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十篇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十篇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5:41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1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安全;新特性

移动终端智能化发展来势凶猛,其迅猛的发展势头推动和促进互联网的范畴刹那间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和对移动互联网的信任,更关系到移动互联网产能的释放以及正面价值的正常发挥,更涉及到我们国家以及整个民族信息的安全产业。所以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时刻关注着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新特性,了解最详细的移动互联网安全动态,时刻掌握和及时处理因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矛盾。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整体架构以及为防止安全问题出现所做的部署,分析和监控移动互联网时刻出现的流量恶意攻击,散播的不健康不科学的信息。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安全设计改进、移动互联网安全部署等措施来确保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并委派专人实时监控,以及采用内容信息过滤等技术手段,来保证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确保给移动互联网带来一个干净健康的发展环境。

1两网融合带来新的安全问题

这里的两网指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移动互联网就是两网融合的产物,因两网融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和网络技术问题。移动互联网的优点是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联网,并能够在移动中联入互联网,相比较传统互联网来说,其便捷性是无可非议的,在给人们带来工作娱乐快捷的同时,其传输速度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升。但是其带来的新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我国的手机用户超过了七亿人,并且应用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进行上网的总人数已经超越了两亿人,可是相应的像网络病毒,恶意软件,诈骗信息,骚扰短信,金钱诈骗和黄赌毒信息泛滥。因为智能终端的安全漏洞比较多,所产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有的已经涉及到了个人重要隐私,个人重要的财务信息,个人通信信息,有的甚至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团结稳定。

2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新特性

对于所有人来说,安全这个词能够触动我们的每一根敏感神经,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其安全任务主要是指它的稳定性,快速性,可靠性和能追踪性。到了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安全具有了新的特性。

2.1能够迅速及时的组成安全力量

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指的是安全风险的快速发现和能够采取及时的应对办法。要在复杂的移动互联网中设置多个探测点,通过智能化的分析和处理技术,定位风险点,评估风险危害,并快速制定和实施应急安全策略,是有效控制风险、解决网络大规模爆发安全事件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指业务安全功能的快速开发。用软件版本的迭代开发方式,加速应用与用户需求之间的沟通、修正的速度,使得应用能够快速地、无限趋近于人们的需求。作为嵌入到应用中的安全开发,必须服从和跟随应用的开发和更新速度,匹配用户需求。在这一前提下,基础性的安全技术,包括基础安全协议和数据,必须稳定、全面,且具有可扩展性,以保持可持续发展性;同时,应构建模块化的安全能力集合,可支持多应用的迅速调用。

2.2适度和轻量化的安全机制

移动互联网业务分类方式众多,按照用户群分为团体客户、个人客户,按照应用功能分为商务、政府、互联网个人应用等。对于不同的应用类型,其安全程度要求不等,开发者不可能在开发一个互联网聊天应用时,增加高密级的密码功能,也不可能在开发一个金融类应用时,仅辅以简单的口令密码认证。与此同时,移动终端的存储、处理和屏显能力决定了移动互联网应用必须小巧,安全功能的实现也应随之简化。因此,安全性和轻量性之间的平衡问题成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推广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安全业界深入解读每一类业务,并量身定制适配的安全功能。近年来,互联网协议在进行不断轻量化裁剪,从ietF到3Gpp通信协议,从密钥长度到算法门电路实现的轻量化设计,不久的将来,适度、轻量化的安全机制,将作为独立的安全模块,推广应用到移动互联网应用中。

2.3开展广泛的安全教育

移动互联网是没有围栏的花园,便利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使得应用开发不再具有高门槛。专业的安全人员增长速度相比开发人员明显不足,必须通过提高开发者、运营者和用户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来提高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程度。近年来,不少大学相继开设了安全专业,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作为专业安全队伍,有责任将实践中的安全经验教授给移动互联网开发者和运营者,从而普遍提升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安全程度。目前的安全教育,大多由安全公司或组织机构执行,辐射面仍然不够广泛,教授的内容也较多集中在网络和系统安全防护方面,对于移动互联网新型的安全需求,如上面所述的各个特点,仍显不足。安全教育,应是专业安全队伍义不容辞的责任。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2

关键词: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前言

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是现今广泛应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延伸和发展,相较于现今所使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其在传输速率、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也是我国下一阶段所使用的主要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做好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特点

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通信中所使用的移动通信技术,其具有通信频谱利用率高、通信性强及能耗和通信运营成本低等的特点,一旦普及应用将会对用户及运营商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实惠。相较于前几代的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通信频谱中的高频段频谱资源利用更为广泛且利用率较高。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通信频谱带中的高频段资源利用的过程中会受到高频段无线电波穿透能力不足的限制,从而影响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高频段频谱资源的利用效率。但是上述特性不会对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中的光无线组网、有线与无线宽带技术的融合等的应用造成影响。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通过对传统通信理念进行创新,改变了以往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中的信息编译码、点对点之间的物理通信传输方式,其通过采用更加广泛的多点、多天线、多小区+多用户的协作模式大幅度的对互联网的相互协作、相互组网性进行了强化从而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研究时将室内无线移动网络的覆盖作为其研究的重点与业务的支撑点,从而对传统移动互联网通信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革新和改变,通过理念的创新将会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能够在移动通信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此外,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中加入了“软”配置设计,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通信网络运营商可以根据动态的业务流量的变化来对移动互联网通信的资源进行实时的调整,从而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的能耗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还能够节省系统运营商的运营成本。根据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现今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所具有的性能指标,未来所发展起来的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应当具有以下的性能指标:(1)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所传输的数据速率将至少要高于1Gbps。现今所使用的4G/Lte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传输速率已经得到了100mbps,而新的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对于数据的传输速率将会至少高出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传输速率的10倍以上。以下载某一视频为例,现今所使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为1分钟,而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完成相同画质的视频则只需要5s甚至于更少。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来完成在线视频的观看时,则可以使用4K或是8K画质的视频。(2)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所具有的容量比要高出现今所使用的4G/Lte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1000倍,平均每平方公里范围内所分布的连接数将≥100万个。(3)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时无线延迟时间将<1ms,现今所使用的4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无线延迟时间标准在50ms。在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时,将会使得数据的传输速度更快,从而可以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来完成一些高精度要求的控制,比如说当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来作为无人驾驶或是无人汽车在线控制时,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将无线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控制在1ms以内将能够有效的避免危险的发生。(4)除了上述的性能指标外,采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时,其所能够支持的最大的移动速度也将由原先的350km/h扩展至500km/h,从而为移动无线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2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发中的关键技术

