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设计导论十篇城市设计导论十篇

城市设计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5:55

城市设计导论篇1

【论文摘要】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一是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二要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三要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四要达到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的进步,人们对于设计城市文化内涵的要求愈加迫切,尤其是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环境设计日益重视。很多原来制作铭牌的公司也都改头换面为标识设计公司,似乎导视设计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事实并非如此。在目前,即使已经导入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城市,我们依然会发现要想顺利的去往一个目的地,要想快捷的寻找到距离最近的公共卫生间也非易事。与目前城市导视设计行业繁荣发展不相称的是:导视系统行业的专业人员平均比率偏低,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即使已经从事或正在从事导视设计的人员也有很多是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的导视设计教育。当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逐渐分离,人们比以往更需要城市环境趋向艺术化与人性化。公共环境作为城市空间的组成要素,其视觉形象已成为城市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城市导视系统含义

导视系统来自英文“Sign”,有信号、标志、说明、指示、痕迹、预示等含义,现在已开拓成为一门完整学科。导视系统是指整体的城市指示系统,包括行政交通导视系统、商业导视系统、文化旅游导视系统等。城市导视系统是塑造城市形象和体现城市人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建立在科学性以及公共性基础之上的设计,要求注重设计伦理性、设计文化内涵以及设计功能更为合理的表达。城市形象和指示系统是基于城市文脉形成的一个城市特有的城市表情,在设计时还要特别关注生活便利以及精神满足等人性化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以城市环境行为为基础,建立多个层级系统。如信息导视系统可分为一级、二级信息系统。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图,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图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城市设计导论篇2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思潮,建筑,城市设计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们的城市世界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现代城市的混乱状况使环境和社会危机加剧,现代主义的原则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批评。在现代主义那里,城市设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控制自然的理性活动。面对一个既复杂又不可预测的城市世界,现代主义的机械论世界观和简化论原则已不再适用,城市设计正变得更谦逊、更现实和更人性化。以小为美、公众参与、多元化的理论和实践话语、生态价值观等正成为城市设计新的建构力量。这种转变与后现代思想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城市设计有时是一种制造意义和对话的理解活动;有时是一种制造差异的消解和游戏活动;有时还是一种关怀自然和未来的建构活动。面对一个强大的现代城市世界,它经常采取一种激进的批判姿态。它拼贴、游戏,是为了邀请大众参加一种消解现代主义的“娱乐”活动。它反对宏大的英雄主题,它不是权力的符号,它不设风格的牢笼,它极具包容性,它禀有一种悖论性格,它令我们感到迷惑,使我们产生误读。我们对它的态度先是热后是冷,冷热之后,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深入的思索。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城市设计理论实践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是与当代社会在二战以后所发生的一系列剧变:科技发展、思想进步、政治改革、核心价值观念的衰落等相联系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同产生于德国的哲学解释学、法国的解构主义及美国的建构论具有一种清晰的血缘关系。对现代精神发起思想史上第一次后现代式冲击的应首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这以其1960年发表《真理与方法》从而建立哲学解释学为标志。作为后现代精神的萌芽,解释学将自己的目标确定在对现代精神中心性、整体性、认识性和客观确定性的反驳上。以此为契机开启了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整体性到多维性,从客体性到主体性,从空间性(本质)到时间性(历史)的转折,这种转折开始划出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精神的界限。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后现代主义更具有包容性。它以宽容、多元、边缘性、不确定性、悖论性、差异性为标志,打破了传统的同一性、整体性、中心性、确定性,宣告这是一个宽容的时代,“怎么都行”的时代。后现代不注重伟大的“主题”而重“小型叙事”,现代主义阶段是英雄时代,而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凡人的世界。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解构主义为基本特征的否定性后现代主义开始向建构论后现代主义转折。这一转折使后现代走向一种整体的有机世界观,这一变化还将后现代与生态学,可持续发展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前景联系起来。

后现代的视野已开始转向更广阔的城市尺度。按照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后现代城市的架构也不应有统一的范型。就城市的局部而言,后现代空间的存在确是不言的事实。这种后现代空间的存在使我们的城市或多或少地沾有了某种后现代意蕴。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后现代城市设计由于比建筑涉及的问题广泛的多,因而其对城市的影响也更加内在而深刻。

三、后现代主义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基础及审美新倾向必然在其空间表达的思想及具体创作手法上有所体现。空间创作思想和空间创作手法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空间创作思想指导其创作手法,创作手法又反映了创作思想。

1、复杂、含混的空间思想及拼贴、破碎的创作手法。后现代主义建筑情感丰富、形式多样,审美上趋于复杂化其建筑空间表达有着复杂、含混的思想,它强调各个空间要素之间关系的暧昧和变化,讲究不同空间形式和内容的混杂变化为表现复杂、含混的建筑空间,后现代建筑在空间处理上运用了拼贴、破碎的手法。在后现代主义建筑实践中,它以空间单元作为拼贴元素,将各个不同意义的拼贴元素并置,并允许局部的破碎变异呈现出来,在更高审美层次上把握空间的统一,产生新的秩序,同时各个空间单元的独立性和明确性被削弱。这样使得建筑空间产生复杂、含混不清的效果。

2、渗透性、流动性的空间思想及层叠、转换的创作手法。在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创作过程中,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不仅仅追求空间的复杂、含混的效果,也希望能让人们切身体会到空间的存在,感受到空间的丰富与变化,这在后现代主义建筑空间中表现为渗透性、流动性的思想在建筑领域,流动空间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突出特征。后现代主义建筑师认为,空间的流动和渗透是通过层叠和转换的手法获得的。他们将空间平面层层叠加,并加以转换,以使各个空间之间产生深度感和流动感。

3、形象化、个性化的空间思想及表达空间表情的手法。对于建筑来说,建筑形象是情感的载体。形象与个性比简洁抽象更有传播情感的魅力,大众甚至更乐于接受视觉形象的信息。鉴于此,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空间设计突出了视觉形象的审美价值,通过符号隐喻和装饰的手法,使其建筑空间更具有情感化、个性化的特征。古典美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情显现”,是“心灵的东西从感情的东西中显现出来”,并使“两者融合成一体”。可以说,塑造有情感信息的空间是空间设计的最高层次。

4、在今天的多元化社会里,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审美观仍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它的各种空间、思想与创作手法在以后的建筑创作中仍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一种世界观,同时又作为一种批评风尚,它具有多种倾向。正如柯勒所言,“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定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尝试。”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市设计面临着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产生了一种设计失语症。对后现代主义的表面化理解使人们失去了对后现代的热情。对于这样一种不断变化、日益丰富和影响广泛的文化思潮,我们需要对它进行重新认识和评价,重新思索我们对后现代应采取的价值取向,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迫的课题。通过对西方后现代城市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去思考中国城市设计面对未来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版.

