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十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十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0:50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1

【关键词】涵化理论;农村;居住文化;堰河村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迫切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足,群众的道德观念下滑;文化活动落后,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后等现实状况影响着农村文化的进步。在农村居住文化改造发展的层次大多处于水平较低的“设施建设”阶段,缺少了对农村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随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推动,中国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建设将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涵化理论视阈下对中国农村居住文化进行分析,湖北省堰河村正是中国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结果的典型案例,该地区在对农村居住文化潜移默化的涵化过程中将美学、科学、功能文化内涵相结合,而这体现了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的核心。

一、农村居住文化定义内涵

建筑设施的建设并不是最为重要的。建筑有它独特的语言,但意义不在建筑本身,更多的则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居住文化是一种以住宅为媒介形成的居住方式,是一个民族特定居住生活方式的整体,它既包括物质层面——住房结构及其选址等,又包括知识、精神层面——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居住文化是人类在居住范畴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居住文化的涵化研究主要包括对当地人民在外在文化的入侵之中其居住形式及居住地点的变化,以及当地人在生活习惯的转变及风俗的传承上发生了何种转变。

居住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并有突出的个性。吴强的《居住文化透视》一文中认为居住文化内涵可以包括三方面。第一,居住环境是居住文化萌芽与发展的基础;第二居住形态是文化形成的核心和中心;第三则是空间形态,主要是指住区是居住文化空间的表现形式。而就具体文化内涵的而言可以分为美学文化、科学文化、功能文化三部分:(1)美学文化内涵。农村居住文化体系,在其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美学文化内涵。农村居住文化体系,不仅仅是建筑设施物化实体的艺术美,更是寄托了农民“乡土性”情感美。农村乡土性美学是农村居住、环境、生态、人文多元多层次的美学结合。(2)科学文化内涵。科技文化包含了建筑设施科技、景观环境科技、人文生活科技三方面,是居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居住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提高,不仅改善了农民居住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更是为农村传统居住观念引入了新的审美理念、审美情趣,丰富完善了农民居住设施、景观、人文的内容。(3)功能文化内涵。农村居住文化体系包含农民生存、生产、发展的空间环境和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设施、景观环境、人文生活。农村居住文化在农村文化传播、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媒介功能作用,对农村风俗、伦理、风尚等方面具有记忆功能作用,对新文化与旧文化的融合适应具有调和功能作用。

二、堰河村居住文化涵化现象

文化涵化研究自1910年左右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兴起,在五六十年代成为美国人类学家和文化学家主要探讨的课题之一。文化涵化现象是社会文化横向变迁的重要模式。1880年美国的鲍威尔(p.w.powel)提出了文化的“涵化”现象,主要基于西方现代文明与当地土著文化的接触、磨合的过程及影响结果;随着城市现代化文明对农村固有的生活文化影响都属于文化涵化研究的范畴。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的文化涵化研究群体主要针对的是少数民族群体和移民群体的心理适应比较研究,而在应用涵化概念进行的研究中,鲜少有研究者以农村居住环境为媒介进行文化涵化研究。本文以湖北堰河村农村生态居住环境的变迁为例,来考察农村居住文化的文化变迁和文化涵化,并对中国农村居住文化的文化涵化研究中的盲点进行创新性探索。

十报告中提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应当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方面推进一体化,才能真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农村居住环境的提高成为了热点。城市文化对农村居住文化的涵化作用是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表现,是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重要手段,因此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的发展也是值得探讨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而中国农村居民才是构成中国社会基层的主要群体。为了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农村进行了居住环境的大改造,在湖北一些农村地区始终保留了“拆旧房建新房”的思想,房屋建成了小高层,也新建了广场,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缺少了中国农村的“乡土性”,少了农村特有的文化风貌和传统文脉。农村居住设施的开发者过于急功近利,其最终结果是文化设施条件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忽略了农村居住文化的内涵建设,忽视了固有的农村文化的延续性以及农民的日常生活。农民本应作为农村文化传播的主体却在居住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成为了失语并被忽视文化表达权的群体。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的发展变化。

中国大多数农村居住文化建设内涵的缺失正是由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在长期持续的接触,从而导致的原有农村文化体系大规模变异的文化涵化现象。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适应过程分为两种,一为融合,一为同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H·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文化系统中文化核心的改变会产生文化的变迁,尤其是当两种不同的文化系统进行博弈时,弱势文化会被强势文化的特征所进行涵化,从而导致文化核心的改变变迁。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城市文化往往处于主导强势地位,而农村文化处于弱势地位,当两种文化系统在一起博弈时,较弱文化被强势文化所涵化从而发生变迁,二者难以产生对等的双向交流与调和。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较量过程中,城市现代文化对农村本土文化强势冲击下,农村文化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这个过程亦是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相适应的过程,因此农村文化逐渐丧失没落,农村文化的乡土性逐渐减少,出现风貌已改、民俗渐易的边缘化现象。而这种“文化丧失”或“文化没落”现象在农村居住文化中尤为明显。受城市居住文化中的物质主义诱惑,农村居住环境也逐渐改变,根据城市文化的审美需求,将居住环境统一建造出来,形成了商品化的居住文化。过去的商品化过程往往是指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但是其商品化的最终结果却是文化的复制,失去原有文化的韵味。农村居住文化的商品化现象破坏了农村固有传统文化的传承脉络,使农村文化被物化、庸俗化,逐渐与城市文化同化。2012年8月笔者在湖北农村进行了社会调研,在湖北堰河村进行了访谈和田野观察,从农村自然环境因素、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农村社会基层环境因素对农村居住文化涵化现象进行考察,发现当地在城乡二元文化涵化的过程中却保持较为良好的文化内涵。堰河村隶属于“湖北十大名茶之乡”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位于鄂西北山区,该村版图面积大约12平方公里,山地占8平方公里,拥有1200亩生态茶园,茶产业成为带动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业逐渐成为该村发展的重点。该村下设4个村民组,人口936人,共247户,蕴藏着丰富民俗文化,体现了淳朴的乡村特色。

1.农村自然环境因素。我国封建社会实质上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在农村聚落生成的最初阶段,自然界的气候、水文、将影响农村聚落区域分布的因素,尤其是具象的自然环境概括为抽象的土地资源更为重要,对于掌握农村聚落区域分布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社会的主要支柱,它不仅为构筑稳定的封建行政权力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并左右着传统农村聚落区域分布和文化生产形态变迁的变迁进程。

农村土地资源的属性在于其质和量,无论什么样的形色,只要质量高、数量多、适宜农作物生长,都是农村聚落区域分布的优良资源,同时水源、气候等自然环境也可以通过土地资源得以体现。农村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人口要相对稳定地集中在某一地域内,而农村聚落区域分布地理空间的拓展,则必然伴随着农业人口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在湖北襄阳堰河村的聚落迁移就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十多年前堰河村的村民大部分集中于百日山附近的田地或道路旁,分布零散,道路闭塞,交通工具不方便,通讯设备几乎没有,同时山上环境也不适宜农民进行土地的劳作。堰河村当地村民为了摆脱闭塞所带来的贫穷,不得不选择迁徙,但是由于对百日山情感深厚,不愿远离,就选择靠山而居,迁徙至山脚。山脚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杜仲、茶叶等农产品,村民集中居住在田地附近,“形成了背山面田、面水的带状聚落”,而这样便于农村的城市工农化建设。居住地的迁徙,使堰河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和谐,充分显示了环境科学文化内涵。

