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本市场的历史十篇资本市场的历史十篇

资本市场的历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5:27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1

关键字: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战略转型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5-022-05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正在经历深刻的转折。这既为银行的转型提供了辽阔、深邃的蓝海,又对银行的“弄潮”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实施全面创新,积极融入资本市场,避免被直接融资“边缘化”。

一、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为银行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一)推动商业银行实现功能转型

从国际范围内看,凡是商业银行转型比较成功的国家,往往是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在我国资本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功能转型受到很大的制约。随着资本市场变革的逐步深化,商业银行可以依托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开展交叉融合,进一步丰富资金清算结算、金融资源配置、金融风险管理和国民财富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实现由“信用和支付中介”向“全面金融服务机构”转变。例如,商业银行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流动性创造、风险管理和收益提升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再如,商业银行可以进一步拓展综合经营,更多地直接介入资产管理、承销、经纪等资本市场“核心领域”。

(二)给商业银行带来一系列业务机遇

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将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优化结构提供巨大的契机。传统业务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相关业务的发展空间将彻底打开,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有望长期、大幅提高。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资金融通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商业银行与证券经营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有望得到快速发展。融资融券、股指期货、t+0等的推出将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与券商或者券商融资公司之间的资金融通。我国企业开展资本运营的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放开银行为企业资本运营提供资金支持的有关政策限制,将是大势所趋。

新型产品在商业银行资金运作中的比重有所提高。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和创新,将为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提供更大规模、更为丰富、更高收益的产品,使其投资组合更加多元化。近年来,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金融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新型产品的总额以及商业银行的持有额都在迅速增加,未来几年将维持这一趋势,预计上述债券占商业银行持有债券总额的比率将从2006年末的3%上升到2010年末的接近10%。

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资金存放和结算业务有望进一步做大。一、二级股票市场的规模快速扩大,加之融资融券、金融期货和t+0回转交易的推出,市场交易将更为活跃,相应带动商业银行存放结算业务的发展。商品期货保证金存管结算业务将继续快速增长。衍生金融产品的发展前景广阔,将给商业银行资金存管和结算业务提供巨大的增长机遇。

资产管理(代客理财)业务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中股票、债券、基金等资本市场产品的比重将显著上升,银行直接为客户提供的基于证券市场的理财业务和通过下属的基金管理公司为客户理财的业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2007-2010年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净值的年增速在30%左右,届时每年基金管理费约为160亿元,其中银行系基金的占比将达到四分之一左右。同时,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QDii、QFii等资产的规模将快速扩大,还将推出专户理财业务。预计将带来20-30亿元的管理费收入。这也给银行系基金管理机构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此外,银行理财业务对于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QDii已经推出,目前额度已经超过100亿美元。将来银行QDii的投资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展到境外的股票型基金,发展前景看好。

给商业银行拓展资产托管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数量的增加和资金规模的扩大,将给商业银行不断拓展资产托管业务提供良好的机遇。估计2010年银行业基金托管收入将接近30亿元,年均增幅约30%。其他入市资金托管方面,预计2010年保险入市资金、QDii、QFii、企业年金、社保基金、券商集合理财资金、资产证券化资金合计,托管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托管年收入也将超过10亿元,年均增幅在30%左右。

商业银行代销资本市场产品有强大的优势。商业银行的机构网络、企业品牌、客户资源等优势将使其继续充当各种资本市场产品销售的主力军。以基金代销为例,预计2010年商业银行基金代销收入超过30亿元人民币,2007-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0%。

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范围将进一步拓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伴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商业银行将更多、更广地开展投资银行类业务。预计2010年aBCp承销可以产生数亿元左右的承销收入。企业和公司债券承销方面,只要监管部门批准,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开展相关承销业务。假设2010年企业债券当年发行额为2000亿元,其中由商业银行承销的份额达到50%,将给银行带来数亿元的承销收入。另外,商业银行可以积极争取开展综合经营,通过设立或者收购证券公司,直接开展股票承销等业务。

(三)有利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为丰富、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上已经开发出了债券远期、货币远期、利率互换、货币互换、资产证券化等工具。今后还将推出债券和货币的期权、期货以及信用衍生品等工具,从而建成比较完善的场外衍生交易市场,进一步丰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场内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将为银行间市场衍生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提供了透明度高、可靠性强的必需参数和盯市目标,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市场风险管理模型。

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将使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在来源、结构、运用等方面进一步得以优化:为银行利用境内市场补充资本提供了更为便利、更加多样化的选择;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资本结构。例如,商业银行境内上市后,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补充附属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资本运用能力,开展资本运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进行资本管理,丰富资本运用的渠道,提高资本运用的多样性和可逆性。

二、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对银行构成严峻的挑战

(一)给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负面影响

在资产业务方面,表现为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商业银行优质对公客户显著分流。首先,金融脱媒将导致银行贷款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银行工商企业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显著下降,而这一阶段正是金融脱媒比较严重的时期之一(图1)。从我国融资结构长期发展趋势看,预计2020年银行贷款占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额的比重将从目前的93%大幅下降到57%(激进的预测,表1)。其次,更多的大型优质企业更倾向于通过股权、债券、资产证券化等低成本的直接融资方式来募集资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使有潜力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获得资金支持,从而对银行优质客户造成显著的双重冲击。

在负债业务方面,表现为负债波动加剧,存款增速下降,对储蓄的影响尤大。从国际经验看,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一般存款的增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借入负债(同业存款)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商业银行负债的波动性加剧。由图2可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美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占负债的比重显著下降,而借入负债的比重则显著上升。

从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中长期影响看,我国金融资产的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金融资产中存款的比重显著下降,基金、股票、债券、保险产品的比重显著上升。保守估计,2020年末存款占我国社会金融总资产的比重将从2006年末的70%降低到57%(表2)。

与企业存款相比,居民储蓄的逐利特征更为显著。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迎来规范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及债券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居民将有品种更加丰富和收益率更高的投资工具可供选择,储蓄存款的增长将受到更加显著的抑制。预计15年内,储蓄占我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比重将从85%下降到60%左右。

(二)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组合中的比重会逐步提高,如何有效管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日益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其次,商业银行的利率、汇率、股票、商品价格敏感型业务的比重将显著提高,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更显重要。再次,客户的市场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考验其风险管理能力。最后,商业银行负债的稳定性显著降低,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更为突出,对其有效管理流动性风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三)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给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有“总量效应”、“价格效应”和“成本效应”三种。“总量效应”是指在利率受到管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相比没有竞争优势,直接融资的发展会使银行传统业务的增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其盈利的增长。“价格效应”是指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商业银行的利差收窄,从而使其盈利能力受到影响。“成本效应”是指商业银行优质客户的流失会造成其资产质量的下降,提高其风险成本,影响盈利能力。从美国银行业的情况看,20世纪60-70年代,其资产收益率一直较为稳定,但在80年代出现显著下降,资本市场的发展是重要因素之一(图3)。

(四)要求商业银行改进经营管理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第一,经营理念和经营定位需要转变。随着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支付中介”的理念和定位已经过于狭窄。必须依托和面向资本市场,逐步向“全面金融服务机构”的理念和定位转变。否则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第二,经营模式需要改变。在以分业经营为主的模式下,商业银行被限制在资本市场的活动,缺少“核心话语权"。长此以往,商业银行的微观经营效率和我国宏观金融稳定都会受到负面影响。必须适应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趋势,正视“脱媒”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在政策法规上加以突破,鼓励商业银行继续积极推进综合经营试点。第三,资源配置方式需要改进。为了平衡好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之间资源投入的关系,避免顾此失彼,需要改进传统的总量式、平均化、刚性化的资源配置方法。第四,激励约束机制需要完善。一些资本市场业务的驱动因素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有较大的差异,同时资本市场业务的发展又离不开有关条线、部门、分支机构的密切配合。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和做法,形成与战略转型总体要求相一致的、与资本市场业务特征相适应的、与经营业绩更为匹配的、更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积极实施创新,融入资本市场

