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十篇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十篇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2:59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1

农村金融中介的变迁

从组织形式的规范性看,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正规、非正规两种金融中介。现有资料显示,农村的金融中介形式要比城市丰富得多,这里只做简单介绍。

1.正规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及其特征

我国正规农村金融中介以农村信用社为标志。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后,根据当时“两放、三统、一包”的财经管理体制,农村信用社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变为集体金融中介,实质上成为其的一部分,管理集体储蓄。后来,随着农业银行农村金融业务的逐步专业化,农信社转为农行的基层组织。直到1994年以前,农行是农村的唯一正规金融中介,一方面开展政策性金融业务,一方面吸纳农业储蓄为城市国有部门的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专门经营从农行剥离出来的政策性金融业务。1996年,农信社与农行“脱钩”,恢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合作金融中介性质,而农业银行则收缩农村业务向城市进一步纵深。

上述农村金融中介形式的变迁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正规金融中介具有强外生性。农信社、农行和农发行的设立、合并、拆分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性行为,而不是自下而上的诱致性政府行为,更非农村经济主体——农户的自主性行为;二、正规金融中介的经营效率——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并未随组织形式变迁而发生质的提高。笔者(2004)在一项中发现转轨以来,除了金融中介行政化扩张的数目与农业绩效高度相关外,金融中介自身经营水平、人员素质以及市场化水平等效率因素与农业绩效基本不相关。

2.非正规金融中介的形成与发展

非正规金融中介又称为民间金融中介。活跃在农村生活中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的组织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合会。合会已有上千年,如今仍活跃在农户的生产生活里。合会按各地习俗有不同的形式,比如:标会、拔会、轮会等,各会都有自己一套运行规则,同时又有合会的一般原则。合会作为金融中介,主要是融通资金,建立一种借贷联系。

钱庄。钱庄始于明清,起初经营货币汇兑业务,逐步开展起存贷业务。,钱庄小范围地存在于闽浙一带,又称为“钱背”、“钱中”。由于国家法规明令禁止私人公开挂牌经营金融业务,钱庄由“地上”转为“地下”,其活动能力似乎丝毫未受,倒是当地的税收减少了一大块。郭斌等(2003)一项研究表明,浙江温州地区的地下钱庄为当地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钱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规模较小,由于信用问题引发金融纠纷,甚至暴力冲突等。

农业合作基金会(简称农金会)。农金会始建于1984年,是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其成员遵从自愿互利、有偿使用原则,主要从事集体资金管理和融通活动,通过调节资金余缺,支持本地农户及乡镇发展生产。农金会强调互助性,不以盈利为目的,故不办理存贷款业务,会员筹资多用于短期、小额的农业生产活动性周转。

从上述不难看出,比之正规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中介似乎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那么,为什么非规范性、半公开性的民间金融中介如此生机盎然,而置正规金融中介于在农村难以施展的尴尬境地呢?似乎答案除了与前文已经提到外生性正规金融中介的自身问题有关以外,更重要的是在于农户的金融需求,下文将给予详细的阐述。

农村的金融需求考察

本文认为,农村的金融需求,是以我国农村典型的小农经济(农户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运行的基础,其基本特征:农户及其行为,是经济单元与单元的统一以及生产和消费的统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户有了劳动自主权和收益权,农户从事的产业逐渐多元化和非农化,收入货币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户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经济活动的决策者,成为农村发展和农业化的基础力量。

1.农户的经济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逐步扩大的同时,农户经济特征也区域化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农户是基本融入到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的农户,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无论以粮食生产还是以其它农产品生产为主,都以通过市场,最大限度实现产品价值增值为目的(孔祥智,1999),因此,农户除了务农,还从事着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他们的主体要素是资金,除了运用自家的劳动力以外,还常常从外地雇佣人手帮农、帮工。

第二类农户指从经济或小商品经济向完全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户,大体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地区。他们的主体要素是劳动力和少量资金,他们在做经济决策时,通常要考虑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两个因素:劳动力较多而资金较少的农户可能倾向于选择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外出打工;反之,资金充裕而劳动力较少的农户可能更倾向于选择资金密集型的农或非农产业(黄宗智,2000)。

第三类农户即自然经济或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户,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并且以贫困地区农户为代表,其经济行为特征侧重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农户收入主要是实物收入,现金收入很少(彭川西,2001)。他们的储蓄能力很低,而外部注入资金又很少,无法新增农用生产资料或改进投入品质量,农业生产一般维持在简单再生产水平上。

2.需求的特征

上述农户特征基本勾勒出了他们金融需求的特征。农户金融需求分为:融出资金需求与融入资金需求。前者比较简单,主要是储蓄;后者相对就复杂一些,尽管是借款,但却表现出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1)从借款额度看,普遍比较小,但借款额度总体与各地农村经济水平呈正相关。借款额度小,是由我国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决定的,中西部地区农户借款额度大多在几百、几千元左右,东部地区农户借款则可达万元以上。

(2)从借款来源看,农户价款中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较低,民间金融特别是民间借贷比重较大。根据央行的一个课题(温铁军,2000)显示,农户从民间金融中介处借贷比重约70%;正规金融中介贷款比重约25%左右。在正规金融中介中,农村信用社所占比重较大,但仍然不到农户借款总额的20%。

(3)从借款用途看,主要分为生活性贷款、生产性贷款和非正常贷款。在大多数地区,农户生活性贷款超过了生产性贷款。而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生活性借款需求呈递减趋势,生产性借款需求呈增长态势。这样的趋势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基本吻合。

(4)从借款方式看,农户希望采用较少或无抵押贷款方式。农户收入水平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除住房(而且很多农户住房是祖辈留下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能抵押、变卖,否则会受到舆论谴责。)外,农户可用于抵押的资产很有限。这样农户就很难从一般商业化组织贷到款,往往会从当地合作性民间金融机构那里,凭人脉关系贷款。

(5)从借款程序看,农户希望办理贷款时手续简便、灵活。由于认识和理解等方面的原因,农户往往难以应付复杂的贷款手续,加之,农户贷款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烦琐的手续经常会贻误时间。人民银行广东茂名支行抽样调查中发现,约有87%的农户不愿到正规金融中介组织贷款,是因为手续烦琐、耗时太多(刘为霖等,2001)。除此以外,农户借款还要考虑便利性等一些实际因素。

显然,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各种交易活动越活跃,金融需求也就越旺盛、越复杂,当外生性金融中介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时,活跃的交易环境会内生出替代的安排。因此,农村经济活动越活跃的地方,正规金融中介之外的民间组织就越多、越发达。

通过上述农户金融需求特征的描述,我们就能清楚,农户的一般融资次序是:内部融资、熟人借贷,自发性融资合作组织(比如:合会,农金会)、民间私人金融中介(钱庄,典当)、正规金融中介(农信社,农发行,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中介体系的建立

上述表明,构建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中介,首先应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农村金融资源,更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为此,我们应尽快建立以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中介体系。

1.合作性金融中介

第一,鼓励引导如合会这样的金融中介公开化、规范化。这类组织规模不宜过大,以便于管理,加强联系,充分发扬互助合作传统。第二,突出农金会的民办性。恢复农民对农金会的自治性,让农民成为真正的负责人和受益人。鼓励农金会资金分流管理,一部分资金发挥互助作用,为成员提供优惠贷款,加强成员向心力;一部分资金发挥商业性作用,成立专门的投资性机构,以盈利为目标,增加成员福利。至于像钱庄这样的非正规金融中介,经过金融监管部门核查,可效仿台州商业银行,转变成名符其实的私人银行,纳入统一的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中。

2.政策性金融中介

政策性金融的唯一承担组织是国家农发行,这一点在转轨过程中必须明确。这意味着农发行提供的金融支持是完全意义的公共产品,是对农户的脱贫支持,而不是致富支持。这种支持直接面对农村及农户,提供基建资金,平抑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降低农民系统性风险。政策性金融的任务在西部广大农村比较艰巨,甚至要在西部农村金融上起主导作用。

3.商业性金融中介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2

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互动关系初探——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框架

主导产业群变迁与产业发展能力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广东例证

中国电信业效率测评及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资本对创业风险影响的分类解析

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经济发展

创业理论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从控制到协调:企业治理目标的演进

规制俘获的辨识与测量:基于中国转轨时期的实证研究

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中国铁矿石定价策略

环境约束下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生产率研究——基于mmL生产率指数的实证分析

珠三角地区资本结构与劳资关系的实证研究

“深圳奇迹”形成的实证研究——兼及五大综合性特区发展因素的差异性解释

政府支出与私人消费的关系研究——基于跨国数据(1983-2008年)的面板协整分析

市场机制对中国人均能源消费调节作用的实证研究

重大国际展会的经济社会影响力研究——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上海世博会例证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30周年院庆公告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际合作研讨会”征文启事

创意产业集群模块化网络组织创新机制研究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动力机制、形成模式和空间分异

