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十篇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十篇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4:50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1

关键词:信息系统;边界;定义;系统概况图

一、引言

任何一个系统都有一个边界的问题。边界问题就是确定系统和相邻系统交接部分,哪些元素属于本系统,哪些元素属于相邻系统。对一般的物质性系统,其边界通常比较容易通过物理的方法确定,以物理的形式表达。小区边界可以以围墙或街道划分;企业边界可以用围墙,也可以用业务范围划分等等。但对信息系统的边界,学术界一直没有一种权威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其难度主要在于信息系统是一个融于物质系统的特殊系统,其本身既包含有一定的物质成分,又包含一些非物质成分。同时,所有这些成分几乎都又融于其相邻的系统中,难以单独分割。

信息系统边界的定义对于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都十分重要。有了明确的边界就知道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范围,可以更好地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流程、信息处理方式、信息组织方式;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确定与设计信息系统与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联系。特别是在企业信息系统多个子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过程中,子系统的边界的确定对于整个信息系统的信息流程优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本文将应用现有的关于信息系统的知识,按照作者对信息系统边界的理解进行归纳定义;同时,在此定义下探讨信息系统边界的表示方法。

二、信息系统边界的定义

在许多关于信息系统的教科书和论文中,都提及信息系统边界的概念,但均未对之有明确的定义。关于边界的概念,应该有这样一些内涵:边界是用于划分系统与其他系统,特别是相邻系统关系的一种方法;边界应该能说明那些元素是属于本系统的,那些元素不是本系统的,是属于系统外部环境的;边界的划分除了能界定本系统的元素外,还应能界定与表示本系统对外的输入与输出,即本系统与环境的关系。

为了更科学的定义信息系统的边界,首先来分析信息系统的特殊性。其特殊性包括:信息系统涉及到的两个最基础概念――信息与系统,国内外专家学者仍有不同观点与看法,这就使得我们对它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主观性。目前大家认同的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中,如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软件、人员、信息流程、信息处理方法等,特别是有形的要素,许多并不仅仅扮演信息系统元素的角色,同时还扮演了其他系统的要素。如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其同时可能又是生产系统的工作人员;信息系统的计算机,可能同时又用于生产控制,扮演着生产系统元素的角色。这样就使得我们在划分信息系统的构成元素时,几乎不可能从物理上将其进行分割。信息系统一般都是某种物质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但其又完全融入大系统之中,几乎不可能进行有形的分割。就如人体的肉体系统与血液、神经系统的关系,要完全把血液与神经系统从肉体系统中分割出来是不可能的,只能进行示意。这就使得我们通过有形的方式来准确表示信息系统及其边界几乎完全不可能。信息系统具有比一般系统更复杂的边界关系,既有物理上的相关,又有信息上的相关。

根据上面的分析认为信息系统的边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一是通过界定其构成元素来区分它和环境的关系,二是通过界定其边界关系来区分它与环境的联系。这样,可以归纳出信息系统的边界定义为:信息系统的边界就是信息系统内部构成元素与外部有联系实体之间的信息关系的描述与分割。它并不需要在它们之间划一条物理边界,而只需要弄清它们之间信息输入与输出的分割。

基于上述定义,我们在实际应用信息系统边界的概念时就没有必要再用传统物理边界的概念进行思维。只需要把边界上的信息输入、输出表达完整、分割清楚即可。

三、信息系统边界的表示方法探讨

由于之前没有专门探讨信息系统边界表示方法的资料,我们可以从现有关于信息系统一般的表示方法入手进行分析。在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中,表示信息系统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功能层次结构图;系统结构图(硬件系统);信息(或数据)流程图。

前两种表示方法都着重于描述系统本身的构成;只有第三种方法不但描述了系统本身结构,同时还描述了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联系。根据前面对信息系统边界的定义,显然,上述方法三比前两种方法更适合作为描述信息系统边界的方法。仔细分析信息(或数据)流程图的作用知道其本身并不是专门为描述信息系统边界而设计出来的方法,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更全面、系统地描述信息系统的信息(或数据)来源、处理、去向、存储等信息(或数据)流动细节。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是表示信息系统边界的最简约方法,更不是最恰当的方法。

在这里推荐一种我们在信息系统研究中常用的表示信息系统边界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系统概况图”作为信息系统边界的描述工具(如图1)。这种方法可以简约地表示系统内部,但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信息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联系。

四、结论

信息系统边界的定义对于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都十分重要。信息系统的边界的定义就是分割信息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即在连接外部环境实体的信息中哪些信息是由信息系统内部产生而输出到外部环境实体的,哪些信息是由外部环境实体产生而输入到信息系统内部的。信息系统边界的表示方法不止一种,但系统概况图是表示边界的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2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业务功能模块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地籍管理信息化已经得到高速发展,已经开始向智能化、集成化发展,使地籍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包括软件开发、硬件投资、人员培训等内容。这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就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地籍管理也面临困境,因为经济实力也是制约地籍管理发展的瓶颈。在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城市经济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广大地、县级市,要想独立投资开发一套完整的地籍信息系统已超出了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可社会的发展又需要必须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地籍管理,才能适应对地籍管理的需要,这就要求有一种经济、实用的系统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1.我国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

我国地籍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地籍管理,是实现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地籍管理的现代化,是我国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地籍管理是土地部门的基础性工作,在土地部门的日常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地籍部门的工作影响着土地部门的正常运转,并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部门的形象问题。因此地籍部门实行“信息化工程”是广大土地部门提高办事效率的工具。现有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显示与输出等交互过程,呈现给使用者的是地籍的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土地数量信息、土地质量信息、法律信息等矢量与属性信息,对于这些交互过程的直观性缺少考虑和重视。事实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者不仅仅是少数专业人员,对于关心地籍信息的大多数非专业人员来说,为方便操作和理解,系统的直观性应该予以关注。确切的说,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交互环境愈接近实际环境,就有利于阅读和理解。从这个意义来说,未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交互环境将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地籍信息的三维描述与表达。二维虚拟地籍信息系统的建立将展现地籍管理的直观性,可以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情况。

2.地籍管理信息的系统总体框架

我国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由许多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可删、可加。本文在这里只介绍部分组成,以利于了解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状况。

2.1地籍管理信息的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

地籍管理信息的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是整个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赖以依存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网络接入技术等。

2.2地籍管理信息的业务数据库群

地籍管理信息的业务数据库群主要是国土资源信息化过程中各个系统依赖的数据库,包括国土业务规则数据库、地籍数据库、办公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档案数据库、建设用地数据库、基本农田保护区数据库等。本次系统建设主要涉及的地籍数据库中存放了地籍业务中存储的土地证书、权利人、登记卡等权属信息,同时也存储宗地、界址线、界址点等空间数据。同时在数据库中还包括项目信息、业务定义、表单定义等内容。

2.3地籍管理信息的业务支撑平台

地籍管理信息的业务支撑平台主要包括系统开发和运行时需要的支撑平台,包括国土政务平台、开发和运行平台、数据库平台、aRCSDe服务等各种基础平台。国土政务平台是一个各个子系统运行时必须的框架,各个子系统通过接口服务装配在该平台下,通过政务平台之间的通讯协议进行运行。

2.4地籍管理信息的业务子系统群

地籍管理信息的业务子系统群主要是在该框架内包括的各个子系统,包括地籍管理子系统、土地利用现状管理子系统、建设用地管理子系统、土地规划管理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档案管理子系统、执法监察管理子系统、信息子系统、土地储备管理子系统、数据交互子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所有的子系统都是通过调用政务平台的公共接口服务进行运行,如地籍管理子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流转情况都是通过政务平台工作流接口进行管理。所有的子系统对数据库的访问都是通过数据通讯组件进行。

2.5地籍管理信息的用户群

地籍管理信息的用户群主要包括国土资源局局领导、各处室成员、系统管理员、业务管理员、以及一些公众用户等,这些用户通过单点登录方式进行系统登录,政务平台系统根据统一权限管理对每个用户进行权限分配,使得每个用户登录系统后出现自己需要办理的业务项目。

3.应用地籍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1地籍管理信息的农村综合变更模块

地籍管理信息关于农村综合变更是土地详查系统内容重要组成部份,综合变更包括:图形变更及权属变更,而对于图形变更包括:图斑,线物,行政村,行政镇,地类界线,宗地,标志点,权属拐点等。属性变更指的是当图形发生变更后,相应属性会发生改变,如:地类,所属单位,面积,长度等变更。

3.2地籍管理信息的勘测定界模块

地籍管理信息主要指根据土地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界定项目用地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的技术服务性工作,最后出土地定界图纸,图纸所注面积就属合法使用范围。可以提供直观的图表数据,是领导决策工作的重要依据。

3.3地籍管理信息的土地现状变更台帐模块

通过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对土地权属调查和土地利用分类调查,结合系统已有的土地利用台帐打印输出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台帐和某个时期土地利用流量分析表;可以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清查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分布和现状,更新土地利用基础图件,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真正做到土地利用现状图、数据和实地三者相一致;可以利用现状变更台帐和土地利用流量分析表,可以方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科学的实施土地资源规划,有效监测耕地、建设用地及其它各类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

3.4地籍管理信息的农村土地流量分析模块

地籍管理信息的土地流量分析是国土局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内容,主要针对土地的变更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土地流量分析可以对年度土地的变化情况及利用情况有总体的掌握,对于切实的保护耕地,保持耕地总量平衡,适当控制农用地转变建设用地规模及数量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调整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4.结语

功能模块的设计保证了系统对土地登记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计算机实施监控,加强工作进度监督,自定义办公流程中的各类表格、用户、岗位、权限及数据关联、流向关系,能够动态显示或跟踪宗地变更情况,对于提升国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科]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3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空间数据库.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信息的诸多类型中与空间相关的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一类.人类生存的地球这个三维空间中的万物无不与空间位置相关,如何利用计算机处理空间相关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简称GiS)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GiS技术在国防、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和保护等与国民经济乃至国家命脉相关的重要领域的成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Gi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各国激烈竞争的高科技热点之一[1].国家科委将其列入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mapGiS,ViewGiS,CitYStaR,GeoStaR等一批优秀国产GiS软件已经开始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国内GiS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文将侧重从GiS技术的角度讨论GiS的定义、研究内容及研究动态.1.GiS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1 GiS的定义

GiS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等多门学科综合的技术.要给出GiS的准确定义是困难的,因为GiS涉及的面太广,站在不同的角度,给出的定义就不同.通常可以从4种不同的途径来定义GiS[2].(1)面向功能的定义.GiS是采集、存储、检查、操作、分析和显示地理数据的系统.(2)面向应用的定义.这种方式根据GiS应用领域的不同,将GiS分为各类应用系统,例如土地信息系统、城市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等.(3)工具箱定义方式.GiS是一组用来采集、存储、查询、变换和显示空间数据的工具的集合.这种定义强调GiS提供的用于处理地理数据的工具.(4)基于数据库的定义.GiS是这样一类数据库系统,它的数据有空间次序,并且提供一个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操作集合,用来回答对数据库中空间实体的查询.

我们认为,虽然GiS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边缘学科,但其核心是计算机科学,基本技术是数据库、地图可视化及空间分析(见图1);因此,可以这样定义:GiS是处理地理数据的输入、输出、管理、查询、分析和辅助决策的计算机系统.

虽然GiS使用了地图、可视化、数据库等技术,但与CaD系统、计算机地图系统、数据库系统等均有很大的区别.

