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村医疗资源现状十篇农村医疗资源现状十篇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9:37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1

关键词城镇化;老龄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医疗保障

1江苏老龄化与城镇化交织迅猛发展

江苏省自“十一五”以来,开始了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2%。与此同时,江苏农村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截至2015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户籍总人口的22%,而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更为严重,老年抚养比已高出城市6.4%。农村老年人受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和文化程度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有效通过人口流动实现个人城镇化,只有依靠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原居住地的城镇化才更现实[1]。然而,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实际规划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老人对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养老服务资源、医疗卫生资源等方面的需求[2],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养老支持弱化与养老需求剧增的矛盾。

2江苏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面临严峻考验

2014年5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中指出:要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前,城乡二元经济格局依然存在,江苏城乡间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政府财政支出比、卫生资源占有率、硬件建设等方面差距较大[3]。江苏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状况长时间处于边缘化地位,城乡割裂的“碎片化”社会保障格局,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

2.1城乡卫生资源共享不够,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江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割裂的状况从未改变,无序化的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一直阻碍着城乡卫生资源的融合和共享,导致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发展滞后,制约了农村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也限制了农村卫生服务的供给需求[4]。虽然政府不断增加对农村基础医疗卫生的投入,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投入和完善的长效机制,导致低水平医疗服务与高水平医疗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剧烈。

2.2农村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非均衡化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归根到底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故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水平与当地经济水平直接相关,马太效应十分明显。同时,城市迅速发展产生的虹吸效应也导致医疗资源高度集中在城市,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遭受重创[5]。这种农村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非均衡化的现状导致城乡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二元化局面持续恶化。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家庭直接到县市级医疗机构就诊,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家庭选择在乡镇级医疗机构就诊,却难以得到有效治疗。

2.3健全的科学诊疗卫生服务体系严重缺失

城市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在于具备完善科学的诊疗制度,而目前江苏农村大多缺乏健全的科学诊疗卫生服务体系,没有有效开展与更高级医院及医生的有序对接,无法有效完成病患的合理疏导和安置。这必将导致农村小病确诊与治疗的不彻底、大病预诊与诊断的不到位、大病转移与治疗的不顺利、与更高级医院二次确诊的不对接、异地就诊无法进行等一系列严重后果[6]。

2.4农村优质卫生人才匮乏

同样受马太效应的影响,大医院凭借其资金、科研、技术等优势不断吸收优质的卫生人才,而农村医疗机构却由于居住条件、个人收入及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不断流失现有的卫生人才。据统计调查,江苏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不高、医疗卫生知识有限、专业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数据表明苏南农村对卫生技术人才的吸引力高于苏中和苏北(表1、表2)。

3江苏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

传统农村社会中,老年人处于家庭管理的主导地位,拥有家庭资源配置的处置权,故能获得较充足的养老资源和较满意的生活照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规模日渐缩小,窄化了农村老人获取养老资源的途径,加上家庭伦理观念和尊老养老社会道德约束力的减弱,农村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7]。与此同时,老年人寿命在不断延长,“421、422、8421、8422”家庭大量涌现,“空巢家庭”和“亲子分居家庭”已是常态,进一步削弱了子女可供养老资源。相比于城镇居民,农村老人深受多子多福与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影响,多将毕生积蓄用于子女上学、嫁娶及购房,对自身养老问题却没有长远规划。此外,当前江苏农村实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仅仅满足了农村老人最基本的养老需求;二是,资金筹集以个人为主,政府和村集体补助只是补充,且补助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三是,养老保险制度缺乏法律强制效力,仅仅只是一项惠民政策,居民是否参保还要依赖宣传教育和个人思想认识[8]。

4江苏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对策

4.1健全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目前,作为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新农合”,覆盖面虽广,但保障水平并不高,表现出筹资总量偏低,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与城镇居民的医保差距较大。浙江省近年来建立了“捆绑式”老年合作医疗保险,即个人和家庭缴费与政府补贴相结合,在现有的新农合医疗制度体系内,专门建立老年医疗保险基金账户。当“新农合”不能报销医疗费用时,可在老年医疗保险基金账户中按规定比例报销。同时,可借鉴德国的法定医疗保险制度,将江苏所有城乡老年人都纳入“城乡一体化”的老年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中。政府可通过立法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强制实施老年医疗保险,强制征收保险基金[9]。

4.2促进城乡医疗纵向合作

目前,城市中大量优质的卫生资源并未被有效利用,而农村地区严重不足的卫生资源却出现利用不充分的奇怪现象。若能通过建立县、乡、村区域医疗卫生联合体促进城乡医疗的纵向合作,可有效地整合闲置的卫生资源,实现城乡卫生资源的互补[10]。联合体内实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医疗秩序,这将有利于缓解“小医院看病治愈难”、“大医院看病经济难”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吸引更多的病患就诊,减轻综合性医院的负担。

4.3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2

   一、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总量少、价格高、质量低

   1.总量少。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特点,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条件低下,生存环境恶劣,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是人均期望寿命)为71.4岁,其中处于东部发达地区的上海为78.14、北京为76.10,而处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为69.87、云南为65.49、西藏为64.37。这与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总量少密切相关。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镇居民,西部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十分严峻,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仍然是健康意义上的弱势群体。“2008年,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例为39.37%,但其享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却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45.7%,高于其人口比例达6个多百分点,明显处于有利地位。中、西部地区人口比例占全国人口比例分别为31.64%、28.99%,而享有的基本卫生资源仅占全国基本卫生资源的26.3%、28%,明显小于其人口比例。”[3]中国科学院李日邦等选取4大类内容27个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指标,经过研究发现,大城市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全国平均健康指数为36.08,最高的是北京,为60.15,最低的是西藏,仅为10.44。”[4]2.价格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与其他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极大,但医疗市场价格却是统一的。“实际收入仅为城市居民1/6的农民,却要按照城市的收入水平来承担医疗费用,换句话说,同样的医疗服务,农民要承受城市居民6倍的负担。”[5]导致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购买力严重不足,抑制了潜在需求向实际需求的转化。3.质量低。西部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条件差、医疗卫生设备少、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水平低,2009年,东部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占医院总数比(%)、医院无菌手术感染率(%)和医院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分别为4.65、0.8和96.4,而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72、1.4和93.2。导致医院误诊率高,医疗事故频发,居民信任度差。

   (二)市场失灵、地方政府失效

   市场是配置社会资源最有效的方式,但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领域,并不是有一个“好的市场”就能够解决问题。市场能配置资源,是因为它有完全竞争的机制———以利润为导向、以消费者满足度为追求、供给双方在市场中进行博弈,最后达到均衡而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市场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假设,其固有的公共产品属性、明显的外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选择的不可逆性等特征,会引发市场失灵。既然市场机制不能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当然就需要政府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弥补缺陷。但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上所能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一方面,西部农村地区政府财政规模普遍较小,财政收入短缺,普遍存在吃饭财政、赤字财政的现象,政府配置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惯性及其所形成旧思维的影响,多数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政府尚未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等公共服务投入动力不足。即便是在相对有限的投入中,也存在着重“硬”轻“软”,重“短”轻“长”等现象,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见效快、易出成绩的短期项目,比如国家对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政策,落实到地方,多是将全部资金都建了大楼,然后就结束了,至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医疗技能培训、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信息化推进等软件建设几乎无从谈起。

   (三)需求大,需求能力小

   经济学上所讲的需求基本等于需求能力,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量。但是,对于健康,不应只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还应该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角度探讨。单从人的本性讲,人们对于健康的向往是没有区别的,对于健康,需求与需求能力完全不同,人们不会因为支付能力的不同,而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向往上有所区别,相反,健康状况越差,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越大。西部农村地区多为历史上蛮荒之地,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导致农民健康水平低下,疾病多发,尤其是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多发,中国现存贫困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地区,“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占全国贫困县总数52%,西部农村贫困人口6191.9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77.04%”。[6]从这一点上说,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大于其他地区,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居民收入有限,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能力小于其他地区。200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针对我国农村基本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发现,经济困难是农民有病不看的主要原因,83%的农民因为经济原因不愿意住院治疗,而且2005—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收入越低的农村地区,居民患病后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重越高。

