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命教育研究现状十篇生命教育研究现状十篇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2:56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众多选择、压力与挑战,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产生困惑。这使得人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问题非常关注。从生命教育现状来看,一方面大学生中伤人等生命问题时有发生,严重损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刚刚起步,普及程度不够,生命教育实践处于探索阶段。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依据人的生命特征,遵循生命教育的规律,通过选择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使大学生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教育活动[1]。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1959年出版了《死亡的意义》,引发了美国社会对生命教育的重视。日本在1989年《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热爱生命的教育理念。台湾东海大学从2004年开始,全校开设“生命教育”公共必修课程。2002年12月香港成立生命教育中心,在学校推广生命教育课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生命教育逐步引起我国教育领域的关注,最初主要是将其视为一种安全教育。九十年代末,大陆学者提出生命教育应该关注当代大学生生命的整体发展,服务于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通过生命教育,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使大学生成为充满积极生命力的优秀人才。

在《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历史与现实依据》一文中,王晓虹认为生命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生命教育。冯建军在《生命与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即生命的理念,指出学校应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2]。戴曦提出尊重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生命教育应培育学生关爱生命的能力,高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010年4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体系,高校在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高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轻生等生命问题越来越突出,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并没有全面系统引导大学生构建科学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只将生命教育当成预防自杀的工具,流于形式,处于被动状态,没有落实成为具体的教育实践,仅仅成为解决大学生生命问题的权宜之计。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只是针对突发事件而采取应急措施。高校在恶性事件发生后,例如有学生打架、斗殴、伤人或出现自杀等事件时,才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生命教育。当这些事件平息后,生命教育就不知所踪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学校的被动消极态度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开展与普及。

(二)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参与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师队伍力量十分薄弱,教师资源严重缺乏,人员配置不到位,严重制约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安排生命教育及咨询人员时,更多考虑自愿的因素,教师和工作人员由大量未接受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兼职教师组成,能否胜任生命教育工作及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同时生命教育教师队伍缺乏必要的稳定性。

(三)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较少。

调查表明,目前大学生命教育的实施主要是附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依靠校内有限的教学完成,缺少生命教育的实践及专题性的生命教育活动,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亟待拓宽,从而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的相应机制没有成形,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课时安排,生命教育设施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没有形成浓厚的教育氛围。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目前零散的教育方式使生命教育无法向更深层次的领域伸展。

三、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高校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依靠学校教育开展的,高校应为生命教育的有效展开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高校需要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生命状况,把生命教育课程纳入当前大学的教育安排中,使生命教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高校积极开设生命教育课,编写与大学生心理相适应的生命教育教材,并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及评估机制等。高校还应将生命教育的成效与大学生的思想操行评定挂钩,积极推进生命教育。

(二)加强生命教育师资的培训,提升教育者的生命素养。

在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生命教育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生命教育的实施成效。我国生命教育师资匮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专职教师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对教师培训,使教育者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了解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胜任生命教育教学。首先,专业教师的培训,利用教育培训基地,培养掌握生命教育理论知识与技巧的生命教育人才,建立科学、规范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其次,对其他学科的教师,通过知识讲座及专家指导等方式,进行生命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加强教师自身生命意义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重要理念。

(三)开辟生命教育多元途径。

生命教育必须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开展。首先,把生命教育渗透到相关课程之中。生命教育从课堂展开,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和知识,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其次,将生命教育融入实践活动中。生命教育不仅要传授生命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大学生切实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纪念日活动等社会实践,认识、理解生命的可贵。最后,开展专题教育。生命教育要充分利用各种专题教育形式,采取灵活多样的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各种以生命为主题的读书、演讲等团体活动,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大学生拥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命观,关系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成效,也关系着大学生自身生命价值的实现。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建构生命教育体系及实施途径,提升大学生生命价值感,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2

【关键词】杜威教育思想理想信念教育理智探究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XSYK041)。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复兴崛起有着极为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与现实意义。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群体把献身公共事业的理想主义情怀植根于日常的生活情境之中,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切实须要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潘晓讨论”——理想主义教育的困境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一场名为“潘晓讨论”的人生观大讨论已经开启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知识青年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与探索。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这封信用沉重、忧怨、郁闷、诚挚、激愤的笔触书写了人生的痛苦和创伤,展现了个人的崇高理想无法在现实中绽放的困境。文章一发表,即引发一场全国范围内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文中的“潘晓”并非一个毫无信念、贪图享受的“落后青年”;相反“潘晓”很小就接触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红色经典,且爸妈均是共产党员,她一早就立下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理想,但后来现实生活中的坎坷让她的理想信念逐渐崩塌,进而发展到无法与这个社会共处。她爱好文学,追求崇高的精神享受,但却只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认为没有意义的事情,和别人很难有共同语言。她的内心极度矛盾,一方面是为了自我个性的释放追求崇高理想;另一方面又诘问为何当今社会把她看成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她不是没有理想信念,只是当这种理想信念与现实产生较大差距的时候,崇高的理想信念无法安放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之中,她的自我已经不能承受起这份崇高,反而陷入一种虚无主义。“潘晓讨论”放在当下依然有观照现实的意义,并对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如何将崇高的理想植根于日常生活之中,理想主义教育是如何进行的。

“理智的探究者”还是“知识的旁观者”

——理想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处于“潘晓困境”中的人们缺乏一种将理想信念与现实生活相互对接的方法,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则是将个人与社会看作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这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实用主义最为人诟病的一点是它对现实问题的强烈关注,这使得它与其他哲学相比有着更多的世俗性。应当说,对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研究,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它的工具理性与方法论意义,而忽视了它的本体论、认识论、真理观及价值观等形而上范畴的理论价值。在杜威看来,传统的哲学思想尽管提出了无数的宏大的主义与理想,却存在着两个无法使其宏大理想落地生根的先天特征或缺陷。一是将处于现实中的人(认识的主体)与知识、理想、信念(认识的客体)割裂开的形而上学二元论,这被杜威称之为“知识的旁观者”理论;二是“传统伦理学理论认为他们的任务在于发现某种最终的目的或最终的善或某种终极的、最高的律令。……至善是固有的、终极的。”传统理论的以上两个特征,使得任何目的与理想的追求都没有从生命体的实际经验开始,人们缺乏问题意识,丧失做事能力,因而也无法帮助人们找到摆脱现实困境,实现崇高理想的现实路径。面对这一困境,人们必须完成思想及角色的转换:从知识的旁观者成为理智的探究者。其中,“理智”是破解传统理想困境的关键。“要实现民主主义理想,就必须采用民主主义的方法。……这些民主主义的行为方式并不意味着个人的绝对的自由。真正的民主主义行为,应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理智”类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实践”,“理智”一词更多的被杜威称为“实验性的探究方法”(杜威将探究的过程细化为五个步骤),它与实验、探究、反思、协商、深思熟虑、“为自己思考”等词汇概念密切相关,强调人的主体性认知行为。理智探究的过程正是实现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而这种过程就存在于人的日常行为与生活之中。