(一)加快推进综合经营,巩固、深化战略联盟

密切关注综合经营政策动态,深入研究、适当调整综合经营的方案,争取进一步开展综合经营的试点,尽快在境内形成比较完整、强大的资本市场业务平台,培育证券市场的核心功能,增强为客户提供全面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的能力。

重点选择市场形象好、发展潜力大、较为“对等”的若干非银行金融机构,拓展、深化业务层面的合作,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互补共赢。同时探索与其他金融机构开展股权合作、共同推进综合经营的可能。

(二)完善产品开发体系,提高创新的速度和层次

完善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前台部门驱动的、密切分工配合的产品开发体系。加强资本市场产品开发的事前调研和论证,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充分了解客户需求,摸清同业类似产品的功能。健全产品开发的分工配合和资源配置机制。对同一时期内拟开发的各项产品进行综合比较,充分考虑客户和前台的需求,明确前中后台的职责分工、开发的先后次序和相应的资源配置,确保及时、高质量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完善产品开发的事后分析和奖惩机制,对产品销售情况、客户满意情况、产品开发速度、功能先进程度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分清有关部门的贡献和责任的大小。

加强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力争及早介入,形成先发优势。密切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积极争取新业务的试点资格。当前,可以重点关注融资融券、金融期货、新股认购融资、股票质押贷款、过桥贷款、企业债券承销,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年金入市资金托管等方面创新的可能。丰富、优化网上银行的功能,为客户提供高度整合、方便快捷、全国统一、富有个性的产品和服务。

(三)创新管理机制和方法,有效管理相关风险

完善统一管理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监控部门要对资本市场相关业务风险管理总体政策进行把关,对其他相关部门风险管理的整体状况进行监控,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的总体把握。剥离前台部门对资本市场业务有关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等进行管理的职能,划到相关的部门进行管理。创新风险管理方法,关注企业、个人客户参与资本市场活动给其信用风险状况所造成的影响,防范客户的市场风险变为本行的信用风险。健全和完善针对同业客户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加强市场风险的管理,逐步完善市场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

创新资本管理方法,实现资本管理从粗略、单向、间断型到精细、双向、连续型的转变。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和发展资本市场业务,对表内和表外,银行和集团的资本实施灵活、有效的管理,合理募集、科学配置资本,稳步提高资本收益,实施双向微幅调整,始终保持较为恰当的资本充足率。量化分析股权投资和兼并收购对本行资本充足率及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通过资产证券化手段来加强资本管理,等等。

(四)创新资源配置方法,建设高效的分工协作机制

推动资源“硬配置”到“软配置”的转变,确保资源配置能够兼顾各方面的需求。从统一化的配置向差异化的配置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配置向市场化手段和行政性手段相结合的配置转变,从注重总量刚性控制向更加注重通过激励措施来优化资源配置的转变。

以科学的利益分配和绩效评价为基础,完善分工协作机制。对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实施捆绑考核。提高资本市场业务的考核权重。加大对重点业务发展进行专项奖励的力度。根据其成长规律和生命周期,拉长对新业务的考核周期,允许初期出现战略亏损。。对前台部门的考核更加注重横向比较的因素。加大前台部门满意程度在中后台部门考核中的权重。

i注:本文所指的资本市场不包括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2

[关键词]世界历史资本意蕴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观点,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动力机制的探讨也就成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人们以往关注较多的是生产力与交往及其互动关系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作用和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理论,而对资本的积极作用却关注不够。本文旨在对资本在世界历史形成中的积极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并彰显其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世界历史与资本的本性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的结果。那么,资产阶级为什么要拼命“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呢?马克思认为,这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流通时间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限制;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减少=剩余价值的减少:资本价值自行增值过程的障碍或限制。因此,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的本性是无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为此,它必然要打破以往行会制度的限制和地方上的限制,使整个世界和所有生产方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这种统治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民族社会内部,资本把任何劳动都变为雇佣劳动,并打破生产和交换上的一切行会限制和地方限制;另一方面,在国外,资本通过国际竞争来强行传播自己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上所有的生产方式都服从自己。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随着资本的发展,国内市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小,以致成为资本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要实现资本的不断增值,资本家必定要突破国内市场而走向国际市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资本的本性可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虽然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了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资本事实上就是这样开创出世界历史的。

资本走向世界,开辟国际市场,最初是由商品流通领域开始的。随着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的不断渗透,生产的国际化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趋势,并且,生产的国际化最终战胜流通的国际化而在整个市场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在生产国际化的带动下,各种经济因素也日益向国际化方向发展,最终使各国经济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世界市场总体。“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值得指出的是,资本的这种国际化扩张,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日益显现出强劲的势头。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本已深入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

资本开创世界历史的冲动完全是出于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但是,当它这样做的时候,却不自觉地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力量。马克思从“普遍性”的角度看到了资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认为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不光创造出一个普遍的劳动体系,即剩余劳动体系,而且创造出一个普遍利用自然属性和人的属性的体系,创造出一个普遍有用性的体系,这就必然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快社会发展进程。因此,马克思讲:“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并创造出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由此产生了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可以说,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还是世界历史的开拓,都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是资本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二、世界历史与资本的形成、发展

马克思不仅从资本的本性上分析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而且从资本的形成、发展上考察了世界历史的形成。

最早的资本,出现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集中在城市的行会里面。这些城市的资本是自然形成的资本,它体现为住房、手工劳动工具和自然形成的世代相袭的主顾,由于交通和交换不发达,资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只好父传子、子传孙。这种资本不同于现代资本,它不是以货币来计算的(用货币来计算,资本体现为哪一种物品都是一样的),而是与所有者的完全固定的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完全不可分割的,因此,它是一种等级资本。这种等级资本,虽说是一种最初级的资本形式,但相对于旧的剥削方式来说,它毕竟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这种等级资本,总起来说,发挥作用的范围还是很有限的。它产生并生存于等级森严的行会之中,自然首先要受到行会制度的严重束缚,封建割据和行会的种种措施使得它的交往能力极其有限,同外部的交往不多,尤其是同本民族、本国家以外的交往更是微乎其微,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很不密切。所以,等级资本不可能真正打破地方限制而建立起世界性的联系。但它确是朝着世界历史方向走出的第一步。随着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商业和生产发生了分离,商人阶级开始形成。“越过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而向前迈出的第一步,是受商人的出现所制约的,商人的资本一开始就是活动的,如果针对当时的情况来讲,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本。”随着商业往来集中在特殊阶级手里,随着商人所促成的同近郊以外地区的通商的扩大,于是在生产和商业之间也产生了相互作用。商人可以根据市场的预期变化来组织生产,因而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扩大了生产内部的分工。城市彼此间发生了联系,新的劳动工具从一个城市运到另一个城市,生产和商业间的分工随即也引起各个城市间在生产上新的分工,在每一个城市中都有自己特殊的工业部门占着优势。商人资本的“活动”性又使交往不断冲破地域的限制,使民族交往、国家交往日益发展起来,“最初的地域局限性开始逐渐消失”。

继商人资本之后,资本的又一跨越就是工场手工业的出现。相对于商人资本而言,工业资本是一种更高级的资本形式,能满足更大的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工场手工业一出现,就吸收了大量自然形成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活动资本的数量;同时,它还吸纳了大量力求摆脱行会控制的农民充实自己的劳动力资源,这样,工场手工业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增加和工场手工业的繁荣,各国之间开始了竞争,而且越来越广泛和越来越残酷。这种竞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工场手工业由于其本身的脆弱性,是不能离开保护的:“在国内市场上实行保护关税,在殖民地市场上实行垄断,而在国外市场上则尽量实行差别关税。本国生产的原料(英国的羊毛和亚麻,法国的丝)的加工受到鼓励,国内出产的原料(英国的羊毛)禁止输出,进口原料的(加工)仍受到歧视或压制(如棉花在英国)”。17世纪,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集中创造了大工业。大工业使竞争走向普遍化,它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化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这样,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它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人类开始步入世界历史时代。

综上所述,世界历史是伴随着资本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等级资本到商人资本再到工业资本的形成,既是资本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三、资本与世界市场

