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资源现状十篇医疗资源现状十篇

医疗资源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6:56

医疗资源现状篇1

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医院床位;政府缺位

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公立医院垄断医疗资源,民营医院发展艰难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参考当时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放权让利”的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医疗行业进行改革。最终,市场化使我国医疗单位由政府完全控制甚至直接运营的状态下解脱出来,变成某种程度上具有自主发展机制与能力、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经济实体。在这种机制下,与私立医院一样只有付费者才可获得服务,所谓的公立医院对我国老百姓而言,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真正的公益性。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同样在追求着医院的利益最大化,为提高整个医院的效益,医护人员的收益和其工作绩效直接挂钩,患者逐渐变为医生的经济来源工具。

政府政策性的补贴或政策性的优惠更多地给予了公立医院。公立医院不需要缴税,工资、福利及药品采购上准予部分补贴,且是医保定点对象。而另一方面,公立和私立一样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向患者高收费甚至乱收费,最大限度地谋利。相对民营或个体医院,公立医院经营成本较低,处于垄断性经营地位。而民营医院的立项非常复杂,门槛高,准入难。民营医院是赢利医院,必须照章纳税,政策上优惠少,大多民营医院没有医疗保险定点资格,其消费群体受到限制。

所以无论民营医院如何发展,都无法和公立医院相抗衡,不可能打破公立医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垄断地位。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公立医院必然也会导致权力滥用、滋生腐败,乱收费、高价处方也屡禁不止,这也是医疗费用过高的一个诱因。

(二)城市大型医院与基层小型医院的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在国外医疗服务系统中,只有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之分。而在我国,医院分为若干类,有部属的、省属的、市属的,还有军队的、各部委管辖的、各部门管辖的,还有附属于各个医学院校的等等。这些医疗机构各属不同管辖体系,利益不一样,资源不一样,策略也各不相同。

就资源配置本身而言,是为满足人们的需要的是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用途间进行分配和组合,并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理论上,大医院的功能应是收治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社区医院、农村基层医院解决一些常见病。这样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方便患者并降低患者的就医费用。但在实际当中,往往是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或社区小医院门可罗雀。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其中的30%又集中在大医院。每年到大医院就诊的人群,有80%左右是在基层医院即可解决的常见病、多发病。

(三)单个医院内部医疗资源错配

在我国,除了医疗卫生资源在医院之间分布不合理,在医院内部也会出现资源的错配。在城市大中型医院中部分科室几乎一床难求,一些基本痊愈的病人,本可转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后期康复,却长期住院,占用着有限的床位,使急需住院的人无法人院。

医生的行医经验是一种资源,为了能够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应该将那些最疑难、最棘手的病留给最有经验的医生。但是最棘手的病人不一定是最有购买力的。

二、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一)医疗卫生资源不足

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无论是在总量上还是在人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1995年以来,中国政府的卫生预算年均增长率为14.2%,而同期政府收入年均增长率是17.5%。社会投资没有与政府的财政收入保持同步增长。目前,国家的税收比例已经占到GDp的20%左右,但是医疗卫生支出,仍明显低于其他经济大国。美国人均年医疗费用为5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人均年卫生支出只有291.44元(约36美元)。老百姓以有限的收入被动地支撑着迅速膨胀、高度市场化、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医疗卫生资源地区之间分配不合理

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够合理,医疗资源分布失衡,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目前我国13亿人口中有230万注册医生,比例约为600:1,而美国为500:1,相比之下我国人均医生占有率并不算少。但全国医疗服务资源80%集中在城市,只有20%在农村,而城市卫生资源80%又集中在大医院。高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十分薄弱,基层社区缺少卫生资源。城乡居民就诊流向进一步向上级医院集中,不合理的病人流向一方面使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利用率和技术水平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大医院的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三)政府未发挥其应尽的职责

首先,财政支持不够。医疗事业的财政制度不合理。2004年,政府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下降到4.5%。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只占17%,企业和社会承担27%,56%是居民个人承担。在2006年30000多亿元的财政预算中,仅有1200多亿元用在医疗领域。这个比率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其次,政府财政补贴不到位,把医疗机构推向市场,拨款越来越少,甚至断奶。医院要养活自己、留住人才、购置设备、改善环境、宣传品牌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其发展成本最终必然转移到患者身上,增加了患者个人的负担。

(四)医疗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机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服务的需求是巨大的且呈多样化的,医疗资源严重匮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医疗市场化的本意是让民间或国外资本在一定的前提下进入中国的医疗市场,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资本的介入,改变医疗市场的垄断型市场结构,实现市场竞争化,让患者能够真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以根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环境,公立医院垄断的情况在根本上难以打破。在市场竞争中,民营医院不能获得医疗保险、大病统筹、税收优惠等公立医院享受的政策,加之民营医院本身资金少、规模小,市场定位又不明确,使民营医院生存发展艰难。从目前民营医院的发展情况看,经营情况并不好,市场淘汰率很高。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民营医院中1/3盈利,1/3维持,1/3难以为继。

(五)医疗保障制度的设计存在缺陷,覆盖面小,保障功能不健全

我国医疗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很多,虽然参保人数已有大幅度的提升,但相对全民保险来说,还有很

多人看病完全是自费;虽然有各种医疗保障,但除了少数公费医疗的受益者之外,都面临保障不足的问题,治病还需要自费支付很大一个比例。由于制度设计的缺失和职能错位,政府把管理关注的重点放在怎么控制报销上,医疗保险机构通过设定自费率、起付线、封顶线、可报销药品目录等各种手段,对病人的就医行为施加了严格的控制,但服务质量并没有得到有效改进,即医疗保障机构没有解决好如何付费的问题,未能运用比较专业的付费机构,更好地代表参保者同医疗机构讨价还价,参保者对现行的医保制度也普遍不满意。简言之,由于医疗保险制度职能错位,一方面覆盖面小,另一方面对服务者的行为建设起到控制作用,使医疗保障功能大打折扣,“看病难,看病贵”这一困境始终难以消除。

三、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整和整合有限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看病难、看病贵的实质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中国具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医疗体系,然而,重复建设和多头管辖使现有的医疗资源浪费严重。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是目前医院的现状,其结果是导致人才、资源、患者越来越集中。目前,最科学的办法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医疗资源,在政府统一调控下,有目标、有重点地调整医疗资源布局,自上而下地建立走层次分明的医疗网络。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四点:

1.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及乡镇基层医院建设,让基层医院不仅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拥有一批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2.将大医院向辖区周围的基层医院辐射成为网点,形成小病小医院诊治,大病向大医院汇集的有序流动。3.通过大医院医生有组织、有秩序轮流坐诊基层医院等方式,分散病人过度集中大医院的拥挤现象。4.建立起医疗互助绿色通道,请专家会诊或向上转送危重病人,尽可能舍弃一切繁琐手续,让层层机构有所专攻,以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加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以实现全民医疗保障为目标

全面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不但要提供给就业人口,同时也要覆盖非就业人口,这是实现公平的需要。从供给方来讲,将社区医院和农村基层医院都纳入定点医疗保险,让医疗保险为更多的人提供有效的保障。医疗保险从控制病人的报销费用转化为与医疗机构直接对面,从而来控制医院的费用。另外,要强化社会保险机构的作用,起到对医院收费的监督作用,与医疗机构形成一种制约关系。

(三)加强社区尤其是村镇基层医院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要发展农村基层和社区医院,加大基层人才扶持力度,建立人才长效机制是关键。其中,提高人才待遇和素质,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建立人才梯队,改善人才结构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政府在基层人才扶持方面设立专项资金,保证资金落实,真正用到人才培养方面。其次,鼓励医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下基层,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保证其福利待遇,解决后顾之忧。第三,建立完善的交流模式,加强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人员的互动,即基层医院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大医院定期组织医疗队下基层指导工作,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合理协调供需双方利益关系,取得互利双赢的效果

