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智能交通的影响十篇智能交通的影响十篇

智能交通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9:14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1

【关键词】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影响;必要性

一直以来,交通运输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水平的提高有决定性影响。城市内部交通同样深刻影响着城市建设进程与市民生活舒适度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交通建设必须加大发展力度,以便有效适应时展对城市交通的相应需求,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智能交通的构建。

一、智能交通与智能城市概述

智能交通是在交通管理系统中对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传感控制技术等加以集成利用,可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全方位、高效、实时而准确的综合管理与运输,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进行交通建设时必然发展方向。

智能城市又可称为网络城市或信息城市,是融合人脑智慧、物理设备与电脑网络等基本要素,形成新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与增长方式的系统。智能城市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城市智能体系建设工作而言,城市智能化管理是首要内容,主要是由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统对管理工作加以辅助。其次就是智能交通、智能安全、智能建筑与智能电力等智能化基础设施,同时包括智能银行、智能家庭、智能医疗、智能企业、智能商店和智能教育等社会智能化与生产智能化。通过智能城市构建,可促使城市生产、运行于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建设智能交通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及人们生活理念不断改变,城市内部机动化程度逐渐提高,道路交通量大幅增加,部分城市已逐渐表现出严重交通拥堵、交通环境不良等问题,对城市内部稳定有序运行及宜居城市建设工作造成了诸多阻碍。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交通阻塞、拥挤现象已十分常见,同时因交通压力过大导致的环境污染加剧与交通事故大幅增加现象已屡见不鲜,且已成为我国较为普遍的城市病,同时对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目前,城市交通已成为广大群众与管理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对交通问题予以解决的传统方案中,道路修建是主要方法,然而在城市区域十分有限的环境下,可进行道路修建的空间不断减小,同时,由于交通系统属于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若只从道路或车辆方面对交通问题进行单独考虑,往往无法将城市交通问题有效解决。在这一背景下,将道路与车辆综合起来,构建现代化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问题加以解决,已经成为普通市民对出行条件予以改善,促使生活质量提高的普遍要求与愿望,同时也是促使城市功能提高,保证城市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工作。

三、智能交通对构建智能城市的积极作用

智能交通是智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智能城市构建水平与建设质量有决定性影响。

1、智能交通的经济效益

在构建智能城市过程中,智能交通可以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可分为直接经济效益与间接经济效益两方面。(1)直接经济效益。智能交通可促使行车成本降低,促使交通运输中的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使交通出行所用时间有效缩短,促使交通运输事故发生率显著降低,使车辆使用寿命大幅延长,降低能源使用量。同时,智能交通还可促使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引导人们在出行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方式,这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城市而言更具实施价值。(2)间接经济效益。智能交通属于新兴产业,其发展主要依托为计算机、汽车制造、信息与通信等诸多产业。在发展智能交通过程中,可对这些相关产业予以有效带动,促使这些产业不断实现可观经济效益。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可对周边地区交通状况予以有效改善,促使该地区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另外,智能交通的建设可促进路网服务水平有效改善,提高出行效率,能够为各行各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2、智能交通的社会效益

在智能城市建设中,发展智能交通具有巨大社会效益,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环境,实现能源节约。发展智能交通可促使交通出行在能源需求上有效降低,可实现能源节约目的,同时可大幅降低治理相应环境污染工作所需费用。现阶段,城市噪音中交通噪音占据极大比例,这对智能城市的建设具有严重阻碍作用。在构建完成智能交通后,可通过减少车辆停车次数与变速频率对交通噪声污染加以控制,同时可保证现有道路交通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提高路网利用率,促使路网规划中对道路进行扩建或新建的数量大幅减少,从而对土地资源可实现有效节约。(2)促使城市交通服务质量与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智能交通发展对交通管理法制建设与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有较大促进作用,可促使交通管理服务意识加强并改善,促使交通管理不断提高现代化水平,实现单纯被动交通管理转换为主动管理服务类型。(3)对传统产业有带动作用,同时可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智能交通可促进传统交通运输产业和电子、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产业发展,同时可促进交通信息这一新兴产业发展,促使智能城市建设整体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大幅提高,对城市产业结构布局予以有效改善,推动城市产业结构朝着重环保、低能耗、高科技的技术密集型结构转变,为智能城市构建提供发展契机。(4)对科技进步有一定促进作用。智能交通建设需要各高新技术在交通行业中集成应用,不仅需要交通产业现代化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同时也需要各相关产业提供足够技术支持,共同服务于交通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在这一背景下,智能交通可对社会科技进步予以一定程度推动。

四、智能城市构建中发展智能交通的战略目标

为满足城市社会经济总体发展需求,为智能城市构建打下坚实基础,建立与智能城市构建需求相符、系统齐全、功能完善、可高效运作的智能交通系统,应坚持以下几点战略发展目标:(1)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规划部门提供信息化决策支持;(2)构建高效交通信息基础,保证交通运输系统可实现信息共享;(3)经交通引导与交通信息等系统,对合理交通出行模式予以引导,促使交通行为有序,交通设施利用率提高,保证路网运行效率;(4)利用无线广播及网络等为交通出行人员提供相应出行信息,保证其在各处如车站、车内和家里都可获取所需交通出行信息,以便为其路线选择及出行方式确定提供参考。(5)促使交通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降低交通所致环境污染,实现智能交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安锐.智能交通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道路交通管理,2012.17(12)46-47.

[2]姚娟.wSn的智能交通管理[J].中国西部科技,2013.12(3)51-52.