城市设计导论篇3

关键词:田园城市;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批判

中图分类号:F119.9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工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19世纪以来影响世界城市形态演变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资本的国际流动、技术进步和一系列的物质文明嬗变使得当今各国的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分解和重构。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和自由放任的规划(laissez-faireplanning)思想的主导下,城市蔓延、郊区化运动和“去城市化”成为了当代西方国家城市形态的三大表征。工业城市所创造的汽车导向的交通方式导致大量城市用地的过渡开发,同时也对中心城区的安全性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挑战。郊区化运动一方面造成了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加剧了城市更新的难度,同时伴随着郊区大量“门襟社区”(gatedcommunity)的出现,又加速了城市的社会排斥和阶级分化,导致城市空间更加碎裂化。这种以低密度开发和分散型布局为特征的郊区化运动产生了大量的公共空间私有化问题,在大量侵占城市土地的同时也在加速社会矛盾和社会隔离的形成,因此对郊区运动的纠偏和对城市蔓延的遏制成为了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

这场以“挑战城市蔓延”为主题的大讨论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形成一个跨文化的普适措施。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似乎都有自己的见解,却都对对方的解决方案持保留和怀疑态度,即便是在地理学界内部,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的学者对此也持不同看法,主要的争论还是在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形态:分散与紧缩之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城市紧凑型发展已经无可争议,而这里的分散与紧缩特指城市紧凑型空间形态的两种形式:分散型紧凑(多中心)和单一紧凑(单中心)。基于这两种空间形式的具体实践,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形态思潮,新城市主义便是其中之一。它包括了有关城市形式和开发的新思维方式,从众多思潮和城市实践当中吸取历史经验,肯定了紧凑型的形式,倡导混合使用、多元化的交通模式、建设自我包含的社区,创造鲜明的城市标志;反对汽车导向的粗放开发。由于新城市主义给城市居民和政府带来了良好的社区(税收)愿景,成为了众多城市形态建设思潮中较为成功的一例。

2新城市主义的缘起:理论与实践的角力

新城市主义思潮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产物广泛存在于当今西方社会之中。作为一种思潮,新城市主义相较于理论更加倾向于在实践中表达出来,这是由新城市主义最初是在规划界中传播所决定的,因而探寻新城市主义的缘起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共同进行审视。

首先从实践上来看,可以把新城市主义的起源界定为1972年圣路易斯市所建的名为“普鲁伊特-伊戈”的高层公共住宅项目,也可以继续追溯历史,把新城市主义的起源放在公元前2500年的印度河谷。当时众多的城市特征都被当前的新城市主义所采用:混合使用、小块街区、步行导向。而从理论上来看,似乎没有什么争议,新城市主义者们普遍都把西特于1989年发表的著作《按照艺术原则的城市规划》引作新城市主义的最初渊源。西特在该书中反对欧洲人设计的所谓长而笔直的大道,鼓励使用欧洲中世纪的建设原则。这一原则也较为符合林奇等人简单、弹性、易于使用的规划范式,单从这一点来看,新城市主义也较为倡导传统和现代的交叉融合。

虽然西特的著作在很大程度上被新城市主义者们肯定为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渊源,但是在理论的构建上,西特的著作却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传播贡献甚微,相较之下,雅各布斯于1961年出版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是对新城市主义做出最大理论贡献的著作。雅各布斯认为:城市的活力来自密度、适当的混合使用和多样性的街区,因而反对修建高层建筑和大公园,因为它们加剧了犯罪和社会隔离,好的城市和街区必须致力于将不同阶层的人们联系起来。新城市主义以此理论作为基础并结合20世纪70年代规划实践中兴起的紧凑型城市形式、历史建筑更新、城市复苏和混合分区等倾向,明确提出了有关城市发展不同模式的综合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范式得以构建。

事实上,就连新城市主义者们自己都承认,在理论与实践的起源追溯中,存在着不同的判定标准,新城市主义思潮是一个历史的、经验的、借鉴的产物,“拿来主义”时于新城市主义者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不论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佩里的“邻里单元”理论还是西特的城市复兴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演进。正如格兰特(Grant,2002)所说的“新城市主义包括一组方法,它们并非完全协调,但是在充分借鉴和吸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一致的精神,那就是倡导土地的混合使用、住宅类型的混合、紧凑型布局、步行导向、高质量的城市设计、明确的城市中心和边缘”。

3从田园城市到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演进

从历史上来看,田园城市的理念及规划设想成为了影响后续新城市主义形成和演化的开端,即便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思潮变迁,田园城市理念的精髓还是在当代新城市主义思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田园城市之后,修正主义学派又提出了改善田园城市设计模式开发城市郊区的呼声,在20世纪20-30年代提出了诸如“邻里单元”和“阳光城市”模式,企图把田园城市当中紧凑布局、良好的公共空间、注重生态平衡与郊区化开发相联系,拓展田园城市的价值观,并将霍华德理想主义模式演化为郊区发展模式。这些理念使得修正主义学派成为了城市蔓延和郊区化运动的主要推动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各界对郊区蔓延和大城市病的猛烈批判,修正主义的话语权才得以流产,以倡导遏制蔓延和构建公正融合社区的新城市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1田园城市: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渊源

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种思潮的出现都受制于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并都致力于解决特定历史阶段的某种具体问题,田园城市和新城市主义都不例外。田园城市的出现,正是致力于解决19世纪末工业城市发展带来的拥挤、肮脏和社会分化的问题,试图通过社区设计的方式来调整和改造社会秩序。

田园城市设计理念正是在中心城市衰退和郊区化并存的背景下提出的,号召中产阶级复归成为了当时保持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田园城市的社区设计中也贯穿了城市更新的社会目标,它倡导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发展,密度合理,价格适中的住宅可以被每个家庭所接受,社区居民能够享受独立性。在具体的设计理念中,田园城市一方面给出了详细的城镇功能分区和边界,强调城镇体系的重要性,利用合理的中心镇卫星城多层次布局和严格的用地规模限制郊区的蔓延;另一方面勾勒了一个社会与自然相协调的形态布局,在中心镇周围设置花园、中心镇与卫星镇之间通过宽阔的交通连接,在交通轴上布局绿地和公共设施,创造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的相互协调。总体上来说,田园城市提出了一个公平的、相互连接的、自给自足的社会城市总体规划模式。

田园城市之所以能够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内长久不衰,正是因为它成功的使用了地方社区的价值观念来定义城市问题,同时又从比较广泛的社会和政治远景上,给政府提供了满足经济发展和实现管理目标的具体战略。由于田园城市是第一个针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改造问题提出来的紧凑型设计理念,景观和场所的设计也采取能够体现社区精神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后来的新城市主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2邻里单元:田园城市理念的修正与更新

由于霍华德在其田园城市设计蓝图中并未针对中心城市和卫星镇的功能分区和土地利用方式展开论述,导致在实践上田园城市理念的操作性大为降低。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的田园城市“莱奇沃斯”也是设计者在借鉴了其他思潮和文化价值之后所建设的,这导致在实践上田园城市的初衷往往被抛至一边,田园城市渐渐被田园郊区化理念所替代,成为开发郊区的一种新思潮,邻里单元便是其中之一。

