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十篇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十篇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25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1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会计监督职能现状对策会计秩序

一、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进而被逐步重视起来。20多年的改革开放深入,随着经济生活趋向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会计监督体系也日益补充完善,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现阶段仍存在着很多不足。

1.会计监督职能的概念。会计监督是指依照国家法律和各种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调、控制、监督、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

(1)马克思曾说“簿记”即指现代社会的“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也许多同志认为这是对会计职能的最全面概括,其中提到的“控制”本质就是监督的意思。本文认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应根据当代背景,经济发展水平及当时会计的发展水平来理解。19世纪中叶,会计以会计、审计、财务、计划于一身,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因此,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而在会计、审计、财务等学科已经独立的今天,会计的监督职能却在逐步削弱。

(2)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或机构应有的作用。所谓会计的职能就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监督职能"要求会计人员担负国家行使行政监督权,这不是会计所固有的职能,而外部强加的责任。

(3)说起会计监督,我们可以将之简单分为自我监督(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行为监督)和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监督。前者应当理解为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应当以行为准则或职业道德规范自我约束(自律),即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正如从事任何职业都应有其职业道德一样,做事应该有道德观念,自立自强,合法获利,稳定会计秩序。对于后者,会计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根据职位设身处地分析情况。

(4)会计监督是会计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监督,它与会计人员按准则、制度要求进行规范的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后者则是以会计工作的性质为根本,前者是以相应职权地位为基础。若会计人员按会计工作规范提供信息,根据会计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参与决策也视同监督,未免把监督的含义扩大化。以往下去,在公司里面处处存在监督了。

(5)有意地放大会计职能,反会导致会计对其财务、审计、计划等工作互侵互阻,这种“侵权”行为使得职能界线不明确而发生的边界争议,增加管理难度,以此使利变为了弊。

2.会计监督现状分析。(1)会计人员由于我国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不能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能,使企业会计监督不力。如今还有很多企业无法依据新的财务制度来监督和管理,仍用传统的做法来看待新制度,因而出现“新制度、老观念、老办法”的现象。其次,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与会计管理混乱新的《会计法》不同步。

(2)没有建立健全的企业管理体制,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配备会计工作人员,从属于企业管理人员,甚至被企业经营者所同化,造成会计监督机构的形式化。曾经闻名全国的郑州亚细亚集团,它曾有过几个“全国第一”: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迎宾小姐、电梯小姐;全国商场中第一设立琴台;第一个创立自己的仪仗队;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辉煌一时。而它的倒闭,内部控制的缺失和缺陷难逃其咎。

(3)会计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一些会计人员法律意识低下,缺乏实事求是、廉洁奉公、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欺瞒做假账、随意挪用公款。

(4)会计监督权利的作用发挥不够。在一些工作职责中,会计人员缺乏对监督权利的意识,在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进行分析财务会计的执行情况,会计核算等工作中,会计人员不能有效行使会计监督权利。

(5)会计人员定位不清。扮演角色较多。会计人员肩负着双层任务,既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完成本企业的经济工作,进行核算、簿记、核数、年结、账目及成本分析报告除外,又为政府监督的一个基本环节,需要依据党和国家的路线、政策、方针、法律、制度、法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来监督所在企业的经济活动,还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税务、审计机关报告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

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是会计监督的法律保障。我国已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新《会计法》,应尽快明确审计监督、会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从而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赔偿和处罚力度,对违规违纪和不遵守法律的企业及其连带负责人予以严重处罚;同时更应该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证券法》、《经济法》等,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依赖于加快会计法律体系的建设步伐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相关人员的自觉遵守。

2.明确会计责任主体,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重中之重。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企业负责人理应要知管理、明财务、懂业务、晓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律法规,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法律负责,这不单是为自己负责,更是为员工为社会尽责。

3.加强外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作用。以建立健全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基础,规定企业外部监督层次,将群众监督和专业监督结合起来,利于内外部监督的配合协调一致,利于创造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从而提高了会计监督的有效性,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4.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明确财产期限、清查范围和组织程序;定期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的程序要明确;要明确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加强内部监督的措施防备内部相互制衡、监督机制的无效和约束措施的松懈,防止专横独断、和越权行为,平等地对待中小股东的法定股权,保护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二是作为会计主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管理层和会计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以此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内部控制实施环境。

5.严厉制裁,建立对会计违法行为的约束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市场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规范约束会计主体的行为,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会计信用环境。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失信惩罚机制。

6.实行会计委派制。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企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主管会计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其实施对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保障会计队伍的纯洁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实现真正的公正性。

7.培养高素质遵法律的会计人才,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1)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朱铬基总理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这十六个字,是当今会计人员的行为指南。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经济越发达,职业越社会化,道德信誉就越重要。会计工作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敢于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才能够更好地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2)会计人员应不断地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其思想意识。会计人员继续参加教育,深化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成熟的价值观。真正做到“诚信、真实、公正、可靠”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完善会计监督的有利途径。

(3)会计人员还要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事项会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在能够保持职业的谨慎性和规范性的同时,从全局出发,善用科学分析方法,发挥理解力和判断力,找到解决方法。会计人员在提供会计信息时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首先要主动的新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操作能力,同时国家、也要提供相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这些会计人员进行培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三、结束语

事实证明,没有监督的权力才是真正的“腐败祸水”。丧失监督、制约的绝对权力下,权力无所不用,无所不能。因此,会计监督是企业经营管理成功关键所在,利于防止企业走歧路。从更高更全的角度来认识会计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利于加强我国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开展的有效性。因此,会计人员要学习和掌握新会计准则、会计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和相关应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身体力行,遇到事情就会迎刃而解。利于改善会计监督现状,规范会计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洪涛.中国会计领军人才战略的模式和效应分析.财务与会计,2006年第8期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2

一、加强企业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会计对企业的重要性日渐显现。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想要改变自身经营管理现状,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必须加强企业会计监督。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投资环境中,经济建设必须具备鲜明的法制化特点,会计监督必须合法、合理,确保招商引资等顺利进行。而会计监督正好是晴雨表,能够动态监测社会市场运行环境,避免不法分子利用会计监督的漏洞,开展一系列违法活动,确保国家、社会乃至企业发展都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在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拥有健全的发展机制,合理化的会计监督制度能够确保现代企业处于良性发展中,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提高会计信息准确率。此外,会计监督能够保护企业所有财产,有效规避存在的风险,构建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责任制,确保企业内部分工明确化,避免权、责混淆,确保企业各种经济活动顺利开展。

