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的主要方法十篇创新的主要方法十篇

创新的主要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7:14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1

一、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是根植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中的,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与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按照知识生产、孵化技术、技术扩散、技术使用为主线,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在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的作用下,依靠各种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等),借助各种创新条件(如基础设施、政策、法律等),利用各种创新手段(如制度、组织、管理等),按一定的秩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空间结构并有助于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区域经济发展实绩的差异表明,不同区域的创新系统在绩效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造成区域创新系统失效的关键在于创新系统发展的有效性、成熟度和协调性不足,导致知识、技术生产、流动溢出成本加大,影响了资源的配置能力。因此,需要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客观评价,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支持。虽然自1992年p.n.Cooke提出区域创新系统这一概念开始,国内外关于该系统评价的研究便受到理论界的关洼,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关注的重点不同,采用的区域创耨系统评价方法也不同,导致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关于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的理论体系。本文旨在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评价理论进行梳理,以期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化研究与区域创新系统有效性提高提供理论基础。

二、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对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的研究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价、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评价、从系统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创新系统的发展进行成熟度的评价。

1.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或创新能力的评价

现有文献中对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或者创新能力方面的评价最多,主要是从创新系统的绩效或创新能力方面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分析创新系统在投入一定的资源要素后(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能否带来生产效率与社会效益的提高,测算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国外的研究多是对系统的某一方面功能进行评价。如世界银行主要针对知识经济的模式对世界各国的总体创新体系进行测度。oeCD从宏观层次研究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公共R&D投入对企业R&D投入的促进作用,R&D投入对促进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等闭。

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把评价指标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作为重点。罗守贵等(2ooo)从区域综合实力、教育资源与潜力、科学技术资源与潜力、企业创新实力、信息条件以及区域政策和管理水平六个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对江苏省各地区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鞠。罗守贵与甄蜂、黄赣承(2ooo)构建了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与制度创新和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四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沿海lo省市进行了创新能力的评估棚。刘顺忠、官建成(2002)将R&D支出经费和R&D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作为创新投入指标;将发明专利授权量、国外三系统收录科技论文数量、新产品产值率、亿元投资新增GDp和万元GDp综合能耗作为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评价了各系统的创新绩效151。方成(2003)建立了系统、量化的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技术基础指标、创新环境基础指标和创新经济基础指标三类一级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子指标体系,提出了决定系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用topSiS方法对指标的量化进行了尝_斌lq。官建成、何颖(2005)应用两阶段模型,以专利作为中间产品,将区域创新活动分为技术产出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以及二者的综合阶段,运用Dea方法分别对创新活动的技术有效性、经济有效性以及综合有效性进行评价。

在此基础上,冯显敏(2005)将系统评价发展为三阶段模型,即对创新活动的技术有效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有效性进行评价鳓;此后,很多学者如易伟明(2005)、唐厚兴(2005)、孙凯(2oo8)等先后运用Dea模型,对系统的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在评价指标的构建上,都从创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进行选择,投入主要是与创新有关的R&D资金和人员情况,产出包括科技成果和经济效益。

2。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评价,目前的研究涉及很少,主要分析两者相互协调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协调度的评价模型。张磊(2006)系统地阐述了两者协调的基本内涵、特征,并用向量距离法和统计趋势预测法对我国31个区域两者之间的静态协调状况进行了测度,然后通过Dea对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从而了解其动态的变化过程。马永红(2008)界了两者协调的内涵,分析了两者协调发展的构成因素,基于此构建了评价模型,以创新主体协调指数、创新资源协调指数、创新能力协调指数和创新环境协调指数作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3.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评价

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成熟度评价更为少见,主要是通过构建评价模型或者判定模型来反映创新系统的发展过程,找出发展中存在的或将要发生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战略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创新能力。李松辉(2003)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包括创新能力成熟度和运行能力成熟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成熟度的概念、成熟度曲线与成熟度的计算方法及成熟度测定的思路,并分别进行了评估。杨剑等(2007)采用模糊决策的方法,建立了区域创新系统生命周期的判定模型,分析了系统发展的过程,提取了系统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并通过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多目标分类算法对系统所处阶段进行了判定㈣。

三、区域创新系统评价的主要方法

1.传统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分析方法除了常见的统计分析、多重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等方法外,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Dea分析法,主要用来评价创新系统的投入产出绩效,即评价决策单元在输入一定资源投入后,其规模和技术是否都发挥了最好的水平,从而得到了应有的产出。若投入少产出多,则绩效好;反之,则绩效差。根据评价的结果,将区域创新系统进行分类,并针对每一类提出制定区域创新政策的建议。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2

一、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加强创新方法工作,切实做好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思维不仅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起点,而且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是创新的灵魂。其次,科学方法的突破是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方法和核心技术,降低对国外方法和技术的依赖,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三,科学工具的创新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实现发明创造的必要手段。科学工具是最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一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往往离不开一流的科学工具。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科学工具,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工具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党的*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国际上创新型国家普遍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超前部署原始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工具的自主研发,不断强化本国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方法工作重视相对不够,科学思维培育相对落后,科技活动仍未摆脱跟踪模仿的局面,自主创新成果较少,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极其不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源头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创新方法工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立足国情、注重实效的原则,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三个群体,大力推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发展。

创新方法工作要强化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与体制创新,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形成全社会关注创新、学习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素质教育体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逐步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跟踪模仿、高精尖科学仪器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培养一大批掌握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创新型人才,催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为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方法和工具支撑,大幅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科学思维培养,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育。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一是,重点从“娃娃”抓起,不断总结完善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经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质量评价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鼓励本科生、研究生投入科研工作,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一批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实验;继续推进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手段,促进各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掌握有效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增强创新素质与技能。

加强素质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建设一批实习施训设施,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创新方法继续教育基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熟练掌握创新方法的人才保障。

(二)加强科学方法的研究、总结和应用。

着力推动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的传承。通过科学大师科普展览馆和筹建我国科学大师网上在线档案和数据库等模式,对我国当代科学大师的科学思想、科学理念进行挖掘、整理与传承。

大力开展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应用。一方面,动员组织各有关学术团体、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广泛参与,按照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对各学科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梳理、归纳、总结,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与方法研究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分阶段、分学科逐步完成涵盖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学科《科学方法大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科学方法的广泛利用,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