堰河村作为新型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形成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注重农村的美学和功能文化内涵,结合茶文化打造生态小镇,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居住设施也在建设。堰河村重建了当地农村居住环境,但是在房屋改建过程中尽量不拆除老砖瓦房,古木畅园尽量保留,在外来传播者的专家提出改造方案。堰河村的房屋改建既促进了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以及保护,同时也复兴创新了当地传统文化的同一性。在调查过程中,与当地村民进行访谈及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堰河村的部分村民依然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方式,因此在房屋建筑的建造过程中也依据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房屋以两层楼为主,房间宽敞,以方便村民的工作,邻里街坊依然随时串门,乡土社会的可靠性依然存在,提高了农村文化的适应性转化。

2.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是指农村中人们加工、改造自然以创造物质财富所形成的所有的生产条件,包括工具、技术、生产方式等。农村社会经济环境是农民与自然发生指直接关系的产物,农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一旦失去经济组织及其劳动工具,就无法对自然进行改造,进而无法生存,无法创造更高层次的文化。自2004年以来,堰河村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正是体现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提升,堰河村在居住环境改善的过程中既融入了城市的社区文化,同时也保留了农村固有的乡土思想。该村以“建设生态化家园”为目标,进行了“一建四改”和垃圾分类的措施,注重农村生态功能和科学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农村传统生产方式,正是乡村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相适应的表现。“一建四改”是指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沼气为突破口,以建设沼气池为主要的切入点,把改灶、改水、改厕、改圈相结合,改善农村原有的居住环境,全村二百多户人家,有一半以上农户建了沼气池,60%以上的农户使用了沼气、太阳能等环保能源。“垃圾分类”本应该是城市的社区文化,堰河村却实施了。垃圾分类是引导农民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开场戏。在当地,各家各户配备两个垃圾桶,每个村民小组建立一个垃圾分类中心,垃圾实行干湿分类处理,并且每天有专职的保洁员对垃圾进行二次收集和分类。“垃圾分类”措施不仅改变了堰河村的居住环境,同时改变了农民的文化认知。堰河村居住环境重建后统一保留传统古老的青砖灰瓦两层小楼房,但内外部居住设施与城市的高层楼房设施无异。堰河村在改造的过程中去除了传统农村的的人畜共住的恶习,将房屋功能规划阿德更加合理,更适宜居住。同时,堰河村在抗震节能农房建设、住区人居环境改善及基础设施建设等57项示范项目中符合农村居住建设,以低造价创建高科技的生态文化村。农民住宅节能示范楼的总体节能效率达到54.55%,村接待中心示范楼的总体节能效率达到50.01%。堰河村对于社会经济环境的提升和居住文化的改变,并非一种被动的承受,更多的是处于一种主动追寻态势来改变传统居住文化的不足,提升当地的美学文化和功能文化内涵。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居住环境的建设成为了城市文化涵化的主要媒介之一,同时居住环境的改造过程与农村受众接触面较广,传播文化时间长,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引起了文化变迁,使农村传统文化在与城市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创新复兴。堰河村的居住设施的改造是典型的农村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文化相适应案例。生态居住文化这个城市文化信息的产生,在堰河村内部的传播,以及到村民对该信息的适应接受的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是两种城乡不同文化涵化的过程体现。

3.农村社会基层环境因素。中国古代农村聚落的基层社会结构非常注重“血亲家族”,是以“家国同构”为网络组织起来的。堰河村居住文化具有血缘性、地域性、传统性的人情关系,其社会结构建立在保守、封闭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是形成现在堰河村聚落聚居形态变迁的社会基础,并与堰河村聚落地域空间层次中的基本单位具有某种对应性的关系。堰河村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传统乡村社会的人情关系,村内成员的关系紧密,村庄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较少,村内成员的联系相对紧密,人情的往来成为了堰河村传统乡村社会文化和居住文化最为典型的特征,人情互动成为巩固和延伸乡村人际关系网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文化习俗和血缘、亲缘关系的促使,村民为了表达情感、实现利益获得帮助等,通常都会求助于人情,人情多表现为信息、劳动和物品的互换。而正是这种人情关系体现在堰河村聚落的形成以及居住文化涵化过程中。在对堰河村农村居住环境变迁的过程和结果来看,并未出现文化涵化影响带来的完全融合,即形成新的文化模式。同时,在这个文化涵化过程中,农村居住文化并不会因为城市文化的强势影响而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完全灭绝。农村居住在接受外来城市文化影响的同时,依然保留其传统的文化,保存了自身的本色。涵化的程度不同岁也导致了文化不同程度的同化、分化及边缘化现象,但是这只是文化变迁的表象,或者说是文化内涵建设的缺失。

三、堰河村居住文化涵化传播者

根据对堰河村的实际调研,农村居住文化涵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居住文化涵化过程的传播群可以分为城市外来传播者和农村本土传播者两类群体。在农村居住文化涵化过程,传播群体也是文化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可以作为信息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对堰河村农村居住文化涵化调研过程中,这些群体在一方面与城市现代文化进行频繁的信息交流,另一方面本土的传统文化也依然存在,多种文化相互交融但又相互碰撞,形成了当地特殊的生态居住文化涵化现象。

1.外来传播者。将堰河村居住文化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外来传播者是指系统外的信息传播者生产信息并传播给系统内部人员,是外来信息与本土信息相互传播的纽带。堰河村在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动态转型中进行了居住设施建设,外来传播者的信息输入在这个时期最为活跃并对当地传统居住文化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正是居住文化涵化的过程。外来传播者的主要特点传播城市文化信息,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城乡差距明显,城市信息密度大,农村文化信息与城市文化信息的博弈过程中,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具有强势的冲击力,农村社会处于信息和文化弱势地位。外来传播者将城市文化信息强势型的扩散到堰河村,逐渐与农村本土文化相适应。堰河村的“垃圾分类”化来自城市文化观,但是在堰河村进行了旅游文化和居住文化长期规划之后,城市人群在逐渐融入了当地本土居住文化。外来传播者的迁移运动不同对农村居住文化的涵化效果也不同。政府对堰河村的居住设施进行规划成为了长期、固定的信息传播,这种有目的性的居住信息输入对堰河村本土居住文化影响很大。政府政策的实施让堰河村整体的居住设施大幅度提高,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校在对堰河村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对当地本土居住文化有一定影响。堰河村与多所高校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模式,但是由于大学高校对于堰河村的迁移运动属于间隔性的,在调研过程中,当地居民认为高校进入堰河村调研的时间不长,但频率较高,对当地居住文化的提升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涵化效果不如政府的政策对堰河村本土居住文化影响。堰河村作为华中农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传播基地,高校对堰河村进行文化传播之前有一个选择过程,确定堰河村为适合的传播对象才进行传播活动,但是进行传播活动的时间较短,主要为每年寒暑两季,一旦文化信息传播目标达成,就会迁出。

2.本土传播者。本土传播者是指系统内部人员进行文化信息生产,再将信息输入给其他受众。而在堰河村内部,构成本土传播者的群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是当地的“意见领袖”,另一类是堰河村其他村民。农村意见领袖是指“那些掌握乡村话语权、具有广泛资源动员能力,处于乡村社会关键位置上的特殊人物”。堰河村的意见领袖主要是指当地在村民中具有较高声誉和“话语权”的人。意见领袖在当地是指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社会资源,将个体与村庄公共文化事务紧密结合,确立了自身对他人的影响力。在堰河村主要的意见领袖是指当地的村干部、村教师、养种植专业户以及其他各方面骨干,在对堰河村的居住设施的改造过程中,他们接受了城市文化,充分发挥自己的话语权,并且对其他村民输入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堰河村居住文化涵化。“垃圾分类”的生态居住文化理念最初是由外来传播者的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孙君主任进行传播,该理念是现代专业的生态文化理论知识,采取直接灌输和填鸭的方式对当地村民输入文化信息难以接受。孙君与堰河村村支部书记闵洪彦、妇联主任季达翠等意见领袖进行沟通,将双方的沟通后的生态居住文化信息重新编码成新农村建设、居住环境改建、生态旅游建设等信息,再召开其他意见领袖如党员及村民代表开会,让意见领袖能够充分吸收“垃圾分类”的理念,再由他们对堰河村村民进行通俗易懂的多种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使当地村民能够接受接受该理念。“垃圾分类是孙教授(孙君)村里的时候宣传的,那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懂,这些改造都是由党员、示范户开始的,先选几户人作小范围的示范,做好了、看到效果了,大家就跟着慢慢做”。本土传播者的另一部分群体是堰河村的普通村民,居住文化传播是一个信息共享与交流的过程。在居住文化涵化过程中,普通村民虽然主要是文化涵化的接受者,但同时他们也会对信息进行解码并进行自己的再次编码。居住设施的改造与当地居住文化的改变并非一个个体行为,而是一个群体行为,因此信息是共享的,而村民重新编码的信息也会进行相互交流。因此在居住文化涵化的过程中,多数村民对信息接受的程度也对文化涵化的程度产生了影响。