   (四)供给成本高、效率低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供给成本高、效率低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空间可达性差。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是与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指“从一个区位到达服务设施的便捷程度,与起点、终点和交通条件有关。”[7]西部农村地区幅员辽阔,村落布局稀疏,人口密度小,且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导致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可达性差,进而导致供给成本高于其他地区,效率却低于其他地区。

   二、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改进对策分析

   (一)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活动,它是一种可以产生正外部效益的特殊服务,是一项具有福利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伦理性服务行业。”[8]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不动摇,尽管经济底子很薄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很低,但在基本医疗卫生领域,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初级的、低成本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健康状况,曾被世界卫生组织一度视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有效解决健康问题的思路之一。但在1985年之后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在处理福利性、公益性和商品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出现偏差,把商品性提升到原本不属于它的位置,出现了以经济效益为本、以社会效益为辅的本末倒置现象。”[9]面向全体居民提供健康需求的基本医疗卫生是公益性的,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这是国际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从经济学意义上讲,“等价交换”是公平的体现之一,但健康不仅仅是人的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更是生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乃至政治学等意义上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人道主义”原则应该成为西部农村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体现。要坚持以人为本,将基本医疗卫生资源优先向需求大但需求能力不足的西部农村地区倾斜,缩小不同人群之间因支付能力差距而造成的健康差距,提高西部农村地区居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健康公平。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3

论文关键词:农村,卫生资源,配置

 

1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包括医疗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享有与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平衡,致使城乡差距日益增大。虽然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形成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对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仍然过大。如何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合理配置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城乡卫生的均衡发展,让农民也能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2卫生资源配置的内涵

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行业(或部门)内的分配和转移(流动)。其有两层含义:一是卫生资源的分配,称为初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增量分配;二是卫生资源的流动,称为再配置,其特点是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卫生资源配置的内容主要有卫生机构的设置、医院床位、卫生人力、卫生设备和卫生经费配置等5个方面。

3安徽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政府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其效率和效益,满足农村居民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不断加强对农村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使得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方面有了显著改善,农村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长。2005—2009年,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量共增加0.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持续增长毕业论文ppt,已由2005年的61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4651.7万人,增加了4037.7万人;截止到2009年末,新农合参合率已达到93.57%,有效地减轻了农民就医的经济负担,改善了农民的就医状况,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

在村卫生室总量方面则呈递减趋势,且减幅比较明显。2005—2009年间村卫生室数量由2.3万个,下降到1.9万个,共减少0.4万个。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在优化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方面,安徽省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结合各地的乡镇区划的调整、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村卫生资源的现状,调整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对原有的村卫生诊所进行了整合中国。并按照《安徽省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一所村卫生室。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可以不设卫生室,人口少的邻近行政村也可以联合设置卫生室。因此,近年来在村卫生室总量方面有所下降(见表1)。

表12005—2009年安徽省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年份

村卫生室

(万个))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万人)

农村有医疗点的村

占总村数的比例(%)

参加新农合人数

(万人)

参合率(%)

   2005

2.3

4.7

95

614

 2006

2.2

4.6

96

1384.8

 2007

2.1

4.4

96

3602

85.7

 2008

1.9

5

96

4523.9

90.12

 2009

1.9

4.9

96

4651.7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4

关键词:农村;医疗救助;有限资源;有效供给

为缓解农村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有效解决农村居民由于疾病而导致的贫困问题,我国从2002年开始探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要对农村贫困家庭实行医疗救助,这是农村医疗救助的起步阶段。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三部委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明确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004年,民政部和财政部进一步出台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细致地规定了关于救助资金的筹集及规划使用方法。2008年,覆盖城乡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我国城乡医疗救助模式基本确立。2009年,城乡医疗救助四部门文件出台,在全国推行“一站式救助”服务和医疗费即时结算的医疗救助模式,城乡医疗救助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由民政部公布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关于农村医疗救助的情况来看,从2007年至2011年农村医疗救助从累计救助贫困农村居民、农村医疗救助资金财政支出两个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截至2011年全年累计救助贫困农村居民6297.1万人次,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农村医疗救助资金120.0亿元,比上年增长43.7%。

如今,农村医疗救助在中国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在缓解农村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减少因病致贫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如大病为主的救助模式、事后救助的方式等)使得它出现了一系列困境,缺乏有效性的供给,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造成了损失。

一、农村医疗救助有效供给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医疗救助的特性

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医疗救助从其特性上看是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资源的有限约束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和扩张的需求,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在医疗救助方面,资源的有限约束主要是指资金水平的约束以及资金有限制约下的医疗资源(医疗工作人员、医院设施水平等)的有限性。但资源的有限约束不能成为我们对农村医疗救助投入比例低的借口。面对着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投入水平过低的状况,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农村医疗救助的投入。

二、农村医疗救助面临的困境

1.救助对象的界定缺乏科学性

我国民政部2003年158号文件5《关于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意见6》中规定: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以个人或家庭收入为基础来确定救助对象,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操作起来比较简单,但容易导致申请者设法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不利于实现医疗救助的公平与效率,同时没有考虑到比例问题、动态发展问题、性别公平性的问题。

2.大病为主救助模式、事后救助方式的缺陷

目前我国在农村医疗救助内容重点的选择上,仍以大病救助为主。根据医疗救助的特性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弹性,医疗救助应不设起付线。根据人们患大小病的概率,大病风险高其发病率较低,这应是医疗保险应着重保障的范围,小病风险低但发病率高,因此医疗救助的设计不应把一些常见病、常发病、慢性病排除在外,要以小病为主,同时由于农村贫困人群无力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或负担自付的费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为主的保险方式无法涵盖他们,而大病极大可能成为他们致贫的原因。因此,医疗救助必然要兼顾大病,并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整合衔接,努力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用。

现行医疗救助方式是事后救助,要求患者事前垫付医疗费用,但重大疾病治疗费用支出较大,贫困家庭可能依然因无力事先垫付大病的全额医疗费用而放弃求医。很多地方颁布的医疗救助办法除了规定申请者的基本条件以外,还特别强调个人必须自付一定的医疗费用也就是达到起付线以后才能享受医疗救助,而且各个地方还规定了最高救助限额。

3.医疗救助水平比较低,缺乏纵向和横向公平

面对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农村医疗救助则陷入基金总量不足的困境,救助水平很低。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公布的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其中:城市28.3%、农村17.1%),与2003年调查相比,患病率增加4.9个百分点,农村增加比例略高于城市。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其中:城市12.7%、农村15.2%),与2003年13.4%的结果相比,略有增加。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比2003年增加2.6亿人次。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利用量增加。尽管财政对农村医疗救助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救助水平还十分有限。在救助起付线,共付比例、封顶线等制度设计下,救助制度的补偿率还很低。

4.医疗救助制度设计时的“准保险化”: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限制病种的设计

医疗救助制度设立了起付线和封顶线,有趋于“保险化”或“准保险化”的缺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设立起付线和封顶线的目的在于防范道德风险,保护基金的安全运用,提高制度的公平与效率,但医疗救助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贫困人群摆脱疾病的困扰,若设立起付线,大部分贫困救助对象将被阻挡在医疗救助的大门之外,对医疗救助望而却步;至于封顶线,贫困人口得了大病的花费可能是成千上万元甚至高达几十万元,但由于封顶线的限制,他们得到的几百或几千元的补助对于缓解他们的重担几乎是杯水车薪;而将某些大病、重病作为主要救助病种的做法又将一些患有病种规定之外,亟须救助的重病贫困农民和患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贫困农民也在救助范围之外;医疗救助的补偿比主要指的是住院服务费用的报销比例,目前农村医疗救助的报销比例维持在40%左右,这一比例有待提高。

三、提高医疗救助的公平性,减少效率损失

1.科学界定救助对象,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

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应当是以贫困人群为主。一方面由于贫困人口患病的风险往往要比非贫困人口高,他们承担着更大的疾病负担;另一方面患大病、重病而致贫的人群主要依靠医疗保险而不是医疗救助来解决自身的困难。同时结合贫困人群分布比例非均衡的现状,确定医疗救助对象必须考虑动态性与比例,定期更新救助对象,确保制度的相对公平性。