积极推动一批急需科学方法的研究。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实施及一些热点问题的重大需求,重点开展新兴学科、衍生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急需科学方法研究,催生一批原始创新性的重大成果。重视在科学方法研究过程中创造知识产权,推动以我为主形成技术标准。

积极开展科学难题和技术难题的征集活动。着重开展“10000个科学难题”和“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活动,提出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明确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方向,培养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加强科学思维,探索创新方法。

(三)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应用,切实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推进技术创新方法的引进与发展。针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重大需求,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推广技术成熟度预测、技术进化模式与路线、冲突解决原理、效应及标准解等tRiZ中成熟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方法知识库建设,研究开发出适应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软件工具和平台。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方法培训工作。编制技术创新方法培训教材,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择优选择部分省(市)区域和行业,以及创新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方法的培训,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构建创新型企业文化,培养创新工程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案例的挖掘、总结和推广工作。

推动企业形成关注创新、践行创新的良好氛围。发挥企业职工的首创精神,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技术创新活动;积极鼓励和表彰对企业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科技标兵;将学术团体资源引入企业,深化“厂会协作”,推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四)着力推进科学工具的自主创新,逐步摆脱我国科研受制于人的不利局面。

加强科学仪器新技术新方法研究。鼓励创新思维,突破传统理念,开展科学仪器的新原理、新设计、新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催生一批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

积极推进重要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研发。自主研发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的共性、核心关键部件,带动科学仪器设备相关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围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新兴领域的需求,自主研发相关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与大科学装置配套的重要科学仪器,提升现有重大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加强试剂、软件模型、样品前处理设备等科学仪器辅助设备的研究开发,有效解决我国科学仪器设备配套性不足的问题。

加强科学仪器升级改造技术研究开发和二次创新。坚持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充分挖掘现有科学仪器设备潜能和利用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技术,并推广应用;在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产生的科学仪器设备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化和应用研究,增强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二次创新,大幅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的产业化水平。

积极推进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一方面,进一步研究运用政府采购、产学研结合、科技金融等政策措施,出台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大幅度提高现有科学仪器成果的市场转化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工作,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国产科学仪器的知名度。

(五)推进创新方法宣传与普及。

加强创新方法的宣传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类媒体,加强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弘扬科学与创新精神,提高企业和公众对创新方法的意识,为开展创新方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创新方法工作。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推广创新方法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学术团体的资源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创新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企业科协、工会的有利条件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相关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创新方法。将科学知识的普及与科学方法的普及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与科学方法的推广相结合,全面推动创新方法的普及。

(六)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创新方法交流。通过组建创新方法相关学术团体,创办学术杂志以及举办创新方法论坛等措施,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各界人士对创新方法的重视和参与。

加强创新方法的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推广应用国外先进的创新方法的理念、模式,积极开展创新方法相关领域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性,将创新方法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创新方法工作的协调、咨询机构;制定推进创新方法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方案,切实推动创新方法工作。

(二)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创新方法工作的投入,为创新方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必要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创新方法工作。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3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开展者之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是现阶段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大学生个性化和思想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时代形势的变革,机遇和挑战并存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中。目前面对的挑战一方面来源于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很大程度上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来源于大学生张扬的个性。这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加强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成为新时期的客观要求。

(二)应对大众媒体和网络负面宣传的重要途径。

新时期,信息速度发展迅猛,网络信息爆炸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基于这一便利条件,一些大众传媒和网络,为了吸引眼球,把焦点放在一些负面新闻上,这对于当代大学生造成很大的思想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通过媒体、网络迅速传播。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采取有效方法遏制这一现象的发生,通过探寻新的教育方法与之抗衡。

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创新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方法的继承;另一方面是对新时期工作方法的创新。高校辅导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主题教育法的创新

主题教育法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主题教育法指具有一定特征的某种基本思想作为核心内容,并在活动中使其充分体现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传统的主题教育法,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所以必须在继承主题教育法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新时期辅导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一定要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样的形式为载体。“实现教育主题和形式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变。”即通过创新主题教育内容、形式以及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来实现主题教育法的创新,打造主题教育的品牌和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网络教育法的创新

网络教育法的创新包括:一、网络信息获取方法的创新。即在认知性方法上创新,把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遏制在萌芽阶段。二、网络教育指导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历来主张贯彻疏导方针或原则”。由此,通过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从而促使网络受教育者正确观念的形成。三、“网络舆情监控方法的创新”。通过网络监控方法的创新,实现网络的有效监控价值。这些网络教育方法的创新是基于对网络利弊的认识和加强对辅导员网络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规避网络教育风险来完成的。

(三)实践教育法的创新。

“实践教育法是指辅导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真实的生活,提高认知能力的方法,这是一个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高校辅导员实践教育法的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双向实践理念”和实践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性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科学。这要求辅导员在日常教育中多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切实的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认识。

三、结语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4

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注: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t·w舒尔兹说,“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注: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253)。笔者以为制度概念涵义非常广泛,它既包括规则和秩序,也包括组织本身;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制度,也有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对个人与组织行为的激励与约束,防止个人与组织在选择行为中的损人利己的倾向,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制度的有效性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个人与组织的行为。在经济发展、国家兴衰方面,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稳定性。社会易变而制度不易变,于是形成变革社会与稳定的制度之间矛盾。因此,当社会要变革、要发展,必须先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即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与强制性制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注: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378;384)。诱致性制度创新具有自发性、局部性、不规范性,制度化水平不高。强制性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个人或团体,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由获利机会促使的,这类制度创新通过政府的强制力短期内快速完成,可以降低创新的成本,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制度化水平高。制度创新的主体有三种:个人、团体与政府。从此角度分析制度创新有三种:个人推动的制度创新;团体推动的制度创新;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可以在上述三级水平上进行。本文正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对制度创新作一探讨的。

