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十篇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十篇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6:30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1

关键词:民族;动画电影;本土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43-0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优秀的民族品格,中国人自古就勤劳勇敢、爱好和平。时至今日,这些思想观念与人文内涵依然体现在各种文化媒介中,我们应该将研究视角放在国内的青年一代,将视线聚焦于本土,为传统的文化找到合适的传播路径,使我们的民族文化沉淀到年轻人的身上,由他们传承下去。动画作品也自然承载着这样的使命,如何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特色相结合是动画行业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许多的高校开设本土专业,旨在发扬民族传统,体现地方特色,风土人情。

一、世界动画的发展现状

美国是一个动画输出大国。《狮子王》成功荣获了1994年奥斯卡最佳原著音乐和最佳电影主题曲两项大奖,成为迪士尼动画的里程碑作品之一。日本动画生产大国的地位丝毫不亚于美国,其动画风格是温暖内心、磨砺意志的,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寻》等,《蜡笔小新》总带着色迷迷的眼神看向你;还有《樱桃小丸子》总是上课迟到等等,这无一不体现日本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早期在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诞生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片,对我国后来及世界动画片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时期动画片中运用了很多民族传统的绘画、古典音乐、京剧唱腔甚至皮影、剪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民族风格,从而引起了世界对中国民族文化和动画的关注。在我们为民族文化引以为荣的时候,从近两年的作品中可看出一些问题:《大耳朵图图》由原来的二维动画发展成现在的三维动画,我认为过于说教,比如说妈妈让儿子不断地在家里找圆形、正方形,收袜子,配成双等等,完全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动画会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吗?中国上下五千年,为什么民族文化在被改编的动画电影中严重丢失?中国的动画作品曾经铸就辉煌,为什么如今却陷入困境呢?今年改编上映的《神笔马良》,网友们褒贬不一,虽然技术方面得到了迪士尼的支持,但还是没达到大众的预期,具体分析如下:1、不尊重原著,剧本的改编欠佳,故事逻辑混乱。2、把儿童的美好童年和强拆生搬硬套在一起,如此沉重。3、人物造型上,马良的造型与原型相悖,像《疯狂原始人》中的人物,反派的人物造型也缺少特点,看谁都似曾相识。仅仅是白衣神仙的角色有中国的味道,海报也较有意境。4、虽引入迪士尼的技术但效果仍有一段距离。5、中国文化的内涵去哪啦,不只要追求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中国讲究角色的精气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动画的影响

与之相较,从美国迪斯尼的《花木兰》到梦工厂的《功夫熊猫》,中国文化元素已经成为近年来动画影视的重要素材来源。但是,面对这些蕴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国外动画影片,冲击、抢占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的情感是极为复杂的。《功夫熊猫》累计总票房超过6亿美元,在中国上映三周的票房就达到1.35亿人民币,成为内地第一部票房过亿的动画片。梦工厂以中国国宝熊猫为主角,并大张旗鼓打着功夫旗号,片头、片尾的动画充分融合了剪纸、泼墨、皮影等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场景中设置的山水、建筑、庙会等中国元素,人物动作设计选取中国的武功招式。影片中充溢着中国元素与浓郁的中国风,更令人称道的是影片充满着中国哲学精神。

三、如何发展中国动画产业

年轻一代要将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民族文化内容以及各种富有中国元素的形式在动漫产业中予以贯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传递给青少年,民族的东西往往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当然,我们强调民族特色,并不是要摒弃现代的各种高科技手段来一味强调传统和本土,而是要把传统元素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继承中国优秀传统并发扬光大,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优势,将其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2

关键词:科技;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理论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中华文化的链条没有间断。但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各个少数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世代相传的优秀的文化面临着消亡和被同化的困境。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的发展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交流,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开展研究,成果丰厚。

笔者对近年来的学术期刊和相关的著作进行了目录检索和查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理论、学术活动、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研究的动态变化上,改革开放以前学者们对此的研究较少,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研究成果较多,早期也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后期才逐渐将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与国外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此的研究也更加理性和全面。本文对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和总结。

一、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理论的研究

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龙秀雄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在深刻影响民族文化的外部环境、物质基础和深层结构等,对民族文化主体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王舒宇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对民族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2]徐延花分析文化与科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3]李忠斌的观点,科技进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推动着民族文化向更高层次演进。[4]专家学者们在科技进步的宏观内涵下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做出了正面的,客观的判断,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和科技发展相互之间的规律,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综合全面的分析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理论研究

同时,部分学者也在关注着科技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中,正反面等做了相关的研究,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从全面大局方面,梅其君认为“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利于和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方面有共存现象”[5]。龙秀雄也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和受先进科技影响下,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7]。从正面方面的观点分析,“要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普及科技。可以说,科技能力普及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6]”从反面分析,吕乃基也分析出“21世纪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又有新的特点,在技术领域互联网对民族文化消融所起的影响,比以往的任何平台更大,……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消融民族文化的作用[8]。”

科技与文化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给民族文化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最大限度地设法消除和避免这种负面影响,也看到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它们为我国当今正在进行的民族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三、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传播载体上,也就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方式,技术手段。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实质内容和水平,而且也是现代文化得以现实存在和传承的根据。把现代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引入教育,使教育技术活动的条件、手段和方法与现代民族文化处于同等水平与同种构造,文化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培养现代文化人、传播现代民族文化的有力工具。对此,学者们也研究分析出通过教育技术可以使教育按着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并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杨改学、张筱兰分析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技术,媒体技术等运用于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加速藏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9]李永铎在研究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时就分析,“充分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水平,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木卡姆音乐的教育,使之后继有人”[10]。也有专家和学者探讨民族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为依托深刻挖掘我们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精髓,并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的催化下……汲取百家之长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意识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技术学”[11]。黄文(2011)认为跨越部门与行业的界限……实现遗产教育共享……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基础。[12]

关于学校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研究,此类学者大部分是在高校任教或者深造,对此的研究颇多。探讨的是学校如何能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比如师资缺乏,“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师。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要想再解决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问题,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13]”。另外如语言危机,研究指出,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产生了对民族耻于认同的心理,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实用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转而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民族学校的学生也大量流入汉族学校学习。“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14]。”对此,如何去教育,如何使用教育去引导,更值得学者专家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学者也认为民族学校的发展非常艰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性还不强,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在很多地方,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缺乏整体规划”[15]。民族文化传承困惑,在学校传承中,如何去梳理,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那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地区学校的难题。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解决生源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升学率的矛盾,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对此,何波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表现出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的自足系统,发现其科学精神缺乏的弊病。[16]

四、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播技术手段,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中国的现代化潮流中,如何保持少数民族艺术的原生态学习与传承,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的问题,也是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寻求解决的严峻课题。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路炜峰尝试从当代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保真性,大众性共享性和跨越时空等性质进行保持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独特性的学习与传承探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7]赵生辉(2009)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一文中从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探讨了现阶段推进两者融合的若干实践途径[18]。“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古籍、文书、石刻、金文、印章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字历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并为社会利用[19]。王恒桓认为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已导致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产生、创造机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认识心理都与过去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20]。

一般而言,文化的变异度不但受制于本土文化的生态、心态环境和开放程度,而且主要直接受制于文化交流方式。同样的,现代技术照样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影响,处于弱势文化的民族,在传播处于不利地位,慢慢发生着改变。例如在建筑文化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如吊脚楼)正被建造更方便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所取代,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21]。

评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的理论、学术发展方向、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向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有的方面没有涉及或是研究的不够,今后有待加强,归纳如下:

第一,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的选择与整理的理论研究。科技民族对文化的传递必须经过一个文化良性选择的过程,没有文化良性选择的教育技术就不能成为教育技术,特别是对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文化良性选择贯穿于教育技术的始终。通过教育技术的选择过程,使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内核得以凸现,得到传承和发展,也使外来的优秀文化能进入教育技术这一文化融合和传承的最主要的通道。这是民族文化整合,最终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研究存在不足。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的传承和不同文化的接触、文化输入输出之间的关联研究存在不能完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课程来促成文化的保存、积淀和增殖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可以传播和扩散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相关的研究还是不多。

第三科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上来研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措施不力,在传承的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的模式,使传承的载体从显性向隐性渗透,使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群体的血液中,这是一个难题。

第四,从收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现在的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更广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视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加强。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得当,利用得法,则可造福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以及相关的研究要有紧迫感,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并展开更加深刻的研究。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民族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破解传承中的难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相信,在今后的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但能够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而且能开拓新的领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龙秀雄.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民族丛刊2009年(5).

[2]王舒宇.论科技对创新民族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思想战线,2008,34(1).