20世纪30年代,佩里针对田园城市理念中未曾涉及到的社区和中心镇功能布局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以适应城市自身机动交通发展的“邻里单元”理论,试图对城市中心和边缘的住宅区布局进行重新设计。其延续了田园城市紧凑型布局的设计理念、同时倡导土地的混合利用、公共空间的打造和邻里关系的融合,重点关注社区公共设施的建设,提倡以学校为中心的社区建设模式,推进以邻里关系为纽带的公共空间拓展,促进社会公正和阶级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修正和更新了传统田园城市理念的不足,同时也为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在20世纪40-50年代,邻里单元的设计理念曾流行一段时间,但是实践证明:田园城市和邻里单元的实践并没有能够有效限制郊区化和城市蔓延,反而加速了城市在空间地域上的扩张。

3.3传统街区设计(tnD):新城市主义的开端

虽然田园城市和邻里单元理念与新城市主义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直到传统街区设计的出现才被理论界公认为是新城市主义的正式开端。这种设计模式是由新城市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杜安伊所提出,设计的基本原则假定清晰闭合的空间会给社区居民带来舒适感,因而更加注重社区和城市中心的空间设计。tnD往往将商业、市政和混合居住的城镇中心看作社区标志和社会交往的核心;利用广场和绿地打造公共空间和场所;采用中等建筑密度、低层建筑形式的混合住宅类型增强社区的社会交往;采取狭窄街道调整车库布局限制车速增强步行选择;强调经济住宅和高档住宅的视觉一致性。tnD的设计者们坚信,通过对居住环境和建筑景观的改造,可以促进社区的融合、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但是由于高品质的空间设计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所以tnD设计者们的设想往往由于市场机制而难以实现,经济住宅往往成为了昂贵的奢侈品,对于贫困家庭来说依旧是一场噩梦,社会分化依然存在。

3.4公交导向的设计(toD)和城市村庄:新城市主义的拓展

toD和城市村庄是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另外两种方式,都具有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基本特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toD重点关注交通方式的设计对城市空间和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村庄则倾向于街道和社区的设计。toD的倡导者卡尔索普(Calthorpe,1993)和凯尔博(Kelbaugh,1989)认为交通方式对社区或城市居民的影响更加直接,区域交通模式对于城市的空间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上,toD模式力求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及其站点设计改变区位和土地利用模式以限制私家车的使用。它采取混合方式使用公交枢纽附近的土地、包括商业中心、步行街道和工作场所。以网络化的公交枢纽为中心划分明确的边缘地带,形成中心到边缘居住密度由低到高的错落格局。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确定城市增长的边界,确定明确的公共空间范围。

城市村庄则不同,城市村庄的设计中包含更多的传统街区设计的原则和“邻里单元”理念,同时又吸收了公交导向开发的很多设计方式,算是新城市主义思潮相互借鉴混合的一个典型。如同其他新城市主义方式一样,城市村庄在设计上强调布局紧凑、土地混合使用和住宅类型混合,可以沿用传统街区设计的原则打造社区景观,也可以使用公交导向设计的原则进行填充式开发,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城市村庄的设计特征是自给自足、和谐的邻里关系、充足的公共空间和紧凑布局。一般说来,城市村庄要求有中心广场和绿地、步行为主的街道、土地的混合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商业中心、学校、就业场所以及其他配套的公共设施。由于布局的紧凑和住宅的混合,城市村庄要求居住区靠近就业场所、公共设施、学校和商业中心,形成分布合理的空间格局。同时城市村庄要求高比例的经济住宅和公共住宅,成为推动社会交往和消除阶级隔离的有力保障。

3.5精明增长(SmartGrowth):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升华

新城市主义思潮在经历了30年的发展和演化大多都是以实践而著名,对于理论上的构建和阐述表现得并不够深入。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人物们普遍认为理论是宣扬新城市主义的价值观念的最好手段,但规划师们从来不会完全按照理论进行设计,也毫不关心好的设计上升为理论所拥有的价值。因此20世纪90年代,新城市主义者们为了获取政治家和公众的支持开始了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构建过程,精明增长理论由此产生。

不论是实现设计师个人价值还是实现社会愿景,新城市主义的理念都是建立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上的,没有城市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切都是空想,恰逢20世纪90年代公众们强烈抵制城市过度膨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精明增长的提出便很快得到了政治家和民众的认可,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精明增长理论认为:二战后城市增长的主要问题来源于增长管理不当,正是因为政府采用了严格控制和分区规划的增长管理政策导致了城市蔓延、中心区衰退、过长的通勤距离和高住宅价格问题的出现,因而提倡实行新的区域规划、允许市镇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规划其增长,通过合理使用现存的基础设施减少负面的外部压力,要求公共政策对发展进行干预,同时重申了新城市主义所谓“紧凑、混合、多元、步行导向、区分中心和边缘”的原则,从目前看来,精明增长在自由市场制度下是可行的,因为它很大程度上鼓励了私人部门的发展和进入。概括起来,关于新城市主义演的历史过程和特征如表1所示:

4对新城市主义思潮的批判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新城市主义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史,经过不断的传播、演化和拓展,新城市主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思潮。尽管欧洲和北美的新城市主义者在理论尺度的把握和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但都认同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基本原则。为了建立起新城市主义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统一的行动和研究计划,于1993年通过了“新城市主义”。它的宗旨是协调传统街区设计、公交导向设计、城市村庄这些新城市主义理念之间的差异,形成正式的新城市主义章程。其主要内容倡导改革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在土地使用和人口上采取多样性布局;在交通设计上考虑步行、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方式;建设形体明确的,易接近的公共空间和场所;形成具有文化氛围的地方生态和建筑实践。新城市主义试图为政府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优美的、公正的、阶级融合的、安全的社会愿景,但是在后续的实践中往往违背承诺,因此遭到各界的猛烈批判。

4.1宣称对抗蔓延.却在造就新一轮的郊区扩张

新城市主义正是在二战后城市蔓延和城市空间失序的背景下出现的,试图通过优美公正的社区设计来促使中产阶级复归和遏制城市蔓延,但是在实践中,新城市主义并没有在对抗蔓延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是在更大的空间上容纳了边远地区的增长。正如马库塞(marcuse,2001)所说的,新城市主义本身致力于郊区问题,但是却通过对郊区的“粉饰”带来了新一轮的郊区扩张,那种不考虑城市整体分区的“欧几里德式”区划使得城市空间更加碎裂化,新城市主义对于郊区社区的美化又一次加速了中产阶级的外迁。

