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十篇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十篇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9:37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1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为达到心理健康教育之目的,2002年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此,在具体执行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1.满足合理需要    小学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交往和爱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这些需要的合理满足是小学生形成和保持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影响其正常的发育和成长,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比如任何一个小学生,作为班级和伙伴中的一员,如果长期得不到认可,不被接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信任,得不到教师和同学的关爱,总是受到排斥,体验不到集体的温暖,他就不会有安全感、自尊感,就会感到孤独,感到压抑,就有可能走向自我封闭,或者相反,导致逆反心理,仇恨、敌对、攻击等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就无从谈起。事实一再表明,满足合理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受到压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得到满足,人的心态和行为就有可能趋向极端化,甚至铤而走险。中小学生中存在的许多不良行为或罪错行为,绝大多数都与合理需要得不到适当满足有关。学校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机构,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敢策建立起来的正规的、完善的教育系统。因而,就满足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言,所提供的机会和方式是最具合理性、方向性、教育性和权威性的,是任何家庭和其他社会部门都无法相比的。为此,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积极自觉地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既要注意面向全体小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遇,满足其共同的需要,又要注意个体间需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引导,使之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及满足的正常途径能有正确的认识。否则,小学生由于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满足需要的冲动驱使下,接受不健康或不正当诱因的影响,采取不恰当的方法和途径求得满足,从而导致错误行为,教育者对此必须充分注意。    2. 提供指导    指导包括集体辅导和个别指导。集体辅导要有预见性和超前性,是指针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采取适当的方式加以辅导,使之对自己成长发育中必定或可能面临的问题有所认识,有所准备,能以积极自觉的心态有效地面对。比如新人学的小学生,由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学校的小学生,随之而来的是主导性活动的变化,由先前的做游戏为主变为以学习为主。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主要活动的变化,家庭与社会的要求也不同。小学生要严格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要写作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已成为必须履行的社会义务。如此巨大的变化对所有学童来说都会遇到对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再比如高年级小学生,面对青春期的提前到来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也有心理准备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所有这些共性的问题都需要教师或其他人员有计划地提供及时有效的辅导,否则就会遇到困难,就可能出现困扰,不利于身心健康。个别指导主要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比如,对个别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方法上的帮助,针对个别小学生存在的某些消极的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问题,如逆反心理、,厌学心理或人格上的某些弱点所给予的帮助、所进行的调整等均属个别指导。    3.及时调治   

我们知道,学校是全方位、综合性的教育机构,有许多工作要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小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不可能都用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健康教育的复杂性,个体间的差异性和家庭生活、环境影响的多样性,因而无论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多么重视,工作多么细致,效果如何显著,也不可能使所有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能达到非常理想的程度,总会有少数或个别小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我们从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以及班主任和辅导员都能根据有关方面的知识,善于识别,及时发现,并能随时与有关家长取得联系,提供建议,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及时有效地给予调节和治疗。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定型,各种心理问题即使比较严重,只要及时发现,善于识别,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调治,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能有效地加以排除,得到根治,愈后效果良好。

由此可见,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知识和经验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重点不在于治疗而在于识别,要能及时发现,以保证及时有效地得到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帮助和治疗。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2

2010年中国政府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划中明确要求建设全国教育基础数据库和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012年教育部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八项发展任务和五项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2年9月,国家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建设“三通两平台”。“三通”指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其中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核心任务是建设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013年,为加快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教育部正式《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建设任务。

二、主要任务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有三大核心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建设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包括全国学生数据库,为全国每一名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档案,实行全国学生“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全国教师数据库,为全国每一名教师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档案,实行全国教师“一人一号”;全国学校数据库,为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档案,实行全国学校“一校一码”。

第二项任务是建设五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全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规划与决策系统、教育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项任务是建设“两级建设、五级应用”体系。“两级建设”是指在国家和省两级建设教育数据中心,即1个部级教育数据中心和32个省级教育数据中心(1+32),以实现系统和数据的集中部署和统一运维。“五级应用”是指在国家、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建设应用和技术服务体系,以保障系统在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的全面覆盖和深入应用。

三、成果应用

1.教育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

目前,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已基本建成,涵盖了学前、中小学、中职、高等教育等教育阶段,完成全国50多万所学校(机构)、1700多万名教师、2.4亿名学生、200多万栋校舍的数据入库,实现全国所有学校“一校一码”,全国中小学生“一人一号”。

2.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投入运行,预计明年3月之前能在全国各省完成部署,覆盖全国所有的学校和教师;全国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已具雏形,其中学校(机构)管理系统已经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开发建设学校经费、资产、装备和其他办学条件的系统,预计明年能够全部完成;国家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已上线运行,在教育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系统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县和学校,包括3000多个教育部门、50多万所学校、300多万用户。

3.应用效益日渐显现

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例,2014年1月这个系统已在全国正式联网运行,目前已实现1.93亿中小学生信息入库。2015年系统已完成3689万学生毕业、1.25亿学生升级、3795万新生入学、691万学生转学等工作,其中跨省转学学生达89万。初步估计,2015年仅网上转学这一项工作,即可为全国学生家庭节约近43亿元。

同时,这些系统及其数据在教育经费安排、贫困学生资助、营养改善计划、招生考试、控辍保学、随迁子女、留守儿童关怀、学生流动监控等工作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四、2020年展望

1.指导思想

首先是加强整合,要把各类分散的系统逐步整合成规模化的系统。其次是强化融合,一是强化国家系统与地方和学校系统的融合,发挥综合效用;二是在关注教育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管理与教学的融合,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支撑教育教学。第三是促进应用,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应用,未来五年要充分发挥系统的应用优势,拓展系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第四是提升服务,服务是系统建设的终极目标,要力争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最后是引领创新,要通过系统应用和服务引领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用。

