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十篇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十篇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4:44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1

按照县委、县政府对民主评议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力解决妨碍、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纠正损害群众利益和影响学校声誉的不正之风,推动和加强干部和教职员工的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加强民主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实验形象为重点,推动学校依法治校、民主管理,逐步建立民主评议工作的长效机制。

二、工作思路:

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整改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提高学校的社会信度,促进学校科学健康发展。坚持把行风建设融入党风和校风建设中,贯穿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中,以我校当前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师德建设、更新教育观念为契机,优化教风、学风、师德、师风以及干部工作作风。突出重点,关注热点、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以优良的行风保障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三、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四、评议内容

(一)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教职工的师德建设。

(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三)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民主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六)加强行政权力监控机制建设和党员干部。

五、评议步骤

2009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分:宣传发动、自查自评、落实整改、评议总评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

1.成立我校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做到机构健全,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2.制定沙城实验中学2009年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实施方案。

3.召开全校教职工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动员大会,部署我校行风评议工作。向社会各界发放群众问卷评议。

4.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对行风建设和行风评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行风评议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公开校园透明网,沙城实验中学承诺书。通过校报、校刊、广播、横幅、标语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行风评议的意义和作用、评议内容和要求,宣传学校改革发展成果,营造良好的行评氛围。

6.运用各种渠道,广泛收集意见。在校内设立行风评议专栏(校园网上)、行风评议意见箱、行风评议举报电话(6801025),广泛收集意见。

(二)自查自纠阶段

本阶段要针对我校存在的政风行风问题,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开展自查自评自纠,按“边查边评边改”的原则,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特别是社会、家长和师生员工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照评议内容和要求,边查边改,以查促改。

1.根据评议内容和要求,通过向学生家长、社会各层次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服务承诺和加强民主评议措施、学校各方面的建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2.调整家长委员会,增补行风评议监督员。9月新学年开学之际,分别召开家长委员会、行风评议监督员座谈会。

3.发放调查问卷。力求通过全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和社会各届人士问卷调查的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

4.9月中旬各班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进一步征求家长对学校、老师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

5.设立专题网页、专用意见箱、电子邮箱,()公布热线电话,走访学生及家长,及时真实了解和收集意见和建议。对群众的举报、意见和建议要及时答复和处理。6.对照《测评表》内容和要求,组织各部门自查自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7.汇总整理征求的意见和建议,梳理出当前应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学校长远发展问题。

6.将自查出来的问题和征求的意见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建立台帐,重点反映自查自纠工作情况,反映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并以书面材料上报。

(三)落实整改阶段

根据自查自纠的情况,结合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组织进行整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具体整改措施,按照责任分工、分项整改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办学行为,重点放在落实和效果上。针对存在的重点问题,以一定的方式公开整改承诺,形成台帐,整改情况及时向家长和社会反馈。

(四)评议总结阶段

.通过民主评议行风工作,认真总结经验,从健全机制和完善制度入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必须坚持和完善组织领导。按照“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职、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要求。明确有关领导,有关科室具体责任,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

(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面典型

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全校上下对行风评议活动的认识。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形成行风评议的良好氛围,推进学校行风评议工作的整体进程。

(三)坚持以评促建,解决突出问题

行风评议工作要始终围绕学校校风建设、师德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进行,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应付的态度。要体现标本兼治的要求,通过评议工作,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真正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校教育工作,以人为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树立教育新风、创建文明行业、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治理教育乱收费为重点,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坚持综合治理、纠建并举、评建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师德师风水平,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构建和谐校园,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坚持把学校行风建设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学校行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学校的发展推动学校行风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惩防结合的学校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努力使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校行风明显转变,教师教育思想进一步大解放,校园建设更加和谐,群众对我校行风状况满意。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学校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组员:

2.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年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分工合作,相互监督,搞好行评工作。

四、评议范围

领导和群团处、各年级

五、评议内容

1.关爱学生。引导广大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认真践行为社会服务的公开承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一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允许出现“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问题,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主动、全面地发展。字串4

2.收费管理。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大力实施“阳光收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家长明明白白交费,学校规规矩矩收费,杜绝各种摊派、搭车收费行为,严格实行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勤俭办学,确保国家、集体利益不受任何损失。

3.师德建设。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注重和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师德教育,进行师风督查;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师德规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及时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和歧视、侮辱、辱骂学生与家长的现象;坚持依法执教,禁止以教谋私和从事有偿家教活动。

4.校务公开。认真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通过公示栏、教工大会、教代会等途径及时公开重大事项,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主动接受广大教职员工和社会的监督,努力使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经常化。

5、常规教学。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办学、教学,以人为本,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确立先进的办学、教学理念;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规定开设课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教研促常规,以常规保教研,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建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防范体系,狠抓教育细节,积极推进家校互动,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杜绝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特别是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6、廉洁从教。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廉洁从教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加大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力度,积极探索推进行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机制和制度,做到优质服务,廉洁从教,工作高效,学生、家长、社会三满意。

7.招生管理。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实行“四公开”,即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群众投诉渠道公开,自觉接受全体教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强化招生工作的监督,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做到廉洁招生、公平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违规招生。

8.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加强教材和教辅的管理,按照教育局关于教材和教辅的相关征订使用规定,坚决遏制教材、教辅读物征订使用的不正之风,依法办学,建立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六、评议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暗访检查、公开评议和组织考核四种形式,评议内容、标准在教育系统内保持一致,做到议评结合,结果公开透明。

1、问卷调查: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填写“民主评议学校校风情况问卷调查表”的方式进行。字串5

