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遥感遥测技术十篇遥感遥测技术十篇

遥感遥测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6:19

遥感遥测技术篇1

【关键词】遥感技术;土地勘测技术;优势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城市土地利用每年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传统的土地利用调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经费,难以适应土地利用的这种快速变化。遥感以其覆盖面大、信息更新快、人为干扰因素小等优点已逐渐应用到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中。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及优势

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上,地物的空间特征在地物识别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中、低分辨率图像识别中起主要作用的色调及统计特征将退居次要的或辅助的地位。高光谱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使遥感从鉴别发展到对地物的直接识别。高光谱遥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获得和重建像元光谱,从而依据光谱特征直接识别地物类型、地物组成以致地物的成分,反演地物的物理、化学参量。随着光谱分辨率的提高,地物的光谱特征在识别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工作方法则由图像分析转变为以谱分析为主的图谱结合模式,并使遥感应用逐渐摆脱“看图识字”阶段,而越来越依赖于对地物波谱特征的定量分析和理解。时间分辨率的提高细化了遥感动态监测的时间粒度,使遥感变化检测研究发展到对地物或现象演化过程的研究,序列图像分析方法会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遥感动态监测主要涉及图像预处理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并相应有图像预处理方法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1、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

遥感图像预处理是为了更好地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处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精度。

(1)图像的增强处理

将原来不清晰的图像变得清晰或把人们感兴趣的某些特征强调出来(同时抑制不感兴趣的特征)的图像处理方法称为图像增强。增强方法有多种,如直方图调整、直方图线性扩展、滤波及主成分分析等。但值得指出,图像增强处理专门性很强,不存在对所有问题效果都好的增强方法。

(2)图像几何精度校正

这项工作是校正遥感图像记录的数据。常用的方法是一般齐次多项式。校正过程:先通过地面控制点数据对原始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过程进行数学模拟,建立原始畸变图像空间与几何标准空间的数学对应关系,再利用这种数学关系将畸变图像空间中的全部元素转换为标准空间中的元素。应当注意所用地形图比例尺应接近基本监测图的成图比例尺。

另外,几何校正要注意重采样方法选择。重采样实质上是根据原始空间与标准空间的对应关系,在原始空间中取一点或若干点,按一定的准则组合成标准空间中对应点的数值,比较准确地再现原始图像空间中反映的地物光谱特性。常用的重采样方法有最邻近法、双线性差值法和三次卷积法。在这3种方法中,尤以三次卷积法为佳。

(3)不同时相、不同分辨率图像的配准

图像配准主要是指不同遥感数据源的配准,目的是为了清除数据间的系统误差。多时相图像间准确的空间配准是动态变化监测所必需的。要得到可靠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需极高的图像配准精度。

(4)多光谱tm图像与Spot全色图像的融合

多光谱图像提供丰富的地物光谱信息,全色图像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将这两类图像进行融合,可产生彩色高分辨率多光谱图像――融合图像。由于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出现,多分辨率图像的融合已成为重要研究领域。融合方法有多种,如iHS变换法、主分量变换法和小波变换法等。

2、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1)变化信息直接提取法

变化信息直接提取,是对两个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点对点的直接运算,经变化特征的发现、分类处理,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a图像差值法。即将一个时相的某一波段光谱灰度值减去另一时相的对应像元的光谱灰度值,较早应用的是单波段图像差值法。单波段差值图像中难以提取动态信息;对mSS7,mSS5,mSS4差值图像进行彩色合成,则可综合各个波段的动态信息,并很好地突出植被变化信息。

b图像比值法。这是对两个时相多谱段数据中同名像元的光谱灰度值施以除法运算。比值法可以部分地消除阴影影响,突出某些地物间的反差,具有一定的图像增强作用。一方面,比值图像可供直接判读,提取其中的专题信息;另一方面,只要稍加逻辑变换,便可用以直接检测明显变化的环境要素。

c植被指数法。是综合利用植被在红光部分的强吸收与在近红外部分的强反射特点提取植被动态信息。常见的有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垂直植被指数,这些指数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使用尤其广泛。

d多时相复合分类法。将两时相或多时相遥感数据复合,通过遥感分类提取变化信息。在这种方法的监督处理过程中,训练区的确定比较困难。

(2)计算机自动分类后比较法

该方法是在对比多时相的遥感图像前,先进行各时相遥感图像的单独分类。用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获取各个像元的土地利用转变类型,不仅能获取变化的数量和特点,还能获取变化的类型,并有利于减少不同时相图像因大气和传感器差异产生的误差。

(3)日视解译法

该方法是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确定各地类的解译标志,在遥感图像上划出各地类界线,得到遥感分类图,再比较各时相的遥感分类图。此外,香宝提出了RS,GiS一体化,即通过遥感数字图像一人机交互判读一计算机量测汇总一数据库来提取土地利用信息的方法。

三、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展望

我国土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当前研究中存在以下不足:

1、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体系和分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有一定的限制性,在现有条件下部分地区还难以覆盖进行监测,如何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适用于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分类指标体系。是我国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研究的重要任务。

2、应注重加强遥感图像处理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研究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图像预处理方法和信息提取方法,在实践工作中,应该对传统的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方法改进,探索新的技术方法手段,提高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精度。

3、将3S技术综合运用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提高土地调查的效率和精度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快速地进行数据分析,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系统通过对研究区域实时定位为作业人员采集数据提供支持,将二者运用到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调查的精度。

4、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整个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体系尚待完善,应该有计划地建立一个集3S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于一体的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能够有效地完成变化监测、变化趋势预测和综合评价,进而对我国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长期动态监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信息的需求。

结束语

总之,遥感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日新月异,多时相、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会进一步加强高精度、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在时空一体化的基础上,“3S”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成为必然趋势,其应用成果将更好地把握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为经济社会资源的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秀玲.浅谈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的应用[J].中国地名.2010(11)

[2]陈生莲.遥感技术在数字化测量中的应用[J].硅谷.2012(20)

遥感遥测技术篇2

【关键词】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污染防治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高科技尾气监测技术,具有快速、费用低、效率高和实用性强等优点,能够极大降低道路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节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目前在许多城市的尾气检测当中有所应用。但是,由于汽车尾气检测结果容易受到道路条件、周边环境和汽车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希望提高汽车尾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简介