四、建设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对策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居住文化变迁,既是文化涵化的过程,也同时是文化涵化的结果。通过该文化涵化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性,即可研究出农村文化变迁的过程虽然复杂繁琐,有的地区忽视了文化内涵建设,但是对于农村居民来说传统的文化始终作为主线保留其中,其核心文化的乡土性始终没有完全丧失,这应该成为文化内涵建设的动力。城市文化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对农村居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在不同文化的接触影响过程中,农村文化仍然是保留其中这决定着涵化过程的发展方向,但是涵化的程度却离不开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的冲击强度以及村民的认可度和失语程度相关。因此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建设的提高离不开农村文化地位的确立,并且对现有的文化传统的进行创新与再发现。

1.确立农村传统文化的地位。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完全抛弃与超越。在中国农村居住文化内涵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确立农村村文化的地位。文化变迁现象是在文化接触中产生的,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相互融合的结果,但是在文化涵化变迁过程中往往重视城市文化,忽视农村传统文化,最终造成了文化同化。在不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发展文化的多样性,确立农村传统文化的地位。民间是生产文化的沃土,尤其独特的魅力,与城市现代文化各有特点,平分秋色。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结晶,是民族精神支柱。农村传统的居住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是农民共同认同的象征,农村传统居住文化地位的确立,更能贴近农民的心理感情以及精神需求,农村传统文化内涵建设能够获得中国社会基层的主要群体的认同,共同以挖掘和发扬农村传统文化内涵为己任。

2.树立正确的农村居住文化观。文化亦是指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而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二者共同决定了生活习惯,因此文化只要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匹配适应,则该文化即为合理。因此我们不能一味地认为农村应为经济落后于城市而否定传统文化的优势,也不能因为农村居民固有的乡土性而对传统农村居住文化不进行改造。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是了解历史展望未来的重要参照物,同时文化也需要不断更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生活方式、居住习俗都是文化结晶,从居住文化价值来看,抛弃过去传统的居住文化也等于是扬弃了其中所包含的独特文化。中国农村居住的“乡土社会的信用”,“家”的感情都是现代化社会所缺乏的,将美学、科学、功能文化内涵相结合,而这正是对农村居住文化体现的核心。

3.创立新型的农村居住文化体制。文化不能够只是历史积淀的产品,更是现代的、更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精华。传统文化创新不仅仅是传承农村村传统文化,文化涵化和变迁是必然规律,因此不能固守一成不变的“死文化”,并且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影响更多人对理解真正的文化,创立新型的农村居住文化体制,变种求新,往好的方向进行创新改变。农村居住文化的改变不能够仅仅只局限于物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能保留传统文化精华,在文化自身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引起了农民的价值观念、社会动机等多方面的提升最终促使农村经济与文化二者共同全面发展。

坚持三个代表思想中“始终保持最先进的文化方向”,与世界先进文化相互交流,吸取精华,摒弃糟粕,把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到与城市文化相同或相等的地位,大力建设先进的农村文化。农村居住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内涵建设的新途径,是繁荣农村,满足农民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居住文化是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手段。将农村居住文化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促进我国农业物质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成仁.涵化的另一面: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再发现——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勐遮乡傣族艺术变迁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7(4)

[2]宋蜀华.民族学的应用与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载乔健,李沛良,马戎编.社会科学的应用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56

[3][美]克莱德·伍兹.文化变迁[m].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喻太安.把握居住文化的内涵[J].中国房地产报.2003(6)

[6]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04

[7]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2008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2

关键词:东北农村剧;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世纪以来,随着《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等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央视热播,东北农村剧创作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作为辽宁影视文化产业特色品牌,以“本山文化”为代表的东北农村剧凸显辽宁丰富乡土文化资源的魅力,浓郁的“黑土情怀”给荧屏带来清新的乡土气息。经过十年繁荣发展,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势头逐渐趋缓,创作中呈现出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文化软实力,成为积极推进东北农村剧进一步深入繁荣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软实力主要以文化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为表现形式,其提升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建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承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旋律电视剧类型,如何在当下多元价值不断碰撞的社会转型时期,更加有效地构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东北农村剧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文化品牌的关键所在。

一、提高文化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东北农村剧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文化自觉,彰显人文关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准确认知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是推进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表现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文艺创作在我国有着悠久深厚的传统,新世纪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根植于特定社会时代语境,创作者应以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来审视自身创作与发展。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连续多年出台中央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视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三农”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农村的生活面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都出现了巨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凸显出来,丰富多变的现实生活为电视剧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成为农村剧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看,不仅农民需要和渴望电视剧讲述自己的故事,城市观众对乡村发生的新变也具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本色的乡土生活也带给生活在高节奏和巨大压力下的城市观众田园牧歌式的想象。在党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有效体现三贴近原则的东北农村剧从文化方面积极参与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事业中,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自然的风格为新世纪的荧屏带来了清新的气息,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需求潜力巨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东北农村剧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电视剧类型,创作者要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明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创作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优秀作品放在实现东北农村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位置。首先,创作者要深入领会、真正认知核心价值体系,使东北农村剧的创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以深厚的人文内涵做支撑,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真善美,创作生产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优秀作品。其次,要提高文化自觉,重视在东北农村剧在构建辽宁省良好文化身份和形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并合理展现辽宁省特色乡土文化,将弘扬和传播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传播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赵本山曾表示就是想把东北的文化,展示给大家看,让全国的观众都了解东北农村。这种积极承担推动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文化自觉是东北农村剧发挥文化建构作用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此外,面对新世纪以来电视剧产业属性彰显,娱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盛行的情况,东北农村剧创作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传递感性娱乐的同时,注入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载体,其过度娱乐化倾向很容易造成公众个体选择上的迷惑,使公众呈现出理论性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人本位偏移的特点,价值评价标准呈现出明显功利化倾向。”针对东北农村剧目前存在的模式化、庸俗化、审美内涵缺乏等较为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创作者不仅要满足人们娱乐消遣的需求,更要注重对电视剧精神内涵的追求。特别要避免过度强化娱乐功能、以迎合大多数受众的低级趣味来博取收视率等情况,要在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人文关怀理念注入东北农村剧,突出思想内涵,彰显主流价值,使剧作表现出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气质,进一步提升东北农村剧的思想和艺术水平。

二、增强文化自信,以深厚的乡土文化内涵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制的方式达到期望结果的能力。作为辽宁文