问卷调查采取定向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形式。定向调查在学生和家长中进行,抽样调查在社会人士中进行。

问卷调查中的总体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档次。被调查者根据况问卷调查表中的评议内容,实事求是地对学校作出评价,80-100分的为满意,60-79分的为基本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同时,填写具体问题和建议。2、暗访检查:采取不定期的组织暗访组对各室、年级的行风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好记录,暗访情况及时反馈,限期整改。

3、公开评议:召开会议,面对面的评议。学校民主评议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就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问卷调查和暗访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经过归纳疏理后,召开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参加的会议,由行评团代表就各室、各年级存在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评议。字串6

4、组织考评:由行评团就学校校风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七、时间安排

整个行评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和准备阶段(年3月15至4月15)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成立校行风评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责任制。

(2)召开党支部会议,讨论制定实施方案。

(3)召开动员大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公布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4)广泛宣传教育。利用标语、墙报、专栏、电子邮箱、家校通等渠道宣传教育系统民主评议行风的意义和措施,争取师生、群众和社会各界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营造良好的行评工作氛围。

(5)公布学校行评举报电话:欢迎批评、建议和监督。

2、自查自纠阶段(年4月16至8月中旬)(包括了自主评议、问卷测评、外部测评、师德考核等)

(1)认真组织学习县要求内容。

(2)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征求意见,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听取行风监督员以及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行风建设的意见与建议。汇总分析各种途径收集的意见及建议,形成我校行风建设自查报告。

(3)以“倾听群众心声,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以“思想大解放,构建和谐校园”为教育核心,举办形式多样的自查自纠活动,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4)开展以“办人民满意学校,做人民满意教师”为目标的行风建设自纠整改活动,制定具体整改措施和工作计划,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及时向行评代表和群众反馈整改情况,上报自纠及整改材料。

3.建章立制,全面整改阶段(8月上旬至12月15日)

集中评议以后,针对群众、家长和师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仔细梳理、综合归类,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和具体责任人,逐条逐项抓整改,确保落实到位。对于一时无法解决或需要较长时间整改完成的问题,要及时说明,制定具体措施,明确完成时限抓好落实。通过落实整改,促使广大教职员工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党教师的依法治教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同时,要在整改的基础上,围绕行风评议的重点内容,按照“纠、评、建”的要求,通过建章立制、推进校务公开等形式,主动采取措施,努力探索和形成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

八、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广泛宣传。落实行风建设责任制,校长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负责组织学校开展行风建设和评议工作,实事求是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目标和措施,狠抓工作的落实。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宣传栏、家长学校、校讯通等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我校教育教学成果,广泛宣传开展民主评议工作的有关要求和进展情况,为评议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浓厚的舆论氛围,表达我们诚恳听取意见,接受监督的意愿,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全面发动,全员投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主动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认真学习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有关文件,使广大教职员工明确政风行风评议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要求,全员投入评议工作,接受行风评议,形成人人自觉参与行风评议,个个为教育形象争光的良好氛围。字串7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3

一、健全机构、全员参与

学校在校务公开工作之初,就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代表人员为组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各职能部门代表人员、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校务公开的具体工作和检查监督。同时,通过教师会向全体教师宣传有关校务公开的文件精神,宣传校务公开的目的、意义,还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使全校教工一致认识到:全面推动校务公开工作是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促进学校行风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全校统一了思想,做到全员参与,为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建立制度规范动作

在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过程中,特别在学习了《意见》后,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台市第八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分工,制定了有关的制度,确定了校务公开的内容、依据、程序等。具体的制度有:1、校务公开负责制,校行政对校务公开负责,把校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校长管理责任范围,具体协调各部门做好工作;2、公开内容审核制,即对公开的内容做到严格的把关,先由学校办公室及时悼念资料,汇总后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进行审核签字,再行公布,从而保证了公开内容的正确、真实、全面、及时。3、反馈信息登记制,对教师、*家长及社会对校务公开工作反馈的意见建议及处理情况做好登记,并将家长、社会对学校领导、对部门、对教师的评议、考核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将公开评议工作同校务公开工作结合,与学校的各项考核挂钩,使校务公开真正起到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

建立有关制度后,有效防止了校务公开工作流于形式,提高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动作水平,保证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质量。

三、开辟阵地、形式多样

在校务公开推行后,学校就在学校教学楼前投资设立了校务公开栏,公布有关的教育法规,学校的办学方针、目标,收费标准,学校财务情况阶段性工作等一些重点内容。在楼梯口设立了校务公开校长信箱,在校园网站建立校长信箱等三个固定的阵地保证了重点内容的公开和反馈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利用各种条件,因地制宜地开辟临时性公开栏目,保证各项内容灵活、快捷地公开。

在形式上也灵活多样:首先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听取学校工作报告、财务报告,讨论通过学校规章制度重大决策,履行教代会审议、决议、评议、监督等职权,发挥教代会的优势为校务公开提供组织与制度上的保证。例学校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职工奖惩条例》等均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并于工会组织实施,教代会监督执行。其次是在会议上通报,对学校需要公开和教师要了解的政策、文件等,通过全体老师会议、教工座谈会等有关会议进行公开通报。像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历年的职务晋升、评先中有关政策、条件、要求等都通过教代会向教师传达。三是开设评比栏、工作安排栏和荣誉栏,将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情况,晋升、评先的民意测验结果,师生获奖情况和学校的每周工作安排、有关会议活动等以栏目形式向教师公开。四是根据实际情况用灵活的方式公开,在期初的教师工作安排、聘任,以局面形式向教师公开;涉及到教师工资、福利、奖金等切身利益的问题时,由专人负责当面解释,像学校代扣工会费、医保费、所得税时,均由财务人员作好解释工作;在家长普遍关心的校服、学费等收费中,将物价局的有关批文张榜公布;在工资变动中,针对教师对变动情况不明,工资组成不清的情况,总务处就专门印发工资变动登记表,注明变动时间、依据、金额,让教师心中有数。

