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零售业盈利模式十篇零售业盈利模式十篇

零售业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4:15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1

一、价值链分析

目前,我国家电零售企业扮演的更像是一个纯粹的“家电大卖场”的角色,即零售商提供一个场所,以低价为卖点招徕消费者光顾,所有的家电厂商就如同在菜市场卖菜的小商贩一样,交给零售商进场费、管理费、促销费等“苛捐杂税”,并且将总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作为返点。供应商是否有利润,零售商并不关心,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与传统的家电产业链中的多级分销商不同,专业家电销售商与制造商及消费者的关系更为紧密,甚至可以说获得制造商与消费者的支持是在此行业中生存下去的关键。家电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已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而不再是纯粹的交易关系。因此,随着传统家电产业链向专业家电产业链的转变,家电零售商与制造商的关系日益密切。

我国家电零售业常见的“类金融”模式就是通过吸纳众多供货商的资金并通过滚动的方式供自己长期使用,该模式为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同时还节约了大量的利息费用。供应商资金是我国零售商在规模扩张过程中的重要资金来源,由于零售商可以占用供应商较大数量的资金,零售商一般存在规模扩张的强烈欲望,同时产生强烈的多元化冲动,其多元化投资多投资于资金需求较大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业,华润创业、国美电器、苏宁电器集团、南京中商等都在经营零售业务同时,进军房地产领域,借用其零售产业的大量浮存现金,满足同公司下属的房地产开发的资金需求。

二、盈利模式分析

一种观点认为,盈利模式是企业通过自身和相关利益者资源的整合而形成的一种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探求生意的利润来源,生成过程和产出方式的系统方法,即对企业的所有经营要素进行价值识别或管理,从所有经营要素中找到盈利机会。前者将盈利模式视为一种商业架构,后者将其视为一种盈利的方法。实际上,二者没有本质的差别,其核心都是强调:盈利模式是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够获得一定利润的企业要素的组合方式。目前,国外零售商一般采取的是“吃差价”盈利模式,即通过扩大网点规模和提高销售规模,逼迫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格,获取采购价与零售价差价以达到盈利的目的。该模式下,零售商提高零售价格的空间会因商品越来越丰富、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越来越小。但与此同时,随着零售企业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迫使厂商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零售商在将好处部分转移给消费者(比如降低零售价,或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利润。因此,国外零售商提高毛利率不是抬高零售价格的结果,而是压低进货价格的结果。国内零售商盈利模式则是在兼顾“吃差价”的基础上,通过天天低价与现金交易的销售模式取悦消费者以巩固其对销售终端的控制权,同时通过扩大规模来压低采购价格,并依靠延期支付货款、获取通道费等不同类型的返利来弥补销售业务的亏损,即所谓的“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笔者认为,零售企业的利润来源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赚取进销差价阶段。零售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由于零售商在零售环节为厂商承担了销售职能,厂商转让的价值,称为让渡利润;二是在零售环节为顾客创造了新价值,顾客转让的价值,可称为追加利润。零售环节包括采购、配送和销售等基本活动,涉及厂商、零售商和顾客三个主体,发生一买一卖两次交易行为,其模式形成的核心是围绕着经济利益的分配,表现为零售商的购销差价水平,采购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厂商的博弈,销售价格水平取决于零售商和顾客的博弈,因此购销差价的“差额”是三者之间博弈的结果,谁在博弈当中占据主导地位,就会形成以谁为中心的零售业盈利模式。

第二阶段,从厂家或供货商处赚取利润。零售商收取的费用多种多样,用“苛捐杂税”这个形容再适合不过,如店庆费、入场费、广告费、促销费及管理费等。按正常运作模式,中国家电连锁行业的平均毛利率仅有10%,公司净利润普遍在1%-2%。现在有些连锁卖场之所以开的红红火火,大部分因素是它们的盈利模式并不是按照国际先进发达的连锁业正常的盈利模式来运作,而是通过很多掠夺性的、非正常性的手段来取得利润,这部分的利润远远高于正常的10%的毛利润。资料显示,我国家电零售业的其他业务利润率远远高于主营业务增值率。国美电器2004年,其他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增长率的3.51倍。而苏宁电器2005年,其他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增长率的2.02倍。所谓的“其他业务”有:促销收入、进场费用、货品上架费、空调安装管理费、展台费、广告费等。

第三阶段,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将客户服务看做新的利润增长点,针对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通过提供专业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各种富有特色的个性化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甚至推出自有品牌。该阶段企业要努力把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方式变为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营销方式,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实施差异化经营策略,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凭借家电企业的终端优势,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系统以及信息数据采集、挖掘、分析、决策系统,分析消费数据和消费习惯,并将研究结果直接反馈到上游的生产和定单环节,实现“以销定产”,使得整个供应链成本最小化,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三、我国家电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的理性选择

从零售盈利模式分析,笔者认为家电零售业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扩大购销差价,降低经营成本和收取渠道费用。利润的三个来源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盈利模式。

1.扩大购销差价。随着商品的极大丰富和零售设施的进一步饱和,零售商提高零售价格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是随着零售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有能力迫使厂商进一步降低采购价格,在将好处部分转移给顾客的同时(或是降低零售价,或是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提供更好的服务或商品),也可以增加自己的利润。作为家电商业渠道的主力军,家电零售商们在不断扩张增强实力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考虑把家电销售从单纯地卖商品过渡到“卖服务”、“卖品牌”、“卖文化”上面,把低级肤浅的价格竞争提升到更高层次,与国际知名的家电连锁业态接轨,这样才能让自己在这场激烈的渠道争夺战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2.收取渠道费用。2006年11月15日,由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和工商总局出台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方法》开始正式实施。该《办法》详细规定了零售商收取促销服务费的条件、程序、不得收取的费用项目,并明确规定零售商与供应商约定的支付期限最长不超过收货后60天等。因此我国的家电零售商应当严格按照合作标准来规范厂商合作,共同保障厂商合作利益,逐步改变通过向家电供货商收取渠道费来增加利润的模式。家电零售商应尽力而为,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与现有的eRp系统完美的结合,与供货商进行行业间B2B的对接,双方数据库的对接可以围绕客户需求分析、终端商业设计、产品展示演示、产品零售技术等“一体化”实现全程合作。

目前,以收取渠道费用为主的“吃供应商”模式是我国零售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盈利模式。这种盈利模式为我国零售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企业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基础,但这种模式是否适应新的形势则有待商榷。首先,随着国外零售企业在我国的快速扩张,在国内零供关系不断与国际通用做法相接轨的过程中,国内目前的零供关系模式会逐渐被打破,也即国内本土零售企业“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以及由此导致的零售商规模扩张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其次,由于“吃供应商”的盈利模式使得零售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管理,获得周期性无成本短期融资投入企业经营,或通过变相手段转做他用,这在零售商外部融资面临较大困难时,可以借此来缓解规模扩张和资金瓶颈之间的矛盾,但会引发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关系紧张。站在整个行业长期发展的角度上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3.降低供应链的经营成本。一直以来,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倾向于向厂商转嫁成本,自身费用的减少是建立在厂商费用增加的基础上。因此未来的盈利模式还必须转移至优化渠道价值链,降低费用,使渠道总利润增加,顾客、零售商和厂商三方共享价值链优化带来的利润。优化价值链的核心是降低三方,特别是零售商和厂商双方的费用成本,回到零售商通过主营业务盈利的模式上来。另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家电零售商要优化流程,向内部管理要效率,将企业理念、经营观测、服务规范上升为标准化的文字制度,使企业的经营环节、经营过程、管理制度成为一种可继承和可监督技能,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业务流程再造包括商品管理、库存管理和门店运营,比如电子商务可以保证低缺货率,不会因为商品远距离进货而失去顾客。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2

