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十篇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十篇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3:05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1

绿色环保已成为当前全球包装设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以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案例,从生态文明视阈探究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提出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理念,并在具体的包装设计教学中加以实践,为推进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绿色、少即多、包装、教学

“少即多”概念最早由德国包豪斯校长密斯•凡•德•罗提出,在设计时追求“极简主义”风格。崇尚“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哲学,不仅可以设计出出色的外观和性能,而且可以凭借显著的成本效应赢得市场青睐。它既可以为企业增加商业价值,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正面的生态文明价值。近几年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的创新研究表明,包装设计形态和成型工艺崇尚“少即多”是未来绿色包装设计的必然趋向。

一、“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研究背景

包装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紧密联系。纵观包装的发展历程,常常有这样一种感受:一方面,从古至今,包装伴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地发展。从盛装物品的包装、促销商品的包装到环境友好的绿色包装,无不彰显包装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包装为人类减少浪费、保护商品品质、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包装废弃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伤害。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包装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生物圈是我们财富的来源,我们维持我们的生活的资本来源,只要我们用毒素和废物污染或破坏这个系统,就是在破坏我们的天然资本,降低文明延续下去的能力”。[1]绿色包装已是生态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当前,有效控制和减少包装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要从绿色包装产业最前端做起——提倡绿色包装消费和重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及其教学,从源头上减少包装性垃圾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广绿色包装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实践安排

根据“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和特点,笔者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案例选择三方面阐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安排。

1.教学目标设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案例的赏析融入包装设计教学中,使未来的包装设计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设计理念,并借助包装媒介性进行广泛的宣传践行,引导消费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一是帮助学生掌握何谓“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包括了解当今“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各种观点学说,尽可能拓宽视野,在比较分析中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绿色包装生态文明观,为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视野的未来包装设计师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努力引导学生从生态文明角度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及其设计,建立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念,通过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价值的理解和思考,进而认识包装与人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关怀。三是通过教学引导与设计实践,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思辨能力。通过恰当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有效地实现生态文明视野下“少即多”绿色包装创新设计。

2.教学内容的安排(1)理论研习(12课时):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背景对绿色包装在国内外发展的背景、特征和趋势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生命周期,具体包括基本要素与特点、基本样式和策略、材料与工艺、结构与形态、市场属性、循环利用、创新设计系统等。全面掌握“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2)案例分析(12课时):以近几年的杜邦包装奖获奖作品为主要教学案例,结合当前市面上的包装设计实例分析,比较其中的生态环境友好性。从案例中寻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成败之处,积累感性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经验。(3)田野调研(24课时):田野调研作为本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本课程区别于一般包装设计教学的特色。除了常规的包装设计市场调查,特别强调包装与生态环境友好性问题的全方位田野调研。具体包括包装原材料、结构工艺、流通消费和废弃回收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找到“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解决的突破口。(4)方案设计(24课时):主要侧重于纸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通过典型产品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模型制作或相关主题性课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设计实践的能力,使之具备创造性、科学性地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创意、设计分析、设计深化等方面的设计实践能力,并对相关的绿色包装设计法规有较好认知。(5)驻厂试样(24课时):带着设计方案进驻包装生产厂进行“少即多”绿色包装的量产材料与工艺、量产品质要求的设定和试样,体验“少即多”绿色包装从方案到量产的具体设计要求和实施环节。

3.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案例选择是本课程教学实践能否取得预期目标的关键。教学案例是学生理解“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的感性认知,也是学生创设“少即多”的绿色包装需要超越的标杆。因此,选择的教学案例应是真实而又典型。本课程则以杜邦创新包装获奖作品为案例,主要有以下两大类:一是在包装材料结构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和工艺,以最恰当的结构和形态达到产品所需要的包装要求。如美国和加拿大tHeCUBe包装系统(图1),通过零售和工业包装的整合设计,使商品从制造商生产线直达零售商销售现场,达到减少包装周转环节和包装材料的使用,节省包装成本的同时又提高商品的附加值。美国卡夫食品包装是一种新型的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图2)创造性地设计出带有精准导出口和便携式的双层提手的结构,产出效率高达99%。与普通刚性1加仑瓶子相比,卡夫1加仑装酱料软包装的生产可节省50%能耗、减少60%塑料使用和减少70%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这两款包装都从包装的材料结构上追求“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为“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创建了蓝本。二是在包装的印制上体现“少即多”的绿色理念。通过尽可能少地印刷表现包装物产品与品牌不可或缺的传播信息,减少包装印刷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德国和美国宝洁的allDayspads包装(图3)即是以减量化的“少即多”理念,整体设计了产品包装的托盘和纸箱罩,在增加产品视觉吸引力的同时,减少了包装材料、印刷耗材和包装储运人力成本。减少印制材料与工艺意味着降低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

三、“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指导

在设计中,最大最难的绿色包装问题,只要细分开来思考,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具体、实际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问题分析入手,通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学习和设计调研,启发学生研究、思考,形成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的实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步骤展开:一是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包装设计关系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热点问题,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二是从国内外的“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理论、法规和案例中寻找已有的解决方法,并进行优缺点分析,拟出具有原创性、更优化的生态文明价值传播观点和方法。三是将上述观点和方法通过具体“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加以表现,形成设计提案参加课堂讨论。四是综合反馈意见,对“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和优化,制作出最终的设计样品。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因材施教。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课题加以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减量化“少即多”的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态化包装设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包装生态问题能力,增强对“少即多”绿色包装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实际经验。

四、“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成果展示

“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自始至终强调用最少的材料、工艺和体量实现符合产品属性的最佳包装方案。减少作品功能结构的繁复性和外观设计的装饰性,回归包装的本质达到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整个教学实践收获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果:

1.优秀作品的创设作品一,盆栽包装(图4,张兴强设计)是“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该作品已获得德国2015红点奖。设计者在充分调研了包装与环境、包装与产品、包装与使用的相互关系后,用较少的环保材料、少量的印制工艺,通过本身的纸板材料的折叠形成带有固定支撑结构的可提携盆栽包装。包装直接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瓦楞纸板,并以折叠结构成型,可以有效减少包装的储运能耗和回收利用成本。同时,包装省去了大面积的外观图形印刷,减少了包装印制的材料与工艺,降低了包装回收处理过程中污染环境的风险。包装少了些奢华,多了些朴实,增加了包装与环境的友好。作品二,肖邦夜曲CD包装(图5,王晓雪设计)是另一款具有文化产品属性的“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作品。设计者将“少即多”的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和产品所反映的文化意境进行巧妙的创意设计,直接选用回收再生的黑卡作为包装的基材,通过精心的结构设计和极简的图文表现营造肖邦夜曲的文化意境。包装整体简约而富有意味。

