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技创新的内涵十篇科技创新的内涵十篇

科技创新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25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业;内涵

中图分类号:F0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综述

目前,科技服务业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科技服务业一词较早出现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国科发策字[1992]566号)中,该文件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一些行业范围,认为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从此,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对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目的论和手段论。

一是目的论,代表学者有程梅青(2003)、石忆邵(2009)等。其中,程梅青等(2003)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石忆邵(2009)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以着眼于深化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联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基础,为整个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各种支撑和管理的行业。目的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目的,是从服务对象的维度定义科技服务业,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二是手段论,代表学者是陈先荣(2005)、王晶(2006)等。其中,陈先荣(2005)认为,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王晶(2006)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手段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手段,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这种观点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

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是研究科技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服务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目的,也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对象,更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手段。仅仅从目的论或者手段论角度来界定科技服务业,都无法把握科技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基于此考虑,下面将从科技服务业形成的内在逻辑,即从科技创新链或科技活动链的角度出发,对科技服务业内涵进行界定,以求规范、严谨、全面、清晰、易懂。

二、科技创新链的过程分析

科技创新链是指从产生科技的新创意和新知识,经过研发和技术要素组合,将新创意和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进行实际应用,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受到人力、资金、设备、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链条时序看,科技创新链包含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成果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从链条功能看,科技创新链可以分为研究开发链与科技产业链两个子链条,前者与科技成果产生阶段相对应,后者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相对应。

科技创新链可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科技服务过程,而科技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实现研究开发链的专业化细分,形成相互联系的研发生态群;二是促进研发链与产业链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互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发挥着对接、催化及加速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综合服务。

三、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的科技服务业内涵的界定

根据以上对科技创新链的分析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以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主要支撑手段,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服务宗旨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它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高效运作的“剂”,是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从服务手段来看,科技服务业与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服务业依托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无论是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内容还是服务形式,都具有此特征。

第三,从服务对象来看,科技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是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中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的参与者,集中在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高端环节。除包括上述主要技术创新参与者之外,也包括政府机关。

第四,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服务业涵盖了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提供的是技术研发、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

第五,从服务层次来看,科技服务业是一种高层次、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新兴产业。科技服务的过程既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播、应用的过程,又是科学技术和知识增值的过程。

第六,从产业属性来看,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端服务业态。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对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0(13).

[2]程梅青,杨冬梅,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3]石忆邵,刘玉钢.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9).

[5]王晶,于建宇,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作者简介:王富贵(1984-),男,山东淄博人,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2

一、从大生态视阈认识消费需求的质变及其提升路径

生产和消费是社会经济循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两端,在市场经济下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两方。现阶段我国已进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提升经济质量为主线,实现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既不能像凯恩斯学派那样单方靠财政刺激需求,也不能学供应学派那样完全靠市场去创造需求。应当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使供需双方质量都得以提升,实现二者的和谐、协同、互动。

之所以不能苟同单从增加供给一方促进经济发展的看法,是因为我国消费需求质与量都存在不足,需求拉动经济的力量仍有很大的释放空间。仅就它对GDp的贡献率而言,多年仅为30%―40%之间,而发达国家达到70%上下,我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质量。这需要扩大视野,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前者必须服从后者),如同志所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把消费放在大生态、大环境和人民需求上来考量,要从问题中找动力。

例如,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城乡环境治理滞后,城市建设的软肋日益突出,多数居民的消费能力总体较低,解决这些突出的矛盾,不能单靠增加供给解决,而且单独靠一只“看不见的手”,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使矛盾加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侧重解决生产力布局、生态问题和共同富裕问题。这就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靠“两只手”协同,主要是四个方面:一是政府投资,二是利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投资,三是通过多方面基础建设,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环保产业),四是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这个方略,看来会一时增加国家的负担,但由于总体提高了人民的消费质量和水平,就可以为市场扩容,促进市场长期活跃。不过,其中一个特别关键的因素是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解决深层次的难题。当前,我国许多技术处在低端,有的先进技术尚未运用。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技术攻关,包括引用一些国外成熟的技术。这样既总体提高了消费质量,也增加供给拉力,使得需求与供给协同互动。

二、科技引领以扩大内涵发展为主推动“内外”结合

一提资源配置人们就更多地想“铺新摊子”,好像不包括内涵式发展,这是片面误解。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看,必须把资源配置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的方式上来。

内涵式资源配置,即在原有企业基础上不扩大场所,更多地利用存量资源,集约节约式扩大生产规模和实现产品更新换代,或者产业转型(机器人制造就很典型)。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节约资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侧重于控潜改造、提升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从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看,这种方式更符合现展的趋势,尤其对于我国这样资源环境制约较突出的国家,更能节约投资、降低成本。从优化配置和运用科技创新的视阈考量,应把这种方式作为重点,用最节约、最有效、最有利于创新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从提升产品做起(产品是产业的基础),再提升企业,扩展到整个产业,其中利用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必须贯穿始终,资源配置决不能离开全程管理。