现今的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一般来说,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的关键性技术:(1)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与无线网络的架构。(2)5G移动互联网通信输送技术。(3)5G移动互联网通信中体系统技术。(4)5G移动互联网通信验证技术。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的传输中将会使用高频段通信频段。现今所使用的移动互联网通信频段主要集中在3Ghz的区间范围以内,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将会使得这一频段内的频谱资源变得十分的拥挤,而高频段主要指的是27.3-350Ghz的毫米波频率。这一区间的频带宽度高达284.6Ghz,这一频带宽度是微波全部带宽的12倍。此外,由于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将会使得元器件的尺寸大幅缩小,毫米波系统将能够轻而易举的实现小型化实现极高速短距离,用以满足5G移动互联网通信对于速率和容量的需求。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所使用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将能够使得频谱的利用率得到大幅的提升,而多天线传输技术也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究的重点。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也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究中的重点之一,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又被称之为高效的频谱效率技术,这一技术的特点是在某一相同的物理信道上对两个方向信号进行传输,并在通信双工节点的接收机处采用对消方式来抵消自身发射信号对所接收信号带来的干扰。从而实现在发射信号时完成对另一节点的相同频率信号的接收。此外,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究中将注意做好设备间直接通信技术的研发,在传统的移动互联网通信系统中其通信联网多采用的是以信号基站为中心实现对于信号基站周边范围内设备的全覆盖,设备基站作为信号的发射和中继点无法随便进行移动。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将改变传统的信号基站联网模式,以D2D直接通信技术来确保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能够在没有基站的情况下进行运转从而实现通信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从而实现了信号接入设备在接入方式和网络连接方式方面的创新。相较于4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在智能化、宽带化和多元化及包容化方面更为突出,其对于数据的传输速率也更快,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以下两方面的技术:一是通过在宏基站处布置大规模天线来取得室外空间增益从而实现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传输速率的提升。另外就是通过布置密集网络来满足室内和室外对于高速数据传输的要求。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将向着高频带宽度、更加密集的布置方案发展,部署高达200以上的扇区。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研发中,研发新型的网络架构以满足高容量、大规模的用户需求。现今在对于5G移动互联网通信架构的研发中,主要集中在对于云架构和C-Ran方向的研究上。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应用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高速率、大规模的数据处理中心,未来,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中心网络将交由大型服务器所组成的云计算平台来实现,各服务器之间将采用该交换机网络及数据交换功能的路由器与基站相互连接。宏基站将具有大数据存储和云计算功能,能够更好的对数据进行时效性数据处理,对于时效性特强或是特别大的数据将交由云计算中心来进行网络处理。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中,根据终端或是所使用的基站数量、形态的不同将采用不同的频段,从而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网络架构连接及天线更为多样化,在对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有相应的智能识别功能,用以实现对于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智能组网。智能化技术是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中的关键一环。

3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其网络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其未来的发展中通过与网络技术进行良好的结合,将能够使其发展更加全面化。此外,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会使得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在传输速度上得到大幅的提升,使用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移动设备将能够更快的进行数据的上传或是下载。此外,人性化也将会成为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从而使得在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应用中更加的便利与简洁。

4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民众对于移动数据传输需求的增加,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总将会投入应用。随着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研发瓶颈的不断突破在不远的将来,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将会取代4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本文在分析5G移动互联网通信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5G移动互联网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介绍。

参考文献:

[1]赵国锋,陈婧,韩远兵,等.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4):441-452.

[2]柴蓉,胡恂,李海鹏,等.基于SDn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5):569-576.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3

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其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特点,使它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但是,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面临较大的威胁,应该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保障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

一、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移动互联网:广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狭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本文中移动互联网均采用狭义定义。

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互联网应用与服务(app)、移动互联网终端以及移动网络。本文所提到的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均是指智能手机,即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的手机。

二、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1.移动互联网接入方式的特点

现阶段,移动互联网在网络接入方式方面具有多样化特点,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网络接入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接入方式,随时随地地进行移动互联网访问。手机用户对手机上网的黏性以及上网的时长不断增加,手机上网常态化特征进一步明显,手机用户对手机的应用也逐渐从碎片化的沟通、信息类应用向时长长的娱乐、商务类应用发展。

2.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与用户的绑定关系更加亲密,具有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以及地理位置定位等的全新服务模式,并且还能大量详细记录用户的信息数据甚至包括隐私信息,一定程度上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载体。

3.移动互联网使应用管理更随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移动终端应用的下载及安装的封闭性[1]。可以支持多种应用的下载安装,限制条件降低。

4.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管理水平提高

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具有较强的信息传递以及交互能力,拥有独特专业化移动网络能力,具有超强的SnS特征。

三、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移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网络垃圾,影响信息安全

移动互联网终端应用的随意下载安装,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移动互联网网站中存在大量的消费陷阱以及不安全、不健康的网络垃圾信息。移动终端的软件或者应用中,在查看广告时,经常会产生额外移动流量。网页中的木马病毒等会直接窃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经常出现自动定制业务的现象,甚至会有恶意收费的情况发生,虚假新闻广告、垃圾信息都会通过移动客户端进行传播。

2.移动互联网终端存在问题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移动终端与传统的互联网移动终端存在差异,原有的移动终端主要是通信网的辅助基础设施设备,但是现代化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大多都是采用智能化移动终端[2]。并且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化移动终端也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逐渐出现越来越多样化的功能特点,从而也导致智能化终端的病毒入侵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范围日益扩大。移动互联网的移动终端风险系数加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首先,移动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多样化移动终端快速普及的影响,用户对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终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其次,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开放化特点,也相应地增加了安全风险。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发展开始阶段,移动企业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在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问题上经常出现诸多信息安全事故,比如,色情信息的侵害等,手机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

3.移动互联网ip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移动互联网与原有的通信网不同,采用的扁平化网络形式,其核心内容是ip化。目前ip自身以及网络带来的安全威胁日益增加,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化普及,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各种移动互联网网络攻击行为,给公众网络用户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移动互联网网络的核心网,直接关系到用户信息数据以及管理数据的传输,面临着移动互联网核心网被移动终端用户访问的问题。