二、我国企业会计监督现状

1.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已有的监督机制,导致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得到不应有的发挥,会计监督流于形式。随着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企业经营方式、经营机制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更多新情况,更具挑战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无法依靠旧机制彻底解决。以所有权没有彻底分离的国有企业为例,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扮演着双重身份,要代表国家动态监督企业的运营状况,又要代表企业的切身利益,全方位管理各项会计事务,而这导致企业会计很难彻底执行对应的会计监督职能。在分离企业所有权、经营权之后,会计已经完全属于企业,但会弱化会计对企业运营的监督。部分企业并没有围绕新财务制度客观要求,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一片混乱,甚至有些企业没有构建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监督制度,即使有,也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监督职能,内部管理混乱,经常发生虚假行为。还有些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让内部的会计人员故意违反会计事项,阻碍他们行使监督职能,扰乱会计秩序。

2.缺乏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就企业而言,想要确保经济管理活动顺利开展,必须构建科学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不同部门岗位职能、责任,企业会计人员的财务监督管理职能。企业的内部控制不能单独依靠某部门力量,而是需要各部门的协同作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会计控制系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所在,而会计监督却是会计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在运营过程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性,没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来说,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化,没有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并没有认真执行,徇私舞弊现象普遍化,导致会计监督工作规范无法顺利进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

3.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都是企业会计人员完成、提供,也就是说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和他们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在我国基本国策作用下,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步入崭新的阶段,企业会计工作职能逐渐接近国际水平。但我国会计监督起步有点晚,极度缺乏高素质专业会计人才。长此以往,我国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财务工作在整个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会计人员任用、选拔具体条件低下,没有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误以为会计工作等同于简单的记账,随意将相关人员安排到内部的财务岗位上。而在日常工作中,企业也没有针对社会市场动态变化,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导致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低下,不具备专业化的业务能力,监督作用自然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换句句话说,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大致能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远远不足。此外,企业会计人员并不具备较强的法律意识,不具备必要的职业道德素养,经常违规操作,也制约着他们行使财务监督权力。

三、应对途径

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的关键性内容,以单位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全方位监督经济活动,看其是否真实、合理、合法等,尤其是监督是否合法,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为此,在运营过程中,企业需要改善会计监督环境,有效解决会计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作用。

1.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领导者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培养更多高素质、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会计人员,负责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好自身职责。企业要适当提高会计工作人员选拔、任用条件,测试他们各方面技能,满足相关条件者才能被录用,根据他们已有的综合水平安排到适宜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尽快熟悉该工作岗位相关事宜,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企业要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而全面地培训,对他们进行在再教育学习,学习财务、会计管理理论知识,相关的经济会计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开设一些进修班等,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够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较强的责任感,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监督职能。当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也要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注重深造学习,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在会计监督体系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至关重要,是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此,企业要全方位分析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通过不同途径优化完善控制制度,促使会计人员职责明确化,避免权与责混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尽可能减少人员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促使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决策、执行程序更加明确化,动态监督重大财务事项支出情况,企业财产清查组织程度、范围等必须明确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措施加以完善。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合理化的内部审计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促使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避免形式化。

3.健全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体系

想要会计监督得到有效实施,法律法规的有效保障至关重要。就我国而言,尽管根据社会市场动态变化,颁布了新的《会计法》,但还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实施细则,使其更具操作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制定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的配套法律法规、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完善,构建全新的会计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已有的会计监督机制,促使会计监督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做到有法可依。还要明确政府、社会、企业各职责,避免权与责混淆,促使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更加清晰化。对于那些违法违纪的企业、负责人,要加大处罚力度、执行力度,促使会计监督呈现出违法必究的特点,也能警醒其它工作人员,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还要结合各方面情况,建立、完善统一化是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客观需求,促进其更好地向前发展。企业要逐步推行科学化的会计委派制,让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分离出来,单独行使监督职能,从根源上治理虚假会计信息、违法违纪等问题,可以制定相关的委派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从不同角度入手做出明确规定,比如,激励机制、法律责任,促使企业会计监督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4.强化企业社会监督能力

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外部监督管理,要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形式抽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执行情况,督促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健全内部会计监督体制,使其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我国税务管理部门、财政部门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所赋予的权力,随时动态监督、检查企业会计行为、职能,并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核算,提高相关信息数据的准确率。我国会计行业也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进一步强化企业会计监督职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专业会计师队伍都具有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构建全新的行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以及外部监督管理控制制度,为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监督职能提供有力的保障。

5.明确会计责任主体

在日常运营过程中,企业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已有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客观、完整,他们必须为此负责,保证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人员能够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履行好自行职责,不随意指使、强令他们违规办理一系列会计事项,充分显现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主体地位,更好地行使自身已有会计监督职能。在此基础上,单位负责人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技能,比如,管理、财务,熟悉必要的经济法规,能够对自己、单位乃至法律负责。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3

1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下,随着全球范围内各种会计舞弊及会计造假案件的不断曝光,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的缺陷与不足逐渐显露,加强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已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而结合实践来看,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体http://系构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会计监督体系构建是企业强化内在管理的基本需求。要保证企业经营方针的制定与经营决策的有效落实,确保各个责任中心都可在实践中履行自己的职责,避免各种舞弊及浪费问题的发生,并在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有效推进企业运营目标的实现,则必须通过专门且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对企业的会计处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监督与评价;

(2)会计监督体系构建是规范企业会计处理的必然要求。企业会计处理过程中,只有保证会计信息收集、加工整理和传递的及时性,才能保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对企业的运营现状进行系统了解和掌握;同时,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机制需要监督机制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另外,要切实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制约性、程序性及责任性,也必须借助于会计监督体系的约束和制约作用;

(3)会计监督体系构建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本之基。资本市场中,科学、完善且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能够对会计行为进行规范,切实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继而推动资本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使资本市场的经济秩序得到维护,因此,对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能够辅助其克服经营的薄弱环节,在充分发挥不同岗位人员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通过监督规范管理,再以良好的管理提升企业效益,不仅维持了市场的基本秩序,同时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

(4)会计监督体系构建是加强行业反腐建设的重要环节。施工企业贪污腐化与挪用公款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使国家和企业都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则可以通过会计监督工作从源头上遏制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在保证企业及国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还能够为我国日益高涨的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

由此看来,作为一项重要的审计监督工作,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运营与发展,同时还能够在稳定市场秩序和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发挥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那么,立足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现状影响着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

2简述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现状

结合目前我国多数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现状及其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情况来看,随着近几年国内外会计舞弊案件的相继发生,我国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整体水平也有所提升。但从整体上看,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现状并不可观:

(1)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工作对工程成本的开支情况缺乏有效监督,不同项目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成本开支监督管理没有落实到位,企业工程成本的开支范围相对随意,开支的金额也比较大,会计部门的基本职能仅仅停留于会计核算的层面;

