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十篇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十篇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4:12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1

一、存量贷款基本情况

2009年7月华坪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全县核实林权使用面积210.83万亩,核发林权使用证19929本(户),为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增加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家六部委2009年下发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170号),为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农行华坪县支行在丽江市率先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随着林权证的颁发,林业产权得到明晰,2010年华坪县农村信用联社也逐步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截至2012年9月30日,全县两家涉农金融机构开共办理林权抵押贷款61笔,累计放贷4816万元。其中:农行华坪支行42笔,累计放贷金额4266万元。贷款余额3020万元,占该行贷款余额3.6%,华坪县农村信用联社19笔,累计放贷金额550万元。贷款余额505万元,占该社贷款余额0.3%,两家涉农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余额3525万元。占全县各项贷款总额的1.14%。

2009~2012年9月全县林权抵押贷款发放情况表万元

二、林权抵押贷款推进缓慢原因分析

2009年底,华坪农行试点性地开办了林权抵押贷贷款业务。随着林权证的颁发,林业产权得到明晰,2010年华坪县农村信用联社也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截至目前,华坪县所办理的林权抵押贷款虽然没有出现任何风险。但是,贷款推进极为缓慢。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是贷款风险评估存在“四难”制约林权抵押贷款的全面正常推进。个别涉农金融机构从审慎管理的原则出发延缓甚至暂停办理该项贷款业务。

(一)抵押品处置难

处置林权抵押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林权流转变现;二是将林木砍伐后出售变现。这两种处置方法实际操作起来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在林权流转方面,虽然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但大部分地区林权改革配套措施尚不完善,林权转让市场机制仍不健全,目前尚未组建专门、统一、规范的林权交易流转平台,林木的交易权和处分权仍受到政策限制,林权流转的规范性和活跃程度较低,不能提供统一标准的符合法律程序的信息、价格以及评估、登记、处置等相关服务。使林权押品有价无市,难以变现。在林权砍伐方面,则面临较多政策性风险:一是采伐限额政策,若实现林权抵押权时,无法取得采伐许可证,将使林权抵押的担保效果落空;二是根据部分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规定,对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取得的宜林荒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未进行绿化的,将由政府予以收回。若以此设立了林权抵押,将会因政府的收回而灭失。

(二)贷后监管难

贷后监管是保证贷款正常使用如期收回的最后环节。林权抵押贷款一旦放出,贷后监管难度较大。一是林抵押贷款涉及抵押林权在交通不变的大山上,由于抵押林地面积较大、分布区域广,增大了实地进行贷后检查的难度,抵押物权属也难以核实,实地检查难度大。二是抵押人在贷款到期之前如有砍伐指标,或确需对抵押的林木进行砍伐、采伐的情况,尽管抵押人做出承诺砍伐或采伐收益优先用于归还贷款,但由于整个砍伐、采伐周期长,有的还要对林木进行深加工后出售,这些不确定因素造成贷后跟踪监控难以到位。同时,还会出现抵押或抵偿的林木被盗伐的情况。三是抵押价值变动大,林权价值的重要决定因素是林木,因其受到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较大,抵押物价值在抵押期间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三)评估登记难

一是林木评估市场不完善。林权及林木市场价格波动很大,确定抵押物的价值存在困难,目前县内尚未建立成熟的评估指标体系。如按照《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金额在30万元(含)以内的林权抵押贷款,原则上应该由信用社邀请林业部门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进行评,由于县林业局并没有专门资质的评估专家,评估小组成员暂未落实。当前暂由县林改部门进行评估,没有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仅有一张评估表,没有相关的经办人员签字和单位盖章,操作不规范,估值随意性较大。二是评估及抵押登记收费较高。华坪县没有成立专门的林权抵押评估登记部门,林权抵押评估、登记手续交给县林改办对外办理,林改办又委托具有森林资源评估资格的云南帮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进行评估,评估费按评估金额的8‰~22.45‰一次性收取。收费较高,客观上增加了贷款人的融资成本,对业务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三是抵押物重估欠规范。据调查,贷款行、社均尚未培养出林权评估专业人才,对林权价值的重估缺乏专业技能和科学的测算方法,对抵押物林产的蕴藏量、价值测算具体方法不成熟。难以做到精细、准确,现实中低值高估,高值低估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影响对抵押物价值的判断。四是缺乏评估监管机制。由于资金、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等原因,县内评估机构尚未筹建,更谈不上评估监督机制,林权评估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

(四)林业贷款保险难

森林资源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一旦发生火灾、虫害,容易连锁反应造成毁灭性损失,因此是否办理林业保险对保障林权抵押权人利益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而言,全国林业保险还处于萌芽状态,许多保险公司未涉足该领域,县级保险公司对林权保险几乎是空白,保险公司与林权抵押贷款配套的森林保险业务并没有及时的开展起来,林权抵押贷款保险办理难。这也成为影响林权抵押贷款风险防控因素之一。

另外,以下三个因素也限制林权抵押贷款的正常开展。一是在贷款规模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对发展林权抵押贷款不热心,农村信用社不积极扩大规模,工行、建行、邮储银行未开办此项贷款。二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够有力。一方面林权抵押贷款按照涉农贷款增量进行奖励,奖励资金进入财务大账被上级行收走,基层金融机构缺乏积极性。一方面按照人行与县林业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尽管将县辖金融机构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情况纳入年度金融机构综合评价进行考核通报,但是缺乏具体处罚措施。三是2012年5月农总行出台的林权抵押贷款最新文件规定,对公司类林权抵押贷款一律上报省农行审查后报农总行三农部审批,对切实需要开办的个人林权抵押贷款的,报二级分行集中审查、审批。农行信贷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的准入实行了较严格的管理,林权抵押贷款的审批权限上收,其申报、审查、审批流程跨度较长,环节较多。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受到了限制。从2012年6月份开始,农行华坪县支行已暂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

三、对策与建议

林业是我国一项重要基础产业,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是金融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拓宽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稳妥地推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提出下面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完善林权抵押贷款评估机制

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林权抵押评估登记的机构设置,明确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职责和资质,规范评估登记的收费标准,降低抵押登记收费,通过降低“收费门槛”,理顺登记流程,促进林权抵押贷款这项业务的正常化开展。二是进一步加强林权抵押调查评估人才培养,探索建立涉农金融机构内部专业评估机制,强调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对一定额度内的林权抵押贷款简化评估手续。

(二)健全完善林业保险补偿机制

在当地保险机构暂未办理与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相配套的森林保险业务情况下,建议由省级涉农金融机构牵头加强与保险公司、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沟通和协商,积极创建森林保险机制,尽快落实并建立起地方性的森林保险基金,为县域保险机构开办森林保险业务奠定基础。二是涉及林权抵押贷款金融机构切实加强与地方保险公司合作,引入其他保险补偿机制,如签署保险业务合作协议,为林权抵押贷款人开办“安贷宝”、“国泰小额贷款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险业务,防止借款人出现意外形成新的贷款风险,从而降低林权抵押贷款风险。

(三)健全工作促进奖励机制

一是林权抵押贷款合同履行期间,未经放贷金融机构同意,地方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不得批准贷款人对抵押林木进行采伐,不得为其办理林权的过户转让手续和其他抵押登记,当贷款出现风险需处置林木时,优先安排采伐指标。二是地方政府部门针对林业贷款服务工作可适当出台奖励措施和政策,对林权抵押贷款发展较快,风险控制较好的经办行给予相应的奖励资金或配套的业务费用。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林权抵押贷款这项业务,切实帮助当地农户缓解抵押物缺乏所形成的贷款融资难的问题。

