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十篇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十篇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2:42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1

关键词:在线医疗信息服务;服务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6203

1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使得人们对健康信息的关注和需求不断增强。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寻求健康医疗信息的方式,网络已成为广大网民了解医疗保健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事实上,早在互联网商业化的初期,医疗信息服务方面的内容已经出现在网络上,国外最早出现的医疗信息服务类网站包括“健康网景”、“健康门”,国内也有不少老字号如“39健康网”、“伽马医生”、“寻医问药网”等。

随着互联网商业化的深入,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快速建立并迅速抢占部分市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调查表明:只有2692%的网民认为在医疗卫生服务类网站质询能得到及时答复,而不满意率高达41.03%,同时35.09%的网民认为答复可信度不高。此外,众多的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盈利模式模糊,至今未能实现盈利,平台长期健康发展存疑。由此可见,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较大的质疑。

因此,本文以目前国内典型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为研究对象,从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和“好大夫在线”等三个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进行比较分析,期望进一步揭示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内在机制,对医疗健康服务类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研究方法与信息来源

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法对三个典型的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揭示医疗健康服务类网站的发展方向和内在机制。案例研究依据研究目的与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探索性案例研究、解释性案例研究与描述性案例研究。探索型案例研究往往是界定一个研究问题前试探性研究;解释性案例研究通常用于因果关系的探索;描述性案例研究是在研究前就形成和明确一个理论导向,并以此作为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它一般要求在研究前明确分析单元。本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案例研究法,通过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的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分析,发现阻碍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壁垒。其中的分析单元是服务模式、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2.2信息获取方式

本研究采用多元化的资料收集渠道从而获得相互映证的信息,搜集公开出版物与“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相关的资料;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的相关报道和网站发展历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并做出相对客观的评价;收集用户在相应论坛对“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的体验评价及建议。

3典型在线医疗信息服务平台的比较分析

39健康网()是广州启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网站,该网站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巨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网站。该网站开通以来,依托三九集团的品牌效应,凭借强大的医药专业背景支持、坚实的互联网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团队,迅速发展壮大,在我国在线医疗行业占有一席之位。

“寻医问药”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百姓健康和医疗专业人士服务平台的构建。“寻医问药”依靠自身多年来对医生、医院资源的沉淀积累,成功搭建了由健康资讯、医药搜索查询以及独具自主特色的“有问必答”社区共同构成的医患交流平台。

“好大夫在线”起步于2006年,创立之初,“好大夫在线”聚焦于为中国患者提供就医参考信息,建立了互联网上第一个实时更新的门诊信息查询系统。在众多医生和患者的支持和参与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好大夫在线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3.1服务模式的比较分析

“39健康网”、“寻医问药网”、“好大夫在线”均致力于让国人更健康,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目标客户人群,均在诊疗服务、医疗资讯等方面提供服务,并在服务手段上均开始重视与客户人群的互动。作为国内主流健康类网站,这三家网站在各自的服务模式如下:

医师评分“39健康网”和“寻医问药”提供的在线自助体检服务有效的让用户实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医疗资源。“好大夫在线”主打的海外就诊服务可以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医患交互平台的推出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方便了用户,拉近了医患的距离。

然而,这三家网站在网站内容方面大致相同,没有独具一格的特色。在服务方面依旧没有走出传统健康网站的老路,缺乏有效服务形式譬如基于个人健康管理的电子病历服务。“39健康网”和“寻医问药”提供的健康知识大多数专业性太强,普通老百姓难以读懂,适应性差。医院及医生的信息的共享有效的引导了患者的就医,信息却不具有权威性。

3.2运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运营模式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企业所确认的价值定位所采取某一类方式方法的总称。其中包括企业为实现价值定位所规定的业务范围,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在这样的定位下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方法。

图139健康网的运营模式

注:现金流服务流信息流。“39健康网”拥有国内各级医院、医生、药品及个人医疗资料数据库,以网络信息服务为主导,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引导用户的就医、药品选择。通过投放在线广告,提升医院、药店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图2寻医问药的运营模式

注:现金流服务流信息流。“寻医问药”结合医院优势为医院创建数字化医疗运营服务平台,为合作医院展示医院简介、医院动态、医院设备、特色治疗等基础信息,直接为医院与患者之间搭建桥梁。通过为医生建立个人博客,打造医生独特的个人名片。“寻医问药”为药店提供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上商城直接销售药品及医疗器械。

图3好大夫在线的运营模式

注:现金流服务流信息流。好大夫在线拥有中立客观的就医经验平台,患者可以为自己喜爱的大夫投票、撰写感谢信,分享如何选择医生、交流就医经验,共同对抗疾病。好大夫在线独创“按需分配”的门诊预约系统,允许患者直接向医生提交病情,预约门诊号。在分诊体系的帮助下,保证病情需要的患者优先获得医生的门诊机会,而医生也能把宝贵的时间、精力用于自己擅长的病例上。

3.3盈利模式的比较分析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2

关键词:社区支持农业;盈利模式;比较中国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2-0003-03

1国外CSa模式起源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CSa)起源于瑞士。在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食品安全危机背景下,该模式于20世纪60年代起在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开始推行。这些国家当时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造成都市居民距离乡村越来越远、乡村越来越落后、农民收入越来越低。从那时开始,一些农民和城市消费者主动连接起来,建立了以“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互助模式。消费者提前预付给农民一年的生产费用,农民则以健康的生产方式生产,双方都是健康生产的推动者。1986年,美国的RobynVanen女士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坚持这种理念的农场,并将这种模式命名为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Supportedagriculture,简称CSa)。目前美国共有3000多家这样的农场,覆盖着几十万个家庭。

2CSa模式内涵

CSa模式是指社区里的消费者为寻找安全食物或体验农园劳动乐趣,提前支付资金给农场,收获时节农场按期配送新鲜的有机蔬菜,风险由双方共同承担。城市和乡村无形地被割裂的今天,“社区支持农业”建立起人和土地联系的桥梁,强调社区和农业的互动关系。CSa是一种人类真正和土地友好相处的可持续农业模式。

