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设计评估十篇城市设计评估十篇

城市设计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19

城市设计评估篇1

对城市景观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本文以廊坊市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为例,尝试从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等几个方面进行景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进行改造设计,以不同的设计理念,打造风格各异的主题街区,并通过建筑色彩营造商业氛围,实现“赏”、“游”、“购”一体化。本文重点叙述了景观评估结果同景观设计实践的协同关系,探索景观评估体系纳入到设计实践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景观景观评估步行街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36-04

一城市街区景观评估的意义

在日常的设计实践中可以发现,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规政策有不少,但是多指一些经过专业部门鉴定过的、列为文物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区域,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承载历史记忆,寄托城市情感的建筑物和街区往往被简单地推倒重建,造成了城市历史的割裂和城市发展的无序。譬如一棵树木的生长,或许它有一些伤疤、或许它有一些横枝野权,只要经过适当修剪,总能找到让其焕发青春的方法,完全没有必要将其连根拔掉,换种新树。这种对待城市街区的简单行为从当时看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以历史的角度看,往往得不偿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城市景观资源一再遭到破坏,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直面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关系。城市景观中哪些资源值得保留?哪些需要改造?改造的力度需要怎样控制?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中国现今的建设环境下,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和保护意识,过多地承载着城市记忆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城市环境被大面积破坏,城市的发展轨迹被完全抹去,随之消失的是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在现有的城市环境下,对城市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估,在保留城市文脉和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段,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增加人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二景观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一)景观评估的程序

国外较早出现的景观评估体系是产生于19-20世纪的以英美为主体的景观评估体系,在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英国在1949年颁布的,以保护乡村历史和景观,维护国家公园和地方景观特色为目的的《国家公园和乡村土地使用法案》,美国在1964年颁布的,以保护原始自然环境,野生生物为目的的《美国荒野保护法》等,在制定法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评估体系和学术流派,但是这些评估工作的评估对象往往以自然景观为主,鲜有涉及到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本文尝试借鉴专家学派中Litton的形态学理论和经验学派的Lowenthal.D的偏重心理感知的相关观点,完成对于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这一位居城市中心且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城市街区的景观评估工作。

(二)景观评估的方法

在任何一种评估指标体系中,组成景观的各个要素都会被详细地罗列出来,并且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如地形地貌是否多变、植被种类是否丰富、景观色彩是否多样且生动等等,而对于城市景观则多从空间、序列、光线、色彩、植物种类等方面进行评估,所以此次景观评估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三廊坊新世纪步行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发展对于步行街的影响

廊坊新世纪步行街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东西长5.4公里,分成8个街区,几乎横穿了整个廊坊市,成为当时廊坊市最著名的一条大街。虽然体量巨大,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设计导向问题,步行街在建筑形态、空间利用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问题慢慢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空间划分不合理:步行街中央50米的间距过于宽大,产生强烈的隔阂感,不符合人们购物休闲的行为习惯。(图1)

建筑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临近城市主干道的街头立面没有风格特色,可辨识度底。(图2)

各个步行街之间被城市干道隔断,无法形成连续的整体效果,随着城市机动车流量的迅猛增长,这种割裂感越发明显。

建筑色彩过于单一:全是米黄色,缺乏商业活力和业态特点。

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实体商业受到巨大冲击:步行街缺乏相应的商业配套和商业设施来吸引客户,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

(二)业态变化对于景观的要求

新世纪步行街设立之初,其商业定位并不是十分清晰,随着近几年廊坊城市的快速发展,步行街的外部商业环境和内部业态结构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在客观上对步行街的景观改造提出了现实的要求。首先,在步行街南侧兴起了一个以万达广场为核心的新商业中心,集中了大型购物中心、影剧院、餐饮服务等全套的商业服务设施,形成了新的城市热点,其次,步行街内部经过多年的经营,各个街区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业态环境,如第三大街主营电子产品和办公用品,第四大街主营时尚用品和服装等,这些外因和内因都会对景观改造设计起到非常明显的限制和引导作用,而且会对景观的内容和形式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

四景观评估在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一)新世纪步行街景观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鉴于新世纪步行街位于城市中心,且完全是人造环境,所以其评估内容和标准同现行的诸多景观视觉资源管理系统评估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在综合考察了步行街的周围环境和景观现状后,我们尝试从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施完整性、维护管理便捷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标准见表一1。

(二)新世纪步行街的评估结果

经过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进行多次调研,及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整体状况从评估指标所给定的六个要素进行讨论研究后,制定出符合廊坊新世纪步行街景观评估的调查表,先后7次组织业主开会讨论,并对当地的百余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再结合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考虑后得出的评估结果如表一2所示:

通过对评估结果表一2的解读我们可以得知,新世纪步行街在交通可达性、道路通畅性等方面得分较高,即原始的规划框架基本合理,但是由于当时的设计思想陈旧并且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在空间的丰富程度和停车场数量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商业环境的需要,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内的绿化植物和地面铺装破损严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步行街的景观感知。

五根据评估结果对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

(一)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的方向

根据景观评估的评估结果,步行街的景观改造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调整步行街的功能分区,理顺功能布局:解决停车面积不够等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丰富步行街内部空间组织形式:打破街内空间形式单一、风格一致的僵局,将每段步行街自己的独特风貌展现出来。

通过丰富色彩和增加亮化来烘托步行街的商业氛围。

全面整顿每段步行街的端头空间:使之具有显著的风格特征,并能够起到联通每段步行街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作用。

(二)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方案

廊坊地处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位于京津走廊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又是河北大学城的所在地,这就使新世纪步行街天然具有了联通京津,承接北京的传统文化和天津的西洋风尚,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的区域优势和文化优势(图3)。同时,步行街又地处城市中心,两侧都是非常成熟的住宅社区,步行街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因而当地居民对步行街怀有深厚的情感,所以这次改造设计的主旨确定为――“京津通廊,人民乐坊”。

新世纪步行街1-8大街东西贯穿廊坊市中心,总长逾5.4公里,这样的规模和体量国内罕见,只是整条步行街被7条城市主干道分割开来,无法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将1-8大街有效连接,形成一种既是有机整体,各个街区内又各具风情的街道景观,使新世纪步行街重新成为廊坊市的商业主轴、文化主轴、景观主轴和亮化主轴。同时,步行街的改造设计不仅仅局限在内街这一条线上,应当充分利用交通流线、城市家具、标志表识和夜景亮化等手段将两侧的商业空间和住宅社区吸纳进来,利用城市屋脊效应,打造城市景观带,真正做到“纵向连接、横向沟通”。

在步行街原有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立面风格和建筑色彩较为单一,缺少变化。本次改造设计在尊重原有建筑风貌,不做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利用增建屋顶、修建山墙等手段(图4),打破原有建筑过于统一,僵化刻板的局限,以造型各异的设计手法,在对原建筑不进行大量拆改的前提下,打造不同风格的主题街区(图5、图6),同时丰富建筑色彩,营造热烈的商业氛围,真正实现“赏”、“游”、“购”一体化。以第三大街为例,这段步行街以经营电子产品和办公用品为主,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简洁硬朗的德意志绗架结构形式,在内街新建的建筑物和步行街两端的沿街立面上,笔直挺括的绗架线条代替了柔弱的石膏线脚,明朗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精确、高效的心理暗示,和业态特点相符的同时也赋予第三大街强烈的视觉语言街道特点和可辨识度明显提高。

在本次规划设计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各段步行街内部的设计定位和风格体现,一个是各个街区之间的连接与沟通,它们就像玉带上的玉版和串珠那样密不可分。其中,各街区的连接将是亟待解决的设计难点。通过分析其他城市解决同类问题的案例,连接方式最终确定以天桥为主,采用交叉式、平行式、单一式等不同的构造手法,能够使街道两侧的游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到达街道的另一端,同时,由于这些天桥位于城市干道的十字路口,背靠步行街风格迥异的沿街建筑,完全可以利用不同风格的立面造型,配以现代化的亮化手段,使其成为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都市明珠。

新世纪步行街的内庭宽约50米,这样的尺度对于一条步行街来说过于宽大了,步行街两侧的行人很难产生交流,无法形成交融贯通的商业氛围。所以规划设计中在内庭增加了大量的商业设施和商业建筑,如酒吧长廊、it体验馆、灯光廊架等,这些商业设施―方面提高了区位品质,凝聚了商业氛围,同时也拉近了步行街南北两侧的距离,使人们在步行街内部的穿行和购物变得更加惬意。例如,在第二大街的南北两侧各增加了数组西班牙风格的廊架建构,距离原有商铺9-14米不等,这样的尺度对于购物的人来说是最适宜的尺度,廊架内侧的轻体构筑物里还可以提供餐饮和休憩服务,同时两组廊架之间还有广场和喷泉等景观元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步行街内庭的使用效率,同时提高了步行街的环境品质。

近年来,商业和艺术相结合,通过艺术来提高商业品质,通过商业来推广艺术价值,已经成为人们共识的商业发展方向,无论是上海的“新天地”,还是北京的“三里屯”、“798”,随处可见艺术融入商业环境的成功案例,所以在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中,必不可少地要融入艺术的相关元素,并且要做到结合业态特点,体现地域文化,引领时尚潮流,成为改造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例如第四大街的“风情意大利”设计主题,就紧紧结合第四大街时尚服装的业态现状,通过曲线形的平面布局,具有雕塑特性的街心钟楼钢架(图7),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艺术气息,使之不仅成为购物休闲的场所,更是一种城市的标记和时代的印记。

六结语

本文在调研国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从景观评估的评估标准入手,力图梳理出一套城市环境下景观评估的依据和方法,并以廊坊市新世纪步行街为例,重点叙述了景观评估结果同景观设计实践的结合过程,探索了如何将景观评估体系纳入到设计实践中的可行性。

城市设计评估篇2

[关键词]城市消防规划;消防安全评估;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火灾是城市中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建立完善有效的城市消防安全体系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防灾抗灾体系的首要任务。城市消防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消防设施建设计划,是形成城市防灾体系,提高城市防灾、抗灾和救灾能力的重要手段。按程序审批通过的城市消防规划,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依据,是城市灾害预防体系建设发展规划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1]。

1城市消防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城市消防规划是由政府统一领导和协调,由城市公安消防机构会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并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设计单位具体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三部法律法规是城市消防规划实施的主要法律依据和实施指南,它规定了规划实施的主体和内容,但缺乏规划的实施方法和检验标准等方面的内容,致使规划编制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编制规划的依据不充分,随意性大,规划师缺乏消防专业知识。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的数据、经验和案例的积累有限,消防人员又不直接参与消防规划的具体制定,规划过程由规划师完成。这导致了部分规划目标既缺乏消防实际工作支撑,也缺乏科学推导的过程,而且无法分解为阶段实施的目标,或指导实际工作。

第二,现行的城市消防规划法律法规对消防规划成果质量控制的规定相对缺乏,消防规划通过评审后,其实施的实际效果不需要通过任何的检验程序,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规划师几乎不需要应对规划实施的考验,自然也对城市消防规划的可行性缺乏足够的关注。

第三,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不断出现,城市消防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要想实现城市消防规划的稳定、持续的自我完善,避免出现“规划无用论”和“过时论”,必须对城市消防安全状况和规划的适应性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并根据反馈结果指导消防规划目标和实施策略的调整和优化。

