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十篇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十篇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00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1

科学思维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维,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中医药学既有自然科学医学的特性,同时也兼容人文科学的特征。中医药科学思维特征主要包括以人为本,强调在人的基础上研究疾病的分类、发展、干预措施;重视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强调用相互关系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人的生理病理过程,用调整的途径和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当代生物医学也正向着整体医学方向发展,强调人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系统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当代生物医学的创新与发展。鉴于中医药学的科学思维特点与当代生物医学朝向有较高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因此利用中医药科学思维,结合生物医学朝向和新技术,当能推动生物医学的创新性发展。

1中医药辨证论治理论思维与疾病证候再分类

疾病证候分类是在现代医学对疾病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收集所有的中医证候信息,明确中医证候信息之间的关联,利用这些关联对疾病患者进行再次的证候分类,为患者提供更为细化的诊断,为获得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分类学依据。传统中医学利用辨证论治理论对四诊收集的信息进行证候分类,也是目前中医临床诊断的主要模式。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针对某一特定疾病,在收集中医四诊信息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证候分类。例如,我们先前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了分类分析,发现Ra患者常出现的主要中医症状可以分类为4个主要成分因子,分别反映关节局部病情以及中医证候分类中寒证、虚证、热证的症状,与中医传统证候分类规律基本一致,一方面说明中医四诊信息在疾病表型方面的规律性,同时也证明了Ra中医证候分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1、2]。当证候分类与某一疾病结合时,证候分类的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就有可能被阐明。Ra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在寒证和热证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慢性胃炎症状组合与黏膜免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关系[3];利用“组”学研究平台和系统生物学技术,发现中医寒证和热证Ra患者的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信息的差异[4、5],均提示证候分类的生物学基础将促进中医证候分类的研究,同时也推动当代生物医学的分类学研究与发展。病证结合作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疾病证候分类方法应该得到广泛的科学应用。利用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分析、决策树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有效与无效病例的中医证候信息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对于类似虚证的Ra患者更有效,而西药组合疗法更适合于类似寒证的Ra患者,这些结果为通过中医证候分类寻找适应症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提供了依据[6、7]。中药的运用与中医证候分类密切相关,中药药效作用一定是在特定证候情况下才能展示。针对不同证候的6种方剂,在胶原免疫性关节炎动物身上显示各自有作用特点的药效机制[8]。同样,中药安全性评价也应该考虑到,许多药物对健康者来说可能是有毒的、不安全的,但是对于具有特定证候的患者来说,则可能是有效的、安全的。“对证”用药是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特征。因此,中药安全性评价要考虑到证候分类的因素。中医学利用证候分类注重将药物运用于适合的患者,临床试验如果能够找到药物的精确适应症,药物的疗效才能真正被反映出来[9]。药物的临床疗效不仅依赖于随机或重复临床试验取得的有效率,更重要的依赖于通过连续多次临床试验所获得的更为精确的药物使用适应症。随着药物精确适应症的明确限定,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新”药[10]。疾病证候分类研究不仅对发展中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现代疾病医学研究的创新也具有指导作用。根据中医对Ra后期的证候分类主要是血瘀和虚证,结合中医血瘀与血小板数量、虚证与黏膜免疫的相关关系,我们发现Ra后期的关节软骨破坏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存在相关关系[11、12]。另外,不同疾病之间可能存在同一证候,即“异病同证”现象提示:不同疾病之间可能存在某一特定方面的相似性。我们从pUBmeD数据库中收集相关数据,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发现Ra与溃疡性结肠炎、哮喘和大便秘结之间在生物学通路方面存在一些相似性。

2中药复方药物组合与多成分多靶点药理途径分析

多成分是中药特点,因此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药理作用是中药方剂的药效学特征。中药方剂配伍理论是中医药治疗学的关键理论。药对是中药复方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丹参和田七是活血化瘀的主要药对,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关节炎、糖尿病等许多疾病出现血瘀证候的患者。应用文本挖掘方法,收集pUBmeD相关中药药效和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文本挖掘,我们同样发现一些有潜在价值的该药对的药理作用网络。在冠心病文本挖掘的发病相关指标潜在网络的基础上,与中药丹参和田七药理作用潜在网络比对,我们发现众多的该药对的作用网络(图1)。根据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该药对丹参和田七也可用于具有血瘀证候的Ra和糖尿病的治疗,同样我们在建立Ra和糖尿病发病相关指标潜在网络的基础上,与中药丹参和田七药理作用潜在网络比对,也发现该药对用于同时治疗2种或3种疾病(Ra和糖尿病,加上冠心病)的作用特征的潜在网络(图2、3)。

3中医诊疗的个体化朝向与个案研究分析

中医药的医案记载是中医药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辨证论治的中医药诊疗个体化朝向,符合医学发展的潮流,因此个案分析方法在中医药研究方法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随机对照盲法临床试验从群体水平代替了个人经验的总结,统计学分析方法代替了个体医生的分析方法,使得医学临床结果更加可信、更易推广;但是医疗本身的目的应该是以人为本,重点研究患病的人,而不是患者的病。从群体得出的有效率是可以推广、可以相信的结果,是一种最佳治疗方案的探索和发现。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治疗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有效和无效。有效率的高低只能对于群体,对个体的患者来说,群体性只有一种参考价值,因此对个体医案进行分析更加符合患者的现实情况,更能反映医学本身的目的。不仅如此,具体的临床实践本身非常复杂,有时显示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疾病的复杂性和干预方式的复杂性都是临床个体化特征的表现。疾病的复杂性使得患者难于随机,干预措施的复杂性使得难于重复。中医药的证候分类类似当代疾病诊断方法,但更加复杂,中医药的复方治疗类似当代医学的药物治疗,但成分也更加复杂,组合方式更加多样(包括中西药物的组合)。中医药临床实践的这些特征要求重视中医药个案分析方法,因此与现代需求接轨的中医药个案分析方法的研究显示出高度的必要性。#p#分页标题#e#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2

英国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这一理念,并通过不断地改进与演变而形成为一种思维工具并被广泛运用。思维导图强调综合运用图像、文字、色彩以及节奏等元素来梳理相关知识点,进而形成网络性知识架构,辅以放射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模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2]。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零散的知识点,进而发现事物内在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与记忆。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基础

作为被广泛应用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具有良好地生理及心理优势,尤其是在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方面。思维导图通过运用多种元素来反映知识点之间的动态关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思维中心”,由此再次发散形成知识点关联[3]。充分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特点将有利于其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1.思维的形象化与具体化

信息在大脑中的记录与呈现方式称为知识表征,表征形式由知识类型所决定,不同的表征形式被称作编码,而编码反映的信息被看作是表征的内涵。思维导图在形成过程中,结合了图片、色彩、节奏及文字符号等元素,目的是将零散及抽象的对象以形象、直观地方式进行呈现,进而提高知识的可接纳度与可被理解程度,增强理解性记忆[4]。

2.有助于思路的理顺与逻辑的合理化

思维导图形成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是中心思想的确立,通过确定中心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导向形成,避免由于零散知识点过多而无从下手的情况出现[5]。此外,思维导图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养成以及培养学生的发现知识点相互间关联的能力。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理顺了知识点的关系与内在逻辑,促使其分析零散地知识点并进行归纳与整理,形成较好地逻辑关系,达到理解、比较及记忆知识点的目的。