2.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实行多渠道筹资,逐步缩小医疗救助水平的地区、城乡差异

农村医疗救助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从多渠道进行筹资。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是财政性资金,财政性资金应当根据各地方财政实力的不同,实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不同比例的结合,其中财政负担能力强的东部地区,应该以地方政府负担为主;对于财政负担能力较弱的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央财政要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应加强对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与服务的供给,努力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筹资方式,如社会捐助资金、民政部门发行福利、鼓励社会捐赠等。

3.逐步取消起付线的设置,提高封顶线和报销比例,采取分层救助的方式

医疗救助制度在设计时的“准保险化”的缺陷使得其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但由于资源的有限约束不能立即实现取消起付线、封顶线,因此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取消起付线的设置,同时要提高封顶线和报销比例。根据救助对象的多样性和针对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和发病情况,采取分层救助的方式,切忌一刀切的救助方式。

4.实行小病为主,兼顾大病的综合救助模式与预防为主,基本防治服务与事前救助的方式

从对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的现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收入群体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利用及费用负担的分析可知,在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小病为主、大病兼顾”的综合救助模式,将“救难救急”的观念转变为“没病防病、有病治病”,重点开展医疗卫生的基本防治服务,以预防为主,提高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利用率,努力促进其健康公平,增强其参与劳动力市场并摆脱贫困的能力。

5.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降低管理成本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保险和农村医疗救助进行有效的衔接和整合。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基本医疗保险,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商业保险是补充医疗保险,起着更高层次的保障作用;农村医疗救助则是最后一道保障线,有着托底的功能。大病风险应该主要由新农合或者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来保障,而社会医疗救助只能提供补充水平较低的救助,更适合于小病的保障,在小病基础上兼顾大病。同时,医疗救助通过合作医疗管理网络的实施,制度运行成本因而下降,管理操作易行和高效,双方的衔接有利于管理成本的控制及制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樊勇明,杜莉.公共经济学: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杨红燕.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若干难点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05(05).

[4]杨红燕.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

[5]李华,张志元,郭威.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J].人口学刊,2009(01).

[6]黎民,贾宁生.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5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abstract]thecountrysidemedicalservicesystemofsafeguards,istheentiresocialsecuritysystems'importantcomponent.thearticleindiscussestheprominentquestionwhichandthedevelopmentbottleneckinthecountrysidemedicalservicesystemofsafeguardsreconstructionexists,aswellasinthecityandcountrysidemedicalserviceresourcesdistributionpresentsituation'sfoundation,proposedplansthecitiesmedicalserviceresourcestodevelopthecountrysidemedicalservicesystemofsafeguards'sconceptionandthemeasure.

[keyword]newruralcooperativesmedicalservice;Cityandcountrysidemedicalserviceresources;optimizeddisposition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重建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大力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虽然大部分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落后,但通过各级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同时伴随着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兴起,从1955年起,合作医疗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迅速建立,“到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1]截止1980年,全国90%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但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的取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减少,合作医疗出现了严重滑坡;到1985年,实行合作医疗农村基层单位从90%(生产大队)锐减到5%(行政村)。

1997年1月,国务院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与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年3月,卫生部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若干意见》。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在1998年出现了小小的高潮,“全国农村居民12.56%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医疗保障,6.5%的居民得到了合作医疗的保障”。但是,“城市居民自费医疗比重仍占44.13%,农村居民自费比重高达87.44%。”[2]1998年之后,合作医疗又一次步入低迷状态。

2003年以来,随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政府和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重大意义,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国务院在转发卫生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了“到2006年,使全国试点县(市、区)数量达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左右;2007年扩大到60%左右;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

2007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关键一年。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2007年开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覆盖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

二、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重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疗资源的缺乏是制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也是目前城乡差别扩大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中国农村人口一直占全国总数的75%以上,但在拥有的医疗资源方面与城市却相差很大,且有不断再扩大的趋势。将政府预算卫生拨款、医疗保障和个人医疗保健支出三方面的差距加在一起,便是城乡之间卫生费用的差距。根据社会保障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我们测算,200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4763.97亿元,其中农村卫生费用1073.6亿元,占总费用22.5%;城镇卫生费用3690.2亿元,占总费用77.5%。换言之,占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农村居民只拥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卫生总费用,而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城镇居民享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卫生总费用。这种不公平不要说与社会主义的理念发生背离,就是与最起码的平等观念也相互矛盾。更让人不安的是发展趋势。据测算,1993年农村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34.9%,1998年为24.9%,而2000年仅为22.5%,七年里下降了十多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以近两个百分点递减。[3]

卫生费用方面的不平等必然表现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在城市里,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在大城市,在大城市里,卫生资源相对集中在大中型的医院。这些大医院贵族化现象日益明显。相形之下,农村医院的卫生资源匮乏,医疗设施落后,医护人员素质不高。近20年来,农村医疗条件的改善主要集中在县级卫生机构。到了县以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面临着重重危机。综合来看,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重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卫生资源相对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

我国农村的卫生资源不足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的资源的过剩是指相对于需求不足而言,存在着看病难、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由于看病贵而导致资源闲置的矛盾,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有些农村地区资源缺乏、水平低劣,对农民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差;虽然有的地方资源配置丰富,存在着一村多个卫生室的现状,依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卫生资源的利用不足。

(二)农村医疗保障资金不足

导致农村医疗保障资金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政府财政的投资额较少。多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沿袭的是向城市倾斜的思路,政府的卫生经费投人严重偏向城市,最终造成了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的现状。(2)向农民筹资困难。不少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仅凭开几次会、喊几天喇叭,就想把农民的资金筹集上来是不现实的。而且有些地方由于资金到位不及时,农民的医药费常常不能正常报销,使得农民对医疗保障的信任度大大降低,直接加大了下一年度向农民筹集资金的难度。

(三)农村医疗服务手段落后

我国农村卫生机构设施条件普遍比较落后,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得不到有效保证,突出表现为房舍和设备的短缺以及抢救必备设备或紧缺或老化。许多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卫生院缺乏其本设施,部分贫困地区卫生院还停留在血压计、听诊器和温度计“老三样”的水平。村医疗点中还有13.2%没有血压计,40.5%没有消毒锅。从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来看,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仅占职工总数的0.9%,大专生占12.9%,中专生占61.4%,无学历者占24.8%。由于卫生服务人员素质较低和设备差等原因,导致卫生服务质量也难以保证。

(四)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性给农村医疗保障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我国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给统一模式化的医疗保障的实施带来了困难。在一些不发达地区,如陕西、吉林等,由于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额偏低,缺乏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使得农民对合作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低,意愿不强。而在一些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农民对健康的要求和对医疗保险水平的要求较高,使得目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对其缺乏吸引力。

三、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造成中国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不合理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医疗服务价格扭曲的问题;有医院补偿机制缺陷和三级医院的分工不明的问题;也有一些医疗设施投资和管理条块分割、空间布局缺乏规划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改进医疗服务机构的组织体制,改变各医院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局面,加强对医疗服务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区域规划。

(一)在城镇主要是大城市要建立三级医院的合理分工体系

长期以来,中国在城市中按医院规模大小设立三个级别的医院,由于三级的医院拥有人力、技术及设备资源的优势,且城市医疗标准一致,因而必然形成大、小病均向少数高级医院集中和某些医院、某些专科住院难、看病难的现象。

(二)在基本理顺大城市医疗资源的布局的同时,过剩的资源就可通过医疗集团向小城镇和乡一级行政区域转移和扩散

(三)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制

(四)认真筹划,加强对城乡医疗组织的宏观管理

这主要体现为政府利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对现有医疗资源的整合,对良性经营的医疗机构及新型的医疗集团进行的扶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事关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败,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我们希望城市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有助于推动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事业、乃至整个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参考文献

[1]邓大松,等.中国社会保障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6

[关键词]志愿者行动;青年;农村;医疗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b)-120-03

Developtheyouthvolunteeractivity,makethereformofnewcountrysidemedicalsystemplentiful

CHenChunmei1,wanGJuan1,JianGXiangrong1,YanGweizhong1,HUanGChaoxin1,Liping1,HUanGShengyong2

(1.UnionHospitalof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zhou350001,China;mitteeofYouthleagueFujianmedicalUniversity,Fuzhou350004,China)

[abstract]Underthesimplemedicalconditionandmedicalandweakhealthwork,theauthororganizedthecityyouthmedicalpersonneltogotocountrysidetodiagnoseandtreatdiseaseandreliefthepeasantcomplaint,heldthemedicallectureandtrainmedicalpersonnel,madethediagnoseandtreatprogramstandard,propagandaedthediseasepreventionandcure,madethemedicalknowledgepervasion,relievedtheshortofmedicine,promotedthecountrydoctorlevel,powerfullyreinforcedthepeasantconceptofhealthcare,strengthenedtheyouthconsciousnessofresponsibilityofservicethecountrymedicine,enhancedthecooperationbetweencityandcountryonmedicine,impulsedthereformofnewcountrysidemedicalsystem,andprovidedthenewthinkingofthereasonableallocationofmedicalresourcesandtheconstructionofharmonysociety.