医疗资源现状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23-02

一、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卫生费用投入的增加,我国的医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胜利,基本建立了覆盖农村居民的通过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居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然而,我国在城乡之间、农村不同地区之间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程度有很大的差距,社会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公,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改革所面临的公平性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与城市间的公平。每个公民都能平等的享受医疗卫生资源,居民遭受健康损失时能公平地享受医疗卫生服务,不会因社会特权的不同而出现差别对待。二是农村不同地区间的公平。医疗保障的范围和水平应按照居民的实际需要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定,对经受疾病风险的居民给予同等的就医机会以及应得的经济补偿,不应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现状

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改革的成效,关系到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获取的能力和质量。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基本道德尺度是公平和效率,同时也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以及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性的指导下,政府在城市和农村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时过多的重视了效率忽视了公平,造成了过多的资源流向了城市,而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导致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社会不公平。

我国的医疗卫生费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农村的医疗卫生费用投入远远低于城市。从2009年到2013年虽然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使医疗卫生总费用不断增加,但农村与城市医疗卫生水平的差距却在不断加大。农村人均卫生费用从2009年的562元增加到2013年的1274.4元,而城市人均卫生费用却从2009年的2176.6元增加到3234.1元,城市人均卫生费用一直是农村人均卫生费用的3倍左右,而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在卫生人力资源方面,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例如,2013年城市每千口卫生技术人员为9.18,而农村仅为3.6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城市每千口卫生技术人员,农村每千口卫生技术人员增加速度较慢,城市每千口卫生技术人员一直是农村每千口卫生技术人员的2到3倍,而且差距不断加大。两组数据结合来看,城市以较少的人口获得了较多的卫生费用,从而导致较多的优质卫生资源集中于大城市和大医院,城市居民能够较好地享受医疗卫生服务,获得较高的医疗效益,而农村的卫生费用投入相对较少,医疗卫生人才等严重缺乏,“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更加突出。

(二)农村不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现状

医疗卫生资源在农村不同地区配置的公平表现在卫生资源的配置在不同地区具有相似性,不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但在新型农村医疗改革进行过程中,农民能否获得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获得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由于农村医疗合作筹资额偏低,福利待遇水平较低,大多数村卫生室卫生人力资源供需不平衡,导致人们无法享受正常的医疗服务,而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补贴额度较大,同时农民参加医保的积极性较高,使当地居民能够及时高效地享受医疗保障服务。

我国农村地区的优秀卫生人才大都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东部地区,这些能够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能够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当地。东部执业医师以及注册护士的总数与中部地区相差较小,但是由于人口较少,平均数量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平均每千口村卫生室人员数达到1.89,超出西部地区0.24,中西部地区没有任何医师执照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相对较多。由此可见一个地区优秀卫生人才所占的比例基本上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农村地区优秀卫生人才的配比则高,反之亦然。

二、医疗卫生服务公平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卫生费用投入不足

我国卫生总费用投入的绝对值在逐年增加,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保持在5%左右,但出于国家的GDp每年是以不低于7%的速度增长,与GDp的增长速度相比,国家卫生费用投入不但没有增长,反而有减少的趋势。2013年的卫生总费用为31868.95万元,占GDp的比重为5.57%,比较2009年的卫生总投入为17541.92万元,占GDp的比重为5.15%,仅增长了0.42%。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由于一些医疗卫生产品是应由政府提供的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以及外部性特征的公共产品,却转由市场提供。由于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公共卫生产品供应不足,农村居民要支付大部分的医疗卫生费用,从而加剧了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的不公平,导致城乡医疗健康水平差距不断加大。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我国80%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近80%又集中在大医院,医疗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的不合理导致城市大医院规模迅速扩大,医疗设备不断更新,优秀卫生人才大量集中。而面向广大农村的基层医院人力资源数量较少,职业化程度低,学历低,而且农村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诊治需求。后果是高层次医院担负起大量的常见病,一些可以在基层医院诊治的常见病却聚集到大医院,造成人员拥挤,加上医疗设备的改造,卫生资源的重复配置导致的卫生资源的浪费与闲置,造成医疗成本过高,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水平低于医疗费用的上涨水平,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承受能力下降,医疗保障水平更加不公平。另外,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机构人少事多,七八个人在管理医疗卫生费用征缴的同时,还要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支出,不能有效地进行监管,容易导致腐败和寻租等问题。

(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不合理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按照政府规定的等额的筹资标准统一收取的,没有考虑到不同农民间存在的经济差异,让经济收入不同的人去承担同样的医疗筹资费用,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会使经济困难需要得到医疗救助的人无法筹资参保得不到政府的资金补助,而经济支付能力强的农民得到更多的医疗救助,使资源在不同地区农村的分配更加不公平。自愿的原则会形成健康状况差的人愿意参保,而健康状况好的人不愿意参保等逆向选择问题,影响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由于真正影响农村居民的是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患大病的概率较少,因此,现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法满足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由于用大多数人的钱去满足有限患大病居民医疗卫生需求的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没有受益或很少受益的居民就会自动退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而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导致医疗改革对农村居民的不公平。

(四)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不合理

为了防止患者过度利用卫生服务资源,造成资源浪费的发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了起付线、共付机制和封顶线。由于基金水平有限,起付水平低可以使更多的人受益,提高参合率,实现广覆盖,但是这样保障水平就会降低。调查表明在不愿意继续参加合作医疗的人中,大部分是因为报销太少或者是当年没有享受到报销。为了提高农民参合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引入了个人账户,但是有些地区个人账户资金要用在体检费用和门诊治疗,实际利用效率不高,也不符合农村医疗保险互帮共济的基本原则。“保大不保小”的方案导致大部分农民由于疾病小而得不到政府的补偿,因此,一些农民不愿意去治疗,或者出现“小病大治”的现象,导致农村卫生服务利用率低。得大病的农民能够得到医疗补助,得小病的农民却只能自付医药费,本身就是不公平现象。

三、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公平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对农村的公共卫生支出

医疗改革以来,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越来越少,远远不及经济增长速度。同时由于公共卫生的性质决定了市场机制难以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作用,导致个人医疗负担加重,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居民由于缴费能力不足无法参合,这与医疗保障制度通过转移支付缓解社会不公平的原则相矛盾,也违背了对医疗保障制度对贫困居民保护的一般原则。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强预防保健、卫生监督、社区卫生、农村卫生等工作,确保医疗的公益性,同时降低或取消农村居民参合费用,从而减少因缴费能力不足无法参合的人口数,扩大参合率,既能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公平发展,又能解决农村医疗资金短缺问题,缓解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保障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利用。

(二)加强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由于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投入不足以及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很多农村基层医院设备陈旧,人才流失,致使一些简单的常见病也不能处置。同时村卫生室无专职人员,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学历较低。另外,由于利益的驱使,农村很多私人诊所存在医生不具备行医资格以及贩卖假药等现象,严重损害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扰乱正常的医疗秩序。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对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医疗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开展不同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合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整体水平。实行城市援助农村的相关政策,城市医务人员的晋升必须有农村工作的经历。

针对农村医疗保险管理不足的问题,建议开展顶层设计,实行单部门归口管理,将医保基金统一归人社部管理,分清人社部门与卫生部门的权责,解决管医疗机构的部门同时管医保支出的道德风险。一是部门统一,方便政策出口统一解决各自为政,标准不同的问题。二是解决重复参合问题,避免财政补助被多头占用。三是彻底杜绝双重报销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保障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利用。

(三)农村医疗保险管理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相结合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比,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管理存在征收管理成本较高以及管理人员短缺等现象,将新型农村医疗保险整合进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既能利用城镇医保管理的机构、经验与人员,提高管理能力,节约成本;又能避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管理机构分工不明确,管理混乱现状;另外,两者合并有益于转移支付,提高农村医疗保障的效率以及公平性。