二、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优势与不足

1.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优势

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即政府凭借特有的权威性,通过实施主动进取的公共政策,推动实现特定制度发展性更新的行为过程。在这种形式的制度创新中,由于新制度本身就是国家(政府)以“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实现的,因此政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主要是:(1)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来促进制度创新。政府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某些措施,通过积累某种产品或要素,改变相对价值,引发制度创新。(2)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创新。政府可以将国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起来更快地开发或引进某些新技术,以便激发制度创新。(3)通过修改宪法来促进制度创新。(4)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起制度创新。政府可以消除区域间的人为的壁垒,使分割的国内市场得以统一,市场规模得以扩大。(5)改变宪法和现存制度安排,使其朝着有效率的制度方向创新。(6)通过加快知识存量的积累,提高制度的供给能力。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将直接促进制度创新的供给。而政府可以通过法令、政策等形式,给社会科学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扩大对外交流学习,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知识存量的积累。(7)政府利用其强制性和组织的规模经济优势,直接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则可以发挥强制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或弥补制度供给中的各项费用,使制度创新成为可能,或者使制度创新的收益极大化。

从政府功能的角度来说,由于国家具有暴力上的比较优势(注: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1页),它能够维护基本的经济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因而代表国家的政府也就成了当然的制度创新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同时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在中国,政府不仅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它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它能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整个社会行为主体和行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而政府生产公共物品比私人生产公共物品更有效,在制度这个公共物品上更是如此。并且,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因此使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最佳量,即制度供给不足,因此可能会持续地出现制度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制度变迁就会代替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可以凭借其强制力、意识形态等优势减少或遏制“搭便车”现象,从而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般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由政府来组织制度创新被认为是最适宜的:1、政府机构发展得比较稳定,但整个市场则处于低水平。2、当潜在利益的获得受到私人财产权力的阻碍时,个人和其间的自愿合作团体的制度创新可能无济于事。3、实行制度创新后的收益被那些没有参与创新的人所享有,那么个人是不愿承担这笔费用的,因而制度创新由个人和个人自愿合作团体就是不可能的。4、当制度创新不能兼顾所有人利益时,或一部分人获益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挫时,制度创新就只有靠政府了(注: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0—191页)。因此,政府在制度创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

(1)政府制度创新的制约条件

任何一项制度创新和选择都不是随意决定的,必须有现实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它是客观必然性与主观选择相结合的产物。下面是影响和制约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宪法秩序的影响。宪法秩序通过对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规定框定了制度创新的总方向,宪法秩序下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直接影响制度创新的成本和动力。它有可能促进创新,有可能阻碍创新。

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是影响制度创新另一个主要的制度环境,是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风俗习惯、观念意识与制度创新的反差越大,创新的阻力就越大。制度离不开文化,最早的制度形式是人类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习惯,某种制度本质上是某种文化模式化的结果,制度变迁常常从文化结构的变化开始。文化结构模式是行为模式的潜在形式,它决定了行为模式的基本走向。

每一项制度创新都要花费一定成本,制度创新受实施和预期成本的影响,一些好的制度创新因预期成本太高而无法推行。政府在制度创新时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不仅要考虑经济层面的成本与效益,而且要考虑政治层面的成本与收益。如果制度创新会降低统治者可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政权的稳定时,政府会维持那种无效益的制度不均衡。

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是否完善外,还要看这个国家的制度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制度就形同虚设。检验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或是否具备强制性,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违约者的成本极高。如果实施机制不力,一项制度创新就难以顺利推进。

制度也是一个知识载体,现有知识积累是影响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会降低制度发展的成本,改进人的有限理性和提高认知制度的能力。整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常常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了解人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示制度变迁的轨迹。制度变迁取决于现存的知识存量,人们的知识存量增加了,制度变迁相对会提前,反之就会延迟。

(2)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之处

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宏观制度创新的主体——国家机关——的职能与权力集中于政府;立法机构将相关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律)的立法权转于政府。政府还取得了准司法的执法权,集决策、立法、执法于一身。此为政府主导之主要表现。政府主导使政府摆脱了既定法律制度束缚,减少了决策、立法的环节,有利于改革急需的新制度的出台;而且,政府有一定的执法权,加速了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政府主导地位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扭曲了整个系统的合理运作和制度创新过程:

首先,政府立法权的集中导致立法单一,层次不明,结构混乱。因为政府的行政属性决定了其行为的“短期性”,即力求短期政绩的出现,法规多集中于刺激性、鼓励性的规定;或为维护市场的暂时太平景象,出台强有力的市场管理措施,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立法结构的失衡,不利于市场的健全发展;

其次,政府对于市场仍要执行其固有的管理职能。在政府主导模式中,这一管理职能得以强化,管理范围从市场主体准入的批准、市场风险的预防、市场风险的遏制到事后补救,政府的管理行为无处不在。政府不仅是市场的管理者,还是市场的保护者。管理不仅未趋向宏观、间接、外部管理的目标,还朝相反方向运作,从而扭曲了市场运行机制;

第三,缺少对政府行为的制约导致政府职权滥用,大量“寻租行为”与“黑幕交易”产生,一方面造成市场主体间竞争的不公平,扭曲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官商结合进一步阻碍政府对市场之职能的合理化转变;

第四,在政府主导模式中,法律是政府推行其政策的工具。一方面,政策的多变导致法律的多变;另一方面,立法形式很乱,法规与决定、指令区分不清,不仅折损法律的权威性,导致市场短期行为增多;而且法律透明度差,与法治经济之宗旨不符;

第五,政府对于市场的介入应随着市场的发展由多变少,由强减弱,即在推动市场发展同时,逐步指导和协助市场建立起自律制度,以形成自我约束的市场机制。但在政府主导模式中,政府干预呈增多增强趋势,政府权威凌驾于法律权威,市场行为决定于政府行为,市场越来越难以脱离政府独立运行。宏观制度创新未带动微观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过程的扭曲导致创新结果的偏颇。

三、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不足的弥补

由于存在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在改革过程中,要努力预防及消除如前所述政府的消极作用。政府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政府又是万万不能的。既然人们不能没有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在于政府在制度中进行恰当的定位,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并注意制度规划和方式的选择。

1.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

在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是单一的,其它创新主体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创新活动的结果,未能形成与政府之间产生互动的多层次创新结构,不利于发挥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建立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一方面,宏观制度创新主体除政府外,还包括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这些主体之间应明确立法职权,各司其职,有助于互相制约、作用的多层次法律系统的形成;另一方面,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创新主体之间形成协调与合作机制,保障制度创新的合理速度。在这一结构中,政府只是创新主体之一,受其它国家机构的制约。政府的作用在社会改革的初期最为重要,是启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建议者、决策者与立法者。因此适当扩大政府的职权使其易于突破既定制度的束缚,加速新制度的出台;组织人力尽快完成新制度或发明的设计或选择。但随着变革的进行,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受其它创新主体及其创新制度制约,作用也发生变化,从而与其它创新主体配合,完成创新过程,达到创新目标。