[3]阮永华,石征华.城市网络智能交通综合管控平台研究与设计[J].交通与运输,2012.24(H12)103-105.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2

关键词: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探究

前言:

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作为先进的智能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便捷、安全、可靠的运输环境,通过对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智能控制,很大限度的实现了道路信息的多元化传递,提高了道路的畅通和高科技的发展,探究和发展的最高标准也是完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多元化性能,增加出行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形成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

1、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阐述

由于受交通运输因素的制约,改善当今的公共交通运输,缓解由各种天气、堵塞等产生的影响,建立完善的交通智能化系统和管理体系很有必要,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测公路、信息导向和语音功能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监测公路:监测公路系统主要通过视频图像和监控摄像等设施来达到监视路面的实时状况及突发状况等,能准确快速的传递现场的路况分析图,方便公共交通管理中心及时掌握信息。信息导向:信息导向系统主要是针对路况上的收费站和路段上的突发状况进行交通上的采集数字报表和资料的传递,实现了完整的探测系统设备。语音功能:语音功能主要是采用信息探测的功能,无线电话系统和遇到突发状况等。通过信息感应和图像处理及时和应急中心取得联系,大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智能性。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角度来分析,宏观调控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从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来讲,经济效益的发展对国家的贡献有长久的影响,整个发展目标对于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有着很大个影响。随着市场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在不断地快速发展,很多经济企业避免被淘汰下架都在不断学习与完善新型技术,通过新型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的发展,运输智能的新颖性也在不断提高,加上企业间的竞争力只增不减,促使一些企业间形成了无形的效益竞争,更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为基础,实现智能系统的多元化发展,为此通过整合总体的经济效益的目标,最终需要多种措施来评价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所做出的影响。

2、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技术方法

根据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终极目标来发展,全面建设综合化系统管理必须要建立健全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确定影响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法,在各种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分析路面交通、地域影响,明确研究评价的目标是完善社会经济效益体系。通过国际权威的技术检测来评价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选择性都对评价方法做出了实际研究,多方面的技术应用发展也是建立的一个良好评价方法,系统经营者创造的一系列综合效益成果的技术检测,旨在揭示全社会以追求盈利的前提下,放眼于公共交通管理系统所带来的评价以及最终的影响。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一般是由成本和收入的最终效益来实现,例如,整个交通运输的维护费和通行费都属于企业的成本。大众出行便利,车况信息完善,促进交通的畅通,都可以作为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影响评价的有利特点,把社会产业之间的联系又递进了一步,从经济的长远考虑,提出合理的研究评价成果,能带来产业的快速发展。

3、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综合评价内容

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公众驾驶车辆的行程,来往的驾车时间,天气以及路面突发状况的等对交通影响。一方面,对交通过程中产生的车辆损伤、人员伤亡及车载货损等安全方面问题,做出了分析;另一方面,对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尾气、燃油消耗也对环境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出行的大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提高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不仅方便大众出行,而且还有利于系统的不断完善,提高运输的运作率,降低了成本效益的投资,维护了系统的耐用性。针对当前的市场经济模式,确保大众的切身利益,一部分可以直接得到效益,如运输中途的时间缩短,燃油量消耗少;另一部分不能直接得到效益,而是由无形中带来的效益;如改善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化的提高、增加用户满意度,推行车辆自动性能安全性检测。分析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影响评价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及适应的各种环境。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应该满足于社会经济的需求,从成本和效益的角度来分析,公共交通管理的系统化、多元化不仅能准确的识别自身的突出特点,还能明确评价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他方面所带来的成本和效益,利用对所选择的各类系统性能、方法内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多面分析,结合整理数据,实施评价的检测和成果,从抽选的数据中来看,一些评价方案往往不能到达评价的预期目的,从中就要判断符合综合评价的分析,无非就是对已经实施生产的效益做出对比,从而得出衡量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公共交通管理系统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牵动着经济的需求,对于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追求的利润和成本,一般都会在最后的成果中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来要求和不断完善系统化发展的长远性,全面统筹分析客观现象,着眼于当下的社会经济水平,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应该全面适当的改变格局,从实际出发,全面总结由实践所带来的检测,有利于评价的最终研究成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的发展来看,通过对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综合阐述,主要分析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的因素、原则内容和方法,遵循着市场的经济变化模式,构建完善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研究成果的科学发展和有秩序的进行,是建立公共交通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忠伟.中国高速公路用地社会经济影响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2]张云飞.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及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3.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3

关键词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4-0001-03

“智库(thinktank)”,一般认为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国内和国际政府决策为目标,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提供对策建议和决策方案等智力产品的研究机构。学术界对“智库”一词的起源也说法不一,随着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的激增,“智库”涵盖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囊括当代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问题的研究机构。据不完全的统计,全世界目前共有近5000家各类型的智库。

明确提出,科技智库要从科学技术影响和作用的角度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从科技规律出发前瞻思考世界科技发展走势,提出咨询建议,开展科学评估,进行预测预见,在国家宏观决策中发挥建设性作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为构建我国新型科技智库指明了方向。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智库拥有鲜明的科技特色,在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提升国家科技战略规划和施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科技智库的核心功能是生产智慧产品,而生产的智慧产品传播出去才能体现价值,可以说,传播也是科技智库的核心功能,传播能力是科技智库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生命力。在国家战略中,科技智库的专家和思想成果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各界传播,影响公众舆论,进而影响政策制定者与事件进程;在世界范围内,科技智库的传播能力在占据国际话语主动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可主导政治话语的议程设置,推动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最终支撑服务于国际博弈。目前科技智库传播的传统途径包括组织论坛、印刷媒介、网络媒介、社交媒体等;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传播途径,如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媒体等。

1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现状

1.1现代科技智库的建设

科技智库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汇聚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国家的重大科技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成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改进实现路径,为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新型科技智库的构建需要以创新能力为基石,以协同发展为手段,充分发挥科技智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世界各项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科技智库的建设和发展。由此导致全球范围内智库数量急剧增多,影响力也极大增强。全球科技智库前10强分别为:德国马普学会、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德国发展研究中心、美国兰德公司、美国巴特尔研究所、日本未来技术研究所、英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开发中心、英国科技政策研究所、美国基础研究所和美国科学、政策与成果联合会。