四、分析研究影响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因素

1.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管理政策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仅仅依靠事后的处理,而事先预防的体制机制较为落后,没有建立出台规范化的移动互联网详细接入程序、手机病毒的管理等的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现代化移动互联网的制度化以及法律化管理,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约与安全保护,不能按照标准化规定对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及企业的切身利益进行统一协调,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移动互联网的大量信息数据安全。

2.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管理不科学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开发软件种类越来越多,第三方软件的研究开发人员也在逐年增多,但是他们更多的注重商业发展需要,应用软件数量的增多,却没有加大对第三方软件的控制管理力度,很难保障其自身的信息安全。比如有些软件随意读取手机用户的位置信息、录音功能或者通话记录,甚至调取摄像头等。

3.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比如,在云存储应用中上传涉及隐私的文档、视频和照片等各类信息,盲目登陆各种免费的移动无线网络,下载软件后对其默认调取的隐私数据权限管理不及时进行设置调整,在智能化手机中传播各种小游戏和文件以及随意浏览智能手机中的网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安全的危险系数。

五、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立法管理力度较差,没有很好的统一协调机制,将目前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利用到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性以及权威性较差,没有明显的约束力。因此,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有法律的约束以及保护管理。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管制的最有效手段,不断完善移动互联网的信心安全管理立法制度,协调好移动终端客户与移动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完善合理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最大限度的将互联网安全以及互联网信息安全区分开来,制定独立的法律法规。比如,移动互联网终端手机实名制的严格落实,确保用户的信息数据安全。移动互联网网络安全管理的法律要进行不断完善,建立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独立法律等。

2.加大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的管理力度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力度要不断加大,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智能化移动终端中智能手机应用的安全技术与产品研发管理,充分协调好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链条。不断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以及销售环节的工商管理,国家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规范监督检查工作流程,加大查处工作的管理控制力度,若出现安全问题,必须按照标准制度严肃处理[3]。尽快制定出完善的司法方面管理措施以及处理方法。对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智能手机的用户加强信息安全的宣传培训,可以通过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册等方式,强化政府以及移动网络运营商的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教育培训。重视移动互联网办公企业以及政府单位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管理,严格控制移动互联网信息数据泄密问题,充分做好预防管理工作。

3.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安全控制管理结构上的全覆盖

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安全控制管理方面要不断完善管理结构,在原有的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优化调整,建立全新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控制管理结构,完善管理结构的控制内容。比如,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策略、安全管理系统设计、移动互联网风险系数分析研究、安全控制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化操作流程以及安全需求审计研究等内容。对多个方面实现全覆盖,包括移动互联网管理层面、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以及安全管理策略层面等,还涉及到移动互联网网络平台、软件应用平台、网络通信平台以及移动互联网系统平台等。对移动互联网的新业务以及新技术运行前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评价,在信息安全要求符合标准化安全指标的基础上广泛应用。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4

在大机遇之下,移动广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如何更多释放广告价值、如何让移动流量变现、如何在移动设备上有效展示广告、如何使移动广告更加个性化、如何挖掘出移动搜索广告的价值等。

 

2012年中国移动市场规模达到1.96亿美金,移动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诱人的行业之一。在大机遇之下,移动广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如何释放更多的广告价值、如何让移动流量变现、如何在移动设备上有效展示广告、如何使移动广告更加个性化、如何挖掘出移动搜索广告的价值等。

 

关键点一:发掘移动互联网特性。

移动终端的随身性直接成就了移动互联网营销的随时随地性: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习惯,并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着传播的媒介形式。移动终端的随身性,不但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移动互联网,也使品牌的营销渗透到人们大量的碎片时间中。此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有一个特点,他们会以某种相同特质聚集为一个群体,群体之间有明显的特征。这样,品牌就可以通过各种系统,实现时间和空间、终端、行为以及属性等信息的精准匹配,准确地找到受众。

 

关键点二:传统网络巨头扎堆移动互联分蛋糕。

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奇虎360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在为进入移动互联网这个新领域进行着不懈努力和探索,加紧布局属于自己的移动互联网版图。比如在软件上扎堆宣布和手机硬件厂商合作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目标均是为了抢占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

 

关键点三:3G网络和智能手机快速发展,促进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稳步提高,带来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根据《第3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网民占据网民总数的比重也在逐年递增;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在中国,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网民数量,推动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两年间,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以100%左右的速度飞速增长,成为目前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增长,成为2012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广泛关注的焦点。

 

关键点四:采用有效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方式,成就事半功倍

制作富有创意的app:移动互联网下,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能够进入到消费者的移动终端界面。通过制作富有创意的移动客户端,让用户下载并且持续使用,达到有效的移动营销效果。

 

充分发挥移动设备的互动、分享功能:移动设备的一大特点是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和分享,消费者一旦认可产品、品牌、广告、活动等,就会主动地分享。企业充分利用其这一点,可以很好地达到口碑营销的目的。

 

关键点五:微博、微信及二维码等移动应用成为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渠道,在移动终端充分发挥其“微”作用,促进消费者网络购买行为以及后续的互动和口碑的产生。

微博的高度开放以及移动互联网的不受地域限制等特性,使得用户能够及时的与获取消息并迅速传播。利用这一特性,厂商即时产品与品牌相关信息,使其在受众中不断传播,继而提高知名度。

 

微信最能体现网络营销价值的功能便是融入LBS元素的服务功能,它精准定位作用对于某些行业在投放促销信息时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有针对性的新店的地址、礼品赠送、优惠活动等信息,吸引更多的顾客到场。

 

二维码的出现,为企业的移动互联网营销提供了另一种好的方式。用户通过使用手机内的扫描软件,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迅速获得二维码内的信息,然后通过手机的网络功能,迅速实现与广告的互动。原来“遥不可及”的广告,变得“触手可及”。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5