构建多元主体制度创新结构的关键是合理地,适度地制约政府权力。这一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政府立法权限的限制。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前提;第二,行政机构服从司法机构的裁决。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保障;第三,确认和切实维护公民及法人等组织的司法权力,以权利对抗权力。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基础;第四,改革政府机构,更新政府行政观念。此为政府机构对立法、司法等机构及社会民众之要求的回应,也是政府行为的自律。

2.为保证政府制度创新顺利进行和整体效能,还应在制度规划和方式选择上注意以下几点:

正式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创新并重。政府制度创新不只是针对正式制度而言,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正式制度的完善受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或不相容时,正式制度难以实施,很多正式制度“移植”失败就是这个原因。政府制度创新如果获得了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可以大大减少其创新成本和实施成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其自身的权威性和新制度的合法性。

中央制度创新与地方制度创新并行。中央和地方各自有制度创新的职责和优势,相对而言,中央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也不能忽视地方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单元,具有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权力,相对于其他微观主体有更强的行动和制度创新的能力。当然,由于地方政府有不同层次,它们在制度创新中具有不同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中央政府要正确引导和规范。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5

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注: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t·w舒尔兹说,“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注: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253)。笔者以为制度概念涵义非常广泛,它既包括规则和秩序,也包括组织本身;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制度,也有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对个人与组织行为的激励与约束,防止个人与组织在选择行为中的损人利己的倾向,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制度的有效性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个人与组织的行为。在经济发展、国家兴衰方面,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稳定性。社会易变而制度不易变,于是形成变革社会与稳定的制度之间矛盾。因此,当社会要变革、要发展,必须先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即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与强制性制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注: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378;384)。诱致性制度创新具有自发性、局部性、不规范性,制度化水平不高。强制性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个人或团体,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由获利机会促使的,这类制度创新通过政府的强制力短期内快速完成,可以降低创新的成本,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制度化水平高。制度创新的主体有三种:个人、团体与政府。从此角度分析制度创新有三种:个人推动的制度创新;团体推动的制度创新;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可以在上述三级水平上进行。本文正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对制度创新作一探讨的。

二、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优势与不足

1.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优势

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即政府凭借特有的权威性,通过实施主动进取的公共政策,推动实现特定制度发展性更新的行为过程。在这种形式的制度创新中,由于新制度本身就是国家(政府)以“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实现的,因此政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主要是:(1)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来促进制度创新。政府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某些措施,通过积累某种产品或要素,改变相对价值,引发制度创新。(2)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创新。政府可以将国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起来更快地开发或引进某些新技术,以便激发制度创新。(3)通过修改宪法来促进制度创新。(4)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起制度创新。政府可以消除区域间的人为的壁垒,使分割的国内市场得以统一,市场规模得以扩大。(5)改变宪法和现存制度安排,使其朝着有效率的制度方向创新。(6)通过加快知识存量的积累,提高制度的供给能力。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将直接促进制度创新的供给。而政府可以通过法令、政策等形式,给社会科学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扩大对外交流学习,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知识存量的积累。(7)政府利用其强制性和组织的规模经济优势,直接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则可以发挥强制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或弥补制度供给中的各项费用,使制度创新成为可能,或者使制度创新的收益极大化。

从政府功能的角度来说,由于国家具有暴力上的比较优势(注: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1页),它能够维护基本的经济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因而代表国家的政府也就成了当然的制度创新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同时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在中国,政府不仅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它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它能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整个社会行为主体和行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而政府生产公共物品比私人生产公共物品更有效,在制度这个公共物品上更是如此。并且,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因此使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最佳量,即制度供给不足,因此可能会持续地出现制度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制度变迁就会代替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可以凭借其强制力、意识形态等优势减少或遏制“搭便车”现象,从而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般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由政府来组织制度创新被认为是最适宜的:1、政府机构发展得比较稳定,但整个市场则处于低水平。2、当潜在利益的获得受到私人财产权力的阻碍时,个人和其间的自愿合作团体的制度创新可能无济于事。3、实行制度创新后的收益被那些没有参与创新的人所享有,那么个人是不愿承担这笔费用的,因而制度创新由个人和个人自愿合作团体就是不可能的。4、当制度创新不能兼顾所有人利益时,或一部分人获益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挫时,制度创新就只有靠政府了(注: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0—191页)。因此,政府在制度创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

(1)政府制度创新的制约条件

任何一项制度创新和选择都不是随意决定的,必须有现实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它是客观必然性与主观选择相结合的产物。下面是影响和制约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宪法秩序的影响。宪法秩序通过对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规定框定了制度创新的总方向,宪法秩序下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直接影响制度创新的成本和动力。它有可能促进创新,有可能阻碍创新。

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是影响制度创新另一个主要的制度环境,是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风俗习惯、观念意识与制度创新的反差越大,创新的阻力就越大。制度离不开文化,最早的制度形式是人类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习惯,某种制度本质上是某种文化模式化的结果,制度变迁常常从文化结构的变化开始。文化结构模式是行为模式的潜在形式,它决定了行为模式的基本走向。

每一项制度创新都要花费一定成本,制度创新受实施和预期成本的影响,一些好的制度创新因预期成本太高而无法推行。政府在制度创新时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不仅要考虑经济层面的成本与效益,而且要考虑政治层面的成本与收益。如果制度创新会降低统治者可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政权的稳定时,政府会维持那种无效益的制度不均衡。

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是否完善外,还要看这个国家的制度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制度就形同虚设。检验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或是否具备强制性,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违约者的成本极高。如果实施机制不力,一项制度创新就难以顺利推进。

制度也是一个知识载体,现有知识积累是影响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识的进步会降低制度发展的成本,改进人的有限理性和提高认知制度的能力。整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常常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了解人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示制度变迁的轨迹。制度变迁取决于现存的知识存量,人们的知识存量增加了,制度变迁相对会提前,反之就会延迟。