1.2我国科技智库的发展

随着新中国建立,我国现代意义的科技智库也逐渐地发展起来,目前已形成了一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智库。我国科学技术方面的咨询机构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2011年9月以来,响应国家建设高质量智库的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整合成立了信息情报研究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2013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对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四个率先”的要求,其中包括“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2015年6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进入新的发展历史阶段。

1.3科技智库传播能力现状

科技智库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科技智库生命力源于影响力,影响力取决于传播力。科技智库用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去影响社会,需要以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为前提,社会影响力又取决于智库传播能力的强弱。在我国,政策研究与咨询机构承担有多项部级、地方级、横向委托等课题,发表多篇内部研究报告或内参报告并获得各级领导批示,一些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国家的决策或政府部门的政策措施,科技智库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现阶段,我国科技智库的发展和传播能力尚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智库研究人员的选择一般局限于学术型咨询人才队伍,应注意吸纳经历比较丰富、交叉学科背景、高度国际化、善于交往的人员,以提升研究队伍的综合研究能力和专项研究能力的。现有的科技智库“科”字特色不够鲜明突出,缺乏聚焦科技领域,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国视角和全球视野谋划,积极主动参与并推动完善国家科技咨询决策制度建设的科技智库。我国科技智库与媒体的关系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过于关注学术研究和价值而对科技传播重视层度不高。

2发挥科技智库传播作用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的伟大“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科学传播不仅仅是传播科学知识、科学发现和科学成果,其灵魂是传播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召唤下,需要老一辈的科学家、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以及全国人民,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共同去实现强国、富国和大国崛起的“中国梦・科技梦”。发挥新型科技智库以服务党和国家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之年,中央政府工作部署受到极高的关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科技智库在规划的编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政策规划的编制工作,或者为政策规划的制定提供支撑。科技智库在深入研讨分析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未来五年重大突破领域和重点培育方向进行深入思考,凝练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国家及地方“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研究与制定。

智库是思想与决策的纽带,它连结“研究”与“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研究结果和形成的理念传播给做出决策的“有效干预人群”。除此之外,智库也为公众提供思想和观点,对社会大众舆论起到引导作用。这些都离不开智库的传播能力。然而,作为理性、专业且科学的重要发声渠道,我国科技智库本身的传播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更好地发挥我国新型科技智库的作用,应使其逐步树立传播观念,做到“研究”和“传播”并重,借助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实现智慧产品的及时有效传播。

3如何推进我国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

提升传播能力是科技智库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传播能力是实现科技智库思想产品应用转化的必要条件,也是科技智库发挥出实质性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推进我国科技智库的传播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提升科技智库人才传播影响力

人才是提高科技智库竞争力的核心资源,高素质的专业研究队伍是科技智库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除充分发挥科技智库中院士等学术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外,还应打造一支在公共关系和社会传播学方面有较高造诣的高端人才队伍。通过后者不仅可以建立科技智库与领导层、媒体、社会大众等有效的沟通渠道,增强科技智库的公共话语权,发挥其咨政启民的作用;还能够通过收集中央决策与社会大众的关注点,捕捉真正值得科技智库研究人员讨论与进一步深化的议题,最终推动研究产品的决策咨询力与社会影响力的转化。

其次,应建立开放竞争,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不断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吸引凝聚一批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专兼职研究队伍。围绕科技智库目标导向,凝聚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人才和政府人员以及海外高层次专家等队伍,既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智库高端人才的功能,又打造一批学术水平精湛、专业功底扎实、具有战略思维的高端决策咨询专家。充分发挥智库团队中专家和学者的人际传播能力,这些专家学者在社会中充当舆论领袖,有着丰富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人际传播可带来极大影响力。

最后,应充分整合我国现有智库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科技人才、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等数据资源,依托中国科技创新云,运用现代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建设高端科技智库专家平台和数据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数据挖掘和共享机制,以大数据集成服务智库决策分析,完善决策支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汇交平台、资源转化平台和成果平台的互联互通,形成高效、创新、资源共享的科技智库发展格局。

3.2充分发挥机构组织的传播功能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提出相关意见。为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咨询宏观协调机制,科技智库科学有效地为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参与影响政府决策。主要方式包括参与国家地方政府重要纲领文件的讨论和起草;通过各种内参或研究报告向决策者输送自己的观点;通过讲课等发表观点;通过媒体自己的观点……借助这些传播方式,科技智库影响社会舆论或影响政府或部门决策。

科技智库组织还常常通过建设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和成果转化渠道,组织会议、报告、培训项目、交流活动等阐述观点并提出建议,借此渠道与各国政要、专业权威、媒体以及公众交流互动,或者就某一问题形成舆论氛围。例如,举办“全球智库峰会”等系列有针对性的高端战略论坛,组织跨学科领域的高层次专家,聚焦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进行专题协商,开展战略研讨和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提升科技智库的决策咨询意识和能力,建立完善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制定符合中国科技智库传播发展特点的体制,明确功能定位、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健全工作规范,探索灵活多样的人员配置、激励和评价模式,促进科技智库科学传播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专家与组织机构的科学传播职责,维护结论科学严谨,引导和组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科技智库联合协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并健全传播机制。

3.3开启大数据时代的科技传播云

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科技智库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便利条件,它使得传播的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渠道更多、影响力更大。建设并运营科技智库特色媒体,比如自办的网站、微信和出版的刊物等进行传播,与具有品牌影响力、拥有舆论引导力和话语权的主流媒体合作,成为科技智库社会化传播的重要策略之选。例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华盛顿季刊》和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外交政策》等出版物都颇具影响力,主流刊物的重要文章又经常被其他媒体所引用,进而产生舆论热点,在引导思潮中发挥重要作用。