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理想主义教育的现实路径

何为民主?民主既是一种价值观念,也是一种政治制度与法律程序,又是一套完整的政治机构。不过“在杜威看来,民主的政治机构不是最终的目的和价值,毋宁说,它们是实现一种真正人道的生活方式的方法。”“民主是人类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包括个体对讨论、辩论、政治审议的积极参与。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合作性的承诺,依赖于说服、说服的能力和通过理性而被说服。”回归到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提出的许多富有创见的概念与假说,诸如“知识即经验”、“教育即生长”等等,都源于他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即通过教育的自由与民主,推动学生个体理智探究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改新与进步。为了实现这一社会理想,教育必须抛弃“知识的旁观者”理论,将身处情境中的探究经验视为知识的来源,将真正有益于学生“理智”成长的民主主义方法引入教育之中,用自由与民主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为理智的探究者与理想的追求者。

“杜威是系统研究教育哲学的第一人。”他是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同时又是充满理想的教育自由主义者,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一生都在思考民主主义理想如何在美国这片人种繁杂、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实现。面对实现理想的艰难与曲折,杜威并不是埋头书斋不问世事,相反他一直试图探索出一条实现理想的现实路径,并且亲身参与其中。相信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思想价值。

参考文献:

[1]杜祖贻.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99,43,62.

[2]迟成勇.论中庸的伦理意蕴[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现状

一、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意义

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中,学校普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这种只注重科学文化知识,而忽视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氛围,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并由此造成生命伦理观念教育的缺失。由于大学生对生命伦理问题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思考,因此出现了言行的失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心态,甚至出现自杀、伤人、伤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自杀率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这已成为大学生死亡的首位原因。”近年来,我们频繁在媒体上看到大学生自杀的消息,这些大学生们正当青春年华,却因为各种理由,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同时大学生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他们的行为完全是严重扭曲的心理产生的,是对生命的漠视。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些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并分析原因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些伤害自己生命和他人生命的行为,反映出了大学生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严重歪曲的心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有其家庭环境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原因。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生命伦理观的教育,是导致大学生轻视生命、漠视伦理规范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当今高校应该重视生命伦理观教育。

针对当今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思想问题、价值取向问题,利用专业知识综合分析他们的各种问题、原因之所在,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努力成为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用人才,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的现状

八十年代初期,生命伦理学的概念被引入中国。1980年,邱仁宗教授在《医学与哲学》创刊号上发表了《死亡概念与安乐死》一文,首开了生命伦理学学术讨论的先河。随后,有关生命伦理学的相关问题逐步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研究与关注。三十多年来,有关生命伦理的论文、论著、译著不断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邱仁宗教授1987年5月出版的专著《生命伦理学》,它标志着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萌芽。

1、国内研究现状

在台湾地区,20世纪初,生命伦理教育从日本由民间团体引进并推广,少数学校开始增设相关课程,但并未成为主流。直到1997年台湾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生命伦理教育才被重视起来,大批专家学者参与研究与讨论,发论文、编教材、学术讨论等,推动了生命伦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逐步提高了生命伦理教育的影响力。与台湾地区所不同的是,香港地区生命伦理教育的推进与发展,是由社会福利团体、义工组织、宗教协会等民间组织进行推进和发展的。另外,香港政府也特别重视生命伦理教育的推进与培训,各种学习培训、课程设计、实践体验等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总体来说,香港虽然十分重视生命伦理教育,但真正具体、科学的生命伦理教育课程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作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比较而言,大陆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教育部提倡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要尊重人的心理健康,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我国生命伦理教育的开始。各个学校也开始重视生命伦理教育,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2006年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并权威报告;2005年上海市正式提出《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生命伦理教育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2004年辽宁启动“生命伦理教育工程”,全省中小学均开设生命伦理教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生命伦理教育。但是全面整体看我国的生命伦理教育现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还不够,理论的研究成果不多,实践教育成果不强。因此,我国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升华。

2、国外研究现状

1915年,德国哲学家施韦泽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对“生命”范围的界定突破了生命对动物的限定,扩展到了植物和一切生命,为后来伦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1937年,美国政府提出要普及学生的死亡教育,使学生领悟到生的真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20世纪中期,加州的阿南达学校实施生命教育体验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提高学生生存质量。1976年,美国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生命伦理教育的相关课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生命伦理教育基本普及,主要内容包括生命挑战教育、情绪管理教育和品格教育等。英国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源于1987年,由中心基金会组织,经过十余年的发展,90年代在学校已基本普及,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被认定为跨学科重要课程。2002年,生命伦理教育课程被认定为必修课程,由此得到全面推广。日本的生命伦理教育起源于1989年新修改的《教学大纲》,为了解决日本青少年中存在的自杀、杀人、污染环境等现象,明确提出了生命伦理教育,重点定位于尊重人的精神、敬畏生命的态度、重视生态保护等领域。近年来,日本教育又提倡以“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为主题的“余裕教育”,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通过教育与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坚强地面对挫折,珍爱生命。总之,国外的生命伦理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生命伦理教育的对象大多集中在中小学生身上,对大学生的生命伦理研究和教育则相对较弱。

总结国内外关于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中国知网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关于在高校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的文章较少。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在高校开展生命伦理观教育的研究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