伴随着资本从等级资本到商人资本再到工业资本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起步阶段。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直接诱发了欧洲商业革命的爆发,加速了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的母体中逐渐孕育成熟,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开创新的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明确指出:“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新的世界市场”。“资本的现代生活史,是从16世纪现代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出现的时候开始的。”马克思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起步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它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传统的自然经济的过程中形成的

第二阶段从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殖民地的开发所带来的巨大的商业利益,一方面促使那些商业和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的商品生产超出本国市场的需求而以各殖民地为消费对象;另一方面引发了这些国家争夺、瓜分殖民地的斗争,并进而达到殖民地的垄断。这个时期的世界市场实际上已经在空间上扩展至全球范围,并以宗主国、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关系为基本格局。在这一阶段,欧洲一些主要的国家如英国、法国等相继爆发了工业革命,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体现工业文明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最终取代以农业文明为主导的自然经济,这不仅意味着欧洲这些工业国家的商品生产能力和输出能力全面增强,而且意味着整个世界市场被纳入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

至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的发展达到了第三个阶段。1847年欧洲经济危机之后的工商业复苏,是新的工业时代的开端。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交通、通讯技术的变革,使资本的扩张获得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从而真正开始了“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过程,而“自1867年最近的一次普遍危机爆发以来,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显然,这时的世界市场与前一阶段相比,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显著的跃进,商品和资本的输出无孔不入地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民族经济,并借助于政治和军事手段打破那些试图闭关锁国的国家的大门。自此,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避开世界市场的牵制,经济全球化虽然尚未达到今天这样的深度和广度,但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世界市场标志着人类社会经济形态全球化的开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不可能停留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资本的扩张本性决定了它一定要打破一切限制,而“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因此,“一般说来,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没有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张,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

四、资本与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时代的主体作用

如果说没有资本的形成和发展,没有世界市场的建立和扩张,就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那么,没有资产阶级开创世界历史时代的主体作用,也就没有世界历史的形成。马克思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资产阶级在世界历史中的作用作了客观评价。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空前的生产力总量,而发达的生产力正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物质前提。“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第二,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而且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消除了以往各民族之间的孤立隔绝状态,迫使落后国家的民族不自觉地加入了世界历史进程。它在亚洲等落后社会造成“惟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这对于表现不出历史首创精神的落后地区不能不起历史进步作用,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世界成为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第三,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根本问题即人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已提上历史日程,因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人由对人的依赖状态发展到人的独立性状态。资本主义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在人身上的各种依附关系,人成为人身自由的个人。虽然个人不免受到各种物质关系的制约,尤其是商品货币关系的制约,但人的主体价值终究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对自然力量的征服而宏扬出来。

第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锻造出将世界历史推向纵深发展的历史主体——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正是这样,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的使命,不自觉地担负起了开创世界历史的历史使命,充当了历史发展的工具,“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3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

abstract:thesemi-industrialmanagementisarealisticoptiononresourcesofurbanhistoryandculture.thismanagementcanprotectresourcesofurbanhistoryandculture,createeconomicbenefit,developurbaneconomy,andenhanceurbancompetitiveness.intheprocess,weshouldhandletherelationshipbetweengovernmentconductandcitizendesire,historicalheritageprotectionandbusinessdevelopment,actualneedandfutureneed,integrateresourcesbasedon"brand",andtakemarketoperation.

Keywords:city,resourcesofhistoryandculture,semi-industrialmanagement

一、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有必要在保护中经营,在经营中保护。在这种保护与经营的关系中,半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1.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绝不是要破坏这些历史遗存,而是要更好地予以保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模式,即“半产业化经营”。其益处有:一是因为有政府的规划与投资,不仅不会对历史文化资源造成破坏,而且还会在政府指导下引起市民对当地历史文化遗存的高度重视,并主动保护之;二是半产业化经营之后产生的经济收益反过来会回馈历史遗存的保护,为当地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提供一种经济上的保障。

2.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创造经济效益、发展城市经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本身是一种无形资产,一旦经营成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必然会产生规模效应,带动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创造经济效益。半产业化经营之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变成了当地的经济资源,为城市带来的经济利润将是不可估量的。

3.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总体上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有利于积聚财富,发展城市经济;二是有利于凝聚人心,共同建设城市;三是有利于形成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品牌。

二、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应解决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是指由“政府规划、政府投资+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新的经营模式。经营中应积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处理好政府行为与市民意愿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对于市民的凝聚作用是十分强大的,是市民精神食粮的重要来源之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市民的文化心理之间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政府代表市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规划、招标、组织实施、检查督促等手段,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予以保护和经营。当然,市民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市民的支持和认同,这项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府与市民结合、优势互补,既能使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定位准确,又能使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转贴于

2.处理好历史遗产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关系。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特征是地域垄断性,对城市来说是一种人无我有的独特资源。城市的中心区既是商业的黄金地段,往往又是历史遗产的富集区。现代商业开发必须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前提下进行。

3.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应留有余地。我们正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迅速过渡的时期,城市在集聚膨胀的同时也在快速地吞噬着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如不科学规划与积极抢救,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就会丧失殆尽且不可逆转。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品位的提升要求我们保留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在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半产业化经营中还要处理好现实需要与留有余地的关系。

三、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内容

1.通过半产业化经营整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产业优势总是以资源优势为前提,资源的整合又与良好的政策环境、正确的资本运作、相关的服务系统分不开。不同的城市可以探索不同的发展路径,但半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整合城市历史资源方面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几年前浙江省为了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在政府的推动下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休闲旅游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宋城集团、杭州乐园等一批休闲、娱乐主题公园,为杭州打造“世界休闲之都”集聚了骨干力量。

2.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建设城市文化。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的排名靠前,但是文化竞争力则有所欠缺。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大城市更是以文化论输赢。以丽江古城为例:墨绿的石子小路,香格里拉超尘脱俗的山水美景,扬州烟花三月的烂漫,让人怦然心动。

这就是利用文化资源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案例。

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建设城市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注重历史和传统。历史和传统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品味所在,失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失去了城市的文化之根。人要诗意地生存在城市中,就必须通过文化策划、创意和不同的传播渠道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再利用,继承并发扬光大、进而创造与衍生这种根文化。二要注重城市的建筑与雕塑风格。建筑与雕塑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方面,是一个城市形象的象征,是艺术环境的整体表现。城市形象标志可以找到很多──巴黎的凯旋门和埃斐尔铁塔、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北京的******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建筑物使得一个城市的形象变得鲜明具体,可以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三要重视城市文化名人的作用。城市文化名人的作用不可低估,如毛泽东和韶山、巴金和上海、鲁迅和绍兴、沈从文和凤凰古城等都是将名人和提升城市竞争力联糸起来的典范。

3.通过半产业化经营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文化不仅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可以创造城市经济价值、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和提升城市形象。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宝贵遗产,它不仅仅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氛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增强对市民的凝聚力,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推动城市不断向前发展。因此,经营好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4.通过半产业化经营打造城市品牌。要想使城市焕发独特的魅力和萌生鲜活的生命,要想在未来的城市商业化竞争中取胜,一个城市首先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必须给予人们一种独特体验,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失去吸引力,流于平凡。城市品牌是最宝贵、最有价值的城市财富,是城市竞争力的制高点。一座城市的真正价值实际上存在于城市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头脑中,城市竞争说到底是品牌的竞争,它包括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和联想度。知名度就是品牌认识的程度,即品牌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美誉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价值的认可,对城市有好的印象、好的评价;忠诚度表示该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程度,人们对城市有一种依恋感;联想度是指通过品牌而产生的所有联想,比如想到“上有天堂”就会想到“下有苏杭”。