3CSa模式运作步骤

CSa模式的运作分四步:第一,组织家庭,计算家庭月蔬菜需求量、投入产出比;第二,给农户预支菜钱;第三,组织送菜,经营;第四,关系维护、传播

理念。

4中国CSa模式现状

2010年,中国女博士石嫣把北京西郊凤凰岭下一块20亩荒地,建成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的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至此,中国开启了“生态农业”模式。由此引发新的思考:阳台种菜、圈地建农庄、单位特供等这些模式能否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既获得安全食品,又真正保障农民的利益?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分享收获”CSa(社区支持农业)。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为止,北京、浙江、四川等20多个省市共出现约100家CSa组织。CSa推动了中国可持续农业发展。

5CSa模式中国难点问题

CSa应对食品安全危机,让城市市民关注农村,关注农民生活,真正地支持农民建立起城乡良性互动。难题:一是,农民既要有自己的土地,又愿意种当季蔬菜,还认同“分享收获”理念。二是,招募消费者会员,能取得多数消费者的信任。

6“劳动份额”+“会费”盈利模式―以湖北省友谊市民农园为例

6.1友谊市民农园介绍

友谊市民农园创建于2012年6月,占地700亩,位于湖北武汉江夏区山坡乡友谊水库,规划有蔬菜种植区、瓜果采摘区、花卉欣赏区、垂钓区、美食休息服务区、宠物玩耍区、停车区等功能服务区。

友谊市民农园采取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营模式,倡导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重建乡村和城市社区的和谐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用自然农业技术,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重视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友谊市民农园生产品质可靠,农庄组织者和生产者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友谊市民农园致力于发展低碳农业、倡导健康消费、推动食品安全。

友谊市民农园遵循有机农业生产的原则。尊重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尊重自然环境和生存机会。坚持“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健康消费,推动城乡互助,共创生态文明”。集政府、高校、社团、企业、社区居民等多种力量广泛参与,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6.2第一种盈利模式

友谊市民农园经营管理由武汉市洪山区富华经济技术研究所发起并组织管理,日常生产由武汉吉祥鸟养殖有限公司具体负责。您首先要成为友谊市民农园的社区支持农业(CSa)会员,农园将提供劳动和产品份额给会员,一切产品和服务只对农园会员提供。份额是指您作为市民农园的CSa成员,将在农场有一块菜地,在菜地上可以种植您喜爱的各种蔬菜,体验农园劳动的乐趣。在种植之初,您需要预先支付一定的费用,并和农园签订协议,这一年当中,您可以随时带家人朋友到农园管理您的菜园。如果您没有时间打理菜园,可以选择托管型的家庭健康菜园(a)或者配送型的家庭健康菜园(B)。同时农园还为会员提供特色活动:(1)宠物乐园:宠物玩耍、体检、保健、宠物食品;(2)农耕体验:体验农耕、采摘;(3)健康饮食:食品安全信息和制作交流;(4)亲子自然活动:了解动植物、野外生存。因此成为友谊市民农园的会员,还需要以年为单位交纳一定数目的会费。会员权益则是:(1)收获到无农药、无化肥的当地当季的新鲜蔬菜;(2)知道食物的来源和里程;(3)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了解和信任,体会自身与自然的关系。

7“配送份额”盈利模式――以石嫣“分享收获”计划为例

“分享收获”既需要吸收消费者会员也需要吸纳农户。会员在一个季节的种植之初,预先支付这一季蔬菜份额的全部费用,“分享收获”的农户按照预定计划生产出各种蔬菜和肉蛋禽类等农产品,定期配送给您,并保证蔬菜等全部农产品的健康安全。会员需要不定期到农场参与劳动体验,参与生产。同时,分享收获将不定期举办活动、编辑简报,向会员传送地里的动态信息。“分享收获”的会员从2012年9月份的第一户到现在已经有500多个家庭。生产基地也从1个扩展到2个,在通州有150亩基地、顺义有50亩基地。而农户则由郎叔郎婶一家又增加了顺义柳庄户村的合作社。据核算,郎婶一家虽产量没有以前那么高,但采用旧的生产方式,年收入约为6万~8万元。加入到“分享收获”项目中来,年收入接近20万元。

“分享收获”的盈利,基于相互信任。社区的消费者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不管未来收成如何,都与农民共担风险,提前预付款项,购买农场来年的收成;农场则遵守承诺,完全不用化肥和农药,尽量使用人工耕作,保证农产品的纯天然无污染。这个计划是在农民自有的土地上进行,让农民生产安全的产品。提倡食在当地,食在当季,本地生产,本地消费。

8结语

总之,CSa不管哪种盈利模式,都能够实现各地的农民和消费者对接,都能让大家吃到健康的食物。

参考文献

[1]张春燕.石嫣的农业新冒险[n].中国环境报,

2013-10-31.

[2]孙嘉萱.浅析CSa模式中科学技术的作用[J].东方

企业文化,2010,(6):227-244.

[3]石静.建一个农场,让城市支持农业[J].旅伴,

2009,(6).

[4]温铁军.CSa模式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J].中国合作经济,2009,(10).

[5]李岳云.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践―兼论南京都市

农业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

[6]杨卿.关于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商业时代,2008,(34).

[7]蔡建明,杨振山.国际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借

鉴[J].地理研究,2008,(2).

[8]沈旭.CSa―可持续农业的另一种市场体系[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5).

[9]石嫣.社区支持农业(CSa)在中国大陆,2011.

[10]欧盟委员会农业局.对发展中国家有机小农户集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3

2016-12-19

投Y者报

平安寿险

平安寿险赚钱能力一向领先行业,前三季度利润高达229.8亿元,保费规模2956亿元,同比增长26%。平安寿险坚持价值为导向的经营战略,在产品策略上聚焦长期保障型险种。平安集团高层日前称,寿险还有近4000亿的未来税前利润释放空间。因此入选《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

中国人寿

中国人寿在保费市场方面,已经多年保持龙头位置。前三季度,净利润128.6亿元,保费规模为4964亿,同比增长52%。今年上半年,国寿期缴业务高速增长,公司实现首年期交保费701亿元,同比增长68%,自上市以来首次超过趸交保费,期缴业务的高速增长,带动公司2016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超过50%,公司业务结构将持续优化,由此入选《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

前海人寿

成立五年以来,前海人寿在坚持稳健步伐的前提下,取得突飞猛进地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保费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盈利为非上市保险公司第一名,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43.93%,偿付能力充足向好。盈利增速强劲、保费规模增长迅速,加上较高的风险控制水平,前海人寿入选《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