4.2宣扬社会公正论.却在形成更严重的阶级分化

新城市主义的初衷是希望结束郊区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经济排斥状态,通过设计公正的社区把贫困人口和下层阶级合并到宽泛的城市体制中来,相信社会网络是空间整合的产物。然而大量的实践却给人们展示的是另外一种场面:由复杂的设计引发的是昂贵的住宅价格,在市场原则下造就的是精英阶层的集聚;即便拥有大量的经济住宅,贫困阶层依然望之却步,社会分化更加严重。关键的问题并不是设计所能解决的,而在于市场的分化力量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排斥。在新城市主义的许多项目中建有大量的公共住宅和混合型住宅提供给贫困人口居住,旨在通过住宅方式的混合加强社会交往和阶级融合,但最终都往往以中产阶级的外迁和贫民的集中而黯淡收场。

4.3倡导生态保护.却在以人造景观替代自然景观

建筑生态和环境的可承受性是新城市主义者在理论中极力倡导的思想之一,认为自然生态为城市提供了基本秩序和最初的空间结构。但是在实践中它却往往退化到次要的地位。新城市主义者在高强度的社区开发中更喜欢设计人造景观而从不考虑自然本身遗留下来的景观和公共空间,希比利(Shibley,2002)指出:“新城市主义者所提供的社区与自然显得格格不入,它只是创造了一种“仿真”的娱乐场所罢了,这种虚幻的公共空间与生态系统显得是如此的不协调,也毫无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言”。

4.4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又力图构建单一的普适原则

新城市主义在西方多国传播,已经形成了多种新城市主义思潮,新城市主义承认这种差异,但又极力寻求差异之间的协调以推广标准的普适价值。目前看起来并不成功,这是因为城市是文化的空间,不同的地域、种族、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根基,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公民的行为和习惯,标准的东西都是不具备弹性和推广价值的。同样是步行街道的设计、北美国家倾向于用方格的布局而欧洲更偏好于胡同式的布局。新城市主义者们也许并不了解这样一个事实:他们应该去适应地方和区域文化而不是让地方、区域文化去适应他们所谓的普适原则。

城市设计导论篇4

关键词:产教融合;城市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93-04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最重要的核心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城市设计等不同规划设计层次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在高校转型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1-2],对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产教融合的探索和应用》为支撑,开展了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

一、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特点

(一)实践性强

城市规划设计的实践性是由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特点决定的,在课程设计中的一项设计课题,无论是“真题真做”还是“假题假做”,都要考虑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不论是进行城市的总体规划还是局部地块的详细规划,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掌握与规划设计任务相关的基础资料(包括工程地质、气象、水文、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人口资料等),掌握城市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现状出发,找准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解决问题。

(二)综合性强

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经济、社会、人口、产业等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建筑、道路交

通、生态环境、市政工程等必须在规划方案中得到合理解决。一个合理的规划方案,往往是多学科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城乡规划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根据不同类型的规划设计分别采用独立或分组的形式完成。

(三)层次性强

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包含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各层次规划教学实践内容,既包括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也包括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与保护等类型的规划设计,是由浅至深,由难至易,由局部至整体的层次递进关系[3]。

二、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被动的“真题真做”

基于项目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运动最早出现在16世纪晚期的意大利,主要应用于建筑和工程教育活动中,这种方法开始逐渐应用于国内高校教学体系[3-4]。即国内高校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真题真做”教学方式,被广泛认同和采用。但是近年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很难在课程开设时正好有符合课程大纲要求,难度适合的“真题”提供给学生“真做”,课题安排的时间和进程相对固定,很难与规划项目编制过程同步,项目调研、中期汇报、项目评审无法与课程进度同步,本科生的专业能力很难达到项目深度要求等。这些问题都使课程教学越来越被动。

(二)空泛的“假题假做”

对于一般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普通高校,由于专业实力和知名度的限制,没有能力接到城市规划项目。很难实现“真题真做”,只能假设规划背景,自拟规划条件“假题假做”。学生只能根据设计任务书和《城市规划原理》教材进行规划方案设计,教师也只能根据规划理论进行较理想状态下的方案指导。甚至连基本的现状调研、基础资料分析和整理都没有机会涉及,更别提涉及城市规划较深层次的问题、地块的实际问题、甲方的想法等,在指导教师“一家之言”下完成了规划方案,难免较为空洞。

(三)“孤芳自赏”的点评

方案点评是规划课程设计最终的环节,除了部分重点高校能实现校际、校企联合点评。多数高校还基本采用教师自评指导作品的形式。特别在缺少双师型教师的高校,难免有点“孤芳自赏”的感觉。对于学生而言,缺乏其他教师和一线规划师的点评,思维受限,很难发现规划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自然大打折扣。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探讨

产教融合是高校教育向应用型转型的必然途径,可以有效摆脱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与产业相脱节的被动局面。对城市规划行业亦是如此,对城市规划设计系列课程进行产教融合的教学改革,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一般的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规划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从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目标来讲,具体体现为:面向规划设计单位,具有综合理论知识、规划实践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从事各类规划实践的基本能力,掌握一定的分析和表达方法,能有效对接和过渡到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中。

(二)完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实践,必须要构造与之相配套的理论教学体系,本次研究提出由实践内容决定理论授课内容的教学体系。

(三)构建产学联动模式

1.构建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不仅仅是简单的在学校学理论,去企业实践,还应包括共建实训室、课程/教材开发与建设、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实训基地合作、教师培训和兼职教师合作、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人才技能认证与就业推荐、共同合作项目等多个方面。对于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校企合作模式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1)邀请规划单位一线规划师进课堂,专题授课、指导方案、点评方案等。(2)利用规划单位丰富的规划实践项目,作为设计图题目,给学生提供“真题真做”、“真题假做”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间接参与实践规划项目的机会。(3)由学校专业教师和设计单位共同组建校内工作室,将教学场所由专业教室移至“工作室”,课内和课外教学相结合。(4)校企联合培养,进行订单式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2.构建“学做一体”产学融合模式

积极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和教师共同承担的规划课程,将工程设计实践与教学结合,以生产项目为支撑,采取让学生全方位参与生产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现“做中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产学联动,学做融合,以产促学,以学助产,做到规划课程和规划单位的准确对接,顺利过渡。

3.构建“双制式”教学组织模式

改变“理论满堂灌,实践看一看”的传统教学思路。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改革课堂组织模式,理论授课以专题授课为主。借鉴重点院校的“项目小组制”模式,组织由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负责人、企业指导教师和小组负责人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依托工作室,打破专业教学的年级限制。

(四)融入目标导向的反向驱动教学

1.经济社会发展导向

教育的改革必须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要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更新理念[7]。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规划的发展水平,城市规划的目的是研究城市未来的发展,合理布局、综合部署城市各项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离不开经济情况分析,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建设的支撑。城市规划工作必须要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城乡规划的专业教学中有必要引入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教学,才能在今后的规划实践中清楚地认识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维护公共利益发挥作用,指导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2.规划师职业导向

