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纳米材料市场研究十篇纳米材料市场研究十篇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5:40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1

关键词:机械材料;铝合金;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纳米材料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237

1引言

随着国内外机械工业的飞迅发展,机械材料的市场需求大大提升。性能好运用广泛的机械材料市场发展迅速,例如:铝合金、纳米材料等,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2几种机械材料

2.1铝合金

(1)铝合金的性能。铝合金密度低,强度比较高,接近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

(2)铝合金在机械方面的运用。铝合金的运用十分广泛,尤其是运用于各种机械类零器件,各类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都是以铝合金作为主要结构材料,例如:发射“阿波罗”号飞船的“土星”5号运载火箭。

(3)铝合金的市场前景。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机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中国铝合金工业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业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目前,中国铝合金型材工业已经跨越了以数量增长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初步进入了以提高产品内在质量、丰富产品种类、依靠综合实力参与市场竞争的新阶段。

2.2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

(1)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性能特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是一种高性能的金属材料,它是由优质球墨铸铁经等温淬火热处理后获得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是铸钢、铸铝、焊接件和锻钢件的理想替代材料。

(2)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在机械方面运用。依据目前国内aDi的生产状况,可将产品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1)普通耐磨件。此类产品多用于矿山、建筑、农业等抗磨零件,主要利用其高硬度、高抗磨性并且具有较好的冲击韧度;2)机械承载构件。此类产品多用于汽车、农业机械等要求耐磨及冲击韧性的零件。主要发挥了aDi高强度、高耐磨性,零件质量与抗拉强度比值低等性能特点;3)高性能、高精度要求且为大批量生产,要求稳定性好的重要构件。

(3)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的市场前景。aDi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成为2l世纪人们关注的热点材料。目前,在国内aDi正被工程设计人员所认可,aDi的生产技术已被部分热处理人员掌握,国内aDi热处理专用炉的开发以及国际先进等温热处理炉的引进,可以断定aDi的生产技术水平将逐步提高,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宽,产量将大幅增长。汽车工业是国外aDi应用的主要部门,2010年至2015年,我国汽车产量从年产1826.47万辆增加到2450万辆,汽车产量的高速增长,为aDi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

3新型机械材料: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不仅是一种机械材料,它更是影响着各行各业,是当今世界上运用很广的一种热门材料,是世界各国材料研究的焦点。纳米材料的性能优于一般的材料,从而使其在机械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对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性能特点、运用及市场发展前景进行如下分析:

3.1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

(1)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的变小而急剧增大,这使得粒子发生性质上的改变;(2)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

3.2纳米材料的性能特点

(1)高韧性、高硬度、高强度是纳米材料得到广泛发展的前提原因。当纳米技术制成超细或纳米晶粒材料时,其韧性、强度、硬度大幅度提高,使其在难以加工材料刀具等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加快了机械工业的发展;(2)利用纳米粒子的隧道量子效应和库伦堵塞效应制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3)纳米材料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都大于同类粗晶材料和非晶体材料的值。这也使得纳米材料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运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市场前景;(4)纳米粒子的粒径远小于光波波长,由于量子尺寸效应,使得纳米材料也可以运用于红外线感测器方面。

3.3纳米材料在机械工业方面的运用及市场发展前景

很多研究都表明纳米材料将会给世界工业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将新材料和纳米技术的进展作为“十五”规划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这些年我国也在为研究纳米材料不断努力,现在纳米技术运用于且便利于机械工程的不同方面,例如:微型纳米轴承;纳米分子电动机;微型机器人等等。

自从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正式宣布纳米材料科学为材料科学的一个新分支开始,纳米技术便一步一步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纳米技术运用到机械方面尤其是微型机械技术已经成为21世纪研究的核心技术,纳米材料在机械工程中改变甚至颠覆了传统模式的运转,显示了其强大的科技含量。对于这些我们仍需深入研究,以便纳米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国内机械工程领域,带动国内机械工业的发展。

4总结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机械材料的市场逐渐打开,机械材料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像纳米材料这类新型机械材料,给机械工业带来了巨大便利。相信在不断研究与探索下,机械材料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边泊乾,王绍勤.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在国内市场的机遇[J].2008全国耐磨材料暨水泥矿山应用技术交流会.

[2]夏勇译,曾艺成校.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在中国内市场的机会[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006-9658(2006)01-4.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2

【关键词】纳米技术;电子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展望

在进入21世纪以后,纳米技术已经融入到科技之中,并且受到国内外相关专家的研究与关注。纳米电子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为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带来重要影响,并且实现革命性的突破。纳米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之中,成为每个行业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人类对纳米技术的发展并不深入,应用的范围也不广泛,但是纳米技术已经在发展的过程中展示出强大的魅力,并且创造优良的发展前景。

一、纳米电子技术的主要优势

从涉及范围而言,纳米电子技术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之中,并且呈现出强大的魅力。[1]目前而言,出现在市场中的纳米电子产品以其良好的性能与功能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在市场中,纳米材料主要包括了纳米硅材料、纳米半导体材料等。[2]其中,纳米硅材料不仅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还具有其它优势:1.具有准确性、对能力的消耗低,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2.在产品制作的成本上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3.技术产品的反应速度比较快,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纳米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新型材料的运用,这中情况对于其它材料相比较占据了重要的影响力,成为纳米电子产品发展的主要动力。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中,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能够为社会、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对纳米电子材料的运用

现如今,市场中出现的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硅藻膜、纳米硅材料以及纳米半导体材料。[3]在这些材料之中,纳米硅材料以其独特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人们发展电子产品的主要材料,并且完全符合人们对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硅电子材料与其它材料相比较体现的优点包括以下几点:

1.对能力的消耗比较低,具备稳定性与准确性,在产品运营中的时间比较短,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由于科技的保证性以及研发范围的逐渐扩大,从而使硅材料的成本价格不断下降。

3.硅材料之间的分子间距比较短,这种情况会使硅电子材料在发展的过程中反应速度得到提高,从根本上提高工作的效率。

从上述的优势可以得知,纳米硅电子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重要突破,硅电子材料在与其它电子技术进行比较时具有领先作用,并且占有绝对优势。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中,纳米电子技术也在发展中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二)纳米电子技术运用在医学之中

在随着纳米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中,越来越多的纳米电子技术逐渐运用到医学领域之中。纳米电子技术在医学中的运用,对细微部位的诊治起到重要作用,而细微部位无法通过显微镜进行诊治,纳米电子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可以对各种生化反应进行观察,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众多高科技医学产品的诞生,比如伽马刀、螺旋Ct等,在这些科技产品的问世下,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医学朝着现代化的趋势迈进了一部。[4]

纳米技术是生物医学与电子学的主要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并且它具有研究的潜力与发展的动力。生物医学电子学是生物医学与电子学的结合物,在对生物研方向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对微型化方向的发展中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这种研究一般运用到微电子器件之中,并且从根本上促进人们对微电子的研究产生创新性。

