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冶金市场分析十篇冶金市场分析十篇

冶金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7:46

冶金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Swot框架理论竞争战略非冶金项目

中图分类号:tU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1.1某公司简介

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冶控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

鲁班奖工程特别荣誉企业、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

1.2何为非冶金项目

某公司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以钢铁工业重点项目为主,钢铁工业之外的项目为非冶金工程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建设、民用项目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

2非冶金项目竞争战略分析所需理论简介

2.1竞争战略

企业战略是一个战略体系。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或者SBU战略,它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战略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企业竞争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确定顾客需求、竞争者产品及本企业产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奠定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特定地位并维持这一地位。

2.2Swot框架理论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所示:

具体来说,本文将利用下列检查表来具体分析非冶金项目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3某公司非冶金项目的优势和劣势

某公司的非冶金项目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国各地承建了大量的非冶金建设工程,在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及其他诸多工程领域创出了瞩目的业绩,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

3.1非冶金项目的优势

根据Swot分析的分项检查表,将分别对某公司非冶金项目的市场地位、采购、生产、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企业内部的优势分析,详细如下:

3.1.1市场地位

(1)市场份额

某公司非冶金项目的市场份额和同行业竞争对手相比较长期位居湖北省前五。

(2)产品质量特点

某公司现有三大主业:工程总承包、钢材深加工和房地产。集团公司有着五十多年钢结构制造历史,在压力容器、桥梁、场馆、电力设施、重型厂房、大型专用非标设备、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以及仓储物流等钢结构市场,取得丰硕成果。

3.1.2采购

(1)集中采购凸显规模经济优势

本企业集团物资集中采购已经实施了将近7年,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在规模化、专业化采购等方面逐步走上完善之路。在大宗采购方面规模化优势较为明显,去年对于天津东丽保障房、武汉市二环线等项目的钢材供应上,做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3.1.3财务

某公司目前每年可以从银行获得无抵押贷款150亿。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保障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3.1.4人力资源

(1)公司拥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

为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公司真正成为智力密集型的现代化施工企业,我们大力地调整队伍文化知识结构、专业技术结构、年龄结构。优化决策层,优选管理层,优教操作层。加大智力投资力度,培养优秀人才,大胆选拔使用年轻人才。在现代化管理和现代化项目施工的实践中培育出一大批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于一体的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人才和施工队伍。

(2)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队伍

本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员中具有国家一级建造师资质证书的项目经理共191名,国家贰级建造师资质证书的项目经理181人,可随时调集精锐部队参加各类工程的建设。

3.1.5内部优势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某公司非冶金项目所拥有的优势有如下几点:

市场地位稳居前五(湖北省内),在客户心中拥有一定的地位。

工程质量高

研发能力,技术能力雄厚

资金充足

人力资源丰富,拥有一大批素质高,经验足的研发、技术、管理和营销团队。

3.2非冶金项目的劣势

企业的内部能力有优势必然也存在缺点和不足。本文同样根据Swot的各项检查表来客观分析某公司非冶金项目所存在的劣势,详细如下:

3.2.1市场地位与营销

(1)非冶金项目品牌效应不如竞争对手

虽然某公司非冶金项目和同行业竞争对手比起来,市场份额常年位居前五。并且其中的工业项目不论从工程质量还是资质而言都有较强的优势。但是就民用项目来说,其市场的品牌效应不如中建三局等,特别是如今尚未取得房建特级资质,承包范围受限,制约了非冶金市场的发展。

(2)市场营销能力亟需突破

2011年,某公司非冶金市场没有新的突破,公司内部投资项目占到非冶金合同额的43%。非冶金项目信息的搜集渠道和跟踪工作也有待提高。

3.2.2采购

规模专业化采购水平仍然不足,表现在:第一,公司集中采购品种少、总量低,采购价格优势和效果不明显;第二,部分项目经理部未执行公司物资采购管理规定,自行采购物资时没有采购招标、议标和评标等过程控制,采购合同签订有待规范;

3.2.3财务

从2011年的内外结算工作来看,不够理想,相对于全年施工总承包主业完成的营业收入,对外结算和对内结算的比例较低。突出问题是:项目竣工、项目结算平均间隔期长达2~5年的现象仍没有改变,新开工项目的预算基本做到了与施工同步,但把结算与竣工间隔期压缩1~2年的目标,未能实现。应收账款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压力仍然存在。

3.2.4人力资源

某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相当充足,一级建造师多达191多人。然而作为非冶金市场,很多人的思维并没有转变过来,一是传统冶金施工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制约着我们,大多数项目管理还是重施工轻经营,使许多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难以实现;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和员工的信心不足,对实现“三五”发展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悲观、缺乏信心。

3.2.5内部劣势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某公司非冶金项目存在的不足有如下几点:

在民用项目上,市场的品牌地位不如竞争对手中建某局。

非冶金项目信息渠道狭窄,市场营销的手段和规模亟需拓展。

企业集中采购专业度不够,供应商选择存在很大局限。

应收账款和流动资金压力巨大。

项目管理信息化不足。

企业部分员工缺乏信心,责任感以及危机意识不强。

4非冶金项目所面临的威胁和机遇

根据Swot框架理论,不仅要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也需要对企业外部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从而识别企业所面临的威胁和机遇。这里同样根据Swot框架分项检查表中的内容结合peSt工具对企业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4.1环境分析

根据Swot各项指标检查表,具体也包括了政治里的政府干预、压力集团;社会里的社会总体状况和税收及相关法规;经济里的经济发展;还有技术里的技术进步等。因此这里将利用peSt模型对企业所处的环境做一个简单分析:

4.1.1政府宏观规划

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要求钢铁企业进行重组和压缩产能,在“三五”期间对公司传统冶金建筑市场造成重大影响。二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不利影响不会马上消除。

4.1.2经济社会环境

随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点方案获国家批准,武汉将大手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本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以Bt模式承接了武汉市二环线(汉口段)、机场快速路等市政工程。在此基础上,通过继续抓住武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采用适当的运作方式,将会在“三五”期间获一些高端建设市场份额。

4.1.3竞争对手情况

公司选择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中冶京唐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京唐”)、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冶”)作为对标企业,在体制机制、经营规模、品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比较,分析企业的发展条件及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

(1)企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对标

2010年企业与国内外对标企业同期主要指标对标

(2)企业发展条件对比分析

本企业与所选三家对标企业均同为股份制公司,其中中建三局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本企业与中冶京唐、宝冶同为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截止2010年底,本企业注册资本金4.1亿元,中建三局16.7亿元,中冶京唐11.6亿元,宝冶4.74亿元,均达到特级总承包企业基本要求。

本企业具有冶炼、房屋、市政、机电四个总承包一级资质,中建三局具有房屋特级资质,中冶京唐具有冶炼、房屋、市政三个总承包一级资质,宝冶具有冶炼、房屋双特级以及市政、机电总承包一级。

2010年,本企业完成建筑业产值113亿元,中建三局完成505亿元,中冶京唐完成206亿元,宝冶完成152亿元。

品牌方面,本企业先后荣获3项鲁班奖,中建三局获72项,中冶京唐获3项,宝冶荣获14项。中建三局和宝冶均建有一大批代表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建筑。

人才方面,本企业现有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才385人,一级建造师191人;中建三局有一级建造师1120人,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才1460人;宝冶有一级建造师250人,一级注册建筑师20人,一级注册结构师10人,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人才357人。

科技方面,本企业2009年底拥有77项授权专利,中建三局66项,宝冶64项。

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本企业与对标企业,特别是中建三局,在经营规模、人才、品牌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4.1.4技术

公司研发能力突出,技术过硬

公司拥有的技术体系支持文件及国家工法和专利有:部级工法12项;部级工法100项;实用专利290项;企业级工法65个。

4.2企业所面临的机会

根据以上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环境分析,现将企业所面临的机会总结如下:

武汉城市圈建设,为非冶金项目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市场需求旺盛;

非官方统计,十二五国家拟投资建筑业1.5万亿;

世界经济复苏,国际间经济交流的旺盛,使得海外新兴市场成为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所在城市,人力资源储备丰富.

