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广播电视技术知识十篇广播电视技术知识十篇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4:44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1

广播电视播出频率、频道和播出时间急剧增加。随着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尤其是有线电视广播和卫星直播电视广播出现后,广播电视频率得以充分的利用,最后使得电视播出频道的急剧增加,有的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播出时间也大大增加。这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新时期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输容量迅速增加、传输手段多样化,同时播控系统与传输系统也日趋复杂。以前,由于播出频率、频道较少,播控系统比较简单。随着播出频率与频道的增加,出现了相对复杂的、有单频道播出系统和总控制室系统相结合的、调度相对灵活的综合性播控系统。这种系统不仅有拥有规模庞大的视音频切换矩阵,还有功能齐全的各种周边设备。广播电视的覆盖与传输系统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传输手段,这些新手段的出现解决了以前传输容量小、传输覆盖面小的问题,为大面积的广播电视覆盖、多通道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提高了有效的“绿色通道”。我过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主要有中短波、调频、电视广播的发射。由于在技术上的局限性造成了我国的这些发射系统都具有设备庞大、功耗大、效率低、设备老、改造周期长、维护困难等特点。所以发射系统这一广播电视维护岗位相对而言既是一个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故障风险大(容易出大故障)的岗位,又是播出关中的最后一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固化器件的使用越来越多,这种技术正在逐步的步入全国各发射台。现在的发射机房正在向小型化发展,设备的功耗也在减少,高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从现在的广播电视的发展看,数字方式必然取代模拟方式。现在正是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播控系统、传输系统、发射系统都要逐步地实现数字化,三大系统的设备也将逐步地进行更换和改造。广播、电视的功能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现在的世界已经变成了计算机的世界,计算机技术无孔不入,渗透了各个行业。传统的模拟硬件逐渐的被计算机技术替代。传统的广播播出模式也逐渐被计算机往来传输自动播出系统所取代。县级的广播电视局所拥有的播出系统也许比不上市级或者省级,但是也在逐步的采用计算机传输自动播出系统。广播电视技术发展之快,使我们长年工作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变得手足无措起来。知识爆炸的时代,使原来的“知识分子”一不留心便会变成新时代的“新文盲”。面对这扑面而来的技术变革,这始料未及的大规模设备更新,如何能自如地驾驭好这一变化多端的“变形金刚”,使我们工作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能顺应这时代的变化,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根据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研究好、掌握好、使用好、维护好这些新技术下诞生的新设备,使这一“绿色通道”不但始终不间断,而且质量越来越高,是我们从事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尽快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业务素质现状

作为一个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他(她)应该具有以下的业务素质。首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能够对出现的故障迅速的进行排除。这一点是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相应的过硬的专业知识又如何能够胜任这个岗位?其次是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最高目标。然后是要有必要的自信心,要能够相信自己有能力将这个工作做好。这点还要求对技术维护人员有提升内在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第四是要有一定的亲和力,作为一个技术维护人员进行一些设备维护或者是故障排除时不可避免的会与人民群众接触,这时技术维护人员所表现出来的将会代表广播电视局。此时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表现出足够的亲和力将会给人民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要有良好的工作意识和服务态度,对于台内设备出现的技术故障要能够及时的进处理保障节目的正常播出和其他节目的正常转播,对于设备出现的故障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恢复。工作中要能够吃苦耐劳,对于某些设备的维护是相当的辛苦的,这就要求维护人员能够吃苦耐劳。作为一个合格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还要有一定的远见,要能够看到相关技术的发展,尽量早的掌握好相关的技术知识以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但是目前我国县级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多数的县级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学历不够高。其实学历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技术维护人员的知识结构跟不上设备技术更新的速度,存在着知识脱节问题。知识的脱节意味着对于新设备的维护与故障处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最终会导致其他的一些问题的产生。第二,在很多的行业中都存在着在思想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技术维护人员的“拜金主义”太严重,在为群众上门服务时也要索取红包或者其他的一些变相的酬劳。有的技术维护人员没有将“为人民服务”为最高目标,处理故障时拖拉现象严重,严重的影响了群众收听广播或者是收看电视节目。在与群众接触时不能给群众留下良好的印象,为广播电视局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第三,有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自信心不足。有一部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担心自己无法胜任目前的岗位。也许这些人员有着能够胜任目前岗位的能力,但就因为缺乏自信心,影响了自身实力的发挥,最后真正的成为了不能适应其当时的岗位。第四,有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广播电视相关设备随时都有着出现故障的可能,但是良好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的降低其故障的发生率。但有很多的广播电视技术人员都没有将设备的维护保养做到位。设备的故障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有的时候会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发生,从而为故障的排除带来很大的影响。有的管波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不愿意及时的对故障进行排除,从而影响到群众收听广播或者是收看电视节目,最后带来严重负面社会影响。第五,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足够的远见。基本每一个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都是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他们没有对有可能应用的新技术有着足够的重视,也不去关心什么技术会应用在广播电视播出系统中。最后当有新技术应用在系统中的时候却又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导致手足无措。