在学校创建信息化校园中,更是发挥数字校园的优势,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务公开专栏,丰富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有固定的阵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教师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均能了解,使社会对学校工作也能了解,并得到教师、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

四、突出重点、内容实在

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把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公开,公开的内容做到几个结合,即同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改革结合,同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同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结合。首先是学校重大问题及决策的公开,如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学校改革方案和规划,学校的聘任、职务任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意见措施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如学校收费一向是家长关心的热点,学校对学杂费、外籍生借读费等均予以公开,让家长放心,减少误解。三是教职工关心有问题的公开,如评先的条件、指标,民意测验结果和职务晋升中的述职、成果展示、送审名单等做到公开。四是敏感问题的公开,如学校的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经费收支、招待费开支等做到公开。五是师德评议的公开,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民主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

公开的内容涉及到学校工作方方面面,但同时也突出重点,做到教师、家长、社会最想知道的均能公开,且内容具体真实。

五、加强管理、不断深化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学校政风行风建设的检验、评判和监督作用,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推进学校政风行风建设,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以更好地为我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评议内容

1、清正廉洁,建立和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情况。

2、勤政为民,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

3、依法行政,依法执教,履行职责,推进素质教育,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情况。

4、实施“阳光收费”和治理教育乱收费情况。

5、转变职能,推进教育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要求情况。

6、改进作风,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情况。

7、政务公开,财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情况。

8、严格管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情况。

三、评议方法和步骤[找材料到文秘站-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

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学习讨论活动的通知》的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全面评议。主要通过教育信息网站,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以及在校园内利用黑板报开辟政风行风评议专栏,公布评议举报电话,设置行风评议意见箱,发放征求群众意见书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并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评议,力求评议的广泛性、公开性、客观性。学校成立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的部署及方案的贯彻落实。评议工作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动员阶段(9月1日—9月20日)

1、成立*中学政风行风评议机构和领导小组。校长梁子超任组长,工会主席李云华任副组长,成员为杨真平、万再贤、杨庆会、华德法、曾明洋、陶庭波;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云华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由领导小组讨论研究,制定出《*中学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县教育局。

3、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广泛动员宣传。认真做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部署,使大家充分认识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工作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措施要求。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政风行风建设的宣传力度,发动广大教职工和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此项活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使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4、根据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需要,将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有关部门领导、退休教师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监督员。*中学政风行风热线:6881231。

(二)、实施阶段(9月21日—10月15日)

1、开展评议活动。召开学生、家长评教评学座谈会,组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进行家访、个别谈心,组织问卷调查,发放征求意见书,收集社会评议意见,了解掌握学校政风行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着力抓好自纠。设立政风行风意见信箱和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邀请评议监督员深入察访,帮助查找问题,提出加强行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收费、教学管理、师德师风、学生管理、思想教育等重点工作重点检查。依据省、州、县教育等有关文件、政策规定,逐条对照,认真检查学校工作,规范办学行为。要求每位教师按照教育法规以及《楚雄州教职工七条禁令》的要求,自查自纠师德师风问题,并进行自我总结及互相交流。认真梳理反馈意见,切实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查摆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这一阶段工作要开展得扎实深入,力争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认真落实整改。对通过各种渠道反馈的意见和自评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查找漏洞,建章立制,纠建并举。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认真进行整改,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社会和家长满意。对评议中反映出来的违纪违法案件,将认真查处,并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结合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教师行为准则和职业道规规范,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执教和规范服务水平。建立健全整改档案,从制度、机制建设入手,进一步完善监督程序,建章立制,努力抓好制度的落实。学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学校各部门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向县教育局上报整改情况。

(三)总结阶段(10月16日—10月30日)

学校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将对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回头看”活动。对整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以整改。对在政风行风建设方面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学校将组织表彰奖励,树立一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师德标兵”。领导小组将对政风行风评议工作总结后,写出书面材料,报送县教育局,接受县教育局的检查验收。

四、工作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学校专门成立有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2、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学校要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广泛的动员宣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校行风建设、提升教育形象的重要途径,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推进教育改革、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3、开通“绿色通道”。学校将依托校长信箱、*街天校长接待日,公布举报电话等,随时接受师生的提问,畅通渠道,及时了解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使政风行风工作落到实处。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5

一、开辟阵地、形式多样

在校务公开推行后,学校就在学校教学楼前投资设立了校务公开栏,公布有关的教育法规,学校的办学方针、目标,收费标准,学校财务情况阶段性工作等一些重点内容。在楼梯口设立了校务公开校长信箱,在校园网站建立校长信箱等三个固定的阵地保证了重点内容的公开和反馈信息渠道的畅通。同时利用各种条件,因地制宜地开辟临时性公开栏目,保证各项内容灵活、快捷地公开