安邦人寿

安邦人寿近年来发展迅速,保费规模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不仅是理财性的万能险,还是原保费增长都是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长。今年前10个月,安邦人寿保费规模达到3068亿元,原保费收入999亿元。盈利能力也是名列前茅,同时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安邦人寿积极探索保险与互联网结合的最佳模式。安邦人寿不仅在国内有所建树,还将公司的商业模型应用于海外。韩国上市保险企业东洋人寿在被安邦人寿收购后,获得跨越式发展,因此荣获《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

太平人寿

此次太平人寿能荣获《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与该公司着力打造“精品寿险公司”密不可分。2016年在经营管理、创新发展、客户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产品设计方面,更立足于覆盖客户的全生命周期,以健康保险产品为载体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健康风险保障,以养老产品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养老终极解决方案,以科学、合理、安全的方式实现客户资金利益最大化。今年前10个月,太平人寿保费为874亿元,排名前列。

泰康人寿

泰康人寿入选《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得益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名列前茅。前三季度,公司盈利39.98亿,排名前10。泰康人寿成立20年,稳健发展不乏创新是其真实写照,现阶段,泰康已经不仅是一家传统的人寿保险公司,还形成了保险、资管、医养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实现了以生命为主题的全产业链布局,致力于成为以大健康为核心的创新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今年8月份,泰康人寿拿到了保监会对其成立保险集团的批复函。

平安养老

平安养老同属于平安集团旗下,平安致力打造中国领先的养老资产管理机构和民生福利保障供应商,平安养老短期险和长期险业务规模分别为128亿和53亿元,市场份额居前列。由平安养老险管理的企业年金受托资产、投资资产及其他委托管理资产共4177亿元,在国内专业养老保险公司中保持领先。良好的业绩和高效的运营支撑平安养老获得《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

太保人寿

太保人寿入选《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源自近年来转型成效,所有的经营活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面展开,转型成果逐渐显现,发展的内生动力得到持续增强。客户经营模式的确立,同时解决了多年以来产品炒停、销售误导等业务增长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新客户获取和老客户加保的业务持续增长方式,保证了太平洋寿险业务和价值的可持续增长。

新华保险

正值成立20周年的新华保险入选《投资者报》“2016年度寿险先锋榜十强”。今年前10个月,新华保险累计原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1022亿元。公司业务结构大幅优化,业务品质明显改善。对于公司未来发展,董事长兼Ceo万峰指出,将打造“中国最优秀的以全方位寿险业务为核心的金融服务集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强大新华、价值新华、长青新华、和谐新华”的发展目标。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4

一、建立健全盈利风险预测评估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平台,加强盈利风险管理,扩大利润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是保险业的财富之源。因为风险的客观存在,才有风险管理意识,引发投保人的保险需求,从而形成保险资金的积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风险都能带来财富,有些风险能产生财富,这是业内常说的可保风险;而有的风险却不能产生财富,只能暂时收获金钱,其代价是亏损的灾难,甚至是灭顶之灾。风险管理就象用兵打仗,必须充分权衡利害,“不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所以深入系统地认识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是保险企业提高盈利能力的前提。

(一)认识盈利风险,系统研究风险,提高风险意识

保险业的盈利风险大致可分为:精算风险、系统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违规风险也可以说是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潜在税收风险。

(二)建立健全风险预测评估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平台,加强风险管理

保险业盈利风险基本上是属于专业的、可控的、能够分散的风险,应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对风险按类别在起因、发生、过程、产生的后果及其影响进行认真分析,在各级公司、部门、业务险种以及不同保险标的分布进行个性化分析,进行定级评估,预案模式制作,以备不时之需。对保险业盈利风险按风险类别建立综合信息化自动平台。

二、打造盈利平台,进一步扩大利润空间

预测和分析要建立在数据归集的基础之上,并且能够灵活地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和判断,要基于归集的数据,这需要有一套完善系统的支持。在长期的信息化建设中,保险公司建设了各种不同的系统,比如:处理业务的核心业务系统,对销售人员业绩进行管理的人员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里所包括的数据和指标,是保险公司业务的真实反映。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有必要对系统里的数据按照机构、部门、业务系列、险种、渠道、客户分类、成本利润中心等多个纬度进行数据归集。这需要应用系统之间有灵活接口,数据的口径必须一致,参数化的程度要高。险种会有变化,会不断创新,盈利能力平台要对需求变化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除了搭建盈利能力平台之外,日趋激烈的竞争,要求保险公司决策层必须灵活、快速地对客户需求做出响应,同时还要考虑各种潜在风险,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的转变势在必行。然而,在保险业广泛应用的是业务系统,只限于解决一些具体的业务处理问题,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较少,而涉及到多维分析、决策支持及数据挖掘方面的工作则更少,不能对高层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各个相互独立的业务系统对科学决策支持不大,整合各个系统,建设商业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成为保险公司挖掘内部潜力的重要举措。

商业智能辅助决策是指集中业务系统的生产数据进行数据建模、分析和计算,从而得出对决策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国外先进的保险公司不仅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还拥有很高的信息化水平,这就为他们的业务发展和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大多数国内保险公司并不缺少数据,而是受阻于过量的冗余数据和数据不一致,它们变得越来越难于访问、管理和用于决策支持,且数据量正以成倍的速度增长。保险公司信息中心正面临着不断增长的需求,信息化要对决策提供支持。

以泰康人寿为例,它的业务扩张速度很快,已经涉及个人险、团体险和银行险等多个市场,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面临数据分散、决策没有依据的难题。泰康人寿不同险种的数据,及呼叫中心和在线交易系统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集团决策层无法从集团一级看到整体数据,也没有合适的数据模型将这些数据组织在一起,因而无法实现科学决策。上马商业智能应用系统后,泰康人寿可以进行保单分析、理赔分析、利润及成本分析、客户忠诚度分析、销售分析、客户服务分析,从而各级管理层决策有了更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基于商业智能的科学决策替换了以前的经验决策,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和发展战略的制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方法措施和实施步骤

(一)方法措施

1.促进理论模式和指导思想在盈利能力上有机结合。2.促进政策制度导向必须与市场定位选择在盈利能力上有机结合。3.促进财务管理和业务经营在盈利能力上有机结合。4.促进业务质量和业务规模在盈利能力上有机结合。5.促进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在盈利能力上有机结合。6.促进保险产品和保险标的在盈利能力上有机结合。7.促进承保核保与理赔核赔在盈利能力上有机结合。