规划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主要是从事各种类型的规划设计,引导城市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城乡规划专业是培养规划师的专业,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规划师基本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在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需要根据规划师的职业特征和工作内容组织教学,着重培养以下能力:(1)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进行基本的规划分析、设计。(2)广博的知识面,在经济、社会、文化、地理、历史、艺术等方面有一定修养。(3)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思维敏锐,善于创新。(4)熟练的软件综合应用能力。

3.城市问题导向

分析城市问题是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同样也是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城市是一个复杂又多样的综合体,要准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需要培养学生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社会文化、人文地理知识。因此,以城市问题为切入点,将国内外城市鉴赏课程融入日常课程体系,通过两到三年,循序渐进地对国内外知名城市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学习规律和知识精髓,以引导学生正确调查分析城市存在的问题为基础,逐渐培养学生深层次、多角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规划设计项目导向

一个实际的规划项目,包含规划的众多知识。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应减少空洞枯燥的理论授课环节,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形象生动的实例专题分析课程。以城市总体规划设计课程为例,

根据总体规划包含的工作内容,进行针对性专题授课,将对应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按专题分为编制内容和方法、调研与基础资料分析、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用地分类与评价、城市性质与规模、用地布局、综合交通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综合防灾规划、专项规划和文本、规划说明书编写等11个专题,并为每一个专题安排实例操作演练。

四、结语

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是实践性、综合性和层次性极强的课程,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改革提供了范本。文章从实际教学中得到验证,从课程体系、授课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探讨,然而校企联合培养、产教融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还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笔者将在日后的教学和研究中继续探索更为实际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201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3]刘景福.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4):11-14.

城市设计导论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关系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1城市设计的产生

城市设计的产生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建筑学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溯源性学科,古代很多城市建设都是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建筑师们对城市形态和空间环境的研究以及早期许多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其实都属于城市设计。

19世纪末卡米罗・西特在《城市规划的艺术原则》中提出的城市形体设计概念,被认为是城市设计学科的起点。城市设计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唤醒人们对空间环境质量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克服由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分工而引起的城市空间设计削弱的弊端。当时的城市设计只是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负责城市中三维形态与空间环境工作。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规划的转型,现代城市设计在汲取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养分的基础上,注重多学科的交融与合作,发展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学科体系,逐渐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仍然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此可见,城市设计是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关于城市建设活动的综合性专业,它是用建筑学理论在城市规划指导下对城市三维空间所进行的建筑设计。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它仍属于城市规划的范畴。

2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区别和联系

2.1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区别

从工作侧重点来说,城市规划可以理解为“规划”城市,它偏重于二维用地形态的综合安排,注重城市的统筹、系统、全面等要素。城市设计则为“设计”城市,偏重于三维空间形体的环境设计,注重城市的空间、色彩、感受等要素。

从工作内容上来说,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为核心,解决的是土地做什么的问题,它关注的是合理、效率,考虑不到空间范畴的具体问题。城市设计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三维空间的研究,解决的是具体用途地块怎么做或者具体做哪些更好的问题,注重城市空间和谐与美化。

在最终成果方面,城市规划以文字、数据、图表的表述为主,图纸为辅,通过说明书进行阐述,成果具有宏观战略性、计划控制性与法定性。城市设计则以形象的直观表现为主,文字为辅,图文并茂,成果偏重于微观战术性和方案指导性,不具有法定性。

2.2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联系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系统的诸多方面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都是城市,两者都是通过对城市用地的安排协调城市的各项功能,组织城市的各类工程设施建设,处理城市相对空间位置关系上的各种物质要素及其组合关系,以此创造良好有序的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

城市设计的空间景观塑造与城市规划的平面布局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二维平面布局,是城市设计进行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城市设计对城市三维空间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二维平面布局进行补充、完善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

3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区别和联系

3.1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区别

建筑设计一般为建筑单体或群体组合创作,以个体建筑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的问题,它往往只关注于自身地块内的建设,缺少对周边建筑的顾及和整个城市空间形态的协调。城市设计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为设计研究对象,主要关注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城市空间环境产生的影响,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的问题,能够有效把握城市的整体形象。

美国学者瓦可・乔治把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用“二次定单设计”来进行描述。城市设计师并不直接生产具体实物,而是负责间接生产构筑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的决策环境,其他设计师的设计决策都在此决策环境下进行,因此城市设计设计的是一个有效的导控过程,建筑设计在城市设计导控基础上设计出具体产品,城市设计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此外,城市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存在于发展的各阶段之中,需要连续设计和不断修正,因此不能像建筑设计那样一次完成。

3.2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联系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关注的都是城市的三维空间形态,他们的工作对象和范围在城市建设活动中呈整体连续性的关系,两者通过互相的影响和干预来达到城市环境形态整体统一和局部变化的有机整合,共同创造出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

城市设计是对建筑设计的整体性把握,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组成部分。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了自上而下的约束条件,限定了建筑设计空间形体的三维轮廓和框架,对其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建筑设计在城市设计有效的控制与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创造力,进一步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

4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桥梁

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其工作范围介于规划和建筑之间,补充规划对建筑的形体要求,做到全区域范围内建筑的整体协调。城市设计联系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规划特定空间的具象化

城市规划在整体上对城市建设的各项活动作出系统的安排,指导城市空间发展,为城市管理提供依据和原则。然而,城市规划自身的学科重点和成果表现形式决定了城市规划无法向公众和管理者提供一个具象的空间特征,此时城市设计的作用就得以体现。

城市设计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推敲,在城市规划的框架下,设计出合适的空间形态,包括建筑形态、公共空间形态以及城市特定空间的整体特色等;通过对建筑形式、体量、性质与色彩等的推敲与确定,对特定空间内的建筑形态作出安排,从而取得建筑与周围环境、建筑群体之间的协调;通过对特定空间内建筑外部环境形态的安排,在特定空间内营造出城市规划所要求的空间特质,为城市规划的特定空间提供一个具象化的表现形式。

总之,城市设计通过对城市规划建设安排的进一步细化,满足城市空间形态要求和城市空间特质营造,为下一层次的城市建设提供引导,为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形象化依据。

4.2城市设计引导建筑设计协调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在城市设计中,建筑形体、体量、性质及色彩等的设计,是城市设计完成对特定空间特质营造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建筑形体、体量、性质及色彩等内容的确定,确定特定区域内建筑的形态与特质。

城市设计通过对建筑各项空间特性的限定与安排,首先,为建筑设计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依据和引导;其次,为建筑与空间内其他建筑的协调,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为特定空间内的建筑特质的形成提供了背景支持;再次,实现了建筑与空间内的周边环境特色的协调。

5结语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城市建设诸学科在实施层面上构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形的多级递价系统。城市规划是塔尖,建筑设计是塔基,而城市设计相当于塔身。现代城市设计的崛起并不是要延续和发展传统的形体规划论,而是要成为一种能控制以上多级递价系统的“中间环节”,其目标在于能动地让最高的控制层与最基本的控制层产生积极的“对话”,提高效率,城市设计就是这样一个沟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者关系的重要桥梁。

参考文献:

[1]鲍世行主编.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m].商务印书馆,1993.