3.有助于知识点总结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维导图的形成过程即是学生归纳总结的过程,也是知识点网络化的过程,促使其发散思维的养成,增强其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现代教学目标尤其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较难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而思维导图尤其强调发现知识点及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在这个过程中极其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6]。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体会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其综合归纳零散繁杂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相互比较,更为直观地理解相关知识。

1.将微生物学知识点系统化,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医学微生物学的最大特点是病原体多,知识点琐碎,学生记忆较困难。因此,思维导图的形成对学生总结与比较知识点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通过整理相关知识点,一方面,教师对所讲授内容易于从整体把握并系统化,能够促使教师的授课形成系统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形成思维导图时,易于比较不同病原体间的相同与差异,能更准确地把握关键点以及理解病原体的致病机制等,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2.增进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在形成思维导图时,我们采取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能力。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积极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其比较不同的病原体,进而将异同点以各种形式反映在思维导图上;此外,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督促学生学会自我归纳与总结,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良性互动,真正做到“教”与“学”相长。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3

【关键词】数学建模生物信息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14-01

1.引言

生物信息学是融合生命科学与数理科学的一门新兴学科[1]。1995年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第一个五年总结报告中对生物信息学的定义是:“它是一门研究包括生物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分发、分析和解释等在内的所有方面,并综合运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生物学的各种工具,来阐明和理解大量数据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的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信息学的研究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它已广泛的渗透到生物、医药、农业、环境等各个相关研究领域中,成为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

数学建模是一门综合多门学科知识,集应用与能力培养为一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学科[2]。生物信息学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完基本的数理知识以及生物信息学专业基础课后,通过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跨越;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进一步检验和完善理论的过程。本文对数学建模在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的开展及具体的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今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实践与探索

在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的数学建模教学中,我们旨在通过体现学科特点的模型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2.1精选模型,体现学科特点

在数学建模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学习已有的数学模型来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包括问题的分析、模型的假设、模型的建立、模型的求解与分析以及后续的模型检验与应用等。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模型成为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在选择数学模型时,除了注重模型需具有简洁性和趣味性[3]以外,我们特别选择了能够体现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特点的模型,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结合。如Dna序列分类模型、人类癌症基因预测模型、人类疾病网络模型等。此外,在选择这些模型时注意建立的模型具有阶梯性,即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以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给定的实际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最简单的模型,然后分析模型的局限性及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找策略改进模型,如此形成一种阶梯式的建模过程,最终使得建立的模型越来越接近实际问题,达到完善的地步。例如,对于Dna序列分类模型(200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试题),我们可以先后构建特征密码子概率分布判别模型、图论最小生成树模型以及向量空间直观判别模型,这三个模型体现了模型逐步升级的过程。

2.2逐步引导,培养学生建模思维

数学建模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这对于刚刚接触建模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需要逐步引导他们,培养建模思维。我们主要借助于具有阶梯性的数学模型、多媒体教学,通过讲解和讨论穿插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

仍以Dna序列分类模型为例,对于给定的已知类别的序列和待分类的人工序列(序列较短)及自然序列(序列较长),首先想到的是从已知类别中提取特征,用特征对未知序列进行分类。通过讨论,大部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选取序列中atGC四个碱基的含量作为特征,但是这个特征很粗,结果发现很多序列用这个特征无法分类。接下来学生想到用密码子,对64个密码子进行分析提取特征,结果显示此种特征对人工序列得到较好的分类效果,但不适用于自然序列。随后基于上面的结果,进一步应用图论中的最小生成树模型解决问题,发现分类效果较好。此外,在讨论中,有学生也提到了应用“与已知类别特征相近的物质归到一类”的思想,运用二维向量夹角余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分类效果优于前两种方法。在学习模型的过程中,我们边讲解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环环相扣,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引人入胜,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建模思维。

2.3教研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理论用于指导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在学习完别人建立的模型之后,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正所谓的“依葫芦画瓢”。我们本着寓研于教,教研结合的思想,将科研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融入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我们精选具有生物信息学专业特点、体现学科前沿的两个实际问题作为建模试题,让学生三人一组以论文形式完成。如我们选取了给药方案(较简单)和人类癌症miRna预测(较复杂)两个实际问题作为建模试题。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实验课的时间进行完成,较复杂的问题以作业形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并将两次建模的成绩作为学生本门课程的最后成绩。

这种考核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而且让他们体会到之前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的意义所在。此外,学生们对科研问题创造性的思维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为我们生物信息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也为学生后续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小结

笔者根据自己在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措施。本着寓研于教,教研结合的思想,通过精选体现学科特点的模型,采取讲解和讨论穿插的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利用建模试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生物信息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生物信息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将更加富有挑战性,我们将根据科学发展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修订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提高生物信息学专业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霞,李亦学,廖飞.生物信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4

山西医科大学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在全国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学校既要向国家输送高级专门人才,又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城乡培养一大批实用型的医学人才。自2002年起,学校开始探索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取了一些措施。2006年,教育部第一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之后,深刻认识到当前医学教育普遍存在医学生职业胜任力的研究与实践不足;当今医学不缺少科学技术,独缺人文关怀;医学技术只有与医学人文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成就医学。为适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系统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于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的临床医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即为其中的一个重点。

二、改革思路

1、胜任力特征与模型研究

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符合区域社会发展需求;既要有特征模型或理论框架,又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有改革的重点。因此,学校在论证分析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依据为中国医学教育标准与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meR)60条: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模型则以主题的方式诠释文本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将表征的有意义的描述推断出准确意义的特征,建立胜任力特征模型。

2、实施步骤

先依据医学教育标准分解提取胜任力特征,后建立理论框架;而后结合区域社会发展实际,从医师角度开展实证研究,印证医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临床类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的薄弱环节,设计交叉融合的模块,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胜任力培养体系。项目实施过程中,边总结,边完善。

3、阶段性工作

一是根据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结果,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结构、文化道德素质、工作状况、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进行分析;二是对学校前期开展的山西省四区一县(太原市迎泽、杏花岭、尖草坪、万柏林区和娄烦县)的卫生需求调查数据进行了再分析,了解了城乡医疗机构对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和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期望要求[2];三是针对区域医疗服务特点,开展了医师职业胜任力实证研究,采用主题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相结合,从山西省各级医院抽样对医师进行调查,研究认为职业胜任力特征应包括人际关系能力、专业基本素质、职业发展能力、个人发展能力、心理特质五大类,并对每类进行了诠释[3],佐证了本项目的构想;三是对照医学教育标准,结合胜任力特征与模型,构建了知识课程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4],并从中凝练提取了职业胜任力培养的重点。通过以上过程,职业胜任力培养改革思路逐渐明晰,并且得以推广应用,概括为:以职业精神为先导,构建系统性素质教育体系,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以桥梁课程建设为纽带,提高医学生知识转化能力;以四项训练为重点,提升临床医学生综合技能。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依托,相互交叉融合,构成了“三维多元化职业胜任力”培养体系。