(二)实施步骤

1.先建立风险防范体系信息数据平台,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2.依照基础数据制定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方案。3.再次创建盈利能力信息数据平台。4.制定盈利能力预案。5.最后将两个数据平台有机结合,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形成完整的综合数据平台体系,不断提高保险企业盈利能力。

保险公司是标准的风险中求财富的企业,但并不是指所有的风险都能产生财富,有些风险对保险公司来说就是亏损的陷阱,就是破产的灾难。所以防范风险是基础,是前提,没有有效防风险平台支持,企业将面临险境,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和提高盈利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盈利能力平台才能是稳固的平台,健康的平台。对风险理性的选择和放弃是明智的,有时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风险管理提高盈利能力最好的辩证法。

参考文献

[1]刘京生.中国健康保险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

[2]赵蕾.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保险企业的风险管理[m].金融与经济,2010(6).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5

【关键词】养老地产;CCRC模式;养老需求

CCRC(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中文译为“持续照料型退休社区”,源于美国,是一种复合式的老年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自理、辅助照护、专业护理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CCRC将老人按其健康活跃或需要照料的程度分为三类:自理型老人――居住者在社区中有独立的住所并且生活能够自理;介助型老人――当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帮助照料时,他们将从自理转入介助型护理;介护型老人――当居住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的照料时,他们将转入介护型护理,得到社区提供的24小时有专业护士照料的监护服务。

1CCRC开发模式特点

在美国,CCRC模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复合型养老社区,当前运营商主导的CCRC模式82%为非盈利性组织所有。

1.1紧凑的规划布局

CCRC通常选址在距离城市中心五十至一百公里的郊区或邻近郊县,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适宜的自然气候、便利的交通条件。社区内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设施齐全,十分适合居住与养生。CCRC项目地价便宜,以多层为主,布局紧凑,密度相对也高。紧凑的规划布局,能进行集中护理服务,方便对老人展开及时的护理和照顾,减少管理成本。

1.2满足多方位的居住需要

CCRC模式设施齐全,集居住、餐饮、娱乐为一体,提供各种生活配套设施,包括餐厅、超市、洗衣房、银行、邮局、美容美发厅、游泳池、健身房、温泉浴场、高尔夫球场、电影院及各种娱乐场所。CCRC模式不仅满足老人在舒适生活、健康管理、护理医疗等多方面的养老需求,而且还满足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及身体机能状态时的不同生活需要。不论是配备的服务设施,还是提供的产品类型,至少满足了三类老人的居住需求,体现三类老人的基本特征。

1.3租赁为主的经营模式

在经营上CCRC模式以收取入门费和年费为主,提供地产租赁权和服务享受权。通过收取房屋租赁费和服务费盈利,包括一次性入门费、年费和特殊服务费等。入门费按房间大小从20万-100万美元不等,年费或月费按护理程度而定,健康活跃老人3000美元/月,半护理老人4000美元/月,全护理老人5000-6000美元/月。特殊服务费取决于个体需要的额外护理服务。

1.4较高的管理和护理服务人员比例

CCRC项目的社区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以及高科技的医疗设备,为入住老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专业、快捷、亲情的医疗服务。对管理和护理人员水平要求较高,员工人数也比较多,提供服务者和入住老人比例为1:1。社区内设有医疗室,每层设置秘书站(护理站)附近紧邻医院资源,有老人专属食堂,给老人提供营养配餐。

2CCRC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2.1满足我国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CCRC模式的开发理念是,在复合式社区中满足老人对舒适生活、健康管理、护理医疗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基本养老需求,在老人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也不需要搬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想对应的医疗护理和照料服务。这种复合式养老社区采用居家式的自主养老方式,具备住宿、餐饮、娱乐活动等功能,提供的服务内容涵盖了老人生活的各个部分,除了衣食住行、医疗健康、心理关照,还包括了自我价值再实现,为老人退休后营造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另外,根据大多数老人的居住习惯,仍希望与子女同住或就近居住,因此CCRC中的独立住宅的居民包含长住老人和陪伴居住的年轻人。总的来说,CCRC模式能满足我国老人对居家养老的需要,不离开熟悉的环境,还能享受到专业的多元化服务。

2.2满足我国老人不同生理年龄阶段的养老需求

入住CCRC的老人群体由自理型老人、介助型老人和介护型老人组成。CCRC提供的服务功能和产品形态都取决于不同类型的老人的需求,从建筑形态、内外部设施、专业团队、服务内容等方面都根据三类老人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入住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生理的需要,逐渐从独立生活的自理型老人转为需要辅助生活的介助型老人,最后转入需要护理生活的介户型老人,入住的老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对所有服务内容进行自由选择。

2.3满足我国中高端老龄人口的养老需要

虽然CCRC模式能够为老人提供一个几乎完美的颐养身心的环境,但是模式却来之不“宜”。CCRC通常会收取一笔入住费用,并且每月会收取相应服务费,根据入住社区的奢侈程度、房子大小、入住人数以及将来包含的照护种类,CCRC的收费区别比较大。从国外CCRC模式的发展来看,良性运作的养老地产项目能有效地满足一部分中高端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整体养老负担。我国当前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2亿,养老服务主体的基数是巨大的,同时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养老地产CCRC模式下的中高端收费水平,我国的消费者不但有这种需要,而求承受得起。

2.4满足我国养老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养老地产作为商业地产性质的房地产项目,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是养老地产企业关注的核心。从当前CCRC开发模式的物业形态来看,主要有销售型独立住宅、持有型辅助住宅、持有型护理中心、持有型商业配套、持有型医疗机构。CCRC模式前期主要通过产权销售和会员制的方式来盈利,尤其在CCRC项目初期,品牌影响力不够、会员卡销售不理想的情况下,必须销售部分产权以支持现金流。CCRC模式后期主要是服务费、持有物业租金、年费、物业增值收益等,这些奠定了CCRC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这种开发模式能满足我国养老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能为我国养老地产领域带来新的创新和突破。

目前我国养老地产还处于起步阶段,传统观念、市场环境和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也在制约着它的发展,养老地产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CCRC开发模式在国外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我国应从特有的国情出发,提出中国养老地产的CCRC开发模式,以期在中国养老地产领域实现新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

[1]李卿曦.从CCRC开发模式看中国未来养老地产的复合形态及其技术要求[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8):20-23.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6