(2)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之处

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宏观制度创新的主体——国家机关——的职能与权力集中于政府;立法机构将相关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律)的立法权转于政府。政府还取得了准司法的执法权,集决策、立法、执法于一身。此为政府主导之主要表现。政府主导使政府摆脱了既定法律制度束缚,减少了决策、立法的环节,有利于改革急需的新制度的出台;而且,政府有一定的执法权,加速了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政府主导地位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扭曲了整个系统的合理运作和制度创新过程:

首先,政府立法权的集中导致立法单一,层次不明,结构混乱。因为政府的行政属性决定了其行为的“短期性”,即力求短期政绩的出现,法规多集中于刺激性、鼓励性的规定;或为维护市场的暂时太平景象,出台强有力的市场管理措施,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立法结构的失衡,不利于市场的健全发展;

其次,政府对于市场仍要执行其固有的管理职能。在政府主导模式中,这一管理职能得以强化,管理范围从市场主体准入的批准、市场风险的预防、市场风险的遏制到事后补救,政府的管理行为无处不在。政府不仅是市场的管理者,还是市场的保护者。管理不仅未趋向宏观、间接、外部管理的目标,还朝相反方向运作,从而扭曲了市场运行机制;

第三,缺少对政府行为的制约导致政府职权滥用,大量“寻租行为”与“黑幕交易”产生,一方面造成市场主体间竞争的不公平,扭曲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官商结合进一步阻碍政府对市场之职能的合理化转变;

第四,在政府主导模式中,法律是政府推行其政策的工具。一方面,政策的多变导致法律的多变;另一方面,立法形式很乱,法规与决定、指令区分不清,不仅折损法律的权威性,导致市场短期行为增多;而且法律透明度差,与法治经济之宗旨不符;

第五,政府对于市场的介入应随着市场的发展由多变少,由强减弱,即在推动市场发展同时,逐步指导和协助市场建立起自律制度,以形成自我约束的市场机制。但在政府主导模式中,政府干预呈增多增强趋势,政府权威凌驾于法律权威,市场行为决定于政府行为,市场越来越难以脱离政府独立运行。宏观制度创新未带动微观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过程的扭曲导致创新结果的偏颇。

三、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不足的弥补

由于存在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在改革过程中,要努力预防及消除如前所述政府的消极作用。政府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政府又是万万不能的。既然人们不能没有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在于政府在制度中进行恰当的定位,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并注意制度规划和方式的选择。

1.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

在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是单一的,其它创新主体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创新活动的结果,未能形成与政府之间产生互动的多层次创新结构,不利于发挥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建立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一方面,宏观制度创新主体除政府外,还包括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这些主体之间应明确立法职权,各司其职,有助于互相制约、作用的多层次法律系统的形成;另一方面,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创新主体之间形成协调与合作机制,保障制度创新的合理速度。在这一结构中,政府只是创新主体之一,受其它国家机构的制约。政府的作用在社会改革的初期最为重要,是启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建议者、决策者与立法者。因此适当扩大政府的职权使其易于突破既定制度的束缚,加速新制度的出台;组织人力尽快完成新制度或发明的设计或选择。但随着变革的进行,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受其它创新主体及其创新制度制约,作用也发生变化,从而与其它创新主体配合,完成创新过程,达到创新目标。

构建多元主体制度创新结构的关键是合理地,适度地制约政府权力。这一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政府立法权限的限制。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前提;第二,行政机构服从司法机构的裁决。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保障;第三,确认和切实维护公民及法人等组织的司法权力,以权利对抗权力。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基础;第四,改革政府机构,更新政府行政观念。此为政府机构对立法、司法等机构及社会民众之要求的回应,也是政府行为的自律。

2.为保证政府制度创新顺利进行和整体效能,还应在制度规划和方式选择上注意以下几点:

正式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创新并重。政府制度创新不只是针对正式制度而言,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正式制度的完善受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或不相容时,正式制度难以实施,很多正式制度“移植”失败就是这个原因。政府制度创新如果获得了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可以大大减少其创新成本和实施成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其自身的权威性和新制度的合法性。

中央制度创新与地方制度创新并行。中央和地方各自有制度创新的职责和优势,相对而言,中央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也不能忽视地方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单元,具有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权力,相对于其他微观主体有更强的组织集体行动和制度创新的能力。当然,由于地方政府有不同层次,它们在制度创新中具有不同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中央政府要正确引导和规范。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6

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或在形式上是人为设计的构造人类行为互动的约束”、“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注: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5-226.)。t·w舒尔兹说,“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注: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253)。笔者以为制度概念涵义非常广泛,它既包括规则和秩序,也包括组织本身;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制度,也有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制度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对个人与组织行为的激励与约束,防止个人与组织在选择行为中的损人利己的倾向,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制度的有效性在于是否能够有效的激励与约束个人与组织的行为。在经济发展、国家兴衰方面,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制度一旦形成,即具有稳定性。社会易变而制度不易变,于是形成变革社会与稳定的制度之间矛盾。因此,当社会要变革、要发展,必须先对已有的制度进行改革,即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与强制性制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注: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378;384)。诱致性制度创新具有自发性、局部性、不规范性,制度化水平不高。强制性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个人或团体,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由获利机会促使的,这类制度创新通过政府的强制力短期内快速完成,可以降低创新的成本,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制度化水平高。制度创新的主体有三种:个人、团体与政府。从此角度分析制度创新有三种:个人推动的制度创新;团体推动的制度创新;政府推动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可以在上述三级水平上进行。本文正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对制度创新作一探讨的。

二、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优势与不足

1.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优势

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即政府凭借特有的权威性,通过实施主动进取的公共政策,推动实现特定制度发展性更新的行为过程。在这种形式的制度创新中,由于新制度本身就是国家(政府)以“命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实现的,因此政府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主要是:(1)通过改变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来促进制度创新。政府可以有意识地采取某些措施,通过积累某种产品或要素,改变相对价值,引发制度创新。(2)通过引进或集中开发新技术、推动制度创新。政府可以将国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集中起来更快地开发或引进某些新技术,以便激发制度创新。(3)通过修改宪法来促进制度创新。(4)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引起制度创新。政府可以消除区域间的人为的壁垒,使分割的国内市场得以统一,市场规模得以扩大。(5)改变宪法和现存制度安排,使其朝着有效率的制度方向创新。(6)通过加快知识存量的积累,提高制度的供给能力。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将直接促进制度创新的供给。而政府可以通过法令、政策等形式,给社会科学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加大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扩大对外交流学习,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知识存量的积累。(7)政府利用其强制性和组织的规模经济优势,直接进行制度创新。政府则可以发挥强制性和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或弥补制度供给中的各项费用,使制度创新成为可能,或者使制度创新的收益极大化。