5非冶金项目竞争战略分析

5.1Swot框架

通过以上对某公司非冶金项目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以及所面临的威胁和机遇分析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对所有的优势和劣势匹配机遇和威胁,从而形成可行的战略。

这种匹配有四种组合方式: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变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

5.2现阶段的战略选择

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作出选择,必须决定希望在哪个范畴取得优势。全面出击的想法既无战略特色,也会导致低于水准的表现,它意味着企业毫无竞争优势可言。

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获得,无疑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良好的工程质量管理,强大的资金支持,技术保证,理应成为企业所有战略的思考核心。

目前,某公司非冶金项目在武汉市场面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良好机遇,在有充足资金保证和良好的技术优势前提下可以采取积极进取的多角化战略,大力发展非冶金项目。促使公司成功转型,从而规避整个钢铁行业发展放缓甚至萧条的风险。

冶金市场分析篇2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1.财务风险定义和特点

所谓的风险,主要是在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因素。对于财务风险的特点而言,风险处于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这种风险难以进行正确的大小估计,有着不确定性,在其产生中,有着偶然性。

2.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结构

关于财务风险的管理中,首先做好筹资风险的有效管理,结合实行的负债经营,避免带给企业各种不确定性的收益影响。这种筹资风险的来源中,结合一种偿债风险,并对借贷方式进行严格的规定,避免收益变动风险的有效控制。

其次,做好投资风险管理,主要是做好投资生产项目和债券投资的分析,并在风险的评估中,注重投资项目风险的合理控制,在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控制中,对项目风险的大小进行合理的衡量,在资金切实可行的方案控制中,将投资风险进行分散。

最后,加强资金回收风险管理,这种企业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注重成品资金的合理转化,对于冶炼企业而言,主要是做好应收回收账款相关金额的一种合理控制。

二、企业的特点和财务风险的种类

1.企业特点

对冶金企业而言,该类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值和营业额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有色金属的高价值也为冶炼企业带来生产经营的动力。但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性。资源的稀缺和产能的扩张更是使得金属冶炼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夺原料,保证产能,大多冶炼企业都是高能耗低毛利,为此有不少企业为避免购进原料中有色金属的价格风险在金属交易所进行期货保值,往往需要筹集一定的巨资并进行良好的运营,如此诸多情况就对财务风险提出更多的考验。

2.财务风险种类

现代化冶金企业的发展中,财务风险同样也有着多种的种类。关于市场经济的完善性发展中,更是基于货币市场和相关的商品市场,并在风险的不断转移和体现中,仍然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而对冶金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管理中,结合资本密集性的相关特点,注重财务风险类型的一种根本分析。

基于资本逻辑的顺序而言,这种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存在资本配置、消费以及复原中的风险,同时在资本的支付中同样也存在资本市场的风险。冶金行业有着典型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在不协调性的生产要素发展中,资金的配置,不仅仅有着较长的周期,同时也有着较大的利率和汇率的一种变化。

基于资本运动环节而言,投入运营中的资本同样也存在各种风险。如资金回收风险的产生中,对于商品营业性风险的变卖中,更是结合其市场的需求情况,并使得资产处于一种闲置的风险。

三、企业资金筹集中的风险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

1.企业资金筹集中的风险管理

(1)资金筹集中存在的问题

冶金企业规模化的发展中,资金筹集中同样也存在各种问题,并带给企业较大的风险。首先,缺乏严格的监督,使得风险逐渐增加。其次,资金和资源的浪费。最后,缺乏科学性的财务决策。

(2)筹资风险的管理

筹资风险的管理中,主要是结合收益风险的均衡原则以及筹资风险机制健全的基本原则,做好宏观风险环境的根本控制,将风险全面降低,在风险的不断分析中,做好筹资管理行为的科学指导。保证有着适度性的负债规模,并对负债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保持,在利率结构和债源结构的分析中,保证有着合理性的负债结构,对利率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进行防范,并在风险的合理控制中,多好多元化的筹资管理,将筹资风险显著降低。

2.企业外汇和利率风险管理

企业外汇和利率风险的管理中,通过对风险审查制度进行建立,对风险的类型进行判定,在对风险管理目标的确定中,结合冶金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并联系货比供求关系的根本分析,对财务风险处理相关的对策进行不断的制定。通过对财务风险管理战略性的系统建立,本着战略性的高度特点,做好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组织系统结合,在风险管理的整体化优化中,对风险防范对策进行制定和实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并保证有着最大化的收益。

四、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内部环境的建设

1.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完善

首先,结合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将财务风险的管理全面加强。要注重资金管理的一种中心理念,并实现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的先进性管理思想,注重有效性债体的不断分析,并将信息的真实性全面体现,实现会计数据加工的简便性,规范管理工作的过程,保证管理的透明化。

其次,结合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中,就要做好总会计师的财务风险管理。如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熟悉,并结合市场较强的变化中,注重项目投资风险的根本管理,注重工程技术人员的根本配合,对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构建立,做好财务风险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最后,在财务风险管理和预测中,就要联系实际的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在财务风险最小化的控制中,实现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性结合,将财务信息和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一体化的实现。注重资金流的一种不断集成,在实际的数据分享中,对企业的预算和相关的结算过程进行高效化和规范化的应用和发展。

2.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

在财务风险的管理中,就要结合市场竞争的一种形式,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全面加强,做好财务预警系统的不断建立和完善。

首先,做好编制现金流量的预算过程,保证冶金企业有着稳定性的经营。注重现金流量的预算,并做好企业预警信号的合理提供,实现现金流量预算的准确性编制。在现代化企业目标的汇总中,做好预期未来收益的分析,做好量化的形式表达,有条件的建立全面滚动式的现金流量预算。

其次,在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建立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冶金企业发展中,更要对短期财务风险的基本预警系统建立,结合长期财务风险预警相关系统,在获利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的结合中,保证发展的潜力指标有着一定的代表性。结合资产获利的基本能力而言,主要是做好总资产折旧报酬率的根本分析,并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中,将单位资产的使用效益不断促进。基于偿债能力而言,在企业全部资产流动性的测定中,往往是结合应收账款的根本分析,注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合理分析。

冶金市场分析篇3

策略上,保守型投资者仍以中期布局为主,部分公司已有高管自掏腰包购入股票,投资价值显露。高管增持并不意味着股价必然在短期内出现涨升,高管增持价只能是作为价值判断的一个参考值。由于上市公司高管对公司基本面的了解深入,且对公司发展前景有着较为准确和清晰的预期,因此其增持(尤其是大规模增持)的价格虽然不一定是“市场底”,但往往都接近于市场底。

申银万国本周晨会推荐了高管增持的中国中冶(601618),并分析了公司基本面存在的亮点,该股可作为中长线投资者优选的品种。

中国中冶的12位董事等高管于9月13日以个人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购入公司a股股票,平均每人购入3.4万股,成交价格在3.04~3.07元,并且承诺锁定期为3年。申银万国认为此事彰显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中国中冶未来发展的看点有多个方面,包括海外市场的开拓给冶金工程主业带来了机遇,以及相关多元转型的深入推动非冶金工程、资源开发、房地产业务持续增长等。

分业务来看,冶金工程市场上,公司已是全球最大的冶金工程承包商,拥有黑色和有色冶金工程完整产业链。虽然和国外同行相比具有较大优势,但中国中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公司实力是很不相称的,因此公司未来的方向集中在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冶金工程市场空间。

我国对钢铁行业的宏观调控对公司冶金工程承揽带来一定影响,但印度、巴西、印尼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加快,扩大钢铁产能、增加钢铁投资的意愿强烈,为中国中冶在海外开拓工程承包市场提供了机遇。

中国中冶中期可预期的多个项目集中于大型矿山资源开发,以及多晶硅项目的降本增效:公司的杜达铅锌矿已部分投产,瑞木镍矿今年年底投料试车,兰伯特角铁矿已完成可研报告初稿,艾娜克铜矿下半年可完成环评与可研报告。

另外,中国中冶在非冶金工程市场上取得的拓展事实上大力支撑了工程主业增长,非冶金工程业务在手订单饱满,在房建、基建等非冶金工程市场的业务收入,弥补了冶金工程收入下降的影响。从最新的数据来看,截止2011年年中,中国中冶的工程业务在手订单达工程收入的4倍,其中非冶金工程业务占比67%。

冶金市场分析篇4

钻石模型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通过对四项基本影响因素和两项辅助影响因素的分析,衡量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困。四项基本影响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发展情况、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两项辅助影响因素是政府和机遇困。这六项因素的互动整合,构成了钻石理论体系,如图1所示。

(一)生产要素分析

从天然资源角度分析,我国是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大国,拥有十分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就储量而言,我国钦、锑、钨保有储量分别为3.57亿吨、278万吨和2529万吨,均居世界首位;锡、钥保有储量分别为207万吨和820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汞保有储量8.1生万吨,居世界第三位;铅、锌保有储量分别为3572万吨和9381万吨,均居世界第四位;铜、铝保有储量分别为6213万吨和22.7亿吨,均居世界第七位;镍保有储量781万吨,居世界第九位。从产量角度分析,近几年以来,铜、铝、铅、锌、镍、镁、钦、锡、锑、汞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一直呈现平稳增长趋势,2015年更是超过了5000万吨,同比增长5.800。我国“一带一路”沿线18个省份有色金属的储量及产量占据了全国储量及产量的60%以上,这些省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全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壮大。