[3]徐延花.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J].青海经济,1997(3).

[4]李忠斌.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土家族为例)[J].民族研究(京)2002(03).

[5]吕涛,赵德胜.民族地区科技普及能力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

[6]梅其君.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

[7]龙秀雄.论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科技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8]吕乃基.2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1(3).

[9]杨改学,张筱兰.现代教育技术与藏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J].工作研究,200(5).

[10]李永铎.现代教育技术与刀郎木卡姆音乐[J].艺术教育2006(9).

[11]安涛.文化传统对教育技术的影响[J].中小学电教,2002(7).

[12]黄文.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J].天府新论,2011(2).

[13]周宏,刘茜.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J]教育探索,2011(4)

[14]卢德生.民族成人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J].成人教育,2004(S1).

[15]张大友.民族教育功能的失调与矫正[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6(3).

[16]何波.论科学技术教育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J].青海民族学院报,1998(1).[16]

[17]路炜峰.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思路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7(3).

[18]赵生辉.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8).

[19]华宁.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J].档案学研究,2006(2).

[20]王恒桓.信息技术与文化发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21).

[21]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J].民族研究,2000(6).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3

调查表明:在社会转型,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急需保护的今天,普米族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保持和传承自己文化传统,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学校才能真正办出民族特色,为传承普米族文化传统做出贡献。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调查

【abstract】pumipopulationlessnationalitiesisbelongedtoethnicminoritiesinChina.Sixthnationalcensusin2010,pumipopulationof42861people,mainlydistributedinYunnanprovincefirstLanping,ninglangcountiesofnujiangzhou,Yulong,YongshengcountiesofLijiang,andDiqingzhouweixicounty,therestdistributedinYunxian,Fengqing,Zhongdianandmuli,YanyuancountiesofSichuanprovince.intoday'sreformandopeningup,traditionaleducationhowtotheirculturalheritage?thestudentsandhowtothink,howtheirethnicculturecharacteristicsofinheritance?ourmoderneducationshouldbehowtousetheexistingconditionsofinheritanceoftraditionalethicculturedevelopmentofwhattodo.Surveyshowsthat:inthesocialtransformation,populationlessnationalitiesculturetraditiontoday,bebadlyinneedofprotection,pumihowtoremainintheprocessofmodernizationandtraditionculturetradition,requirescooperationbetweenschooleducationandfamilyeducation,worktogethertoschooltoactuallydotheethniccharacteristics,contributetopumiculturetradition.

【Keywords】ethnicgroupswithsmallpopulationculturalheritageinvestigate

1.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保护规定:保护人类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遗产。世界各国积极向联合国申请保护,采取积极措施,就是为了不让这些人类宝贵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浪潮的挟裹下消失。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弥足珍贵,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性。如果不加以维护和传承,必然会渐渐消失,使民族多样性在中华民族厚重典籍中的珍惜页面消失,给后人留下莫大遗憾。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史书中记载有"西番"、"巴苴"等。其自称为"普英米"、"普日米"或"培米"、"普米"等,是同一名称的变体。意为"白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普米族总人口为42861人,主要分布在我省怒江州的兰坪县、丽江市的宁蒗县、玉龙、永胜和迪庆州的维西县,普米族居住地分散,与他民族杂居相对普遍。

文化的精髓是语言。语言的独特性是最能体现其特征的,本民族语言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民族意义的。普米族的语言是普米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羌语支,分南北两个方言区,但没有文字分散聚居的普米族虽然拥有自己的语言,却能够掌握与其和睦相处的友邻民族的语言。普米族与各地方语言关系密切,差别却不大,一般都能相通。因而普米族具有使用多种语言的人,尤其是男子。除母语外,他们大多兼通汉、白、纳西、藏等民族语。有人将通两种语言的人称为"两语人",使用两种以上语言的谓"多语人"。宁蒗的普米族曾经使用过一种以藏文拼写的文字,但流传范围极有限。居住范围广,运用多民族语言是强适应和多包容性的特征。迪庆藏族的普米族即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

普米族历来重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承,重视对儿童的劳动教育、习惯教育、品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他们的教育形式同与各人口较少民族特点一样,更多的是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方面进行教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火塘边、在各种节日与亲戚、朋友、村里人的相聚中,在宗教活动中进行教育。普米族儿童13岁的成年仪式、结婚甚至丧葬都是对孩子进行教育,触动和震撼他们心灵的重要时刻。大过年、小过年、端午节、转山会等更是教育孩子学习和参与对歌、跳舞陶冶性情,增加社会交往,娱乐体育的极好时机。古老的神话传说、美丽的民间故事不仅激发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而且是深入大脑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普米族背族谱、即席演讲都被视为较高的知识学习;而射击、摔跤、武术、吹笛子、唱民歌、跳锅庄舞被称作文体教育,至于下田劳动,上山捕猎,养牛养羊则被看做劳动技能教育。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如何传承?普米族如何通过自己后代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和传承自己文化传统,当地学校的现代教育有无民族特色,学生们如何看待?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是否摈弃?学校应当具有怎样的民族教育特色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以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的学生、家长、教师为对象进行调查。

为了真实、准确的获得第一手材料,我们编制了针对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调查问卷,并以访谈、座谈并行的方法。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温馨告知被试真实作答,无需任何顾虑;二是被试基本信息,如性别、民族、家庭人口等;三是选择性问题,分为适合性问题和感受性问题;四是一个原因问答题。

2.调查过程

为了由浅入深的真正了解目前普米族文化传统在当地民族中小学的传承情况,我们把调查问题设计为适合性问题和感受性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2.1适合性问题。

2.1.1"喜欢老师用普通话讲课"学生喜欢的占86.93%,教师占95%,家长97%.家长们认为普通话不可不学,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了解外边的事情都要用普通话,就是看电视也要懂普通话。普通话的重要性已经超过民族语言。人口较少民族如普米族没有文字,加上居住分散,使用普米语言有限,如何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又把普米语保存下来,这是普米文化传承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1.2"喜欢自己民族的生活、学习方式"学生达到96.02%,家长有92%,教师为100%.这说明普米族保存自己文化的意识在不断增强,普米族年龄较大的高中生,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认同在家中、所在地区的生活、学习的习惯。学生家长一般在36岁左右,是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处于知识、技能、脑力、体力、活力、创新等最佳的黄金时期,照爹妈的话说:"糌粑、猪膘肉、火塘边、手机都是需要的,一样都不能少"。教师们认为,习惯成自然,民族习俗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可以与其他民族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同时又保存自己的特色。

2.1.3"喜欢参加民族体育、民族活动"学生只有60.23%,34.66%持一般态度,家长为92%,教师达到100%.我们分析认为,这是学生上高中后课业紧张,应付高考,民族体育、活动可以暂时搁一下。而家长则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认为民族体育民族活动,是一种勇敢者和表现者的活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的形象。教师鼓励学生们参加民族体育、民族活动,强身健体,发挥民族优势、为民族事业励志。

2.2感受性问题。

2.2.1"家中祖父辈的教育最起作用"有93.75%的学生认可,家长认可程度为89.6%,教师有83%.这说明在人口较少的普米族家中辈分越高的人越受到尊敬,祖父辈的教育影响超过父母辈。学生们认为首先要尊重他们,但尊重不是顺从。家长们认为,父母辈是家中生活、劳动、挣钱的主力,教育孩子祖父辈更起作用、更有耐心。祖父辈的教育作用也就顺理成章。

2.2.2"在家中认为女性说教最多"学生们肯定率有85.79%,家长有89.6%,教师有90%.学生们说:"妈妈最爱唠叨,有时挺烦的"。家长则认为:"女的好说是天性"。教师们说:"孩子的教育还非得有他们"。

2.2.3"教你诚实守信最多的是爸爸"学生们一致看法的达89.2%,家长们则认为无论男女都进行教育达100%,教师们认同家长的比例也达到100%.家长们认为诚实守信是我们民族最起码的做人要求,否则不配做人。教师们说:"民族地区,民族特色中诚信就是一个十分显著的亮点,待人接物,邻里关系都需要以诚信为基础"。

2.2.4"喜欢自己家庭气氛",学生有84.66%,家长达到94.8%,教师达到100%.普米族由于其居住地及相邻民族的影响,有些实行家中男性长者为主大家庭制,三代甚至四代同堂,多半是父系小家庭,每户4-5口人。家庭中家长并不独断专行,重大问题由全家聚会商讨决定。而家长们则肯定自己并不压制和独断,能够听取不同建议。教师们完全认同。