(三)对纳米电子元件的运用

纳米电子元件在问世之前,电子元件就得到了发展,并且经历了集成元件与超大规模集成元件两个阶段,在这两个基础之上,纳米电子元件得以问世。

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之中,电子的集成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电子元件的尺寸设计的越来越小,从而达到纳米的标准尺寸。比如单电子晶体管,它其中的信号代表了一个信息的具体数据,并且实现了现代电子技术朝着高集成、高速度的方向发展,从而产生高能耗的发展格局。

三、纳米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

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之间,电子元器件技术将得到飞速发展,市场对新型电子元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市场,电子元器件将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发展与创新,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的需求。[5]除此之外,单电子器件、共振隧穿电子几钱因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等新型器件的研究也得到不断发展,在市场中获得突破性发展。与此同时,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也逐渐朝着可持续额发展的方向不断扩大与延伸,这种大规模纳米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石墨烯的发展

所谓的石墨烯是一种质地非常坚硬但是厚度却非常薄的纳米技术。石墨烯在常温情况下能够对电子进行传递,并且比市场中常见的其它导体速度更快。在利用石墨烯的该特点后,很多国内外著名研究人员对石墨烯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众所周知,电子在与原子发生碰撞的时候,会产生能狼,而这种能量产生的方式便是导体释放能量的主要方法,但是,由于到特自身的特点,从而造成能量的损失与浪费。[6]石墨烯与其它导体不一样,它不仅具有异常的特性,并且在碰撞的时候不会产生能量的浪费。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可以得知,在2020年,人们将会研究出新型的石墨烯材料与晶体管,从而为人们解决集成等问题。

(三)碳纳米管的发展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一维纳米材料,无论是从重量还是从形状是都非常完美。其中,碳纳米管的重量比较轻,并且形状是六角形,在这种特点下碳纳米管表现出于其它纳米材料不同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具有良好的储氢性能。除此之外,碳纳米管在纳米技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场效应晶体管和单电子器件的主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碳纳米管技术能够实现电路集成,实现耗能低的重要发展目标。

(四)纳米生物电子的发展

所谓的纳米生物电子是多领域交叉发展后的产物,是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完美产物。将纳米技术融入生物领域,可以对生物领域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制作出纳米机器人、纳米生物材料等产品。在利用纳米生物电子的发展中,可以促进医学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四、结语

综上而述,可以得知,纳米技术的发展现状是非常可观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纳米电子技术作为一项具有潜力、应用性、高性能的科技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活、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将纳米电子技术与其它技术进行融合,那么会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而言,不仅可以改变生存环境,并且还从根本上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刘长利,沈雪石,张学骜等.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微纳电子技术,2011,48(10).

[2]张鉴.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

[3]梁丹.浅议纳米电子技术的新发展[J].电子制作,2013(18).

[4]余巧书.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电子世界,2012(12).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3

20世纪80年代以前,纳米tio2的研究开发目的主要是作为精细陶瓷原料、催化剂、传感器等,需求量不大,没有形成大的生产规模。80年代以后,开发的纳米tio2用作透明效应和紫外线屏蔽剂,为纳米tio2打开了市场,使纳米tio2的生产和需求大大增加,成为钛白工业和涂料工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由于纳米tio2在催化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可用于日用产品、涂料、电子、电力等工业部门,因此,纳米tio2展现出巨大的市场前景。日本、美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对纳米tio2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已实现纳米tio2的工业化生产。目前全世界已经有十几家公司生产纳米tio2,总生产能力估计在(6000~10000)t/a,单线生产能力一般为(400~500)t/a。

根据莎哈里本公司统计,2003年全球纳米tio2销售量仅为1800t左右,其消费量与产品应用见表1。

表12003年全球纳米tio2消费量与产品应用

产品应用

消费量/t

uv-吸收剂

1000

光催化剂

<100

化学催化剂

<500

装饰既随角异色

100

表面吸附剂

<50

其它

50

近几年,有关纳米tio2的新建装置已很少报道,主要是已建成装置的生产能力已远远超出市场的实际消费量,多数厂家处于开工不足或停产的状态。主要原因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纳米tio2制备和应用技术还有待于提高,技术要点和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国际上纳米tio2的价格为(30~40)万元/t,其成本大致是销售价格的2/5,原料和工艺路线的选择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②纳米tio2的晶型和粒度控制技术;③金红石型纳米tio2的表面处理技术;④纳米tio2应用分散技术;⑤纳米tio2应用功能的提升技术:⑥纳米tio2产业化成套技术。由于以上条件的制约,使得纳米tio2的应用和发展受到限制。

我国纳米tio2的现状

在国外普遍开展了纳米tio2的制备和应用技术开发,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国纳米tio2的研究在“九五”期间形成了高潮,据了解,进行纳米粉体制备技术研究的科学院所和高校几乎都在进行和进行过纳米tio2的研究。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是国内最早(1989年)研究纳米tio2的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是目前研究技术较全面、报道最多的单位。国内主要研究单位与制备方法见表2。

表2国内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与研究单位

制备方法

研究单位

气相水解法

永新一沈阳化工股份公司

气相氧化法

华东理工大学

胶溶法

重庆大学、吉林大学

溶胶-凝胶法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大学

化学沉淀法

北京首创纳米公司、成都科技大学、东北大学

目前,国内涉足纳米tio2生产的公司约有十家,总生产能力在1000多吨。四川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钢铁研究院年产200t生产装置是我国技术装备较先进、品种最为齐全的装置,可以生产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大系列各有4个(10~40)nm的粉体品种;由淮北芦岭煤矿和腾岭工贸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安徽科纳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t生产基地在宿州市建成;江苏河海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已经建成年产500t的规模;青岛科技大学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与海尔集团联合开发的首条具有百吨生产能力的生产线已经建成并一次试车成功;济南裕兴化工总厂拥有先进的纳米tio2生产线(已通过省级鉴定),具备年产100t生产能力,可提供纳米锐钛型、金红石型的粉体和浆料共4个品种、多种规格的产品;此外,四川永禄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舟山明日纳米有限公司、江苏五菱常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河北茂源化工有限公司纳米tio2装置也已建成。

纳米tio2的发展

1)纳米tio2生产的特点

纵观国外纳米tio2的生产,存在着以下特点:生产原料主要为四氯化钛、硫酸氧钛,生产方法主要有气相法和液相法。气相法主要有以四氯化钛为原料的氢氧火焰水解法,而液相法主要是以四氯化钛和硫酸氧钛为原料的化学沉淀法,且多数生产厂家为钛白粉生产厂,充分利用了原有氯化法和硫酸法生产装置的中间产物、生产技术、公用工程和生产管理方面的经验。