我国的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三部主要法律法规规定外,主要依靠经验积累,而富有经验的消防部门又不具备规划编制的能力,规划师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有限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难以对整个城市的综合消防安全水平给出一个定量的描述,这是目前我国城市消防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消防安全评估正是解决城市消防规划所遇问题的最佳途径[5]。

2积极推行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

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以消防安全工程学基本理论和安全评估技术基本原理为基础,对城市整体消防安全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火灾危险性评估和消防保障能力评估两大部分,其中火灾危险性评估需要量化的参数主要是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发生火灾后的危险程度,消防保障能力评估是对现有消防力量、消防装备及其管理机构在火灾预防与扑救、社会抢险救援等防灾、抗灾能力进行评判。评估的主要对象是城市的消防安全环境,其评估方法是在借鉴安全领域已有的较为成熟的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选择和改进,以适应城市消防安全的特点和评估要求。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最直接的作用在于全面掌握城市区域或现有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现状,主要目的是判断消防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或城市消防规划的完善程度,判断评价结果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要求。评估结果对于优化消防系统,制定、实施和适时调整城市消防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全面辨识和分析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因素,设计科学合理的城市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模型,是实现城市火灾充分预防和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是城市消防规划必不可少的程序。

2.1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的一般程序

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是当前城市消防规划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由于城市环境非常复杂,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的实施过程涉及的因素多,难度大,但评估过程所遵循的程序基本相同:

(1)确定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对象是整个城市或城市某个区域。

(2)确定“评价指标(U)”。评价指标是指城市消防安全的具体影响因素,即综合指标体系中提到的各种指标。为了便于权重分配和评议,按评价指标的属性将其分成若干类,例如:城市火灾危险性和城市抵抗火灾的能力,再将每一类都视为单一评价指标,并称之为第一级评价指标。第一级评价指标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二级评价指标,例如,第一级评价指标“城市抗灾能力”可以有下属的第二级评价指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专业消防力量、建筑消防设施等。第二级评价还可以设置下属的第三级评价指标,依此类推。

(3)确定“权重(w)”。权重是指评价因素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同一级评价因素的权重之和等于1。

(4)确定“评价值(e)”。评价值是对评价指标的赋值,反映了评价因素的优劣程度。评估指标通常按照预先约定的评分范围进行赋值,既可以由评估专家给出评议值,也可以通过统计计算得出评价值。

(5)计算“加权评价值(ew)”。加权评价值是指加权后的评价值。加权评价值(ew)=评价值(e)×权重(w)。

(6)计算“综合评价值”。综合评价值是指同一级评价因素的加权评价值之和,即。综合评价值又是对应的上一级评价因素的评价值。依此类推,计算出最终的评估结果。根据得分情况,将最终结果与等级标准比较,得出评估对象的安全等级。

按照以上程序完成消防安全评估,可以得到城市消防安全水平评估报告。

2.2建立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完成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需要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综合评估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核心内容。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是对影响城市消防安全水平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最终将主要影响因素转化为各级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影响城市安全的各种因素就是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因素复杂多样,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城市火灾危险性;二是抵抗火灾的能力(如图1所示)。城市火灾危险性方面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城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和火灾的危害程度,通常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场所越多,生产、储存的量越大,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程度越大,重点保护的单位越多,城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后的损失也越大,那么,该城市的消防安全水平就越低。城市抵抗火灾的能力主要是指城市总体防消能力,城市布局越合理、公共消防设施越完善、消防力量越充足、公众的消防意识越强,城市的总体抗灾能力就越强,城市消防安全水平就越高。构建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就是将各种影响因素按照隶属关系组合成多层次多指标的复杂结构。

图1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估内容

2.3权重确定

在应用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时,各个指标所起的作用和程度是不同的,要使综合评估的结论能够比较准确、合理,在设计评估方法时,除了必须选择好综合评估的指标之外,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权重的作用就是表示出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相对于其他指标的重要性,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客观性和可比性。

目前,用于确定综合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家咨询法,即向一批有经验的专家发调查表,让他们对每一项指标在综合评价时应占的权重分别填写自己的意见,回收调查表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多数专家的意见来确定权重。另一类是数理统计法,即通过测试一批数据后,用多因素统计方法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来确定权重。对于城市消防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可用于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专家一次测定法、专家预测法、德尔菲法、秩和比法、两两比较法、指数法、实验统计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

3结语

城市消防体规划是政府引导消防发展建设的法定依据,是政府重要的调控手段,是保障城市消防安全与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这就要求规划编制过程中就必须忠于科学,尊重客观实际。保证城市消防规划顺利开展,必须做好规划制定和调整两项基本内容。引入消防安全评估技术是强化规划编制和调整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消防安全评估与城市消防规划的结合点,加强消防安全评估对城市消防规划编制和调整的指导作用,及时反馈规划实施效果,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将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城市消防规划程序,促进城市规划的稳定和自我完善,推动我国的城市消防规划工作逐步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冷启贞,惠学俭.城市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探讨[J].中国公共安全,2006,(3):41-45

[2]张志勋.城市总体规划中消防规划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他专业规划的关系[J].规划与设计,2002,23(3):51-52

[3]吕晓蓓,伍炜.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机制初探[J].城市规划,2006,30(11):41-45

城市设计评估篇3

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入深入发展阶段,评估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评估工具和评估制度上有所创新,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评估工作的定位问题进行重新的审视,只有明确了评估工作在新阶段的定位才能把握创新的方向,解决当前面临的困惑。

(一)关于创建学习型城市目的的定位

顾明远先生在2006年发表文章《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提出“学习型社会就其实质来说是一个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从建设目标的角度对学习型社会进行了精辟的定位。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问题上,学习型社会理论与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城市作为社会的一个“有形载体”或组成部分,是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有力抓手,因此必须将学习型社会理论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同时,城市也是一个有形的复杂巨型组织,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城市的管理,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因此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无论在理论指导层面或是在具体实践层面,两种理论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统一,如:有学者提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两大基石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陈乃林2012)。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无论我们以学习型社会理论为指导还是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指导,就其目的定位而言都是通过学习促进城市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个体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的需求层次逐渐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转移,建设学习型城市和终身教育体系就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使人人都有参加学习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城市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全面发展所形成的优质人力资源,又转化为城市先进的生产力、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实现了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2.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各级各类组织的发展各级各类组织是城市这个复杂巨型组织的细胞,组织的学习更加强调团队学习与个体学习的融合,强调组织管理方式、发展方式的创新。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实践中,国内许多城市都积极开展了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包括: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社团、学习型社区、以及学习型家庭等不同类型的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制定不同类型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的基本标准,引导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积极开展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3.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城市全面繁荣从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来看,城市的发展由单纯强调发展经济增强城市竞争力,扩展为城市的全面繁荣。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针对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提出“城市是繁荣的家园”这一口号,并于2012年推出全球城市繁荣指数(Cpi),对城市繁荣的衡量标准包括了5大支柱:生产力(pro-ductivity)、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社会公平(equity)、环境可持续发展(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因此我们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教育对于人力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把人力资源作为首要资源,通过提高市民素质、提升社会组织的学习能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城市竞争力(邵和平2012);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教育社会化功能的扩大化,包括: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民生发展;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凝聚功能,建立核心价值体系,凝聚社会共识;通过软性的道德养成功能,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规范作用;发挥教育的社会调解功能,通过沟通、民主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等。(马仲良2012)。

(二)关于评估工作性质的定位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评估工作,评估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指向上确是存在以下几种类型:以上三类评估性质截然不同,其中第二类评估起步较早,并且此类评估主要是针对国家和地区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估,从其指标体系来看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没有从城市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学习型城市的发展问题,因此我们下面主要讨论第一类和第三类评估的性质问题。首先,资格认定类的评估就其性质而言属于一种由第三方组织开展的评估终结性的评估,是对一个城市的学习型城市发展情况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无论其评估结论判定采用何种方式,其评估的实质是做出了一个判断———城市是否已经成为学习型城市。此类评估的意义在于,对于参评城市而言获取“称号”一方面是获取了一种荣誉、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则是获取了与其他城市沟通的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一直主张“建立学习型城市网络,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战略”(arneCarlsen,2012)。其次,工作进展类的评估就其性质而言属于由区域政府自己组织开展对区域内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行的发展性评估。此类评估一般均作为该区域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如:北京市将评估督导工作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三项机制之一,评估工作划分为:宣传发动培训提高专家视导评估诊断表彰奖励咨询指导六个阶段(邵和平,2012),各区县的“迎评”过程即是一次学习型区县建设大跨步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此类评估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评,而是将以评促建具体落实到过程,使评估工作成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国内开展的学习型城市评估工作,主要是各省市开展的发展性自我评估,属于政策评估范畴,也是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需要在明确该性质定位的基础上长期持久进行;学习型城市建设在我国已经开展十年,国家层面尚未开展由第三方组织的学习型城市认定工作,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将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球学习型城市大会契机,可以考虑由权威机构启动国内学习型城市认定工作,构建国内学习型城市网络。

(三)关于评估内容的定位

学习型城市评估的性质不同决定评估内容的侧重点不同,资格认定类的评估其评估内容侧重点是对学习型城市发展状态进行评估,按照学习型社会实质———以学习求发展来看,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状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城市终身学习体系或教育系统本身的发展状态,这也是目前多数评估指标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中六大建设模块———全面提高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入学率、给社区学习带来新气象、提升职业培训和工作场所学习的效率、扩展现代学习技术应用、改善并优化学习质量、创造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UiL2012);另一方面是由学习带来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城市发展各方面的提升情况,学习型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学习与各方面发展必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学习对于各方面发展贡献到底有多大这在目前是无法衡量的,因此这一部分评估内容往往成为人们对学习型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质疑之处。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进展类评估,就其落脚点来看是对各级政府部门在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政策绩效的评估。如: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工作示范区(县)评估指标的一级框架———学习与认识、组织与保障、建设与发展、成效与评价,对于工作过程的评价指向非常明确。因此该类评估内容具有较强的地方性特色以及较强的阶段性特色,各地区建设学习型城市路径选择的不同、各阶段所采用的建设策略不同,均会在评估内容方面有不同的反映。当然两类学习型城市评估的内容必然存在大量的交叉,对学习型城市发展状态的评估中,对政府政策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也需要进行考量,对工作过程本身也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状态一种反映,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学习型城市评估指标体系中第三模块是学习型城市的先决条件,包括坚定的愿景及高度的政治意愿、社会各界的管理和参与、发掘利用各类资源及潜力三个二级指标;对于政府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绩效的考察,建设的成效必然是考察点之一。这种内容的较差在具体碰上工作中也会对评估专家带来一定的困惑,究竟是在评政府工作还是在评区域发展现状,因此在明确评估内容侧重点的基础上,各项具体指标虽然在内容上有所重合,但是在表述方式上应体现出评估的指向性和侧重性。

二、评估制度和评估工具的创新

通过对学习型城市评估工作定位的重新思考,我国目前各省市开展的学习型城市评估工作的性质都属于政策评估范畴,即由政府组织开展的,对区域内部学习型城市发展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评估。按照这种定位,要实现评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评估制度和评估工具两个方面按照学习型城市建设新阶段的要求进行创新。