2.2.5"喜欢学校风气"学生们达到94.32%,家长高达100%,教师们为90%.学校教育是一种跟随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初、中等教育都属于基础教育。家长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出台的民族政策,对于各民族的优势得到了较多的显现,孩子们的教育主要的和更多的教育都要靠学校教育得到实现。教师们则把教育好这些民族学生当做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2.2.6"喜欢自己的民族语言"学生有92.61%,家长达100%,教师也达到100%.家长们觉得,普通话固然作用重大,但作为一个民族成员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凭什么认定你是民族一员?民族语言是区别一民族与他民族的基本标志。教师认为,生活在民族家庭中的孩子,潜移默化,无需刻意,家庭环境,自然学成。

2.2.7"爸爸妈妈很在意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学生们有77.84%,家长是75.8%,教师则达到100%.学生们说:"妈妈爸爸要我们跟他们干活都要按规矩做,客人来家都遵照民族的礼仪招待,过年过节按我们民族的习俗传统作为"。家长们觉得,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传统是很好的,规矩也是重要的,没有不是就乱套了。教师们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其中优秀的、珍贵的文化不仅不能忽略,应该更加重视,更好的传承。教师应是教育者也应该是传承文化的使者。

2.2.8"爷爷奶奶担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消失"100%的学生感觉到,家长自己担心的占84.4,教师占100%.学生们说:"爷爷奶奶不仅关注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还担心它们的消失,我们看电视,用手机更加重了他们的担心"。家长现在都能比较熟练的使用现代化的媒体和信息工具,方便快捷,但民族的文化的习俗必然会弱化,继续发展下去会怎样?所有教师都觉得:"现代化已经逐渐淡化了民族文化的习俗、传统,信息化则大大缩短了走向共同化的进程,人人担心。"

2.2.9"你喜欢学习自己的民族文化风俗"学生达到100%,家长觉得孩子喜欢占94.8%,教师感觉有90%.这说明,普米族高中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会轻易受他人影响。他们的这种喜欢是自觉地发自内心的。家长觉得:"孩子们喜欢学习民族文化是在平时具体小事和节日的活动中"。教师们则与学生们在课堂上,课外活动中,交流间,问答时感受到:只要学生们不忘本,愿意学习本民族的文化风俗,就能够学好,为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好必要的铺垫。

3.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认识到:在当地如按照现行的学校教育发展下去,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普米族的民族文化传统会因为时间推移使普米族的后代们距民族文化渐行渐远,以致最后渐淡渐忘,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而我们今天的挽救行动,还有着良好的基础。首先,学生们喜欢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这种出自民族本身的一种"寻根"意识,对自身民族文化喜爱的本能,形成了潜在的学习动机。这是我们保留传承普米族文化的基本需求。其次,爷爷奶奶老师们、家长们普遍担心自己民族的文化习俗消失,这是老一辈的危机感强。这种危机感是我们学习传承的最好动力。这就促使我们先把以下几点作为抓手,抓好以下几点:

3.1普通话。普通话这一基本文化技能的掌握使当地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挤压了普米民族语言原有的空间。在普通话与民族语言有时会产生矛盾时,需要通过教育适当地激励普米族学生在使用普通话的同时又保存自己的语言,进行"双语"学习,这是挽救普米文化的第一步。

3.2社会文化活动。民族的体育活动、民族节日、生活学习方式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家长、老师十分肯定。但是有些民族体育、节日活动当今成了赚钱的噱头,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正本清源,不断创新,人为地保持传承。

3.3民族传承教育。祖父辈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作用最大;爸爸对诚实守信灌输最多;家长实行民主,家庭成员共同商议大事等普米民族优秀的传统,要系统发掘整理,整合提升,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形成系统的精神产品。而教育中最有优势的是现代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优势是明显的,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当地民族学校教育对民族教育名不符实,或心有余而力不足,没能发挥出其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4.几点建议

要挽救普米族民族文化,必须立足家庭教育,从家庭做起,从小娃娃抓起,民族教育特色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传统的家庭教育,需要家长、老者把家庭教育上升到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进行教育;二是学校教育,通过学校安排民族特色教育专门课程,聘请专门老师;两者结合才是最有效的特色教育。为此,我们特提出几点建议。

4.1建议当地教育文化部门领导,提高认识,对当地教育中普米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当地领导要从民族的百年大计考虑问题,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考虑问题,从保护人类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遗产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为了不让这些人类宝贵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浪潮的挟裹下消失的角度考虑问题。意识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人口较少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弥足珍贵,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性。如果不加以维护和传承,必然会渐渐消失,使民族多样性在中华民族厚重典籍中的珍惜页面消失,给后人留下莫大遗憾。对普米文化做出了保护规定,形成切实可行的文化教育传承制度,对当地教育中普米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4.2学校要开设普米族文化特色课。每周安排一到三个小课时。编写普米族文化教材,安排专门课程,然后在当地聘请熟悉普米族文化的人担任老师。老师离家不离乡,走进校园,走上讲台,走进学生心里。同时,在当地普米族教师中培养教师,既教普通话,又教普米语,进行"双语"教学。做到五有:有管理、有教材、有课程、有老师、有考核。

4.3学校要参加部分普米族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普米族一些重大社会活动婚丧嫁娶或节庆活动,应邀请学校参加。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应有学校代表或选手参加。走出去,请进来,把普米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中,形成民族特色教育。

4.4在当地普米族的集聚地开办普米族文化教习所。教习所由学校教师担任。定期或不定期讲授普米族的文化历史,在文化环境交往中学,让孩子感受和学习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4.5充分协调当地博物馆、陈列馆、文化馆及旅游部门,与学校通力协作。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各州、县博物馆、陈列馆、文化馆起到了巨大的保护作用,还有不少立志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有识之士,学校要主动走出去,主动与他们联系,走出去,请进来。

保护人类的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遗产,为了不让这些人类宝贵的多样性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浪潮的挟裹下消失,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把"两条腿"的保护措施,真正落到实处,那么,普米族的文化传统就一定会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1]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丢失,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民族文化(包括汉族本身)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死考验。很明显,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忽视了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至于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成功等一系列惨痛的民族文化流失现象的产生。因此,我们在加快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因为相对于汉族文化而言,少数民族文化显得更脆弱,更需要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1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得不到很好的传承,那它面临的将是从地球上消失的厄运。因此,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据了解和分析,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年轻一代的“现代化”观念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年轻一代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了年轻一代在传承民族文化上的关键作用,任何文化只有在不断地一代一代往后传承才能保持和发展。目前,我国的民族现状是,民族的不断融合,逐渐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方面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但另一方面也对本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这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现代化”上。少数民族的孩子越来越多地进入“汉区”接受教育和工作,长期地处于外族文化的影响之中,一些所谓的先进观念的输入使得不少少数民族的年轻人逐渐丢弃了一些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外来服饰的传入,很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在家里也不经常穿本民族服装了,只有在一些特殊的民族节日才穿本民族的服饰。年轻一代观念上与本民族文化传统越走越远的状况必须引起广大民族工作者的重视,民族的未来不容轻视。

其次,外来“先进文化”的强大冲击。有一种说法认为落后文化总会被先进文化吞噬。我不太赞同,因为文化本无先进与落后、优秀与卑劣之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之处,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不能用本位的和阶段性的价值观去评判文化的优劣,更无权决定某一种文化的存亡。或许在若干年后,一些所谓的落后的文化也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积极意义。所以,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重视每一种文化,在当今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外来的观念和技术挤占了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空间,如手机、电脑和一些生产器械等,已经将很多少数民族传统的东西挤进了历史的盒子里,人们只有在历史的记载中才能看到了,这是很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的。

第三,一些政策性的偏差也阻碍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政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会有消极的,这里我只用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就是普通话的全面推广。这一举措是应该得到肯定的,它有助于民族间的交流和团结,有助于各少数民族更好地学习先进知识和掌握先进技术。然而,这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挤占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空间,普通话的推广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民(主要是年轻人)不再重视本民族语言,甚至一些少数民族同胞已经完全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了,民族语言的消亡是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考虑消除一些政策性的不良影响,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目前,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已经不得不重视了,因为当前威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因素太多了,如果我们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将会缺失几分色彩而显得单调和无力,我们更无颜面对千秋万代的子孙。

2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正如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样,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很多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已经或者正在消亡。我们不应该在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好,否则我们将再也找不回它们。

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最近几年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民族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也在不懈地努力着。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个人觉得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1增加资金投入。由于少数民族分布零散,点很多,并且大多数分布在比较偏远的不发达地区,再加上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这就决定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成本必然会高,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是不行的。

2.2增加技术和人才投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方方面面,再加上各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的特殊性,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便无从谈起。另外,没有研究就更谈不上保护,研究就是最好的保护。而目前,任何研究都离不开专业人才,因此,可以这么说,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本。

