53.7%;51岁以上1366人,占19.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746人,占48.3%;41~50岁(含50岁)668人,占43.2%;51岁以上131人,占8.5%。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中,40岁以下(含40岁)6884人,占82.4%;41~50岁(含50岁)1245人,占14.9%;51岁以上225人,占2.7%。再次,“双高”专任教师的学科涵盖面较广。从广义上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确定的九大重点发展产业,涵盖了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农学等八个学科。2007年,广西地方高校涉及这8个学科的专任教师共有2329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308人,占5.6%;副高级职称教师5734人,占24.6%。

(二)广西地方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北部湾开放开发背景下,广西地方高校承担着培养经济建设所需各类人才的重要任务,发挥其他社会机构无法替代的、至关重要的作用。2007年,全区72所地方高校高等教育在校学生共有600940人,毛入学率15%。其中,博士研究生438人,硕士研究生14695人,普通本科生190812人,普通专科生243535人,成人本科生59359人,成人专科生92101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人才需求涉及的8个学科中,文学专业99970人,占16.6%;理学专业28483人,占4.7%;工学专业170511人,占28.4%;农学专业10295人,占1.7%;经济学专业26756人,占4.5%;法学专业25769人,占4.3%;教育学专业31769人,占5.3%;管理学专业142634人,占23.7%。

(三)广西地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广西地方高校不仅是人才战略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还是广西科技发展的摇篮,是广西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核心组成部分。一方面,全区高校科研的重大项目立项获得新突破,科研成果获得奖励数量增加、层次提高、科技实力和服务广西经济建设的能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区高校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到3.79亿元,高校科技活动人员2.44万人,科技活动经费5.59亿元,承担科技课题0.88万项,项目研究经费支出3亿元,有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以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在研517项,当年投入经费5152.4万元。另一方面,全区高校已经初步形成从部级、省(区)级到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多层次、相互支撑、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和科研基地支撑体系。2007年,全区高校共有国家重点学科、重点研究机构达到18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全区高校共有自治区重点研究机构16个,其中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4个;共有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00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地)90个。因此,要发挥广西地方高校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

三、建设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高地”背景下广西地方高校的发展对策(一)更新地方高校办学观念,找准学校办学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要准确。我国高校办学类型分为五种,即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专科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广西地方高校大多由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科门类相对较齐全。因此,广西地方高校在办学类型上可以确定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少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综合性大学发展。

2.办学职能定位要具体。根据办学职能的侧重,我国高校分为三类,即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广西地方高校由于科研基础、教师整体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不够高,长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此,广西地方高校在办学职能上可定位为教学型大学,或以本科教学为主,或本、专科教学兼顾,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的,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本、专科专业人才。

3.办学层次定位要清晰。我国普通高校办学层次有三种类型,即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广西地方高校受办学职能的局限,在办学层次上应以本科教育或本、专科教育为主体。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在办好本科层次的同时,应兼顾研究生层次和专科层次的教育。为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需要,应通过发展优势专业和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专业及专业方向,努力体现地方性特点,并积极培养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急需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4.办学特色定位要鲜明。广西地方高校要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良好机遇,结合自身的办学基础积极构建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培养适应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级实用型特色人才,以不断拓展学校的生存空间。

5.办学规模定位要适当。受自身办学基础、投资条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广西地方高校应适度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丰富办学内涵,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促进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6.服务方向定位要明确。广西地方高校要将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学校的服务定位。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通过招生或与省外其他重点院校联合办学等措施,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综合素质。

(二)破解地方高校课程设置难题,培养北部湾经济建设创新型人才

1.创新课程设置。一是课程要突出开放性特点。课程及教学内容要来自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需求,即面向社会开放;课程及教学内容要在广泛借鉴、“植入”国际先进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即面向国际开放。二是课程要突出实用性特点。新课程体系构建要在充分调研学生就业出口和用人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地方高校的地方化。三是课程要突出系统性特点。要充分考虑并高度重视课程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问题,以职业能力、劳动能力为目标,将实践性、创新性、社会适应性与引领性作为大学课程建设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2.重构课程体系。广西地方高校要按照“从学生就业出口向回找”的原则,构筑崭新的课程体系,变“中学后提高教育”为“就业前能力培养”,实现“培养模式”同“市场就业”的无缝对接。此外,适应北部湾经济建设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广西地方高校要将“地方课程”与“国际课程”有机结合,以增强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发挥地方高校科研优势,建设广西的科技创新体系

1.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广西地方高校要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面向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重大科技问题研究的需要,与政府、企业一起精心构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产品)创新和公共服务四种类型的创新平台,以完善科技创新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

2.加强政府对高校的管理、指导和经费投入。政府要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实际,制定地方高校高等教育规划,加强对高校的管理和指导,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高校办学自,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绩效考核,改进评价体系,进一步促进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推动教育与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联动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3.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吸引企业参与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使企业成为平台建设投入主体、应用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主体。通过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学校办学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提高地方高校的科研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4

投资环境(investmentenvironment)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对企业来说,投资环境是不可完全控制的因素,企业必须努力认清其所处的环境,并努力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回避不利因素。投资环境按投资环境要素的物质形态属性不同,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按投资环境研究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按照组成要素的不同,分为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金融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等。投资环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有社会政治因素、市场因素、资源因素、交通运输因素、劳动力因素等。对投资者来说,必须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而对欢迎外来投资的地区来说,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繁荣本地经济。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投资环境分析 