2.推进原则

第一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中央统筹规划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统一设计、开发、部署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地方和学校根据国家统一要求,统筹本地区、本单位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与平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第二是应用驱动、服务为先。积极拓展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服务窗口,逐步将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一项惠民工程。

第三是资源共享、融合创新。整合中央和省级教育数据中心资源,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和综合优势,推动信息系统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形成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共享的局面。

第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政府在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吸引学校、社会和企业力量参与,探索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与服务水平。

3.主要任务

任务一: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基于三大教育基础数据库,建成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推动数据共享与数据服务,为教育管理、决策支持、监管评价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

任务二:国家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在5大类30多个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基础上,按照教育阶段和管理对象为主线,扩展、集成、整合为6个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分别是全国基础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管理信息系统。

任务三:国家教育管理综合服务系统。建设教育决策支持系统、教育监测评价系统和教育公共服务系统,创新教育管理综合服务模式,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支持和监管评价服务,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

任务四:国家教育管理基础设施云服务体系。建设国家教育管理基础设施云服务体系,统筹管理国家、32个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和区域云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资源,建成逻辑集中的全国教育管理云数据中心,实现国家教育大数据中心、国家教育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综合服务系统的资源按需动态分配与不间断运行。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3

远程教育教务管理工作作为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的一个有效载体,在远程教育中一直处于核心的地位。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之中,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远程教育的核心。作为远程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秩序与教学质量,影响着远程教育的办学水平。目前,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远程教育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对从事远程教育教务管理的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但往往花费了大量经费和时间,效果却不明显。因此,迫切需要制订一套远程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的胜任力模型。教务管理人员胜任力(teacherCompetency)指教务管理人员个体所具备的、与实施成功教务管理有关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隶属于教务管理人员的个体特征,是教务管理人员从事成功的教务管理的必要条件和教务管理人员培训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教务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对于远程教育教务管理工作的高质、有序和顺利开展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利用教务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不仅可以帮助高校选拔、聘用和考核教务管理人员,还可以为教育教务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2远程教育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分析

远程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的关键胜任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的专业技能,更应该从管理人员的心理、价值观等更深的层次上体现出来。对于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分析,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2.1政治胜任素质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开展教务管理活动的根本要求。作为一名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入理解和正确贯彻《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具有时代特征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教育观,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真正体现在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中。

2.2行为胜任素质

2.2.1教务管理人员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认为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规的教育,远程教育只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形式。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要认识到远程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远程教育从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它既有课堂环境,也有课外环境;既有学校环境,也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自然环境。因此,开放教育能全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帮助学员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坚定创造方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技能和方法,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远程开放教育服务。

2.2.2教务管理人员要有服务观念

教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本质上还是服务性工作。教务管理既要为学校的教学服务,又要为一线的教师服务,且直接和学生接触,为学生服务。可以说,离开了服务,教务管理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教务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树立以教师和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意识,时时处处为师生利益着想,顾全大局,加强主动服务意识,利用条件、创造条件为师生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热心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2.2.3教务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能力

(1)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理论。教务管理者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担负着管理与育人的双重任务。因此,教务人员必须懂教育、懂管理。不仅要掌握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而且要懂得现代教育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必须要系统深入地学习管理理论、管理技能和远程教育理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把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现代管理思想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之中,实现真正的“内行”管理。(2)要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要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教务管理工作面对的是教师和学生,工作的具体内容往往涉及大量不同专业、不同个体的师生。如果不懂专业,不熟悉专业所开课程,将无法介入教学管理。作为教务管理者,最好对所管理的学科或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因为只有在了解专业计划制订和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的组织和安排,便于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恰当的处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处理问题,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和协调,并最终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教务管理是学校教学信息沟通的中介,或传达领导意图,或反映教师建议,或解释原因,或交涉事宜等,常常需要撰写公文如公告、通知、须知、建议、体会和论文等。为保证相关信息的传递既及时又准确,语气随和、语言得体、表达清楚而又言简意赅,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努力学习、善于总结,不断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撰写能力,做到表达正确而逻辑严谨、行文规范又简明扼要。教务管理是联系教师与教学单位、各教学单位之间以及教学单位与领导之间的枢纽。教务管理涉及学校诸多部门,工作繁杂琐碎,既要保证教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老师和学生,又要保证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准确快捷地传达给相关部门。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

2.3心理胜任素质

2.2.1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涉及范围广、头绪多,还要面对大量性格迥异的师生,因此,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务管理人员的必备素质。教务管理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和误解,有时甚至会遇到冲突或刁难。因此,作为教务管理人员除了应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之外,还要作好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胸宽广,保持平静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乐观地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只有保持对工作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情绪、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知难而进的勇气,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2.2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

敬业爱岗、按章办事是做好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从办理入学注册、选课、教材管理、上课安排、考试安排、学生成绩管理到毕业审核;从整理学员档案到整理各种文件资料,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是头绪众多、内容繁杂、压力大、时间紧,而且付出辛勤劳动后往往还看不到具体成果。在这种工作性质下,教务管理人员应该立足平凡岗位,充分发扬敬业爱岗精神,不仅要发扬任劳任怨、扎实勤奋的工作作风,而且要坚持养成按章办事的好习惯,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问题,特别是对政策性强的事务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以职谋私。在处理具体事情上应多作调查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办事能力,确保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正常有序地运转。

3开放教育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构建

为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务管理队伍,笔者从政治胜任素质、行为胜任素质、心理胜任素质三方面对远程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远程教育教务管理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可从以下两种思路来构建:

3.1基于当前岗位要求的胜任力模型

通过分析、描述教务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及任职者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如专业管理知识、责任心、沟通协调等来确定管理人员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这种方法适用于组织稳定、工作环境界定详细、组织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