从技术资源角度分析,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包括选采技术、冶炼技术和加工技术。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开采以传统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为主,近些年的开采技术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得深井、残矿开采效率都得到提升,极地和深海开采也在探索中。目前,我国大型矿山基本实现装备现代化和智能化,多采用液压凿岩台车和遥控铲运机等,小型矿山机械装备水平还比较低,还停留在气腿式凿岩机凿岩的层面。我国有色金属冶炼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2013年国内自主研发出三连炉直接炼铅技术、精密铜管短流程高效生产工艺,标志着有色金属冶炼产业在关键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目前有色金属冶金技术主要以湿法冶金和电冶金为主,火法冶金逐步被淘汰,相较于后者,湿法冶金提高了原料中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程度,利于环保,生产过程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电冶金以电能为能源条件进行提取金属,产品质量更高。有色冶金技术的开发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实现生产柔性化、高速连续化,确保资源与能源的充分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至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我国有色金属精加工技术近几年进步明显,产品技术含量有了明显提升。2015年,九米超大型用于运载火箭铝合金整体环件研制成功,60oka铝电解槽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但对于现代某些高技术产业和国防所需的高精尖产品,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还需从国外进口。此外,我国的有色资源再生技术和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对有色资源的循环利用还存在不足。

(二)需求状况分析

波特理论强调国内需求在刺激和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中的作用。波特认为,企业对最接近的顾客的需求反应最敏感,成熟苛刻的消费者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因此,国内需求对塑造本国产品的特色,产生技术革新和提高质量的压力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就我国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房地产、家电、汽车等主要有色金属应用消费领域需求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15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100,家电行业产销率同比下降1.200,汽车产量增速同比下降生%仁月,这些都导致有色金属市场需求增速趋缓。以铜、锌、铝三种有色金属近几年消费量为例,如表2所示。

2013年、2012年、2015年铜的增长率分别为6.700}6.300,600,增速降低,主要是因为在铜的消费领域中,电力占5000、空调制冷占1500、交通运输占1000、电子占700、建筑占800,但由于我国经济放缓、房地产竣工面积下降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得需求降低。2013年、2012年、2015年锌的增长率分别为700、7.700,20o}s}7,锌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镀锌板和压铸件,由于下游消费产品产量均不断下滑,部分出现负增长,导致需求出现萎缩的情况。2013年、2012年、2015年铝的增长率分别为2800}1.600,900,在铝的消费领域中,建筑业占3600、电子电力占1100、交通领域占1200、耐用消费品占110o,建筑业仍是铝的最大消费领域,轨道交通和汽车轻量化是拉动需求的主要因素,但建筑、电子电力和汽车制造等传统主要消费领域增速均明显放缓,铝的需求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速有限。除了这三种有色金属外,其他有色金属市场需求都或多或少出现增幅减慢的现象,如镍、铅、钦等有色金属的市场需求受到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

(三)相关产业分析

有色金属产业链是指围绕有色金属生产及服务所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包括矿产勘探、矿产开采、选矿、冶炼、加工、消费品生产等主要环节(见图2)0

矿产勘探和采选业处于产业链的最前端,主要工作是经过各种手段勘查矿山,确定储量后进行开采与筛选,为中游冶炼工业提供冶炼原料。中游冶炼工业主要是通过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将矿石中的金属提炼成所要的金属。下游加工制造业主要是以中游的冶炼产品为原料,进一步加工成各行业需要的有色金属产品。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选矿工艺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采矿设备比较落后,资源赋存不好,使得开采难度大,投资回报率较低,采矿以煤矿突出,金属矿和世界上还有差距,使得我国冶炼加工业对进口矿石资源依存度较高。我国冶炼加工业的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过快的冶炼加工产能扩张,一方面导致上游的矿山产能输出无法满足中下游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冶炼企业在冶炼加工费方面的话语权降低,利润向国际采选业垄断巨头转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002家,其中318家出现亏损,行业亏损率达到15.880o;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7385家,其中1288家企业出现亏损,行业亏损率达到17.2200Cio]o

(四)结构和同业竞争分析

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主要问题。从结构链角度分析,我国虽然有着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是需求大国,国内资源无法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铜、铝、铅、锌等主要有色金属都要从国外进口,有色金属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高端产品研发水平较弱,产品附加值低,投人和产出比值过高。例如2013年以来,我国电解铝已停产和减产产能338万吨,但目前运行产能仍有约3200万吨,而且还有部分新产能释放,并且除了冶炼产能之外,普通铜、铝加工也已出现过剩口’〕。其他有色金属品种冶炼产能及中低档加工产能也出现过剩,企业开工率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材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产业集中度上分析,我国有色金属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产业结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不过,近几年以来,在国际行业巨头整合的大背景下,政府也意识到行业集中有利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设立许多政策鼓励国内企业进行整合,资源多元化和产业一体化已成为有色金属企业的发展目标,这也使得我国有色金属资源集中度有一定的提高。就同业竞争而言,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内部竞争激烈,有些甚至出现内部恶性竞争的局面,使得企业间的关系比较紧张。

冶金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eRp;企业管理;冶金行业;作用;特点;分析

一、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eRp与企业管理是息息相关的,它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当中的各部门机构当中,在确保企业业务发展流程规范性的过程当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与此同时,依托于eRp管理系统还能够实现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发展趋势的最高效连接,确保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稳步提升,对于企业综合效益的实现与发挥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1.内部结构方面:eRp系统的实施能够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数据的实时性,以扁平化的机构模式确保企业相对于环境变化趋势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2.财务环节方面:eRp能够辅助企业更好的完成财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传统账务处理与业务发生行为的结合使得企业资金账务与实物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从而极大的拓展了经济活动信息的利用范围。

3.采购环节方面:eRp系统的实施与应用使得企业销售、生产以及供应有效的统一在了一起。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采购原料的供应商、采购价格以及交货日期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查询与记录,从而依照市场变化规律对物料计划予以精确编排。与此同时,在将库存管理转化为动态化数据的过程当中确保订货量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4.产品开发环节方面:eRp系统基于统一化数据库的应用,使得企业有关产品开发所需的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及时且精确的获取,并且数据维护所消耗的时间也得到了极大的缩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模块化物料清单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物料清单的生成与维护时间同样得到了缩短,通过产品开发效率的提升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稳定提升。

二、eRp企业管理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特点分析

1.epR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销售流程:首先,eRp能够将冶金企业销售环境的内控指标与标准信息存放在系统框架结构当中。业务人员在对客户问题进行回答的过程当中借助于eRp系统使回答具有显著的专家行为特性。客户在了解并选择标准产品的过程当中将企业的生产产能更为全面的发挥出来;其次,eRp能够在冶金企业销售行为当中对客户产品价格高低问题作出合理相应。eRp系统能够将冶金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基础数据储存在统一子系统模块当中,根据机组产量、原材料、燃料消耗、合金等投料标准以及成材率指标基础统计数据对企业产品成本作出合理估计,从而为销售人员的产品报价行为提供必要的统计数据支持。最后,eRp能够在冶金行业销售行为当中对客户所需要的订单状态给出具体说明。

2.eRp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以订单为基础的计划/生产流程组织模式:对于冶金企业而言,在eRp系统当中,冶金产业生产的组织采取的是依照客户订单对生产订单进行转换的方式完成计划与组织的。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在于:一旦企业生产作业出现意外事故,值班人员就能够借助于eRp系统对生产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与掌握,从而及时启动企业相关预案计划,最大限度的控制企业损失。

3.eRp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以质量为核心的岗位管理机制:在eRp系统模式作用之下,冶金企业有关产品生产的质量规范能够完全储存在整个系统管理模式当中。具体而言:在客户明确所需要选取的产品与标准规范之后,eRp系统能够对相关产品的基础性数据加以储存,并就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标准予以明确。此种方式的目的在于对一份订单在企业生产流程体系各岗位中的标准与要求加以明确。eRp订单确定为销售人员提供支持;订单排产为计划人员提供支持;订单下达为生产人员提供支持,最终实现冶金企业生产作业的标准化与动态化。

4.eRp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实现了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制:在eRp成本预知模式的作用之下,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能够针对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合金及燃料等辅助材料采购价格的变化趋势予以系统分析,确保计划人员与销售人员的产品价格预估能够合理且精确。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eRp系统为企业成本核算的数据统计与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性支持,将企业境遇管理的事后分析转变为事中控制与事前预测,从而为冶金企业生产计划的优化与冶金产品销售策略予以指导支持。

三、结束语

很显然,eRp系统与企业管理工作的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企业经营管理行为方式,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实力的提升与经济效益的实现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总而言之,本文针对eRp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冶金行业的应用特点这一中心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汪国平:基于internet的e-eRp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3).161-162.

[2]陈伯成叶伟雄孙静等: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简化的流程集成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3.(06).721-724.728.