在形式上也灵活多样: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用灵活的方式公开,在期初的教师工作安排、聘任,以局面形式向教师公开;涉及到教师工资、福利、奖金等切身利益的问题时,由专人负责当面解释,像学校代扣工会费、医保费、所得税时,均由财务人员作好解释工作;在家长普遍关心的校服、学费等收费中,将物价局的有关批文张榜公布;在工资变动中,针对教师对变动情况不明,工资组成不清的情况,总务处就专门印发工资变动登记表,注明变动时间、依据、金额,让教师心中有数。其次是开设评比栏、工作安排栏和荣誉栏,将学校组织的各项评比情况,晋升、评先的民意测验结果,师生获奖情况和学校的每周工作安排、有关会议活动等以栏目形式向教师公开。三是在会议上通报,对学校需要公开和教师要了解的政策、文件等,通过全体老师会议、教工座谈会等有关会议进行公开通报。像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历年的职务晋升、评先中有关政策、条件、要求等都通过教代会向教师传达。四是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听取学校工作报告、财务报告,讨论通过学校规章制度重大决策,履行教代会审议、决议、评议、监督等职权,发挥教代会的优势为校务公开提供组织与制度上的保证。例学校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职工奖惩条例》等均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并于工会组织实施,教代会监督执行。

在学校创建信息化校园中,更是发挥数字校园的优势,在校园网上开辟校务公开专栏,丰富了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二、健全机构、全员参与

学校在校务公开工作之初,就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副书记、工会主席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代表人员为组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还成立了由各职能部门代表人员、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分别负责校务公开的具体工作和检查监督。同时,通过教师会向全体教师宣传有关校务公开的文件精神,宣传校务公开的目的、意义,还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使全校教工一致认识到:全面推动校务公开工作是新形势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促进学校行风建设、推进民主管理、推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全校统一了思想,做到全员参与,为校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三、建立制度规范动作

在推行校务公开工作的过程中,特别在学习了《意见》后,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台市第八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职责、分工,制定了有关的制度,确定了校务公开的内容、依据、程序等。具体的制度有:1、公开内容审核制,即对公开的内容做到严格的把关,先由学校办公室及时悼念资料,汇总后由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进行审核签字,再行公布,从而保证了公开内容的正确、真实、全面、及时。2、校务公开负责制,校行政对校务公开负责,把校务公开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校长管理责任范围,具体协调各部门做好工作;3、反馈信息登记制,对教师、家长及社会对校务公开工作反馈的意见建议及处理情况做好登记,并将家长、社会对学校领导、对部门、对教师的评议、考核情况做好记录,以便将公开评议工作同校务公开工作结合,与学校的各项考核挂钩,使校务公开真正起到推动学校发展的作用。建立有关制度后,有效防止了校务公开工作流于形式,提高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动作水平,保证了校务公开工作的质量。

四、突出重点、内容实在

在公开的内容上,坚持把学校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公开,公开的内容做到几个结合,即同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改革结合,同学校的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建设和行风建设结合,同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结合。首先是学校重大问题及决策的公开,如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学校改革方案和规划,学校的聘任、职务任免,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意见措施等。二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公开,如学校收费一向是家长关心的热点,学校对学杂费、外籍生借读费等均予以公开,让家长放心,减少误解。三是教职工关心有问题的公开,如评先的条件、指标,民意测验结果和职务晋升中的述职、成果展示、送审名单等做到公开。四是敏感问题的公开,如学校的财务情况、物资采购情况、经费收支、招待费开支等做到公开。五是师德评议的公开,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民主评议结果向社会公开。

五、加强管理、不断深化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6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制造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孩子实施教育影响的教育活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德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健康的生活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这些要求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下面就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的有机结合,增强德育效果,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依托,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家庭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以提高家长教育素质为重点,组织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使学生家长了解孩子心理、生理特点,讲究策略,因势利导地教育孩子。

1.办好家长学校,丰富家长学校教育内容

我市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建立了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家长委员会职责》《家庭教育实施办法》。通过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家长自身的教育意识,调动家长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并且丰富家长学校教育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不同的活动。保证每位家长在孩子的不同阶段都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在每次活动后下发反馈表,请家长及时反馈效果、意见、建议和感想,学校以此来了解家长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以满足家长的现实需要,从而进一步完善家教工作。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确定教育内容:针对新生入学后不适应小学生活,家长找不到教育方法,学校为家长制订了“怎样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课程,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低年级学生家庭教育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在中年级家长中开展了以“让孩子在赏识的目光下成长”“让孩子学会勤俭”等课程,通过家校配合,让孩子产生明显转变;在高年级家长中开展“让孩子学会感恩”“和孩子做朋友”“教育孩子有爱心”等课程,家校配合,让孩子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品德习惯。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家长学校教学,保证家长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组织交流培训,提高家长素质

市妇联、市教育局每年都聘请家庭教育专家,为我市家庭教育工作者、家长做专题培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学校每学期通过组织家长经验交流会,或举办“家长论坛”,介绍家长教子经验,为家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搭建平台。船营区德育办举办的家长经验交流会,家长通过现实案例,让大家懂得“不懂得孩子,就教育不好孩子”“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培养孩子不能走弯路——孩子误不起”“您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失败”。通过交流,家长认识到平时教育的误区,提升了家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掌握了有效的教育方法,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着眼点是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孩子一生的发展。

3.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

我市各学校每学期利用教学开放周时间,请家长到学校听课、参加学校升旗、主题班、队会、艺术节、校园文化节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展现学校的校园风貌,师生风采,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同时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加强家校沟通,调动家长参与学校、参与班级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家长反馈,吸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推进家校深层互动。通过家长开放日这个平台,有利于家校之间直接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地感受孩子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感受到课任教师的因材施教,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距离,利于家校合作共同育人。