CaD系统提供交互式的图形处理功能,以辅助象建筑、VLSi等人造对象的设计,其主要特点是设计者与计算机模型的交互.目前许多CaD开始支持对象的非图形性质,而GiS处理的数据大多来自现实世界,较之CaD的人造对象更为复杂,数据量更大.另外,CaD中的拓扑关系较为简单.更重要的是,GiS强调对空间数据的分析,CaD这方面的功能要弱得多.

计算机地图系统侧重于数据查询、分类及自动符号化,具有辅助设计地图和产生高质量矢量形式的输出机制.它强调数据显示而不是数据分析,地理数据往往缺少拓扑关系;另外,它与数据库的联系通常是一些简单的查询.

数据库系统是各种类型信息系统的核心.通用数据库侧重非图形数据的优化存储与查询,其图形查询与显示功能极为有限,其数据分析功能也很有限.然而,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技术,如数据模型、数据存储、数据检索等,都在GiS中广泛采用,成为GiS的核心技术.

由此可见,GiS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领域.GiS的研究内容很广泛,下面我们从输入、存储、操作和分析、输出4个方面来讨论GiS的研究内容.1.2 GiS的研究内容

(1)输入.地理数据如何有效地输入到GiS中是一项琐碎、费时、代价昂贵的任务,大多数的地理数据是从低质地图输入GiS.常用的方法是数字化和扫描.数字化的主要问题是低效率和高代价;扫描输入则面临另一个问题,扫描得到的栅格数据如何变换成GiS数据库通常要求的点、线、面、拓扑关系属性等形式.就这一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展而言,全自动的智能地图识别短期内没有实现的可能;因而,交互式的地图识别是矢量化方法的一种较为现实的途径.市场上已有多种交互式矢量化软件出售.

目前GiS的输入正在越来越多地借助非地图形式,遥感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遥感数据已经成为GiS的重要数据来源.与地图数据不同的是,遥感数据输入到GiS较为容易,但如果通过对遥感图象的解释来采集和编译地理信息则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情;因此,GiS中开始大量融入图象处理技术,许多成熟的GiS产品,如mapGiS中都具有功能齐全的图象处理子系统.

地理数据采集的另一项主要进展是GpS技术.GpS可以准确、快速地定位在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因而,除了作为原始地理信息的来源外,GpS在飞行器跟踪、紧急事件处理、环境和资源监测、管理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

(2)存储.GiS中的数据分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两大类,如何在计算机中有效存储和管理这两类数据是GiS的基本问题.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尽管微机的硬盘容量已达到GB级,但计算机的存储器对灵活、高效地处理地图这类对象仍是不够的.GiS的数据存储却有其独特之处.大多数的GiS系统中采用了分层技术,即根据地图的某些特征,把它分成若干层,整张地图是所有层叠加的结果.在与用户的交换过程中只处理涉及到的层,而不是整幅地图,因而能够对用户的要求作出快速反应.

地理数据存储是GiS中最低层和最基本的技术,它直接影响到其他高层功能的实现效率,从而影响整个GiS的性能.基于微机平台的mapGiS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多达上万幅的海量地图库,这不仅在国产GiS软件中处于领先地位,即使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仍是其中佼佼者,这与mapGiS较好地解决了地理数据的存储问题密切相关.

(3)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GiS中对数据的操作提供了对地理数据有效管理的手段.对图形数据(点、线、面)和属性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大多可借鉴CaD和通用数据库中的成熟技术;有所不同的是GiS中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地物的描述,对其中一类数据的操作势必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类数据,因而操作带来的数据一致性和操作效率问题是GiS数据操作的主要问题.

地理数据的分析功能,即空间分析,是GiS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GiS提供的空间分析功能,用户可以从已知的地理数据中得出隐含的重要结论,这对于许多应用领域是至关重要的.

GiS的空间分析分为两大类:矢量数据空间分析和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矢量数据空间分析通常包括:空间数据查询和属性分析,多边形的重新分类、边界消除与合并,点线、点与多边形、线与多边形、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叠加,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面运算,目标集统计分析.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通常包括:记录分析、叠加分析、滤波分析、扩展领域操作、区域操作、统计分析.

(4)输出.将用户查询的结果或是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合适的形式输出是GiS问题求解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输出形式通常有两种: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或通过绘图仪输出.对于一些对输出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高质量的输出功能对GiS是必不可少的.这方面的技术主要包括:数据校正、编辑、图形整饰、误差消除、坐标变换、出版印刷等.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动态

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迅速,其主要的原动力来自日益广泛的应用领域对地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的要求.另一方面,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许多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如面向对象技术、三维技术、图象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都可直接应用到地理信息系统中[3].下面我们对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几个热点研究领域作一介绍.2.1 GiS中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技术研究

面向对象方法为人们在计算机上直接描述物理世界提供了一条适合于人类思维模式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技术在GiS中的应用,即面向对象的GiS,已成为GiS的发展方向.这是因为空间信息较之传统数据库处理的一维信息更为复杂、琐碎,面向对象的方法为描述复杂的空间信息提供了一条直观、结构清晰、组织有序的方法,因而倍受重视[4].图2展示了面向对象的GiS的一般结构.

面向对象的GiS较之传统GiS有下列优点:(1)所有的地物以对象形式封装,而不是以复杂的关系形式存储,使系统组织结构良好、清晰;(2)以对象为基础,消除了分层的概念;(3)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构和组装结构使GiS可以直接定义和处理复杂的地物类型;(4)根据面向对象late_binding(后编译)的思想,用户可以在现有抽象数据类型和空间操作箱上定义自己所需的数据类型和空间操作方法,增强系统的开发性和可扩充性;(5)基于icon的面向对象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操作和使用.

SmallworldGiS是目前面向对象GiS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一些传统的GiS也开始部分采用面向对象的技术,如aRC/inFo7.0,intergraph的tiGRiS,SYStem9,FaCet系统等.

面向对象的GiS也存在一些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大对象的操作仍受硬件条件的限制;(2)对象的独立性与颗粒度问题;(3)矢量和栅格数据统一的、支持动态拓扑结构和复合对象表示的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问题.2.2 时空系统(spatio_temporalsystem)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只考虑地物的空间特性,忽略了其时间特性.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如环境监测、地震救援、天气预报等,空间对象是随时间变化的,而这种动态变化的规律在求解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GiS忽略时态主要是受器件的限制,也有技术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对GiS中时态特性的研究变得十分活跃,即所谓“时空系统”[5].

地物除了具有三维空间中的空间性质外,如何刻画时间维的变化也十分重要.通常把GiS的时间维分成处理时间维(transactiontimedimension)和有效时间维(validtimedimension).处理时间又称数据库时间或系统时间,它指在GiS中处理发生的时间.有效时间亦称事件时间或实际时间,它指在实际应用领域事件出现的时间.

根据处理时间和有效时间的划分,可以把时空系统分为4类:静态时空系统(staticStsystem)、历史时态系统(historicalStsystem)、回溯时态系统(rollbackStsystem)和双时态系统(bitemporalStsystem).

(1)静态时空系统.它既不支持处理时间,也不支持有效时间,系统只保留应用领域的一种状态,比如当前状态.(2)历史时态系统.它只支持有效时间,这种系统适用于事件实际发生的历史对问题求解十分重要的应用领域.(3)回溯时态系统.它只支持处理时间,这种系统适用于信息系统的历史对问题求解十分重要的应用领域.(4)双时态系统.它同时支持处理时间和有效时间.处理时间记录了信息系统的历史,有效时间记录了事件发生的历史.

时空系统主要研究时空模型,时空数据的表示、存储、操作、查询和时空分析.目前比较流行的作法是在现有数据模型基础上扩充,如在关系模型的元组中加入时间,在对象模型中引入时间属性.在这种扩充的基础上如何解决从表示到分析的一系列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2.3 地理信息建模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modellingsystem,简称GimS)

通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于大多数的应用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专用模型,目前通用的GiS大多通过提供进行二次开发的工具和环境来解决这一问题.如aRC/inFo提供的进行二次开发的宏语言amL.二次开发工具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它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过于困难.而GiS成功应用于专门领域的关键在于支持建立该领域特有的空间分析模型.GiS应当支持面向用户的空间分析模型的定义、生成和检验的环境,支持与用户交互式的基于GiS的分析、建模和决策.这种GiS系统又称为地理信息建模系统.GimS是目前GiS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实现通用GiS空间分析功能与各种领域专用模型的结合主要有两种途径.(1)松散耦合式.即除GiS外,借助其他软件环境实现专用模型,其与GiS之间采用数据通讯的方式联系.(2)嵌入式.即在GiS中借助GiS的通用功能来实现应用领域的专用分析模型.上述两种方式总体上对用户定义自己的专用模型的支持程度都是不够的.目前的GiS离支持实现数据集定义、模型定义、模型生成和模型检验的全过程仍有相当大的距离.

GimS的研究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动向.(1)面向对象在GiS中的应用.面向对象技术用对象(实体属性和操作的封装)、对象类结构(分类和组装结构)、对象间的通讯来描述客观世界,为描述复杂的三维空间提供了一条结构化的途径.这种技术本身就为模型的定义和表示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因而在面向对象GiS基础上研究面向对象的模型定义、生成和检验,应当比在传统GiS上用传统方法要容易得多.(2)基于icon的用户建模界面.建模过程中的对象和空间分析操作均以icon形式展示给用户,用户亦可自定义icon.用户在对icon的定义、选择和操作中完成模型的定义和检验.这种方法较之amL这类宏语言要方便和直观得多.(3)GiS与其他的模型和知识库的结合.这是许多应用领域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即存在GiS之外的模型和知识库如何与GiS耦合成一个有机整体.2.4 三维GiS的研究

三维GiS是许多应用领域对GiS的基本要求.目前的GiS大多提供了一些较为简单的三维显示和操作功能,但这与真三维表示和分析还有很大差距.真正的三维GiS必须支持真三维的矢量和栅格数据模型及以此为基础的三维空间数据库,解决了三维空间操作和分析问题.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1)三维数据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数据的有效存储、数据状态的表示和数据的可视化;(2)三维数据的生成和管理;(3)地理数据的三维显示,主要包括三维数据的操作,表面处理,栅格图象、全息图象显示,层次处理等.3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4

(中信银行唐山分行 063000)

【摘要】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在“三论”的基础上对涉及会计信息化在发展中相应的定义进行了解析,以期对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研究以及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与会计信息化有关的研究课题多种多样,主要有“计算机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究其原因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研究视角和方法产生了一些变化,这些都推动了会计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并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1981年,于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问题讨论会”标志着会计电算化理论与实践的起点。这次会议是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和第一机械工业部一同召开,第一次使用“会计电算化”这一名称并替换了之前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因此,大家从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开始认识会计信息化。2005年,专家在中国会计学会会计电算化专业委员会年会上发表了“会计电算化”发展为“会计信息化”的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化”是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的总结,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也起到了进一步加强的作用。

学术和教学领域目前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这两个概念同时使用。目前,学者们对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有两种主要的观念,一种观念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必经过程,另一种观念是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的发展阶段。这两种观念的模棱两可使得人们对其定义与关系疑惑丛生,由于搞不清这两者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只能盲从于现有的文献和教材,这一现象不仅导致企业对其自身的信息化程度定位不确切、教学概念不清晰、学术机构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不明确,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了明确会计信息化教学、研究以及使会计信息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概念进行认真的剖析意义重大。