冶金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冶炼污染;控制体系

0.前言

铅锌冶炼企业污染以重金属为主,企业周边土壤和水体受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影响,重金属含量较高,并且重金属具有富集性,能通过生物链转移。铅锌冶炼污染物可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亟需对铅锌冶炼企业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控制。铅锌冶炼污染控制体系的建立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污染矛盾解决的需求和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发展的需求。因此建立铅锌冶炼企业环境污染控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铅锌冶炼污染风险控制体系建立

污染控制体系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污染物排放控制需要建立完善的铅锌冶炼企业污染风险控制体系,该控制体系主要由企业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部分组成。

1.1企业外部控制

企业污染物具有负外部性,即冶炼生产过程中,不考虑环境污染影响,造成外部环境污染防治成本增加的特性。因此需进行企业外部控制,外部控制主要由国家政策法规#地方监管#市场调节和公众监督四个部分组成。

1.1.1国家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是利用政策法规对企业环境污染进行控制。我国的铅锌冶炼行业标准、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有《铅锌冶炼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铅冶炼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铅锌冶炼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等,为铅锌冶炼行业污染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1.1.2地方监管

地方监管是利用地方政府环保执法权对企业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对企业污染控制具有直接作用效力。加强地方监管力度,增加企业环保排查次数,核查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加大企业环境污染惩罚力度,做到严格执法,以控制企业环境污染。

1.1.3市场调节

市场调节是利用市场对企业的作用力,以控制企业环境污染。市场调节促进技术改造和创新,使企业从冶炼过程减少污染物排放。通过市场和政府建立企业环保信誉制度,利用价格。税收。信贷和补贴等市场调节工具,限制环保信誉差的企业其产品在市场中流通,降低其市场竞争力直至被市场淘汰。

1.2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与环境污染风险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环境污染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含企业环保文化、环保政策和法规的执行、企业周边环境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预防与治理控制、污染物利用控制、清洁生产技术控制等。美国企业风险内部控制CoSo体系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要素组成。冶炼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污染风险、风险处理程序、风险处理办法。风险责任管理。日常管理措施和内部监督管理六部部分构成,前五部分构成一个循环控制体系,可循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提高。监督管理部分是对循环体系进行监督控制,

1.2.1污染风险预警

污染风险预警是对企业污染排放对环境危害性进行预警。铅锌冶炼企业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气、废水和废渣。其中废水主要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一般90%以上废水经处理后回收循环利用,剩余部分按照《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达标后排放。

1.2.3风险处理办法

风险处理办法是在接到警情后,领导要做出相应的批示和处理。管理者要以全过程技术控制和操作管理相结合进行污染控制。一般警情产生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和操作管理不当。

2.控制体系对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控制

企业生产以成本为向导,市场激励促使企业以成本最低的方式进行生产。通过企业环境污染强度与生产边际成本关系分析可得出企业环境污染强度在企业内外部条件允许下的最低生产边际成本。该关系分析如图1所示。图1中斜向上的直线表示企业外部控制条件允许的生产边际成本,斜向下直线表示企业内部控制成本,空心箭头表示通过企业外部或内部控制,生产边际成本发生变化移动。斜线以上为企业可达到的生产边际成本。斜线的移动即控制成本的调整不一定是平行变化,还可以是倾斜移动,如通过技术改造的内部控制,可能还会造成企业环境污染强度较大时对应的生产边际成本较改造前增加,如图中点线所示。

在没有进行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调整的情况下,企业生产边际成本最低值为p(a),相应的企业环境污染强度较大"由于环境污染形势逐年严峻,这样迫使政府和公众进行企业外部控制,增加企业生产外部控制边际成本,使生产边际成本最低值从p(a)变成p(B),相应的企业环境污染强度也减小。企业为了盈利和增加市场竞争力,必然会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降低生产边际成本,使边际成本由p(B)变到p(D),这样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环境污染强度。p(D)为企业环境污染强度为经过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调整后企业生产边际成本最低时对应的环境污染强度。企业虽然可以在虚线区域进行生产运行,但由于边际成本的驱使,企业会选择在p(D)条件下生产。p(C)为企业外部控制没有调整,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调整所能达到的生产边际成本最低值,而且环境污染强度也较低。企业污染减排具有正内部性,但是企业为避免发生内部控制成本如图中点线方式变化。

3.结论

我国铅锌冶炼行业污染日趋严重,亟需对企业污染风险进行控制。建立完善的污染控制体系才能有效控制铅锌冶炼企业环境污染强度。铅锌冶炼污染控制体系主要由企业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部分组成。外部控制主要由国家政策法规、地方监管、市场调节和公众监督四个部分组成;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污染风险、风险处理程序、风险处理办法、风险责任管理、日常管理措施和内部监督管理六部分组成。

参考文献

[1]屈小梭,梁兴印,秦飞,王亚军.铅锌冶炼企业污染风险控制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S3:57-60.

[2]欧阳丽伟.铅锌冶炼企业循环经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4.

[3]姚莉.有色铅锌工业的环保问题及政策创新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

[4]姜文英.典型铅锌冶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的物质流分析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

冶金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镍红土镍矿水萃水萃炉渣冶炼炉渣磁选浮选硅酸盐水泥

YanGYongliang,GaoSuoshan,GaoZhankui

abstract:Summary:thispaperanalyzesandsummarizesthelateritenickeloresmeltingslagrecyclingsemi-industrialtesting,industrialtestingandindustrialproduction,explorationandresearchandapplication.Describesasuitablelateritesmeltingslagrecyclingandeffectivemethodfornon-ferrousandferrousmetalsmeltingslagrecyclingresearchtoprovidesomereference.

Keywords:nickel;lateritenickelore;waterextract;waterextractionslag;slag;magneticseparation;flotation;portlandcement

概述

在自然界中,镍主要以硫化镍矿(30%)和氧化镍矿(70%)存在。由于镍元素亲氧及亲硫性的差异,在熔融岩浆中,当有硫元素存在时,镍能优先形成硫化矿物,并富集形成硫化矿床;而氧化镍矿是含镁铁硅酸盐矿物的超基性盐经长期风化形成的矿石,在风化过程中镍自上层浸出而后在下层沉淀,nio取代了相应硅酸盐氧化铁矿晶格中的mgo和Feo。如何利用红土镍矿资源是当下各研究机构及镍行业企业需要考虑和面对的,而目前国内外红土镍矿利用主要以火法工艺、湿法工艺及火湿结合工艺。随着火法冶炼技术的不断提高及除尘技术及工艺的不断完善,近年来红土镍矿采用火法工艺利用的企业不断增加,但由于火法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冰镍项及渣项层难以准确把握,难免导致炉渣中流入部分冰镍熔融体,再者炉渣长期堆放形成的淋溶现象将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针对红土镍矿资源的现实利用情况,本文阐述了采用磁―浮联合工艺处理红土镍矿冶炼炉渣的方法及过程(已投入工业化生产,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展望了红土镍矿冶炼炉渣综合循环利用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1、冶炼炉渣的现状说明

北鑫、东鑫、利鑫及鑫源四个冶炼厂是昊天集团下属企业,加工处理从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购买的红土矿。经过近4年的生产建设及完善,炉型规格由原有的1m2改为2m2、2.8m2、9m2、18.4m2等,炉性结构及除尘收咽系统也都做了相应改进,并获得了良好的冶炼技术经济指标。按2.8m2炉床规格统计共有鼓风炉约120台,满负荷生产日产冶炼炉渣约4957吨(根据技术水平、镍市场及供求关系综合考虑,现鑫源和利鑫技改为镍铁冶炼,但无论加工任何产品,冶炼炉渣的日产量大约是相当的),如此规模的红土矿冶炼在当今国内外同行业中都是令人惊叹的。但其所产出的炉渣仅堆存问题就牵制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如何将红土矿冶炼炉渣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将是公司长期而艰巨的一个系统工程,也正是我馔写本论文的意义所在。

2、建设选矿系统的意义

根据公司长远发展战略,红土矿冶炼板块和选矿板块是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密的。选矿如何依托冶炼,对红土矿冶炼废弃炉渣资源进行利用和优化配置,对冶炼工艺进行有效补充,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冶炼、选矿循环网络,将对公司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使炉渣中有价单质、矿物及化合物分离和再次富集,充分回收利用废弃资源,增加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公司市场竞争能力;浮选精矿产品可作为冶炼返炉渣原料,既可提高入炉原料镍品位,稳定入炉原料成分,还能降低冶炼原料成本;缓解炉渣堆放难题,进一步改善冶炼厂周边环境;为硅酸盐水泥工业生产准备合格组分和粒级的原料。

3、建设选矿系统的依据

3.1红土矿冶炼炉渣成分分析

冶炼造渣是根据“热力学原理”、“动力学原理”及“物质结构学原理”反应的过程。经对红土矿和冶炼炉渣物相分析,公司采购红土矿成分为αni=1.35~1.90%、αFe=12~15%、αSio2=30~42%、αmgo=20~25%、水分18~25%;炉渣成分为αni=0.15~0.30%、αFeo=10~15%、αmgo=18~20%,αSio2=35~45%,αCao=10~18%,αal2o3=1~3%及其它,图1表示炉渣成分与炉渣含镍关系曲线,图2表示炉渣含镍与冰镍含镍关系曲线。

图1炉渣成分与冰镍含镍关系曲线

图2渣含镍与冰镍含镍关系曲线

3.2选矿工艺流程方案试验探索

红土矿冶炼炉渣分析表明,该炉渣含Sio2、mgo、Cao较高,Feo次之,al2o3较少,含镍0.15~0.30%。考虑到炉渣成分组成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为充分探索或摸索炉渣回收利用可能性,分析炉渣能否回收利用的内在因素。因此,试验方案确定与常规选矿试验有所不同,即不仅考虑选择合理的试验工艺流程(浮选及磁―浮联合工艺);还将从炉渣试样上就加以控制分析(同一批次试样分两批进行试验,即炉渣水萃样和炉渣未水萃样)。试验样从利鑫冶炼厂炉渣料场选取,采用汽运方式运至北鑫公司小选厂(即规模为50吨/日金矿选矿厂),共采取炉渣试样2645吨。