(一)评估制度的创新:由“评优”向政策监测评估转变

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初期,我们往往都会采用学习型城市创建这种表述,创建意味着学习型城市是一项新事物,创建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在这个阶段评优秀树典型则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政策推进手段。评估工作在这个阶段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首先评优、评先进激发了各个地区创建的积极性,在面对学习型城市这项新生事物,并非一开始就能完全理解其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之时,外在“荣誉”的刺激在客观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使得各个地区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其次评估需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需要完整的描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这也为各个地区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另外,评估工作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检查、评价过程,以评促建是评估的根本目的,那么政府机构在设计评估工作时会加入大量的前期指导、后期反馈等环节,评估过程本身即是创建工作的一个重要过程。那么通过初期的创建工作,各地区都逐渐意识到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对于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深刻的意识到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动力也由外部的创优争先的动力,逐渐变为区域发展的内在需求,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工作也由创建逐渐转变为一项常态性工作。学习型城市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特征,也决定了评估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创新,其创新的目标同样也是发展为一项可持续的、常态化的制度。要实现评估工作的常态化,有两种途径:一是建立定期复评制度。韩国开展的学习型城市评估,获取学习型城市资格的城市每五年将复评一次,若不能达到标准将取消其学习型城市称号;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区县评估也进入到了“第二轮”,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先进区县评估之后启动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示范区评估。其中,北京市西城区在2002年取得先进区称号,时隔10年在2012年被评为示范区,示范区的评估首先从标准上一定是高于先进去,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强调按照学习型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标准该区域发展的变化;另外评估过程中强调示范项目的评估,即对能够为全市其他城区未来发展起到示范作用的项目进行重点评估。但是从评估过程来看看,基本还是采用了与先进区评估相同的评估方法和手段。但是这种复评制度容易让人产生一定的误解,比如有些北京市就有区县在刚刚完成先进区的评估即提出示范区的申请,虽然作为一种有发展阶段区别的复评机制,但是由于新荣誉获取的外部动力,反而使得复评的初衷不能得以很好的实现。二是建立监测评估制度。首先在之前的评估定位研究中,我们将各省市开展的学习型城市评估定位为对学习型城市政策的评估,那么从公共政策理论发展来看,经历了以关注管理过程科层制政府的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到关注绩效管理、责任政府、以结果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理论,再到支持公众参与、倡导愿景型“共享领导”方式的公共治理理论。在公共治理理论阶段,则更多地强调了对从政策决策、执行到影响的监测与评估全过程,以确保决策质量、执行速度、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及政策负效应的防止和政策正效应的发挥。(胡伶范国睿,2013)这为建立学习型城市工作监测评估制度提供了理论方面的保障。其次,学习型社会这个理念从诞生之初便充满了浓厚的“乌托邦”色彩(朗沃斯2009),由于其理想化特征往往会停留在理念层面、或者精神层面,因此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很容易就被“运动”化,为了迎评而抓此项工作,没有迎评压力就慢慢忽视。那么要把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在评估工作方面也需要建立一种持续机制,这也是监测评估制度建立的现实需要。通过监测对各区域学习型城市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连续性的信息收集,如:建立年报制度各区域定期填报数据、建立第三方市民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各区域进行抽样调查等;在监测获取信息基础上开展各类评估,如:定期的由专业机构根据监测数据提供的区域发展评估报告、较长间隔的专家现场辅导、评估等;另外信息及时反馈,信息反馈对象既包括上级主管政府也包括被检测区域,监测的最终目的不是“管”而是“促”。

(二)评估工具的创新:由指标体系向指数发展

从全球发展趋势及学习型城市评估工作实践来看,指标体系在学习型社会建设初期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决策者能够按照指标体系的详细描述来全面开展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工作。但是随着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评价方面则暴露以下问题标准不清晰问题,各项评价指标是否存在定性或定量的标准,有学者也尖锐的提出“并不存在一条标杆来进行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已经成为了学习型城市”(杨进2012)。要建立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估体系,如果仅仅使用指标体系作为监测工具那么,就必须为每一项指标设立一定的标准,那么在标准并不清晰的阶段,我们需要在监测评估工具上进一步创新,即在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学习型城市发展指数。

1.指数工具的特征

首先指数基本特性就是相对数。在学习型城市建设标准尚未清晰的阶段,我们在评价实际操作最为明显的体现是评价者往往只能通过对比两个区域之间的优劣来对某一项指标打分,即在这一项工作上那个区域做得相对较好,哪个区域做得相对较差。那么通过对区域与区域间横向比较,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形成的指数,则能解决当前标准不清晰的问题,使得评价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指数具有简洁、可视化等特性。指数是通过对比排名,以图表等可视化形式呈现最终结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监测工具。同时这种简洁可视化的结果,也是决策辅助的发展方向。

2.学习型城市发展指数的构建思路

构建学习型城市发展指数的机构思路如下图:首先要在在现有评价指标体系上,提炼出指数的理论模,之后是进行指数算法的设计,最后通过将指数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对模型进行验证对算法进行修订。阶段一:理论模型的设计学习型城市评估国际国内都以开展多年,指标体系方面已经有了大量的成果,构建指数的第一阶段工作就是在现有指标体系上提炼指数的理论模型。如:我们选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最新“全球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那么按照其基本框架构建理论模型如下图:同大多数学习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类似,该指标体系采用的模型也是尽可能完善的描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全貌,六项主要建设任务是学习型城市评估的结构性指标,社会效益则是学习型城市建设最终结果性指标,基础条件则是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条件性指标。学习型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习对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也并非一蹴而就,其结果性指标往往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才能有所体现。作为指数的完整模型必须包括各因子间的关联性,需要在经过案例实践研究获取一定数据后,再进一步能提出一些条件与结构、结构与目标、条件与目标间关系的假设;最终指数模型的科学化则需要进一步在应用到全球多个城市、收集多年数据后方能进一步验证。阶段二:指数算法设计指数算法是指标体系跨向指数的关键,指数要达到可应用水平重点工作则是指数算法的研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指标的选择:目前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共包含的指标项都较多,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全面的涵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实现对于不同发展程度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但是在进行指数化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则是“聚焦”:缩减相似指标、提取重要指标、设计指标权重等。二是指标的量化:目前学习型城市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因此该部分工作有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所有量化指标的如何利用相对数特性实现最终指数的运算等。阶段三:指数的应用指数的应用性必须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可以选择部分区域为样本开展指数应用案例研究。指数的应用过程,一方面具有研究的意义,通过获取实际的数据进一步对指数模型进行验证;另一方面也具有政策的意义,指数的应用过程本身就是监测评价制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该区域的评估监测工作必将带来实质性的推动。(本文来自于《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三、结论

城市设计评估篇4

【关键词】模糊预测;贴近度;城中村;房屋重置价格

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城中村”问题是政府、村民及学术界所谈论和关注的热点。通常所说的“城中村”是指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村落因周边土地用于城市建设而逐步被城市包围,但剩余土地性质、建筑格局、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方式等仍保留传统农村特征的区域。由于城中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造成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下,房屋建筑占地面积大,建筑风格与城市规划不够衔接,土地利用十分粗放,土地资产流失。城中村的性质使城市管理部门管不到,街道、村、镇管理又不力,村集体组织和村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乱搭乱建成风,违法违章用地十分普遍。城中村里建筑密度大,抗震性能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已成为城市抗震设防的“软肋”。城中村人口结构多元,社会治安堪忧,公共设施缺乏,环境问题严重,村民素质较低,就业问题严峻。城中村的这些特征使其已经成为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城市病,严重影响了城市化的质量,对城市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严重影响。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尽快实现其向现代文明城市社区转型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城中村改造首先就要对其进行拆迁,在拆迁过程中要保障村民的利益就要对其房屋进行估价。房屋拆迁评估,是指为确定被拆迁房屋货币补偿金额,根据被拆迁房屋的位置、用途、建筑面积等因素,对其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的评估。城市房屋拆迁评估随着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5号文件的施行,全国各省以国务院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为大纲,先后出台了各省更进一步细化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城市房屋拆迁评估办法。目前,大多数城市房屋拆迁评估所使用的评估方法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291—1999房地产估价规范中的“市场比较法”、“收益法”、“成本法”这三种方法为主。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城中村房屋乱搭乱建,周围也没有相似的市场交易案例,所以对于城中村房屋拆迁评估采用的是“成本法”。例如西安市为了加快拆迁工作,由西安市人民政府颁发《西安市房屋拆迁估价暂行规定》,规定了对西安市城中村中的住宅房屋、营业用房、办公用房、仓储用房、旅馆用房采用基准价格修正方法评估,即根据市政府公布的拆迁区位基准价和相应的修正体系对房屋进行估价。以住宅房屋评估为例,住宅房屋拆迁估价=区位基准价格×(1+综合环境修正系数)×(1+层次差异调价系数)×(1+单元住宅房屋朝向差异调价系数)×建筑面积+房屋重置价格+房屋附属物重置价格。

区位基准价是政府按照商业、住宅、工业等土地利用类型分别评估的土地使用权平均价格,是分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区域平均价格,每个城市都会对每个区域进行划分分别给予区位基准价。而对于城中村拆迁评估工作来说,基准价格已经确定,主要是进行房屋重置价格的确定。房屋重置价格是指在当前的建筑技术、工艺水平、建材价格、运输费用和人工费用等情况下,重新构建与原有房屋结构、式样、质量、功能基本相同的房屋所需的费用。由于城中村房屋在建筑结构上形式各异,并出现一些半框架半砖混等混合结构,而且城中村房屋建设基本上都没有设计图和预算表,这样对于房屋重置价格的确定带来了困难。为了加快城中村拆迁评估工作和提高房屋重置价格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引入模糊预测法来确定房屋重置价格。

二、模糊预测的基本理论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L.a.Zadeh教授第一次提出了“模糊集合”的概念。随后,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发表了数千篇论文,使模糊数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对一些采用模糊性语言来描述问题,用模糊的方法来思考问题,进行推理,往往可以得出清晰、明确的结论。

模糊预测就是利用模糊数学基本原理,用和要评估的房屋相似的若干已评估的房屋重置价为原始资料,采用指数平滑法推导出的快速估算数学公式进行估算。模糊预测采用的是模糊贴近度理论,贴近度理论是模糊数学中的重要理论,在模糊模式识别、模糊人工智能等模糊信息处理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模糊关系作为一种特殊重要的模糊集,模糊关系之间贴近程度的度量在模糊数学及模糊信息处理中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所谓贴近度是指两个模糊集接近的程度,其取值在之间,贴近度越大,两个模糊子集越接近;贴近度越小,两个模糊子集越疏远;当贴近度为1时,称两个模糊子集完全贴近;当贴近度为0时,称两个模糊子集完全不贴近。模糊贴近度的原则为:设是的模糊幂集,若映射,满足条件:

(1-1)

则称为模糊集与的贴近度。

贴近度是刻画模糊集合接近程度的一种度量,其计算公式一般如下:已知论域是有限集,其上定义个模糊集合,其中构成标准模型库,为待识别集合。与的贴近度的计算公式为:

(1-2)