(四)制定差异化的贷款管理机制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2

1.农村信用社:一是针对涉林贷款专门推出了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品种,明确林权抵押贷款的投放对象、适用范围及操作流程,为林业发展提供制度便利。二是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负责贷款的受理、调查、发放、贷后检查等工作;提高服务效率,推出限时办结制,在符合信贷政策、资料齐全的前提下,每笔贷款在同意受理并完成贷前调查后,限时审查,限时审批;加强业务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三是创新担保方式。为最大限度地满足涉林客户的贷款需求,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担保方式,除林权抵押贷款外,还推出了土地使用权抵押、保证担保、票据融资、复合型贷款等信贷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情况客户的融资需求。四是加强管理。林权抵押贷款的申请、审查、审批均有严格要求,评估登记机构必须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格,出具评估报告,并按要求到林业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林权证及相关手续交信用社保管。五是签订保险。为防止各种灾害导致涉林贷款损失,要求抵押人对抵押林木办理保险,同时要求林权所有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林权所有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林权保险条款中应约定“该宗林权设作抵押时,保险赔偿由贷款人优先受偿”,并要求被保险人签订《被保险人声明书》。

2.农业发展银行:一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处在发展之初、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弱、获取资金支持相对困难的涉林企业,坚持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信贷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组织贷款调查上报。二是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审贷机制,每周定期召开贷审会,需向省分行报批的随时报送,进一步提高了办贷效率。实施授信管理,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客户信额度,有效防控信贷风险。三是提高续贷效率。对续贷工作,该行提前做好调查,对确定续贷的客户,在贷款到期前完成审批手续,只要归还到期贷款、落实贷款条件的,就及时发放新贷款。

简化审批材料,对老客户的贷款调查审批,能简化的尽量简化,不重复索要。合理确定还款方式和期限,涉林企业短期贷款尽量采取整贷零偿、零贷零偿的方式,避免贷款集中到期影响企业经营或造成贷款逾期。对涉林小企业贷款实行限额管理,根据企业实收资本和所能提供的企业及法人代表的有效担保情况核定最高信用限额,并结合客户的具体经营特点及资金周转频率,在核定的最高限额内,科学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投放进度。

二、金融支持林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1:2009年,大城县农村信用联社与该县林业局联合制定实施了《大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由县林业局支持林权证抵押贷款,并共同规定了林权抵押贷款操作流程。截至2012年4月,大城县农村信用联社累计发放林权证抵押贷款4笔,金额1064万元,打破了长期以来林业生产者担保难、贷款难的局面,对进一步拓宽林业生产者融资渠道、帮助林农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效益看,一是改善了林业生态,林权抵押贷款使当地2.1万亩森林资源转化为1064万元的生产资金,较好地满足了林农发展林业生产的资金需求,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二是改善了金融生态,积极探索金融扶持林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新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域融资担保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改善县域金融生态。

从经济效益看,一是促进了林业增收。林农、林企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获得发展林业生产和扩大林企规模的资金,促进林业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部分林地价值已从每亩几百元上升到千元以上,林企增效、林农增收预期明显提高。二是改善了农村信用联社的经营效益。从社会效益看,一是树立了政府形象。林权抵押贷款“资源变资金”的良好示范效应,使林农看到了集体林权改革带来的实惠,彻底扭转了“有无林权证一个样”的传统观念,加快了集体林权改革进度,使国家产业政策得到贯彻实施,提高了政府威望。二是维护了金融稳定。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地缓解了林业生产资金供求矛盾,抑制了民间高利贷的产生,促进了金融稳定。典型案例2:为将林业金融服务落到实处、做出成效,人民银行霸州市支行积极主动与当地林业主管部位和霸州市联社沟通联系,根据林业部门掌握的信息,筛选出在当地有一定规模和实力、有较好信誉的林业种养殖企业及林农进行资金支持。在三方共同努力下,霸州市农村信用联社对河北曹氏生物质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发放了500万元的林权抵押贷款,受到企业欢迎。

该企业是霸州市规模较大的木材加工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资产总额3500万元,与国内多家知名家具企业有业务关系。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占用资金也越来越多,企业周转资金出现了一定困难,为此,该企业向霸州市农村信用联社提出了500万元贷款申请。经过考察,霸州市农村信用联社认为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备到期偿债能力,但由于该公司土地是租用的不能作为抵押物,在林业部门的信息中得知该公司法人代表名下有654亩林权,为此,霸州市农村信用联社积极与人民银行霸州市支行联系林权抵押贷款相关政策,认为654亩林权可以作为抵押物来发放贷款。经河北大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654亩林权价值1243.23万元,同时企业法人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办理了林木火灾保险,保险金额600万元。通过林权抵押,该公司顺利获得500万元贷款支持,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三、金融支持林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支持力度小,相关金融产品相对匮乏林木生长周期通常较长,一般用材林需20年以上,但银行贷款期限较短,两者难以匹配。据调查,辖内1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只有4家银行发放了涉林贷款,占比31%,其中只有农村信用社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尚未得到大范围应用,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等信贷产品尚未得到开发。

(二)抵押林权变现难,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一是目前林业管理部门对林木采伐严格实行限额管理和指标分配,且采伐限额和指标不够透明。如所抵押林木超过当地采伐限额,金融机构无权处置,致使抵押物无法变现。二是林权交易平台不健全,银行难以通过林权交易变现抵押物。林权交易平台主要含林权交易市场和森林资源收储市场两种形式,前者用于林权转让,后者专门用于抵押林权的拍卖处置。目前,廊坊市尚无林权交易平台,林权流转机制不健全,涉林贷款一旦不能按时偿还,银行将面临抵押物难以处置的问题。

(三)抵押品评估机构不健全,抬高林业融资成本林木资源分布广,林木种类、树龄、蓄积量情况复杂且不断变化,银行进行抵押品评估需借助外部机构。目前,一是廊坊市暂无评估机构,异地评估成本高,根据现行有关规定,林业评估费用一般按评估标的额的3%~6%收取。二是林业评估机构多由林业管理部门兼任,外部缺乏竞争,内部缺乏固定的评估标准和流程,评估结果易受其他因素干扰。三是部分评估机构向林企、林农收费较高,抬高林业融资成本。

(四)林业保险发展缓慢,保险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林业保险可分担银行风险,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目前林业保险发展缓慢,部分地区完全依赖商业保险。一是险种少,除火灾外,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无对应险种,一旦发生保险范围之外的自然灾害,林企、林农经济损失较大,影响贷款偿还。二是林业保险覆盖面窄、赔付低、收费高,分散风险的功能弱化。

四、做好林业金融服务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创新,积极探索林业贷款担保模式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大力推广应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二是推动金融机构积极创新林业信贷产品,开发林农小额信用贷款,林农联保、互保等信用共同体贷款品种,解决仅凭林权担保而保障不足的问题,有效降低涉林贷款风险,提高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的积极性。

(二)完善林权转让体系和林木采伐管理,提高林业资产变现效率一是建立林权交易市场和森林资源收储市场,发挥林权登记、评估、转让等功能,实现林业资产和资本的有序流动,确保抵押林权可及时流通变现。在做好林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林业主管部门作用,建议林业部门建立林权信息电子档案,及时向银行提供林权登记、抵押、变更、注销、采伐证发放等信息,同时,及时公示辖内林木采伐指标和限额情况,便于银行判断林权变现能力。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3

(一)被兼并企业的账务处理一是被兼并企业评估后的会计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该项资产评估事项属于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在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应按如下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1)被兼并企业应按批准评估备案的资产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备案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2)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照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二是被兼并企业结束时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结束旧账时,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仍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也可以结束旧账,另立新账。企业无论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还是另立新账,均应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全部转入实收资本。

(二)兼并方企业的会计处理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按照各项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照成交价值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商誉”科目,按照确认的各项负债数额,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照确定的成交价值,贷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企业支付价款时,借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的,应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二是兼并企业仍保留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企业有偿兼并其他企业,作为长期投资处理,按支付的价款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目。在年终进行财务核算时,兼并企业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应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长期投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企业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资产的,按划转的净资产,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二、企业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企业只有以实物资产对外投资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在评估结果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或备案并投资成功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要按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间进行股权重组或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应按非货币易的原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并按规定的期限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首先应当扣除按规定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企业处置该项投资时,原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金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待企业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时,已实现的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的金额,可用转增资本(或股本)。企业以现金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投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也比照上述原则处理。