2.生态文明修养的提升“少即多”绿色包装设计,既要强调包装原有的保护性和促销性,更要凸显包装具有显著的环境友好性。其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绿色生态设计的热情,增强了具有生态伦理观念的设计创新能力,唤醒了未来设计师对自然的热爱,引起未来设计师对自己设计创新行为的反思,让当代设计教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五、结语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能,这也是绿色建筑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高效、节能的建筑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物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天然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使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环保,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在设计、施工、拆除等各阶段,都要重视建筑工程的节能与环保效果,确保每一种建筑材料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三是舒适,这是在建筑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建筑工程应当充分考虑人的要求,达到建筑工程的设计目标。在设计环节中,只有坚持以上要求,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设计方案,才能够充分发挥绿色建筑设计的作用。

2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2.1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设计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来确定,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设计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气候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设计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方案,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通风、采光、制冷与集热,从而降低这些环节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西北地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日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特点,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发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域优势。而对于阴冷、潮湿、雨水较多的区域来说,这些设计内容都是不必要的。再比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设计要充分重视建筑材料的保温效果,合理安装保温材料,而在非常炎热的南方,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物的遮阳、降暑效果,以免过多的太阳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地域条件和气候特点,做到因地制宜。

2.2重视整体设计

为了达到高效、节能的整体效果,在设计建筑方案时应从整体的角度分析建筑项目的成本,使建筑的性能符合环境发展的要求。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温度、湿度、经济水平等因素,注重建筑设计的整体效益,不盲目跟从、不照搬其他地方的建筑设计方案,从整体而不是从局部的角度去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问题。例如,在经费不足的前提下,要合理安排材料安装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温材料的作用;在热量较多的建筑物内,可以充分利用其热量较多的优势,减少对保温材料的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因此,绿色建筑设计应从整体着眼,对建筑工程进行综合分析,在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效果。

2.3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为了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使用不会危害环境的原材料,要避免有害电波、太阳辐射等对人体的影响,充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设计。此外,要确保建筑材料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充分照顾到人的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室内环境。

2.4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在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的前提下,应将环境概念引入到建筑设计、规划等各环节中去,这是一个设计面非常广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在建筑设计时,应尽量搜集各方面的环境特征,收集有关土地资源利用、水资源使用、气候等各方面的信息,使建筑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协调,为人类营造舒适、健康、环保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材料、能源、资源的使用效率。

3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3.1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

在前期策划阶段,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特点,在充分考虑用户要求的基础上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设计师要高度重视绿色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等特点,优化设计方案,并在制定出方案之后充分听取用户的建议和要求,结合用户的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与修改,使建筑设计的过程更加人性化。此外,要确保建筑项目设计经过广泛的论证,优化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及时发现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3.2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舒适与健康,在设计阶段尽量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建筑材料。例如在吊顶和墙面使用低毒性或者无毒性的涂料,采用硬木和陶瓷等装修材料装修地面等;二是充分考虑到建筑设计的节能效果,节能型建筑不仅仅可以节省投资,降低建设成本,而且会降低用户长期的成本支出,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三是要在建筑拆除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废料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四是要充分利用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提高住户的舒适度,为其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并要为群众设计活动场所。此外,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方案的选取时,根据各方案的不同特点,取长补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

3.3合理选择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建设与环境相互促进、可调节的、智能化的建筑工程是目前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为此,应不断优化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的选择,充分利用和收集自然能源,并避免能源和资源的流失;应建设能够调节气候的外层构造,以降低气候变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室内条件趋于稳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支持力度,建设技术含量高、节能效果好、高效、无污染的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设计取得实效。

4结语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3

绿色包装设计一般遵循“3R1D”原则,使用绿色包装材料,以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行包装减量化,尽可能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尽量采用单一包装材料,以便于回收利用;尽量使用环保油墨,以实现绿色印刷;采用可拆卸包装设计,有利于拆卸后回收利用;采用可回收、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的包装,减少包装废弃物,保护环境。设计师在进行绿色包装设计时,应从材料选择、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方式、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多方面,全方位考虑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本文,笔者将分享几款绿色包装设计实例,供大家参考。

实例一:包装材料减量化

针对市场上的快消产品,笔者设计了两种包装结构方案,其设计思路是使包装具有环保、省材、节约成本、便携、促销的功能。纸质包装材料容易回收和再生利用,是理想的绿色包装材料,因此,两种方案的包装材料均选择白卡纸。这种包装材料可以采用多种印刷方式和环保油墨进行印刷,印刷效果好;同时考虑到生产加工的便利性,纸盒设计为一片成型结构,便于印刷和模压成型。

方案一包装结构平面设计图如图1所示,采用倒梯形的盘式折叠纸盒,通过锁扣将纸盒的四个角相互卡合固定成型,不需要胶黏或钉针,环保且节约成本;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出两片摇翼,用于固定产品;在两个侧面的延伸部分设计有提手,便于消费者携带。

方案二包装结构平面设计图如图2所示,在盒体的连接处,采用提手和盒盖之间插合的方式连接成型,环保且节约成本;提手与盒体底部为一体,从底部延伸出来,将盒体分为左右两部分,这两部分空间均可进行容装,从而避免产品因相互挤压而发生损坏。

对比以上两种方案可以看出,①包装容积相同,方案一所用包装材料的面积为283200mm2,方案二所用包装材料的面积为272550mm2;②拼版时所用的包装材料面积方案一大于方案二;③两种方案都考虑到了生产、销售、陈列、携带、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但方案一在纸盒成型时不如方案二容易组装。综合来看,方案二更节省包装材料,更容易拼版,废料少,结构简单大方,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此,选择方案二作为最终的纸盒结构,立体透视图如图3所示。