中与的贴近度越大,说明两者相似差距越小;反之,贴近度越小,相似差距越大。

三、建立模型

1.设立特征元素。已知个已评估过的典型房屋,设为,用表示各个房屋价格组成的特征模糊集合,记为:,其中为房屋重置价格组成的特征元素,为特征元素的个数。对于特征元素的选取我们采用“部件积分法”中的特征向量,从1992年起,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房屋重置价格评估标准》,在总结当时各地使用的分等定价法、定额核算法、折旧扣除法、分项计价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部件积分法”,这位我国房屋重置价格标准的制定开了定量分析的先河。“部件积分法”基本原理就是将整幢房屋按其结构分解为屋顶、房架、墙身、地面、装修、设备六大部件,按每一部件所使用建筑材料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等级,根据房屋评估条件制定不同部件等级标准,分别判定分数、计算总分,然后通过分值折算,从而确定所评估房屋的价格。“部件积分法”能较好地体现宏观与微观、总体与局部的结合,更好地体现按质论价的房屋评估原则。

2.计算贴近度。我们以某一房屋作为标准,其六个特征向量值为1,然后设计房屋评估打分表,确定打分等级。例如按较小、稍小、中等、较大、很大五个等级,分别以0.1、0.3、0.5、0.7、0.9、1.1、1.3、1.5、1.7、1.9打分,通过若干个评估师将房屋与标准房屋的特征向量比较,进行打分,每个评估师的打分取平均值,就是各个房屋在六个特征向量下的隶属度。通过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模糊集,再利用公式(1—2)计算出与的贴近度。

3.计算房屋重置价格。

将与的贴近度从大到小排成一个有序数列:,相应的房屋重置价格为,则第个相似房屋重置价格预测值为:

(1-3)

将(1-3)展开,并考虑到不同时间材料价格差异,引入材料价格调整系数,一般取最相似的3个房屋进行计算就可满足精度要求,所以这里,得到待评估房屋重置价格为:

四、结束语

利用模糊预测中的贴近度理论计算城中村拆迁房屋重置价格有几点优势:与拟评估房屋越相似的房屋其权值越大,其房屋重置价格越得到重视;随着拆迁评估的进行,积累更多各种房屋类型的重置价格,使用该方法计算的重置价格的准确度就越高;采用贴近度做平滑指数,预测值能迅速反映出房屋重置价格的变化状态;权值和隶属度通常是根据经验或统计而定的,其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采用此方法,可利用上述公式检查其权值和隶属的精度,假定一个已评估的房屋为,其它房屋为已知典型房屋,根据确定的权值与隶属度,计算出房屋的重置价格,与原来的评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使评估更全面、准确,能加快城中村房屋拆迁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宝军,崔义中,对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的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25(4).

[2]沈良峰.我国城市房地产估价的模糊数学应用述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23(4).

[3]刘法贵,赵娟.模糊贴近度及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6,27(3).

城市设计评估篇5

【关键词】智慧城市;安全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1.引言

自iBm于2009提出“智慧地球”理念以来,国内外已经有众多城市以网络为基础,打造数字化、泛在互联的新型智慧型城市。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研究过程中,将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超级计算,以及基础通信网络、软件服务化、数据共享、整合、挖掘与分析等技术全面应用。同时也对信息安全带来了全角度的冲击。

建设智慧城市必将面临各种风险,本文主要研究和讨论智慧城市工程信息系统的风险和评估方法。并且为建设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提供设计思路。

目前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1]、神经网络方法[2]和模糊理论[3]等;信息安全要求是通过对安全风险的系统评估予以识别的[4]。风险评估是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由其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

2.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2.1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智慧城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底层为基础设施平台,主要包括互联网络和感知网络;数据共享平台主要包括基础信息资源库,例如人口信息、地理信息等;应用服务平台是面向公众、企业及政府的综合服务门户平台。

2.2智慧城市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是认为或自然的威胁利用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其对组织造成的影响[5]。如表1所示,智慧城市面临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有物理破坏、人为破坏、设备故障、内部与外部攻击、数据误用、数据丢失以及应用程序错误等风险。智慧城市服务面广、影响广泛,面对大众,其持续服务能力和流畅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智慧城市建设的成败。而这两个服务能力又取决于管理者和建设者对以上风险的认知和处理程度。

3.信息安全风险识别

信息安全风险识别的基本依据就是客观世界的因果关联性和可认识性[5]。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必将面临各种安全风险。明确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合理的管理风险,是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中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风险识别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主观信息源出发的识别方法。主要利用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方法(Delphimethod)和情景分析法(Scenariosanalysis)。前两种方法在我国使用的较多,情景分析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对预测对象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引起的后果做出预测的方法,操作过程复杂,目前在我国的具体应用较少。另外一种风险识别的方法是从客观信息源出发的识别方法。主要利用核对表法、流程图法、数据或结果实验法、工作结构分解分析法和财务报表法等。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是识别并评估风险、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级别、执行适当机制来维护这种级别的过程。没有绝对安全的环境,每种环境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脆弱性,都会面临一定的威胁。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威胁,估计它们实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破坏,并采取恰当的措施将系统环境的总体风险降低至组织机构认为可以接受的级别。

4.终端面临安全风险

用户访问智慧城市信息数据的终端虽然不属于智能城市建设的范畴,但面对大量的用户终端,智慧城市工程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必须要考虑智慧城市系统对用户终端的影响。

根据CatR2013年3月4日的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13年中国3G用户将增长1.5-1.8亿户,用户规模突破3亿户。也就是说会有很大量用户通过3G智能终端获取信息。智慧城市的信息数据,也将通过3G移动互联网送至用户的智能手机上。会存在黑客利用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攻击用户智能终端的情况。

另外一部分用户将使用个人计算机机通过互联网访问智慧城市信息数据。同样黑客也有机会利用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攻击用户的个人计算机。

最后,由于智能电视、网络机顶盒的出现,还将会有部分用户通过电视机访问智慧城市的信息数据,黑客也有攻击智能电视机网络机顶盒等电视机接入设备。

智慧城市工程的建设,要应对网络犯罪和黑客攻击,维护移动互联网安全,需要将移动网络、后台服务以及个体终端结合起来,从全局角度提出一个完整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就对普通用户、移动运营商、网络安全供应商、手机制造商、第三方软件开发商以及网络信息提供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完善响应的监管体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5.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是依据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标准,对信息系统及其由处理、传输和存储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属性进行评价的过程。要评估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利用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并结合安全事件所涉及的资产价值来判断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组织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抵御威胁的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就是要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从而为最大限度的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6]

通过风险评估后,就可以针对信息系统中的高危风险进行风险管理。风险评估目前主要有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和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国内外研究人员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故障树分析法和基于模糊数学的分析方法。另外就是基于科研机构颁布的标准或指南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比较传统的方法有BS7799标准、CC标准、iSo13335信息和通信技术安全管理指南和niSt相关标准等。这些标准或指南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且大多数是基于定性的风险评估,对评估者的能力要求高,评估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对于智慧城市工程的信息系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对信息系统进行综合风险评估,将不同风险评估方法得出的结果系统分析,实施全方位、多角度的风险管理。只有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才能对智慧城市工程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科学和有效的管理。

6.结束语

在建设智慧城市工程的过程中,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以及风险管理势在必行。在规划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投资和项目情况,以国家相关标准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并参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保护。正确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要始终贯穿到工程项目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中。在项目建设初期从多角度、全方位识别风险,不留风险盲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风险评估的结论,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在后期的使用维护过程中,始终使用pDCa方法,不断的去识别、评估和降低安全风险。动态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贯彻到智慧城市工程的每一个阶段,确保实现安全可靠的智慧型政府、智慧型民生和智慧型产业。

参考文献

[1]王奕,费洪晓,蒋蘋.FaHp方法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28(9):4-6.

[2]赵冬梅,刘海峰,刘晨光.基于Bp神经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139-141.

[3]陈光,匡光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J].信息安全域通信保密,2006,7:23-25.

[4]信息安全管理实施指南(iSo17799:2005C).

[5]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20984-2007).

城市设计评估篇6

目前从事电子政务绩效研究的主要有政府智囊组织、咨询公司以及科研机构的学者,根据研究对象和偏好的差异,大致可以将电子政务绩效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1]:

第一个层面的评估研究对象集中在电子政务的直接“产出(output)”,包括对政府网站建设、信息系统建设,人员培训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与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通常评估的是电子政务自身的建设状况。联合国的电子政务准备度测评包括三个方面:政府网站的状况、基础设施状况、人力资源状况。[2]

每个方面采用定量指标进行评测,包括政府网站发展阶段、人均计算机、手机与电话数量、信息通道指数与UnDp发展指数等指标,评估各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iBm电子政务研究院也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的角度提出了灵活、可升级与可靠性三类技术评估标准,具体包含9项关键指标。国内的电子政务绩效的研究,国内马连杰[3]、ma[4]等学者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设计的电子政务指标体系,将指标分为成本和收益指标两个维度,利用Dea等分析方法,进行电子政务项目之间成本与收益的横向比较,以此评估电子政务项目的绩效。机构研究者,如赛迪顾问公司、计世资讯公司、中国软件测评中心等,也较多的集中在了产出的层面。如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主办的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5],主要评估政府网站内容和类别的完整性,并加入了少部分服务有效性和用户调查成分。

第二个层面是对电子政务应用“结果(outcome)”评估的研究,表现在对电子政务应用的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与经济性(economical)等方面的关注。Joan等[6]借鉴电子商务模型,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服务效率绩效模型,包括六个方面指标:推广(awareness)效率、受欢迎(popularity)效率、内容(Content)效率、转化(Conversion)效率、保持(Retention)效率,利用网站访问人次,排名,内容数量,服务人次等数据对绩效进行了量化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Gupta[7]和wangLili[8]等人分别从电子政务项目的有形与无形的价值、信息的易获取性等角度建立了评价模型,主要包括电子政务项目的导航、访问渠道、运行时间、定制能力与服务效率等指标。

第三个层面关注的是电子政务的“影响(impact)”,考察电子政务在社会效益、公平、政府信任、公民满意以及对政府责任和响应的绩效。这类研究一般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如Gartner咨询公司的电子政务有效性评估包括对公民的服务水平、运行的效益和政治回报三个方面,并对每一个方面细化了若干具体的指标,如服务成熟度,服务的可用性,提供服务的数量和在线服务的影响等。oeCD也提出了以“善治”为导向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准则,包括合法、法制、透明、效率、参与等七个方面。For-rest[9]对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价,主要从调查用户使用的感受来评估,如网站对个人需求的满足程度、用户使用的满意度、用户的重复使用与信赖程度等等,并与电子商务的指标比较,测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绩效差距。还有Borucki[10]、Carter[11]等人分别研究了电子政务对组织架构和公民信任等方面的绩效与影响。由于问卷和数据获取等原因,国内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所进行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较少,多数集中在评估原则和评估指标的设计上。对电子政务产出的评估能够掌握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发展,而通过对电子政务效果和影响的评估和应用能够引导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内的电子政务发展实际情况,本文从用户需求的视角,对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效果进行绩效评估和分析,以期为建设服务型电子政务提供参考。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构建

1.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绩效构成要素

从评估的层次上来看,以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强调的是对用户利益和需求的满足,是对电子政务服务“结果”的评估。纵观电子政务的基本架构,面向用户提供政务服务并与用户互动的主要渠道是政府网站。与其它电子政务系统相比,政府网站是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主要载体,其应用绩效可以认为是电子政务的服务“结果”。同时,其开放性也使得评估更具可操作性。因此本文选择政府网站提供的服务作为主要的测评对象,并围绕政务网站服务绩效建立测评指标体系。