[2]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城市设计导论篇6

1.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差异

城市设计处理的空间与时间尺度远较建筑设计为大,它处理街区、社区、邻里,乃至于整个城市,其实现的时程多半设定在十五年至二十年间。相对于建筑设计,仅需处理单一土地范围内的建筑工作,建筑物完工至多仅需三或五年,城市设计在空间时间方面有着相当大的尺度差异。

另外城市设计是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之间,城市规划是宏观的调控,而建筑学注重单体设计,具体一些,城市设计就是把城市作为单体而以。现在从事规划的,大部分要和政府打交道,所以它政策性强。建筑就好一些,主观色彩浓些。它可以从事广告设计,可到事务所工作。面广一些。

建筑是组成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所以处理好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将直接对城市的形象和景观产生很大的影响。

2.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是相对独立的学科

城市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系,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问组合形式,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

城市规划是一项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科学性、专业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建筑设计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

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3.科学对待城市规划的龙头地位

城市规划学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空间地域的规划,其总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或土地利用)提供空间结构。这种规划也称“实体环境规划”。但在研究对象上,城市规划需要满足城市综合发展的需要与人们对生活的要求,它涉及城市的外观形式、性质与分工、产业发展与布局、社会发展与设施、规模投资及城市各部分的组成、管理、政策等。而空间应该是更为基础的理论,它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从一个侧面研究城市的形态。

城市规划是引导和控制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城市规划是通过对未来发展目标的确定,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并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城市规划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4.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相辅相承互为条件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城市设计是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发展出来的,学科上仍属城市规划范畴,它是用建筑学的理论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对城市的空间进行建筑设计,同时也是一门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景观设计学、环境行为学、环境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的边缘学科。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问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

5.重视城市设计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末的百余年中,现代建筑与城市设计所呈现出的是一场颠覆性变革,其间充斥着无数由逐渐演变而引发的突变,突变而构成的嬗变。“嬗变”是一种发展、一种由矛盾双方交锋而产生的推进状态,一种呈螺旋式或波浪式的上升或前进动势、一种总体上积极的趋向,是实践的作用及其相互问渗透的结果,更是在人类起源、成长、壮大进程中的一种必然性的体现。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相互激发既促成嬗变,又产生巨大的动能,影响波及广泛,对建筑、城市及整个社会进程和人类发展都发挥强劲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现代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也必将与规划、景观设计及相关领域密切结合朝着人性化、多元化、复合化、互通化、生态化、长效化等更优化的设计方向。

城市规划的实质在于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和空间资源,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以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其着眼点远离建筑物质形态而偏向于社会的整体平衡。城市的建设大都还是由许许多多的、彼此并不一定相关的个体项目构成。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城市社会的空间环境设计,改善人们的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在定性、定量图文结合方式下的弹性控制方法,可以直接指引到具体建筑单体的设计层面。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化过程,特点在于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物,它是弹性而非具象地引导建筑设计,从总体上引导土地的合理利用,保障生活环境的优良品质,促进城市空间的有序发展,同时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科]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

[4]张建华.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问绿化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城市设计导论篇7

摘要: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同时,大量以“XX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应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可见,对于那一时期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表述而已;即使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也与城市规划难分你我。现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最初建议:“。,。…为了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一,在不涉及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由此可知,城市设计最初是承担了城市规划中某一领域(三维空间)或某一部分的工作,并为了把该部分工作加以强调而作的用词上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起人们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人们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与传统的城市设计Civ-icDesign相区别―笔者注),但“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可见,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学科,而是为了唤祝人们对环谙问颗的羊汁,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又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另外,从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也一直是融合在一起、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可概括为:本世纪初学欧美,50年代学前苏联,80年代以来学欧美与建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并存(60^-70年代断层,无规划)。无论哪个时期,在规划程序上始终以总体规划设计(含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设计进行阶段划分,如果“设计”观念不在全过程体现就无法达到整体效果上的完美。而且,在我国以往的规划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注重物质形态规划、对可行性分析、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的问题。对成果的评价也往往是认为图纸画得越漂亮,设计水平就越高;我国现行的规划教育体制仍未能突破形态规划的传统,使得学生对“形体”、“造型”的设计产生偏爱,而缺乏对理论研究的关注和热情。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无论从实践发展,还是从对规划的认识、规划的过程以及教育体制上,在对形体方面的关注不是提得不够,而是提得过多了,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识之士早就开始呼吁:“超越形态规划”、“少些表现、多些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的独立性,很可能是为形体规划论打起了一把保护伞,使我们又回到只注重物质形态规划的老路上去,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城市规划设计”一词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程,规划和设计相结合,反映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和实际。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与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密不可分的指导城市建设的两个方面,若人为地将其分开,必然产生众多的、难以解决的矛盾。城市设计只有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走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其空间景观环境塑造的职能,才能真正实现设计价值观从以规划师为主体向以使用者为主体的转变。城市规划应将城市设计作为自己学科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城市设计纳人统一的城市规划过程,不仅因为它们所处理的内容和对象相接近或者衔接得非常紧密而无法明确划分开来,而且还完善了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整体的把握,同时也符合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实际。即使在西方,60年代以后城市设计的发展也并不是废弃了城市规划,而恰恰是城市规划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向两个方向转移:一个是以Zoning为代表的法规文本体系的制定和执行,另一个就是以人为中心,通过城市空间环境塑造提高人们生活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城市设计。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设计才有可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辅相承,共同为城市建设服务。只有走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一体化的道路,才能兼顾各方面的效益,使城市建设大系统达到最优化。

城市设计导论篇8

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属弱势专业,学习借鉴强校培养模式固然需要,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凝炼特色、另辟蹊径”,才是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出路。

农林院校地缘分布广,因自然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性,各地农林院校的研究特色较为鲜明,这正是城市规划专业所需要的;因此,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应借助这种多样性,探索城市规划专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结合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地域及教学资源特点,文章探索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培养模式,以期抛砖引玉。

二、整合资源,优势交叉

(一)特色课程设置

园林专业是农林院校的传统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城市规划专业交叉,可以弥补城市规划专业的盲区。园林专业的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等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学生在完成城市设计方案时,可在这方面发挥特长。农林院校在非主流的传统材料研究上也有自身特色,如木材、竹材、农作物纤维类材料等。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项目,可将低碳理念、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内容融入城市规划教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规划实践中的问题,使规划从文本到图纸具备可操作性。