三、改革措施与成效

职业胜任力的培养贯穿教育始终,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有工作重点,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在医学教育中凸显成效。

1、五种措施并举,深化系统性素质养成

当今医学不缺少科学技术,独缺人文关怀。医学技术只有与医学人文有机结合,才能最终成就医学。只有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和社会素质的教育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的要素才能真正融入医学科学和技术领域,而且这种素质教育需要系统性地进行,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在教育改革中始终将医学人文素质养成作为改革重点,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性素质教育体系。①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主编出版国内首部《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概论》教材,在2002级试用,2003和2004级正式使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全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②实施预防、教育、咨询、治疗四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健康中心,专兼队伍结合,大一、大二侧重自我成长训练,大三、大四侧重医学心理与医患关系教育,大四、大五侧重职业心理适应教育,培养应对医学这个高风险、高压力职业的心理调节策略,成为山西省首家示范中心,近10多年无一起恶性事件发生。③依托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及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举办三届医学人文周。以走进医学人文、重新审视医学为主题,设置医学人文论坛、影展、画展、对话、征文等版块,国内多数知名医学人文专家和校内众多医学专家到场,8000余名学生参与,汇编成果5册,选录征文200多篇,唤醒了医学人文意识,深化了医学人文认知,强化了医学人文自觉,推进了医学人文发展。④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自2004年起,每年评审一次,截止2011年,共投入361.05万元,已立项979个,参与学生8117人,参与教师3000多人次,共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奖46项。其中获第七届“挑战杯”银奖,创山西历史最好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新热情,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能力。⑤开展“绿色通道”导诊活动。自1998级开始,临床医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从二年级起,利用课余时间,有组织的到医院急诊室导诊,要求书写日记,其中生动感人的导诊故事精品已结集为《真诚与感动-医学生导诊随记》正式出版。

2、搭建三座桥梁,提升知识转化能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校构建桥梁课程,架设了从医学基础课到临床专业课的桥梁,从临床技能升华为综合能力的桥梁,从临床医学生成为职业医师的桥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①从基础到临床的过渡课程整合。根据“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注重素质和发展个性”的原则,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②在实施过程中构建桥梁课程并据其特点,以单项能力培养为基础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以培养临床医师应具备的技能、人文关怀和团队精神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根本,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为重点,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相对完整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桥梁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③按照课程设置要求,目前已开设的实践/实验项目达60余项,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影像学、急救医学、危重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耳鼻喉科学、眼科学、护理学等。涵盖临床基本技能和各专科技能实验室,构建了从“理论指导—模拟教学—动物实训—强化模拟—临床体验”一体化实践教学桥梁课程体系。④创建了临床实训中心(模拟医院),构建技能训练模块,开展医学模拟教育。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操作能力为目的,融入职业素质训练,强化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推广医学教育标准教育理念,最终使学生逐步完成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能力、模式化思维向集成创新思维、临床医学生向职业医生的转换[5]。

3、强化四项训练,提升学生综合技能

在2011年第二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上,山西医科大学荣获一等奖,也是一等奖获奖单位中两个地方医学院校之一;2012年,获得华北赛区第一名;之后在2013年再获殊荣,继续斩获全国一等奖,成为目前三次参加、两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的唯一地方院校。成绩的获得与学校对临床医学生职业胜任力能力培养的重视和体系的构建不无关系。当前,社会对健康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提升,国内外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医学教育标准的推出,要求医学生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训练[6]。学校在职业胜任力培养中,将临床技能训练、社区与基层实践、专业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环节进行系统训练,强化医学生专业实践与服务能力,使医学生尽快适应向职业医生的转换。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例,学校建设了功能齐全的综合性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是目前国内建设较早的设备全面、功能较为完善的医学模拟中心,并已具有一定模拟医院特点,入选国内19家之一的临床技能类部级示范实验室,为山西省执业医师临床技能考试中心。学校临床技能实训中心除承担专业学习阶段的临床技能训练外,每年还定期组织两期“标准化病人”和“心肺复苏”等培训班。以临床专业为主,从低年级学生开始,同时吸纳非临床专业学生进行训练,每年培训近500人次,可见临床技能大赛的获奖得益于全面培训和层层遴选的基础。

四、结语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5

寻古典气功理论之源

科研从来都不是闭门造车,刘天君教授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断的学习。他1985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方剂学硕士学位。1988年于华西医科大学进修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1997~1999年参加中德高级心理咨询师连续培训项目。2003年赴德国海德堡、图宾根,科隆大学做心理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外学术交流的经历大大开拓了他的视野。多年来,刘天君教授一直从事中医气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招收针灸推拿专业气功方向的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的首批心理督导师之一。他主编的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气功学》为高等中医院校的教科书。

近年来,他注重从科研入手为中医气功学的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术源头上,他的研究团队瞄准了中医古籍《诸病源候论》。该书为隋朝太医令巢元方所编著,其重要成就在于对“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中医分类与描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著作。全书没有记载一方一药,却留下289条导引法,分布于156条病候中。导引法即是医学气功的古称,重在以动作、呼吸调整内在的气机运行,能够充分调动人体自身固有的康复能力。然而自《诸病源候论》成书一千多年以来,尽管有人对其中的导引法做过专门的辑录――清代有廖平《巢氏宣导法》,现代亦有丁光迪《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研究》,以及赵邦柱《古代气功治病法~诸病源候论导引新解》等,但在整理其功理、编创其功法上的深入系统性尚嫌不足。

刘天君教授携课题组对《诸病源候论》导引法的研究颇具新意。其团队先从基本条文对导引动作的阐述入手,参考相关文献,以求最大程度复原书中所记载的导引法原貌,并用真人模拟拍摄为音像资料。进一步,针对于现代社会常见的约10种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依据已整理出来的导引动作资料,编创一系列适合现代人学练的导引功法,以便于推广使用。在整理、编创的研究工作中,其团队还对导引法中所蕴含的导引原理与动作设计规律进行挖掘、总结,努力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为辩证施功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和思路,为中医气功学的现代化研究从源头上引来了活水。

探现代气功科研之基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刘天君教授即专注于气功及传统健身方法的现代科学基础研究,尤其注重其心身操作过程,至今已完成多项科研课题。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先后主持的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气功锻炼中具象思维的脑电及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少林禅修功夫内外双向设计的生理心理实验研究”。

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过程。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研究气功的调心操作过程,需要从思维形式八手。然而,由于气功锻炼过程中的思维形式有其独特性,现代心理学所阐述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不足以揭示气功调心的心理操作特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刘天君教授经20余年的反复论证和实验,在对国内外气功科研的深刻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结合现代心理学与中医气功学,提炼出了“具象思维”这一包含着东方特色的,全新的心理学概念,并进行了实验科学的验证。“具象思维是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形式。具象思维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它既是气功锻炼过程中的主要思维形式,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因此,从实验科学的角度确定具象思维形式的独立性,既对气功调心的心理操作过程的研究具有奠基意义,也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对于这一原创性发现,刘天君教授认为是东方传统深层意识活动研究在现代的发展。