4.重视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利用业余时间到学生家家访,或通过电话和家长沟通,建立家长qq群,通过各种形式和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理念,传授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对不同类型、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分类指导,并注意沟通方式,有利于家校配合。班主任在与家长的沟通采取的是:一是集中召集家长会,一个学期或学年的开始、结束,为向家长传达班级管理计划或通报班级学生总体情况,或采取专题讲座、专题讨论等方式,以解决班级学生或家庭教育普遍性的问题为目的,集中召集家长会。二是分类召集家长会。择机把班级学习情况、性格、行为习惯或品质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有计划,分期分批地按类召集家长会议,既有针对性,又便于和家长沟通,达到预期效果。三是对待个别学生,主动和家长沟通,研究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学生家庭解决生活困难,让学生安心学习,而不是出现问题了就找家长告状,而是更多地为孩子的发展考虑,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会让一些感觉棘手的问题简单的多,也就不会与家长之间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教师用一份真心、一种合适的方法,构建了和谐的家校关系,从而实现了科学育人的目标。

二、以丰富活动载体为手段,搭建家校育人平台

结合学生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有效的活动载体,能够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1.家长热心参与,发挥指导促进作用

班主任听取班内学生家长的意见,及时了解年级内学生家长的建议,组织安排好年级学生的主题活动,安排好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可以走进学校、走近学生,亲身感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倾听孩子的心声。每次开学典礼都邀请家长参加,请家长代表对学生提出新学期的新希望;举办校园文化节,邀请家长和学生一同观看演出,分享孩子们的欢乐,同时为学校的各项活动提出合理的建议,利于家校共同育人。

2.请家长驻校办公,发挥知情管理作用

家长委员会积极协调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实行家长委员会“巡访”办公制度。每次轮到工作日的家长委员会成员都能早早来到学校,检查校容,了解校情,观看学生做操、晨会课的情况;参观食堂,了解学生用餐的卫生与营养状况;参与听课,了解师生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校园卫生、安全等情况。轮到巡访工作日的家长都能认真完成任务,并认真记录,大家都在工作记录本上写上忠恳的意见和建议。大家对这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校家校工作热情支持,都把自己当作学校的主人,参与学校管理。通过这样的办公,家长委员会成员对学校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学校的办学情况给于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为学校更好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表达了他们美好的祝愿。

3.交流提高,起到沟通协调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家庭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课堂。随着家长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家长学校办学的规范化,家长对家教知识的了解也越来越丰富。家长委员会及家长学校的巨大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学校为家长搭建平台,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开设家长学校讲座,开展家长沙龙等活动,请热心家庭教育的家长、家庭教育成功的人士走上讲台,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成功的案例现身说法。以“家长教育家长”,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等都更贴近生活、贴近家长,更具有说服力,效果也就更明显。

三、以家校合作育人为目标,凸显家校育人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与家庭携手育人的结果,家庭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有效延伸。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家校合作共同育人,凸显家校育人效果。

1.初步形成育人网络

学校通过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和规范,保证了家长学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学校成立的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家教工作人员的职责要求。系统科学的管理,使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方式、方法都有所改进,效果明显。两个机构通力合作,在教育目标一致性上获得共识。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普遍提高了家长自身的素质,普及了家庭教育知识,优化了家庭教育环境。促进了家庭教育科学化的进程。

2.育子水平进一步提高

经济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问题,给广大家长带来“生子容易,教子难”的困惑。多数家长由于长期以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所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基层中小学通过家长学校举办《二十一世纪新家长模式》《家庭成功教育学》《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孩子入学了,家长怎么办》《给孩子什么样的成长环境》的专题讲座,以及对孩子进行的“选择最佳到校时间”问卷调查,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合理、系统的家庭教育对子女一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学校进行的《家庭德育》《家庭健康教育》《家庭审美教育》等专题的讲解,让广大学生家长进一步理性地掌握了日常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使家庭教育逐步步入正规教育系统的渠道。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解决了家长重智轻德的倾向,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家校合作育人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期望观和质量观,家庭教育和阳光、乐观、健康的教师指导形成合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3.学生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7

一、开办“新父母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学校面对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发展的需要,以及家长教育孩子的需求,成立了“新父母学校”,并坚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选择好教学内容。开展各年级家长的问卷调查,根据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需求安排培训讲座内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同时,从家长的实际出发,讲课内容应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做到既讲理论,又讲方法,通过大量案例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生动地传授教育子女的方法。

二是教学方式多样化。除了聘请专家、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等作讲座外,还邀请经验丰富的家长代表介绍经验和体会。家长们积极性很高,除了聚精会神地听,还踊跃参加互动,彼此探讨,互相商量,气氛既亲切又融洽,每位家长都有所收获。

三是将教师的“家访”和家长的“校访”“师访”有机结合,建构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任课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络,甚至走进社区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效家访,增强家校合作的实效性。要求教师在家访时,注意沟通技巧,实事求是地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情况,谈足优点,指出缺点,并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建立家教咨询机构,聘请专家、学校领导、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等进行电话、书信或网站咨询服务,辅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五是开展班主任和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培训,着重讲授学校与家庭关系的知识、亲子教育的知识、家庭背景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城市薄弱学校学生教育方法和策略等,以提高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

六是每学年对家长进行一次表彰,经过学生家长的自荐和班主任的推荐,经由学校家委的考核后,评选出“三星好家长”(好学星、榜样星、民主星)进行表彰,并请他们在全校家长会上进行经验交流。

二、成立“家长委员会”,

让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一是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组成,分级负责。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建立议事制度,定期和学校进行沟通交流,协调解决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问题;选派家长委员列席学校校务、教务等会议,配合学校开展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听课、学校开放日、读书节、艺术节等活动。