医疗资源现状篇3

关键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县级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服务站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R197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5-0003-02Doi:10.13535/ki.11-4406/n.2015.15.002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主要是由各地区县级医院、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级卫生服务站组成,由这三部分满足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日常需求,支撑起农村公众健康卫生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合理和快速发展决定了当地医疗卫生系统是否完善、农村居民的求医是否得到了保障以及农村卫生项目是否成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状况。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现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措施,这样才能改善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经营病态问题。

1目前基层医疗卫生财务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1.1基层医疗“以药养医”的模式依旧存在

目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营状况依旧不佳,收入和支出严重不平衡,严重亏损。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中只有药品出售得相对较好,其他医疗服务性收入几乎没有,机构运营成本结果只能靠药品收入来弥补,但依旧远远不够。

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运营情况不佳

目前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良好的财务运营管理,还不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在获得了大量优质医疗资源后却无法有效的合理利用,导致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财务运营不佳则就无法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发展扩大。因为收入和成本不成正比,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支出的增长速度比收入更快,导致每年的运营结余不足以维持当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1.3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巨额负债

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为基本建设等各种原因存在着负债,但是又因为财务运营能力不佳,无法获取足够的盈利进行偿债。这样就经过长年积累,产生了巨额的负债。

1.4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发展不平衡

众所周知,在农村中普遍存在着各级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不同地区的相同级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不平衡,同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同年份发展不平衡,同地区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因为卫生机构之间存在优劣之分,加上绝大部分患者都有“重优质、重高级”思想观念,这就导致了好的医疗机构发展越来越好,甚至在超负荷运转,差的医疗机构则发展越来越差,甚至出现了医疗资源浪费。纵观全国大部分农村比较得出:村级卫生服务站发展情况不佳,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村卫生服务站稍好,县级医院是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发展最好的。因为发展不平衡,则无法同步进步,相互之间还会有所制约,甚至导致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无法拓展。

1.5政府投入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各地政府虽然每年都有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的资金,但投入资金的比例和数额几乎维持原样,导致分配到各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比例相对来说就是逐年降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缺乏盈利手段的情况下,政府

投入不足最后制约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

2改善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现状的建议

2.1政府性投入资金需合理

应将地方政府的卫生财政情况加入政府每年考核中,使得当地政府能够更加重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状况以及机构的发展情况与问题。政府应能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每年投资总量,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彻底地落实,不再停留在纸上谈兵。制定有效合理的投资分配计划,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高效地分配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做到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合理平衡的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需要重点关注和支持。

2.2任用培训相关经济类管理人才

拥有充足资金后更需要加强合理的运营管理,不能让非专业管理人员盲目进行管理,导致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用。需要挑选合适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提高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意识以及经营管理能力,使得其能够对机构营运支出和收入进行综合协调,能够将机构的效益最大化发挥。除了以上所述,在资产管理以及机构设施合理配置上也应进行长远规划,使得投入资产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降低因自身不了解而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

2.3相关医疗保险制度需要完善

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需要制定一系列合理适用的配套医疗保险制度,使得广大居民能够合理地被分配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要从制度上使得农村居民对于看病求医的方式得到改变,而不是一拥而上过度集中到其中某一级医疗机构就诊或是自己盲目买药胡乱治病。

2.4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根据各地不同的卫生体系建设情况,制定出不同的计划,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进行推进和发展,有效地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可以充分利用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合理优化分配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资源,减少因为系统内部上下游竞争而互相抑制发展。

2.5系统的成本核算及适度收支平衡

为了避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以药养医”的现象,需要对整个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进行规划调整,不仅能做到将人群进行分流就诊,还能进行系统的就医成本核算,使得在业务拓展的同时,能够使得收支适度平衡。

2.6对固定资产及各种物资进行适用管理

就当前各地区存在的同类大型医疗设备采购过多,实际效用并不高的现象,相关部门应统一对其进行盘点与管理,同时也可相互调剂,将自身不需要的设备通过折旧采购或者赠送的方式,移交给急需此类设备的医疗机构。今后应以地区为单位对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进行规划,在对应的规划管理措施论证后,再决定是否采购;进一步建立完善大型设备库存物资及固定资产的调剂制度和流程,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用。

3结语

目前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工作状况差强人意,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可喜的是基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正在一步步发展和改革之中,通过不断抽丝剥茧式的改革,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将会逐渐往优良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兰芳.县级卫生系统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

[2]肖律.浅析加强医疗卫生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J].财经界,2014,(27).

医疗资源现状篇4

1.1调查对象

对南京市设有儿科的36家医疗机构儿科医疗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儿科病床总数、医生总数及职称、护士总数及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总数。资料来源于南京市卫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档案。

1.2调查方法

运用调查问卷和查阅卫生统计年鉴等方法。调查问卷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是被调查医院的基本资料,包括医院的类别、等级、所在区县等;二是被调查医院的儿科医疗资源情况,包括儿科病床数、医生总数及职称、护士总数。再通过查阅南京卫生年鉴,了解南京市儿科资源纵向发展状况。

1.3统计学处理

对所获取的相关数据用excel软件按医疗机构的类型、等级、性质、区域等统计指标分别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用表格进行相关描述。

2结果

2.1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36家医疗机构中,公立医疗机构26家,民营医疗机构7家,其他性质医疗机构3家。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分别为9、19、8家。

2.2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总量情况

2.2.1总量纵向发展情况

医疗资源包括人、财、物。查阅南京卫生年鉴,1991年至2001年间,南京市只有1家儿童医院,2002年增设了1家,迄今为止共有2家;2001年南京市儿童医院的病床数为420张,2010年增至1020张,10年只增加床位600张;儿科卫生技术人员数2002年为1012人,2010年增至1511人,8年增加139人。统计资料显示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总体增长缓慢。

2.2.2总量横向情况

南京市目前约有儿科病床1668张、医生682人(其中高级职称247人,中级职称194人)、护士1051人。

2.3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配置情况

2.3.1不同类型医院间的配置

儿科医疗资源包括优质儿科人才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尤其是62%的高级职称儿科人才集中在儿童专科医院,其余分布在综合性医疗机构。

2.3.2不同级别医院间的配置

75%左右的儿科资源都集中在三级医院,20%左右分布在二级医院,一级医院拥有不到5%。

2.3.3不同性质医院间的配置

赢利性医疗机构拥有的儿科资源少,竞争能力不强。90%以上的儿科资源包括优质资源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本次调查的36家医疗机构中,民营医疗机构8家,占22%,但拥有的儿科资源不到10%。

2.3.4不同区域间的配置

75%以上的儿科医疗资源包括优质的资源集中在城区,郊区只拥有15%左右,而高淳、溧水县两县拥有量不到10%。

3讨论

3.1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

3.1.1总量不足

调查显示南京市儿科病床1668张、医生682人。儿科发展的根本是儿科人才的发展,在儿科医疗资源中,最重要的是儿科人才。2009年南京市儿童人口数为81万,每千名儿童只有儿科医生0.8419名,远低于同期南京市医师比例2.63名•(千人)-1的平均水平。而且南京市的儿科医疗资源除了满足南京本地儿童需求,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治疗周边地区转来的危重患儿。由此可见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短缺,总量不足。

3.1.2儿科资源向城区、公立高层次医疗机构集中

调查显示南京市75%以上的儿科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区,90%以上的儿科资源包括优质资源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75%集中在三级医院。儿科医疗资源呈现向城区、高层次公立医疗机构集中的状态。这一结论与朱铭杰等南京市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向城区、高层次医疗机构集中的研究结果一致。