“气功锻炼中具象思维的脑电及相关心理生理特征研究”由刘天君教授主持,是国内外第一个对具象思维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的课题。该研究立足于确定具象思维独立性,从思维形式上区别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通过脑电资料提供的差异和变化,初步探寻具象思维的脑电分布特征。在受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支持的这一项目中,课题组按照制订好的各项标准,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大学生受试者69人,其中,男性28人,女性41人。通过一系列的思维作业培训后,根据实验规程和技术路线,运用日本产mR-31型脑电图仪,按照实验设计的11个步骤,对每个受试者开展了3个思维主题各进行三种思维形式作业的同步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出三种思维形式在e频带、a频带、B频带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以B频带和a频带最显著,故二者是区别三种思维形式的差异频带。在0频带和a1频带,三种思维形式并列,而无线叉,界限清楚,在B2频带,具象思维形式与形象思维形式有明显差异。同时,不同思维主题对同一种思维形式均不构成影响。“具象思维形式、形象思维形式、抽象思维形式之间相互独立,具象思维形式是独立于形象思维形式和抽象思维形式之外的思维形式。”刘天君教授如是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学术意义。

2008年,刘天君教授又承担了进入新世纪以来气功学学术领域唯一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少林禅修功夫内外双向设计的生理心理实验研究”。“从中医气功学角度讲,禅修过程中实现的调身、调息和调心的合一,有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外炼筋骨皮,内炼精气神,使经络通畅,正气充盈。”在该项目的研究中,刘天君教授采用自己提出的“双向设计,关联检测,相互释义”的气功实验方法,以脑电图检测为主要手段,探讨禅修过程中不同意识操作状态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了僧人禅修静坐与普通人模拟操作在脑电活动上的差异显著。僧人禅修过程的脑活动特征,为非病理性的高功率低耗氧状态,优势频率在6544―6313Hz,绝对功率在额区、顶区和枕正中区较高,颞区略低,是稳定的脑活动,明显有异于对照的普通人模拟操作组。此结果说明了禅修过程对脑功能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可提高脑活动效率,促进全脑平衡发展。该项目已不仅为中医的“治未病”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是一项别开生面的佛学科研。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6

[关键词]胜任力;口腔医学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doi]10.7518/hxkq.2013.01.026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将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更好地适应了中国卫生医疗事业对于医学人才的需求。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手段已在诸多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笔者将基于胜任力的管理理论引入口腔医学生的本科培养模式之中,并结合口腔医学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的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究,提出了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本科精英培养新模式。

1胜任力概述

胜任力一词,来源于英语中的“competency”,其原意是能力、技能。被誉为“胜任力研究之父”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在1973年最早将胜任力的理念引入学术界[1]。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

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特征。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胜任力的这一内涵被不断拓展,也被广泛地应用于除人力资源管理外的其他领域。

从大学口腔医学生培养的角度来看,胜任力可以概括为口腔医学生在毕业之后的某个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的绩优者所具备的可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行为特征,是判断一名学生是否能够胜任未来某项工作的特质,是决定并区别未来业绩好坏差异的个人特征。胜任力的特征中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则是需要后天培养形成的。在本科教育阶段,高等学校或教育机构应该着重培养后天特征,结合人才市场用人需求,站在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立场上,有意识地规划和设计培养其胜任力,从而确保受教育的口腔医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进入该行业的胜任能力[2]。

2口腔医学生胜任力培养的特点

口腔医学生的胜任力培养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主要是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这与企业员工的胜任力培养截然不同,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性。同时今后还要面对口腔医疗临床实践,因此除注重对学生的口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之外,还需同时注意对学生抗压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兼顾学生的个性培养,以便培养出术业有专攻且素质全面的口腔医学生。

笔者认为学生的胜任力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表现在外的表面层,体现在口腔专业知识技能、思维集中力、收集信息的能力等,这些知识、能力与行为易被培养和评价;二是潜在层,如发散型思维、挑战风险的意愿与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相对不易被挖掘与感知,被认为是人的“潜能”;在潜在层与表面层之间还应存在着一个中间层,中间层的胜任力介于表象和潜在的能力之间,这种能力就是本科胜任力培养的着重点,如口腔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等[3]。

3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口腔医学生培养模式

口腔医学生的胜任力培养应当侧重学生中间层能力的培养。而在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结构亟待转型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口腔医学生胜任力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3.1对口腔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也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应对经济全球化下严酷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升综合国力,就必须要拥有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技术,依靠创新性人才。

口腔医学生虽然仍处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和积累,但也不能忽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即便是口腔医学生阶段的创造活动很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新颖产物,他们的创新可能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但就学生个体而言却是具有首创的意义。

3.2对口腔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随着中国口腔医学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原本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有相当部分从原有的理论研究或创新型人员转向产业一线的应用型人员。产业应用型人员需要能够很好地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要胜任这类应用性工作,口腔医学生需要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从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口腔医学生实训、实习环节的教学实施,使口腔医学生既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善于将书本知识或其他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效益[4]。这样培养的口腔医学生才能真正与社会需求

相符合,口腔医学生的实践素质提高了,才能使高校成为促进口腔医疗事业发展的有利推手。因此应当在本科阶段多举行有创新意义的竞赛、活动等,鼓励口腔医学生进行大胆的探索。

3.3对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医学作为一个古老的学科,为人类的生存与安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人们的心目中,医生一直是一个恪守誓言、富于同情心、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服务于民众的受人尊重的社会职业。人们也一直认为,医学的职业精神会通过医学教育传承给医学生,医生在服务于大众的社会实践中会秉承与践行这种价值观和责任感[5]。然而,近几十年来,社会民

众常谴责医学界偏离了职业精神、违背了伦理规则。因此,对于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职业精神及医风医德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不仅要培养出医技精湛的医生,更要培养出品格高尚的仁者。

4基于口腔医学本科生胜任力培养的实践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具体如下。

4.1通过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创新胜任力

的培养,全覆盖胜任力内涵

首先,打破以前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分离的模式,创建“一贯制”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改革,在培养全程中引入专业知识学习,开展早期接触、反复接触临床教学改革等,加强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方面的胜任力培养。

通过引入早期接触、反复接触科研环节,培养创新理念和能力,并实行了创新班主任辅导低年级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多段式”导师制和大学生科研计划等项目,同时开设科研设计训练课程,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应用等职业发展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根据国情、校情,循序推进教育国际化,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丰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通过建设

国际化口腔专业全英文课程、邀请国际医学大师进本科生课堂、开展国际交流营、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等举措,营造教育国际化的学术氛围,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树立成就导向、学习国际先进学术知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等各方面胜任力的培养搭建了国际化平台。

4.2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胜任力培养

组织出台口腔医学各科实践教学标准。依托四川大学新增的“实践及国际课程周”课程,设立了临床技能训练、科研能力提升、国际视野拓展、社会实践锻炼四大教学模块,保证参与学时的个性化选择,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索能力、辨析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结合多段式导师制及创新班机制,由各科学术带头人牵头、优秀的导师指导,自主开展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国家及学校“三大实验计划”,使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