3.2基于组织发展战略的胜任力模型

通过分析远程教育教务管理未来发展战略对管理人员在胜任能力方面的要求,得到一些能用来确定教务管理人员胜任能力的构成要素。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务管理人员的选拔、评测、培训到晋升的全过程。

4结束语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4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能;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现代高校标准配置的三大教学辅助机构之一,其目的和任务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为高校各项工作提供保障,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高校教学、科研、办公等各项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明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特点,对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职能

1.教育职能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两课”教师可摆脱“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间教室、一群学生、一个老师”的陈旧而僵化的上课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凭借多媒体技术,使授课内容形象、直观、生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为培养政治合格、品德高尚、行为习惯良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辅助职能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高校的教辅机构,承担着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现代教育手段与方法改革,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远程网络教育等现代教育技术,切实保障学院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等重任。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承担着为教学开发和设计出符合本院课程要求的课件及精品课课件,为教师、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录制、编辑、制作各类多媒体课件的任务。因此,教辅职能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3.管理职能

科学的管理办法、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是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前提条件。就我院而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管理全院70个多媒体教室,20个语音教室,办公校园网和学生网络等的全院网络管理。因此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管理工作渗透在学院的各项工作当中,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4.服务职能

服务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只有通过具体的服务来体现。“服务”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职能在广泛性上的体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既要为学院领导的决策服务,又要为教学、科研服务,还要为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学校基本队伍的主体,他们是学校各部门服务的对象,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务的对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所承担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实际上也是其服务职能的体现,虽平凡、琐碎,但又须臾不可缺少。

5.宣传职能

校园新闻的拍摄与制作,将学院的活动和动向展现给学生及教师,使学生更加了解学院,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同时网络的广泛传播,也提高了学院的知名度,扩大了学院的影响力,也使得社会更加认可。利用网络还能够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新闻和信息,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学院的窗口单位,要充分利用良好的资源平台,充分发挥其宣传职能,为学院的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6.资料收集及记录职能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担着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能的同时,还担当着学院重大事件的记录职能。重要领导的来访和出访、学院重大事件的发生和一些策划编排精良的学生活动等等,都需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记录下来,并作为档案保存好,以便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借鉴材料,为学院的长期发展留下真实宝贵的重要资料。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承担着教育、辅助、管理、服务、宣传和资料收集及记录等六方面的主要职能。如何执行好它的职能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效果、教学秩序、发展前景乃至是生存。由此,学院的建设发展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设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加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建设对学院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特点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高校整体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系部乃至学院整体工作的开展。因此,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特点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这对进一步做好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执行性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属于管理层,因此,它具有执行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要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自觉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贯彻执行院系的各项指示和精神。但不能只是机械、教条地传达,而应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把政策的原则性同执行方法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力求达到最佳的执行效果。

2.协调性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涉及学院的各个部门,上至院级职能部门、系(部)领导,下至每位教师,乃至每位学生,均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他们直接打交道,如果说整个学院的工作是由各个职能部门来分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则是这些职能部门的具体执行机构和协调机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是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

3.形象性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与其他各相关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学院的各项政策需要下级部门的贯彻和执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各项工作也同样需要其他系部及相关部门的鼎立配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担当着为全院各相关部门服务的重担。所以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作风代表着学院的整体形象。它不仅是执行和协调机构,而且也是部门形象,乃至学院形象的代表机构,这就要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处处起到表率作用。

4.服务性

服务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价值和作用只有通过具体的服务来体现。作为教辅部门,要体现超前服务意识,把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调动平时的信息积累,把正确的思想、观念、新闻和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教师、学生和社会,把好档案关,掌握第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和优质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耐心、仔细、周到的服务,从而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5.安稳性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掌管着全院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校园网或主要干网,多媒体教学设备、语音教学设备等。这不仅要求对这些设备的分布、数量、和性能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与维护,使得各种设备经常性的处于一种健康的工作状态,以充分发挥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从而满足教学、科研、办公等的需要。此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学院的各种论坛、发言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确保学院对外窗口的健康。

6.繁杂性

从工作的内容来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几乎涉及全院各个方面,范围广,工作量大,具有繁杂性的特点。从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教学课件编辑录制、校园网、办公网络、学生网络等等,既有常规性的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管理工作,又有突发性的教学设备、办公设备异常情况的处理工作,工作面面俱到,繁琐而复杂。这就要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面对多样和繁杂的工作,能沟通协调,合理安排,使得每一项工作都顺畅、正常的进行。

三、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高校的基层单位,既要明确它的职能作用及工作特点,完成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基本任务,又要充分利用它独有的优势,不断研究、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的规律和方向,明确目标任务,试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办公数字化、自动化建设,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的效能,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首先,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上过硬是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

其次,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第三,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第四,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造就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团结进取的高素质队伍。

2.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第一,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在明确岗位责任制的同时,还要提倡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做到岗位分工不分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互相支持,团结协作。

第二,建立配套的监督、考核、奖惩、聘任等制度。保障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还必须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建立健全各项具体制度。

第三,加大制度的约束力度。增强规章制度本身的约束力和透明度,以制度来约束人、教育人,并诚恳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各相关部门的监督。

3.建立高效、协调、集成的自动化、数字化办公系统,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5

关键词:责任责任心责任感德育中职生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负责任就是做分内应做的事,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事情。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人格健全的内在基础,是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根本保障。