三、企业改制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企业改制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有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评估,评估发生的增减值报经有关主管部门立项确认。企业会计人员在接到评估确认通知后,应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根据财税字[1997]第7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内资企业股份制改造,1997年7月1日以后,评估增值不折成股份,扣除未来所得税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增值准备,按税法规定须缴纳所得税。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按照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也可以按照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按照评估调账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资产评估增值部分不折成股份,并按税法规定在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需要征税,在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时,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科目。公司按规定于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等时,或按规定的期限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应交的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资产评估净增值准备,因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应将该“资本公积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待评估资产增值价值实现后,该转入的“其他资本公积”方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股本,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贷记“股本”科目。对于资产评估增值如何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从理论上讲,应当在各项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费用时分别项目处理。但由于在股份制改组时,资产评估是将资产增值和减值相抵后的净额计入资本公积的,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一一对应,可考虑按照税法规定采用综合调整办法,即对资产评估增值额不分资产项目,均额在以后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每一项目的实际增减值情况逐项调整。

按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折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司只按照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部分计入成本费用的,则评估增值部分不需要计算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公司应将评估增值部分全部计入资本公积。在计提折旧时,公司应按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按评估增值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折旧与按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之间的差额,或按规定的期限(不超过10年)平均转销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二)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对于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冲减资本公积,另一种是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这两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应区别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

四、因清产核资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清产核资试点企业有关会计处理规定》[(93)财会字80号]文件规定:企业主要固定资产价值重估后,经过验收核实,应相应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重估后如为增值,按固定资产原值增值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固定资产净值的增加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清产核资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会计上不确认收益,评估增值的部分可计提折旧。

此外还有向银行贷款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按财会二字[1995]25号文件规定,资产重估增值只有在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况下,才能调整被重估资产账面价值。企业因向银行贷款,由贷款银行指定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进行资产重估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只能作为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的依据,不属于法定重估业务,企业不得自行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参考文献: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4

今年年初,在某大学工作的小王老师和未婚妻看中了一套150万元的次新房,希望作为他们的婚房。按照小王老师的打算,支付三成的首付后,两人可以申请105万元的公积金贷款和商业住房贷款。手头上还留有20万元的资金,进行装修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小王老师找到贷款银行后才发现,自己的购房预算制订得过于紧张了。由于购买的是二手房,银行在审核贷款额度时是依据评估价格来确定,而不是实际成交价格。如小王老师的这套房产,评估出来的价格在140万元。同时,小王老师希望申请到七折的优惠利率,但由于所购住房的面积大于90平方米,以及银行为小王老师所评定的客户等级,银行至多可以给小王95万元贷款额度。

“如果减少首付款,那么银行可能就要提高贷款利率。”经过考虑,小王老师决定用装修款补上贷款额度的不足,但是自己的装修计划就可能受到影响了,装修款的缺口又该如何弥补呢?

小王老师的考虑是能不能找到一些申请手续相对简单,同时利率和手续费成本不高的方式,获得一笔10万元左右的装修贷款。

公积金装修贷款

公积金装修贷款是上海公积金中心比较有特色的业务之一,又称大装修贷款,符合条件的公积金缴存人可以申请到最高额度为30万元的公积金装修贷款,同时贷款利率按照公积金贷款利率来计算。因此,对于希望筹措装修款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公积金装修贷款还有一个优势在于贷款年限较长,最长可以达到15年,比起其他的装修贷款品种来说,更能够降低贷款人的还贷负担。

但是,公积金装修贷款的申请条件限制比较多。理论上,公积金装修贷款的最高额度可以达到30万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目前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实施办法,公积金装修贷款的可贷额度不仅由缴存人账户上的余额来决定――住房公积金存储余额之和的40倍,补充公积金余额之和的20倍;最重要的是,公积金装修贷款一般不得超过每平方米1000元的装修标准,以一套120平方米的住宅举例,最高可获批的公积金装修贷款额度为12万元。

但是,像小王老师这样的贷款人,如果在购房时已经申请了商业住房贷款、公积金住房贷款,那么再申请公积金装修贷款就属于“2+1”贷款,对于一手房的购买者来说,“2+1”贷款的比例不得超过房屋评估价值的80%,而二手房的购买者则“2+1”贷款的比例不得超过房屋评估价值的70%。如果在办理住房贷款时,已经申请了较高的贷款额度,那么可能就无法再进行公积金装修贷款的申请了。

申请公积金装修贷款的手续也比较复杂,一般需要有担保公司的担保,方可进行申请,同时也需要支出一笔不低的担保费用。受限于每平方米1000元的最高贷款标准,这笔担保费占总贷款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信用卡家装贷款

商业银行所发放的商业装修贷款份额很小,而一些信用卡中心则是看上了这一市场,以信用卡作为载体,并通过与家装商户合作的方式办理家装贷款业务。信用卡家装贷款的额度也较高,最高可达到20万元。因此,在审核与发放时与一般的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建行龙卡的“龙卡家装分期付”是龙卡信用卡的一项特色业务。通过与全国范围内多个家装商户的合作进行放款,最高额度可以达到20万元。“龙卡家装分期付”是在各个家装商户的门店进行申请,根据不同贷款人的情况,可以提交不同的资料,如未持有房产证的情况下,贷款人需要提交的资料有房屋销售(预售)合同、银行贷款合同(贷款买房情况下)、全款付款发票、身份证、工作证明、合作商户出具的上门测量设计费发票或定金收据;已经持有房产证的,则凭房产证、身份证、工作证明、设计费发票或是定金收据进行申请。接到银行的审批通知后,贷款人与所选择的商户签订装修合同;银行放款后,在商户专设的poS机上刷取建行龙卡即可完成支付。目前“龙卡家装分期付”业务的总分期额度为2万~20万元,这一额度一方面与装修合同的金额相关,更重要的是贷款人的资信状况。而分期付的期限为6期(月)、12期(月)、24期(月)三种。

对于选择家装分期付的客户来说,手续费是最主要的一项成本。记者了解到,不同的家装商户,对于手续费制订的比例是不相同的。以上海为例,在好美家系列门店进行这一业务的申请,6个月、12个月、24个月分期所需要支付的手续费比例分别为0、2.5%和7%。值得一提的是,这笔手续费为一次性收取,在分期支付的第一期账单中就必须进行支付。如果以贷款5万元为例,除6个月分期为免息外,12个月分期总共需要支付的手续费为1250元,24个月分期则需要支付的手续费为3500元。同时,装修款项会分期到各期账单中,进行支付。

建行介绍说,这一装修贷款额度与信用卡的额度相独立,因此不会影响到龙卡信用卡的使用。如果贷款人没有建行信用卡,对于无卡优质客户,还可在各家家装商户门店即办卡即申请。

招行信用卡中心所推出的“家装易”业务,进入这一市场的时间较早。两款产品比较之下,从申请的流程上看基本相似,都可在指定的家装商户进行办理,但在家装贷款的额度和费用、分期上,招行的“家装易”产品更加细化。以最早与招行开展合作的百安居为例,“家装易”贷款可以分为大额分期付款和普通分期付款两种,其中大额分期付款的额度为1万~10万元,普通分期付款的额度为0.5万~5万元。其中大额分期付款的手续较为复杂,需要贷款人提供身份证明、家装合同等等,分期期限为12期和24期两种,使用的分期费用分别为4%和8.5%。但是“家装易”大额分期付款最大的一个特色在于可提供6个月的延期还款业务,即分期还款可在消费6个月后开始偿还,同时不再额外收取手续费。6个月的延期还款时间,对于刚刚购房、装修的贷款人来说,还是可以起到一些缓解压力的作用。

但是如果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比较,招行的“家装易”较建行的“龙卡家装分期付”来说,分期费用水平较高。如以好美家为例,“家装易”中12个月+6个月延期,共需要的手续费为分期总金额的3.5%、“龙卡家装分期付”为2.5%;“家装易”24个月+6个月延期手续费为8%,“龙卡家装分期付”为7%。对于不需要使用延期还款的贷款人来说,建行这一业务成本更低。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5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控制额度防范