组织影响大、参与面广的“林则杯”口腔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独立创新思想和持之以恒精神;通过“三馆一廊一杂志”即:“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标本陈列馆”、“图书馆”、“华西口腔校友长廊”、“《中国口腔医学信息》杂志学生采编部”的持续建设工作,同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华西医院为平台建设示范实习、实训基地,训练了学生的医疗技术,更是强化了对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全方位提升了学生对口腔医疗岗位的实践能力,拓展了实习范围。兼顾口腔医学生的职业特点,除在常规的业务科室轮转外,还在消毒供应室、制作中心等科室实习,实现口腔人才的全面发展。

4.3弘扬医学职业精神,塑造高尚人格胜任力

弘扬作为灵魂的医学职业精神,倡导的是人文医学的回归,向医学科学、医学教育注入人文精神,使之体现出应有的人文理念[6]。在教授临床技能的

同时抓好实习医生的医德教育,使学生在向医生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全面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7]。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开设了临床前技能培训课程,完全模拟临床实景,同学们通过医生与患者的角色扮演,体验换位思考,全面了解接诊患者的全过程,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医患沟通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以医生的身份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能力。华西口腔医学院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在平时的临床实习接诊过程中,时刻重视对实习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是口腔医学生医德教育工作最广泛、最基本的途径。

5结束语

对于中国医疗事业单位来说,每一名口腔医学生都是各个高校培养的“产品”,而评价这个“产品”的核心标准之一就是其能否胜任工作岗位。本文从胜任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口腔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及口腔医学生胜任力培养的三个要素,并总结了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对口腔医学精英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DC.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

gence”[J].ampsychol,1973,28(1):1-14.

[2]胡颍,徐刚.基于胜任素质的大学生能力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

2007(3):179.

HuYing,XuGang.Competence-basedabilitycultivationforcol-

legestudent[J].ChinaCollectiveeconomy,2007(3):179.

[3]贝.胜任素质理念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8,30(5):98-101.

ChuBei.anenlightenmentofcompetencetotalenttrainingincol-

leges[J].JningboUniversity:educationedition,2008,30(5):98-

101.

[4]郭朝晖,曹欢.胜任力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合作经

济与科技,2011(412):102-103.

GuoChaohui,CaoHuan.Cultivatinginnovativecollegetalentswith

competenceasthefocus[J].Co-operativeeconomyScience,2011

(412):102-103.

[5]徐龙.加强社区全科医生教育和管理初探[J].实用全科医学,2006,

4(6):694.

XuLong.aprobeintotheeducationandadministrationofcom-

munitygeneralpractioners[J].appliedJGeneralpractice,2006,

4(6):694.

[6]于双成,金祥雷,于雅琴.美国医学教育改革三次浪潮的文化背

景及本质特征[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2):

11-14.

YuShuangcheng,JinXianglei,YuYaqin.analyzingthecultural

backgroundandbasiccharacteristicsofthreegenerationsofme-

dicaleducationreformsinUSa[J].medicinephilosophy:Huma-

nisticSocialmedicineedition,2011,32(12):11-14.

[7]郝福良,张旭东,董玉英,等.加强医德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口腔

医师[J].医学教育探索,2010,9(6):821-822.

HaoFuliang,ZhangXudong,DongYuying,etal.enhancingme-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7

关键词:创新教育临床医学可持续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历史使命。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教育,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振兴、发展的动力源泉。江泽民同志的精辟论断,推动了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席卷全国的开展创新教育浪潮。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开展创新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各级各类、各专业学者、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热情空前高涨,并纷纷在学刊学报杂志上发表研究和实践成果。创新教育研究与创新教育实践,在我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水平,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1.创新教育理论研究最新进展情况。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思想教育、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许多学者是通过对东西方成功的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来探讨、研究创新教育的。西方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支持鼓励学生个别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开放式学习空间,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信息运用能力。但更多的学者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进一步优化,实现教学过程要素的转变:

首先,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由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其次,是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再次,是媒体作用的转变,媒体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最后,教学过程也发生深刻转变,由讲解说明为主体的进程转变为情景创设、问题探究、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

简单一点说,从教师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包含四大特征:语言能力特征(形体语言、口语语言)、表达能力特征(表达语言、板书表达、媒体表达)师生互动特征、启发预见特征;从学生角度来看,创新教育表现为四大主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从教学管理者来看,创新教育包含两大管理:创新教育过程管理、终末效果质量评价管理。

2.我院的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如院校文化情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手段,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知识的主体称作“学习者(learner)”而不是“学生”(student)。把学习知识的主体尊为主人地位,是因为在知识面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在知识面前,教师既“教”且“学”,学生既“学”也能参加“教”。这与创新教育的显著特征———“师生互动”是一致的。我们在以东西方院校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本院的具体情况,以研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们自身的理论研讨,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进行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2.1我院本科生临床医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本科生教学水平是体现一个教学医院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主要涉及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水平、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水平、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水平三个方面。

2.1.1临床医学理论课教学。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知识教学过程分解为情景设计、问题探究、意义建构。这具有浓厚的机械论的味道,却极易为人所理解和掌握,也极富创新性见解。所以现代建构主义只能成为创新教育的一个理论框架,而不能成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特别强调教师的言语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启发预见为手段,实施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教学法中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以问题为中心,以症状为主线(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新循证医学教学法,打破常规教学法的局限,打破常规课程设置顺序,以症状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切入点,主线突出、目标明确地实施教学。由于新循证医学教学改革幅度大,涉及面广,困难和问题也较多,我们只在2001年儿科学教学中进行了试点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理论知识功底明显得到提高,临床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综合能力明显优于以往学生。目前,我们仍在深入研究新循证医学的实践结果,并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作进一步研讨。

问题式教学法。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近年来在教学界重新得到广泛重视。

问题式教学法将学生设置到复杂的、生动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师生互动、师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将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院已在内科学(心血管内科学、呼吸内科学、消化内科学等)、外科学(普通外科学、骨外科学、泌尿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临床医学学科教学中,广泛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启发预见,收到良好效果。

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仿真现实情景、达到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或达不到的一种教学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法是国际教育界最尖端、最前沿、最富发展前景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法,可广泛应用于医学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我院领导非常重视发展虚拟现实情景教学技术,计划斥资650-900万元(逐年投入)建立建设“教学数码港”,通过虚拟与现实交替、情景与空间交替、思维与技术交替、能力与实践交替,实现教学全数字化,并以新循证医学教学、问题式教学为教学主要手段,努力建成现代化的临床医学教学中心。

   2.1.2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

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见习带教教学过程中,强调和注重实施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目标是使学生在临床见习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思维与临床思维相结合,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目前,问题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各临床专业学科的见习带教教学中。

2.1.3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

临床医学实习,是一个医学生从学生成长为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在医学教学中,是具有相当重要地位的教学过程。

我院在实施临床医学实习带教教学中,特别强调和重视创新教育。主要采用以下手段: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方法。在见实习带教中,特别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实施教学。我院相关学科在见实习带教中,已全部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互动讨论教学法。互动讨论教学法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不固定物理空间,不固定场所,边讨论边学习。互动讨论教学法,尊重个体,教学实现个性化,空间、模式完全开放,学生更加主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互动讨论中显著提高。我院神经外科学学科、心血管病学学科、普通外科学科、儿科学科等学科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互动讨论教学法,创新教育收效显著。