1.1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的发展过程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自上世纪90年展到今天,经历了从红外线到激光技术两个主要阶段,检测项目由单项Co检测逐渐发展成为对汽车的Co、HC、nox、Co2这四个项目分别进行压燃式汽车不透光烟度检测。

此外,多光束测量也较好地提高了遥感监测设备的检出率及遥感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1.2设备构成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主要由尾气分析系统、电子照相装置、车辆辨识系统、气象仪器、测速装置和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等组成,见图1。

2.汽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的组成及现场设置

汽车尾气遥感检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尾气检测光源和检测器、速度和加速度测量装置、车牌摄像仪、尾气分析仪、数据处理装置和监视器等。在道路上实际监测时,仪器的设置如图1所示。

选择适当的监测地点对于提高检测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这可以使车辆在正常负载的加速状态下被测,避免被测车辆在空挡滑行、减速或为马力过大的状况下运行。交通状况和仪器的安置地点的最佳条件是:

(1)车流量在每小时200~3600辆次之间。

(2)平均车速在10~110km/h之间。

(3)车辆最好在轻微加速下,以能产生较强的排放烟羽。

(4)相随两车之间须有适当距离,以免两车排放的烟羽重叠影响测试。

(5)选择在略有上坡的单行车道或桥梁引道入口设置测点。

(6)选择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缴费完毕车辆加速驶离的单向车道内设置测点。

合适的监测地点需要通过调查分析和现场试验来确定,在监测地点确定后,还要对仪器设置的具置进行试验调整,以求找到最佳的设置点位。根据我们的经验,在设置监测仪器时,须将车辆引离监测车道,绕道驶离,以免影响仪器校准。监测时最好将仪器隐蔽起来,以免被测车辆的司机看到仪器因好奇而减速观看,使监测数据偏离正常。

3.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分析

3.1影响遥感监测结果的因素分析

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车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加速减速两种状况来说,一个在加油一个则在踩刹车,其操作性能和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毫无疑问车辆的排放状况也将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导致遥感监测结果重复性不好的主要原因。其次,环境条件,比如湿度、风速等对遥感监测结果的影响也非常大,湿度过大,在空气中形成凝结有细微粒子的细小颗粒水珠,这些水珠将对遥感监测光谱有吸收反射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遥感监测测量结果。当风速过大时,汽车排出的尾气将会迅速扩散,遥感监测的烟羽量就会太低,也将影响遥感监测结果。此外,测量本底值变化、道路条件、太阳光等在一定程度上对遥感监测结果也会有影响。

3.2影响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的瓶颈

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以其快速、不影响道路交通以及减少人力物力等特点为汽车尾气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所关爱和重视,但又因采用的是非接触测量方式,其测量结果会受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人们对其应用范围和前景有些茫然,也是制约遥感监测技术进一步应用的瓶颈。因此,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的突破点是怎样减小各种外界因素对其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遥感监测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逐步实现遥感监测技术直接用于尾气执法监测工作。

4.提高遥感监测技术应用能力的建议

4.1增强应用部门交流活动,促进遥感监测应用技术的共同提高

遥感监测技术应用于汽车尾气检测本身就是一种技术突破,总体上讲,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因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在排放调查、排放控制效益评估等方面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良好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则根据当地汽车尾气监管工作需要也在探索其应用,且这种探索仅限于某个城市的工作,如能在城市间,甚至在大区域间组织各种应用交流活动,将各地的应用经验进行交流,能进一步促进遥感监测技术应用工作的共同提高。

4.2设备生产企业应更进一步加强试验研究,提高设备的测量精度与重复性

提高汽车遥感监测技术和设备检测能力的关键在于设备生产厂商。设备生产厂商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总体性能。

4.2.1广泛收集用户应用意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技术的应用是靠用户实现,而往往用户的需求又有力地促进了应用技术的进步。用户是仪器设备直接使用者,能不断发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能结合实际工作提出新的应用要求。因此,遥感监测设备要在应用上有新的突破或突破其应用瓶颈,遥感监测设备厂商应广泛收集各方面的各种应用意见,从设备硬件与软件方面都应不断改进设备性能与质量,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促进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4.2.2开展车辆运行工况排放试验研究,提高遥感监测与其它尾气测量技术间的相关性

要突破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瓶颈,笔者认为遥感监测设备厂商应进一步开展大量的试验研究,应与其它尾气检测方法进行试验比对研究,除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外,更重要的是应进行遥感监测与其它测量可靠与重复较好的尾气检测技术间的比对试验研究,应开展各种工况法下的连续试验比对,通过收集到的检测数据,对各自的测量数据进行回归,建立各自在不同车辆行驶状况下的回归曲线,并将其作为遥感监测设备检测结果动态修正的曲线,这样也许能良好地减少车辆工况变化对遥感监测结果的影响。

4.2.3开展检测条件因素影响研究,进一步减小或消除测量条件对遥感监测应用的限制

由于汽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是直接在道路上进行测量,测量位置与点位及设备安装位置等虽可以人为控制,但测量环境的变化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因此,开展检测条件因素影响研究,也将有助于遥感监测精度与测量重复性的提高。同样,也应形成不同测量条件与不同测量环境状况的动态影响曲线作为遥感监测设备检测结果动态修正的曲线,以减消测量条件和环境变化对遥感监测测量结果的影响。

4.3使用部门应根据监管要求,量体裁衣定制有特色的遥感监测设备,以促进遥感监测技术的进步

为了促进遥感监测技术在佛山的应用,根据汽车尾气监管工作需求,在采购遥感监测设备时对设备性能主要提出了如下新的需求:

(1)要求设备能同时测量柴油车和汽油车,且能对车辆使用燃油类别进行分类,并将其按燃料类别进行数据的分开保存。

(2)能将环保标志车辆信息参数导入设备软件数据库,以实现对车辆标志信息的识别。

(3)具备检测结果导出功能,以便于检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具备动态排放限值设置功能,方便标准限值变更时的设置。

提出的技术需求再一次促进了遥感监测设备的技术进步。因此,各地在进行遥感监测设备的采购时可以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当地监管需要的要求,以促进遥感监测设备功能的进一步完善与提高,逐步扩宽动车尾气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

5.结语

遥感监测技术是许多城市用来检测汽车尾气的高科技尾气监测技术,虽然目前其检测结果容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不断的试验和实践,将会提高尾气检测的准确性和汽车尾气监管效率,从而减少对城市大气的污染。