在实际运作中,内涵与外延式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多半是以内涵为主适当扩大外延。企业的产生与发育是一个由外延到内涵的延续过程,由外延建立企业,靠内涵主要是科技创新、精细而严格的管理,后者更艰难、花时间更长。科技从创新到创业进程其基本路线图一般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企业孵化(商品化)――规模扩张。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经过孵化而展开的。

以内涵为主适当扩大外延的最好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它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综合效益最好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可节约资源又可优化生态环境;既可增加供给,又可提升消费;既可赢得经济效益,又可获取综合效益。循环经济既符合自然规律,又符合经济规律。要想在资源环境的种种限制中寻求资源的优化利用,只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实施寻找“钥匙”,其中科学地构建和合理地运用循环经济链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保护和优化生态、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基本原则,达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或高效利用,本质上是人工再造一个资源生态循环圈,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打通“内部性经济”与“外部性经济”,连接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使生态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得以科学高效耦合应用,这是实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根本出路。

以科技为支撑优化资源配置,以内涵式发展为主,内涵与外延相结合,从而提高市场的整体竞争力,需要克服在资源配置中重供给轻需求、重外延轻内涵的偏颇理解,树立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系统化、整体性、协同性的理念,为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出符合实际的新理念。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为深化提升经济质量的认识,必须摆脱西方教条,超越经济学的原有框架,把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统一起来,特别要重视科技在经济整体运行系统中的主导作用。反复强调:“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依靠资源驱动,规模扩张、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空间已越来越小,必须更多依靠创新引领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华社上海2014年5月23日电)“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从出生到巩固、发育,再到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的引领、驱动都贯穿全过程。整体经济的成长壮大更要靠科技引领支撑。面对如此重大转变,我们必须深化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运用自然科学,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维定式上,必须实现经济学飞跃。

在加快科技创新时,应当把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机制系统中,使之与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耦合,形成合力,充当引领、驱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配置资源的“参谋长”,用以预测未来、窥探风险、参与谋划、设计方略,克服经济决策中的种种近视症和短期行为,实现全程优化。

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要素,但它与实体物质生产力要素不同,属于精神生产力、抽象形态的生产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以作为一种要素参与资源配置,又可以作为方法、信息、方案、蓝图、标准,成为引向力、驱动力,引领、驱动、规导资源配置。它与市场、政府形成一个完整的机制系统,能够助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强“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提供大量预测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前瞻性、系统性、协同性,使之更加科学化,促进经济及社会的整体“优质发展”。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3

[关键词]个性发展;研究性教育;创新型人才;研究所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6―0164―0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企业经营活动的全球化推动了人才素质结构要素的全球化,企业不仅要完成自身的进化,而且面临着走出国门的迫切的人才需求。这就需要大量的视野开阔、科学基础扎实、有一定的知识自我更新能力、技术自我创新能力、环境自我适应能力、行动自我完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来支撑。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实现创新型国家,复兴中华文化、完成中华文明向世界文明中心伟大复归的国家战略,其核心是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指导思想

依据教育的三要素“人”、“环境”和“内容”,构建时代特征鲜明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创新性实现培养目标。充分研究学习者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个体区别为基础,对环境因素的时代性质、社会性质、学校性质、研究所(实验室)性质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育要素理念活化方法进行应用,创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育培养模式”。

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项目组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等向学生开放;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整体设计如下:

1.将时代需求、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大学转型、学科专业发展综合考虑,研究人才目标内涵;

2.重构面向时代需求、国家战略、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体系;

3.研究支撑人才目标内涵的运行机制、设计培养过程、建设培养环境,形成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培养模式;

4.实施中不断总结培养模式的完备性与普适性,逐步推广。

二、主要研究与实践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研究

从精神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内涵、理想内涵和能力内涵来构筑目标体系。

精神思想内涵、文化修养内涵、理想内涵表征的是培养“人”的问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风貌,体现着国家的价值体系和人才的社会价值问题。

能力内涵表征的是“才”的问题,人才的能力内涵包括对世界的认知能力、对问题的描述能力、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自我更新能力。

2.全程全景全网标准化培养计划进程

为解决有限培养时间与知识无限增长的矛盾,制定“全程全景全网标准化培养计划进程表”。对学生的学习时空划分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按人类学习认知规律对大学进行详细规划。“全网”的专业理论架构:将通信专业技术理论,向上拓展到行业应用,向下扩展到认知、感知、测量与控制的物联终端;“全程”就是能力培养过程从专业认知、学习、实验,到技术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实现、产品化,最终到市场的全过程实践,并辅以各个阶段导航;“全景”就是培养过程中,综合课内外环境将精神文化熏陶、专业文化学习、技术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将标准化研究方法引入到本科教育中,支撑教学科研一体化。