三、大学生生命伦理观教育的简要述评

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从社会文化、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去探寻大学生中消极生命伦理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索相应的解决办法,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去丰富自身生命意蕴,回归伦理道德本色,实现个人最终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纵观现实,年轻大学生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自杀或者杀人等否定生命的做法,在放纵自己、忽视生命价值和伦理道德要求的同时,迷失于生命的价值和伦理道德的追寻中。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同情、惋惜、关爱生命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开展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对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生命态度、生命责任、生命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真实了解大学生生命伦理观的基本现状,并根据当前高校教育和学生生命伦理需求实际,进一步探索符合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实际的内容、原则和途径,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

1、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决定教育出路,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不能只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应该关注大学生个体性格的发展,尊重其独特性,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并结合大学生遇到的现实生活困境、学习困境,给予正确、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他们愉悦的生活和学习。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排解各种不良的情绪,学会去领略生命的美好,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真正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努力。

2、深化教育内容

一是应该立足于生命存在的价值的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人发展的前提是存在,而存在应该是不断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任何人想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什么样的梦想,都必须要有生命的存在作为前提,所以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无比重要并具有无比价值。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应该用一种包容和理解的目光去看待每个生命,关注每个生命的价值。二是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挫折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生命中挫折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指导他们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从而战胜挫折获得人生的继续前行。要教导学生在挫折面前,人的意志可能比行为更有效,使他们从心理意识上去正确对待挫折,更好地战胜挫折,锻炼自己不断成长。三是大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的意识,并同时要树立对他人、对整个社会负责的责任观。应该教育大学生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人有理由肆意剥夺另一个人或生物的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是一种最起码的善良,这也是一个人所必备的道德品质。

3、整合社会资源

大学生所接触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构成的,因此除了高校通过实施生命伦理教育来改变现状之外,还必须整合一切社会教育资源。大学生目前对生命状态的认识,迫切要求社会广泛地宣传教育,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传媒的作用与影响。现在是个全民信息传播的年代,网络、博客、微信、视频等各种传播媒体应坚持正确的传播导向。特别是在发生一些负面事件时,在真实报道的同时也要选取适当的视角,向全社会、向大学生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大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感受到生命中的美好,进而热爱自己的生命,并珍惜他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潘玉芹:当代大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2]邱仁宗:生命伦理学的内容和特点[n].现代医院报,2005-01-13.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4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影响因素教育

“90后”群体已经成为接受当代高校教育的主体。准确掌握“90后”大学生特点,了解其内心世界,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事件不断出现,许多问题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缺失(见李旭、刘明娟等人的研究)。①②众多研究探讨了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级、年龄、学校类别、家庭氛围、人际关系、自身健康状况、、学业成绩等;但没有针对“90后”的专门研究。本文拟对“90后”新生的生命意义感状况进行调查,并从性别、健康状况、、学业成绩、家庭氛围、人际关系、谈论死亡的情况、是否接受过生命教育这几个方面探讨影响“90后”新生生命意义感的因素。

问卷调研

调查方式:问卷。本研究采用何英奇编制的《生命态度剖面图》。③量表包括39道题,采取Likert5级记分制,得分越高,代表其生命意义感越好。《生命态度剖面图》包括六个因素: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无挫折感)、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死亡接纳。这六个因素可经过第二层因素分析抽出两个高层因素:“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和“存在的超越”。经对台湾地区大学生的测试,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总量表重测信度达到0.85,内容效度和构念效度良好,有一定预测效度。国内也有学者将这一量表应用在研究上,如贾林祥。④

被试。本研究被试为随机抽取的北京某高校两个学院的大一新生,共635人。问卷测试以网络方式进行,最终有效问卷604份,有效率95.2%,其中:男生412人,占68.2%,女生192人,占31.8%;农村186,占30.8%,城市418,占69.2%;独生子女349人,57.8%,非独生子女255人,占42.2%;73人(12.1%)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531人家庭完整,占87.9%。被试平均年龄:18.68±1.425。

统计分析。测试结果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调研结果

“90后”新生生命意义感整体状况。结果显示,“90后”大一学生的生命意义感整体状况为:+SD=139.14±14.38。各因素得分分别为:求意义的意志:+SD=38.44±4.53,存在盈实:+SD=22.83±7.27,生命目的:+SD=15.49±2.85,生命控制:+SD=29.08±3.57,苦难接纳:+SD=21.45±2.8,死亡接纳:+SD=8.92±3.62;超高层因素得分为:生命意义的追寻为+SD=104.45±12.17,存在超越为+SD=31.75±9.95。

“90后”新生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其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由结果可知,“90后”新生不同性别在生命意义感总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男+SD=150.88±17.26,女+SD=150.32±17.52,F=0.105,p>0.05);不同家庭所在地(城市+SD=149.55±18.22;农村+SD=153.30±14.87;F=9.342,p

未接受+SD=149.69±17.05;F=0.403,p0.05)。

不同健康状况、家庭气氛、人际关系、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况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健康状况的“90后”新生在生命意义感上存在显著差异(F=24.815,p

结果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90后”新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处于正常水平,与国内使用同一量表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从不同人口学因素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来看,男女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生命意义感的“生命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优于女生,这一结果和李旭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的研究发现男女生在生命意义感总分上没有差异,只是在自主感和逃避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优于女生。关于性别在生命意义感上的差异研究,一直没有统一的结果,这可能与样本和问卷选择有关。同时,研究还应考虑我国特殊国情。本研究被试成长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日渐普及的环境,独生子女再加上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教育使得男女差异不断弱化,造成男女生在很多方面无明显性别差异,生命意义感就是其中之一。

城乡差异。研究中发现家庭所在地的城乡差异对于生命意义感有显著影响,来自农村的学生比城市学生体验到更高的生命意义感,这一结果与刘明娟、贾林祥的研究结果一致。来自农村的“90后”在生活中要独立去完成很多事情,经历了一定的生活历练,追求生命意义的动机更强,改变生活的愿望更强烈,生活目的也更为明确,对自己的生命有更负责的态度。而城市的“90后”生长于优越的环境,许多事情都由父母包办,没有太多需要自己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生活目的模糊。