2.3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点,就是要不断地提高全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本身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因为据我了解,在很多地方不是政府对民族文化保护的投入不够,而是普通民众(包括当地人)对当地文化传统的保护意识不强,任何人为的破坏对文化传统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从大的来说,秦始皇“焚书坑儒”,使中华文化元气大伤;从小的来说,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件民族珍品,也是民族文化的重大损失。因此,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将在呵大程度上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成败。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是一件复杂的工作,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又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者,我们每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做出一点贡献,就是整个保护工作的一个巨大进步了。

3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停滞不前,因为发展是社会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然而,发展是不能盲目的,发展需要有正确的方向,否则就有可能走向消亡。因此,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和把握好发展的方向,也是广大民族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广大少数民族同胞也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在看到成就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例如一些民族跨越式进步的同时显得过急了,以至于把一些传统的文化和习惯留在了跨越前而没能带进新时代,这些传统的文化和习惯的好坏我们先不讨论,单从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这就是一种损失,或许当人们想从以前找回一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那些东西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了。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5

本研究自拟问卷,主要以河池学院2013年“区培”计划———6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教师培训子项目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来自河池市罗城、环江、东兰、巴马、凤山、天峨六县的98位小学语文教师和大化县的60位小学语文教师为对象,展开调查。问卷发放一百六十多份收回有效卷158份。这158位教师中有107人是壮族,16人仫佬族,11人瑶族,毛南族1人,水族1人,汉族22人。少数民族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86.1%。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教师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情况,民族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民族语言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方式等情况,同时调查了解了教师们传播民族文化的制约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对东兰县花香小学的语文教师进行了访谈,并观察了他们的课堂教学。

二、小学语文教师践履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教师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不力

(1)教师很少参与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是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3]而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就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以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为目的而开发的一种校本课程。[4]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应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成为课程的主动开发者。然而在所调查的158位教师中只有18人参与开发或实施过以本地或本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占11.39%;140人没有参加过,占88.61%。而调查“你认为影响本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有效传承的因素有哪些”居于首位的原因教师们认为是“没有专门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来学习本民族文化”,其次是“国家教材里少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或活动”。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少有主动开发民族文化课程的意识和能力,只是被动地等待实施开发好了的校本课程。(2)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少有开展课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性实践活动所具有的内容与形式上的“整合性”以及“活动性”、“体验性”特点,与民族文化的经验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十分契合,最易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3]如语文教育出版社S版教材中就有要求开展“说说你家乡的风俗习惯”、“今日家乡”等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广西河池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和独具特色的文化,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开发利用为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主题或资源。而小学语文教师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本民族文化有关的活动的只有12人,仅占7.6%;偶尔开展的69人,占43.67%;从没有开展过的77人,占48.73%。

(二)教师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专业

广西河池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否得以开发和利用为课程教学资源,我们进行了调查“您的语文课上利用过本民族文化方面的资源吗?”,经常利用的只有29人,占18.35%;偶尔利用的有96人,占60.75%;从来没有用的有33人,占20.8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5]34积极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应是教师的重要专业素养。而调查数据显示小学语文教师对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更多地是处于一种偶然、随意的状态,还没有上升到专业的高度,没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以东兰县为例,东兰居住有壮、瑶、苗等少数民族,民族气息浓厚,有“三月三”、“蚂拐节”、“祝著节”等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有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其中以铜鼓为最大的特色,“天下铜鼓聚东兰”,素有世界铜鼓之乡的美称。东兰又是革命老区,是革命先烈韦拔群的故乡,歌颂韦拔群的山歌《东兰有个韦拔群》曾在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播出。这样一些民族文化资源,非常有待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和传播。笔者在东兰花香小学听了一位本地教师的一节公开课《我的战友》,教师这样引导学生体验承受的痛苦:“我们生活中被火烧一下烫一下,痛不痛?你被烫到了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学生回答:“很痛,痛得我都要哭了。”“挨到很烫的东西整个身体都会弹起来”。学生深刻体验到了被火烧的疼痛,又理解了是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而默默坚忍巨大的痛苦,自然而然地生出了对革命先烈的敬意。这位教师很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却缺乏开发和利用当地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教师要能以教材的阅读为契机,引导和鼓励学生寻找家乡像“”一样的革命先烈,借此让学生了解东兰本土革命先烈韦拔群的事迹,则既可以提升学生对革命烈士牺牲精神的认识,也能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后访谈中,这位教师说没有想到要这样做。

(三)民族语言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语言最能够深刻地反映民族特征,是维系民族内部关系和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文化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是一个民族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语文课堂教学首先是言语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文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我国“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没有形成,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6]204-205双语教学困难重重,尤其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编写教材面临极大的困难。诸如:缺乏教材编写经费;缺乏双语教师(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少数民族文字社会读物严重不足。[7]411时间变迁、岁月更替,民族地区掌握了第一母语的先辈逐渐离去,家庭中的语言文字,尤其是文字传承的功能逐渐削弱,而广西的双语教学又尚在实验试点阶段,双语学校为数不多,未能推广。广西少数民族以壮族人数最多,古壮字早已消亡,而新壮文掌握的人又不多,未能普及。广西壮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母语该如何有效传承的确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所幸的是我们调查的河池市158位调查对象中有75.94%很熟悉本民族语言,既能听懂也会讲;而听不懂也不会讲本民族语言的有16人,占10.12%;听得懂但不怎么会讲本民族语言的有22人,占13.92%。在语文课上经常用自己民族语言教学的教师有21.09%,53.12%的教师有时会用民族语言,只有25.78%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来没有用过民族语言。也就是说有近75%的老师会自觉使用民族语言辅助教学,自发地进行着过渡型双语教育。虽然“地处西南的少数民族,由于学校使用过渡型双语双文化的教育,少数民族传统语言文字、文化在学校课程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7]但至少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语言虽然在非双语学校未受到充分重视,但确是民族地区非双语学校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

(四)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方式比较传统

从表一中可见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传播民族文化的方式,首四位的依次是:“在学习教材内容的时候穿插或拓展”、“课余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有时会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宣传”、“口语交际活动中会选择与民族文化相关的话题”、“有时会让学生写一些与本民族文化有关的作文”;最少采用的方式是“开展与本民族民族文化相关的或以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只有18.9%的教师选择。从这里发现,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播主要还是通过一些传统的方式,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在农村推行情况不容乐观。

三、制约小学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层面的原因

影响本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有效传承的因素调查中,65.19%的教师认为是“没有专门开发出相应的校本课程来学习本民族文化”居于首位,51.27%的教师认为是“国家教材里少有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或活动”居于第三。学者们的研究都指出课程是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得以有效传承的核心因素[8]。可见目前制约河池市小学语文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的首要因素是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发不够。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有力的指导。教师虽然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但小学教师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课程开发的培训,缺乏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从课程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搜集整理筛选,到课程的实施、评价都需要有力的指导。第二,缺乏有力的团队。课程开发是艰巨的工程,需要从上到下,从社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专家、学校领导到学校教师以及民间组织的多方力量的参与形成合力,构成研发团队才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规范的课程,而农村小学难以有条件形成这样的团队。

(二)教师自身原因

1.教师民族文化底蕴不够

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是制约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因素。58.23%的教师认为阻碍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播的原因之一是“自己对民族文化了解不多”。在所调查的158位小学语文教师中,有11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很了解,仅占6.96%;了解得不多的有117人,占74.05%;不怎么了解的有30人,占18.98%。教师对当地的民族文化缺乏足够的了解。究其原因有二:一方面,部分年轻老师是外地人,与当地的群众接触较少,难以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当中,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了解就少。另一方面,教师们对当地民族文化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学习、了解和研究。由于教师对于当地的民族文化了解不够深入,所以很难在教学中传播。东兰县花香小学党支部书记说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流文化的冲击,现在很多教师比较缺乏民族文化的知识,一些具有东兰特色的民歌、习俗逐渐被人遗忘。以前我们请客喝酒时会唱着山歌敬酒,现在很少有人会这样做了。教师自己对于民族文化认识不够,想要进行这方面的教学很困难。”

2.教师传播民族文化能力很有限

调查了解到,96.94%的小学语文教师认为本民族的文化很有必要保留传承,只有3.06%的教师认为没要必要保留传承,应该融入主流文化。教育观念是教学活动的先导。虽然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民族文化有必要传承下去,但对于如何有效传承,还是很茫然。有位语文教师说:“民族文化的传承十分重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我很赞同让民族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多了解民族文化的知识。但我自己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不够,也不知道在教学中该如何进行,很少有老师会给学生传授除了课本以外的民族文化知识。”在对你认为什么原因影响了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时,有33.54%的老师选择了“自己不知道该传承哪些民族文化和如何传承。”可见教师们传播民族文化的能力还是有缺失的。