3.2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原因分析

3.2.1医学院校撤销儿科专业,儿科人才培养机制缺乏

调查显示南京市儿科医师总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儿科医师培养机制。1998年教育部调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儿科作为调整专业从1999年起陆续停止招生。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朱宗涵指出,儿科专业被取消后,新的儿科医生培养机制没有建立,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

3.2.2医疗机构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儿科发展

儿科与成人科室相比“风险高、工作累、收入低”。公立医院药品、检查收入是医院收入的最大来源,而儿科用药量小、检查项目少,“投入大、收益少、压力大”是医院发展儿科兴趣不大的主要原因,同时超负荷的工作与不成比例的收入使儿科人才大量流失。

3.2.3儿科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

合理的资源配置应首先满足初级医疗保健及常见病的诊治,需求结构呈“金字塔”形。而南京市儿科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向儿童专科医院、公立医院和城区集中状态,资源配置结构倒置,主要原因为财政投入不足且向基层投入少。欧美发达国家政府对非赢利性医疗机构的补贴达到70%,发展中国家为40%,而我国大部分省市比例竟不足10%。2005年南京市政府财政投入占医疗机构总收入的比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为12.4%、6.7%。

3.3对策建议

3.3.1建立儿科人才培养机制

建议恢复医学院校儿科专业设置,从源头解决儿科人才短缺。同时加强基层儿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规范化培训、进修学习、远程教育、城乡对口支援等形式提高诊疗水平。出台必要的政策及措施,增加儿科医生编制、不以经济效益作为考核指标、放宽基层医师职称晋升条件等吸引更多人才从事儿科工作。

3.3.2合理有效配置儿科医疗资源

将儿科建设列入医疗卫生发展规划,合理有效配置医疗资源,达到优化资源结构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目标。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设立儿科且床位规模应与医疗机构级别相符,对新增儿科床位给予财政补助。完善考核机制,对取消儿科或床位数不达标的医院年度考核评为不合格。鼓励医院依托重点专科特色开展相应儿科诊疗。县级医院在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我国基层三级医疗服务网的龙头。应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儿科建设,建立县级儿童医疗中心,减少患儿异地转诊。

3.3.3落实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

医疗资源现状篇5

关键词:双向转诊;卫生资源;医疗服务网络

abstract:two-wayreferralsystemasamitigation“medicaltreatmentdifficult,expensive-medicaltreatment,”oneofthetools,anditseffectiveimplementationandimplementationtorationalizetheallocationofhealthresources.two-waythroughthereferral,communityhospitalswillbethethreebasicmedicalservicesandhospitalmedicalservicesorganicallyintegratedtogether,cangivefullplaytocommunityhealthserviceinstitutionsandthegeneralhospitaloftheirrespectivefunctions,rationalallocationandeffectiveuseofhealthresources.inthispaper,theliteratureonthemethodused,firstproposedtheimplementationoftwo-wayreferralsystem,therationaluseofhealthresourcesofmajorpracticalsignificance,andthenagainstthetwo-wayreferralsystemacrossthestatusquo,theproblemsforanalysis,soastofindoutthereasons;accordancewiththecurrenttheactualsituationandthemeasuresputforwardproposalswithaviewtotheimplementationofChina’stwo-wayreferral,therationaluseofhealthresourcesplayaguidingroletopromotehealthandpublichealthundertakingsinChina,continuedtomakeitsduecontributiontodevelopment.

Keywords:two-wayreferral;healthresources;medicalservicenetwork

1引言

“看病难、看病贵”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把“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问题的大事之一。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推广“双向转诊制度”,以此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双向转诊”是指根据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的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转院诊治过程。[1]下级医院对于超出本院诊治范围的患者或在本院确诊、治疗有困难的患者转至上级医院就诊;反之,上级医院对病情得到控制,情况相对稳定的患者转至下级医院继续治疗、康复。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高效的医疗服务系统是建立在社区一级或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的基础上,社区医院用较少资源解决大多数患者的健康问题后,三级医院利用高、精、尖优势来治疗由社区转诊来的少数疑难危重患者。”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建立双向转诊制度”。[2]如何方便和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群众的卫生需求,引导患者在医疗服务中进行有序、合理流动,在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行之有效的双向转诊制度已迫在眉睫。

2推行双向转诊制度的重大现实意义

2.1卫生软资源重新配置的需要

我国的卫生资源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卫生硬资源是指卫生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形资源;而卫生软资源指卫生信息、卫生政策法规、卫生管理等无形资源。我国之所以被列为世界卫生公共资源分配最不公平、分布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就是因为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的卫生资源分配重城市、轻农村;重医疗、轻防保。卫生资源硬件的配置现状已较难改变,而卫生软资源重新配置却大有文章可做。实行双向转诊,正是一种形式的卫生软资源重新配置的有益尝试。因病情需要转医院住院治疗的,向上转;在医院治疗后需要后续康复治疗的,向下转,这对于充分利用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2.2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需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本身的业务收入和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的财政支持虽然近年有所改善,但要生存与发展主要还得依靠自身的力量,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患者“偏爱”大医院,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以致有可能形成门诊业务量小、业务收入少、职工待遇差、工作热情降、医疗业务水平低的新一轮逆循环,这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提高、完善极为不利。实行双向转诊,可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名度,把向上转的把关权交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压力,促进工作的责任性与自信性,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人气,充分发挥其功能,从而推进各方面工作。

2.3方便弱势群体的需要

由于弱势群体的特殊困难,就近就廉就医是他们的心愿。实施双向转诊对他们具有更重要的实际意义。需要向上转的,社区医生予以帮助,住院治疗后及时下转,让社区医生提供后续康复治疗,这样可在业务上使上下级医疗机构形成一体,社区医生可以借此与上级医院在业务上沟通联系,形成业务指导帮扶的长期性;弱势群体也可以因此而省心、省力、省钱。

3双向转诊制度的运行现状

3.1就诊分布不平衡

我国卫生资源总量的80%左右配置在城市,且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中,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技术,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城市大医院中,相比之下,基层和社区卫生资源相对匮乏,且质量不高。卫生资源分配的“倒三角型”状态与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正三角型”的局面是不相适应的。表现在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专家接诊的多是常见病、多发病;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却是“危重疑难看不了,有能力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门诊数量又太少”。[3]

3.2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

二、三级医院医疗资源过度集中配置,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设备陈旧落后。二、三级医院由于人员素质、设备技术、环境档次均较高而容易吸引患者,使医院运行状态良好,始终保持高收入、高产出趋势;而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却因经济基础薄弱,政府投入不足而处于负债经营,基础设施和设备不能按需更新,从而使其不能成为病人就诊的首诊医疗机构。

4双向转诊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问题分析

4.1.1病人转上容易转下难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各等级医院来看,转上病人的人次数在转诊病人中所占的比例均偏大,且转上病人绝大多数来自下级医院,而从平级和上级医院转来的病人少,转出病人则多流向了比原住医院等级高的医院,而向平级和下级医院转诊的病人少。[4]有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上转诊的比例达到60%以上,但向下转诊比例较低。[5]

4.1.2缺乏统一的转诊标准和规范的转诊程序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参差不齐,关于双向转诊的诊疗程序和标准没有统一的规定。首先,这使得患者向上转诊后,在社区内进行的检查、治疗等处理只能作参考作用,仍需重复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过的治疗和检查,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其次,仅仅以医疗水平来确定转诊标准,具有技术和设备优势的上级医院很难向下转诊患者。

4.1.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工作内容和传统的医生,特别是与专科医生有很大的差别,除了为所服务对象提供一系列安全、有效和廉价的医疗保健措施,还需要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医疗信息,及包括感情上的沟通和心理咨询等的服务。而我国的全科医学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科医生在职和转岗培训工作的开展还有一定的困难,真正在职的全科医生少之又少,因而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尚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4.2原因分析