从政府功能的角度来说,由于国家具有暴力上的比较优势(注: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1页),它能够维护基本的经济社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因而代表国家的政府也就成了当然的制度创新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同时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是成本最低的创新形式。在中国,政府不仅在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且它还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它能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在不同程度上约束整个社会行为主体和行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而政府生产公共物品比私人生产公共物品更有效,在制度这个公共物品上更是如此。并且,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会碰到外部效果和“搭便车”问题,因此使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最佳量,即制度供给不足,因此可能会持续地出现制度不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强制性制度变迁就会代替诱致性制度变迁。政府可以凭借其强制力、意识形态等优势减少或遏制“搭便车”现象,从而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一般在下列四种情况下,由政府来组织制度创新被认为是最适宜的:1、政府机构发展得比较稳定,但整个市场则处于低水平。2、当潜在利益的获得受到私人财产权力的阻碍时,个人和其间的自愿合作团体的制度创新可能无济于事。3、实行制度创新后的收益被那些没有参与创新的人所享有,那么个人是不愿承担这笔费用的,因而制度创新由个人和个人自愿合作团体就是不可能的。4、当制度创新不能兼顾所有人利益时,或一部分人获益而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挫时,制度创新就只有靠政府了(注: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0—191页)。因此,政府在制度创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

(1)政府制度创新的制约条件

任何一项制度创新和选择都不是随意决定的,必须有现实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它是客观必然性与主观选择相结合的产物。下面是影响和制约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

宪法秩序的影响。宪法秩序通过对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规定框定了制度创新的总方向,宪法秩序下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直接影响制度创新的成本和动力。它有可能促进创新,有可能阻碍创新。

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是影响制度创新另一个主要的制度环境,是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风俗习惯、观念意识与制度创新的反差越大,创新的阻力就越大。制度离不开文化,最早的制度形式是人类的文化习俗和传统习惯,某种制度本质上是某种文化模式化的结果,制度变迁常常从文化结构的变化开始。文化结构模式是行为模式的潜在形式,它决定了行为模式的基本走向。

每一项制度创新都要花费一定成本,制度创新受实施和预期成本的影响,一些好的制度创新因预期成本太高而无法推行。政府在制度创新时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不仅要考虑经济层面的成本与效益,而且要考虑政治层面的成本与收益。如果制度创新会降低统治者可获得的效用或威胁到政权的稳定时,政府会维持那种无效益的制度不均衡。

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有效,除了看正式和非正式制度是否完善外,还要看这个国家的制度实施机制是否健全,离开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尤其是正式制度就形同虚设。检验制度实施机制是否有效或是否具备强制性,主要看违约成本的高低,强有力的实施机制将使违约者的成本极高。如果实施机制不力,一项制度创新就难以顺利推进。

制度也是一个知识载体,现有知识积累是影响制度创新的重要因素。社会科学和有关专业知

识的进步会降低制度发展的成本,改进人的有限理性和提高认知制度的能力。整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常常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了解人类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示制度变迁的轨迹。制度变迁取决于现存的知识存量,人们的知识存量增加了,制度变迁相对会提前,反之就会延迟。

(2)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之处

在政府主导模式下,宏观制度创新的主体——国家机关——的职能与权力集中于政府;立法机构将相关法律(主要是经济法律)的立法权转于政府。政府还取得了准司法的执法权,集决策、立法、执法于一身。此为政府主导之主要表现。政府主导使政府摆脱了既定法律制度束缚,减少了决策、立法的环节,有利于改革急需的新制度的出台;而且,政府有一定的执法权,加速了制度的推行与实施。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政府主导地位引起不良的连锁反应,扭曲了整个系统的合理运作和制度创新过程:

首先,政府立法权的集中导致立法单一,层次不明,结构混乱。因为政府的行政属性决定了其行为的“短期性”,即力求短期政绩的出现,法规多集中于刺激性、鼓励性的规定;或为维护市场的暂时太平景象,出台强有力的市场管理措施,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立法结构的失衡,不利于市场的健全发展;

其次,政府对于市场仍要执行其固有的管理职能。在政府主导模式中,这一管理职能得以强化,管理范围从市场主体准入的批准、市场风险的预防、市场风险的遏制到事后补救,政府的管理行为无处不在。政府不仅是市场的管理者,还是市场的保护者。管理不仅未趋向宏观、间接、外部管理的目标,还朝相反方向运作,从而扭曲了市场运行机制;

第三,缺少对政府行为的制约导致政府职权滥用,大量“寻租行为”与“黑幕交易”产生,一方面造成市场主体间竞争的不公平,扭曲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官商结合进一步阻碍政府对市场之职能的合理化转变;

第四,在政府主导模式中,法律是政府推行其政策的工具。一方面,政策的多变导致法律的多变;另一方面,立法形式很乱,法规与决定、指令区分不清,不仅折损法律的权威性,导致市场短期行为增多;而且法律透明度差,与法治经济之宗旨不符;

第五,政府对于市场的介入应随着市场的发展由多变少,由强减弱,即在推动市场发展同时,逐步指导和协助市场建立起自律制度,以形成自我约束的市场机制。但在政府主导模式中,政府干预呈增多增强趋势,政府权威凌驾于法律权威,市场行为决定于政府行为,市场越来越难以脱离政府独立运行。宏观制度创新未带动微观制度创新,制度创新过程的扭曲导致创新结果的偏颇。

三、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不足的弥补

由于存在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的不足,在改革过程中,要努力预防及消除如前所述政府的消极作用。政府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政府又是万万不能的。既然人们不能没有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在于政府在制度中进行恰当的定位,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并注意制度规划和方式的选择。