3.教师时间和精力有限

37.97%的教师认为影响民族文化学校传播的另一原因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教师们虽然认同民族文化应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承,但因为繁重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难以将民族文化的传承付诸于实际行动。

(三)体制上的原因

1.教师传播民族文化缺乏有效指导

有33.54%的老师认为“自己不知道该传承哪些民族文化和如何传承”。可见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传承民族文化是需要进行有效指导的。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职前培训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各科教学而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倾向。[9]小学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要力量,虽然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但受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培训的少之又少,这给教师有效地在学校教育中传播民族文化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感到力不从心。正如东兰县花香小学的党支部书记这样说道“我自己是壮族人,也会讲壮话,自认为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要进行民族文化方面的教学也觉得很吃力。学校的学生都是附近村子的,由于是山里孩子,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也没有多少自豪感。教师要怎样让学生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兴趣,乐于传承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教师想要在教学中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一是没有足够的资源,二是不知道如何传承。”

2.民族文化知识未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6

关键词:红河州;苗族;踩花山;文化反思

现在红河州苗族文化有不断被遗失的趋势,在红河州这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红土地上,苗族同胞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尊重、热爱“踩花山”这类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进而让本民族文化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得到合理、科学的传承,让红河州的苗族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一同在西南地区开出奇异的花朵。

一、文化传承的现状

红河州苗族“踩花山”节日在拥有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与内涵的同时,也存在着它不可回避的传承现状――文化遗失。“踩花山”节日的歌舞活动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正是该节日所面临问题的一个缩影,因此,我们就以歌舞活动入手,来浅析红河州苗族“踩花山”节日的传承现状。“踩花山”节日中的唱歌,从形式上看分为独唱和对歌两种形式;从作用上看融祭祀、交友于一体;从内容上看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风格上看清新细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可否认,我们在其中看到了能歌善舞的苗族同胞的身姿,但历史的变迁,让现在“踩花山”节日中的歌舞形式有了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于文化的传承又是毁灭性的。唱歌由形式多样演变为以表演形式为主的情歌独唱。在满山遍野山花的映衬下,男女青年利用歌唱互诉衷肠的画面慢慢变为历史记忆。歌唱、对歌逐渐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与用途,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形式――表演、新的内涵――记忆历史。芦笙可以说是苗族的象征性乐器,提到芦笙我们就会不由地把它与苗家联系起来。芦笙舞作为苗族独具一格的舞蹈,是经过成百上千年历史的淘洗而沉淀下来的,各种套路、各种形式的演奏都遵循了一定的规律。然而,这样一种民族精华现在却仅有少部分民间艺人在表演,而且形式越来越单一,取而代之的是花样繁多的现代音乐、现代舞。文化形式越来越单一,传承人的缺乏不仅是歌舞活动中面临的文化传承问题,整个“踩花山”节日文化传承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二、文化传承的反思

从歌舞活动的传承中我们应该惊醒了,它预示着整个“踩花山”节日的传承出现了问题,需要我们清醒地究其原因,理性地解决。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它们为何逐渐被“淘汰”了呢?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民族自尊心、认同感的淡化,苗族同胞在接受不同文化、思想的同时忽视了本民族最为精华的文化成分。也许这从苗族经济发展方面来说是好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始生活方式在苗家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红河这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各种少数民族政策的出台、利民措施的实行,让苗家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对政府和现代生产技术的信任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已经成为苗族同胞的又一精神支柱。苗族同胞不再固守陈规,愿意认同、接受“外来”文化,这样做有利于苗族经济的积累。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与接受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新思想、新文化必定会给民族文化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生活在其中的汉族被当地人打趣地称为“少数民族”。在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大杂居的地州,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与文化,有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已经被很好地开发利用了。比如哈尼族的“长街宴”、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多了就不会让人感到新鲜。加之,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这个地名我们不难发现苗族并不是当地的主导少数民族。因此,生活在这块红土地上的苗族同胞,在“少数民族”这个特点上并不占优势。基于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少数民族人口众多这一州情,苗族同胞要想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就要打造自己的节日品牌,发展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应该从内在发展和外在帮扶两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应该让苗族同胞产生民族认同感。一个没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民族,或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淡化的民族是不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的。只有让其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才能进一步热爱、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使本民族的文化与历史一同进步。像民族局这样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带头以各种方式宣传苗族的历史、文化,比如,在苗族聚居的村寨播放相关影片、宣传片,培训当地苗族文化宣传大使等。

其次,以旅游带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少数民族文化之所以在逐渐消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越来越缺乏继承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苗族生活的高寒山区,大多靠种植包谷、稻谷、薯类等农作物为生,为了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很多有知识、有头脑的年青人都在忙于“资本的积累”,本民族文化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低。红河州要发展经济,旅游可以说是一条好路子,把各旅游景点、少数民族文化、亚热带风情、边境口岸旅游集合在一起开发旅游专线,这样既能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又能很好地拯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三、小结

总之,苗族历史的渊远,“踩花山”文化的丰富多彩,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将这些民族的精华以健康的方式传承,甚至让它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传统体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85--0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当响应国家的号召,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构建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校园文化,培养特色民族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闲暇、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角,民族地区高校应该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中的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

在校园文化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不仅丰富校园文化内容,也是响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我国培养高层次文化人才发挥高校的时代教育功能。

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形式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古朴并具有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反映各民族形成发展的文化底蕴。其具有养生、健身、交往、娱乐、竞技功能的体育活动,是不断创新、继承发展的体育文化形式。

民族传统体育在农耕时期是我国各民族主要健身、娱乐、交流、祭祀的手段,随着生产形式、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文化变迁,传统体育在各民族生活中的祭祀功能已经淡化,以其健身、交流的手段也被其他的形式取代,只是在一些民俗活动、节日中开展,传承与发展迫在眉睫,需要引起重视。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门类众多的体育项目,如武术、棋类、歌舞表演、游戏、竞技等种类,既有观赏性较强的铜鼓舞、芦笙舞等,也有身体接触、对抗激烈的抢花炮、珍珠球等,还有具有养生的太极拳、八段锦等项目。

2民族传统体育校园文化的功能

2.1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化发展,丰富学生的健身手段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主张修身养性,以健和寿为目的,是愉人、愉神的手段。不仅如此,还具有艺术价值和娱乐、教育功能。

运动形式多样,能满足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健身理念的同学的健身需求,民族传统体育能拓宽校园体育文化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丰富现代体育的育人方式。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可深化学校民族人文气息和营造民族文化氛围,是彰显民族地区校园文化魅力的催化剂。

同时,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又拓展学生休闲、娱乐、健身的方式,进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2.2加强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风俗不尽相同,众多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建立在互相了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

少数民族地方高校生源组成以本地区生源为主,面向全国招生。许多学生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各不相同,再者新一代学生对流行文化、西方文化接触得多,了解得多,而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甚少,不同民族学生在同一环境里相处必然存在因文化、生活习俗的不同而产生的不融洽的因素。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体现形式,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中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习俗的平台,促进同学和谐相处、构建和谐校园的催化剂,也是在校园层面上实现民族团结的途径。

2.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

民族地区高校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应把传播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己任。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发展与传承都是从学校的层面来完成的,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发展也不能离开学校,只有广大青少年热爱、喜欢、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才能够有其生命力。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由来已久,可是在各级学校中的开展状况不尽如人意,大都在喊着如何保护、如何传承的口号,而不是落实在实际教学中,没有真正让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生根发芽。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校园,增加学校体育趣味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传统体育的理解,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有效传承。

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园文化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为基层输送了民族传统体育指导人才,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上的普及与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做出贡献,还能促进高校体育科研工作者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使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层面的传播、保护。

3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传统体育校园文化构建的必要性

3.1是符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

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高校有理由在校园文化中予以开展。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而且还会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宽大学生健身、娱心、交往的手段,同时又能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和睦相处。

3.2是创办少数民族地区特色高校的需要

身处民族地区的高校要形成有特色、有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地区高校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就要深入挖掘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形成特有的校园文化。

民族学生间的团结、和睦与稳定,对民族高校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它来自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贵州民族地区有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进行挖掘传承,并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可丰富校园文化,彰显民族特色。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园文化中构建传统体育文化可借鉴西南民族大学的成功经验,该校在每个周末都安排民族学生表演本民族的舞蹈、歌曲等,既增加了同民族学生的交往,也展示该民族的文化,同时其它民族学生也可以学习,增进交流,和谐相处,实现民族认同感,发挥了民族高校自身优势,彰显了民族高校的魅力。