一、责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发展历程中,责任早已体现在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核心理念“善、孝、礼、勤、新”,“孝是教之源,立教在孝,现实地实现着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统一”,责任也作为基本教育理念之一贯穿其中。而在当今社会,党的十强调“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公布,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德育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大纲》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责任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二、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八岁之间,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身心发育最迅速、最关键也最富有特色的黄金时代。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地增强。同时,此年龄段的孩子面对家长及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如不加以适当及正确的引导将会对其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在校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大多数中职学生的心理品质呈现出严重的自我中心主义;意志薄弱、享乐心理和依赖心理强,自我控制和生活能力差,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基于上述生活、教育背景的特殊性,大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教育阶段经常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平时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常承受着来自老师、家长的过多指责和其他同学的歧视;另外,当前严峻的升学、就业形势以及教育取向,导致社会各方面对中职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他们多是被中考淘汰的学生,因此中职生自身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责任意识淡薄。

三、培养中职学生的责任感

中职学生是中职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责任教育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责任感的培养又是一项任务艰巨的育人工程,是人生中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因此,切实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关于德育途径的要求,学校应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责任教育工作:

(一)重视德育课程的开设

韩愈在《师说》讲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即老师应当首先传授道德观念,现代教育也进一步强调了思想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所有的“授业”必须以“传道”为教育基础;相反,对于学生来讲,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不足以成才。因此德育课成为了各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其教学过程是一种心理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责任教育过程中必须抓住“实践”、“体验”和“养成”三条主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切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做到知识学习、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提高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提高管理水平、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要利用好班级这一德育工作的基层单位,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让他们意识到,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是德育的关键。同样,班主任也应自觉地探索教育理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引导水平,考虑青少年道德水平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那些他们容易理解、乐于接受、关注度较高的形式进行课内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感染,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只有通过切身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责任价值观,才能转化樽跃醯牡赖滦形。

另外,学校还要搭建好校园文化这个重要的育人平台,打造体现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开学及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等,开展关于责任的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营造“负责任”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校对于责任教育的重视程度,吸引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和积极的态度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将责任意识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其他教育教学之中。

(三)强化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德育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利用志愿服务来培养学生的奉献、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彻底打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瓶颈,真正地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学校要发挥学生专业技能特长深入社区,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在可行的范围内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或参观访问,参与针对性和时效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锻炼道德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抓住实训实习的教育时机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6

【关键词】任职教育心理学实验教学

全军第十六次院校工作会议之后,我军基本建立了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相对分离的新型院校体系,任职教育院校的比重进一步增大,如何适应军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的形势任务,准确把握任职教育的新特点,建立与教育类型转变要求相适应的实验室教学和管理体系,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的重要前提是要培养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任职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学实验教学,既是体验和操作心理学实验的过程,又是贴近岗位需求进行模拟训练的重要环节。因此,加强任职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学实验教学研究,对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军事心理服务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心理学实验教学在任职教育中的地位

(一)心理学实验教学是调整任职学员课程内容的重要方面

任职教育背景下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受训学员具备一定规划和组织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搞好任职教育的心理学实验教学要贴近部队心理教育和训练的实际需要,不断总结、吸纳部队心理训练中的新鲜经验和做法。作为一种大学后教育,任职教育学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基础,而且,任职教育培训周期短的特点也决定了学员不可能既掌握厚实的理论知识,又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因此,面向任职教育学员的心理学课程设计要以心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心理学实验教学为重点,把心理学实验教学作为任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心理学实验教学是增强任职学员实操能力的有效手段

任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军事职业教育,根本目的是满足部队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心理学实验教学既是任职教育的基本教学形式,也是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它是提高学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必要并且有效的途径。因此,以提升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需求,决定了心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样也决定了心理学实验教学是增强任职学员实践操作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三)心理学实验教学是提升任职学员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心理学实验教学既是任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理论可以灌输,知识可以记忆,素质可以养成,唯有创新能力必须在实践操作中才能激发。作为理论走向实践的唯一途径,任职教育学员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可以通过心理学实验教学来实现。因此,任职教育中的心理学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必要途径。

二、心理学实验教学在任职教育中面临的挑战

(一)转变观念,心理学实验教学需要在任职教育中科学定位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改革的现状敦促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实验教学在任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实验教学在任职教育中对促进加深课程理论理解、提高专业技能和激发学员创新精神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培训任务的转变和培训主体需求的变化给心理学实验教学也带来了冲击,但是实验教学作为将知识和理论转化为任职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和主要途径,在改革和变化中获得了更多发展的契机和动力。因此,我们要以人才培养需求为牵引,对实验教学在任职教育中的作用进行科学定位,构建以加强创新和实操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确立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的培养理念,着力提高学员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明确目标,心理学实验教学需要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

一方面,实验课程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任职能力的培养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完整的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就心理学实验教学来说,单一模式的课程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任职教育学员的岗位任职需求,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第一,由心理学基础实验和研究型实验构成的实验课程,重点培养学员从事心理服务工作的基本素质;第二,由专业实验课程、综合应用实验课程为主体的主干课程,重点保证学员任职能力培养的基本需要;第三,安排直接面向部队岗位的实习演练、团体训练等实操课程,重点提高学员第一任职能力;第四,设置形式多样的创新实验课程,重点发挥学员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

另一方面,实验内容体系调整不可忽视。

在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时,心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除了设置符合专业需求的主干课程外,还要预先安排适应具体任职岗位需要的学习模块,或根据部队的即时需要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学习内容,以此来充实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院校和部队双方沟通形成心理学实验课程的内容,指导、帮助学员高标准地实现训用一致的人才培养要求,让院校了解部队人才需求,让部队知道学员的能力状况,把学员、院校和部队三方融为一体。

(三)需求牵引,心理学实验教学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方法

任职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学实验教学,要积极深入地进行方法改革,不同类型的实验运用不同侧重的教学方法,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可采取“示范教学式”“问题教学式”等实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型实验教学中,可采取“模块化仿真式”“集成教学式”“综合演练式”等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员的实践操控能力;在综合性、创新性、拓展性实验教学中,可采用“活动课堂式”“参与演习式”实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员岗位迁移能力、决策能力、军事组织能力,从而形成系统的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