(2)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对物资采购的监督不到位,这使企业债务诉讼案件的数量增多;与此同时,基于物资采购监督的不当,项目经理常常以企业的名义向相关供应商赊欠建筑材料,并将债务留给企业,造成企业财务工作的不顺畅;

(3)施工企业会计监督对企业资金流动的监督不当,项目点没有及时地进行借款的归还,企业资金链因此而变得紧张,财务资金的整体使用计划因此而被打乱;

(4)施工企业会计监督部门往往受制于企业的管理层及项目管理部门,因此,在权利的牵制下,企业会计监督部门不能按照企业财务制度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等对会计处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不具备实际价值。

基于以上4点问题的影响,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会计监督的整体水平并不是很高,不管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还是从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性方面考虑,企业都必须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加快对会计监督体系进一步的优化与改善。

3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途径

结合现有的经济环境以及我国多数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现状来看,施工企业会计监督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途径主要包含以下4点内容。

3.1从整体上构建会计监督的完整体系

转贴于http://

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理论与实务,要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将会计工作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施工企业必须结合现行的相关法规及其他的规定,在充分结合自身经营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内部会计机构的http://设定进行合理规划,并对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在强化企业会计团队建设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构建起企业会计监督的完整体系。

3.2加强企业法人结构的有效治理

当然,在完成会计监督体系构建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施工企业还必须从企业运营及管理体系的角度上,考虑企业管理体制对会计监督工作的影响,通过对企业法人结构的调整,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以及会计监督工作的落实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法人结构条件。在进行法人结构治理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按照经营权、决策权及监督权相互分离的基本原则,完成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的构建,并通过与企业项目作业和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的建设,为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创造条件。

3.3合理运用现代会计委派制度

通常情况下,施工企业往往会包含十几个分公司或者是项目部门,企业通过资质的提供,为工程质量、安全及业主投诉等负责,依靠向分公司及项目部门收取管理费用来维持企业的运营、发展。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审计工作的开展也往往存在较大难度。如此条件下要推动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构建,则必须通过对会计委派制度的合理运用,对分公司或者是项目部门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管理和控制,进而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基础上,解决会计监督工作中的不足与缺陷。

3.4完善企业工程造价会计的监督与约束体制

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性的问题,而是一项集经济、技术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学科。要对企业会计监督体系进行有效优化与完善,则应当积极推行工程投资估算、造价概算、造价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以及竣工决算价格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强化企业工程造价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在维护各方利益的同时,通过对投招标行为的规范,来促进微观及宏观效益的有效统一。使企业标书的编审工作、合同管理工作、投标单位判断等工作得到有效的监督,在做出准确决策的基础上使监督体系发挥其应用的管理和约束效力。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4

(1)审计时间提前。传统企业财务监督和审计往往在财务行为完成之后,通过审计的方式查找财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这个事后纠正的方式为企业挽回了一些损失,但当前审计时间已经普遍提前到“事中”或者“事前”,对企业财务监督有更好的效果。

(2)审计职能改变。传统的企业财务监管部门或者人员是绝对的权力机构,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些人控制了企业的财务命脉。这种单一化的对企业财务的控制从根本上讲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式。而现在的财务监督审计职能部门行使的更多是询问和建议的功能。

(3)审计范围扩大。企业财务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的基层生产车间,到企业核心部门的主管负责人都是财务监管的对象。当前,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方位已经从原来的仅对财务账目进行审计,转变为对生产、安全等多方面的审计。

(4)审计方式改变。目前,企业财务监督的主要方式由原来的调查改为调研,这种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企业在财务监督方面的制度完善。调研相比于调查更柔和,更容易让人接受。审计方式的转变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更从根本上解决了许多以往企业财务监督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5)审计内容完善。审计内容的不断完善是我国不断学习国际先进企业财务监督方式的结果。通过审计内容的不断完善,是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信,这也符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发展的现状。

(6)审计技术提高。企业财务审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牵扯到大量的审计知识使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的企业财务监督审计方式不断完善,审计技术不断提高。这也是财务监督部门不断追求完善,提高工作技能的结果。

2.实施企业财务监督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的财务监督和管理工作是通过财务审计等基本手段对企业经济活动实施基本管制和约束的行为。通常在企业内部,负责企业财务监督的是多元的。也就是说,上文中所提到的企业财务监督部门是指企业法人、经理人、董事会、监事会等多个不同的机构或个人。在企业实施财务监督的同时,完善对财务监督部门或人员实施监督的审计监督部门。企业财务监督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可以用两个方面来讲述:

(1)制约性。企业财务监督的根本意义之一就是通过企业财务监督制约企业不合理经济行为损害企业根本利益。企业财务监督通过不过机构或个人共同实施,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要增加这种制约性。特别是高速发展的企业,财务制度往往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这时就需要财务监督实施它的制约性特点,将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内。

(2)促进性。财务监督制度的制约性和促进性是不可分割的。企业财务监督制约了企业发展中不合理的财务行为的产生,必然会使企业的财务更加健康,企业的支出必然会向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流动。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企业财务监督为企业发展带来的促进性作用。

3.完善企业财务监督方式根据《金融监督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财务监督制度不断落实和深化。但在产权约束、监督制度以及审计方式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讲述如何提升企业财务的监督与管理。

(1)增强产权约束。企业产权监督是企业财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产权的归属和使用也是关系企业财政命脉的大事。在企业产权约束方面,务必要搞清两点:一是资产由谁来管;二是资产该怎样管理。企业财务监督要在做好这两个方面再接再励,是企业财务监督在产权约束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2)建立健全财务监管制度。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层面上,要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监督的相关法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许多新的领域中,我们没有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因此,要加快行政立法的步伐。企业的财务监管制度设定要立足实际,为财务监督法规做最有效的补充。

(3)完善企业财务审计方式。企业财务的审计方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当前企业财务审计的要求。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原因,当前我国企业的组成形式和现状较为复杂,需要企业财务监督审计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才能适应企业财务监督的要求。

3.小结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5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现状;完善方案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最重要的力量,国有企业在掌握先进技术与资源的前提下还需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中的缺陷,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正视国有企业当前财务监督机制的建设,才能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让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现状分析

自党中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我国国有企业对于建设财政监督机制已经具有明确的计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中,财务监督机制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