我国纳米tio2的研究和生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对纳米tio2的研究多、面广,力量分散,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现象严重,企业介入的力度不够;②重点进行了纳米tio2制备技术的开发,对纳米tio2的应用技术开发力度较小,尤其是有关应用的关键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③工程开发能力薄弱,因纳米tio2项目一般投资较小,一些大型的工程公司(设计院)对工程化的兴趣不大,不愿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工程开发,④生产规模小、基本采用湿法工艺,土法上马,产品质量差,现有市场空间较小,没有给企业带来想象中的高利润。目前,我国纳米tio2的市场价格大致为(7~42)万元/t,因为晶型、质量和产地不同价格差距较大,国内生产的产品价格为(7~24)万元/t。

2)我国纳米tio2生产的发展建议

生产工艺的比较

气相法反应速度快,能实现连续化生产,而且制备的纳米tio2纯度高、分散性好、团聚少、比表面活性大,产品特别适合于精细陶瓷材料、催化剂材料和电子材料。但气相法反应在高温下瞬间完成,要求反应物料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微观上的均匀混合,对反应器的形式、设备的材质、加热方式、进料方式均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气相法在我国处于小试阶段,欲达到工业化生产,还要解决一系列工程问题和设备材质问题。

与气相法相比,液相法生产的原料成本低了一个数量级。而且具有原料无毒、无危险性、常温液相反应、工艺过程简单易控制、易扩大到工业规模生产、三废污染少、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液相法中硫酸氧钛和四氯化钛液相中的化学沉淀法最具工业化发展潜力。

原料生产路线

我国钛白工业近十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硫酸法钛白的生产已与国外先进技术差距不多,总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根据纳米tio2的生产特点,结合国内钛白生产的具体情况,我们提出了以硫酸法生产的中间产物硫酸氧钛为原料的生产路线,充分利用我国在硫酸法钛白工业生产中所取得的技术,以及工程化方面的经验,发展我国的纳米tio2工业。

生产规模的确定

目前,国内纳米tio2的需求量一种观点认为应在1万t左右,一种观点认为在1000t以下,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后一种观点可能更符合国内的现实。目前国内纳米tio2的生产能力已经能够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但随着我国纳米产品的普及程度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我国整体经济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纳米tio2必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新上项目应在(400~500)t/a的生产规模,同时最好建在钛白生产厂内。

生产方法的选择

化学沉淀法一般分为均匀沉淀法、直接沉淀法和共沉淀法三种。其中均匀沉淀法具有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易于操作等特点,是最具工业化发展前景的一种制备方法。均匀沉淀法是利用某一化学反应使溶液中的构晶离子由溶液中缓慢、均匀地释放出来。该方法中,加入溶液的沉淀剂不立刻与沉淀组分发生反应,而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沉淀剂在整个溶液中缓慢生成,使之通过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缓慢生成沉淀剂,只要控制好生成沉淀剂的速度,就可避免浓度不均匀现象,使过饱和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控制粒子的生长速度,获得粒度均匀、致密、便于洗涤、纯度高的纳米粒子,常用的均匀沉淀剂为尿素等。以硫酸氧钛为前驱物,以尿素为沉淀剂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的反应原理为:尿素水溶液在70℃左右开始水解,其反应式为:co(nh2)2+3h2o=2nh3·h2o+co2

由于尿素的分解速度受加热温度和尿素浓度的控制,因此可以使尿素分解速度降得很低,从而可得粒径分布均匀和粒径小的纳米tio2。尿素的分解产物co2和nh3,在反应或煅烧后均为气体,易挥发,不会对产品的纯度和质量造成影响。生成沉淀剂nh3·h2o在tioso4溶液中分布均匀、浓度低,使得沉淀物tio(oh)2均匀生成:

tioso4+2nh3·h2o=tio(oh)2+(nh4)2so4

tio(oh)2煅烧得到tio2:

tio(oh)2=tio2+h2o

存在的问题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4

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80年代中期在实验室合成了纳米块体材料,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从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手段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合成块体(包括薄膜),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对纳米颗粒和纳米块体材料结构的研究在80年代末期一度形成热潮。研究的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这类纳米材料称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1994年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挖掘出来的奇特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设计纳米复合材料,通常采用纳米微粒与纳米微粒复合,纳米微粒与常规块体复合及发展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物性的探索一度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现在)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的材料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的热点。国际上,把这类材料称为纳米组装材料体系或者称为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和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基保包括纳米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薄膜嵌镶体系。纳米颗粒、丝、管可以是有序或无序地排列。

如果说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那么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更强调人们的意愿设计、组装、创造新的体系,更有目的地使该体系具有人们所希望的特性。著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预言“如果有一天人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排列原子和分子…,那将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就像目前用Stm操纵原子一样,人工地把纳米微粒整齐排列就是实现费曼预言,创造新奇迹的起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伦兹伯克力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指出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是现代材料化学和物理学的重要前沿课题。可见,纳米结构的组装体系很可能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前沿主导方向。

二、纳米材料研究的特点

1、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

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纳米颗粒(纳米晶、纳米相、纳米非晶等)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薄膜与块体,到第三阶段纳米材料研究对象又涉及到纳米丝、纳米管、微孔和介孔材料(包括凝胶和气凝胶),例如气凝胶孔隙率高于90%,孔径大小为纳米级,这就导致孔隙间的材料实际上是纳米尺度的微粒或丝,这种纳米结构为嵌镶、组装纳米微粒提供一个三维空间。纳米管的出现,丰富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为合成组装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

2.纳米材料的概念不断拓宽

1994年以前,纳米结构材料仅仅包括纳米微粒及其形成的纳米块体、纳米薄膜,现在纳米结构的材料的含意还包括纳米组装体系,该体系除了包含纳米微粒实体的组元,还包括支撑它们的具有纳米尺度的空间的基体,因此,纳米结构材料内涵变得丰富多彩。

3.纳米材料的应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经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研究,人们已经发现纳米材料所具备的不同于常规材料的新特性,对传统工业和常规产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日本、美国和西欧都相继把实验室的成果转化为规模生产,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上已有20多个纳米材料公司经营粉体生产线,其中陶瓷纳米粉体对常规陶瓷和高技术陶瓷的改性、纳米功能涂层的制备技术和涂层工艺、纳米添加功能油漆涂料的研究、纳米添加塑料改性以及纳米材料在环保、能源、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磨料、釉料以及纸张和纤维填料的纳米化研究也相继展开。纳米材料及其相关的产品从1994年开始已陆续进入市场,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以20%速度增长。

三、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

1.加强控制工程的研究

在纳米材料制备科学和技术研究方面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加强控制工程的研究,这包括颗粒尺寸、形状、表面、微结构的控制。由于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都同时在起作用,它们对材料某一种性能的贡献大小、强弱往往很难区分,是有利的作用,还是不利的作用更难以判断,这不但给某一现象的解释带来困难,同时也给设计新型纳米结构带来很大的困难。如何控制这些效应对纳米材料性能的影响,如何控制一种效应的影响而引出另一种效应的影响,这都是控制工程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近一两年来,纳米材料控制工程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通过纳米微粒的表面做异性物质和表面的修饰可以改变表面带电状态、表面结构和粗糙度;二是通过纳米微粒在多孔基体中的分布状态(连续分布还是孤立分布)来控制量子尺寸效应和渗流效应;三是通过设计纳米丝、管等的阵列体系(包括有序阵列和无序阵列)来获得所需要的特性。