二、什么是“三论”

“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三论”推动了科学技术和思维的发展,对现代很多新兴学科的产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着重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需要用整体的眼光看待事物,并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控制论是跨及各类学科的一个交叉学科,主要研究控制与通信共同的一般规律,是综合各类科学系统的控制、信息交换、反馈调节的科学技术。信息论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从量的方面对信息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两大方面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压缩。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三者是独立的学科,分别产生于现代科学的生物学、通讯和计算机这三个领域。系统论用整体的眼光揭示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系统概念进行界定;控制论对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研究;信息论主要研究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因此,系统论的研究方法是信息论和控制论,而后两者是研究的基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对“三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观点比较一致。吴水澎教授对会计中“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认为这两者的概念及作用极为相似可以“合二为一”。李树林指出会计信息系统在实践上对“三论”的实施条件全部符合,会计信息系统是管理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并兼具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全部特点。中南财经大学的郭道扬教授运用“三论”的理念,在其会计控制论一文中指出会计是为人类实现控制社会经济而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2008年,杨时展教授对会计信息控制论和反映论相互关系的评论被《会计之友》杂志转载。李端生等(2006)分析了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与信息需求内容之间的矛盾,建议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理念中建立“需求决定型”概念。程宏伟等(2007)基于系统模块角度研究价值链会计,深刻探讨了价值链会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曾爱民和南星恒(2009)从广义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架进行探讨。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子系统,它集“三论”中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所有特点于一身,有利于人们研究会计信息系统,并统一了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减少了不确定性和争论。

三、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相关概念

我们要对会计信息化的自身含义和外延含义都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分析其相关概念,一般概念的思维形式反映了其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哲学的观点看,概念即为人类把所能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抽象出来的概括。概念都具内涵和外延,并且随着主观、客观世界的发展而变化。概念一般用简明的语句说明其内涵。概念的逻辑方法是对其反映对象的特点或本质进行揭示。用一般定义概念的公式进行如下概念定义: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其中,“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

(一)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会计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结为一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因此也称为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简称aiS)。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系统论的整体最优,会计信息系统按模块讨论其集成性,集成业务处理、信息处理、实时控制和各模块间的层次结构等;将物流、资金流、人员流、控制流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流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流的网,它们肩负着各自的任务存在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通过i(input)-p(process)-o(output)〔o=p(i)〕模型可以分析会计信息的来源、会计信息的提供、会计数据的处理及利用过程;控制论主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并进行反馈,基于i(input)-C(control)-o(output)〔o=C(i)〕模型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反映,必要时还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动态的控制和调节。

会计信息系统的广义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的五大要素是m,t,o,S,i,由p和C构成。其中,m(management)确定了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规则和规范,是指会计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法律,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和审计等方面。

t(technology)反映了会计信息收集、加工、传输、利用和共享的手段和方法,是指会计信息处理及控制器依赖的基础和工具,包括珠算,钻孔机,计算机系统,其构成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狭义的信息加工和控制处理器,会计信息系统在t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被分为手工、机械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

o(organization)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者、信息的处理加工者、信息者、信息使用者以及开发监审会计信息系统者等会计的利益相关者。

S(surrounding)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指会计信息系统所依赖的宏微观环境,如社会经济、技术等。

i(information)因素与以上四个因素共同称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五大要素。

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为规范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被企事业单位用来处理会计业务,对各类会计数据进行收集、传输、存储以及加工,对会计利益相关者输出会计信息并实时反馈,指导企业的经营、投资活动以及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杨周南主编的《会计信息系统》一书中对计算机会计是这样定义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组织对数据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处理会计业务,为企业提供财务会计信息并管理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系统,因此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在符合定义公式和演绎推理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定义。

(二)基于“三论”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三论”角度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信息化,包括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会计信息化的目的这四个方面,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构成过程。首先,会计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即为会计信息化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使得会计的各要素都产生了影响,对会计模式进行了重建。其次,会计信息化水平是指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会计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综合反映了会计信息系统五大要素,体现了会计信息化发展水平。再次,会计信息通过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提供和利用对经济活动进行影响,对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辅助建议,以此来反映、控制以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审等会计功能。会计信息的作用和地位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扩展、提高。最后,不断开发的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是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其还有加强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共享,实现最大的组织经济利息等目的。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系统体现了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通过会计信息提高其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于信息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不同层次都有应用,会计信息一般被我们划分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以及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方面。

1.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也被人们称为会计核算信息化,指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之前人们一直手工进行的是会计核算工作和会计信息的提供工作,而会计电算化产生后这些工作可用计算机代替,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操作计算机完成会计工作中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等程序。因此会计电算化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当中,是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其目的是提高企业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会计工作。

2.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了信息论的特点,会计工作不仅是生成、供应信息,而且也是利用信息并参与企业管理的一项活动。会计管理具有对自动提供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反映和控制组织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使利益相关者参与组织活动的预测和决策等职能。因为会计电算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数据基础,所以会计核算层的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信息技术重新建造会计管理模式,使现代会计管理信息系统成为技术和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信息系统。为了使会计利益相关者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研究开发,以会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3.会计决策信息化。会计决策的信息化主要是对会计决策和预测的信息化,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决策信息系统中。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信息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运用会计核算数据参与企业决策并综合分析企业所在领域内其他企业经营和竞争状况、相关行业的经营数据、国内外大环境的经营数据,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的竞争优势,认清其核心竞争力,预测企业的发展并进行决策功能的信息化。

(三)电子商务会计

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来界定电子商务会计,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了包含电子商务会计为主题的论文并查阅相关书本及资料,发现涉及电子商务会计概念的论文少之又少。宿静和苏亚民在《论电子商务会计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描述电子商务会计是关于电子商务与会计学彼此交叉作用的一种边缘学科。这种学科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的监督和审计非常及时,是为在线理财和电子商务事项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一步,我们从被定义概念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方面来对上述概念进行分析。

根据普通意义上对概念进行定义的公式为: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该公式中的“种差”即与同属性范围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也就是差异性;“邻近属概念”即对被定义对象所属的最小属性范围所界定的概念。所以本文中的被定义概念为电子商务会计,而本文中对电子商务会计所应用到的邻近属概念即为会计学。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属性还是会计学,可以说是会计学大类的一个细分学科;而电子商务就是上述公式中所言的种差,以区别于会计学大类下的其他细分学科。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电子商务会计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服务的会计。但是倘若从另外一种角度剖析被定义概念,即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方面来看,上述的被定义概念没有科学性,如何对上述的被定义概念进行界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比如从以下这种角度出发,假设电子商务会计是一种对会计信息通过电子商务模式进行采集和加工以及处理,则电子商务按理来说是临近属概念。也就是说,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还是电子商务,那么会计就成了上述被定义概念公式中的种差。如果电子商务会计的本质属性是电子商务,而会计是种差,则对应的会计信息以及提供与会计信息相关的服务即是商品以及提供的劳务。供应商以及消费者则分别与信息提供者以及信息使用者相对应,供应商和消费者通过买卖信息来进行交易,即利用电子商务系统来进行会计信息的交易。根据汉语的主语以及定语的语法规则,会计电子商务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被定义概念。但是该被定义概念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根据宿静和苏亚民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先定义技术基础,即“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等现代工具和技术”;接着定义基本内容,即“将电子商务作为会计核算对象,利用远程数据进行在线报账,通过电子货币实现交易目的,同时对相关事项进行实时的审计和监督”;最后定义目的,属于一种为电子商务事项以及在线理财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系统。虽然宿静和苏亚民关于对电子商务会计的定义从演绎推理逻辑思维角度来看是比较合理的,可是该定义仍然没有将基本内容以及目的方面涉及的逻辑思维要素表达清楚,不能够清楚地界定被定义概念的种差和临近属概念。同时,笔者也对其他关键词为电子商务会计的文献认真研读,从中得知大部分文献是基于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进行研究,只有极少部分的文献研究电子商务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因此电子商务会计这一概念还有待继续深入探讨。

四、结论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家对“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及“会计信息系统”等概念的界定都很清晰,而电子商务会计由于是新产生的学科,目前对于其概念的定义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分析。从教学的视角来看,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会计信息化方面的教材,各自的命名也多种多样,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会计电算化等一些名称,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名称和概念太多会使得教师和学生双方无法适应,会产生教学概念模糊,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在学术研究领域无法统一大家的思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与会计信息化相关教材名称的第一选择是“会计信息系统”,因为其从“三论”的角度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符合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此外,若以电算化作为会计信息化教材的主要内容,则可以命名为会计电算化,如果把以电算化为主的教材一味地命名为会计信息化,会使教材有名无实。

参考文献

[1]杨周南.论会计管理信息化的iSCa模型[J].会计研究,2003(10).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5