科技智库需要重视社会化媒体,通过多渠道社会媒介及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传统大众媒体传播。例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美联社、路透社等;近年来,美国智库纷纷在推特、脸谱等媒体上开设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对新媒体的认知能力、运用能力,将直接决定智库传播的成效,直接决定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曾几何时,人手一份的报纸,已经被手机上的app取代。需要获取信息直接掏出手机拍照或轻轻“扫一扫”即可,语音信息等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悄然发生改变,科技智库正逐步将开拓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其社会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出版物和各项研究报告及成果都会同步更新至微博,研究员的博客也代表机构发表意见和看法,随时随地、快速大范围地起到影响和引导舆情方向的作用。

4结论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4

一、智能手机对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智能手机的特点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与传统手机相比,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媒体,以其便携、智能的特点,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的体验,促成了移动互联的跨越式发展,它是人们传播思想、获取信息、网络社交的重要工具。

(二)智能手机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由于3G、4G网络信号在学校的广泛覆盖,学生可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随时接触到网上丰富的资源,和传统的课堂模式相比,网上的资源更充实,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到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并且通过互联网,可以即时和教师进行沟通,另外,通过手机可以把重要的知识储存下来,方便复习时查看。

(三)智能手机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学习自主性较差,更容易对手机产生依赖。

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其中又有大部分学生手机进行聊天、网络游戏、视频等,并且有一部分学生表示,如果上课没带手机会出现焦虑的情绪,这表明学生已经出现了“手机依赖症”,这样的行为会对课堂秩序造成干扰并且会影响教师的情绪,教师的情绪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智能手机不仅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而且还会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

由于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遇到问题,学生更加倾向于在手机寻得答案,而思考和创新能力大大下降。

近些年来,学生在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已经屡见不鲜,甚至有的学生在考试时直接把答案发到群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违背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二、智能手机对高职高专学生生活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手机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对生活中的便利举不胜举,学生可以利用团购网买到更加便宜的物品,可以和家人利用手机视频,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到网络上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二)负面影响

同时,手机也对高职高专学生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比较薄弱,易受网上不良言论的影响,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其思想偏离主流意识形态,例如,网上的“金钱论”“权力论”等对许多90后学生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有一部分学生使用手机浏览小说,但真正阅读名著,了解大家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时候都是在浏览穿越小说、言情小说,对传统文化比较淡漠。

对手机的依赖性,使得大学生成为了“低头族”,缺乏与身边朋友亲人的交流,人际关系淡漠,反而对于虚拟世界的人过度的依赖,所以也成为了网络受骗的主要人群。

2007年苹果手机的问世,改变了很多人对于手机的看法。在大学校园里使用高档手机及平板电脑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具有盲目攀比的心理,还有一部分是虚荣心作祟,在大学校园里,偷盗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高档手机的丢失,这对于大学校园的安全建设构成了一定的隐患。

三、基于智能手机的利弊分析的策略

(一)理性对待智能手机

大学生是活跃、前卫的青年群体,易于接受新的事物,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智能手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作为高校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这一形势的改变并理性地对待智能手机造成的影响。

(二)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创建和谐校园

基于新环境的改变,学校也应适时增加自己的信息平台,比如微信、微博的建立,一些科学、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信息,将学生引导在正确的道路上。教师也可以公布自己的公众账号及时解答学生所遇到的学习和生活难题。

(三)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发和智能手机配套的学习软件,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课下使用,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实现交互式学习,使学生成为手机真正的主人,摆脱手机依赖症。

(四)引导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不管手机智能化程度有多高,都无法完全替代现实中的交流。所以作为高校工作者应该多为学生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多举办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交流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见解又能促进其沟通能力的提高。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5

近几十年来,智库在西方国家内政外交政策的制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的影响力尤为显著,它以精准全面的分析研判,与政界广泛深入的联系以及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的重大决策,以致有人将智库视为继立法,行政和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

发展历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任晓按美国智库在不同时期的性质和特点,将其大致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公共政策研究机构起步阶段。时间为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成立的智库大都从事长期性的政策研究,致力于把科学知识运用于研究和解决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当时的智库主要有拉塞尔塞奇基金会、政府研究学会、胡佛研究所和对外关系委员会。

政府合同型智库兴起阶段。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初。在这期间,美国政府开始重视由工程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以及社会学家相结合所产生的综合研究成果,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出现了大批与政府签订研究合同的智库,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成立于1948年的兰德公司。

政治宣传型智库发展阶段。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使得智库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它们向政策制定者推销政治主张,灌输各种思想。这些智库一般都有鲜明的政策、党派和意识形态倾向,力求影响当时的政治或政策。这类智库主要有传统基金会和凯托学会等。

政治家后援型智库发展阶段。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至今。一般由具有政治雄心的人物或其支持者,以及离任后着力进一步推进其政治和意识主张的前总统等人创办。这类智库主要有卡特中心和尼克松和平与自由中心。这些智库关注的是推广其政治主张。

财团和政府的“第三只手”

美国智库一般都强调自己的“非营利性、独立性和无党派”色彩,但这只是最初的情况,现在的情况则要复杂得多。智库一般都由董事会全面负责研究计划、立项以及执行核查,并“保证智库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也只是相对的。智库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定位,或保守,或中性,或激进,这些都为智库的研究先天性地设定了“有色眼镜”。而且,董事会成员的背景和理念也决定着智库发展的方向和研究趋向。一些完全依靠美国政府和军方合同的智库,虽然表面上极力证明自己的“民间独立身份”,但是细察其“捐助榜”,就可知道它在为谁效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向阳认为,美国智库的背后一般大多是一些利益财团,包括近年出现的一些新型科技集团和金融集团。这些财团出于保护经济利益并获得更大收益的需要,通过智库发表调研报告,影响社会舆论,左右政府决策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当然,也有一些财团出于西方及道德传统的原因,资助智库进行一些有利于社会的超前研究。