2.近年来引人注目的几具新动向

(1)纳米组装体系蓝绿光的研究出现新的苗头。日本nippon钢铁公司闪电化学阳极腐蚀方法获得6H多孔碳化硅,发现了蓝绿光发光强度比6H碳化硅晶体高100倍:多孔硅在制备过程中经紫外辐照或氧化也发蓝绿光;含有Dy和al的Sio2气凝胶在390nm波长光激发下发射极强的蓝绿光,比多孔Si的最强红光还高出1倍多,250nm波长光激发出极强的蓝光。

(2)巨电导的发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在Sio2一au的颗粒膜上观察到极强的高电导现象,当金颗粒的体积百分比达到某临界值时,电导增加了14个数量级;纳米氧化镁铟薄膜经氢离子注入后,电导增加8个数量级;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5

纳米基地率先入驻

北京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技术产业化基地是响应“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规划,落实“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人文北京”战略的产业部署而兴建的。基地主要支撑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基于纳米材料的新一代制版技术”和“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线路板”的产业化实施。

北京纳米材料绿色打印印刷技术产业化基地总占地约60亩,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的包括2栋中试厂房,1栋服务配楼,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集科研生产、综合办公、应用展示、附属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基地整体采用园林化总部的风格设计,以景观绿化带和绿色中庭作为特点,园区的功能划分明确,且兼具强烈的高科技绿色环保概念。

产业化基地一期建设主要用于纳米材料绿色印刷制版技术和纳米材料绿色印刷电路制备技术的产业化实施。主要产品包括纳米转印材料、超亲水版材、绿色打印制版设备及相关软件、纳米材料打印印刷柔性电路、射频天线及物联网应用等。

位于怀柔雁栖经济开发区的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于2012年4月21日揭牌,致力于纳米科技在能源、电子、环境、生物医药等四大领域的应用,并以下游应用带动上游纳米材料、纳米加工、纳米器件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快速聚集发展,预计可实现产值120亿元。

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500亩,其中首期规划用地500亩,可供企业随时入驻,后续1000亩规划用地位于开发区北端,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土地开发工作。产业园完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重要的纳米科技研发生产基地。

目前,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已有宋延林的中科纳通科技公司绿色打印RFiD电子标签、王中林院士的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等10个纳米项目入驻。

纳米技术原创地

记者了解到,此次建成投产的纳米材料绿色印刷项目由北京中科纳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开展具体工作。该公司由中科院化学所、联想控股、联想之星、技术团队(北京华冠泓达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组建,注册资本3000万元,核心产品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转印材料、超亲水板材、绿色印刷制版设备等。其相关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非感光、无污染、低成本的制版技术,是对现有印刷产业的一次技术革命,受到各级领导高度重视,2010年还作为北京市重点项目之一亮相上海世博会。

纳米材料绿色制版技术彻底克服了感光冲洗过程带来的化学污染问题,使整个制版过程绿色环保,并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已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具有系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多方面的综合优势,对我国印刷行业实现绿色化、数字化的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化基地投产的另一项目——纳米导电油墨及RFiD电子标签天线项目是北京中科纳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业化项目。该公司是由首科集团、技术团队共同发起组建的高科技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主要从事基于纳米电子材料的印刷电路绿色制备及RFiD技术应用。

绿色印刷电路技术可提供柔性、价廉、多样化的电子电路,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印制电路行业生产严重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还可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生物芯片、太阳能电池等战略新兴产业,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目前,中科纳通公司已完成绿色印刷线路板的核心材料——金属纳米粒子油墨的研发,并在识别卡的印刷线路板进行试用,现正在建设1万公斤/年的纳米导电油墨和1亿个/年的RFiD电子标签天线生产线。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6

关键词:纳米材料;发展现状;规划

中图分类号:tB3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24-0000-01

二十一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高速发展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元件的小型化、智能化、高集成、高密度存储和超快传输对材料的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航空航天、新型军事装备及先进制造技术对材料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创新,是未来十年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力增强有影响力的战略研究领域,纳米材料将起重要作用。纳米(nm)是长度单位,1纳米是10-9米(十亿分之一米),它是一个很小单位,如人的头发丝直径为7000-800onm,人体红细胞直径为3000-50oonm,一般病毒的直径在几十至几百纳米大小,金属的晶粒尺寸在微米量级;又如原子、分子等以前用埃来表示,1埃相当于1个氢原子的直径,1纳米是10埃。纳米材料的条件: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oonm之间;材料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

一、纳米材料的性能

使纳米材料具有微波吸收性能、高表面活性、强氧化性、超顺磁性,以及特殊的光学、催化、光催化、光电化学、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物理机械性质。纳米材料的应用将是传统材料、功能材料的一次革命。

纳米材料用于复合材料中,将使复合材料的发展产生巨大变化。纳米复合材料分两大类:由金属/陶瓷、金属/金属、陶瓷/陶瓷组成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由聚合物/无机、聚合物/聚合物组成的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用于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无机纳米材料有:Sio2、tio2、al203、CaCo3、Zno、黏土等。纳米材料能大大提高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韧性、抗划痕能力,达到提高耐热性和韧性效果。当前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研究重点是,纳米材料在基体中均匀分散方法、复合方法、效应、规律和机理研究;环氧纳米复合材料应用研究。纳米材料和技术为环氧涂料、胶粘剂、电子材料、塑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发展增添了高科技含量,将使环氧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产生巨大变化。

二、纳米材料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在功能纳米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一是大面积定向碳管阵列合成。利用化学气相法高效制备纯净碳纳米管技术,该技术合成的纳米管,孔径一致2ourn,长度1oopm,纳米管阵列面积达3mmX3mm。其定向排列程度高,碳纳米管之间间距1oopm。这种大面积定向纳米碳管阵列,在平板显示场发射阴极等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二是超长纳米碳管制备。首次大批量制备出长度为2~3mm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它比现有碳纳米管长度提高1-2个数量级。三是氮化嫁纳米棒制备。首次利用碳纳米管作模板成功制备出直径为3-4ourn、长度达微米量级的发蓝光氮化像一维纳米棒,提出了碳纳米管限制反应概念。四是硅衬底上碳纳米管阵列研制成功,推进碳纳米管在场发射平面和纳米器件方面的应用。五是唯一维纳米丝和纳米电缆,应用溶胶-凝胶与碳热还原相结合的新方法,首次合成了碳化或纳米丝外包覆绝缘体S10Z和taC纳米丝外包覆石墨的纳米电缆,以及以S江纳米丝为芯的纳米电缆,当前在国际上仅少数研究组能合成这种材料。六是用苯热法制备纳米氮化像微晶,发现了非水溶剂热合成技术,首次在3000C左右制成粒度达3oum的氮化锌微晶。还用苯合成制备氮化铬、磷化钻和硫化锑纳米微晶。七是用催化热解法制成纳米金刚石,在高压釜中用中温(700C)催化热解法,使四氯化碳和钠反应制备出金刚石纳米粉。