3.2.1试样磨矿细度试验

磨矿是选矿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磨矿细度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选矿指标的好坏。由于红土矿冶炼炉渣是在约1450℃熔炼过程中造渣形成的,其组成成分复杂,含镍矿物的嵌布粒度较细,而且含镍矿物之间以及它们与脉石矿物或渣相共熔体之间的关系紧密,因此,磨矿粒度对炉渣中含镍矿物或单质的回收及品位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3.2.1.1试样筛分分析(如表1)。

3.2.1.2磨矿细度试验

采用CmC作为抑制剂,BX作为捕收剂,BK206作为起泡剂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见图3和图4。

图3水萃样磨矿细度选矿实验结果关系曲线

图4原渣样磨矿细度选矿试验结果关系曲线

3.2.1.3试样磨矿细度分析

经过对冶炼炉渣水萃试样和原渣试样的粒级筛分分析,水萃试样和原渣试样中含镍矿物主要集中在-0.104~+0.04粒级之间,该粒级区间的镍品位均高于试样渣镍品位,且两种试样含镍矿物分布差别不大,该粒级范围所含镍矿物采用常规选矿方法提取条件是具备的、可行的。图3和图4磨矿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镍品位逐渐增加,但过细均对镍回收率有影响,因此,水萃样磨矿细度以-74um占78%为宜,原渣样磨矿细度以-74um占75%为宜。

3.2.2试样渣选矿试验

红土矿冶炼炉渣是在高温下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而形成的,其结构复杂、含镍矿物或含镍共熔体构造变化较大,渣型及成分受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另外,造渣过程其实就是冰镍共熔体和炉渣共熔体形成的过程,两共熔体在炉缸中融合并分离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其液相分离层在两液相分离过程中或分离放渣、放冰镍瞬间性质及稳定性均会发生变化,导致放渣时难以避免会有一定量的冰镍包裹在炉渣中,炉渣在冷却过程中其成分及性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包裹在其间的块状或粒状冰镍较为明显,不仅紧密地包裹在炉渣固相中,还与炉渣固相形成一层较薄的冰镍包裹层。结合上述试样性质及特点制定出以下四套工艺流程方案展开试验研究。

3.2.2.1试样渣浮选试验

本试验以水萃样和原渣样两组平行对比试验进行研究,共选取水萃样215吨,原渣样396吨,水萃样镍品位αni=0.277%,原渣样镍品位αni=0.281%。药剂制度选取采用CmC作为抑制剂,BX作为捕收剂,BK206作为起泡剂,加药点及加要方式等均严格按常规试验进行。

3.2.2.1.1浮选工艺流程

图5试样渣浮选工艺流程图

3.2.2.1.2浮选实验结果(如表2)。

表2

3.2.2.1.3浮选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两种试样的平行对比试验分析,水萃样及原渣样采用浮选方法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分析和富集。水萃样当CmC用量为860g/t、BX用量为120g/t、C125用量为160g/t时浮选指标达到最佳状态,获得精矿镍品位βni=2.897%、镍回收率εni=40.30%;原渣样当CmC用量为800g/t、BX用量为125g/t、C125用量为158g/t时浮选指标达到最佳状态,获得精矿镍品位βni=3.594%、镍回收率εni=52.92%(如图6-11)。

3.2.2.2试样渣磁―浮联合试验

经过对试样渣浮选试验得知,水萃渣和原样渣采用浮选方法均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收和利用,从药剂制度及选别指标上看原样渣获得的技术指标远远好于水萃样,根据冶炼过程及炉渣特性推断,该差距可能是由于炉渣在水萃过程中炉渣组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炉渣中所含的ni3S2-FeS-ni-Fe亲铁冰镍在炉渣温度急剧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反应和重新分布。因此,本试验主要以原渣样展开研究,共处理原渣样1568吨,原渣样综合镍品位αni=0.268%。

3.2.2.2.1磁―浮联合工艺流程

图12试样渣磁―浮联合工艺流程图

3.2.2.2.2磁―浮联合试验结果(如表3,如图13-14)

表3

图13原渣样浮选关系曲线试验结果

图14原渣样磁选关系曲线试验结果

3.2.2.2.3磁―浮试验结果分析

经磁―浮联合工艺选别可获得综合产品平均βni=3.389%,镍回收率εni=57.14%的较理想指标。即磁选镍产品βni=6.500%,镍回收率εni=15.08%;磁选尾矿进入浮选加工处理可获得浮选精矿βni=2.890%,镍回收率εni=49.22%。

3.2.3选矿试验结果总结分析

本次选矿试验共处理红土矿冶炼炉渣2179吨,炉渣原矿平均镍品位αni=0.271%。经对试样渣浮选试验、磁―浮联合试验及结合炉渣中所含的ni3S2-FeS-ni-Fe亲铁冰镍在炉渣温度急剧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反应和重新分布情况综合剖析,确定了红土矿冶炼炉渣回收利用需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即在红土矿冶炼炉渣回收利用中切记水萃处理,避免炉渣固相中的ni3S2-FeS-ni-Fe亲铁冰镍和炉渣固相组成成分再次发生化学物理变化,不利于磁选作业的选别;采用磁―浮联合选别可获得综合产品平均βni=3.389%,镍回收率εni=64.3%的较理想指标。即两种品级差别较大的镍产品,其中获得磁选亲铁产品镍品位βni=6.500%,镍回收率εni=15.08%,磁尾入浮选后可获得镍精矿βni=2.890%,镍回收率εni=49.22%。

3.3镍资源储量及市场分析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镍资源储量约为1.6亿吨,其中硫化镍矿约占30%,红土矿约占70%,而近20年来硫化镍矿新资源勘探上没有重大突破,保有储量急剧下降。如以年产镍量120吨计算,则相当于2年采完一个加拿大伊湾镍矿床、5年采完金川。因此,全球硫化镍矿资源已出现资源危机,且传统的几个硫化镍矿矿山的开采深度加深,矿山开采难度加大。为此,全球镍行业将资源开发的重点瞄准储量丰富的红土镍矿资源――红土镍矿资源为硫化镍岩体风化―淋滤―沉积形成的地表风化壳性矿床,世界上红土镍矿分布在赤道线南北30度以内的热带国家,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的热带――压热带地区,主要有:美洲的古巴、巴西;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咯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我国镍矿资源储量中70%集中在甘肃,其次分布在新疆、云南、吉林、四川、陕西和青海和湖北7个省,合计保有储量占全国镍资源总储量的27%。我国镍矿类型主要为硫化铜镍矿和红土矿。我国的红土矿主要从菲律宾进口。由于自1970年起日本与菲律宾开始进行合作,成立合资矿业公司开采含镍2%以上的高品位镍矿,运送回新日铁和住友商社进行冶炼,导致菲律宾的高品位镍矿砂被日本企业垄断,而我国只能进口镍含量在0.9――1.1%的低品位镍矿砂。

针对国内外镍资源储量状况和现有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及结合社会高度快速发展而对镍资源的需求综合分析,镍金属价格出现不符合市场规律的疯狂暴涨,导致菲律宾与印度尼西亚漫山遍野不值钱的黄泥――红土镍矿从200元/吨猛涨至1800元/吨,在此,我想表达的是这种现象是由国际资金操纵及镍矿进口商的进口经营权垄断而引起的。因此,我认为比较理性的镍市场行情是24万元/吨。针对这个理性客观的市场价格,对我要提出的建设冶炼炉渣处理系统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的。

4、工业生产说明

在前期半工业试验的基础上,北鑫公司用规模为300吨/日的北鑫选矿厂组织了工业生产,期间共处理红土矿冶炼炉渣38062吨,炉渣原矿αni=0.271%,选别获得综合磁选作业产出镍产品βni=6.650%的块状亲铁冰镍251.3吨,镍回收率εni=16.2%;磁选尾矿αni=0.229%经浮选作业产出βni=3.120%的镍精矿1338.1吨,镍回收率εni=48.2%。

5、经济概算

为使此经济概算具有较强的战略指导意义,在概算中重点体现了当前镍市场行情及今后较理性、稳定、客观的镍市场。计划依据为磁选碎矿作业3.19元/吨,浮选系统为70元/吨,为此,磁―浮联合选别经济平衡点为11.911万元。当前市场价17.5万元,磁选利润为46.29元/吨炉渣,浮选为负利润-2.39元/吨炉渣;当市场价为22.0万元时,磁选利润为59.01元/吨炉渣,浮选利润为14.99元/吨炉渣;当市场价为26.0万元时,磁选利润为70.32元/吨炉渣,浮选利润为30.44元/吨炉渣。详细结果见表4:

6、基础设施及其它分析

经过长期的建设,集团下属各冶炼厂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建设选矿系统的基础条件(主要指建设场地),另外,各冶炼厂在地方已具有一定影响,加之,选矿系统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废弃资源回收再利用,形成有利的资源循环加工网。这对公司自身发展、环境保护都是有利,为此,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6.1建设选矿系统规模

探索废物资源开发产业链,挖潜其利润空间,追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实现资源最优培配置,达到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特色形成具有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的自由开发利用网络,将是公司的一个工作重点和方向。为此,以上三个步骤进行规划为宜,即破碎系统――浮选系统(包括降镁作业)――硅酸盐水泥系统。

6.1.1破碎系统建设

一期工程(破碎系统)以产出镍品位为7-8%的块状低冰镍为主,零风险(经济平衡点2.05万元/吨),利润空间很大,应进行快速建设。

6.1.2浮选系统(包括降镁作业)建设

二期工程(浮选系统)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即获取浮选利润和为硅酸盐水泥生产准备合格原料,存在一定风险(经济平衡点21.8万元/吨),利润空间不大,可缓建。

6.2硅酸盐水泥系统建设

三期工程(硅酸盐水泥系统)建设主要取决于水泥生产技术和镍市场(因为镍市场决定二期工程)。

6.2.1冶炼炉渣主要成分说明

红土矿(镁质硅酸镍矿)矿床的上部,由于风化淋滤作用的结果,导致铁多、硅少、镁少、镍较低、钴稍高的特点;而随着开采的深入,风化再次富集,导致硅多、镁多、铁低、镍较高、钴较低的特点。结合公司红土矿原料的来源情况及其矿床特点等信息推断:该红土矿原料主要来源于含镍褐铁矿及变质橄榄岩矿床中。经化验分析,综合氧化镁品位mgo=17%,氧化钙品位cao=4-7%,二氧化硅品位sio大于30%。

6.2.2硅酸盐水泥原料

从冶炼炉渣主要成分可以看出,该炉渣在很大程度上适宜做硅酸盐水泥原料。

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cao,采用石灰岩、凝灰岩和贝壳等;粘土质原料:主要sio2、al2o3及fe2o3。采用粘土、黄土、页岩、泥岩、粉砂岩及河泥等;辅助原料:铁矿粉等;生料中个组分百分含量:Cao:62~67%,Sio2:20~24%,al2o3:4~7%,Fe2o3:2.5~6.0%.

6.2.3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

把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技术简称为两磨一烧,其生产工艺可简略表示为图15:

图15硅酸盐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7、结语

通过上述半工业试验及工业生产数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红土矿冶炼炉渣采用浮选方法选别时不能将炉渣水萃;红土矿冶炼炉渣采用磁―浮联合选别方法能获得较理想的技术指标,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红土矿冶炼炉渣通过磁―浮联合流程选别的尾矿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应该引起同行的重视,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孙倬等.重有色金属冶炼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2]郭学益,昊展,李栋.镍红土矿处理工艺的现状和展望[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09.

冶金市场分析篇8

关键词:铜;价格倒挂;成因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75-03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支柱性原材料的铜材需求旺盛,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从2009年年底以来,中国铜冶炼行业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价格倒挂现象。价格倒挂是指铜精矿的进口价格高于加工或精炼后的精炼铜的销售价格而出现的倒挂现象[1]。由图1和图2可知,通过对2006年以来的铜冶炼行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几年来铜冶炼行业的总利润和销售收入不断在锐减,而负债却逐年增加。根据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综合铜价行情数据显示,国际铜价和国内铜价一般存在近250元的价差。再根据铜加工行业的成本费用,单从原材料成本来看,不包括运输、物流费和其他费用在内,国内铜产业链中下游企业每进货一吨就得亏损300多元,再加上日益上涨的物流费、加工费等等,铜价倒挂现象非常明显。由于铜加工费的不断走低,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使得全行业的产品质量严重下降,整个行业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一、铜价倒挂的原因分析

(一)全球需求增强,国内产能无序扩张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各个国家对铜的需求量和消费量也不断增大。随着世界铜价的一路走高和国内需求的增加,中国的铜冶炼行业也疯狂地扩张,2000年中国共有铜冶炼企业186家,到2010年底已经达到346家,十年间增长了186%。而这种扩张主要是中小冶炼厂的大量兴建,这些中小企业生产技术较差,设备较为落后,这使得铜矿的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成本提升,也使得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

造成这种铜冶炼产能无序扩张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内铜需求量和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以及铜价格的一路走高,使得资金大量流入,企业数量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铜企相比一般的加工业和服务业而言,其价值较大,对于当地的GDp的影响也较大。所以,政府部门出于本地经济增长的考虑,放宽准入条件,给予批准和相应的支持。以云南省为例,2010年云南省GDp达到了7220.1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矿产类产值达到832.51亿元,同比增长14.4%。

(二)国内铜矿供给增加,但仍存较大缺口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2010年全年铜消费量达到792万吨,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例达到40%,而且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2008—2010年,中国铜精矿的产量从109.06万吨增长到116.45万吨,增长率仅为6.78%,使得中国铜精矿很大一部分需要进口。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10年10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铜精矿对外依存度达到71%。

(三)加工费用不断走低

在国际贸易中,铜精矿进口价格为Lme现货价格减去tC+RC后的价格,其中tC是处理或粗炼费,RC为精练费,tC+RC被称为综合冶炼费用[2]。一般而言,现货市场上供应紧张时,加工费就减少。由于国际铜精矿供给长期紧张,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铜加工费就开始不断下滑。据统计,2010年中国铜加工费下滑38%,达到了46美元/吨,已经低于铜冶炼企业的最低生产成本[3]。而且随着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不断复苏,对于铜精矿的争夺更加激烈,国际铜矿占有的寡头化,铜精矿的加工费也将持续维持较低水平,对于中国铜冶炼企业而言,将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

(四)税收政策和汇率的影响

税收政策对铜价格的影响主要是进出口关税方面,目前中国的铜精矿进口关税为2%,出口关税为5%。电解铜的出口征收10%的关税,以2011年5月10日为例,电解铜价格为68050元/吨,关税约为6800元,也就是说国内和国外的价格相差6800元。

美元、欧元、日元等汇率的变化对铜精矿以及铜产品价格会有一定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期内价格的波动,由于影响铜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所以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于铜价短期的影响不仅仅是单纯的利多或利空。

(五)国内经济状况及宏观经济政策

铜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消费量和需求量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与人均金属消费量呈“S”形曲线变化[4],对于重要的工业原料铜来说,同样满足这种规律,也就是说中国铜的消费量会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快速增加,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增长会不断放缓并最终在某一时期达到最大。目前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时期,近两年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对铜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经济的过快增长,以及近半年来ppi指数的不断提高和Cpi指数的“节节攀升”,导致中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从紧的货币政策,2010年以来已经5次加息,存款准备金率也已经进行12次调高,达到了21.5%的历史新高,同时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中国铜冶炼和加工企业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那些自有资本较少,信贷比例较高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同时伴随着煤、电、油等各种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上因素都将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甚至亏本经营。

二、铜价倒挂的应对策略研究

(一)充分挖掘国内铜矿资源,提高再生铜利用率

目前,中国铜资源较为紧缺。在铜价大幅飙升之后,过去尚未开发的贫矿及一些交通设施落后、前期投入较大的铜矿都具备了开采潜力。因此,我们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国内铜矿资源的重新评估,进一步寻找新的铜矿资源。

另一方面,铜是可再生资源,在大力开发国内新的矿产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再生铜进行充分利用。近几年来,中国再生铜行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国内每年回收的废铜70万吨左右[5]。但由于中国大规模使用铜的时间比较短,国内铜的社会储量不足限制了中国再生铜行业的发展。所以,中国首先应从政策面加以引导,完善废铜进口监管机制,提高通关效率并简化审批手续,鼓励废铜进口。同时,规范和引导再生铜行业的发展,提高废铜利用率。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站在战略的角度上对国内废铜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废铜的回收利用,从而使中国的铜资源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二)加强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

由于铜加工费持续降低,“中国需求”频频刺激国际铜价,除铜矿供应紧张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源于国内铜冶炼和加工产能的无序扩张,致使中国铜加工材质品质降低,产品性能和精度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差,成品率相对较低,同时,也造成了铜资源的浪费。因此,加强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已经迫在眉睫。为了控制铜冶炼行业的盲目扩张,国务院及各部委先后下发了多个文件,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到地方政府利益,对铜冶炼行业的结构调整遭遇了很大阻力。从战略角度看,对国内铜冶炼和加工行业的整顿应坚决执行,同时通过提高节能减排标准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进而提高中国铜冶炼行业的集中度,使中国部分大型铜企具备国际竞争力。

(三)制定明确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遏制产能的无序扩张

在铜价逐步走高和国内旺盛需求的刺激下,国内铜冶炼行业疯狂扩张。但是,中国铜冶炼产能的扩张主要是由小冶炼厂的大量兴建所致,而非大型铜企的规模扩张。冶炼产能的无序扩张不仅使中国铜冶炼厂争夺铜精矿的竞争加剧,导致矿商竞相压低冶炼费,而且部分投资小、周期短、被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冶炼产能的上马使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大,带来了其他的社会成本。