陈向阳说,由于智库的非官方性质,一些美国高官经常就重大外交政策在智库演讲,一来试探各界反应,二来寻求理论支持。通过演讲还可以制造声势,影响舆论,为推出新的政策铺路。所以,在美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财团、智库和政界三者密不可分。华盛顿的“K街”号称“智库一条街”,美国智库云集于此,天天盯着国会和白宫,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政策分析和研究结果“塞进”国会议员和政府要员的大脑。

社会功能

任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研究员张立平等专家认为,智库在美国的政策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多种作用,但通常是履行以下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

一是探求和产生新的政策思想,并长期坚持和倡导这些思想和理论,以期得到广泛认同,继而被确认为政策或法规。

=是为政府提供全面、专业、具体的政策方案。尤其是在总统就任前后,竭力对新政权施加影响。例如在1980年,美国传统基金会推出长达1093页的《领导人的职责》,这本书一度成为里根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手册,并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是提供和储备人才。一方面,美国智库为政府输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才,使这些学术精英“摇身一变”为决策者;另一方面,智库又为政府换届后的去职官员提供重要栖身之处,这使美国智库积蓄了丰富的人脉资源。智库与政府之间频繁地交流人员,形成了特有的“旋转门”现象。

四是智库还具有教化功能,赋予自身教育社会和公众的责任。美国智库一般的研讨会都对公众开放。这样既可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又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公众接受和认可自己的政策和理论,从而造成有利于这些理念实施的社会民意基础。

最新发展趋势

美国智库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数量非常庞大,而新型智库也在不断涌现。陈向阳认为,美国智库目前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产业化。美国智库已形成了较具规模的政策咨询产业和战略谋划产业,并将此转化为巨大的效益。美国智库都声称是“非营利机构”,但实际上都是营利的,它们主要通过研究报告、委托合同、出版刊物,网络付费,高级会议等形式获利。

研究议题多元化。美国智库议题无所不有,除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外,一些前沿科技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也都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

高度国际化。美国智库的服务对象、研究领域以及对外交流等,都具有高度的国际化特征。比如,布鲁金斯学会每年都会邀请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访问学者和高级参谋进修、交流。

信息化。美国智库非常重视新媒体的发展和运用,利用网络这个平台进行大量信息交流,比如研讨会用视频进行直播,这使很多国家的学者不用出国就可以“参加会议”。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6

【关键词】智库政府决策影响

智库起源于美国,最初是指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人员和文职专家讨论作战计划的保密室。后来泛指一切以政策研究为中心,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为目的、非营利的、独立的研究机构。美国的政治制度催生了美国的非营利智库,使其成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智库对美国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美国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体现了美国智库独特的角色和功能。

美国智库在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的现实可能性

从国家制度层面分析。一是“三权分立”的制度结构为智库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美国“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制度结构导致了权力的分散性、竞争性和决策机制的公开性、多样性。美国实行“两党轮流执政”,总统和国会都由选举产生,总统的每一项重要动议都要获得国会批准,而国会议员需要借助“智囊团”或“政府外脑”的力量为其提供政策咨询,从而掌握政策的主导权和对公众舆论的支配权。二是国家颁布法令为智库提供法律保护。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会颁布相关法令为智库的发展提供法律保护。在美国,决策咨询已列入决策过程的法定程序。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有咨询论证这个环节,政府具体项目的论证和操作也要有相关的咨询报告。把智库的发展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也就赋予其法定身份,明确了决策咨询功能既是它的权利,也是它的义务,有利于提高智库的工作积极性。美国政府不仅为智库发挥重要作用提供法律保护,还在信息和财税等方面提供支持。

从智库自身体制层面分析。美国智库在体制上是不受政府或利益集团控制的独立法人实体。它们标榜不代表任何地区、行业或社会集团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其研究的自主性。美国智库不靠研究成果赚钱,而是通过出版书籍、举办学术会议和承担研究项目获得收入,有的也会获得基金会的赠款或企业和个人的捐款。各种智库都不设股东和股份,没有分红。这相对保证了智库研究成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智库来说,其最大“收益”是其研究成果被政府采纳并转化为实际政策,或者研究人员进入政坛成为政府官员。智库的研究非纯学术性,而是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咨询研究,议政论证的最终目的是影响政府决策。因此,创新的思想、合理化的建议、有效的推销是智库成功的关键。

美国智库向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途径

出版著作、期刊或提出研究报告。这是美国智库影响政府施政纲领的一种传统而重要的渠道。这种方式是以书面的直观形式向政府展现他们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决策服务。美国各大智库都会定期出版发行刊物,发表本智库的最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国家内政、外交等多领域,目的是在学术思潮和社会舆论等方面影响政府决策。此外,智库通过研究报告、快报以及年度报告等形式向外界介绍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报告和快报以篇幅比较简短的政策分析报告的形式,就当前一些重要政策问题和突发事件等发表本智库研究人员的见解,通过相对快捷的方式发表出来,引导公众舆论。

参与国会听证会、组织各种会议和讲座、邀请政府官员和著名学者发表演讲。国会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智库竞相借助国会听证会的平台展现自己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有的智库还设置专门部门与国会保持联络,它们通过提供咨询服务和协助制定议案等途径影响国会的决策。美国各大智库还经常召开各种会议和研讨会,通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政府官员、著名学者、民间代表,甚至外国领袖等不同领域的代表进行研讨,他们可以及时了解政府政策走向和民众意愿,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可借助这些代表把智库的政策理念传递给政府决策者和社会大众。

借助各种大众传媒,引导社会舆论。智库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生产思想并引导社会思潮,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选择。智库借助电视、广播、网络和电影等多种传播方式,就政府关注的问题和国内外重要事件发表评论,提出对策,提高公众的关注度,以期达到宣传主张、制造舆论和影响政府决策的效果。思想倾向上相近的智库与媒体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媒体是传播智库政策主张的载体和推动者;智库为媒体提供大量新颖的思想观点和政策主张。因此,智库要证明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并超越竞争对手,就必须重视对外传播,注重媒体公关以及传播策略。