网络柠檬问题的原因分析——网络企业的视角

中国垂直专业化比重动态的实证研究

生态环境、环境税与可持续经济增长

碳排放、家庭与城市发展

矿产开发中资源生态环境补偿的理论基础评述

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金融竞合对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沪港股市动态相关性和大风险溢出的实证研究

澳门旅游业客源“内地化”趋势的研究

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谁增加了劳动时间供给?——来自CHnS的证据

社会固定投资与居民福利量化关系模型分析

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我国副省级城市为例

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与城市旅游中心地的区域结构

农村合作组织的制度安排:一个基本框架

控制权收益与超控制权收益:大股东补偿与侵占

身份认同与薪酬激励:一个文献评述

暨南大学统计学系简介

《经济前沿》征稿启事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政府支出对城乡消费影响的动态分析

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机实证研究

中国农户劳动力流动就业决策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农户跟踪调查的研究

中部农户粮食种植行为的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湖北省农户的调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投融资体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暨南大学财税系简介

关于来稿事宜致作者

我国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探讨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及应对措施

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海南经济特区20年的审视与展望

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驱动因素分析

台湾的国际技术引进、学习和再创新模式

粮价上涨与饥饿及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

越南金融危机表现、成因及启示

两岸金融业合作双赢效应分析

创业投资与创新型广州的建设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法

一、新课程中高考区域地理的复习方向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综合运用经纬网、等高线、海岸线突出区域地理气候、地形、水系、水文、农业城市人口、交通、资源、概括区域发展问题、提出区域发展对策等分析。不要盲目的追求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这些热点、焦点的发生必然在一定的区域之中。问题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地理基本能力,因此重在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区域地理的分析方法和构建模型上,从中找出相关的地理素材,用学科知识去分析、阐释。同时要求学生每天要坚持看地图,熟悉见过的图。地理试题的信息往往来源于图表,图表也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因此对地理图表的分析应该成为经常性的练习。

二、区域地理分析的方法

近年来有关区域地理的考试内容和题型,有分析理解区域特征、地理分布、地理变化、地理成因、区位因素、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对比分析区域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高考常用手法),区域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发展方向等。这里归纳出一些复习方法。

1.以区域综合分析方法培养为重点。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如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中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因此在分析各要素时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自然地理要素是基础,决定了人文要素,如人口数量和分布、工农业生产、城市分布、交通分布、区域开发等。

【例题1】如上图中B区域总体特征的分析。利用图中的经纬度分析地理位置,再分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河流水文特征多内流河、内流湖;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水资源缺乏、石油天然气丰富;生产特征是工农业生产水源不足,工业、农业种植业相对落后,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人口分布、农业生产、村庄、城市多呈点状(绿洲)和带状(沿交通线和河谷)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大,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所以瓜果产量高、甜,棉花质量好(长绒棉)等。

2.加强区域各要素的比较。区域对比仍然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要素的异同,通过逐项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各地理区域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时也便于记。比较项目有差异,但是仍是多个各要素或某一要素的对比。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和复习中,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特征相似或差异性对比来学习区域地理。

(1)加强相似特征的比较。如例1图中简要归纳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温带大陆性气候;以荒漠草原为主;以内流河、内陆湖为主;水资源缺乏;石油、天然气丰富)

(2)加强区域地理差异性比较。

【例题2】读下图,指出下面两图中甲阴影区与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甲区以畜牧业、园艺业为主,乙区以种植业为主。甲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适宜牧草生长;乙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谷物生长。)

3.突出区域中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如例1图甲中,描述C地附近等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并说出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总体由西向东降水量逐渐递减;西风、海陆和地形因素)

4.突出某区域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特征的影响(变化)。如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对黄河下游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

5.重视区域人文区位因素的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的迁移。如例1图乙中的克拉玛依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都会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边境贸易;进一步发展石化工业。延长产业链;发展观光旅游和工业旅游,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利用良好的光照条件,发展节水农业;优化环境,改善生态。)

三、建立区域复习模型,构建思维导图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劳动力资源价格;劳动力资源投入量;劳动力资源转移;劳动力资源老龄化;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劳动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点或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具有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的总和的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包括体质和智能两方面。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现状是数量丰富,质量偏低,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分布很不平衡,合理开发和利用劳动力资源,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怎样研究劳动力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盘根复杂的关系,有多种方法,相比于局部均衡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Generalequilibrium,CGe)模型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研究方法,其在我国劳动力资源问题的研究与应用中并不常见。本文先对CGe模型作简要介绍,然后对CGe模型在劳动力资源问题中的使用进行综述,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价格、投入量、转移和老龄化问题,最后概括了劳动力资源问题可计算一般模型的基本研究思路与改进方向。

一、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简介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即CGe模型,描述了一个经济体通过对商品和要素的数量与价格的调整,实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所描述的供给与需求均衡。相比局部均衡等研究方法,CGe模型能更详细地描述复杂经济系统内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从而计算结果能较好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并能更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常用的市场机制如: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与数量的波动,CGe模型可以模拟;一些非市场活动如:政府干预行为等,也能模拟。Johansen(1960)建立了描述挪威经济的全球第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经过50多年的修改、利用和完善,CGe模型在全球多个国家、多个地区、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且已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个CGe模型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Robinson,1989)。其一,设置所要研究的经济整体。简单的CGe模型只由生产者和居民两个行为主体构成,常用的一般包括生产者、居民、政府和国外其他地区等行为主体,以及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等市场主体。其二,设置行为主体做出决策所依据的信号以及经济制度结构。其三,要有“供给需求均衡条件”,一个均衡可以看作是一组信号,行为主体基于这组信号所做出的决策都要满足系统约束,这组信号是使模型均衡的变量。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实现市场出清和取得均衡的唯一变量。

二、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劳动力资源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对劳动力资源问题的研究牵涉到很多方面,如劳动力资源价格、劳动力资源投入量、劳动力资源转移、劳动力资源老龄化、劳动力资源可持续性等其他问题,其研究领域小到一个市级流域,大到全球范围。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均能够把劳动力资源当作一种生产要素或者约束条件放入到CGe模型中,研究特定的劳动力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CGe模型的一个特征就是包涵整个经济系统,能够容纳作为约束条件的劳动力资源问题。

劳动力资源问题CGe模型大体分为四类:劳动力资源价格、劳动力资源投入量、劳动力资源转移、劳动力资源老龄化。分类是为了阐述的方便,实际上因为劳动力资源的价格、投入量和老龄化等问题之间关系紧密,故一些模型也可以归到复合类。

1.劳动力资源价格。劳动力资源价格是劳动力市场中的核心,而CGe模型的自身特征使其能有效使用在劳动力等资源和各类商品的价格研究中。

Zhai和Li(2000)构建的CGe模型假定农业劳动力与产业工人呈Cet不完全替代,认为城市和农村的工资差别决定了农村劳动力流动。Dixon和Rimmer(2002)同样是基于三部门CGe模型,劳动力不完全流动的前提下,指出农业与非农业部门间的工资差距决定农业人口流动数量。JohnGilbert和thomaswahl(2003)利用静态CGe模型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和非正规部门,结果显示:非正规部门工资结构和正规部门就业机会对农村劳动力迁移有重要影响。沈可挺、刘煜辉(2010)构建了一个贸易品/非贸易品两部门CGe模型研究了技术进步前提下,工资和汇率的相互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其他假定不变,在贸易品部门技术进步比非贸易品部门更快时,抑制工资增加将使要素远离非贸易品部门,加重国内产业结构的扭曲程度且导致国内通货紧缩,提高货币升值压力;提高工资水平能减少贸易顺差、延缓货币升值压力,且不一定会造成通货膨胀,还对实际产出作用较小。

2.劳动力资源投入量。我国是劳动力数量大国,但在地区间、行业间分布不太平衡,劳动力资源投入到底对宏观经济起一个什么作用,各部门到底需要多少劳动力资源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周密的分析。而CGe模型考虑了包含劳动力的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以及不同的市场主体,同时也考虑了它们间相互影响与作用,是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量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有效方法。

贺胜兵、刘友金、向国成(2013)利用区域CGe模型模拟了不同外生冲击对沿海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的影响。当劳动力投入下降5%时,沿海五省、长三角和粤闽地区对应的产业转移潜在规模分别为6322.69、4078.92和1927.15亿元,说明劳动力资源对沿海地区影响重大,也表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中西部地区吸引产业转移的重要优势。利果(2008)建立上海CGe模型来分析全市整体宏观经济。结果表明:来自上海市外的劳动力人口提高5%会使大多数行业的产出均有所提升、也促使大多数行业产品的区域内价格会有所降低,且使所有行业部门的城镇居民需求均有所提升;此外,外来劳动力人口增长5%造成全市经济体系价格水平有略微降低,也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一些提高的作用。尽管来自上海市外的劳动力人口增多对全市整体经济的作用较小,但从总体上来讲均是正面的影响。薛俊波(2007)应用CGe模型研究了当农民工就业比例在城市各个行业改变时,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变化以及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改变。实证表明:农民工在服务业、某些制造业中的就业比例增加5%后,尽管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有小幅度的降低,但是总的可支配收入并没有降低,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得到小幅度的提高,总体的就业有所提升,因而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比例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一个有用办法。