以研究所(实验室)为核心载体,建立健全“四机制”,完善“四平台”。①组织机制:多样性的本科兴趣小组;②制度机制:研究发表会制度;③管理机制: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④方法机制:标准化的研究方法;⑤创新平台:创造梦工厂;⑥创业平台:八九点钟创业平台;⑦交流平台: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学术会议;⑧教育平台:统一通信教育系统。

在学生进研究所(实验室)之后,有计划的组织、引导、鼓励学生逐渐进入研究性学习,参与科技创新和科技开发,以便及时地让学生认识专业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实现知识的融合与活化,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课外环境学习能动性,创造个性化人才培养高效率。

3.塑造学生自主能力,提高个性化人才培养质量

(1)兴趣研究小组。自入学开始,引领学生逐步深入研究性学习,了解学科相关知识和发展动态。通过小组实施开展的研究活动,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实践、研究、创新兴趣,培养创造精神与能力。

(2)科研项目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生参与课题的发现、系统框架搭建、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虚拟仿真试验、技术实装,以及最先进的产品开发等过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最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学生民主自治管理委员会。学生通过民主自治管理参与专业建设、小组建设、科学研究规范等管理过程,从中锻炼了学生民主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委员会的反馈,教师又可获得科研的、教学的真实信息,为培养人才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4.标准化研究方法,增强人才综合竞争力

(1)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改进itU标准化研究方法独创了符合本科教育、科学研究及工程实践规律的“七段标准研究方法”,贯穿教育培养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标准化意识与标准化能力。

(2)国际协作能力与竞争力。通过发起并连续五届主办“无线通信、光通信与网络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的打造,逐步实现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与国际接轨,为学生打开国际视野、增强学校国际交流及影响力。

5.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为了培养出的人才好用能用,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通过建立多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八九点钟创业平台”,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综合素质锻炼途径,提升人才社会适应度。

二、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及创新

1.解决的主要教学问题

(1)将时代特征、国家战略、行业领域发展、社会应用需求和大学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探索、建立以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为目的,以研究所(实验室)为载体的研究性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推进了社会生活信息化、经济生活全球化、记忆网络外包等背景下的人才内涵研究与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改革。

(2)促进创新型人才的精神思想、文化修养提升,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活力,锻炼了学生为人做事规范性;同时,通过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相长,不断促进教师团队对教育内涵理解、教育理念更新与自身能力建设。

(3)改革并探索了“全网全程全景标准化培养模式”,从全网的专业理论架构到全过程的能力培养,再到全景的课内外环境联动融合,改革了考核与管理机制即“以高代低”原则下的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替代课程学分。

(4)建立了贯通整个专业技术系统的仿真、设备、仪表联动的统一通信现代教育系统,解决了资金受限、培养时间受限的核心问题,也推进了知识活化与相邻多专业的融合。

(5)引入国际化标准化研究方法,并加以改进创建了“七段式标准化研究方法”,以此为准绳不断规范学生科研过程及成果,提升学生国际化素养和协作能力。通过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发起并连续多年主办国际学术会议、部级学术交流会议等机会,不断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锻炼国际交流能力。

2.理论与实践创新

(1)全网的专业理论体系架构。将通信专业技术理论,向上拓展到行业应用,向下扩展到认知、感知、测量与控制的物联终端,做到了知识技术体系的全网覆盖。

(2)全程全景培养。所谓全程,就是能力培养过程包含从专业认知、学习、实验,到技术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技术实现、产品化,最终到市场的全过程实践;所谓全景,就是培养过程中,综合课内外环境将精神文化熏陶、专业文化学习、技术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培养有社会价值的创新型人才的人。由教学科研一体化带动学生以教师的纵向科研课题、横向技术课题、学生自主提出的兴趣课题为研究对象,形成以任务为牵引、寓教于研的着重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3)教育过程贯穿改进的标准化研究方法。通过改进itU标准化研究方法制定了符合教育规律、科研规律及工程规律的“七段法”,包括工程目标研究,应用环境研究,最小应用技术条件研究,最小技术系统,最小技术系统设计,最小技术系统开发,验证、路演与工程化。

(4)学生自治管理制度。学生自治委员会充分发挥其自主自治参与专业、研究所(实验室)的管理,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

三、培养效果及应用前景

集成测控技术研究所共建立8个本科兴趣研究小组,培养学生来自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光源与照明等信息类专业及机械学院、艺术学院、服装学院等,通过实施本模式培养的学生已近千人次。