化创意产业辽宁的重要品牌,东北农村剧创作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身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并坚定对自身文化发展的信心,用丰富深厚的乡土文化承载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认同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担当起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任。“无论是对于东北人还是对于东北文化来说,当前都是一个难得的重新认定自我、实现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绝不单纯是一个经济行为,更是一个社会发展和文化转型的整体行为,或者说,东北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既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内容,又是振兴的动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现,文化建构是其中重要内涵。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作为构建辽宁文化形象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有效利用宝贵文化资源,生产出“既大众通俗、多姿多彩,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的作品”,是东北农村剧创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东北农村剧可持续发展,需要以深厚的人文内涵为支撑,辽宁地域文化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饱含着优秀的文化因子,其中丰厚的内涵底蕴需要创作者深入挖掘和探寻。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明显,拥有人才济济的艺术家队伍,艺术积累深厚。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喜剧小品和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以辽宁特色乡土文化为依托,展现了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新农村三部曲”等热播东北农村剧塑造的普通农民群像中,从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回乡带领家乡父老创建旅游度假村的刘老根,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将荒山开垦为沃土的谢永强,在城市底层挣扎奋斗遭遇种种挫折却仍保持善良正直本性的农民工马大帅;到爱面子又怯懦胆小的酸腐“文化人”药匣子、世故圆滑却不失善良本性的范德彪、狭隘敏感却又对爱情执着勇敢的丁香;以及王小蒙、刘一水、谢小梅等一系列农村新青年的形象,既表现出新时代东北农民性格中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率真朴实的一面,也刻画了农民自身难以克服的内向保守和自私狭隘等人性弱点。东北农村剧用深厚的人文关怀关注普通乡民的精神需求和生存状态,立足现实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真实生动表现了现代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况的巨大变化,描绘了全新价值观和陈旧思想在农民内心引发的剧烈交锋与碰撞。作品对农民内心世界的关注、对人生命运的追寻和情感关系的展现,生动地诠释了“新农村建设”内容,以浓厚的人文关怀积极诠释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东北农村剧对普通农民衣食住行的描写则展现了东北农村的生活面貌和具有浓厚关东农村地域色彩的乡风民俗,从富有地域特色的红砖瓦房、热炕头、压水井到饭桌上摆着的大葱蘸酱、白酒和玉米棒,热情直爽的大秧歌和二人转,以及东北农民幽默诙谐的语言,都是东北农村剧中不可或缺的显著标志,流露出原汁原味的关东风情,“这种地域文化是几代演员都无法挖掘透彻的”。东北农村剧要重视挖掘东北乡土文化的厚重积淀,从本土特色文化土壤中汲取丰足养分,并在突出本土特色的同时,增加历史和文化的厚度,提升时代和创新的广度。使农村的面貌风情、农民的精神世界和富有地域特色的风土民俗等在东北农村剧中得到有机统一,真正展现出辽宁乡土文化的整体面貌和深厚内涵,用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东北乡土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三、重视艺术创新,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路径

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只有勇于自我超越,重视内容和形式创新,创作出高质量的精神产品,才能具有内在的持久的生命活力。与享誉全国的东北小品、二人转血脉相连的东北农村剧在全国享有广泛知名度,已形成特色文化品牌,对辽宁现代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发挥了巨大影响力,对于东北文化形象构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但不容忽视的是,东北农村剧在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及对乡风民俗展现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概念化、同质化、模式化书写,使得农村剧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自身的困惑。

轻松、愉悦的东北农村剧以轻喜剧的风格使黑土地风情被观众关注和接受,曾是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但过度追求喜剧性和娱乐性则往往使得作品对农村社会面貌和农民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流于表面化。在东北农村剧创作中虽有诸多作品关注农村与城市的融合与碰撞、新思想与旧意识的交汇与交锋,聚焦农村变革和农民的内心世界,但对于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仍止于“隔靴搔痒”或“避重就轻”,呈现出浅层化和雷同化等现象。在东北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当下,农村发展面貌和农民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更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来表现现代辽宁农村发展的新成就和农民的新面貌,主题表现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而情节和人物方面存在的模式化和类型化等诸多为人诟病的问题,则使得一些作品后继乏力。如《乡村爱情》以永强和小蒙的爱情作为主线,描写了在中国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在续集中原本围绕新时代农村青年展开的爱情故事枝节旁分,在搞笑和戏谑中刻意化的情感纠葛使剧情失去合理性,过多的三角恋和模糊恋引起观众逆反,使农村剧的创作陷入通俗有余而审美内涵不足的窘境;你争我斗、相互攀比、无端猜忌等情节演绎强化了人物爱面子,耍派头等负面特质,使得东北农民给人落后愚昧、庸俗浅薄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物形象。此外,东北农村剧中存在的过度展示农民身上陈规陋习、突出放大农民瘸腿、结巴、面部痉挛生理缺陷等问题,不仅丑化了东北人的形象,还使东北的文化形象被观众误读,削弱了东北乡土文化的丰富厚重积淀,进而形成对东北文化的“刻板印象”。

艺术重在创新。东北农村剧要勇于自我突破和突围,否则当观众逐渐失去了最初的陌生感和新奇感后,必然会出现审美疲劳。东北农村剧的创作应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运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高超的叙事手段,建立良好品牌形象,有效提升文化软实力。以高质量高品位的农村剧使幽默和欢笑增加丰厚的内涵,让人们在精神享受和艺术感染中潜移默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的价值追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辽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不可替代的力量。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建婷,大众传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求实,2008,11。

[2]张福贵,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现代文化人格的缺失,社会科学辑刊,2004,6。

[3]刘云山,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J],党建,2008,05,04。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3

【论文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本文就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进行了论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着力点。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保持和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一、科学地认识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1.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人类农业的发展,大体要经历自然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四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创建智慧农业的前提和基础。www.lw881.com目前比较科学的提法是:现代农业是以现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使用,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多种产业的协调发展,更加依靠劳动者创新,创新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还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正确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还必须科学地认识其特征。现代农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充分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行机械作业,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二是农业技术科学化。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提高单产,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逐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三是农业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农业增产的基点转到以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是农业经营循环的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农业各生产要素的配置都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要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五是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的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要求按专业化分工组织生产,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六是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它的高优化,这也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优势所在。七是农业劳动力智能化。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现代农业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八是农业发展产业化。现代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必须拉长产业链向纵深延伸,不能局限于农业内部要着眼于农业产业的深加工。农业发展要向农业深加工争效益,依托龙头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

2.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3)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粮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从现在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的发展要求看,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顺利发展。

1.积极探索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要针对目前农业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突破区域、产业和所有制的界限,引导农户和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的外部规模,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因地制宜采取有效可行的形式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2.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保证粮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一要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继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二要大力发展水产业。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品种改良水平和良种覆盖率,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管理技术,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加强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防治;三要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发展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注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3.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必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要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重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适当增加科研经费,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广应用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推进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重要基地。三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农业实用科技知识。

4.强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切实抓好农产品安全生产。一定要逐步增强农产品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意识,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和检疫工作,注重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农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

5.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推进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是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客观要求。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使乡镇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相对集中,逐步扩大城镇规模,把较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同时要改革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人口应允许就地登记落户,鼓励他们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并在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待遇,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4