二是通过健全制度、规范档案管理,使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有序稳步开展。制定了《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优秀家长评选制度》《家长监督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家长委员会档案,对家长委员会的计划、总结、会议记录、专题发言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坚持做到“六个一”:举办一场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举行一次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开展一次“教子一得”征文比赛,组织一次“家校联系教育”活动,召开一次家长委员会专题会议。

三是家长委员会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协助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拓展校本课程,担当校本课程的主讲或主编志愿者,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思维、审美、创造、创新、动手、自护、自救等能力。

三、举办“家长开放日”,

帮助家长了解学生和课堂

城市薄弱学校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了解不多,举办“家长开放日”,可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增强家长、学生、教师的感情,为有效地开展家校交流合作铺路。“家长开放日”使家长有机会通过换位思考解决问题,增进了教师与家长的互相理解和信任,缓解了教师和家长的紧张关系。同时也转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念,使家长更了解孩子的优缺点,增强了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的信心。家长了解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要求,就能更好地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家长开放日”使学校获得了家长乃至社会更多的认可。

四、构建“学校家庭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畅通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8

一、主动向县、镇人大代表述职,架起社会与教育之间的“连心桥”。

学年开学初,在教育局、华阳镇党委、政府的组织下,学校一级机构负责人主动向县镇人大代表、镇村社会干部、群众述职。汇报上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及新学年工作设想,同时,请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分析与评价。学校把征得的意见与建议及时进行梳理、归类,逐项向建议人作出工作整改承诺,制定出工作整改措施,使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参评人员对我校教育工作的综合评价为优秀。这一活动的认真开展,使全社会更加理解教育、关心教育,使学校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架起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连心桥”。

二、开放课堂,开展家长评课、议教活动。

家长是学校最直接的“人民”,因此,学生家长评价至关重要。赋予家长评价权,既可以满足家长对教师的期待,增加家长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监控力度,又有利于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使教师在外部舆论的压力下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和矫正。

为了开展好每一次的家长代表评课、议教活动,学校教导处提前一周向家长代表发出参加活动的邀请函。在活动当天,安排家长走进课堂,参加教学观摩活动;走进办公室,了解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走近学生,感受孩子在学校受教育的过程。随后,结合观摩课开展评课、议教活动,同时,发放家长评课、议教意见表,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

本学期,为进一步营造“家校牵手、共育良才”的优质教育生态文化,广纳新课程背景下创建有效性课堂的良方妙策,通过家长、教师、学生、学校领导的良性互动平台,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共同目标和愿景,4月2日,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家长评课议教开放日活动。

这天一大早,170余名家长代表兴致勃勃地来到多媒体教室,与学科对口教师和学校行政领导一起,观摩了荣斌老师执教的《穷人》、钱兴华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观摩之后,召开了互动研讨会。首先,由两名执教老师向大家说课,说课之后,家长和教师代表互动评课,没有获得发言机会的家长都认真填定了《家长评课议教意见表》。

本次活动收获颇丰。闪耀着人性光芒的语文课堂深深打动了受众者的心,那文本中的爱、教者的爱、学生、家长和教师、领导对爱的感受构成了一曲爱的交响曲。正如一位家长在评课中所述:“一堂感人至深的语文课虽然结束了,可是我的思绪还久久沉浸在那令人动情的课堂上,整节课扣人心弦、催人泪下,不但使听课者和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从阅读教学的感悟中获取了做人的真谛;数学课能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在模拟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孩子口算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家长们在评课中一致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活动,希望学校今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科学的教育策略与方法。小课堂带来了大开放,真正达到了合作共赢的效果。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9

传统的教育管理理论认为,人们应该去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不是改变环境。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求教师去努力适应学校领导的领导风格、领导艺术及领导行为。校长也就没必要注意教师的愿望、所思及所想。

而在校本管理中,校长与教师之间寻求互相信任,校长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必要的冒险活动,鼓励他们迎接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信息资源,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校长应经常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难。这样,教师就更有心思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校长在积极地重建校本管理时应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以便提高他们的实际从教水平,促进整个学校的发展。如果只有一部分教师有机会参加培训,那么他们应该把从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与没有接受培训的教师共同分享。由于每个教师的特点不一,因此每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方式也可能不太一样。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教学。而在校本管理中,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鼓励教师在教学改革中进行大胆地尝试,以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并要求教师写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教师之间应经常就教学方面的事宜进行交流和切磋,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及特殊问题,分享教学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同时,校长应经常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必要时应给予指导和提供帮助。

不仅如此,校长应该为学校的发展收集大量的、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和资源,并把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使他们能了解到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教育理论知识,推动本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提高学校在社区的知名度。

在校本管理下,“领导者不止是一个经理的角色”。因为校长已不再是传统的主外的领导者而更像管理者,他要集结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许多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有诸如“学校委员会会”、“学校董事会”之类的决策机构。这些组织有时还包括学生代表参加,以便对重大事件作出决策。尽管在会议的讨论中,有些教师的观点或策略对学校管理做出的贡献可能比较小,但由于大家都能就学校的工作提出一些建议。这样,校长总能从中选出一种解决学校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校本管理下的领导鼓励所有成员积极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

由于校本管理下的教师比传统学校管理下的教师承担更多的责任和花更多的时间来管理学校事务,有效管理者还应对他们所作出的贡献给予适当的奖励。一般来说,校长应对全体教师而不是部分教师进行奖励。这种“赢一赢”的管理策略避免了区分学校中的胜利者和失败者。当然,对于那些对学校贡献特别大的教师甚至家长社区成员,学校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奖励赏。总之,“校长应以友善的态度,用‘胡萝卜''''诱使下属与自己合作,共同分担领导工作和责任,一起来规划并实现组织目标。”另外,校长还应不断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如鼓励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资金支持。