当前,我国公办高校大规模贷款的风险已日益凸显,关于公办高校贷款风险的讨论也一浪高过一浪。这对高校大规模盲目贷款起到了一定的遏制及警示作用,但此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舆论的大肆渲染,使人们看到了大规模举债的危害却忽略了适度贷款对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二是影响了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的态度,导致高校很难从银行获得合理贷款,从而制约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贷款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贷款规模过大就会产生风险,不积极拓展渠道融资又会制约教育的发展。

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贷款风险就全盘否认适度贷款的积极作用,那无异于“因噎废食”。笔者认为,要利用贷款为高校教育事业发挥积极作用,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即贷款要适度。

1我国公办高校贷款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高校发展的实际状况,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在发展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均积极拓展筹资渠道,以解决扩大办学规模带来的经费短缺问题,其中一个主要渠道就是银行贷款。适度贷款对高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贷款增长幅度和速度过大过快,则会使学校陷入财务危机,影响学校的日常运作与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高校热衷于圈地和参与大学城建设,向银行大量举债,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到20余亿,贷款规模大大超出学校自身偿债能力,出现了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归还、借新债还旧债、资金周转困难甚至不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等情况。高校贷款风险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2高校大规模贷款的原因

2.1财政拨款不足

在财政拨款及其它融资不够的情况下,高校寻求银行贷款以解决教育经费不足问题。

2.2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

为了能顺利通过教育部5年一轮的高等学校教学评估,赢得国家在资金上的扶持和扩招时得到政策倾斜,被评高校多采取向银行贷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以求达到评估要求。

2.3政府与金融机构互动的结果

由于受《担保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的限制,多数金融机构不敢直接向地方高校放贷,政府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于是与金融机构互动,帮助协调与担保,从而使高校获得巨额贷款。

2.4金融机构趋利避害的自我选择

高校扩招后,金融机构看到为高校提供贷款既有经营收益,又有社会效益,从而对高校在贷款额度、利率、材料的准备与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均给予了极大的优惠和便利。

3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

3.1高校所有者缺位导致随意贷款

公立高校财产的公有性质决定其所有权属于国家,而事实上由于国家是虚拟参与方而非实际参与方,决定贷款的运作及管理者事实上并不需要承担偿还贷款的风险,这种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性很容易导致管理者还贷责任意识淡薄,搞政绩工程而随意贷款。

3.2对贷款缺乏科学论证

一些高校在对贷款项目进行论证时,只凭主观分析或少数人的意见而盲目举债,缺乏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论证。

3.3贷款管理不严和使用效率低

许多高校在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缺乏科学性,资金使用不当或效率太低,造成严重的资金流失或浪费。

3.4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

许多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未设立贷款资金的专项审计组织,资金使用过程中未建立全程定期审计制度,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

4控制贷款额度,防范贷款风险

高校如何规避风险,合理利用贷款资金促进学校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把握一个“度”,即贷款要“适度”。而如何才能达到“适度”呢?笔者试从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两方面对“适度贷款”问题进行探讨。

4.1宏观控制

是根据“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对高校贷款额度进行测算,以贷款风险指数0.6作为上限,从宏观上控制贷款风险。

2004年7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财(2004)18号],该文制定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从宏观上进行了控制和管理:(1)凡贷款风险指数大于0.6的高校,新增贷款实行审批制度;(2)凡贷款风险指数小于0.6而大于0.4的高校,新增贷款实行备案制度;(3)凡贷款风险指数小于等于0.4的高校,新增贷款可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办理。这从宏观上控制了高校贷款风险。

4.2微观控制

即具体化测算控制。是运用“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来测算适度贷款的具体规模和还贷能力,以测算出的具体数值和指标为参照,有效控制贷款风险。

“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为高校贷款风险防范提供了宏观的量化指引,但缺乏具体化的约束手段和测算方法。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如:雄筱燕等提出了基于费歇尔多元判别分析的高校财务风险评判模型;祝红霞提出了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黄祥林建立的高校恰当举债的数学模型等等。本文采用祝红霞提出的“预计现金流量测算法”来测算适度贷款的具体规模和还贷能力,以提供较详细的量化参考。其方法为:第一,根据学校的长期规划确定未来在校学生人数,按照建设部、国家计委和教育部199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规定和教育部关于本科评估对师生比、图书、教学设备等方面的要求,测算出学校达标所应达到的最低硬件条件指标,并计算出未来各年学校达到该指标要求所需的资金数额;第二,根据各年计划在校生规模预测学校的资金来源;第三,测算出每年资金注入量与流出量,以确定每年需要的贷款总额和可以偿还贷款的数额;第四,计算出学校需要贷款总额和建设期后每年可以偿还贷款金额和还款年限,从而可以分析出学校贷款的偿还能力和风险情况;第五,在学校能够承担的负债范围之内安排学校的建设项目和贷款数额。通过此方法将各指标具体化,提供给高校决策者较详细的参考数据,从而使贷款趋于适度,降低贷款风险。

5结语

控制贷款额度,从源头上降低了贷款风险,但在贷款资金的使用、流动过程中,还需加强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完善贷款资金的内部核算和监控体系,确保贷款资金的使用与贷款项目及相关预算相一致,使贷款资金确实用于解决制约学校当前和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促进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n].教财[2004]18号.

[2]祝红霞.论高校贷款的风险问题[J].事业财会,2003.

[3]雄筱燕等.基于费歇尔多元判别分析的高校财务风险评判模型研究[n].江苏省会计学会年会交流论文,2004.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6

(1.云南省会泽县林业局,会泽654200;2.云南森林自然中心,昆明650224)

摘要:林权抵押贷款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以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是解决林农贷款担保难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重要举措,对增加劳动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和林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将推动农村抵押担保方式创新,盘活森林资源,使农民手中的森林资源资产变为活的资金,激发农户和社会各方面投入林业的积极性,促进林业投资多元化。但由于林业的特殊性,林权抵押贷款与普通的贷款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不断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充分发挥林权抵押贷款这一金融杠杆的作用,实现林农和金融系统的双赢,促进会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会泽县;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的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316.2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1-07

作者简介:杨春花(1973-),女,云南省会泽县人,工程师。

通讯作者:金钱荣(1972-),男(彝族),云南省楚雄州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1林权抵押贷款的涵义及会泽县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

1.1林权、林权抵押及林权抵押贷款的概念

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林权抵押是指林权权利人不转移林权的占有,而将其依法有权处分的林权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林权抵押的林权是指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地的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本人或第三人依法有权处分的林权作为抵押物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借款的行为。

1.2可抵押林权的范围

《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规定,可抵押的森林资产包括:①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②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③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④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森林或林木资产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须同时抵押,但不得改变林地的用途。

1.3不得抵押的林权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规定,下列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不得抵押:①生态公益林;②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③未经依法办理林权登记而取得林权证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农村居民在其宅基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除外);④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⑤特种用途林中的母树林、实验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⑥以家庭承包形式取得的集体林地使用权;⑦国家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2会泽县林权抵押贷款开展情况

2.1抵押贷款开展的时间及办理程序

2012年12月26日,会泽县启动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其程序为:农户申请林业站推荐信用社资格审核资产评估签订贷款合同林业局抵押登记信用社发放贷款。

2.2抵押贷款开展的政策依据

根据《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管理办法》、《云南省农村信用法人客户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及《云南省林业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林业局和县农村信用社根据相关规定,于2013年6月联合制定了《会泽县林业局会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管理实施细则》及《会泽县林业局会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法人客户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实施细则》。细则规定了抵押贷款的程序、办理条件、贴息范围、贴息资金的使用及管理等。

2.3林权评估及抵押率

会泽县小额林权抵押贷款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由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组织2名以上评估咨询员实地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根据评估价值,抵押率为40%~60%。