【关键词】大卖场;盈利模式;产业链绩效

一、引言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大陆,把大卖场模式也带入了中国。大卖场模式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价格定位上,采取了严格按商品的品种分别定价的方法,大卖场一般的价格政策和价格形象是:最优的品质、最优的价格。以自己加工的商品为第二利润源;合理组织供应商和商品配送以获取第三利润源;出租场地给商品品质相关联和互补的供应商,以降低经营成本。大卖场凭借其庞大的体积、一站式的购物环境、精细的产品分类、超低的价格以及旺盛的人气,无论是从营业面积、商品数量、销售额抑或影响力而言,都成为零售业态中的重要力量。家乐福最早将大卖场概念引进中国,开创了全新的大卖场商业模式。后来的国美、苏宁等大卖场模式也都或多或少借鉴了这一模式。但是一些大卖场兼并联盟,垄断销售终端,逼生产商降价让利,操控市场价格,有可能使制造企业变成卖场的厂房。大卖场和生产商之间的矛盾在很多行业显现,比如格力电器退出大卖场,卡夫与世纪联华,以及康师傅与家乐福的矛盾等。这凸显了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关系、绩效情况、整合与优化的动力机制等因素对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的生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型大卖场贱买贵卖、通道费、租金、常规商业功能发挥等不同盈利模式与产业链的绩效之间也有较强的关联,但对于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的关联程度,学界一直缺乏有效的度量方法和尝试。这种缺乏容易造成对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和产业链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危害认识不足,从而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因此,探讨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究竟如何或从多大程度上影响产业链绩效,成为我们认识二者之间的关联,从而促进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和产业链绩效提升所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然而,传统分析理论一般仅重视从生产者视角探讨制造业产业链绩效,提出诸如资金投入因素、人力资本因素、创新研发因素、企业流动性因素(市场势力因素)、工资水平、金融环境、分工因素、所有制因素等分析制造业产业链绩效的框架。这种分析框架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产业链绩效提升的影响因素,但是,随着流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跃升,流通产业的影响力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大卖场所具有的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双重属性,既可以引导生产,又可以促进消费,成为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优化产业结构,从而提升经济绩效的重要战略因素。因此,分析制造业产业链绩效的影响因素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流通方面的因素,从本研究来看,主要是零售方面的因素;二是制造方面的因素。因此,本研究拟从这两个方面搭建研究框架。

在此框架下,通过研究发现,大卖场盈利模式与产业链绩效相互关联的作用机理并非是简单的直接关联,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是由大卖场和零售产业多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比如大卖场盈利模式、零售规模、零售绩效和大卖场分工水平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二、理论分析

理论研究表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是由分工深化、顾客价值和信息技术所推动的,其提升产业链绩效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服务中间需求增长与分工深化提升专业化效率,顾客价值创新催生更好的服务满足和产业链报酬递增,零售服务创新与信息化交易平台网络建设导致交易费用降低等方面。而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测量:

一是零售的盈利能力和水平。大型大卖场的盈利能力是反映其纵向约束能力的重要指标。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大型大卖场对制造业产业链实施更强的纵向约束和控制,从而有更大空间提供更多的零售服务以改善产业链绩效(Lariviereandpadmanabhan,1997;Desai,2000;徐从才、丁宁,2008)。在现实中,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商业毛利率、成本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大卖场的盈利能力。

二是大卖场的产业组织与规模。零售产业集中度与规模情况也是影响零售市场势力的重要因素,是增强大卖场议价能力的重要指针。零售市场集中度与规模的上升可以有效促进大型大卖场集中资本,从而实现规模报酬递增,降低流通成本,从而有利于产业链整体成本降低,产业链绩效提升(Bloom,2000;Rao,a.andH.mahi,2003)。但是,如果缺乏有效政府管制,大卖场一家独大,会形成市场优势地位,会导致部分大卖场滥用市场地位,从而导致制造商利润受到挤压,零供危机凸显,从而降低产业链条整体优化能力,限制了产业链绩效的提升。

三是大卖场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卖场专业化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促进了零售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促进市场扩张,产生了规模报酬递增的收益,同时降低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扩大了零售企业盈利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对零售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节约也促使整个产业链的绩效提升和成本节约,并通过迂回生产链条,促进采购、物流、销售、管理、财务、信息、售后等专业化功能细分,实现产业链绩效的优化。

四是零售的服务创新角度。大型大卖场专业化分工水平提升、顾客导向的价值链延伸、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标准化平台的构建等服务和价值创新,对于促使大型零售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节约交易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产业形态上,大卖场服务创新主要表现为经营业态的创新。在零售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环境中,在分工深化、信息技术和消费需求的作用下,大型大卖场在业态选择上广泛采取连锁经营方式,实现效益提升和市场扩大,进一步提升大型大卖场市场势力和盈利能力,并促进产业链绩效的优化。因此,我们可以从连锁经营程度角度测量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

三、大卖场盈利模式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

(一)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高将提升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事实上,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升是包括零售环节在内的整个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一个表现;同时,大型大卖场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显著提高大型零售商市场势力和纵向约束能力,促进大卖场之间的竞争和优胜劣汰,从而提升产业链的绩效;更进一步,大型零售盈利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优化大卖场盈利模式,为制造业产业链提供生产者服务,通过提升生产者服务绩效促进制造业和零售业融合及整体绩效的提升与优化。

(二)大卖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提高将提升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大卖场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提升是大卖场市场势力提高的集中体现,市场势力的提升有利于大卖场壮大资本规模,形成技术和人员等要素优势,并重新组合服务价值链形势,促进顾客价值链延伸,提升规模报酬递增效应。虽然也会存在零售商滥用市场势力造成产业链绩效损失的情况,但此处不妨假设在大卖场市场势力管制合理的情况下,大卖场规模扩大的积极效应。

(三)大型大卖场分工优势越明显,对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作用越大

大型大卖场分工深化沿着三条路径提升产业链绩效:一是促进分工深化,促进大卖场自身销售迂回链条效率提升,提升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二是通过提供生产者服务,包括物流、信息、研发等服务和引导,促进制造商通过服务外包,将自身资源集中于企业价值链核心环节,从而提升劳动生产率,优化产业链绩效;三是通过大卖场与制造商之间的分工融合,刺激市场中服务中间需求增长与制造商服务外移,进而提升制造商和大卖场各自的专业化效率,产生积极的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提高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大型大卖场分工迂回特征,其分工深化程度与制造商分工深化程度及产业链上下游分工程度如果不匹配,有可能导致产业链绩效的下降。