四、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建议

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必然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并成为支撑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一个包括历史文化底蕴、现代文化内涵、市民文化素质、城市文化设施与配套服务系统在内的城市文化品质的整体水平,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现代文明水平。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进行市场化运作。要充分发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配置经济资源,而文化是社会资源的重要部分,文化产业可以而且必须接受市场的配置和整合。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的配置和产业化方式运作,可以产生利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这不但有利于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利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运作也必须通过市场化运作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增加就业、创造价值、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等重大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品牌”开路进行资源整合。在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半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中,应以“品牌”开路进行资源整合。例如广州市近年来着力打造“花城”品牌,以“南国花城,激情商都”来构建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活跃的当代工商业基础,与广州人热情开朗、钟爱自然、善于经商、勇于创新的性格特点融为一体。这种选择可以集中政策优势、投资优势和人力优势,厚积薄发,值得借鉴。对于已经形成产业基础的城市,依然应紧紧围绕城市“品牌”这一主线,并根据城市本身的市场、资源和技术能力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资源整合。

3.要注重满足现有文化消费需求,进而创造和培养新的文化消费需求。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后,渴望满足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注重满足现有文化消费需求。当然,满足文化消费需求不是被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物质载体,生产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使文化产业得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强.伏羲文化是建设名城天水的精神支撑[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3)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4

关键词: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相关性;可靠性;经济危机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历史成本记录了在交易成功之时,为获取资产和负债所应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历史成本以交易的原始成本为基础,记录了公司的各项交易。所有被记录的数据都可以追溯到已发生的交易事项,并有原始单据(例如:购买发票,销售发票)支持。因此,采用历史成本记录的财务信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然而,既然历史成本仅仅收集并记录已发生的数据,它不能提供预测未来公司经济形势的相关信息。除此以外,因为历史成本忽略了通货膨胀和市场变动等因素,不能准确反映目前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但是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而言,他们主要关注的不是财务报表数据是否对过去的市场进行可靠的描述,而是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他们准确评估现在和未来的市场变动。因此,历史成本不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与历史成本相比,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市场参与者之间在计量日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公允价值真实地呈现公司在当前市场下资产与负债的价值,它可以反映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这对股东的投资决策很有帮助。另外,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可以帮助股东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早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然而,公允价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是建立在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上。另外,即使存在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因为有太多的可变因素导致市场的不断波动,会计人员也很难准确地评估资产在市场中的价值。并且在现实中,没有绝对有效的资本市场,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完全不存在资本市场。所以无论内部的管理者还是外部的投资者都不可能从市场上获得全部的信息去准确地计算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也就具有较低的可靠性。

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哪一个可以为股东提供相关的可靠的财务信息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人们试图寻找一种完美的会计方法来编制财务报表。在1993年,美国会计协会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声明公允价值可以为股东提供更相关的财务信息。同年,证券交易委员会积极提议在会计系统中历史成本应该被公允价值所取代。然而,随着越发激烈的企业竞争和自由化的市场环境,破产清算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形下,完全地取代历史成本是不可行的。在2008年经济危机以后,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谁造成了这场危机争论不休。许多学者和委员会都开始质疑公允价值的实用性。斯蒂夫・福布斯,福布斯杂志的主席,认为公允价值应该是造成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许多反对者这认为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公允价值是这场危机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坚持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都应为此次危机担负责任。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加速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修改和发展。在2011年三月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了第13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它所描述的公允价值的定义与披露的方法与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内容相同。公允价值计量的趋同符合经济的全球化。另外,有关资产、负债披露的提升和三种输入方案将会帮助上市公司股东使用更相关、更可靠的财务信息。不可否认公允价值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可。专家们仍旧不断地寻找克服公允价值缺点(例如:主观性和非有效市场的局限性)的解决方案。因此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公允价值将会对股东制定投资决策非常有帮助。

尽管公允价值为股东提供更可靠的财务信息,并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被多数国家使用,历史成本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一项在欧洲金融市场的调查结果,很少有公司使用公允价值来代替历史成本去衡量厂房、设备、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据此得出公司经理人不认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司资产有益于公司发展的结论。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对比中,只有当计量方法的收益远远大于它的成本,才可能被经理人所考虑。因此,当我们考虑相关的可靠的财务信息可能带给我们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相应计量方法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的成本。

结论

这篇文章比较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且分析了公允价值在2008年危机前后的变化和发展。总体来看,虽然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争议依然未被解决,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支持公允价值计量在当今多变且带有风险的市场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正在被不断地改进,来提供更相关且可靠的信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历史成本会计应该被淘汰。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的可靠性是不可能被否认的。并且,历史成本记录了公司的各项交易,这些记录会帮助股东分析市场的走势。另外,成本也是影响选择计量方法的一个因素。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东来说,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他们的投资决策尤为重要。所以在计量方法的选择上,财务经理不应该仅仅考虑公司的自身利益,还应该考虑股东的权益。因为有多重因素影响着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选择,因此,在权衡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所提供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时,这里没有永恒的最佳计量方法。会计人员需要基于不同的环境,选择相对较好的计量方法。

参考文献:

[1]Rankin,michaela,StantonmcGowanandFerlautotilling.2012.Contemporaryissuesinaccounting.mcDougallStreet:Johnwiley&Sons.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5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是工业经济的产物,是由有形资产的特点所决定的。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财富之母";在工业经济时代,机器和进行工业生产的原材料成为量迫切需要的资本形式,即机器和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富。

由于有形资产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它们可用于市场交换,所以,它们所代表的财富量只能由市场交易的价格来决定。但对于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而是企业自己采掘或制造的有形资产,其所代表的财富量则由采掘或制造的成本本身来决定。如果这一成本高于等量资产的市场价格,那么,就应取其市场价格而不是成本本身来代表财富量。这也是传统会计采用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理由。

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人们对无形资产价值认识的提高,知识估价与人才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以及企业中不断涌现的一些新的经济业务与经营活动,动摇了历史成本的计价基础,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历史成丰原则对以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的计量感到力不从心。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知识资本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源泉,以知识创新作为其发展的动力。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甚至在某些高科技企业中绝大多数资产是无形资产。但如果对知识资本按历史成本计价,可能只是几本书的价格,或是委托培养费以及其他为取得知识而花费的实际支出,这无疑极大地歪曲了知识资本的价值。实际上,许多无形资产是很难确定其历史成本的,例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点子,不费分文,却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故而,忽视这类无形资产的计量显然是失策的。

第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预期合约,在签订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而由于交易事项尚未发生,自然无历史成本可言;另一方面,任何一项金融工具从合约的签订到最后的平仓、交割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以签订合约时的价格人账,就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风险,金融监管更是无从说起。如果从反映会计主体业务活动真实价值的变化出发,就应以公允价值或现行市价人账,这就必然要求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第三,企业兼并事件的频频发生,向以交易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发出了挑战。当兼并事件发生时,被兼并企业的整体资产的交易价值,往往大大超过了它所包含的单个资产的历史成本价值之和。为了处理这类交易中所出现的巨额差异,会计上便出现了"商誉"这一概念。由于商誉并不代表任何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并且很难通过单个实物资产的市场交易来实现其价值,于是,商誉便作为企业的一项特殊资产而与企业本身的持续经营联系在一起。现行财务会计制度中规定,『有在企业被兼并或被收购时才确认商誉。但商誉并不是企业在兼并之时产生的,而是在兼并之前已经实际存在的,是建立在历史成本计价基础之上的会计所没有的、也无法反映的事项。兼并的频频发生,巨额商誉的出现,不能不说是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又一挑战。

笔者认为,对那些采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无法准确计量的资产及负债,可采用公允价值、现行成本、市场价格或可实现净值等其他计量模式,并建议加快发展公允价值会计。

(二)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6

[关键词]高职;证券投资学;股票市场历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24-0148-03

高职证券投资学以提高学生的证券投资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它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具备将理论应用到投资实践的能力。多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缺乏对证券投资的了解。对于一门理论综合性强、高度强调实践性的课程来说,要在短时期内提高证券投资技能具有很大的难度。高职证券投资学究竟应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是提高证券投资技能的有效方式。“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在历史进程中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事情,但人类行为的固有特点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无论用什么原因解释价格的波动,它终究只能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得以推动,这就奠定了历史教学在提高证券投资技能方面的理论基础。历史不仅告诉投资者过去发生了什么,更能够在类似事件发生时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一、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