2.4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的规模及贴息资金发放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只有宝盈街道、大井镇、者海镇及雨碌4个乡(镇、街道)启动林权抵押贷款,共实现林权抵押贷款30笔,贷款金额329万元,余额314万元,抵押林地37宗,抵押面积151.22hm2,全部为林权抵押贷款小额项目,贷款农户30户,户均最高贷款额为20万元,最低为5万元,贷款全部用于木本油料经济林(核桃)营造。已发放2013年度12户农户林权抵押贷款中央及省级财政贴息资金3.75万元(贷款金额75万元),同时,完成了2014年度林权抵押贷款中央及省级财政贴息资金的申报工作。

3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问题

3.1商品林比重不大,户均林地面积少

会泽县森林总面积为34.77万hm2,公益林面积18.01万hm2,商品林面积16.76万hm2,商品林比重仅占48%。全县有25.9万户94.22万人,其中,有农户22.98万户,农业人口87万人,户均占有林地面积1.51hm2,人均占有林地面积0.40hm2,户均占有商品林地面积0.73hm2,人均占有商品林地面积0.19hm2。户均占有商品林面积少,林权抵押贷款的规模受严重制约。

3.2基层林业站服务不到位,抵押贷款工作推进慢

由于不是指令性的抵押贷款指标任务,有的林业站主观上不积极,对辖区的林权抵押贷款服务工作不到位,存在不想推进抵押贷款工作的思想,认为要负责衔接评估、落实项目造林地块小班图,还要负责抵押物落实及监管,这些工作没有工作经费,所以不去主动推进这项工作,导致部分想贷款的农户贷不到款。

3.3开展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单一,银行顾虑多

3.3.1开展抵押贷款的银行仅一家

会泽县金融机构只有农村信用社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农业银行有意开展这项业务,但信贷网络没有普及到乡(镇、街道),而且只能对法人贷款,对农户个人不能开展贷款。

3.3.2银行的顾虑多

由于森林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性产业,且林地一般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给金融机构贷前调查、贷后检查工作带来较大的管理困难。其主要顾虑是:一是森林资源一般位于远离城市的乡镇山区,并且面积大、分布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存在乱砍滥伐隐患。二是森林资产是“活”的自然资源,在其生长过程中也会发生生病、虫害等风险,导致抵押物价值减少。三是森林火灾、重大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而一旦抵押的森林资产发生火灾或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可能造成抵押物部分或全部灭失。

3.4贷款期限短,利率偏高

3.4.1贷款期限短

林权抵押贷款主要用于林业的扩大再生产,然而,林木的生产周期较长,一般成材需要7~8a以上。会泽县抵押贷款期限最长为3a,最短为2a,与贷款期限不匹配,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给林农偿还贷款带来了困难,也打击了许多林农贷款造林的积极性。

3.4.2利率偏高

《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作了明确规定:“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对小额信用贷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原则上不超过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但会泽县执行的林抵押小额贷款的利率最低为月息7.83‰,最高为月息9.75‰,跟信用社现行利率一样,没有执行上述规定,贷款林农未享受林权抵押贷款优惠利率的政策,贷款林农负担的利率高。

3.5贷款资格审查附加条件多

信用社在贷款人的资格审查上要求较高,主要考虑贷款人的收入、房产及车辆等可以变更的资产,森林资源资产反而是其次,造成真正想贷款投资发展林业的不富裕的农户得不到贷款支持。

3.6抵押范围较小,业务品种单一

3.6.1抵押范围较小

由于抵押贷款业务处于起步阶段,银行为避免出现贷款风险,在抵押物选择上偏于保守。目前,只限于抵押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林中的近、成熟林,对中、幼林或荒山来说直接不抵押,而大多数林农拥有的是荒山或待开发培育的幼林地、疏林地,难于获得贷款支持。

3.6.2业务品种单一

目前为止,会泽县只启动了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30万元以下),林业贷款、林权抵押大额贷款等项目都未启动,贷款品种单一。

3.7扶持政策与贷款用途存在矛盾

《云南省林业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小额林权抵押贷款都属于财政贴息对象,而近年来,省、市下发的文件规定必须是农户和林业职工个人从事的营造林、林下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贷款项目才可以享受财政贴息优惠。贷款用于其他方面的,不能享受财政贴息,导致大部分林农承受不了利息负担,不想贷款,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农户贷款积极性,限制了贷款规模。

3.8贷款需求和林权所有存在矛盾

通过两年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的情况看,普遍现象是有森林资产的不需要贷款,需要贷款发展林业的又没有森林资产作抵押,高海拔地段的农户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用途又不适用于发展林业,低海拔地段要发展经济林又没有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会泽县境内林地大多处在高海拔地段,会泽县近年来营造林项目主要是木本油料经济林核桃种植项目,核桃主要海拔1600~2200m的地段种植,这一矛盾相当突出。

4林权抵押贷款的对策

4.1鼓励流转商品林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及使用权

会泽县目前已启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业务,建议政府针对户均占有林地少的问题,出台相关文件,鼓励有经营能力的大户、企业、公司流转商品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及使用权,扩大经营林地面积,推行流转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规模化发展林业,提高林地利用率。

4.2把抵押贷款的任务分解到各乡(镇、街道)

从两年开展抵押贷款的情况看,银行、基层林业站都存在不积极的态度,建议省、市、县从上到下结合各县实际以指令性计划任务把林权抵押贷款的任务层层分解,把任务落实到最基层,扩大抵押贷款规模,让林农真正得到实惠。

4.3成立林地收储中心,打消银行顾虑

由政府出面,成立林地收储中心和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担保基金,健全林权抵押贷款机制,开展林地资源(资产)贷款担保。有效化解金融机构为林农贷款的风险,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4.4创新林业经营机制,扩大信贷品种

引导、鼓励林农结成经营利益共同体。积极创建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林农自愿的基础上,以林权为核心,以资金、劳务和亲情、友情为纽带,通过林地、林木、技术等折价入股,培育家庭联合经营、委托经营、合作经营、股份经营,引导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林业专业合作经营模式,提高林农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林业经营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积极为林农提供小额贷款服务,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和发展林业产业、森林旅游等。

4.5加快经济林(果)证的核权发证工作

据2014年林业局组织技术员到各乡(镇、街道)核查落实,会泽县目前保存有核桃面积6.14万hm2,挂果面积1.62万hm2,到2015年底实现保存面积6.67万hm2的任务。利用经济林面积大的优势,借鉴其他县经济林(果)确权发证及经济林(果)证抵押贷款的经验,结合会泽县实际,认真做好经济林(果)证的确权发证工作,逐步实现经济林(果)证抵押贷款,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

4.6努力增加林业投入,解决配套改革工作经费

林权抵押贷款属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措施之一,其中的工作涉及林权核实,林权评估、林权变更、林权证纠正、林权证补发等,需省、市三级财政加大对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为巩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落实专项资金,解决工作经费。

4.7建议政府、银行、信贷部门、林业部门建立并落实长效联席会议制度

政府、人行、信贷部门、林业部门应建立长效的联席会议制度,让抵押贷款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如解决贷款期限短、利率高、环节多等农户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实现农户和金融部门的双赢,促进林业产业加速发展。

4.8尽快建立林权社会化服体系

需尽快建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银行业、保险业、评估机构、交易机构、担保公司、小贷公司、公证机关、法律等各行业整合在一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通过网络实现对社会各界的“一站式”服务,减少贷款环节;二是连接各行业具体业务承接单位,实现相关业务的高效对接,提高效率,降低抵押贷款成本。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7

关键词林业贴息贷款;现状;问题;对策;安徽黄山;黄山区

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1-0197-01

林业贴息贷款是国家为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林业发展而出台的有力政策,自2008年起国家将林业小额贷款(30万元以下)纳入财政贴息补助范围,中央财政按贷款额补助3%,省财政予以适当定补[1-2]。通过林业贴息贷款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了林农、林企发展林业的积极性,缓解了资金压力,同时为金融部门安全放贷增加了砝码。但实施林业贴息贷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阻碍政策更好发挥的问题[3-4]。现将黄山区当前林业贴息贷款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策总结如下。