互联网会展服务,又称虚拟会展,指的是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展览和贸易活动,利用各种虚拟技术、实现立体互动,从而达到用户体验和交易的目的。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国外的互联网会展服务已经十分发达。著名的有德国的汉诺威展,它利用虚拟计算机技术,在网上建立了三维立体的展示系统,并且增加了互动环节。不仅参展商数量众多,而且交易量巨大。世界虚拟展会的“FairnFair”3D虚拟展会平台在2009年正式成立,宣告全球会展服务进入3D时代。2010年,我国上海的世博会在国内首先使用了3D技术,在网上同步展出[7]。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使得人们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等)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不断获取信息。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8]。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行业带来转型突破的机会。一方面,移动应用的开发使用,改变了人们创建、使用和共享信息的方式;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络信息呈现碎片化、即时化、场景化等特点,使主办方、参展商和观众等通过手中的智能设备,随时随地参与会展活动,提高会展信息化水平[9]。

2、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与知识产权

传统会展服务往互联网方面的发展,首先是在pC端。pC端的会展服务,是第一代的互联网会展服务。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也随之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将来,以智能终端为渠道的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将会成为主流。对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来说,其涉及的知识产权比起传统会展服务更为复杂。商标、专利、版权、网址、域名等方面都有移动互联网的特质。

2.1在版权方面传统会展服务在会展过程中产生和涉及到了大量的智慧成果,如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等等。这些智慧成果在移动互联网上,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所不同的是,这些智慧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展示给移动互联网用户,而网页在物理上,则体现为数字代码,是数字产品一种。以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也应受到版权法的保护。所以,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来说,在版权方面受到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图片、文字、设计或创意,还有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除了上述列举的集中受保护的对象以外,还有网页的设计和创意,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随着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快速发展,对于网页设计和创意的保护,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所保护的重点。另外,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虽然伯尔尼公约已经在大多数国家成为法律的一部分,但也仍然存在着在非缔约的国家或地区便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而互联网具有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对于版权的保护来说,在非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就会显得比较困难。

2.2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是传统会展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包括对于参展商品或服务、展会本身商标权的保护,对参展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而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不同的是,那些用于展示网页上商标标识所使用的数字代码,受到版权法的保护;用于展示在网页上的专利或专利产品所使用的数字代码,也受到版权法的保护。还有,如前所述,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商标权和专利权也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所以也存在着地域性的特点。在一个国家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在另一个国家并不能同样受到保护。在这一点上,商标权和专利权显著区别于版权。虽然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全世界多数国家缔结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没有制定统一的工业产权法。《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只是确立了几项原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参加《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参加缔约的国家或地区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也能在其他缔约国或地区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伯尔尼公约。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存在着无国界的特点,因而在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2.3在域名方面传统会展服务是在具体的场馆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而互联网是虚拟的空间。对于移动互联网这样的虚拟空间来说,域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是区别网站的根据。2007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的域名为,2007上海汽车零部件工业展览会的域名为。由于域名的类似,导致300多家的参展商搞错了展会,损失巨大。上述案例说明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中域名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在知识产权法中,网址或者域名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1992年东京大会认为,知识产权可分为“创作性成果权利”与“识别性标记权利”两大类。相应地,知识产权的客体就可以分为创作性成果和识别性标记两大类。显然,域名就属于识别性标记。识别性标记为知识产权所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标记体现了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是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需要。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上,域名是否为一种知识产权,并没有确定的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域名的争议通常与商标权关联在一起,所以一般法院在处理时,将其作为知识产权的争议。在于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域名来说,由于其也存在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在保护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目前在国际上,对于域名的保护并无统一的国际公约。域名的保护还是国内法上的问题。而每个国家的法律状况差别是相当大的。

3、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其区别于传统会展服务,有以下几项特点。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6

经过2012年的狂飙突进,“扩散和蔓延”将不再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和渗透,“分化和差异”将主导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走向,这越来越体现在用户的使用方式、应用体验、审美取向和价值理念上。

关键词:移动互联、社会文化

移动互联网是今后十年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变革因素,人类的工作、生活、市场营销、经济组织形式和政治表达方式将因此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近日,由点心、友盟以及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移动互联网研究联盟,在京了首份年度研究报告,研究认为,分化和重组是理解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主线。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王汉生分析说,中国移动互联网是在中国特定制度、社会及文化背景下发展的,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必须首先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行为特征。中国社会的高流动性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社会基础。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这种高流动性仍将存在,构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口的高流动性成为主要“推手”

根据友盟最新提供的数据,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移动设备保有量超过2亿部,其中,ioS终端6000万部,android终端1.4亿部。

而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在2012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超过4200万部,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7%,比美国多50%以上。2012年,全球android和ioS市场平均增长率为33%和12%;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159%和87%;在app应用市场,中国市场2012年第二季度的激活增长率是870%,远远超越全球平均水平。

为什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增速远超全球?这种繁荣是暂时的虚火,还是长期的趋势?

友盟Ceo蒋凡认为,从表面看,千元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降低了门槛。但从深层次看,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

研究表明,中国在近10年有近2亿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大部分是青壮年人口。而户籍制度导致大量隐性城市人口和半城市化人口的存在,中国特有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中国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周期性的城乡流动、城市扩张带来的通勤时间增加、以及越来越频繁的旅游和公务出行,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最坚实的社会需求,这就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不同于欧美诸国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枝独秀的根本原因。

“分化与差异”成为未来趋势

移动互联网研究联盟的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10%的安卓手机用户拥有除智能手机以外的多种上网工具;12%的安卓手机用户则只拥有手机一种上网工具。其中,高价位智能手机(3000元以上)拥有者拥有多种上网设备的比例高出平均值一倍以上,而村镇用户只拥有手机一种上网工具的比例也高出平均值近一倍。

点心Coo黄庄分析说,中国移动互联网在2012年的快速扩散,使得用户智能手机的拥有机会趋向均等化。但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分化和差异越来越体现在用户的使用方式、应用体验、审美取向和价值理念上。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7

移动互联网拥有三大特性

随着智能机的普及,大众似乎都融入到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之中。不过移动互联网并非就是用手机上网,它的本质是互联网以自然的方式融入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因此其具有了以下特性:

一是便捷性

移动互联网的随意性体现在它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让人们可以在任何完整或零碎的时间使用,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诸多应用可以同时进行。此外,随时随地均可使用的移动应用还可以把很多消费的研究和决策往后推。例如出行之前不用再去查找路线,上车后打开GpS便可以了。