三、如何提高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

面对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为了能够为广大的社会群众能够更放心的收听广播,能更安心的收看电视。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唯一的方法。首先,强化人才第一的意识。有了好的人才才能够更好的为群众处理好各种技术故障。在新时期,广播电视设备日新月异地更新。以前近10年才更新的设备,到了90年代初期更新周期缩短到3~5年。到了90年代后期,有的设备更新期甚至缩短到1~2年。无论是硬件还是与之配套的软件,今年刚买,明年就可能变成过时货。尤其是计算机时代,几乎所有广播电视设备都被计算机染指,传统的广播电视设备已被计算机改变得面目全非。现在的播控机房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计算机房”了。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可见一斑。往年的老工程师,在计算机面前束手无策的不少。往年的“知识分子”,稍不留神,就会变成新一代的“新文盲”。所以人才变成为是否有发展后劲的主要因素。引进、补充、培养一批又一批跟得上时代的复合性技术人才已是头等大事,势在必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是一个工程应用型岗位。它的人才结构应该是宝塔型的。大批的技术人员是实际岗位的操作人员(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再上一个台阶是维修工程技术人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再上一个台阶是系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其次,由于广播电视的技术维护岗位分工极细,有视频系统、音频系统、微波传输、卫星传输、光纤传输、计算机网络系统、计量测量、监测、发射、动力等等。所以,人才的结构也应该是既有众多基础良好、操作熟练的初级技术人员,更要有各领域的专家和能纵揽全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其次,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岗位的人才应该以自主培养为主,现成引进为辅,即要对现有的技术维护人员进及时有效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新技术和处理新设备出现的故障。培训方法可以是派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初级工程技术人员是技术维护队伍的基础力量,他们应该是普遍基础良好,又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技术操作规程,训练有素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是技术维护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应该是技术基础扎实,在各部门能独挡一面的技术骨干。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是技术维护队伍的灵魂,是塔尖,是把舵人,他们应该是能纵揽全局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然后是重视政治思想的教育工作。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能够注重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政治思想的学习专研。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克服不足,发扬成绩。通过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行业管理法规的学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不仅仅要刻苦钻研,努力提高技术水平,而且要把自己置身于宣传工作者的行列,做到从思想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端正思想认识,可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整体素质提高。最后是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与奖惩措施,规范管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一定的规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让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人员的各个工作环节更加的规范,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的奖惩措施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2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理论;实施手段

目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已成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趋势,这需要我们在对广播电视信息平台大力推动的基础上,提高广播电视工作人员的节目质量、丰富节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使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一、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理论概述

广播电视是通过无线电波、金属导线或光导纤维和人造卫星等媒介向广大地区传送声音和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最有利、最便捷、最普及的现代化宣传渠道,是保证国家政策指令畅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信息载体。与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具有形象化、及时性、广泛性的特点。从技术角度讲,广播电视是研究声、光、电的应用技术,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它综合运用了现代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将构成广播电视节目的声、光的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传送给广大听众、观众,并不断发展成为多层次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系统由节目采编、制播、节目传输、节目分配、发射和用户接收等基本环节构成,它可以营造健康的发展环境,推动广播电视技术良性机制的形成,为保证广播电视技术的信息、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安全、合理性提供条件。

二、广播电视技术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的应用,已逐步实现了技术、传输、模式和传播媒体的创新,促进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但在音像节目的制作、播出、发射、图像的传输和信号的接收过程中,受传输的方式对电视信号的影响,使失真积累、色度畸变、噪声积累,以及多径反射等都影响了接受的效果,造成质量的低劣。另一方面的调查显示,我国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偏低,明显不能满足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要求;且一些原有广播电视部门往往被动地成为“人才输出基地”;再加上一些广播电视工作靠个别“台柱子”苦苦支撑、抱残守缺、疲于应付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通过企业聘用的方式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人才,但因身份的限制和待遇的低下也难以安心工作,员工缺少开拓、竞争的意识和压力。因此,就当前现状来看,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运用技术创新的手段加强管理,更快更好地传播电视广播信号,更加有效地发挥技术功能,以提高广播电视技术水平是当务之急。

三、实现广播电视技术的手段

广播电视是一种集知识和智力并存的行业,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传媒。新时代的广播电视技术,运用大量先进的科技成果,实现了广播电视技术的数字化、信息化。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竞争趋势的日益激烈,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工作人员更是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技术研发水平创造条件。

(一)科学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广播电视技术的科学化是以技术手段的提升为主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标准化工作的实施,以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的快速发展。

(1)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实现

广播电视行业单位通过对广播电视技术各项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广播电视技术的信息化建设。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即互联网资源和专业数据库资源,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运用所了解的现代技术理论基础,建立集采编、制作、播出、存储、管理、分发于一体的广播电视网络系统。并建立健全的网络运营体系,对一些相关的知识信息进行客观分析和比较,再加以利用、传输,提高广播电视技术的利用率,实现信息效益的最大化。

(2)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以数字形式来广播的数字技术,已逐渐成为广播电视技术的核心要素。在广播电视的数字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中,通过这种快捷传输技术方式可以确保图像质量的真实性,提高广播电视的传播效果;数字电视具备的交互传输技术,也为数字电视人机交互界面技术奠定了基础。另外传输中还可以实现半音信号及图像信号的重复使用,实现了高效、人性化的数字电视,提高了广播电视技术高水平的创新。

(二)广播电视技术工作人员水平的提升

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关键,人是推动广播电视生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加快提升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才的水平,是目前广播电视事业的首要任务。

(1)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指导

结合广播电视技术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办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班,以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在职员工的管理和指导。现如今大多广播电视技术人员没经过正规培训,缺乏广播电视技术知识,企业需制定一套科学化、制度化的在职培训计划,对在岗相关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专题培训,加强岗位考核,普遍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强,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也不少。要熟悉新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做到深入了解,需建立一支高水准的技术队伍,公平、公正选拔人才,形成合理的技术人才结构,为广电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战略储备。

(2)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打造竞争力

广播电视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必须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杜绝人才闲置浪费的现象。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可以使那些真正懂技术的人员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职称晋升中真正得到实惠,激发每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工作效率。员工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才能按照“纪律零处理,播出零事故,质量零差错”的要求做好岗位工作,才能干实事、干对事,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华,打造综合型的技术人才,以提高广播电视的特色生产力,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持续发展。

(3)管理运作规范化

加强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广播电视系统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是当前广电加快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当前,各个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合理,不能有多人管理的现象,也不可撒手不管。具体来说:一要实现工作目标责任制。一人一工作范畴,分工协作,面面俱到,加强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管理。二是要细化管理要求,确保管理有效。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广播电视日常工作,重视单位文化管理,经营人性化管理,保证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正常运行。