关键词:酒店业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

1.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酒店业面临“产能过剩”严峻局面。为解决这一问题,业界进行了积极探索并给出了各自建议。一种观点认为,针对此类情况,既需要通过行政手段、也需要通过市场手段来完成酒店产业的重组。类似观点则提出,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饭店产业的整合”[1]。这些意见对我国酒店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但对于如何解决酒店存量资产“过剩”问题,有效性显然不够。因为,无论是酒店业内的重组,还是酒店业内部的整合,都不可能改变既有酒店资产的经营属性。换言之,要想有效解决酒店业“产能过剩”,需要转变思路,寻求“过剩”资产向其他经营领域的转移。

这使得我们将目光在养老服务业。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业处于供不应求状况。酒店业和养老服务业同属服务业,且业务具有一定相似性。二者融合是否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如有,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2.融合发展的必然性

2.1酒店业存在的产能过剩

酒店业作为旅游业三大产业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酒店投资供给过快,使酒店业出现过度竞争的趋势[2]。同时,酒店业目前客房出租率不高,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不高。2010年,星级酒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为60.28%,没有达到75-80%这一比较理想的客房出租率。如果按照理想客房出租率推算,全国星级酒店客房闲置率约为15-20%、客房闲置22-30万间。此外,产品同质化不能满足消费者提升的需求,只能依靠价格竞争来占据市场,进一步消融着酒店业的利润空间[3]。许多酒店企业处于低利润率甚至负利润率的状态。但酒店业所具有的低进入、高退出壁垒特征,使生产要素很难能从该行业退出的同时,仍有大量新的资产不断涌入。这使得酒店业的低利润率或负利润率的状态得以持续[4]。

2.2养老服务业的供不应求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我国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

传统的养老方式主要依赖于家庭和政府。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老年人越来越多,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解决养老问题也极不现实。

从养老机构数量来看,至2008年底,我国各类老年福利机构37623个,养老床位245万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5%,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比例,而且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养老床位需求缺口较大。

总之,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现有养老机构也存在着规模小、服务差、配套弱、投入少、无标准、缺监管等问题,因此,养老服务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3.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1酒店业与养老服务业业务模式的相近性

3.1.1酒店业业务模式

酒店的主要业务是提供住宿服务和餐饮服务,其他还包括提供康体娱乐、购物、商务等一些业务。一直以来,住宿产品是酒店最基本、最核心的产品,约占营业收入的50%。餐饮也是酒店的重要业务之一,餐饮所占的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约占酒店营业收入总额的1/3。客房和餐饮收入约占酒店营业收入总额的80%,商品和娱乐等其他业务所占的比重不高,但也构成了酒店业务收入来源的一部分。

酒店企业以客人为中心,围绕客人进行一系列产品的生产。酒店在客人预订客房之后,接待客人入住,客人进行住宿、餐饮、娱乐、商务、购物等系列消费,围绕客人的各种需求,酒店提供客房、饮食、康体娱乐等各种服务。

酒店为客人提品的不仅仅是面向客人的工作人员,为配合酒店产品的生产,还要配设一系列的部门,以保证酒店产品的正常生产,保证酒店业务的顺利开展。

3.1.2养老服务业业务模式

养老服务业的业务主要包括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体娱乐、精神慰藉等系列服务项目,为老人提供住宿、餐饮、护理、保健、康体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活照料服务以及医疗保健服务。

养老机构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老年人交付给养老机构的费用。尽管目前还没有可供分析的全社会有关养老服务收入及其构成方面的权威统计数据资料,但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社会养老机构所公开的收费标准,对社会养老机构的收入构成进行简要的分析。

目前社会养老机构的收入主要由住宿收入、保健护理收入和餐饮收入三类。更为具体的分析表明,社会养老机构的收费项目中,以床位费为主,平均占总收费项目的53%;其次是护理费,平均占28%;最后是伙食费,平均约占19%。除少数需要全护的情况外,住宿产品是其最主要的产品。这一点与以住宿产品为最基本、最核心的产品的酒店企业有类似之处。其次是保健护理服务,再次是餐饮服务。

3.1.3酒店业与养老服务业业务模式的相同点

上述分析表明,酒店业与养老服务业二者的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以提供周到的住宿、餐饮服务为主,此外还提供康体娱乐等其他服务。酒店业与养老业都是服务业,都要求为客人提供周到贴心的服务,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根据产业融合特征可知,相互融合的产业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技术、产品近似性以及产业关联性,因此酒店业和养老服务业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可能性。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7

饲料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是核心,养殖产品价格是关键点。饲料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价值增值要通过养殖动物消耗的饲料成本体现:饲料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最优化、养殖动物消耗的饲料成本最优化,既是饲料产品核心价值,也是饲料企业生存之本,还是养殖业者对饲料产品的选择之根本。饲料企业、养殖业者共同承担饲料原料价格风险,更要共享经济利益,这是饲料产业、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研究养殖水产品价格如何适应“供求关系定价机制”,这是饲料产业、养殖业的发展重点。

怎样提高养殖盈利能力的出路?只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卖个好价钱(如何适应“供求关系”定价机制?)需要养殖品种多样化。适应品种价格差异:一斤多卖一块钱比节约一块钱容易些?适应地区价格差异:鲜活市场建设、流通机制,全国、全世界大市场、大流通?适应价格时间差异:均衡上市,不要集中上市。要改变养殖配套模式。第二就是控制养殖成本。养殖饲料成本:依赖饲料产业的发展,饲料产品成本、养殖动物饲料成本最优化是核心;降低租金成本:增加单产、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成活率、疫病控制能力;资金成本:需要产业化与专业化发展;鱼种质量与成本:良种化,需要综合技术落地,并产生效果。控制养殖成本中控制饲料成本至关重要,控制饲料产品的成本和养殖消耗的饲料成本是饲料企业的生产之道:养殖水产品的饲料成本即使养殖利益的主要保障,也是饲料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

如何才能有效控制养殖的饲料成本?饲料的营养质量、安全质量是基础。但需要代价、饲料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定位,不能单纯低价竞争,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好饲料要用处好的效果,养殖动物成活率、病害发生率有重大影响,如何维护好养殖动物生理健康非常重要水产品的市场发展,全国水产批发市场减少和水产品流通渠道,水产品的全国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养殖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参与国际大市场流通意义重大,改变不了吃活鱼的习惯,就调整养殖模式使每月都有鱼卖。水产品均衡上市非常必要,如何提高养殖成本控制能力是行业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趋势,适应养殖成本、尤其是租金增加的形势,必须提高养殖单产。饲料市场增加,饲料成本对养殖成本的影响加大,适应“供求关系”定价机制,如何做到“每月都有鱼卖”?养殖配套模式要改变,在一个区域要形成鱼苗、鱼种、商品配套的养殖模式,多种类混养模式得到快速发展,从多种鱼类混养,发展到鱼虾、鱼蟹、鱼鳖混养,适应疫情、疾病控制形势,生物制剂、疫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近海、远海的海水网箱养殖将增长,抵御自然风险、技术难度,企业化、产业发展增长等值得研究。