一般认为,政府网站面向用户的公共服务功能构成包括三类:提供与政府和政务相关的信息资讯;提供政府公共服务的在线政务服务;承担公众与政府信息沟通和反馈的渠道。而政府网站三大功能的服务绩效,则由用户的接受与使用行为所决定。根据Davis[12]所提出的tam(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模型,从用户的视角来看,决定接受和使用过程中感知政府网站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有用性感知(perceivedusefulness)和易用性感知(perceivedeaseofuse),同时,用户在使用政府网站的过程中是一种SSt(SelfServicetechnology,自服务技术)[13]过程,除去用户的信息素质与上述两种因素,用户对服务效果的感知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由此,本文从易用性、有用性和服务效果三个方面评估前述政府网站的三类服务功能。首先,易用性主要评估政府网站的组织、导航与获取(access)的便利性,包括信息、服务和沟通三方面的易用性;其次,有用性评估政府网站的用户个性需求满足能力与服务效率,包括信息与政务服务的服务定制能力与服务效率,其中政府业务服务目前缺乏服务定制能力,可由在线服务能力描述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最后,服务效果主要评价用户接受政府网站服务的结果,可由用户实际接受服务的结果进行描述。同时,因为网站的整体应用效果作为描述服务效果的重要部分且不分属于单个服务功能,将其作为单独的评测指标加以评估。

2.指标体系构建

通过对评估因素构成的分析,本文设计的政府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一级指标分别按照三个主要的服务功能分类进行划分,并加入了对网站整体应用情况的评估;其次,根据前文的分析,按照易用性、有用性和服务效果构建二级指标,其中因一级指标的有用性评价角度不同,因此按照前述分析将有用性评价指标进行了拆分;最后,参考Joan、Forrest、wanglili和Gartner咨询公司等对网站和服务易用性、以及信息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选取量化指标对二级指标进行测量。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总绩效(a)的具体指标体系及编号见表1所示:为了评估政府电子政务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和结果的绩效,将指标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个方面。其中易用性和有用性评价与公共服务使用过程相关归为过程指标,而服务效果与使用服务的结果相关归为结果指标。过程指标可以刻画政府网站在改善用户服务过程与体验的绩效,结果指标可以描述政府网站服务效果现状。

三、评估方法与数据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进行评估,对10位电子政务研究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了调查,从电子政务用户角度建立判断矩阵,采用常用的1-9标度法对评测指标的权重进行评定和赋值。本文所选取的测评对象为国内主要的省会城市政府门户网站,由于研究时间和测评数据获取难度的限制,具体在东、中、西部地区分别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10个省会城市,广州、福州、济南、武汉、长沙、太原、成都、贵阳、郑州和西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城市电子政务最新的发展状况。

评估指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网站自身的统计数据,搜索引擎(Baidu,Google)与中国网站排名(Chinarank)的统计数据,以及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所举办的第九届(2010)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数据。在实际数据收集过程中D7~D10的数据在多数政府网站中不能有效统计,并因这四项指标与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服务的三项指标的考察方式与目的相似,因此实际评估过程中将该四项指标合并为新虚拟指标“服务指标(D7’)”,采用相关城市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的均值数据,相应的二级指标C5~C7合并为虚拟指标“服务过程(C5’)”。

四、评估过程

按照aHp过程采用和积法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得到指标的层次排序结果。然后将无量纲化后的指标数值与指标权重相乘等到该指标的得分,各指标的得分相加即为该城市的绩效评估得分。

1.层次排序

根据专家调查结果,本文采用和积法(计算过程略)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w1,w2,…,wn)t作为该判断矩阵中各指标的权重,分别计算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层次单排序,作为各层指标之间的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并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得到的各层次指标的层次单排序如下所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通过随机一致性比率CR进行检验,计算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λmax=ni=1(Bw)inwi,并根据λmax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Ci(Ci=λmax-nn-1),和一致性比率CR(CR=Ci/Ri,Ri为矩阵阶数n的常数)。经过验证,各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比率CR值小于0.1,因此判断矩阵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通过进一步计算指标层次总排序,得出表10中各指标层次总排序的权重,即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2.指标计算

鉴于各指标数值的量纲不同,对样本数据集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各指标属性值统一变换到[0,1]范围内。本文指标体系中正指标包含:D1~D6、D7’、D11、D12、D14、D16、D17;负指标包括:D15和D13;无区间指标。其中指标D11、D14与D16因与城市人口规模直接相关,按常住人口数量进行均化处理。各城市指标评估结果见表11。

对其中的指标进行归类可以进一步得出一级指标的值以及各城市在过程和结果两方面指标的数据,如表12所示:作为对评估结果的对比与验证,本文通过实证数据得出的城市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绩效排序,与网站自身建设为导向的第九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排序相比,样本城市的排名顺序相似率约60%。而与其用户调查结果的城市政府网站排名次序相似率达到90%,与本文的测评结果相互验证,从侧面证明了本文评测的有效性和用户导向性。

五、数据分析

1.指标因素评价分析

首先,从总的绩效评估结果可以看出,10个城市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绩效大致可以三个层次,首先是成都和广州,这两个城市作为东部和西部市民社会发展的代表,相应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是福州、武汉、西安和济南,其电子政务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平衡发展,导致了整体的评估成绩的下降,如武汉和济南的信息服务绩效影响了整体的测评结果;最后是长沙、贵阳、郑州和太原,其在三类基本服务功能中大多有两项以上的测评较为落后,说明其电子政务服务建设仍旧处于起步阶段,且四个城市都处于中西部地区,其面向用户的电子政务发展环境受到了管理理念、经济、基础设施和公民信息素质等因素的制约。

其次,从分类指标来看,各城市的发展有较大的差别,如在信息更新数量上不同城市的差距就非常大。由于目前用户查询信息的主要手段是搜索引擎,如何让搜索引擎尽可能多的收录政务网站的页面,也是政府网站需要关注的。另外在回复用户问题的平均效率方面,最快的城市回复效率是1.6天,而最多的需要27天,在信息的沟通效率上存在着严重的滞后。利用分类指标的绩效评估树立电子政务应用中的标杆,并将其创新和实践在政府间进行扩散推广是促进各地电子政务发展的有效方式。

最后,从政府网站服务功能的三个组成部分:信息,服务和沟通来看,许多城市有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如武汉、济南和太原在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着不足,而郑州在在线政务服务上存在严重的缺陷,长沙在政府网站的沟通服务中需要较多的投入。反观绩效评估结果较好的成都和广州,其服务功能的发展都较为均衡,可见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均衡发展。

2.过程结果模型评价分析

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主要体现在服务过程中,而服务结果的改善需要时间积累,如果单纯从结果分析就忽略了对其发展过程的公正评价。因此本文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分析各样本城市电子政务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所处的建设阶段。过程结果评价模型将过程和结果评价成绩分别作为横向和纵向坐标轴,根据在二维平面中根据过程和结果的不同,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初始发展阶段、潜力发展阶段、高效阶段和衰退阶段,分别表示评测对象的发展现状。[14]

根据前文得出的各城市过程类指标和结果类指标的得分,各城市的评估成绩在二维坐标中的投影如图1所示:在样本城市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多数城市的服务结果绩效处于较低的层面,少数城市的服务过程评价较低,总体来说,多数样本城市已经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建设投入了较多精力,但在服务结果上取得的效果有限。

具体包括:首先,郑州、太原、贵阳几个城市基本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其电子政务在向服务型转变处于初始阶段,取得的效果也较小。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确立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方向,以用户的需求和利益为导向,加大发展的力度和步伐。其次,处于潜力发展阶段的城市包括:福州、武汉、西安、济南、广州和长沙,其在促进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时间积累不足或是发展的不均衡导致取得的效果有限。最后,处于高效阶段的城市为成都,其在服务型电子政务的发展中投入较大,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需要保持发展的态势,避免进入发展的衰退阶段。

城市设计评估篇7

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的财务评价可靠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财务评价可靠性的措施,以实现准确、安全地对地铁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财务评价,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加速城市轨道建设投资体制的科学化,优化轨道交通的资源配置。

关键词:

城市轨道;财务评价体系;财务效益;可靠性

地下轨道交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交通问题。地下轨道运行的速度快,且安全稳定,不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这使得地下轨道成为了极受欢迎的交通方式。但是,地下轨道在建设过程中投资非常大,而回收周期又比较长,这意味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巨大的资金来支持,然而现实中具备这样财力物力的,只有少数城市,因此项目审批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经济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它能有效避免盲目投资,避免资源运用不恰当而导致浪费。

一、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财务评价的必要性

财务评价能有有效评估改城市地下轨道项目的可行性,因此,其不仅是经济效益评价环节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整个可行性研究过程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地下轨道工程项目筹资的重要依据,甚至直接影响着工程财务效益。因此,只有提高城市地下轨道项目的财务评价成果的可靠性,才能提高城市轨道建设的可行性研究的科学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投资的主体不断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筹资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而项目的财务评价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大,因此,投资者及项目的相关人员在财务评价的可靠性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目前我们必须不断改进财务评价的方法,不断创新评价体系,探索出一套真正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结构的项目财务评价体系,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节奏。

二、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财务评价的范围

城市交通轨道的财务评价是一种针对项目的财务效益与费用进行的估算,同时,还需要编制财务报表,并根据项目制定的评价体系分析和计算各项财务指标,以得出项目的盈利能力等分析结果的过程。根据分析的结果最后得出项目的财务可行性,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项目价值和投资价值。具体而言,城市地下轨道项目的财务评价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收集基础资料。想要做出一个准确可靠的财务评估,就必须根据轨道交通的实际运营情况来分析,因此收集各项基础资料成了财务评价的首要内容。其中包括了各类人员的基本情况(编制与工资构成);其他情况相似的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运营情况、成本利润分配情况;相关的项目缴纳税金的种类、标准和办法;主要生产设备的配置情况和使用情况;固定资产的种类、原值、折旧率等等。(2)根据项目的设计需求预测财务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和条件。财务评价预测不仅仅是运营情况,还包括了整体收入、建设成本等等,而这都需要以现行的财务制度为基础来进行详细测算。(3)明确资金的流动,其中包括借、偿等方面的运行。我国的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筹资的方式开始变得多元化,但正是这种多元化的形式,对还款方式有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借款要慎重,必须要根据项目的财务效益来综合考虑。(4)建立完善的地下轨道工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5)编制完善的财务报表,计算各项效益指标。

三、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财务评价可靠性的措施

(1)合理结合城市的经济、环境。

城市交通轨道的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针对城市地下交通轨道进行财务评价与财务评价时,要充分结合项目所处的区域环境,从而科学地利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例如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使得在分析的过程中能够科学地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从而加强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财务评价的可靠性。

(2)合理估算城市地下交通轨道的预期收益。

城市地下交通轨道的预期收益首先包含地铁的票务收入,这就需要我们合理计算地下轨道运行的平均票价及居民的交通支出。对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运输的运行收益估算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铁票价和居民公共支出的合理比例,使得在地铁运行时能够以多种方式提高收益,一般情况下,地铁平均票价与公共交通支出的比例在(0.30.5):100,我们可以根据统计市民的交通支出计算出地铁的平均票价;其次是地下轨道的附加收入,附加收入在计算时一般将附加收入与运营票务收入按照(0.150.35):1的公式进行计算;最后是沿线土地开发收益,例如附近房价的带动,商业的带动等等,这一部分的收益具体需要根据开发策划来确定。