4.2.1首要原因——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利益驱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阻碍双向转诊的首要原因。从客观上看,双向转诊的实行是医疗机构之间经济利益的流动,“到手的”效益怎能拱手“让人”,这是现实的心理状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在经济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利益体,存在利益上的竞争关系。现实中,这些医疗机构都是按市场化游戏规则进行运作,其自身的发展壮大,医护人员的工资待遇等,都直接与医院效益挂钩。因此,出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顾医疗技术水平的客观条件而强留病人,上级医院常以病情需要还须住院为理由“热情留住”病人,双向转诊因此而难以运行也就见怪不怪了。

4.2.2双向转诊制度缺乏可操作的规范

双向转诊中的向上转比较容易,医生建议、病人同意即可。而往下转的情况就比较复杂,病人各异,病情不同,何时下转的标准难掌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对下转病人该如何进行康复治疗的业务不熟悉。下转以后的后续管理与康复治疗没有硬性的要求,双向转诊中上下医疗机构该负什么责任、承担什么义务不明确,这种制度规范的缺失使双向转诊流于纸面、流于形式。

4.2.3公众知晓度低

双向转诊的公众知晓度低,是目前双向转诊网络运行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不仅多数患者不了解双向转诊,许多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的医生,甚至是各级医院领导也未完全掌握双向转诊的程序和方法。多数患者对自身的疾病与医疗服务信息一无所知,住进医院后只能听从医嘱。客观上看,多数疾病、特别是手术病人、慢性病人住院治疗好转后,是完全可以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继续康复治疗的,但由于病人不了解不掌握正确的治疗信息,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双向转诊的落实发生困难。

5推动双向转诊制度运行的对策

5.1关键点——树立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

医疗机构是社会文明的窗口,必须打破医疗机构对病人的独占心理,打破医院之间争饭吃的不良竞争局面。医疗工作最重要的效益是保障病人的利益。双向转诊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同时兼顾转诊各方的利益,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绝于耳,降低医疗费用的办法也想了很多,但效果不理想,而切实有效地实施双向转诊是降低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有效办法。

5.2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范管理

各级政府要做好规划工作,调整好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布局,对不同的医疗机构进行功能定位,组成适宜的卫生服务系统。有关部门应针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完善统一的双向转诊体系,具体规定向上转诊和向下转诊的标准、程序,并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规定转诊中各项规章制度。

5.3加强医院间及医患间的信息沟通

双向转诊的知晓度低,是目前双向转诊机制运行不畅的主要原因,不仅多数患者不了解双向转诊,许多专科医生,甚至一部分社区医生也未完全掌握双向转诊的程序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双向转诊的宣传教育,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多种方式,改善对双向转诊的认知。规范的双向转诊不会对医院造成经济损失,相反会给转诊双方带来双赢的效果。医疗服务信息是双向转诊运行的必要条件,转诊信息的沟通,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医患双方避免不合理性的转诊。同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专科医生进入社区,熟悉社区医生的具体工作和双向转诊的程序,以便更好地开展双向转诊工作。

6结论

卫生经济学理论认为,卫生资源总是有限的。随着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满足其日趋增长的需求,要求我们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建立多层次医疗服务网络,减少患者重复检查和治疗,提高诊疗速度,改善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形成层次分明、职责明确、功能定位清楚、各负其责、各履其职、有机联系、相互配合的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因此,即使实现双向转诊困难重重,在我国推行双向转诊制度也势在必行。全面推行双向转诊制度对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荣凯、曹荣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学习辅导材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4~66

2刘小平、梁万年.“以病人为中心”理念下的双向转诊管理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5(5):369~370

3徐建林、王晓波.实施双向转诊制度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6.12(3):44~45

4刘丹萍、李宁秀、刘朝杰等.四川省大中型医院双向转诊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44~45

5梁万年、王亚东、杨兴华等.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05~708

6蒋景春、杨世昌.北京市宣武区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机制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35~37

7刘达恩.试论我国医院集团化的基本模式和政府的作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7(6):8~9

8邱鸿钟、袁杰.现代卫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16~130

9王龙兴.卫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5:38~41

10胡善联.卫生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120~130

11张涛、陈昌贵、黄建等.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现状[J].浙江预防医学,2006.18:57~58

12陈霄.以医疗集团为后盾建立良好双向转诊制度[J].中国医药管理杂志,2005.13:16~18

医疗资源现状篇6

家长喊难,挂号难、住院难、看专家难;医生也喊难,不停加号、24小时急诊、双休日也要连轴转,但仍有看不完的病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科看病如此负重不堪?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破解这道难题吗?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的发展为解决这道难题提供了启示。

北京第三大儿童医院

“原以为这个不起眼儿的小医院会冷冷清清,不曾想却是门庭若市”,这是人们初次到李桥儿童医院的第一感觉。目前,位于北京东北部顺义郊区的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已是北京市第三大儿童专科医院,有效地缓解了京东及周边地区儿童的看病难问题。

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是首都儿科研究所中试基地兴办的一家民营性质的儿童医院,始建于2001年。从一个厂办的门诊部发展成为北京市第三大儿童医院,前后仅仅用了7年时间。截至2008年,其日最高门诊量突破1000人,2012年,日最高门诊量超过1800人,目前日门诊量仍然处于高速增长状态。李桥儿童医院从最初仅有儿内科、儿外科的简单科室,发展至今有15个儿科专业科室、近200张床位。在当前全国面临儿科配置严重不足的现状下,李桥儿童医院的发展模式可以成为解决当前儿童就医难的一个有效方法。

作为一家民营医院,即使是在与公立医疗机构完全不对等的条件下,李桥儿童医院仍然能够快速成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全国性的儿童医疗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是缘于该院一贯坚持的“为民办院、质量建院、诚信兴院”的发展理念。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会长朱宗涵指出,2008年,全国儿童医院仅60余家,全国共有儿科医生6.17万人,但0~14岁的儿童却有2.3亿人,比例约为0.2598个儿科医生/千儿童。参照美国1.4558个儿科医生/千儿童的比例,我国至少还缺20余万儿科医师。国内专业儿童医疗资源的严重缺乏,是李桥儿童医院在当今看似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上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目前,县级以下医疗单位,包括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在内,儿科发展都严重滞后。适度放开儿童医疗市场,让社会资本参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儿童医疗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

与其说是时代成就了李桥儿童医院,不如说是创新思想和发展眼光造就了该院。李桥儿童医院建立伊始,就立足于依托首都儿科研究所特有的高端医疗资源和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生产的优质药品,使得该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拥有高起点。在发展过程中,李桥儿童医院严把医疗质量关,突出发展儿童脑瘫、哮喘等特色专业治疗,并不断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提升各科室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这是李桥儿童医院与当前很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民营医院的本质区别,也是李桥儿童医院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不二法宝。

为中国基层儿科发展开辟了道路

据了解,美国将65%的儿科医生安排在社区,只有小部分疑难重症才转诊到专科医院,而在我国,儿科医生绝大多数集中在少数大医院,基层社区的儿科资源少之又少。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改造在不断推进,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区域内儿科医疗资源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完全不配套,如北京天通苑和回龙观两个镇相连后,居民人口数量近百万,如同一个小型城市,但却没有一家专业的儿科医疗机构,儿童就医必须到北京市区,这势必造成市区内儿童医疗资源的紧张。

要实现儿童就医的本地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区域内的儿科医疗——基层儿科。

建国以来,中国最基层的儿科配置在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乡、村级基本没有儿科医疗资源的配置,随着大城镇的发展,基层儿科医疗资源缺乏越发显现。如果各地区的患儿都能在本地完成医疗诊治,大城市中还会存在就医难的问题吗?如果李桥儿童医院的发展模式能够复制到全国,这是否就是基层儿科发展的解决之道呢?