参考文献:

遥感遥测技术篇3

1.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监测就是对一段距离以外的目标物或现象通过仪器的运用来进行观测,是一种不用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就能将所要信息收集起来,并对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判断的高自动化的监测手段。遥感技术最突出的功能就是不需要采样就可以直接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快速定点定位污染源,核定污染范围、以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分布、扩散等,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3种类型,它们分别为紫外、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和微波遥感技术。

2.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依据遥感技术的工作方式进行划分,主动式遥感监测和被动式遥感监测是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两种类型。其中,主动式遥感监测是指通过遥感探测仪器所发出的波束、次波束,与大气物质相互作用后可产生回波,通过对这种回波的检测,以实现对大气成分的探测。由于主动式大气探测仪器需要进行波束的发射和回波的接收工作,因此,该检测技术又被称为雷达工作方式;被动式遥感监测主要依靠对大气自身所发射的红外光波或微波等辐射的接收,以实现对大气成分的探测。

2.1大气环境的主动式空基遥感监测

星载或机载的微波雷达当前大气环境的主动式空基遥感的主要监测技术。主动式雷达是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向目标物发射,然后利用同一天线对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进行接受后显示的一种传感器。回波信号的振幅、位相因物体的不同而不同,故在接受处理后,目标地物的方向、距离等数据可以观测出来。

2.2大气环境的被动式空基遥感监测

太阳直接辐射的宽带分光辐射遥感、微波辐射计遥感、多波段光度计遥感是当前大气环境的被动式地基遥感的主要监测技术。

太阳直接辐射遥感是利用日光在大气中的衰减和散射,对大气组分进行测量,其是通过对可见光的测量,来对气溶胶的反演,利用紫外线波段来对大气臭氧、二氧化碳等测量。

由于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大气分子的吸收辐射可产生特定的谱线,且不同分子及不同的能级跃迁所产生的谱线不同,微波辐射计就是通过对这些不同的辐射频率信号的接受,来对大气组分进行反演。利用微波辐射计可将大气臭氧和氯化物测量出来,其对大气臭氧的测量精度和地基陶普生光谱仪测量精度差不多。

遥感遥测技术篇4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土保持监测动态监测监测流程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水土保持建设宏观决策的依据与根本。随着遥感影像资源的丰富和处理技术的日益提高,遥感影像覆盖面广、周期快、分辨率高和信息量丰富等特点使得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

1.1遥感技术的定义

遥感技术可以认为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可见光、电磁波、红外线结合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一类技术。目前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进行观测,同时采用电磁传播和接收手段来收取目标的信息并对其加以分析的一类技术。

1.2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

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优点如下:

(1)遥感技术可以大范围的获取数据资料,呈现宏观景象。遥感技术所采用的卫星,其在轨高度可达910km左右;即使是航摄飞机,其飞行高度也可以达到10km。高度的优势可以使遥感技术覆盖面积广,大范围的获取数据资料。例如,一张普通的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多达3万多km2;

(2)遥感技术具有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卫星在围绕地球运转时能及时获取所经区域的各种的最新资料,以更新原有的旧资料,或者根据新旧资料的对比来进行动态的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所无法比拟的;

(3)获取信息受到很少的限制条件。地球上很多地方的自然条件是极其恶劣的,人类是难以直接到达的。而采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避免地面条件限制,能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的内部信息。

遥感技术的主要缺点如下:(1)虽然能得到有关地球表面的信息,但内部的信息获取困难;(2)大气的不利影响不能完全根除,这样关于反射和放射物理量不可能全部表现出来;(3)天气条件、卫星轨道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使所希望的图像未必立即得到。

2遥感动态水保监测分析

遥感动态水保监测是利用遥感的多传感器、多时相的特点,通过不同时相相对同一地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遥感信息的周期性和连续性为动态水保监测提供了可能。利用实时的遥感图像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年度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土壤侵蚀总量以及年度变化趋势、植被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工程措施治理效益、林草种植措施效益;对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地区提出警示;通过对资料分析与评价,定期水土保持状况公告。

2.1.遥感动态水保监测的特点

一是采用的方法多样,以目视判读、计算机图像处理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二是监测的空间尺度广泛,从某典型小流域至整个流域乃至全国范围;三是监测的时间跨度大,从几年的变化到几十年的变化。

2.2.遥感动态水保监测的流程

遥感影像应用在水保监测中的目的主要是监测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水土保持调查数据的真实程度和准确性,监督水土保持规划的执行情况和进展情况,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水土保持监测功能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面蚀监视,沟蚀监视,水文要素监视,其他监视,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1)数据资料的获取综合分析影响水土保持的因素,包括土地分类、土壤侵蚀类型、侵蚀强度、地貌类型、母岩类型、植被盖度、坡度属性等,结合遥感技术的应用特点,着重从三个方面收集数据资料:①遥感影像资料(tm、Spot);②1:5万地形图、土地利用分类图、行政区划图、土壤侵蚀图等;③基于文字和数据表格的监测区详查资料。

(2)监测工作流程遥感动态水保监测技术主要是对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进行组合、融合以提取出土地利用的变化信息,并结合实地调查与变更详查数据对监测变化信息进行核查,采用重点地区逐个图斑对照,一般地区统计比较的检查方法,对信息提取结果反复核查修改,直至满足精度要求。最后,生成各种格式的水土流失专题报表,通过各种统计分析预测未来水土流失变化,提取水土流失专题信息生成各种统计图表。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是专题报表生成,二是统计分析,三是统计图表生成。

动态监测流程如图所示。

图土壤侵蚀信息提取流程图

2.3.水保监测精度评定

监测精度是水保监测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监测方法和信息源是影响精度监测的主要因素。依据最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使用GpS接收机进行野外实测,对于小范围的试验区,针对5个像元以上的变化信息图斑逐个检查,进行精确定位;对于大范围的监控区进行抽样核查,最后统计动态变化图斑的属性、面积及精度比较等数据。