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只有掌握技术才能提高养殖成本控制能力。家庭式养殖方式下,养殖技术的来源和执行:国家的技术推广体系,饲料企业的技术服务、渔药、生物产品企业的技术服务,国家产业体系的技术专家。谁能够在田间地头进行养殖技术支持?饲料企业有一直强大的技术服务队伍,也做出来重大贡献,饲料产品的价值增值必须通过养殖产品来体现和收获,是饲料产业链的自然延伸领域。满足日益增长的养殖水产品市场需求的任务和目标没有改变,任务更艰巨,水产养殖业的升级发展的核心是提高养殖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高盈利能力,关键点是适应养殖水产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机制。增长方式转变为:依赖有限的水域资源,做好饲料、鱼种、疫苗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提高总和技术能力,提高养殖产业的食用价值、营养质量价值、安全质量价值,提高养殖业的成本控制能力、提高盈利能力。养殖动物健康维护是最后那个大节点,养殖动物靠什么来防御病害?关键是自身免疫防御系统和能力,正常生理健康下,养殖动物才能具有正常的免疫防御能力。是谁破坏了养殖动物正常的生理健康、免疫防疫系统?主要原因有鱼种质量:种质退化、混杂,水质与池塘底质。饲料:有害物质潜伏于饲料中进入动物体内;药物残留:每年用的药物还在池塘中(如硫酸铜)等问题。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8

【关键词】网络音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20世纪末期,音乐传媒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技术革命。网络音乐的诞生,日益成为整个音乐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在线音乐和无线音乐两大领域的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逐步趋向均衡,网络音乐市场保持了较好的运行态势。但基于体制、制度及行业发展规律等方面的原因,网络音乐市场面临着版权保护问题、商业模式匮乏、分配机制不完善、收费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网络音乐的发展。因此,应有效解决我国网络音乐市场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音乐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一、我国网络音乐市场的发展现状

网络音乐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渠道传播音乐产品,主要包括电信互联网提供的电脑终端下载的在线音乐,和无线网络运营商通过增值服务提供的手机终端下载的无线音乐。它已经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随着近些年网络的普及,网络音乐迅速走红,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网络音乐下载用户越来越多。网络音乐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传播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音乐类产品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1.市场主体方面。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网络音乐行业不断发展,网络音乐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数字娱乐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截止到2012年底,有575家经营网络音乐的企业获得文化行政部门审批,相对于2011年的452家增长了27.2%。目前,网络音乐市场经营主体平稳增长,网络音乐市场越来越规范,为网络音乐市场的繁荣发展发挥着积极探索和拉动的作用。

2.用户规模方面。在用户规模上,2012年网络音乐用户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通过图1可以看出,2012年我国的在线音乐用户数为4.4亿,较2011年增长了15.8%,这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我国无线音乐用户规模已达到7.5亿,和2008年的4.1亿相比增长了82.9%。归因于近几年智能手机的功能日益强大,价格越来越平民化,以及3G网络的普及、上网环境的优化,无线音乐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3.市场规模方面。我国网络音乐市场规模2012年达到45.4亿元,相比2011年增长了63.3%(如图2所示)。通过图3可以看出,无线音乐市场收入增速较为平缓,与2011年相比有增速减缓趋势;相比较而言,在线音乐市场收入增速较快,2012的18.2亿元相对2011年的3.8亿元增长了将近4倍,这主要是因为在线音乐在演出方面收入增幅扩大,促进了在线音乐规模的增长。

4.市场结构方面。从图3来看,网络音乐的市场规模逐渐趋于均衡,在线音乐在市场规模中的比例由2008年的8.8%上升为2012年的40.1%。主要是由于在线音乐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行业环境的日益完善,在线音乐演出和下载收费等模式逐渐形成,并成为在线音乐市场规模扩大的新途径和新亮点。

5.商业模式方面。在线音乐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广告,但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网络音乐和微博、移动互联网、app程序、网络游戏等新工具融合使用,导致在线网络音乐收入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也推动了部分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广告价值的提升;无线音乐市场整体发展势头较好,随着移动终端的智能化、平民化,移动网络环境的不断拓展和优化,无线音乐用户数逐渐增多,需求也不断增大,服务提供商和移动增值业务提供商不断融合,带动创新应用的增加,行业渗透力增强。

二、我国网络音乐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网络音乐市场发展趋势良好,但网络音乐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仍然存在体制不健全、制度不规范和管理不到位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1.网络音乐缺乏行业标准。由于我国网络音乐起步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造成网络音乐质量良莠不齐、收费标准不一,从而严重影响市场发展秩序。我国网络音乐产品版权界定不清晰、盗版活动屡禁不止。这不但影响了音乐版权的正常使用,扰乱了行业秩序,阻碍了市场的良性循环,还导致一些实施收费的网站难以运营,从而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乃至社会整体文化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严重损害相关群体的利益。

2.网络音乐缺乏盈利模式。目前,通过借鉴互联网所形成的广告盈利、电子商务和渠道盈利等盈利模式,我国大部分音乐网站采用“免费下载+广告收入”的方式。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流量变现,具有周期长、被动等特点。鉴于此,很多企业之前已经对盈利模式尝试创新,但较多止步于微创新,因而很难在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有些企业尝试采用“付费下载”方式,由于监管机构对网络使用监管不力和网络运营模式单一,均只限于以高级会员服务、Vip服务等形式进行,无法从根本上转变用户的网络音乐消费习惯、建立有偿消费机制。可见要形成良好的营收循环和成熟的商业模式任重而道远。

3.网络音乐公司缺乏融资渠道。由于网络音乐行业起步晚,有特色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没有形成、网络音乐公司收入无法保障,导致风险投资公司和私募公司对该领域缺乏投资兴趣和热情,限制了网络音乐公司多元化融资。与此同时,网络音乐公司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造成可抵押或质押资产价值难以估计,限制了担保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另外,网络担保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建立,导致公司风险难以有效识别、防范和控制。