二是智能感知

移动互联网的设备可以定位自己所处的方位,采集附近事物及声音的信息。而现在更新的设备还可以感受到温度、嗅觉、触碰感,这显然要比传统的设备“聪明”很多。

三是个性化

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与应用的个性化。

首先,终端个性化表现在消费移动终端与个人绑定,个性化呈现能力非常强。

其次,网络个性化表现为移动网络对用户需求、行为信息的精确反映和提取能力,并可与mashup等互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地图等相结合。

最后,互联网内容与应用的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技术引擎支持移动业务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能具有上述特性的原因,在于其各个方面的技术引擎支持。

第一,在互联网访问和下载方面,移动用户利用移动终端的wap(无线应用协议)就可以方便地享受互联网的服务,毕竟移动浏览技术是移动互联网最基本的业务能力;

移动下载技术是通过移动通信系统的空中接口对媒体对象进行远程下载的技术。应用服务商及内容提供商可不断开发更具个性化,更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应用及媒体内容,如移动游戏、位置服务以及移动商务等。手机用户可以方便地按照个人喜好把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媒体对象及业务应用下载到手机中安装使用。

第二,在用于提供移动用户和移动终端状态的技术引擎方面,呈现业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和修改自己的个性化信息;无线定位业务则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台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

第三,用户社区中的即时状态和即时消息存在着两种标准:一种是基于无线的即时消息和出席服务;另外一种是基于SimpLe/Sip的即时状态和即时消息。其中后者是业务发展的主要趋势,它能够充分利用ip多媒体子系统提供的会话控制机制。而即时通信类业务的基本能力实体是组和列表管理。若要完成这项管理,需要经过授权的poC、im等对列表文档进行获取、添加、删除和修改。

第四,移动搜索业务是一种典型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它是基于移动网络的搜索技术的总称,是指用户通过移动终端,采用短消息业务(SmS)、wap、交互式语音回应(iVR)等多种接入方式进行搜索,获取wap站点及互联网信息内容、移动增值服务内容及本地信息等用户需要的信息及服务。

最后,oma是基于分类的内容过滤,用于明确一种基于分类的内容过滤框架。它规范了基于相关规则的内容过滤应用中,各功能实体之间的接口,即可对所有来自或到达用户的任何信息应用内容进行过滤。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应用环境中,它可以保护用户避免接收到他们所不想接收或未被同意接触到的内容。例如:未成年人接触成人内容(如性、暴力等)应该被控制并限制,公司在上班时间控制其雇员能接触的内容,不让他们接触到与工作无关的内容等等。

多样化是技术发展趋势

如今,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而这种多样化主要体现在网络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两个方面。

对于网络接入技术而言,目前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分成三类: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i-Fi,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wimaX和传统3G加强版的技术,如HSDpa等。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使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这势必要求终端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也就是多模终端。

移动终端作为移动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业务的逐渐升温,其解决方案也在不断增多。移动互联网设备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手机,也是目前使用移动互联网最常用的设备。intel推出的miD则利用蜂窝网络、wimaX、wi-Fi等接入技术,并充分发挥intel在多媒体计算方面的能力,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8

本文为2014年金华市社科联课题。

摘要: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会展服务的结合,促成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快速发展。作为传统会展服务非常重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移动互联网的无国界特征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特点导致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困境,尤其是在商标权、专利权和域名权方面。以及随之而来的网页设计的保护问题等等都是有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上述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会展;会展服务;会展业;知识产权

1、会展与会展服务概况

一般来说,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都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1]。会展服务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2]。

会展服务的发展始自于18世纪中叶在英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自此之后,会展服务在全球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行业[2]。德国是世界上会展服务最发达的国家,拥有众多的会展中心、展览公司以及规范严密的行业协会和组织[3]。

近年来,我国会展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会展产业形态已经基本形成,涌现出“广交会”、“厦洽会”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知名品牌展会。我国已成为亚洲的会展大国,并正逐步成为亚洲地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4]。

2、会展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

所谓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法上,通常指的是版权、商标、专利、商业秘密、商品装潢、商业标记等民事权利。

作为现代服务业范畴的会展行业,其知识产权保护最早可以追溯到1873年的“维也纳国际发明展”。当时,展会举办国奥地利制定了一项特殊法律,向展会展出的各国发明、商标和外观设计提供特殊的临时保护。会展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由此起步。截止于今天,全球会展行业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已经形成了以商标、专利等为主的较为完整的保护体系[5]。

在会展行业中,侵犯知识产权的方式一般有仿冒他人专利、商标、软件、展台设计和图片等等。后来延伸出来的还有仿冒展会品牌、展会名称、展会标志、展会主题、展会商业运营模式、软件等方式,包括侵犯展会的设计理念、展台搭建设计、展览会的LoGo及名称等[6]。

3、移动互联网与会展服务

互联网会展服务,又称虚拟会展,指的是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进行展览和贸易活动,利用各种虚拟技术、实现立体互动,从而达到用户体验和交易的目的。

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国外的互联网会展服务已经十分发达。著名的有德国的汉诺威展,它利用虚拟计算机技术,在网上建立了三维立体的展示系统,并且增加了互动环节。不仅参展商数量众多,而且交易量巨大。世界虚拟展会的“FairnFair”3D虚拟展会平台在2009年正式成立,宣告全球会展服务进入3D时代。2010年,我国上海的世博会在国内首先使用了3D技术,在网上同步展出[7]。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融合,使得人们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等)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不断获取信息。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8]。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会展行业带来转型突破的机会。一方面,移动应用的开发使用,改变了人们创建、使用和共享信息的方式;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络信息呈现碎片化、即时化、场景化等特点,使主办方、参展商和观众等通过手中的智能设备,随时随地参与会展活动,提高会展信息化水平[9]。

4、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与知识产权

传统会展服务往互联网方面的发展,首先是在pC端。pC端的会展服务,是第一代的互联网会展服务。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也随之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将来,以智能终端为渠道的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将会成为主流。

对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来说,其涉及的知识产权比起传统会展服务更为复杂。商标、专利、版权、网址、域名等方面都有移动互联网的特质。

4.1在版权方面

传统会展服务在会展过程中产生和涉及到了大量的智慧成果,如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等等。这些智慧成果在移动互联网上,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所不同的是,这些智慧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展示给移动互联网用户,而网页在物理上,则体现为数字代码,是数字产品一种。以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也应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所以,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的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来说,在版权方面受到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图片、文字、设计或创意,还有代码形式存在的数字产品。