教育差异。数据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生命教育”对于生命意义感影响显著,接受过此类教育的同学得分高,未接受的同学得分低。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⑤这一结果再次提示教育者,在大学生中积极地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同学们认识了解生命意义的内涵,有助于提升心理素质,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信仰问题。本研究中对于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不明显。这与邱哲宜的研究结果⑥不同,但与大陆的研究结果相同⑦。这也许与我国无神论教育有关,在青年中并不普及,影响力也非常有限。

其它因素的影响。研究还探讨了不同健康状况、家庭气氛、人际关系、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况对“90后”新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结果显示个体健康状况、家中谈论死亡的状况、家庭气氛和人际关系融洽与否都对生命意义感有显著影响。事后比较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高于健康状况差和普通的学生,健康状况普通的学生又好于健康状况差的学生;坦然谈论死亡组生命意义感得分高于其余两组;在家庭气氛和人际关系中融洽组均优于普通组。wHo定义的健康是“身心健康”,而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又是相互影响的。个体的健康状况良好,对生命更有热情,更能感知生活意义。而谈论死亡的态度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也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在学校教育中,要学会正视问题,遮遮掩掩的态度反而会让学生产生误解,让孩子失去成长的机会。“90后”新生的不同家庭气氛和人际关系虽然对生命意义感有影响,但结果显示只有融洽组优于普通组。这与以往的研究基本相同。⑧个体生长的氛围和人际互动必然会影响生命的态度和目的。而融洽组与不融洽组,普通组与不融洽组并没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样本大小所致。在本次调查中,自诉自己家庭气氛不融洽的有16人,占总数的2.6%,自诉自己人际关系不融洽的仅3人,占总人数的0.5%。

结语

大一是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积极心态,确立生活目标的重要时期。建议高校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加强对新生的生命教育,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改变人际关系的角度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同时在生命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死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积极培养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商务学院)

注释

①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18卷第10期,第1232~1235页。

②刘明娟:《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与干预研究》,山西:山西大学,2009年。

③何英奇:“生命态度剖面图之编制:信度与效度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5期,第71~94页。

④贾林祥,石春:“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29卷第5期,第420~421页。

⑤盛正群:《大学生生命意义问卷修订》,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⑥邱哲宜:《青少年生命意义感、死亡态度与自我伤害关系的研究》,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2004年。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5

随着“儿童中心”、“解放儿童”等先进教育观念的逐渐引入,幼儿教师们开始摒弃旧有的教育观念,并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然而,简单的线性思维和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使有些教师开始失去“自我”,一味地追求潮流思想,而在实践中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难以解决时,他们就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他们希望有上级领导或教育专家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做。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主要就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就是上好课,至于科研那是教育专家的事,如果自己自不量力地去做研究,反而是束缚和负担,因此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研究的意识,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学生活只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机械劳动。缺少了思考,工作必然乏味,生命也就无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反思,而研究正是让幼儿教师成为“反思实践者”。“研究”并不是理论工作者和学者的专有特权,幼儿教师同样也可以做“研究”,这是一种是“在工作状态下”的研究,它不同于理论工作者的宏大理论研究,可以更多的指向日常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并为了实践”的研究。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幼儿教师研究具有自主性和超越性,也正是基于此,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自我解放之路。

(一)幼儿教师研究的自主性

解放的实质就是解除束缚,获得自由。自由是人的生命的本性,是生命创造的前提。一个人越自由,其创造潜能越容易得到激发。幼儿教师的自我解放实质就是职业生命的自由,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教学活动的自由以及专业发展的自。“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改变观念,要对自己的生命状态有一个自觉的认识和把握,使自己处于一个自觉自主的状态。”“‘自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具体表现在“教师具有自主发展的需求和意识”和“教师具有专业发展的自”,这也正是研究的要义。一方面,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和教育情境的多变性要求教师在面对幼儿及实际中的教育问题时,以研究的状态不断思考和反思。另一方面,幼儿教师的职业特征也决定了幼儿教师是研究者。幼儿园是幼儿教师研究的最便利的实验场所,幼儿教师时刻扮演着观察者的角色,面对真实的教育情境和具体的教育问题,幼儿教师通过研究,结合过往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获得了成就感和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说过,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教师到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当“要我研究”逐渐变为“我要研究”时,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专业发展的自,即职业生命获得了自由。

(二)幼儿教师研究的超越性

与动物的生命不同,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人天生并没有如动物那般与环境相匹配的生命组织系统,人的生理短缺使人的生命成为一种“不确定的开放性”的存在。这种不确定性为人的自由和创造性提供了无限的空间,人的生命呈现出开放性和超越性。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的发展正是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螺旋上升,由“现实”逐步走向“可能”,然后形成新的“现实”。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考量幼儿教师研究,发现幼儿教师研究也呈现出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特点。研究始于问题,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就是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也是不断否定的过程。通过对问题进行反思,对不足进行批判,从而实现对过往的超越。反思是前提,批判的结果就是超越。幼儿教师通过对幼儿需要、潜能的思考和分析,对教学实践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通过不断地肯定与否定,逐渐向更高水平的方向去追求,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没有反思和批判,那就没有超越,教学就会陷于固步自封,成为无源之水,教师最终失去生命的活力,走向生命的异化。研究使幼儿教师逐渐唤醒其生命意识,走向自我解放之路。

二、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形象重塑之路

教师作为古老的职业,一直被喻为是“辛勤的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这一光环似乎只单单罩在中、小学甚至高中以上教师的头上,并不包含幼儿教师。幼儿教师的形象并不高大,充其量只是被人们认为是看孩子的,不需要什么专业学术知识,现实生活中的幼儿教师更面临着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低下的境况。与此相对的是,幼儿教育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工程体系中的奠基石。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与幼儿教师职业形象和社会地位的低下形成强烈的反差。我们不禁要问,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素有很多,除了与经济、社会、文化有关,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过低,由此导致的是其不可替代性低和学术地位低,于是就出现了职业准入低门槛,职业形象不高大,社会地位不崇高。幼儿教师在生存的边界上挣扎着、徘徊着。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专业知识。在工具理性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角度看,选择知识的依据和标准是“符合”、“有用”,知识被视为是客观真理,具有唯一性、绝对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幼儿教师作为知识的“消费者”,需要做的只是对知识的认同、占有及掌握。如果教师只需要将“知识”原封不动的传递给幼儿,这样的知识是没有活力的,犹如一潭死水。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教师适应已有的知识、掌握已有的知识、服从已有的知识。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看,研究的过程是幼儿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的过程,是由知识的“消费者”变成“生产者”,“传承者”转为“创造者”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形象重塑之路。