[Keywords]Volunteeractivity;Youth;Countryside;medicalsystem;Reform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青年工作中的一项全新的开创性事业,是共青团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优良革命道德传统,在行动上帮助他人,完善自我,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从而建立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向上的的社会风气。我院创建于1860年,是一所集临床、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省属“三甲”医院,其服务宗旨为“百年协和,以人为本”。在医院党委的领导和上级团委的支持下,医院团委长期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前往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海岛送医送药、送技术和送理论,为构建我国新农村医疗体系做贡献。

1农村缺医少药明显,医疗卫生工作薄弱突出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70%以上没有任何医疗保障,90%以上看病靠自费,农民应住院而没有住院的达75.4%,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全部贫困人口的33.1%[1]。农村卫生工作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主要体现在:第一,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多数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破旧,基本医疗设备简陋,村级卫生基础设施差,常规设备缺乏,大部分乡村卫生所以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等“老三件”施诊;第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缺乏系统医疗技术培训,常常以传统经验主义诊治疾病;第三,只重视疾病诊治,而忽视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工作,如传染病防控、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等问题;第四、经济落后制约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财政投入不足、百姓防病治病意识薄弱等因素严重影响农村卫生工作,甚至出现因病返贫、致贫现象,特别是西部地区因病而使家庭陷入困境的农民常常发生。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622元,而农民住院例均费用达2236元,几乎将其全年收入可能都要花在医疗费用上[2]。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尤其是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缺医少药的现象,但是彻底解决农村落后的卫生工作状况还是任重而道远。

2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改善农村医疗短缺问题

我院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有组织、有目的地选派青年医务人员组成医疗服务队前往全省各地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海岛送医送药,开展内容丰富多次、形式多种多样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足迹遍布全省各县农村。近10年来组成80多支医疗队前往全省近100个农村,诊治患者2万余人,培训乡村医生230多名,举办医学讲座60多场,免费赠送价值3万余元的农村常用药品,为当地农村缺医少药尽一份力量。

2.1开展疾病诊疗,解除农民病痛

许多农村地处边远山区,尤其是省级贫困农村,没有任何的医疗机构。这里的百姓大病看不起,小病尽量拖,导致病情恶化。由于路途偏远,交通不便,许多急症重症病都无法治疗。漳州华安一位45岁农民,长期头痛,血压高,没有钱买药,每天都是忍住头痛下地干农活,在田地干活突然不省人事,恰逢我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在此巡回义诊,队员就地施救,给予降血压对症治疗后患者意识恢复清楚。医疗队团员青年们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不顾路途劳苦,因地制宜,在村部、小学或卫生所搭建简易的诊室,为百姓诊疗疾病,免费赠送农村常用药品;有些自然村散布在不同山谷中,或是有些患者长期偏瘫卧床,或是患心功能不全、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严重疾患,无法外出看病,医疗队队员们翻山越岭,深入农家,看望患者。在巡回义诊中,许许多多农村常见病、疑难危重病得到很好的救治。

2.2举行医学讲座,培训医护员工

乡镇农村不仅存在缺医少药的现象,而且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医务人员专业技术素质薄弱,理论知识缺乏,学历低。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本科毕业生仅占1.6%,大专生占16.9%,中专生占59.9%,21.6%没有任何学历[1],没有经过系统医学理论和技术培训,依靠子承父业或是靠祖传秘方诊治疾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靠经验,对危重病、疑难杂症则常常是束手无策,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一片空白。结合当地医疗理论匮乏特点,充分利用我院医疗服务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优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医学讲座。2007年7月16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建阳市水吉中心卫生院,队员们利用随身的携带电脑和投影仪等设备,在会议室临时搭建了简陋的教室,62位来自全镇29个自然村的乡村卫生员和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农村常见疾病诊疗讲座。这些讲座紧紧结合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特点,重点突出在农村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如何准确诊断疾病和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引起了乡村医师们的广泛兴趣。

2.3培训乡村医生,规范诊疗方案

乡村医生在农村医疗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乡村医生诊治疾病能力决定着农村医疗质量。但是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较为简陋,许多常规医学检查无法进行,临床经验有限以及农村病种多发且复杂,在他们就医过程中存在很多疑难病例亟待解决。我院青年医疗服务团队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不少青年专家和博士、硕士在临床中积累了解决疑难病例的经验。在志愿者活动中,一方面通过诊治过程中耐心指导乡镇医生看病,另一方面举办疑难病例讨论会,提高乡村医师诊治疾病能力,协助他们解决疑难疾病;同时还在乡镇卫生院举行临床教学查房,查房是诊治住院病人最有重要的环节,许多病情变化和治疗依据都是查房中体现出来的。如何正确进行临床查房,关系到病情诊治有效与否,能否避免重要症状和体征遗漏以及减少误诊等。医疗服务团长期在协和医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查房经验。2007年7月17日在水吉中心卫生院住院部里,医疗队队员们在经管患者的周医生汇报完病例之后,对2位患者进行了详细检查,并依次阐述各自观点,分析病情发展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影像学资料、疾病诊断、治疗策略、抗生素合理应用、激素使用剂量和必须补充的辅助检查等方面。实践证明,开展临床教学查房,确实能够规范诊疗程序,有的放矢,解决临床上出现的技术难点。

2.4宣传疾病防治,普及医学常识

当前治疗疾病已经不仅仅是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许多疾病在形成危害健康之前都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在农村,由于医疗条件简陋,医疗知识匮乏,经济收入有限,对于疾病预防认识滞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结合当地农村具体情况,制作了大量宣传板,印制宣传材料,深入农村宣传疾病防治知识,普及医学常识。诸如“夏季如何防治肠道疾病”、“烫伤处理”、“消化道溃疡的诊治和预防措施”、“哪些症状可能与肿瘤有关”等专题讲座,都深受当地百姓欢迎。2007年9月,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卫生工作模式要从主要对大病晚期的治疗,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转变为预防为主,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宣传疾病预防正是这种卫生工作模式转变的途径之一。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推动新农村医疗改革深入

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农村,不仅仅能够实实在在地解决农民病痛,缓解当前农村缺医少药现象,而且能够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和技术力量向农村延伸,也为青年医务人才的培训提供做贡献和长才干相结合的平台,形成服务农村作贡献、拓展素质长才干的新气象,激发更多的青年人投身于新农村医疗改革中。

3.1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前城市与农村医疗卫生的差距,以及城镇人口和农村百姓享受医疗资源不平等,已经是和谐社会中不协调的现状。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差别,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过分向城市和大医院集中,使全国30%的城市人口占据70%的卫生资源,70%的农村人口只占30%的卫生资源,广大农村卫生发展严重滞后,农村不能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也就在所难免[4]。扎实开展青年志愿者医疗卫生下乡活动,确实解决农村病痛,培训乡村医生,帮扶乡镇卫生院,为解决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小病忍、中病拖、大病等”、“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状的好办法,为全社会尽可能享受平等的医疗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体现社会公平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3.2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提高乡村医生诊疗水平