(四)连锁经营程度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制造商的劳动生产率

连锁经营的程度是衡量大型大卖场市场势力和盈利模式的重要指标,因为连锁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大卖场发挥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综合效应,优化盈利模式,提升市场势力,并进一步实施区域市场扩张,迂回提升产业链绩效。连锁经营也是大卖场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式,主要由连锁经营门店数、连锁经营面积、统一配送和自有配送额等指标衡量,其规模和比重的扩大有助于实现产销间的紧密衔接,建立统一的销售运转平台,从而使大型大卖场通过连锁经营的服务创新与标准化交易平台建设降低交易费用,提升整个产业链绩效。

(五)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有一定的差异性

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效应越明显。由于大卖场的社会分工程度、连锁经营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各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市场化程度和制度环境的差异,导致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发挥产业链绩效提升作用效果的差异。这其中,市场化进程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它涉及到产品与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各种市场法律法规的执行。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区域,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化改革较为深入,大型大卖场的分工专业化与连锁经营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市场化较高的区域,法制契约的执行程度和政府对于市场的管制较为规范,也有利于减少行业不规范和寻租行为的发生。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从大卖场视角研究制造业结构调整、产业链绩效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对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影响产业链绩效的具体研究则不多见。本文研究了一个综合零售与制造因素的产业链绩效影响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大卖场因素和制造业因素对产业链绩效的影响都较为显著。其中,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优化和能力提升对产业链绩效提升作用显著。同时可以借助提升为制造商提供生产者服务绩效促进制造业和零售业融合及整体绩效的提升与优化。但是,限于数据的缺乏,本文没有对细分行业及外资进入对产业链绩效影响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和分析,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从政策含义来看,正是由于大型大卖场盈利模式、分工深化、零售规模与组织化程度、零售效率和零售业态先进性等因素对产业链绩效提升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利用零售盈利模式转型、分工深化,通过规模化与组织化提升效率和业态先进性等促进产业链绩效提升。

【参考文献】

[1]Lariviere,martin,a.,andV.padmanabhan,Slottingallowancesandnewproductintroduction[J].marketingScience,1997,19(2):112-128.

[2]Desai,p.,multiplemessagestoRetainRetailers:SignalingnewproductDemand[J].marketingScience,2000,

19(4):81-89.

[3]徐从才,丁宁.服务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价值链创新与绩效――基于大型大卖场纵向约束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8(8):77-86.

[4]Bloom,pauln.,andperry,Vanessa.G.,Retailerpowerandsupplierwelfare:theCaseofwal-mart[J].JournalofRetailing,2001,77(2):379-396.

[5]Rao,a.andH.mahi,thepriceofLaunchinganewproduct:empiricalevidenceonFactorsaffectingtheRelativemagnitudeofSlottingallowances[J].marketingScience,2003,

22(2):46-68.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3

[关键词]网上零售盈利模式关键成功因素

一、引言

网上零售经营是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和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产物。我国目前网上商店总量超过10万家,但约有90%以上的网店至今未盈利。影响网上商店盈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能否建立一个网上零售经营的成功因素模型?国内目前仅台湾中原大学林震源等以天下网络书店为例对电子商务网站经营的关键成功因素初步作过定性探索,国际上相关研究则集中在网店自身可用性、安全性等方面。本文主要围绕企业网上零售(B2C模式)的经营问题展开讨论,探究、归纳网上零售商店经营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关键成功因素模型,以期为我国经营网上零售商店的企业提供借鉴。

二、网上零售企业的特征及其成功界定标准

1.参与网上零售的企业类型及特点

目前参与网上零售的企业主要有经营离线商店的零售商、纯粹的虚拟零售企业,以及商品制造商等几种类型。

(1)经营离线商店的零售商。此种网店采用网上开店与网下开店结合经营的方式,网上零售只是作为企业开拓市场的一条渠道,如美国的wall-mart、中国的新华书店等。因为有网下店铺支持,它们在商品价位、销售技巧方面都更高一筹,也容易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目前国内外这类网店的成功率最高,如瑞典为58%,美国为56%,中国能盈利的网店也主要是这种类型。

(2)纯粹的虚拟零售企业。这类企业是电子商务的产物,网上零售是其惟一的销售方式,零售利润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依靠网上零售生存,如亚马逊网上书店。

(3)商品制造商。这类企业可以网上开店与网下开店相结合开展网上零售业务,也可以纯粹借助虚拟网店直销零售,如海尔集团、戴尔电脑公司。由于企业本身就是产品制造者,采取网上直销既给顾客带来价格优势,又减少了商品库存的压力。

2.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界定标准

企业成功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能否盈利则是问题的关键。据有关研究机构对十个主要行业近百个B2C网站的盈利模式调查,网上零售商店的盈利模式——即在一个时期内相对稳定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商业零售。因此,在确立网上零售商店成功的界定标准时,可以把网店是否盈利作为一个主要指标,把网店的生存期或业主持有时间长短作为辅助指标;而网店盈利与否可以用其销售增长率、利润额、利润增长率为标准进行界定。

三、网上商店经营关键成功因素模型

1.影响网上商店经营的成功因素

影响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因素除网店的盈利模式外,其他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主力商品与货源:网店主力商品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网店盈利的高低,决定着店主投入精力、体力、时间、感情的收益指标,也确定了网店在“市场”及买家心目中的定位;而掌握物美价廉的货源则是网店成功经营的关键。

(2)网店的店址:网店拥有好的网络地址,就拥有了稳定的访问客流量,为网店经营成功提供了基础保证。

(3)品牌形象与商家信誉:值得信赖的网店品牌形象与良好的商家信誉,可以增加客户的信赖及品牌的忠诚度。

(4)店内商品定价:最能影响中国网上购物用户购买决策的因素是产品的价格高低和定价模式,据iResearch的市场调查显示,其比例为42.7%4,居各项因素之首。通常消费者较偏好将包装、运费成本内含在售价内的定价模式。

(5)网上购物的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影响网上零售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网店经营一段时间后难以为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流配送问题所致。在物流的产品包装环节,产品包装的完整性和超值性从心理上影响顾客对网店的评价。

(6)客户服务:良好的客户服务是建立客户忠诚度的最佳办法,包括网店所呈现的服务态度、回应客户需求、退换货品服务或申诉处理的速度等,都能影响客户对网店的信任感。在网店显著位置上强调其客户服务的详细内容,可以加强客户对网店的信心及购物意愿。

(7)顾客隐私权维护:采取一系列信息保密手段,维护客户的隐私权,这是网络消费者十分关心和顾虑较多的问题。在资料上传时,要强调不会将客户资料作为他用,未经客户同意不会乱寄广告信函等信息,以免造成顾客反感。