(一)市場的涨跌有规律可循

自1984年发行第一只股票,中国股票市场已经走过了30多个春秋。经历了多个牛、熊市的转换。仔细分析市场的历史背景,可以明确一点,市场的涨跌至少与以下三种因素密切相关:资金、股票供给和监管层的干预。

1.资金是股价上涨的驱动力量。资金进场是股票市场上涨的必要条件。资金离场则会导致股市下跌。离现在最近的一次熊市发生在2015年。证监会于2015年4月开始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资金杠杆,之后不断强化,最终在7月强行关闭了为场外配资提供入市渠道的HomS端口。资金供给的急剧减少和股灾的形成密不可分。与之对应,我们早在1996年就看到了相反的案例。1994~1996年,中国出现了较明显的通货膨胀。199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了关于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的紧急通知。面对通货膨胀压力,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迫使投资者将资金从货币市场转出。1996年是中国股票历史上著名的牛市年。

2.股票供给的大规模增加是市场下跌的重要原因。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中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有关规定的决定》,于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由于担忧注册制实施后可能出现的股票大规模发行,股票市场出现了持续性的下跌。更早的案例可以追溯到1993年。1993年2月16日,上海老八股宣布扩容,恰在这一天,股市由上涨转为下跌。既然股票大量供给易使股市下跌,那么为了阻止股市下跌暂停股票发行也就自然成为救市手段。在中国股票市场历史上,至少出现8次ipo暂停。

3.监管层对市场的干预更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股票市场的涨跌。2017年4月,证监会主席称“10送30”中国式高送转世界罕见,一些公司的股价当天便以跌停开盘。诸如此类案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常常发表股票市场的评论性文章。“政策”由此成为中国股市的重要特点。

(二)重大投资机会的出现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事件

回顾中国股票市场中出现过的牛股,大多与历史上的特定重大事件有关。2017年雄安新区建设促成了河北省股票的全面上涨。2016年供给侧改革造就了华菱钢铁、2015年南北车合并创造了中国神车、2014年“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中国交建等中字头股票、2013国家安全委会的成立带动了英飞拓、2012年温州金改下的浙江东日、2011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文化产业确定为支柱性产业下的天舟文化……就内容来看,这些事件没有任何的关联;但就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而言却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

这对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实践具有重大启发。一方面,通过历史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上的牛股及其成因,获得宝贵的市场经验;另一方面,这为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供给侧改革为例,依照传统教学思路,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解释什么是供给侧改革,然后分析供给侧改革对相关公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是不合适的。高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难以应对这种教学方式,它会让高职学生疲于应付快速变化的市场,陷于无止境的学习之中,丧失学习的兴趣。高职《证券投资学》完全可以弱化相关事件对公司在经营、财务等方面的影响力分析,抓住其对投资者心理具有重大影响这一共性,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市场追逐热点行为的理解上。

(三)中国股票市场历史为风险教育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证券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对于刚刚接触证券投资的学生来说,如果只是对风险进行说教,是不可能真正提高风险意识、培养风险应对能力的。

回到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中去,以史为鉴是培养风险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手段。证券投资实践活动绝对不能纸上谈兵,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在充斥着危险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没有经历过市场大起大落的投资者是永远无法理解投资风险之大的。在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学习中,通过对风险事件的反复强调和相互对照,能够有效培养起风险意识。2007~2008年,上证指数在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内,从6124.04点跌到1664.93点,跌幅为72.8%。2015年,上证指数从5178.3点跌到2638.3点,跌幅达到49%,“千股跌停”刷新了人们对风险的认识,只有将这样的事实摆在学生面前,他们才能真正认识到市场的凶险。

二、如何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

要讲清楚30多年的历史,单独开设一门课程也不为过。高职证券投资学要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讲授中国股票市场的历史,就必须选择好恰当的介入点。高职证券投资学以培养证券投资技能为教学目的,这就决定了应从投资的角度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

(一)以时间为序向学生介绍证券市场的涨跌及其成因

了解股票市场每一轮牛熊市的成因是学习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第一步。沪深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在股票行情软件中分别起始于1990年12月19日和1991年4月3日。以此为起点,高职证券投资学应详细介绍每一轮牛熊市的宏观经济背景、政策动向和重大事件。这对于学生了解历史、获取经验具有重要作用。

以监管层对市场的干预为例,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成立之初就为投资者上了重要的一课。交易所的成立向市场传递了当局发展股票市场的重要信号。自开业第一天,上证指数便连续上涨。为了给市场降温,交易所先是在1990年12月27日将涨跌停板幅度由5%下调到1%,又在1991年1月7日再度下调到0.5%,连续缩小上涨幅度最终导致市场在1月份由牛转熊。在这一历史阶段,投资者不仅可以学习到监管层的干预对市场的影响,而且能够体会到当市场没有响应监管层意志时,监管层会不断强化对市场的干预,直到市场趋势改变。

以时间为序讲解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历史事件,更好地理解市场如何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波动。这是案例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不同时期股市涨跌的共性和差异,寻找其中的规律。此外,市场的演绎具有逻辑上的关联性。1994年底,监管层表示出了“宁可慢、但求好”的态度。1995年的股市行情除了因国债期货市场关闭而出现井喷性行情外,全年没有好的表现。类似的情形不止一次出现,如2005年“使股指稳定在新的水平上”,2007年的“倒春寒”。以时间为序讲授中国股票市场历史,能够使学生了解市场的演绎路径及其前后关联性,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全局观,这对于提高证券投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寻找涨跌成因的共性有助于掌握证券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介绍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同时,高职证券投资学应高度重视每一轮牛熊市成因之间相同性和差异性的分析。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影响股市涨跌的规律,实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实践升华为理论的认知过程。

我们先看以下几个事件。1996年3月,人民银行宣布停止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1998年4月,最早的2只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上市交易;2005年7月,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后开始进入升值阶段;2008年11月,4万亿基建投资;2014年,沪港通开通。表面而言,这些事件彼此间完全不同。对它们的了解也需要不同的理论知识背景。保值储蓄与利率有关,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属于证券的类型之一,人民币和美元脱钩与汇率有关,4万亿基建投资属于财政政策,沪港通属于证券创新。如果对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学习只是就事论事的话,学生很难理解学习的意义,很容易为了学历史而学历史。高职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点明这些事件的共同点。它们不仅属于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更具有增加资金供给的共性。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了经验,而且真正掌握了证券投资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

再以“重大投资机会的出现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事件背景”为例,我们应如何让学生掌握重大投资机会的分析能力呢?如果只是分析重大事件对公司的经营、财務等方面的影响,那么学生未来面对重大事件时还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是由学生的知识水平所决定的。引入行为金融,向学生指出重大事件在特定历史时期对市场所产生的影响,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在历史学习中,反复对照不同的历史重大事件,用心体会,学生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对事件重大性的判断力的。

三、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从投资的角度展开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

股票市场的参与者众多,各类参与者怀揣着不同的目的。同一事件对不同的参与者来说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以发行股票而言,政府希望它能够为实体经济输血,公司希望通过它筹集资金,中介机构乐于借此赚取中介费,投资者却常常对其表示反感。不同的立场决定了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高职证券投资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此非常清醒,不要纠缠于是非判断,而应紧紧围绕事件对市场涨跌的客观影响及投资机会的判断。对于新股发行,高职证券投资学最恰当的做法是通过向学生展示因新股大规模发行而导致股市下跌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新股大规模发行对市场的客观作用。在投资机会上,向学生讲明白持有原始股的公司及券商股的股价可能因新股发行而上涨。

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证券投资技能。它体现在对市场涨跌及投资机会的判断能力及操作能力上。至于各类事件的孰是孰非,它和证券投资技能的关系并不大。这就决定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职证券投资学必须从投资的角度展开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

(二)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监管层表态一定要反复对照、用心体会

“重大投资机会的出现离不开特定的历史事件”,这句话隐含了一个前提,即投资者必须具有判断机会重大与否的能力。高职证券投资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事件重大性的理解及判断能力。

是否能够引起全体投资者的关注是理解重大性的重要依据。以前面所提到的雄安新区、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等为例,它们都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市场反复提及,吸引了市场全体参与者的关注,历史教学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不断强化学生对重大性的理解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够准确理解投资者的心理,理解市场热点的形成和发展。