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内容提要】根据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及其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描述了学科信息导航系统中资源选择、资源搜寻策略、元数据、知识组织体系、维护使用管理机制等的设计规范及其开放描述要求。【摘要题】信息资源建设【关键词】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学科信息门户/学科信息导航/设计规范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权威、可靠的学科信息门户体系。本文首先简要分析学科信息门户的基本形态和CSDL学科信息门户建设要求,然后介绍CSDL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选择规则、搜寻策略、内容描述机制、组织体系描述机制、组织管理机制的设计规范及其开放描述要求。1学科信息门户形态学科信息门户致力于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学科信息门户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若干形式:(1)以网络学科信息导航为主的学科信息门户,提供权威、可靠、规范和可持续的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描述和检索[1-3],例如SoGiG、aHDS、Biz/ed、eeLS、GeoGuide、mathGuide、martindale''''sReferenceDesk、omni、wwwVirtualLibrary等,成为相关学科领域的核心和可信赖的信息门户。(2)以专业机构或图书情报服务系统为基础的信息门户,根据专业机构性质或其信息服务要求,将各类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数据库、文件系统、知识库、指南手册等)组合在统一门户下向用户提供服务,其中部分门户可支持横向整合检索、参考文献链接、用户虚拟社区等功能。(3)基于跨学科门户检索的学科门户体系,支持多个学科信息门户之间的整合检索,例如CrossRoads[4]、issacnetwork[5]、imesh[6]、eLt[7]系统。(4)基于门户体系的数字信息服务机制,将多个分布门户(主要是学科信息门户)作为整个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机制和服务渠道,让用户通过门户体系方便地搜寻、调用和利用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例如英国JiCS的DistributednationalelectronicResources(DneR)[8]和美国nSF的nationalSmeteDigitalLibrary(nSDL)[9]。(5)开放数字信息服务机制,不但支持基于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与服务集成,还进一步支持按照用户个性化需要定制信息门户,根据逻辑业务流程整合多个信息服务环节,支持多个信息门户之间的开放集成与定制[10],这方面的技术包括openDigitalLibraries、openLinking和openmetadata机制,而且基于分布web服务的开放电子商务关键技术(ebXmL[11]体系和webServices[12]机制)也可在开放学科信息门户中得到应用。通过这些努力,可以通过学科信息门户来逻辑地灵活地整合、可靠地组织、无缝地链接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并支持用户在它们基础上的个性化集成定制,从而将一个分布和纷杂的信息空间组织成一个方便的用户信息系统。2CSDL学科信息门户建设CSDL将从开放数字信息服务机制出发,建立多个分布的学科信息门户网站,提供权威和可靠的学科信息导航,整合学科信息资源与服务系统,并逐步支持开放式集成定制。具体地:(1)提供学科信息导航:针对专业研究型用户的需要,建立可靠覆盖国内外本学科的权威的专业信息资源的规范导航系统,采取标准元数据来深入描述信息资源,采取规范知识组织体系对所收集资源进行组织,提供多层次信息检索和浏览功能,支持分布式信息资源选择、描述和组织,支持定期数据自动检验和计算机辅助更新。(2)实现学科信息横向整合:在学科信息门户内横向整合本学科领域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包括二次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联合目录、馆藏目录、馆际互借和全文传递等相关服务系统),提供分布资源的集成界面,并逐步实现同构和异构数据库的整合检索。(3)实现学科信息纵向整合:在学科信息门户内纵向整合本学科领域的各种文献信息服务过程(包括文献检索、全文获取、馆藏资源获取、资料传递、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集成定制、SDi服务、用户协作交流服务等),按照用户信息检索与利用流程实现各个资源与服务系统间的无缝链接。(4)支持开放集成定制:通过规范元数据来描述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对象、知识组织体系、管理机制、检索与浏览机制、系统信息架构等各层数据,通过开放语言实现描述数据的规范标记,通过开放搜寻机制支持对这些描述数据的发现和解析以及对学科信息门户的发现、解析和重组,从而支持个性化定制和开放式集成。CSDL将通过有效的学科信息门户,将分布的数字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集成到用户桌面,并通过开放描述机制和分布web服务机制来支持对各门户及其内容的个性化定制与集成。3学科信息门户中的网络信息导航CSDL学科信息门户中的学科信息导航系统指具有严格质量控制、提供规范和深入的知识化描述、支持集成与定制的可靠的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系统。它们在协调一致的设计规范和开放描述原则基础上,针对本专业研究型用户所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包括网站、图书情报系统、文摘索引、电子期刊、科技报告、学位与会议论文、研究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学术会议、工具书、专业服务系统以及与学科科研紧密相关的其他资源系统),根据可靠的评价选择规则、搜寻搜集策略、规范组织标引机制、检索浏览机制和维护使用管理机制等,建立起可靠覆盖本领域核心资源、基本覆盖本领域其他主要资源、选择性覆盖相关学科核心资源、与其他学科信息门户有机链接的网络化资源与服务组织体系,并支持用户系统或其他学科信息门户对自己信息的搜寻、集成。这样的学科信息门户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专业性,针对限定的专业领域,主要针对学术研究信息和教育科研用户;集成性,把专业领域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与服务凝聚到一个知识体系中;知识性,根据对知识内容及其关系的分析来选择、描述和组织资源和服务,例如按照严格的评价规则,由信息专家和学科专家选择信息资源,按照标准元数据格式和标准词表进行著录和标引,按照规范知识组织体系(如分类法)进行组织;智能性,提供符合专业领域特征的检索浏览方式,并可在专业知识组织体系(词表、分类法等)支持下优化浏览和检索,而且可与语义门户(Semanticweb)结合提供智能化资源检索和结果整合功能;可靠性,通过严格选择、规范描述和持续的校验与更新,保障导航信息的可靠性和整个组织与描述机制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要求,学科信息导航系统依靠一系列规范机制来保障其有效性和可靠性,例如资源选择规则、资源搜寻策略、资源元数据描述规范、知识组织体系规范、使用管理机制规范、分布式组织管理规范等。通过这些规范,学科信息门户可以准确定义和描述自己的要求与运行机制,用户可以了解和信赖学科导航信息系统,其他系统也可以通过这些规范的开放描述来实现集成与定制。4资源选择和资源搜寻控制严格的资源选择是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知识性可靠性的关键保障之一,它的实现依靠严格的标准设计、规范定义和流程控制[2.13-16],至少涉及以下问题:(1)资源选择标准。它帮助工作人员明确理解对资源范围和质量的要求,帮助用户理解和信任它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帮助用户判断通过它所获得的信息的质量,促进分布运营机制下资源选择的一致性,帮助训练新的资源选择人员。资源选择评价标准应尽可能地可操作,其中某些可量化。资源选择标准涉及资源范围标准、资源质量标准和资源评价标准。其中:资源范围标准,规定什么资源可被收集组织到学科信息门户,主要涉及:a.信息内容,例如主题范围和可接受的资源类型、资源来源、内容深度、内容权威性、内容新颖性、商业化程度等;b.接入条件,例如可接受的付费条件、技术条件、注册要求、残障人利用条件等;c.细粒度要求,指资源对象应该达到的信息内容详细程度;d.元数据要求,指资源的地理与语言范围等。资源质量标准,规定被选择资源需达到的基本质量,主要包括:a.内容标准,包括有效性、权威性、实质性、准确性、全面性、唯一性、资源结构组织、及时性以及资源维护程度;b.形式标准,包括浏览方便性、用户支持、标准化程度、美观程度;c.处理标准,涉及信息完整性、站点完整性、系统完整性等。资源评价标准,用于规范化地描述选择人员对资源的评价意见,资源评价应按照前述选择标准从多层面描述评价结果,应能确定评价人及其评价资格,应使用标准语言进行描述,还可使用特定标记方式(例如星级标记)来简要表示评价结果,并作为元数据的一部分被存储和支持检索,评价信息可被写入资源描述摘要中。(2)资源选择流程规范。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往往有多个专家参与资源的选择评鉴,需要有严格的规范来保证选择过程的一致性。资源选择流程规范规定由什么人、按照什么标准和什么步骤、对什么方面的资源进行选择评价,以及如何处理选择评价结果。具体地,这个规范包括资源选择标准、资源选择流程步骤、选择人员标准、选择人员描述格式(以便选择过程中的推荐、指向和咨询)、选择人员分工组织规定、选择结果描述方式、选择信息交换格式(支持协作选择描述),还可规定是否接受用户推荐资源、接收程序以及对推荐资源的审查和回复程序等。(3)资源搜寻控制。学科信息导航系统需要严谨的资源搜寻控制机制和相应的搜寻规范来界定搜寻范围、过滤搜寻资源、协调搜寻操作过程,保障在有限的分布的人力下对高质量信息资源进行完整、及时、持续的搜寻,保证搜寻的有效性、一致性和连续性。资源搜寻过程需要规定搜寻途径和方式(即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来搜寻和跟踪哪些资源)、建立和维护搜寻对象目录、分配搜寻责任、确定搜寻时序、确定资源智能过滤规则、确定资源搜寻中元数据挖掘与转换机制、确定推荐资源审查规则、确定与其他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合作搜寻机制等。所谓合作搜寻机制,指覆盖领域相互交叉的学科信息导航系统间合作搜寻和共享元数据的方法,例如:a.不同导航系统分工负责交叉领域里不同主题范围的资源组织,在各自知识组织体系中都包含这些主题范围,通过直接链接对方资源元数据来相互利用各自的资源内容。b.不同导航系统分工负责不同主题范围的资源组织,相互交换和复用交叉主题范围的资源元数据,所交换的元数据往往由接收方导航系统进行再标引再组织,从而共同(往往各有侧重地)提供交叉领域的资源检索。无论什么情况,都需要商定分工搜寻范围、数据格式,并遵守共同的质量控制和著录原则。5资源元数据描述学科信息导航系统涉及的描述信息包括资源对象、知识组织体系、使用管理机制、检索与浏览机制等层次,通过开放语言和规范方式对这些层次进行描述都构成元数据[17],成为导航系统元数据体系的一部分。高质量的元数据描述是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知识性可靠性的又一关键保障,也需要一系列的描述规范和过程规范来定义和控制。本节主要讨论对资源对象进行描述的元数据,包括以下内容:(1)元数据规范。元数据规范对元数据元素、子元素及可能的限制属性进行规定。资源元数据涉及内容和管理两方面。内容元数据对资源本身进行描述,建议采用通用的或标准的元数据格式,采用规范扩展方式复用其他标准元数据格式的相关元素来描述复杂资源对象,并通过XmLnamespace方式建立与元数据格式定义文件的链接。例如对一个课件资源,可采用DublinCore[18]描述基本属性,复用ieeeLom[19]相关元素来描述与教学有关的属性。管理元数据用于描述资源著录过程及其控制,一般不显示给用户,可被智能用于自动控制某些操作。可能的管理元数据元素包括维护者、上次搜寻日期、上次元数据更新日期、上次资源变动日期、预计资源重新审定日期、资源失效日期(例如会议信息)、元数据著录者等。管理元数据可以与内容元数据捆绑在一起,但也可单独通过一定唯一标识符与内容元数据链接,可支持内容元数据的复用。管理元数据也应采用标准格式和标准扩展方式。(2)元数据著录规范及其他控制规范[20-22]。由于资源元数据可能来自多个途径(例如资源系统本身、用户、资源选择人员、资源著录人员、其他学科信息门户、自动挖掘等),它们对元数据内容的描述方式可能有很大差异,需要通过著录规范来具体规定如何进行元数据描述。规定内容包括:a.元数据内容编码规范,例如关于日期、语言、各种名称代码、主题词来源、分类表来源、评价等级等的标准表达方式或最佳实践(Bestpractices)。有关标准可用计算机可识别方式组织,以利著录过程中进行查询和自动检验。b.元数据元素、子元素或限定属性的选择方式。c.主题词、分类号选择标引原则和方式,这时将利用分类标引规范。d.文字描述内容(尤其是摘要、评价意见等)的撰写规范,例如摘要来源、摘要长度、客观性、语言风格、署名等要求。这些著录规范被称为applicationprofiles。除了著录规范外,元数据检验规范可规定如何检验元数据的正确性,元数据转换规范支持对资源内含元数据或其他学科信息门户交换元数据进行转换的方法,元数据挖掘规范支持根据资源内容自动析取元数据元素内容。元数据描述过程规范将规定元数据描述的任务、程序、相应规范、有关审核控制机制(形成可靠的工作流),并可用开放语言进行描述而生成工作流元数据,成为元数据描述的工作流管理的基础。(3)主题与分类描述规范。对资源内容按照标准词表进行标引和分类,是学科导航系统知识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导航浏览和检索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CSDL要求学科信息门户选择本学科的权威、通用、与本学科主要检索工具一致的主题词表和分类法来对导航系统资源进行主题标引和分类,并根据网络资源特点、参照流行网络资源目录和国际上主要学科信息门户来适当扩展与资源类型有关的主题词和分类类目。所选择的词表必须在相应元数据元素的编码规范属性中予以明确,所扩展的词汇或类目必须以定义文件形式进行描述并在编码规范属性中描述和链接,标引分类过程(包括标引分类深度)作为元数据著录规范的一部分予以规定(可参照或直接引用现有的权威标引分类规范)。6知识组织体系描述所谓知识组织体系,是对内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和组织的机制,支持对信息对象按照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描述、链接和组织。目前阶段,CSDL学科信息导航系统涉及的知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主题词表和分类表,今后嵌入语义门户(Semanticweb)和智能检索功能时,还将涉及语义网络(Semanticnetworks)和概念集(ontologies)。对于学科信息导航系统而言,知识组织体系可用于:资源标引分类,资源主题检索,资源分类浏览,与其他资源系统的检索或浏览互操作。知识组织体系本身也是一种数据,利用开放语言和规范方式对它们进行描述也产生元数据,形成关于知识组织体系的显性知识。可通过对这些元数据的发现、交换和解析来识别、转换、甚至重组知识组织体系,从而支持分布的学科信息导航系统间基于知识的集成以及整合检索和整合浏览[23]。知识组织体系描述可分为几个层次:(1)说明性描述,即在各层元数据中对所采用的知识组织体系进行说明,并通过标准URi链接相应的知识组织体系定义文件,以便用户或用户系统了解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知识组织体系。例如,在资源元数据的主题元素中通过编码规范属性定义所采用的词表并链接定义文件,或在学科信息门户信息架构描述文件中描述导航浏览所采用的分类体系并链接定义文件。(2)定义性描述,即直接对知识组织体系结构、构成元素、元素间关系、构造规则进行定义和描述,所形成的描述文件作为定义文件被链接到有关说明性描述中,以便利用知识组织体系进行扩展检索。例如,nKoS联盟提出VocmL[24]采用标准XmLDtD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叙词表和分类表及词表映射表,支持对词表的开放描述、解析、显示、交换和映射。(3)主题图描述,即利用一定的知识组织体系,对导航系统资源集合的主题内容结构、主题词汇、主题间相互关系以及主题与具体资源的链接进行描述,形成资源集合的主题图,可直接用于导航系统的知识化浏览,可建立资源集合的主题索引或交叉参照,还可链接复杂主题范围的分布式资源来建立虚拟知识体系,可通过主题概念与资源的不同链接在同一资源体系上建立面向不同主题体系或不同用户的资源界面。例如,Xtm[25]利用XmL语言标记主题图,从而用计算机可识别的开放方式标记资源集合的主题结构和链接,支持主题浏览和基于词表的智能检索。(4)概念集描述,即建立符合学科领域要求、用开放语言描述的概念集体系(ontologySystems),利用概念集体系对信息资源内容进行语义标注或语义挖掘,形成基于语义的资源元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概念集中语义定义、语义关系定义和推理规则,实现基于语义的智能检索和浏览[26]。实施递进建设的CSDL学科信息门户,将首先严格按照元数据规范对知识组织体系进行说明性描述,然后支持以Xtm方式逐步深入地描述分类浏览结构,逐步研究和嵌入词表定义描述,并逐步研究和嵌入基于概念集的语义门户功能。CSDL将通过标准和公开的应用规范对知识组织体系描述方式进行规定,并逐步建立相应的词表、主题图和概念集描述文件。7管理机制描述学科信息门户及其导航系统的可靠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它在建设和运行中的有效管理以及相应管理机制的规范设计。在CSDL学科信息门户中,与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密切相关的管理机制包括资源组织机制、资源管理机制、元数据规范管理机制、用户使用控制机制等,其中资源组织机制已在前面的资源选择搜寻控制和资源元数据描述中予以讨论。(1)资源管理机制,通过一系列规范对学科信息导航库中资源内容的管理方式和程序进行规定,包括资源链接检验规范、资源更新规范、元数据记录维护规范、资源管理流程规范等。其中,资源链接检验规范根据不同资源的变化规律规定对这些资源的可链接性进行检验的时间间隔、检验方式和报告形式,资源更新规范规定对资源内容进行重新审查及其修改描述、修改标引与分类、修改评价信息、删除等处理的标准、责任分配、方式和有关技术要求,资源元数据记录维护规范检验元数据记录的唯一性、一致性、完整性和所链接的其他信息的有效性,资源管理流程规范则建立资源管理工作流程序和控制机制。(2)元数据规范管理机制,主要指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各种元数据规范和管理规范(包括本节涉及的管理机制规范)本身的管理规定,具体说明各种元数据规范和管理规范的描述格式和描述语言、内容描述或编码规则、公共存放位置(以支持开放搜寻)、公共登记要求(以支持元数据规范登记系统功能)、与相关资源内容的链接要求、与相关定义或标准文件的链接要求、范例记录编制及其存放与指向要求、版本管理制度、定期审查要求、审查责任人员、管理流程规定等,从而保证元数据规范或管理规范的有序、可靠和可持续管理。(3)用户使用管理机制,指对信息资源使用的控制机制,包括合法使用范围规范、用户身份认证方式、使用授权方式、使用审计程序、隐私保护政策等。需要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资源使用控制。针对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狭义控制指对导航系统内学科信息资源的使用控制,广义控制可能包括对导航系统中的扩展信息、词表数据、规范数据等的使用控制。无论是否限制用户范围,都应确定使用控制规范(因为不限制用户只是使用控制的一种特例),界定什么使用主体(Subject)在满足什么条件(Conditions)下可对什么使用对象(object)行使什么使用行为(actions)。这里,使用主体可能是用户或用户组、用户或另一系统,使用对象可以是具体资源、资源范围或数据对象,使用行为包括读、写、改、转换、析取等,而条件可能是使用登记、身份认证、阅读版权申明、填写保证条款、支付费用等。其中某些条件的验证与实现可通过链接第三方程序来具体实施,例如身份认证、支付费用等。CSDL学科信息导航系统将提供学科信息资源的公共浏览检索,但为统计使用情况、了解用户特点,需要进行(往往是隐蔽的)使用统计;对与学科导航信息相链接的用户讨论区、用户发表区等扩展信息和个性化定制等扩展功能,将限制用户范围、要求身份认证;支持各种规范数据的公共查询和阅读,但严格控制对它们的删改;另外,可能只允许其他CSDL学科信息门户和授权用户批量搜寻和下载导航资源来支持分布式导航信息组织和集成定制。8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开放描述所谓开放描述,指信息系统通过开放语言和规范方式来描述自己系统的数据对象、规则、管理控制机制和操作过程,支持系统间互操作和基于智能的运行操作与管理。通过开放描述,将形成关于本系统不同描述对象的描述文件,这些文件置于本系统公知位置或递交公共登记系统,第三方系统可以对这些描述文件进行搜寻,按照开放语言规则进行解析,从而使第三方系统(或智能)能自动地识别、理解本系统的格式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系统间的互操作。开放描述并不要求采用统一的具体描述格式,而是规定描述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底层语义和语法表示方法、标准扩展方式、标准转换机制等,因此不同系统可采用符合自己需要的不同具体方法或格式来描述实际内容,从而在保障各个系统的特殊需要和本地控制的同时,支持描述信息的开放搜寻、识别和系统互操作。对于CSDL学科信息门户及其学科信息导航系统而言,开放描述可分为描述方式和描述信息公布方式两方面的要求,目前阶段公布方式可采用在学科信息门户web服务器公知目录下以公开文件名存放描述文件,支持第三方系统开放搜寻;当CSDL元数据规范登记系统建立后,将描述文件提交登记系统进行公共查询。对描述方式,可有以下建议:(1)资源元数据格式描述,采用DublinCore作为元数据核心元素集,采用扩展元素或扩展属性从其他标准元数据集中复用相关元素来描述资源的其他特征,采用namespace方式命名所复用的元素或属性,采用XmLDtD或RDF方式定义整个元数据集,采用XmL标记和封装输出的资源元数据。(2)知识组织体系描述,采用DCSubject的encodingScheme属性描述资源元数据中标引分类词表,通过URL链接相应的定义文件或介绍文件;采用Xtm描述导航分类体系,其描述文件在一定的使用控制下也置于公知位置机制,供授权的第三方系统(例如其他CSDL学科信息门户)进行查询和调用,支持资源元数据搜寻和整合;逐步支持用VocmL描述的主题词表,相应词表描述文件可能作为第三方定义文件在说明性描述中予以链接,支持嵌入的智能检索功能。(3)管理机制的描述,涉及面向内部的管理规范和面向第三方的管理规范,前者包括资源组织、资源管理、元数据维护等,后者主要是用户使用控制。面向内部的管理规范可以是文本文件或HtmL/XmL文件,应存放在系统公知位置,供公共查询;但也可以用XmLDtD方式定义这些规范,一方面可支持这些规范的交换和复用,另一方面可支持对规范的自动解析和处理(当然需要尽量与国内外现有的开放描述格式接轨)。面向第三方的管理规范应尽量采用开放语言描述,例如用户使用控制可采用XaCL[26]来规定具体控制规范,在涉及隐私保护时参照p3p[27]制定隐私保护的政策与程序。(4)整体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描述,可作为学科信息门户信息架构(informationarchitecture)定义及其描述的一部分,采用wSDL[28]开放描述语言等方法,对基本信息(例如名称、URi、学科、简要描述等)、管理者信息(例如运营者、运营系统、联系方式等)、管理机制信息(例如关于使用管理、权益保护、隐私保护、定制控制等的描述文件名称、URi、描述规范namespace等)、组织机制信息(例如元数据格式、知识组织体系、模块结构体系以及它们的URi和描述文件地址等)进行描述,以便第三方系统搜寻和解析,支持学科信息导航系统的开放集成定制和作为第三方服务系统的开放嵌入。我们还将在学科信息门户及其资源导航系统的建设中继续探讨上述问题的规范建设,并希望与国内外其他单位进行合作。【参考文献】1SubjectBasedinformationGateways.2DeSiReinformationGatewaysHandbook.3nordicinterconnectedSubject-BasedinformationGateways.FinalReport.august2000.4Crossroads.h5isaacnetwork.6imeshtoolkit.7europeanLinktreasury.8DistributednationalelectronicResources.9nationalScience,math,engineeringandtechnologyeducationDigitalLibrary.10张晓林.开放数字信息服务体系:概念、结构与技术.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3)11ebXmL.12webServicesactivity.13BibliographyonevaluatinginternetResources.14Hofmanp,worsfolde.SelectionCriteriaforQualityControlledinformationGateways.15aDamGuidelinesfortheSelectionofResourcesforinclusion.16europeanLinktreasuryQualityassessment.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6