1、硬环境分析 

硬环境指一个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供水、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硬环境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然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者,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由于经济原因以及自然条件原因,同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别,落后的交通运输一方面造成物资、人力难以流动,开发出的矿产资源输送不到需要的地方,所需的建设材料、物品也难以流入。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力缺乏流动性,本地区的劳动力很少或不能到外部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而外部的人力资源也很少流入中西部地区。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水力、电力设施建设极为困难,邮电信息建设就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中西部地区开放时间较东部要晚,开发程度低,许多社会基础建设以及工业基础都要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些都是中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必须改进的因素。 

2、软环境分析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同东部地区相差甚大。东部沿海地带工业基础雄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很高。而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文化素质与技术熟练程度较低,造成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科技贡献率低,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在中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与居住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对东部也较差,自然也很难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衣食住行条件。而且由于开放晚,开发程度低,许多社会服务都跟不上。由此可见,今后西部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要着眼于经济环境,而这又要以加大教育科技投资为主要思路。 

三、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突破口 

政府代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追求的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政府成为了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突破口,政府部门必须追求社会长远的综合的全面的社会福利,必须在改善投资环境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改善中西部投资硬环境方面,政府部门首先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条件,加大铁路建设投资,以加强新线建设和铁路技术改造为主;其次要加强公路建设投资,提高公路等级,如在原有等级公路铺设沥青路面,要因地制宜地在运输紧张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在能源方面,要在缺水地区投入人力、技术,开展勘探找水工作,电力设施方面,除了投资建发电厂发电外,重点是要分析地形、地势,投资于输电设施建设,架设高压输电线路,形成交织有序的电网系统,解决山区用不上电的困难。同时必须加强对中西部邮电通讯、信息传输方面的投资。要结合地形加强各种通讯网络设施投资,积极发展长途电缆通讯,同时适宜采用光缆通讯技术。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5

关键词:东西方;管理哲学;差异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042-02

管理哲学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即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在现实的管理领域中,西方管理哲学由于其专业化、系统性、制度规范性等原因,一直处于主流地位。然而,具体哲学总是适用于具体的环境。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同区域的管理也应该区别而论。区分东西方管理哲学思想的差异尤为重要。

管理哲学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之中,同时,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具有反作用。东西方管理哲学都具有实学性,即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是,由于东西方环境的区别、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别、理论基础的差别等,其管理哲学也存在着一些具体的差别。

一、分别基于民本和人本的哲学前提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从《管子・牧民》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到孔子提出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发展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仁政思想,无不是告诫统治者要“爱民”“利民”,与民同乐,即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于“以民为本”。在东方社会中,“家庭”是重要的社会组织细胞,因而东方“以民为本”的管理中渗透着群体本位的思想。“民本”中的“民”本就属于一个群体的概念。群体本位强调以群体为中心,以群体利益为核心利益,即集体利益优于个人利益。此外,它还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等群体的责任、义务和贡献。

而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熏陶下,西方管理哲学以“人本”为前提,强调的是个人主义至上的管理思想。所谓的“人本”是相对于“神本”“物本”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管理中,人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各种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而非客体,人是管理的出发点和目的,而不是工具和手段。因而,在现代西方管理中,管理者更注重被管理者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注意为管理对象创造有利于激发他们创造力的环境和条件。

曾经西方管理学界认为,群体本位与工业是格格不入的,它不利于人的独立创造性的发挥。荷兰的文化大师吉尔特・霍夫斯坦特还用定量分析法,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自由主义的程度与该国的贫富差距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了霍夫斯坦特的结论,使得人们对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重新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认识。特别是80年代,企业文化使群体本位在现代管理重点地位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二、非系统性与系统性

东方的文化圈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文化圈,东方各国都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而儒家文化或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在着重探究社会国家治理以及个人修身之道。在整个传统的东方儒家文化圈中,没有专门提出管理哲学的论著或文章,就连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也是零散地分布于各大思想家的论著之中。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东方文化中没有管理哲学。事实上,东方管理哲学渗透于关于道德、国家等建设的思想之中。比如“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最为人所普遍了解的命题,包含着对人性的判断,而正是在这种“性善论”的儒家思想的官方指导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从古至今都强调“以德育人”“以德感人”“以德服人”[1],体现在国家管理上,就是强调一国之君要作“贤君”,而不能作“昏君”。正是后人对这些思想的整理和总结,构成了整个具有东方特色的管理哲学。它的原始文本虽不成系统,却依然对管理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的今天,在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都找不到突破口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却得到飞速发展,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势。与此同时,中国的管理哲学也成为世界管理学界所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与东方管理哲学的非系统性相反,西方管理哲学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西方不仅有专门研究管理的管理学家,而且他们形成了各大管理哲学学派。二战后,孔茨在美国的《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他将西方管理哲学主要划分成六大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人类行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学派、社会系统学派、数学学派。西方管理哲学经过自然经济与“自然人”的管理哲学、工业经济与“经济人”的管理哲学、知识经济与“文化人”的管理哲学三个阶段,其理论体系越来越庞大而完善,这也与他们系统而逻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思辨性与实证性

东方的管理哲学与东方哲学一脉相承。哲学更注重思辨,通过思辨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万事万物。东方管理哲学更多的是哲学家通过“格物”以“致知”,然后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提出对应的方法论,通过这些方法论来引导各领域的管理实践活动。