为此,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首儿药厂与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合作,提出了“寻找下一个李桥儿童医院”的构想。充分分析了李桥儿童医院发展的历史过程,以李桥儿童医院的发展模式,复制出中国基层儿科的建设模式,以求解决中国基层儿科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

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与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在改变基层儿科现状方面进行了近3年的努力和探索,2010年启动了“基层医师儿科诊疗规范培训公益项目”,截至2012年7月,共培训基层医师超过6000人次。

作为一项公益项目,首都儿科研究所基地北京首儿药厂提供资金支持,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提供儿科专家资源,项目开展的儿科课程受到广泛基层医师的欢迎。调查显示,大多数基层医师认为有必要举办更多类似的培训活动,但项目总结时发现,单纯的培训并不能带来当地基层医疗机构儿科诊疗门诊量的提升,很多医疗机构仍然不能正常开展儿科工作。也就是说,基层儿科的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单纯是缺乏专业人员的问题,还要有具体的帮扶措施做支撑。

寻找下—个李桥儿童医院

李桥儿童医院的发展与成长见证了乡镇儿科医疗发展的可行性,如果每三五个乡镇能寻找到一个“李桥儿童医院”,中国广大农村和新兴城镇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就能解决了!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在基层儿科医师诊疗规范培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寻找下一个李桥儿童医院”的项目,目标是在每10万~15万人口的区域扶持一家医疗机构的儿科成长,以实现当地儿童常见疾病能在当地完成医疗就诊的目标。该项目可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认识到成长过程中需要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的理念,并可形成一整套基层医疗机构成长的解决方案,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发展。

单纯的儿科医学教育不足以让一个地方拥有儿科医疗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必须通过一整套的帮扶体系来辅助其开展儿科诊疗工作。“我们不仅要指导医生用临床规范来开展临床工作,帮助医生成长,还要留住有决心、有能力扎根基层的儿科医生。”李桥儿童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说,另一方面还要使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病人能安心在基层就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儿科发展的瓶颈问题。

医疗资源现状篇7

关键词: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问题;建议

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

纵观现阶段我国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我们可以得知,虽然目前我国医院已经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视程度,但是仍有部分医院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上,仍过于传统,效率低下,不仅难以为医院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有效提高以及医院的整体发展。如若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则具体如下:

第一,仍有部分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过于传统。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医院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时,仍受到传统人事管理思想的较大影响,并没有从组织机构模式上进行全新的改变。医院的人力配置大多都集中在行政主管部分,人员也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同时,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还有很多医院还是在用已经用了几十年的工资制度。这些现状,都对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过于固定且工作效率低下。现在很多的医院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过于固定,且人力资源管理权都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门,缺少灵活性。而医院的人事部门只关注人员的进出,内部的工作也就是负责考勤和工资增长的审查等基本的工作,这些现状都使得人事部门成为了一个简单的执行机构,忽略了对人才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年来医院人员过多,没有竞争压力,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较为低下,这些现状都直接阻碍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医院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通过大量的实践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医院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普遍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严重影响着到医院的整体发展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具体如下:

第一,医院的人才流失过于严重。医疗行业作为技术、资金等密集行业,其工作的医疗人员普遍也具有极有较高的学历与医疗技术。也正因如此,许多医院为了留住人才采用高薪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留住了一些医疗人才,但是并不是长远之计,仍有许多医院面临着人才过度流失的问题。

第二,医院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我国许多医院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从事专职研究的医学人才非常的少。临床医生与实验研究人员得到的福利待遇也相差很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导致了研究人员的严重流失,而专职研究人员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医学研究的水平的发展。

优化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几点个人建议

为了能够使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的规范合理,能够为医院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则必须对现阶段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为医院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伴随着我国医院综合配置改革的不断发展,医院的性质、所有制机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也正因如此,以前简单的职位分类早已不适合现今医院稳定的发展要求。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医院的发展,就必须对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革新与优化。尤其是医院管理者必须要转变对人事的观念,把人力资源作为医院以后发展的主要资源,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医疗卫生的全面改革。医院的相关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管理,都是要求医院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定位定岗,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优化是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所以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这也是确保医院稳定发展的必须要前提条件。

第二,为医院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工资分配体系。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医院工资始终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力工具。尤为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医院工资分配中,如若工资分配的合理,不仅会极大的节约医院的成本,还能最大化的调动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医院自身的效益。而如若分配不得当,不仅会影响医疗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情绪,还有可能造成医院医疗人才的流失,造成医院整体服务与效益的下降。因此,要想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配置,就必须从工资入手,为医院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工资分配体系,真正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公平原则。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对医疗人员劳动价值的肯定,进而提高人员的工作热情,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医院的人力成本和财力成本,使医院始终处于一个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综上所述,文本笔者对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出了几点个人建议,以期使广大医院管理者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医院人员的配置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组成医院的重要因素,也是医院进行各项医疗活动的重要保障。所以,做好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在医院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本文笔者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现今医院在人力资源配置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广大医院管理者更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进而为医院的稳定发展做出有力的内部支持。

参考文献:

[1]叶先英.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医院整体效能[J].人力资源管理.2010(10)

[2]胡雁,朱迪,王大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齐鲁医学杂志.2008(05)

医疗资源现状篇8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机构;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D5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苏州市“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8月23日

人到老年,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退化,容易诱发各种老年病、慢性病以及其他一些突发症状,而养老机构中单独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的养老方式,使老人无法得到日常体检,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不能得到紧急的救治,甚至出现一些老人为了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身体好转之后仍然居住在医院的现象,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医疗服务较高的可及性,因此在加速老龄化的过程中,医养分离的养老方式受到了挑战,而“医养结合”的养老方式能在满足老人养老的同时,也能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是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未富先老、家庭结构小型化等特征的养老方式。

一、“医养结合”概念介绍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其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它通常由专业护理人员照护老人的健康生活起居,同时提供生活照料和临终关怀服务。此种模式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创新,改变原有养老方式养老和医疗分离的状态,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二、苏州市实行“医养结合”相关政策及主要内容

苏州市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据测算,从2015年到2020年末,苏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65.7万增加到200万,平均每年增加7万,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将由24.8%增长到27.5%;如果按照由联合国划分的传统标准来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则这个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此看来,苏州市早已超出老龄化的范围,再加上户籍制度的改革,非户籍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养老问题将会相互叠加,苏州市养老形势异常严峻。

苏州市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需要,苏州市政府于2015年9月颁布实施《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规定,提升养老机构医疗能力,床位数在100张以内的养老机构,应就近与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随时提供诊疗服务,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可设立医务室,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床位数100~200张的养老服务机构,应结合自身需求,通过在院内设立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药品、医疗器械、康复器具等,聘请具有执业资格的医师、护士提供基本的医疗、护理服务;床位数在200张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立相应的医疗机构,为入住养老机构内患者提供老年保健、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诊断明确的慢性病治疗及急诊救护等服务。鼓励具有一定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延伸服务,可以通过举办、联合、托管、承包等形式直接运行管理养老机构。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建立绿色通道,推进综合性医院与老年病医院、护理院(站)、老年康复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除此之外,苏州市政府对医养结合机构实行相关政策扶持,《通知》规定:(一)对于医疗机构申请内设养老机构的,对于符合补贴标准的养老机构按照自有房屋和非自有房屋分别给予15,000元/张和7,500/张的一次性补贴;(二)实行税费优惠,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院享受养老机构税收减免政策并对养老和医疗机构的建设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三)强化用地保障,对非营利性的医养结合机构采取划拨的方式,对营利性的医养结合机构采取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保障用地。

“医养结合”实现了养老和医疗资源的整合,打破了传统模式医养分离的局面。首先,提高老年人群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使老年人群对医疗和养老的需求能在同一机构得到满足;其次,缓解老年病人因老年病、慢性病等需要长期护理而长期住院的问题,提高医院床位的周转率,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有助于解决因家庭结构小型化而引起的家庭效用弱化的问题,养老院和医院的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负担。