[关键词]通信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故障类型

[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94-02

1前言

通信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通信设施信息管理、监控、维护等目标,在整个通信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系统的开发目的是将计算机与地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构建新的系统可用于通信数据处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服务等方面,从而保证系统在科学的系统管理下安全运行,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工作效率。通信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主要功能是促进通信管理信息化,使得通信部门做各项决策工作前,都有科学的通信设施信息系统做保障。该系统主要是对地理信息技术改进得到的,因此,此系统除了为通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外,还能准确地对综合地域情况有详细了解。

2系统结构及功能

2.1系统结构和软件条件

此系统主要是以单机版的结构类型为前提,基于此融合了mapinfo公司的地理信息系统组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microsoffSQLServer2000,开发语言是microsoftVisualStudio2005C#。maps是mapinfo司向用户提供的具有强大地图分析功能的activeX控件产品。它是主要是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所以可以兼容大部分普通的可视化开发条件,例如如Vc、Ⅷ等,maps囊括了所有工具、属性以及方法等基本设置要求,可以满足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基本要求是极其简单的。

2.2系统重要功能介绍

该系统工虽然整个开发过程比较复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极为便捷,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的功能强大,完全可以满足通信设施管理的全部功能需求,系统的重要功能介绍如下:第一,地图管理能够根据需要将地图打开、数据输入、重要信息备份等地图管理功能。第二,空间数据图形的显示和管理。通常分为分层叠加显示数据与预先定义图层显示数据两种,分层叠加显示数据是指系统将不同层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传输给下一阶段,经过逐层传递汇总到系统的综合信息处理处,再将各层信息全面处理,把运行结果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而预先定义图层显示数据是指根据比例此,对图形的大小进行自动控制,可以结合实际需要对窗口进行一系列操作,保证图形显示效果最佳。第三,图形空间位置自动显示。应用空间定位系统,明确空间区域内的图形。第四,量算功能。此系统具有超强的量算功能,可以快速准确的捕捉图形的关键点坐标、计算出各种几何数据、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等。第五,光缆井信息确定。由于光缆井信息具有复杂性以及多变性,因此以往对其确定时难度较大,且得出的数据有巨大误差,只能作为参考数据。此系统几乎对光缆井的全部信息都能精确确定,并且能对相关图表特殊标注。第四,光缆故障处理。当光缆某部分出现异常情况时,该系统能够快速做出放映,通过对光缆线路分析,结合输入位置和设备的距离,准确判断出故障出现地点。