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显著增强。项目实施期间,学生申请专利50余项,已有200余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建设学生民主自治委员会,通过“七段标准化研究方法”的学习与应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提高,已经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30余项,其中部级2项。学生自发组织每年电信日的研究所开放周活动。

学生国际视野拓宽,交流能力提高。通过组建两个国际联合实验室,互派学者访问;发起并连续主办五届FwoCnt国际会议以及全国第十四届青通会。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成长迅速。获辽宁省年度教育人物2人次、辽宁省专业带头人1人;获批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特色专业;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近5年,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10余项;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次,全国“北斗杯”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13年,通信专业在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价中获得全省第五。

下阶段,课题组将在总结已有经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性本科教育模式及理论,优化运转机制,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和效率。广泛参加国内外研究与交流,扩大成果影响力,使本成果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1〕兰振平,赵昕,樊磊,刘剑,邹念育,王智森.移动通信课程建设与学生培养的改革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3:115-117.

〔2〕赵昕,刘剑,兰振平,,邹念育,王智森.现代教育技术在通信工程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29):28,197.

〔3〕兰振平,赵昕,刘剑,袁爱霞,王智森.面向物联网的通信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01:59,60,66.

〔4〕陶学恒,崔远慧,姚春龙,王智森.构建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计算机专业实践与创新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1,(01):7-8.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4

【关键词】中国特色;教育技术;自主创新

一、前言

我国原有的“电化教育”,在以南国农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围绕各种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这些“电化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与新从国外引进的“教育技术”内涵(主要关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及核心内容(强调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核心与关键是“教学设计”)日渐融合,再通过本领域广大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深入思考与自主创新,从而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全新教育技术理论。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aeCt94’定义引入我国,并与电化教育的原有涵义及研究内容日渐融合,就使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开始跨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逐步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尽管进入这一阶段的时间还不太长(只有十多年),但我国在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取得了具有自主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的是对教育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更多的是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丰富与拓展。

与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丰富与拓展有关的创新成果则涉及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对信息化教学核心理论的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的拓展;对远程教育理论与远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对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理论以及教与学方式的探索。与此同时,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探索,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开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极为深远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二、完善教育技术的理论定位

完善与发展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义”。一门学科的定义涉及该学科的内涵、本质,并直接决定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及理论体系,所以任何学科的发展,历来都对本学科的内涵如何界定(即学科如何定义)给予高度关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早在1972年就了第一个关于教育技术的正式定义。以后随着教育技术应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aeCt又在1977年、1994年和2005年相继推出关于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其中,aeCt94定义虽然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比较而言,其内涵相对完整、深入,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它的具体表述为:“教学技术(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在实际的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旦我们按“应用领域定义”的基本内涵去理解和讲授教育技术的内涵和教育技术的能力,不仅能使广大教师对于教育技术不再感到陌生难懂,而是倍感亲切;与此同时,广大教师对于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自觉性也大为增强。

三、对信息化教学核心理论的建构创新

3.1深化信息化教学课程内容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与内涵”的认识更为深化。“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由此定义可见,它包含三种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而美国与西方国家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一般只停留在第一种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或是第二种属性(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最多也只是同时考虑第一、第二这两种属性,而从来没有西方学者考虑到第三种属性(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正是由于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存在这一重大缺陷,导致美国与西方国家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难以找到真正有效的实施深层次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3.2拓展理论教育

对指导“整合”的先进教育理论的认识有所拓展,通过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进教育理论包括支持“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与教理论,也包括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与教理论,在这方面我们与西方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说,还有一种同样重要的指导理论就是“教学结构理论”。如上所述,整合内涵的第三种属性是要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即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这正是“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所在。而为了阐明这一本质特征,使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就离不开教学结构理论的支持。

3.3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

完善和建立全新的教育模式需要根据当前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做出调整和划分,实现课程内容教学安排的全新探索,还要根据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理论内容针对性的与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保障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全新的学习模式,另外需要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提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的手段转变教学思路,提高教学发展动力,实现教学创新。从教学内容之中入手,解决好教育技术创新的思路问题,建立教育教学模式,策划较为全面和科学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专业教学、学校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协调和统一规划,在课堂前期与课堂后期分别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理论的掌握程度做出分析,积极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优势再结合我国的教育理论与文化背景,提出全新的教学要求,做出课程内容的积极调整与创新,实现教学模式的发展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价值,保证在不同环境之中学生接受不同教学内容的积极转变。

【参考文献】

[1]胡金频,曾陈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多元智能教学设计[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赵可云,何克抗.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谈教育技术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01).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5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创新

[作者简介]徐令(1971-),男,江苏盐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史。(江苏南京210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3-37)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7-03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继承和传播社会先进思想文化的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源泉,是高职院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贯彻国家“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彰显“职教性与高教性相统一”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高职院校实现良性、快速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指引与精神保障,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建设、战略规划和特色创新的关键。同时,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职业修养的培养。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质量与创新的力度,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要求高职院校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先进文化精神和创新高职特色的文化体系,以便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具有整合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一、传承与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观念