承担政府委托课题,向政府部门反映自己的政策主张。这是智库与政府之间的一种传统业务关系,同时也是一种合作关系。政府把相关课题和研究项目交给智库来完成,希望发挥智库的集体智慧,对某些现实性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实施方案。专业对口或知名度高的智库更容易获得政府的委托课题。虽然智库的研究项目来自政府委托,但其实际工作并不受政府控制。

通过咨询和发表声明的方式直接影响政府决策。美国法律明文规定政府制定政策时必须有咨询论证的环节,这为智库影响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利条件。智库可以在为政府决策做咨询论证时融入自己的价值理念,向政府表明本机构对此类问题的看法,直接影响政府决策,这是一种简单而直接的作用方式。当国家发生重大或突发事件时,因时间的迫切性和问题的严重性,智库也可直接发表声明,为政府的应对措施提供建议和参考。

向政府机构输送人才。智库的某些精英在成名之后会被吸纳到政府部门任职,由政策分析家晋升为政策决策者。这是智库直接对决策发挥影响的又一种方式,因为这些核心人员进入政府决策机构之后就可以直接作用于政府决策。他们也就成为智库和政府之间的桥梁,既可利用职务之便为所在智库提供更多信息,又可争取到更多的研究项目和课题。同时也可寻找机会直接向政府推介智库的研究成果,增加被政府采纳的机会,使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

美国智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功能表现

生产思想,为政府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智库一方面要帮助政府面对各种复杂的内政外交问题时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为政府提出战略性建议和合理化方案。智库不仅关注国内外的突发事件和热点难点问题,也会从国家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关注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智库不局限于自己的思想主张在短期内被政府采纳,而是着眼于未来,希望这种理念能逐渐深入人心,被决策者接受,最终立法成规。或随着持这种主张的人员进入政府和议会供职,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决策中。

推行“第二轨道”外交,在双边和多边外交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二轨道”外交是介于官方外交(“第一轨道”)和纯民间交流(“第三轨道”)之间的一种特殊渠道。这种外交形式可以发挥智库“影子政府”的角色,在存在冲突和争端的国家或组织之间进行非官方的、非正式的接触和互动,成为解决双边或多边外交事务的新型途径。各国在处理历史遗留和地区敏感问题时往往找不到被各方认同的合理解决途径。全球性问题的增多使各国之间的合作更加频繁,同时也伴随着摩擦增多。在解决外交事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智库可以凭借与官方决策的特殊关系和自身的非官方身份,在美国与冲突方政府之间充当“助推器”,为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参考,对敏感政策和话语进行解释,在政府间谈判受阻或陷入僵局时及时传递信息,最大限度地促进问题的合理解决。

培养人才,为政界输送人才。美国智库汇集了各领域、各行业的专家学者。这些研究人员大都与政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是已从政界退位下来的高官,有的是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有望进入政界发展的社会精英。智库除高薪聘请一些政府要员和知名学者外,也从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毕业生中招聘年轻有为的学生重点培养,并为他们提供向前辈学习和进行实践、历练才干的机会。智库不仅会把优秀的专家人才输送到政府机构任职,也会为在总统大选中下台的官员提供容身之所。智库为政界和学界之间的人才交流搭建了平台。随着政府决策所涉及的领域和层面越来越广,而政府决策部门的力量有限,就越需要依靠智库为其提供人员和智力支持。

制造舆论,引导社会思潮,影响政府决策。每个智库都有其一贯倡导的政策主张和思想,它们借助各种媒介把这些主张和思想传播出去,希望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从而形成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思潮,主流思潮会为政府决策制造一定的氛围,甚至会直接影响政府决策。媒体作为一种媒介,它所报道的是新闻事实和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思潮。因此,它需要借助于有权威的智库的思想观点和研究成果。媒体希望自己推广的思想和主张被公众接受和认同,有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会适当进行“包装”,来扩大或缩小智库的影响,从而推动社会思潮的基本走向。在美国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发展中,智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媒体的相互配合确保了这种作用的发挥,引导或主导了社会主流思潮,为政府决策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7

【关键词】婴幼儿;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指孩子出生日起0~6岁这个阶段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敏感期的发展特点,对孩子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指导和培养,为孩子多远智能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侧重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促进儿童在语言、智力、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综合发展和教育。经学术界对儿童年龄的分界有两种看法,早期教育广义指0~6岁入小学前的教育,而一般儿童在3岁左右进入幼儿园,所以3~6岁对儿童的教育又称为幼儿教育。狭义讲0~3岁为幼儿教育阶段的早期教育(婴儿早期教育)。婴幼儿的生长和健康发育多由家族遗传、环境、营养、疾病等因素影响[1],婴幼儿的体格发育与智力发育是这一时期的关键,所以本文针对婴幼儿早期教育对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为今后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生长发育的进一步研究作第一手研究资料。

1早期教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对于早期教育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国内不同学者的研究有各自的己见,有相关研究表明对体格发育没有远期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而另有相关研究表明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有重要影响。

首先,很多研究者表明[2],婴幼儿的体格发育主要是指孩子的头围、胸围、体重、身长,他们的发育受遗传、环境、疾病、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孩子体格发育与疾病的防御治疗,家长都很重视,并能保证良好的喂养、防治的水平。相关研究证明,选取0~3岁的婴幼儿若干,并分组进行实践观察,对其中一组进行科学、系统的早期教育,结果两组的婴幼儿体质、身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研究者认为孩童的体格发育主要受喂养、营养是否均衡吸收、经济条件、遗传等因素影响,早期教育是否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有重要影响还需要深入研究[3]。