3数据情况与数据库设计分析

3.1通信设施数据的基本构成

通信设施数据可以直接讲为需要者传递专题数据,例如基站分布,大客户分布,机房,营业厅,通信井等。其中通信井数据是提供方用全球定位系统采集。用户应当能识别圆井、方井、自建井、它方井、共建井。在不同类之间难免重叠,因而设计使往往把通信井信息进行人为界定,并进行预设编码方便辨别(如表1)。

3.2地下通信光缆数据的特性

通信管理单位往往只是对管道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备案,但对各条光缆在管道内如何铺设却模糊不清,因此要想提高系统处理数据的精确性,就必须对光缆的实际状况仔细调查。瞎报为光缆调查表应该包括的主要数据,仅供参考。

结合表格所示数据分析,能够找到建立井和光缆间的关联,制定详细的程序对路由研究,了解光缆的基本情况,从而有效降低人工输入光电缆的劳动量(如表2)。

3.3数据库设计

第一,属性数据库。它基础工作量相对较大,要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数据搜集、整理目前资料、制定表格。数据库设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本系统基于SQLServer2000构建而成。数据库中含有几类属性信息表:井信息表、基站信息表、重要用户信息表。属性特征表信息通过关系型数据库来实现,遵照规定标准执行。在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接合方面,应使用特殊字段接合手段。现在用光缆井举例:把实地调查的井数据传送到系统中,那么提前编制的程序就会完成标号工作,可以输出不同井的信息,然后在将这些信息逐个接合,这样就实现了空间地理对象和数据库信息的完美结合。第二,多媒体数据库。此系统的组成极为复杂,不但含有基本数据,还能把各种多媒体数据转化成不同格式存储在系统中,也可以通关属性数据库实现空间地理对象与多媒体信息的有机结合。

4突出功能实施效果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可以在mapX5.0软件操控下完成二次开发,因此该系统的升级过程是比较简笞的。下面笔者结合系统中的光缆故障分析功能具体说明。

4.1光缆故障分析功能应用效果

通信光缆在整个信息系统中是最容易产生故障的部分,长期以来都是困扰通信管理部门的难题。现在采用此系统后,操作人员只需要在光缆任何位置安设仪器,那么就可以自动测出该点至光缆断口的距离,按照距离寻找故障位置及时修理。光缆在管道中铺设并不是有规则的沿着某方向,无规律性而言,这就增加了工人寻找断口的难度。光缆故障分析系统可以通过自动计算,精确断口出现地点,为光缆维修节省了大量时间,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4.2程序算法的数学形式分析

首先,使用者只需将鼠标任意选择一点,系统自定义为此点就是坐标面的原点;其次,随后把鼠标点投影到光缆的任何位置,那么利用相关数学公式就能推算出垂足点所在坐标,那么该点就是设备安放的位置;最后,推过一些列计算数据,最终确定数据分析结果。

5结束语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继续前行,通信设施在国家基础设施中仍然会占有重要地位。通信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直接决定了通信设施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要给予其高度重视,除了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外,还要鼓励从事此方面研究人员不断创新,从而为通信设施稳健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晨,刘宏英,物联网在通信设施管理中的应用[J],卫星与网络,2010(12)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7

[关键词]web2.0 社会性网络 网络用户 社会语义 信息交互 信息自组织

[分类号]G350

随着以强调用户社会联系的web2.0社会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用户及其之间的有效联系业已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一个焦点。网络用户的有效社会性联系是基于web2.0社会网络信息生成的关键因素,对其群体行为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尤显必要。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社会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页)。显然,在社会联系中,基于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在某种程度上,网络社会也概莫能外地体现出这种因不同“生产力”水平而产生的不同“交互作用”的现象,并由此明显地形成了不同的网络阶段。因此,其所产生的网络“社会”结果的基本元素应包括:特定的用户群、特定的网络行为及其特定的交互方式。就web2.0而言,做为“反映客观事物联系的基本概念本质”的“社会性”的基本“范畴”,它相应地包括网络用户、网络用户的行为及其交互方式。而网络中不同的“交互”技术及其方式则是产生不同网络形态的直接诱因。而web1.0与web2.0的本质区别则明显地是由于“网络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即web1.0环境的网络用户仅是作为信息接受者单向地获取信息,而web2.0环境的网络用户则通过与其他用户的有效联系,融信息接受者与提供者于一身地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又提供了信息的双向过程。因此,强化用户间的有效联系也是web1.0与web2.0的明显区别。再者,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web2.0用户的社会及有效联系的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学术性网站与交友类网站的用户交互行为及特征就因其物理空间交互深度的特性而产生较大的差异。同样,网络用户利用网络目的等个体差异也会造成社会的差异。如根据2008年日本《信息媒体白皮书》调查结果,“融入社会”的web2.0网络的应用占网络应用的5.6%,而博客等的实施不是被动而是双向利用。可见,“交互”已成为社会性网络用户的鲜明特色。

显而易见,web1.0与web2.0网络用户社会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其单向地通过浏览器静态地获取信息与交互地通过网站动态地交流与创建信息;而web2,Q的信息交流则主要是通过用户发现新内容,或通过新内容而联系用户的模式。后者的社会性网络本质乃为传统人际社会的网络映射。其诱因可分为传统人际网络交流的需要在虚拟空间延续的内在动力和“社会性软件”应运而生的外在压力合力的结果。

1 “仿生学”群体行为研究的热点认识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功能、能量转换、信息控制等各种优异的特征,并把它们应用到技术系统,改善已有的技术工程设备,并创造出新工艺过程、建筑构型、自动化装置等技术系统的综合性科学。在现代仿生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下,探索动物种群的特征和规律,为人类行为服务也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如综合性学术期刊英国nature杂志就曾经较高频率地登载了动物及人类群体行为规律研究的相关系列论文。这些研究为探讨人类群体行为,特别是信息行为的规律及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认知视角。

1.1基于个体“社会联系”的群体行为

“社会联系”是动物“物以类聚”的基础,也是反映其群体特征的个体行为得以释放并相互产生影响的动因。无疑,其行为结构乃是“群体中的个体既相互生成社会联系而又深受其所生成社会联系的影响”。这种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联系的本质体现了“复杂适应系统”的自适应特征,即:群体中的个体以社会环境为背景来调整其交互方式;而一致的社会交互也使群体如同一个具有传感装置的自组织系统。显然,这种群体行为为解读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规律及应用提供了借鉴。目前许多网站中用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数据挖掘技术就是针对其“从海量用户信息行为数据中发现有意义的行为及规律”,并将规律主动地折射到表征其群体特征的潜在用户上。例如,颇具代表性的“社会导航”就明显地体现出这一基于个体“社会联系”的群体行为的本质特征。源于亚马逊网站――“社会导航”的广泛应用,为用户有效地获取关联性信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亦由此升华为网站信息构建的“用户、内容、背景(社会联系)”三者交集的核心理念,并成为网站面向用户信息服务的关键定位和具体体现。

1.2基于“平等”激励合作的心理动机

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交流”是人类“物质”需求满足后的基本“精神”需求。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行交流的逻辑起点在于对“平等”理念的追求,“平等”已成为激励合作的互惠互利并维持其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其合作结果也是经济学视角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成因,即如果社会成员均做出积极贡献,则其“社会福利”将得到最大化。无疑,追求“平等主义”乃是网络信息交流的极大魅力,也是社会性网络“草根用户”数量日益激增的根本原因。显然,基于“平等”理念的“社会联系”也是网络用户走向“社会交互”的内在基础。如web2.0网络的应用之所以占网络应用的5.6%,就在于网络空间中追求平等的“去权威化”的对等交流模式,也由此激活了用户交流的潜能和放大了信息的关联程度,并相应地带来了网络信息的过度“离散效应”,从而为“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内在动力。

总之,上述“仿生学”意义上用户行为的相关认识旨在以群体行为为切入点,揭示出决定社会性网络特点的相关基础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2 网络用户信息社会交互行为的分析

自从计算机出现以来,作为计算机使用者的用户角色及与其工具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向纵深化发展,明显的目标定位乃是不断提升交互的形态与程度,并逐渐体现出“媒介即内容”的结果。从交互形式来看,也历经了从人机交互(HCi)――人信息交互(Hii)――社会交互(Si)的发展动态。交互形式的演进及其动力因素,如图1所示:

就“社会网络”未来发展的社会交互而言,它是指传统环境下某一组织机构成员之间的联系,既指某一组织机构或某一社会活动范围内成员间的非正式网络,或某一组织机构针对特定社会活动的非正式联系,

亦或某一群体内日常有意义活动的人际交往和联系。显然,该概念所意指的空间和范围业已展延到数字化的网络空间。总结了传统社会传播理论中“社会交互”的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结构维”是指机构或人群中非个体结构的联系,它强调了社会系统的特性;“关系维”则强调根据个人交往历史而形成的人际交往,它立足于因信任、友谊和尊敬基础上的人际关系;“认知维”突出了因观点、意见的志同道合而形成的“人以群分”。上述物理空间的社会交互的认知特性同样也折射到了数字化的网络空间中,即基于web2.0社会网络的交互形态也反映出来了。特别是“关系维”和“认知维”,社会交互反映出了基于个体行为的群体行为特征。正如同人――信息交互不再涉及机器及媒介一样,社会交互也不过多地考虑形成人际联系的媒介及内容,以突出人际联系。总之,透过交互形式的演进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内容间纵向的有效关联和用户横向的有机联系及其结合与互动,是交互形式动态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并最终导致“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形成,如图2所示:

无疑,“社会语义信息系统”将整合各自发展的“社会网路”和“语义网络”,其功能将深度地实现以内容联系用户,以用户放大内容的聚合效果,昭示了社会网络、语义网络内在一体化而形成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的必然走向。

就基于web2.0的社会网络用户群体行为而言,其特征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交互性、创建性。然而,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中的网络用户群的社会亦存有一定的差异。web2.0的网络用户大体可以分为交友型、创新性和猎奇型,其社会亦具有一定的区别。交友型主要是通过加强联系人或好友,建立用户与用户之间联系的形式;创建型主要是通过个体根据用户或内容联系而创造新内容的形式;猎奇型主要是通过感兴趣的内容而分享信息内容的形式。交友型和猎奇型反映出社会网络交友的群体行为特征;创建型则明显地体现出学术圈子中基于共享思想碰撞的、创新的群体行为特征,即用户创造内容(UGC)。