3.3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功能的体现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来自本地区的学生居多,培养具备丰富文化底蕴、先进技能、传承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人才是其教育功能的体现。来自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受到本民族各种传统思想、劳动技能、文化生活等的教育和熏陶,对一些传统体育项目耳闻目睹,具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条件和基础。在校园文化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使民族地区的学生学习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技能,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保护者。

4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园文化的构建

4.1在大学体育健康课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学生民族传统体育兴趣

大学体育健康课担负传播体育知识、技能的职责和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终身体育的任务。

大学体育健康课是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依托学校保护和发展,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接触、了解并且参与其中,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兴趣爱好、掌握相关技能,进而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开展。

所以大学体育健康课中传授传统体育技能是构建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园文化的重要途径。

4.2创办传统体育社团

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教育的第二课堂,起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作用,又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

民族传统体育校园文化的构建必须有一个学生了解、从事的平台,而民族传统体育社团恰好能提供学生了解、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的空间,通过吸纳不同民族的学生来推广他们所了解的本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培养更多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兴趣,通过这些社团的课外体育活动,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个性、展示自我、陶冶情操,为贵州民族地区高校突出民族校园文化提供实践平台。

4.3设置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节

我国传统节日体育萌芽于先秦,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定型于隋唐两宋,发展高潮于元明清。节日体育的祭祀、娱乐功能长期在我国民间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传承文化、整合社会的巨大作用。

民族传统节日是各族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如“春节”、“端午节”、苗族的“姊妹节”、布依族的“六月六”、水族的“端节”等,这些节日都离不开各类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及竞技术活动,通过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祭祀、交往交流、经济活动等来促进民族团结。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健身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使节日气氛更加活跃,丰富了节日色彩。

贵州民族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与其相应的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背景、少数民族的思维、行为方式及心理、性格特征等,促进学生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以此来健身、愉心、保护传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4增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比赛,扩大参与面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共同生活的文化氛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被广大师生认可、从事,必须有一个实践平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演比赛,无疑是很好的平台。

它给广大师生提供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动机,进而进行训练、排练,参与表演比赛,给广大师生提供了解、观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机会,以点带面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促使广大师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能并提高欣赏能力。

5结语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8

文化生活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是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而在文化生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继承、创作与弘扬蕴含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朝鲜文化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具有民族特色的朝鲜文学作品更是在体现民族情感和凝聚民族力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了解与继承朝鲜文学中的民族特色,并予以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对实现民族团结与南北统一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朝鲜文学;文化生活;文学艺术作品;民族特色;民族团结

[中图分类号]i312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7)02002704

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文化生活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操,激发人的创作能力,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并帮助人们度过一个愉快难忘、富有意义的人生。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文化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当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生活不断富足时,人类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文化生活对人类的影响也日益突出。

文学艺术作品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阅读小说、吟诵诗词、唱歌跳舞,还是在剧场和电影院观看演出,又或是观看电视节目,这些现代人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都无法离开文学作品而独立存在。

而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朝鲜文化亦是如此,并在其文学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体现民族特色的朝鲜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朝鲜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在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南北统一的过程中还具有无可比拟的威力。

一、当代朝鲜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与成就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工人和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敬爱的同志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大会报告中做了如下讲话:

我国应加快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文明强国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基地。为使我国工人和青少年能尽情地享受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不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高标准的文化体育设施和便利服务设施,如剧场、文化会馆及体育馆等;同时,还要精心维护已有的公园设施和游乐园设施,并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力度。(《朝鲜劳动党第七次大会中央委员会工作汇总报告》单行本,第66页)

近年来,我国投资建设了众多现代化的大型文化产业基地。如平壤市中心建有y绣水上游乐园和绫罗人民游乐园,郊区建有美林骑马俱乐部和马息岭滑雪场;九月山、七宝山、正方山及长寿山等地不但建设有现代化的游乐场,还开发了地下溶洞。地方的道、市、郡和洞也纷纷建设起公园和游乐场。受其影响,工厂和农村也开始争先建设体育文化娱乐设施。这些设施的建筑风格都集中体现了现代潮流与民族传统的融合。

二、继承与弘扬民族特色

(一)文艺作品中民族特色的继承与弘扬

民族传统集中体现了民族特色,而民族特色又集中反映了民族情感。因此,文化生活应符合大众的情感,最基本的是要符合民族的情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在民族风格的影响下还产生了本民族特有的传统审美与情感。文化生活只有在符合本民族特有的审美与情感时,才能紧紧地抓住大众的灵魂,并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文化生活中,如何创作文学作品以及如何弘扬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的意义十分重大。以下本文将就如何继承和弘扬当代朝鲜文艺中的民族特色进行探讨。

朝鲜当代文艺十分重视民族特色。因为这不仅关乎如何体现民族情感,更关乎如何创作和建设文学艺术。

我国一贯高度重视文学艺术中民族特色的继承和发展。创作贴近人民生活、符合人民兴趣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可以在人民群众中形成紧密的民族纽带感,为实现民族的和谐与统一提供保障。

结束南北的敌对与对峙、促成民族的和谐与大团结,最终实现朝鲜半岛的完全统一是全体同胞心中如火般燃烧的殷切期望和从始至终的不变志向。

共性是团结的基础,而以民族特色为前提的民族共性――实现南北的和谐与统一则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在实现民族团结的这个过程中,蕴含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威力。如果朝鲜半岛的青年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聚集在体育场齐唱《阿里郎》这首歌的话,那么在场的所有人都会在同一时间里边唱歌、边流泪,最终融为一体。这表明具有强大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拥有凝聚民族成员情感的力量。

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我国不但强调民族特色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基础,同时还强调应积极继承和发展符合当代人需求的传统优秀文学形式。

音乐方面,以传统民族旋律为基础,创造出了既明朗又优雅、既含蓄又意义深刻的作品;积极发扬民族乐器的优势,在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的相互配合下创造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管弦乐;改编传统民族音乐,创作出了《血海》式新型歌剧。

舞蹈方面,继承了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多种舞蹈形式,发展了具有民族传统情感的高雅舞蹈。绘画方面,以朝鲜画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朝鲜画技法。

文学方面,民族特色是通过内容和结构展现的。民族性格、生活方式与习惯、社会风俗及语言文字也集中体现了民族特色,而更为突出的则是体现在民族的传统文学形式上。在文学艺术的众多形式中,民谣是深刻体现民族情感和志趣的代表。我国诗人也偏爱创作具有民谣风格的歌词。

如经过与时俱进的继承与发展,我国的民谣代表作《阿里郎》已被创作出多种版本,深受人民喜爱。其中《强盛复兴阿里郎》表达了在历经多重磨难后建成社会主义强国的自豪感和为国家伟大复兴事业献身的决心;《军民阿里郎》描绘了全国军民上下一心、彼此互爱互助的军民关系;《统一阿里郎》表达了为实现民族大团结和民族夙愿――祖国统一的全民志向和决心。这些深受人民喜爱的阿里郎版本集中体现了在当代朝鲜人民文化生活中最为迫切的问题。

闻名世界的《阿里郎》大型团体体操表演和艺术公演也被认为是主体朝鲜文学艺术的象征。《阿里郎》庄严而悲壮的旋律不仅强烈地震撼了同胞的心灵,还明确地表现出我国当今的文学艺术应为弘扬民族传统而服务的特性。

除《阿里郎》外,我国民谣创作还积极吸纳其他民谣中的助兴诗,如以趣味诗句“啦啦啦,啦啦啦,统一彩虹”开头的《统一彩虹》和歌谣《先军啦啦啦》等。一时间,饱含民族传统情感的诗体作品被广为创作和流传。

(二)民族语言中民族特色的继承与弘扬

文学创作还应积极使用我国优秀的民族语言。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运用凸显了文学中的民族特色。在悠久的历史中,我国作为单一民族,创造和使用着本民族最优秀的语言――朝鲜语。朝鲜语不仅表现形式丰富,而且还反映着朝鲜民族的情感和心理。为此,我国作家倾尽心血希望通过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朝鲜语固有词来反映民族的心理和情感。

如金尚午的抒情诗《我的祖国》是深受我国人民群众喜爱的诗作品之一。它是这样开始的:

不知从何时起

它已深深地浸入我的心房

或许是从我诞生之日起

便已与我融为一体

《祖国赞歌》是最近创作而成并被广为传颂的歌曲,歌词的第一句是以“亲爱的母亲带我走出第一步”开始的。

海外同胞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也同样倾向于使用朝鲜语固有词。

如在日朝鲜诗人吴钟心创作的诗《我独钟情的爱》中有这样的句子。

我已年过四十

如今

脑海中那人的容貌虽已模糊不清

可在那朦胧的梦境里

还会偶尔忆起那时的爱情

忆起那双温柔的手

使用朝鲜语固有词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仿若身临其境,还有助于激发读者的民族情感,甚至是激发读者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众所周知,语言的表现力不会自然形成。它的形成不仅需要民族语言,还需要热爱民族和珍视民族的高尚情操。除此之外,为弘扬民族语言特色还应拥有坚定不移的志向、熊熊燃烧的热情和永不松懈的努力。这种强烈体现民族特色的语言表现力在凝聚民心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文学遗产中民族特色的继承与弘扬

文学遗产对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大众欣赏的文学作品不仅包括当代创作的作品,还包括前人创作的作品。传承至今的民族文学传统是当代文学创作和发展的基石。民族特色,民族的优越性都集中体现在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民族文化传统不仅能反映民族的优秀特质,还能体现民族的传统情感。

民族文化遗产是随历史发展而流传至今的民族财富。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创作背景、服务阶级和创作者各不相同。因此文化遗产中既包括符合民族情感和志趣的、能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经验的、可以被继承和弘扬的部分,也包括对民族文化发展意义不大的、只属于历史的部分。其中对民族文化发展有意义的、应该被继承的遗产被称为民族文化传统。

正确分析和评价民族文化遗产需要统一的标准。我们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文化遗产。因为这些遗产中既包括对人民文化生活有重大意义的、对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积极作用的成分;也包括对民族文化发展意义不大甚至有害的部分。判断文学遗产的价值大小就看其内容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我们要从整体出发,看其内容能否激发成员的民族意识,能否创作出符合民族情感和志趣的文学作品。

同时,我们应该慎重思考如何正确发展民族文化以及如何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个问题在分析和评价民族受难期和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时显得尤为突出。在民族受难时期创作的作品中,既包括批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强占朝鲜半岛不齿行径的作品,也包括带有亲日倾向的作品;既包括刻画无产阶级大众痛苦的作品,也包括描绘资产阶级日常消遣的作品;既包括延续我国传统文学形式的、朗朗上口的作品,也包括运用西方现代主义技巧创作而成的、晦涩难懂的作品。

那么,我们应以何种态度和判断标准来对待文学遗产呢?

朝鲜解放后,我国在评价解放前创作的文学作品时带有阶级倾向。这在1950年后半年发行的《现代朝鲜文学选集》中有所体现。《现代朝鲜文学选集》由16集编纂而成,其中也收录了解放前创作的部分诗、小说、戏曲、评论、散文及儿童文学等。其中收录最多的是以“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为首的无产阶级作家创作的作品。除此之外,只少部分地收录了以金素月的诗作、罗稻香的小说及金水山的戏剧文学等为代表的几部作品。

解放后首次发行的《现代朝鲜文学选集》整理和介绍了解放前创作的多部文学作品,继承和发展了文学遗产中具有进步意义的内容。选集的发行不仅对文学专家的研究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对大众的文化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这本选集也因过多收录无产阶级作家创作的作品,未能均衡地收录其他具有抗日民族意识的作品而备受指责。

在此之后,朝鲜的文学研究把能否体现抗日民族意识作为准则,深化了关于在民族受难时期创作的作品及其作家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解放前的文学史。

1980年重新发行的《现代朝鲜文学选集》不仅刊登了民族受难期时创作的作品,还收录了体现民族意识的多种风格的作品。《文学选集》不仅收录了如申采浩、韩龙云、尹东柱、李陆史等拥有坚决抗日意识的文人的作品,收录了如玄镇健、玄相允、今明淳、曹云、郑芝溶、尹岗、金廷汉、郑人泽等数百名作家的作品。

过去被谴责为亲日反动派的作家李光洙、金东仁、廉想涉、朴钟和、朱耀翰、徐璋珠、赵演铉等人的作品也被收录其中。作家李光洙创作的体现民族意识的小说构成了《现代朝鲜文学选集》第八册的内容,如《开拓者》等。以朱耀燮的《人力车夫》为题目的第十六册选集中还收录了金东仁的《乡村黄女婿》、廉想涉的《标本室里的青蛙》和《万岁前》以及朴钟和的中短篇小说《父与子》。无关乎作家的个人行为,只要作品能体现民族特色都会被收录发行。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9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由于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导致各民族的民间服饰在情感语言文化方面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我国的朝鲜族作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

朝鲜族大部分是在清末时期从朝鲜半岛迁入东北地区而形成的少数民族,目前多居住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因此其民族服饰与朝鲜半岛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朝鲜族的民族服饰建立在特有的民族历史和文化背景上,与民族性情与审美情趣是分不开的,其服饰具有优雅、飘逸、素净的特点。朝鲜族喜爱暖炕生活,因而朝鲜族传统服饰款式宽松。简洁而不紧身,并予以穿着威严和优美的形象。

女装是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宽松简洁的款式及流动的线条突显出柔软之美,增添了女性的韵昧和魅力。上衣无纽扣,用布带打结,长裙则从上到下渐渐扩散,看起来十分优雅,符合朝鲜族女性的审美心理,充分反应了她们柔善、温和的美德。除此之外,女性佩戴的发簪等饰物以及扇子上的缨子也非常赏心悦目。

男子的传统服饰一般包括短上衣。外加坎肩,以及裤腿宽大的裤子。外出时,多穿以布带打结的长袍。短上衣是斜襟,宽袖,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系结在右襟上方。短上衣外面要套上其它颜色的带纽扣的坎肩。裤子则特别宽松,裤长腰宽,其裤裆、裤腿肥大,这种设计便于在火炕上盘腿而坐,随便轻松。

儿童多穿七彩上衣,是用七色绸缎做的上衣,色彩斑斓,如彩虹般十分漂亮。意在让儿童幸福美丽。

朝鲜族在迁入到中国的初期,主要居住在偏僻的山村,服饰采用的主要布料是麻布或土布,质地粗糙。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如今多选用绸缎等衣料,颜色也更加绚丽多彩。

在特殊的日子,如结婚、花甲、周岁等重要仪式中,朝鲜族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传统的服装,色彩鲜艳的服饰给节日带来了喜庆的气氛。而且在春节等重要节日里进行祭祀和拜年仪式时也都要穿上传统服装。以表示庄重和敬意。

朝鲜族的民族服饰在世世代代的传承中,刻印下了民族历史发展的轨迹,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积淀,使人们体味出它的舒适、美观和其中所隐喻的传统文化意蕴和民族审美习惯,领略到它的装饰美以及朴素纯真的艺术品格,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下,民族服饰的传承面临着挑战。传统民族服饰虽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承载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但由于制作程序繁琐,穿着不便,越来越被现代简化的服装款式所影响。如今在各类朝鲜族的庆典活动中,穿着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人对民族服装的认知在逐渐淡化,即便是在举办婚礼时也不穿民族服装,直接以婚纱代替。传统服饰文化正在慢慢遗失和被人们所遗忘。试想若承载民族文化信息的活载体已经不复存在,那么文化的传承又从何谈起呢?如何保留和发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使其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绽放光芒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做好朝鲜族民族服饰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

深入朝鲜族聚集的延边及东三省各地区进行民族服饰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了解这些服饰的历史渊源、象征寓意,做好文字及图片拍摄记录工作。同时在与当地朝鲜族群众的交流过程中,了解服饰的制作步骤与工艺等,使民族服饰文化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建立朝鲜族民族服饰展览馆

建立朝鲜族民族服饰展览馆,这将对逐渐淡化的民族服饰文化起到积极的保护和传承作用。外来多元文化的渗入在不停地影响着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朝鲜族聚集地区建立民族服饰展览馆,能够使当地朝鲜族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积极的认同感,同时也能对下一代的教育起到良好的熏陶和引导作用。

3.做好朝鲜族民族服饰的推广工作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民族服饰表演大赛,进行系统的宣传和推介。在展演活动中,对朝鲜族民族服饰的历史、现状,以及特点、功能、文化内涵进行系统介绍,逐步引导人们喜爱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在各地区举办的少数民族运动会或朝鲜族民俗节等节庆活动中,鼓励朝鲜族干部及群众穿本民族服装,形成有利于推广民族服饰的良好社会氛围。

4.弘扬民族服饰艺术价值,鼓励技艺传承

受到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冲击,朝鲜族居住地区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正在逐渐消失,如何延续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传承给青年‘一代,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和鼓励穿戴民族服饰,肯定传统服饰的艺术价值,更应支持他们在技艺上多学习,加以保护和传承;在一些艺术院校也可以做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开发;多与韩国及朝鲜的服饰行业进行交流,开拓视野,扩大影响面。

5.促进朝鲜族民族服饰的改良工作

朝鲜族传统服饰反映着朝鲜族的文化和生活气息,将自然柔美的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在穿戴上非常复杂繁琐。只有结合时代审美和生活需要的民族服饰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要在保留民族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款式和工艺的改良,使其更适合简单便利的生活需要。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服装设计大赛,不断完善和丰富民族传统服饰的种类、款式、面料、制作工艺等,使民族传统服饰的神韵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篇10

关键词:拔步长;化石性成因;当代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162-02

湘西土家族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后一个确认的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等诸多因素致使其艺术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征。单就艺术文化一块,其独具特色的摆手舞、打溜子、傩堂戏、薅草锣鼓、咚咚喹、哭嫁歌、梯玛神歌等都在中华艺术宝库里占有一席之地,而这其中的“拔步长”更因其鲜明的艺术形态为世人称奇、称道!