城市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卫生扶贫活动最终目的是通过志愿者的帮教,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改善农民就医环境,最终为百姓提高规范的诊疗服务,解除患者病痛。结合当地医务人员医学理论匮乏和临床技术不规范,医疗队队员们主动承担了教学任务,制定了详细的带教计划,通过“传、帮、带”和“一帮一”、“一带一”等教学方式因地制宜指导乡村医生,通过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业务讲座等方式传授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通过保持长期业务联系和定期巡回医疗形成可持续性帮扶模式,为当前新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注入活力。

3.3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增强服务农村医疗的社会责任感

在志愿活动中,团员青年在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下,与贫困农村的老百姓近距离接触,了解农村缺医少药状况,感触农民无法医治疾病的痛苦,行动上不断对自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努力提升业务技能,拓宽知识面,思想上不断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服务新农村医疗意识,将青年志愿者活动“受教育、作贡献和长才干”的宗旨有机结合起来。几年来,每当医院组队支援农村医疗,团员青年们总是踊跃报名参加,许多青年医务人员也是争取多次机会参与服务农村医疗,为新农村医疗体制改革添砖加瓦。

3.4青年志愿者活动有助于加强城市与乡村医疗协作关系

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是提高诊疗服务水平,解决农民居民就医难的出路之一[5]。大城市医疗机构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乡村卫生院(所)医疗资源匮乏,拥有许多得不到基本救治的临床病例。城市青年志愿者们通过巡回义诊,深入农村,将城市与乡村医疗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青年志愿者为贫困地区群众带去新知识、新技能,提升乡村医生诊疗水平,增强防病意识,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另一方面,派出单位通过下乡送医送药活动,宣传当前先进医疗水平,推广派出医院临床经验和医疗特色,积累广阔的医疗市场,在改善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形成“小病进乡村卫生院(所)、中病进县市医院、大病进省属医院”合理医疗资源分配方案,为当前新农村医疗改革提供新思路。

当前,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投入日益增加,农村的医疗条件和农村卫生工作得到明显的改善,然而针对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医疗条件简陋和医疗卫生工作薄弱情况,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缺医少药的现象,提升乡村医生诊疗水平,有力宣传防病治病意识,增强农民卫生保健观念,改善落后的农村卫生状况;另一方面,能够促使青年医务人员服务农村作贡献,拓展素质长才干,增强服务农村医疗的社会责任感,也加强了城市与乡村医疗的合作,推动新农村医疗体制改革,为形成全社会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家望.农村卫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02):85-86.

[2]胡世莲,董辉军,方卫胜.对青年志愿者开展农村卫生扶贫的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1-3.

[3]朱敖荣.学习卫生部陈竺部长讲话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道路:赠给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有关卫生改革的重要建义[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9):649-651.

[4]王靖元.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初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9):651-653.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7

(一)农民参合资金筹集困难参合资金筹集是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面临的一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家庭经济增长较低,生活困难所致。农民拿不出钱,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也使得资金筹措难度增大。此外,现行筹资状况远不能使农民得到保障,即参合与否意义不大,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难以发挥市场和社会团体的力量。

(二)农民出现“逆向选择”逆向选择,即“选择性加入”和“选择性退出”。在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参保,主要以年轻人为主。这部分人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健康,没有自我危机意识,往往没有积极的参保意识。上了年纪的人,由于身体状况问题,参保意识较高,这与年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新型医疗主要解决的是农民的大病问题,如住院治疗。对于一般性的小病症,新型医疗一般不予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大部分人新医保的保障权利。此外,新农合只能针对发病率低但支出巨大的大病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对经常发生的小病无法进行报销补偿。这样没有生大病的人觉得自己交钱没有受益,就降低了继续参保的积极性。

(三)管理运行成本高,滋生腐败部分地区对新农合不够重视,一些县级财政没有提供足够的合作医疗运行经费,这样直接导致新农合专职人员无法全部到位,需要的相关配备无法置办齐全,一些数据操作只能采用手工完成,这样不但提高了管理成本,且资金管理风险增大。在实际的操作中,因无专门人员负责资金管理,资金极易出现被挪用或克扣的危险,成为一些腐败现象的滋生土壤。

(四)定点医疗机构药价贵,服务态度较差很多农民反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施的过程中,定点医疗机构的药物价格不规范,部分医疗单位药价上涨厉害,使得参加新型医保的人员在定点医疗单位看病后能够报销的费用与在普通医疗单位支出的费用相差不大。从表面上看实行医疗报销,减轻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老百姓得到的实惠非常有限,这就激起了来百姓对新型医保的不满。另外,大多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比较混乱,设备陈旧,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较差,这就进一步激化了新型医保存在的矛盾。

二、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在分析沈阳市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比较成功农村医疗保险模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一)加大宣传力度,正确思想引导一方面,农民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所处客观环境的限制,无法全面准确的认识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力量大力宣传新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民自身息息相关及其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环境的影响,农民主动投保意识一直不强,我们可以从思想上对其采取“典型示范、奖励先进、以点带面”的形式,引导农民参加医疗保障制度。

(二)创新管理形式,农民真正参与采取“政府领头,农民参与”的模式。目前,从根本上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实施者、投资主体都是一个部门(政府部门)。试想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农村自己的医疗“保险公司或银行”,让农民能够积极参与进来,并让他们感到有一种主人翁的意识,积极管理这些保险基金,并形成一种组织管理模式,既能体现以“农民为主导”的原则,又能够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认识,从而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但是,对于医疗保险金的管理需要有一套健全的方案,因为这些钱是“救命钱”,容不得半点疏忽,国家应当要抓紧落实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保险基金安全。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8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开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2-0062-04

截至2005年,重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4.21%,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与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不仅总人口最多,而且农村人口数量位居四个直辖市之首,但农村人口质量却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就成为重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其中,身体素质作为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的物质基础,其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高低上。前者可由食物消费支出、消费结构和营养状况直接反映;后者则由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平均预期寿命和死亡率的高低予以具体体现[1]。探讨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对于重庆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

1.1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

1.1.1农村医疗服务机构数量状况。从2000年至2005年,重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中,除了县及县以上的医院增加了80个以外(见表1),其余乡、村两级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乡镇卫生院减少863个,减少了44.48%。这可能与行政机构的调整趋势有关,因为自2000年以来,重庆乃至全国大规模乡镇机构的撤销与合并带动了乡镇卫生院的撤销与合并,致使近年来乡镇卫生院的数量有所减少,但其均数基本保持稳定,每个乡镇基本上仍有一个卫生院。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数量五年来呈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共减少1710个,减少了26.71%。从实际调查看,农村“一乡一院,一村一室”的基本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居民到达最近医疗点所需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比例高达36%,全市应就诊而未就诊人群中农村居民为44%,应住院而未住院的农村居民为52.5%。一些偏远地区农民看病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1.1.2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床位数情况。除了数量之外,医疗服务机构的规模也很重要。衡量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医疗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这个参数对于考察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住院服务能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5年,重庆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数比2000年增长1.15倍,但乡镇卫生院床位数比2000年减少了13.06%,村级诊所、卫生保健室的床位数不增也不减,处于停滞发展阶段。总体来看,重庆农村医疗机构床位数从2000年的65666张下降到2005年的64674张,净减少992张。其中,乡镇卫生院拥有的床位数仅为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的25.16%,为县及县以上医院拥有床位数的36.57%(见表2);从医疗服务机构平均拥有床位数来看,2005年,县及县以上医院平均拥有床位123.22张;乡镇卫生院平均拥有床位15.1张。

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年住院率为34‰,年住院天数为10.2天。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年需住院床位数347张。照此测算,重庆的县医院每千农业人口床位数为0.46张,年床位数约为168张。如果扣除城市住院人口和一些慢性疾病长期住院患者所需床位数外,县医院目前拥有的床位数已无法正常应对当地农村居民的住院服务需要。而作为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龙头的县医院,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又与它的重要地位极其不符合。据统计,重庆17家三甲医院中就有13家位于主城六区,高新医疗设备也主要集中于主城三甲医院。

1.1.3农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除了数量和规模外,农村三级医疗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人口能否获得质量可靠的服务。首先,从村级医务人员的状况来看,从2000年到2005年村级医务人员在数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净增从业人员2700人(见表3)。但是,与村级医务人员数量上的乐观