实例二:装潢设计简约化

简约化设计已成为当代包装设计的主流,包装装潢设计应简洁、大方,无须任何多余的装饰,但要确保设计意图的真实表达。如图4所示的啤酒包装,在对这款包装进行装潢设计时,利用了牛皮纸本身的色彩和特质,以减少额外的覆盖性印刷;包装上设计黑色图文,在印刷时不仅可减少油墨的使用量,还可有效减少印刷工序,降低包装成本;该包装采用局部展示结构,可以省去在外包装表面印刷对内容物进行介绍和渲染的文字。这款包装外观色彩精炼、简洁,简化了印刷工序,降低了印刷成本,使包装二次回收更加方便;同时采用了无毒、无溶剂残留的水性油墨或UV油墨进行印刷。

实例三:实用性与趣味性并存

构思巧妙的创意包装不仅美化商品,更可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富有趣味性的包装,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图5所示是一款儿童糖果包装设计效果图,包装造型为楔形体,盒盖从中间打开,盒体、盒盖对扣后用手提带穿接,做成小包的样式,便于消费者提带。内包装由七个形状和颜色不同的小纸盒组成,每个小纸盒里面放置不同口味的糖果,一次打开一个包装,清洁卫生。值得一提的是,当小朋友吃完糖果后,外包装可以作为盛装物品的容器,内包装可以作为开发儿童智力的七巧板玩具,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还增加了趣味性,如图6所示。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可持续

要实现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坚持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是必然之选。通过建设和发展绿色建筑,不仅符合我国当前所提倡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能够从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出新兴产业,从而进一步改善民生,在加快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当时我国当前的绿色建筑正处于缓慢起步的发展阶段,绿色建筑的总体数量相对较少,且地域发展不平衡,总体表现为西部地区较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慢,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发展较慢。从整体来看,虽然绿色建筑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

绿色建筑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减排,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住户营造一个更为健康舒适的生存空间,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和谐相处。通常人容易形成一个误区,就是将绿色建筑简单的理解为绿化建筑,从含义上来说绿化建筑指的是绿化环境和净化空气两方面,而绿色建筑追求的不只是这两个简单的目标,而是是包括绿化建筑在内的一个更为广泛的生态建筑概念。

二、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1、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绿色建筑的设计首要应该是与建筑周围的生态环境实现有机的结合,在为人们建设居住空间的同时创造出最佳的环境效益。这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的过程中将建筑当地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充分考虑进去,并且尽可能利用好当地的地势地形,在因地施材的基础上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绿色建筑提倡节能减排,这需要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融入先进的现代科技,以实现对太阳能、风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增强对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使用,以提高绿色建筑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性。同时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作出有预见性的近期和远期规划,为绿色建筑今后的种种可能做好准备。

3、健康且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应该重视且确保绿色建筑的健康和舒适度。一个好的居住空间需要具备好的空气流通和采光效果,以保证室内的温度与湿度。此外建筑设计的外观、布局都应该体现一定的人性化,尽可能为住户提供一个健康且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同步化设计的原则

设计师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具有保护生态文明的设计理念,还应该将设计的思维同步化的体现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的前期分析、策划以及方案的构思、比选,建筑师与设计师应该都应该有一个合作沟通与交流,大到设计方案的拍定,小到各个设计及施工的细节,都应该同步考虑到将低碳、节能要求融入之中,以实现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绿色建筑中的技术问题

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绿色建筑,在当前的建设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绿色建筑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绿色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较高水平,通常会选择某一类的指标组合,不同的指标组合在控制成本、技术经验方面有所差异,所以对指标组合的选择可能存在着误区,以至于没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绿色建筑市场。

其二,在调查中发现,绿色建筑中有部分的指标并没有达到规定的指标要求,这主要是建筑单位没有将相关的材料报告给上级部门,例如地下空间的使用、灌溉的节水方法。

其三,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相较传统建筑的指标要求,其标准要更高一些。同时,节水与水资源再利用及节能与再生能源这两大类的指标中所涉及技术的利用率相对较低,这可能将影响再生能源使用率及节水的效果。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选择

1、设计方案

设计文案选择与敲定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这需要设计师在设计文案的过程中,对绿色建筑的设计需求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同时,对于国内外较为优秀的绿色建筑设计经验可以适当的借鉴与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将设计师自身的独特想法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以不断提升设计师自身的设计水准。

2、太阳能采暖

近些年,较为传统的采暖方式主要是燃烧煤炭和薪柴,但是这有一明显的弊端便是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形成温室效应,更严重的是如果煤炭没有彻底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绿色建设采暖设计的过程中,可利用太阳能采暖系统,为住户提供充足的暖气,这不仅成本较低,而且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大气环境,充分实现节能环保。

3、水资源循环

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首先是可以通过重视雨水的收集,收集的雨水可以通过静止净化用于家畜的日常饮用水或者是花草的灌溉等。其次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废水也应该采用相应的净化技术以实现其循环再利用,以避免环境的污染与水资源的浪费。

4、绿化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生存环境的要求与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应当重视建筑自身的美观以及对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例如可以增加花草树木的种植、建设人工活水溪流等等,以尽可能的为住户提供一个更为优美、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使绿色建筑内住户的生活品质能够得到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低碳生活,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绿色建筑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不仅仅中国坚持的发展理念,更是世界范围内倡导的共同观念,因此,绿色建筑的发展不仅仅是设计师、建筑师的责任,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民众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实现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艳晖.我国绿色建筑的设计技术选择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21:25.

[2]牛.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

[3]刘祝.绿色建筑节水措施的评价及应用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5

一、绿色建筑概述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在大自然中,绿色常被认为是生命色、环保色。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肆意地破坏环境无疑对我国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绿色发展成为了我国接下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建筑工程行业中,能耗高是建筑行业的显著特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多,环境破坏也变得更加严重,所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无疑成为了控制能耗的第一选择。在建筑设计中加入绿色设计理念,不仅可降低原材料的使用量,而且也可降低能耗,增强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动力,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未来发展有着紧密联系。