3.劳动力资源转移。大部分情况下,劳动力资源转移便于各市场主体合理地利用劳动力,便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合理地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便于增加社会经济效益,一些国内外学者运用CGe模型对劳动力资源转移问题进行了研究。

williams(2003)利用CGe模型就墨西哥与美国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量劳动力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对美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Hertel.t.(1996)采用一个扩展的单区域DRC-CGe模型测算了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对收入分配与城乡差距的影响,首要考察了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问题,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改革可以扩大从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规模,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最后能明显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王飞(2004)首次利用多区域CGe模型研究中国劳动力迁移问题,指出劳动要素的自由流动对改善地区差距有一定效果,但对落后地方来讲,如果无投资的扩大和生产率的提高则落后地方的人均GDp会有所增加,而地方总GDp会降低。胡枫(2006)使用一项农村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数据包含农村流动劳动力的个人特点、家庭特性和所在地特点在内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一个三区域CGe模型定量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各地区经济和居民福利所带来的影响。许召元、李善同(2008)运用一个30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政策模拟表明:区域间劳动力迁移能有效改善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速减小地区间生活水平差距,但因为在一国内部资本流动性很强,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故而不能缩小人均GDp的地区差距。尽管劳动力迁移增加了输出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但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并不能缩小同发达地区人均产出的差距。贾伟、辛贤(2010)应用CGe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实证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了GDp,却拉大了各产业增加值间的差距;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使农业产品产量下降而工业产品产量上升,农业产品价格上涨但工业部门和服务业产品价格下降;而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数目的增加,各产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幅度在下降。

4.劳动力资源老龄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资源老龄化会是一种趋势,此问题在中国未来几十年日趋严峻。国内外的部分专家学者利用CGe模型对劳动力资源老龄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等展开了研究。

auerbach和Kotlikoff(1987)建立了一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世代交叠CGe模型来研究美国的养老保险体系,此模型影响很大,简称a-K模型。此模型前提假设为每个人的寿命为75岁,工作期是20岁~65岁。工作期(20-65):得到收入,交纳社会保障税且进行储蓄。退休及以后(65-75):得到养老金进行消费,不储蓄。满足假设条件下,a-K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特征和养老金政策对储蓄总量的影响。模拟了150年的经济变动情况,最终达到稳态。结果表明:储蓄率从1985年的12.2%降低到2050年的5.8%,此后会微微提高到6.3%,到达最终稳态。同时,虽然储蓄率减少,但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造成劳动力减少。与最初状态比较,最终状态的劳动力相对资本会更加稀缺,以致2050年工资将上升7%。Fougere(2005)构造了人口迭代的多地区CGe模型来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加拿大经济从2002年~2050年间的影响,结果显示:至2050年,人口老龄化导致加拿大的人均GDp、国民储蓄、资本回报率相对分别下降7.4、8.4、0.6个百分点;而实际工资相对增加4.6个百分点。park(2007)应用CGe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芝加哥地区经济的影响,通过仔细分析分年龄段的消费行为、储蓄行为和收入情况,政策模拟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年龄结构不发生改变两类场景,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阐明。euijune(2011)建立一个韩国两地区CGe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经济在2006年~2030年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引起劳动力下降,继而引起储蓄率降低、GDp增速放缓等影响。国内研究方面。李洪心(2005)构建一个oLG结构的多变量非线性动态的CGe模型,探讨了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下降带来的挑战。政策模拟结果显示:在将来的五十年里,假如现在实行的现收现付型养老保险制度不改变,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引起国民收入、政府收入、以及人均消费水平增长减缓乃至出现负增长。但是,假如可以快速地创建和完善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渐渐削减基本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以减少劳动人口的缴费负担,以及维持国民经济连续发展,那么可以确保政府收入增加,劳动人口和退休人口的生活质量不至于降低。pengXiujian(2008)基于动态CGe模型研究中国人口红利消失前后的2008年~2020年间的国民经济,基准情景为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城市农村间劳动力转移当作政策变量,研究表明: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推动劳动力城市农村间转移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且作用足够补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发展放缓等负面影响。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综述了CGe模型在劳动力资源问题研究中的运用,研究领域包括劳动力资源价格、劳动力资源投入量、劳动力资源转移、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等。时间范围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空间范围从一个市级流域到全球。从而能够看到,CGe模型足以面对很多劳动力资源问题以及与经济社会系统的互相影响展开研究,不但能对劳动力资源的价格、投入量、转移、老龄化等题目实行特定的模拟研究,而且能对劳动力资源的各种政策组合实行模拟,从而找到最好的政策组合。

劳动力资源问题和CGe模型连接的关键是怎样把特定的劳动力资源问题与经济社会系统关联起来。大体有4种办法:其一,将劳动力看成一种重要生产要素,经过生产函数进入模型,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可以有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形式或CeS生产函数形式等;其二,对行业进行细分,可以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等,再模拟同一种政策对不同密集型行业的影响及其比较;其三,劳动力市场动态方面,劳动力资源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呈现一种动态特征,再通过供给方程、需求方程以及均衡方程进入CGe模型;其四,前面三种办法的各种组合,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或组合。

CGe模型使用在劳动力资源问题研究中目前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具体的使用不是很多,国内的运用则更加有限,其方法也有待完善。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其一,是获取数据的难度,目前有关劳动力资源问题的统计数据不太满足建立CGe模型的需求,特别是在微观企业层面的数据以及数据的时效性方面;其二,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非完全竞争市场,使用时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建立合适的CGe模型中的特定模块;其三,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社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联系较为复杂;其四,面对中国具体情况,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劳动力资源市场在东中西部之间、在城乡之间、在不同行业之间、在国内与国外之间等都存在较大差异。正是由于CGe模型在劳动力资源问题研究中的使用存在诸多不足,同时由于CGe模型自身的优势以及劳动力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使得CGe模型在劳动力资源问题研究中有更大的潜力与动力,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泛与深远。

参考文献:

[1]JohansenLeif.amulti-SectoralStudyofeconomicGrowth[m].amsterdam:north-Holland,1960.

[2]RobinsonS.multisectoralmodels,inHandbookofDevelopmenteconomics[m].Vol,Ⅱ,CheneryH,andSrinivasantn,northHolland,1989:885-947.

[3]FanZhaiandSantongLi.theimplicationofaccessiontowtoonChina'seconomy[J].papertobepresentedatthethirdannualConferenceonGlobaleconomyanalysis,melbourneaustralia,2000,(6):27-30.

[4]Dixon,p.B.,andm.t.Rimmer.DynamicGeneralequilibriummodellingforForecastingandpolicy:apracticalGuideandDocumentationofmonash[m].north-Holland,2002.

[5]JohnGilbert,andthomaswahl.LabormarketdistortionsandChina'swtoaccessionpackage:anappliedgeneralequilibriumassessment[J].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03,(31):774-794.

[6]williams,F.economicimpactsofincreasedmecico-U.SLabormobility:aComputational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J].the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VolumeXVii,2003.

[7]沈可挺,刘煜辉.技术进步、工资变动与汇率调整――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J].金融评论,2010,(2):29-38.

[8]贺胜兵,刘友金,向国成.多重冲击下沿海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与结构――基于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10):134-146.

[9]薛俊波.基于CGe模型的中国农民工就业问题模拟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9):128-139.

[10]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38-52.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耕地抛荒;农户家庭特征;分位数回归;四川丘陵地区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4)10-0143-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10.020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以及耕地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但与此相关的另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中西部地区至少有30%的耕地被抛荒且呈蔓延之势”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耕地抛荒涉及问题复杂,解决难度大,短期内还找不到遏制这一现象的有效办法。国内外的学者对耕地抛荒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mottet[1]、Bakker[2]、Hodgson[3]、Lambin等[4]研究了海拔高度、坡地、土地肥沃程度、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因素对耕地抛荒的影响。而Busch[5]、prishchepov[6]、Cremene[7]、Strijker[8]、tasser[9]从诸如人口迁移、工业化进程、土地租金结构、市场刺激措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与产出价格以及农村通往城市的便捷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国内学者张怀献与范和平[10]、尹坤[11]、邾鼎玖[12]、杨涛[13]、肖冬华[14]、詹琳[15]、卿秋艳[16]分别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效益、耕地自然状况、土地流转制度等方面探析了耕地抛荒的原因。从研究现状看,共同特点之一是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对耕地抛荒的原因进行剖析;由于宏观因素的多样性与多变性,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本文认为,当前偏重宏观因素的研究存在问题:忽视了不同农户家庭在相同宏观背景下会做出不同的耕地抛荒决策。虽然郑兴明、吴锦程[17]采用Logistic模型从风险角度对农户家庭抛荒行为进行了尝试性的微观定量研究,但将农户家庭视为一个决策质点,且仅简单区分了抛荒与耕种两种情况。基于此,本文认为对耕地抛荒问题的研究并不是抛与不抛的简单二分,而是应该把耕地抛荒作为农户家庭集体决策的结果,并在这一假设之上定量分析不同的农户家庭对耕地抛荒程度的影响,从而尝试着构建一个以农户家庭为基础的耕地抛荒问题的微观分析框架。