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信仰、活动和制度等的综合,是高职院校继承、发扬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只有充分认识并积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培育和发展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才能够真正地自主创新,实现以内涵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文件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提出“把学校的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提高质量上来”,广大高职院校以教学育人、思想政治、文化发展等为中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又再次强调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为着力点”。那么,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它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在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和理论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具有深刻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建设的发展理念。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主要看人才的培养质量”“更主要是看是否将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这意味着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旨在实现学校的科学、持续、和谐发展,为社会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职业人才。因此,推进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是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与提供有力的保证,契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承、发扬和创新自身特色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力所在,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部驱动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传承历史的同时发扬先进文化。

首先,校园文化是在高职院校发展中不断沉淀、积累、提炼形成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模式。它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历史积累与选择获得的观念和价值,代表着高职院校的显著成就,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活动开展中,校园文化发挥示范功能、约束与熏陶功能、导向与凝聚功能、平衡与协调功能、扬弃与创造功能,指导规范校园师生主体行为。它强大的影响力与活力来自于从高职院校的历史经验中创造积累的使命、传统、标准、价值观、物质环境、办学实践、信仰等。它们既是高职院校各项活动的产物,又是推进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活动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培养高职人才的活动中,凝聚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与知识体系外化为物化的校园环境,同时,又内化成整个高职院校的艺术情趣、学术氛围和科学的人文精神,形成以人为本的积极乐观向上的院校精神与氛围。

最后,推进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不仅要继承历史积累的价值与观念,还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思想理念。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要在先进文化引领下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内涵与功能。创新的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和谐的精神文化内涵,着重对知识、价值和职业道德等的追求,积极向上,是先进文化在校园环境中的积极体现。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先进文化的创新、培育和传播的主体,高职院校必然要继承、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观念,贯彻落实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力求从文化层面上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的各项功能。要深化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就要在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基础上,以科学、批判、创造性的态度追求先进文化的发展,使高职院校的文化能够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最高水平的体现。

二、批判与创新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我国的高职院校普遍发展历史较短,缺少文化积淀,在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效仿普通高校,造成许多高职院校从教室景观到校训等都是对普通高校的翻版,没有形成鲜明的职业特色。这种校园文化定位的失真使得高职教育丧失了与自身职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导致内涵建设片面化、浅层化。再加上对文化教育的轻视,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缺少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性,没有准确的文化定位规范性,具体文化活动内容缺少核心的集合性,导致文化建设迟滞于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对建设工作中的客观不足,对有关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等进行批判创新是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首先,作为精神文化现象,体现一定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精神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的核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文化的内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引导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职业观、制度等的和谐发展,“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创新型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坚持以人为本,普及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观,将高职教育的核心价值、科学精神、制度建设、人文关怀、舆论宣传等融为一体,积极构建科学理论指引下的和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境界。一方面,批判并继承传统高等职业文化教育的知识与价值体系;另一方面,在先进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创新,通过引进行业文化等手段,凝练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品牌文化建设带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

其次,高职校园文化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与职教性相统一”的典型代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普通高校一样,高职院校承担培养人才、教学技术研发和服务社会的高等教育功能。所以,高职校园文化具有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追求科学、真理,强调以人为本等。但与普通高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强调依托行业、企业和社会区域,为社会输送面向基层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服务于社会是高职院校的宗旨。“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是高职校园文化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亮点。”

最后,在吸纳人文理念的前提下改良高职教育的唯工具理性,实现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在的完善,并真正地落实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具体层面上。客观地批判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并在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下创新校园文化内涵建设,使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能够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职业性,是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集中力量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在高等教育的平台上围绕职业教育的核心,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重点、策略与手段,打造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创新的途径

许多高职院校在经过前些年的外延式发展后,面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必然要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意味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创新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现自身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创新的具体工作中,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对接,构建人文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观,都可以帮助实现高职院校以内涵发展为中心的建设目标。

(一)科学定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标准

正如前文所说,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更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的质量是文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体现,衡量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所培养的职业人才的质量。新时期知识经济发展和终身型学习社会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也从“能力本位”转向“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提倡“通过对学生全面职业素质的提高,完善其个人品格,培养新型的适应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人”。高职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融入素质为本的文化内涵,强化包括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在提高人才培养的共同基础上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互对接,不仅能丰富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也能促使院校提升管理层次,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经长期生产经营实践积累形成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标准、文化修养,以及孕育在企业规章、企业管理和企业生产之中的文化积淀,它的核心内容是经营策略和企业精神的价值标准。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中,意味着在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的功能、内容、方法和手段等的育人特性上,结合企业文化的针对性要求,引入资本经营观念与市场管理的制度,将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都纳入以行业导向性和应用性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实现高职的办学思想与服务企业核心价值取向的有机融合。这种高职校园文化内涵的企业化建设,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对接,使文化体系的构建围绕高职教育的“职业化”本质,使高职校园文化在亚文化的层面上与实践性的企业文化碰撞、融合与升华,构成具有强大内部驱动力的高职文化。