文化产业是在一定资源基础上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创意、优势集聚、民俗展示、改造创新形成的业态,良好的历史文化禀赋往往给予特定地域发展文化产业以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表里山河的三晋大地历史文化资源禀赋异常丰富,“晋善晋美”是极为准确的概括。自然风光、人文积淀、红色文化、艺术表现、民俗风情等为山西发展多种形态的农村文化产业模式提供了极为雄厚的发展基础。1.特色鲜明、品格各异的自然风光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佳选择。南北东西差异性的自然风貌使三晋成为我国北方旅游休闲的绝佳胜境。北国雁朔风光的壮阔,塞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远,黄土高原沟壑的纵横,黄河壶口奔腾的气势,加之山西北部夏季气候的凉爽、便利的交通都使山西具备了发展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的条件。2.积淀深厚、极富魅力的人文传统提供了认知三晋文明的广阔课堂。华夏发源的历史踪迹、内陆农耕文明的开拓业绩、遍布全省的宗教寺庙及其文化、不同时代产生深刻影响的各方面杰出人物、晋商文化的诚信进取精神、南北各地各具神韵的非遗制作等,都是华夏文明在三晋凿刻的历史痕迹,乡村常态生活中亦处处散发出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魅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独特空间是认知华夏文明绝好的课堂。3.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提供了感知我党发展历史的生动讲堂。一百多年反压迫求解放的艰辛历程中,三晋儿女英勇不屈,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非凡业绩,武乡、左权、黄崖洞等红色遗址是最好的见证;建国以来三晋儿女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大寨、西沟、右玉等创业之地仍历历在目。4.异彩纷呈、花样繁多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宽阔大舞台。山西的左权小花戏、河曲二人台、孝义皮影戏、祁太秧歌、绛州鼓乐等闻名全国,享誉海外;各类民间舞蹈、鼓舞、秧歌舞、狮子舞、高跷、旱船、背棍、铁棍和抬阁等极具审美价值;民间绘画、剪纸、面塑、砖雕、木雕、造像等艺术表现传神。观赏岁月中留存的这些瑰宝,定能帮助人们深化对中华文化神韵的理解。5.淳朴厚重、魅力无穷的民俗风情提供了休闲娱乐、回归传统的温馨空间。三晋民间故事笑话、传说典故、交往礼俗、婚俗节庆、食俗居俗等生动展示出千百年间民众劳作生息、繁衍发展的图景,徜徉其间品味咀嚼,其淳朴厚重的内涵令人感喟。总之,潜心挖掘资源禀赋的丰富矿藏,用足用好其文化内涵,发展山西农村文化产业的视野就会充分打开,境界起点就可不断提高,思路办法也会愈益丰富。

二、在推进相关要素深度融合中促进山西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迈进

(一)在深度挖掘多元融合中强化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魅力当今时代,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刻板地享受一种文化消费,而是将旅游等文化产业消费看作是一种文化体验,从中更多希望获得的是独特的精神感知和满足。适应这种需求,国务院2014年3月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国务院2014年8月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提出,创新文化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在某种业态中融汇多种相关元素,在向人们提供一种服务时满足其多方面需求,同时获取更丰厚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譬如,央视在山西忻州农村拍摄电视剧《喜耕田的故事》后,村民把当地生产的小米装在刻有“喜耕田小米”的葫芦里去销售,葫芦有“福”、“禄”的美好寓意,刻上“喜耕田小米”,植入文化附加值,简单的农产品就增值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农村文化产业许多门类的发展都可以通过挖掘文化附加值提升其社会效益,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一个乡村休闲景点,如果只简单陈设供游客观赏的风物,人们往往会因其缺乏更多内容而较快离去。但如能增加演艺项目,游人为看演出就要住下,因此就产生了住宿、餐饮、消费、购物需求,与相关旅游要素的融合就延展了乡村休闲的产业链,经济效益也就随之增加了。

(二)推进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展农村经济与农村文化产业,其最终受益主体都是农民,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文化产业会因此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与经济价值。对农村文化产业产品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重追求,也要求我们从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的角度,一体化推进两者协调发展。山西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高起点谋划、整体性开发是农村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的明智之举。如山西享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之誉的皇城相府在开发中秉持了“综合创新,集成创新”的理念,融合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一手做足做好皇城相府的文章,恢弘的古典官宦建筑、重现历史盛况的开城仪式《迎圣驾》、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音会都展示了皇城相府厚重的文化内涵;一手打造融合多种产业要素的综合开发,现代气派的大型文化演出,体验现代田园风光、采摘品尝新鲜瓜果的相府生态园丰富了景点文化内涵,提升了景区文化品位。皇城相府由此荣获“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仅2014年春节假期,景区就接待游客5.54万人次,门票收入达310.24万元。成功的范例还有临汾古县,其特色文化不仅催生了各类乡村文化产品,也带动了当地农民致富。全县有5000余名妇女从事手工布艺制作,成立了“锦织”土织布、“红梅”布艺、“俏姑娘”编织等协会,仅“春媳妇”土布鞋协会就有200余名妇女联手从事土布鞋制作,其产品销往北京、广州、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城市,2011年手工艺品的营业额达到200万元。

(三)拓展农村文化产业相关要素融合发展的广阔空间作为一种综合性、渗透性、关联性极高的产业,文化产业与多个产业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推动农村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会带动其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必将促进其文化价值理念向相关产业渗透,推动相关产业升级。1.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开发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山西各地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产性开发融合发展的成效,从实践角度证实了这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路径。政策性激励、地方社会民间的合力作用使绛州鼓乐、绛州澄泥砚、闻喜花馍、平遥推光漆器技艺、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广灵染色剪纸、洪洞走亲习俗、清徐徐沟背铁棍、老陈醋酿制技艺等非遗保护通过生产性开发得以传承,众多农民也因此得到了就业机会。2.推进文化展示与深度参与体验文化的融合发展。处于现代生活紧张节奏中的人们,常希望通过乡村风光与乡野生活的感受暂时缓解疲惫的身心,乡村生活因此成为许多城里人复返自然、回归既往、寄托情感的难以抗拒的诱惑。以传统物件、食物、场景,传统制作等方式为人们提供传承历史,留存记忆的氛围,使其通过乡村旅游能够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就成为了拓展空间,深化产业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如山西孝义贾家庄村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展示的犁、耧、耙、碌碡、纺车、风箱、水车等传统农具让游客触摸到了几千年的农耕生活中农民的生产劳作,感受到与现代生活的强烈反差,其心灵感受自然是城里人难得体验、久久难忘的。3.推进文化展示与演艺业的融合发展。如前所述,消费者享受文化产品往往希望得到更具内涵的多方面感受,尤其是体现特定地域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风貌的精心制作,往往更能给农村文化产业锦上添花。山西在这方面不乏范例。号称“民俗文化三绝”的孝义皮影、木偶、碗碗腔的展演,让众多游客流连;折子戏中变脸、甩发、喷火、舞长绸、梢子功、翎子功等高难度特技也让观众叫绝,精心打造融合地方历史文化的艺术精品,乡村文化产业亦能成为人们尽情享受的民俗文化盛宴。4.推进休闲观光旅游与耕作农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搭建亲身体验的平台,改变游人单纯旁观者的身份,使人们通过劳作“过程”形成更丰富的感受,找寻更多样的乐趣亦是增强农村文化产业内涵、增强吸引力的有效方式。以采摘这种乡村休闲观光旅游的常见项目而言,如果不是让游人直接采摘成熟的果实,而是将土地租给他们,由农民指导其种植,使其亲身体会从种到收的过程,最终品尝亲身劳作的成果,就既能满足城里人尝试感受新奇的心理,得到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体验,又能通过出租土地、辅导管理增加农民收入,传统的种植农业与文化产业的对接由此就衍生出一个新的业态———体验感受式产业。这已经是发达国家和国内许多地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成功推行的办法了。综上所述,密切跟踪消费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动向,以挖掘文化内涵为先导,不断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各要素的深度融合,农村文化产业的层次才能不断提升。

三、发挥市场与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一)以市场导向引领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迈进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的文化消费需求将更加旺盛,农村文化产业迎来了全盛发展的大好机遇期。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市场正逐步从追求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向追求品质的集约式发展转型。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化消费早已超越了简单吃吃、简单逛逛、简单玩玩的阶段,变得更注重品位、更追求多样、更具有个性,要求有更高的文化内涵,农村文化产业也远不是搞些“农家乐”、“采摘节”就能吸引来城市人了。在这一时代趋势下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就必须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动向,研究和有效追踪消费者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产品内容与供给方式,通过增加文化创意设计服务提升文化内涵,以文化底蕴吸引游客。