1.构建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

在政府主导的制度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是单一的,其它创新主体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创新活动的结果,未能形成与政府之间产生互动的多层次创新结构,不利于发挥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建立多元主体的制度创新结构:一方面,宏观制度创新主体除政府外,还包括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这些主体之间应明确立法职权,各司其职,有助于互相制约、作用的多层次法律系统的形成;另一方面,宏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的创新主体之间形成协调与合作机制,保障制度创新的合理速度。在这一结构中,政府只是创新主体之一,受其它国家机构的制约。政府的作用在社会改革的初期最为重要,是启动制度创新的重要建议者、决策者与立法者。因此适当扩大政府的职权使其易于突破既定制度的束缚,加速新制度的出台;组织人力尽快完成新制度或发明的设计或选择。但随着变革的进行,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受其它创新主体及其创新制度制约,作用也发生变化,从而与其它创新主体配合,完成创新过程,达到创新目标。

构建多元主体制度创新结构的关键是合理地,适度地制约政府权力。这一制约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政府立法权限的限制。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前提;第二,行政机构服从司法机构的裁决。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保障;第三,确认和切实维护公民及法人等组织的司法权力,以权利对抗权力。此为达到制约效果的基础;第四,改革政府机构,更新政府行政观念。此为政府机构对立法、司法等机构及社会民众之要求的回应,也是政府行为的自律。

2.为保证政府制度创新顺利进行和整体效能,还应在制度规划和方式选择上注意以下几点:

正式制度创新与非正式制度创新并重。政府制度创新不只是针对正式制度而言,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正式制度的完善受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当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或不相容时,正式制度难以实施,很多正式制度“移植”失败就是这个原因。政府制度创新如果获得了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可以大大减少其创新成本和实施成本,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其自身的权威性和新制度的合法性。

中央制度创新与地方制度创新并行。中央和地方各自有制度创新的职责和优势,相对而言,中央是制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但也不能忽视地方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同样具有推动制度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行政单元,具有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权力,相对于其他微观主体有更强的组织集体行动和制度创新的能力。当然,由于地方政府有不同层次,它们在制度创新中具有不同作用。同时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会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中央政府要正确引导和规范。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7

   一、教师备课要创新,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备课时一般做到:

   (1)教学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

   (4)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课堂教学要创新,师生互动更要开放性。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主线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教师让大家想一想谁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学生他们会明白一个新道理:在实际中,四边形不像三角形那样具有稳定性,任何一个长方形被拉动变形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时面积不相等而且变小,是底不变而高不相等的缘故。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同时验证了长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后什么变了而什么不变呢?实践证明:它们周长相等不变,面积由大变小了。

   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块,同学们很快想出四种折法,学生们沉浸在丰收在望的喜悦之中,满面流溢出胜利的笑脸,清灵灵的双眼期待着大家的正确答案。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既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尝试、探索,又得出了多种折法。

   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作业设计要创新,生活数学不可或缺。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为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评价体制要创新,态度和蔼全面优化。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8

   论文摘要:创新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打破传统思维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和阻碍创造性设想产生的各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应用创新设计方法以帮助人们在设计和开发产品时得到创造性的解。创新设计方法有很多种,而如何运用好创新技法,则关系到每个设计师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技法的分类 

   国内外创造学家通过对大量成功创造创新案例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和程序。日本出版的《创造技法大全》总结了300多创造技法,其中常用的有100多种,最常用的约30种。这些方法和程序对于从事创造创新活动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局限性和适应范围。为了便于学习使用,人们对其进行了分类。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三分法 

   日本创造学会会长高桥诚先生,把创造技法分成三类: 

   (一)扩散发现技法:主要是寻求问题所在,再提出设想。 

   (1)自由联想技法;2)强制联想技法;(3)类比发想技法;(4)特殊发想技法;(5)问题发现技法;(6)面洽技法;(7)收集情报工具技法; 

   (二)综合集中技法:主要是收集情报,或者用于按照顺序来解决问题 

   (1)一般综合技法;(2)卡片式综合技法;(3)技术开发技法;(4)销售技法;(5)预测技法;(6)计划技法; 

   (三)创造意识培养技法:为解决各种问题而培养创造意识的方法。 

   (1)集中精神技法;(2)协商技法;(3)心理剧技法;(4)思维变革技法 

   2.二分法 

   按参与人数和思维方向将创造技法分两类; 

   2.1个人技法与集体技法 

   (1)个人创造技法。是指单独的创造者即可实施的创造技法。如缺点列举法、自由联想法、卡片法等。 

   (2)集体创造技法。是指通常由若于创造者共同实施的创造技法。如头脑风暴法、综摄法等。 

   2.2扩散技法与集中技法 

   (1)扩散发现技法。扩散发现技法是指能使创造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思维扩散,在产生大量设想的基础上诱发创造性设想的一类创造技法。 

   (2)综合集中技法。综合集中技法是指在搜集情报信息的基础上整理、筛选,或在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前提下分析比较,从中作出有效选择的一类创造技法。 

   3.按创造发明过程分类 

   创造发明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选题、寻找解决方法、完成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创造技法。 

   3.1选择发明课题2.主要创造技法有3.寻找解决课题的设想。 

   (1)试误法。即通过不断选择各种解决方案来解决课题。 

   (2)联想、想象、发想法。这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是:让思维无拘无束的处于高度自由状态,以产生大量新颖的解决问题的设想。 

   (3)分析逻辑推理法。这类技法也是目前最盛行的创造方法之一。 

   (4)程控法。所谓程控法就是控制创造发明者的思维方向,让思维按着严格的程序或步骤去解决课题。 

   二、创新技法的作用 

   如果把创造创新活动比喻成过河的话,那么方法和技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比内容和事实更重要.法国着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黑格尔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笛卡儿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创新技法是从创造技法中套用过来的.是创造学家根据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造,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创新成果的实现率。 

   三、创新技法的选用 

   科技创新通常需要进行科学试验,试验就存在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性,但如果不去进行试验研究,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就等于失败。所以要敢于创新,争取成功。一般说来,事物总是可以被认识的,相信试验研究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创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为成功之母’。不成功,有时试验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尚未找到最佳的闪光点,有时需要换一个思路,改变一下创新方法,上述各种方法可供选择、参考、灵活应用、组合使用,有时虽己见效、但不完善,需要改进,有时需要管理机制保证,否则成功就会成为昙花一现。 

   例如:头脑风暴法的选用,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按其英文字头(brainstorming)又称为BS法。 

   1.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1.提出问题;2.组建小组;3.通知会议内容、时间、地点 