(一)财务决策缺乏监督力度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进行重大的财务决策时,一般都是由企业董事会进行探讨再决定是否实行,尽管在企业相关的财务投资,贷款申报,企业的收购等决策过程中监事会都进行了一定的参与,机械地发挥了自身所具有的监督职能,但事实上监事会在决策过程中并不能进行决策投票,并不能影响到董事会是否做出某个财务决策,监事会所做的工作仅仅是在决策实施后进行评判监督,这导致监察机制在财政决车方面的作用并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高层管理经济状况缺乏监督力度

目前来说我国国有企业的等级制度严格,大部分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并不是无人监督,而是缺乏有效的监督。监督机制对于企业高管的个人消费情况并没有进行详细的清算监察,公款消费现象存在大多数监管不严的企业,一些身居高位的管理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之便挪用企业资金进行私用,更有甚者,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大规模的吞并转移,进行。这些都是财务监督机制对于高管人员缺乏严苛的监察力度导致的。

(三)财务信息数据缺乏有效监督

国有企业由于存在着委托人与人的信息不相对应的现象,导致了财务信息造假以及隐藏财务信息等情况的发生:由于监督手段的匮乏,大部分企业在关联交易中利用一些手段与关联方进行交易,促使企业的业绩得到虚假性的大幅度提升,这种现象在上市企业中尤为严重,这些虚假的财务信息数据夸大了业绩成绩,与事实严重不符,导致国有企业的资本大幅度流失,同时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最宝贵的信誉度。尽管在虚假财务信息被发现之后会得到严惩,就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仍然缺乏强有力并且有效的财务信息数据的监督手段。

(四)中介财务机构的不作为

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机制中,会计事务所具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监察的职能,而在实际监察工作中,会计事务所并没有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职能:一部分会计事务所在财务报告审核工作上不严谨,财务信息严重失真,甚至为了自身利益吞并出资者投资的资本,严重丧失了监察机构的职能。加之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会计事务所对国有企业财务所出现的问题揭发缺乏积极性,仅在相关制度下执行审查工作,对于超出范围的违规现象不会进行主动揭发。在当下,大多数中介机构往往都会采取一些不正规的手段去谋取更大的利益而不是通过更严苛的审核提高工作质量来提高工作业绩。中介财务机构的不作为严重损害了当下的财务监督体制。

二、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完善方案

(一)从企业内部做起,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现今大部分国有企业都需要进行观念上的转变,将财务监督要上升到战略意义层面上来执行财政监察工作,而不能仅停留在管理与执行上。就当前的国有企业产物监督机制现状来说,国有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内部财务监督体制的建立,认识到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性,要将财务监督的工作做到企业由管理层到基层每个地方,强化内部管控,构建一套完善的财务监督体系。国有企业需要基于内部环境做起,完善风险评估,财务信息流通,高层监督机制,就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并解决,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结构体系。对于当前董事会一言堂,监事会权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的情况可以引进独立懂事与第三方监事会机制来加以制约,同时规范董事会的职能,强化监事会的监察职能,最大化发挥监事会的职能。加强内部人员审查力度,对于高层管理人员个人经济状况要尤为注重,定期进行股东报告会,避免一些的现象的发生。为了加强内部查工作的力度可以将内部审核部门独立出其他体系,增强其独立性,成立审核委员会,加强审核队伍人员素质,提高审核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二)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完善手段

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完善必须从监督部门的队伍组建上做起,从监事会,内部审查机构,会计人员上的人员构成要进行充分的完善。国有企业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可由国家上层管理部门直接指派负责,薪资由国家直接承担,强化监督部门的监察职能,避免企业内部监督部门的内部问题影响整个监督工作。再者企业的审计机构可由监事会直接进行指挥管理,纪委会加以辅助,增强内审机构的独立工作强化其权威性。对国有企业的总经理与总监实施委派,将个人利益与单位进行分离,强化总经理与总监的监察职能。建立专门的会计人员管理部门,强化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监察职能。增强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度与准确性,避免虚假财务信息以及隐瞒财务信息的情况。

(三)从外部完善财务监督,强化中介部门职能

会计事务所作为社会中最为主要以及权威的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中介部门,对于其不作为的现状一定要加以改善,提高其审查效率,完善国有企业外部财务监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制度;会计监督;联系;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88-01

1 会计监督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相互关系分析

1.1 会计监督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结果息息相关的企业所有者、债权人、管理者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利益存在一定矛盾与冲突。为了使经济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只能依靠法律、法规和制度约束下的会计信息来协调关系,依靠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来表述经济活动,根据会计提供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来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样,会计监督就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1.2 会计监督是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必然要求

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其前提是政府的双重职能分离,即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分离。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所有企业实施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以实现社会公平竞争和经济的稳定增长。而政府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则是通过理顺产权关系,行使所有者的终极所有权权力。企业则按照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责,认真组织经营,正确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达到对所有者的资本保全、保值、增值的要求。

2 目前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人员的非独立性,消弱了内部监督的效能。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会计具有某些管理职能,只有会计人员和管理当局目标一致,才会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管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交易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企业在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记录、计量、报告都要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目标,这样才能目标一致,战胜竞争对手。虽然《会计法》和职业道德规范都提及企业会计人员的监督和审核职能。但是由于雇佣契约的主导权不在企业会计人员一方,而雇佣关系的存在,就丧失了作为监督职能实现的可靠保证――独立性。企业会计人员不能不考虑雇主的利益。因为只有尽力取得雇主的信任。才能获得雇佣关系的发生和维持。从实践上看,企业会计人员根本无法阻止管理当局的违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会成为参与者。

(2)基本职能界定不清,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淆。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共同构成会计监督体系,但它们之间的职责、目标、实施手段以及承担的责任等存在很大差异。有关规定明确了三种监督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但并没有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三者监督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三种监督职能混同。

(3)政府监督没有形成威慑力,影响了政府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各种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复,有了问题相互推诿。

(4)社会监督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积极发挥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作用的呼声一度很高,这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但不规范的执业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以及对注册会计师监管不力,使得“经济警察”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3 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的相关措施

3.1 树立重视会计监督的观念

在传统观念中,只重视会计检查,不重视会计监督。这是不妥的。应该说会计检查和会计监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会计检查就是查账,是从审查会计核算资料(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内容是否真实可靠。手续是否齐全,据以判断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正确性,查账属于事后检查,是一个消极方法。而会计监督则不然,它对单位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主要包括:事中监督,如控制不合理开支的发生;事后监督,如监督考核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劳动生产率情况、各项定额的完成情况等。会计监督是“防患于未然”的积极方法。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健全,财会工作出现了核算单位分散化的趋势,下属单位成了实际或模拟的利润中心。这样财会部门的核算任务减少,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监督管理,防止不合理开支等倾向。