(二)有效发挥政府在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向高端发展中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强其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全面落实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各项政策,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税收、建设用地等方面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如2014年3月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8月国务院又《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质量,以旅游扩大文化的传播消费。基层各级政府引领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以准确把握党和国家这些政策法规的实质为先导,在引导、服务、监管中大力宣传这些主张;其次,各级政府组织要针对各地历史文化资源条件,针对各地发展地方经济、文化的整体布局,针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适时制定出台引导、支持、鼓励其产业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再次,基层政府组织在实践中要经常关注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与困难,通过积极的政策帮扶、有效的资金注入、优惠的贷款贴息、必要的项目补助和必要的人才培养保护,为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排忧解难,为其持续迈向产业高端不断注入活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5

在交易视角下,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只有真正具备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并且这些条件能确保农村金融交易达到一定的规模,市场自然会诱导出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相反,如果忽视农村金融交易的条件,人为地向农村经济系统强行输入某种新的农村金融机构,不仅不会带来农村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反而可能使这种农村金融机构陷入运转困境。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组织规模是农村经济活动规模的函数,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交易的专业化供给主体,其本身数量的多少、规模的大小,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必然与农村金融发展相对应,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价值在于其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因此,农村资金融通只是农村金融外在形式的概括,而非农村金融本质属性。农村金融不论其数量、规模、现代化程度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如何,其本质都是信用关系制度化的产物,是不同产权主体基于信息、信任、信誉和制度约束基础上的信用交易活动,它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安排构成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农村金融系统是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二者的农村金融中介机构和农村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它农村金融监管机构及其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实质是农村金融交易不足的问题,更进一步讲,是农村金融交易条件不足的问题。基于交易视角,农村金融形态的变迁应该内生于农村经济发展,只是其功能的实现形式。因此,农村金融的概念内涵在功能意义上表现为:

(一)农村金融是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的金融,在功能范式的认知框架下,是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相对应、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功能的金融,而不是被人为认定农村身份,或只为农业生产提供信贷服务的农业金融,或仅在农业和农村领域为自身需要而开展业务活动的地理意义上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组织体系。只有那些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交易需求,在分工和交换体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组织体系才属于农村金融的范畴,即农村金融的交易功能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体系的形态,而不是相反。农村金融的有效性不在于其机构的多少、规模的大小和现代化程度的高低,而在于其功能的发挥程度。

(二)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的交叉系统。农村金融从属于农村经济系统,研究农村经济问题应包括农村金融,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要考虑农村经济的影响;同时,农村金融又属于金融范畴,是整体金融系统中的一个单元,研究金融问题不能回避农村金融。同样,研究农村金融问题,不能不考虑整体金融的影响,农村金融系统运动既是金融系统运动的一部分,又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既具有金融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与农村经济需求相一致的独特形态,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双重作用的结果。

(三)农村金融是内部功能和结构复杂多样的系统,农村金融的内涵既要从理论层面上根据整体金融状况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来理解,又要从现实层面上根据农村金融的现实状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理解。在理论上,农村金融应当包含一系列内涵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储蓄、信贷、结算、保险、投资、理财、信托等,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金融组织体系,或者说和整体金融应该是保持一致的组织体系。在现实上,农村金融则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具有自身特点的不断演化的动态结构。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分析

分析农村金融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是由特殊主义信用向普遍主义信用的发展,实体经济中规模经济的存在和经济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前提;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任、由信任产生的信用、持续信用形成的信誉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根本;减少农村金融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农村金融交易风险和农村金融交易成本的制度,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保证。农村金融发展归根到底是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

在把握农村金融发展制度属性的基础上,还必须结合农村金融的功能、特征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从功能范式意义上理解农村金融发展。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作为促进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农村金融发展就是要通过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借贷成本,提供足够资金,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通过为其使用现代化技术提供资金支持,以刺激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为其分散存在于生产和经营等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增进其农村经济活动的可预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农村金融需求往往因正规金融供给短缺和非正规金融成本过高而难以满足,农村金融交易的自我扩张动力不足,农村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失灵。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发展将处于低水平的均衡,进而进入相互抑制的恶性循环。因此,政府必须介入农村金融发展,使之超出金融交易的扩张的一般内涵。无疑,政府干预对早期的农村金融发展,尤其是重建并迅速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十分有效。但金融展开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看不见的脚,必然使政府对金融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出现对金融发展的过度干预,进而越来越阻碍着农村金融发展,使农村金融发展因缺少有效的市场制度而停滞。因此,农村金融发展必须以政府行为的有效性为前提。

参考文献:

[1]冉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曾康霖.金融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6

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央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建设,而是涵盖“三农”方方面面的工作,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全面目标,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全面内容。

新农村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的过程,是一个与现代化建设同步推进的过程。因此,它不仅是项阶段性工作,更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确立长远目标,通过渐进式的量的积累逐步实现质的飞跃,也要结合实际,抓住有利时机,有选择、有重点地深化突破。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也不仅仅是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是全社会共同任务和责任,是项全局性事业。

二、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广大农民群众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主要受益者,也是主要参与者。要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农民力量搞好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必须由政府主导推动,各级政府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要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措施,指导和引导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要发挥农民的主动参与意识。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是农民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将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上来。

要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激发农民的活力,充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从本质上来讲,是农民群众的创造实践,各地各部门要顺应农民群众的这种愿望和要求,尊重他们的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农民参与,鼓励农民建设,做到加强领导,但不强迫命令,加强指导,但不包办代替。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建设“主角”—农民。9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和基础,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

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建设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培养有知识和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素质提高了,农村的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党中央提出的“二十字目标”。

要加强对广大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创业就业本领,提高思想品格素养,使他们在推进实施过程中既能分享到发展的成果,增加物质财富,又能主动地实现知识更新,全面提升农村居民整体素质。

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建设××新农村的着眼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就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7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农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09-04[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师范生实习支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YJC880052)。

[作者简介]李国栋(1976―),男,汉族,江西泰和人,硕士,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基本力量,没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厘清当前时代背景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探析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动因,并从多学科视角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进行审视,是认识和理解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逻辑起点。

一、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

(一)知识经济赋予了农村教师新的历史任务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中,教育与经济的互动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密切。一方面,教育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它可通过生产、传递知识,培养、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来直接推动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内在地要求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发生与之相适应的转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教育与经济的互动在农村并未得到充分的显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分离依然是农村社会的一种“常态”。农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的基本力量,既肩负着培养农民子弟的传统使命,又承担着促成农村教育与经济融合的新型任务。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且关系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互动质量的提高,并将对社会体制的整体转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终身教育呼唤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21世纪还是一个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发展的终身教育时代。古语中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对当今这一时代特征的最好诠释。在终身教育中,农村教师既是终身教育者,又是终身学习者。作为终身教育者,农村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内容、调整教育手段,以满足农村不同年龄、不同对象的教育需求;作为终身学习者,农村教师自身的思想和观念需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来紧随知识的更新步伐和社会的变化节奏。可见,无论从教育者视角来看,还是从学习者视角来看,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语境中都是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议题。

(三)城镇化推动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果说知识经济、终身教育只是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社会背景,那么城镇化则为之刻上了具体的时代印记。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的量化过程以及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同化过程的有机统一”[1]。在城镇化影响下,农村教育已产生了许多“突变”甚至是“异化”的新问题,如优质教育资源和生源的批量流失,留守儿童的日益增多及其带来的教育隐患。面对这些汹涌而至的变化,农村教师唯有在专业上获得既与城市教师同步,又与农村文化兼容的发展,方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具备“处变不惊”的品性和能力。