3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流失监测

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时空变化的动态过程,它的监测与评估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尺度。不同的卫星遥感影像其特点也有所区别,如气象卫星影像具有监测范围大、时间分辨率高和数据处理费用低廉等优点,而其缺点是时间分辨率低,像元所反映的信息具有较大的地域混合。因此,气象卫星遥感技术适用于大范围,植被盖度、地表、坡度等组成物质比较均一的地方;资源卫星具有多时相特段、性多波,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有效地获取精确的地表信息,为水土流失信息的提取以及模型的分析提供数据保障。但它也具有对一个地区重复观测周期长,在关键时期有可能得不到所需的资料等缺点。为了满足水土流失监测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等方面的要求,通常需要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组合来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的数据源精度。

遥感遥测技术篇5

[关键词]遥感技术环境污染污染监测

[中图分类号]tp79[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4)-2-336-1

1遥感技术及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范围

1.1遥感技术特点及其作用

遥感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卫星应用技术,将其应用与环境污染监测过程中具有监测速度快、监测范围广、可以通过长时间的动态监测实现监测效果的提高。同时,遥感技术监测还具有投入成本低、回报高、不需要进行现场样本采集,而且能够发现采用常规方法不能监测得到的污染源。尤其是其可以对制定区域进行跟踪测量,同时可以快速的获得与环境污染相关的相关信息,诸如污染源位置、污染影响程度、污染影响范围、对大气生态效应的影响等。

1.2遥感技术的主要应用

当前,遥感技术在当前我国的诸多领域当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环境监测中;进行包括地质、水文、海洋以及气象等环境的检测中;另外,在资源探测、军事侦察、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城乡统筹规划等。同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遥感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且该技术当前可以迅速的测出水体中绝大部分的微量元素真实含量,诸如泥沙含量、水温、叶绿素和水色等。而且其可以测量得到大气的湿度、温度和多种污染气体的浓度及分布状况等,而且在固体污染物的测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监测作用。

2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使用遥感技术能够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实时监测,而且液态污染识别监测技术主要依靠电磁波谱特征的差异对不同的水土污染状况进行识别。例如,固态污染不但可以采用波谱特征进行区分,而且还能够使用几何特征进行识别。正是基于水体对红外辐射拥有特殊的机理形式,因此遥感监测技术主要采用红外遥感技术。

2.1工业污染水体监测处理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除的大量热水在进入自然水体中后会使得水体的温度上升,这不但直接影响到水体中动植物的生存,而且水温的增加还将加快其中有机物的分解,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氧气,使得水质恶化。这时,可以采用红外扫描仪对水体的微小温度差异进行探测,其可以实现对几分之一度的温度差进行探测。通过形成的热红外图像还可以清楚的得到造成污染的污染源,被污染水体的流向,污水的分布范围等,而且可以从中分析得到污染物的扩散速度。

另外,通过使用波段为8-14μm的热红外扫描仪进行航空遥感,其得到的影响将能够清楚的观察得到污染热水的扩散情况。在结合密度分割措施处理之后,可以对水温变化进行实际测量,最终绘制得到水体的等温线。之后,将获得的连续几次热红外图像资料以及水温变化综合扩散参数结合起来,将能够掌握水体真实的水温变化状况。

2.2泥沙污染与水体浑浊度分析

当水体中的泥沙含量增加时,将会使得水体的反射率增加。随着水体中悬浮泥沙浓度增加以及悬浮颗粒粒径的增加,水体的反射率以及反射峰值也会随着波长的方向而发生移动,即所谓的红移。加之水体在0.93―1.13μm附近吸收的红外线多,不宜对悬浮泥沙的浓度进行精确判定。因此,在采用遥感技术进行泥沙污染和水体浑浊度分析时尤其要注意问题,通常定量分析的最佳波段范围在0.65-0.85μm之间。

3遥感技术在大气颗粒物监测中的应用

大气颗粒物污染主要以pm10污染为主,其主要来源是多种燃料,诸如煤炭、石油等燃烧或者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仅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其中的气溶胶颗粒还会通过散射吸收作用而对可见光形成消光作用,造成了地面能见度的下降,给城市景观以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这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实时的pm10分布状况是进行大气颗粒物监测的重要内容。

例如,美国的环境监测人员利用moDiS与miSa对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每日的aoD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扩散与传输模型,综合推算公式(pm2.5=η×aoD)中的η值,计算得到了大气pm2.5的浓度值,通过与地面监测数据的对比,认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78。这表面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尤其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程度的可行性研究方面尤为有效。

随着环境状况日趋恶化,沙尘暴成为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危害,其扬起的沙尘使得空气混浊、大气能见度下降、近地面中大气层的悬浮颗粒物数量迅速增加,对人体健康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当前,国外针对沙尘暴进行遥感监测主要是利用静止的气象卫星(GmS/ViSSR)与极轨气象卫星(noaa/aVHRR)两大遥感系列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而在我国,在遥感技术应用项目研究过程中,将可以很好反映沙尘暴信息的图像合成方式进行筛选,同时利用noaa/aVHRR对沙尘暴发生区域的沙尘相对浓度进行分层处理。当前,国内诸多学者在不同的研究过程中利用noaa/aVHRR与moDiS的遥感数据对内蒙古的沙尘暴波普特点进行了有效分析,对沙尘暴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了区分,监测得到了沙尘暴对应的影响范围和沙尘浓度分布,绘制得到了对应的分布图像,取得了较为精确的测量效果。

4遥感图像的应用

在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大气环境监测之后,通常可以同时得到大气溶胶浓度及其分布的具体图像,这可以更加方便、直观的反映出大气环境变化的动态变化情况。在遥感图像中,大气溶胶浓度不同时,遥感图像的色调也会发生对应的变化。通常,大气浓度较大时,大气的散射、反射率等也较大,这时图像将呈现出白色、或者颜色相对较浅。若大气浓度较小,则图像呈现为灰色或者其他较深的颜色。这时,结合大气取样监测操作,就可以鉴别得到其中的主要污染物类型、颗粒物数目以及空间具体分布。然后结合长时间的监测数据,就能够得到大气污染的时空变化及分布规律。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除了在上述相关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之外,当前遥感技术还应用到了污染物与人群健康关系的研究工作中。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反演得到了大气颗粒物浓度对人体健康水平的影响评价体系。同时,还可以结合人口统计数据以及地理坐标等,分析对应人群的污染物暴露水平,为流行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周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环境科技,2011(z1).