除了上述列举的集中受保护的对象以外,还有网页的设计和创意,也是版权所保护的对象。随着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快速发展,对于网页设计和创意的保护,将会成为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所保护的重点。

另外,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是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也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虽然伯尔尼公约已经在大多数国家成为法律的一部分,但也仍然存在着在非缔约的国家或地区便不受法律保护的情况。而互联网具有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对于版权的保护来说,在非伯尔尼公约的缔约国就会显得比较困难。

4.2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

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是传统会展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包括对于参展商品或服务、展会本身商标权的保护,对参展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

而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与传统会展服务来说,不同的是,那些用于展示网页上商标标识所使用的数字代码,受到版权法的保护;用于展示在网页上的专利或专利产品所使用的数字代码,也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还有,如前所述,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商标权和专利权也是知识产权的一部分,所以也存在着地域性的特点。在一个国家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在另一个国家并不能同样受到保护。在这一点上,商标权和专利权显著区别于版权。

虽然在商标权和专利权方面,全世界多数国家缔结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但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没有制定统一的工业产权法。《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只是确立了几项原则,如国民待遇原则,优先权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参加《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参加缔约的国家或地区受到保护的商标权或专利权,也能在其他缔约国或地区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这一点上,不同于伯尔尼公约。所以,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由于移动互联网存在着无国界的特点,因而在商标权和专利权的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4.3在域名方面

传统会展服务是在具体的场馆里,是实实在在的物理空间,而互联网是虚拟的空间。对于移动互联网这样的虚拟空间来说,域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是区别网站的根据。

2007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的域名为autoshanghai.com.cn,2007上海汽车零部件工业展览会的域名为“auto-shanghai.com.cn”。由于域名的类似,导致300多家的参展商搞错了展会,损失巨大。

上述案例说明了移动互联网会展服务中域名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在知识产权法中,网址或者域名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学术界存在争议。

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1992年东京大会认为,知识产权可分为“创作性成果权利”与“识别性标记权利”两大类。相应地,知识产权的客体就可以分为创作性成果和识别性标记两大类。显然,域名就属于识别性标记。识别性标记为知识产权所保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标记体现了创造性劳动,另一方面是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需要[10]。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上,域名是否为一种知识产权,并没有确定的结论。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域名的争议通常与商标权关联在一起,所以一般法院在处理时,将其作为知识产权的争议。

在于移动互联网会展的域名来说,由于其也存在无国界的特点,所以在保护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目前在国际上,对于域名的保护并无统一的国际公约。域名的保护还是国内法上的问题。而每个国家的法律状况差别是相当大的。

5、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其区别于传统会展服务,有以下几项特点。

首先是,其参展展品、使用软件、展台设计、广告手册、广告创意、宣传标语、图片、产品外观设计、产品说明书等智慧成果,除了以传统的方式展现以外,还以数字代码为形式展现在网页上。这些数字代码也是版权保护的一部分。也就是说,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对象延伸至了智慧成果所赖以表现在网页上的数字代码,还有商标标识、专利和专利产品所赖以表现在网页上的数字代码。这些数字代码都是版权保护的对象。

其次是,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网页设计和创意也是版权保护的对象。

再次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特点,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无国界特征,导致移动互联网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版权、商标权和专利权,在实践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尤其是商标权和专利权。这个方面亟需国际间加强合作。特别是在统一工业产权法方面,国际社会需要付出重大的努力。如同人们已经在版权领域所做的那样。

最后是,域名权作为一项新的权利,对于移动互联网会展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是否属于知识产权的一部分,如何在实践中保护好域名权,都是相当重要的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认为,考虑到域名权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商标权或者企业名称权的重大关联,应当将其视为识别性的知识产权而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会展词条,载于百度百科-会展,2015年1月5日访问.

[2]吴易明.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及对中国的借鉴[n].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32).

[3]商鸣鸣.德国会展业的发展及启示《改革与开放》[J]2005-5.

[4]钱琳伊.浅谈我国会展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商业时代·学术评论》[J].2006-13.

[5]《会展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新领域——商业模式》,林绪强,《商场现代化》2008年11月(中旬刊)总第557期。

[6]《会展标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唐剑锋,《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

[7]《国内虚拟会展研究文献综述》于静娜,《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9期.

[8]移动互联网词条,载于百度百科-移动互联网,2015年1月5日访问.

[9]黎菲.智慧会展移动应用服务研究《特区经济SpecialZoneeconomy》[J].2013-4.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9

【关键词】理论模型网购行为特点冲动消费

一、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的定义,移动互联网在广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狭义上专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2016年4月1日,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机构艾媒咨询了《2015~2016中国移动电商市场年度报告》。该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移动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4亿人,移动电商成交额首次超过pC端,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电商消费者规模将接近5亿。可见,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已受到移动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企业管理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探索新的营销模式。

二、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特点

(一)消费者购物行为模式

一般来说,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五个阶段:购买动机、信息收集、商品评估、购买决策和后期评价。

购买动机,是指在网络购买活动中,能使网络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某些内在的动力。购买动机分为需求动机和心理动机。其中需求动机由消费者工作生活产生的客观需求;心理动机由社交、归属、成就和荣誉等意念产生的主观需求。

信息收集,是消费者确定自身需求后为制定购买决策而主动收集产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先从内部收集信息,包括回忆购买经验等;然后转向外部收集信息,如网络搜索商品信息,咨询客服特殊要求,以及询问他人购买经验等。

商品评估,即是消费者对已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估,这一阶段中消费者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理性和非理性层面的因素将在本文第三节进行分析。

购买决策,指消费者通过分析,确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购买何种品牌商品等一系列复杂的购买决策内容。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包括购买时机、支付方式、方案实施、后期评价等环节。

后期评价,是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产品进行评价和反馈。主要包括退换货原因分析、分享使用心得等内容,并且越来越倾向于将这种评价反馈在社交平台上。