监管层的干预是中国股票市场的特色。监管层常常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表达观点。因此,熟读这些媒体过去发表过的言论,用心体会它们的措辞,对于理解监管层的用意具有重要作用。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对于目前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要予以高度警惕……做好八项工作”,随之而来的便是涨跌停板制度的实施。2015年6月3日,新华社针对大学生炒股发表文章,告诫“大学生炒股,要理性,国家不会保证不跌”。随后,监管层关闭HomS系统,切断了场外配资的入市渠道。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却有着本质上的相同。监管层通过媒体释放出态度后,随后推出强有力的措施,造成了股票市场的快速变化。

(三)将行为金融学作为历史教学的基础理论

股价的波动既与特定的历史事件有关,也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由于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会涉及很多方面,对每一件重大事件都深入分析是不适合高职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规律的。行为金融学着眼于投资者行为的分析,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独特的角度和一致性的分析方法。它对于学生理解市场波动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来看,现有证券投资学教材主要介绍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以及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等证券投资理论。即使对行为金融理论有所涉及,也没有将其作为重点。在开展中国股票市场历史的教学时,有必要将行为金融理论作为基础理论,以此提高学生对价格波动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饶育蕾,盛虎.行为金融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阿奎.喧哗与骚动:新中国股市二十年[m].中信出版社,2008. 

[3]李鹏.中国股市影响因素趋势分析[J].时代金融(中旬),2014(8).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7

金融的逻辑

陈志武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9

历史解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规范性解释,即根据某种理论对历史作出学理上逻辑一贯的诠释,理论则出于自足性要求而规范、裁剪历史材料;第二种是描述性解释,乃是根据具体情境对历史作出细致入微的考释,理论并非不重要,但重建合理的历史图景成为核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相当长时期内,国内历史学界主要依据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来解释历史,可谓是第一种路径的典型代表;同时期的美国汉学界虽然排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但无论是费正清“冲击―反应”说,还是柯文“中国中心观”,仍然依据一定的理论范式来解释中国历史,出于各自的理论需要而修整史实的枝枝叶叶,基本上也可以归之于第一种路径。这种解释进路侧重于宏大叙事的铺陈,汲汲于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串连为一个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逻辑上因果相承的自洽性体系。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国内外历史学界都开始反思、批判规范性解释的宏大叙事对于历史解释力之损害,转而根据详实的史料重构中观的区域史和事件史,开始出现描述性解释的转向。这又可约略归纳为两种路向。其一是利用实地调查资料来发掘中国历史发展的特质,廓清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凸显中国史实与西方理论之间的内在悖论;其二是从档案史料中勾勒历史事件的细节,侧重具体事件的具体情境分析,强调历史事件背后各各不同的动力机制,而对一般性理论充满警惕。

按照上述谱系,陈志武之新著《金融的逻辑》似乎可归于规范性解释。不过,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众所周知,进入到新世纪之交,随着社会科学对历史解释的影响不断深化,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甚至金融学的理论及其方法不断被引入历史研究之中,历史解释获得了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及工具的指引,于是规范性解释与描述性解释两者都有被超越之趋势:理论不再是凌驾于历史材料之上专事剪裁的君主,而是作为一种视角,透过混沌未分的历史本相,发掘内在隐含的因果关系,以便对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重构历史图景。通观《金融的逻辑》全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正在于从金融的视角出发,对中国历史上的财政政策及其制度、儒家文化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等问题上提出了发人深思的洞识慧见。

什么是金融视角呢?陈志武认为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但仅此并不足以解释历史和现实中的现象,只有将金融视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即,将金融置于具体的历史与现实的具体而纷纭的相互关系中,金融理论才能令人信服地给出其独到的历史解释。陈志武正是从金融这一新视角来解释历史,建构了一幅新历史图景。

金融逻辑的本质在于资本化。陈志武的资本化与马克思的经典资本化内涵不同,后者强调的是将金钱货币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中并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前者则更侧重于将未来收入的提前变现以及财富票据化、证券化的制度化设计。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主张西方的兴起根源于从美洲掠夺来的金银,而陈志武则认为西方的兴起主要还在于意、荷、英、法和德国将现有资产和未来收入证券化的制度设计,其论据是,虽然西班牙因从美洲运回了大量的金银而兴盛一时,但旋即开始衰落,足见掠夺来而并未资本化的金银并不能支持一个国家的较长时期的强盛。这一解释同样也适用于中国明清时期的历史。明清两朝都遵循最大限度存储金银的财政政策原则,乾隆后期国库储银达到6000―7000万两,即便是鸦片战争之后的1850年也还有银800万两,这一财政结余水平一直维持到甲午战前。但这种国库财富只是反映过去收入,而不表示未来的收入。一个国家有没有“钱”取决于它能不能将各种未来收入流和“死”财富作证券化、票据化,不取决于它有多少金银。致命的是,明清财政制度里极少把未来收入提前变现的制度设计,一旦面临财政危机,政府只能靠单年内一次性征收大额税收来解决,这种一次性大额开支对社会造成的冲击,远远高于将一次性大额开支平摊到未来数十年的国债制度,导致社会无法承受而加速了政权的崩溃。明末崇祯帝的累次加收单年重税就是这种情形。清代财政遗传了这一痼疾,直到清朝灭亡也无法发行超过一年期限的债券,只能千方百计往国库存储白银。相反,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开始利用国债将未来收入提前变现,结果国力飞速发展。不待甲午一战,高下早已判明。这一解释从治国的金融之道入手,将国运兴衰归结到现代公债证券制度上,与诺斯名著《西方世界的兴起》将西方兴起归因到产权保护制度的做法,殊途而同归,给人以有益的启迪。

当然,上述结论并不是说发行国债、证券化越多越好。陈志武认为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条件:国债利率和国家投资回报率,前者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后者取决于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金融市场交易。确切地说,1600年前后西方的兴起,是由于发达的长期债券市场使国债利率不断降低,同时其在海外的贸易所得的投资回报率却不断上升的结果。反观中国明清时期,金融市场极度不发达,政府往国库储存金银,也是无奈之举;而储存金银又使流通的金银更趋减少,利率就有走高趋势。历史上,民间借贷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很多世纪里高于30%。高利率反过来恶化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

金融市场不发达已经决定了国债利率无法降低,那么国家制度是否有利于金融市场的交易呢?明清两朝是皇权专制不断强化的时期,专制之下,私人对于政府的债权无从保障,很少有人愿意借钱给政府,较长期限的资本市场根本不存在,迫使政府为了应对财政危机而不得不采用一次性征收重税的方法。可见,政治制度并不利于金融市场交易。不妨再看社会制度的情形。在社会制度中,家庭是一个基本单位,对一个社会对金融市场交易的接受空间的影响举足轻重。受儒家孝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家庭强调“养子防老”的功能,生儿育女既是父母对未来的投资,又是为未来买的保险,儿女成为人格化的金融品种,这种人格化的金融功能还可以从家庭向外扩展到家族。因此,在中国社会中,家庭或家族成为金融市场的替代物,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交易的发展。

以此观之,决定经济国策的两个关键条件在历史生态中的处境都不容乐观,把未来收入流的提早变现与“死”财富的票据化、证券化的制度设计很难在明清时期成为经济国策。实际上,这一整套观念和制度设计,主要是源自西方近代。若一定要以此来解释中国历史,纯粹是一种后见之明,作为学理的规范性解释还可接受,但揆诸史实,难免有时空错位之感。这一点,陈志武当然清楚,他解释历史的着眼点,在于现实及未来的前景。他指出中国历史上的财政制度与金融市场发展的不足,是为了证明现实中经济发展的成就,为了提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选择。评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城市品牌;品牌定位

所谓城市品牌,是指城市管理者利用所属城市具有的独特的要素秉赋、历史文化沉淀、产业优势等差别化品牌要素,向目标受众提供持续的、值得信赖的、有关联的特别承诺,以提高受众对城市的反应效用,增强城市的聚积效益、规模效益和辐射效应。城市品牌定位是城市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准确的城市品牌定位是打造城市品牌的前提。