遥感遥测技术篇6

1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作用

一方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推动了测绘技术的进步。现阶段,我国数字栅格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等的建立,为摄影测量以及数据库的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生产运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测绘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部级别的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为我国开展土地调查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促进了空间数据获取能力的提高。通过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遥感数据平台的研发,我国国产卫星遥感摄像地面处理系统不断建立和完善,为我国独立处理地理信息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随着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获取数据的能力不断增强,对于资源勘查、气象预测、环境减灾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对海洋现象、大气成分以及自然灾害的监测也不断完善。

2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发展现状

2.1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现阶段,摄影测量技术中轻小型低空遥感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方便、灵活性强、经济性强的特点,低空遥感平台对航空遥感手段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对比例尺测图进行放大,形成高精度的城市三维模型,为各种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地理信息依据。通过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多线阵推扫成像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立体模型的构造方式也不断呈现出多样化,极大地提高了摄影测量技术的精确度。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航空数码相机得到了推广,大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获取离不开该技术的支持。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项硬件性能不断完善,影像技术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数字摄影测量处理平台也不断得到应用,解决了我国摄影测量数据处理中单机模式的弊端,使得数据处理速度不断提高。随着对地观测数据处理平台不断走向智能化和现代化,救灾中的信息处理更加高效化。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得到了推广。通过发射激光的方式,对测量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并分析测量目标的距离以及表面特性。通过机载激光雷达的使用,树林、建筑等障碍物的干扰不断被排除,直接获得高精度的地面三维坐标数据。

2.2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信息空间科学不断进步,遥感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首先,通过将高空间分辨率测图卫星的使用,对地观测卫星能够实现高精度导航、定位功能,对于提高地形测量的精确度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促进测绘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随着技术的发展,将小卫星编队飞行和小卫星星座与遥感技术相结合,致力于地球科学的发展。小卫星星座具有灵活性高、分辨率高、更新方式快的特点,逐渐成为了提高测绘质量的重要补充手段。随着小卫星星座技术的完善,遥感技术在农业、林业、土地资源测绘等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最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传感器技术也必然日臻完善,对于其应用前景的预测十分可观。

3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摄影测量也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首先,摄影测量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传感器平台日益多样化,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传感器和传感平台做出最优化选择。其次,新型传感器入市也是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新趋势。随着市场上各种新型传感器的不断出现,市场份额也不断增加,传统胶片型摄影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先进的航空数码相机。最后,摄影测量的第三个发展新趋势是摄影测量软件平台的并行化。随着技术的进步,数据获取量也不断增加,对数据处理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器的并行化发展趋势己成定局。

3.2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提取和分析的效率逐渐成为了研究遥感技术的重要方面:首先,在现阶段,新型传感器SeR系统的建立、精度评估、选取平差参数等都成为了遥感技术重要的发展趋势。其次,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成为了遥感技术的重要发展趋势。随着各种数据融合方法的不断出现,光谱信息不断丰富化,数据分析和计算的效率也不断提高,但是统一的融合模型的缺失仍然是现阶段的发展不足。最后,随着分类计数的发展,各种算法也不断也由低级走向高级,智能化新算法和全自动化新算法不断涌现,逐渐成为了遥感技术发展的热点。

遥感遥测技术篇7

关键词:遥感;摄影测量;变形;GpS;建模

0引言

近年来,遥感技术应用已非常广泛。但是,我了解到对于在大坝变形监测系统的应用仍然较为有限。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pS系统的应用,而稍有忽略遥感、摄影测量本身在这方面的应用。我认为,对于大坝变形监测系统应当全方位的引进遥感技术,从而使其更具有精确性,适时性,可靠性。

1大坝变形监测现状及改进方向

遥感作为先进的量测地形与解密影像的技术,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其中对于大坝的变形观测也有突出的贡献,并且也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我了解,现在遥感应用于大坝变形观测系统的技术,仍然是以GpS作为主导。多数的GpS大坝变形观测系统都是采用通用的数据后处理软件,这些软件具有数据处理和通用图形绘制的基本功能。但是对于通过遥感影像,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来监测大坝变形情况,依旧是有待发展。

目前,GpS形变监测系统是利用高精度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等监测大坝等构造物实时或近实时的系统。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建立起一个或者两个基准站、多个GpS监测站,通过GpS监测站的精确坐标计算,实现对该区域的地形监测。由此可以得出,应用于大坝变形监测的GpS技术,基本是在对于大坝所处的地形进行监测,而多少忽略了大坝自身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譬如说大坝的坝体出现裂缝,或者导流线路出现问题等,这些从GpS技术的角度来讲都还不能得到精确的分析。我认为,随着目前科技的进步,对于大坝的变形监测可以扩大到更广的范围,譬如说通过摄影测量的方法对大坝细节处的变化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提出改进的意见,也可以通过处理后的航拍影像来对比大坝所处流域的水域变化,进而对大坝的功能进行分析和改进。

2遥感影像应用于大坝变形监测

2.1遥感影像的获取及特点

所谓就是用遥感手段获得的影像地图,一般按获取渠道不同分为航片和卫片。航片是指利用航天飞机拍摄获得的影像,包括低空摄影,高空摄影等;卫片是指通过遥感卫星得到的影像。遥感影像相较于其他普通影像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信息量大,包含多个波段的不同信息,可以根据选用波段类别的不同和波段波长的不同,获得不同信息的影像数据;二是,具有适时性,遥感特测器按一定的时间周期重复采集数据,可以获得不同时间段内的最新影像数据;三是,具有高分辨率,能够识别较小的地物。

2.2提取分析遥感影像中的数据

根据需要监测地区的实际地理情况,获取不同的遥感影像数据。例如tm1波段对于清洁水信息的提取效果较好;tm5波段,可用于作物生长期内叶绿素浓度、水分含量的推定等;红外波段对于伤情探测有重大帮主;以及etm+的影像,对于水体信息提取有显著的效果。在不同的季节时段,应当选择不同波段的遥感影像,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数据。例如,在夏季洪水易发的阶段,应当定期获取实时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获取信息中水中所含泥沙浓度的变换,以及江河中各上游流域河岸、水中洲岛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出夏季水流的变化。从而可以提前开启大坝的预警系统,制定防洪蓄水的方案。从遥感影像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主要意义在于,将信息数据整合或建立数学模型。