(3)合理估算成本。

成本是项目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合理估算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成本尤为重要。对于地下轨道交通的成本费用估算,需要根据项目的费用分类来详细计算,其中主要包括了材料费用,项目运行的电费,设备的折旧额、维修费额,工人工资支出,行政性费用,管理费用,税费等。因此,在计算运营成本时,主要需要考虑的是项目能耗,员工薪酬两个因素。

(4)合理估算项目能耗。

不同类型的车站能耗和车载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不一样。例如广州某地铁有a、B型车,其运营能耗基本为4.66.1Kwh/车km,而车站能耗与车载能耗的比为64。而上海地铁的车载能耗与车站能耗之间的比则为5.54.5。因此,在估算能耗时,需要结合相似城市中车站能耗与车载能耗,进而准确计算出总能耗。

(5)合理评价项目工作人员的工资及工资性费用。

在评价整个项目的工资及工资性费用时,需要充分结合运营人员配置情况、岗位配置与薪酬结构、该区域的工资性收入水平等多种情况,从而减少评价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在计算过程中,基本上按照生产岗位人员及辅助人员与管理类及专业职能类人员的比例为8:2来计算,而技术岗位人员则需要占总人数的10%15%左右。

总之,财务评价的可靠性不仅对投资者来说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对于项目的相关负责人来说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按照目前我国城市交通轨道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财务评价工作看,总体还是缺乏系统性和可靠性。因此,制定好完善的城市地下轨道项目的财务评价工作是尤为重要的。而我们对于地下轨道项目的财务评价必须有足够的事前预测和分析,以事实依据作为起点,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不断调整,项目完成后更要及时总结,这样才能尽可能实现目标值等同于实际值的目的,使得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序地进行,确保目标的效益能够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朱筱菁.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财务评价可靠性的方法.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1).

2.谢逢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初探.工业技术经济,2004(03).

3.李阳,吴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后评价方法探讨.都市快轨交通,2011(03).

城市设计评估篇8

1工作背景

1.1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市有约1700万常住人口和每天高达百万的流动人口。如何始终做好保护城市环境与市民健康的工作是长期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上海市人民政府历来把市民健康和城市环境问题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并把健康和环境问题作为主导实施的公共政策和公共行为的重要方面。

2003年9月27日,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建设健康城市动员大会上指出,“建设健康城市是完善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客观需要,是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建设健康城市是上海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完善城市公共卫生体系、保障人民健康的实际需要,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对推进上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根本目的

在首轮建设健康城市3年行动计划中,基于原已取得的工作成果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上海市提出建设健康城市的阶段性目标是要使上海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和总体环境质量、卫生服务水平和人民的健康水平继续保持中国大城市的先进水平,加快追赶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步伐。由于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计划明确由市爱卫会负责组织实施,因此,该目标既继承和发扬了爱国卫生运动的传统工作脉络,又创新和丰富了今后的工作内涵,为爱国卫生运动的逐步转型和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经过3年实践之后,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工作进一步明确定位,在服从于上海市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对“人”的关注,强调以人为本和公众参与,明确新一轮行动计划目标为:到2008年,基本建立能够有效激励全社会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可持续行动机制,进一步健全促进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

2具体实践

2.1计划编制,聚焦重点

行动计划是建设健康城市的纲领性文件,计划确定的工作任务、具体指标必须是建立在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其切实可行。因此,上海市在编制健康城市行动计划过程中,始终坚持“市民有需求、部门有措施、解决有可能、评估有标准”的原则,在充分汇总了市民需求调查的分析结果和市有关职能部门的计划重点,综合多方意见,聚焦重点,确定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指标。

以《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2006年―2008年行动计划》为例,其编制过程经历了3个步骤:第一步是开展市民需求调查,共调查社区居民、学生、流动人口、公务员以及公司职员等15843人,以掌握市民关注的健康城市热点问题;第二步是征求部门意见,通过专题座谈(约200人次)、部门走访(约20个)、网站查询(近1个月)等形式,以掌握那些需要多部门合作解决的、影响市民健康的难点问题;第三步是将以上两者有机结合,综合多方意见,经分析汇总,聚焦重点,最终确定了计划的4大主要任务,以及配套的14项重点推进活动和40项具体指标。

2.2政府主导,健全机制

建设健康城市是一项公益性的、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需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活动。为此,有能力、有责任承担该活动总体组织发动、协调管理的机关,只能是各级政府。因此,开展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市政府应当作出承诺,承担组织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建设健康城市行动的顺利推进。

上海市和各区县政府在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城区(县)过程中,始终将其作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2003年,市政府建立了由副市长牵头的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制度,由14个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19个区县政府为成员单位,坚持每季度召开全市性建设健康城市联席会议。同时,各区县分别参照组建了组织领导网络,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政府分级负责、多部门合作推进、专家组技术指导的有效工作机制。

2005年11月20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和上海市副市长在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开幕式上,为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增挂“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牌子揭牌,标志着上海市爱国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心发生了重大调整,也为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行动规划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3部门整合,共同推进

多部门合作是建设健康城市的主要特点之一。为此,上海鼓励所有参与健康城市建设的部门和单位充分利用这一工作平台,以整合任务的方式来优化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家围绕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地推进原本以单个部门为主的重点活动,不仅在政府层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而且在社会层面提高了发动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和优化了社会协作的机制,使这项社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能够较为顺利地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尤以“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最为显著。

2006年,全市以“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为重点,有关部门密切合作,重点开展了惠及群众、贴近群众健康的系列活动。其中,“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进展如下:

一是“人人知道自己血压”。各区县爱卫办会同卫生等部门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红十字卫生站、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健康咨询服务点、社区居委会活动室等资源,配备血压计、听诊器等设备,组织和发动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全面开展为35岁以上市民和外来人员测量血压活动。全市各区县、街道、镇共设置血压测量点7079个,社区35岁以上居民参与血压测量约500万人次;年内首次测量血压的约有82万人,约占全市35岁以上人口的11%。

二是“人人掌握救护技能”。各区县爱卫办配合红十字会、民防办、消防等部门,积极开展救护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讲座、知识问答、现场演练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急救知识。同时,积极组建街道、镇的救护志愿者队伍,通过他们向社区居民培训救护知识,提高社区居民自救、互救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培训20多万人次。

三是“人人参加健身活动”。各区县爱卫办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大力开展以团队为主要形式的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发动市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全面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据统计,全市各街道、镇现有各类群众性体育团队总数达1.2万支,已组织各类活动10.6万次,社区居民参加活动有240万人次;全市部分单位通过工间操、单位运动会等形式,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体育锻炼,平均每天的运动时间一般达到30min。

四是“人人参与无偿献血”。各区县爱卫办密切配合区县血液管理办公室,初步形成联动机制,深入社区和单位宣传自愿无偿献血的意义,倡导献血健康、光荣的理念,弘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公德,构建和谐社会风尚。区县还组建了应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据统计,2006年本市无偿献血398901人份,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为86.0%,两者均创历史新高。

五是“人人养成健康行为”。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各区县围绕“迎世博,讲卫生,建健康城市”的主题,以商场、广场等10大主要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为重点,着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强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放各类宣传资料等措施,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改变陋习,自觉养成健康的公共行为。全市有25.5万市民报名参加健康城市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3.6万次,约有71.9万人次参与活动。其中,市爱卫办与市足协等部门合作,在2007年中超上海申花队主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倡导市民不随地乱扔垃圾和文明观赛,并按照项目管理的科学理念,组织志愿者实施民意调查、过程评估,真正做到虚事实做,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4场所建设,各具特色

紧密依托社区和单位是上海建设健康城市的成功经验之一。社区、单位是健康城市的细胞、整合的平台、推进的载体、有效的抓手。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区县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发展定位、市民需求,认真做到摸清底数、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积极开展建设健康社区和健康单位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5年,全市开展“2211”健康场所建设活动,即评选出20个健康社区示范点、100个健康单位示范点、200个健康小区示范点、1万个健康家庭示范户,有效带动了全市健康场所建设。全市有48个街道(镇)、295家单位、364个小区、15386户居民申报开展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小区示范点和健康家庭示范户活动。其中,各街道、镇和单位按照“整体推进、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健康为重”的原则,实践了大量的具有个性的“健康特色”项目的建设,力求逐步突破,受益居民。例如徐汇区的社区艾滋病防治计划、健康商圈建设;黄浦区的健康弄建设;卢湾区的淮海路健康一条街建设;静安区的健康楼宇建设;长宁区的群众互助组织建设;普陀区的糖尿病社区防治;闸北区的中医药进社区;虹口区的社区健康教育学校;杨浦区健康服务基地的建立;闵行区的无偿义务献血屋建设;嘉定区的外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模式;宝山区的户籍制健康管理模式试点;浦东新区的健康市场和健康军营建设;南汇区的红十字健康关爱进社区;奉贤区的健康促进社区行;金山区的健康村庄和健康教育民俗化建设;崇明县结合生态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的管理等项目,都切切实实地让广大市民成为建设健康城市的活动主体和受益主体,从而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2.5社会动员,宣传造势

为了提高市民对建设健康城市工作的知晓程度,以动员更多的市民关注健康城市建设工作,市和区县爱卫会充分发动各地区、各部门,通过组织大量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宣传和整治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提高了全市市民的健康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在2003―2005年首轮行动计划期间,全市各新闻媒体对建设健康城市、健康城区和健康社区的各类报道逾千篇,上视、东视、东方卫视3个频道用3周时间在黄金时段以每天3~4次的频率滚动播放建设健康城市的公益广告,建立社区健康城市宣传栏约3000块,制作了一大批资料和“实用型”的宣传品发放到居民手中。

其中,2005年全市开展了以建设健康城市为主题的“五个一”社会宣传活动,全市逾70万市民参与了“五个一”宣传活动。具体开展情况为:一是制作了一首题为《健康城市幸福歌》的健康城市主题歌,在地铁、公交车以及商业街宣传屏上滚动播放mtV,每日受众约达1200万人次;二是通过层层选拔,推出了一台建设健康城市群众性文艺晚会,在各社区组织演出;三是印制一批宣传资料,包括10万份专题宣传画、1万份反映工作实效的宣传板报在社区张贴;四是组织一次知识竞赛,约有16万人参加;五是开展一次“边看边评健康上海”活动,有6.5万市民参与了看评活动,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扩大了健康城市的社会效应。

2007年,为进一步推进建设健康城市理念,市爱卫办编印了约192万册《“五个人人”健康市民行动核心知识手册》,100多万册《上海市百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系列读本》,发给广大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使健康城市理念家喻户晓。

2.6拓宽渠道,加强交流

为进一步提升本市建设健康城市的水平,市爱卫会非常重视争取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专业机构、学术团体的指导和支持,并且有重点地借鉴国内外城市与地区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据不完全统计,仅2007年内,市爱卫会办公室接待卫生部、wHo以及国内外各地考察人员10余批,近100人。同时,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区际、省际、国际间的学习与交流,例如2005年的“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2006年的“上海・金山健康城市建设论坛”和“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6会议”等,其中尤以“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影响最大。

“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以“城市,让市民更健康”为主题,由市爱卫会、市卫生局和wHo神户中心联合主办。有来自8个国家,16个省市和地区的近400人参加了会议。卫生部部长高强、wHo神户中心(wKC)原主任威尔弗瑞德・克赖泽尔博士、上海市副市长出席论坛并进行演讲。