西方的思维方式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本身就具有严谨性,具有严格的推理、论证和较强的逻辑性,就像科学家对待自然科学那样既严谨又细致。因此西方管理哲学更接近于管理科学,西方管理哲学本身就是从管理科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更注重实证,通常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而西方管理科学的研究是通过对一些自发式的管理行为进行研究、归纳和总结,从而得出管理活动中具有一般性的,即规律性的知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则形成了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现代西方管理则看到了管理中人的主体性作用,越来越注重人的情绪、需要、价值等非理性因素的发挥。于是现代西方管理也看到了“软管理”的作用,注重管理的艺术性。但是这些改变仍然不能占据西方管理哲学的主要部分,理性依然是其主流。

四、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

由于东方国家封建时期历史更为悠久,国家统领各个领域的现象更为普遍,反映在管理上就是国家从宏观上掌控着各个方面的规范和管理。与之相对应,东方管理哲学则更重注宏观管理。在中国,人们关注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道德行为规范最开始是适用于管理实践的社会领域的问题,这些道德规范流传至今,就逐渐扩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各个具体的管理领域。而且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关注人的精神,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和谐,因此关注的范围广而抽象。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也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此后,日本开始从国家层面大量学习外来经验文化。这一时期,日本明治政府开始注重国民教育的开展和国民意识的培养。尽管他们大量学习西方的管理哲学思想,但是,作为一个深受传统东方哲学思想影响的国家,他们的管理特色仍然具有鲜明的宏观性,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以政府为主导。

而在西方,国家对具体的领域掌控得没有东方社会那样严格,各个领域需要自行管理,于是为了适应各个领域的管理需要,一些针对具体领域的管理科学应运而生。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西方主要实行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代替政府,发挥着更多的作用,“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于是,各经济组织便开始摩拳擦掌,各自探索着自己的管理模式,准备在自由的国家氛围中大显身手。另外,自然科学也较早地在西方得以发轫。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具体性、经验性、精确性等特点”[2],这种研究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如管理哲学的研究范式和实践范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

东方管理哲学向来重视人的力量,认为人的道德、情感等可以作为纽带,维系一个管理团队。“传统东方管理模式强调‘人性’的管理,如强调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是‘情、理、法的统一’”[3]。也就是说,东方的管理是以“情”作为纽带的中庸的管理模式。与这种管理模式相符合的代表就是日本企业的“7S”管理模式,即融合策略、结构、制度、人员、技巧、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的管理模式。

日本企业家“涩泽荣一的‘论语加算盘’的管理思想,就代表一种将道德与经济相结合,用道德进行经济管理的思想”[4]。日本的企业管理在推行西方现代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同时,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一种柔性管理,而不是刚性管理。这种柔性管理注重对管理对象的价值、情绪和需要的关照,在管理中注意对被管理者的尊重,以及对过错充满宽容。这种管理模式更注重管理中“软”的因素,如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价值观等。

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竞争机制等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其管理模式更是以“法”为重心,偏重理性管理。其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3S”管理模式,即利用策略、结构和制度进行管理与规范的管理模式。

由于西方管理科学的研究运用的是严谨的推理论证、逻辑论证、实证分析以及精确的数学计量等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不能运用于对人的复杂的主观因素的研究和处理,在这种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下,西方管理哲学中也缺乏对人的主观因素的考虑和关照。例如,早期的管理学家“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原则就是用来决定完成一项工作最佳的、最科学的方法。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将理论重点着眼于工作任务本身,即“重事不重人”。就像电影《摩登时代》中表现出的那样,他把人所要从事的工作视为一种纯粹机械式的运动,从而忽略了人性。而其他,如“法国人法约尔提出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等,这几种西方早期管理思想都是以工作本身为侧重点,以经济效益为管理的目标,以‘科学的方法’为手段来实现管理,也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5]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了“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人是复杂的,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没有什么最为理想和普遍适用的理论和方法,应该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权益而变。莫尔斯和洛尔施所研究的“超Y理论”,也属于权变理论的观点,又被称为“组织行为中的人性理论”,它就将人性也列为管理中要考虑的因素,将“由自然需要质变而来的社会性需要”[6]考虑进来。这些理论为西方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做出了努力。

参考文献:

[1]何智美.东西方战略管理思想比较[J].经济管理,2012(Z2).

[2]黄关春.浅论自然科学的特点对会计理论研究的启示[J].经济师,2005(1).

[3]张永安,张盟.东西方情、理、法的管理学诠释[J].集团经济研究,2006(32).

[4]韩雪娜.当代日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D].济南:山东大学,2013.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6

Swot层次分析法独立学院转型发展战略

独立学院前身为“二级学院”,起源于1999年,正式确立概念于2003年。2008年教育部公布了第26号文件《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独立学院设定了5年的改革过渡期,期满后,独立学院有三条“出路”:继续作为独立学院存在、转民办高校、撤销或合并,有一部分独立学院成功转型为民办高校。2013年,陕西省独立学院在5年过渡期满后,均选择以“独立学院”身份继续办学。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已发生深刻的变化,社会需要一大批既懂理论知识又懂技术的新型人才,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介于普通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一种新型本科教育,具备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潜力,因此,独立学院的转型发展顺应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陕西省独立学院转型期发展战略主要通过对独立学院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个定性与定量方式结合起来的、完整的系统框架,分析影响陕西省独立学院转型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计算各因素之间的权重,最终确定转型期的发展战略。

1转型期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分析(Swot分析)