2.绿色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新能源使用原则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化石能源,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更加迫切。所以,为了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能源相比,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供给方式更加环保,而且属于可再生能源,具备不断开发应用的潜力。因此,在建筑设计工作中,为了降低工程能耗,设计者可增加对新能源的应用力度,例如,在屋顶、墙壁的设计中引入太阳能,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不仅可提升室内的舒适性,而且也可降低能源的消耗。(2)遵循环境保护原则提升环境质量,无疑是绿色建筑发展的基本目标。在建筑工程中,随着工程的进行,大量的废弃物出现在施工现场,例如,废水、废气以及建筑垃圾等,不仅会导致施工环境遭受污染,而且也会引发资源浪费问题,增加施工成本。所以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设计者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积极引入低能耗、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从而提升环境质量,使生态环境得到妥善保护。(3)注重以人为本原则建筑工程的建设目的根本在于为民众提供生活、工作的空间,所以“以人为本”是设计者需遵循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建筑时,为了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度,需要提升室内空气的流通性,使环境更加舒适、惬意。此外,采光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环,注重增强室内环境的采光性,可以提升室内环境的美观性,在其中工作、居住的感觉也会更加舒适,同时也可降低能耗,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二、以长沙丁家文体中心为例践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案例概况

丁家文体中心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九路与盼盼路(远大三路)交接处东北角,场地呈长方形。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785.13m2,总建筑面积为5539.76m2,文体中心共5层,建筑高度22.25米,主要功能为文化用房、体育用房。

2.规划布局及景观设计

项目场地选址不存在本地区文物、历史建筑、风景名胜、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植被和其它保护区。场地内无需要保留的建筑物。没有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没有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没有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建筑主朝向为南向,建筑间距大,有利于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户外活动场地设乔木、构筑物等遮阴措施;利用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不仅为行人提供游憩的良好条件,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根据长沙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乡土植物。场地内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通过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等方式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下凹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地面生态设施;除机动车道路,其它硬质地面设置透水铺装。场地内人行通道与场地外人行通道的连接处、入口等位置均设置无障碍设施。同时,合理布置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为机动车停车位配建充电桩。

3.建筑设计

建筑形体规则,造型简约,内外均不采用大量装饰性构件。屋顶采用保温屋面,外墙采用岩棉外保温,外窗采用双层中空的L0w-e保温玻璃,电梯采用电梯群控、轿厢无人自动关灯等节能技术。项目为公共建筑,在其公共部位采用土建装饰一体化设计,可以减少二次装饰过程中的浪费。建筑外立面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装修建筑材料,不采用国家、省、市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

4.其它

项目建筑砂浆全部采用预拌砂浆,现浇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合理采用高强建筑结构材料,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项目走廊、楼梯间、门厅、大空间等区域的照明采用分区控制能节能控制措施。采用变频措施进行供水系统加压,实行雨污分流,采取高性能阀门等措施对管道阀门漏水、渗水情况进行预防。用水器具采用节水器具。采用高性能阀门、零泄漏阀门、合理设计供水压力、室外埋地管道保护、水箱、水池溢流报警装置、进水阀门自动联动装置、分级计量水表等装置和措施避免管网漏损。按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绿化灌溉采用喷灌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项目一楼采用分体空调设计,二至五层采用多联机空调,末端均可根据用户自身需求独立定制。

三、落实绿色建筑理念与提升设计质量的途径

1.加大环保材料的应用推广力度

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要求下,建筑设计者要注重节约资源,并且不得破坏宝贵的生态环境,确保自然环境与人可以得到和谐发展。因此,设计者可从多个角度出发,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为基础,注重将环保材料应用到设计方案之中,并增强环保材料的应用与推广力度,保证周边环境不因建筑工程而遭受破坏、污染。与传统建材相比,环保材料无论是在安全方面,还是在节能方面,均有着巨大优势。以硅酸铝保温材料为例,其不仅防火、防渗性能突出,而且可存储多余的热量,在保温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能源损耗。

2.加大绿色建筑理念的宣传力度

设计人员是否重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将会成为影响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的关键。因此,为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设计者必须要知晓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彻到每个设计环节,方可提升设计质量。建筑企业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引导与宣传,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扎根在每个设计者的心中。例如,建筑设计单位可定期开展主题培训活动,增强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宣传力度,监督每位员工的设计行为,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应用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从而促进绿色建筑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在倡导绿色建筑理念过程中,建筑单位可做好以下工作:(1)设计人员要明确设计要点,以标准、规范为基础开展设计工作,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2)将绿色建筑有关设计要点、知识以海报、通知等形式张贴在宣传栏中,做好设计人员培训工作,帮助每位设计人员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开展原则与执行要点。

3.增强绿色建筑设计实施监管力度

做好设计人员的监管工作,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在方案中得到体现。此外,加强监管力度,不仅可提升设计质量,而且也可避免材料浪费情况出现,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可以有效落实。在监管过程中,建筑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筑工程要求,制定出相应的设计标准与规范,设计人员要在标准、规范的要求下开展设计工作,加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应用力度,做好采光、保温等设计工作,降低能源损耗。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政策,激励各位设计人员做好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的设计工作,推动绿色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升。

四、结语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设计原则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问题。绿色建筑属于一种生态建筑,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能源系统更加生态化、多元化。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坚持绿色建筑的整体美化原则和简单高效的原则,不断改变传统建筑行业的高污染、高耗能状态,根据不同的绿色建筑项目选择更加合理的设计技术,比如,太阳能采暖技术、水资源循环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从而促进低碳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绿色建筑

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建筑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就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绿色建筑主要指的就是对某建筑进行设计时,把土地、能源进行有效利用,将一切能用到的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降低资源的损耗,从而实现人与自热的和谐发展。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绿色建筑能够把当地特有的资源和材料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大限度降低能源的消耗,从而保证建筑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2)采用绿色建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能源,尤其是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比如,德国的绿色建筑在消耗能源时几乎接近零;(3)在具体的绿色建筑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首先对当地的地理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对房屋的通风性和采光性进行有效设定,从而使得人们居住的环境能够达到最佳的采光效果[1]。

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1整体美化的原则目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发重视建筑技术的整体美感。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一定要遵循整体美化的原则,要把设计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整体美感的目的。与此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还应该多关心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能为了施工建设而破坏当地的环境生态平衡,同时,设计人员还应该充分利用好天然的地势地形,做到因地制宜,减少环境污染,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3.2简单而高效的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时,还应该注重能源的利用问题。设计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重视人工智能化设计,从长远角度考虑问题,坚持简单而高效的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节约能源,从而保证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3健康而舒适的原则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舒适的居住条件,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保证室内畅通,让室内的环境处于舒适的温度湿度[2]。与此同时,还应该要有良好的空气流通,要保证采光功能,从而让用户能够在健康而舒适的环境中生活。3.4同步化设计原则建筑企业要想真正实现节能环保功能,不是只从一个环节入手,而是应该从整个设计过程进行节能。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该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比如,方案构思、前期分析、各专业深化初步设计等,同时还要控制好施工图纸的设计,争取达到低碳、节能的要求。