上升趋势相比,其执业素质却令人担忧。目前村级医务人员主要包括村医、村卫生员和接生员。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主要通过子承父业的方式学习医疗服务技术,能够提供的医疗服务水平十分有限。

其次,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状况也不容乐观。2000年到2005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包括执业医师、注册护士、检验人员、药剂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锐减6707人,减少幅度为23.32%。2005年,每千农业人口拥有的乡镇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0.94个。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39.5‰,这意味着每千农业人口中每两周就有约140人患病,如果全部到乡镇卫生院就诊,那么平均每天1个执业医师要接待病员数为10人[2]。事实上,乡镇卫生院除了诊疗以外,还担负着农村公共卫生、预防接种以及新农合的一些管理工作和一些住院服务等任务,因此其现有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学历和职称低问题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也十分突出,如重庆市彭水县全部乡镇卫生院的396名工作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为0,这与目前全国医学高等院校的大量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又形成强烈反差。由于部分乡镇卫生院经营困难、政府投入不足,人员待遇较低,使得大量学历和职称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流失较严重,其中大部分流入县级医疗机构,有些人员干脆另立门户自开诊所;同时,又有大量无学历人员和初级职称人员流入,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素质状况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整个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可及性差、服务能力不强。调查显示,重庆市87.94%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上腹部手术,66.7%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下腹部手术,69.12%的乡镇卫生院不能开展剖宫产手术,31.11%的乡镇卫生院不具有平产接生能力。

最后,从县级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看,比乡镇卫生院情况稍好些。但是,2005年县医院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数只有3952人,也仅占全市37321个执业(助理)医师比例的10.59%,其从业素质可想而知,且不同区域县级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素质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1.2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高于医院承担的诊疗人次,健康检查人数也高于医院,但住院人数略低于医院。2005年,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诊疗人次与医院基本相当,健康检查人数和住院人数为医院的70.97%;住院人数为医院的52.14%。作为农村三级卫生网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重庆的乡镇卫生院多数是在乡办乡管的体制下运行的,其卫生经费投入政策落实不到位,加之管理不善,导致其发展不景气。不少集体乡镇卫生院已经解体为个体经营[3]。

另一方面,村级卫生室在农村医疗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村落离县城或乡镇卫生院路程较远的情况下,农民生了病,一般不会专程去医院看病,而是主要选择直接到村卫生室就医。一则较为方便,二则可以节省医疗费用。但是,村卫生室作为重庆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事实上绝大多数已名存实亡,变为个体行医。三级卫生网底的破裂,严重影响了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任务的落实,致使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等工作难以开展,公共卫生问题突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未来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形式。但是,目前重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在试点阶段,覆盖面较小。到2006年底,试点区县已增加到16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700万人[4],约占全市农村居民人数的1/3。同时,由于资金筹集方式及运行管理模式还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缓解农民的医疗负担,提高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方面作用还不十分明显。

1.3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严重不足

重庆市各级政府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尚未达成共识,国家制定的某些卫生经济政策不能兑现,致使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部分地区对农村卫生投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有所减少。例如:万州区2002年农村卫生投入经费由2001年的547.21万元下降到511.37万元,下降6.55%;铜梁县2003年总投入仅315万元,人均3.91元,大大低于全市人均21.39元的水平;2004年在此基础上还略有下降,总投入274万元,人均3.39元;同时,应由县财政配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也未到位。绝大多数农村卫生院成为自收自支单位,医疗卫生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1.4医疗费用高,农民负担重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重庆市城市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29.32元,比2000年增长了1.5倍,年均增幅为16.5%,超过可支配收入10.6%的增长幅度;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2.07倍,年均增幅为15.68%,大大超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7.83%的增长幅度(见表4)。由此看出,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而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增长幅度却高于城市居民家庭。农村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并不意味着重庆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能力的提高,而主要是由于医疗保健服务价格的提高所致。据璧山县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0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为13元,到2004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已达87.45元,是2000年的近7倍,而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32.6%。因此,很多农民患病后经济负担加重,只能靠借钱或变卖家产来看病,所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又非常普遍。例如:在奉节县20.03万建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就有67313人,占33.6%。

2.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对策

2.1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力度,适当调整投入方向

农村医疗卫生实际上是一种公共产品,政府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农村医疗卫生经费刚性增长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医疗卫生投入的增长幅度,确保各级政府每年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经费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幅度。鉴于目前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公共财政实力悬殊、部分区县财政支持困难的情况,可以考虑由市级财政承担主要责任,优先、重点支持一些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县。如可以重庆“两翼”为主,选择城口、巫溪、巫山以及秀山、酉阳等县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发展,确实保障这些困难地区的每一个农民都能平等地享有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权利。

另外,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方向可以作适当调整,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当从治疗领域逐步转到预防领域。在适当的时候,政府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纳入财政预算范畴,遵循公共财政的原则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来;另一方面财政投入的重点应从城市中心医疗机构为主转向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为主[5]。

2.2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针对农村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现状,必须加快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努力发挥农村卫生网络的整体优势。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农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和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的责任,应该统筹规划、加强建设,避免资源浪费;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受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部分公共卫生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要着力调整好布局,采取“撤、转、并”的形式实现乡镇卫生院的资源优化和重组。同时要改革现行的乡镇卫生院行政管理体制,由乡办乡管体制改为统一由县级人民政府管理,其经费、人员、业务等统一归口到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经费指标上划到县级财政预算。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网底,点最多、面最广,与广大农民的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但条件最为简陋。所以应该实行县、乡、村三级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的机制,为村级卫生室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改变目前村级卫生室主要由个体行医的局面,使村级卫生室纳入政府公共产品服务范畴,提高社会公共福利覆盖农村的比例。

2.3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2005年,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共计78780人,其中县及县以上占49%,乡镇卫生院占27%,村级卫生室占14%。从所有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情况来看,整体素质不高,而且越到基层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医疗技术等越差。因此,应该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整体发展的高度,有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选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分别到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卫生学校、重庆药剂学校等医学专门学校或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二院等市内著名大医院,接受正规的医疗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其中,尤其不能忽视对村级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培训。他们中大多数是当地的“土医生”,虽然学历不高,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摸索,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行医经验,在当地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因此,可以考虑通过正规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科学行医的水平。

除了对在岗从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以外,还可以借鉴“大学生支教”的形式,开展“优秀大学生支医”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同时,应大胆引进学历较高的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区县人事局、区县财政应出台相应的特殊政策,重点引导大专以上医学专门人才向农村乡镇卫生院或者村级卫生室流动,以充实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提高整个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

2.4继续推进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促进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重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情况表明,这项制度对于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还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争到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重庆39个区县,覆盖全市农村居民的目标。同时,要积极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解决这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从重庆试点区县存在的问题来看,今后要着力改革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以下几个方面:

2.4.1把基本目标定位从“保大病”改为“保障基本医疗需求”。

由于重大疾病和住院医疗服务发生的几率较小,因此,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为主”的保障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并不能真正解决大多数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在农村的现实生活中,真正影响农村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农民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住院治疗的。但是按目前的规则,花不起住院费、无钱继续看病的人又不能报销,所以这部分人又很难从新型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最终导致新型合作医疗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缺钱造成的看病难问题。由此看出,以“保大病”为基本目标定位的新型合作医疗实际上放弃了对大多数人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也难以回避“小病大医”的道德风险。所以,应该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目标定位为“以保障农民基本医疗需求为主”。

2.4.2把农村部分最贫困群体承担的个人缴费改由政府承担。

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原则,农民自愿参加并需要按年度缴纳费用。医疗帮助需求迫切同时也是最贫困的群体,必然出现因缴费能力限制而无法持续参加的问题。这种状况不仅导致这部分人口无法受益,而且还会造成逆向转移支付。因为农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更有能力缴费,也就更有可能享受政府提供的补贴以及相应的医疗保障。这样客观上就形成了富人有保障,穷人越穷越没有保障,违背了社会保障应对贫困者转移支付的基本原则。所以,根据重庆目前还有50万最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可以考虑从市财政中每年拿出500万元,重点解决这部分贫困农民每人每年10元的个人缴费问题,使贫困人口从新型合作医疗中真正受益,实现社会保障公平。