(4)提高创新意识,加强队伍建设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和动力,所谓创新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发展、观众需要的角度来看问题,既要看问题的主要性,又要看问题的多样性。企业要更新观念,对电台节目进行精心策划,科学合理编排,按照专业化要求包装,尤其是对收视率高的栏目进行改版包装,形成图文并茂电视节目品牌。还要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的队伍,通过培养团队精神,强化执行能力,提高企业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广播电视艺术效果的提升。

总结:

总之,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技术正运用现代科学化手段来推动其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运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广播电视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开拓广播电视市场竞争力、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广播电视艺术效果,为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道路加快力度。

参考文献:

[1]孔向刚.论广播电视系统的全面数字化[J].中国有线电视.2002(06)

[2]花云,孙雪成.网络化数字化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建设和使用[J].电视技术.2009(10)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tG8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与接收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应的技术进一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正常保质保量而对播出。而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每一个技术环节都会给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就是关系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关键性技术,播控技术得不到有效保障,播出节目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具体的广播电视播控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强化广播电视播控技术以及对其的维护管理水平,从而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也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长久发展和创新。由此可见,本文针对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及维护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的概述

1、播控系统的组成

对于广播电视播控系统来说,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总控系统、分控系统、存储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等。其中总控系统是整个播控系统的核心,其作用是对广播电视台内部各演播室的信号、发射塔信号、卫星接收信号以及前端同传信号等进行综合调度,实现节目的收录和播出,是各种信号汇集的桥梁和枢纽。分控系统主要由切换台、自动播控软件以及以分控知阵为核心的音视频系统组成,其作用是负责侮个频道的具体节目播出音视频服务器是硬盘播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安全性是播出系统的关键,其作用是对音频和视频数据进行存储、压缩和处理。远程监控系统的作用是对播控系统的设备及信号质量进行监测和维护,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提供保障。

2、播控系统的特点

无沦从播控技术自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来看,都对播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目前播控系统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普遍,几乎播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都应用了电子技术最新的发展成果以播控系统中最重要的总控系统为例,在其设计中采用了分布式的多级知阵结构,某广播电视台的播控系统由总控知阵、输入输出知阵和两个互为镜像的播控知阵组成了互相连接而又相对独立的环形结构体系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各个知阵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对各类信号的有效划分和隔离:同时,当单个知阵发生故障时,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比较小,能够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此外,现代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还体现在播控系统的智能监控系统上:监控系统的服务器通过网络与设备连接起来,利用Snmp等协议将设备的技术参数、运行状态等自动采集到监控系统的服务器上,经服务器处理后以图形的形式显示在监控屏幕上,工作人员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设备的运行状态,当出现信号异常时,系统会以声光报警等多种手段提醒工作人员:监控软件对信号进行连续不断监测是通过一个“n选1"知阵输送到测试设备上【1】,测试设备将收到的信号与数据库中的信号标准值进行比较后确定测试结果是否正常。总之,现代电子技术对播控系统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是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重要举措。而做好日常管理,也必然成为了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知道,管理出效益和成绩。因此,要结介实际,研究完善的广播电视播控管理体制机制,诸如岗位职责、值班制度、安全制度、重要节目播出保障制度、检修制度、消防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到制度上墙,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广播电视、机房、设备等进行检查,定期清理和打扫有关机器设备【2】。切实加强广播电视播控的日常操作、使用、管理和维护,发现隐患和故障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落实。

2、强化技术维护工作

强化技术维护工作是做好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关键所在。在实际工作中,应对从事技术维护工作的人员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沦知识水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要注重他们实践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对安全播控的应急预案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操作,使他们熟悉广播电视播控系统的线路设计和布置、信号源的分布以及设备的状态信息等,这样可以在出现事故的时候能够及时应对,有备无患。在技术维护工作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对播控系统的用电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并将其与办公、照明和动力线路分开,防止由于短路问题而引发严重事故。

3、强化监测监管的力度

监测监管,是广播电视播控技术维护管理的重要途径。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认真对广播电视播出的节目、信号等进行监测、监听以及监管,对于加强维护与管理极为重要。在广播电视播控维护与管理中,我们要时时监测监控其播出的信号以及回收信号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的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落实【3】。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管理与维护,及时查看广播电视播控的设备运行状况,包括温度、湿度、配电、速度等关键环境与内容,尽量做到发现故障及时排除解决。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还可以引进功能完备的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监控。此外,要切实加大对广播电视播控相关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力度,尽力保证相关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4、进一步提升播控技术安全水平

安全管理是播控技术维护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技术维护工作的核心任务。播控技术的安全管理涉及的面比较广,主要包括机房供电的安全、音视频服务器的安全、软件的安全以及人员的安全等。具体表现在:

机房供电的主备两路应分别经过两组UpS到机房的配电柜,同时供电:对于单电源设备来说,若存在主备两组设备,应做到主备分开,主设备和备设备分别接到主电源和备电源上,这样可以保证在出现单路断电的情况下播出仍能正常进行对于目前大部分广播电视台采用的硬盘播出系统来说,每个频道应采用一主一备两个硬盘播出信号,这样在主路出现静音、静帧、黑场等故障时,可以立即切换到备路播出要保证播控系统软件的安全必须要做好软件的维护工作:首先要对刻录机、字幕机和播出控制机等安装防火墙:其次要对系统配置进行备憔如果机器间相互联网,则必须将机器与外网进行严格隔离:侮周应利用合适的时间对机器进行重启,这样有利于避免死机和其它随机错误的发生另外,广播电视播控机房是电视台的心脏,应设立门卫或门禁系统,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对机房工作人员应核发出入证,对其他需进入机房的人员(如参观等),必须要得到机房负责人的同意,有专人负责全程陪同,并对进出人员信息进行备案【4】。磁带尤其是临时送带应送到上载机房进行登记审核,不能直接送到播控机房,进入播控机房的磁带必须是经上载科审核过的准确无误的磁带。