三、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构想

(一)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心理学实验教学的总体思路

为了使任职教育背景下的心理学实验教学起步高、定位准,根据任职教育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结合学科专业建设的培养目标,心理学实验教学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对象学员的需求;同时,为了服务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服务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服务部队的心理服务工作,心理学实验教学设计必须具有教学、科研、育人及为部队服务相融合的一体化功能。

(二)强化能力培养,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体系

1.以特色优势为基础优化整合实验内容。有特色才能有优势。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训练、器材设备、人才配备、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要紧紧围绕心理学专业重点学科建设,以特色优势实验项目为重点来统筹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应在任职教育实验教学中减少学历教育中大量验证性、示范性的教学内容,取消特色不鲜明的实验项目,逐步使实验教学内容由原来以基础实验为主向综合类实验、设计类实验延伸;对有必要保留但其操作方法已明显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实验项目,采取改造提升的方法,使其特色更为突出。

2.以设备换代为契机梳理更新实验内容。实验设备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学习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设备必不可少的平台,也是教员深入研究专业知识、改进、完善、提高现有设备功能的研究蓝本。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装备能够符合基础性、综合性实验的要求,体现出应用性、研究性实验的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针对设备特点,设计的实验内容也必须体现开放式、模块化的特点。下一步,我们仍要以设备换代为契机,并紧紧围绕我军心理学装备的发展,不断更新实验内容。

3.以教学信息化为指导调整丰富实验内容。实验教学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数字实验室和虚拟实验室。根据任职教育的教学任务,结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及专业特点,近两年来,心理学实验室利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等已经初步建成心理学模拟实验室和心理学虚拟实验室,突出体现了操作简单、仿真切实、功能丰富、实验快捷和节省资金等优点。在增加的实验项目中,大多包含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方法及手段的内容,并与学科前沿相结合,不仅能提升学员探索进取精神,还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求知和钻研精神,提高学员的创新能力。

(三)大胆进行实践,创新实验教学的多样模式

1.探索人性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加强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根据学员素质与能力培养的规律,按照基础实验到综合实验,再到自主设计性实验,最后到参与科研活动的顺序,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空间上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员对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实验项目需求;在时间上能突破正课时间的限制,适应学员不同培养阶段的实验要求;在管理上能体现以人为本,打破学科和隶属关系的限制,发挥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一体化功能。对于心理学专业来说,由于设备仪器种类多,操作过程复杂,尤其需要通过开放实验室,拓宽时间、空间范围,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式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推进网络化数字化实验教学模式。随着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益,逐步形成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目标,应着力组织开展基于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网上虚拟实验教学。在虚拟实验中学员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进行调试与修改,最终获得满意的结果。网络化数字化实验教学不仅克服了设备、仪器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和实物实验中设备仪器损坏的危险性,而且可以模拟多个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效率、实验层次和实验水平,并可大大提高学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设计开发与创新能力。

3.鼓励自主式探索型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中应鼓励学员进行自主式探索型实验。在平常的验证性实验中,教员的主导作用明显,实验方案及实验方法都由教员布置和下达,对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作用有限。而自主式探索型实验是学员在教员的指导帮助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操控实验过程,最终的实验结论是不确定的、开放的。此种实验教学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形成概念、解决问题为止,学员始终处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学习情景中,实验的成功、数据的分析处理、结论的得出使学员体会到自主参与的乐趣,激发学员对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培养学员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实验教学是军队院校办学的基础性工作,是体现院校教学科研水平、展示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依据,也是培养学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变革心理学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在心理学任职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实践型高素质的心理服务人才,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洪渊.实验教学是造就人才的摇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8):1-3.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班主任管理服务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今天,国家在支持大学发展的同时,也大力提倡和鼎力扶持职业院校的发展,并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的“惠职”政策。职业院校,在办学规模显著扩大、办学能力明显提高的同时,内部结构日益复杂,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如缺乏正规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是半路出家;许多措施和制度仅仅存在口号上,或者是模仿了其他院校的发展模式而即兴发挥;仍以传统管理模式为主,甚至是以前的强制式严管的初中或高中管理模式,并没有和现代的高校管理模式接轨。这种形势下,对学校和班级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效率低下的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管理人员必须更新理念、不断创新中落实服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管理理念,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增长创新才干,提升创新素质,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将服务寓于工作中。“学校管理就是服务”这一提法,在我国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界都颇具影响,以至于国内有影响的学校管理教科书,将其作为学校管理定义的一例,或将其称为现代教育管理的一个特征。[1]

职业院校的班主任,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导师,是班级发展与进步的总指挥。在班主任现代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上,每一位班主任都要认真探讨如何管理班级和服务班级,如何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更好地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服务观念,使“班主任工作就是服务”和“以学生为本”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理念,融入到具体的班集体建设的每一项工作之中,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所发展,才会有所期待,才会有所价值。

一、用科学发展观和服务理念,打造具有极强的“团队精神”的班委会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服务者,要想构建一个号召力强、凝聚力大、上进心足、学风浓班风正的班集体,必须组建一个运作得力且具有极强的“团队精神”的班委会。高度负责、具有服务意识的班委会,犹如班主任的左膀右臂,可以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省心省力,也能使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班级的建设和发展,而不必天天为班级琐事所缠绕。

从竞选班委开始,就要灌输“班委,就是不辞劳苦,全心全意为班级服务”的理念,让那些求真务实、任劳任怨的优秀同学,本着“自由演说、民主选票、竞争上岗”的程序进入班委会。在以后的工作工作开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教会他们各自工作方法和理念,去完善班委会的建设和发展。

二、重视赏识教育,践行人性化管理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大层次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性中本质的需求就有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2]