对于本次论坛,国内外代表给予了一致好评。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演讲中高度评价上海的工作。他指出,上海健康城市国际论坛的举行,将成为中国健康城市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必将为健康城市活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开展带来有益的启示和有力的推动。上海作为中国第一个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的特大型城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衷心希望上海健康城市建设为全国的爱国卫生运动开辟新的途径,为建立健康生活秩序、提高健康水平创造新的经验,为全国卫生事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而wHo官员则用充满诗意的主旨演讲表述了他们的期待,认为上海将是其关于健康城市化全球运动的首选合作伙伴。可以说,上海建设健康城市活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对整个项目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甚至是引领的作用。

2.7科学评估,注重实效

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的评估工作注重“社会评价、市民评判、科学数据评定”,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评估主体内外结合,注重客观性;评估方法定量和定性结合,注重科学性;评估内容点与面结合,注重操作性;评估指标过程与效果相结合,注重全面性。为此,在首轮行动计划实施之初,市爱卫会就聘请本市社会学、医学、健康促进、疾病控制等领域的知名学者,组建“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技术指导组”,负责工作实施中的策略咨询、技术指导和监测评估,依靠科学,运用技术,提高工作效率。2004年,制订了《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评估方案》和《上海市建设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的指标技术界定》,并依据该评估方案,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组织开展了中期评估和终末评估,有效地指导了健康城市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其中,根据对首轮行动计划的中期和终末评估中市民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显示,市民对健康城市知晓率从中期评估的76.5%上升到终末评估的86.9%,参与率从中期评估的36.0%上升到终末评估的47.2%。在终末评估中,70%以上的市民认为健康城市关注的环境质量、提供食品放心程度、居民生活方式健康程度、居民参与社区健康活动的积极性、居民文明程度、政府部门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等6大问题较2年之前有普遍改善。

3主要成效

经过几年的实践,上海建设健康城市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健康城市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第十四章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中明确提出:“继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进一步拓宽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参与模式”。各级政府日益重视健康城市工作,分别将建设健康城区工作融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城市环境明显改善。目前城区主要河流(苏州河)基本消除了黑臭,主要水质指标达到景观水标准,生态功能开始恢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比2003年明显增加;建成区的绿化覆盖率,从1999年的19.8%提高到2006年的37.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3.5m2提高到11.0m2。

三是居民健康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步完成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改造。目前,上海市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97岁,孕产妇死亡率为8.31/10万,婴儿死亡率为4.01‰,市民健康的“三大指标”继续保持世界发达国家中等水平。

四是基本完成了健康城市行动的各项计划任务。经评估,2003―2005年首轮3年行动计划所确定的104项指标任务基本完成,其中按期完成的98项,完成率为94.2%;经分析,未完成的6项工作指标均因受国家、本市政策调整以及机构调整的影响,无因主观的因素造成指标任务未完成的现象。2006年,启动新一轮建设健康城市3年行动计划以来,各项指标任务也进展顺利。

4主要体会

建设健康城市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过程中必定会出现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情况,各地区、各部门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学习,不断积累经验。因此,上海在实践中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部门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社会参与有待进一步动员,典型经验有待进一步推广等方面。

总结已经积累的工作经验,立足爱国卫生运动的传统优势,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健康城市建设的理念,继续坚持和重点突破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把建设健康城市融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格局。要进一步深化健康内涵,抓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建设“世博之城,健康之城”,把健康理念折射到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市民的生活健康、思想健康、人际关系和谐,形成良好的社会互动,创建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

二是创新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健康城市建设,关键在社会发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社会、市民的互动机制,采用各种社会动员形式,深入社区和单位,使健康促进活动到户到人,引导市民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要有效整合各类健康城市建设资源,促进政府与民间、社团的合作。

城市设计评估篇9

论文摘要:本文在已有信息化测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市信息化的特点和趋势,构建了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因索的权重,旨在为城市信息化的评估提供可行的方法。

    工业文明是以城市为载体而发展和丰富的,信息文明同样青睐城市这个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地。城市信息化在整个区城的信息化进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城市信息化侧评就是对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水平进行定与定性相结合的侧算、评估,以揭示和勾勒城市信息化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趋势,并指导管理决策部门从侧约因素人手安排、规划现实工作。近年来,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实现踌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信息化建设进人加速期,但是城市信息化的侧评研究还较为薄弱,标准和权威的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还远未建成。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城市信息化的侧评研究,以便为城市信息化水平的纵向比较、横向对比以及未来顶侧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1信息化测评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在进行城市信息化侧评研究之前,本文先对近三四十年来信息化侧评研究积早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简要的归类和评述。

    (1)信息经济的侧评:“波拉特法”。

    信息化侧评研究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依据,侧重信息经济的侧评,目的是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信息对经济的贡献以及信息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其中最具影响的评价方法首推“经济结构法”又称“波拉特法”,它是由关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1977年在其专若《信息经济》中建立的。“波拉特法”吸收和发展了“后工业社会论”和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工理论,利用投人—产出法和部门分类法,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逐一识别出来。利用两个数据库,即关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一职业结构矩形”数据库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一资本流通矩形”数据库,计算出三项指标:①信息劳动者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②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③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而评估出信息经济对gdp的贡献率。该方法运用严谨、规范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反映出信息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但是数据整理比较复杂,侧算时需要与之相应的统计体系与口径,应用具有一定难度。

    (2)社会信息化评估:指数侧评法。

    由于信息化不只局限于单一经济领城,而是涉足杜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带动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而且引导,社会生活方式的更新,所以,信息化是一个全方位的发展过程。用于评价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代表性方法是日本电信与经济研究所在1965年建立的“指数侧评法”。该方法从娜电、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行业,选出与信息f.信息装备率、通信主体水平、信息消费系数有关的n项指标,组成一个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与波拉特法相比,它具有统计数据容易获得、操作过程简便易行、侧评结果直观清晰的特点,但是,在指标设立上对信息产业的作用强调不够,有些指标也较为陈旧。

    (3)国家信息化建设评价:国际电联的指标体系与国际数据集团的信息建设指数。

    1995年国际电联组织(itu)向正在召开的以“信息社会”为主题的西方七国集团会议,提交了一套评价七国信息化的指标体系,主要指标有:电话主线、蜂窝式电话、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有线电视、计算机、光纤,体现了近年来以西方七国(美、加、法、日、英、惫、德)为代表的世界信息化建设的新特点与新趋势。评估忽略了各国信息产业划分的不同,简便而实用。1996年,国际数据集团( idc)又提出了信息建设指数,它由社会基础建设、通信建设、电脑普及率三类组成,以评价各国搜集信息、吸收信息及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4)我国信息化侧评的研究成果。

    我国信息化测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也不容轻视。十年来,我国情报学、信息学等相关期刊上,涉及信息化侧评的文章达百余篇,图书情报部门和高校信息管理院系是研究的主力军。在信息化评估模型上,主要借用波拉特法和指数测评法,其中波拉特法由于信息产业范畴界定间题在学术界莫衷一是、现有统计数据口径相异、应用较少。大部分学者都对原有模型的框架构建和指标选择提出了修正惫见,进行了有益的创新。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政府部门也对信息化测评研究注人极大的热情。2000年初,国家成立了“全国部分省市信息化水平联合测评组”,推出了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试测版)。整个指标体系分信息化设施、经济信息化和经济、社会信息化三类22个指标,是一套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测算标准。

    2001年,国家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办公室公布了悉心研究八年的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构成方案(征求惫见稿)。这一方案特别强调了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在实施信息化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作用,是一具备权成性和实用性的国家信息化评价体系。

2城市信息化的特点与评价内容分析

    从现有的信息化评估研究成果看,信息化测评对象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区域信息化、社会信息化上,对中观、徽观尺度的城市信息化、部门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涉及较少。中观、微观层次的信息化是全国信息化以及全球信息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处在中观层面上的城市信息化,不仅是区域信息化的突破口和增长极,而且还为部门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在城市的推进提供环境支持,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因此,城市信息化的侧评研究必须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科学的评价理论和可行的测评方法。

    与其它类型的信息化相比,城市信息化在地域范围、功能定位、发展路径上都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和个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信息化在评估模型的构建与解释指标的选择上也应有自身的倾向性和针对性。

    (1)城市信息化评价应突出城市在区域信息化中的“龙头”作用。

    在城市与乡村所组成的区域信息系统中,城市由于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较强的科技力量和较浓的文化氛围,无疑成为信息流的节点,这惫味粉城市的功能不仅是向腹地提供产品,更要提供有关贸易、金融、科教、人才的各类信息。城市是整个腹地的“信息集傲地”,只有城市信息化的带动和辐射功能真正实现,农村与城市才能避免!用工业化条件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砚辙,编小城乡的“效字鸿沟”。在这样一个功能定位下,城市信息化的评估不仅要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水平,还要考查城市为广大的外田地城提供基础性、动态性、权威性、公益性的信息效据的能力。

    (2)城市信息化评价要重视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信息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和较大的裕求收人弹性,被认为是城市结构润拱的突破口。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努力将信息产业培育成城市的主导产业,只有信息产业自身壮大才能引发整个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同时,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核心便是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对传统产业和管理棋式进行更新改造,使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业内部结构优化。所以,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是城市信息化评估的关性内容。

    (3)城市信息化评价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社区服务、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应用。

    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维一体,城市的信息化也不仅体现在它的经济性上,更是渗透于人文社会各个领城,我国城市信息化应体现“科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图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普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关化城市的人居环境,扩大城市的知名度。因此,在城市信息化的评估中,效字困书馆、网络新闻、远程教育、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有关城市行政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档案户.管理的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是城市信息化评估的不容忽视的内容。

    (4)城市信息化评价应突出城市作为人才高地的创新能力。

    工业文明是以消耗原材料、能裸、资金和人的体力为基础的,信息文明是以人的智力和物化在产品中的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在信息化建设中人才是关性。城市是人才的积.地,是各种科研院所的密集区,因而要利用这一智力优势,发掘社会智能潜力,自觉承担信息化中的关性性技术、战略性技术超常规自主开发的任务。因此,在城市信息化的评估中人才问题必须予以重点考虑。

3城市信息化测评模型的构建

    (1)建立评价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的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城市信息化评价内容的分析和综合性、导向性、可行性、规范性的评价原则,建立城市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运用系统工程中的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评价因素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人对复杂系统的评价决策思维过程的数t化,基本思路是将同一层次各要素以上一层次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和计算,从而明确指标体系中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为了得到权威性的判断值,笔者向相关学科学者、信息产业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发放了“专家判断”问卷,将专家意见汇总,通过判断尺度的转化,得到最终评定值。然后,进行单排序和总排序的计算,并对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各个矩阵的一致性检脸指标c.i.均小于0. l0,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说明据此计算的权重值是可以接受的,表2是计算的最终结果。

    (3)根据收集的数据对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行侧算。 

     具体运算步骤.为:首先,对照指标体系各项因素的要求,收集相应的数据,对于一些缺乏现成数据的指标,要积极深人研究客体内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以获得准确翔实的一手数据资料。其次,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去量纲的限制。最后,采用线性加权的方法: (式中ei是i城市信息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wj是j因素的复合权重。fi j是i城市j因素的标准化分值),就可以计算出最终的城市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值。

城市设计评估篇10

关键词:立体空间;地下空间使用权;评估方法

abstract:thepropertyLawproposesthattheusufructofconstructionlandmaybedeterminedaccordingtothecubicalspace.thispaper,throughtotheownershipdefiningoftheusufructofundergroundspaceconstructionlandandtheanalysistheforeigncubicalvalueevaluationmeansofbuildings,discussestherightdeterminationandspecificassessmentmethodsoftheundergoundspaceinourcountry.accordingtoformerevaluationmeansandtheory,andcombiningwiththeadditionalincomevalueandconstructioncostgeneratedbycubicalspacecanweestablishanewusufructevaluationsystemforundergroundspace.