(三)构建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推行“素质本位”只是近年来的事情,不少高职院校在内涵特色建设中忽略人文教育,导致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出现,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功能,校园文化工作常流于简单的任务完成。要改变这种文化载体工具化的倾向和唯工具理性的价值观,需要树立“职业性”的人文教育主义价值观,使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能够紧密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更好地服务。树立职业性人文主义的价值观,需要采取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措施,从而建设推广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在内的职业价值体系。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在对接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采取体现人文精神的文化举措,推广人文主义倾向的价值判断与基础性人文知识,改变过于重视实用性、专业性、技术性的活动标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爱国爱业情怀、职业素养等,完善人格,使学生的知识、情感、人性、道德等得到全面发展。

批判、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文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进步发展的动力源的必然结果。正如先进文化推动和引领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政治、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一样,在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上沉淀的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校的发展密切联系,并在先进文化发展与自身创新的推动下,引领促进高职院校的内在发展,积极提升其内涵建设。然而,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关系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与推进。坚持以先进文化的指引,坚持批判与创新并重,坚持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中心点,校园文化内涵建设必然会不断取得创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金南冬,田乃清,孙俭.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新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20).

[2]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dfd&dbname=cdfd2007&filename=2007014161.nh&uid=&p=,2006-10-01.

[3]王清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内涵及建设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6

我国原有的“电化教育”,在以南国农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专家的努力下,围绕各种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应用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80年代中期以来,这些“电化教育”的研究成果又与新从国外引进的“教育技术”内涵(主要关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及核心内容(强调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核心与关键是“教学设计”)日渐融合,再通过本领域广大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的深入思考与自主创新,从而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全新教育技术理论。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aeCt94’定义引入我国,并与电化教育的原有涵义及研究内容日渐融合,就使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开始跨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逐步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尽管进入这一阶段的时间还不太长(只有十多年),但我国在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有关的一系列重要领域取得了具有自主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其中有的是对教育技术本质认识的深化,更多的是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丰富与拓展。

与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丰富与拓展有关的创新成果则涉及以下几个研究方向:对信息化教学核心理论的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对教学设计理论的拓展;对远程教育理论与远程教育模式的创新;对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理论以及教与学方式的探索。与此同时,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创新探索,其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开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极为深远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二、完善教育技术的理论定位

完善与发展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义”。一门学科的定义涉及该学科的内涵、本质,并直接决定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及理论体系,所以任何学科的发展,历来都对本学科的内涵如何界定(即学科如何定义)给予高度关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早在1972年就了第一个关于教育技术的正式定义。以后随着教育技术应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aeCt又在1977年、1994年和2005年相继推出关于教育技术的新定义。其中,aeCt94定义虽然也存在一些缺陷,但比较而言,其内涵相对完整、深入,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它的具体表述为:“教学技术(即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在实际的教师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旦我们按“应用领域定义”的基本内涵去理解和讲授教育技术的内涵和教育技术的能力,不仅能使广大教师对于教育技术不再感到陌生难懂,而是倍感亲切;与此同时,广大教师对于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自觉性也大为增强。

三、对信息化教学核心理论的建构创新

3.1深化信息化教学课程内容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定义与内涵”的认识更为深化。“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由此定义可见,它包含三种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而美国与西方国家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一般只停留在第一种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或是第二种属性(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最多也只是同时考虑第一、第二这两种属性,而从来没有西方学者考虑到第三种属性(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正是由于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存在这一重大缺陷,导致美国与西方国家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难以找到真正有效的实施深层次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3.2拓展理论教育

对指导“整合”的先进教育理论的认识有所拓展,通过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先进教育理论包括支持“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与教理论,也包括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与教理论,在这方面我们与西方学者的看法是一致的;和他们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说,还有一种同样重要的指导理论就是“教学结构理论”。如上所述,整合内涵的第三种属性是要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即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的、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这正是“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所在。而为了阐明这一本质特征,使整合的实质与落脚点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就离不开教学结构理论的支持。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7

关键词一:新常态

内涵:一是坚持既要“赶”又要“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一种新常态;二是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是一种新常态;三是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坚持开放带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共同推动发展是一种新常态;四是坚持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勇于担当,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是一种新常态。