三、纳米材料存在的问题

目前纳米技术还存在着没有攻克的难题。纳米有很多理论上设想的特性没有开发出来。其瓶颈:怎样采用有效方法把材料由大颗粒粉碎到纳米级的颗粒,虽有电弧法、等离子法,但效果不好,所得到微细颗粒直径很难分布在一个窄的范围内,纳米级颗粒所占比例不高;即使得到了纳米级的颗粒,但在应用过程中颗粒是否还是以纳米形式存在,因为纳米颗粒表面有很强的活性,颗粒和颗粒之间易粘结到一起,变成大颗粒,失去了纳米特性。

这两大问题制约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没有得到解决。实验室可以得到小量的纳米材料,但不具大量生产能力。有一些产品尝试纳米材料,其中大部分用的不是真正纳米材料,而是比纳米大很多的微米级颗粒。应用纳米技术的产品在实验室出现了,市场上没有。

皮肤对纳米材料的吸附和毒性;纳米颗粒进入饮用水时的后果;纳米颗粒对操作者肺部组织影响的研究和在通风道中纳米颗粒对动物的影响;已变成海洋或淡水水域沉积物的纳米颗粒对环境的影响;在什么条件下,纳米颗粒可能吸收或释放环境污染物。专家认为,美国政府正努力评估纳米技术的生物和医学影响。

四、纳米材料的发展

我国纳米材料研究始于80年代末,纳米材料科学列入国家攀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分别组织了8项重大、重点项目,组织相关科技人员分别在纳米材料各个分支领域开展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还资助了20多项课题,国家“863”新材料主题也对纳米材料有关高科技创新的课题进行立项研究。1996年以后,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出现了可喜形式,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家的介入,使我国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入了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的新局面。目前,我国有60多个研究小组,有600多人从事纳米材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我国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已采用了多种物理、化学方法制备金属与合金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化合物纳米粉体,装备了相应设备,做到纳米微粒的尺寸可控,制成了纳米薄膜和块材。在纳米材料的表征、团聚体的起因和消除、表面吸附和脱附、纳米复合微粒和粉体的制取等方面都有创新和重大进展,成功研制出致密度高、形状复杂、性能优越的纳米陶瓷;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纳米氧化铝晶粒,在拉伸疲劳中应力集中,区出现超塑性形变;在颗粒膜的巨磁电阻效应、磁光效应和自旋波共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纳米类钙钛矿化合物微粒的磁嫡变超过金属Gd;设计和制备了纳米复合氧化物新体系,它们的中红外波段吸收率可达92%,在红外保暖纤维得到了应用;发展了非晶完全晶化制备纳米合金的新方法;发现全致密纳米合金中的反常效应。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7

在创新中国(DemoCHina)2013总决赛终极pK赛现场,张连斌代表的鼎科纳米技术研究所摘得“DemoGod”奖。这时距张连斌卖掉上一家公司再次创业已经有16年的时间。

100年不褪色

1997年,由于看好国内的打印市场,张连斌组建了一支研发团队。这支团队后来逐渐扩充至十几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占国带领,主要研究纳米颗粒的量产和保存问题。

据张连斌介绍,鼎科的第一批产品将于10月面世,这是一种用于纸张打印的纳米颜料墨水,主要针对办公打印市场,与现在常用的激光打印相比,纳米打印一张彩色纸品的成本仅为前者的黑白打印的1/4。

在现有的打印市场,常用的打印技术主要有喷墨打印和激光打印两类。喷墨打印因其成本低廉、易于使用,一直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市场,但也存在着不耐光、不耐水,打印成品不宜保存等问题;而激光打印的速度则相对优于喷墨打印,且成像效果较好,常用于商务用途,不过由于激光打印使用的是碳粉,打印时会产生大量的pm2.5,很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鼎科推出的纳米颜料墨水将很好地克服两者的不足之处,且成本更为低廉。据张连斌介绍,纳米墨水的背后是鼎科的核心技术——纳米颗粒。这是一种由人工制造、大小不超过100纳米(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的微型颗粒。若想充分利用纳米颗粒,不仅要做到每一个颗粒都均匀,还要体现出设计好的特定纳米性能,比如抗紫外线、抗污染、水溶、干后水不溶等。

基于纳米微粒技术的纳米墨水有着耐光、耐水,打印成品保存时间长且不产生污染的优势,并且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少成本。目前,激光打印机的一个硒鼓大约能打印1500页a4纸,每分钟35页;而一盒纳米墨水可以打印8000页,每分钟60页,不仅降低成本,还能提高打印速度。

在应用范围方面,纳米墨水不仅能适用于纸张,还能根据不同的墨水类型打印在不同材料上。目前鼎科接到的订单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具领域,对生产商来说,有了纳米墨水,家具生产中需要烤漆等工艺才能达到的装饰效果只需用打印即可完成。

鼎科所生产的纳米颗粒“每一个都是可以带颜色的”,张连斌介绍,他的纳米墨水就是提取矿物中的无机颜料,制成12种颜色的纳米颗粒,并进行修饰处理,使其具备打印性能。鼎科是世界上第一家把12种基本颜色的纳米颗粒做出来的企业,通过这12种颜色可以组成全色谱,组合成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颜色,完全可以替代现有油墨、油漆、布匹印染材料等,“而且100年都不会褪色”。

因此,相应的改变也可能发生在服装行业。带有美丽花纹和色彩的布匹不再需要工艺复杂的染色程序,只需在电脑上完成设计,连接打印机后即可在坯布上直接印染出理想的图案,而且经得起长时间的穿着使用,不会发黄泛旧。

研发就是

1997年,还在学校读精细化工专业的张连斌决定卖掉自己手上的公司,成立一家名为世峰的实验室,专门研发喷墨打印墨水。

此前他曾创办过电脑公司,也曾因创业经历成为“全国百强创业大学生”。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公司拥有喷墨打印所用墨盒的核心技术,张连斌看到了打印墨水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

实验室成立伊始,便确立了两个课题方向:一是开发燃料墨水,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二是开发耐光、耐水的颜料墨水,拓展喷墨打印的应用领域。

据张连斌介绍,纳米墨水研发的困难主要在纳米材料的批量化生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这也是世界性的难题。少量的纳米材料在实验室做出问题不大,但还没人能够大量生产,且要保证生产出来的纳米材料不沉淀、不成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长大。

这些难题让张连斌的团队走上了一条颇为艰难的路。“研发就是,甚至比还要惨,你看着所有的资金都像废纸一样烧掉,真是跳楼的心都有。”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8

【关键词】纳米电子学趋势

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运用,已经延伸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目前已经研究出的纳米电子技术产品多种多样,这些纳米技术的产品不但性能优良,最主要的是功能奇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科学家对于纳米电子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那么以后的还需要从新型电子元器件以及碳纳米管等方向入手进一步研发。