1林业贴息贷款工作开展现状

2011年黄山区林业贴息贷款4 083万元,其中:项目贷款3 480万元、小额贷款603万元。财政贴息131.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122.5万元、省财政8.6万元。2011年黄山区利用贴息贷款营造杉木、毛竹原料林1 000 hm2、改造466.67 hm2、抚育1 066.67 hm2,建设油茶林133.33 hm2、改造66.67 hm2,带动农户0.9万户,实现增收100万元。

2林业贴息贷款存在的问题

财政贴息主要是对林业进行贷款补助,而贷款主要通过林权抵押实施,但当前林权抵押贷款因评估、担保、保险等方面未出台明确政策,影响了林业贴息贷款的落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融资成本高、折率低、期限短、范围小

由于林权抵押贷款利率高、期限短、金额及范围过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林农从事林业生产的积极性。林权抵押贷款除承担利息外(农合行1年期林权通过担保抵押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60%,直接抵押上浮90%),还要承担资产评估(评估费按评估值0.5%收取)、公证(公证费单笔收取300元)、担保(担保费按担保额的1.8%收取)等一系列费用。并且林木资产的折价率较低,从农合行放贷情况看,一般仅为50%,不仅影响贷款规模,而且也影响到林业生产经营者贷款的积极性。目前林权抵押贷款最长期限为3年,与林业发展规模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2.2相关机构不健全

主要是评估、担保、森林保险、林权收储机构不健全。林业部门认定的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格的林业调查规划机构只能评估100万元以下的银行抵押贷款项目;2010年组建的黄山区林业担保中心受资本金少、资金放大倍数低等因素制约,在林业融资中所起的作用有限,因现行融资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也随之停营;森林保险未推行,林权收储中心未建立,无形中增加了林权抵押贷款风险。

2.3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

林业的生产周期长,而林业贷款贴息仅为3年(小额为5年),不能满足林业生产的需要。当前银行贷款年利率一般在12%左右,而中央财政贴息仅为3%,贴息率有待提高。对贷款额在30万~100万元的林业贷款无法足额申报,往往只能安排申报30万元小额项目,影响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

2.4林业贷款风险大

一是林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影响大,林政资源管理限制多;二是林农收入水平低,拥有的财产和抵押品严重不足;三是林权抵押中一旦借款人无法归还贷款,特别是林农贷款,对其林权押物处置变现困难。由于诸多原因,金融部门对林权证抵押贷款积极性不高。且因大多采取林权直接抵押贷款,考虑到风险因素普遍存在“惧贷”现象,金融部门一般只向林业大户放贷,对于小而散的林农不愿放贷。

3对策

林权抵押贷款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森林资源资产作为抵押物,贷前贷后管理、风险控制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完善,金融部门全面推开该业务的动力不足,应采取以下对策。

3.1进一步落实林业融资政策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等5个部门出台了《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林权抵押贷款利率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小额林农贷款借款人实际承担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的1.3倍。建议金融、林业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按文件要求落实好相关政策,减轻林农负担。同时创新贷款模式、简化操作手续,在现有林权直接抵押贷款、林权抵押担保贷款的基础上,重点扶持林农免评估、可循环小额贷款(2万~5万元)业务的开展。

3.2建立林权收储中心

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作为抵押权人都不具备经营林地的能力和动力,建议尽快建立林权收储中心,解决林权抵押物处置问题。抵押人、贷款人、收储中心可事先书面约定借款期满借款人不能还贷时对抵押林权的处置办法,保证金融部门处分抵押物的权利顺利落实。建议国家、省林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林权收储中心建设的指导与扶持。

3.3加大林业贷款贴息扶持力度

由于近年来金融部门贷款利率增长速度快,单位(个人)贷款的财务成本较高,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提高林业贷款贴息率和延长贴息期限。对30万~100万元的贷款建议按实际贷款额予以贴息。林业贴息贷款政策面可覆盖到苗木产业、林业特色养殖、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以进一步发挥林业贴息贷款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

3.4进一步发挥担保机构作用

鼓励各担保机构为林业融资提供担保。壮大林业担保中心资本金,并允许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入股,使担保中心资金投入实现多元化。从财政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注入担保中心作为风险准备金,以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最终实现政府满意、林农受益、银行信任、担保机构自身发展的多赢局面。

3.5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

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融资工作都迫切需要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全面推开。建议将黄山区纳入省级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将森林资源作为资产纳入保险公司统保范围。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强林业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优化林业信贷环境,吸引金融部门信贷投资以及社会各类资本的注入。

4参考文献

[1] 李建明.浅议新形势下的林业贴息贷款工作[J].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1):40-41.

[2] 大力开展林业贴息贷款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绿色财会,2008(7):43-45.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8

关键词:集体林权;林权抵押贷款;制度障碍;策略建议

一、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

(一)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

重庆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6月全面启动,涉及39个区县、900个乡镇、8680个村、565万农户、1900余万农民,至2009年底,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分山到户比例为70.6%,分股比例为15.1%,发证农户538万户,发证面积达5110万亩,均超过应发证的90%,全面完成了以明晰产权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任务,实现了巴渝大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建立起了林业良性发展的机制。同时,配套改革及时跟进,区县启动了林业产权交易市场、森林资源流转、林木采伐、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二)重庆市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

林权抵押贷款已于2003年开始陆续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试点并取得良好成效。重庆市林权抵押贷款2009年开始试点,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制定了《林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个人凭林权最高可贷200万元,企业单位最高可贷1000万元,并率先在重庆市发放了首笔25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在两年试点的基础上,林权抵押贷款2011年在重庆全面推开,农行、农发行、建行、邮储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也纷纷推行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贷款对象主要是我市范围内的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主要用于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流通等农业产业化项目以及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支农资金需求。截至2011年5月31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已经累计林业产业授信10亿元,用信1.5亿元,农行已授信16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对该业务未取得较大实质性进展。同时,我市建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首期规模为5亿元,用于对金融机构因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居民房屋、林权抵押融资产生的损失进行适当补偿,补偿比例最高不超过损失金额的30%。

二、重庆市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制度障碍

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金融服务的重要突破,是破解农村资金瓶颈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事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但是,林权登记、林权交易、风险机制等制度障碍使得信贷收益与风险严重失衡,是现实中金融机构贷款不愿、林业经营者贷款不能的根本原因。

(一)林权登记不规范

林权登记和变更登记是国家对林业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也是明确林权权属的法律凭证。《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虽然对林权登记和变更登记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是登记发证程序不规范。虽然林权证中的“森林、林木、林地状况登记表”有对林权四至部分,但部分登记部门往往填表不够详细具体,也没有附图,致使林权证无法真实反映林权标的物的所在位置。二是林权抵押登记不规范。一些地方存在林权登记申请表、台帐、林权证发放登记表等一整套档案资料不规范、不健全的问题,必将影响抵押权人权利的实现。

(二)林权抵押成本高

林权抵押贷款的首要环节是对林业价值实行评估,但目前重庆市有资格对林地价值评估的机构只有2家,评估中介太少,不免收费较高,进一步增加了林业生产经营个人以及一些中小企业的抵押融资成本,阻碍了林权抵押贷款全面推进的步伐。同时,林木价值抵押率通常为林业评估价值的30-70%,限制了林业经营者的用款规模,提高了林权抵押的成本;贷款期限通常为1-8年,而多数用材林需10年甚至20年以上,即使是速生丰产林从投入到产出也需要3-5年,发生林业经营者未见收益就疲于还贷情形,增加了贷款周期成本。

(三)抵押物估值复杂

森林资源资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性资产,其抵押程序复杂,估值较难。一是抵押程序繁杂,按最简单的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模式,一套完整的程序也要经过抵押申请、贷前调查、资产评估、贷款审批、抵押登记、抵押物保险、签订合同、发放贷款、监督检查、贷款归还等l0个步骤。二是估值较难。主要是:森林资源资产构成复杂,既包括林木,还包括林地;不同林种价值差异大,不同林龄的同一林种价值差异也很大;商品林、公益林价值不同,由于公益林主要功能是生态效益,目前生态补偿政策还未落实,价值一般较低;没有相应的交易市场或交易市场不规范,森林资源资产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资源性资产的价值具有自然增值性和生长的长周期性。