(一)由“消费者”到“生产者”

生命哲学强调体验是生命活动的一种状态,是外部世界与自我生命活动状态的一种交融。“体验可以使外界的客体真正进入生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使生命获得丰富。而且还可以在主客的融合过程中引起主体产生情感、领悟,获得启迪、升华,从而生成意义。”。幼儿教师在研究中体验知识,在实践中理解知识。通过对知识的体验,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践的对立消解,从而达到视域融合。知识不再是绝对的、惟一的客观真理,教师研究的意义不在于“占有”专业知识,不在于外在于教师自身的知识,而是在生命体验中将客观知识生命化、生活化,它不排斥教师个人的主观性、历史性,教师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接纳者,储存者,而是在实践中理解知识、体验知识、反思知识,并参与知识的生产与重组,将专业知识在个体身上“复活”,构建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是自强的知识人。另一方面,研究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它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生产知识,但毫无疑问,研究的自然结果就是“知识的创生”,因此研究的过程也是知识增长和生产的过程。

(二)由“传承者”到“创造者

生命是向上的冲动,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如果没有创造性的生活方式,那么教师的教学生活就会蜕变为单调、重复、无味的教育活动,成为生命发展的羁绊。“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不可能有新的教育世界,而教师只有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会体验到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才能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决定了教师研究的创造性。从教育对象来看,幼儿教师也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职业,幼儿教育的起点和根基在于对幼儿的了解和研究,以幼儿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设计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健康发展。研究使教师迈出门槛,与专家、园长、其它教师共同协作,群策群力。研究汇聚了群体的智慧力量,教师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上级领导或专家的指示,而是充分发挥积极能动性,在决策制定中发挥一己之力,教师成了课程的部分决策者,成了知识的创造者。“理论工作者对实践工作者的引领不是强权作用,不是专业控制,引领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引领不是一个‘你跟我走’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双方都要付出努力且有收获的过程。”这其中隐含了作为实践者的幼儿教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重组,甚至是生产、创造,幼儿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承者转变为具有教育实践智慧的专业人士。

三、研究使幼儿教师走向生命完善之路

本次早教实验研究虽然取得较显著成效,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早教实验研究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与深入思考,有助于将早教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命哲学的核心是强调人的生命及活动的意义。在幼儿园中曾有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人们在高呼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天生,幼儿的生命被凸显,人们都在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人们在关注幼儿的同时却忽略了同样作为生命存在的教师。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与幼儿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中形成的关系,表现为主体间性。幼儿教师作为主体经历了由工具性主体到本体性主体的转变。在工具性语境下,教师研究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满足社会的要求,适应时代的挑战,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教师外化为促进儿童成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工具。人们都在告诉教师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却忽略了教师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也是生命的存在。“以超验的终极尺度外在地审视和裁定人的生存,以价值置换意义,以价值纠缠存在。”教师的存在是为除了他自身以外的目的服务,教师的生命被无情压置,教师自我的生命意识被遮蔽,教师的生命主体被“遗忘”。叶澜指出:“教师的最高价值取决于他对学生有用,取决于他的社会工作效果。对教师自身而言,他是不充分的,如果他不为自身以外的目的服务,不对受教育者有价值,那么他作为教师就没有意义。”“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提高的只是教育的工具性作用,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除此之外,教育便没有了立足之地,没有了任何发言权,没有了理论的依据。”教师自身的生命意义被遮蔽,由此导致的后果是幼儿的生命成长被禁锢。在幼儿园中曾有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一方面,教师在高举“为了孩子”的旗帜下,进行磨课、研课,进行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却很少真正的了解幼儿,关心幼儿,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幼儿园里,就连幼儿唯一的一片精神沃土――游戏,也被赋予课程教学的意义,并隐涉其中。幼儿真正自由自在的玩耍已被分割地支离破碎,消失殆尽。幼儿的生命成长被阻碍。要解放儿童,首先要解放教师,回归教师的生命价值。

(二)幼儿教师是双主体存在

在生命哲学视野下,幼儿教师研究是本体性主体,它以个体本位为价值取向,其意义在于生命的自我完善。教师的生命包括两种,自然生命和职业生命。在自然生命中,幼儿教师是生命主体,他是一个自然人,一个具体的人;在职业生命中,幼儿教师是职场主体,是一种职业人,是外界对于人的一种社会规定性。幼儿教师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职业人。职场主体是生命主体的主体,幼儿教师研究是双主体的交互融合,是“作为‘人’的教师与作为‘教师’的人的统一和协调的发展,是其在满足教师作为一个‘人’的需要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的过程。”

(三)幼儿教师是生命型存在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6

>>构建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设计与创新职业院校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创新创业对科学教育部分课程内容设置的初步研究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设研究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设计创新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的探索能力整合知识的任职教育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营销与策划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讨高职院校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研究政校企协同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开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金融与证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研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内容研究论高校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构成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认识与探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4]刘振忠,周静.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实践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7):55-56.

[5]骆功建,郑志磊.体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3):50-51.