“拔步长”又称“毛古斯”――“毛人的故事”――土家族祖先的故事。是一种在土家族传统大型祭祀活动(摆手舞)前后穿行的。体现土家族远在先辈生活方式、历史演进、生产力发展,祭古育后的原始戏剧,是土家族史诗性的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他的表演形式、表现内容、音乐、舞蹈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反差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对其化石性生存现象的研究,对于“拔步长”的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化石“拔步长”之成因

土家族“拔步长”作为说、唱、演、舞为一体的戏剧形态,自其产生起,其内容、呈式、形态就一直亘古不变,既不发展也不消亡。就算到了当下,其依然保持它千年的古韵。这种文化的“化石”现象是极其奇特的。世界之事,有因必有果,笔者认为,对其成因的探究只有深入到这个事象的本质才能得出。

1.“拔步长”地理生境的特殊

湘西土家族主要集中生活在武陵山脉地区,数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里沟岭交错,山谷纵横,交通极为不便。村落稀少、难行,生活原始简朴,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由于这种地理环境的闭塞和险阻,人们相互之间以及和外界的交往就大大受到了限制。由于人的不流动,导致其文化的不流动。原汁的文化自然会原汁的保留流传。

2.政治生态的相对稳定

土家族除了生存之地的边远险峻,更重要的是政治统治相对单一。在对被历称“蛮夷”的土家族先民的统治中,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秉承“自古圣人不异俗”的古训,羁縻怀柔。“八百年土司”就是这种特殊统治生境的写照,显示了其统治的鞭长莫及,直到清雍正的“改土归流”。这种政治生态的相对稳定和不作为也就促使了其文化生态的稳定,没有了交流和浸透,“拔步长”的形态被固化流传也就在情理之中。

3.中原文化的打压

具有显著祭祀特性的“拔步长”作为楚文化家庭中的一员,同楚文化的变迁发展一样,深受中原文化的浸透和挤压。秦汉灭楚,楚文化同样被排挤、打压兼并,致使楚文化没有成为华夏文化的主流。“拔步长”浓厚的神巫色彩只能以一种边缘萎靡的状态长期保留在山野水滨,自生自灭。土家族的地理和政治环境相当闭塞和稳定,这种条件下“拔步长”才得以保留。

4.价值取向的相对固定

由于“拔步长”的表现内容是土家族先民劳动生活的真实再现,致使其传承的价值取向相对固定:缅怀祖先、教育子孙。土家族对先祖的崇敬是严肃的、敬畏的。容不得半点的不恭和亵渎,否则必遭先祖的责罚。这就要求其表演内容上力求反映先祖生活的本真和原汁原味,更何况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在武陵山区来说更是千年一律,绝少的发展。加之少有外界交流,传承过程中也只能是一袭相承――祖宗不会变,当然内容也不会变。历史不变,对于子孙的教育(及溯源教育功能)就不会变,这样一来其形式、内容、人物、事象就会相当固定,绝少翻新,其“化石”性生存也就顺理成章。

5.巫俗信仰的精神禁锢

作为“蛮夷”的湘西土家族,其思想之陈腐、观念之愚昧、文化之落后是显而易见的。可想而知这种情境下的巫俗信仰将是何等的根深蒂固。“原始巫仪中随心所欲扮演神灵以及全民彻底投入的那种自由心态一旦为理智和礼节所制约,纯粹戏剧由其间萌发的步子就要减缓和停止……由于偏离中原文化形态、没有受到更多理性的干扰,其巫俗保留了更多原始而质朴的风貌”(《中国戏曲志》)。湘西地区的巫傩、巫俗之所以盛行,就是基于人们对神巫的敬畏和崇拜。正如湘西永顺县双凤村“拔步长”老艺人彭武鑫所说:如果不跳,就人畜不旺,阳春不好,瘟疫盛行……简单说就是不跳“拔步长”就要遭报应。只要是神灵就是神圣的,神圣的也就是不能改变的!这样,“拔步长”原汁原味的流传,既不消亡、也不发展是与其巫俗信仰的精神禁锢密不可分的。

6.“拔步长”的高度依附性

“拔步长”是在土家族的祭祀活动“摆手”节中的前后穿行的,不以单独的形式出现。而摆手节却要一年一次或者几年一次。这种情景下,作为戏剧雏形的它展示的机会就少得可怜。而作为一种群众艺术,只有不断地与群众相交流才能发展和创新、反馈和改进。由于演出时间太少,这种对摆手节的高度依附使其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形式,仅限于程式性地展示其固有的功能,停留在信仰、巫俗的框架水平,促使其发展成为独立的戏剧门类就不太可能了,这也是其化石性留存的重要原因。

7.土家族文化现象的约束

土家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是有语言无文字。这就必然导致其文化传播受到制约。其文学艺术的承载和传播只能靠口传心授,像“拔步长”这种原始戏剧艺术形式局限在十分狭窄的传播和交流的框架里,其流传的力量和速度是极其微弱和缓慢的。更何况它还存在地理、政治、风俗、信仰等多种制约。湘西地区的文化教育,即使当下都是相当落后的,更何况“八百年土司”统治下的土家人,几乎没有人懂得汉语、文字。没有文字的记录,没有文字的流传和交流,其固守深山恶水亘古不变自在情理之中。

8.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土家人世居深山险谷,地广人稀,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有些地方至今还是刀耕火种)。“拔步长”舞中的“毛人”为何以茅草遮身?――其实也是当年土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极其艰难的生境中,活下去也就成为第一要务,奈何还有几方闲情雅致演戏看戏?等到湘西生产力水平稍有建树、交通改善,文化交流开始频繁时,中原文化则如洪流一般冲击着土家人的生活各层面,成为人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文化消遣。而“拔步长”这种粗糙简洁、自然原始的高度依附于祭祀文化的戏剧自然会被人们所漠视、冷淡。它只能是作为一种信仰的巫俗,神圣而又单调的孤独衍存至今。

二、“拔步长”的当下生境

笔者长期致力于“拔步长”的调查研究,湘西地区土家族“拔步长”的生存环境已非常严峻。由于“拔步长”的产生地只有在龙山、永顺县的几个乡镇(并没有大范围的在土家族地区流行),而像坡脚、靛房等几个乡的摆手舞也只是在改革开放,国家对非遗文化的重视后才开始挖掘、整理,并活动性地开展起来,已然没有了当年祭祀、神仰的格调,其作为鲜明个性特色的民族艺术被广泛使用于各种展演和交流(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是例证)。尤其是地方旅游开发的文化需要,作为一种旅游产品进行包装和更新,以致其更加适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不仅从形式上给以改良、创新(人物、服装、音乐、形式),还把它从“摆手舞”中的戏剧形态中解放出来,使其在精神层面挣脱枷锁,成为一种文化消遣和认同。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文化、科技、资讯的传播与更新,不能不使任何一种民间民俗融入世界洪流。而原汁原味、千年不变的“拔步长”正随着其信仰的淡化和传承的制约(老艺人几乎都已亡去),其生境已然土崩瓦解。作为一种文化信仰的自然流传已逐渐失去原动力和生存土壤。

三、“拔步长”的当代传承

基于“拔步长”的当下生境,笔者认为,若使其长时留存,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与支持

虽然文化传承的根本道路是文化传承者的自觉,但不能不说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社会,行政的手段和方法依然是不错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从事这种文化传承的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满足传承者的思想和生活的需求(事实上,对传承人的认定、扶持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除此之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更应做好其传承的相关工作:研究、挖掘、整理、扶持、活动开展……只有这些职能部门的加入才能固定它的程式内容(归档可据),探索它的来龙去脉,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道路选择。

2.传承者的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