3.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

(1)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的监督管理,控制资产损失。首先,加强对企业各类资产损失的监督。企业对各项资产每年至少要清查一次,对已形成损失的资产要及时处理。其次,加强企业对外投资的监督。对外投资要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规定程序由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重大对外投资,除按上述程序外,还应报经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最后,加强企业对外经济担保的监督。对其他企业提供经济担保的,须调查其他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以及偿还能力,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程序后方可实施。

(2)加强对企业成本费用的监督管理,确保成本费用开支的合理、规范,一是加强对跨期摊提费用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开支的监督,尤其要加强对业务招待费的使用范围和开支标准的监督。

(3)加强对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的监督管理,维护所有者权益。一是加强对营业外支出的监督,不得自行增加营业外支出项目。二是加强对税后利润分配的监督,审查分配方案以及是否按规定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监督公益金是否按规定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方面的支出。三是加强对国有资本金及权益的监督。审查国有资本金及其效益和增减变化情况,特别是对企业改制或合并、分立、产权转让等涉及产权变动的事项,应报经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3.3 强化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主体。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

(1)进一步强化社会审计监督。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的鉴证与咨询。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年度财务报表进行真实性、合法性、全面性审查,对承包经营者期满检查以及对资产的评估、经济纠纷的调解和重大经济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等,避免伪造、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避免财务报表虚报、误报、重大遗漏等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保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的作用。《会计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督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政府部门应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进行监督,定期抽查一定数量的年度审计报告,促使会计师事务所严肃纪律、客观公正。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7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对会计监督理论研究有明显滞后的倾向,以致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泛滥,由此导致的市场诚信危机引起了公众和政府对会计监督的高度重视。1999年修订的《会计法》对“会计监督”的规定虽然有了较大的突破,但从其主要内容来看,所讲的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虽然二者有一定的联系,但其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均不同,是两回事,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是“监督会计”。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于是,会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会计应该怎样发挥其监督的职能就成为会计监督理论研究的新课题。

一、会计监督的涵义界定

虽然我们对会计监督的争论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究竟什么是“会计监督”以及是否存在会计监督却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概念上纷争不断。直到现在,仍有人认为,会计监督是计划经济时期赋予会计的外在性的任务,在市场经济中再谈会计监督就过时了,况且西方国家会计理论中也没有会计监督的专门理论。还有人提出,应当以“会计控制”取代“会计监督”,但大多数人则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有会计监督。王竹泉分析了关于会计监督的纷争认为,会计监督是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而对会计信息进行的各种监督,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本单位会计信息所实施的内部监督,它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广义的会计监督则不仅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本单位会计信息所实施的内部监督,还包括单位内部其他部门和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进行的监督,以及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有关部门(财政、税务、国家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对单位会计信息进行的监督。会计监督的本质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体系。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的互动基础:利益相关者契约

公司制最大的特征是“两权分离”,公司制企业存在着这样一些矛盾或问题,即:一是所谓的问题;二是合约的不完善问题;三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四是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公司治理结构也就应运而生。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钱颖一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公司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实现经济利益。公司治理结构包括:(1)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2)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3)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一般而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利用这些制度安排的互补性质,并选择一种结构来减低人成本。田志龙认为:公司治理是影响公司管理行为的各方面当事人与公司之间基于合约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里,企业管理行为是指企业应该做什么和实际上做什么;当事人是指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供应商、政府以及周围社区等与公司有利益关系者;合约关系是指各当事人与公司之间存在的某种责、权、利关系;制度安排是指由于法律规定、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公司治理的结构关系。

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相关者契约的耦合体,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等一系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计量、评价与监督工作都离不开会计。广义的会计监督实际上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它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使所有者及债权人掌握更多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得以运行的重要环节。

钱颖一和田志龙的公司治理观实际就是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观,公司治理结构安排要解决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的问题。公司治理结构安排要达到预期目标,关键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各有关方面的责、权、利的安排,除了进行定性的描述,也就是通过有关的制度(契约)进行安排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数量的规定性,从质与量的统一中进行把握。因此,公司治理结构中要有会计监督的参与。同时,会计监督对公司治理也有至关重要的完善和优化作用。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互动分析

(一)会计监督有利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与优化

1、会计监督可以降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程度,解决治理结构带来的问题。现代企业作为一种契约的集合体,相关利益者向企业提供自己的财产、资金、技能及信息等经济资源,同时他们又相应地从这些经济资源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但是,企业的契约是不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参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因各自的目的不同,要求企业满足自己的权利也各异,从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不协调的矛盾,即委托人与人目标不一致甚至背离,表现为委托-关系的矛盾,甚至冲突,双方在权利制衡中获得的信息会出现不对称的现象。这种现象则使投资人(受托人)利益受到损失成为可能或现实,当这种矛盾发展严重时就会出现企业崩溃的危险。因此,从设置有效地维护企业组织均衡的协调和控制机制来看,会计监督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该系统主要是监督各利益关系人对企业契约的履行情况和结果,并根据各自的贡献计量企业对他们的回报,以尽可能地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地维护企业组织的均衡。

另外,由于企业关系人之间存在契约关系,因委托-而产生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某种情况下会存在一定的组织缺隙。这种缺隙主要是体现在契约生产中对每个成员努力的监察和报酬计量常常会发生困难。由于有的成员获得权利而不履行相应的义务,或采取一些偷懒、投机等行为,使得因他这样做的所有成本中可能会有一部分强加给其他人,从而降低企业这一合作组织的效率。

为了预防上述事件的发生,政府或社会公共政策主体制定、颁布一系列规范企业各参与者行为的法律、法规、准则等文件,直接监督企业契约各方及企业耦合体的有关投资、经营、财务、分配等行为,以维护他们对应的权利、义务关系。如,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准则》、全国人大颁布的《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企业会计作为这些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者,通过规范、有效地计量、记录、分析、评价,在企业的政策执行环境上努力维护着企业各契约参与者的均衡。

2、会计监督有利于公司控制权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执行。公司控制权的安排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但在一定区间内又保持相对稳定,是一种状态依存的所有权。张维迎对公司治理结构应当是一种状态依存控制结构做了具体阐述:他令X为企业的总收入,w为应该支付工人的合同工资,R为对债权人的合同支付(本金加利息)。假定X在0~Xm之间分布(其中,Xm为最大可能的收入),工人的索取权优先于债权人。那么,状态依存所有权说的是,如果企业处于X≥w+R的状态,股东是所有者;如果企业处于“w≤X≤R+w”的状态,债权人是所有者;如果企业处于“X<w”的状态,工人是所有者。进一步,由于监督经理是需要成本的,股东只要求一个“满意利润”(存在成本下的最大利润),只要企业利润大于这个满意利润,股东就没有兴趣干涉经理,经理就可能随意地支付超额利润(如用于在职消费)。假定π是这样一个满意利润,那么当企业处于“X≥w+R+π”的状态时,经理是实际的所有者。