1.1优势-Strengths

(1)陕西省是教育大省,具有区域优势。陕西西安曾是十三朝古都,人才辈出,令莘莘学子神往。2014年陕西省共有普通高校92所(其中独立学院12所、高等职业学校37所),成人高等学校16所,普通高校本科在校生人数687369人、专科人数390258人,成人高校本科在校生69129人,成人高校专科在校生111838人。各类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合计近126万人。陕西省高等院校无论是在数量规模、基础设施,还是在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方面均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占有优势地位,为陕西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2)办学机制灵活。陕西省独立学院大多发展了十年以上,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办学机制与办学模式。由于与母校高校相对“独立”,因此,在教学管理与教师聘用管理方面有很大的“自”。独立学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与市场经济特别是地区市场经济紧密相连,在专业设置方面,独立学院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进行淘汰与增设、调整与改造,以满足用人单位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3)依托母体学科,形成特色专业优势。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理工特色优势,开设能源动力类、机械类、工商管理类、经济类等优势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依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科优势,以“建筑、土木”学科为特色专业;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依托西北工业大学雄厚的综合办学实力,开设飞行制造功能、能源经济等特色专业;长安大学兴华学院秉承长安大学学科及专业优势,开设土木工程(公路与桥梁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方向)等优势专业;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依托母校优势学科,以经济和管理学科为学院主打专业。正式独立学院与母体院校这种“血脉相连”的关系,比真正的民办院校更具有专业优势,专业技术水平过硬。更能够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1.2劣势-weaknesses

(1)师资队伍结构和稳定性方面。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专任教师数量不足,高级职称人数过少,用人机制吸引力差,独立学院之间没有建立可行的教师共享平台,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队伍稳定性差等。

(2)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吸引力不足。在学生就业方面,由于独立学院专业特色不明显、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社会认可度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独立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低于普通高等学院的本科生。

(3)办学资金问题。资金一直是独立学院的生命线。目前,学生的学费收入基本上是我国独立学院唯一的办学经费来源,政府没有对公益性定位的独立学院提供办学经费,政府性经费的缺失也制约了独立学院的后续发展。并且,独立学院每年向母体学校上缴高额的管理费,“转型”之后,每年的管理费变成了一次性的巨额分手费,这使得一些独立学院被压得喘不过气。同时,在政府投入、融资能力上,独立学院都处于劣势。

1.3机遇-opportunities

(1)政府政策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支持。独立学院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意见(2014-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省,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综合实力保持全国优势地位。”陕西省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由于公办高校的规模大多稳定不变,因此,只能加大独立学院、民办高校、成人高校等的办学规模,这就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陕西省政府还在独立学院的招生政策、办学资金的资助,人才引进、提升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给予了相当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2)就业市场应用型人才短缺。根据《2015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资料显示:从就业行业来看,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等行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这说明陕西省目前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都缺少应用型人才,说明独立学院在转型期要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为独立学院转型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

(3)经济环境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随着我国公民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教育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意识不断提高,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不断加大,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表明,陕西省西安市各行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非常高,用人单位对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需求达到69.64%,将近7成比例,这说明陕西省独立学院的发展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4威胁-threats

(1)各类院校竞争激烈。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机会的同时,同样也带来了威胁。2014年陕西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80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43所),独立学院12所,成人高等学校16所,高职(专科)院校数37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8所。特别是民办院校,数量大、入学门槛低、学费普遍低于独立学院,甚至有的民办院校具有就业承诺,这些优势使得民办学院成为独立学院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大量民办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存在,严重的威胁到独立学院的招生规模,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教育成本的提高。由于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教育成本不断的增加,独立学院的学费也随之提高。由于公办高校享受国家的财政拨款,学费基本趋于稳定,但是独立学院不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就是学生的学费,因此,独立学院的学费普遍比公办学校高出很多,较高的学费使得部分家庭较困难的学生,只能放弃选择独立学院,转而选择其他学费相对较低的学校学习。居高不下的学费,使得独立学院的生源受到很大的压力。

(3)社会声誉不理想,有待提高根据2016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的陕西省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我省有四所学校进入中国独立学院100强排行榜,分别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全国排名27;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全国排名29;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全国排名37,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全国排名59。其中有三所学校为“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一所为“中国知名独立学院”。另外8所独立学院为区域知名独立学院。截止目前,我省没有一所独立学院跻身于“中国一流独立学院”。

2层次分析法

由于层次分析法计算量大,本文采用yaahpV10.3软件进行计算。

2.1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以陕西省独立学院转型期发展为目标层,以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作为准则层,再将Swot分析中的各个具体的影响因素作为方案层,建立陕西省独立学院转型期发展层次分析模型。将优势S中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S1、S2、S3、;将劣势w中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w1、w2、w3;将机会o中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o1、o2、o3、o4;将威胁中t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t1、t2、t3。2.2构建判断矩阵及确定各因素权重

在构建判断矩阵时,结合相关专家打分法,根据同一层的各元素对上一层相应元素的重要性所给出的矩阵,比较他们对于目标层的贡献(或重要性)大小,再按照“1-9比例尺度”进行赋值。

最后,分别得出相应的判断矩阵:a、S、w、o、t。利用yaahpV10.3软件计算判断矩阵a,S,w,o,t中各因素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如下表(2.2-2.5)所示:由以上表可见,a、S、w、o、t这5个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均

表2.6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由上表(2.6)结果可以看出,层次总排序为:0.0141