三、苏州市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发展困境

(一)医养结合机构较少,养老机构发展不充分。目前,苏州市能够达到内设医疗设备标准的养老机构较少。首先是因为养老机构规模较小、运营成本高、发展艰难;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眼下我国有32.5%的养老院处于亏损状态,仅有19.4%的稍有盈利;超过四成的养老院,需要花至少10年,才可能收回成本。这种投资大、周期长、运营成本高的发展状态对于民办养老机构来说显得更为艰难。虽然《苏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中规定,市政府给予民办养老机构床位建设、运营补贴,并且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参加养老床位综合责任险。但因民办养老机构的投资一般都是一次性投资,其后日常的开支及其后续的完善需要通过平时的运营收益来支撑,而高投资、周期长、低回报率的发展状况,即便有政府的补贴,对于公益性较强的养老机构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养老机构难以发展壮大,达不到申请设置医疗服务的标准;其次,一些养老机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够便利,不仅无法就近与周边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而且在老人身体出现问题时,难以及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紧急医治,导致这些养老机构只接收能够自理的老人,半自理和不能自理老人被拒之门外,从而造成一些养老机构空置率高,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缺乏整体规划,养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从整体来看,苏州市内设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大多设在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农村地区则少有,养老医疗资源地理位置分布不均。在农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秉持着将老人送养老院是对老人不孝的思想,因此一般只有极少部分的老人住进敬老院或福利院,并且由于农村敬老院经费紧张、只提供日常生活照料且服务质量较差,闲置床位较多。在城市,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院较多,入住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城市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养老机构数量多、规模大,各方面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申请设置医疗装备资格的养老机构较多;其次,大型医院往往位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人流量高的城市地区,一些护理院、康复机构为了在老人身体出现大病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往往建在大型医院附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区,导致护理院、康复机构等多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仍然以只提供日间照料的敬老院为主,尽管附近有卫生站,但是老人身体出现大病以及突发状况时,卫生站相关设备及医疗水平有限,难以第一时间送到大型医院得到紧急治疗,养老医疗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三)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欠缺。现如今,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足是当下养老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苏州市也不例外。首先,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医护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更多注重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顾;其次,从业人员待遇水平不高、工作量大、缺乏社会认可,难以吸引人才,即便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医护人员,养老机构也难以留住,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因此,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缺乏成为了影响机构养老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解决措施

(一)鼓励养老机构的发展。大力扶持养老机构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没有达到设置医疗服务标准的养老机构的发展,以养老机构的发展来促进“医养结合”的发展。养老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于营业收入和政府补贴,公办养老机构因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每年从政府财政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资助,维持日常运营;民办养老机构则是根据政府对其在服务规模、质量等综合考核,按绩兑现政策性补贴,但是民办养老机构在建立初期难以获得收益,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地价、水、电、气等的收费标准,对于低保失能类型的老人给予足够的补贴,降低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使更多的养老机构发展壮大,设置相应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对于新建的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两者应相互毗邻,使每座养老院附近都有相应的医疗机构,或者养老机构建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区,以解决更多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问题,满足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双重需要。

(二)合理规划养老和医疗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养老和医疗资源,避免因养老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出现养老机构床位出现过于闲置或过于稀缺的现象。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被誉为“健康城”,以医疗花费占GDp4.5%发达国家最低值,建成了全球领先的医疗体系,这与其合理规划养老医疗资源是分不开的。新加坡在全岛依托6大公立综合医院,集结基层医疗(普通专科诊所和门诊中心)、急症医疗(综合及专科医院)、亚急症医疗(社区医院)、长期护理(养疗院、退休村)、安宁护理(临终关怀所)等形成6大区域健康城。每个健康城的一体化连续护理的各医养组织机构独立运营并互相合作,共同预防、诊断、治疗疾病,为社会提供福利。因此,苏州市应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根据现有状况,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三)注重对“医养结合”医护人员的培养。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养老服务中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并对医护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的标准进行限定,以确保老年群体在机构中获得高质量的服务。因此,苏州市政府应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培养,积极支持引导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设置合理的准入标准,并建立起对从业人员的培养、使用机制,提高医护人员的福利待遇及其社会地位,增加社会认可度,吸引、留住人才。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苏州市养老机构中“医养结合”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符合开设“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较少、缺乏整体规划,养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战略性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增加投资,合理规划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建设,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养,为老年人群提供更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宏洛.论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对失能老人的救助功能――基于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85.2.

[2]苏州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

[3]王,曹勇,唐立岷,潘聪聪.青岛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索[J].卫生软科学,2015.29.2.73.

[4]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医养融合养老服务实施意见的通知[eB/oL].http:///.

[5]李春梅.健康城:医养结合的新加坡模式[J].中国勘察设计,2016.6.53.

[6]於军兰,周文萍,张杰等.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5.29.3.

医疗资源现状篇9

LiangXH等人设计的移动医疗服务中的一种紧急呼救模式,用于在紧急状况中提取患者的基本数据,并发送给附近的搜救人员[3]。LiuC等人提出使用苹果公司推出的ioS系统作为医疗数据传输的平台,添加移动医疗的相关软件,供患者和医生接收信息[4]。HalterenaV等人设计出几种有效的监控设备Ban,他们通过患者佩戴的Ban终端传感器收集患者的医疗数据,例如:体温、脉搏频率等信息,并将其传输到患者的移动设备,然后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处理单元,并将其信息展现给专业人员查看[9]。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实践进展在实践中,移动医疗服务技术也处于技术研发的主要阶段,应用解决方案是目前热切关注的问题。欧洲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来开发移动医疗设备,主要使用计算机和无限网络技术,结合嵌入式解决方案,开发可以随身携带甚至直接穿戴的医疗监护系统[10]。很多知名公司已加入了研发的热潮,如诺基亚、飞利浦、爱立信等公司正在对移动医疗服务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10]。爱立信研制的mobiHealth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该系统通过在患者身体上佩带传感器,以获取病人的健康数据,然后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传输给医生,供医生进行诊断与实时的医疗监护。飞利浦目前正在研究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监护的衣服,由患者直接穿在身上,便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医生的医疗监护。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是目前移动医疗服务技术所处的主要阶段,而嵌入式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主要技术之一[10]。例如:嵌入医用传感器的衣服、手表、戒指等,病人穿戴在身上便可以轻松检测到各种生理参数。然而,由于移动应用涉及技术的多样性和实施的复杂性,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很多的障碍,导致产业链暂时还无法实现整体产品价值的创造和交付,技术研发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中[10]。移动医疗服务信息传送方式研究在医疗信息传送方式上也有几种不同的技术:1)信息的静态传送方式,将患者的实时医疗信息定期发送到一个固定的远程计算机上,由计算机记录处理数据,并展示给医生查看。该模式中信息的传送方式固定,接收端不变,由统一的主机接收并处理信息,有助于医疗资源的统一调度。2)信息的动态传送方式,将紧急的医疗数据传送到患者附近的局部区域,由患者最近的医护站点处理该医疗请求,信息的传送范围与接收对象都随着患者的移动而发生动态变化。该方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减少了医疗救助的交通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3]。3)信息的动静结合传送方式,结合了静态和动态两种特征,在产生医疗实时信息时,信息首先被传送到内部网络,在局部范围内寻找回应。若寻不到回应或因信息内容需要,信息会被内部网络传送出去,发送到医疗信息处理中心,由特定单位进行接收处理,并提供医护服务[2]。