2.3根据遥感影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已经获得遥感影像,提取出其中有用的数据信息,可以建立相应的模型。模拟水流情况的改变与大坝内在承受力的关系,从而得到一个基本的函数模型,使得水流变化与大坝安全承受力处在一种动态形势下,便于分析大坝承受力的变化,减轻由于大坝内在损伤的逐渐累计而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遥感平台获得的航片或卫片,分析大坝所处区域内,水流走向的变化等,来判断大坝是否处于安全的状态,以及应对该水流变化时大坝内在机制的调整是否正确。并且对于突发的情况,例如山洪暴发,可以应用实时拍摄的遥感影像,处理后得到真实的水流变化情况,再根据之前建立的各种模型等分析应该采取的大坝应急措施。由于遥感影像的获取真实可靠,并且具有实时更新的优势,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效果十分明显,因此用于大坝的变形监测系统很有利,而且有助于大坝预警系统的准确及时。此外,还可以利用遥感影像中的不同波段的影像对于大坝进行探伤检测,如热红外波段,可以探测出肉眼不易发觉的内在损伤,此方法可对坝体内部的伤情定期排查,从而防止险情出现。

3近景摄影测量应用于大坝变形监测

3.1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及其特点

近景摄影测量是通过近景摄影和随后的图像处理以获取被摄目标,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的一门技术。近景摄影一般使用量测摄影机,它是框标、内方位元素已知并且物镜畸变小的专用仪器。也可以使用非量测摄影机,如高速摄影机、全息摄影机、显微摄影机等。图像处理同通常的摄影测量类似,分为模拟法和解析法。近景摄影测量不是以测制地形图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摄影测量为主要手段,对被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根据影像上获得的信息,进行量测、解算。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点在于,它兼有非接触性量测手段,不伤及被测物体,信息容量高且易储存,精度高,速度快,信息可重复使用。这些优点使得该技术非常适用于,不易直接接触量测的物体,以及需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的物体。对于大坝变形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3.2提取分析影像数据

近景摄影测量获取相片可以通过量测摄影机和非量测摄影机获得。一般而言,专业的量测摄影机获得相片光学畸变较小,但是社会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相对于量测摄影机,非量测摄影机的社会拥有量较大,使用更为灵活,也无需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无论是利用量测摄影机还是非量测摄影机,获取像片时都需要注意多角度、全方位的获取物体信息,同时也要保证相片具有较高的重叠度。在对大坝进行变形监测时,应定期对获取的像片进行数据的提取与分析,尤其对于坝体的核心部位更要缩短排查的周期。将获得的数据记录,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用于三维建模、趋势变化等的分析。

3.3根据影像数据建立模型

从近景摄影测量来说,它是利用对物距不大于300m的目标物摄取的立体像对进行的摄影测量。通过量测摄影机、非量测摄影机等仪器,对于大坝的实体进行拍摄,从而得到影像。对于已经得到的立体像对,可以通过相关的摄影测量图像处理的软件,对立体像对进行解析,从而获得检测点的三维坐标。将批量的影像数据导入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建立基本的坝体三维模型,对于坝体的状态可以得到一个宏观的评价。再采用图像处理中的模拟法和解析法,可以获得平面图、立体图、断面图、透视图、等值线图以及包括物点坐标在内的多种物理参数。然后对于以上得到的各种图形进行整体的分析,并且通过后处理技术,还可以得到相应摄影物体的纹理分析图,相应细节点的精准定位等,更容易对大坝细节处肉眼不易察觉的变化进行监测。其中,由美国公司研制的photomodelerpro5软件可以从影像中迅速获取大量细节,提取三维量测数据,并建立目标物含贴图的三维模型。

在一阶段的数据处理完成后,应当将最新的测量结果导入进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调用前期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相应的变化趋势图,对于大坝坝体细节的改进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4结论

遥感专业的应用现在已经十分广泛,并且在大坝变形监测的领域,遥感可以占据更大要重要的成分,也将为变形监测系统的改进做出更多贡献。遥感技术应用于大坝变形监测也应当更多的侧重于对遥感图像的分析以及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其中,对遥感图像的分析价值,主要体现在获取水流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大坝应该启动的应急方案;近景摄影测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不易排查的坝体部位,采用多角度的摄影方式获取数据信息,并可建立宏观的坝体三维模型。我认为,如果可以很好的将遥感技术全面应用,将对变形监测的工作产生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庆,李艳杰,徐成业.GpS大坝变形监测系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2]葛从兵,鲍亮.基于智能客户端的GpS大坝变形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

遥感遥测技术篇8

关键词:遥感;湿地;监测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享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它不仅在净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人类居住条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众多的动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中的鸟类,两栖类等生长栖息之处,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自然土地资源。近些年来由于人口与土地资源等原因,中国湿地已经进行了一定规模的开垦,或受到干扰和破坏,及时准确的掌握湿地资源的现状和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随着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逐渐称谓研究地球表面变化研究的主要手段。遥感技术为湿地环境状况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源;地理信息系统有较强的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能准确分析和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因此遥感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对遥感信息处理,分析的强有力支持,使遥感技术成为宏观监测最重要的手段。

2吉林省湿地现状与分布特点

2.1湿地现状

吉林省是东北地区湿地分布主要的区域之一,据中国重要湿地名录记载,作为全国主要湿地分布区的东北共有湿地21片区,其中吉林省占了8个片区。根据2009年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湿地总面积为172.8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2%,其中天然湿地102.5万公顷。2.2吉林省湿地分布特点

吉林省湿地的特点是类型多、分布广、区域差别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东部主要是以长白山为主的森林沼泽湿地和泥炭沼泽湿地;中部主要是以湖泊为主的湖泊湿地;西部主要是内陆河流及平原沼泽湿地;全省有湿地野生植物87科212属501种,野生动物20目53科278种,其中濒危重点保护物种70种。

2.3存在的问题

吉林省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湿地面积萎缩、退化严重、保护管理不力、财力不足(除了向海、莫莫格、龙湾等几个部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基本建设和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绝大多数因为资金短缺等困难,加上当地人对湿地功能认识不足造成湿地管理与保护不力,甚至改变湿地的用途)、对于湿地真实状况掌握不足(类型不统一、边界不严格、面积范围出入大、重开发利用轻保护)。

3监测的目的和目标

3.1监测的目的

湿地监测的目的就是在基于国情要素数据基础上,综合其他自然社会经济行业数据,充分挖掘数据承载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空间关联信息,剖析威胁湿地安全的因素,评价湿地生态安全程度,给出安全存在阈值,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级别、分层次的湿地生态恢复保护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2监测的任务