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上述分析中的企业总收入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总体经济利益,则上述分析可以用于解释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的状态依存特征。状态依存特征要求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应随着企业利益相关者控制权地位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即一个良好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应具备较高的对控制权地位变化的适应性效率。对应企业重要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分布和状态,公司控制权的优化配置和执行效果不同,与之相适应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也是不同的。

3、会计监督有利于对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监督与评价。经营管理人员是受雇用的,要使公司能够有效地运行,管理者必须尽心尽责,因而对管理者进行必要的监督,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应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十分重要的是要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与评价。

企业内部需要由各契约参与者在企业契约中达成一个监督协议,设置有关专门机构来监督各合作成员的投入绩效,如监事会、内部审计结构等。同时,为使监督能有效进行,则需要对契约关系人尽可能提供充分、及时的信息披露。而会计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这一职责。许多相关信息的披露和过程的监督均是通过会计系统进行的,即企业会计将根据契约的安排及时督促、监督契约的履行情况。

会计监督经营管理者时,会计主体表现为一个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与执行的系统,经营管理层处于高层决策的地位,主要集中于战略决策与例外决策;各职能部门及车间则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日常决策与对上级决策的组织执行;一线人员则是具体的执行者,这样形成资源配置中以“决策-执行”关系为纽带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主线,决策者要监督执行者执行决策的情况,以保证会计主体整体效益的提高。

4、会计监督产权关系运动过程中的产权利益实现与分配,有利于设计激励和约束机制。如何设计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结构关注的重要方面,市场经济通过价格实现资源配置的机制,更为本质的东西是激励和约束机制在资源配置的背后起根本性作用。人们之所以关注信息是因为它可以从中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回报,这就是市场经济背后的激励。约束的是权力,要受到约束,决策者必须对自己经济决策的后果负责。公司治理结构要把激励与约束机制变为现实,也要有会计监督的配合。

会计监督企业产权关系运动过程中的产权利益实现与分配时,会计主体表现为一个如何增进与合理分配产权利益的系统。会计就不仅是为会计主体服务,还要为各利益相关者确定各产权主体在会计主体整体利益增进中的贡献份额与其分配所得份额是否匹配、是否公平,这样才可能承认与接受以往的产权利益增进的过程、方式和产权利益的分配格局,才能保持各产权主体充分利用其资源的积极性,有效地进行激励和约束,才能高效地维持各产权主体的联合团队生产。

(二)公司治理结构为会计监督权利配置提供了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的微观制度安排涉及到了会计决策权、会计执行权和会计监督权及相关会计责任的安排。会计决策权包括剩余会计规则的制定权和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由董事会和经理构成的管理层享有公司剩余控制权,公司会计决策权属于剩余控制权的组成部分,因此,公司会计决策权归属于管理层,包括Ceo和CFo。执行会计准则和公司会计决策的权力和责任应属于公司会计机构及其会计人员群体,而以股东为核心的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应该享有公司会计监督权。

会计的专业技术性决定了会计监督权的行使主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具有会计专业知识和能力;秉持独立、客观原则;对企业运行情况具备一定的知情权,具有了解企业信息的优势。投资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在参与企业利益分配过程中具有一致性和冲突性,都有最大化自己利益分配的动机,难以坚持独立性,其中多数人也并不具备专业胜任能力,而且除了职工和内部董事会成员外,其他利益人不具备信息优势。

公司中有必要设立一个会计监督主体,作为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的代位主体,代表以股东为中心的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对外负责注册会计师事务,确保注册会计师代表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行使会计监督权;对内享有对内部控制的知情权,并监督企业会计决策者的会计行为。这个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环节,影响着整个公司会计监督机制的效果,它应是由企业收益分配权主体代表组成、由独立监事或董事参与的一个合作性公司内部机构,并受会计信息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代表组织的监督。其中,外部独立人士只承担有限的会计信息监督责任,包括就会计监督需要对注册会计师的选聘、业务交流等事务、对公司对外会计报告一致性的审查等;股东、债权人、职工的利益相关者集团选举的代表负责从不同层面向独立监督人士提供信息,负责对外与各自代表利益组织沟通。现实中承担这一责任的是二元制公司治理中的监事会和一元制公司治理中的审计委员会,但他们都不符合作为公司内部会计监督主体的资格要求。

由此可见,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会计监督权应该是由一个以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主体为中心,以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为基础、以外部审计为业务依托主体的环环相连、在功能上互为补充的治理整体行使,单独强调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是难以达到其功能需要的。

综上所述,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监督的互动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图1)

公司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组合的一系列契约的耦合体,而契约的签订和执行均离不开会计信息,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利益相关者有必要实施会计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同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要真正发挥作用也离不开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会计监督应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结合起来,二者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动。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8

关键词:成本管理会计监督审计作文/zuowen/

在现代市场竞争格局中,中小企业是一个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的群体,为了在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中小企业必须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战略。本文主要从会计监督的角度出发,探讨小企业强化成本管理策略。/

1.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总结大全/html/zongjie/

新形势下的中小企业正面临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科技高速发展、资源耗用增加、企业国际化趋势加快。为适应这一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战略管理的观念与技术。作为中小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系统,必须强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变化与发展。//html/zongjie/

新形式下,企业成本管理正从传统的外部动力推进,转向企业内部的客观需求,从传统内部成本分析转向企业以外的更为广阔的成本分析:既分析现有产品的结构,与非竞争对手交流成本管理思想和经验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又通过对企业外作业成本相关数据的详细收集、比较与分析,确立比竞争对手更优的成本标准。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的规划与战略创新,既能够围绕各种信息,分析市场,寻找“产业空隙”,采取跟随或补缺战略,又要掌握专有技术,注重无形资产的培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强化成本管理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1内部监督规章制度仍需加强完善

企业除了具备国家发行的企业内部监督的规章制度外,还应该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寻找到适合自身的内部监督方法和途径,既有效的实施了监控又节约了监督成本。//html/jianli/

①国家发行的内部监督规章制度需要中小企业无条件的接受执行。由于国家发行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规章制度是综合了大多数企业实际状况,由众多的专家学者反复研究审核最终才执行的,因此不会存在多少问题,即使是有某一点与企业内部状况不符现象,也应该由企业自身进行调整解决,因为国家发行的内部监督制度考虑的是大多数企业的实际状况,企业利益必须服从于国家利益。/