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发展前景

移动医疗设备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或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并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11]。移动医疗服务在紧急事故处理[3],慢性疾病的日常护理和远程医疗服务[1]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移动医疗服务平台下,无论是非紧急情况(头疼,感冒,咳嗽等),还是紧急情况(交通事故,烧伤,急性胃痛等),用户都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移动医疗服务中心取得及时联系,轻松地获取医疗帮助[12]。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和低成本的手机、paD等终端设备,为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量的应用和服务都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带宽接入通信网络,同时网络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展,这些现象都为移动医疗服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紧急状况的处理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在患者遇到紧急的生命威胁状况时,通过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的实时数据传送给附近的救助者或医疗服务中心。当紧急状况发生时,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迅速收集当时的有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地址、健康记录信息以及生理状况,供医护人员了解并及时施救[3]。目前,在医疗紧急事故中,因未获得及时拯救而丧命的人很多,移动医疗服务设备有助于缓解这一状况。根据医疗卫生统计年鉴[13],2009年,我国有166万的居民死于交通运输事故,若在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时,患者能及时获得合理的救治,交通运输事故死亡率将大大降低。同样,我国每年急性病患病率很高,由于病情紧急和交通问题而延误就医,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丢失生命的病例也非常普遍。移动医疗服务可有效缓解紧急状况给患者带来的就医压力。使用信息传输方式中的动态方式,将紧急状况中患者的医疗信息发送给离患者最近的医疗点,可更高效地展开施救,并且为医院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慢性疾病的监控慢性疾病是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14],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恶劣影响。慢性病长期以来一直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慢性病需要长期的医治,传统的医疗方式是住院治疗。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教育限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给慢性病的长期治疗带来了很多障碍[1]。2003年,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达到近1.6亿人,而2008年上升至2亿多人,可见慢性病在我国的分布比重非常大。慢性病的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长期占用,是造成医疗资源短缺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可以大幅度减轻慢性病的治疗压力。慢性病患者在佩戴移动医疗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接受远程医疗监控。Ban将患者的生物信号实时的发送给远程监控系统,医生查看发送过来的数据,当发生异常或病情加重时,再进行入院治疗。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可以替代医院的某些医疗设备,无需留院查看,即可获取医疗数据。这一技术不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自由,减轻了住院的经济负担,而且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与慢性病性质相似,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控。由于老年人的患病率是所有年龄阶层中的最高者,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个老年人都佩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的医疗监控。为偏远地区就医提供帮助目前,解决偏远地区就医难的主要途径是使用流动医院,虽然给偏远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流动医院的构建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就医成本依然较高[15]。移动医疗服务可以为偏远地区就医难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途径。远程医疗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移动医疗属于远程医疗的一种方式。偏远地区的居民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将医疗信息传输给远程的医疗中心,医疗中心也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为患者开展远程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偏远地区的居民无需前往医院即可获得医疗服务,移动医疗服务大大降低了偏远地区居民就医的医疗成本。

医疗资源现状篇10

一、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少、价格高、质量低

1.总量少。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特点,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低下,生存环境恶劣,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期望寿命)为71.4岁,其中处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为78.14、北京为76.10,而处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为69.87、云南为65.49、为64.37。这与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少密切相关。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镇居民,西部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严峻,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仍然是健康意义上的弱势群体。“2008年,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为39.37%,但其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却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45.7%,高于其人口比例达6个多百分点,明显处于有利地位。中、西部地区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31.64%、28.99%,而享有的基本卫生资源仅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26.3%、28%,明显小于其人口比例。”[3]中国科学院李日邦等选取4大类内容27个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指标,经过研究发现,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国平均健康指数为36.08,最高的是北京,为60.15,最低的是,仅为10.44。”[4]2.价格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极大,但医疗市场价格却是统一的。“实际收入仅为城市居民1/6的农民,却要按照城市的收入水平来承担医疗费用,换句话说,同样的医疗服务,农民要承受城市居民6倍的负担。”[5]导致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力严重不足,抑制了潜在需求向实际需求的转化。3.质量低。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差、医疗卫生设备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水平低,2009年,东部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占医院总数比(%)、医院无菌手术感染率(%)和医院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分别为4.65、0.8和96.4,而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72、1.4和93.2。导致医院误诊率高,医疗事故频发,居民信任度差。

(二)市场失灵、地方政府失效

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但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领域,并不是有一个“好的市场”就能够解决问题。市场能配置资源,是因为它有完全竞争的机制———以利润为导向、以消费者满足度为追求、供给双方在市场中进行博弈,最后达到均衡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市场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其固有的公共产品属性、明显的外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选择的不可逆性等特征,会引发市场失灵。既然市场机制不能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当然就需要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弥补缺陷。但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一方面,西部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规模普遍较小,财政收入短缺,普遍存在吃饭财政、赤字财政的现象,政府配置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惯性及其所形成旧思维的影响,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尚未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等公共服务投入动力不足。即便是在相对有限的投入中,也存在着重“硬”轻“软”,重“短”轻“长”等现象,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项目,比如国家对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政策,落实到地方,多是将全部资金都建了大楼,然后就结束了,至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医疗技能培训、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信息化推进等软件建设几乎无从谈起。

(三)需求大,需求能力小

经济学上所讲的需求基本等于需求能力,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量。但是,对于健康,不应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还应该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角度探讨。单从人的本性讲,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是没有区别的,对于健康,需求与需求能力完全不同,人们不会因为支付能力的不同,而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向往上有所区别,相反,健康状况越差,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越大。西部农村地区多为历史上蛮荒之地,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导致农民健康水平低下,疾病多发,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多发,中国现存贫困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地区,“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县总数52%,西部农村贫困人口6191.9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77.04%”。[6]从这一点上说,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大于其他地区,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居民收入有限,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能力小于其他地区。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我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发现,经济困难是农民有病不看的主要原因,83%的农民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住院治疗,而且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收入越低的农村地区,居民患病后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重越高。

(四)供给成本高、效率低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成本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空间可达性差。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是与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指“从一个区位到达服务设施的便捷程度,与起点、终点和交通条件有关。”[7]西部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村落布局稀疏,人口密度小,且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导致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差,进而导致供给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效率却低于其他地区。

二、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改进对策分析

(一)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可以产生正外部效益的特殊服务,是一项具有福利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伦理行业。”[8]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不动摇,尽管经济底子很薄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很低,但在基本医疗卫生领域,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初级的、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一度视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效解决健康问题的思路之一。但在1985年之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在处理福利性、公益性和商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差,把商品性提升到原本不属于它的位置,出现了以经济效益为本、以社会效益为辅的本末倒置现象。”[9]面向全体居民提供健康需求的基本医疗卫生是公益性的,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是国际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等价交换”是公平的体现之一,但健康不仅仅是人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更是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政治学等意义上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人道主义”原则应该成为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需求大但需求能力不足的西部农村地区倾斜,缩小不同人群之间因支付能力差距而造成的健康差距,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公平。

(二)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强化中央财政的支出

责任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左右时,全体居民的基本生存性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对于健康、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随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涉及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医疗保障等多方面,与居民健康直接相关,市场在西部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供给与需求中是明显失灵的,政府对居民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确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政府主导地位。当前,确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政府主导地位,最主要的是加大投入。如前所述,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有限,从健康公平的角度讲,中央财政应该在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中承担主要责任。有学者利用随机生产边界模型的方法对2000-2009年我国31个省市的农村医疗卫生政府效率进行估算,结果发现,“对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财政投入增加所带来的边际产出较大。”[10]在运用Dea方法测量我国1994—2007年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效率时发现,“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规模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效率的影响显著,且只有该投入在规模上跨越单一门槛值、在结构上得以合理使用时,才能促使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效率在各地区间同步提高。”[11]中共中央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指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当前,中央政府应该积极调整现有的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将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建设费用全部纳入预算支出范围,并应建立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经费刚性增长的机制,明确西部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引导西部农村地区跨越投入的门槛值,从而缩小健康水平的地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