(四)抵押物价值保全难

森林资源资产的特殊性导致放款行难以实施有效监管,森林资源经营管护过程中也面临着雪灾、火灾、水灾、病虫害、污染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偷盗灭失抵押物,林业显现为产出不稳定、不确定,给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保全抵押物价值带来较大风险。风险可控是抵押贷款的前提,但目前中国保险机构还没有提供相关的林业险种,重庆市虽然建立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但补偿比例最高不超过损失金额的30%。

(五)林权抵押权实现难

设立抵押权的目的是对债务实行担保,当债务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时,抵押权人可得抵押物的价值优先受偿。如果借款合同到期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本息,则需处置抵押物,使债权得以受偿,抵押权人可通过林权流转变现和木材砍伐后出售变现两种途径实现抵押权。但是,重庆目前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起功能完善的林权流转市场,极大地制约了森林资源资产交易,提高了债务人违约时抵押物的变现风险;林木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有商品价值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国家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未经林业部门批准,金融、司法部门对抵押物均无权进行变卖处置。

三、重庆市加快推进林权抵押贷款的策略建议

(一)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满足融资支持

1.放宽抵押对象,推进小额贷款。《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对抵押对象范围限制严格,贷款对象多以林业企业、林业大户为主,忽略了占林业生产经营多数的个体林农和中小企业。在林业发展初期,金融机构可加大对林业发展的配合、对林农贷款的支持,适当放宽抵押对象范围,开发出更多适合个体林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大力推进小额金融服务。

2.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推广产品。从林权抵押贷款试点至今,各省市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出了符合林业生产与产业发展的抵押贷款办法,形成了比较成形的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模式、林农联保贷款模式、林农+担保公司+金融机构模式、林农+信用平台+金融机构模式、林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模式等5种林权抵押贷款模式。大城市、大农村、农村发展极不平衡是重庆市市情,各(区)县金融机构应结合(区)县特色和林业发展状况,加强与保险公司、保担保公司密切合作,积极开发贷款新品种及金融衍生品,适时推出符合当地林业生产与产业发展的抵押贷款模式。

3.打造诚信市场,建立退出机制。林权抵押贷款必然会遇到还款违约等情况,建立相应的《林权证》抵押贷款退出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加强与林业部门配合协作,对违约、无法偿还银行及非金融机构贷款的,依法对抵押的林权进行挂牌拍卖。二是鼓励林业企业、国有林场等单位发挥收储功能,积极参与投标竞买,遏制买标、围标等串通投标违法行为,规范并搞活森林资源流转市场。

4.设立专项科目,灵活贷款期限。目前,国内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大都参照消费贷款、助业贷款等管理模式发放贷款,还没有设置统一的或没有明确的贷款科目归属,变通体现在其他贷款科目中,这直接造成林权抵押贷款期限的短暂且单一。金融机构可积极配合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根据不同林种林业生长生产的特点,推行多元化的抵押贷款期限和放贷额度,设立专门统一的贷款科目,按林种生长周期以及经济价值的不同下设子科目。

5.加强信贷监管,竭力防控风险。金融机构应强化贷后管理,持续跟踪检查林权贷款的使用,对潜在风险应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防控。加强与林业等部门紧密配合,加大林业资产处置和防范不良信贷风险等方面的调控和处置力度,确保抵押贷款安全,维护金融资产稳健高效营运。

(二)政府部门:深化配套改革、分散融资风险

1.明确林权权属,规范林权登记制度。林权抵押登记制度以便于对林权的权利状况进行确认并形成合理预期为目的,必须形成一个集体林权的认证、采伐、流转、交易、登记为一体的综合化电子联网数据管理系统,并非只对林权证作简单的书面记载。在林权实现过程中,林权人和林权抵押权人对林权权属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林权人有可能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从事转让抵押标的物、隐瞒标的物瑕疵等投机行为,登记机关应加强林权登记信息的管理,坚持林权登记的行政管理性与物权公示性并重,对已设立抵押权的林权,从承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方式实施监督。

2.完善评估机制,降低林权抵押成本。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所带来的发展紧迫性和产业特殊性,要求政府应尽快建立规范的林权资产评估机制,规范评估服务,统一收费标准,降低林权抵押成本,促进林权抵押贷款正常营运。加快修订《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资质认定办法》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指导林权评估机构对于林权的评估工作应当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主,尽量做到保本微利。

3.培育中介市场,准确评估林权价值。林业资产评估既具备一般资产评估的共性又具备林业资产价值评估的个性,专业性很强,即便掌握了一般资产评估方法或技术也难以承担林业资产评估。实践中随意估价和短期流转的现象不仅可能导致林权流转合同出现“显失公平”或“乘人之危”而潜伏法律纠纷,而且不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应加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对林业资产评估的研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现有资产评估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林业资产评估业务,并逐渐发展专业的林业资产评估组织,规范评估服务,增强中介市场有序竞争,准确评估林权价值。

4.完善配套机制,合理分担贷款风险。一是建立政策性林业保险制度,对承办林业保险的保险公司给予政策倾斜,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保险品种给予政府补贴。二是设立森林保险风险准备金,资金筹措可从林业发展资金中划拨和对保险公司承办政策性森林保险所形成的保费盈余进行滚存,对保险公司当年赔付率超过既定限额部分按一定比例补贴。三是实行政府贴息,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担保公司、农户给予适度贷款贴息,对金融机构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

5.完善交易制度,提高处置变现能力。一是调整国家林木采伐限额制度,适度放宽对其采伐的限制,使林业经营者及林权抵押权人可以根据市场状况采取采伐措施,保障投资收益或资金安全。二是建立林权交易体系,成立包括林权登记管理中心、森林资源评估中心、木竹交易中心、林业法律与科技服务中心、林业劳动力培训中心的要素市场,加强林木林地权属的登记和动态管理,林权流转管理与林权抵押管理,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服务,收集、林权流转交易、林权证抵押、市场交易行情等相关信息,撮合林业生产要素流转、交易,提供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咨询服务,组织培训、提供林业科技服务等,促进林权流转良性运作,确保林权抵押贷款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林苇等.论林权抵押[J].林业经济问题,2008(5):433.

[2]黄庆安.林权抵押贷款及其风险防范[J]..山东参政学院学报,2008(5):76-79.

[3]张晓东,张洪生,张玉伟等.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J]..辽宁林业科技,2008(3):32-35.

[4]徐丰果,周训芳.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流转制度[J]..林业经济问题,2008(5):286.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9

一、“影贷”现状分析

(一)“影贷”需求分析

中国电影的发展相当迅速,成为继美、日、英、法、和印度之后,世界第六大电影市场。可是,国内大多数中小影视企业还是难以满足严苛的上市条件。现阶段,受限于融资渠道,“影视贷款”成为了影视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二)“影贷”供给分析

各大银行近年来开始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之一,积极发挥金融优势,创新金融产品和模式,为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截至2012年9月末,北京银行已累计发放文化产业贷款430亿元、2600余笔,3年增长了300倍,先后支持了700多家文化创意企业。由于现有“影贷”模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具有很高的风险,所以很多银行依然不轻易从事“影贷”业务。

二、“影贷”模式风险分析

(一)“影贷”模式

目前来说,可行的“影贷”模式存在以下几种:

“担保公司+个人无限连带责任”。由于缺少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难以评估的问题,最开始银行往往要求保险公司对“影贷”进行高额度担保,与此同时,也要求相应公司的负责人或其他相关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即责任人的房产、有价证券、个人资产、股权等都要质押。

“版权质押+专业评估”。银行借助专业评估机构(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版权评估中心)对具体电影项目进行评估测算,以企业自主著作权作为主要担保方式,面向中小电影公司发放贷款,用于满足公司电影项目的前期投入、后期制作、上映销售、衍生品开发、营销推广等整个经营过程的正常资金需要。

“政府专项资金+信用担保”。目前,政府部门设立了相关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经认定的重点文化企业或文化项目的资助。由于有了信用担保以及政府支持,银行便可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更多的贷款(一般按5倍计算)。然而现实中,“影贷”极少有采取这种方式的。