[6]丁冬升,等.美国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及启示[J].山东体育科技,2008,30(3):60-62.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7

目前中小学,尤其是升学率高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在长期高压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很高。可以说不当的应试教育就是摧毁学生幸福感和创新能力的过程。在本该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的青少年成长的阶段,学生的时间被大量的作业和试题占据着思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大自然和在人际交往中体验真实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意义。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师生双方更为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对生命教育觉得无从谈起。大学生一入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由于授课方式、师资等多方面原因,往往不受学生的重视,和生命教育结合也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二、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

1.研究方法。以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为研究背景,从当前高校德育与法治教育的实际出发,结合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实践,考察、调研、分析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生命意识和敬畏感现状,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研究、调查实证等方法,研究生命教育的本质及规律,探寻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状况及其培养模式,并从理论层面上运用归纳演绎、内因外因等辩证思维方法对生命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概括,并提出适合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2.数据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调查了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状况和对生命教育的需求,了解学生对当前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态度和意见。根据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的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见附件)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家庭是促使学生形成生命价值观的最重要因素,而老师对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影响很小,前者占86.5%,老师仅占16.3%。当遇到生命问题时,34.6%的会咨询父母,30.8%的是向朋友咨询,选择向教师咨询的占4.8%,还有17.3%的学生表示没有人可以咨询。由此可见,教师,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教师任重而道远。(2)76.9%的学生能认识到人活着是为了尽量提升自己的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有49.0%的学生认为人生短暂,走一步算一步;还有7.7%的认为只要不触犯法律,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有超过50%的学生生命观还不成熟,这也显示教师的思想工作难度不小。(3)4.8%的学生在12岁之前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2.9%没有思考过,51.9%在12~18岁之间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28.0%在19岁以后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经常怀疑生命意义的比例是3.9%,72.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以及有知心朋友,62.5%认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确定的人生信仰和内心的安宁。这显示大学校园要重视良好氛围的建立,持有积极生活观和幸福观的多数学生可以影响并引领消极的学生。(4)43.3%的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念头,63.5%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对家庭、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有25%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可以理解的,此外18.3%的学生认为人应该有自杀的权力。当遭到别人严重冒犯时,69.2%的学生没有杀死别人的念头,29.8%的偶尔有,经常有的占1%。为了获得某种切身利益,5.8%的学生选择会以伤害他人为手段,38.5%选择肯定不会以伤害他人为手段。(5)72.1%的学生表示能做到热爱、珍惜生命,有27.9%不确定。这个比例也显示出教师要更加关注这些同学,投入更多精力(6)对社会上报道的先进人物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让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行为,72.1%的认为伟大且值得提倡,36.5%认为伟大、但不值得提倡,因为生命是无价的,还有13.5%认为不值得。(7)面对突发性生存危机,如地震、火灾、溺水、中毒、交通事故等,93.3%的学生表示有些了解各种生存常识、处理方法和逃生技能,非常了解的占4.8%,不了解的占1.9%。(8)80.8%认为在对未来迷茫时,会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23.1%的是在感情受挫时,23.1%是在学习压力大时,还有18.3%是在人际关系不好时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9)59.6%认为人生价值的判断标准是对家庭责任的大小,选择对社会贡献大小的占33.7%,选择社会地位高低的占2.9%,选择金钱多少的占7.7%,说不清楚的占19.2%。(10)如何缓解压力问题中,70.2%的选择在心里慢慢消化,40.4%找父母或亲戚中的长辈交流,5.8%找老师交流,2.88%求助心理咨询,1.9%不知所措,76.0%的认为大学生避免走上自杀绝路的有效方式是提高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心理调适。(11)在关于生命教育的问题上,36.5%的学生听说过生命教育,63.5%的没有听说过,58.7%认为大学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2.9%认为不应该,38.5%的认为无所谓,45.2%认为大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合适的方式是定期讲座,37.5%选择选修课方式,还有17.3%认为是必修课方式。

三、本研究的主要价值和意义

1.实际意义:在国家积极的高校招生政策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高等学府接受高等教育,精英教育转化为平民教育,这对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件有利的事情;但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思想培养方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研究以大学生生命教育为突破点,希望找到合适的途径有效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并给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课程提供新的思路。

2.理论意义:我们现在的教育改革更多地仰赖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而这样的行政命令又是基本不考虑具体学校与教师教学实际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而推行改革的基本手段也是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等行政操作,也就是说,教育缺乏内在动力和内在尺度;生命教育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以生命为教育的基点,认为教育就是要遵循生命的特性,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

3.主要创新点:本项目以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为研究背景,结合社会现实和高校的德育教育与法制教育现状,侧重从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和敬畏感的培养入手,研究学生的成长历程中生命教育理念的形成规律,探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的更有效的授课方式,将生命教育理念和敬畏意识融于大学生的生活,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

四、结论

1.我国目前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改变这一状况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从大学开始补课,已经错过了生命教育的最佳时期,所以生命教育是从小就要重视的。

2.大学生自杀以及犯罪的发生背景、现状及深层次原因都可以追问到生命教育的缺失。

3.生命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结合方式及教学方式需要改进。

4.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有效落实生命教育到课堂及学生的大学生活中的必要保证。生命教育并不是仅仅凭借几门课程就能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是过程,生命教育要贯穿并融合人的一生。生命教育首先要培植学生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并将其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其次才是学习必要的用以谋生的知识和技能。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8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一些国家开始明确提出生命教育和敬畏生命的道德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开始第一个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澳大利亚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明确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感到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提出了诸多生命教育的见解。生命课堂是人文性的课堂,反映的是教师与学生在感悟文本过程中显现出的情感,使师生生命价值得到了体现,心灵得到了丰富发展。教学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又是一种艺术活动。科学讲究规则,艺术则讲究创造。教学需要遵循教学规则,如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而这些因素又是随时会变动的,所以教学要创造;创造并非不要规则,但更重要的是精神,科学和艺术都需要精神,教学也需要精神,教学的精神就体现在教育的理念中,体现在教师的观念和智慧中;科学是可以重复的,可以借用的,艺术是不能重复和借用的,需要自己去创造,就像艺术家作一幅画,哪里需要浓墨渲染,哪里只是轻描淡写,只有艺术家自己构思,自己运笔,别人是替代不了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设计一堂好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不断钻研,不断琢磨,要因人因事因时而变,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这就是创造,这就是教学艺术。

通过课题研究,探究构建一种以合作学习为主的初中物理生命课堂教学模式。针对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胆革新。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生命化课题研究,积极探索物理生命化课堂在实践中的应用。本着边实验、边研讨、边反思、边总结、边提高的研究方针,从课堂生命的生长性、情感性、个体性、灵活性、求美性、求趣性、艺术性等特征出发,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生命化课堂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特色。生命化课堂课题的研究使课题组教师思想发生巨大变化,提升了教师自身

职业的生命价值,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的生命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顺利实现师生互动双赢。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及新课标,探究新课程的特征。