严格意义上说,本文提出的理论并不是解释当前耕地抛荒现象是如何产生,而是解释耕地抛荒的趋势是如何被影响,两者虽然有共同点,但有必要做出区分。

1假说的提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当前我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土地承包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因此耕地抛荒的决策单位也应该是家庭而不是单个农民;即在考虑耕地抛荒的决策时,不能将家庭视为一个决策整体,应该考虑家庭成员特征的交互关系――职业分布、年龄分布、教育程度、收入来源等农户家庭特征对耕地抛荒决策的影响。

1.1农户家庭特征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分析

职业分布。在当前大量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家庭成员留守农村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只有当留守的劳动力不足以满足土地对劳动力的最低需求时,抛荒现象才会发生(在我国当前制度下,农户家庭经营耕地面积是根据家庭人口确定的,并不是根据土地对劳动力的最低需求决定的,这意味着即使减少部分农业劳动力,也能够满足土地对劳动力的需求)。

年龄分布。年龄直接影响劳动力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观意愿:劳动力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将时间用于休闲而不是生产活动。基于非农生产与农业生产的区别,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年龄的上升将对成员的职业分布产生影响,其趋势是利于农业生产而不利于非农生产(我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成功找到工作的几率会逐渐减小,但农业生产受到的影响较小)。特别是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下,如果家庭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活动,那么老龄化劳动力将被迫继续耕种土地。

教育程度。一般理论通常认为,教育年限越长越会促使农民选择非农职业,从而加速抛荒过程,但本文并不支持这一结论。我们认为,我国农村家庭成员接受的一般是基础性教育,其初始的教育程度并不决定职业分布(后面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家庭成员的平均教育年限为5.5年,而且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的教育年限并无显著差别)。相反,职业分布使得家庭成员建立在基础教育之上的后续教育具有“路径锁定”的效应(后续教育主要指劳动者在职业中的“干中学”产生的知识累积)。职业分布对后续教育的这种锁定使得家庭成员的职业转换并非是没有成本的,这种职业转换成本可能会抵消职业转换收益。

收入来源。通常文献认为只要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超过农业收入,耕地就会被抛荒。但我国农户家庭收入包括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更为关键的是,农户家庭的抛荒决策并不是取决于二者绝对值的比较,而是取决于这两种不同来源收入的效用。具体而言,“恋土情结”的存在以及农业收入对农户家庭的保障功能,使得非农收入只是补充作用。当然,随着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拉大,一旦超过既定的“收入效用临界点”,即非农收入能够完全覆盖家庭成员在城市的生活成本,耕地抛荒出现的几率就大大增加。

1.2“收入效用临界点”假说

根据上面提出的耕地抛荒影响因素,在考虑其交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影响耕地抛荒的“收入效用临界点”假说。所谓“收入效用临界点”,是指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给农户家庭带来相同效用的点。具体来说,只有非农收入对农户家庭的收益效用超过农业收入的保障效用时,耕地抛荒才会发生(这一效用如果进行量化,可以大致等于农户家庭的部分劳动力通过从事非农职业获取的收入足够支付家庭的生活成本)。这一假说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在既定的农户家庭成员职业分布状况下,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绝对差距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具有复杂性,其表现为:在农业收入既定的前提下,非农收入的增长导致二者绝对差距的增加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是断续的,只要在效用上非农收入小于农业收入,土地就会得到持续的耕种而不是被抛荒。但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差距增大会增加耕地抛荒的可能性,而这一可能性会在达到前述“收入效用临界点”时转变为现实;在非农收入既定的前提下,农业收入的增加则会使得农业收入在“保障效用”的基础之上产生“收益效用”,并对耕地抛荒的抑制作用是持续的,会不断地吸引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第二,只要农户家庭成员年龄增长导致的效用变化未达到临界点,那么耕地抛荒会被抑制,原因在于:老龄化劳动力已有的知识技能结构更适合农业生产,且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善的条件下,农业收入仍是老龄化劳动力最重要的生活保障来源。而一旦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临界点,家庭成员则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彻底放弃农业生产,即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是断续的。虽然年龄分布与职业分布互相影响,但就一般性而言,只要没有达到“收入效用临界点”,农户家庭平均年龄的增长会对耕地抛荒起到持续性的抑制作用。

第三,农户家庭成员受到的教育程度对“收入效用临界点”影响是双重的。鉴于家庭成员受到的多为基础教育,在非农职业中的优势并不明显,使其在收入增长的并不具有持续性;而在农业生产中则更具优势,会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非农领域知识累积过程是断续的,而在农业领域知识累积过程是连续

的(之所以是断续的,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在非农就业中经常转换职业,使得上一个职业累积的知识在下一个职业中失去作用)。

这样,家庭成员教育与知识的增长,既对耕地抛荒有推动作用,又有抑制作用。但必须指出的是,教育对耕地抛荒的抑制作用具有持续性,而其推动作用则未必(这里我们并不简单地认为教育的推动作用是断续的,因为如果劳动力在非农就业中并不进行职业领域转换,那就不是断续的)。

第四,职业收入水平对职业分布的影响依然要基于“收入效用临界点”,且也是双重的。即在未达到临界点

之前,即便基于收入来源、家庭成员年龄与教育程度的职业分布使得农业劳动力减少,但农户家庭仍然会保留最低限度的劳动力,目的在于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获取农业收入带来的保障效用,因此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是断续的。只有达到临界点后,耕地抛荒现象才会加剧;如果职业分布使得农业劳动力增加,则农户家庭则会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逐步获取土地以满足劳动力对土地的需求,因而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是连续性的。

综上所述,由于“收入效用临界点”的存在,农户家庭特征对耕地抛荒决策的影响是交互且是双重的,即职业分布、年龄分布、教育年限、收入来源等农户家庭特征是交互作用的,这种交互性使得它们对“收入效用临界点”的作用存在差异,对农户家庭的抛荒决策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农户家庭特征对“收入效用临界点”的影响也就意味着对耕地抛荒决策的影响。根据前面的分析,职业分布、年龄分布、教育程度等农户家庭特征存在交互作用,这种交互性使得它们对“收入效用临界点”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具体来说,根据前面的分析,农户家庭特征对耕地抛荒的推动效果是断续性的,我们称之为具有“迁跃效应”,其对耕地抛荒的影响具有突然性与爆发性,其时间点就是前述的“收入效用临界点”(这一时间点的出现通常和家庭之外的外部因素有关,比如显著的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这一问题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解答);而对耕地抛荒的抑制效果是持续性的,我们称之为具有“涓流效应”,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持续有效的延迟“收入效用临界点”的到来,从而在长期内抑制耕地抛荒。

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2.1指标体系及说明

表1是根据上述假说构建的指标体系。其中,农业劳动力与非农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是指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非农劳动力是指仅从事非农生产的农村劳动力)

的特征分别用年龄、教育程度与数量

衡量;农业成本、农业产出衡量农户家庭农业收入状况;非农收入比重

(由于调研时不便与外出务工人员取得联系,采集外出务工相关数据(工资收入、工作状况、城市生活成本等)存在困难,通过询问在家家庭成员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从而间接获取家庭收入的构成状况)

表示农户家庭非农收入状况。此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指标体系加入了农户家庭承包耕地面积这

一指标。其理由在于,假说隐含了一个假定,即家庭承包的耕地全部具有保障效用。但如果家庭

承包耕地面积增大,承担保障效用的耕地就可能是承包耕地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此在实证过程中考察了这一问题。

2.2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2.2.1数据来源

调研情况。调研地点为四川省a县的3个行政村、B市(县级市)的2个行政村、C县的4个行政村

(由于耕地抛荒涉及到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应地方政府要求以及科研数据处理惯例,本文不出现具体地名)。

调研发放问卷400份,有效问卷合计358份,有效率达89.5%。定量数据包括家庭劳动力情况、耕地面积、收入构成、2012年与2002年农业产出、生产成本;定性数据包括耕地抛荒的原因与特点、农户对耕地抛荒的认识与趋势判断。

表2显示,除了a县的SmG村与B市(县级市)的DpX村的旱地、水田的抛荒面积没有超过10%外,样本点所涉其他行政村的水田、旱地抛荒面积均超过总面积的10%。C县YH村的旱地抛荒面积甚至多达46%,这说明样本村的耕地抛荒已经很严重了。

2.2.2数据描述统计

表3显示,在358份样本数据中,188户样本农户存在耕地抛荒,因此实证分析都是基于这188户农户家庭的数据。

从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于非农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约为56岁,最大值甚至达到82岁,而非农劳动力平均年龄约为26岁;农业劳动力平均接受教育年限约为5年,非农劳动力平均接受教育年限为6年。但是,农业劳动力数量与非农劳动力数量大致相当,两者分别为1.6人与1.5人。②农业产出低下,生产成本较高。产出均值仅为3862元,而生产成本均值达到1353.5元,由此得知从事农业生产的利润低下,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从非农收入比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非农收入比重平均为74.59%,一是说明存在耕地抛荒的农户家庭对非农收入的依赖性较强,二是说明农民增收速度较为缓慢。③耕地经营规模偏小。农户家庭平均耕地面积为5.48亩,最大值仅为20亩。耕地规模偏小限制了规模效应,不利于分摊生产成本。