1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

1.1纳米电子材料的应用

现阶段纳米材料主要有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硅薄膜以及纳米硅材料等类型。在这些纳米电子材料中,可以说纳米硅材料最有发展前景,同时还符合当前社会对于电子技术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纳米硅材料与其他纳米电子材料进行比较后,可以看出纳米硅材料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纳米硅材料在不断研发的背景下其成本处于逐渐降低的趋势,其次,该材料还具有能耗低、准确性高以及不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最后,由于纳米硅材料中分子与分子所存在的距离较小,因此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纳米电子材料的反映速度,最终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标。

1.2纳米电子元件的应用

可以说纳米电子元件是以集成元件以及超大规模集成元件为基础的。其具体研发历程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研究者对集成电路进行研发之后而开始的,然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后逐渐从中型、大型转变为超大型的集成电路和特大类型的集成电路。在此背景下,其纳米电子元件的尺寸越来越小,现阶段的电子元件尺寸在0.1到100nm范围之内。

1.3应用于现代医学领域

特别是在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其纳米电子技术逐渐应用到医学的领域。可以说在医学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纳米电子技术的特点在细微部分的检测与观察方面。在普通显微镜无法观测的物品可以通过纳米电子技术进一步剖析。与此同时,还可以将电化学的信息检测流程中融入纳米传感器的方式对生化反应进行诊断。同时,在纳米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了很多方面的高科技医学产品,例如伽马刀、螺旋Ct以及mRi等。可以说生物医学以及电子学的融合对于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纳米电子技术在生物医学的电子设备集成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将纳米电子元件的尺寸控制在分子与原子的大小之间,进而就会将微小生物体的研究带到一个新的领域。

2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纳米电子技术在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空间,对此主要可以从新型电子元器件、石墨烯以及碳纳米管等方向入手。

2.1新型电子元器件

对纳米电子技术的当前模式分析后,可以断定在未来十年内必然会经过飞速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当前市场对于新型电子元器件的需求逐渐增多的背景下,还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对新型电子元器件进行扩展与完善。对此,可以从单电子器件、共振隧穿电子器件、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纳米尺度moS器件、分子电子器件、自旋量子器件、单原子开关等新型信息器件的方向入手,在保证了纳米电子技术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还可以延续摩尔定律以及CmoS的研究成果。

2.2碳纳米管

可以说碳纳米管是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重要方式,碳纳米管的本质是一种一维的纳米材料,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重量轻以及完美六边形的结构。因此在实际的运用中,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传热性能、光学性能、导电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储氢性能等。与此同时,碳纳米管在纳米电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作为现阶段晶体管中主要的材料,对此有效的碳纳米管可以对集成电路的效率进行提升。

2.3忆阻器

所谓忆阻器就是就是经过了继电阻器、电容器以及电感元件发展之后而发展的一种模式。并且忆阻器是模拟信号的方式来对非线性动态纳米元件而组成的具有交叉开关模式的纳米电子技术。忆阻器的属性不但与CmoS类似,更主要的是其具有功率低、体积小以及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进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有效的代替硅芯片等材料。

2.4石墨烯

同时,石墨烯作为新型的纳米材料来说,不但具有超薄的特征,最主要的是其质地还是非常坚硬的。并且在正常状态下石墨烯电子的传输速度要比其他类型的纳米电子材料快,正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使得对于石墨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石墨烯和其他导体具有很大的区别,进而在碰撞的过程中其能量不会有损失。在对石墨烯的未来进行研究与设想后,根据专家预计在10年后可成功研制性能优异的石墨烯类型的导体材料与晶体管。

2.5纳米生物电子

最后,纳米电子技术还可以与生物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也可以认为纳米生物电子是以多个领域为核心共同建设的。在对纳米电子技术带入生物领域的过程中,利用纳米电子技术的自身特点可以制造出关于纳米机器以及附属的纳米生物医用的材料产品等,进而可以在医学领域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最终达到为人类健康做出巨大贡献的目标。

3结束语

总之,在电子科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其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通过对纳米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也就是说纳米电子技术完全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指日可待。通过采用纳米电子技术可以实现一种高效、科学而环保的生物材料、电子晶体管以及医学设备等,最终达到改善人们的生活现状的目标,让人们切切实实地体验纳米时代。

参考文献

[1]叶原丰,王淮庆,郝凌云.碳纳米管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02).

[2]许高斌,陈兴,周琪,王鹏.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设计与应用[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0(10).

[3]余巧书.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电子世界,2012(12).

[4]刘长利,沈雪石,张学骜,刘书雷.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微纳电子技术,2011(10).

[5]杜晋军,李俊,洪海丽,刘振起.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进展与军事应用前景[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9

自70年代纳米颗粒材料问世以来,80年代中期在实验室合成了纳米块体材料,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真正成为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研究的前沿热点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从研究的内涵和特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以前)主要是在实验室探索用各种手段制备各种材料的纳米颗粒粉体,合成块体(包括薄膜),研究评估表征的方法,探索纳米材料不同于常规材料的特殊性能。对纳米颗粒和纳米块体材料结构的研究在80年代末期一度形成热潮。研究的对象一般局限在单一材料和单相材料,国际上通常把这类纳米材料称纳米晶或纳米相材料。

第二阶段(1994年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是如何利用纳米材料已挖掘出来的奇特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设计纳米复合材料,通常采用纳米微粒与纳米微粒复合,纳米微粒与常规块体复合及发展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物性的探索一度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主导方向。

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现在)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的材料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在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的热点。国际上,把这类材料称为纳米组装材料体系或者称为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它的基本内涵是以纳米颗粒以及它们组成的纳米丝和管为基本单元在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组装排列成具有纳米结构的体系,基保包括纳米阵列体系、介孔组装体系、薄膜嵌镶体系。纳米颗粒、丝、管可以是有序或无序地排列。

如果说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随机性,那么这一阶段研究的特点更强调人们的意愿设计、组装、创造新的体系,更有目的地使该体系具有人们所希望的特性。著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预言“如果有一天人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排列原子和分子…,那将创造什么样的奇迹”。就像目前用Stm操纵原子一样,人工地把纳米微粒整齐排列就是实现费曼预言,创造新奇迹的起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伦兹伯克力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指出纳米尺度的图案材料是现代材料化学和物理学的重要前沿课题。可见,纳米结构的组装体系很可能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前沿主导方向。

二、纳米材料研究的特点

1、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不断扩大

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纳米颗粒(纳米晶、纳米相、纳米非晶等)以及由它们组成的薄膜与块体,到第三阶段纳米材料研究对象又涉及到纳米丝、纳米管、微孔和介孔材料(包括凝胶和气凝胶),例如气凝胶孔隙率高于90%,孔径大小为纳米级,这就导致孔隙间的材料实际上是纳米尺度的微粒或丝,这种纳米结构为嵌镶、组装纳米微粒提供一个三维空间。纳米管的出现,丰富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内涵,为合成组装纳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机遇。