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是由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资料检索,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形成创意。对于同样某一疾病,教师不引导、不暗示,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进行网上、图书馆相关资料查询,对病例和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诊疗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评讲。探究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我院主任、教授教学查房教学中,效果良好。

2.2我院研究生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在西方传统的教育界,一般把大学本科作为普及性教育,硕士学位研究作为创新性教育,而把博士学位研究作为精英性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普及,硕士学位研究在原有的创新性教育的基础上,也越来越向普及性教育靠拢。

我院非常重视研究生创新教育。作为普及性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注意运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等方面,重点进行教育培训;作为精英性的博士研究生教学,注意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大师型和精英型为培养方向,实施创新教育。

以神经外科学学科为例,三个学科带头人一共五个主研方向、十三个主攻课题、数十个子课题。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以实验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科研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实施创新教育;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注重以现代建构主义为理论框架,以综合医学理论水平、综合医学临床能力、综合医学最新创新和科研成果的整合能力、综合专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培养大师级顶尖医学专业人才。以神经医学专业前沿发展方向为目标,以神经医学专业尖端科技为发展方向,以顶尖专业课题为主攻方向,培养精英级顶尖神经医学专业人才。所以学科学术风气浓厚,学术思路活跃,学术方向广阔,学术进步明显,学术发展持续。

3.创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人才培养是教育界永恒的主题。创新教育,以其个性化、开发式、创新性而更注重人才的培养。但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概念是双向性的,内涵包括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学生的培养。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临床综合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创新型师资人才。而创新型师资人才既是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3.1创新型师资人才的培养。

我们注意到,创新教育主题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界限是很模糊的。创新教育是由创新型师资人才进行实施的,而教师本人就处在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所以开展创新教育的第一步是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

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不可能一蹉而就。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开展创新教学、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创新型师资人才,是由其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教学能力、上进心、学科学术氛围和“悟性”等六个方面不断进步提高而生长出来的。

我们在创新型师资人才培养中,主要依靠舆论造势、营造情景、创造条件和选拔重用等手段,使创新型师资人才首先脱颖而出,并带动、引导其他教师逐步成长。

舆论造势就是通过院大会、院周会等会议形式和下发文件等文字宣传等形式,鼓励、宣传创新教育,表扬表彰开展创新教育的先进学科和先进个人,在全院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创新教育造势。

营造情景就是鼓励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内带头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提倡、鼓励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创造条件就是给热衷创新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教师,提供、创造良好的支持条件,在外出进修、学习和学术交流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优先考虑,从而促进创新教育理念在医院内部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选拔重用就是选拔重用开展创新教育成效显著、业务能力强的人才,直接在全院起示范表率作用。

3.2创新教育与医院可持续发展。

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开展创新教育,不仅对临床医学教学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也对医院本身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首先,开展创新教育与营造学术风气氛围密切相关。开展创新教育,必须有或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而创新型师资人才聚集,学科、医院的学术风气、学术氛围自然浓厚,医院学术活动活跃,医院可持续发展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8

关键词: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

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它是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人格、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五方面组成。从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来看,医学作为人类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其不仅仅是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承,更是医学人文素质的熏陶与个人自身修养的提升相结合的过程。

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其与人的社会、心理等特征以及环境、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医学具有一定的人文学科特征。医学教育只有不断开发创新才能促进医学学科的不断发展。而人是科学创造的动力源,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是科学态度的试金石,是科学途程的指路灯,又是科学应用的方向盘,其优劣高低决定了医学科学发展的质量和方向。[1]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1.人文科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教育应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充分结合,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探索和解决医学自身发展的问题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当前,一些医药院校的大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立体性的知识结构,创造精神不足,创造能力不强,所取得的成绩也多半是表面的、局部的,而不是从观念上的根本突破。

2.人文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动力源

创新离不开人的丰富的想象力。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的提高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丰富人的形象思维和哲学思维,有助于人们更广阔、更深刻地认识客观世界,促使人们创造性地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因此,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创造性思维得以产生的必备因素。

3.在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医学生的培养应注重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统一

在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特别强调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同工程技术的交叉研究,形成了适应新的科学、工业和文化发展的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培养出了一批富于创造力的各行业、各学科的带头人。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背景下,医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全方位的人文素质,这是未来社会医学生培养的方向。

二、当前医药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医药院校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是较好的,但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学生自身对知识结构的认识存在偏差,重专业技能轻人文修养的现象比较普遍。经对吉林医药学院2010级200名相关医药专业学生做的调查显示,在大学四年有参加科技创新作品竞赛打算的比例占28%,而在业余时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或选修相关人文素质方面课程的仅占5%,且大多学生选上人文素质课程也是抱着拿学分的态度,而没有真正领悟和体会人文素质课程的精髓。

从总体上看,学生主体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的,表现在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对求知和对人格培养的重视。但是,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的物化心理和实用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其人生目标往往比较迷茫、人生支柱有所偏颇、轻人品重金钱和权利的学生仍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

三、加强和改进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构建独具医药院校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

医药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文领域的专家,而是医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完善及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医药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完善学生的个性素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要根据科学的人文课程体系,调整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医学生必修的人文课程,而且要根据医学生的实际需要开设历史、文学、艺术、礼仪等人文学科课程;开设一些医学与人文交融的专业或课程,探索实施人文学科辅修专业制与双学位制,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构建具有医药院校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2]

2.校园文化建设服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感染大学师生,在引导思想、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推动大学精神形成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吉林医药学院的师生员工热衷于校园文化建设,相继成立了各种文体协会,这些协会的创立和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同时,校园文化活动应适当增加科技活动的投入和比例,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水平,逐步使科技创新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创新的焦点。

3.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创新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教育与医学教育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支持的,并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书本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实际中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为学生能够直接参与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因此,课堂教学要由“知识型”向“智能型”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的训练和指导,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引导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问题和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同时要重视师生的心灵沟通,增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力求在医学教育中有人文教育内容,在人文教育中有医学教育内容。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引导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医学科研能力。[3]

四、结语

在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形势下,在大学期间,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将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的融合到医学教育之中,以此来启发和引导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造就合格的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温汉雄.加强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9(6).

[2]曾艳.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实用预防医学,2008(2).

[3]郭娇,齐平,周泉.医药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药学教育,2008(5).

[4]安力彬,腾文龙,路来金.注重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6).