2.3判定陕西省独立学院转型期发展的Swot战略选择

陕西省独立学院转型期发展的Swot战略组成,可以用Swot矩阵来表示,再以S、w、o、t四个因素各为一半轴,构成四半维坐标系,再将S、w、o、t组群中层次总排序权值最大的因素:S3=0.1513,w3=0.0367,o2=0.3615,

t1=0.1122,分别标在相应的半轴,最后,依次相连得到Swot四边形战略选择图。如图(2.2)所示。

依据图5.7,计算各个象限的三角形面积:ΔSao=1/2*0.1513*0.3615=0.0273;Δwao=1/2*0.0367*0.3615=0.0067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7

关键字:中西部区域投资环境

一、投资环境相关概念

投资环境(investmentenvironment)是指伴随投资活动整个过程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概括地说,包括影响投资活动的自然要素、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对企业来说,投资环境是不可完全控制的因素,企业必须努力认清其所处的环境,并努力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回避不利因素。投资环境按投资环境要素的物质形态属性不同,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按投资环境研究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按照组成要素的不同,分为政治环境、基础设施环境、金融环境、科技环境、法律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等。投资环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有社会政治因素、市场因素、资源因素、交通运输因素、劳动力因素等。对投资者来说,必须把资金投向有利的环境中,而对欢迎外来投资的地区来说,必须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各方面投资,以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繁荣本地经济。

二、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投资环境分析

1、硬环境分析

硬环境指一个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供水、工业厂房等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硬环境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然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者,而我国中西部地区交通由于经济原因以及自然条件原因,同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别,落后的交通运输一方面造成物资、人力难以流动,开发出的矿产资源输送不到需要的地方,所需的建设材料、物品也难以流入。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力缺乏流动性,本地区的劳动力很少或不能到外部学习先进的知识技术,而外部的人力资源也很少流入中西部地区。同时,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导致水力、电力设施建设极为困难,邮电信息建设就更是难上加难。另外,中西部地区开放时间较东部要晚,开发程度低,许多社会基础建设以及工业基础都要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些都是中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必须改进的因素。

2、软环境分析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同东部地区相差甚大。东部沿海地带工业基础雄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很高。而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落后,劳动力文化素质与技术熟练程度较低,造成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科技贡献率低,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另外,在中西部地区,人们的生活与居住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相对东部也较差,自然也很难为投资者提供优良的衣食住行条件。而且由于开放晚,开发程度低,许多社会服务都跟不上。由此可见,今后西部投资软环境的改善要着眼于经济环境,而这又要以加大教育科技投资为主要思路。

三、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突破口

政府代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追求的是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政府成为了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的突破口,政府部门必须追求社会长远的综合的全面的社会福利,必须在改善投资环境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改善中西部投资硬环境方面,政府部门首先要大力发展交通运输条件,加大铁路建设投资,以加强新线建设和铁路技术改造为主;其次要加强公路建设投资,提高公路等级,如在原有等级公路铺设沥青路面,要因地制宜地在运输紧张的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在能源方面,要在缺水地区投入人力、技术,开展勘探找水工作,电力设施方面,除了投资建发电厂发电外,重点是要分析地形、地势,投资于输电设施建设,架设高压输电线路,形成交织有序的电网系统,解决山区用不上电的困难。同时必须加强对中西部邮电通讯、信息传输方面的投资。要结合地形加强各种通讯网络设施投资,积极发展长途电缆通讯,同时适宜采用光缆通讯技术。

在改善中西部软环境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对中西部科学教育进行投资。一个地区的人口素质和受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地区对新设备和新工艺的适应程度,决定着该地区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要发展中西部,当务之急是要配套各种各样的人才。目前可通过引进东部的人才加以缓解。但长远之计还是要加大对西部的科学教育事业投资,培养该地区自己的人才。首先要从儿童教育抓起,提高儿童入学率,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投资发展中学、大学教育,以及各类中专、大专和职业大学教育,培养各层次、各方面的人才。

另外,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地区可持续发展情况,不可一味追求资金而忽视了投资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对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投资要坚决拒绝。

参考文献:

[1]梁培,杜奇华.国际投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齐晓华.浅析改善西部投资环境中的政府投资行为[J].财金贸易,2000,(9)

[3]张长春.投资环境较差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J].宏观经济观察,2003,(1)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8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西伯利亚地区;中俄经贸

[中图分类号]F1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8-0042-03

作者简介:李站(1988-),山东章丘人,黑龙江大学2010级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罗斯东部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第十届学生学术科技创新项目。

一、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西伯利亚联邦区是按照2000年5月13日联邦总统令成立的。该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尤其是天然气、煤炭、石油、水力等燃料动力资源、森林资源储量丰富,均占全俄的80%以上,金属矿的蕴藏量也占相当大的比重。

20世纪30—80年代,苏联时期的“生产力东移”战略使西伯利亚地区成为全苏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苏联解体、俄经济转轨后,俄资源配置及生产开始遵循市场原则进行,西伯利亚地区转向“自我发展”模式。一方面,该地区生产的大量油气和矿产资源及其衍生品作为国家可控资源和产品用于出口,为俄经济复苏提供了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联邦中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而且也中断了地区内和跨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该地区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在“自我发展”模式下,西伯利亚巨大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与俄西部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拉大,许多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大大低于全俄平均水平,尤其是西伯利亚近北和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被媒体称之为“第四世界”。