3 “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社会性网络信息的生成机理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指自然界自发形成的宏观有序现象。它在某种情况下,是对比利时著名化学家普利高津“耗散结构原理”理论的“系统通过与外界输入负熵流以达到系统有序和平衡状态”的补充,并成为复杂性系统的特征。显然,社会性网络信息的生成机理本质上体现了这一“自组织”现象。即随着时间的持续,其内部状态的无序性总是自发地减少,有序性总是自发地增加。在社会网络信息的生成结构中也体现出较为强烈“信息自组织”现象,它是指作为信息系统组成要素的信息,由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协同性或默契性而形成特定结构、功能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如以web2.0网络应用中的“标签”(tag,特别是社会标签)和“民间分类”(folkxonomy)为例,它们是以所流行热点话题为导向的,由用户自发所形成的网络信息关键词性质的“标识”。尽管这种“跟着感觉走”的信息表示方式尚无法完全本质性地表征信息的特定内容,但所生成信息的过程却体现出强烈的“约定俗成”和“积非成是”的社会语言现象规律。可见,网络用户之间的信息行为还是以社会联系为纽带的“圈泳现象”。再者,“闪客”和“播客”的信息生成模式也是信息自组织的结构。它是由“人――信息――人”的循环放大的有机过程,似这种“人――信息”交互(Hi!)的过程明显地体现出了网络用户之间认知互动的循环过程,即信息系统无需外界指令而能自行组织信息、自我走向有序化和优化的过程。

因此,从信息“自组织”的视角来看,web2.0提供一个由用户广泛参与的交互式信息交流平台,而其网络内容的产生则有赖于用户之间的有效协同。

4 基于“社会提示”的社会导航分析

既然社会网络用户的行为是彼此相互参考,其过程则是以一定的“社会提示”来提升群体的智能。研究表明:通过导入社会提示(socialcues),动物群体中的个体可以获得反映其群体应对环境的高效的应变能力。该理论可为社会网络的理解以及信息导航的理念及技术开发提供极为重要的理论支撑。

“社会导航”本质乃是通过基于个体行为的基础数据的内容挖掘探究所隐含的反映群体特征的规律,并将这一群体特征的规律以“社会提示”,即“社会导航”的方式引导其他网络用户,以最大化地提升群体用户智慧具有“传导效应”的交互过程。抽象地形成“人一信息交互”(Hii)的“社会导航”形成过程,如图3所示: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亚玛逊网站(省略)图书推荐模式,再到中文的豆瓣网站(省略)读者群的构建,现在这种旨在提高“集体智慧”网络导航模式的应用有了极大的推广,如除了电子商务网站的产品推介外,各种专业数据库也大量地运用这一基于“社会提示”的内容聚类方法。此外,它也可发散地用于解决某些复杂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笔者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呈组关联的诸多社会问题,并将其运用到体现“社会系统工程”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站建设上,以有利于标本兼治地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基于个体的用户信息行为规律研究及其应用价值挖掘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开发出有效的信息服务方式,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的新定位――“信息即服务”(informationasaServ-ice)。

5 面向交互的社会性网络信息离散现象再思考

社会性网络的信息自身所形成的自组织结构是其信息生成必然的逻辑过程,这一过程也带来了利弊俱现的结果,即在便利用户信息交互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信息资源过度离散的现象。

“离散现象”是指由于信息交互过程的加剧而导致的网络信息内容与初始信息之间相关性的渐行渐远,特别是不同认知结构的用户对同一表象主题特征理解的主观性与相对性,以及网络信息内容标志过程中追求“时尚”的特色,均显著地对社会网络信息资源的过度离散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信息计量学中著名的布拉福德定律在此仍然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根据布拉福德定律的“离散现象”,可做出如下的“替代”:将网络中的标签(tag)近似地替代传统的期刊,将网络中相关信息内容近似地替代传统的相关载文量,则同样可以发现网络中所体现出的“核心区、相关区和无关区”标签内容的现象,而其中的偏态结果则更为强烈。笔者于2009年11月2日搜索了著名视频网站(www.省略),以“实拍北方各地今秋以来最大范围降雪”为初始视频,找到了最为相关的9个初始视频,并分别以其所标注的相关标签(大雪、天津、河北)为链接,获得了如表1所示的检索结果:

根据表1的统计,即便与初始视频最为本质相关的标签,其所包含的与初始信息的相关信息比例也是极低的,内容的过度离散可见一斑。既然目前社会网络导致相关信息分布的过度离散,加强内容间的本质关联已十分必要,语义的整合已成为社会网络信息资源组织过程中刻不容缓的目标。此外,加强与具有“相同社会特质”网络用户的社会联系也是抑制这种过度离散现象的有效方法。因此,前面所论及的“社会语义信息系统”的建设无疑已成社会网络的必然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8

20xx年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办法最新全文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提高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基本信息规范〉的通知》(教基厅〔20xx〕10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教基一〔20xx〕7号),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在全省统一实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20xx〕5号)和《关于在全省统一实施中小学学籍网络化管理的通知》(皖教秘基〔20xx〕104号),以及学籍管理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等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中小学生学籍信息,包括学籍主管单位、学校、班级以及学生个人信息。

第四条我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实行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属地管理、学校实施的管理体制。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全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定学籍信息化管理政策规定,指导、监督、检查全省中小学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

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督促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学籍信息化管理规定,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指导、督促、检查其直管学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直管学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应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相应管理,指导、督促、检查学校的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校负责应用电子学籍系统开展学籍信息化日常管理工作,采集、录入、上报、维护学籍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五条本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采用自建管理系统,并与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对接。

第二章学籍信息

第六条学籍主管单位为学校所属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籍主管单位信息和学校信息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由省级管理员在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中初始创建学校时设定,同时提供系统使用账号。

第七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学籍由学区中心校统一管理,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中通过学校信息维护功能进行分校添加和维护。

第八条学籍主管单位信息包括单位代码、单位名称、所在地行政区划码、单位地址、所在地区类别、所在地经济属性、所在地民族属性、联系电话等信息。

第九条学校信息包括学校标识码、学校名称、学校编码、主管单位、联系电话、学校办别、驻地城乡类型、学校类别、学制等信息。

第十条班级信息包括班级名称、班主任姓名、建班年月、学制、班级类型、荣誉称号等信息。

第十一条学生信息包括学生家庭、简历、变动、考试、评价、奖励、处分等信息。

第三章入学和毕业

第十二条新生入学时,学校要组织采集并在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中录入新生信息。义务教育一年级学生,录入学生基本信息后,由系统自动分配学籍号和地区学号;义务教育七年级和高中一年级学生沿用义务教育六年级和九年级时的学籍号,地区学号由系统自动重新分配。新生通过系统的人像采集或者照片导入功能采集照片信息,各学段初始年级学生都必须采集学生入学当年的照片信息。

第十三条学籍号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生成,一人一籍一号。学生居民身份证号码为学生在学籍系统中的唯一标识号,对于暂无身份证号码的学生,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号码为标识号,填写上报学籍。

第十四条禁止为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在本管理系统中建立学籍,禁止使用虚假材料建立学籍,已经取得学籍的学生不得重报学籍。

第十五条学校在每年秋季开学后组织新生信息采集录入,并通过学籍信息网络化系统的新生预审核功能,提交给学籍主管单位审核。学籍主管单位在收到学校提交的学生信息后,及时完成新生信息审核。新生的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工作需在每年的9月30日前完成。学籍主管单位完成对新生学籍的审核后,新生正式注册入籍。

第十六条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按照学校办学规模和有关规定控制班级数和班额,禁止在学籍管理系统中以虚拟班级为学生建立学籍。

第十七条学校要及时对学生的简历、成绩、评价、奖励、处分等信息进行录入和维护。此类信息由学校自行通过系统的信息维护或者excel导入功能进行操作,不需报学籍主管单位审核。

第十八条学校在学年结束后,开始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操作,登记毕业班学生的毕(结)业等信息。义务教育阶段由学校进行毕业信息的维护,通过系统的义务教育完成学业管理或者毕业生信息excel导入功能进行毕业生信息的维护,完成毕业。高中教育阶段的学校通过系统的高中毕业管理功能进行毕业生信息的维护,然后提交学籍主管单位审批,待学籍主管单位审批后,方可完成高三学生的毕业。学校须在每年的7月31日前完成毕业操作。

每年的8月1日为系统学年升级的时间,全省统一进行系统的学年学期变更,从上学年的下学期升级到新学年的上学期,所有在校生的年级自动升一级。

第四章变动和审批

第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规范办理学生的学籍变动手续。学籍变动与审批均要通过安徽省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进行,仅有纸质材料一律不得受理。逐步推行使用学籍管理专用电子章。

第二十条学生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调动,户籍及家庭住址变动或其他正当理由需转学的,必须通过学籍管理系统进行转学流程操作。特教学校学生转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或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转入特教学校就读的,可不办理转学手续。

第二十一条省内转学,由学生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持转学有效证明材料向流入地学校提交转学申请,流入地学校审核同意后,通过学籍管理系统录入转学申请提交流入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审批。流入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通过学籍管理系统及时提交流出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进行审核确认,流出地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与流出地学校进行核对后,通过学籍管理系统审批并反馈意见。审批通过,学籍转到流入地学校,流入地学校接收入学,流出地学校不得保留学籍。

第二十二条跨省转学,转入的学生,需在系统中使用跨省转入功能,通过学生学籍号调取学生外省学籍信息进行转入操作,审批通过后完成转入操作。转出的学生,须由外省转入校办理转学手续,转出地在收到学生转学申请后,予以审批确认。

第二十三条跨境转学,转入的学生,应接续原来的学籍档案,对从未在境内建立过电子学籍的,应到学校的学籍主管单位补办学籍。转出的学生,需在系统中使用跨境转出功能,要详细注明变动去向、变动时间、变动原因,提交学校的学籍主管单位审批。

第二十四条转入学校和其学籍主管部门、转出学校和其学籍主管部门应当分别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学生转学电子学籍审批,超出时限,系统默认审批同意。

第二十五条在办理转学手续的过程中,各地学籍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城市本地户籍学生择校转学和高中学生利用虚假材料达到同城借读目的情况的监管。凡属本市区户籍学生转学择校的,以及利用虚假材料从外市区转入本市高中借读的,一律不得办理转学手续。

学生转学一般应在学期开学后或结束前1个月内进行,学期期中确有正当理由需要转学的,应予妥善解决。

第二十六条学生在就读期间,发生休学、复学等变动时,学校要及时在学籍信息网络系统中提交变动审批。

第二十七条学生辍学的,学校要及时在学籍信息网络系统中提交记录,教育主管部门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变动信息的审核工作。

学校应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情况依法及时书面上报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义务教育阶段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并利用电子学籍系统进行分类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辍学的,就读学校的学籍主管部门应于每学期末将辍学学生汇总转交其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

第五章管理和安全

第二十八条系统用户分为教育厅用户,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用户和学校用户三类。教育厅用户具有对全省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查询、统计等功能。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用户具有对辖区内所有学校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数据维护、查询和统计等功能,学校用户具有对本校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数据录入、维护、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第二十九条学生学籍信息经系统上报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照片等关键信息不允许修改。如有信息需要更正,学校应提交变更申请,由学籍主管单位进行审批。

第三十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做好学籍信息保密工作。学籍管理员要保管好登陆的用户名和密码,密码必须保证一定的复杂度,并定期修改。

第三十一条学籍信息由学校组织录入,经学校校长(学区负责人)审签上报。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负责本辖区学校报送的学籍信息的审核审批,并提交本级教育部门负责人审签。各学校校长(学区负责人)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审签学籍信息,必须同时签署诚信承诺书一并报送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分别将本校、本地在籍学生名单分班级在本校或本地以适当方式予以公示。省级和设区的市级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各地上报学籍信息和录入审批程序抽验等方式,督促各地和学校规范学籍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学籍信息质量,检查结果以适当方式公布。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遵守学籍管理规定,恪守职责,严格把关,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程序规范、信息全面、准确、真实。