5、加强业务培训,促进维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广播电视技术日新月异,迫使技术维护人员要小断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掌握现代广播电视新技术,以提高技术维护能力。所以抓好职工的业务培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是搞好广播电视优质女全播出的关键。引进和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采取了多种形式鼓励职工在岗自学、岗位成才。通过办短训班、聘请专业人员讲课、选送人员到外进修、互帮互学、举行技术能手竞赛等,更新其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与此同时,采取理论和实际相结介的办法,强化职工的操作技能,参加检修实践、事故分析,提高判断和排除故障能力,遇到较难故障,现场指导。装机、调机时全体人员都参与熟悉设备,不定期地抽查考核,做到应知应会,技术水平有明显提高。通过努力,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职工队伍正在茁壮成长。为县台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和女全优质播出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撑。特别在一系列重要播出保障期,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女排部署和要求。全台自上而下自我加压,自觉行动,在对女全播出的各个环节、各个系统、各类设备、各项预案进行全而彻底的大检查、大整改的同时,严肃纪律,落实各项制度,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亲自带班,技术骨干一线作业,切实加强重点部位管理,增强了防范能力,确保了重要播出期和经常性的安全播出工作。

结束语

广播电视在当今社会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其中播控技术是广播电视能够长久生存的关键所在,播控技术水平提高,节目播出质量就得到有效保障,从而有效促进广播电视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闫玉平.广播电视播控技术及维护管理探讨[J].祖国,2014,02:56.

[2]毕宏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探讨[J].网友世界,2014,14:45.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4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辽宁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具备文、史、哲、经、法、理、工、管、艺等多学科的辽宁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196亩,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

辽宁大学初创于1948年11月东北人民政府在沈阳建立的商业专门学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东北财经学院、沈阳师范学院和沈阳俄文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辽宁大学,朱德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55人,其中教授281人、副教授476人,博士生导师99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双聘院士1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8个,其中设有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Jm(法律硕士)、mtCSoL(汉语国际教育硕士)、mFa(艺术硕士)等21个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中国语言文学、哲学、法学、化学和统计学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6个,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和金融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一级学科;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辽宁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校有2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2个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教学实验平台、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近2万人,研究生7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64.45万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中心(室)28个,实习基地12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564万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图书馆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馆藏文献277.5万册,其中珍本、善本书300余种,被联合国出版部指定为联合国文献收藏图书馆,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有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1.6万多号生物标本。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网的组成部分,已成为沈阳北部大学区域节点。

自建校以来,辽宁大学已为国家培养各类学生15万余人,为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94个国家培养长期留学生8000余人,短期留学生3000余人。学校分别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精心打造的孔子学院品牌跨越亚、欧、非三大洲,国际化办学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辽宁大学秉承“明德精学、笃行致强”的校训精神,力争经过全体辽大人的扎实工作,早日把辽宁大学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质量上乘、学科建设特色鲜明,整体办学实力国内先进、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

二、艺术类专业介绍

2015年我校艺术类共有艺术设计学、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摄影、表演、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表演(民间器乐方向)、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10个专业(含方向)招生。

艺术设计学

本专业以传统造型艺术为基础。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懂得一定的管理知识,具备为企事业进行整体策划、创意与设计的能力。主要课程:设计管理学、设计概论、展示设计、计算机平面与三维设计、标志设计、创意广告、Ci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艺术概论、艺术鉴赏、表现技法等。

广播电视编导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及电视节目编导、制作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广播电视编导(数码影视制作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码影视制作领域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具备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适合在电视台、广告公司、影视制作公司以及其它视频制作领域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特效与包装、网页设计等工作的高级人才。主要课程:传播学、艺术学概论、动画创意与制作、影视策划与制作、电视摄像、剪辑技术、影视特效、影视照明、导演基础、编剧理论、电视广告等。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适合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等。

摄影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片摄影、电视摄像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具有专业水准的摄影、摄像技巧与技能,适合从事专业图片摄影、电视摄像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主要课程:艺术学概论、摄影光学、色彩与构图、暗房技术、摄像技术、数码技术、人像摄影、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影像编辑艺术等。

表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塑造人物形象的表演技能和具有个性化创作意识的影视、戏剧表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表演技巧、台词、形体、声乐、经典戏剧赏析、表演理论、艺术概论等。

表演(民间艺术表演方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和表演理论知识,在表演上力求艺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地域性与民族性相统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台词、民族舞、民间舞与技巧、唱腔、乐理、声乐、剧目等。

表演(民间器乐方向)(类别: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音乐表演理论知识,专业的独奏、重奏、合奏能力,适应“新民乐”等现代演奏需要的艺术人才。专业课程:独奏、重奏、合奏、乐曲改编。专业基础课: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赏析、艺术概论、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形体、声乐。

戏剧影视导演

本专业培养具备丰富的文学、导演理论知识和导演、创作技能的影视导演方面的艺术人才。主要课程:表演基础、英语、舞台导演元素、台词、导演理论、舞台美术、经典作品赏析、影视剧作、艺术概论、视听语言、影视导演创作等。

戏剧影视文学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5

1开展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重要性

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支撑,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显得至关重要。开展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技术漏洞,找准技术故障,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保证广播电视节目顺利播出;另一方面,通过维护管理能够不断与新技术新方法对比,从而充分运用新时代网络技术方法和优势,找准切合点,更好地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

2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特点

第一,广播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和资源的丰富化,增大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难度。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当前我们国家的广播电视台有很多频道和种类,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和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尤其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对于电视节目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要找到有效的技术,从而提高信号覆盖率,另一方面要充分熟悉、运用编码等技术,增大信号覆盖面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尽可能实现全员共享、全员覆盖,这些无疑增加了维护难度。第二,广播电视传输设备不能全面适应现代广播电视节目要求,增加了维护成本。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整个环节涉及很多的设备,这些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保证信号传输稳定,当前广播电视发射台等设备比较老旧、运行效率低、耗能高,不便于维护和管理,大大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风险,所以必须加强技术升级和监督。国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给国内广播电视技术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契机,只有引进新设备,开发新的维护技术,才能更好地提高维护效率,进而提高设备运行性能,保证广播电视播出的顺畅和安全。第三,电视广播系统功能日益多元化,促使维护技术不断升级和创新。随着多媒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技术也逐渐引用新技术,将信号模拟方式向着数字化方向转变,高清电视需求越来越多,并和网络进行融合,拓宽节目播放渠道,在整个过渡过程中,对于广播电视的信息处理和传输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探索更高端的维护技术,将图像、传输、信息等各类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才能不断丰富广播电视传输的内容,发挥广播电视的整体功能,进而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广播电视系统更加复杂,对节目的灵活调度、电视频道的自动切换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技术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3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对策