(8)诚信环境:诚信问题是困扰网上开店成功的重要环境因素。据中国消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涉及网上交易的投诉为3663起,到2005年增至7189起,增幅达到96.3%。成功的网店经营者十分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

2.网上商店经营关键成功因素模型

依据上文提出的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的界定标准,综合考虑影响网上零售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归纳为盈利模式、基本条件、管理策略、经营细节、社会环境五个子要素,构建起一个网上零售商店经营的成功因素模型,如图所示。

网上零售商店经营成功因素模型图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4

第一阶段:空调专营模式

苏宁创业初采用的是空调专营模式,专注于空调的大批量批发销售。在该模式下,苏宁与以春兰、华宝、松下等为首的一批著名空调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在家电行业首创淡季订货、反季节打款模式,支持厂家淡季正常生产运作、避免资源闲置,反过来,厂家旺季回报苏宁,给予货源保证和优惠政策,厂商携手,共进同退;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安装、维修等一体化服务,牢牢抓住顾客,使得“先卖货后进货”的轻资产运营成为可能。

这一阶段,苏宁试图通过依附供应商的“千鸟傍鳄鱼”方式,构建利于生存的商业生态系统。该模式在空调供不应求时期优势明显,苏宁凭借供应商和顾客两大制胜武器,逐渐成为我国最大空调销售商。但是这种空调专营模式的风险很高,一方面严重依附于供应商,渠道话语权薄弱;另一方面淡季订货、反季节打款模式对资金投入要求很高,一旦市场预测不准确将导致巨大损失。

第二阶段:家电连锁模式

在这一阶段,供应商开始市场渠道模式变革,限制大商规模,苏宁原先的空调专营模式难以为继。面对挑战,苏宁果断转型:一方面,从“批发重心”回归“零售重心”,尝试连锁经营,采取“横向扩张”与“纵向渗透”相结合的立式拓展模式,在全国建立加盟店、直营店;另一方面,从单一的空调经营商向综合家电经营转变,销售空调、电视、冰箱等各种家电用品,并逐步建立3C(家电、电脑、通讯)连锁店。

家电连锁相对于专营店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苏宁精准把握家电连锁的核心要素:规模、平台、服务,并在这些方面投入大量资源,通过标准化复制、专业化服务,实现全国连锁。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第一,通过控制渠道终端来挤压供应商的做法,使厂商矛盾加剧。第二,连锁店的毛利水平较低,而地价、物业费用上涨,依靠规模扩张驱动成长的效应在逐渐减小。第三,B2C电子商务在3C领域迅速崛起,分流大批顾客,特别是学生、白领等年轻购物群体。

第三阶段:“综合商品零售”模式

为涉足综合商品零售,实现多渠道发展,苏宁尝试“旗舰店+互联网+乐购仕生活广场”这一新思路、新模式。首先,尝试连锁店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旗舰店+互联网”模式。在保持连锁店稳健、快速发展态势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不断丰富产品线、优化购物流程。两者自主采购、独立销售、共享物流等平台,一方面苏宁易购有效突破了实体经营的局限,充分利用四大服务终端为消费体验、售后、提货、物流提供便利,使电商服务实现本地化和可察可感化;另一方面,苏宁易购销售包括3C产品、图书、家居、服装等商品,品类多样、丰富,弥补店面家电产品单一的缺陷。

涉足综合商品零售的另一种尝试是通过收购日本电器连锁商LaoX,借鉴其家电为主的多元化商品销售的经验,促进苏宁在本土市场上丰富商品种类方面的创新。通过开设日本风格的乐购仕生活广场,利用全新的商业设计、商品规划与组合,以3C家电为主体、个人消费品为主导、家用家居日用品为延伸,形成了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一站式家庭购物中心,开拓连锁发展新格局。

从商业模式上看,新的战略业务单位的组合实现了实体与线上“虚实互动、协同发展”的模式,而不是简单的相互竞争。苏宁发展也呈现多业态、多渠道的特点,市场覆盖率更大,涉及范围更广。在租金、人工成本上涨、家电消费颓靡的情况下,这种“旗舰店+电子商务+乐购仕生活广场”陆海空结合互动,为试水综合零售的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但是该模式也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怎样实现电子商务与实体门店的真正融合,特别是苏宁易购销售商品种类问题、相同商品的价格问题、售后服务协调问题?其次,如何在原有物流体系下建立小物件、单品的配送物流体系成为制约苏宁线上线下虚实互动的关键所在。

苏宁盈利模式分析

在很多情况下,商业模式被直观等同于盈利模式,即企业如何赚钱。盈利模式之于企业就如血管之于人体,只有良好的盈利模式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苏宁不同阶段的盈利模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阶段:抓住客户,依附供应商,循环增值

苏宁从空调专营入手,面对创业资金短缺难题,大胆提出“先卖货、后进货”资金运营方式,即通过专业化的优质服务抓住顾客,先收取货款,然后用这些资金去进货,最后再送货上门、提供安装等服务,形成“收款-进货-安装售后”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顾客的资金支持其自身和供应商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与供应商的关系。通过反季节打款,支持供应商淡季生产,使苏宁能够得到更多的优惠价格和支持政策,并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将优惠传递给顾客,培育顾客忠诚度,形成“顾客-苏宁-供应商-苏宁-顾客”循环相生的良性商业过程。

第二阶段:多元收入,降低成本

苏宁在连锁阶段实现了收入的多元化:第一,通过集中采购,得到优惠的商品进价,高价销售,“吃商品的差价”,这是家电连锁最基本的盈利方式。第二,通过控制终端,向供应商索要不同类型的返利、通道费、促销费等,并且通过对供应商延期付款、对消费者收取现金的方式取得零成本发展资金,俗称“吃供应商”的模式。第三,利用信息化达到与供应商协同的效果,充分发挥后台支持平台作用,降低采购、物流、销售等方面的费用,形成后台优化效应。第四,围绕客户需求,开发it帮客、阳光包系列增值服务,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盈利能力。

3、综合销售,拓展渠道,长久盈利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5

要想认清零售药店未来健康的发展趋势,必须对零售药店发展有个整体认识,包括对过去零售药店发展进程的分析和总结。

过去五年是中国零售药店和零售连锁公司的迅猛发展的五年,有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的零售药店数量只有7万家,而到2005年已经突破了25万家,门店数量增幅高达357%。其中,零售连锁数量从2000年的169家发展到2005年的1753家,而在2002年到2003年是连锁药店门店数量迅速扩张的一年,从2002年的503家迅速发展到2003年的1216家,首次突破千家大关。2005年零售连锁药店的门店总数已经达到36240,其中有71.35%为连锁药店的加盟店。相比之下,药品零售市场份额只增长了282%。零售药店增速过快,药品零售市场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市场竞争加剧,门店盈利模式的探寻成为各零售药店经营管理中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据《中国药店》百强连锁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零售连锁公司的市场销售份额占比增长也非常迅速,市场集中度进一步集中,连锁百强销售总额占药品零售销售总额比例从2002年的25.8%迅速增长到了2005年的43.5%。这些数据显示药品零售市场竞争格局的进一步加剧,门店盈利模式的创新成为了药店经营管理的核心竞争力;零售连锁的市场竞争潜力大于社会单体药店;零售连锁加盟店的数量占比还较大,如何规范管理连锁药店各门店资源,包括对加盟店的逐步管理到位,是连锁药店发展壮大的潜在驱动力。2007年零售药店的发展已经到了集合并营造门店资源换利润的管理盈利时代。