3计量模型设定用。即如果农户家庭的部分劳动力通过从事非农职业获取较高的收入,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有可能放弃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可能性随非农收入的增加而增大,并在临界点达到时产生“迁跃效应”。

“举家外出”就是例证,这种情况下的耕地抛荒就是农户家庭的承包耕地面积;当然,这种情况排除了“通过土地流转避免耕地抛荒”的可能性。

农业投入产出。①生产成本。农业生产成本的所有分位数回归都没有通过检验,因此对耕地抛荒没有构成显著性的影响。原因在于:对于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而言,从事农业生产是其生活保障所在,生产成本只是减少了农民收益,但并不能迫使农户放弃耕种土地,否则生活保障就会失去来源;对于以非农收入为主的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成本对其影响更小,因为其家庭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收入,生产经营决策较少地受到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②产出。农业产出在0.25,0.5,0.75,0.95分位的分位数回归中,除了0.25分位,其余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其回归估计值为负且较为稳定;说明无论耕地抛荒面积多少,农业产出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

非农收入比重在0.95分位的分位数回归中,在1%的显著水平通过检验,其回归估计值为正,说明非农收入比重仅在耕地抛荒严重的情况下存在推动作用,即存在“迁跃效应”。如前所述,非农收入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是断续的。在未达到“收入效用临界点”之前,非农收入比重上升并不会增大耕地抛荒的面积,只是增加耕地抛荒的可能性;而这一比重一旦达到“收入效用临界点”,可能性就会转变为现实性。

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在0.25,0.5,0.75,0.95分位的分位数回归中,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显著检验。其回归估计值分别为0.1190,0.2547,0.3707,0.4968,说明伴随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增加,对耕地抛荒的影响越大。

5简短的政策建议

鉴于农户家庭特征通过“迁跃效应”与“涓流效应”对“收入效用临界点”的不同作用,本文认为需要通过相关措施解决愈演愈烈的耕地抛现象。简短的政策建议如下:

注重对农户家庭成员的人力资本投入。这种人力资本投入,除了要加强基础教育的投入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家庭成员进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一方面有利于“涓流效应”的发挥,持续抑制耕地抛荒;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对职业分布的锁定效应,增强农业劳动力的稳定性。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注重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要素配置的比例,以科技进步部分代替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从而缓解农户家庭职业分布变化对耕地抛荒产生的“迁跃效应”。同时,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将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高耕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业生产的收入,从而有效发挥其对抑制耕地抛荒的“涓流效应”。

提高耕地的“保障效用”。一方面可以建立和完善诸如“粮食直补”等土地耕种的利益补偿机制,使得土地不仅具有保障作用,还有收益作用;另一方面对于长期抛荒的农户家庭,实行一定的惩罚机制,在维持其基本的承包权基础上可以收回其对土地的经营权,从而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应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通过土地经营权甚至是承包权的流转,将耕地集中于那些急需扩大土地规模的农业大户手中,使其逐步向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转变,为抑制耕地抛荒的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发挥“涓流效应”提供条件,从而有效抑制耕地的抛荒。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6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www.133229.Com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5.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2003)。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农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和披露下列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信息。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7

一、问题的提出

2000年12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了《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以下简称ias41),已于2003年生效。ias41的得到了一些国家、地区的好评和积极响应。借鉴ias41,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规范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和农产品以及农业企业社会性收支的会计核算办法近日即将由财政部正式。但是,对于同样与农业活动相关的土地(已列为固定资产)、滩涂等稀缺自然资源的会计处理,由于不适用于办法所规定的范围而未能对其作出规范。作为资源性资产的土地是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是农业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8号)强调指出,国有农场的土地是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2年12月制定的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虽然将农业企业使用的土地明确为固定资产,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其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均未能作出规定,因而只能在账外造册登记,即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自然资源价值观的影响,因而未能将土地资源的价值量化并真正上升到资源性资产的阶段。显然,时至今日,现行农业财务会计制度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处理,已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的十六大强调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不同所有制的农业企业即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专业核算办法之后,借鉴国内外资源资产理论研究成果,按照我国有关法规的要求,尽快制定《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资源性资产(探讨)》(以下简称探讨办法),采取资产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从实物管理过渡到价值管理;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列报和披露作出规范,从会计核算制度的层面上防止土地等国有资源资产的流失,就显得十分迫切。www.133229.Com可以说,这也是首先在农口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但是,探讨办法的制定,既涉及资源资产理论和会计技术问题,也涉及相关的法规问题,尤其是现行的《土地管理法》正在拟议修改中,所以,必须广泛征求意见,使之切合我国各地农业企业的实际情况,更具有合规性和可操作性。

二、资源性资产的定义

要制定好一项会计核算办法,首先要对办法所依赖的基础性概念作出科学、准确而明晰的定义,并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给以界定。探讨办法应该遵循《企业会计制度》和生物资产办法的有关规定,需要作出补充界定的只是“资源性资产”这一概念。在探讨办法中我们拟将“资源性资产”定义为: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包括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

这里我们先把这一拟定的定义与生物资产办法中的生物资产定义作一比较。该办法将“生物资产”定义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活的动物或植物。”而“资源性资产”,则是指“农业活动所涉及的……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这样下定义,与“生物资产”概念一样,首先,抓住了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物征,是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形成的自然资源,比如,大自然恩赐的土地须经过开垦才能成为农用地。其次,从经济学、会计学的角度,将其限定在农业活动范围内,即既将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明显非农业活动适用的资源性资产排除在外;也将不须对其进行生物转化管理(指人为提供营养、湿度、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促成或加强转化的发生)的天然生物及其衍生自然物,即虽属于自然生成物但不属于农业活动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包括林区内的森林、林内动植物以及森林环境等)排除在外,同时,也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办法”的制定留下了空间。再次,自然生成物属于有形资产,这样定义也就把通过国家出让、补地价方式取得或通过市场交易取得以及接受投资者投入等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有一定使用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排除在资源性资产之外。

再看这一定义对“自然生成物”的两个限制性定语,首先是“具有稀缺性”,稀缺性是资源成为资产的必要条件,比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太阳能等资源,显然不能成为资产;而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的土地资源就可能转化为资产。其次,“不可移动性”将农业活动不可或缺的、同属自然生成物的水资源资产也排除在外,因为水资源具有流动性。

总之,我们设想这样定义,既能揭示农业活动所涉及的资源性资产的本质特征,又将其限定在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业资源资产的范围之内。

但是,这一定义是否与《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存在交叉甚至重复的情况呢?不错,《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都涉及到土地,但上述制度和准则都仅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有关表述中提到了土地,并规定: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不计提折旧。《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在固定资产的分类中也提到土地,并指出:土地,主要是指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可见,《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所提到的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般指已估价入账的建设用地或拟改变土地用途的农用地;而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是指按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仅造册登记而未入账且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即农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探讨办法所要对其会计处理作出规范的土地资源资产,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中,与《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的有关规定,并不存在交叉或重复的情况。

应该强调的是,列入资源性资产的土地必须是依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向当地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并完成了土地确权与登记、发证工作的农用地。

按照拟定的资源性资产的定义,资源性资产一般包括农用地、水库、水渠、已开发用于养殖的滩涂等;至于湿地,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看,应强调其生态价值与环境价值,不宜将其开发列为其他农业资源性资产。对于国有农场目前账外的防护林等人工林资产,有的同志主张也应作为资源性资产入账,但考虑到因其非属人工开发自然生成物而符合生物资产的定义,故应适用于生物资产办法。此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的有关规定,涉农企业向国有农场或农民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农用地也不能列入资源性资产。至于农业企业建设的机井、水泥晒场、养殖池、公路、桥梁、输变电线路等,因其不符合资源性资产的定义,可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固定资产准则或社会性收支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三、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

资源性资产的会计处理拟分别从确认、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折旧、处置、减值准备、会计科目等方面予以表述。

1.资源性资产的确认

资源性资产应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因过去事项而由企业所控制;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产的入账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确认的第一个条件,之所以不提“由企业拥有或控制”,而仅提“由企业控制”,是因为企业拥有,一般是指企业拥有该项资源的所有权,但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资源产权采用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二元结构的公有资源产权制度。如《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农业企业,如国有农场,对土地的实际控制,体现在依法确认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并据以获取经济利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指出:在确定资产的存在时,所有权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控制了得自不动产的利益,则该项不动产就是一项资产。再者,“控制”这一概念的外延比较宽广,在这里,可以涵盖了“拥有”,因此,《框架》在阐述资产的定义时,也是仅提“由企业控制的”。同时,明确必须“由企业控制”,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强调对其产生利益的控制,也是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必要条件。因为,资源如果没有特定主体控制,比如太阳能、空气,是无人控制的共享品,显然,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资源性资产。