②内部监督仍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任何经受不住实践检验的理论都是虚假和不现实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最终作用就是为企业财务信息真实可靠提供保障,只有拥有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企业才能做好规划和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2会计主体和单位负责人职责和权利的明确界定

在我国实际工作中,中小企业有些单位的负责人认为自己是负责人,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照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将其一推了之或者找个替罪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单位负责人和会计责任主体的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

①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该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内部监督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内部会计监督提供了保障。/

②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单位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须要懂得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任,对单位负责任,对法律负责任。会计人员在服从领导的前提下要恪尽职守,始终遵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决不能以身试法。//sixianghuibao/

2.3会计机构内部应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的内容,按照财政部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等。会计机构内部牵制制度,也称钱账分管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要求,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如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支付,应由会计主管人员或其授权的人审核批准,出纳人员付款,记账人员记账。再如单位发放工资,应当由工资核算人员编制工资单,出纳人员向银行提取现金和分发工资,记账人员记账。银行票据的签发印鉴,必须有两人分别掌管;不相容会计工作岗位应当相互分离,出纳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应收账款的总账和顾客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来记录,而记录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人员不应负责调节银行账户等等。中小企业必须尽早建立内部稽核和牵制制度,这样才能早日解决内部监督弱化的现状,摆脱困境更加健康快速的向前发展壮大。/

2.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是执行会计监督制度的保证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内部审计机构是强化内部监督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监督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监督更加完善严密。/

2.5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内部监督考核评比制度

对内部监督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建议采取定期的内部监督考核评比制度,这部分考核的面可以比较广一点,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多家中小企业内部监督考核评比,同行业的比较,不同行业的也做比较;企业内部可以进行会计人员之间的内部监督考核评比,以此来提高大家对内部监督的认识,同时也能借这个机会听取更多在企业内部监督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其他的企业中哪些好的监督措施和方法自己的企业还没有想到,这样在大家共同的参与和交流中寻找到更好的适合中小企业内部监督的新思想,最终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还能快速的提高中小企业内部监督的力度,可以说这是一箭双雕的好收成,很适合规模不是很大的中小企业。/

3./

总之,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小企业成本管理的新情况会不断涌现,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战略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同时也要兼顾产品生产、市场营销等其他领域的建设,努力做到中小企业自身成本管理战略的可持续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9

【关键词】会计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现状

会计监督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的资金账目安全,避免由于各人或是企业原因,出现会计问题。但是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并不完善,为了让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快速发展,就要强化跨级监督职能,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资金是安全的,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的资金实力。根据目前企业的情况,会计监督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地避免企业出现会计问题。所以,了解会计监督的作用,并且强化会计监督是十分重要的。

会计监督概念

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之一,是与会计核算并重的只能。会计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对会计项目和内容进行检查,对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往来进行核实。也就是相关的单位指定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其检查行为是合法的,合理的,具有依据的。所以,会计监督是具有经济监督检查职权的,是可以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的资金流动记录是否是真实,合法的,合理的。因此,会计监督可以检查出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漏洞,可以督促规范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能够保证企业运转顺利。

会计监督作用

我国会计监督行为主要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这样双管齐下,企业内部自查和外部检查,可以保证企业的会计行为是合法的,依照规矩而来的。由于会计监督可以监督经济活动,所以能让企业的经济活动获取更大收益,从而发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达到经济目标的功能。所以,会计监督主要就是在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且能够让企业加强管理,增加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

会计监督的现状

我国的会计监督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性,但是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督存在一些问题。会计监督应该是依照法律,按照会计监督的规矩以及认真,严格的检查经济活动的一种行为。但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在会计监督检查的过程中,作出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比如干扰会计检查工作秩序,制造虚假信息,让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对企业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保证会计监督能够实现其作用,就要强化会计监督,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

新经济形势下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对策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会计监督是会计职能之一,都是需要依照法律行使职能权利的。所以,只有加强会计监督的体制改革,才能让会计监督实施的更彻底更顺利。首先要求会计监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按照法律的要求,执行会计监督,才能让会计监督的更彻底。同时,会计监督需要会计人员,所以合理科学地调配会计人员,才能保证会计监督能够真正的起到效果。因此,要对会计人员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提升会计队伍层次

会计监督队伍毕竟是需要会计人员和相关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如果相关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会因为个人的利益,对会计监督的过程进行干扰,扰乱会计监督秩序,甚至会做假账,让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同时如果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不强,专业水平不高,也会导致会计监督的目标不能达成。所以,要提高会计监督的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人员,能够秉公持正,认真对待会计监督工作,这样的会计监督工作才是依照法律而行事的,才能达到真正的目标。

要逐步建立健全的会计评价系统

会计工作人员是会计监督过程中主要执行者,对企业的会计监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会计监督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所以和会计监督的相关事宜,都要记录在册,因此要逐步的建立起科学健全的会计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在会计监督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是具有监督资格的。并且根据评价体系,对相关人员进行评价,如果出现恶劣行为,就要及时取消会计人员的工作资格,同时也可以避免企业造假,所以,建立健全的会计评级体系十分的重要。

建立健全会计内部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是由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共同组成的,而对于企业来说,内部监督是最重要的监督工作。只有时刻能够自查,企业才能不断的发现问题,才能让企业的资金活动流向没有问题。所以,要建立健全的会计内部监督制度,通过内部不断的监督,完善各个流程的手续和要求,从源头上就杜绝出现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象发生。并且要找法律办事,公平公开,让所有人都了解到企业的内容不情况和资金流向,这样才能让企业更具有向心力,才能发展的更好。

结束语

我国企业根据现有的市场经济情况,以及企业的情况,不断地调整会计工作项目内容,是为了让企业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单纯的完善会计项目还不足以应对经济市场的风险,还需要进行会计监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和职能,强化会计监督的评价体系,才能让会计监督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所以,只有了解会计监督作用,并且根据企业的情况,强化会计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翠玲.论会计监督的作用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企业研究,2012(08).

[2]崔健鹤.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27).