赏识教育,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学生的行为;是赏识学生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学生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教育,源于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钟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赏识是一座桥梁,能使老师和学生精神相融、心灵交汇。

到了初中以后,归属与爱的需要日益强烈,赏识教育恰恰恩那个满足这两种需求,赏识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用信用、尊重、理解、激励、提醒等教育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得到应用的关系和重视,这样学生就会对班集体产生认同感,对班主任产生信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班主任老师如果学会尊重、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培养出绚丽的花朵,体现自己的价值。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方式本身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它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在职业院校的班主任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老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班级管理工作已是如此,没有管理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欣赏和管理的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些闪光点,让学生得到鼓励,变得自信。好学生的标准,应该不单只学习成绩好。那些自强自立、身心健康、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学生,都应该是好学生。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于失落的中考生或高考生,他们不是老师心目中的“佼佼者”,心灵生渴望得到关爱、尊重和赏识,作为职业院校的班主任运用“重视赏识教育,践行人性化管理”的班级管理和服务理念,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发现并表扬,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相反的批评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学生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不只是好学生应该赏识,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学生是脆弱的,敏感的,适当的赏识是一种正确的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认可、鼓励和赞赏,只有你认可学生,学生才会认可班主任。

只有这样,职业院校的班主任,才会逃出“都是学生的错”的怪圈,才会停止抱怨“生源不好,学生的素质太差,难管理和难教育”,从而踏实地认清问题所在,不是学生不好,而是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不对,甚至是有的班主任就是“门外汉”,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管理,更无法谈及管理理念和服务了。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8

一、以实践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网络平台、咨询中心等阵地建设,搭建虚拟、现实的互动平台

学校投资建设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中心设立了“接待室”“团辅室”“发泄室”“沙盘室”等多个专业心理辅导实践基地,建立了《咨询学生保密制度》《心理咨询预约制度》《建档制度》《心理咨询流程》等制度,同时,与常州市心理协会对接,共建合作单位,有力保障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健康教育质量。为了强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功能,发挥其服务师生的作用,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立了“心海导航”心理健康网站和心理咨询中心微信公众号[2],全校师生可以通过浏览网站了解心理咨询知识、阅读心理文章、开展网络互动等,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预约、在线交流、学习分享等,形成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二)团队辅导、专家讲座等实践活动开展,搭建健康、向上的共享平台

为了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解决学生存在的普遍性认知问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有针对性地设立了团队辅导服务,学生通过参与破冰行动、分组学习、团队挑战、突破自我等活动,形成“班荣我荣”的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氛围。同时,学校不定期邀请专家到校讲学,从更高的理论阐述、更高的实践分享,给全校师生传达更新的知识和动态,使师生在接收心理辅导的同时,开阔了视野,“美化”了心情。

(三)预约咨询、个别辅导等优质服务,搭建尊重、互信的交流平台

心理咨询是一个极其注重保密的服务,为了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相关人员应对交流内容充分的保密,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开通了网上在线预约服务,师生可以通过在线预约,定好具体的时间、地点,然后一对一地进行交流和辅导,这不仅可以给咨询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更防止了扎堆咨询而无法为学生保密的尴尬局面。多年来,在线预约及个别辅导的模式成效显著,搭建了尊重、互信的交流平台,大大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四)心理普查、预防干预等有效措施,搭建精准、平安的数据平台

学生进校后,需完成多项针对性的问卷调查,学校通过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初步摸清学生的心理动向和心理倾向,做到了早调查、早发现、早预防,为后期的精准干预提供了数据支撑。

(五)主题教育、融通教学等教育手段,搭建快乐、高效的提升平台

心理健康教育绝不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3],而是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的,每一位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应该在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上有所作用。如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发展、职业规划等素质教育的内容,从而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发展。

二、以责任主体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咨询系统

现如今,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都有了提高,尤其是中职学校,更是强化了心理健康教育责任主体队伍建设。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已形成了专业心理咨询师、校系学生工作处、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家长等为责任主体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咨询系统,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

我校心理咨询中心共有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八名,另外在各系有十多名兼职心理教师,且均取得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这支教师队伍的建设,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能力,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服务质量。多年来,这支队伍在新生入学心理普查、专业心理咨询、班级团体辅导、一对一疏导等工作上作用突出、成果显著。

(二)规范一支校内条线管理部门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隶属学校学生工作处,接受学生工作处安排和考核,各系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和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开展“让心灵之花开放”黑板报、“敞开你的心扉”主题演讲比赛等,以便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的教育功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渗透性。

(三)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力量,是学生的直接教育者,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素质强、教育能力突出的班主任队伍,是保障学校教育秩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多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全校班主任誓师大会、各系班主任例会、班主任座谈会等形式,加大班主任思想引导和具体业务能力的培训;通过青蓝工程、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主题教育活动等,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通过参加省市级班主任论坛、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名班主任评选等,提升班主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目前,学校拥有高素质班主任220余人,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教育风景线。

(四)招募一支责任心强、兴趣浓厚的心理委员队伍

学生干部是除班主任外,又一支重要的德育管理和联系力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教育作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各班招募心理委员,并组成了一支200多人的心理委员队伍。心理委员主要是由责任心强,并对心理知识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组成,他们扮演着观察员、气象员、宣传员的三重角色,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动态,针对特定人群的心理预警,定期上报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等。

(五)吸纳一批有热情、有文化的家长,成立家委志愿服务团队

家长是一支拥有丰富社会经验和教育经验的教育团体,他们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独特教育优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更愿意付出劳动。为此,学校深入探讨,吸纳了一批有热情、有文化的家长,成立了校级、班级家委志愿服务队,即家委会,共同搭建家校联动的桥梁。学校在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团辅、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等,均可邀请家委会成员学习和参与,让家长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更容易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家委会的成立,进一步拉近了学校、班级与家庭的距离,在学生的教育上,更容易沟通,进而形成合力。多年的实践表明,家校联动式教育,保障了学校德育质量的提升,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以“五个到位”为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格局