资源性资产确认的第二个条件,是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确认共性的条件,不需赘述。至于第三个条件,由于国有农业企业使用的农用地,通常都是通过行政划拨方式依法无偿取得的,因而其入账价格如何可靠地计量,既是资源转化为资源性资产必须解决的难题,也是探讨办法会计处理的难点,以下将在初始计量部分进行探讨。

2.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

作为自然生成物的资源性资产的计量,与一般会计学上所说的资产的计量不同,由于其稀缺性、非交易性,其计量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体系,理论界往往采用收益还原法、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剩余法等基本方法对其价值评估,或构建边际机会成本模型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其价值计量;此外,对于单纯性资源,如土地资源的价格,理论上还可以采用马克思的地租资本化价格法,即: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但是,上述理论评估、计量方法,大部分还只局限于学术交流阶段,认知程度较低,距离可实用性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也正是将资源性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困难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资源性资产的初始计量,既要考虑资源性资产的特点,更要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相关的法规。如对于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的法规,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交易,因而土地使用权存在市场价格;而法律规定不准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而土地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应如何确定农业企业通过行政划拨取得农用地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呢?由于土地资源资产入账后将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资产列示,因此,在确定土地资源资产的入账价格时,就应该考虑到因国家建设(如国家修建高速公路)的需要,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经批准可能会被“征用”(即指国家收回土地使用权;对于国有农场历史上场队合并或以场带社并进来或带进来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则是指土地由集体所有转化为国家所有),此时须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而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利润表中确认为收益或费用。显然,土地资源资产的初始计量不可能按照土地中介服务机构对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价入账,也不能采用上述理论界对资源资产评估或计量的结果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但是,我们注意到,农业企业使用的国有土地被征用时,可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得到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如《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应当根据原使用单位的投入情况,按不高于征用集体所有土地的同类土地补偿费的标准给以适当补偿。依照上述法规,我们设想,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可以参照《土地管理法》和各省、市(自治区)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关于征用农业企业土地时应给以补偿的标准确定。我们认为,对于土地资源资产,采用征地时的土地补偿费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价格,既具有可实用性、可操作性,又具有充分的法规依据;而且,在理论界,这也是得到认同的。

至于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性资产,可按其建设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如水库建设的支出,滩涂开发修建挡潮闸等支出作为初始计量的入账成本;其所占用的农田水利用地和养殖水面另按土地资源资产确认和计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以外其他资源资产自然生成物部分的价值。为了与现行农业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相衔接,1993年以前建设的水库、水渠,因其实际成本难以可靠地计量,宜仍按现行制度有关规定处理。

3.资源性资产的后续支出

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使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如因对低产田改造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使其单位面积产量有实质性提高,或者因水库的扩建增大库容而改善了农业的水利条件、增加了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则应将这些后续支出资本化,增加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此外的任何后续支出都应该费用化,在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

这里之所以未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ias16改进后对初始成本和后续支出运用单一确认原则的做法,主要是考虑到遵循固定资产准则的相关提法,同时这样规定也更适应资源性资产后续支出的特点。

4.资源性资产的处置

资源性资产转让、报废、毁损,或由于国家建设需要被征用时,应将其从资产负债表中注销,并将处置收入,包括企业获取的征地补偿费等补偿收入(在补偿成为应收款项的期间)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差额作为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将与划出土地资源资产对应的土地资源资本转入其他资本公积。

后续支出已资本化的农用地在被征用时,其资本化价值应体现在据以计算该幅农用地征用补偿费平均年产值的相应增加值上。

5.资源性资产的折旧

理论界对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的补偿称为折补。“所谓资源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姜文来等,2003)。对于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从其特性来看,虽然具有质量的可变性,但从其可永续利用的自然属性看,通常具有无限的使用期,且只要利用得当,可以使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功能恒定”;从有关法律规定看,国有农业企业的农用地,其使用也不存在期限。因此,土地资源资产可不计提折旧。

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由于其初始计量的入账价值是按其建设过程的实际成本,因此应当对其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可采用固定资产准则所允许的年限平均法等折旧方法。

6.资源性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考虑到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以及我国法律关于“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和不准买卖土地等有关规定,资源性资产中的土地资源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其他资源性资产,由于其可收回金额在现阶段难以可靠地计量,也拟不计提减值准备。

7.资源性资产核算的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为了规范资源性资产的会计核算,拟增设“资源性资产”,“资源性资产折旧”“资源性资本”三个一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资源性资产的原价、折旧和土地资源资产的资本来源。同时,在“资源性资产”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等三个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农田水利资源资产、其他农业资源资产的原价;在“资源性资本”科目下设置“土地资源资本”二级科目,专项核算土地资源资产入账价值形成的国家权益,以明晰土地资源资产的国有产权。土地资源资产初始计量入账时借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贷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处置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资源性资产—土地资源资产”科目,同时借记“资源性资本—土地资源资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土地资源资产以外的其他资源资产,其资本来源仍然在原有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核算。

四、资源性资产的列报和披露

农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和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和披露下列与资源性资产有关的信息。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8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是1958年6月3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的。至今已有42年了。这期间我国农村经历了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个历史时期。随着我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关系和农业生产能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2年一贯制的农业税制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主要反映在以下4个方面:

(一)立法时限过长

当时开征农业税的立法初衷,是为了保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巩固农村农业合作化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税制的设计也是同建国初期农村农业合作化经济相适应的,并且在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现行的农业税制在立法的意义上也就远离了历史和现实的要求,更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二)计税依据失衡

现行的农业税制,采用以亩计征、稳定负担、增产不增税的政策,鼓励农民增产增收。其计税依据是农业收入,即以粮食常年产量为计算标准。而常年产量都是在50年代或是60年代测算评定的,与目前实际的常年产量没有可比性。以吉林省和长春地区为例,吉林省的计税常年产量为每亩86斤,长春地区每亩105斤,而现在实际的产量每亩都在千斤以上,计税的常年产量远远低于实际产量。吉林省农业税平均税率确定为14.1%,而全省实际依率计征额仅占实际产量的1.98%;长春地区仅占1.83%。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使得税率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三)计税土地面积失准

计税土地面积是农业税计征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新开垦的耕地在减免期后没有及时纳入计税土地面积;同时,各种形式的占用耕地使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大量减少,也没有及时核减计税土地面积,造成有地无税和有税无地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税种交叉重叠

我国以往的农业税制改革,重点是农业特产税,原农林特产农业税、原产品税和原工商统一税中的农林牧水产品税目合并,改为农业特产税。新的农业特产税出台后,其课税范围与农业税有交叉重叠现象。农业税条例征收范围包括从事农业特产品生产取得的收入。而农业特产税征收办法实施以后,对特产品收入实际上又是按照一个独立的税种进行课征,造成税种交叉、重复课征现象,有违税收的公平原则。

二、构建农业税制的原则与目标

要解决农业税制存在的问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的国情实际,重新构建农业税制,总体设计农业税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我国的基本国情:一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二是我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近9亿是农民,并依靠土地生存和为国家提供粮食。三是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在农民手里,第二轮土地承包一定30年不变,并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可能会有第三轮、第四轮承包……四是我国加入wto,面临机遇与挑战。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家经济政策的制订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一)农业税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调控与聚财的原则。

税收的基本职能是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监督管理。农业税收同样具备上述职能。构建农业税制必须坚持调控与聚财相统一的原则。所谓调控,就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当前,一方面我国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阶段性供大于求,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充分发挥农业税收调节的职能,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同时,农业税收入是我国县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以长春市为例,农业税收入在农村各项税收收入中占74%以上,对巩固地方政权建设,维持政府运转,发展地方事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税收必须保持总体税负不变和地方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使农业税的聚财职能逐步增强。

2.适度减负的原则。

当前推行的农村税费改革,不仅是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而且也是我国农村分配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构建农业税制必须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坚持减负与适度相结合的原则。减轻农民负担特别是减轻农民非税负担是根本目的,适度是衡量减负的尺码。农村税费改革通过对“三提”、“五统”进行“三取消”、“两调整”和“一改革”,使农业税税基扩大,农业税收增长,但农民总体负担要减轻20%或者更多。因此,既要考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又要兼顾县、乡级财政的承受能力,保证县、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履行职责和基层政权正常运转所必要的经费支出。既要考虑全国的统一要求,又要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基层财政收支平衡问题。一方面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适当向基层倾斜。另一方面,要加强预算管理,量人为出,节约开支。

3.区域区别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及区域优势、产品优势各有差异。构建农业税制必须坚持区域区别的原则。农业税制就全国而言应该是统一的,但要根据各地区的差异性,研究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4.简便效率的原则。