   2)热身活动:为使会议活跃,会前可作一些智力游戏、讲幽默小故事、作简单的发散思维练习等活动 

   3)正式开会,明确问题,简单明了 

   4)自由畅谈,主持人坚持上述原则 

   5)会后收集整理设想、提案 

   6)未达目的,重复上述过程 

   7)评价选出最佳设想、方案 

   四、结束语 

   创新的主体是全民。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紧密相联。自主创新既有质的飞跃,也有量的变化;既有内容的更新,也有形式的改变。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自主创新,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也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要有自立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无论是认识创新还是实践创新,无论是大的突破还是小的改进,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产品改良设计1》,张展王虹;上海印刷二厂有限公司 

   《创新思维与表现技法》王振宇中国工人出版社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9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索,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教师备课要创新,备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备课时一般做到:

(1)教学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

(4)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课堂教学要创新,师生互动更要开放性。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为主线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创设创新情境,学生主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创新动机,激发、强化学生的创新行为。同时,要积极构建宽松、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创新、乐于创新。创设教学情境有多种做法,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教师让大家想一想谁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学生他们会明白一个新道理:在实际中,四边形不像三角形那样具有稳定性,任何一个长方形被拉动变形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时面积不相等而且变小,是底不变而高不相等的缘故。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同时验证了长方形变为平行四边形后什么变了而什么不变呢?实践证明:它们周长相等不变,面积由大变小了。

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块,同学们很快想出四种折法,学生们沉浸在丰收在望的喜悦之中,满面流溢出胜利的笑脸,清灵灵的双眼期待着大家的正确答案。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既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尝试、探索,又得出了多种折法。

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作业设计要创新,生活数学不可或缺。

作业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为此,练习设计首先要注意层次性,主要有三个层次: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发展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评价体制要创新,态度和蔼全面优化。

创新的主要方法篇10

论文关键词:提出问题发散打破传统关注生活激情善于总结创造

论文摘要:创新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打破传统思维的习惯,克服思维定势和阻碍创造性设想产生的各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应用创新设计方法以帮助人们在设计和开发产品时得到创造性的解。创新设计方法有很多种,而如何运用好创新技法,则关系到每个设计师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技法的分类

国内外创造学家通过对大量成功创造创新案例的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了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和程序。日本出版的《创造技法大全》总结了300多创造技法,其中常用的有100多种,最常用的约30种。这些方法和程序对于从事创造创新活动的人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局限性和适应范围。为了便于学习使用,人们对其进行了分类。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三分法

日本创造学会会长高桥诚先生,把创造技法分成三类:

(一)扩散发现技法:主要是寻求问题所在,再提出设想。

(1)自由联想技法;2)强制联想技法;(3)类比发想技法;(4)特殊发想技法;(5)问题发现技法;(6)面洽技法;(7)收集情报工具技法;

(二)综合集中技法:主要是收集情报,或者用于按照顺序来解决问题

(1)一般综合技法;(2)卡片式综合技法;(3)技术开发技法;(4)销售技法;(5)预测技法;(6)计划技法;

(三)创造意识培养技法:为解决各种问题而培养创造意识的方法。

(1)集中精神技法;(2)协商技法;(3)心理剧技法;(4)思维变革技法

2.二分法

按参与人数和思维方向将创造技法分两类;

2.1个人技法与集体技法

(1)个人创造技法。是指单独的创造者即可实施的创造技法。如缺点列举法、自由联想法、卡片法等。

(2)集体创造技法。是指通常由若于创造者共同实施的创造技法。如头脑风暴法、综摄法等。

2.2扩散技法与集中技法

(1)扩散发现技法。扩散发现技法是指能使创造者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思维扩散,在产生大量设想的基础上诱发创造性设想的一类创造技法。

(2)综合集中技法。综合集中技法是指在搜集情报信息的基础上整理、筛选,或在大量创造性设想的前提下分析比较,从中作出有效选择的一类创造技法。

3.按创造发明过程分类

创造发明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选题、寻找解决方法、完成三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创造技法。

3.1选择发明课题2.主要创造技法有3.寻找解决课题的设想。

(1)试误法。即通过不断选择各种解决方案来解决课题。

(2)联想、想象、发想法。这类技法的最主要特点是:让思维无拘无束的处于高度自由状态,以产生大量新颖的解决问题的设想。

(3)分析逻辑推理法。这类技法也是目前最盛行的创造方法之一。

(4)程控法。所谓程控法就是控制创造发明者的思维方向,让思维按着严格的程序或步骤去解决课题。

二、创新技法的作用

如果把创造创新活动比喻成过河的话,那么方法和技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比内容和事实更重要.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黑格尔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笛卡儿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创新技法是从创造技法中套用过来的.是创造学家根据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造,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创新成果的实现率。

三、创新技法的选用

科技创新通常需要进行科学试验,试验就存在成功与失败的两种可能性,但如果不去进行试验研究,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就等于失败。所以要敢于创新,争取成功。一般说来,事物总是可以被认识的,相信试验研究一定能成功、一定能创新,‘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为成功之母’。不成功,有时试验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尚未找到最佳的闪光点,有时需要换一个思路,改变一下创新方法,上述各种方法可供选择、参考、灵活应用、组合使用,有时虽己见效、但不完善,需要改进,有时需要管理机制保证,否则成功就会成为昙花一现。

例如:头脑风暴法的选用,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按其英文字头(brainstorming)又称为BS法。

1.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1.提出问题;2.组建小组;3.通知会议内容、时间、地点

2)热身活动:为使会议活跃,会前可作一些智力游戏、讲幽默小故事、作简单的发散思维练习等活动

3)正式开会,明确问题,简单明了

4)自由畅谈,主持人坚持上述原则

5)会后收集整理设想、提案

6)未达目的,重复上述过程

7)评价选出最佳设想、方案

四、结束语

创新的主体是全民。自主创新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国家紧密相联。自主创新既有质的飞跃,也有量的变化;既有内容的更新,也有形式的改变。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自主创新,各种小发明小创造也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要有自立的勇气,创新的精神。无论是认识创新还是实践创新,无论是大的突破还是小的改进,都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产品改良设计1》,张展王虹;上海印刷二厂有限公司

[2]《创新思维与表现技法》王振宇中国工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