2.纳米材料的概念不断拓宽

1994年以前,纳米结构材料仅仅包括纳米微粒及其形成的纳米块体、纳米薄膜,现在纳米结构的材料的含意还包括纳米组装体系,该体系除了包含纳米微粒实体的组元,还包括支撑它们的具有纳米尺度的空间的基体,因此,纳米结构材料内涵变得丰富多彩。

纳米材料市场研究篇10

论文摘要:彩板卷材,在建筑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然而,由于传统彩色涂层吸受、传导阳光的辐射热,使建筑彩板卷材在推广应用中遇到尴尬的难题。设计部门与建筑商不得不采取各种隔热措施加以解决,既增加建筑成本,又费工费力费时,增大工程造价。本文就是针对这一技术难题,采用复合纳米材料改性传统聚合物和传统颜料,开发研制出彩色隔热节能新型建筑彩板卷材功能涂料,为建筑材料市场添增了新型高效节能产品。

1前言

目前,市场上已有人研制出自干修补漆类隔热涂料,例如日本专利号为jp98-120946公开的一种外观深色的红外光反射涂料、德国专利号为de19501114公开的红外反射涂料、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434063a介绍的热反射隔热涂料等[1-4],都是以白色为主的涂料产品,一旦赋予涂层以颜色,就会改变太阳光反射隔热功能的作用。这是因为传统的彩色涂料涂层,置于阳光下吸热、导热、放热,是由于涂层中的颜料(尤其是深色颜料)带有发色基团,而这些发色基团一般都具有吸光蓄能的作用,即吸收红外线能量并转化为热能的结果。

本研究制备了一种在工艺温度下可以快速干燥的适用于工厂涂装的彩色隔热节能卷材功能涂料。通过采用稀土纳米材料改性传统聚合物树脂,赋予了透明成膜物吸收红外及紫外线的特异功能;用半导体纳米材料改性传统的着色颜料,赋予了彩色涂层具有强烈的反射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功能;涂料组分中添加功能性隔热填料,赋予了涂层“保温瓶式”的隔热效应;同时也赋予了彩色与透明涂层其它多种功能特性,如阻燃性、耐高温、超耐侯、高效防腐蚀、军事伪装性等功能。

2实验部分

2.1功能性树脂的制备

2.1.1实验材料

z-390聚酯树脂(无锡阿克力化工有限公司);稀土纳米ce-ato复合改性剂(北京科技大学广东研究院提供)。

聚醚二元醇(相对分子质量2000)、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均为国产工业品,丁酮、丁二酮肟均为分析纯试剂。

2.1.2制备方法

(1)稀土纳米改性聚酯的制备

用稀土纳米ce-ato复合改性剂对z-390聚酯树脂进行物理改性。按一定配比将纳米复合改性剂和聚酯树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lbm-t2实验室篮式砂磨机中研磨,用200目筛网过滤备用。混配比例为:纳米改性剂∶聚酯树脂=8~12∶92~88(wt)。

(2)封闭型聚氨酯潜固化剂的合成

①聚醚二元醇与mdi预聚体的合成:准确称取经过脱水处理的聚醚二元醇30g装入配有温度计、搅拌器、冷凝器、已加入7.5gmdi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适量丁酮溶剂。升温到80℃持续反应3.5h,得到透明聚醚型异氰酸酯预聚体。

②潜固化剂的合成:称取25g自制的预聚体,加入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250ml的四口烧瓶中,按照封闭剂中活泼h与预聚体中-nco的摩尔比为1.2,计算出要加入的封闭剂丁二酮肟的量,以适量丁酮溶剂将其溶解后转入到50ml滴液漏斗中,在搅拌下滴加封闭剂,同时控制体系温度不超过40℃,滴加速度为1ml/min,持续时间20min。封闭剂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30min,再升温到80℃持续反应2~3.5h,得到封闭型聚氨酯潜固化剂。

2.2功能性复合色浆的配制(以蓝色为例)

2.2.1实验设备

2000ml烧杯;电子秤;lbm-t1型可调速变频搅拌分散机、lbm-t2实验室篮式砂磨机(广东东莞郎力机械有限公司)。

2.2.2实验材料

稀土纳米y-ito复合改性剂(北京科技大学广东研究院提供);酞青蓝(市售);酞青绿(市售);r-960钛白粉(杜邦);颜料大红(市售);氧化铁红(市售);氧化铁黑(市售);耐晒黄(市售);聚乙烯醇(pva)/(市售);nk-1超分散剂(浙江德清宝维纳米材料有限公司);jf-134阳离子氟表面活性剂和f-006两性氟表面活性剂(武汉市金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品);ndz-311(油性)钛酸酯偶联剂(南京曙光化工集团出品);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化学纯试剂);ac1261丙烯酸树脂(佛山市高明同德化工有限公司出品)。

2.2.3制备过程

用带刻度的2000ml玻璃烧杯量取635ml去离子水,加入100gac1261树脂,在搅拌分散机上分散均匀后,移至电加热炉上边搅拌边缓慢加入,控制温度不超过90℃,直至全部溶解后冷却至常温,向内加入nk-1超分散剂和jf-134阳离子氟表面活性剂各7.5g、10gndz-311w钛酸酯偶联剂,再称量200g酞青蓝色粉加入烧杯中,然后再移至lbm-t1型高速分散机上分散至肉眼不见颗粒为止,使用lbm-t2实验室篮式砂磨机,开启冷却水阀,将机速调到10~16m/s,反复循环研磨至浆料粒径细度达到5µm左右,再加入250g稀土纳米y-ito复合改性剂分散液,分散均匀后在砂磨机上混合研磨15min出料,过滤、包装,即得到固含量约40%的纳米稀性复合功能蓝色浆,备用。

2.3彩色隔热功能涂料的制造(以灰色为例)

2.3.1材料与设备

(al2o2)nx-nmp纳米改性剂(北京科技大学广东研究院提供);s-150芳烃溶剂、涂料助剂、pma/dbe等(市售);电子秤、2000ml塑料烧杯;lbm-t1型可调速变频搅拌分散机、lbm-t2实验室篮式砂磨机(东莞郎力机械有限公司);200目滤筛。

2.3.2配方设计

本隔热彩色卷材涂料是由稀土纳米改性聚酯(自制)、纳米改性复合色浆、纳米改性剂和其他涂料助剂等材料组成的。配方设计见表1所示。

表1纳米材料改性彩色卷材涂料基础配方

原材料

重量份,wt

驼灰

海蓝

s-150芳烃溶剂

稀土纳米改性聚酯

封闭型聚氨酯潜固化剂

涂料助剂*

(al2o2)nx-nmp纳米改性剂**

pma/dbe(混合比=4∶1)