农业税收主要是在农村和面对农民。构建农业税制必须坚持简便与效率相一致的原则。设计税制要简便、易懂,为广大的农村纳税人创造纳税上的便利条件,力争做到计税简单、操作简便、农民易会易懂。同时,也要考虑降低税收成本,账、册、表统一规范,为不断提高农业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依据上述原则,新的农业悦制应充分体现农业税收聚财、调节的职能作用,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为目标。农业税制模式也要在近期内实现三个转变:(1)实现以评定常年产量作为计税依据向以纳税人实际占用土地面积和农业产品产值作为计税依据转变;(2)实现农业税以实物征收、货币结算相结合的方式向全部以货币形式征收转变;(3)实现农业税征收由政府行为为主或是乡镇财政所、造成执法主体移位向依法治税和以税务机关征收、回归执法主体的方向转变。初步建立以占用土地和农业收益为课征对象的复合税制,最终实现以土地税和个人所得税替代农业税的税制格局。

(二)农业税制改革的近期目标

在近期农业税制改革的进程中,如果按照上述目标模式展开和实施。新构建的农业税制将形成下列具体目标模式和基本特征。

1.建立以土地占用税和农业收益税相复合的税制。将现行的农业四税中以行为目的为课征对象的契税并入地方的工商税收。将耕地占用税取消,变为土地占用税,并设立两档以上的多级税率。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耕用土地,以低廉的地租每年征收土地占用税。非农业占用土地则以较高税负多级税率课征土地占用税。将现行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合并为农业收益税。对纳税人在完税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在销售环节征收农业收益税。

2.理顺国家、集体、个人分配机制。新构建的农业税制应从制度上规范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这是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的制度保障。在减负和规范的基础上,使农业税的税负水平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为农民创造和提供一个平等竞争的经济环境,不断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建立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的目标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税制调节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对全国和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和主导农业产业的发展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有步骤地实施。这对十我国粮食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农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农业税制改革的远期目标

农业税制改革的远期目标是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相适应,进一步增强调节功能和聚财功能。为加快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系列化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税收环境。基于这一目标,要根据国际上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对土地资源占有和使用者,课征土地税;同时,对农民的个人收益征收个人所得税。最终实现取消农业税。

三、构建农业税制的途径与环境

(一)改革农业税制的途径选择

1.简化合并税种。

将现行契税并人工商税收;农业特产税由于其课税范围与农业税交叉,又是在农业税基础上派生的,可并入农业收益税;把耕地占用税改为土地占用税。使农业四税归并为土地占用税和农业收益税。

2.合理确定税率。

土地占用税和农业收益税的税率确定,关系着农民负担的承受与地方财政的需求。要根据国家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有关政策,同时考虑地方财政的实际需求,从调节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出发,兼顾国家、地方和农民个人三者间利益关系,做到合理负担,取之有度,实际可行。

对农民承包和占用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每年征收一次低廉土地占用税。对非农业生产占用土地,采取高额分级的税率征收。在确定具体税率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发达地区与老、少、边、穷地区的差别和土地使用价值。课征土地占用税额度以占现行农业税总额的60%-70%为宜。农业收益税可按若干档次税率征收,对生产销售五谷杂粮,采用低税率;对农特产品依不同品种设计多档次税率。农业收益税总额占现行农业税收总额的30%-40%为宜。采用上述复合税制后,对土地占用税实行当年征收,对农业收益税在销售环节征收,可以跨年度,极大地缓解了以往农业税征期的巨大压力。

3.减免税政策的界定。

新构建的农业税制,应继续保留社会减免和灾情减免的税收政策。要针对地区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怀。

(二)改革农业税制的环境要求

1.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一是改地方财政“吃农业”为“扶农业”。消除和改善地方政府对农业只取不予的做法。目前,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初期并向工业化中期过渡,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时期应停止农业资源的净流出,逐步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多方面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其中,财政保护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加大投入,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保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改地方财政“收支统管”为“收支分离”。1994年实施分税制后,全国的农业税征收管理没有规范,在全国相当一部分县级财政中,既管财政支出,又管农村税收,前者是财政的主要职能,后者是地方各自为政的行为。因而,在财政体制上要改革和规范农村税收管理,明确农村税收征管是地方税务机关的职能,体现“收支分离”,充分发挥财政和税务机关的各自功能。

2.改革和完善粮食流通管理体制。

粮食永远是同计民生之必须。就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仍然要对粮食等重要商品进行规范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业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相当突出,农民的市场风险比自然灾害风险还要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粮食市场价格走低,粮食部门按保护价收购粮食难以做到顺价销售,粮库饱和,粮食积压,收购资金紧张,粮食消化和转化渠道受阻,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我国要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大力加强国家对粮食实施的主导收购,拓宽农产品深加工转化渠道。要建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区域化生产和乡镇一体化的经营,引导所在地农民,以及市场辐射作用所覆盖地区的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及时提供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农产品。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要做好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包括提供市场信息、优良种子、农用生产资料、生产技术服务等。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9

多功能农业内涵

②目前,国内外对多功能农业的基本内涵表述有所差异,以下几种界定较有代表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对农业多功能性的界定。oeCD认为农业除了其最基本与最重要的功能———为社会提供食物和原料外,还能提供其它多种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农业的这种特性,即为农业的多功能。

农业的多种功能可概括为:景观形成功能;生态多样性的保护与物种保存功能;保护土壤,涵养水源,清新空气,食品安全功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功能。农业多功能性经济学研究的要点是:农业的商品性产出与非商品性产出;非商品性产出的外部性与市场特征。oeCD根据公共产品生产﹙如农业提供的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环境保护等﹚的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特征,采用新古典经济学方法,建立了分析农业多功能性的一般框架,用于分析农业扶持政策的合理性及其有效性。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农业最基本功能是提供粮食和原料,这也是农民生存的基础。在乡村可持续发展范畴内,农业又具有多重目标和功能,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Fao对农业多功能的界定更多地是在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问题。欧盟﹙europeanUnion简称eU﹚自1992年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改革以来,农业多功能发展开始成为“共同农业政策”的基石。欧盟对发展多功能农业的理念是:维持乡村景观,保持足够数量的农民,对农业的扶持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世界银行在“agricultureforDevel-opment”﹙以农业促发展﹚为主题的《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农业的特殊属性使其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方式。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农业是构成国民经济增长最基础与重要的部分。作为谋生与稳定社会的手段,农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相当于社会福利的保障。作为生态环境形成的基础,农业会产生着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

比较上述多功能农业内涵的界定可看出:欧盟、世界粮农组织﹙Fao﹚以及我国政府对多功能农业的表述,仅限于从农业具有的多种功能﹙已利用的和将被利用的﹚的层面来理解。而经合组织﹙oeCD﹚则试图寻找农业多功能的内在原因、市场特征以及政策含义。这种定义虽然也只是在新古典框架下进行的,但毕竟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分析途径。总而言之,目前,多功能农业仍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多功能农业所包含的内容,根据国家与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的不同,发展背景的不同,关心的问题不同,研究角度以及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综合以上对多功能农业的界定以及其他的一些定义,笔者认为,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能够提供各种经济品,而且能够提供大量具有多种用途与功能的非经济品。这些经济品和非经济品能为人类经济社会提供众多功能,我们将这些功能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提品的经济功能,包括为人们提供食品保障和为其它产业提供原材料的功能,这是农业最基本的功能。第二类是社会保障功能,这指的是农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以及农村土地使用权配置的社会福利性质。这种社会保障功能在中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表现得尤其突出。第三类是生态环境功能,是指农业具有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优美景观等正面环境功能,以及农业具有消耗资源、破坏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等负面环境功能。第四类是文化传承与提供休闲观光功能,这是指农业具有提供休闲娱乐、领略自然风光、传承农耕文化、农业教育与体验等功能。这是近年来才被人们重视的一项功能。

以上的功能,有些是可以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这些就是农业的市场品,有些则无法或者没有市场来体现其价值,则为农业的非市场品。农业能够提供众多的经济品和非经济品,并且它们之间是联合不可分割的,都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多功能农业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征,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实践与趋势已表明,农业的巨大价值还在于它的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与稳定、文化传承、教育与休闲观光的提供,传统农业的产品与原材料提供只是农业巨大价值中的基础部份。

多功能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分析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结合,农业的经济产出不能脱离其所依托的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这一特征决定了由结构、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构成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及其它多种功能发挥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它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与普及,乡村文化传承与旅游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在农业社会,还是在工业社会,农业都是养育人类、培育文明、支撑社会发展的主导与基础产业。然而,一直到20世纪中期,人们对农业的利用,主要还是利用其生产功能———即农业为人类提供食物和为工业提供原料的功能。

在温饱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第一要素的发展阶段,相对于人类的需求,农业的经济产出显得稀缺,农业的生态环境功能被人们所忽视了。然而,当今,长期忽视生态环境的后果,已导致人类经济社会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农业生态环境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农业的观光休闲、文化体验服务功能,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价值的更大组成部分。多功能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二)多功能农业发展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具有多功能的特征决定了如果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合理的﹙以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方式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过程不仅能生产满足人类需求的经济产品,同时也是良好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过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农业的各项功能的发挥都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例如,农业的经济产出功能,农业生物能源生产功能,农业的碳储与碳汇功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农业涵养水源、保护土壤、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功能,农业景观发展功能,农业提供的农耕文明教育,乡村文化传承,旅游休闲服务,等等,都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基础。只有保护好农业的生态环境,农业各项功能的发挥才有可能。因此,多功能农业的发展一定会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多功能农业将在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人类对农业各功能需求的强度,是随着经济进程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多功能农业也是经济发展进程的产物。