生态学也是农林院校的专门学科,通过引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促进生态学理论发展。城市规划专业可适当开设生态学的相关课程,在低年级通过专业基础课程掌握生态理论,进而学习城市生态学专业选修课程,在高年级参加设计实践,融入生态规划理念,使规划设计更具前瞻性。城市生态学是在生态学基础上,面向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工科专业开设的城市学类课程,是专业领域知识拓展的特色专业选修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理解城市化过程及其主要问题,理解有关城市社会结构,理解城市人口、社会、生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而掌握城市社会学研究方法[2-3],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城市发展实践中的问题。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郑玮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探索

农林院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程有许多与农林直接相关,城市规划专业在这方面课程上有一定的选修空间,适当选修这方面课程,建立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特色知识体系,为学生就业打开新局面。

(二)就业点的选择

与城市规划专业强校相比,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弱势不言而喻,毕业生在高资质规划设计单位就业的可能性低,因此,创新培养模式,另辟蹊径,找到强校毕业生就业盲区,发挥自身特长至关重要,而这一特色只能借助农林院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福建是林业大省,与林业结合的规划设计院有一定数量,如各地的林业勘察设计院,对具有林业背景的规划人才需求量较大。这些就业点往往不是强校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的选择,至少不是首选,农林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可在这些用人单位寻找空间。

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在实践教学中交流

农林院校的强势学科是农林,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及科研资源的投入上比其他综合性大学及规划专业强校肯定要少,为弥补这一不足,需要“高位嫁接”“借船出海”。

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设计竞赛的方式走出去,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通过聘请资深教授、专家、设计师开设讲座,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扩大与强校的校际交流及与设计单位的交流。

充分利用寒暑假及综合设计实习时间,加大学生设计院实习力度。学生在设计院内与强校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生直接交流,与毕业于强校的设计院规划设计师交流,取长补短。这是农林类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特色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

(二)“宽口径”培养

城乡规划学已设置为一级学科,但从大建筑的角度看,建筑与规划不可截然分开[4]。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强校,其培养模式的专门化程度高,学生就业对口性强,而农林类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应注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即多方借鉴建筑学专业强校的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特点消化吸收,形成独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适当加强建筑设计能力培养,并结合农林院校特色,融入前述非主流的传统材料应用,使学生在中、低端建筑设计院也能适应工作需要,找到就业岗位。

四、知行结合,创新技能

校内特色实践环节实训,农林院校特色规划设计实训,使学生在农林类专项规划项目方面得到独到的培养。

(一)特色教学环节

新农村规划、森林旅游规划、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农业生态园区规划、设施农业生产区规划、林产品加工区规划、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规划、林业生产区规划等,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福建农林大学作为一所位于海峡两岸经济区的农林类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对台学术交流也是特色培养模式之一,通过选送本科生到台湾培养,实现学术交流与互补,培养特色专业技能。

(二)“大设计”主线

城市规划专业学制5年,作为非农林专业,自2004年以来,其专业培养计划经过6次修订。近几年,结合社会宽口径、高水平人才需求,根据2004级到2010级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发现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中设计实践课程尚存在结构体系不尽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设计题目概念化,真题少;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不扎实,互不联系;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设计课程没有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完整体系;设计课程的主导地位不明确,学生介入设计课程时间晚。

设计实践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与社会接轨,体现专业技能的重要课程[5]。为彰显设计实践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完善设计实践课程的结构体系,打通规划与建筑的设计基础类课程,以各种形式的设计实践类课程为主线,与专业理论课程有机结合,注重设计真题,做设计院的实际项目,建立设计院高级技术人员对教案的评价机制,形成贯穿城市规划专业5年教学全过程的“大设计”特色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本科设计类课程形成有机的“大设计”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并以此为主线引领整个专业课程教学,为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特色型培养计划的修订提供了依据。

五、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宋代叶适《水心别集·十五·终论》:“论立于此,若射之有的也,或百步之外,或五十步之外,的必先立,然后挟弓注矢以从之。”

对《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一)重点培养

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想通过自身努力在本科毕业后考研,而且目标院校多为城市规划专业中、高端院校。对这类学生,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应体现“拔高”原则,通过公共选修课程、专家教授学术报告、课外设计小组、校际设计竞赛等形式,发挥学生长处,激发学习兴趣,有针对性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梦想。

(二)创新项目

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结合地区特点,组织学有余力的城市规划高年级学生尝试特色研究。城市规划专业已在福州城市滨水区规划建设方面展开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特色探索。

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闽江下游冲击平原,闽江入海口在城市东部,城内分布较多内河、湖泊,从而形成了福州独特的“江—河—湖—海”四位一体的城市水文化。

根据中国传统的文化取向,阴阳五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金、木、水、火、土是构成自然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指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水理论体系,对中国城市的建筑空间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以水为主脉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原生态理念。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原生态的城市生活空间日渐消失,对城市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如何让城市回归自然,如何以科技塑造生态型城市空间成为突出问题。

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平台拟理清水文化对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形成的效应,从中整理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脉络结构,总结其中的原生态理念,得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脉络结构图,为福州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学生在此方向与指导教师沟通,形成具体的研究子项目,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规划与建筑设计创新性探索。

六、凝炼特色,水到渠成

苏轼《答秦太虚书》:“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6]。

实践证明: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模式应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培养模式基础上,借鉴强校的培养模式,高位嫁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但不能脱离实际照搬照抄。

凝炼特色是找准自身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特色定位正确,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才能水到渠成。因而,农林院校城市规划专业培养模式的确立应着重以下4个方面。

第一,充分利用现有办学资源,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

第二,强校的优秀培养模式为我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寻求个性化发展。

城市设计导论篇9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城市和建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一建设设计和城市规划

城市是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背景,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城市理论的演变息息相关,既体现了人们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关注,又随着人们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日益了解而引发更深层次思考。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凋。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

用建筑类型学来研究城市和建筑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重新理解在建筑类型学当中,建筑和城市的相互关系,这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当中也能够在相互协调的过程当中,探索出一条具有指导性意义的道路。

城市空间是空间的一种,但空间是什么呢?空间一词用于建筑是近百年的事情,后来对城市进行设计,空间便移植入城市中,成为城市空间……一直以来,建筑物被西方人看作实体,被看作塑造的主体,建筑师们如同雕塑雕像一样极力刻画着建筑物本身。无论是城市大的空间环境,还是建筑群的中等空间环境,或是个体建筑小的空间环境设计,都要首先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和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分析,要充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节省资源、节约土地,但也不能多搞建筑超过环境容量,降低环境质量,给城市带来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压力;同时还要扭转追求怪异建筑形体不正确认识。

正是如此,在研究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时候,建筑类型学就成为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的

二类型学理论

给事物分类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人们为了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分门别类。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手段,人们通过分类而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而把握自己的认识。事实上分类意识每天都在我们的头脑中发生,类型学实质是通过对分类意识的探讨总结出人类分类行为的特征和规律,并且把这种潜意识的行为更加理性化,它的现实意义是:让人们主动去应用分类的方法更进一步认识和思考所研究的某一领域的问题。分类可依据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方法,分类是分层次的,每一类别可以继续分下去。