“预售合同+完工担保”。这种方式建立在电影企业的实力和信用基础之上,以电影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把电影企业预售合同所产生的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配合封闭贷款(指银行通过设置封闭性贷款操作流程来保证专款专用,借款人无法将资金挪作他用)等操作。

(二)模式风险

质押风险,无形资产作为质押资产的主体,由于我国目前缺乏完善的版权评估制度和系统的评估标准,对其的价值评估比较困难,具有较强的随意性,难以准确的衡量版权质押时真实的内在价值。其次,上映后影片票房及收视率决定着质押版权的价值,而这又非可控因素,因此,存在较大的价值缩水风险。

版权交易风险,一方面,与有形财产交易相比,知识产权的交易更专业化、复杂化。我国虽陆续出现了商标和技术专利交易平台,但交易范围有限,交易模式单一,无法满足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现阶段法律尚不健全,银行质押贷款的风险无法覆盖。

现金流风险,现金流作为还款的第一来源,是银行放贷时注重考虑的内容,而现金流又主要取决于票房收入。而由于放贷之前作品还没成形,所以银行和投资者惯用的思路是历史分析,看看以往的成绩如何,而这又恰恰是风险所在。

无限责任,无限连带责任,是指无限责任企业的投资人除承担企业债务分到自己名下的份额外,还需对企业其他投资人名下的债务份额承担的连带性义务,即当该投资人无力偿还其名下的债务份额时,自己有义务代其偿还债务份额。这无疑提高了门槛,给电影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三、“影贷”金融体系构建

在中国,银行一直是“影贷”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同时,占有着绝大部分资金的银行,积极寻求着投资领域。因此,构建风险共担的金融体系的核心就是分散和转移银行的贷款风险,使得银行“放心”地提供更多的贷款,促进影视产业的发展。

保险公司肩负着两个层面的保险任务――对银行贷款的保险和对影视公司(如人员、财产)的保险而再保险公司则可以通过同一公司多个保险项目的再保险以及多个保险公司的再保险实现风险的二次分散,达到多层次保险的目的。

证券公司可以考虑将电影收入证券化,即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将证券化的产品推向市场,不仅可以获得支持影视发展的资金以及分散和转移,也可以通过市场对证券的反映,了解大众对于此次影视产品的预期,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好的满足市场的需求,减小未来的不确定性。

公积金贷款额度评估篇10

关键词:大数据;p2p网络贷款;信用评估

p2p网络贷款(onlinepeer-to-peerlending),指有闲余资金个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将资金贷给其他有借款需求的人。信用评估指p2p网贷平台对借款者的履约能力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信用等级,从而为出借者提供参考。

一、p2p网贷快速发展、风险多发

2005年3月,全球第一家p2p网络贷款平台Zopa诞生于英国伦敦,2007年6月,国内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上线,在其后的几年间,国内的p2p网贷平台还非常稀少,2010年后,大量创业者涌入p2p网贷行业,p2p网贷呈现爆发增长的态势。①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p2p网贷平台数量为523家,同比增长253.4%。但是由于准入门槛低,短期内大量p2p网贷平台上线,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根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共有众贷网、浙商365等75家p2p网贷平台发生问题。2014年截至3月末,就有17家网贷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跑路等问题。

二、大数据深刻影响互联网金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所积累的各类数据正在以指数级增长,大数据也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大数据的作用格外显著。阿里小贷利用阿里巴巴集团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利用计算机对商户进行信用评估,可以做到3分钟放贷,不良率低于1%,其单笔信贷操作成本仅为2.3元,而一般银行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北京玖富投顾公司推出了wecash闪银,用户只要通过其微信公众平台绑定微博、人人、学信网等平台账号,就可以获得一定的贷款额度,6000元以内小额度授信仅需20分钟,50万元以内大额授信仅需24小时,获得额度后用户可以随时提现,贷款利息稍高于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利息。wecash利用用户社交网络行为、学历等资料进行大数据分析,得出用户信用评分,授予贷款额度,方便快捷,极大地减少了中间成本。

三、利用大数据对p2p网贷借款者进行信用评估

与阿里小贷、wecash等相比,p2p网络贷款是更为纯正的互联网金融,更适合与大数据结合,p2p网贷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借款者进行信用评估。

(1)个体状况分析。个体状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住所等)、教育及技能信息(学历、资格证书等)、个人收入及资产信息(工资、房产、汽车等)、个人工作信息(行业、单位、职位)、个人关系信息(婚姻子女状况等)。公安部推出了全国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p2p网贷平台可以接入该中心,查询借款人的身份信息是否真实,网贷平台也可以接入教育部主办的学信网对借款人的学历进行查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接入互联网,p2p网贷平台将有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审核与评估,而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联网获取的信息,可以让借款人自行提交。个体状况是每个借款人最基本的信息,通过个体状况分析,可以判断借款人的身份是否真实,是否有基本还款能力等,借助这点可以排除掉p2p网贷平台上的大多数诈骗分子、恶意借款人等,保证网贷平台的基本稳定与安全。

(2)社交网络行为分析。社交网络行为分析是指通过分析个人在微博、人人网、论坛等社交网站的登录、发帖、评论、好友(或粉丝)数量等因素对个人进行信用评估。Linm、prabhalanR、ViswanathanS(2013)等人对美国网贷平台prosper上的大量案例进行了研究,发现社交行为与一个人的违约风险存在相关关系,在社交网络中较活跃的人、朋友较多的人违约可能性相对较低。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看似杂乱无章、难以利用分析,但是只要进行深入探究,就会发现社交网络行为对于信用评估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若某人有许多加V认证的微博粉丝,则可大致判断此人拥有较高的信用度。虽然某些社交网络行为看似与个人信用毫无关系,但是在大数据时代相关关系比因果关系更重要,人们不一定要了解两者背后的因果关系,只需通过数据分析,筛选出与个人信用有相关关系的因素即可。随着图片识别、语义分析等网络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交网络信息可以被利用起来对一个人进行信用评估,p2p网络贷款的信用评估体系将愈发完善、准确,从而带动整个p2p网贷行业的发展。

(3)网络购物行为分析。网络购物行为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借款人的网络购物行为、电子账户资金流水等情况对其进行信用评估。网络购物是人们的互联网行为中与金钱最密切的一个环节,从网络购物行为中获取的数据的价值要比其他网络行为的数据更直观更准确。通过分析借款人的网购行为,p2p网贷平台可以很容易了解借款人的消费能力、资金状况等关键信息。2014年2月,京东商城推出“京东白条”,在京东商城购物时,消费者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个人贷款支付,京东白条其实是一种虚拟信用卡,不过与银行发放信用卡烦琐的审核程序不同,京东完全根据用户以往的购物行为来授予信用额度。京东白条是京东商城打造闭环商业生态的一环,但是也说明了通过分析网络购物行为进行信用评估是可行的。p2p网贷平台没有阿里和京东那样的数据库,但是可以要求借款者上传网络购物记录,以进行信用评估。现在已出现专业从事大数据交易的中介商,负责从上游数据源整合大数据出售给下游需求者,届时p2p网贷平台可以借助这样的大数据中介平台调用所需数据,快速地对借款者进行信用评估。

四、结束语

信用评估是p2p网络贷款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若仅仅借助线下审核、抵押物评估等传统方式对借款者进行信用评估,就背离了互联网金融高效、低中间成本的属性,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手段,利用大数据对p2p网络贷款借款者进行信用评估是更高效也是迎合未来趋势的办法,长远来看,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长期健康发展。

注释:①数据引自网贷天眼与和讯网联合的《2013年p2p网贷行业年度特刊》。

参考文献:

[1]Linm,prabhalanR,ViswanathanS.Judgingborrowers

bythecompanytheykeep:friendshipnetworksand

informationasymmetryinonlinepeer-to-peerlending[J].

managementScience,2013,59(1):17-35.

[2]杨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p2p网络借贷平台的风险管理研究[J].东方

企业文化,2013(19).

[3]刘丽丽.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探讨[J].征信,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