(二)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特点

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民的网络消费行为明显区别于传统互联时代。奥菲传媒的《2015移动互联网人群行为分析报告》认为,被精确定位人群后投放的广告,反而更容易引起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行为。艾媒咨询的《2015~2016年中国移动营销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只有18.4%的社会化媒体用户仅使用pC端登录帐号,46.8%的用户同时使用pC端和移动端帐号,且跨屏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长要高于仅在pC端或仅在移动端登录的用户。央视市场研究iCtR的《中国网络购物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定位分析报告(2014~2018)》显示,pC网民和移动网民日均上网次数分别为14次和41次,在线时长分别为46分钟和154分钟。笔者根据以上3个咨询机构的3份互联网报告,比对了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消费行为特点,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用户更为年轻,跨屏特征明显,影响购物的因素更加复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影响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一)移动互联网消费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的消费行为,会在理性和非理性两个层面上受到影响。

1.理性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认知经验、优惠折扣、消费习惯、财务状况、支付安全等。认知经验包括消费者自身的教育背景、学历认知和购买经验等因素,主要体现在年龄大小、性格情绪、兴趣爱好、教育程度、网购次数等方面,这些都是消费者网购行为的基本属性。

优惠折扣对于促进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的效果明显。艾媒咨询的数字显示,2015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购物应用软件中,手机淘宝以74.2%的占比遥遥领先。用户浏览移动购物(服务)应用的主要原因是有购物需求(57.3%)和有促销优惠(54.8%),可见在移动端网购的消费习惯正在形成。

网购消费习惯养成后,将降低冲动型消费比例。艾媒咨询的《2015中国电商“刷单”现象调查报告》指出,近五成受访网民表示网购时十分重视商品评价好坏,而仅有三成受访者表示十分重视商品销量。更多消费者倾向于花时间浏览商品评论内容,购买决策过程中形成的消费行为更趋于理性。

消费者财务状况直接影响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购买决策。学历认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能在掌握自身财务状况的前提下合理消费,如果涉及家庭开销时会对网购行为更加谨慎。

支付安全漏洞无处不在。在消费者支付价款的过程中,钓鱼软件、黑客攻击或者安全漏洞都有可能威胁到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一旦当社会上出现恶意软件入侵移动设备,或者公共wiFi被窃取用户信息等负面报道时,移动互联网用户都会在一定时期内减少网购行为。

2.非理性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心理学的刺激理论和情感理论,具体表现为冲动消费。刺激理论。行为心理学创始人watson建立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指出,人类的复杂行为可以被分解为刺激和反应两部分。人的行为是受到刺激的反应,刺激来自两方面:身体内部的刺激和体外环境的刺激,而反应总是随着刺激而呈现的。如产品特性、销售场所、促销方式等都属于外部刺激。Stern(1962)认为冲动购买行为是由商品特性或者促销活动产生的外部刺激,诱发了潜在的新需求。Beatty(1998)认为浏览网页的便利、购买方式的简易与冲动消费之间是存在正相关的。wells(2011)探讨了消费者的冲动购买特质与网站质量对冲动购买欲望的交互作用,结果证明冲动特质是影响网络冲动购买的一个关键变量。

情感理论。人在面对事物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类型的反应过程,即情感和认知。Rook和Hock(1987)认为消费者冲动性购买的本质在于其购买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反应,他们提出冲动购买行为应包括五要素:突然的购买欲望、心理开始失衡、产生心理挣扎、认知评估能力降低、不再追求效用极大且不考虑购买后果,这是Rook等人提出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情感理论核心。从情感理论来看,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感性战胜理性,是情感反应的结果,这与刺激理论的解释不同。国内学者岳海龙(2005)和李荣华(2008)在研究中国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时,发现了愉快情感与冲动购买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移动互联网消费行为模型

从上述内容可知,影响移动互联网用户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需要从中找出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消费行为理论模型,然而,传统互联网的行为理论模型已不再适应新的互联网环境,因此需要构建新的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常见的行为理论有4种:理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技术接受模型理论(tam)和心理账户理论。Fishbein和ajzen(1975)依据社会心理学对有意识的行为进行描述,发展出来理理论,主要通过行为态度与行为意向预测个人的实际行为。然而行为的执行不只是由个人动机所决定,于是ajzen(1985)往tRa加入新要素“行为控制”,形成了计划行为理论。tpB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但是Davis(1986)认为主观规范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且不容易测量,所以舍弃主观规划并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从个体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用户接受信息技术的过程。除此之外,Kahneman和tversky(1981)运用psychologicalaccount理论,指出心理账户是人们在心理上对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过程。

目前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行为研究大多使用了tam模型,例如wu和wang(2005)利用技术接受tam模型研究了台湾在移动银行、移动购物、移动投资以及其他在线服务行为,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风险、成本以及感知匹配度对移动商务的采纳行为有显著影响。Lu和Su(2009)用技术接受模型研究了基于移动购物网站的购买意愿影响因素,他们发现感知忧虑对移动购物意愿有负向的影响,而感知娱乐性,感知有用性、感知匹配对移动购物意愿有正向影响。petina(2011)发现移动设备界面的感知易用对移动购物的感知娱乐性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笔记认为,通过合理的消费行为理论假设,可以精简影响消费行为的各种因素,再从中选择参数作为因变量、自变量和控制变量,以此建立回归方程,能拟合出较好的统计曲线。

四、企业营销对策

2016年1月22日,CnniC?了《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达到89.0%,“互联网+”已经纳入每个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应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

(一)建立模型驱动经营计划

在tam等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根据企业关心的参数制作问卷,通过移动平台调查用户需求,运用回归分析方法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然后,利用成立假设所对应的参数,作为企业营销的有效数据,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按照拟合曲线的分布规律,预测和控制商品库存。

(二)互动反馈提高沟通效率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可以精准定位用户,提高商家与用户沟通的效率。《报告》指出,2015年34.0%的企业在基层设置了互联网专职岗位,在开展过移动营销的企业中,微信营销推广使用率达75.3%。企业不仅能获取更多有价值数据,还能及时应对负面消息进行危机公关。

(三)试水“视频电商”营销模式

《报告》指出,2015年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为65.4%,相比2014年增长9.2个百分点。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作为下一个风口,上线虚拟现实“视频电商”业务,可以给用户带来沉浸式的购物体验,从非理性层面刺激用户,实现边看边购,挖掘视频的电商价值和内容衍生价值。

(四)线上线下体验引导消费

新的信息时展要求实体零售商主动拥抱互联网,弥补线上线下购物的服务差距。网络电商可在实体门店开设自提服务,并制作虚拟门店购物体验场景,从不同角度引导各种消费人群进入线上和线下市场,提升客户购物体验。

五、结束语

现阶段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行为研究刚刚起步,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改进相关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影响用户网络购物的主要因素。本文将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消费行为特点进行对比,不仅分析了传统理论模型在企业中的适用性,还在理论模型、数据统计、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企业营销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石景燕.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金融,2016(1).