二、学校工作的组织者

在外控式的管理中,学校校长或领导者把决策权集中在一个人手里,较少关注下属的愿望及意见。在工作中,校长往往凭借个人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来判断事物的好恶、下属工作水平的高低并作出一些重大决策。下属对学校对决策一般采取被动的接受态度,没有积极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和意识。领导者关注的是既定目标的如何实现及实现程度,没有或很少让下属与领导者进行直接的沟通、探讨如何解放学校的突发事件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心理差距往往很大,而且下属有时会对领导者产生戒备心理甚至敌对情绪。

由于校本管理是将权力下放到学校层面,学校的决策不是由校长一个人做出的。他/她应该组建一个包括不同成员组成(校长、教师、家长以及社区代表)的学校委员会,以便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校长往往要受制于学校委员会的监督,他/她一个人无权作出高于委员会的决策。这样,教师、家长及社区代表加强了对学校事务的管理。

除了学校委员会以外,校长还可以组建由家长和社区成员的工作组。这些工作组比较正规化,成员比较固定并且有固定的会议时间。工作组具有向校长提建议的权利。工作组通常被认为是学校的二级委员会,主要作用集中在教学评价、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以及人员发展等方面。他们有时还召集家长、不同利益的社会代表等,就学校的一些棘手问题展开讨论,最后将建议汇总后提交学校委员会审议表决,校长将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其下属成员传达给每位教师。

除了以上这些固定的组织结构外,当在某些紧急或需要的情况下,校长还可以组建临时委员会。例如许多校长组建了临时面试委员会来招聘教师,招收学生等。

权变理论认为,学校管理中的组织目的和任务通常具有模糊性,环境因素也有其不确定性一面。因此学校校长或领导者有必要帮助成员澄清其中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因素,以便帮助成员更好地执行组织的使命及实现组织的目标。在一般情况下,学校委员会的会议由校长主持,但有时学校其他领导甚至一般校委会成员也可以主持会议。这就要求校长在其中认真做好组织安排工作。

由于不同的教师参与不同的决策组,这样有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从而提高学校效能,拓宽学校的改革领域和任务。

三、改革的促进者

在传统的外控式管理下,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了贯彻执行上级的指示,学校缺乏改革意识,也没有改革的需要。另外,学校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很少。而在校本管理下,为支持学校的发展,校长不仅要为全体教师提供稳定的资源(如资金、设备及物质等),还要为他们提供不稳定/不确定的资源(如时间、机遇)。由于资金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校长应从社会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例如,校长可以发动企业给学校一定的资助,建立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的思想,并吸纳企业中的部分人士作为学校委员会的成员,希望他们能关心学校的发展,为学校的改革作出贡献。有了资金的支持,校长就要为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添置一些必要的设备并提供一些物质条件。由于校本管理强调“分权”(decentralization)和“授权”(delegation),不同的工作组承担不同的任务,校长应该为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并针对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训进修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从教水平。当然,培训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班级层面,还可以对他们进行学校管理和领导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实际参与和管理学校各项活动的能力,促进学校不断地发展。

四、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

在外控式管理下,由于学校主要是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与外界的交流特别少的学校在校本管理下,校长应从外界带来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及研究成果。他还要能从外界获得一些资金上的支持,与上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家长社区及企业等的支持和捐助。

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不断与外界交流信息,特别要从兄弟学校中借鉴成功的改革经验。如在美国一些实行校本管理的地区,学校校长定期聚集在一起就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校长要加强与上级领导的联系。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并不是说完全脱离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联系。恰恰相反,与传统学校管理下的校长相比,校长管理中的校长跟上级的接触更加频繁。“英国在1988的《教育改革法案》颁布之后,校长与上级政府官员的会议从原来的每年三次,转而达到每年30次以上”。美国、加拿大也有类似的情况。这是因为实行校本管理的学校,为了取得上级政府或行政部门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学校领导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沟通与上级的关系。另外,他们还要经常就学校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磋商。

其三,赢得家长和让区的支持和配合。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要与家长建立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校长要带头参与家校合作整体规划的制订,主持一些大型的合作活动,同时要给予教师与家长合作的自主性”。在合作中,校长要与家长建立一种友善的合作伙伴关系,并能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支持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使各项活动在时间上保持连续性,在效果上相互强化和促进。另外,学校还可以把每学期的工作绩效向家长和社区公布。以提高学校在家长和社区中的透明度。家长和社区应能在合作中为学校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技术和信息支持。另外,定期的家长会议及不定期的家访工作是联系家校关系的重要纽带。

第四,与企业财团或其他机构建立联系。在校本管理中资金的短缺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与上述这些机构建立联系的主要目的是争取他们对学校资金和设备上的支持。因此,为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校长应多方筹集资金。“在美国,在1997年参加华盛顿州校长联合会年会的校长问卷中,有70%校长认为建立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已是与外界建立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如何与这些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得到他们的财力、设备甚至技术上的支持,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对校长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

五、人际关系的促进者

在外控式管理下,学校领导也从不同的层面来关心下属。为了工作的需要,校长或者学校其他领导者也不时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但这种关心与交流更多的是停留在为了完成学校的即定任务。