二、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如果一个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大,那么对消费品的需求就会多,从而吸引企业进入这一市场(与需求相关的后向联系)。企业在本地的集聚使本地区消费品种类及数量增加,促使消费者生活成本下降(与成本相关的前向联系),实际工资的上升,这又会吸引更多的劳动力进入。随着劳动力的迁入,本地区消费支出份额随之增加,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如此,形成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循环累积因果链”。据此,可以将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描述如下:

(一)初始条件的差异

在工业经济时期,市场容量(外部需求)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俄西部发达地区人口较多,地理上靠近欧洲发达国家,使得该地区的消费市场容量远大于西伯利亚地区,本地市场规模优势明显。此外,由于历史及地理优势等原因,西部地区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上明显优于西伯利亚地区。这就使得西部地区内部交易成本及其发展对外贸易的成本远远低于西伯利亚地区,这为西部地区开拓国外市场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使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两个初始条件完全相同的地区,由于突发的某种“震动”,一方获得优先发展,随后在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中,取得先机的一方发展成为核心地区,另一方则成为边缘地区。在初始条件上,西部发达地区相较西伯利亚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这正成为西伯利亚地区逐渐被边缘化的开端。

(二)区域政策的作用

俄罗斯经济转轨后,联邦政府取消了对东部地区大量的政策支持,转而侧重靠市场调节发展东部地区。这使得在市场规模、资金及基础设施上不占优势的西伯利亚地区更加丧失了经济发展的支撑。当西伯利亚地区丧失联邦中央政府的“强制优惠政策”后,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生产要素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进行分配。由于初始条件的劣势,西伯利亚地区“市场规模效应”及“生活成本效应”较弱,从而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聚集力”缺乏;与此同时,工业在自身规模经济特征的作用下,所创造出的“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使得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本要素和其他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向西部发达地区汇集。

(三)最终结果

西部发达地区的集聚效应构成了对东部地区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巨大拉力;反过来,东部地区生产要素的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西部发达地区的集聚效应,二者呈现一种正反馈机制。在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过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不断增强,两地区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四)政策的“延迟效应”

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当经济系统处于一种均衡状态时,外来的一个短暂冲击不会使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立即改变,而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继续原有的经济均衡状态。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征——区位的粘性,即通常所说的“路径依赖”。近年来俄罗斯联邦政府日益意识到西伯利亚地区经济振兴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计划,如《西伯利亚1997年至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联邦专项纲要》《西伯利亚经济社会长期发展战略(2020年前)》等,这些措施使西伯利亚地区的投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然而,西部发达地区在初始发展中形成了生产要素的累积机制,经济转轨后市场作用更推动其快速发展。尽管近几年联邦中央开始实施东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伯利亚地区经济振兴,但由于区位粘性的存在,西伯利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没有立即得到提升,与西部发达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

李站: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李站: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三、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在联邦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渐形成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区域聚集力,形成良性的累积循环。

(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形成经济增长极

1资源开发的“带动”效应

在西伯利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能源的开发与供应成为所有发展项目的重中之重。根据点轴理论,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都产生和聚集于“点”上,并由线状基础设施(铁路、航道、公路、邮电通信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聚集于各级“点”上的产业及人口等,又会向周围区域辐射其影响力,取得社会经济运行的动力,这就是生产轴线的辐射原理。在西伯利亚地区,要充分发挥能源开发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同时,在东北亚区域内,俄罗斯东部地区的能源优势显著,加强该地区的能源等资源的开发,不但会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全俄经济的振兴,而且还将成为带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主要因素,对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强大的聚焦作用。

2科学技术的“溢出”效应

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溢出效应,需要利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使科学研究深入到该地区生产的主要环节中去,可以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根据该地区生产的需求进行科学研究,适当降低军工产品的生产,扩大轻工产品、食品等与当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的生产,把科学技术用于优化该地区的经济结构,缩短产业结构升级的周期。同时政府要适当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企业的创新研究,缩短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此外,由于西伯利亚地区距离俄罗斯国内主要市场——西部发达地区较远,发展以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运输成本较低的工业产业可以较好地解决产品运输距离问题。如俄罗斯的一些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都有意利用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的科技潜力在西伯利亚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石油加工工业、进口替代机器的生产等。

3地缘优势的“连接”效应

西伯利亚地处欧洲与亚太地区的中间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可使该地区成为世界市场中连接欧洲和亚洲市场的中间环节,但需要在西伯利亚地区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使其逐步与国际交通运输网络接轨,以充分发挥该地区的“连接”优势。西伯利亚运输业的发展首先与远东—西伯利亚—欧洲这一运输走廊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虽然面临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竞争,但这一运输走廊势必会对途经的西伯利亚地区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重要阵地。俄罗斯实行东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旨在协调全俄的区域经济,还将进一步利用东部地区靠近亚太地区的地缘优势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及东北亚合作。

(二)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区域聚集力

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决定一区域“本地市场规模效应”与“生活成本效应”大小的主要因素,它制约着“前向联系”与“后向联系”作用的发挥,从而是一区域经济自组织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聚集力,降低交易成本是关键。对西伯利亚地区来讲,降低交易成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加强“硬环境”的投入