“双五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阵地、师资保障,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及文明、平安校园的创建,有力助推了学校德育管理的精品化建设。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领导到位、机构到位、师资到位、课程设置到位、投入到位的“五个到位”格局。

(一)投入到位,确保线上线下“双阵地”发挥作用

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建设了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线上线下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学生心理问题,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定期升级配套设施,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强化师资培训,丰富阵地内容,吸引学生关注,有效发挥阵地教育功能。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课堂

囿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局限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为此,学校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4],将心理健康教育搬进课堂,完善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传授健康的心理知识和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学校坚持全员育人教育模式,要求专业课、文化课教师必须进修心理学知识,并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入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覆盖。

(三)完善组织架构,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学校形成了校领导挂帅、学工处负责、专业师资履责、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架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开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该组织架构下,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为履责机构,实施以下工作职责:第一,规划学校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组织、培训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和原则;第三,掌握阶段性学校工作情况,为学校领导提供学生心理、思想动态情况;第四,指导心理兼职教师,办好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电话、心理信箱,为学生排忧解难;第五,协调学校、家长、社会各界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局工作。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9

这次教育工作会,是在全县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六届十七次全体会议和县“两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昂扬的斗志,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的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刚才,昌印同志代表教育局班子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去年教育工作,结合当前全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提出了今年的奋斗目标、工作任务和落实措施,我完全同意。在此基础上,我就全县的教育工作,提出“五个必须”的工作意见,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一、必须抢抓机遇,戒骄戒躁,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新目标推动全县教育的新突破

回顾2011年我县的教育工作,我觉得是经受了考验,又充满了辉煌。全县高考质量评估稳居全市前列,中考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学校布局结构趋于合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教育管理逐步规范,行风建设水平提升。教育质量、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创佳评差、基础课改等多项工作受到省、市表彰奖励。学校德育、体育、卫生、安全、艺术教育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育战线捷报频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教育局班子团结拼搏,全县广大教职员工不懈努力和辛勤工作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县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前,我县教育工作正处在优势凸现向全面崛起的黄金发展期,机遇与挑战同在,优势与困难并存,要想实现教育事业发展新突破、新跨越,我们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前不久,县委第十六届十七次全体会和县“两会”会提出将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作为今年“十大创建”的内容之一,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我县要在今明两年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目标,这一系列目标的提出,既反映了各级党委政府抓教育、办教育、用大手笔谋划教育发展蓝图,高起点定位教育发展目标的坚强决心,又是主动适应形势发展,抢抓教育发展机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要而作出的战略选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是教育强县的基础性工作,虽然我们在2011年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按照创建的指标体系要求,我县尚存在很大差距。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指出两个“重中之重”,在教育工作中,义务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统一认识,科学部署,精心组织,用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的新目标推动全县教育的新突破。全县各教育单位要按照创建要求和标准,算好时间任务帐,排好创建进度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确保按期完成创建任务。同时,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创建工作同校舍安全工程、学校文化建设等工作充分结合,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开展,相得益彰。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工作,使我县各级各类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水平达到规定标准,让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二、必须抢抓项目,精心实施,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增强全县教育发展的新优势

项目建设是实现我县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提升和增强教育发展硬实力的基础性工程。在抓项目建设上,必须强化“三种意识”,推动教育事业优势发展。

一是必须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经济的竞争意识,用决战目标凝聚广大干部、群众的战斗力,不断浓厚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荣的争先氛围。教育局要审时度势,前瞻思考,高点定位,精心谋划,把项目建设作为抓发展的重要保证,敢于在项目上下功夫,勇于在项目上花气力,善于在项目上拿实招,以项目建设增强竞争实力,培育工作优势,确保争先进位有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是必须强化抓管理就是抓发展、抓民生的机遇意识,确保鹿城中学等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2010年是鹿城中学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最为困难的一年,各项主体工程能否顺利竣工,直接影响着明年秋季学校能否如期开学。因此,县教育局要全力做好工作协调和工程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大中省市专项资金争取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按期完成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不出任何差错。同时要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重点,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完成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活设施改造项目、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中小学桌凳更新工程和教育捐赠项目等民生工程建设的年度任务。

三是必须强化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重点的责任意识,带动教育项目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以良好的现象争取更大支持。今年,全县教育系统争取的项目多,建设任务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大。凡是已经省市县确定的年内建设项目,要逐级落实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严把工程质量,严防建设安全,确保如期竣工;要尽早建立教育建设项目库,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教育建设项目梯次合理安排。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广泛发动群众,拓展融资渠道,使更多、更大的建设项目在我县校园扎根落户,用项目建设这一支撑点,打造全县教育发展的新优势。

三、必须突出重点,提高质量,用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再创全县教育的新业绩

一要下功夫抓好学校文化建设。目前,我县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缺乏统一,内涵与外延相互分离,物态与人文不相协调,理性与感性不成体系,特色与亮点难以凸现。今年,市教育局提出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这次会议又组织各位校长到丹凤进行了考察学习,旨在引导大家借鉴先进经验,现场感受启迪,开拓创新思路,工作能有起色。我们每一位学校管理者,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做到内容严格筛选,布局精心规划,形式精益求精,力争出精品,出亮点。

二要拿实招抓好队伍建设。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开展外出学习、校本培训、教育教研岗位练兵、评教赛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扎实开展教师队伍大练兵活动,建立长效培训使用机制,使更多中青年骨干名师脱颖而出。同时,要注重对教师的关怀,关心教师思想变化,解决教师实际困难,促进广大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三要抓中心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人民群众评判教育的焦点话题。当前,我县要在更高起点上保位竞争,困难和压力都比较大。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人员,必须始终把质量这跟弦绷紧,把教学这个中心工作抓实抓牢,以管理的高效能,实现办学的高质量,不断提高全县人民的满意度。