一、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吉林市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部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吉林省乃至东北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据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距今16万到23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吉林地区活动,以桦甸榆木桥子镇寿山仙人洞和蛟河拉法新乡砖厂两处旧石器时代遗址为典型代表。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吉林市区就有人类活动,以七家子西山为代表。约商周至秦汉之际,是吉林市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以考古学上所命名的“西团山文化”为代表。西汉初期至北魏太和年间,我国古代东北的第一个奴隶制民族政权夫余王国的前期都城就建于市区内的龙潭山、东团山、帽儿山一带。从北魏太和年间至公元668年,吉林市成为高句丽民族政权的北疆重镇,代表遗存为龙潭山山城。公元698年至公元926年为渤海王国直辖要区涑州的辖地。在辽、金、元时期,这里又先后成为辽东京道,金上京路和元开元路的辖地。明朝时受辖于奴儿干都司,并在今阿什哈达一带设厂造船,成为明朝在东北的造船基地和经略东北的水陆中枢。清朝入主中原后,作为满族的发祥地,又成为清王朝统治东北的重镇,设厂造船,组建内河水师,修建吉林城,置将军,设省会(从康熙十五年至1954年的二百多年间吉林市一直是吉林省的省会所在地)。敕建小白山望祭殿,康熙、乾隆皇帝曾亲巡于此。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近、现代历史的风云中,吉林市也同样为祖国的历史谱写了重要篇章。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据统计,全市有各类文化遗存1,075处,其中有古遗址297处、古城址61处、古界壕3处、古烽燧2处、古窑藏31处、古窑址1处、古墓葬79处、古碑刻333处、古建筑147处、历史文物遗址8处、革命战迹地和纪念建筑113处。目前,全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还有一大批未列级历史文化遗存。根据城市品牌消费者的类型,将城市品牌分为4种类型———人居型、旅游型、资本聚积型和产品(服务)市场型品牌。而吉林市由于具有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应以树立旅游型品牌为主要城市品牌定位,即以吸引旅游者(包括商务旅游)为品牌目标,获取旅游业的发展,并带动会展业、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

二、吉林市城市品牌定位存在的问题

1994年初,国务院批准吉林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吉林市品牌定位的良好依托。但在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为城市品牌定位的过程中却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滞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吉林市城市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融合、互补不足,客观造成吉林市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损毁或萎缩,在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方面缺乏专业权威的论证,一些遗存失去或缺失了一些原本的文化内涵。比如吉林市开发吉林呜喇大型实景山水灯光秀,虽然在展示历史文化方面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选址不当,客观上给东团山的历史文化遗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针对性地开发东团山文化带来一定擎肘。明代摩崖石刻因当地开设采石项目,周边已经被蚕食,石刻已经岌岌可危。

(二)文化旅游市场上缺乏本地特点。作为旅游城市,吉林市的文化旅游市场打造还不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本地特色。作为东北仅有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的旅游市场长期停留在二线、三线,到吉林市的游客基本上倾向于吉林市的自然景观,而吉林市在打造旅游市场方面也是重自然景观,轻人文历史,这是吉林市在打造推介旅游市场方面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三)文化设施建设不足。反映吉林市城市形象的文化设施缺乏,宣传吉林市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阵地不多,吉林市现在尚无博物馆、大型体育文化演出场馆等。

三、基于历史文化底蕴的吉林市城市品牌定位建议

品牌定位的关键在于应具有某种持续的竞争优势,或称为“独特的卖点”。历史文化资源是吉林市具有的独特的、持续的竞争优势,应该成为吉林市品牌定位的主要方向。因此,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全面塑造文化品牌,对吉林市历史文化名城品牌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品牌的打造和推介。近年来,在吉林市拍摄的电视剧有很多部,但都以展示现代的乡土或城市风光、文化为主,尚无一部影视作品对吉林市的历史文化进行过展示。文化部门可针对吉林市的历史文化名人、历史文化事件筹拍“船厂牛家”、“韩边外”、“乌拉古国”、“吉林三杰”、“吴大澂筹边”等高质量大部头的影视作品,展示吉林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更多的人知道吉林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大宅门》、《乔家大院》等影视作品已经给我们重要的启示,此类影视作品播出后,吉林市可相应推出船厂牛宅、韩边外故居、吉林乌拉古街、三杰寻踪等旅游项目,塑造吉林市人文符号,打造吉林市历史品牌。这些举措,在对宣传吉林市,提升吉林市文化形象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链接”工作。可针对吉林市现存和即将开发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城市轻轨项目。轻轨可南起丰满松花湖,经“万人坑”遗址、摩崖石刻,过北山,延松江路顺“小外滩”达文庙、东局子(东北第一座近现代化军火工厂)、吉林呜喇、东团山、龙潭山,最后抵乌拉街。经过链接整合,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将发挥叠加效益和集团效应,成为展示吉林市历史文化的重要风景线,也将成为吉林市文化旅游的一大特色,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将起到极大拉动效应。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9

(一)世界历史形成的原因分析

1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认为各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取决于人的意志,而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的。“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68生产力的发展打破了过去那种狭隘的、地方性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冲破了国家的壁垒,使生产和交往日益社会化。尤其是在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然状态下的小生产为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所取代。[2]136生产力的普遍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交往的普遍发展成为可能,广泛的分工和全球范围的商品交换使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交往的扩大促使商业贸易冲破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出现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卷入普遍竞争,而普遍竞争既促进了大工业的发展,又使得各个国家民族的依赖程度大大加深,因此普遍交往的发展在推动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使历史逐步摆脱地域的局限性,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大工业扩大了各国之间的交往,从而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3]469-470,世界逐步成为一个相互交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世界历史由此产生。

2资本的扩张是世界历史形成的内在原因

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历史才逐步形成,这与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密不可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就是资本决定一切,一切为了资本,整个社会运动都是围绕资本这个轴心来运转的。[4]工业资本克服了等级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局限性,把所有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加速了资本的流通与集中。资本不断扩张的本性,使资本跨越本国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剩余价值。不断节约成本和“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5]。大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来自全球各地,生产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资产阶级社会的真正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6],只有这样资本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是凭借资本的扩张运动,资本主义在全球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开辟了世界历史,并把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卷入世界经济体系。可以看出,围绕资本运转的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彻底改变了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的发展史也就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历史,也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历史。

(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会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了物质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使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建立了世界市场,使每个国家和民族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商品化使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正如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曾说过:“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准备好地盘,使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而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的普遍交往与竞争又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因为普遍交往,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成为可能,使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大节约了单个落后国家的发展时间,促使世界历史加速前进,从而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加速准备着物质条件。

2世界历史的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准备了主体力量

资本主义大工业在促进资产阶级大发展的同时也创立了资产阶级的对立面———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世界化伴随着资产阶级世界化而产生、发展。马克思指出:“一般来说,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相同的关系,从而消灭了各民族的特殊性。最后,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相同的利益,在他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而同时又与之对立的阶级。”[1]114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不仅使得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作为被压迫阶级,要想获得自由与解放必须与资产阶级作坚决的斗争,这样一来,无产阶级必然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工人,即无产者。”[1]278而无产阶级的利益与全世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无产阶级要想获得解放必须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3]41因此无产阶级解放自己的使命与解放全人类的使命相一致,所以无产阶级不仅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更是共产主义的开拓者,无产阶级为历史转变为共产主义世界历史奠定了阶级基础。

3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为共产主义的到来准备了社会条件

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中,资本主义固有的内在矛盾不可避免地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日益激化,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在使生产越来越社会化的同时也使生产资料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一方面是资产阶级财富的不断积累,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受压迫程度的加深。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不断发展的社会化生产力开始成为否定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这就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旦“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7]。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使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其内在的固有矛盾,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尖锐。这种生产力和私有制的矛盾对抗,只有用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取代私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矛盾。而共产主义公有制的生产方式与高度的社会化的生产,将适合未来世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推动世界历史的快速发展与全人类的解放,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本质上是一致的。[8]马克思正是从世界历史的这种发展趋势中,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坚信共产主义必然最终代替资本主义。总之,社会生产力和世界普遍交往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内在矛盾,推动着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转变。同时,马克思还指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多样性的统一,即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各民族国家在具体发展道路上是多样的,世界历史的发展是统一性辩证统一的过程。[9]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在生产方式的作用下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规律,认为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由于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具体的发展道路是多样的,但最终的发展形态是统一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事