湿地监测的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党的十重大部署和重大决策,使研究成果为省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公众以及广大湿地环境研究人员提供各种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为环境管理单位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为相关应用和研究单位提供技术示范流程,从而把地理国情监测更加紧密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之中。4遥感技术对湿地资源监测的技术优势

与传统方法相比,遥感技术对湿地资源监测具有快速、准确和经济性的优势。

快速:空间遥感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范围完成对同一地区的重复探测,这对于监测湿地动态变化非常重要。准确: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使遥感可以准确地获得地表属性和数量信息。经济性:与传统方法相比,遥感的费用投入和所获得的效益要大得多,有人估计这个效益比可以达到1:80,甚至更高。可以大大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5湿地资源调查和监测的应用

5.1调查范围

湿地调查的范围覆盖符合湿地定义范围内的各类湿地资源,包括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的河流湿地。

5.2调查方法

湿地的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一般调查方法和重点调查方法。

5.2.1一般调查方法

一般调查方法采用以遥感(RS)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辅的“3S”技术。即通过遥感解译获取湿地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植被类型及其面积、所属三级流域等信息。通过野外调查、现地访问和收集最新资料获取水源补给状况、主要优势植物种、土地所有权、保护管理状况等数据。

5.2.2重点调查方法

重点调查的湿地斑块调查采用以遥感(RS)为主、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辅的“3S”技术。即通过遥感解译获取湿地型、面积、分布(行政区、中心点坐标)、平均海拔、所属三级流域等信息。在多云多雾的山区,如无法获取清晰的遥感影像数据,或遥感无法解译湿地型,则应通过实地调查来补充完成。通过野外调查、现地访问和收集最新资料获取水源补给状况、土地所有权等数据。自然环境要素、水环境要素、湿地野生动物、湿地植物群落与植被、湿地保护与利用状况、受威胁状况等的重点调查,以重点调查湿地为调查单元,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分别选取适合的时间和季节、采取相应的野外调查方法开展外业调查,或收集相关的资料。

5.3在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我们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吉林;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推进三江平原、松辽平原等重点湿地保护,实施流域湿地生态补水工程,在有条件的区域开展退耕还湿和湿地生态移民试点;支持吉林查干湖水源保护区等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支持吉林西部地区等加快盐碱地治理,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建设生态经济区;支持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6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1)遥感影像获取技术越来越先进

随着高性能新型传感器研制开发水平以及环境资源遥感对高精度遥感数据要求的提高,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已是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总发展趋势。

开发和完善陆地表面温度和发射率的分离技术,定量估算和监测陆地表面的能量交换和平衡过程,将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和模型越来越科学神经网络、小波、分形、认知模型、地学专家知识以及影像处理系统的集成等信息模型和技术,会大大提高多源遥感技术的融合、分类识别以及提取的精度和可靠性。

3)建立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国家环境资源信息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环境资源数据库是国家环境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我们要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决策支持。

总之,遥感技术在湿地监测领域有广泛应用,随着科学的进步,遥感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其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郑立中,中国卫星遥感与定位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发展,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司;

[2]李静,遥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分析(enVi),适普软件有限公司;

遥感遥测技术篇9

[关键字]遥感技术水环境检测大气检测应用

[中图分类号]p237[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3-160-1

1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的应有主要有四点:

第一,遥感技术所具有的应用范围大、成本低、速度快以及周期性强等特性,因此对交通选线、测绘、灾害检测、水利、环境检测、地矿、林、海洋、牧以及农业等对象都可以进行监控,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从空中进行大面积的宏观环境以及宏观生态的研究,从而让我国的环境监测朝着立体的方向前进。传统的环境检测法是采用人工形式的瞬时检测,这种检测法是地面方式,对视野范围以及检测面积造成阻碍和限制,而遥感技术的加入成功的解决了这些局限性,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区域性和动态变化进行加强。

第二,遥感技术可以使环境监测的效率提高,并获得大量的信息。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检测中主要是利用飞行工具来进行的,这种形式使得生态环境的监测具有数据资料和图像资料,促进了检测结果的提升。此外遥感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和光学仪器等高科技设备进行编图、传导、解译、处理、接收,成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宏观监测现代化。

第三,遥感技术使环境监测的适应性非常强,并且可以获得其他监控手段无法获得的信息,它主要表现在对海洋生态环境以及原始森林中的冻土、冰川、高寒山区、沼泽、沙漠等进行监测。

第四,遥感技术可以使环境监测呈现出动态形式,通过遥感技术实现了环境动态的精准变化资料和大范围、周期性强的环境动态监测。

2遥感技术在大气检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中应用比较多的检测方法为被动形式和主动形式两种,其中被动形式是利用物体对自然光照的不同反应来进行检测的,主要应用于对一段间隔以外的现象及物体的观测。主动形式是利用遥感探测仪本身所具有的次波束或者波束和物体之间产生的反射、吸收作用的回波来进行检测的。遥感检测的特点是应用范围大、成本低、速度快以及周期性强等,所以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的大气检测既可以自动设置污染源的跟踪和污染范围监测,还可以自动设置污染源的报警装置。

2.1遥感技术在大气气溶胶检测的应用

大气气溶胶是指雾、烟等形式的各种不可见微粒、可见液态、可见固态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气溶胶不仅使大气环境区域性的整体质量受到影响,还使全球的环境受到影响。传统的大气检测是地面检测,这种方式很难发现气溶胶,而遥感技术的加入使得气溶胶的运动变化趋势以及具体的空间分布都可以通过分辨率超高的卫星来进行检测,完善了地面检测的缺点。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气溶胶反演方法有多通道反射率反演方法、反射率角度极化方法、单道反射率反演方法、反射率角度分布方法、海洋陆地对比方法、基于稠密的黑体反演方法、热对比方法以及空中陆地对比度削减方法八种。

2.2遥感技术在沙尘暴检测的应用

沙尘暴是我国不可避免的灾害之一,它具有危害性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沙尘暴不仅严重污染了我国的大气环境,还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正常生活。沙尘暴的爆发伴随着大量悬浮物和沙尘粒子,给人类和牲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大气气溶胶的极端现象就是沙尘暴。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沙尘暴检测方法为noaa/aVHRR和GmS两种,其中noaa/aVHRR既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沙尘暴时空分布检测,还可以进行沙尘暴反射辐射特性的检测,而GmS自身所具有的高时间分辨率可以比较容易的找到沙尘暴的位置以及运动轨道。