简析:认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既要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常态在内涵上保持一致,又必须明确一个重要判断:“贵州已经进入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阶段。”明确了这个“重要阶段”,对贵州新常态的认识与判断才更具针对性与指导性,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的认识才会更深刻。

关键词二:新机遇

内涵:贵州面临的新机遇可以列出很长的清单,总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新机遇。宏观调控更加灵活,定向调控、区间调控,局部调整、预调微调,财政与货币政策以及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等,都可以在贵州实现“效用最大化”,必须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其次是国家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贵州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为贵州构建开放新格局奠定了战略基础,近海、近边、近江的潜在地理优势进一步凸显。再次是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带来了发展新机遇。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不但降低了经济运行的物流成本,还为贵州带来了先进观念与生产方式。水、电甚至园区硬件基础的发展与提升,为贵州的经济社会进步注入强大活力。最后是生态环境的后发优势蕴藏着发展新机遇。贵州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在绿色食品、健康养老、教育医疗、旅游等现在服务业方面前途光明,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本身就是新的增长点。

简析: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在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机构调整任务艰巨,企业经营困难、财政增收放缓、社会稳定任务繁重。新常态下的贵州新机遇“蕴藏在挑战和形势变化之中”,新常态蕴含着新机遇,新常态就是新机遇。“对贵州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难和险在增多,但时和势总体于我有利。”

关键词三:新发展

内涵:实现贵州的新发展,2015年要从六个方面着力。第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全面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和稳增长政策措施,增强消费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规模,确保经济不失速,把当前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保持下去。第二,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做好“加减乘除”法,加法就是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减法就是压缩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乘法就是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除法就是扩大分子、缩小分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第三是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一场治理石漠化的攻坚战,切实保护耕地、做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杜绝生态欠新账、努力还旧账。第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贵州没有自由贸易区的“帽子”,但是可走自由贸易区的“路子”,更好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第五,着力防范经济社会各类风险。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建立偿债机制,防止企业债务引发金融风险,防控房地产风险,严防因经济问题引发社会矛盾,从严治党、严惩腐败,优化从政环境和整治生态。第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

简析:稳中求进是2015年需要坚持的工作总基调,“稳”的重点是在经济运行上,确保增长、就业、物价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金融不出现区域性风险;“进”的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开放,确保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有质量、有效益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四:新引擎

内涵:在创新驱动方面,贵州将实施“五大行动”。一是科技管理改革行动,建立健全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推行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改革、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二是科技开放合作行动。完善科技开放合作机制,依托贵州科学城、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大射电望远镜建设,加强科技招商和科技引智,推动政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三是科技企业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现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新突破。四是科技金融融合行动。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专利质押贷款等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带动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五是科技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服务业发展,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等方式促进公共科技服务发展,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从分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简析: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极上,把创新成果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从制度创新来讲,关键是要消除束缚市场主体手脚的各种体制机制,最大限度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从科技创新来讲,要以实施“五个科技行动”为抓手,坚持市场导向,整合科技资源,建设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培育价值链。

关键词五:新产业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8

【关键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128-01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新增专业,增设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一)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内涵

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在内涵上分为狭义和广义,我们一般理解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就是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在教学计划中经常使用的教学体系,这属于狭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广义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不仅包含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管理体系、条件支撑体系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仅要发挥主要作用,目标体系、管理体系等也要发挥各自的作用,体系之间相互协调与配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和信息知识的能力,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实验教学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特征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具有综合性,因此时间教学体系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性,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对光电子器件的实际运用,以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因此时间教学体系具有实践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光信息科学技术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的实践需要依靠光电子和信息产业,教学的过程、实验的形式和内容都要依靠光信息技术,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又具有开放性。实践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光信息和光电子等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场所、产品和经验,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主体性。

二、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由于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应该建设创新实验平台,集教学、实验、开发与一体,实验的内容围绕光信息和光电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并不断创新实验内容,注重实验的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在条件上,实验创新平台应该布局合理、科学,使平台具有良好的操作环境,在内容上,实验平台应该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把相关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光信息技术研究中去,在管理上,应该注重实验设备、师资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管理,使实验平台成为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各个部分都在发挥着功效。

(二)构建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与校内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属性、建设方法、管理模式和功能都有很大的区别,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是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补充,两者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条件上,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场所、设备、师资力量和实践资源,这是最基本的条件,能够保证校外创新实践平台的正常运行,在管理上,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应该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请企业成功人士参与管理,与校内教师进行良好的配合,在运行上,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光信息和光电子相关企业为主,利用好社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

(三)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教学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因此,人才的培养和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如果只是把学生关在学校里,使教学脱离了社会实际,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应该和本地区内光电子信息企业加强联系,通过校企合作,请企业内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传授经验,让学生去企业内亲身实践,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了解,还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校教学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培养出了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祥群,胡荣宗,穆纪千.着眼于素质和创新精神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2):183-188.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9