面对各种冲击和挑战,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水平需要全面优化和提升,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媒体行业需要。具体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对策如下。第一,建立完善的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一方面,广播电视技术可以充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和检修力度,及时进行过程记录,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档案,从而更好提升设备维护常规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明确设备管理目标,制定全面的设备更新维护计划,对各类老旧设备及时更换,对新设备及时加强培训,进而保证信息传输有序开展。总之,建立广播电视技术信息维护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和监督,从而提升整体运行效率。第二,加强科研攻关,提高维护意识。广播电视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与此相对应的技术也要随时更新和优化,要充分结合当前国际广播电视新技术,加强科研攻关,提高科研水平,保证技术维护工作适应现展需求。一方面,要对维修人员开展各类培训,努力掌握各类新技术、新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加强实践操作,结合现代广播电视发展需求,完善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优化设备维护管理流程,明确责任分工,严格监督考核,从而保证设备维护到位、有序开展。同时,要充分借鉴计算机网络平台,将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与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探索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维护举措,将各类人为影响因素降到最低,最大化满足设备运行需要。

4结语

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是一项更加系统的工程,也是关键环节,为了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提高公众认可度,增强权威性,就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设备运行水平和运行质量,同时注重加强维护管理和监督,从规范性、标准化、智能化等方向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更好地推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有序、科学开展。

作者:刘开军单位:贵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七五一台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6

1.1节目频道多、持续时间长、覆盖信息广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单一、乏味,没有创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技术也在朝多元化、高性能方向发展。如今,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在频道的接收上有更多的选择。广播电视在当下已经成为人们利用的宝贵资源,比如,开发电视节目、拍摄电影、电视剧等等都能为相关人士带来金钱上的收获,同时也为社会大众带来了更多的精彩节目。据统计,我国现在的电视频道有百余套之多,另外,为了迎合社会大众,播出时间也有所增加,有的频道会开放十几个小时,更有甚者,二十四小时无休止的为大众播放节目。这为一些热爱电视节目的人提供了方便,无论何时打开电视,都有开放的频道可供观赏。电视节目增多、时间长度增加的衍生效应就是传输的信息量更大、覆盖面更广。过去,因为技术的不完善,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范围小、传播内容少,但是放在今天,这样的情况被完全改变,天气预报、地方灾害等信息能够最快速度传播给社会大众,避免了天气、灾害预防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

1.2多元化、智能化

目前,国家重视数字化、智能化的培养,对于广播电视的要求同样如此。在这一方面,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算得上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我国的技术人员将很多新鲜的元素应用到了广播电视当中。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广播电视打造的更加智能化、多元化,大大满足了人们对这一娱乐项目的需求。以往的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遇到的问题普遍不多也不难解决,但时代在发展,维护工作者已经逐渐不能应付如今的广播电视维修工作。那么,怎样将新时代下的新技术学会,并应用到维护工作中就是现在维护人员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拥有过硬的维修技术,才能与时代一起前进,为社会大众带来方便。

2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1人员素质影响维护工作

在广播电视管理中,节目的播出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容许错误的发生。这一环节考验了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随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趋势,网络信息技术在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操作团队人员素质不高、水准不过关、对于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的话,就容易造成节目播出时的误差、偏轨等不良情况。广播电视节目,从最初的创意、制作,再到后续的完成以及最后的播出,需要多个环节一起完成。播出是这些环节中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否能够准时、高质量地播出就取决于操控人员的工作能力了。

2.2技术能力影响维护工作

如果说节目的播出是广播电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的话,那么这个过程所需要的通道就是起基础作用的一环,负责这一环节的维护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任何技术的运行都需要有一个载体,而负责这个载体运行的人员就考验其技术能力了。广播电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涵盖了节目的前期策划制作系统、节目播出调控系统、节目传输通道系统等一系列技术工程,如果没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系统结构时是无法胜任工作流程的。

3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对策

新时期,社会大众受广播电视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通过广播电视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获取信息,所以,社会大众已经逐渐离不开广播电视的陪伴了。当下知识老化程度快、事物更新速度快,所以,要想与新时期的脚步相适应,就要开创新体系,并对维护工作重点培养。

3.1减少设备故障、人为意外

工作人员要在节目播出前和播出后及时检查设备的安全问题,并且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小问题,这样的细节也是不能够放松警惕的部分,要知道“小问题产生大祸患”。为了设备能够运行的更久,使用时间更长,对于设备的检查一定要及时,并给予适当地处理。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中,人为意外也时常发生。在新技术时代,设备的制作大多都质量过关,意外的主要来源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不注意或是设备认识不全面引发的事故。所以,在维护过程中,有必要完善出一套正规的操作守则与注意事项,以避免由于人的疏忽而造成的事故。

3.2对其他部门也加强关注,避免类似问题

技术操作部门之外的其他工作部门也是容易出现故障的,我们把这样的故障统称为“非技术故障”。广播是以无线电波为媒介进行传输的,在节目正式播出之前,要对这些系统进行检查,确定传播时不会出现故障之后实施具体运行,这个过程中,各部门协调配合,衔接好每一个环节负责的部分,这样节目才能及时、准确地播出。

3.3将后期检修工作贯彻到底

制定完善、全面的维护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检修步骤对硬件设施进行检查。检查中,确保检验到了设备的每一个部位,同时将发现的问题以及隐患及时处理,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对于这些设备的维护要坚持做到时常进行清洁、将松动的地方加以紧固,平时的闲暇时间也要常观察,将设备的维修工作做到最全面、最彻底。