2.4.3适当提高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

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0元;重庆市政府和区县政府对农民的补助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15元,2007年起提高到20元。按照制度规定,中央和市级财政筹资的合作医疗资金补贴,多由定点医疗机构用于大病住院统筹。而用于门诊报销的农民缴费构成的个人基本账户“仅够看一次感冒”,难以起到医疗保障的作用。因此,应该适当提高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可以考虑中央和市级财政以1∶2的比例进行筹资,加大市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支持力度。同时,可以考虑把市级财政支持的资金中的50%纳入农民合作医疗个人基本账户,解决部分农民日常看病的问题。

3.对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农村医疗服务问题的一点思考

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试验区的改革担负着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探索道路的重大任务,它既要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又需要体现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在2007年11月出台的《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中提出了今后5年(到2012)改革试验的阶段性主要任务是:要推进行政管理、城乡规划、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社会管理六项制度改革形成综合配套效应;抓住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居扶持、社保解忧、服务均衡、转户进城六个关键环节建立农民工有序转移通道;着力在发展经济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岗位、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工转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方面改革创新。同时,必须坚守耕地保护、粮食生产、生态环保、群众权益保护四条底线,以控制改革试验的风险。

根据改革试验目标,目前重庆统筹城乡的一个首要突破口就是要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实现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换。由于统筹城乡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因此,重庆市采取了先在九龙坡区试点,再在全市推广的做法。重庆市九龙坡区改革试验的主要精神是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体办法是用宅基地交换城市住房、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换社会保障福利。因此,在九龙坡区试点范围内,凡是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的农户,如果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经申请审核,可登记变更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同时获得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并在城市安置方面获得一定的优惠。农民转为市民后的宅基地划入区统一土地储备库,退出的承包地由各镇土地流转中心统一登记造册,由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统一管理和经营。农民变市民人员在子女上学、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权利;同时退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后仍享有退出时集体资产的分配权利。

从九龙坡区改革试点的经验和重庆的改革思路来看,未来重庆农村医疗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通过农民变市民,将进城农民全部纳入城市医疗服务范畴,让进城农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以达到通过减少农民,致富农民,提高农村医疗资源承载水平的目的。根据《重庆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到2020年,重庆的城市化率将由2005年的45%提高到70%,有800万左右(占现有农村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农村人口要转移到城镇。到那时,农村医疗服务资源的人均可及性将大大增强,医疗服务状况也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但是,由于重庆成为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时间还很短,一切路子都还在探索之中。特别是对统筹农村医疗服务方面的做法,还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800万农民变市民后,城市的医疗服务资源能否合理承载?鼓励部分有能力的农民进城落户后,农村会不会进一步“空心化”,农村医疗服务机构如何生存?只考虑将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市统一的医疗服务范畴,而较少考虑如何通过城市支援农村提高大多数农村人口医疗服务质量问题,是否会带来事实上的不公平,从而有违统筹城乡改革的初衷?……

基金项目:重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6-JJ25)。

参考文献:

[1]张晓梅.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37-38.

[2]顾昕,方黎明.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与新型合作医疗运行[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65-66.

[3]黄泓.重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36-39.

[4]合作医疗动态[eB/oL].http//cqwsj.省略.

[5]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22-325.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9

西部农村卫生状况堪忧

西部农村人口容易遭遇到更多的健康风险近些年来,在西部农村,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流动性提高、环境污染加重。这一切,都使西部农村人口健康风险因素变得日益复杂多样,首先,一些曾经得到控制的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性病等发病率重又上升,病毒性肝炎呈蔓延趋势。其次,一些地方病如重金属中毒、碘缺乏、氟骨症等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各种损伤以及由职业危害所导致的急、慢性职业病居高不下。西部农村人口是遭遇上述疾病风险的主要群体,而西部农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指标却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如2004年甘肃省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55.0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9.40%;孕产妇死亡率为79.47/10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10万。

西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医药费用的上涨速度西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在某些年份出现下滑的趋势,而医疗保健的价格却持续攀升。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农民或者减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利用,或者因举债治病致贫或返贫。按照农民的话就是有多少钱看多少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118个村的医疗卫生状况的调查表明,过去三年在医院出生的婴儿比例西部为21.94%、东部为24.15%、中部为23.03%。在家里死亡的农村人口西部为82.1%、东部为79.6%、中部为71.9%。

西部农村的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处境尴尬西部地区现有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到底如何?农民应该到哪里去看病。据卫生部基础卫生和妇幼保健司副司长杨青介绍,目前我国现有44952所农村乡镇医院,其运行状况,只有1/3还可以,1/3勉强维持,剩下的1/3处于崩溃边缘。尤其在西部地区,相当多的农民有病也不会选择乡镇卫生院。余祖新通过对陕西2004年42所农村医院住院的83562例住院病人的医疗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年到2004年以来陕西农村乡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尤其是疾病的治愈率没有得到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西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低下在西部农村,个体开业诊所的增多虽为方便农民就医、缓解就医矛盾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小规模重复建设,医疗设备都很简单,而且在缺乏政府有效监管的前提下,许多不具备行医资格的庸医、游医、“神医”进入西部农村市场,假冒伪劣药品也源源不断地涌向西部农村。根据财政部2002年对西部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进行的调查。乡村医生中受过卫生学校培训的为50%,另外23.9%是原来的赤脚医生。平均每个村级医疗服务拥有0.96个听诊器、0.81个血压计、0.16个冰箱。

因此,对于西部农村人口来说,较差的卫生状况和身体状况既影响了劳动生产率,也减少了增加收入的机会。往往处于贫困―身体状况差―劳动生产率低―收入低―营养不足和医疗服务差―贫困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

筹资困难、运行管理费用过高按照现行的政策规定,合作医疗的资金应该是来源于农民个人的缴费以及中央和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从西部各地的试点情况来看,经济收入是影响参合率的重要因素,课题组在对陕西武功县未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原因的随机抽样调查中,有41.2%的人把“家庭经济困难、收入太低”列为首要原因。尽管人均10元/年的参合金可能对其生活水平并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是由于经济收入较低,使他们缺乏参加合作医疗的心理承受能力。再加之一些经济基础比较差的市、县,政府的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合作医疗制度就很难发挥分担风险、互助共济的功能。另外在西部各地点中,各级政府在努力推进合作医疗工作中不计成本的倾向相当严重。例如云南会泽县为部级贫困县,仅在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宣传动员方面,就投入了34万元资金,人力成本还尚未在内。

以大病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组织医疗补偿政策有待完善首先,西部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较差,在原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内本来就存在轻预防、重治疗的倾向,而以大病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组织医疗补偿政策恰恰忽略了西部农村居民首先需要的基本卫生服务,与广大农民基本健康关系更为密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投入不足,致使小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成大病。降低了卫生资源的投入绩效。其次,较低的筹资水平也保不了大病。按照目前的制度设计,加上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每人每年的筹资额只有30多元钱,依照现在的医疗费用,指望对大病患者给予充分经济保障是不现实的,主要医疗费用还必须由患者自付。最后,以大病为保障对象,一般只有住院治疗费用才能纳入补偿范围,如洛川县规定住院费用只有超过了自付段,才可以进入统筹基金按比例补助。即乡级医院为200元、县级医院为600元、县级以上医院为1000元,这样以来,受益面必然较低,无法激励农民积极参保,也很容易导致逆向选择。

西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方案测算和评价缺乏关键技术支持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补偿方案。大病属不确定风险,目前西部地区的试点方案都是凭借过去几年的数据来推算大病的发生率,农民由于收入和卫生条件的限制,不管大病小病尽量能拖就拖,大病测算率可能并不准确。另外,不同地区的人群遇到的健康风险也有所差异。但是,衡量西部农民基本健康保障水平的指标体系,目前国内还没有系统的介绍。要想使新型合作医疗持续下去,就需要有一套技术指标体系能够规范它,实施一定的监督功能。