四要抓改革激发工作活力。今年,要下功夫在校长任期目标考核、教师交流服务、学校对口支教等几个方面拿出新举措,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激发教育工作活力。通过对校长任期目标的考核,建立教育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着力形成争相干事、一心成事、用心谋事、科学管事的用人格局,使全县教育管理队伍始终充满活力,富有生机。要创新教师调配管理办法,通过有序推进教师定期交流服务制度,科学盘活配置优质资源,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口援教工作管理,建立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联手援教工作机制,形成强弱联手,城乡联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在严把教师入口,确保“进口”质量的前提下,新招录的青年教师,原则上支援山区,确保教育资源不断向薄弱地区倾斜。

四、必须强化责任,多管齐下,用加强校园安全稳定的新举措确保教育健康发展的新秩序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抓安全是各级干部的重要责任,保稳定是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由于学校人员密集,外界影响波动大,不稳定因素多,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形势不容乐观,任务十分艰巨。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都要把抓安全、保稳定、促和谐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切实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认真抓好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用电安全、防汛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抓好安全防范,加强矛盾调处化解,防止不安全事故和上访、群访事件发生。坚决杜绝因教育方法不当而引起的上访、群访事件的发生。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大对滋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今后,凡是任务不实、责任不清、管理粗放、方法不当、措施不力所引发的重大事故,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制,既要追究当事人的直接责任,又要追究学校责任人的领导责任。

五、必须自加压力,真抓实干,用争先进位的新作风再创我县教育的新辉煌

全年既定的教育工作目标任务能否圆满完成,希望在大家,关键在落实。为此,我对大家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有抓实的作风。教育是一项影响人的行为,需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求实精神,来不得半点虚设。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都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学习研究之风、团结协作之风、开拓创新之风、敬业爱岗之风,真正下移重心,前移视角,把身子向一线倾斜,把精力向教学集中,静下心来思考教育,动起身来狠抓落实,努力使自己成为管教育的学者、抓教育的专家。

二要有抓细的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行为。这就要求我们每项工作都要一环一环思考,一步一步抓实,把精细化管理作为自己实践和追求的工作目标,在做精上下功夫,在做细上花力气,力争使自己的管理以精创优,以细取胜。

三要有抓好的意识。抓好是对工作质量的内在要求。凡是定了的事、看准的事,就要一鼓作气,抓好落实。县教育局承担着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组织、协调和落实的重要职能;在座的各位领导和校长,都要有为全县教育事业发展出力流汗的大局意识,都要有全县“一盘棋”的合作意识,都要有相互补台,共同干事的缘分意识,在抓教学、抓项目、抓发展上主动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只有如此,全县教育事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区域突破才会充满活力。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篇10

以党的十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基本形成分级培训、突出重点、统筹协调、保障有力的培训格局,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重点工作:

1、组织实施2015年“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及市专项培训。

认真总结经验,发扬优势,高标准、高质量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发挥“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的引领示范作用。

2、拓宽教育管理干部培训面。

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任职、提高培训;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任职培训;学校继续教育业务负责人培训、中小学教务主任业务培训;中学德育主任培训;学校党务干部、法制辅导员专题培训;学校财务人员培训;中小学图书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业务培训。

3、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程,举办第三期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4、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体育、美术、书法教师专项培训。

5、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继续组织开展“有效教学模式”全员培训,启动“有效学习评价”专题全员培训。

6、开展班主任素质提升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对尚未参加培训的中小学班主任进行轮训。

7、遴选中小学骨干教师,实施进高校集中培训工程。

8、继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全员培训。

9、完成小学教师的集中培训和送培送教活动。

组织安排没有参加市级远程培训并且学时没有达到72学时的小学教师参加24学时的集中培训和送培送教活动。

10、为推进教育信息化,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具体由电教馆组织实施)。

三、具体安排:

一月份:1、总结2014年干训师训工作,整理档案;

2、督促参加远程培训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完成线上学习任务。

二月份:拟定2015年干训师训工作要点。

三月份:1、研制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任职培训方案;

2、研制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任职培训班方案;

3、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四月份:1、举办初中骨干班主任培训班;

2、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任职培训;

3、举办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任职培训班。

五月份:1、开展小学教师集中培训、送培送教活动;

2、开展书法教师培训;

3、举办中学德育主任培训班;

4、拟定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提高培训班方案。

六月份:1、“有效教学模式”校本研修评估验收工作;

2、制定2015-2016学年度“有效学习评价”专题全员培训实施方案及培训指导意见;

3、分项目落实国培、省培计划,完成信息上报工作。

七月份:1、开展中小学第三期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班;

2、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副校长提高培训班;

3、组织安排中小学校财务人员培训;

4、举办党务干部培训班;

5、开展小学、初中骨干教师进高校集中培训活动;

6、完成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录入。

八月份:1、举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继续教育业务负责人培训班;

2、举办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员业务培训班;

3、举办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班;

4、举办中小学法制辅导员业务培训班;

5、举办中小学教务主任业务培训班。

九月份:1、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上报校(园)本培训方案,市教师进修学校审核;

2、更新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信息档案;

2、组织安排市级远程培训报名等相关工作。

十月份:1、开展国培远程培训,做好过程管理工作;

2、开展市级远程培训,做好过程管理工作。

十一月份:1、开展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教师培训;

2、继续做好国培远程培训,做好过程管理工作;

3、继续做好市级远程培训过程管理工作。

十二月份:1、继续做好市级远程培训过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