3.4对维修人员定期培训

维修人员是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的主体力量,节目的正常播出、有效进行都与设备的操作离不开,而设备的工作状态就取决于维护人员日常对其的“保养”了。所以,应针对维护工作者,开展相关的设备维护课程,普及更多关于设备的知识,比如,设备易犯的故障和不常见但是属于基础范围内的故障,以及在面对不同的故障时不同的解决方案。其次,要重点培养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是初步要求,熟练地上手操作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设备问题。

4结论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7

关键词:网络技术;广播电视;应用

引言

多媒体网络技术深入到广播电视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媒体人要正确认知多媒体网络技术,把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广播电视的互动性,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广播电视节目,利用网络技术满足用户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习惯。大力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的互动性,丰富节目的内容,使之多样化、大众化、亲民化,适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化,留住观众,感动观众,提高广播电视的功效。

多媒体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媒体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其一,新开发的媒体技术瓜分了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的部分份额,使之媒体市场削弱;其二,市场经济导致广播电视媒体各种问题的凸显,激发他们必须改革最为先进的网络技术,提升广播电视的服务质量,增强其互动性,满足广大使用者的要求,使广播电视事业不被其它新开发的媒体技术所取代,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的传输由于明文规定的传输质量的要求,必须要确保质量符合要求,那么只有把电台和电视台积极主动地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结合,才能够保证传输的质量符合国家的要求。由于中国广播电视项目的飞速发展,使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是提高电视传播的首要解决方案,这也从根本上提高了传输画面的质量。因此,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广电工程技术相结合,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必然。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新认知

作为基层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只有正确认知多媒体网络技术,才能把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这里所说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实际上就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智能技术,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信息传送与输出、信息集中加工与处理。它最大的特点是信息输送快、应用面积广、发挥作用强等,这在传媒行业中是任何其它技术无法替代的,其作用可想而知。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缺乏互动性,再现形式单调,引进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后,就弥补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不足,充分发挥了新兴媒体技术的优势,使广播电视增添了趣味性、互动性和多样性,更加走近了观众,吸引了观众,收视率与传统的媒体技术时期比较有明显的增加,以此拉动广播电视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1.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广播电视的互动性。

近几年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异军突起,除最早出现的QQ、QQ群外,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拉近了广播电视节目与受众者之间的距离,观众的参与度得到扩大。微博、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开放的社交平台,它们传播信息便利、快捷,蔓延的范围广,这无疑会提升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因此,广播电视台每创办一个节目,都少不了建立一个微博、或微信、或公众号。还有,电视娱乐节目、现场互动节目都设置了二维码辨识技术,取代了传统冗长的网址。观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节目的评选、抽奖、点评等,提高了观众的关注度。

2.利用网络技术创新广播电视节目。

提高观众的关注度,提高广播电视的收听率和收视率,就要创新广播电视的节目,这就需要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参与。因此,广播电视节目要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对传统的、过时的、不适宜受众者观看的进行创新改革,节目要通过现代化手段紧紧围绕时代形势,适应时代要求,反映群众心声和喜闻乐见的内容,满足不同听众和观众的欲望,满足不同听众和观众的好奇心,提高不同听众和观众的品味和欣赏水平。

3.利用网络技术满足用户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习惯。

网络技术没有引入钱,观众收看电视节目受到定时的限制,要想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需要准时准点,否则就会错过时限。引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后,可以利用个人计算机登录网络电视,或利用手机扫描电视节目的二维码获取资讯或视频等信息。这样就不受时空的约束,随时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四、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和特点

传统的广播电视制作节目,大都是先期进行录播,对每个节目要事先排好顺序,事先制作完成,到播放时间点击操作即可,目的是防备发生紧急事件无法应对,以免影响正常播放和观众观看。这种现象就导致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模式化,不仅一成不变,而且呆板生硬。已经录制好的节目无法调节,无法满足观众的现实需要。多媒体网络技术引进之后,广播电视播放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人力物力得到了科学利用,节目的顺序也能根据现场需要灵活处理,播放时还能够与观众的互动,增强了现场感和气氛感。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资源共享,它深入广播电视工程后,快速直接连接多个广播电视台,获取最直接的资源并得以利用,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也避免了内容的重复,而一旦遇到难题,就能利用共享稻菘焖倨平狻

时效、快捷地传输是广播电视的终极目标,因此,成为百姓的首选,没有一种媒体像广播电视一样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青睐和关注。因而,传统媒体的录播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现代化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把时空和现场相结合,主播与观众现场互动,主播与第二现场与记者、观众互动,使信息通过网络快速地传输,即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要改进传统的媒体传输技术,融合多媒体网络技术,大力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的互动性,丰富节目的内容,使之多样化、大众化、亲民化,适合观众的收视习惯化,留住观众,感动观众,提高广播电视的功效。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也需要广播电视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勇民,浅谈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电子制作》,2014.01。

[2]李孟臻,浅谈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08。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8

关键词:全媒体;县级;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

新媒体特有的通过关注用户的不同喜好和需要,针对不同终端采用完全不同的推送方式,令常年不改变传统传播方式的媒体不得不向同样的方向进行转型。同时,整合庞大的传媒资源、建设安全便捷的传播平台,是技术转型的重要手段。

1全媒体下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存在价值

县级广播电视台是距离受众最近的电视台系统,是传达国家方针、政策的最终端口,他们针对的是更少的人口、更集中的关注点和更相似的审美趣味。县级广播电视台更应当关注用户本身,令资源和信息更加集中,针对用户的喜好和使用的设备,为观众提供更符合他们审美趣味的节目。