4设计绿色建筑中的技术问题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起步较晚,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绿色建筑设计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绿色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建设绿色建筑时,不管是设计方还是需求方都应该进行及时沟通,一旦遇到突发的情况,双方应该聚到一起尽快找到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以免耽误建设进度,从而保证建筑的质量。

5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选择

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选择是一项比较有技术性的工作,由于不同的绿色建筑项目不同,所使用到的能源、材料、人力等都有所不同。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技术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5.1设计方案针对绿色建筑而言,设计方案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选择时,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对绿色建筑项目设计的需求进行仔细分析,同时也可多借鉴一些国外优秀的案例,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建筑的具体情况,把自己的独特想法融入到设计方案中,从而达到绿色建筑的目的。此外,设计人员还应该凭借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确立建筑中自己的视角,把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在设计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利用,从而保证绿色建筑设计的更加合理化。5.2太阳能采暖据相关调查显示,之前传统的采暖方法主要是以煤炭燃烧为主。但在实际燃烧过程中,总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等,过多吸入一氧化碳,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在燃烧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发生温室效应,也会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使用太阳能采暖,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资源,采用太阳能取暖能够降低成本,避免环境的严重破坏。5.3水资源循环在进行具体的绿色建设设计技术选择时,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选择。众所周知,水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建设时,应该充分利用好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5.4环境绿化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如果现在人们还不重视对环境的绿化,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势必会走下坡路线。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环境的绿化,对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移栽高大乔木,乔木有吸收路面热量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氧气的含量,从而给人们建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6结语

绿色建筑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与传统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更加具有环保价值和资源充分利用的能力。因此,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建筑项目采用合理设计技术,坚持整体美化的原则和同步化设计原则,不断改变之前传统的建筑方法,采用太阳能采暖、水资源循环等相关技术,从而使室内设计符合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牛犇.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7

关键词:绿道;规划设计;地域特征;佛山新城

1绿道综述

1.1绿道概念

“绿道”源自英文单词“greenway”,由“greenbelt”和“parkway”拆解而成。Green表示自然存在,包括自然或半自然的环境;way则表示通道,包括动物和人的生活廊道。

引用Charlese.Little著作《Greenwayforamerican》中所下的定义:绿道就是沿着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1]。

在美国,绿道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第1阶段为1860~1900年代,早期的绿道,如波士顿公园系统;第2阶段为1900~1945年代,主要为风景园林师规划的绿道,如国家公园管理署(npS)的公园道(parkway);第3阶段为1960~1970代,生态学影响下的绿道规划;第4阶段为1980~1990年代,此阶段兴起绿道运动,强调绿道的多样化游憩需求及可达性。第5阶段为1990年代至今,绿道在理论和实践全面展开[2]。

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始建于1867年,是FrederickLawolmsted设计的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该公园绿道系统通过林荫大道将绿地和各类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就像一条翡翠项链环绕在城市周围,因此也称之为波士顿翡翠项链(图1,2)。

由于认识到了绿道网络在环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的巨大价值,美国各州从20世纪中叶开始对各类绿地空间进行了连通尝试。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了“greenway”的概念,但是其正式提出还是在1987年的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该报告对21世纪的美国作了一个展望:“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居民能自由地进入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现上将整个美国的乡村和城市空间连接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一直延伸至城市和乡村”。此后,绿道这一概念开始被广为接受。

1.2国内绿道的理论研究及实践

我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引入介绍绿道是1992年的《美国绿道(americanGreenways)简介》,文中直接使用“绿道”作为“greenway”的翻译[3]。最早较为详细诠释这一概念的是张文和范闻捷的《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一文,对国际上很早就提出的“greenway”进行了介绍[4],此文将“greenway”翻译成“绿色通道”,国内后续研究普遍使用了“绿道”和“绿色通道”。

经过了十几年的相关研究,国内的绿道研究已逐渐趋于成熟,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案例大量涌现。目前,国内绿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包括国外绿道理论介绍、国外绿道实践案例介绍和国内绿道理论与实践介绍[5]。而国内绿道理论的研究又主要包括:①俞孔坚教授从景观生态学和文化遗产角度进行的绿道生态和文化保护功能的研究;②刘滨谊教授从绿地系统和绿地生态网络角度进行的绿道生态和游憩功能的研究;③金云峰教授从我国绿道规划整合到城乡规划体系尤其是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法定规划及实践中进行了研究[6];④吴必虎教授的“环城游憩带”理论研究;⑤余青教授从风景道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区域绿道中的旅游开发功能的研究。

在实践方面,在珠江三角洲绿道网实践之前,国内绿道的实践还停留在绿道理论的利用论证和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阶段,而没有实质性的实践成果。随着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络实践的成功,这一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内多个城市已经或者正在规划建设绿道网络。如嘉兴市的“两环、八放射、三连”的生态绿道网络;无锡市的“三环、三带、八滨水、十六沿路”的绿道网络体系。

目前最受关注也是建设最为成功的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绿道网络建设,在建或已经建成2372km的珠三角省立绿道网,并计划在此基础上新建8条省立绿道,使省立绿道总长度达到8200km。本文所研究的案例就是位于广东省立4、6号绿道之间的佛山东平新城绿道,是沟通2条省立绿道的城市型绿道。

1.3研究意义

近些年来,以传统增长方式为特征的快速城镇化和非农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已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冲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促使政府官员以及专家学者开始对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进行反思,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绿道建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城市试图扭转这种困境的尝试之一。目前虽然国内多个城市提出绿道建设计划,但缺乏系统完善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佛山新城绿道的实践为规划设计方法的归纳和提炼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2佛山新城绿道规划案例分析

2.1项目及基地概况

佛山新城规划区面积约31km,被列为佛山九大社区绿道示范区之一。在佛山绿道网建设规划中,根据目标功能不同,将绿道分为省立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级。佛山新城绿道属于连结4号和6号省立绿道的城市绿道,其主要起到沟通省立绿道和丰富新城内部绿道网络的作用(图3)。