企业会计监督的现状篇10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问题与对策

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作为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规范企业会计工作,加强会计监督,进而促进企业披露准确的会计信息、做出合理的经营战略显得尤为必要。然而,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外环境却存在缺陷:对于外部环境,目前缺少较为完善的会计法律体系,甚至与会计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处于缺失状态;对于内部环境,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质量低下,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面对此种问题,本文较为全面的对企业会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经过研究总结出相关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会计监督概述

会计监督是指根据我国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和控制,进而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会计监督由广义与侠义之分。侠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企业会计人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利用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控制,促使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制定的预期目标相符合。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而侠义的会计监督是指企业的内部监督。对于广义的会计监督,具体包括会计监督、内部审计等企业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等外部监督。依据我国最新制定的《会计法》可以得知,会计体系包括单位内部监督、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部门监督。其中,单位内部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具有自律性;社会审计监督是会计监督的重要补充,具有鉴证性;政府部门监督对会计监督起主导作用,具有权威性。

二、企业会计监督重要性

1.规范市场经济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加强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市场经济在各种法律、法规、制度下生存并不断发展,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各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事项的监督使之符合法律要求也是必然。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中,任何违法活动所带来的后果都是相当严重的。如果市场经济中无法实现对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结果将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真,进而导致市场不能进行高效的资源配置更无法促进公平竞争,从而使会计信息相关使用者不能做出正确经济决策。由此可见,企业对会计机构以及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地监督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规范现代企业发展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新一轮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现代企业制度在经济发展中不断的被改进,许多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是自身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同时也倍受投资者和债权人地关注,因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直接影响着投资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的实现。然而企业的经营成果不仅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同时也与会计的确认、计量、核算以及处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为此,国家制定了同一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要求,不得以自身利益的实现而故意损害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进而对阻碍国家经济发展和损害投资者经济利益。因此,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监督、协调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由此可见,会计监督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现代企业发展速度的助力器。

3.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近年来,由于我国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尤其是会计监督职能不能在会计工作中有效发挥作用,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故意将会计信息的质量降低,从而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经济决策,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损失。一方面的损失换来的是另一方面获取不正当利益,相关人员利用故意作假的会计信息牟取自身经济利益,从而降低企业的营业利润,进一步减少国家税收,进而直接破坏我国的经济秩序、拉慢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

1.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力有待加强

我国的经济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的发展越发令人担忧。企业会计制度的不健全、会计核算体系不尽合理、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以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缺失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在此种情况下,无论是内部监督或是外部监督都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进而促使企业相关决策者无法做出较为合理的决策导致企业逐渐在市场中失去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我国不断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企业不断进行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的新尝试,从而使我国在制定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工作中不断的面对新问题,迎接新情况,不断的出现迫切需要解决的会计监督难题,导致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监督主体无法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

2.企业自身内控制度有待完善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主要是在于企业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由于一些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即使企业组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企业并没有对这些制度进行有效地贯彻执行。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文件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只是流于形式,在企业的实际经营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往往不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从而造成企业会计秩序与企业的会计环境变得混乱,进而在企业中出现的现象。

3.企业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的缺失

企业会计监督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新闻媒体是具有独立性的单位,拥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主要工作是对社会中发生的新鲜事物以及不合理、不合法的事物向社会公众进行报道。然而,目前我国的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例如,新闻媒体在对我国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社会舆论监督时,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阻碍或制约,以至于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监督权力无法正常执行,进而使企业的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环境缺失。其次,作为对企业进行社会监督的重要单位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实施会计监督时往往在利益的驱使下帮助企业对财务弄虚作假,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本应发挥的社会审计职能却没有被有效地执行。最后,在经济社会中,社会公众缺乏与财务信息相关的知识,无法正确的看待会计信息是否准确的利弊,自然对企业内外部会计监督不利、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不重视。

4.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工作中对会计监督负主要责任,因此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低是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执行是否到位的关键。同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会计监督工作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今,在我国企业中工作的会计人员较少的部分参加过高等或者是高等以上的教育,所以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知识量及学历普遍偏低。而且,在企业中工作的会计人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同样占有较小的比例,同时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对会计监督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够彻底,在会计工作中的职业判断和自我管制能力较弱,基于以上各种情况促使会计人员很难胜任会计工作,自然无法做到对会计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在我国企业中不乏有会计人员丢掉职业道德底线,在企业高管的指使下伪造会计凭证,进而向外界提供会计信息不够真实的财务报告,导致原本独立于企业的会计监督无法发挥监督和控制的作用,降低了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

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的措施

1.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法律体系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新一轮经济转型正在进行当中,面对此种情况,企业更好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会计监督工作使其真正在会计工作中发挥作用,必须站在国家立法的高度,积极建立和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不断剔除原有会计法律体系中不合实际的部分同时增加顺应会计发展趋势的新鲜血液。例如,在会计体系中增加更加详细的、可操作性更强的具体规范;做好各会计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各会计相关法律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实施力度;积极提升会计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等。会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将有利于会计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使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更加合理、合法。与此同时,社会要积极对企业会计监督进行宣传,促使会计监督的意义形成人们的社会观念,同时发挥其教育作用,将企业会计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进而为市场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2.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普遍采用的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规范企业管理和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企业中仍然存在部分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对会计监督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从而使会计监督职能在企业会计中不能发挥其应有效能,以至于在实际的会计确认、计量、核算中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企业财产物资的维护、企业预期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样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加大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力度,积极寻求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途径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出路的必然选择。

3.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的外部环境建设

在企业的会计监督方面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然而基于我国的相关部门中人员数量的有限,对所有的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进行较为全面的监督难以真正实现,所以政府应该倾注更多的精力于企业自身的会计内部监督,定期的对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进行抽查,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同时,对于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方面,应该加强新闻媒体的独立性,积极出台相关法律以保护新闻媒体行使监督权力,同时应注重从事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提升,促进其报道真实公正。另外,我国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税务管理部门都应该按照法律赋予的权利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职能进行监督检查,并且进行适时的宏观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的核算数据逐步完善。同时,我国的会计行业应该加强对于企业的会计监督,这样才能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和专业会计师队伍的风险防控意识,形成行业内部管理机制与外部监管控制的体制,可以发挥高效的会计监督职能。

4.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不仅应重视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同时应该注重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企业应该为会计工作人员安排定期的职业培训,尽可能多的为会计人员创造继续教育机会,以期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地提升。与此同时,应积极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引导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按法办事、依法办公。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奖惩机制,对于工作中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会计工作人员给予公开奖励、表扬;相反,对于会计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予以及时的批评并督促其及时改正。同时,会计人员应加强不断学习的意识,力求在不断学习中逐渐完善自我。

五、结语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会计监督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离不开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力执行,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更是与会计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针对于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约束力不强,企业自身内控制度不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外部环境缺失,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现状,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力求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法律体系,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的外部环境建设,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继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齐小琳.关于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23).

[2]李旭,张忠慧.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经济,2015(14).

[3]谭晓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与治理对策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4(19).

[4]李兴建.当前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3).

[5]吴静,李生荣.浅析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4).

[6]郑君.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辽宁经济,2012(2).

[7]谭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5).

[8]王利翔.我国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2014(32).

[9]陈熹微,田洪静.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剖析及改善对策[J].中国商论,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