2县级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现状

2.1设备管理混乱。县级广播电视台的设备更新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足以与部级、甚至省级的广播电视台相提并论,其在不断更新技术设备的同时,很多旧有设备依旧在继续使用,造成了设备管理的混乱[1]。2.2技术管理思维落后。互联网技术正在严重挤压传统媒体的旧有盈利模式,然而这一点很多人并没有足够的认识。云技术让信息的储存和传输越来越便利,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也造成了影响。针对这些与以往不同的变化,现今的县级广播电视台管理人员还未及时转变管理观念。2.3新技术应用迟滞。互联网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电视台理应是最先应用新媒体技术的人群,但实际上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大多数都还抱着设备维护有专门人员负责的想法,也更习惯于利用旧技术,而非云计算、大数据来完成电视台的任务。2.4管理人才匮乏。设备科技含量的增加,对管理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护的专业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具备更丰富的专业素养,然而这样的专业人才相对稀缺,只有招收或培养出专业的管理人才,才能够达成最大限度地利用新技术,获得最大的效益。2.5设备维护不到位。现在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对设备的维护是“亡羊补牢”式的,只会在出现问题时进行维修,而很少在出现问题前进行常规检查。相关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往往只有少数人负责,实际的操作人员对相关设备没有深入的了解,导致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正常工作[2]。

3技术管理整改措施

3.1设备统一管理。为了对相关设备进行合理的处置,需要对更新换代后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建立详细合理的账目进行分类统计,计算不同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应当更新换代的时间,使管理科学化。3.2树立全媒体思维。旧有的思维方式不加改变,行为上就不会有所变化。因此,要在县级广播电视台内部推广转变思维的必要性。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地位,转变思维方式是其生存发展的途径,根据受众需求,树立全媒体思维,建设新媒体团队。3.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应用培训。转变经营方式并不是说转就能转的,在此之前应当对工作人员加以培训,教他们应用新技术的方式方法,加强他们维护设备的意识,促进工作者使用云计算、大数据来完成全电视台的任务。3.4创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技术人员比部级和大型的广播电视台的人员数量要少,素质也相对较低。针对这一现状,短期内可以通过变革技术管理体系,通过群策群力共同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明确责任的承担者和承担的范围,严格规定维护内容和时间,来提高管理水平。同时,提高技术管理人员本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量化衡量标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5定期维护设备。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首先需要改变传统的亡羊补牢式的管理方式,让工作人员定时检查设备,在问题发生之前加以解决,减少对正常工作秩序造成的影响。

4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冲击的同时也为其技术进步提供了支持。县级电视台是国家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技术管理水平,可以整体上促进国家传统媒体的发展。

作者:唐晓群单位:云南省临沧市双江自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9

1.1现代媒体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广电造成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突破地域限制、海量信息传输、互动传播方式等优势,都使互联网成为当之无愧的“第四媒体”,而移动技术的使用,则使手机依靠其即时、移动、迅疾等特点开始发展为“第五号媒体”。面对这一传媒生态的变革,广播电视必将迎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1.1.1互联网与广电生存。近年来,我国网民在成几何数增长的同时,在互联网上收看宽带视频的人更是越来越多,而坐在电视旁收看传统电视的人却越来越少,而且主要是以偏远农村为主,文化层次低,年龄较大的一些人群为主,传统电视的生存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互联网视频的威胁。不仅电视如此,广播收听率也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日趋衰微。

1.1.2其它新技术对广电的影响。移动电子商务将是互联网领域竞争的焦点。它与传统互联网不同的是,可以把信息低成本的直接呈现到每一个人手中。这就更使原本占据信息技术高地的中国广电行业,日益凸显出与高新技术并不相称的弊端。此外,手机上网成为网络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势必加快互联网的大众化。

1.2广电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1.2.1管理方式制约产业发展。广播电视系统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管理方式,在管理层实行“一把手”体制。在业务层,实行部室负责制。这种体制是以领导为中心,部室领导的水平就是节目水平。从资金运作上,仍然是计划使用方式,统收统支,粗放管理。从用工体制上看,主要实行的是国家录用制和领导分配制。造成能人进不来,庸人出不去;人员无法各尽其能,岗位无法取其所需。

1.2.2生产方式过于粗放落后。广播电视系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基本上处在粗放型阶段,具体表现在广告、节目、技术三个方面。广告增收主要靠增加广告播出时间,靠增加频道数量,靠侵入其他频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政策和纪律对广告播出时间、播出位置是有严格限制的。节目的生产完全处于一种不计成本、不搞投入产出分析、不做市场调查、没有长期规划的盲目生产方式。技术处在跟进阶段,这种现状是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也是广播电视经历的必然阶段。

1.2.3低素质的队伍制约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广播电视是一个高素质的知识群体,从业人员应该是知识型,但现状却是绝大部分人员是半知识型,部分人员是体力型,导致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第一学历是科班出身的人员,大多集中在中央台和省级台;地市级台和县级台第一学历是科班出身的人员很少。

1.2.4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方式限制发展。中国广电行业条块分割严重,长期以来,形成了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格局,各有自己专属的行政传播区域,涉及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政府或部门,如果没有政府的引入和干预将很难实现。行政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致出现各种混乱的局面,如有偿新闻、不正当竞争、诸侯割据、各自为政、互相克隆、大铺摊子等。

2广播电视当前和今后发展策略

广播电视行业是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广播电视具有很大的优势和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广电人必须充分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握机遇,加快发展,扬长避短,主动出击,积极迎接挑战,把客观存在的战略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从而使广播电视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粗浅的谈一下看法。

2.1思想意识求解放

从广播电视事业看,这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的后劲大,发展的空间大,广电人应具有忧患意识。应进一步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机关作风,围绕市场找准或重新定位,各自研究自己的业务领域和应对市场的策略,共同做好发展广电事业、产业这篇大文章。

2.2技术装备求先进

广播电视作为一个高科技的行业,只有紧跟时代步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自己,才能抓住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加快技术装备建设,一要整体规划,分步推进,提高广播电视数字化水平和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广播电视节目从采编、制播、发射、传输到储存的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应用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广播数字化直播车购置和演播室的数字化改造等重点项目,构建节目、传输、服务等数字平台,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水平。特别是在网络传输上,广播电视要提高网络管理质量,保证网络传输质量和安全,二要加强技术培训。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后,要对采编、制播、传输等各类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出新的更高的工作要求,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节目采制能力、安全播出能力和设备运行维护能力。