Keywords:cubicalspace;theusufructofundergroundspace;evaluationmeans

中图分类号:tU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各大城市正面临着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寻求进一步突破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地下空间合理利用的迫切性和意义:

1、21世纪将是大规模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

2、地下空间是国家重要社会资源,须有计划地合理充分利用

3、地下空间利用是基本国策,应予以开发利用并立法保护其健康发展。

4、地下空间利用的重点是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5、降低地下空间造价之急也是发展地下空间的关键。[1]

6、地下空间学科理论的兴起和深入探讨将对其发展做出贡献。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规定,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经依法批准建设的地下建筑物所占封闭空间及其水平投影占地范围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和技术认定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尤其是物权法的出台,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界定与评估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也日益突显其重要性。

一、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界定内容

作为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界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本人认为应包含以下内容:

1、产权法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已经明确规定,即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2、产权设定,产权通过什么方式来设定?通过政府出让合同、政府划拨决定书、作价出资(入股)决定书或政府供地批准文件来设定。这一点目前只在一些城市的土地使用管理与产权登记试行办法中有明文规定。

3、产权认定登记。有了产权法定和产权设定,才能有产权登记。通过产权登记明确作为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地下空间的权限、空间范围。

但目前我国对地下空间使用权的权属界定还处于原则性认定的层面,针对各个地区和城市的不同情况,各级政府和部门尚未完全制定相关地方性政策法规和补充登记办法,供相关部门具体实施和有效操作。只有部分城市已成文稿,正处于试行实施阶段,同时鉴于地下空间的利用还处于一个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面临的相关问题错综复杂,因此其相关规定的内容还比较简单粗放,没有具体细化。如上海经、杭州、温州等热点城市已出台试行办法。而目前还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急需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指导解决。如上海市在对《试行规定》实施之前已建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补充产权登记问题。然而,在法律效力上,《试行规定》只是政府规范性文件,因此需要根据其实施情况进行修订、完善,尽快上升为正式规定。

二、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研究

地下建筑物的权属是目前开发利用最为核心的内容。针对现行法律、法规对地下空间权属的相关界定内容以及实践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本人认为我们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做好权属研究和界定工作:

1、正确理解土地使用权与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关系

土地使用权和地下空间使用权存在以下关系:一是依法独立使用和结建的地下空间,以出让方式取得的,确认为地下空间出让土地使用权;二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确认为地下空间划拨土地使用权。

2、正确理解《物权法》中有关地下空间权属的内容

我国《物权法》明确规定地下空间使用权的权属设立、取得方式: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建设用地使用权等。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采取出让或者划拨等方式等等。同时也明确了其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一般市场主体。

3、积极推进权属登记制度的规范化

如何进行地下空间权属登记一直是困扰地下空间发展的问题,由于没有实施细则,地下空间开发者没有权利证明,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建立地下空间权属登记制度,势在必行。但目前许多城市对地下空间权属登记还没有正式的登记办法。如上海市就已明确对地下空间产权纳入上海房地产登记制度适用范围,从操作上解决了地下空间产权的证明形式和产权登记问题。但目前也还存在许多权利瑕疵问题。地下工程建设单位可以依法取得地下土地使用权和地下建筑物所有权,是否可设立其他他项权利?这一问题在法律法规中没有具体规定。这会影响地下空间使用权人的权益,对其价值评估也会产生影响。

4、政府应明确土地出让金的征收和减免规定

征收土地出让金,是国家确认地下空间权属的前提条件之一。开发人缴纳出让金,购买的是地下空间资源,取得地下空间权。唯有如此,地下空间权的确认和取得才具有民事法律效力。通过征收土地出让金,明确地下空间权属,可以鼓励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商业性开发利用。同时对特殊项目土地出让金的减免,可指导调节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方向。

5、落实优先开发的权利和义务内容

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土地使用权人是否具有优先开发地下空间的权利,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有,相关制度还应当规定优先开发权放弃的情形:地表土地使用权人放弃优先开发权的,其他建设单位向国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后,是否可以取得该地下空间的开发权?

6、政府应对地下空间权属认定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管理。地下空间使用权的权属认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遗留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需要政府有明确的部门规范指导并组织做好确权或相关认定工作。如历史遗留问题,在政策法规中没有明文规定并不相抵触的前提下,需由相关当事人请示相关管理部门,由政府集中决策进行分析和认定。

只有综合分析并落实好以上工作,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才有明确的界定内容,才能真正体现地下空间开发的价值所在。

三、地下空间分类

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需要进行分类管理和评估。统计目前各地地下空间开况,参考各市地下空间分类细则,地下空间按公共服务和民用经营总类别来划分,再按相关种类和用途细分如下表:

表1地下空间的分类

备注:地下空间做多种用途的,也可参照地面分类的情况进行归类,但要明确相应管控范围和要求。具双重性质的用地按实际使用的主要性质归类。对于地类的可兼容性和比例等具体规定应由地方政府制定。[2]。

四、地下空间利用的优劣势分析

要做好地下空间的权属认定和评估工作,就要对地下空间与地上建筑的异同和优劣性进行比较与分析。

地下空间的优势:

1、可有效减缓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诸多压力。

2、可以美化和保护环境。城市地下建筑可改善环境景观,其覆土结构有形成潜在美的环境效益[1]。

3、地下建筑有防护优势,可避免噪声、爆炸、辐射等不利影响[3]。

4、地下结构具有潜在节约能源的效益。其冬季受热损失少,夏季可减少冷却能的利用气温变动量小,节省能源。

5、有利于城市整体规划,有效利用城市空间。

地下空间的劣势:

1、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城市结构密切相关、与其相邻设施的关联性大。

2、建设施工周期长、难度大、风险高。

3、其建设具有不可逆转性。[3]

五、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评估理论

目前,在国外,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评估理论已相当成熟。尤其是日本和德国。1、德国的土地空间使用权价值评估

对于建筑物各楼层空间使用权经济价值的评估,德国采取史基墨滚动法(Schirmerentwickektenmethods),见表2。这一方法是以七层建筑物为基准,确定各楼层的效用比率。这一效用比率法,将根据价值评估的目的、建筑物的土地位置、用途、外观等条件,由有关部门对表进行调整。

表2史基墨各楼层效用比率

2、日本的土地空间使用权价值评估日本高层建筑物较多。在这些高层建筑物中,具有最高效用比率的为商业店铺,其次为办公场所,住宅的效用比率最低。日本《公共用地损失补偿细则》规定了建筑物的楼层效用比率,如表2所示。其中,a类建筑物:下层用于商业店铺,上层用于办公(也有在办公场所的上层作为住宅的);B类建筑物:全楼均作办公使用;C类建筑物:下层用于办公或商业店铺,上层大部分作为住宅;D类建筑物:全楼均是住宅。与德国一样,也是一楼的效用比率最高,自地上一层起往上和往下依次递减。

表3楼层效用比率

注:1.本表的效用比率是在地价的立体分布与建筑物价格的立体分布相同的前提下进行计算的。2.本表效用比率仅为一般性标准,根据建筑物所处区域与城市级别等实际情形,效用比率应作相应的调整。3.本表未列示的楼层效用比率,可按本表的制订原则与实际情形进行补充。4.本表为各楼层单位面积的效用比率。5.C1为四层以上用作住宅,C2为三层以上用作住宅,C3为二层以上用作住宅。在日本,除评估建筑物价值时需要应用这一涉及土地空间使用权的效用比率之外,在评估土地的地上权与地下权、地役权、占用权以及土地立体利用的妨碍率时,都需要应用这一效用比率。土地空间使用权的价值评估,在上述国家均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我们还可以发现,日本与德国两国各楼层的效用比率分布基本相同。这显示土地立体空间的效用比率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以作为我国确定土地立体空间效用比率的参照。确定建筑物土地空间使用权中的效用比率,需要进行当前建筑物各楼层价格的调查工作。在日本,此项调查工作是由作为民间社团的价值评估协会参与进行的。我国也可以采取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模式,进行各地区各楼层建筑物价格的调查。六、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方法探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地下空间利用状况均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在估价领域发现新问题,拓展新思路。

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的实质就是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以往的估价方法从广义上来讲完全适用于地下空间的估价。只不过,要改变原有的平面估价思维理念,往纵深和立体方向考虑因素修正。地下空间使用权评估就是要重点评估地下空间纵深发展的利用价值。因此在原有的估价因素中要增加并侧重对空间因素的价值修正。在原有估价体系中把制约地下空间利用和各种因素分类分析并综合测算,得出其修正后的评估结果。

因此,本人认为要做好地下空间使用权的评估,必须做好以下事务: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原有的基准地价体系,由政府和评估协会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城市地下空间使用价值的调查与分析,就各种用途和建筑类型,结合城市区位,建立相应的立体地价模型并测算出相应的空间效用比率。这样在原有的基准地价体系上进行完善,就可得出地下空间使用权评估模型。

另一方面,也可在原有的各种估价方法中,结合地下空间使用权的特点进行修正分析得出估价结果。

1、对于实用性强的地下车库、商场等,可采用市场比较法进行评估。通过同一区位的交易案例,按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进行修正测算,要特别添加地质、水文状况等因素进行修正。其重点在于结合地下工程的施工特点和地下空间利用的优劣势来进行地下空间特殊因素修正。

地下工程的施工特点:工程环境特殊;在施工中设计,即设计施工一体化;施工作业风险大;隐蔽工程多;作业空间小;环境恶劣;受周边环境制约[4]。

表4地下空间特殊因素细分表

2、在使用的收益性房地产,也可使用收益法进行评估。评估人员可根据区位和评估对象自身情况,测算维修费用和物业管理费用、折旧等。最关键的是地下空间使用权的土地还原率的确定,这可从城市地下空间使用权的租售比综合调查及地价模型分析中修正得出。

3、剩余法适用于待开发的地下空间使用权评估。这其中地下空间建筑物的售价和建筑成本的核算是关键变量。地下建筑成本是随着开发深度而不断加大的。这要根据开发地块的地质条件和当地的建筑造价成本来进行测算。建议各个城市根据不同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发成本制订出地下建筑成本变化比率,测算出立体建筑成本表供大家参考使用。

4、对于特殊用途的地下空间使用权评估,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某城市中心广场地下通道的出让,用途用于连通中心广场地下停车场和对面地下商城。做为通道,这很难独立测算出其经济价值。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建议综合考虑停车场和地下商场的总体收益,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得出未开通通道前和开通后产生的收益变化值,以此做为改变规划增建地下通道的收益,再测算出其地价。这一方法在很多城市改造及城市开发引起的土地利用权益人权益损害的价值评估等司法项目鉴定中有实践运用,并富有成效。另一方面地下通道评估也可用交通用地基准地价体系进行地下空间修正得出其价格。

参考文献:

【1】关宝树.地下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朱建明,王树理等.地下空间设计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