其次,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体格发育不但与遗传、环境、疾病等因素有关,而且与后天的养育有很密切的关系。对婴幼儿早期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技巧喂养、被动体操运动、抚触等,通过学习喂养技巧与营养知识,及时改正错误喂养的的习惯,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搭配与正确的喂养;通过对孩童身体的触摸、对婴幼儿进行被动式的运动,促进其血液循环与帮助其消化,不仅加强婴幼儿的抵抗力、体格发育而且也增进婴幼儿的食欲及睡眠状况,并促进了婴幼儿的肢体感知能力。因此,对婴幼儿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对其体格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进行的时间越久效果会越明显。

2早期教育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人的大脑发育是受外界环境、教育影响的,实践证明对婴幼儿0~3岁进行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社会交往及大动作和细小动作、感知能力、情绪等多方面都具有促进和积极的影响作用。在情感方面,因婴儿时期大多与父母、家人接触,不仅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而且对婴幼儿进行早期的教育对其情感、情绪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促进的作用。在社会化方面,定期给孩童一个与同龄伙伴交流的空间,时常进行亲子交流与游戏活动等,可促进孩童的语言交流能力、运动接触能力、感知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等。研究者并认为3岁以下的孩童应参加社区或其他机构的幼儿系统化早期教育,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的个体,社区或其机构可按照个人的差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早期教育,发现并挖掘孩童的潜在能力,不仅促进孩童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及运动能力等,还可以带动其相关教育体系的发展。早期教育通过亲子游戏、同龄集体游戏等可以促使体弱者或佝偻病等婴幼儿进行体格锻炼,对其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循环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增强其免疫力与抵抗力。

总之,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的智能发育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语言、社会交流、精细运动、感知、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而且还可以增进亲子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湘云,陈荣华.儿童保健学.第4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1:18-39.

[2]陈社菊,陈卫.126例婴幼儿早期教育对智能发育的影响分析.河南医学研究,2009,18(3):251-253.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8

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通信网络得到了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手机的发明,让人们在任何地点和任意时间都可以进行沟通,网络的运用,更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现代通信的发展,造就了“三网融合”的局面,人们只需要一根电缆就可以将把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融合在一起,满足人们多功能的上网、看电视和通信的需要,企业也可以通过手机查到业务上的合作伙伴,并且通过手机看到货物,用来决定是否开展业务,企业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对货物进行跟踪,直到货物安全到达顾客的手中。“三网融合”甚至已经发展到智能交通、智能消防和老年人护理等多个方面。

二、电子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应用

1)电子技术的发展也在影响着城市的交通,交通堵塞是城市交通最为棘手的问题,也常发生驾驶员违法乱纪的行为,威胁着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电子技术在交通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汽车。

2)在道路、机场、港口等重要场所,电子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的GpS定位,有的技术还可以进行自动缴费,在高速公路上不停车就可以进行缴费,自动缴费系统受到大家的喜爱,自动停车系统,减少了排队等候的时间,利用车辆周围的雷达系统,确定周围的是否有障碍物,只要驾驶员控制好车辆的速度车辆会自动进行调整进入泊车位。

3)汽车的智能技术使汽车的驾驶更加的趋于安全、方便,更为重要的是,汽车智能系统可以对违章因素进行提醒,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将会更加完善,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无人驾驶。

三、电子技术在电器方面的应用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家用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洗碗机、空调风扇、到电冰箱、液晶电视等,包括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的娱乐了人们的生活、减轻了家庭的劳动负担,使得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我国对智能家电也是十分有研究的,研究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许多大型家电厂商不断推新技术,例如海尔公司早在1997年就提出对智能家电的研发,此后我国相继建立了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海尔数字家庭工程实验室。

3)目前低碳环保的家用电器风生水起,在家用电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显著地成绩,其中智能系统包括智能厨房、智能门窗和智能保洁系统等,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当我们在办公室工作或者是观光于名胜古迹时,只要我们一声令下,我们的智能家居系统就会帮助我们把卧室打扫的一尘不染,给我们奉上美味佳肴,这些技术都需要电机技术的支持和帮助。

四、电子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1)人类的发展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环境,影响了生态平衡,严重污染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

2)汽车素有“环境杀手”之称,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卓有成效,现在的汽车配件中,电子产品的成分越来越多,它改善了汽车的耗油和排放废弃物的含量,以绿色发动机为依托,能量消耗低,在汽车平稳的行驶时,发动机会平稳的发动,可降低4%的油量消耗,可以说电子技术是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

五、结束语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9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有59%的社交网络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twitter、Facebook和其他社交网络服务,较全球平均水平高12%,远高于欧洲和美国的33%。

尼尔森曾于今年2月对全球56个国家的2.8万互联网用户进行调查。调查发现,亚太地区网民中,智能手机普及率最高,达到44%,高于欧洲的31%和北美的30%。

不过整体来看,亚太地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仍相对较低。市场研究公司Visionmobile的2011年报告显示,亚洲市场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仅为19%,低于美国的63%和欧洲的51%。

以上数据表明,尽管在亚太市场智能手机尚未成为主流,但智能手机用户会更频繁地使用智能手机。实际上,在许多亚洲国家,智能手机用户可能并未购买pC,智能手机是他们的主要上网设备。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在新加坡、印尼、中国、韩国和香港地区,有超过60%的社交网络用户通过移动设备登录社交网站。在这些国家中,智能手机渗透率(智能手机用户占总人口比例)也有很大不同,其中印尼最低,而韩国则超过60%。

尼尔森旗下nmincite董事总经理亚瑟·尤素福(YasirYousuff)表示:“社交媒体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媒体,目前全球3/5的互联网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亚太地区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比全球其他任何地区都更频繁。随着越来越多用户拥有可上网的移动设备,我们认为,跨平台活动和移动社交媒体的使用将出现大幅增长。”