(二)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及学习内容,设计具体准确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三维学习目标;

(三)当代高效课堂模式研究

(四)构建生命课堂的策略研究

1.生命课堂的特征研究,

2.生命课堂的多元化研究,

3.构建阳光的物理生命课堂模式。

(五)课堂生命的健康评估及保健方案

1.学生学习评估,

2.教师主导评估,

3.课堂生命体健康状况评估,

4.课堂生命的保健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状分析

1、理论依据

生命化教学是当前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一种教学模式。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和对话理论构成了生命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①、生命哲学

生命哲学是19世纪末至2o世纪初在德、法等国流行的一种具有非理性主义特征的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狄尔泰(w.Dilthey)、齐美尔(G.Simme1)和法国的柏格森(H.Bergson)等。尽管生命哲学家们在理论体系上各有特色,但他们之间仍然存在很多共同之处。即他们都把生命看做是具有活力,或者说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生命存在;哲学所应探索的不是世界的物质或精神本原,而是内在于并激荡着整个世界的生命。

②、现代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人本论思想

新课程改革中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直接来源于现代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人本论思想,现代人本教育思想和教育人本论思想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

③、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把对话与生命体验相联系,确认对话是自我与他人、人与社会、心灵与世界进行沟通的基本方式,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显现方式。从对话理论的角度出发,生命化教学认为教学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学生、文本作者等主体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动作或行为等为中介,以交往、沟通、意义为实践旨趣,促进主体双方取得更大的视界融合的一种对话活动,这是一个获得生命体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因为学生在对话中是以一个完整生命体的方式全身心地投入的,而不是只作为单纯的认知体局部参与的。教学活动不再单纯是掌握知识的认知过程,而是学生个体生命全面彰显与丰富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成为自我充分实现、主体性得以全面发展的生命存在。

④、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核心执政理念,是我们党重大的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当头,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和“核心”的重要位置,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科学发展观的各个部分,并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献。科学发展观明确告诉人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应当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2、现状分析

国内外教育的改革浪潮此起彼伏,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到现代的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人们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比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之父帕克和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倡导走进学生、贴近学生。

国内基础教育改革自20xx年9月开始,建立青岛和芜湖两个课程改革试验区。在构建生命课堂上,威海市教育界有颇深的研

究和造诣,全面论述了生命课堂的内涵、意义、和建构。对生命化课堂课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基于课程标准和生命化课堂理念的‘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深入推进“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年度主题研究。此外,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和泰兴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都为生命课堂的探索构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环视我们的教学,仍在传统模式和现代教育的边缘处徘徊不前,教师一支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演绎课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改的步伐。因此,我们认为构建“初中物理生命课堂”模式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本课题的研究绝不是威海市课堂研究的重复,可以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分支和延续,重在调动各种手段,建构学生全面参与的阳光的、健康的生命课堂模式、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简易性和可操作性。以达师生互动双赢的锤炼和升华。

四、课堂的研究方法、措施和实施

(一)、研究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从xx年4月∽20xx年12月,经历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xx年4月至6月为准备阶段,xx年7月至20xx年10月为实施阶段,20xx年11月至12月为总结阶段。

(二)、主要形式

集中学习研讨和自研自修相结合

(三)、实施措施

1、制定计划:1个总计划,3个阶段计划,确立3个实验班;

2、保证时间:充分利用集体办公的优势,及时总结交流,反馈。教学时间,每周至少利用周五下午集中研究一次,假期集中交流两次;

3、及时反思:每一研究阶段,课题组教师必须至少写出10篇学习心得或反思小结;

4、定期总结:写出阶段性总结论文,3篇/人;

5、争取支持:争取学校、家长支持和配合,开发课题运行的集体资源优势;

6、落实到位:所有研究活动,定教师,定班级,定学生,定分工,定宣传,定材料;

7、上好特色课:课题教师必须在相应阶段上一节有针对性的特色公开课,并及时座谈、诊断。

(四)、主要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对研究对象施加一定影响或提供某些外部环境和条件,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统计,获得研究对象是否发生预期的变化。

2、座谈讨论和问卷法。通过座谈讨论和问卷,了解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对“物理生命课堂”的看法,并就如何构建“初中物理生命课堂”提个人意见。从梳理的问题中发现具有实际意义的措施,为课题的进行提供充分资源。

3、实验研究法。具体由课题专家指导组牵头组织,在专家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工作纳入学校实施教研兴校规划之中,在实践中展开调查研究,形成总结,在总结中提升,在提升中推广。

(五)、研究思路

学习调研分析归纳实践总结再学习再探讨对比总结反思改进提高确定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

1、研究初中物理教材和新课程的标准。

写好学习心得和阶段性论文,上好特色公开课,及时座谈、诊断、反思。至今课题组已经书写学习心得和体会36篇,阶段性总结论文12篇,开展特色公开课12次,座谈、诊断、反思、研讨32篇。

2、研究学生的认知、思维特征及学习内容。

设计具体准确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三维学习目标;

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记忆容量的发展。中学生的记忆容量不仅明显高于小学高年级,也高于大学生的成绩,达到11.4士0.4,超出成人短时记忆容量。记忆的主要特点: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其具体表现为:

(1)形象记忆随年龄而增加,在中学阶段为最高;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9

1.生命教育课程的特点我国生命教育课程最初是在中小学开始的,此后陆续有少数高校实施生命教育课程,但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只能说刚刚起步。根据先前学者关于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引起学界关注(2)没有形成完整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教材(3)只有少数高校教师收到专业的生命教育培训(4)少数高校进行生命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内容各异。[5]随着一些学者对生命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大陆和台湾学者进行的学术交流,生命教育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生命教育教材的开发也在进行当中。2.生命教育课程的问题虽然生命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匮乏却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具体而言,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的缺失体现在学校的生命教育课程往往进涉及一些心理危机的防御和干预,把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辅导,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不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开发不够。[6]生命教育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意义的课程,仅仅局限于心理辅导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充分发挥生活和实践对生命教育课程的辅导作用才能真正有利于生命教育课程的发展,真正发挥生命教育课程的作用。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文章采用天津师范大学马编制的《生命教育课程现状调查问卷》,针对华锐学院2014级和2013级选修生命教育课程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3份,问卷回收率为83%,有效问卷82份,问卷有效率为98.8%。问卷整体α系数为0.851,问卷各题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超过0.7,因此我们可以认定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三、研究数据分析