人际关系理论认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在于提高工人的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的提高,又取决于人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这一理论对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也同样适用。因此在面对个人之间、不同组织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的时候,校长要善于洞察这些冲突,并能有效的解决这些冲突,以便消险不同成员、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紧张感,平衡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同时,校长还可以使他们一道分享决策权,共同工作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沟通,这样就能不断提高学校效能,减少学校内耗。

对家校合作的理解和建议篇10

1.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

工会立足维护职能,全面承担委员会办公室工作。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任委员会副主任,副主席担任秘书,列席会议,负责各种申诉事项的接待、分类、办理和答复等有关申诉程序的组织落实工作。由于申诉审议委员会职能的特殊性,工会紧密配合委员会,积极与学校、职能部处、相关单位进行沟通与协调,特别是认真协调落实申诉决议,有力地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勇于担当多种角色

第一,做好学校党政的助手和参谋。在组建机构、建章立制、聘请委员人选等各项工作中,深入调查、细节论证、汇报方案、认真落实,踏实为教职工维权工作搭建平台。第二,当好教职工的娘家人。公正的理念、细致的工作、热心的服务是获得教职工信任的保障,敢于承担、善于倾听使申诉教职工第一时间得到心灵的帮扶,对矛盾纠纷起到了关键的缓冲作用,充分体现了工会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娘家人。第三,干好解决矛盾的搭桥人。进入申诉程序,教职工有机会充分表达自身权利,管理部门也对工作过程做出说明,工会在申诉程序的每项工作中努力做好搭桥工作,使得严格执政与温度管理相辅相成,尽最大力量寻找解决矛盾的出口。

二、科学运行申诉机制,提升学校服务公信力

1.健全工作机制,严谨公正办案

首先,认真制定规章制度。申诉审议委员会经过多次集体讨论,制订了《北京航空航天现代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及岗位聘任工作申诉审议暂行条例》等相关文件,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符合校情、操作性强的工作机制和体系。第二,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委员会坚持参会委员必须达到三分之二以上方能进行决策的制度,表决时除特殊情况之外须全体出席。委员会讲求实效,明确申诉事项分工,认真研究学校政策,严格审理申诉材料,与申诉人及所在单位负责人谈话,进行详细而缜密的调查,召开会议集体讨论,进行表决,积极与人事部门商洽,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委员会慎重地对每一位申诉人给予答复。第三,委员严格自律。申诉审议委员会委员由各学科专家以及校工会负责人等十一人组成,每届任期三年。他们来自学校理工文法管等不同的学科,都在所属学科具有较高知名度,办事公正,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品格感染力,他们中有区人大代表、派人士、学院的行政领导和工会主席,他们不仅是能言直言会言的教授代表,也是所在学科领域领军队伍的权威学者。为了更好地履行申诉审议委员会委员的职责,确保公平公正办案,委员们坚持回避制度,三名委员退出了校、院职称评审委员会。第四,严格依法办案。委员中一名法学专家负责把握法律程序,依法维护教职工的权益,确保每项申诉都根据劳动关系法等各级法律政策详细地进行法律解析。对于教职工无效及非权益申诉,委员会对申诉人进行耐心的解释与疏导。

2.程序规范严格,保障公平公正

首先,规范申诉形式。申诉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由申诉人本人签名后提交申诉审议委员会办公室,委员会对于不符合形式要求或匿名的材料不予受理。第二,明确受理时效。根据学校工作进程,职称评审申诉材料必须在各学科评审组评审结果公布后一周内提交,岗位聘任申诉材料则在各学院、部门评审结果公示后一个月内提交。第三,严格受理时间。申诉审议委员会受理申诉后,在一个月内必须向申诉人做出答复。确有必要延长的,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确保及时有效地对教职工的申诉进行反馈。第四,明确审理程序。申诉审议委员会通过调查、听证或其他适当的方式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在征求相关各方意见后,依据学校有关制度、规定提出处理意见并通知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执行。

三、推进学校民主建设,实现管理服务双赢

1.推进了学校提高治理能力和现代大学的建设进程

高校设立教师申诉审议委员会,是学校在新的视角下对高校治理能力和现代大学建设的深入探索。通过不懈努力,申诉审议委员会正确行使学校和教职工赋予的监督职权,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代表教职工进行民主监督,促进了相关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在维权、矛盾调解、利益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校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目前,学校职能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主动邀请委员会参与研讨,在源头上进行参与和监督,申诉机制也规范纳入职称评审和定岗定级位工作中,成为一项必要环节。

2.促进了学校和谐校园建设进程

在学校各项建设事业飞速发展时期,凝聚力量是关键。申诉机制的建立,表现了学校关怀教职工个体利益发展的管理理念,同时也通过正面维权不断提高科学管理能力,检验科学管理水平。近三年来,申诉委员会共受理申诉21项,其中岗级聘任11项,职称评审申诉8项,博导延迟退休事项2项,申诉委员会多次调研,并召开全体会议对每一件申诉进行集体讨论和审定,研究与学校沟通的方案,有效地调解、化解矛盾,尽早避免了学校发展建设中教职工和学校间的不和谐因素,切实依法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学校和谐民主建设做出了实际贡献。经过申诉委员会的受理、调解与沟通,两名岗位申诉人深入了解情况后同意撤诉,两件岗级申诉问题得到了解决,一项工人岗位技级问题也寻找到了解决的具体方案,并在后续得到相应落实。特别是2013年,受校领导委托,申诉审议委员会对学校延迟退休工作进行了调研,并向学校提交了调研报告。最终,学校在政策制定中采纳了委员会提出的建议,使此项工作得以妥善平稳的实施。

3.提高了工会维权职能的作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