智能交通的影响篇10

摘要:情绪智力的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思维特质,主要表现为在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中产生压力和尴尬时的化解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其整体水平能够侧面反映出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良好人际关系进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针对用人单位而言,选择合适的情绪测量试题,对即将入职或招聘人员进行测试,有利于对员工未来人际关系和工作满意度进行有效预测,进而体现员工未来的工作效能情况。根据以往研究的基础,笔者总结测试设计将在五个因素,十五个子维度上总结设计情绪智力的参考方案,帮助企业对将入职员工进行效能预测和分析。

关键词:情绪智力;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心理测试

一、情绪智力研究成果

情绪智力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初叶,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将人们用于人际关系管理和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的能力定义为社会智力,随后亚历山大又在1935年对提出了非智力因素在人际关系处理中的影响作用。发展到80年代,加德纳关于智力的多元理解和划分明确了情绪智力的维度,及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这两者从自我调节和外部环境影响和处理能力的角度分别对情绪智力进行了表述,同时具备两种智力的人能够理解自身和他人的意图和诉求,通过调节自己和影响他人的方式,实现人际关系良好发展和自身生活环境优化。由此可见,心理学界对于情绪智力的定义和划分并无统一的说法和共识,各个学派百家争鸣,各抒己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论开发了不同的测量工具。皮特艾兹等研究者为了解决研究理论和测量方法各异带来的情绪智力定义混乱问题,总结归纳了各类理论研究观点,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特质情绪智力和能力情绪智力两个方面,并重点研究了特质情绪智力,明确其概念和结构,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可用于实用性研究的测量工具。由于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未入职员工的特质情绪智力进行测试,因此主要借鉴皮特艾兹的理论和成果,根据我国求职特点进行本土化设计,帮助用人单位进行情绪智力测试。这样不仅可以借助较为成熟的测试体系和数据来源,也可以针对我国本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设计。

二、情绪智力心理测试设计原则

1、私密性原则。在心理学测试中,考虑到其测试问题涉及到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以及测试结果外泄可能对个人心理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在测试之前必须告知被测试者测试的情况和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这一事实,让被测试者了解本测试的内容及结果仅在他允许的范围内知晓,测试人员应具有绝对专业性,对测试内容和结果严格保密。

2、预先准备原则。情绪智力测设中选择的不同测试点、测试的实施过程、得分统计和结果分析应严格按照心理学测试要求进行,需要对相关测试人员进行预先培训,并充分了解测试的目的、内容,以便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客观性原则。确保被测试者完成测试的条件尽量相同,减少外界因素对被测试者心态和情绪的影响。对于测试结果的评价也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确定测评的一致性。

4、参考性原则。情绪智力测试结果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应被测试这在情绪智力方面的基本情况,但必然存在一定误差,因此测试结果应尽量作为参考量,配合其他测试,全面了解被测试者的实际情况。

三、设计测试的目的意义、设计思路及双向细目表

(一)测试的目的意义

企业在选择用人之时进行情绪智力测试,重点想要了解的是将入职员工的人际情绪智力情况,特别是在自我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互动中的情绪信息,员工拥有良好的情绪智力是提升工作满意度和工作效能的基础,因此在入职前通过相应测试选择这方面能力较强的员工,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测试设计思路

1、测试题目设计可以依据特质情绪智力成人问卷包括简版(petrides&Furnham,2006;Cooper&petrides,2010),问卷的内容涉及到整体特质情绪智力的四大类影响因素和15个分因子,以自陈式的方式展开,测试问题均以陈述句形式进行,被测试者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测试。

2、测试量表以Likert五点记分法为主,及从根本不符合、多数情况不符合、不能确定、多数情况符合到完全符合五个层级,分别计1、2、3、4、5分,共30题,每个因子两个题目,根据总分情况分为优秀(130分以上)、良好(130-100分)、合格(99-75)和较差(75分以下)。测试者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每个因素进行平均得分统计,分为单项优秀(4分以上)、良好(4-3.5分)、合格(3.5以下-3分)、较差(3分以下)。

(三)双向细目表的设计思路

构成因素为:情感因素、自控因素、交际因素、幸福因素、整体情况。

其中各个构成因素的因子、特征及所占问题数量为:

情感因素――情绪感知,(是否对自己的感受有明确的认知能力,是否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表达和情绪变化),2问;

情绪转移(是否具有换位思考能力和意见采纳能力,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2问;情绪表述(是否能够有效组织语言,保证交流畅通)2问;

关联技能(是否能够成为合格的倾听者和交流者,是否能够通过建立友好关系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是否了解如何在沟通中做出正确回应)2问

自控因素――情绪调控(是否能够控制和调节自身情绪,能否及时发现并消除消极情绪情绪影响,延长积极情绪作用时间,能否保持心理状态稳定)2问;

低冲动性(是否在全面掌握信息和深思熟虑后才做出决定或付诸行动,但又不会仅为过于谨慎而畏首畏尾)2问;

压力调节(是否能通过情绪调节和情绪激励减少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冷静面对压力)2问。

交际因素――情绪调节(是否能够在感知他人情绪的基础上,帮助他人进行有效情绪调节,是否乐于出席社交活动)2问;

决断力(是否能够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是否能够真心对他人给予肯定和赞美,是否希望获得团队领导位置)2问;

社会观念(是否对人际交往和沟通合作具有相当的自信,是够对外界信息和周围人情绪变化具有敏感性和洞察力,是否善于协商和沟通)2问。

幸福因素――特质幸福(能否在多数时候保持幸福和快乐的感觉)2问;

特质乐观(是否具有乐观的心态和处事态度,是否具有迎接风险和挑战的能力)2问;

自信心(是否对自我价值实现具有较高的期望,是否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否对自己有较高的评价)2问;

整体情况――适应性(是否能够较快适应新的事物或环境,是否具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2问;

自我实现(是否对成功具有强烈的企图心和行动力,是否能够处于自我实现需求而努力工作)2问。(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petridesK.V.,Fredericksonn.,&Furnhama.theroleoftraitemotionalintelligenceinacademicperformanceanddevi-antbehavioratschool[J].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2004,36,277-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