(一)生命教育课程认知情况1.学生在选择生命教育课程之前,对生命教育的了解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在选择生命教育课程之前,1.2%的学生非常不了解生命教育,58.5%的学生不了解生命教育,37.8%的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了解程度一般,仅有2.4%的学生了解生命教育。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对河南省高校大学生而言较为陌生,学生对其了解程度较低,生命教育还有待推广和普及。2.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喜爱情况由研究数据可得,6.1%的学生非常喜欢生命教育课程,51.2%的学生表示喜欢生命教育课程,还有42.7%的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喜爱程度一般,没有学生不喜欢生命教育课程。3.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感兴趣情况研究数据表明,1.2%的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非常感兴趣,53.7%的学生表示对生命教育课程感兴趣,还有45.1%的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一般,没有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不感兴趣。4.学生对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认可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有26.8%的学生认为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非常必要,68.3%的学生认为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有必要,4.9%的学生认为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必要性一般,没有人认为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不必要。同时希望生命教育课程一直开设下去的学生占96.4%,仅有3.7%的学生不希望生命教育课程一直开设下去。5.学生选择生命教育课程原因情况统计表研究结果显示,70.7%的学生选修生命教育课程的原因是出于好奇,52.4%的学生是为了提升自我,48.8%的学生是为了了解生命、探寻生命意义和价值,40.2%的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39%的学生是出于兴趣爱好,18.3%的学生是因为简单易学,还有8.5%的学生是出于其他原因选择生命教育课程。其中70.7%的学生由于好奇而选择该课程则表明,对于学生而言,生命教育还是较为陌生的概念,大多数学生不曾了解生命教育,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加应该加强生命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引导更多的学生了解并走进生命教育的课堂中来。(二)生命教育课程满意度情况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各要素满意度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生命教育课程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态度满意度均值高于4,显著高于平均值,说明学生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态度很满意,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满意度均值高于3.6,说明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感到满意,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教材的满意程度最低,均值为3.09,说明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教材不太满意,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教材的建设,争取给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学习资料。(三)生命教育课程存在问题与建议的调查结果1.生命教育课程存在问题调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64.6%的学生认为教材建设不够,57.3%的学生认为学校缺乏相应的资源课程,48.8%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开展不够,12.2%的学生认为生命教育课程存在其它问题,7.3%的学生认为课时太短,不能满足学习需要,仅有1.2%的学生认为教师专业水平有限。由此可见生命教育课程最主要的问题是教材建设不够,此外学校也应该加强相应的资源课程,增加实践活动。2.生命教育课程改进建议调查结果研究结果显示,64.6%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教材建设,59.8%的学生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58.5%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生命教育,56.1%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外还有6.1%的学生认为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改进。(见表2)

四、讨论与分析

(一)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了解程度低本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选修生命教育课程之前,对生命教育课程了解程度的平均值仅为2.41,并且有59.8%的学生表明自己不了解生命教育,这说明生命教育对于河南省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之所以会存在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生命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才从台湾和香港引入中国内陆,发展时间尚短且教材和各方面体系均不完善,此外目前只有辽宁、江苏、黑龙江、上海等省市颁发了开展生命教育的指导性文件[7],国内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各地区生命教育课程并未得到普及,所以各高校的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了解程度低。总的来说,这个结果与马2012年对天津市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4]。(二)生命教育课程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在对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喜爱情况、感兴趣情况和认可情况的研究中发现,生命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得到了学生普遍的认可和欢迎,大部分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希望能一直开设这门课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虽然前期学生对生命教育的了解不够,并且对于学生选修生命教育课程的原因进行调查,调查分析表明大部分学生是出于好奇才选修生命教育课程,另外还有部分学生是为了获得学分、提升自我、了解生命、探寻生命意义和价值,但学生在真正接触到生命教育课程之后,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理解,最终还是认可了生命教育课程。由此可见,对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生命教育课程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另外由于学生的认可和欢迎也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教材不满意本研究表明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教材的满意程度最低,均值为3.09,说明学生对生命教育课程的教材不太满意,根据作者调查咨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相应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且没有相对完善的教材体系。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好的进行生命教育,加强教材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不足与展望

生命教育研究现状篇10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获取途径、急救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该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并而得出该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生命安全教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汉江路小学、同仁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分析

1.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根据调查,显示了被调查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64.1%的学生选择了平时关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说明学生渴望学习和掌握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的调查:有44.3%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生命安全教育,但不是经常性、固定化的生命安全教育;有48.1%的学生却认为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有关生命教育知识和逃生的技能。因此,这就产生了学生渴望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技能与学校教育力度不够之间的矛盾,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2.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相关课程”,占40.5%,而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获取安全知识的选择也分别占到了20.1%和22.5%。说明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把已有的、零散的安全教育整合成为系统的、规范的体系。

3.学生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从对如何使用公共场所灭火装备的调查,可以看出有4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公共场所设置的灭火装备。对于如何从着火的宿舍逃生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在回答“宿舍发生火灾,烟雾很大应该如何逃生”时,36.1%的学生选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爬出宿舍”,这是正确的做法。对于“如果身上着火,可以快速奔跑或用手拍打”这一做法的判断,居然有64.2%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也比较差。

4.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形式。调查显示,学生在学校接受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培训讲座”,占29.3%,“观看教育录像”,占23.4%,“学校宣传画”,占27.6%,“实习演练”,仅占13.8%。我们可以分析出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还是以讲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因此,各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二)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

1.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来教授,更没有系统的学习结构和框架。

2.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4.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不能完全的体会出生命安全教育对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缺乏实际操作性。

(三)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1.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要与社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源。2.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3.加强体育师资培训。4.充分灵活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设施。5.学校定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运动会。

三、结论

(一)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

(二)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四)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性。

(五)之所以呈现以上特征,是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参考文献:

[1]尹贻伟,杨善乾,李金霞.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J].教学探索.2010(0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