零售药店的发展我们可以把他分为四个阶段,发展的主线是零售连锁药店发展和成长历程。在过去的五年中零售药店在激烈甚至血腥的竞争中走来,逐步形成了目前各地区主流连锁药店格局的形成,为连锁药店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过去的五年零售药店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药店发展的前二个阶段,即从以门店经营的基本盈利模式为主的第一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在产品销售利差价基础上的寻求产品利润最大化。包括零售行业最基本的盈利手段产品销售差价,门店产品价格竞争来吸引消费者,寻求高毛利产品的销售,提升店员零售行业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药店进行简单的多品类经营思路,门店格局与销售氛围提升吸引消费者等等。再到以全面提升门店盈利水平模式的第二阶段,其核心思想是总结各种盈利模式并适时运用。包括连锁药店公司有组织地组织门店营业员进行高毛利产品的统一推荐促销和拦截工作,以公司出面全面底价企业产品并利用自身门店人员优势进行产品终端推广和促销活动,并以此产品有意识地拦截同类高价低利润的品牌产品;针对销售较好的产品联合生产企业进行联合采购或进行贴牌加工,甚至一些门店数量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连锁企业开始运用发展自有品牌(pB)产品来增加产品销售的利润率;门店产品多元化经营模式,如引入非药品产品的销售,个人护理产品的销售,以及改造目前普通药店为药妆店的赢利模式;开展个性化专业化药店模式,如肿瘤药房、糖尿病药房等等;规模化、系统化有组织地店员团队促销模式,驻店店员促销模式,平价大卖场模式,社区便利店模式,数据库营销赢利模式等等。

在零售药店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始终贯穿始终的焦点问题依然是价格和利润,即以价格竞争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市场现实,其对市场的影响作用随着零售药店规模化和经营管理统一性进程的加快而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脱离价格竞争泥潭,演变门店资源优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药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内容。2007年零售药店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谁能真正解决好零售药店在第三阶段进程中的经营管理的诸多核心问题,谁能在下阶段的行业竞争中取胜。药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内容主要包括门店客流资源充分合理挖掘,门店产品品类合理组合,季节性产品的合理上柜,门店店员角色合理扮演,店员素质提升与产品合理推荐,店员管理与产品组合营销,相同品类合理价格带和密度的选择等等门店经营管理技巧上的提升。其核心盈利思想是通过精心经营、创造和积累门店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转化门店资源优势,并通过上游供应厂商实现门店资源价值的现金转化,增加门店的盈利水平。这一阶段的核心经营思想就是苦练内功,建设和打造自身资源优势,并以此为本钱向上游生产厂商要经营利润和发展空间,其重点工作在于两个方面:一、建立和完善自身经营优势资源。二、通过有效途径换取药店经营利润和发展机会。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6

【关键词】直销盈利模式电子商务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戴尔(DeLL)公司创立以前,计算机行业都是由制造商生产后,配售给经销商和零售商,再由他们卖给消费者。戴尔公司认为,电脑的间接销售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并且由于计算机部件更新率快,大量的库存积压会使计算机制造商的收益率降低。

基于上述分析,戴尔确定了其公司“基于网上目录的直销模式”,改进消费者购买电脑的过程,把电脑直接销售到使用者手中。公司凭借互联网等电子商务平台向客户直接销售,使公司更贴身的为顾客提供价值及服务。

(二)研究方法

(1)通过戴尔官方网站,体验pC机的购买流程,以了解戴尔产品的品质特征,客户服务方式态度及售后服务的保证,为后续的定量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2)与周围消费戴尔电脑的同学进行访谈和调查。受访者的经济状况有明显的层次区分,不同性别的人数各占一半,大多数为在校学生,小部分刚刚就业。

(3)通过“鱼骨图”分析法,找出制约戴尔“基于网上目录的直销盈利模式”的制约因素;通过“Swot”分析法,找出戴尔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威胁和机会,分析戴尔的竞争力。

二、戴尔直销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一)基本情况

根据数据显示,戴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提品和服务,在过去的几年内戴尔的网上商店销售额在全球保持增长态势,在亚洲的发展逐步增强。

中国目前已成为戴尔全球收入的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自2000财年到2010财年,戴尔中国的收入增涨了11倍,销售量增涨了52%。根据iDC(internetDataCenter)的报告,戴尔现在成为中国第二大计算机供应商,拥有9%的市场份额。

(二)戴尔“基于网上目录的直销盈利模式”制约因素

戴尔营销模式的主要制约因素有:搭建和维护电子商务平台网站费用高;建立相应的库存和配送系统耗时长;网上交易数量小,商家因为订货过少而承担相当高的订货的价格;整个商品目录庞大;支付和安全认证等技术因素制约。

(三)戴尔“基于网上目录的直销盈利模式”的竞争力分析

根据对同学们在网上商店购买,使用戴尔电脑的调查与汇总,利用Swot分析方法发现戴尔网上直销盈利模式的特征。

(四)戴尔网上直销盈利模式运行原理

戴尔公司的主要供应商与戴尔以企业外部网相连,建立了一个供应商门户网站,客户订单每两小时更新一次,供应商根据客户需求立即供货。在戴尔公司的直销网站上,提供了跟踪和查询消费者订货状况的借口,使消费者可以查询已订购的商品从发出订单到送货的全过程。

三、戴尔直销电子商务模式启示

戴尔之所以能在网上直销盈利模式中获得成功,关键因素就是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商业系统,即一个富有成效的供应链以及零库存的经验模式。戴尔主要采取B2C网上商店的电子商务模式,绕过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到终端消费者。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7

零售行业面临消费复苏缓慢、渠道竞争激烈等难题,行业景气度仍在低位运行。为实现新发展,零售行业加快转型探索,越来越多的实体零售商纷纷开始了线上线下全渠道打通的尝试,对与企业生存密切相关的各类利益相关者来说,如何了解和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数据信息,尤其是在此甚础上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找出企业的优劣势以及各类潜在危机和风险以便做出正确决策就变得至关重要。苏宁作为零售行业转型的先行者,过去五年一直在积极探索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互联网零售企业的方法路径,2013年苏宁进入了转型提速的深化阶段,更名“苏宁云商”,全面转型“云商”发展模式,明确了以互联网零售为主体。以苏宁云商为研究对象能更有代表性的展现电子商务这种营销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选取了苏宁云商集团2005年至2013年的财务报告,将苏宁云商集团在开启电子商务平台前后年份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对比,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几个方面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总结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找出不足,提出建议。

二、盈利能力分析基本理论

(一)财务分析涵义

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及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采用一定的会计分析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从而为财务计划、决策、监督和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