[2]吴威.基于tam模型的消费者移动网络购物行为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3).

移动互联网的特性篇10

移动互联网业务也由最初简单的短彩信业务发展到如今的移动游戏、移动微博、移动视频和移动定位等新型业务,并且都越来越为广大手机网民用户所喜爱,移动互联网正在一步步深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2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据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69.3%,较上年底增长了5285万人。我国已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及服务。它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两大业务即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结合体;它正凭借着数亿的用户规模在开创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新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终端)、移动网络也开始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而正是移动终端、移动网络、业务应用服务这三项,构成了移动互联网的三要素。

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的销量超越pC,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来临。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1亿部,远远超过2011年之前我国历年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的总和,占移动终端总出货量的25.9%,比2010年的11.0%提高了近15个百分点。智能终端发展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发展。

据摩根斯坦利预计,未来五年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将始终保持远高于桌面互联网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14年中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超过桌面互联网用户数,全球将进入移动互联网发展时期。另外,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发展必将带来移动互联网网络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网络流量加速增长,这将在根本上改变3G网络缺乏用户需求的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甚至会导致无线网络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服务质量的下降。而在此情况下,运营商往往会部署wiFi以分流移动网络流量,这也将导致3G增强型网络的快速部署和向Lte的加速升级。再有,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应用服务发展也大大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详细情况将在下面有所介绍。总之,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移动网络、业务应用服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移动互联网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这两个领域连接在了一起,但移动互联网所改变的绝不仅仅是接入互联网的手段,也绝不仅是互联网的简单复制,而是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信息通信产业的整体发展模式。

3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文献[1]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移动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涉足移动互联网的各个部分,包括移动终端厂商、操作系统提供商、业务应用服务商、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和终端渠道企业等都将在这其中分得一杯羹。良好的利润空间将促进移动互联网更好地发展,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和逐步完善。

从目前情况来看,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以少数业务为主,新的业务层出不穷

目前移动互联网业务以手机游戏、移动音乐等娱乐型业务为主。在国内移动互联网细分领域中,手机游戏的占比已经达到9.9%,市场规模已接近39亿元[1],而且这种发展态势还将持续下去。与此同时,其他新型业务也逐渐进入用户的视野,并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喜爱,如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搜索、移动微博、移动定位、手机视频、移动社交和手机支付等业务。

(2)应用程序商店异军突起

由于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和竞争的关键要素,因此建立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商店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导。应用程序商店的概念在2009年由苹果公司提出,苹果appStore也是到目前为止发展最好的应用程序商店,其应用总数在2011年5月份已超过50万,如今的下载量已超过250亿次。在应用程序商店的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各部分企业(如移动终端厂商、操作系统提供商、业务应用服务商和运营商等)都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益分成,因此这种以应用程序商店为主导的业务发展模式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除了苹果appStore之外,规模比较大的应用程序商店还有谷歌软件应用商店androidmarket、诺基亚软件应用商店(oviStore)、中国三家移动运营商各自的应用商店以及华为、联想、宇龙酷派等终端厂商自己建立的应用程序商店等等。其中androidmarket奋起直追苹果appStore,成为全球第二大应用程序商店,并有望超越苹果appStore。

(3)多数是传统互联网的简单复制,商业模式有待创新

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移动互联网公司仍然承袭传统互联网企业早期发展的商业模式——基于免费服务,获取广告收入。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持续提升、移动网络的不断完善,只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才能给互联网公司带来更多的机遇。

(4)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安全隐患

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更加及时,也更加隐秘,这就使网上信息传播的无中心化和交互性特点更加突出,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是前所未有;而现有的传统互联网的监管技术手段难以覆盖移动互联网,缺乏针对移动互联网的有效管控平台,这些都将给移动互联网带来安全隐患。

4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发展趋势

目前来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继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1)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由电子商务(e-Commerce)的概念衍生而来,是指通过手机、pDa、掌上电脑等手持移动终端从事的商务活动。

文献[1]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393.1亿元。其中,移动增值业务占比最大,达46.5%;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最为迅猛,占比29.2%,国内移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114.6亿元,同比增长416.2%。移动电子商务在2012年有望超过移动增值业务,成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细分行业。

(2)业务发展更加多元化

少数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如手机游戏。近年来,手机游戏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发展最早也最为成熟的领域;而且随着应用程序商店的发展,这一领域的发展将更加蓬勃。另外,移动定位、移动搜索、移动微博、移动社交、手机视频和手机支付等新型业务也逐渐为广大用户所喜爱。移动定位,一直是运营商占据较大优势的领域,利用3G网络,这项业务将会成为运营商值得探索的领域。移动搜索,因其移动性和便捷性而越来越多地被用户使用,如地图搜索等,可以与移动定位联合发展成为一项非常实用、重要的业务。现在非常火热的移动微博业务,也越来越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p#分页标题#e#

(3)应用程序商店保持为移动互联网的主导

从目前来看,应用程序商店依然是移动互联网业界各方积极促进的一个大的方面。如androidmarket,因其开源的特点以及应用免费的优势,有超越苹果appStore的态势。由于还难以解决终端和用户体验的一致性等问题,我国企业在发展应用程序商店方面与苹果和谷歌还存在差距。

(4)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更有移动的特色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关各方要学会从移动的角度审视互联网业务,基于移动性、位置性、精准性、分众性、互动性和融合性等特点,开发出深度满足用户需求的内容和应用,丰富移动互联网产品体系。

(5)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各种业务的发展促进了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大力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移动终端偏向于智能终端的发展方向已经十分明确,而且在上文提到的智能终端的出货量上也很明显地呈现出了这种态势。移动网络也正在3G网络和Lte网络的积极发展下加快发展;由于数据流量大幅度增加,3G网络快速填充,网络承载能力渐渐接近极限,加速移动网络的铺设和扩充是适应发展需要的,最终将促进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6)开放竞争,合作共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竞争,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与价值链相关企业形成联盟,创新业务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内容,促进自身乃至整个移动通信行业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