4.贡献和利益显著失衡。在网络音乐市场中,运营商占有市场创造的大多数利润,影响产业链中上下游公司的行为。因此,这些公司的收益主要依赖于运营商的分配。这种方式直接导致各方面贡献与收益失衡,无法保证服务和内容提供商持久积极提供支持,限制各方长远发展,进而不利于产业长期的公平公正良性竞争体系健全和市场的持久稳定发展。

5.沟通机制和定价机制缺乏统一。目前,音乐版权方和网站之间利益分歧很大,主要表现在版权费用和结算机制两个方面,缘于缺乏互信沟通、缺少规范化收费和结算平台、缺乏有效利益分配机制。这些原因造成利益无法合理、公平地进行分配,双方建立在高额版费、授权等途径上,无法形成战略联盟。

三、我国网络音乐市场发展的应对策略

对于我国网络音乐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法制管理和服务,实施评估与引导,鼓励创新与推行行业平台,促进网络音乐与其他业态的融合等手段,为其提供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1.制定清晰的行业标准,加大音乐违法打击力度。在文化部和网络音乐行业联盟发展规划指引下,制定行业自律标准,共同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减少不良网站、链接等对产业的负面影响,并组织主要网络音乐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网络文化管理政策和法规培训,提升网络音乐经营单位自觉依法依规经营理念,遏制网络音乐违法经营行为。此外,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音乐经营环境,还应该完善网络音乐报审报备系统,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还要加大对网络音乐违法和违规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网络音乐市场盗版打击活动,严厉禁止侵权行为,保障合法合规运营的网络音乐公司的权利,改善市场环境和经营持续。

2.鼓励公司创新,引导消费观念。一方面,注重开发多样化商业模式,培育适合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提升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在此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经常组织召开网络音乐管理与发展模式创新研讨会,促进经验交流,进而推动网络音乐加强创新意识和加快创新步伐。作为创新主体,网络音乐公司应把握机会,充分利用音乐节、网络论坛等方式,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争取成为行业典范,从而引导消费习惯,使消费者的观念从无偿拥有转变到付费消费,同时也为网络音乐的行业创新奠定基础。

3.规范产业运营,拓展融资渠道。监管机构需要严格执行审查机制,通过引导建立规范的商业运营模式,鼓励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企业的规模化盈利能力。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立法,促进建立健全网络音乐市场资产评估体系,完善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对网络音乐公司政策性扶持,吸引更多的投资机构关注网络音乐行业,充分拓展网络音乐的融资渠道。

4.建立健全产业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网络音乐独特的结算机制,创建合理、可靠的结算平台,规范收费统计。同时引导产业发展方向,逐步平衡无线音乐价值链各方贡献与利益,完善产业内的分配协调机制。打开无线音乐的闭环式营运模式,鼓励营运模式创新,促进健全产业长期的公平公正良性竞争体系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音乐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深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网络音乐市场虽然还不完善,但随着行业标准的逐步清晰、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利益分配的逐步均衡等各方面的逐步完善,再加上产业各方的逐步融合,我国的网络音乐产业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形成和谐健康的网络音乐文化环境,进而推动网络音乐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注:本文为2011年度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社会转型背景下大众音乐文化雅化、俗化的潮动及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蒋文娟.论我国网络音乐市场的发展趋势[J].艺海,2012(5):105.

[2]程瑞雪.浅析中国网络音乐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2(4):146.

[3]宋铁山.在线音乐本土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15):19―21.

[4]杨春林.中国网络音乐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12(5):112―113.

[5]单蓓.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4):31―32.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9

为探究这背后的故事,记者走进了火辣健身位于望京soho的办公区,与创始人徐威特展开对话,力图找寻“潜力股”的秘诀。

把“蛋糕”做大

和很多创业者一样,徐威特的创业经验比较丰富。在创建火辣健身前,徐威特曾经有过一次创业经历,2008年,他创办了主做安卓手机发烧友平台的机锋网和机锋论坛。离开机锋网后,徐威特成为了一名风险投资人。

徐威特告诉记者,一直以来,中国的健身市场都存在着很大需求。根据体育总局的一份报告显示,我国体育文化总产值正在以年50%的速度增长,18到50岁之间有运动需求的人群已经超过4亿,但是健身人群仅为1%。市场规模低,潜在运动人口基数大,增长潜力大,具有敏锐嗅觉的徐威特开始意识到健身行业是一块可以品尝的“蛋糕”。

从投资的角度看,健身这个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是传统的健身市场还缺少规则,徐威特希望自己可以解决痛点,成为规则的制定者。瞄准了这一点,徐威特参照Runtastic、Fistar等几款国外产品的模式,开始着手搭建这样的一个平台:帮助有健身需求的人从芜杂的健身教程中找出最合适的一款,给予他们消费健身前的有效引导。

有人曾把火辣健身这样的app描述为“分健身房的蛋糕”。对此,徐威特解释说,传统的健身房以销售为导向,这样很难获取精准的用户。火辣健身的目的是在线上帮用户培养健身习惯,然后再把精准用户带给健身房,同时帮助线下健身房寻找提升效率的方法。“与分蛋糕相反,我们是要帮助传统健身房一起做大健身行业的大蛋糕。”

怀揣着“做大蛋糕”的信念,徐威特在他的第二次创业中沉淀下来,在对市场有了精准的把握和定位后,开始在创业“风口”处掘金。

接住黄晓明的橄榄枝

一路走来的火辣健身一直备受瞩目:先声夺人,还未上线就拿到两轮融资。5月完成a轮6000万融资,目前B轮融资也已接近完成,在同行业中,融资速度和整体布局速度遥遥领先。成绩足够耀眼,但是最引人关注的却是黄晓明投来的橄榄枝。

徐威特告诉记者,寻找黄晓明做投资人目的很明确,借助黄晓明为火辣健身“背书”。黄晓明在演艺圈内是出名的“健身达人”,本身酷爱健身的他自然会中意火辣这类项目。黄晓明的加入使火辣健身在品牌传播方面脱颖而出。

在投资人眼中,火辣健身虽然不是互联网健身行业的先行者,Fittime、Keep成立时间均早于火辣健身,但火辣健身绝对称得上翘楚者。他们看中的是火辣健身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融资能力,而这些又都得益于徐威特创业者加投资人双重身份的特质。有过投资经历的徐威特能够看到市场趋势,同时更能了解投资人的需求,这些都是潜在的竞争力。

如何打过“终极”boss?