2.2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①在珠三角绿道实践之前国内相关的绿道建设经验基本空白,因此需要在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②东平新城位于佛山市“2+5”组团的中心组团,是佛山市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地区。由于区内城镇化进度十分迅速,因此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景观特色面临被现代快速消费式文化所吞噬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在绿道规划设计中如何保护和体现地区文化也将是一个重要议题。

③规划区内现状用地关系复杂,用地破碎度较高,而绿道是一个对系统性要求很高的绿色网络系统,因此在规划中协调绿道沿线的各类用地,保证绿道的连通性是本次工作的一个重点。

④规划区内大量的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严重制约了新城环境的整体提升。随着新城的发展这些用地必然会变更用地性质,但原先工业活动遗留下来的问题,如土壤贫瘠,水体污染,植被缺失等势必会影响绿道系统的布局走向。

⑤规划区内及周边过境交通繁多,容易对绿道网络形成分隔,如何处理好绿道与道路之间的关系是又一个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⑥规划区内自然条件总体优良,东平水道穿城而过,东平水岸植被资源丰富,区内水系众多鱼塘密布。区内已经建成世纪莲体育场,体育公园等一批大型公建和绿地,因此具备了一定的环境基础。但是,局部如厂库区,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

2.3解决思路及方法

由于绿道实践案例在国内很少,所以项目组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对欧美及日本的若干城市型绿道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包括美国波士顿公园系统(图4)、美国丹佛大都市区绿道系统(图5)、美国休斯敦廊道规划、英国伦敦东南绿链、德国鲁尔区绿道系统、日本横滨绿道(图6)以及日本琦玉绿道(图7)。

在对美国几个较为成功的绿道案例进行研究后发现,美国的城市型绿道建设实践将游憩功能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和亲水亲自然的场所,同时也兼顾了生态、游憩和社会文化等功能。

伦敦东南绿链绿道建设侧重于将各类包括公园、湿地、游憩园、名胜古迹、各类公建等在内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进行连通,通过绿色空间的建设控制了不合理的建设活动,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伦敦的公共开放空间。伦敦东南绿链的路线与公共交通路线相互交织,具有很好的可达性,无论是乘坐公共汽车或是地铁,都能方便地进入绿链。绿链内部标识系统也十分完善,民众可以根据标识明确方向或避免危险[7]。

德国鲁尔地区的绿道实践则偏重于棕地的更新恢复和地区植物群落和物种的恢复。

日本横滨以及琦玉的绿道则主要以城市河流为依托建设,侧重于滨水环境的保护利用,偏重于滨水游憩功能。

在综合研究国外绿道案例的前提下,确定了本次规划设计的目标“活力水城,生态绿城,飘香花城”。明确了此次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本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连通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人性化原则、适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2.4绿道规划设计方法

①针对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文化的缺失,规划提出要充分挖掘和突出基地的人文特色,尊重地方风俗习惯和民族景观特色,立足于地方历史文化遗迹的有效保护,来展现地方风情。

②结合现有水系、地形和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尽可能地使绿道均衡分布于规划区域,为地区的生物物种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提升提供条件。

③将规划区域的绿色廊道进行连通,使其形成稳定的网络体系,提高其抗扰动能力。优选绿道节点与路径,以加强自然、历史和人文节点的沟通和联系。

④针对不同职业、年龄和文化层次人群的需求,打造功能形式多样的绿道及节点。通过对绿道类型的划分和后期管理方式上的差异,体现各类绿道的价值。

⑤区内绿道交通主要以步行、自行车、观光车、游船等慢行交通为主,同时完善绿道的标识系统、照明系统、信息系统、应急救援系统,以保障游人的安全。

⑥绿道选线充分考虑包括自然生态、地理气候、经济发展、用地权属在内的各类制约因素,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及建设量,以达到高质量的建设目标。

⑦规划应综合生态环境、政策要素、城镇布局和地方意愿等因素,协调各方需求,综合确定规划方案,制定总体与阶段发展目标。

⑧最后应统一规划思想与工作方法,坚定地贯彻规划原则,合理规划设置各类绿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形成衔接良好、系统完善的绿道网络系统。

3结语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绿道能够发挥其经济和生态效应,为城镇居民提供慰藉和绿荫的场所,促进身心健康,并降低卫生成本,并为保护和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提供承载介质。而这就要求我们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绿道选线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尊重地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总结出具有地域性规划设计方法,并将其贯彻落实带绿道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的全部活动中去,最终构建起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绿道网络。

(收稿:2013-12-14)

参考文献

[1]Charlese.Little.Greenwayforamerican[m].JHUpress,1995.5.

[2]金云峰,周煦.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模式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1(3):33-37

[3]叶盛东.美国绿道(americanGreenways)简介[J].国外城市规划,1992(3):44-47.

[4]张文,范闻捷.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5]胡剑双,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10(12):88.

[6]金云峰,周聪惠.绿道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城市规划整合中的对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3):4-12

[7]张云彬,吴人韦.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7(8).36-37.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8

什么是绿色档案馆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指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也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为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我国在颁布《节约能源法》的基础上,又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明确了节能规划、节能管理和节能措施是包括档案馆在内的公共机构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基本遵循。在这方面,档案馆也应该而且可以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档案部门大力提倡建设“绿色档案馆”的理念,以“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为目标,努力构建低碳、环保、生态、节能型的档案馆建筑。

鹿特丹市档案馆的独特之处

鹿特丹市档案馆是利用已有建筑改造而成的,改建工程中采取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被国际档案界誉为建设绿色档案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典案例。那么,鹿特丹市档案馆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荷兰鹿特丹市档案馆,是由荷兰国家邮电公司的维护中心和停车场(建于1960年)改建而成。1995年,市档案馆收购了国家邮电公司的该处建筑,随后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旧建筑进行了改造,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于1998年完成全部改建工程,一座焕然一新的现代绿色档案馆呈现在世人面前。

鹿特丹市档案馆在建筑改造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环保措施,主要包括:优化自然采光、采用可持续能源、低污染建筑材料、地下能源存储、雨水处理系统、高效玻璃和分区供热、垃圾分类等。起初,还考虑建设植被屋顶,但因为其重量和对屋顶材料的影响不清楚而放弃。鹿特丹市档案馆安装了以下系统:

调节温湿度的热力泵系统。利用140米深的地下蓄水层的能源存储,且有一个连接热力分配网的备用系统。该热力泵系统可为建筑面积约为6.5万立方米的建筑供热,保持库房温度处于18摄氏度(±2度),相对湿度处于50%,办公用房则为21摄氏度。

热水供应系统。通过三个太阳炉和一个热力泵炉提供的热水供应。

雨水处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冲洗厕所以及为温湿度控制装置中的超声波加湿器提供水源。2000年,又安装了水质净化装置,这样,处理后的雨水也可以供保护工作室使用,节省了购买去离子水系统的昂贵开支。

优化采光。办公区的窗台和墙面都粉刷成白色,以便让阳光最大限度地反射进办公室。建筑内的主灯,通过中心机房的计算机控制其自动开关;库房内的二级灯则设计为手动打开,10分钟后自动关闭。

太阳能照明系统。2000年,鹿特丹市档案馆在1840平方米的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电池系统。这些太阳能板与屋顶成6度倾角,以方便排泄雨水。据介绍,鹿特丹市档案馆的太阳能照明系统目前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太阳能电池发的电只能即时使用,目前还没有电量存储系统;档案馆周边的居民楼海拔较高,有时会落下一些垃圾和碎石,造成一些小问题t比较糟糕的是,由于地处北欧,残留在太阳能电池上的水,在冬天受冷冻结后对电池造成了损坏。然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这是个失败的方案。实际上,这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系统,至今仍尤为壮观。

领跑全国的绿色档案建筑

我国绿色档案馆建筑的典型案例,当属苏州园区按照“大文化、大档案”的理念,有效整合园区管委会各局办、各大公司、各直属单位和各镇的各类档案资源而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档案馆(共18层,总建筑面积2.24万平方米)。

打开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网站,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综合大厦三星级绿色建筑赫然列在网站的工程示范专栏中。2010年年底,园区档案大厦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了三星级绿色建筑证书。“绿色建筑认证”是国内目前唯一一个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和管理的最权威的建筑节能认证,而“三星”则代表了该认证的最高级别。截至目前,放眼全国,达到绿色三星的建筑总计也不超过两位数。其中,档案大厦以高达8.2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和多功能、综合性的使用要求。可以说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树立了绿色建筑的新标杆。

据负责档案大厦建设的中新置地常务副总裁詹宇介绍,档案大厦自规划设计之初就将注重节能生态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在设计中更是以生态环保的理念作为环境建设标准;以绿色建筑的要求作为建筑设计标准;以健康舒适且符合节能减排的空调技术作为建筑空调系统冷热源选择标准。

从项目的设计之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绿色专家组即作为项目的顾问参与进来,设计组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对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确保各专项设计和各阶段的实施都能贯彻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档案大厦的绿色看点主要包括:呼吸式幕墙、绿色自循环屋顶微环境、太阳能发电、自然光照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雨水回收系统、遮阳系统、全自动控制的总控室等。

建设绿色档案馆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档案馆建筑进入了新一轮建设高峰期,中西部档案馆建设工程也正在积极、稳步实施之中。如何在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国内外档案部门在绿色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做法无疑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节能减排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档案部门自觉节能减排也是分内之责任。《档案馆建设标准》也要求,“档案馆建筑应符合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采用节能设备。”坚持节能减排,崇尚低碳生活,把建设绿色档案馆作为新时期档案馆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档案馆进行前期规划和总体设计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无论是新建库房,还是改建扩建,甚至是利用已有旧房改造成档案馆,都应当而且可以考虑节能减排因素,有一些基本的做法具有普遍借鉴的意义。比如:注意使用环保、可持续的材料;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尽可能采用自然光和节能照明,利用地热能调节温湿度;收集雨水用于循环利用,提高围护结构性能;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调控温湿度的能耗,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馆库智能化管理等。

2 重视建筑材料的选择

衡量一座建筑是否可持续最好的方法之一是看其用材的选择。使用当地的本土材料意味着不用在运输上耗费能源,而且该建筑可以很好地融入周边环境。如今,可以对材料进行检测并制定详尽严格的规格要求。木材可以采用可替代产品。有良好隔热作用的建筑用砖可以用再生材料制成。避免使用大量的人工制成的终端产品(如塑料)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些是炼油工业的副产品,会散发有毒气体,也应避免使用有毒化学物质和稀有金属。

3 把降低运行能耗放在重要位置

档案馆建筑能源消耗最大的是采暖和制冷空调,其次是照明。因此,要重视改善采暖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以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加强管道的保温,以提高室外管道的输送效率;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和加强围护结构保温,以减少传热消耗热量,提高门窗的气密性,以减少空气渗透消耗热量等。

4 增强合理利用资源的习惯

合理地利用各地独特的自然资源,为档案馆的长期运行维护提供低能耗、低污染的保障,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太阳能的利用,地热资源的利用,天然降水(雨水)的利用等。加拿大国家档案图书馆位于渥太华附近,地处北回归线附近,新档案馆采用复层弧形穹顶设计收集太阳能热量。新加坡国家档案馆收集雨水,用于浇花和打扫卫生等用途。对馆库周围进行绿化,创造适宜的小环境,还在库房的平台上种植一些特殊的花草,有效地降低了库房的温度。

5 展现档案建筑的特色

外形出众的新建筑确实能引来更多的关注。将文化服务机构的外形翻新,可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当地社区中去。每一座建筑都有它想表达的信息,而可持续建筑的关键是要表达出正确的信息,即保护档案内容以及档案馆在社区中的更多角色:不以损害后代需求为代价的充分满足现代人需求的发展模式。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相关问题

1.前言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提出,低碳生活得到了非常大的推广。现如今的人们不仅具有了更高的节能意识,同时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这样使得了绿色建筑成为了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对现代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将绿色设计充分地应用其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并尽可能的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相应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绿色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现阶段,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生活中,衣食住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促使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例如:水污染、太阳能利用等已经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根据有关资料可以知道,建筑造成的污染(空气、光以及电磁等)占据总环境污染的30%以上,同时产生的垃圾,城市垃圾占据60%左右,这样就给社会造成了严重非常的环境污染。因此,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合理的利用绿色建筑设计手段,不仅能够有效地避免能源的大量浪费,同时还能对生态环境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从而起到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目的,因此其应用意义重大。