8.0~12.0

50.0~55.0

--

20.0~25.0

2.0~3.0

5.0~8.0

8.0~12.0

40.0~50.0

15.0~25.0

20.0~25.0

1.0~2.0

5.0~8.0

*涂料助剂包括:分散剂、防沉剂、消泡剂、流变剂等;**无需与其它组分一起研磨,后添加分散均匀即可。

2.3.3制备工艺

用电子秤按配方配比(树脂、溶剂、助剂及其他功能性隔热填料等组份)称量,置于lbm-t1型可调速变频搅拌分散机,先在低剪切速度下边投料边搅拌,投料完毕后再分散20min,上lbm-t2实验室篮式砂磨机上研磨至要求细度,用200目筛网过滤,包装成品。

3结果与讨论

3.1性能测试

参照彩色涂料的行业标准hg/t3830-2006《卷材涂料》中的技术指标,采用bk06-3型电脑监控多点温度在线自动记录测试系统测试涂层隔热效果。

3.1.1涂层的太阳光红外线反射实验[5]

(1)检测依据:参照gb/t2680-94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2)检测设备:u-4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beelc01);ae型辐射率测定仪(beelc02)。

(3)检测条件:光源类别——紫外区,氘灯;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50w卤钨灯。

光谱透射比测定中,采用垂直照明和垂直探测的几何条件,表示为垂直/垂直;光谱反射比测定中,采用5°角照明和5°角探测的几何条件,表示为5°/5°。

(4)实验结果:做反射率对光波长的曲线,详见图1。

图1涂层对太阳光反射率曲线

fig.1paintonsolarreflectancecurve

从图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何种光源,彩色隔热涂料都有一定的隔热作用,条件不同,隔热作用也有差别;对涂层做半球辐射率测试,结果见表2。

表2光直接反射比和半球辐射率测试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备注

半球辐射率(%)

0.88

大气质量为2

太阳光直接反射率(%)

71.98

3.1.2涂层隔热降温效果试验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采用bk06-3型电脑监控多点温度在线自动记录测试系统采集数据,结果如图2、图3所示:

图2灰色样板室外日光测试温度曲线

fig.2testcurveofthegraymodelforoutdoordaylight

图3灰色样板室内模拟日光测试温度曲线

fig.3testcurveofthegraymodelforindoordaylight

从图2、图3中可以看出,彩色涂料的隔热降温的节能效果十分显著,户外日光测试中,温度最大降低4.7℃;室内模拟日光测试,温度平均可降低20℃。

3.1.3涂层隔热机理

解析隔热涂层的隔热机理,在彩色隔热涂料研究设计上,我们设置了三道屏蔽阳光热辐射的防线:

第一道防线在漆膜表面。由于传统的高分子聚合物成膜材料经纳米稀土复合改性剂(ce-ato)改性后,表面漆膜对阳光中波长为6.0~400μm远红外线具有强烈的吸收效应,吸收率达到了80%左右。被吸收的红外线能量激发了稀土纳米粒子的荧光态效应,致使红外线能量低耗,无法转化为热能。同时,在研究中发现了另一种现象,即受激发态的纳米稀土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受纳米粒径的影响,随着粒径的减小而下降,吸收强度却更加强烈。这种效应正是我们所希望和需要的。

第二道防线在发出色彩的颜料表面。用纳米稀土复合改性剂(y-ito)改性传统的有机或无机颜料,其改性机理是通过化学-机械制程法利用机械能先将纳米稀土复合粉体材料研磨分散恢复至纳米尺度,然后通过小分子型超分散剂的吸附作用将纳米粒子包覆起来,起到阻隔团聚的作用。当将制备好的纳米稀土复合改性剂(y-ito分散液)加入到颜料色浆中对颜料粒子进行改性时,在范德华力的作用下,纳米微粒子被紧密地吸附在颜料粒子表面,形成了对颜料粒子的包膜态势。而包覆在颜料粒子表面的纳米稀土复合(y-ito)粒子对阳光中波长为0.75~6.0μm之间的红外线具有极强的反射效应,因此也就屏蔽了传统颜料粒子对红外线吸收和放热作用。这一道防线的屏蔽率大约可以阻挡80%左右的近、中红外线。

第三道防线则是利用了“暖水瓶隔热原理”,在填料中选用了中空玻璃微珠功能材料。即使前两道防线不能完全屏蔽阳光的热辐射,第三道防线则隔绝了热对流和热传导作用。因此,使本研究的彩色或透明隔热涂层具有及其优异的屏蔽阳光热辐射,阻隔热传导效应。

3.2彩色隔热卷材涂料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1)检测依据:参照行业标准hb/t3830-2006《卷材涂料》中的面漆产品技术要求。

(2)检测设备:iso6#流出杯,刮板细度计,漆膜冲击器,漆膜划格器,杯突试验机,摆杆硬度计,60°镜面光泽度计,quv/basic加速老化试验机,全自动测差计,烘箱等。

纳米改性彩色卷材涂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详见表3。试验结果表明,本彩色隔热涂料达到了行业标准hb/t3830-2006《卷材涂料》中的面漆产品技术要求。这些功效是由于材料内部纳米改性聚合物的作用,同时能明显的改善材料耐候性而达到预期效果。

表3纳米材料改性彩色卷材涂料物理机械性能

项目

测试结果

检验方法

密度,g/cm3

细度,µm

粘度(涂-4杯),s

涂膜外观

涂层厚度,µm

光泽(60º),%

t弯试验

杯突试验,mm

耐mek擦拭,次

反向冲击性,j

铅笔硬度

耐湿热性(50℃,相

对湿度95%,500h)

人工加速老化

试验(2000h)

0.8~1.0

15~20

80~120

平整光滑

25~35

30

2

8

100

9

6h

1级

失光一级

变色二级

gb/t1725-89

gb/t1724-89

gb/t1723-93

gb/t9761-88

gb/t9754-88

gb/t12754-91

gb/t9753-88

nccaⅱ-18

astmd1794-93

gb/t6739-96

gb/t1740-79

gb/t1965-97

注:#与涂膜的光泽有关;试验钢板厚度0.75mm。

4结语

彩色隔热卷材涂料与普通卷材涂料比较,有以下特点:

(1)通过热反射和热屏蔽的阻隔作用,达到最佳隔热效果。经试验证明,在炎热的夏季,用彩色隔热节能卷材功能涂料制作的钢结构墙体与未涂覆或普通涂料涂覆的钢结构墙体相比,可使室内温度降低4~12℃,隔热节能效果极其显著。

(2)综合机械性能优良,漆膜附着力、抗冲击性、抗划伤性等指标均超过普通卷材涂料的技术水平。

(3)装饰性好,质地细腻,外观平滑,保光保色,由于增强了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的反射作用,有效防止了涂膜的光解反应,延长了漆膜的使用寿命。

(4)为建筑市场提供了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建材,对创建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驰,发明专利:隔热防腐卷材涂料(zl200410051839.4).

[2]张驰等,发明专利:彩色与透明隔热节能防护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受理号:200910039512.8.

[3]张驰,纳米改性隔热防腐卷材涂料的研究与应用.第四届上海国际彩板及涂料涂装技术交流研讨会获奖优秀论文集,2005,05(上海).

[4]陈中华等,复合型建筑隔热涂料的研制.太阳能学报.2008,29(3):25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