二、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

(一)外部驱力:新课改与教育均衡发展的殷切期待

新课改从正式推行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新课改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许多问题亦不断涌现。当人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和归因时,几乎不约而同地将教师推至这一风口浪尖之上。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农村一线的教师来说,更是被卷入了舆论关注的“漩涡”之中。新课改总体上是否得到了农村教师的内在认同?新课改理念是否落实到了农村教师日常教学行动之中?新课改的要求是否高估了农村教师的回应能力?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位居“庙堂”之高的决策者,还是身处“江湖”之远的执行者,都难以做出确定性的回答。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批评新课改有关政策对农村的适切性的同时,又不得不将期待的重心回落到农村教师身上。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十报告特别强调,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从这一系列国家政策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教育、与农村教师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农村教育质量能否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则关键取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二)内部动因: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赋权”的愿景诉求

自“教师应被视为一种专业”的口号提出以来,旨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教师专业化运动已成为众多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教师专业化主要包含两个向度:一是群体专业化,即教师职业由普通职业向专门职业转化的过程;二是个体专业化,即教师个人通过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从而获得他人不可替代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对于农村教师而言,无论在群体层面,还是在个体层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冲击。群体专业化意味着农村教师需要对其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适应,进而获得“共时的”专业发展;个体专业化意味着农村教师必须对自身固有观念和习惯进行质疑和反思,进而获得“个性化”的专业发展。

教师赋权一词源于人们对大学与学校合作的研究。有学者从“知识―权力”的视角分析大学教师与学校教师在合作中的互动,发现二者由于知识占有方式的差异,话语权力和地位也不同。大学教师被认为是创造、阐释教育知识的“生产者”,而学校教师则是应用大学教师研究成果的“消费者”,由此生成的关系是一种指导与被指导、权威与服从的非对等关系。[2]欲破除这种非对等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赋予学校教师更多的权力。概括说来,教师赋权分为制度赋权和自我赋权。制度赋权是指在“权力共享”的理念观照之下,创设平等、多元的合作文化机制,赋予教师参与决策的权力。自我赋权是指教师自我意识到作为专业人士,需要丰富对自己所在场域的认知,敏锐地从具体现象中抽象出潜藏问题,并对之作出反思和改进。必须注意的是,两类赋权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都有一个共通性的前提,即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必须上升到一定的自主程度,因为真正的权力从来都不是被赋予的,而是博弈的结果,博弈中又充满着实力的较量和竞争。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在中国,“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这一观念有着牢固的历史根基。有鉴于此,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可先从社会学视角来进行分析。相对于农村其他成员而言,农村教师由于掌握着更多的文化资本,长期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因而往往被视作为农村社会的“文化代表者”;相对于城市教师而言,农村教师由于长期置身于相对落后的农村环境之中,在专业规范制定上通常扮演着“受支配者”的角色,往往被看成教师专业中的“规范服从者”。前一种形象具有“内生性”,因为它主要源于农村教师自身的影响力;后一种形象则是“外源性”的,因为它更多地源于城乡社会环境的差异。

从这两种意义不同、特征各异的社会形象来审视,我们可看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以下含义:一方面,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为了农村”的发展,它具有代表、引领、传承农村文化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追随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在城镇化的大环境之下,这一含义将会在长时间内被凸显出来。尽管“为了农村”和“追随城市”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对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并非必然地起着“阻抗”作用;倘若能设法化解农村教师遭遇的迷惘和困境,这一矛盾亦有可能转化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能量源泉。

(二)教育学视角下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从教育学视角审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可将其分解成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的内涵。

横向层面的专业发展主要指向于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完善,具体涉及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内容。专业信念是指农村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理念或观念;专业知识是指由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关于学生及其特征的知识以及关于教育哲学与历史渊源的知识等七大类型知识构成的知识整体系统;专业能力则主要涉及沟通、诊断、管理、调控、评价等方面的教育能力。

纵向层面的专业发展则更多地指向于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程度与特点,对此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当属司德菲所提出的生涯发展模式。该模式将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五大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特点都进行了解释说明:(1)预备生涯阶段,其特点为理想主义,有活力、富创意、进取心强;(2)专家生涯阶段,特点是具备较高专业水平,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3)退缩生涯阶段,特点是观念较固执,有抵触变革的情绪;(4)更新生涯阶段,特点是反思前期出现的问题,并积极调整应对;(5)退出生涯阶段,或对教学工作眷恋不舍,或因倦怠而准备颐养天年。[3]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8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本身不但是知识与信息的传播过程,它的更重要的角色体现在如何通过职业教育的实施,向农村传播新文化,促进新文化建设,进而形成和沉淀出新形式、新经济背景下的新农村文化。此文试图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内涵、文化传播功能以及如何实现文化传播功能进行探讨。

一、理解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

农村职业教育依存的是乡村文化根基,并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方式来丰富传统乡村文化。我们认为,农村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与革新的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与特征受到自身“量变”因素的变革与外界传播的影响。教育是农村文化接受外界“嫡”的主要源泉,也是变革与校正农村不良文化的关键方法,探讨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首先应明确农村文化的缺失问题。

1.农村文化的缺失。当前,传统的中国农村文化正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在市场经济为主要理念的现代文化的影响下,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原来的乡村文化秩序土崩瓦解,中国农村的优良传统文化正面临被“边缘化,荒漠化”的危机。表现为价值观念的扭曲;精神理念的沦陷及科技知识的落后。

2.农村职业教育文化传播的内涵。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播方式,文化传播就是社会传播,是人对文化的分配与共享,沟通人与人的共同关系。我们将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定义为农村职业教育机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娱乐活动等方式,通过多种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观念传授给农民,并使农民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农民知识文化水平,培养农民实践技能,传承与融合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能够通过不断满足农村新发展、农民新需要来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本上来说,农村职业教育这种最合适农民的教育模式,更应该是一种传播先进文化的渠道与方式。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知识文化;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价值文化及农村职业教育传播的是美德文化。

二、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的文化传播功能

1.传播知识信息,崇尚科学精神。教育首先给受教育者带来的是知识与信息,知识是培养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农村的关键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应针对农村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教育的知识体系,重要的是要提高农民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获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方式,使农民养成爱科学、用技术、讲文化的习惯。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提高生存的本领,获取发展的源泉,并享受到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收益。

2.传播法律法规,提倡遵纪守法。教育培养的是掌握现代法律法规并能在实际生产与生活中遵纪守法的公民。现代文明是构筑在人与人之间“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市场化交易的背景下,个人的生产与生活是以法律法规为基础来维系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除了保持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作风之外,也应在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吸取现代法制化发展的理念,通过农村法制建设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与层次。

3.传播工业文明,鼓励科技致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工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工业文明向农村的渗透和推广应用也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的发展应该是积极地融入工业文明的进步中来,但同时也适时地调整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结构,以保持农业社会的生态平衡与传统文明。农村职业教育在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的时候,更关键的是要鼓励农民创新性地使用科学技术,结合自身的吸收能力以及生产要求,创造适合农村农业生产与生活,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4.传播文化理念,扎根农村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批奉献农村、扎根农村的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给农民传输的文化理念应该是使农民认同农村文化,扎根农村。文化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方向,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实在在整体的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不仅仅给农民带来实用的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强化农民扎根故土、发展家乡、创业致富的情感理念。

三、如何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

文化传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农民在技术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形中形成对新文化的认同与接受。

1.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理念,完善文化传播功能的内容。农村文化具有自身的优势,在实践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了解现代乡村文化的根本内涵,弄清楚促进现代乡村文化变化的动因,准确把握农村职业教育的脉搏,深化农村教育的理念,整合和发展农村文化。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不同于普通的高等教育。首先农村职业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掌握技能,会生产、甚至能自主创业的新农民,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村建设者新的素质要求。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范式,同样也从根本上激发了农村这块土地的文化活力,使得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对象的农民在接受新思想、使用新技术的同时,感受到现代文化带给他们的变化。农村职业教育“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根”,新农民的要求是掌握新知识、具有新观念、倡导新文化。农村职业教育应以文化传播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功能,具备这种教育理念之后,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就会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农民文化根源的培育。