2.3管理运作求规范

一要推进创新机制。广播电视要想突破体制障碍,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高效的广电运作系统,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开展体制创新,提高广播电视部门运作效率、提高广播电视的生产能力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数字化及现代化水平;通过引进竞争机制和市场化运作,提高资源配置的科学化程度;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程序。加强宣传、技术、经营、财务和行政后勤管理;细化管理要求,提高管理效能。加强统筹协调,做到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应利用广播电视的一切资源开辟广播电视经营的全新领域,形成广播电视业各项支柱性产业。在利用自身资源的同时,还应跨媒体经营,形成多媒体新闻产业结构

2.4人才队伍求优化

广播电视要加快发展,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要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动态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机制和公平竞争机制,引进高学历、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为广电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战略储备;打造人才队伍品牌,重点培养一批名主持人,名记者,名编辑,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和公平的薪酬分配体系,对优秀的人才特别是播音主持人才实行高薪重聘;要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在职培训和岗位考核,鼓励终身学习教育;要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从制度上保证干实事,出实绩的人能充分施展才华和抱负,使各类人才有地位、有成就感和荣誉感。通过事业、待遇、感情和制度等多种途径,激励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2.5发展战略求创新

当今社会是个创意时代。互联网影响下传播内容必须具有个性化、多元化特点,不能走低水平的重复之路。因此,广电的产品要立足本土文化,大力倡导“创意”制胜,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以及多样化、个性色彩较强,有竞争力的优秀广电节目。创建一个人人参与创新、敢于创新、主动创新的机制;重视研发平台的作用,积极筹建内容产业研究开发中心不断开发出人们喜闻乐见、社会影响力大、经济创收能力强的内容产品;积极引进和借用外脑,将内容产业做成走向世界的文化产业。

3结语

广播电视技术知识篇10

广播电视技术的完善不仅仅是需要做好编辑方面的工作,对于后期的电视直播技术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广播电视行业涉及到诸多环节,重要的步骤较多(电视节目的制作、播出),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因此各部门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配合。广播电视的播出是最直观的展示画面,因此要想保证节目的质量就必须把所涉及到的步骤一一做好。广播电视内容能否给予观众呈现出内容优秀、画面质量高的电视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培养。广播电视的覆盖形式采用的是点对面,一旦播放出去后根本就是无法进行收回的,对于整个社会引起较大的关注力度,所以安全播出的意义重大。所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管是内伤上出现了问题,亦或是形式上出现了问题,那么都将会引起停播、错播或者漏播,必将引起严重后果。要想做到万无一失,往往是不那么容易,先进的技术设备为一系列的客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但是主观因素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的提升以及管理维护需要专业人员具有良好、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如果人员的心态浮躁,心理素质脆弱,那么对于广播电视行业来说绝对是极为不利的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各种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要想得到有效的保证首先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如果工作人员不具备加强的心理素质能力,呢么就无法胜任在岗的工作内容。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在其上岗之前必须实施系统的业务培训,经过较长时间的实习后参加考核,只有通过相关的考核之后才能进入相应的岗位工作。在工作中必须强调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加强相关方面的锻炼。其次,广播电视的播出涉及到诸多方面的技术,因此势必要做好所涉及到的电视播出的技术的培训工作,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保障必将为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提供保障。所以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播出技术实施系统化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达到技术指标之后方可上岗工作,在工作中依旧可能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之后也应该定期展开业务技术培训,保证其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再次、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中应该培养工作人员的安全播出意识。广播电视行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贯的基本准则就是安全播出,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其进行指导。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定期开展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播出意识的培养以保证节目播出的安全性,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在工作中不断地落实,尽职尽责,为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作出应有的努力。

2后期维护与管理

广播电视工程的带头人是国家,再结合个省市地区的实际情况安排部署的一项工程。中央主管部门同相应的省直属管理单位签署责任书,以这样的方式层层往下落实该工作。但是这项工程在具体落实的时候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为常见的包括行业垄断问题、社会参与意识、工程管办一体化,导致工程运维部门有责无钱,有职无权等突出的矛盾问题出现。因此,应该充分意识到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性。针对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基于保证广播电视正常运行的考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强化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负责设备维护管理的责任人员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并树立职业道德责任意识,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系统化工程。这些从业人员必须对其展开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专业技术、相关的业务培训,并实施业务考核机制,并将考核成绩同工资收入相挂钩,保证其能够全身心的工作。对于维护管理人员的配置标准,按照平均每一千个用户安排5-10名管理维护工作人员,充分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专业优势。他们在空余的时间可以参加一些基层培训班,接触一些基层的技术知识,例如家电维修知识和简单常见有线电视基本维护知识,以家电维修促进有线电视的维修,加大推广的力度,争取做到每个村落都配置有相应的运营维修人员,避免一些小问题的出现导致往返路费的消耗,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其次,完善的维护管理体系的构建。将维护管理体系直接纳入到广播电视管理当中,要求基层的专业技术人员尽职尽责,对设备实施定期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最常见的工作包括对避雷基地工作的检查,对工作电压的检查,确保这些广播电视设备能够进行正常高效的运行,同时增加基层工作的补助。所以,设备的维护管理必须做到预防为主,及时解决小问题,对于所出现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应该及时向上级汇报,确保“村村通”工程维护管理制度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有效的保证设备安全高效的投入使用,定时维护管理,并做好详细的维护工作记录。再次、服务人员要树立自身的服务意识。广播电视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曲折、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但是这项工程的并不是以营利为首要目的,其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建设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此项工程流畅安全的循环运行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服务机制的构建。不管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基层专业技术服务人员,都应想人们之所想,急人们之所急,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牢牢树立自身的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社会、为人们服务。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