类型学属于现代主义之后更为广泛地对建筑“意义”的追求的一部分。20世纪60年代,人们已经明显感到现代建筑的无能为力,为了寻求建筑存在的理由,重建建筑语言,人们开始对建筑进行历史学的探讨,回归到建筑本身的类型学研究上。因此类型与历史建立了联系,人们日益认为与历史建立联系便是在一种特定文化内赋予建筑以合法性的必要性。于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需要类型学方法。

意大利建筑历史与理论学家阿尔甘在1963年出版的《建筑类型学》中提出“类型学是一种建筑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建筑师个人的思考和工作过程,是历史,也是方法,既是形而上学又是操作工具”。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对类型及建筑原型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他将类型学作为城市建筑设计中重要和有效的设计方法,并在1966年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城市建筑》。

欧洲建筑师R·克里尔曾系统深入研究欧洲城市和建筑的构成要素及其构成原则,分别于1979年和1983年出版了《城市空间》和《建筑构成》两书,书中试图探索城市和建筑中的类型学构成原则。

美国城市设计和建筑师杜安尼和普雷特·兹伯格(DpZ)是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倡导者。新城市主义就是在新城镇设计中对建筑类型学的考虑,城镇设计要遵循城市设计类型学。

类型学作为设计的方法注重理性思维。它并不是被分离的构件所形成,也不是根据用途、社会意识形态或技术特征进行分类的事物所集合而成,而是根据意义的三个层次推导得到的准则来选择和重新集合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继承过去存在形式所属的意义;从特定的片断和它的边界推导出来,并往往跨越以前的各种类型之间;把这些片断在新的脉络中重新构成。所以,类型学的重要性其实质是它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即“不变”与“变”的关系问题。类型学理性地对待历史与传统,对其筛选和批评,从中提取有益的、精确的历史文化内容带入现代社会,并结合特定需要进行再设计。

三类型学中的城市和建筑

类型学是研究城市和建筑的有效手段之一。维得勒将建筑类型学归纳为三点: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继承了特殊的建筑片断和轮廓;以及将这些片断在新的城市文脉环境中的重组、拼贴。建筑类型可以在历史的建筑中获得,通过激起人们对以往生活和建筑片断的记忆而使建筑的形式获得成功。将不同功能的建筑形态转化为在“原型”基础上的变体,有利于将错综复杂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统一于一系列“原型”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原型”的一致性达成建筑形态的彼此协调。恩格尔斯的原型研究强调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换。相对于罗西寂静的纪念物理论,恩格尔斯的建筑在解释自身的过程中,具有形式的连续变动。

从系统论的视角审视城市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自身功能与形态的完善,而在于与其他建筑之间和城市整体结构体系之间的关联。约翰·西蒙兹就指出,依据教条公式设计的建筑和依据简单集合学进行的场地规划是注定失败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系统哲学为诸多建筑理论处理城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系统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正是将城市和建筑联系在一起,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类型学研究和分析,在处理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能够给设计者提供一种指导性和参考性的提示。

四结语

类型学的产生基于对过去理论的批判与继承,反映了在不同层面上对建筑与城市关系的思考。类型学是一种共时性的多元存在。关键在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为合适的。就建筑与城市的相互关系而言,可以视为城市系统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而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而言,这种互动作用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新的理论与设计手法的出现会进一步改变人们对城市建筑的认知,并不断扩充建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类型学这个方法正是使得设计者在处理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中能够有更加有效和合理的做出判断。

  随着时代和建筑理论的发展,类型学作为一种方法和思潮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宽广。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11.

[2]河清,现代与后现代[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4,2.

[3]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m],俞孔坚,等译,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

城市设计导论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宜居水平

abstract:basedonChina's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icthought,shouldpayattentiontointheconstructionofmoderncityecologicalenvironmentand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theurbanplanning.throughth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theorytoguideurbanplanningfortheprotectionoftheurbanecologicalenvironment,restoretheurbanecologicalenvironment,improvetheurbanlivablelevel,whichlaidthefoundationforChinatorealize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thesocialistcountrieslaythefoundation.thisarticlefromthemoderncityconstructionplanningtheanalysis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urbanplanningand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theecologicalenvironmenthasbrieflydiscussed.

Keywords:urbanplanning;ecologicalenvironment;Citylivablelevel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在现代城市扩建、改建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了影响城市宜居水平、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使得城市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城市规划部门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相关科研机构与管理部门加快了城市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研究。以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指导城市规划工作,进而实现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一、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在传统城市规划中,过多的关注如何解决城市用地紧张问题。这一现象使得城市加快了对周边的扩张与规划,进而使得城市周边湿地、自然环境等收到了影响。随着近年来城市内涝等问题的出现,城市周边湿地的含水蓄水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传统城市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加强对以往经验与不足的分析。同时,利用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科学分析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中,城市生态环境构建理论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平衡产生影响,其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更多的考虑规划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现代生态环境理论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发展目标为重点,科学的开展城市规划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得到缓解,使城市规划工作中更多的关注生态环境现状与保护,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了解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开展

在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首先对城市基础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以此为基础指导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指导城市规划中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与理论的应用。立足与城市生态环境基础现状、关注城市规划需求,以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为中心实现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针对现有城市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

针对城市规划中生态环境理论运用的重要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对现有在建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理论的运用。在原有城市江边、湖边的休闲建筑中加强环境保护设施的运用,同时注重植被保护设施的设置,减少人员活动对水环境及植被的影响。另外,在城市会现有建设工程中,还应注重植被景观、绿化等配套工程的设计与应用。将生态环境理论切实落实在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作中,促进城市会话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以生态环保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应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构建、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从政策导向以及政府引导入手。使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将生态环保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从宜居环境的改善入手、运用景观设计、生态环保技术等实现城市的科学规划。例如:增加高层建筑设计应用、减少对周边湿地等环境的征用。增加现代城市节能住宅小区的规划、注重城市道路规划、注重城市绿化设计等,以此构建节能减排城市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目的。

四、注重城市基础设施中生态环境理念的运用

在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与建设中,城市规划部门应注重节能技术以及绿色环保技术的运用,以此促进城市规划及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镂空步道板与植草技术的运用进行露天停车场的规划与设计。以此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与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时,注重老城区改造过程中绿化工作的开展、注重原有面积中绿化工作的开展。以垂直绿化、垂直幕墙等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促进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生态环境的改善。

五、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绿色容积率的价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来自不同项目的经验将会更容易被整合并应用于新的项目,不同的研究数据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所选择的指标严格的标准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以往的许多文献中,绿化的最主要指标是绿色覆盖率,合叶面积指数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的,被定义为总的可居(或可租)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目前这一指标已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并实施于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中。

六、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结语: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应针对城市建设发展需求以及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运用。以生态环保理论为中心进行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通过城市规划中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使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马连宇.现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环保理论的运用[J].城建资讯,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