因此,有必要制定明确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遏制产能的无序扩张。通过制定行业调整规划,提高铜冶炼行业的准入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兼并重组,使企业做专做精,充分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提高中国的铜加工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大力实施“资源外交”,努力提升国际铜价话语权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铜资源的需求将会快速增长,如果眼光只局限于国内的铜矿资源,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工业的需要。因此,可以把铜资源进口战略政策作为一项长期的资源外交策略,与智利、美国、俄罗斯等铜资源大国建立友好的外交关系,利用中国其他资源的优势,努力开展国际合作,打破开发海外资源的瓶颈。同时,引进先进的铜精炼技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提升国际铜价话语权,从根本上缓解中国铜资源紧张的局面。

此外,中国拥有雄厚的外汇储备,可以适当拿出一定比例,设立专项基金,一方面通过贷款支持国内的大型铜冶炼企业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另一方面通过联合和支持国内大型铜冶炼企业,以增加其在国际铜矿争夺中的资本竞争力。

(五)进口策略的多样化和铜储备体系的建立

铜行业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工业行业,其运行受到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共同影响。在中国精炼铜行业存在较大缺口的同时,国外精炼铜行业的生产超过了消费需求。因此,根据国内外需求现状,及时调整该行业的进口贸易战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铜行业的开采、加工及再回收利用体系不合理,铜加工规模已经超过发达国家,但是,缺乏高性能、高精度、高稳定性的铜生产产业链。所以,有必要构建合理的铜资源储备体系,从源头控制开采、加工、精炼等过程,合理利用有限的铜资源,建立高效、节能、合理的铜资源开发储备体系,提高精炼铜的成材率,降低能源消耗。

(六)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及时转移市场风险

铜资源的紧缺情况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铜价格的波动短期内也不可能消失,面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作为企业本身首先应该加强自身风险管理,充分认识金融衍生工具在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在企业中建立专业的套期保值与风险管理部门,利用期铜市场的价格信息,了解市场的供需状况,来指导企业的铜矿采购,进出口以及现货定价等。同时利用金融市场中的期货、期权以及远期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铜精矿以及相应产品的套期保值。另一方面,从国家的层面而言,相关管理和金融研究部门应该加大金融衍生工具的开发和研究,不断推出相应的铜衍生工具,使得企业可以有更多元化的风险规避工具。当然,要想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很好地规避价格风险,中国的衍生工具市场还有很长路要走,在基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同时,还应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结束语

作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支柱性原材料的铜材,其产业的合理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些新兴工业的崛起,中国对铜的需求量和消费量也不断增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但不是生产强国,由铜价格倒挂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铜价格倒挂现象产生的内在因素与外源因素,深入分析中国铜产业发展的合理模式,寻求解决铜价格倒挂问题的途径,是目前中国铜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影响铜价格倒挂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指出解决铜价格倒挂问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6]。立足经济学和金融学视角进行研究,从合理利用资源、加强行业整合、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铜储备体系以及利用金融市场转移风险等角度提出了应对铜价格倒挂现象的具体策略,希望能为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铜价格倒挂现象提供参考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汪鸣.国内铜需求及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08,(40):34-37.

[2]高芸.2009年中国铜冶炼行业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2009,(11):51-56.

[3]刘莎,王高尚,陈其慎.中国铜需求预测及供应构想[J].中国矿业,2010,(8):18-20.

[4]李玉萍.从世界铜加工发展看中国铜加工发展战略[J].世界有色金属,2008,(9).

冶金市场分析篇9

中冶集团的全称是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1982年经国务院准许建立的中国冶金建设公司,从属于原冶金工业部,负责海外市场发展业务的窗口公司。到21世纪初,中冶集团完成了集团的改革,进入21世纪中冶集团从以国内单一市场的企业发展为业务遍布全球的跨国企业,从以钢铁总承包为单一主业的小企业发展为以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为核心竞争力,以巨大的冶金工程能力为依靠,以工程承包,装备建造,资源开发及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多专业,跨领域,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国家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中冶集团有着国有经济的优势,但是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的经济风险不容小觑。

一、中冶集团财务风险剖析

(一)短期资金比例过大,集团筹资风险高

中冶集团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国家的投资和银行的信贷,从而形成中冶集团的资本原始积累。为提供不断扩大的经营规模所需,后期集团逐渐加大筹资速度快的债务融资资金,形成高杠杆的资本结构。以2013年6月底的数据为例,公司合并报表所示资金负债率高达83.68%,且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为77.06%。如此高比例的财务杠杆虽然给集团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财务杠杆收益是建立在良好的国家政策和稳定的资本环境条件下的。目前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国家正加大力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兼并、重组像中冶一样规模的企业集团。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重创了资本市场,我国银行的信贷业务不断紧缩,2011年9月末,世界银行将中冶集团旗下子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黑名单,不容许未来三年参与世行合约竞标。总之,近几年随着国家对中冶集团投资力度的减弱、银行信贷规模大幅收缩,集团虽然一直保持高比例债务资金,但不难发现其中长期资金比例在萎缩,短期债务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集团较难获得长期资金支持,主要依靠“短频快”的短期债务融资。中冶集团资本结构及短期资金分布如表1、图1。

中冶集团的短期资金主要包含银行借贷、商业信用和公司债券。其中,银行借款和公司债券需要支付利息,且本息偿还时间基本同步,均为一年以内,资金一旦到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偿付压力,尤其是公司债券偿还刚性还非常强,因此给企业经营绩效提出了较高要求。商业信用产生于企业商业往来间的应付预收款,这种资金虽不用支付利息,但延期支付产生的资金机会成本会很大,甚至远高于名义上的利率,中冶应在充分考虑对方企业给出的信用条件基础下权衡利弊。

(二)综合盈利水平低,集团经营风险高

多元化经营往往是一个集团公司分散经营风险的重要方法,发展多种经营形式,可以在时间、空间、利润上相互补充抵消,从而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图2是中冶集团2010年至2013年四年的主营业务结构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中冶集团的多元化经营存在一定问题。工程承包的收入比例异常突起,几近80%,然而毛利率却低于房地产开发和资源开发。这说明工程承包业务成本比例增速明显高于收入比例增速。为了满足该核心业务的发展,集团必然从其他业务利润中提出部分资金来促进工程承包项目的原有规模,但这会制约其他产业的长足发展。比如房地产开发、装备制造和资源开发已明显出现较强势头,尤其房地产开发项目毛利率达到近20%的比例,可投资比重明显不如核心产业。可见,中冶集团多元化经营中资源分配不合理,企业创造的价值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另外,中冶集团多元化经营中形成的复杂产业链会增加市场管理的难度,管理差错频发,会加大企业经营风险。总之,中冶集团为获取收益而付出的综合代价并不低,而多元化的管理经营又需要投入大量费用,更使经营盈利能力变弱。

(三)企业联营加重集团分配风险

以前中冶集团的收益分配主要存在于母子公司之间,母公司总体规划布局,子公司具体实施,在收益分配时,母公司会按照集团的利益分配理念去要求子公司的贡献,子公司在满足集团利益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发展储备资金,虽然子公司会有自己狭隘的公司观念,但中冶集团的经营收益理念已经贯彻于子公司的运营模式之中,所以中冶集团对收益分配风险有着自己内部的控制。但是随着与联营企业之间的经营合作,收益分配风险中联营企业的利益分配与中冶集团的经营理念产生了矛盾,收益分配不能再按照以前的运营模式了,联营企业总会把自已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与中冶集团的矛盾与日俱增,中冶集团与联营企业的经营合作有待完善。

二、中冶集团财务风险控制建议

(一)调节资本结构,降低短期债务比例

中冶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近几年短期负债比重一直保持在75%以上,而到期真正的现金偿还比率平均仅为23.2%。虽然集团公司信誉良好,与境内外多家大型商业银行及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保持长期业务关系,融资渠道较为畅通,但以贷还贷的做法并非企业的长久之计,会增加新的借贷资金的成本。而公司本身的营运能力也并不太高,2013年总资产周转率仅0.28,应收账款周转率仅1.70,存货周转率也不过0.70,可见,公司运营能力与高额短债的结构并不相匹配。中冶集团需适度增加长期资金来源,降低短债比例才能进一步减少筹资活动带来的还款压力。

(二)保持主营业务,适度多元化经营

中冶集团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虽然多元化的经营有助于分散财务风险,提高经营的安全性,但是切记不要一味的追求经营的多元化,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财务风险,反而有可能因为分散资源和降低企业的经济实力而增大财务风险。中冶集团应把自己拥有的资源合理分配,适当减少对承包工程的过多投入,应该在承包工程的创新技术上加大力度,这样中冶集团的传统核心竞争力在占有适当资源的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中冶集团的房地产开发占有的资源相对较低,但获利能力较强,中冶集团应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可增强其资源潜力,市场占有率,市场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其长足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冶集团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具有一定的关联度和融合度,两项业务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经营技术和经营经验等方面可以达到一定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发挥两项产业的整体效应,实现规模经济。