[5]韩海珍.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3(1).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9

[关键词]医学职业精神和谐医患关系特征

目前,医学职业精神已成为医学界和伦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医学职业精神自古有之,但这一命题的提出最早见于美国和欧洲国家发表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

医学职业精神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西方学者DavidRothman教授强调,职业精神的要义在于对病人利益的关注,医师的自我约束和积极参与将是职业精神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医疗自治权的获得是医学职业精神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

我国有学者将医学职业精神界定为:利他主义;维护本行业的技术水平;行业自治;服务社会等,提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也有将医学职业精神视为一种理想和信念,是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职业态度和职业准则。

作者认为,医学职业精神可概括为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是职业道德的升华的和最高境界。医学职业精神首先依赖医生的自律,但同时也需要来自外界的社会调控和他律,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二、医学职业精神的特征

西方学者DavidBlumenthal在《职业精神与弱势病人》中指出,西方“职业精神”一般有4个特征:①拥有并保持一种特殊的技能,此技能是社会认为有价值的;②专业团体成员自律的责任;③有特定道德与伦理标准的责任,置病人的利益于专业人士的个体利益至上;④站在病人个体的或集体的立场维护其医疗需要的责任。

笔者认为,我国现代医学职业精神应兼具促进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文关怀的特征。医学职业精神应体现出以下精神特征:

1.利他主义精神

利他主义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它要求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患者利益至上,切实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著名医家孙思邈就倡导:面对患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身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就是要有爱心,关怀病人,一切都能够从患者的疾病出发。同志曾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颂扬白求恩医生,“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2.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精神古已有之,战国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医学精神的基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是医学人道主义的萌芽。《外科正宗》中的《医家十要》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医德的人道主义精神。“贫穷之家,凡来看病,可不要他药钱,只当奉药。在遇贫难者,当尽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3.敬业精神

医学职业关系人命,任何一个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敬业精神,积极投身到医疗事业建设之中。在古代名医大师职业精神的光芒映射下,现代的医疗界更应将敬业精神发扬光大。“医圣”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十分热爱医药事业,重视临床实践,为了更好地开阔眼界,与同行交流,并到的都城行医。他时刻不忘自己的治病救人的使命,用高超的医术为无数人解除了病痛之苦。

4.献身精神

医学职业要求奉献精神,医务工作者应具备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身的精神。从神农尝百草开始,我国的医疗界就一直延续着这种为医学的献身精神。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为了“令民知所避就”,常到野地“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伏羲氏“画八卦”“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一拯夭枉焉”。“药王”孙思邈一生精心就医,德高望重,90岁还为人看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亲手治疗麻风病人600多例。2003年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医务工作者奋勇抗击病魔,争先冲在前线。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危险性每一个医务人员都非常清楚,但为了保障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与疫情进行抗争。

5.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医学职业精神重要特征,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命质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领域缺乏创新精神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医学事业关系民生,更应提倡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

6.团队精神

医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顺利开展医疗活动需要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亲密合作,各有分工但又团结协作,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集体力量的深度开发和展示。团队协作不仅仅是单个科室不同岗位之间人员的合作,也包括多科协作联合救治危重病人的团队合作,还有跨国籍、跨省份、跨医院之间的合作。

7.批判精神

医学职业精神发展至今,可谓内容广泛,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特征和医学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发挥医学职业精神在医疗界的推动作用。

医学人道主义精神要求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它是医学职业精神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利他主义精神体现出医学发展的目的,即为患者谋福利,患者利益至上,因此,它是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批判与创新精神是医学职业精神发展的动力,批判地继承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创新应体现出前瞻性从而使职业精神更具时代特征;协作与团队精神是践行医学职业精神的保障;献身精神是弘扬医学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在灾害和疾病来临时。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医患之间互相理解尊重、信任、融合的关系。它建立在共同战胜疾病的价值追求目标之上,更加注重生命神圣、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它要求医务工作者伦理素养增强,注重医患沟通,尊重患者权利;并注重培育医患信任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医疗理念,以关爱生命、病人至上为核心价值观;他要求建立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管理。充分发扬医学职业精神有利于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原则,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提供强大的理论保障,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想基础和灵魂。

参考文献:

[1]张海洪.第三届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举行[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19

[2]车秀红,韩静,陈立志.浅谈当前医学专业精神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J].新医学学刊,2008,5(10):10.71

[3]王明旭,张文.促进医学职业精神建设优化医学的社会职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9―12

医学创新思维的特征篇10

关键词:辨证论治;阶段证候群;创新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05-1062-03

newDisscussionabout"Syndrom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

RUanShanming1,SHenminhe2

(1.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Hangzhou310053,Zhejiang,China;2.ZhejiangHospitalof

tCm,Hangzhou310006,Zhejiang,China

)

abstract:tocomparethedifferentsyndromedifferentiationsystembetweenexopathicfebrilediseasesandmiscellaneousdisease,anddrawofftheconceptofphaseChinesemedicineSyndromegroup,todividephaseChinesemedicineSyndromegrouptodominanceChinesemedicineSyndromegroup,recessiveChinesemedicineSyndromegroupandpossibleChinesemedicineSyndromegroup.toinvestigatethese,wecanknowtheChinesemedicineSyndromerelevanceofthedifferentdiseaseandtodirectthedevelopmentofchinesemedicalscience.

Keywords:syndrom;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phaseChinesemedicinesyndromegroup;innovation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特色和精髓,其对于临床中医师提高疗效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然目前绝大多数疾病的辨证分型,不根据疾病病性演变,不根据疾病所处之阶段针对性的用药,不根据疾病将要进展的方向进行预防,将活生生的中医之辨证论治,变的死板硬套。笔者建议应当重新审论“辨证论治”,使其真正有效地指导临床,从而使中医重新焕发新的生机。

1“辨证论治”误人匪浅

“辨证论治”是所有中医师在诊治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它是治疗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目前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首先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纲领,再确定辨证的具体要素,然后形成完整准确的证名。

然而目前的辨证思路,无论是外感时病或内伤杂病,常常被禁锢在将某种疾病分为几种证候,然后一种证候对应一个治则,一个方剂,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症状的加减施治,这种模仿张仲景时代通过“证、治、效”而达到最终“方证”的形成模式,却以不变应万变的“静止”的辨证方式为主导思想,实属貌似神非,无异于邯郸学步。

因为中医讲究的是个体化治疗,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研究,就很难开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这种辨证论治的思路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它一开始就立足于脏腑辨证这一以病位为主的辨证方法,再去涉及八纲辨证,或者有些人干脆省略了八纲辨证,这种辨证方式已经向西医的辨病施治的模式靠拢,但是因为证候的变化多端,难以用一个证型去套用,故很多人尤其是西学中的医师就很难感悟其中的奥妙,弄到最后是,自己用药不精,还怪中医不行。其二,这种辨证的证候分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病情的轻重程度,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疾病的预后及转归情况,比如对于湿阻的分型目前为湿困脾胃、湿热中阻和脾虚湿滞3型,根据这种辨证就不知道湿困脾胃是湿热中阻的进展还是它的转佳,抑或是其相同程度不同证候的征象。此外,中医的证候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都有可能出现成千上万种的证,根本无法用四五种证候分型去涵盖之,而目前的状况是,无论是临床上还是教学模式,统统灌输一种教条主义模式的教育,让中医在继承的过程中就已经变味,何谈创新之可能!