财务分析作为财务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财务分析是利用企业财务信息,对企业的整体与局部、历史与未来、短期与长远进行比较,以揭示企业现实价值和预测企业未来价值为目的的分析与评价。狭义的财务分析是指借助企业财务报表及一系列财务指标,以历史财务信息为基础,以揭示企业现实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分析。

(二)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

1.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表示企业每1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的支出和形成企业利润。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净利率的最初基础,如果销售毛利率过低,说明企业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弥补各项期间费用支出或弥补期间费用后的盈利水平就不会高。通过本指标可预测企业盈利能力。

2.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实现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对比关系,用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取的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3.总资产净利润率

总资产净利润率反映的是企业运用全部资产所获得利润的水平,是考察全部资产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总额×100%

总资产净利润率指标表明企业每占用1元的资产平均能获得多少利润。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果和达到的盈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该指标越大,表明总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盈利水平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三、苏宁云商盈利能力分析诊断

(一)销售毛利率分析

通过观察苏宁易购上线的2009年前后销售毛利率的变化,发现自2009年之后,销售毛利率维持在17%左右,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2005年到2011年,每年的毛利率都有所增长,但2012年、2012年毛利率接连下降。到2013年,更是跌出了保持了近五年的17%以上的水平。

再观察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可以看到其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增加的幅度非常大,几近翻倍。但计算可知,2013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增加了7.05%,同时成本也增加了10.38%。虽然销售收入连年大幅度增加,但其增幅低于销售成本的增幅。所以其销售毛利率呈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苏宁云商的盈利能力一般。

在传统家电产品方面,公司加强传统优势品类如冰箱、空调器产品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公司规模采购的优势,加大让价幅度,让利消费者,毛利率一定程度下降的同时,销售收入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在通讯、数码及it产品方面,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对数码产品市场带来影响,数码产品市场销售有所下滑;公司推动通讯产品在市场、品牌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增速有所放缓。公司进一步在加强与运营商合作,佣金收入有所提高。

在生活、百货类产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明确了百货、图书、家居等品类的经营策略,以开放平台经营的方式,提升客户体验。整合红孩子、并购品牌,加强母婴、化妆品产品供应链建设,销售提升较快,短期内公司以低价策略建立在此类商品上的竞争优势,毛利率暂时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销售净利率分析

读表可观察得出从2005年开始至2011年,公司的销售净利率一直保持较快的速度增长,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启后一度维持在5%以上,可见其获利能力较好,但是在2012年之后,销售净利率迅速下降,到了2013年更是不足0.1%,通过查阅企业绩效标准,2012年批发和零售行业标准销售净利率为10.7%,说明苏宁云商的产品销售收入净额的获利能力较差。销售净利率的降低幅度远远低于毛利率的降低幅度,说明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明显增加。2013年销售费用率从2012年的12.01%增加到12.10%,管理费用率从2012年的2.39%增加到2.67%。

查阅报表可以看出费用增加的原因“报告期内,可比店面同比销售下降,而租金、人员等费用相对刚性,此外为提升苏宁易购品牌形象及市场份额,公司加大了宣传、促销推广力度,相关投入增加,使得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另公司银行借款增加带来利息支出有所增加以及消费刷卡比例上升,财务费用率也有所上升。”毛利下降,三项费用增长,营业收入虽然增长,但基数过大,增长率不高,不及营业成本的增长率,导致净利润下降,从而导致销售净利率近两年下降。

(三)总资产净利润率分析

从表可3以看到,总资产净利润率从2007年开始有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下降到了3.6859%,到了2013年,低到了0.1317%。细分至净利润与总资产要素,我们可以看到总资产从2005年至2013年一直在高速增长,公司规模扩大,但净利润从2005年至2011年增长了之后,开始下降,特别是2013年,净利润下降幅度非常大。从总资产利润率方面来看,苏宁云商的盈利能力有所欠缺,资产利用效率有限。

(四)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变化趋势同销售净利率相似,都是在2012年开始下降,在2013年降幅很大。而201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行业标准为3.4%,苏宁云商的成本费用控制在2011年之前都控制的很好,但在2012年开始,控制水准下滑。

主要原因是由于利润总额在连续七年的高增长之后,出现下降的趋势。2013年外部环境不甚乐观,且公司处于探索建立新型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过程,加大了在市场推广、人员储备、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因此利润有一定的亏损。其盈利能力需要加强。

四、苏宁云商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总结与对策

(一)苏宁云商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总结

苏宁盈利能力的各项指标表明苏宁云商在涉足电子商务的2009年以来,短期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但总体仍处于一个健康稳定的水平。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苏宁云商将销售重心开始转向网络端,因此苏宁云商的实体门店从之前的每年增加300多家转变为负增长,然而苏宁云商关店裁员,发展网络业务的行为带来的就是短期内盈利能力的下降。同时,国内有相对于苏宁云商更成熟的网上商城比如说京东商城,其对苏宁的狙击以及竞争优势巨大,可见在未来的两三年内苏宁云商盈利能力将会有小幅度的提升,但是不会有太大的改观。但短期低迷之后,其盈利能力应当会有所提升,其发展电子商务的优势也会体现。

2013年外部环境不甚乐观,苏宁云商各项发展能力指标有所变差,但总资产仍在高速增加,主要是基数大,增加的绝对值是很大的。公司积极应对加快转型进程,探索建立新型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加大在市场推广、人员储备、物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进行超前储备,短期来看对公司运营效益带来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客户体验和降低企业成本,为公司实现互联网零售转型奠定基础。所以总体而言成长性较好,有很大发展潜力。

公司加快代垫财政补贴款的收回,导致应收账款周转率提高;随着线上业务的较快发展,商品品类的不断丰富,包括在母婴、日用、化妆、百货、图书等品类拓展,销售网络覆盖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但销售规模的扩大还需要此类业务的逐步专业化、提升成熟度,与此同时公司物流体系的建设有一定的滞后,使得库存周转天数有所增加;随着公司物流布局的不断完善,运作能力的加强,销售规模提升,存货周转能够加快;由于公司销售收入增长有所放缓,而公司自建店面、物流基地规模较快增长,使得流动资产、总资产周转天数有所增加。营运能力保持较好的水平。

(二)苏宁云商经营管理问题的对策

三项费用的控制方面,加强人员的绩效管理,以提高绩效水平;加强新开店管理,控制店面成本,注重店面经营质量提高,充分发挥规模采购优势,有效控制投入成本。加快调整或关闭绩效较差店面,优化门店结构。

不断巩固物流平台及运营能力,提高研发速度和效率。加快物流基地的建设完善物流网络布局,同时还将充分发挥全渠道优势,推广门店自提业务,并加强供应链优化实现本地采购以减少长途费用,有效地控制配送费用。

进一步加强资产运营指标的管理,合理规划,提高资产、资金效率;实体网络建设方面积极优化布局,全面建设互联网化的门店。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经销商;渠道;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4-0126-01