发挥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开发这个“增长点”的辐射带动作用,需要由线状基础设施(铁路、航道、公路、邮电通信等)向外辐射。沿着主要线状基础设施(主轴)方向的辐射强度最大,从而引起或加强在该方向上较大规模的集聚。这就要求西伯利亚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辐射”作用的充分发挥奠定基础。同时,交通运输业不仅是西伯利亚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对俄罗斯加强与东北亚国家合作与融入亚太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运输走廊与重点运输线路的铺设,该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加强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使生产力实现充分汇聚,实现生产力布局与线状基础设施之间的最佳空间结合,提高区域的组织水平和规模收益。

2改善投资“软环境”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资源丰富,是国外投资者眼中的宝地,然而外国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却步履维艰,投资成效并不显著。俄罗斯虽然制定了保障外商投资的法律,但是仍然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突出表现在投资法规不完善,缺乏明晰的税率和货币政策,从而导致外商纳税负担过重,特别是交通运输税过高。因此,制定稳定的外商投资政策是西伯利亚地区进一步吸引外资的当务之急。

四、结论

近年来,俄联邦中央日益意识到西伯利亚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加快了该地区经济的开发。西伯利亚经济振兴将为中俄经济合作提供新的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双方的比较优势,推动中俄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赵立枝俄罗斯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概要[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9

关键词:经济学;研究方法;方法论;经济规律

一、引言

近代来,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笼罩了全球并且直到今天这种体系仍未发生根本改变。在此背景下,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一直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古典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等等。但西方经济学的典型研究方法也有典型的缺陷,即该种研究方法仅能发现经济现实中的局部的规律,并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经济现象的整体性、规律性认识,只能解释部分经济现象,不能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即存在着理论无法指导实践的困局。因此,当前的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尴尬的学科,主要体现在:既有的经济学很难为人们的经济实践提供指导,反而令经济实践在一次又一次危机中挣扎。

二、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点及优缺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优缺点。如果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进程,就会发现它们突出的、共同的特点。

1、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亚当•斯密创立经验主义分析法,之后萨伊总结了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并提出了萨伊定律,从供给的视角研究经济问题———供给决定需求。大卫•李嘉图主张使用抽象演绎法来进行研究。约翰•穆勒提出假设演绎分析法,是古典经济学方法集大成者。穆勒不仅维护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原理,而且吸收大卫•李嘉图等主要学派的理论成果,提出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良。门格尔认为归纳法是科学理论方法,从观察分析总结出来的规律是科学的。古典经济学受数学方法所限,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多根据观察、经验、直觉进行分析,以总体分析为主。凯恩斯认为,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假设很难满足,因此,古典经济学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限。

2、新古典经济学方法论

马歇尔以完全竞争作为前提,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基础,使用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单个消费者、厂商、要素所有者行为。马歇尔将机械力学的均衡原理引入经济学,用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增量概念来分析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均衡及价格,并提出了局部均衡分析法,将静态均衡分析框架加入时间因素来分析长短期不同的供求状况。以马歇尔与瓦尔拉斯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他们假设存在完全竞争、充分就业为条件,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价格,进而分析资源配置效率。新古典经济学家使用数学模型分析经济行为,运用边际分析法,以微观个量分析为主。但个量分析难以考虑宏观经济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外部因素常常被忽视,此种方法只看树木不看森林。1929年发生的经济大萧条与工人运动预示了传统经济学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3、凯恩斯经济学方法论

凯恩斯创建宏观经济学分析体系、使用总量分析法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弥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缺陷,实现了西方经济学分析由微观到宏观的进步。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指出由于资本主义市场不能解决失业问题,所以应通过国家干预来避免失业和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此种方法只看森林不看树木,忽视了个体对总量的影响。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西方经济学出现宏观与微观经济学的割裂。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石油危机暴露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

4、新古典综合派方法论

新古典综合派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萨缪尔森主张将研究个量的微观经济学与总量的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研究,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分析问题,提出由参数和变量联立的方程组构成一般均衡分析体系,把微观静态分析和宏观静态分析加以综合。萨缪尔森认为,失业与通胀不能同时存在。他们认为,在失业条件下,政府增加预算赤字,扩大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岗位。在通货膨胀时,政府减少预算支出,降低有效需求,消除通胀。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将自己的理论体系视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但20世纪7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与通胀并存,给以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派沉重打击。

三、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

在中国,当前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主张主要沿袭西方经济学,可以说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只是在如何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并没有人跳出西方经济学之外来寻找一条研究经济的路径。西方经济学由于其研究思路的局限性,难以指导实践。西方经济学采取的基础性研究办法是:把综合的经济实践分解开,从一个简单因素入手;把复杂的经济实践简单化,只研究其中的某些可以确定其所能产生的影响的因素;把动态的经济实践静态化,再将现实中其他诸多可能对所欲研究的经济因素产生干扰的因素排除掉之后,也就相当于把本有可能与所欲研究的因素发生互动关系的因素排除了,由此所欲研究的因素就不再处在实践中的那种无时无刻都在活动的状态之中,而是处在静止的状态之中了。人们一般会认为,只有搞清楚了静态状态下的简单的经济关系,才能研究动态下的复杂的经济关系。由于经济实践是复杂的、动态的,所以西方经济学即使研究清楚了某一(或某些)经济因素所能造成的影响,也难以说明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发生相互作用后会引发何种结果,更难以对经济活动中的成千上万的因素所能产生的综合作用进行预测。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学可以掌握复杂的经济中的一部分真相,但难以掌握经济的全部真相。由于某一、某些经济因素并不能决定经济的总体走势,目前经济学家们凭借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无法预测经济走势。本文认为,经济学存在的意义是指导经济实践,而指导经济实践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对经济走势作出预测。