如果把一个企业的发展比作是游戏的打怪升级,那么盈利和取得市场份额无疑是终极大boss,企业过五关、斩六将都是奔着盈利目标而去的。然而当记者问到火辣健身的盈利模式时,徐威特的回答却让人意外:“一开始想要盈利很困难,我们没有盈利,甚至连具体的盈利渠道都没有想好。”没有盈利?那么火辣健身如何在游戏中“升级”呢?

众所周知,o2o企业需要面临的难点在于获取流量。为了吸引用户,火辣健身从视频上下足了功夫。无论是课程的选择还是制作都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去打磨,很多训练视频都是一改再改的。为了增加趣味,徐威特从两个方面出发作为突破口。一方面是精神上的造梦,引导用户朝着“想成为的那样人”的方向努力,并为之坚持;另一方面则是在打卡和分享朋友圈这种常规的产品设置上提升他们的存在感。

实际上,记者发现,盈利模式上,火辣健身独辟蹊径将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线上包括销售课程、卖产品、帮助用户培养健身习惯,把线上培养的资源延续到线下,在线下同健身房保持紧密合作,把留住的用户带到健身房。同时,火辣健身围绕着健身这个行业布局了整个产业链,在今年10月成立了3000万人民币规模的的双螺旋基金,着手投资更多与健身、健康相关的项目。

“目前健身产业还存在着很多痛点,解决了这些痛点,何愁不盈利?”徐威特自信地告诉记者。

在项目上精益求精,在推广上花费大力,在盈利模式上独辟蹊径,使火辣健身很快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截至到今年11月底,火辣健身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800万,并以每个月100万的数量增长,预计在下一年用户数将达到2000万以上规模。

大健康产业盈利模式篇10

关键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资本市场使资本从资金富余者快捷地流向需要资金的生产性投资者,即能提供资金最高回报的企业,既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同时资本得到最大化增值,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市场中存在着众多的资金需求者,资金富余者如何分辨有价值的生产性投资者成为一个问题,而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盈利能力较差的生产性投资者也期盼获得资金,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这些生产者可以通过某种操作改变企业的盈余信息以获得资金,从而产生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与研究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做一些概括性的总结。盈余管理是有目的地干预财务报表对外报告的过程,以达到私人目的而进行的对盈余的披露管理。Healyandwahlen(1999)定义盈余管理是管理层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通过规划交易改变财务报告,旨在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从而影响其决策和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二、盈余管理动机

已有盈余管理文献对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得出了具有相当证明力的证据。总体上,研究结论表明,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亏损、提高管理者报酬、降低违背贷款合同的可能性、避免退市、避免监管部门干预、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的理解、少交税,等等。

从本质上来说,盈余管理行为是一种有害行为,它使得投资者无法区分优秀企业与盈利差的企业,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经济发展,所以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监管部门的研究热点。

三、盈余管理方式

具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必定采用一定的盈余管理方式才能达到目的。学者们对盈余管理方式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经验证据。盈余管理的方式:

(一)利润“大洗澡”。即如果亏损已成事实,那么管理者将倾向于报出更大的亏损额。因为此时亏损多少已经不重要,不如多确认点应计提的损失,为以后的经营甩掉包袱。

(二)调低利润。具体方法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减值的计提,以少缴纳税款或避免监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微软公司通过调低利润来避免《反垄断法》的。

(三)调高利润。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盈余管理方式,包括提高管理者薪酬、避免亏损、避免违背贷款合同等多种情况都会看到这种方式的痕迹。

(四)利润平滑。经济学假设人是厌恶风险的,人们不希望看到波动剧烈的经营业绩,因此利润平滑企业的股票将比利润波动企业的股票更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在国外,这一方式的盈余管理更为普遍。

四、盈余管理的测度

盈余管理行为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如何来测度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是一个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学者们主要提出了三种估计盈余管理程度的方法:应计利润分离模型、特定应计利润模型和盈余频率分布模型。现介绍如下:

(一)应计利润分离模型。此模型将应计利润分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和非操控性应计利润。分析盈余管理的困难在于其不可直接观测和计量,应计利润分离模型主要通过估计操控性应计利润来检验选定样本在统计意义上是否存在盈余管理。Kaplan指出,应计利润随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一个适当的模型应能从总应计利润中分离出由外生经济环境决定的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其余的部分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并以此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指标。应计利润分离模型在实证中应用非常广泛,通常将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看作总应计利润的数学期望,总应计利润与非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差额作为操控性应计利润。应计利润分离模型能估计出单个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它要求用大量没有进行盈余管理公司的数据来估计某一具体公司的正常应计利润,这种估计的主观性太强,可靠性值得怀疑。

(二)特定应计利润模型。这种方法通常用来研究某些特定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如银行业中的贷款损失准备、保险公司的索赔准备,因此能够有效识别是否存在了盈余管理行为。由于特定应计利润法是针对具体行业中的某一具体应计项目,因此区分操控性和非操控性部分所依据的假设更切合实际。其优点是,非操控性应计利润比较容易得到,因为研究者可依据会计准则来判断,在不存在盈余管理的情况下,哪些会计项目应该得到如何的反映,能得到准确的证据。但具体的应计利润研究往往局限于小样本或具体行业,增加了应用的难度。

(三)盈余频率分布模型。以上两种方法研究了单个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而盈余分布模型揭示了盈余管理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这种方法集中于研究管理后盈余分布的特征,而不需要将盈余分为操控性和非操控性两部分。假设在无盈余管理时,企业盈余服从混合正态分布,而且密度函数是光滑的;而当某一阀值处存在盈余管理时,在盈余分布直方图中阀值左(右)侧相邻间隔内的观察数会出现不寻常的低值,右(左)边相邻间隔内的观察数会出现不寻常的高值,从而造成在阀值处密度函数不光滑或不连续,因此判断阀值处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便转化为判断阀值处盈余分布函数的光滑与否。盈余频率分布模型能够较准确地识别短期内为了某一目标盈余数字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没有去衡量单个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而是考察具有相同经济背景公司的总体结果,通过使用大量样本数据来检验盈余的分布特征。

关于盈余管理的测度问题,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各种实证研究结果至今仍然存在争议,尚未找到一个完善的计量盈余管理的方法,实践中根据研究重点不同各有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