2.3遥感技术在有害气体检测的应用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是可以随时随地产生有害气体的,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这些常见的气体都对有机体以及大气造成毒害,当植物受到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污染时,植物对红外光呈现出反射率下降的趋势,就使得颜色以及动态标志产生略有不同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不同正是遥感技术进行有害气体检测的重要依据。臭氧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组成,它主要起到保护地球上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作用,对大气进行检测时遥感技术是可以对臭氧层进行变化情况的监控、空洞形成位置进行检测、臭氧层进行了解。

2.4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效应检测的应用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属于是一种大气热污染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主要是指城市内部在一定范围内集中聚集着大量因为人类而产生的热量、取暖、呼吸以及城市自身所具有的热量,这些能量最终使局部地区的温度明显高出周围其他地区。遥感技术在城市热岛效应检测中主要是通过热红外遥感器来对特定物进行温度的监测,并利用热效应之间的差异来有效的找出热源所在地,这种方式的检测既可以准确的检测出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还可以得出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

3结束语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中的应用具有范围大、成本低、速度快以及周期性强等特性,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从空中进行大面积的宏观环境以及宏观生态的研究,从而让我国的环境监测朝着立体的方向前进。遥感技术在大气检测中应用比较多的检测方法为被动形式和主动形式两种,其中被动形式是利用物体对自然光照的不同反应来进行检测的,而主动形式是利用遥感探测仪本身所具有的次波束或者波束和物体之间产生的反射、吸收作用的回波来进行检测的。

参考文献

[1]程立刚,王艳姣,王耀庭.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环境监测.2010(3):17-23.

[2]李红清.遥感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初探[J].水利水电快报.2009(3):24-25.

遥感遥测技术篇10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工程测绘;应用

工程测绘结果和后续工程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只要最终测绘结果具备真实性和准确性的特征,才可以保证后续工程的有序进行,但是在传统测绘工作中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终的工作效果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需要充分的发挥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优势来进行清晰的成像,凸显科学性和高效率的工作优势,提高现代工程测绘发展水平。

一、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优势

(一)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并且这也是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一大优势。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这一大背景下,无人机遥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在多项研究中充分的发挥这项遥感技术的优势,从而给实际工作起来一个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在遥感技术的作用下,无人机能够进行科学性的控制和数据的搜集,将无人机遥感技术和图像摄影进行相互的融合,搭建一体化的平台,从而提高实际测绘的效果以及质量[1]。另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无人机无需驾驶员就可以在空中飞行,也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实际的监督以及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工程测绘的整个工作过程是非常安全和可靠的,使得最终测绘的精准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二)灵活性

在运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工程测绘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和工作要求对高程进行精准性的确定。无人机有着较低的飞行速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使得最终的测绘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应用时由于无人机的质量是比较轻的,灵活性较强,所以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情况选择多种多样的起降方式。无论是设备的安装还是具体的测绘过程,都是非常简单的,因此在工程测绘项目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2]。一些工程如果测绘地点是非常偏僻而复杂的,那么可以运用小型的无人机来进行日常的测绘工作,最终所获得的数据也是非常精准和可靠性的,极大的便利了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过程,降低了实际工作的难度。

(三)处理费用较少

对于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来说,相比于普通的航拍飞机,整个控制系统是非常简便的,并且整个工程投入的成本较少,是普通航拍飞机的1/5。技术人员在实际测绘的过程中只需要通过遥感系统就可以对无人机进行灵活性的操作,对于无人机的材料来说一般都是碳纤维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质量较轻,在后期保养的过程中非常的简单。无人机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能够具备科学而高效率的图像处理效果,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对于硬件配套设施来说没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和收集,会比普通航拍飞机更加的便捷和高效,因此在工程测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精准性的成像

无人机测绘技术的成像是非常精准性的,最主要是由于无人机的数码成像设备精准度较高,并且也是我国当前型号较新的设备,无人机摄影成像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确定水平角度和倾斜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工程的测绘[3]。另外利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进行工程数据测量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尺度来进行拍摄和摄像,也可以有效的解决存在于传统测绘工作中遮挡问题的发生,使得最终测绘数据的精准度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也是传统测绘工作中无法达到的工作效果。

二、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一)影像资料的获取

在工程测绘中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时,可以对整个工程测绘项目进行数据的科学性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对飞行平台的数据进行认真的选取,保证整个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外还需要根据工程所在的地区进行地形地貌结构的确定,保证影像资料能够获得精准性的数据,与实际工程需求工作要求相符合。工作人员要根据无人机飞行员篇讲来对图像进行科学性的调整,这样一来可以更加便捷性的获取相关的影像资料。在空中三角测绘技术的作用下,可以使整个摄像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并且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测绘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在最短时间内提出有效的纠正方案,保证测绘数据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时,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优质性测量管理效果,为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优势,保证实际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技术人员还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要控制好曝光延迟的时间,这样一来可以更加完整性的进行转弯的缓冲,加强对无人机飞行姿势的有效控制,使得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实现全面的升级。

(二)工程测绘数据的获取

在应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时,需要加强对相关测绘数据的有效搜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优化性设计和处理,实现科学化的工作效果。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进行数值的优化性处理,保证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优势,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一些不合格的数据参数进行科学的筛选,促进测绘准确性的提升。另外还需要建立系统化的信息处理机制,从而使得测绘信息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高,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后期的处理和加工。在对测位结果进行管理和控制时,技术人员也要加强对定向操作的重视程度,运用联合机制的思路达到最优质的测绘效果,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利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实现工程项目航线的有效处理,对航线进行准确性的整合,从而使得整个工程操作能够具备完整性和真实性的特征,使得所获得到的数据能够满足工程测绘的需求以及要求。

(三)低空作业中的应用

在进行低空作业时,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能够对云层和不稳定性的结构进行科学性的处理,保证最终影像资料获取具有真实性的特征。在资源环境监测和城市建设测绘工作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不仅可以使成像系统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还有助于使数据处理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状态以及标准。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下,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工作素质以及工作能力,加强对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以提升实际测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主对测绘结果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撑和数据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吴侠.浅析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9(17):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