第三十二条中小学学籍管理是中小学管理的重要基础,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必要的保障,确定责任心强、业务熟悉的人员专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和主管人员的责任。

(一)未按规定对学生学籍进行及时录入、变动和上报的;

(二)填写、上报学籍数据和相关信息弄虚作假的;

(三)伪造、改动学籍数据的;

(四)不能及时为学生办理入学、转学、休学、复学、升学、毕业等项手续的;

(五)有意刁难学生转学,使得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延误或不能及时入学的;

(六)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的;

(七)违反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影响学籍数据准确、完整或学生权益的其他事项。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9

关键词:信息系统优化;财政职能;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137-02

信息系统优化成为目前趋势,以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能够更好地现财政职能,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财政职能合理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的发展,明晰信息系统优化和财政职能的基础概念,结合目前形势综合考察实情,做出科学化合理化的思考,得出可行性高的具体措施,真正做到以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

1信息系统与财政职能

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能够利用计算机及日益强大的网络技术来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整合与分析,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提供真实有效的具体数据进行相关工作的评判,以便让决策者作出更正确更贴合实际的决策。信息系统有输入、存储、处理、输出、控制五个基本功能,优化信息系统可以从这五个基本功能着手,主要涉及计算机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也就是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当然还要对信息系统的特性特点和主要涉及技术开发方式,或者关于使用方面和需要注意的要素等等方面进行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调节我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其职能有调节资源合理配置,控制收入分配,保持经济正常运转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各个方面协同配合。但最最重要的是财政职能的基本定位,就是对人民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就奠定了财政职能的基调,也是我们在优化过程中决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的要财政职能日渐转变,首先是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快政府职能和观念的转变,再者是要结合法律法规,协调发展,还要认清形势有步骤有思想的逐步推进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在优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优化信息系统的同时也要注意财政职能的转变和主要基本点。才能有更具体有效的合理推进财政职能的发展。

信息系统和财政职能,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实际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和财政职能的特性都不容忽视,都要作为合理优化过程中的依据和参考点,要把信息系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也要极度配合财政职能的特性和变化。才能够真正发挥好信息系统的最大优势来落实财政职能。在优化和落实的过程中,也一定不能小觑时代潮流背景,结合时代的趋势,适时地作出相关决定和举措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2目前现实状况及优化过程中出现问题

2.1信息系统发展不够成熟,科研技术不到位

我们处于信息时代,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方各面还处于学习阶段,技术不够成熟。未来信息系统一定是主流,不管是企业学校还是政府单位,都将和信息系统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让我们更简单地从复杂难懂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从而对工作进行整理,目前信息系统处于刚刚应用阶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也获取了更多有效信息,但是相关操作人员和科研技术依然需要不断发展和提高,来适应多变的需求。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发展阶段,财政职能需改善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来进行不断的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也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需要财政职能进行宏观调控干预和转变,财政职能也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财政职能也在转变的过程中,在打造以为人民服务为主的职能转变和观念转变。

2.3信息数据真实性有待考究

信息时代就是数据化的时代,都是依靠数据进行信息系统的相关分析,作为直接依据,所以可见数据的真实性有多么的重要。而经过相关新闻的考究可发现目前的数据存在造假现象,那么整个数据分析都失去了意义。造假账,虚报价的现象比比皆是。这源于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也缺乏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严格控制数据来源才能保证信息系统的真实性,才能做到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

2.4财政职能缺乏针对性,多空谈,少实做

财政职能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服务人民,但是调节范围大从而忽视了个人利益,应该要层层分解,多级调控。确保人民的利益和权益。财政职能是根据国家形式制定的,这样就可能会牺牲个人利益来满足国家利益群体利益,所以要根据人名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发挥财政职能,实事求是,实地干事,少空谈大道理,加强问题的关注度和针对性。

2.5信息系统的覆盖面不够广泛

我国贫富差距大,北上广和沿海地区较发达,信息覆盖概率高,但是我国的内陆和西部地区依然有贫困现象,信息覆盖率低,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能够通过数据及时的反映出来。因为贫困地区条件艰苦,所以高精尖人才大多不愿意去贫困地区开发研究,设备设施也不够全面,制度也不够完善。

3合理落实财政职能的措施与改进方案

3.1加大培育信息系统科技方面的人才,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我国的信息科技有待加强,首先从资金投入力度入手,加大信息系统的研发资金,来保障信息系统的优化提升。其次可以在大学研究生等鼓励选择信息系统相关方面,确保我国的信息系统研发人才,然后要注重培养我国高尖人才,要即使更新信息系统相关国内外信息系统,保证设施人才和资源。

3.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信息系统

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弊端,要根据社会的具体情况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定的合适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才有科学的财政职能,要做到以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就要保证财政职能与时俱进,多反思自身的体制缺陷,多学习国内外先进体制和相关的知识体系,做到科学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到科学落实财政职能。

3.3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规范数据来源

源于目前的现状,首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对造假数据的进行严厉惩罚,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其次要加强数据真实的重要性和职业道德操守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数据真实是必须保证的。最后要对数据来源进行核查,来防止数据虚假无效,从而做到优化财政职能。

3.4树立新思维,抛弃过时的旧观念

思维要更新,必须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的潮流和最新科技取其精华,整合旧的思维方式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最新的理念来优化信息系统,以前卫的思想来看待我国财政职能,树立新的思考思维方式,让优化的进程具有时代特色。做到及时更新信息系统,用最先进的理论和设备来调整,及时调整改善财政职能,做到符合民心贴和实际,在以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的进程中更需要新思维来引导发展。

3.5U大信息覆盖率,加强贫困地区数据收集

我国贫富差距大,导致落后地区的信息系统不完善,数量信息覆盖率极低,要推动我国经济均衡发展,重点扶植贫困地区,实地考察具体数据解决当地实际问题,派高尖技术人员去贫困地区支援考察,贫困地区不能小觑,贫困地区的问题才是我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扩大信息覆盖率,优化信息系统,来落实财政职能。

4总结

当今处于信息化时代,结合时代潮流来完善我国的政策制度,以优化信息系统财政职能,这个过程中需要发现挖掘发现问题,需要结合中内外的知识,独到的见解和思考和不断改善调整,才能找到最合理的方案来完善我过财政职能,才能够把当前科技技术利用的淋漓精致,才能以优化信息系统落实财政职能。

参考文献:

[1]张文修,梁怡,吴伟志.信息系统与知识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都燕妮.论公共财政框架下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D].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篇10

【关键词】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网络信息安全

近些年,国内外媒体、学术界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相关的研究专著也陆续面世。但大家对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使用一直含混不清,有人喜欢用“信息安全”,有人则认为用“网络安全”更准确。随之而来的,是对“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关系争论不休。有人说,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部分,因为信息安全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安全,还包括电话、电报、传真、卫星、纸质媒体的传播等其他通讯手段的安全。也有人说,从纯技术的角度看,信息安全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密码学,如各种加密算法,公钥基础设施,数字签名,数字证书等,而这些只是保障网络安全的手段之一。因此,信息安全应该是网络安全的子集。这些说法是否准确,可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解析。

一、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期之前,通信技术还不发达,人们强调的主要是信息的保密性,对安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也只侧重于密码学,这一阶段的信息安全可以简单称为通信安全。20世纪60年代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人们对安全的关注已经逐渐扩展为以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目标的信息安全阶段。网络安全随着网络的运用受到人们的关注。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信息安全的焦点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原则了,由此衍生出了诸如可控性、抗抵赖性、真实性等其他的原则和目标,信息安全也转化为从整体角度考虑其体系建设的信息保障阶段。网络安全同以前相比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成为科技界和政府研究的一个热点。例如,美国把网络作为人类的“第五空间”,和“领土”、“领海”、“领空”、“外太空”并列,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从历史角度来看,信息安全且早于网络安全。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内涵不断丰富。信息安全随着网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网络安全技术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定义

(一)信息安全的定义

目前,信息安全(informationsecurity)没有公认、统一的定义。常见的定义有以下5个:

1.美国联邦政府的定义: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系统免受意外或故意的非授权泄漏、传递、修改或破坏。

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信息安全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

3.我国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义:信息安全涉及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完整性和可控性。保密性就是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可用性就是保证信息以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完整性就是抵抗对手的主动攻击,防止信息被篡改;可控性就是对信息以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综合起来说,就是要保障电子信息的有效性。

4.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5.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定义:信息安全是指信息在生产、传输、处理和储存过程中不被泄漏或破坏,确保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并保证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控性。

从以上五个信息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美国联邦政府的定义主要侧重信息系统方面的安全,不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全面。我国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的定义强调信息安全的内涵及属性。百度百科把信息安全定义为网络信息安全,以偏盖全。而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的定义准确把握了信息的含义,它涵盖了上述四个信息安全的定义,表述最为准确和全面。

(二)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networksecurity)不仅包括网络信息的存储安全,还涉及信息的产生、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如何定义网络安全呢?从狭义来说,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所以广义的计算机网络安全还包括信息设备的物理安全性,如场地环境保护、防火措施、静电防护、防水防潮措施、电源保护、空调设备、计算机辐射等。

从两者的定义可看出,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对信息(数据)的生产、传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有相同地基本要求,如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等。但两者又有区别,不论是狭义的网络安全——网络上的信息安全,还是广义的网络安全者是信息安全的子集。

三、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

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如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4个内容:

1.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设备、设施(含网络)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有害气体和其它环境事故(如电磁污染等)破坏的措施、过程。

2.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指防止数据被故意的或偶然的非授权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辨识、控制和否认。即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3.运行安全。运行安全是指为保障系统功能的安全实现,提供一套安全措施(如风险分析、审计跟踪、备份与恢复、应急措施)来保护信息处理过程的安全。

4.管理安全。管理安全是指有关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管理手段,确保系统安全生存和运营。

信息安全主要研究内容有5个:

1.密码学。密码学是信息安全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现代密码学主要由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两部分组成。密码学研究密码理论、密码算法、密码协议、密码技术和密码应用等。

2.网络安全。网络安全的基本思想是在网络的各个层次和范围内采取防护措施,以便能对各种网络安全威胁进行检测和发现,并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确保网络环境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研究包括网络安全威胁、网络安全理论、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应用等。其主要研究内容有:通信安全、协议安全、网络防护、入侵检测、入侵响应和可信网络等。

3.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安全、访问控制技术、数据库安全、主机安全审计及漏洞扫描、计算机病毒检测和防范等方面,也是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4.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就是要求信息内容在政治上是健康的,在法律上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在道德上是符合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规范的。

5.信息对抗。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领域的对抗从电子对抗发展到信息对抗。信息对抗是为削弱破坏对方电子信息设备和信息的使用效能,保障己方电子信息设备和信息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综合技术措施。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和计算机网络对抗等。

显而易见,信息安全比网络安全的研究内容要广泛得多,网络安全只是信息安全的研究内容之一。

四、结论

综上所述,信息安全含义更广,涵盖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在实践中多指网络上的信息安全,而且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信息安全重点研究对象。因此,对一般网民来说可以把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同起来,大家能明白其所指。但在学术研究中,特别在不同学科的研究中,要把两者区分开来。信息安全属信息科学研究领域,网络安全属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两者有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周学广等编著.信息安全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谭晓玲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翟健宏编著.信息安全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信息安全.百度百科,/view/172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