(三)提足准备金,增强自行承担风险的能力

企业将自身可能承担的筹资风险以及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可以避免的经营风险经过事前的充分估计后,在会计上采取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对于能够出现的风险成本实行分期摊销的方式,以企业的有限财力自行承担风险。

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随着中冶集团的发展深入,计提各种准备金变得越来越重要。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不但要按时估计,还应该准确地反映应收账款发生损失的客观情况,对应收账款的组合或计提比例等作出变更,尤其是2012年中冶集团有关海外业务的坏账计提,为中冶集团敲响了警钟。作为拥有工程承包和房地产开发主业的综合企业集团,其存货项目比重最大(高于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2013年达到34.43%。公司应对各类存货加强日常管理,时刻关注当前高通货膨胀经济水平下的市价波动对公司存货价值的影响,提足跌价准备。表2是中冶集团两大项目准备金的计提比例,应收账款最近两年提取比例加大,存货跌价计提反映了市场价格波动情况。

(四)加强外部经济合作,转移风险的同时兼顾“利益均沾”

冶金市场分析篇10

2.日本钢铁联盟管理体制研究李拥军,LiYong-jun

3.2000-2009年中国钢铁产业布局变化及国际比较杜立辉,聂秀峰,刘同合,DULi-hui,nieXiu-feng,LiUtong-he

4.国内外经济形势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metallurgicalindustrialplanningandResearchinstitute

5.福建钢铁工业现状及其钢材市场潜力分析高真凤,黄宝,何立波,GaoZen-feng,HUanGBao,HeLi-bo

6.不动产管理——后危机时代企业价值提升的战略途径韩贞,赵光华,HanZhen,ZHaoGuang-hua

7.加快软实力建设促进我国钢铁企业发展肖瑞敏,XiaoRui-min

8.凌钢应对危机和科学发展的实践与探索张续龙,祝刚,ZHanGXu-long,ZHUGang

9.浅谈作业长的基层管理欧阳飞跃,aUYanGFei-yue

10.对基础管理的反思冶金经济与管理丁宁,DinGning

11.钢铁设计企业过冬人才战略郑大伟,ZHenGDa-wei

12.实施差别电价政策的影响及对策何培育,Hepei-yu

13.推行清洁生产实现钢铁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刘涛,LiUtao

14.钢铁企业市场营销创新探讨李景云,LiJing-yun

15.对钢铁企业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俞文琦,YUwen-qi

16.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研究张英,ZHanGYing

1.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促进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冶金经济与管理》编辑部,editorialDepartmentof《YeJinJinGJiYUGUanLi》

2.对产能过剩的几点思考——参加国际钢铁大会有感董贻正,DonGYi-zheng

3.日本钢材流通中的物流与商流李拥军,LiYong-jun

4.企业物流过程中的金属平衡实证研究董效林,DonGXiao-lin

5.钢铁企业煤气系统节能探讨熊超,XionGChao

6.2010年方大特钢含铁原料结构的优化思路徐冬华,舒红英,喻辅成,XUDong-hua,SHUHong-ying,YUFu-cheng

7.关于电炉钢成本竞争力的分析李志芳,LiZhi-fang

8.2001-2009年我国耐火材料制品制造业经营状况分析杜立辉,游杰刚,吴殿峰,DULi-hui,YoUJie-gang,wUDian-feng

9.中东北非地区钢铁工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李金玲,焦弋,LiJin-ling,JiaoYi

10.JFe钢铁公司的环境管理绩效介绍袁宇峰,YUanYu-feng

11.厂商银业务在钢铁企业的应用李国清,宋长荣,彭蓉,马文莉,冯梅,LiGuo-qing,SonGChang-rong,penGRong,mawen-li,FenGmei

12.钢铁企业在微利时代提高创效水平的路径分析吴震,wUZhen

13.资源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江苏银茂集团主动实施转型发展的成功探索倪冈,杨智强,许虎,niGang,YanGZhi-qiang,XUHu

14.浅谈岗位轮换管理模式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袁新华,YUanXin-hua

15.基于垄断竞争视角的中国进口铁矿石市场分析及对策研究王宏剑,刘义生,wanGHong-jian,LiUYi-sheng

16.企业导师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贾建锋,任蕊,李姝,李彦彬,JiaJian-feng,RenRui,LiShu,LiYan-bin

2.2009年钢铁企业重组及对集中度指标的影响李拥军,LiYong-jun

3.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无缝钢管生产的影响分析李晓红,LiXiao-hong

4.我国铁合金行业的产能产量、盈利能力及企业数量演变杜立辉,高鹏,范常胜,DULi-hui,Gaopeng,FanChang-sheng

5.对"后危机时代"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陶恩魁,taoen-kuig

6.西北钢铁企业目前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以包钢为例刘建华,郝海燕,LiUJian-hua,HaoHai-yan

7.中国钢铁企业的战略风险与经济对策张和平,ZHanGHe-ping

8.非典型性用工的法律风险及控制宋春蓉,SonGChun-rong

9.从技术装备看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对策韩明霞,乔琦,孙启宏,Hanming-xia,QiaoQi,SUnQi-hong

10.冶金经济与管理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由晓旭,YoUXiao-xu

11.海外并购热的冷思考刘晖,黄玲,LiUHui,HUanGLing

12.对区域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再思考——产业链纵向整合视角王晓燕,王宏剑,wanGXiao-yan,wanGHong-jian

13.Sa8000与国际劳工标准孙训爽,卫薇,SUnXun-shuang,weiwei

14.对我国冶金矿山三大税费的几点质疑王明宇,wanGming-yu

1.正确判断形势增强忧患意识扎实做好工作汤毅

2.2009年重点钢铁企业钢材渠道流通情况分析李拥军

3.影响我国电炉钢发展的电力因素研究阎波,何培育

4.世界主要焦炭产销国家及企业供需形势分析杜立辉

5.河北省钢铁产业Swot分析张玉柱,胡长庆

6.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海外并购矿产资源的对策研究吴红斌

7.蒂森克虏伯钢铁股份公司的经营实践研究袁宇峰

8.国际钢铁企业利润率、市场集中度和经营效率分析蒋为清

9.对钢铁企业并购重组的思考刘晖,薛俊

10.新劳动合同法规环境下农民工管理浅析朱足州,陈维民

11.国外钢铁企业文化的启示成华Http://

12.钢铁企业文化测评考核体系探讨李莹

13.浅论八一钢铁的合同管理与信用体系建设孔祥军

14.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及对策李云梅,周光汝

15.企业家、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徐皓,洪渊,熊松

1.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李新创,LiXin-chuang

2.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李泊溪,LiBo-xi

3.关于中国钢材交易市场运行特性的分析李拥军,LiYong-jun

4.构建防范投资风险的财务监控体系冶金经济与管理谢国安,唐小峰,XieGuo-an,tanGXiao-feng

5.我国钢铁原料准备技术进步与展望金晖,JinHui

6.钢铁工业与低碳经济刘晖,薛俊,LiUHui,XUeJun

7.烧结烟气脱硫是钢铁行业二氧化硫减排的关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节能环保中心,energyConservation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Centerinthemetallurgicalindustryplanninginstitute

8.钢铁工业铁矿原料含硫组分基本状况剖析柏林霖,BaiLin-lin

9.金融危机中我国钢铁市场的"危"和"机"吴晓东,wUXiao-dong

10.美、日、韩三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演变及启示杜立辉,徐熙淼,DULi-hui,XUXi-miao

11.河南钢企发展汽车用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刘振刚,LiUZen-gang

12.钢铁业的服务化发展趋势与钢铁企业的应对措施李国清,LiGuo-qing

13.2010'中国钢铁年度咨询报告即将出版

14.武钢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邓虹峰,DenGHong-feng

1.转换钢铁工业发展模式增强我国钢铁话语权张群,ZHanGQun

2.对中国钢铁工业深化产业发展的认识李拥军,LiYong-jun

3.烧结工艺特性对二氧化硫减排的影响探讨刘文权,LiUwen-quan

4.安钢低成本运营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张予芳,徐秀腾,ZHanGYu-fang,XUXiu-teng

5.2008年不同规模和所有制钢铁企业盈利能力比较杜立辉,王兴艳,DULi-hui,wanGXing-yan

6.安赛乐米塔尔经营形势分析齐殿威,高真凤,QiDian-wei,GaoZhen-feng

7.JFe集团可持续经营研究袁宇峰,YUanYu-feng

8.对加强钢铁企业协力工队伍管理的思考陈芳义,CHenFang-yi

9.冶金经济与管理从"力拓"案谈企业如何保护商业秘密刘晖,徐燕婷,LiUHui,XUYan-ting

10.辽宁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来自上市公司年报2003-2007的证据李宁清,张晶,Lining-qing,ZHanGJing

11.工程建设项目超投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王成铭,wanGCheng-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