2.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目的,创新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当代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汹涌澎湃的科技浪潮和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使得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当代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新需求,树立和明确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目的。农村职业教育应以终身化、素质化、持续化、信息化和公平化为目的,而实现这个目的,职业教育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农民传授一些生产技能和知识而已,而是应该通过农村职业教育这种长期的教育模式,改变农民的一些落后的生产观念,增强他们适应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的能力。文化传播的功能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包括农村信息获取、知识传授和文化沉淀等等。在农村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农村的文化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农村的职业教育实施可以满足这种文化需求,文化传播功能的目标也会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而会有相应的调整,文化传播功能更加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在多种教学手段、传播工具运用的情况下,文化传播功能的创新就有了实践基础和支持系统,传播的有效性、长期性将可以得到长期的保障。

3.深化农村职业教育创新,丰富文化传播功能的内涵。文化的传播主体是农民,文化的实践者也是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应该针对农民学习的需求,创新性地实施农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当地农村的特点来选择职业教育的专业、教材和模式。首先农村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变化科学的设置专业,要依托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围绕特色经济,建设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专业。其次要结合专业建设,加强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要选用以培养技能性、实践性人才为目的的课程和教材。最后要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课程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接受新文化、新知识,并且将新文化、新思想能适用于实践,形成个性鲜明的文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9

【关键词】广东农业公园问题

广东拟建的农业公园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胶园、果园、茶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三生理念。农业公园并不包括以农村聚落,或农村特有民间文化、地方习俗、民俗风情等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村镇,也不包括以自然植被景观为主体的森林公园或名胜风景区。

一、关于农业公园的概念

农业公园,顾名思义,必须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据介绍,广东拟建的农业公园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胶园、果园、茶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三生理念,同时也是体现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文化与民俗风情、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二、广东农业公园建设现状

在广东省全面启动农业公园建设项目之前,省内一些地区已经有农业公园面世。比如佛山评审出包括陈村花卉世界在内的首批十大农业公园,据称这些公园具有“内涵多元丰富、产业特色鲜明、休闲功能突出、生态效益明显”的特点。对于农业公园这一新鲜事物,不少游客都提出了心中期许,有人认为公园选址最好在近郊,最好交通便捷,而有的市民则希望农业公园配套要和其他公园看齐。

三、当今游客的期望

1、车程不必太远。对于农业公园建设地址,一般来说不要离市区太远,这种主题公园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太远的话还不如到周边的乡村田野游玩。它与城市公园一样,普通市民是主要的客源,去农业公园游玩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交通也是人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生活在城市的小朋友避免“五谷不分”的尴尬,农业公园正好可以一次过满足这些愿望,这类公园最好在近郊,如果在远郊,车程一个半小时以外的,那就放眼都是农业公园,不需要专门建了。

2、与普通公园区分开。农业公园不能发展成农家乐,休闲娱乐外,教育意义也很重要,农业公园应定位清晰,和其他类型的公园有明显的区别,划分不同的功能区,除了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等,多设一些展示农业活动的展示区,突出农业主题,与森林公园、民俗公园区分开。

3、配套要跟上。农业公园一定占地广阔,景点间相隔很远,应该有专业的观光车或者其他交通方式供游客选择。可以考虑自驾车驶进公园,充分考虑便捷与影响交通秩序造成拥堵的关系。基于公园宽广的面积以及众多的游客数量并且可能出现人流拥挤或相对分散的情况,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建设得更加完善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广东农业公园建设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组织协调。加快农业公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议成立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领导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密切配合,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

2、建立资金机制。在广东农业公园建设中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投融资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群众投入相结合,激发企业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农业公园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

3、完善配套设施。广东农业公园是农业生产、农事活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要搞好基础性配套工作,为农业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加快各景点绿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给游客创造方便、快捷、舒适的旅游条件。

4、开发旅游产品。产品是旅游业的基础,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结合观光旅游积极开发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小手工制品、民间风味小吃。起步阶段要把开发特色餐饮作为重点,要结合当地养殖业,通过开发现宰现做的鸡、甲鱼、新鲜河鱼,依托当地民风民俗,聘请能工巧匠制作销售有乡土气息的纪念品,如根雕、奇石、花木盆景、草竹编织、绿色农产品等,达到既可为旅游者提供参观制作全程技艺的景点,又可购买旅游纪念品,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资源共享互用。

5、加大宣传营销。宣传开发是打造旅游品牌的关键。要善于包装。要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综合利用多种渠道,根据发展情况举办节庆活动,大力宣传广东观光旅游农业,扩大广东观光农业的知名度。把广东农业公园建设列为重要工作目标。

6、注重突出广东特色。广东建设农业公园当前需要做的挖掘“三品一标”、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电商平台、公园选址、美丽乡村提升、优质农产品挖掘、中国农业遗产申报等十项工作,并从农产品的开发销售、花卉苗木、特色养殖、农产品物流、养生养老、农业节庆、喜庆产业、自驾游、乡居民俗、乡村度假等十大产业方面重点开发。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篇10

    论文摘要: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我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相应的总结了不同的概念。例如,“现代化” 、“工业化” 、“城市化” 、“新农村建设” 、“城乡一体化”等等。只有明晰概念,明确其内涵,才能站在时展前沿上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和方向,才能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落实。要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坚持内因外因结合,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 

1.在现实实践基础上,重新解读有关城乡发展问题的概念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自从城市产生以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贯穿社会发展的主线。城市与乡村即使在二元分割体制下一直都维持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策的关注点不同,导致二者发展程度的差异。 

“城乡一体化”,通常指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规划上协调、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对早期“城市化”内涵的具体化、明确化和时代化。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城市化”的片面理解,使得其内涵发生了质变,“城乡一体化”的提出无疑使“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得以诠释。“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问题、两个方面,或者说一个题目、两篇文章。既要注重在“乡”字以外做文章,坚持推进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更要紧紧围绕“乡”字做文章,积极推动农村“城市化”、“工业化”。 

2.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1)坚定不移地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城市化”,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外城市发展史证明,大城市有着难以替代的规模效益、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1在处理城乡发展中,城市经济改革发展应占主导地位,这是由城市化历史的一般规律决定的,城市化水平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要继续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点建设省辖市,带动县城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重农抑城,依然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建设提供劳动力。实际上,“膨胀病”和大城市并无必然联系,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为因素、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把发展重点放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上,放在提高城市质量、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上。要转移、压缩、改造传统产业,扩大先进产业与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培育大城市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带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着眼整体规划,统筹城乡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形成城乡互动共进、融合发展的格局。 

2.1 破除体制障碍,构建长效机制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推进体制创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制度的不健全不合理是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的关键。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顺利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措施增添动力和活力。立足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做到“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转变、金融组织向农村整合、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项目,加强事前指导、事中服务和事后问效,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它不仅对土地资源配置及其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农村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影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在政府的主导作用下,坚持科学发展、社会和谐,遵循国家对土地管理和利用的规律。1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要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合理开发建设用地和非农产业用地等。 

2.2 加大市场运作力度,实现城乡产业均等化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理应是农村经济的支撑,它是农村经济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决定着农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商业为满足城乡人民需要提供各种消费品,工商业、服务业是城乡积累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多种产业。1)实地考察当地的能源、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因素,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逐步做大做强,适度发展企业群;2)根据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鼓励城乡居民探索建立投资有限公司,引导集聚社会资金建设农村;3)提高农村原有的农药供药商科学管理的能力;4)对农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公司制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趋势。建立以农业公司为主导,以广大农民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集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农民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农业公司成为企业股东。 

参考文献: 

[1] 阎书钦. 从机械化到工业社会——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工业化内涵的阐释[j]. 河北学刊,2008,(01). 

[2] 李怀. “城中村”研究的三种视角[j]. 广东社会科学,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