3.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中的体现

3.1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如果绿色设计理念在设计方案中得不到充分地体现,那么在整个建筑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些绿色设计理念就无法得到相应的体现。这是因为建筑整体工程的施工都是按照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的,因此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确保绿色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但是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积往往比较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确保施工方案合理的原则下,要加强对技能型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对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形特征进行充分掌握,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场地的选择,也能够做好布局工作,同时还可以选择出适合当地现状的规划设计方案。

3.2充分利用基地优势

对于我国来说,地域非常辽阔,地形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并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也不相同。这样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时,为了保证设计更加的合理,一定要对当地的具体现状和四周的环境进行仔细地考察,然后在根据设计的情况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建筑物能够与附近环境相互协调和统一。同时还要对当地基地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对自然景观造成的破坏进行减少。此外还要尽可能避免人工造湖、造林等对附近的建筑环境进行大面积改造。

3.3适当选取建筑材料

根据相应的研究表明,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其耗能量最大的就是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因此对于建筑材料的使用不合理,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浪费。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的选择最为合适的建筑材料进行施工,为了能够将绿色设计理念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供相应的生活热水,以起到相应的节能作用。

3.4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应用

因为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能耗量的大小,如果设计和施工不够合理,将会导致大量的能耗浪费。因此,在对建筑的围护结构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需要确保做好节能技术的应用工作。通常情况下,采用外墙外保温的形式对于夏天炎热冬天寒冷的地区,不仅要对冬天的保温性能进行考虑,也要考虑夏天的隔热性能。然后在透明的维护结构外,要进行遮挡设置,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进入到室内空间中的太阳辐射量,也能降低空调的能源消耗。因此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窗墙比例进行合理的设置,对透明围护结构的大面积使用进行合理控制。

3.5充分利用太阳能

我们都知道,太阳能是比较安全、环保的可再生能源,这样就促使一些太阳能环保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出来,其中利用太阳能来进行发电是一项不错的建筑节能技术。从目前一些绿色设计理念就无法得到相应的体现。这是因为建筑整体工程的施工都是按照相应的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的,因此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确保绿色设计理念能够充分地展现出来。但是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积往往比较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确保施工方案合理的原则下,要加强对技能型技术的应用。首先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对当地气候条件和地形特征进行充分掌握,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进行场地的选择,也能够做好布局工作,同时还可以选择出适合当地现状的规划设计方案。

3.6对照明系统进行优化控制

在建筑的绿色设计中,采用比较先进的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电能消耗,起到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作用,其中应用效果比较好的就是采用昼光照明和BaS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应用昼光照明这种类型的照明技术可以很大程度降低供电的峰值,其主要优势特征是应用于大量建筑中,对于室内的照明通过尽可能的应用自然光线,从而就在很大程度减少了白天对供电照明的需求。

4.结束语

绿色环保的设计案例篇10

关键词:化学实验绿色化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若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日常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们以绿色化学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进行了绿色化的设计与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人教版初中化学“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这个实验的绿色化设计为例加以阐述。

一、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p124页“实验7-1”(2001年6月版)安排了“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p125页有关于燃烧所必需的三个条件的问题讨论,内容为“本实验由教师演示,且在通风橱中或抽风设备下完成”,但对于大多数初中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若按照书上的设计方案,在第一步实验中学生看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红磷暴露在空气中燃烧,使教室里弥漫着一股很浓的五氧化二磷的气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第二步实验中,用导管向水底的白磷通入氧气(或空气),由于导管与白磷的接触面积较小,水下白磷会到处“乱跑”,部分白磷会浮上水面燃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实验结束后白磷常有剩余,若不及时处理,对环境将造成严重污染。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必须对此实验进行绿色化的设计与改进。

二、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实践

根据绿色化学实验的基本理念,即减少用量、循环利用、回收再用、再生、拒绝使用危害物等,在保证操作安全、实验现象明显的基础上,对以上实验进行绿色化设计的研究,结果如下:

1.实验药品、试剂用量的绿色化设计

根据绿色化学的要求,结合白磷有毒的性质,实验中选择尽量少的白磷,而且让红磷得到再利用。

2.实验过程的绿色化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p124页关于“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的设计:

实验7-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上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7-4),观察现象。若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如图7-5),观察现象。

图7-4燃烧的条件图7-5白磷在水下燃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实验进行了绿色化的改进设计,方案如下:

方案1:(如图1)将吸干水的白磷、红磷加入到短粗口径试管内,塞上橡皮塞、再将试管同时浸入热水里,观察现象。实验结束后,取出盛红磷的试管留着下一班的学生实验时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又节约了药品,减少了污染。

方案2:(如图2)在方案1的基础之上,将橡皮塞改为了单孔塞,且增加了导管和气球。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提高实验成功的几率并且较安全。

若将图7-5中的直角导管换成较短的直角导管并接上一个倒置的漏斗(如图3),将热水里的白磷用小漏斗罩住,通入空气,排尽漏斗内的水,让白磷在水下漏斗内安全的燃烧,并且漏斗还起到固定白磷的作用;氧气的供给装置最好选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4),因为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要注意的是注入过氧化氢后要及时的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防止内部压强过大,氧气从分液漏斗下端跑出,导致实验失败。

图1图2图3图4

实践证明: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无需在通风橱中进行,而且可由学生分组实验。

3.水中剩余白磷和试管中剩余红磷的绿色化处理

实验结束后,白磷和红磷的回收和处理便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我们结合本实验后废渣和废液的处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处理该废液可能的途径和方法,经过小组讨论,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废液处理方案。学生经过研究,提出多种研究方案,如将白磷燃烧后的剩余物及洗涤废水倒入教师指定容器内,再加碱液中和处理后排放。又如在上述方案2中,将单孔塞换成双孔塞,并增加一个装有碱性溶液的滴管,白磷燃烧后立即处理掉其生成物,防止打开橡皮塞后造成二次污染。

三、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思考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对实验方案的绿色化设计,实现了实验过程无污染、零排放。而对该实验的探究和讨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强化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学生敢于对书本实验进行探讨、质疑,并自己动手设计改进实验,对实验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分析。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改进,真正实现“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素养也得以提高。

由此可见,对于教材中某些污染比较严重的传统实验进行绿色化的设计与创新,会大大解决实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师生在良好的实验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这样环境教育将不再是口号,不再是形式,而是可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鲍正荣.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改造.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3):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