2动态研究医之精髓

笔者认为,中医目前的“辨证论治”模式亟待改革,它现在所处的模式已不再是其原来的涵义,真正意义上的“辨证论治”,其“证”的涵义就必须真正是在医理、哲理与临证实际相结合,代表疾病演变、转归的全过程,而不是跟所谓的“症”等同起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明确指出:证是“综合分析了各种症状和体征,对于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

自古溯今,有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以及针对伤寒所创立的六经辨证,针对温热病所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针对湿温病所创立的三焦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的重点是从“空间”位置上辨别所在的脏腑、经络,主要适用于“内伤杂病”的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都是从“时间(层次)”上区分病情的不同阶段、层次,这些都是适用于“外感时病”的辨证。但笔者发现,从时间层次上去区分病情的阶段、层次似乎更符合中医的道。

证候是由许多不同的要素所组成,具有高维性[1]。正是因为其高维性,符合疾病、非健康状态的特征;但也正是因为其这一特性,影响证候标准化、规范化[2]。郭蕾等[3]提出证候“内实外虚”、“动态时空”、“多维界面”的特征,刘保延等[4]指出“证候”是中医从治疗角度对人体运动状态和方式的概括和描述,其认为证候是在四诊感知,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理解以及临床经验判断综合而成,并将其划分为3个层次,即具体证候、类证候、理论证候,希望通过对证候层次性的分析来研究证候的诊断标准。张志斌等[5]提出构建辨证方法新体系,以证候要(因)素、应证组合为重要环节,并初步拟定29个证候因素,包括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气―内风、内寒、内火、内湿、内燥;气相关因素―气虚、气滞、气郁、气逆、气脱、气陷;血相关因素―血虚、血瘀、血脱、血燥、出血等。由此可见,较繁杂的证候系统而言,证候要素分类简单且易掌握,从证候要素入手来建立临床真正可行的证候诊断标准。并且提出以象为素,以候为证,降维升阶的方法去重新探寻辨证的方法体系。采用“降维”的办法,把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成较为简单的证候要素来研究,再采用“升阶”的办法,进行应证组合,即通过证候要素之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的组合,建立多维多阶的辨证方法新体系。这个新体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正符合证候复杂、多变、动态的特点。

目前单一疾病的辨证论治,不根据疾病病性演变,不根据疾病所处之阶段针对性的用药,不根据疾病将要进展的方向进行预防,将活生生的中医之辨证论治,变的死板老套。有言云:“读书不能死于句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现实生活也告诫我们,不能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但如今,中医却朝着这一方向前进,陷入自取灭亡的死胡同中。

3阶段证候医之所求

笔者认为,中医的创新之路亟待展开,对于中医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对于中医证候的研究、对于中药的药理学研究、对于中药的配伍研究……虽然都反映了中医人希望提高中医的治疗效果的精神,但现实告诉我们,成果虽有,但远远不够,因为变味了的辨证论治已经使当代的中医师误入歧途。笔者就此将自己所思考之“辨证论治”之思路与同道探讨。

中医“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的思路可以借鉴于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为什么从古至今,对于“内伤杂病”单一疾病的辨证分型可有成千上万种,为什么唯独这3个理论体系流传至今,因为它们都是根据病邪入侵的全过程,根据“阶段证候群”划分证候,从动态的角度去思索,从而进行辨证施治,真正代表中医学科发展和研究之路。早在80年代,裘沛然[6]提出温病只是伤寒的一部分,所以外感热病(包括伤寒与温病)的辨证论治都应统一于六经辨证;邓铁涛[7]则认为从建国以来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的资料来看,主要是采用了卫气营血辨证,因此应该将温病与伤寒统一于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下。他们两位虽然都各持己见,但都已经认识到辨证论治的真谛所在,即需要凭借“动态”的角度去观察证候的演变。

虽然每种病邪的性质不一,但是正邪斗争的过程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的一面,都是有着其所将进展演变的途径,虽然,其过程中会产生形形各种各样的证候,但就某一阶段,比方说温病中的卫分阶段,就绝不可能出现营分阶段的证候。因此,笔者提出就自己所领悟的辨证论治提出“阶段证候群”的概念。

所谓“阶段证候群”,是指在外感或内伤之后,机体阴阳失衡,以致产生正邪相争的一个过程,可以因体质、用药、环境等产生而改变进程,其所处某一时间内的证候群,能反映其所处的阶段,可以提示疾病的轻重程度,判断疾病的转归。“阶段证候群”可以表现出较多的证候,比如王琦等[8]提出的辨体论治中的体质因素,它是在人体一生都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它就是每个阶段症候群都能看到的证候,这就属于是阶段证候群的显性证候群;而同处同一阶段,其它阶段绝不可能表现的证候,是这一阶段证候群的特征证候群,在其它阶段称之为隐性证候群,比如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这一证候就是伤寒病处少阳这一阶段的特征证候,在太阳证、阳明证都不可能出现;除这些以外,因用药、环境、情绪等改变而导致某些证候表现,某些证候隐遁,这些所有在相同阶段能够表现但不贯穿阶段始终的证候群称之为可显证候群。比如说纳食不振可以产生于同一疾病的绝大多数阶段,不能但凭其症状的有无就妄下结论说是不同的阶段,可显证候群不能反映疾病所处的阶段,但却是当时患者正邪斗争的客观表现,其可以指导临床对证用药,以此来提高疗效。

目前的辨证论治虽然客观可能改善患者症状,虽然可能延缓病情进展,虽然可能治愈疾病,但它却只是在千变万化的可显证候群中寻求突破,那就等同于研究的数字规律一样可笑。虽然某一可显证候的辨证治疗对于临床用药上有所指导作用,但对于整个疾病预后的判断及临床用药的疗效评估,却存在很多不足。阶段证候群可以抓住疾病本身的特性,根据其演变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加以干预治疗,极具针对性,同时可以区分不同证候群所产生的干扰,为中医临床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

中医与《周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认为其精髓“三易”来解释“辨证论治”的思路最为合宜。《易经》中包括3个大原则,即变易、简易和不易。变易,即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没有一样是不变的。中医的证候即是如此,即便是在同一阶段不同时间,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研究证候到现在,还是没个统一的概述,因为每个观察者所碰到的证候都不尽相同,因此其所归纳的证候分型也就不尽相同。不易,表明万事万物虽然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但还有其不变的地方,就拿体质因素来跟证候的演变速度比较,体质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变化,我们这里可以看成是一种不易。简易,是指任何事物随时都在变,尽管变的法则很复杂,但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我们懂了原理、原则以后,就非常简单了。如果通过“阶段证候群”对证候进行研究,那么很容易再出现一个六经辨证,再出现一个卫气营血辨证,再出现一个三焦辨证,因为研究中医必须通过“动态”的思维模式去开展,而不能仅仅依靠“静止”的思维去思索。目前中医尤其是理论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况就是因为错误思维模式的误导所致。

因此,笔者认为,不能再将“内伤杂病”的辨证思维禁锢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抑或是辨病论治的模式中,将过程辨证思维纳入辨证论治之中,着重加强“阶段证候群”的研究,能反映疾病所处的阶段,可以提示疾病的轻重程度,判断疾病的转归,以及用药的疗效评价。使得中医的发展之路从新步入正轨,踏上可持续发展的高速轨迹。

参考文献

[1]李梢.从维度与阶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特征及标准化方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3):1-4.

[2]王阶,姚魁武.中医证候规范方法学研究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8):570-572.

[3]郭蕾,王永炎,张志斌,等.从辩证逻辑角度探寻证候概念的形成轨迹[J].中医杂志,2007,48(2):101-103.

[4]刘保延,张志斌.古代辨证方法的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5):5-11.

[5]张志斌,王永炎.辨证方法新体系的建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1):1-3.

[6]裘沛然.伤寒温病一体论[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1):2

[7]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