一、经销商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销商是指生产商指定某一流通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按照一定条件做为其产品的中间商,并在限定的区域内进行销售。在我国商品流通领域,特别是生活资料流通领域,经销商数量庞大,规模不一,其作用是有利于生产企业快速推广产品,节省生产企业在商品流通领域里的投入和运营成本,解决商品流通中的物流配送问题,同时促进生产企业向专业化发展。因此,经销商在商品流通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生产企业向商品流通领域的渗透加强,经销商逐渐被边缘化,国内的经销商在经营上越来越难,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一)两级分化现象严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销商分化严重,表现在强者愈强发展快,弱者愈弱被淘汰。销售商大的、强势品牌就会随着厂家的发展在当地市场成为强者。小的、弱势品牌就难以发展。另一方面,大经销商向上把手伸向制造业,向下控制着越来越多的零售终端,例如手机、医药的经销商就是这样。与之相对应更多的经销商因为没有把握好机会,生意做得日渐艰难。这样出现了经销商的两极分化现象。(二)盈利模式单一,发展动力不足。经销商盈利的模式主要是利用产品差价盈利,利用厂家返利政策获取利润。这样的盈利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竞争发展的需要。经销商向制造业延伸和向零售终端渗透的条件和能力毕竟有限,因此盈利模式单一,是目前经销商群体最大的隐忧。(三)销售人员流动性大,资金缺口大。销售人员在某一经销商处通过做市场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和一些客户关系后往往被其它经销商挖走,或是自动跳槽,有的甚至另起炉灶自己同类品牌成为竞争对手。在经营方面多数经销商资金缺口大,由于资金不足,旺季货源跟不上,失去了更多的赚钱机会。(四)经营过程受厂家的制约和影响。在与厂家的关系上,经销商往往处在弱势。厂家制定各种政策限制经销商,迫于竞争的压力,经销商在这个过程中一味去适应厂家。绝大多数经销商依赖于厂家的市场设计,那些不能适应厂家市场设计的经销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只好被动地适应厂家的要求。这种被动性使经销商在营销管理上相对落后,这是中国的经销商难以做大做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经销商在与厂家和零售商的合作中处于能力滞后状况。经销商能力滞后表现在对销售渠道的掌控能力相对弱。在微利时代一为生产企业作嫁衣,二为零售商作嫁衣,以让利、降价销售等价格手段来参与市场竞争;经销商的规模小、盈利差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在市场运作上独立运作能力不够。即使是厂家对经销商采取合作伙伴关系,也得听命于厂家。经销商所经营的产品是厂家的产品而不是自己的产品,靠厂家的产品差价和返利生存,这些原因使得经销商在与厂家和零售商的合作中处于能力滞后状况。(二)经销商面临激烈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商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销售渠道方面表现出激烈竞争。作为销售渠道最重要成员的经销商,同样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强势品牌的厂家和规模大的零售企业可以选择经销商,在与经销商博弈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经销商的地位被弱化,其话语权被削弱。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销商同厂家一样,面临要么生存发展、要么被淘汰的市场环境,这种市场环境短期难以改变,只有顺应这种市场环境经销商才能生存发展。(三)经销商的批发职能在萎缩,零售商逐渐强势。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生产企业、经销商都向零售领域渗透,这些变化使经销商感到钱越来越难赚,经销商持续而稳定赚钱的能力因为经销商的批发职能在萎缩,零售商逐渐强势而减弱。特别是在零售终端,零售商与经销商是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渠道关系中,各自追求的目标不完全一致。从短期来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较多,进场费及其他商场收取的费用,以及结算迟延等现象也加大了双方的分歧。经销商与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博弈中由过去的强势地位转化为处于弱势地位,是影响经销商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9

一系列零供矛盾让家乐福成为零售业的“坏孩子”,但现在它试图扭转这一局面。

3月9日,家乐福在广州成立“价格中心”,针对之前被媒体曝光的“价格欺诈”进行纠偏。而在一周前,家乐福中国区总裁罗国伟致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声明,家乐福“必须通过有效积极的沟通与供应商创建一个双赢的合作关系”。

“2011年家乐福向供应商承诺,我们不增加任何供应商的合同扣点以及费用,与家乐福配合紧密的供应商还能减少费用。”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华南区总裁曹成智告诉记者,向供应商收取高额费用不是家乐福的盈利模式。

家乐福在对供应商释放友善信号的同时,自我转型的大幕缓缓拉开。

减少扣点

“过去的已经过去,更重要的是向前看。”正如罗国伟公开信中所述,在僵持了近3个月之后,康师傅所有系列产品回到了家乐福货架。

对此,曹成智表示,康师傅提价是基于Cpi上涨,对于供应商正当的、在合理范围内的提价要求,家乐福会考虑与接受。“不过我们也在推进与康师傅共同向前看的策略,如康师傅红烧牛肉碗面在家乐福超市现在的促销价是2.7元,正常的售价是3.1元。也就是说在家乐福系统中认可了康师傅提价,但同时康师傅也给丫家乐福更多的促销资源,部分弥补消费者多支出的部分。”这意味着双方都做出了让步。

3月4日,曹成智召集家乐福华南区各小区长、店长、商品部总监、课长及处长等主管人员开了一个研讨会,主要内容是2011年家乐福与供应商的谈判策略与目标。

“2011年,家乐福向供应商承诺三点:一是我们确保对任何供应商不增加合同扣点;二是对供应商不增加收费;三是对于那些积极联手家乐福抵制通胀的供应商,还将主动降低扣点和减少费用。”曹成智表示,家乐福内部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减费清单,如进店费、开店费、条码费等已经明令禁止向供应商收取。

去年底家乐福与供应商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家乐福2011年计划将再次提高年度合同扣点,而这些年来家乐福合同扣点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渠道费用的增长让很多供应商难以承受。

作为家乐福华南区总裁,在他担任辽宁区总经理期间就尝试过为供应商“减负”,并通过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来提升销量,最终在减少供应商费用收取的同时家乐福的利润反而增加。今年,曹成智作为第一个加人家乐福中国区执行委员会的中国人,力推家乐福其他区域朝给供应商“减负”的方向走。

“目前家乐福在这方面走得非常坚决。这也给整个零售行业一个模范带头作用。”曹成智说。另一方面,家乐福自我转型也是形势所迫,目前供应商可选择的销售渠道多元,家乐福不是唯一。为家乐福提供腐乳调料产品的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韦治辉告诉记者,今年与家乐福的合同谈判还没有开始,但2010年由于家乐福单方面要求将料酒、调味料等产品的合同扣点上调数倍,公司无法承受,所以去年初除了腐乳之外的产品都退出了家乐福系统。“我们不拒绝与家乐福合作,但是家乐福不是我们唯一选择。”韦治辉表示。

优化利润结构

“我们非常清楚,家乐福的盈利模式,不是向供应商收取高额费用,而是要通过不断地提高销售、扩大市场份额的方式来获得合理的盈利能力。”曹成智表示,家乐福正在尝试转型。

在当前Cpi高涨、供应商纷纷要求提价的情况下,家乐福正努力保持自己的低价形象以留住消费者。目前各个区域的家乐福与周边农场合作,通过产地直供的模式,降低生鲜产品的采购价格,据了解,现在广州地区产地直供的生鲜商品已经达到日常采购量的30%,而在上海等市场达到了50%。

此外,针对供应商的涨价要求,以前只要处长签字就可以,但现在家乐福在上海总部与各地都成立了价格管理委员会,供应商涨价必须向价格管理委员会申请并提交详细的提价诉求、成本分析等。

在目前通胀的压力下,家乐福要通过增加合同扣点或渠道费用的方式提高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尤其是米、面、油等价格敏感商品,有些在家乐福的合同扣点已经是零,最高不超过5%。那么在保持低价形象及给供应商“减负”的背景下,家乐福如何保证自己的盈利呢?