西部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缺乏合理衔接我国农村现有绝对贫困人口2610万(人均年收入不足668元人民币),低收入人口4977万人(669-924元),对低收入人口按49.8%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病返贫来算,有2500万人,这5110万的绝对贫困人口和因病返贫人口的60.9%分布在西部地区,按照大病平均发生率10%来计算,西部地区每年有306万需要进行大病救助的人群,按照每人每年大病救助1500元来计算,年共需资金45.9亿,而国家财政每年只能拿出3亿元,西部地区的配套资金也非常有限,资金供给和需求之间有巨大缺口。如果这部分人群和一般农民同时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势必会用掉大部分合作医疗基金,也会影响到一般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积极性。如何有效地使西部地区的医疗救助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衔接,也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型合作医疗没有照顾到西部日愈壮大的流动人口近年来,大量的西部青壮年农民东移,他们所从事的多是劳动强度较高的工作,饮食卫生和居住条件较差,环境污染严重,且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容易感染各类传染性疾病。加之工作场所不固定,流动性较大,如果按照户籍所在地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将带来就医不方便,费用不好控制等诸多问题,而城镇医疗保险又将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员拒之门外,这部分人员的医疗保障现在还是一个盲区。

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的难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通过在西部这几年的试点,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然而并不像有些农民所期望的那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其所遇到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低水平保障与防止因病致贫之间的矛盾2003年―2004年全国33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第一年度运行的绩效数据显示,146个西部县市的合作医疗资金使用率仅42%,比东部和中部地区分别低了22和25个百分点,58%的资金没有花掉。这种状况,似乎与人们的想象相反。为什么越是贫困地区,合作医疗基金结余率越高。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集体经济不发达,基层财政大部分都是吃饭财政,加之当地农民收入水平低下,所能筹集到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所具有的大病保障能力也非常有限。为保证资金收支平衡,只能通过严格限制报销内容、规定较低的封顶线来控制资金支出,资金收支平衡是以牺牲合作医疗保障程度来实现的,保障程度的降低势必会造成合作医疗的吸引力下降,从长远来看,这种低水平的保障并不能解决西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过分强调参与的自愿性原则与保险的大数定律之间的矛盾首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着明显的社会保险的特征,而“强制性”是社会保险所固有特征,考察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无论采取什么模式(统筹或者储蓄),都不是只强调“自愿”的。其次,从保险规划的技术性上讲,保险业遵循的一个重要法则是“大数定律”,只有当样本足够大时,一个随机事件在这个样本中的实际发生率才趋近于它的总体概率,保险才有足够的化解风险的能力。另外,农村集体经济解体之后,农民是一个相对松散的群体,经济上更是完全独立,在这种情况之下,合作医疗如果没有强制性,其筹资是很难有保障的。当合作医疗完全自愿参与时,参合率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必然会发生严重的“逆向选择”。但是,前些年各种名目的税费,使得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面临危机,所以,这样一项由政府补贴,旨在解决农民基本健康问题的惠民工程也会被农民认为是乱收费。因此,中央政府强调: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一定要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严禁硬性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指标等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错误做法。所以,既要强调参与的自愿性原则,又要保障足够高的参合率是西部农村医疗合作制中面临的主要难题。

西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行性发展具备的条件

要保证西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够持续运行,需要具备下面的三大条件:足以提供保障的钱如何来――筹资机制;这些钱用到哪里去,能否惠及穷人――补偿机制;如何提高效率――监管机制。

积极探索稳定的筹资机制筹资是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起点。筹资机制首先要解决筹资量的问题。中央财政应当加大对西部贫困地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在筹资过程中的政治热情,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其他社会资源、拓宽筹资渠道。今后可以尝试同基金会、慈善团体等社会组织发展合作,以之为中介来有效开发社会资源,提高筹资水平,建议在不提高农民的缴费标准、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在征收参合资金的时间上实行灵活的办法。

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西部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补偿机制的建立依赖于下面几组矛盾的科学解决:保障农民大病与小病的矛盾(或者说门诊与住院的矛盾);保障面与享受水平之间的矛盾;保障需求与有限资金的矛盾。为此,一是要适当扩增用药范围,尽可能地让农民更多地享受补偿政策的好处。二是兼顾大病住院与门诊、体检相结合,完善为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制度,使参加了合作医疗但没有领取过住院补偿的农民也能受益。三是建立科学、严密合理的结算补偿机制,规范合作医疗的结算补偿过程,在保证西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出险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补偿比例,让西部农民真正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受益。

农村医疗资源现状篇10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探析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9-0055-02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引导、组织,广大的农民自己主动参加的,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筹措资金,把大病统筹作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它能够对我国的广大农村提供医疗上的帮助,并且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城乡的统筹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

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点,到了2006年40%的县已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了2007年已经有80%的县建立起医疗制度,我国的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已经提前一年建立完成。从开始到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和建立十分顺利,运行也是十分的流畅,效果十分的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制度创新性强,对我国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现了有效的创新;二是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障得到有效加强,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因病致贫的不利情况;三是救助范围不断扩大,表明此项制度是具有优越性的;四是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进一步增大,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持续有效的发展。虽然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切实实的体现了实际效果,但是在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解决对策,从而使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目标群体参加意愿不大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的农村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各个方面认识还少,还存在很多的偏差和疑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在主观上来说,因为农民对于共济观念和投资健康的理念还有风险的观念相对来说比较的淡薄。他们还对政策的稳定性、相应的管理者不太信任。从客观上来看,由于目前农村的医疗条件比较简陋,不能够很好的满足于农民的实际需要。同时,由于农民的家庭结构、经济状况和文化素质等多方面对参加的想法都有影响。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农村,多数的农村都盼望有新农合,但是由于还存在侥幸的心理,同孩子上学、穿衣、吃饭等必须的支出相比较,不重视看病花钱,对一些医疗风险没有足够的重视起来。并且,在各个方面的投入上,执行机构往往只是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命令,但是却没有合理的远期目标和政策保障,使农民对新农保缺乏安全感,从而削弱了新农合的吸引力。

(二)医疗补偿水平偏低

就目前实际状况,大部分的农民认为目前的报销的比例不高,一般情况只能报销总费用的20%上下,无法从根本解决农民看病费用的问题。报销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可报销品种单一、范围小,很大部分的药品都不在可以报销的范围之内,造成农民费用过高,二是新农合范围的医院所用的药品很大一部分都是不可以报销的,所以导致报销费用减少,三是以为医院的技术水平较低,导致转诊的很多,这样造成了报销的比率比较的低。

(三)医疗的过程规范化偏低

主要体现在诱导需求乱用药、扩大范围做检查、降低标准收入院、不按梯次乱用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农民发生的费用在报销以后,药品的价格都高于药店的出售交个,这样也就影响了农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

(四)医疗条件太差

医疗条件太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基础设施简陋。由于目前新农合范围的医院医疗条件捡漏,设备使用率低,无法更好的应用,对于新农合范围的医疗部门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2.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受城乡二元格局影响,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卫生资源;而农村配置的比例极少,造成农村卫生基础薄弱、服务水平低下、质量偏低,缺医少药、资源闲置问题同时存在。

3.基层卫生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多数的农村卫生队伍中,简单的跟师学徒仍存在于基层卫生室,就是在县级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中,仍没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和进修机会。基层卫生人员素质令人担忧。

二、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强化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

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自我预防保健意识,加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投入,增强“互助共济”的协作精神。

(二)完善保障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的补偿水平和受益面

一是要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二是提高筹资水平,三是合理补偿医疗费用。

(三)进一步强化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要在资金上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力度,二是要强化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三是要加强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通过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准入制度,强化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保障的能力、水平和质量。可以在医学院校设置针对新农合的专业,来培养相应的专门人才,并对这些专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补助和优惠措施,鼓励他们扎根基层,提高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

水平。

(四)强化对医疗定点机构的管理

因为目前新农合医疗基金的主要风险来自于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所以,要按照《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对于药品的采购配送、费用管理、定期医疗卫生信息的和专家考核评议等制度化,从而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五)加快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法制化进程

要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我国应该对农村合作医疗方面进行法制化,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从而更好地指导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村合作医疗法,在法律中对各种行为进行统一和规范,从而更好地保障农民享受相应的权力,同时对相关部门进行约束和规范,进而提高我国农村医疗水平,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