四、西方经济学中国化问题

西方经济学有值得借鉴之处,但如果忽略我国的基本国情,使用生搬硬套的方式嫁接过来,其后果不堪设想。西方经济学是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此我们必须认真考虑。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软件较为落后,这些软件包括法律规范、公司治理水平、行业规范、群众法律意识等等。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依靠经济活动当事人之间缔结的契约来进行,而契约缔结和履行要有完备的监管体制以及法律规范为之保驾护航。同时,行业规范与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可以作为有效的补充。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西方经济学发生的范围和程度受到影响,个人经济行为的轻微变动加在一起便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而同时市场机制只能通过供求机制来解决轻微的经济波动,巨大的冲击使得市场毫无抵抗能力。例如“十一”小长假期间,我国旅游人数的猛增,会使交通运输业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我国需运用行政的手段统筹规划假日交通运输,才能化解潜在的危机。而在西方社会,由于人口较少,市场会自动的调节供求关系。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会使得价格机制发生扭曲。价值规律按照社会的需求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比例,使得市场经济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顺利进行。因此,市场机制的运行效率取决于能否对价格作出快速的反应,而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通讯设备又是快速传播价格信号的载体。由于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而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与通讯设施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硬件差异会导致市场经济发生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发生变化。

五、结语

研究经济学不能仅采用上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而要有其它的方法,即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抽象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现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很容易让人理解为现代化的、先进的思想体系,其实际的理论确实成熟于一两百年之前,而微积分应用于经济学中是出现在1838年的古诺的著作中,稍晚于微观经济学的宏观经济学中心思想仍然是萨伊定律。供给与需求分析法在1937年已经出现,因此,西方学者认可的理论只不过是同一个研究领域成员所认可的共识,我们不能盲目的信任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已经暴露了现有西方经济主流学存在的重大缺陷,在危机发生之前,西方经济学仍然坚持“经济人”和“完美市场”这两个基本假设。将经济学视为数学的一部分,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的思考,完全忽略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学习西方经济学并不是对一套现成的经济理论完全的接受,而是学习怎样免遭经济学家的欺骗。因此,将西方经济学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宏观上、模糊地、历史地观察经济运行轨迹并总结出经济规律,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并指导实践,是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科学之道。

参考文献

[1]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著),赵荣潜等译: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m].商务印书馆,1991.

[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南海出版公司,2010.

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因素篇10

一、现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核心的影响。

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集合,是逐渐形成于这个地区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反映了一个地区特殊的人文历史风貌,也创造了这个地区基本的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的人文特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区域文化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文化的反作用主要变现为,一是文化建设通过对社会群体利益、愿望的反映和确立意志的理想信念,对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环境有利,继而激发创造力,引领经济高速发展,二是通过文化建设对建构制度工作的引导,满足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从而提供在经济发展上的精神动力。

2.区域经济发展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文化上的认同是指人与人之乃至于人与团体之间的对同一文化内涵的肯定,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有化心理状态,它具有一种将不同的人团结到一个团队中的凝聚力。文化认同的表现具有多个方面,既可以通过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如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方面,也可以通过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如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所以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不可忽视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有较强的关联,没有文化认同的连接,区域经济合作就无法整合。通过文化认同对于降低风险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特色的区域文化造就特色的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发展直接受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向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部分,致使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致使区域经济便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

(二)基础设施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替的作用

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以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为主的基础建设;二是以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性基础建设。

1.基础设施是促成一个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目前基础设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两种见解:一是认为区域基础设施是促成区域经济出现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基础设施对促成区域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影响甚微。从理论层面看,上述观点取决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在基础设施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势必将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根本因素-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力。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设施等,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明显有较强的作用,时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手段和在科技手段的相关创新在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最为直接深刻的影响作用。

2.基础设施是创造和提升区域市场竞争环境的基本要素。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在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科技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如果地区不能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服务,特别是科技手段方面,就会削弱自身的竞争力和优势,从而导致其在发展中处于劣势;而那些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服务和较为先进的科技手段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可能具有更多的机会。

二、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减弱区域经济的差异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并且此类不平衡性大有逐渐增长的趋势,这将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居大挑战。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面显示得十分清楚,即: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东部沿海地区获益远远高于内陆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沿海东部地区差距日趋加大。总的来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上的差距继续加大。东中西三大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十分明显,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形势严峻,困难重重。

(三)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境尴尬,所面临的发展压力较大。在东部发展形势良好,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形势下,中部地区原有农业发展的道路日趋狭窄,同时制造业也未见起色,中部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造成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国家和政府经济政策的导向和扶持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不协调的根本原因。纵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国家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导向和扶持一直起着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政策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榜首位置,西部大开发政策也使西部地区保持了经济上的良性增长。

(二)区域问自然因素的差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差异直接影响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速度,有一定的不平衡也在所难免,在此就这点本文不作过多的论述。

(三)区域间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悬殊,这是造成我过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核心问题。东部地区以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较为便捷地获取了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汇集于东部地区,奠定了东部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领头羊的地位,其次西部地区通过政策的调控,在继东部地区后再次获取了先进的技术和较好的科技创新能力,所以时下西部地区发展情况较好。

三、相关建议

(一)增加对科学技术和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提升区域内自身整体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区域自身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核心思路

(二)增加区域自身对外开放程度,便于更好更方便吸收区域外的先进科技和较为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这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