上述家乐福内部人士透露,家乐福通过扩大高毛利商品的销售量,来优化利润结构。如曲奇、巧克力等高毛利商品,家乐福可以不收堆头费、促销费甚至降低合同扣点的方式,让供应商轻装上阵,给家乐福更多的促销资源及更低的进价,从而共同把销售做大。这样一来,家乐福通过高毛利商品的销售,增加了毛利,不仅弥补了给供应商“减负”而损失的部分利润,还额外增加收益,从而优化之前过重依赖合同扣点及渠道费用的盈利模式。而此前家乐福在辽宁尝试的结果表明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这个方案在技术层面是可行的,零售商通过调整、优化商品结构来提升盈利能力。”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关键是零售商如何更好地分配陈列资源。

盈利模式短期难改

目前我国大部分零售商利润构成是:商品的进销差价、供应商合同扣点及其他渠道费用,其中后两项占了相当的比重。而家乐福此番给供应商“减负”只是局部改良,并不是取消收费。

“零售商收取费用有它的现实性和合理性。零售商除了经营商品外,卖场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供应商处于竞争中。”一位内资零售商表示,超市不可能免费搭台让供应商唱戏,因此收取一定的渠道费用是合理的,关键是要做到零供双方的共赢。如沃尔玛和宝洁,二者默契合作使双方的渠道成本都极大地降低。

而此前家乐福与供应商关系恶化的原因是,它不断提高的合同扣点和渠道费用超过了供应商的承受能力。一位家乐福内部人士坦言,确实存在不少供应商与家乐福合作几乎不赚钱的情况,也有供应商经营不当而出现亏损。因此家乐福这种盈利模式是不健康的,必须减少对收费的依赖,增加自己的盈利能力。

“我不反对收费,但要适度。”北京商联盟代表姚文华认为零售关系最终由市场决定。目前我国“零供关系”正在发生转变,原因是供应商的规模变大、谈判能力越来越强,已经敢于对零售商的不合理收费说不。

而长期关注零供关系的鸿骏讯息技术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钟升认为,随着我国流通市场的法制化和诚信环境的建立,家乐福的商业模式必然面临调整。因为未来商业竞争不单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各供应链之间,甚至企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一旦家乐福的供应商队伍出现问题,将动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零售业盈利模式篇10

社会消费的繁荣是零售行业增长的基石。今年社会消费屡创新高,主要是物价上涨的影响,前五月物价贡献3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消费也有所上升。批零企业景气指数和批零企业家信心指数依然高位运行,显示消费市场前景看好,但消费者信心指数受近期物价上涨迅速而出现暂时性下降,我们认为这是短期观望效应。

温和的通胀对零售行业有利,其中百货最受益。预计全年社会消费保持17%的增速,奢侈品在高通胀环境下有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半年行业收入增长27%,净利润增长57%。子行业之间比较百货的盈利能力更强更稳定。内外资龙头公司对比,a股百货效率提升空间最大。全年业绩展望,收入可望保持10―20%的增长水平,部分龙头公司可能更高。净利润百货未来5年将以27―3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而家电零售企业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这个水平。

在熊市中,商业指数表现较好,目前估值与05―06年水平相当,但成长性明显高于那时,横向比较,百货a股估值已经低于香港。

渤海证券给予商业零售行业的评级为“谨慎看好”。选股思路有四:能充分分享社会消费繁荣的,高通货膨胀率时期能较快发展的,区域的百货整合者,事件推动下的主题投资。看好苏宁电器、大商股份、银座股份、鄂武商、武汉中百、欧亚集团。

广百股份(002187):快速成长的区域连锁百货龙头

区域连锁零售百货龙头企业。百货零售业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主业,在2007年公司共有10家百货门店,营业总面积达21.12万平米,门店网络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内,06年广州市内的营业总收入占百货门店总收入比达94.1%。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广东省销售规模最大的百货零售商之一。

主力门店配置趋于合理。长期以来,北京路店是公司盈利唯一主要来源,而随着天河店和新一城店的设立,收入和利润集中来源于北京路店的局面有望改变,主力门店配置趋于合理。

联销是公司最重要经营模式。公司采用的经营模式主要有:联销、购销及物业出租,其中联销是公司百货经营最重要的销售方式,也是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且贡献比例逐年增长。

公司业绩持续增长,销售规模计划达到40亿元。2004年―2006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6.3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32.73%。未来,公司计划在2―3年内增加门店3―5家,争取在广东省内的连锁网点规模达到15家,使销售规模达到40亿元。

公司近期公告称:预计0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50%―80%。日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公司实际盈利增长情况将好干这一水平,预测2007年净利润为1.50亿元,每股收益为0.94元,预测2008年一2010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22元、1.60元、1.88元。根据公司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及新开门店所带来的较好成长性,认为可以给予公司08年40倍―43倍动态市盈率,公司合理股价区间应该在48.8元―52.5元。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至2010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0.91、1.15和1.46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26、20和16倍。当前共有7位分析师跟踪,1人建议强力买入,4人建议买入,2人建议观望,综合评级系数2.14。

风险提示:广州地区市场竞争状况日趋激烈,公司经营业务相对集中;第一次尝试购物中心模式;租赁物业存在的经营风险。

大商股份(600694):业绩略好于预期

2008年1季度,大商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31%,得益于所得税税率的下调,公司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55%,占我们全年预测的25%,略好于预期。

整体来看,公司1季度各项经营指标表现均较为合理:1)销售收入增长31%,增速基本和07年持平,表明公司各门店的经营状况良好,老门店和新开门店均有较好的销售表现。2)受新店促销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毛利整体增长27.2%。3)营业费用率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增长基本稳定。4)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8%,受所得税税率下调影响,实现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55%。5)经营所得现金流达到4.721亿元,是净利润的3.8倍。

增发未获通过带来一定不确定性。公司4月21日公告其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未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我们认为,这将使公司增发项目的推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截至1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68%,长短期银行借款14.5亿元,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因此公司继续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筹措资金的空间已经不大。

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08至201o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为1.75、1.94和2.50元,对应动态市盈率为20、18和14倍。当前共有9位分析师跟踪,4人建议强力买入,4人建议买入,1人建议观望,综合评级系数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