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空间与潜力

(一)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应对环境变化的背景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2007年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气候变暖归因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其可能性从2001年评估时的66%提升到90%以上;气候变化的影响涉及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从水资源到粮食安全、到人类健康、世界运转的根本———能源等等。总而言之,当前,气候变化、环境保护问题已上升至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发展战略问题。国际社会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商讨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哥本哈根协议》等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法律文件,提出要全人类携手共同解决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环境外部性难题。由于农业在减缓气候变化、维持能源的供应和使用,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的这些多功能特性,决定了农业在未来的绿色经济发展中将有更大的空间与潜力。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73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49.55%,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到10.1%,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101.51亿元①。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支出有条件更多地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各种资源有希望更多地投向农业和农村领域。与此同时,经济增长带来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农业绿色食品的需求,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对旅游、休闲观光的需求,都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动力。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29992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分别是1978年的14.68倍、10.39倍、8.24倍①。根据消费理论可以知道,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支出比例也会发生变化,对于食品类的消费将会趋于稳定或增长缓慢,而对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和优美生态环境的消费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也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好机。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政策目标不难看出,新农村必定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农业与农村。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多功能农业的更好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基础

多功能农业既是农业的本质特征,也是农业发展阶段的要求。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威胁与人类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使农业的多功能开发受到重视。我国在多功能农业发展中有其独特空间与潜力。后发的优势、辽阔的地域、多样的景观、优良的农耕文明、丰富的农村文化、旺盛的需求、充足的人力资源等,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空间与潜力。

我国农业从整体上来看,大部分地区还处在传统农业阶段,也因此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多功能农业的基础还体现在辽阔的地域与多样的景观。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在辽阔的大地上,可谓是山河壮丽,气象万千。辽阔地域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生物多样,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千姿百态。这些都是发展多功能农业的宝贵资源。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古国,在复杂多样的地理景观中蕴藏着丰厚且多样的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乡村文化。

当前,中国还是个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紧张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大,乡村旅游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强,众多人口的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市场。而我国农村充足的人力资源正好可以满足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我国相对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也为多功能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据有关学者研究资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3亿人。多功能农业相对而言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农业旅游业中,休闲观光农业类似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无疑,上述资源供给特征与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特征,都形成了我国多功能农业发展的空间与潜力。

结论

农业具有多功能性,多功能农业既是农业的本质特征也是经济发展进程的产物。我们可将农业的多种功能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提品的经济功能;第二类是社会保障功能;第三类是生态环境功能;第四类是文化传承与提供休闲观光功能。农业的多种功能有些是可以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我们称之为农业提供的经济品,有些则无法或者没有市场来体现其价值,则为农业的非经济品。多功能农业发展的实践与趋势已表明,农业的巨大价值还在于它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农业的各项功能的发挥是相互依存的,它们都必须以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因此,多功能农业发展会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简述农业资源的基本特征篇10

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与循环经济示范点的建设关系密切。早在2000年左右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ing,Reusing,Recycling)引入我国,最先在工业领域倡导生产过程资料的减量化投入、废弃物的资源化和再循环利用,十五期间在全国建设了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石河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10个循环经济示范点[2]。十一五期间各省制订了相应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并就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贯彻到农业领域中。2006年4月份,为了在农业领域贯彻这一原则,中国农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循环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学术研讨会,会议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发展技术和模式,提出了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3]。当前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定位不准、产业链条的设计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节能减排的效率评价难以操作、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等问题。笔者对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及循环农业基本原理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构建我国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基本原理、定位及应遵循的原则。

1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框架构建

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循环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从学科性质上来说,综合了自然地理学、资源与区划、农业气象、资源科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基础学科、畜牧学、农产品加工、农业区域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生态学、循环农业、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学、设施园艺和园林规划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4-8]。从单纯制订规划的理论依据上来说,循环农业科技园区可以划分为循环农业与生态工程、现代农业科学、园林景观、农业经营管理四大领域。理论体系框架见图1。

2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基本内涵及特征

2.1循环农业原理

2.1.1循环农业基本原理。循环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工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据,以减少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为目的,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多级多层次利用为手段的规模化、集约型农业生产模式。我国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弃物”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在此过程中,人们以经济在数量上的高速增长为驱动力,对农业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对农业生态系统是破坏性的,以反向增长的生态代价来谋求农业产出的数量增长。而与此不同,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农业资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将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1,9-11]。

2.1.2循环农业三原则。循环经济具有其特有的运行原则,它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2.1.3农业废弃物的“四化”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和人粪尿等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废弃物,根据目前现有技术和利用模式,主要有材料化、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4种模式,其中畜禽粪便的沼气化和肥料化、秸秆的能源化和饲料化是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主要途径,也是技术比较成熟的利用方式。利用秸秆作为建材、编制用品,尚处于初级阶段,精深加工利用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2.2现代农业基本原理在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中涉及到设施农业、园艺栽培、畜牧业、农作学、现代农业装备科学、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技术等学科相关理论,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因此,了解现代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是进行循环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重要理论支撑[12-14]。

2.2.1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内涵。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该概念表明现代农业具有动态的、相对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将会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现代农业的概念和定义也会更加明晰。

从当今世界农业发展趋势角度分析来看,现代农业具有明显的时代新特点,主要概括为:①现代农业是高效益多功能的产业。现代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并不断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②现代农业是高度科技依存型的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度超过了资源依存度,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科技贡献度一般在70%以上。现代农业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技术为引领,以常规技术升级的效率革命为支撑,用现代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③现代农业是生态环境友好的产业。现代农业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现代农业建立在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减少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使用量,大力发展生物性肥料、生物性农药等生物环保制品以替代化学品,并采用3S技术进行精确施肥、施药和灌溉,实现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控制,避免或减少生态环境污染,实现产品生产卫生合格的生态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④现代农业是高投入高保护的产业。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强化组织管理,改变了农业粗放经营状况,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现代农业是国家高度保护的产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农业教育科研投入、农业科技推广、补贴、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高保护政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现代农业内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将现代农业由小农业拓展到大农业,由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拓展到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由农业的单一功能拓展到多种功能。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技术装备为支撑,以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确保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实行集约化生产、产加销一体,运用先进管理方式管理的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2.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工业革命以来逐步形成的农业,是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市场机制的建立、现代要素的投入、工业部门的介入、科学技术的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和二元经济的逐步消失,使现代农业成为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

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还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①生物化:现代农业利用分子技术培育高产、抗逆、优质农作物产品,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通过动物生物技术改善畜禽的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利用代谢工程技术生产、生物反应器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②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业研究和生产的对象和过程实现数字化和模型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技术由经验走向科学;3S技术使农业管理科学化;精准农业技术使农业经营由粗放到精确;网络技术使农业信息由闭塞到灵通。③安全化: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逐渐向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促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环节紧密衔接、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检测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安全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的综合动态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不良因素。④环保化:科技对资源的转换和替代作用日益增强,农业环境保护的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现代农业技术逐步向生态环境友好型发展。节水、废弃物资源化、水土保持、保护性耕作等生态保护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现代农业更适应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永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⑤循环化:现代农业由传统的种养业分化发展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产业部门,科技创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各环节产业的全程连接,各个环节均注重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生产模式,相对于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⑥标准化:现代农业着眼于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等各有关方面的利益,着眼于现实资源和技术条件,以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最高目的,以制定标准、实施标准为主要环节,按照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对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2.3园林景观学农业科技园区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休闲体验和观光功能,因此,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还须依据农业生产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相结合的原则,从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类学的角度去考虑[15]。园林景观学涉及到地图学、制图学、美学、photoshop等学科和工具,在园区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遵守自然地理、地貌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因势造景,因时造景,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尽量将园区的生产功能与景观、休闲功能结合起来,获得最佳的效益。

2.4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原理农业科技园区的经验管理是实现农业科技园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科技成果展示、推广和转化功能的关键。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涉及到农业科技园区的组织管理模式、经营模式、产品营销、质量监督和产品流通等。在农业科技园区组织管理模式上,组建一个组织得力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科技、社发、城建、土地等不同部门的组织管理机构,负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日常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在园区经营模式的选择上,目前有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和农户主导型管理模式等,选择那一种模式,要根据园区的属性和目标来决定。如杨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是示范区政府用来展示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示范园区,整个园区的功能主要以技术展示为目标,盈利为次要目标。产品的营销模式上,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一般采取客户入园游玩采摘、就地消费和通过简单的加工之后进入超市这几种模式。生产优质农产品是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主要功能和目标之一,也是其生存盈利的主要途径,生产优质农产品除了园区采用的先进的生产技术保障之外,对园区生产农产品的监督和管理也是关键环节之一,在园区建设一个专门针对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查部门,实现园区产品质量的安全[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