(一)辩证分析并积极参与全球化

马克思详细阐述了历史由“民族历史”到“世界历史”的客观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在当代表现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普遍交往的发展打破了各民族和国家的孤立状态,把整个世界连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世界市场形成并不断发展,世界经济联成一体,人类开启了“全球化”进程的步伐,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各国之间的交往不断深化,各民族无不卷入了世界历史的洪流中。每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打破封闭自守的状态,积极主动地扩大交往,参与全球化进程,努力将自身融入到世界发展的进程中去。为此,我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继续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加深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交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赢得比较优势,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当今的全球化依然是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历史依然处于“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向“共产主义世界历史”转化的阶段。所以,我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同时,必须防止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的冲击,特别是经济安全问题的挑战。防止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推动历史向共产主义历史转变。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任务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发展生产力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最根本动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推动了历史向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转变。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资本主义将是统治世界的主要力量。马克思曾经说过:“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的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要推动历史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变,社会主义国家要积极融入世界历史的进程,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0]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作的新的理论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为此,我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要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市场背景下生产力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总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寻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

资本市场的历史篇10

[关键词]林木资产;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自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生物资产准则根据生物资产本身的特性和用途,并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并分别就三大类生物资产的定义、内容和相应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显然,林木属于生物资产的界定范围。林木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所包含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能够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其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林木资源。

同时,该准则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明确了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历史成本模式。关于林木资产的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和《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规定:林木生物资产按郁闭(郁闭:林分中树冠彼此互相接触闭合的状况。(简明林业词典,1980))成林前营造林木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有的学者倾向采用历史成本法,代表有:杨淑宏、王亚明、柏连玉在《林木资产会计核算发展的历史经验探讨》中提出:“林木资产计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坚持能够用历史成本计价的尽可能用历史成本法,不具备历史成本计价条件再考虑用其它方法,如重置成本法等。”东北林业大学的张德刚、徐琳在《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的基本假设和核算原则》中提出:“在选择林木资产入账方法时,应尽可能使用历史成本法,只有在不具备历史成本计价条件时才考虑其他方法,因为历史成本计价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而且自制资产按实际支出大小八账,这是国际会计界通用的做法,森林资源资产也不应例外。”有的学者倾向采用公允价值法,代表有:刘维学在《林木资产会计核算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现值法,按林木资产实际累计成本(包括从整地、植苗、补植、幼林抚育的直接成本加贷款利息及营林制造费用)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现值法比其他方法更为合理也易于操作。”岳上植在《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及其确认与计量研究》中指出:“从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出发,其价值的确认与计量,应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总之,在对林木生物资产进行计量的时候,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这两种计量属性。虽然我国刚刚制定生物资产准则,但是对于林木生物资产的计量到底应采用何种计量属性,理论界和实务界众说不一。目前几个制定农业会计准则的国家对林木生物资产的计量多是采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但在我国现有的客观条件下,林业企业不能盲目地选择计量属性,应该充分利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各自的优势。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历史成本为主、公允价值为辅的二者结合的计量属性。

一、林木资产计量模式的比较和分析

计量属性是依据一定的规则对计量对象价值属性的反映,可以用于计量的属性有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以及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公允价值等。事实上,对于林业企业而言,在实务中运用最多的是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属性,下文就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做一个介绍。

(一)历史成本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

1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从FaSB和iaSB的定义都可以看出,历史成本的特点是:发生的时点是资产取得当时,即历史时态下的成本。历史成本是基于过去的真实交易形成的,同时当资产按其历史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以后将不再作调整,这也是我们称之为历史成本的原因。

2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概念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且重要的问题。多年来,国内外会计组织在有关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概念都给出了一些大同小异的定义。都强调了以下几个特点:(1)交易的价格必须是公允的。(2)公允价值是价值计量,而不是成本计量。(3)公允价值的取得依赖于市场。

从上面公允价值特点可以看出,存在可参考的、公平的市场交易成为确认资产或者负债公允价值的关键。

(二)林木资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评价

1 林木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为:(1)具有客观性。因为历史成本是林木资产取得、培育和后续经营中的实际支出,有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能真实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2)具有可验证性。取得、培育和后续经营的原始凭证是林木资产核算的依据,提供会计报表有凭有据,可以随时进行验证,也为审计人员审查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3)核算简单,不受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历史数据比较容易取得。

2 林木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的不足:(1)对林木资产自然增值不予确认、计量,会计信息相关性较差。林木资产具有其生物学特性,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不断自然生长。价值不断增值,对企业的资产、权益、收益状况都会产生影响。而历史成本法下只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而对林木资产增值却不予确认、计量,最终导致所提供的林木资产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相关性较差。(2)货币计量假设的限制。林木资产生产周期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必须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对林木资产账面价值的影响,而不仅是历史投入的简单积累。(3)林木资产处置时的收入与实质成本不配比。林木资产是将长期累计的营林成本计入林木资产账户,在林木资产收获、出售时,以市价计量的收入与累计的林木资产账面价值配比计算出收益。以累计十几年、几十年的林木资产价值与现实价值计量的收入相配比,不能提供具有相关性的会计收益信息。

(三)林木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评价

1 林木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1)符合相关性原则。由于按林木资产所在地公开活跃的交易市场来对该项目真实价值进行估计,能够反映林木资产现时的价值,也解决了林木资产自然增值入账和货币币值变动的问题。(2)提供的财务信息能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较确切地反映企业现时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风险,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 林木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缺点:(1)信息的可靠性差。公允价值计量是以所在地有活跃的交易市场为前提条件,所选取的价格不是本身进行交易形成的,而是建立在所

在地有完美的活跃市场的假定上,以虚拟的交易为基础,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企业管理者或会计人员的个人主观判断,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2)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虽然确定公允价值时某些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可以通过公开活跃的市场确定,但仍可能有些会计要素或会计事项的确定存在很大难度,还需要人为主观的判断。如市场发展不完善或无公开活跃的市场,则根本无法确定公允价值,使计量的操作面临很大困难。

二、我国林木资产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不久。农林产品受体制、政策和传统因素的影响,根本未形成活跃的市场,加上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和业务水平不高,准则规定的价值计量选择性可能会被人不当利用,使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林木资产根本无法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历史成本在林木资产价值计量上的局限性又需要加以改变。同时,由于林木生物资产作为资产的一个类型。除具有一般资产的共性外。还具有其他资产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些特性主要包括:林木资产具有生物转化能力;林木生物资产具有周期性;林木资产的外部性等特殊的资产有别于其他资产,这些都对会计计量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仍以历史成本计量林木资产的价值,但同时对林木资产的现实价值进行估价,在辅助账簿中登记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为进一步发展和引入公允价值模式做铺垫。

三、对我国林木生物资产计量的展望

(一)随着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将逐步完善对林木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对生物资产科学划分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对林木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我国在最新的准则中也明确规定了生物资产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情况。可以说,我国目前对于生物资产的计量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公允价值计量为辅”的,只是在现实条件的限制下,公允价值在我国还没有发挥较大的作用,相信随着林业市场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林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不断完善,以公允价值模式为主来对林木生物资产进行计量将成为发展趋势,必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会计准则趋同的需要

在国际会计趋同的今天,各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础之上,概念基础不一致将给会计准则和会计国际化带来诸多障碍。我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的一个重要成员,我国经济也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中,会计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增强可比性,作为财务会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等应该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多属性的会计计量模式考虑了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作为会计目标,在可靠性的前提下,选择最相关的信息,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有用。同时,在历史成本计量的基础上还要兼顾现值等其他的计量属性,以便于同国际会计接轨,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为我国的会计国际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