关键词: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045?郾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656(2006)06―0028―0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突出强调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并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因此,加快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自主创新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进行全面有效的测度和评价。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惯例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一、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自熊彼特在1934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是在生产体系中引进一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后,国外学者又分别从技术角度、制度角度分别对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如,伊诺思、林恩、曼斯菲尔德、弗里曼、麦凯、斯通曼、凯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分别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缪尔塞(R.mueser)则通过对300余篇有关“技术创新”论文的系统整理与分析后,将其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而以科斯、道格拉斯・诺斯、V・w・拉坦等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则就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应该说,“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包括“制度创新能力”,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动态演进,共同构成了“创新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正如美国学者尼尔森和约翰逊所总结的,“近年来有迹象表明制度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在相互促进。现在技术创新理论更认真地对待制度创新,并比以前从更宽泛和更复杂的方式上使用制度概念。”[1]15-16

此外,由于“创新能力”的层次性,一般按照微观、中观到宏观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企业创新能力”、“产业(行业)创新能力”、“国家(区域)创新能力”三个层次。作为“区域创新能力”中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创新能力”①属于宏观层次的创新能力,它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能力体现,是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的一个新发展阶段。在此方面,费里曼、纳尔逊、oeCD、迈科尔・波特等均做了深入研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里曼1987年在研究“日本模式”成功经验时发现,要想推动一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仅靠企业是不够的,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与政策;[2]402-419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Systemofinnovation)的概念,将其定义为:由公共和私人部门机构组织的网络,它们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成、引进、改变和扩散了各种新技术。其后,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将国家创新系统定义为,“其相互作用决定着一国企业的创新实绩的一整套制度”,并通过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指出美国国家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市场制度、专利制度、研究与开发制度、大学和政府支持产业技术进步的计划和政策等制度安排构成的。[3]380-396oeCD在其1997年发表的《国家创新系统》报告中指出“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的基础上,即创新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对于改进技术实绩至关重要。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生产、分配和应用各种知识的各种角色之间一整套复杂关系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创新实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角色如何相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新和使用的集合体。这些角色主要是私营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以及在这些角色中工作的人们。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采取合作研究、人员交流、专利共享等形式以及其他各种渠道。现在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重要的是相互作用网络或者说系统”。[4]1-3迈克尔・波特则通过分析影响国家创新系统绩效的四个重要因素,②[5]67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钻石体系理论和国家创新能力(nationalin-novativecapacity)的概念,[6]指出国家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在长时间内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商业化的能力,其依赖于一组相互关联的支持创新技术产生的投资、政策以及资源投入;国家创新能力不是已经实现的在某一时间点上的创新产出水平,而是反映了创新过程更基本的决定因素;国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良好运转,其中,市场与政府作为互为补充的两种力量共同推动科技与经济发展,并弥补彼此不足。

既然国家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那么,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显然既包涵了国家创新能力的一般涵义,又有着超越于一般国家创新能力的独特涵义,而这种独特涵义主要来自“自主”二字,即应包括“谁是自主的主体?”、“如何自主?”和“自主程度?”三方面的涵义。首先,关于“谁是自主的主体?”的理解。从国家层面而言,自主的主体应该特别指定为中国公民(自然人)或内资企业,即从资本结构看,在原始资本的构成中,外资不占主导地位的法人或法人单位。其次,关于“如何自主?”理解。所谓“如何自主?”包括两方面,即一方面,包括自主主体主导的创新活动并由此而产生的创新成果,另一方面,包括自主主体投资购买的其他国家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的创新成果,并能不受相关创新成果原权利人的影响,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价值。最后,关于“自主程度?”的理解。“自主程度?”问题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创新成果主要依靠自身实力获取还是依赖国外供应。国际比较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科学技术特别是本国科学技术的需求是不同的,如表1。在一国处于工业化前阶段时,其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不足1%,一般处于技术引进、仿制为主的阶段;在一国处于工业化第一阶段时,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往往超过1%且不超过2%,此时则进入以技术的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而在进入工业化第二阶段或工业化后阶段时,研究开发经费占GDp的比例超过2%,此时,一般进入以创新技术为主的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第一阶段的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应主要进入以消化、吸收、改进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强调自主创新的同时,我们应防止将“自主创新赋以创新民族主义的内涵,即追求知识创造、扩散和应用上的自力更生,否认国家间知识创造方面的专业化,进而否定国家间创新能力的相互依赖。”

此外,当今世界的技术发展和生产方式正逐步向模块化技术和模块化①生产方式转变,模块化的特点决定了模块并不完全地归属于某一结构,而是在不同结构中都可以使用,所以模块化技术和模块化生产方式下的创新方式也更加丰富,即不仅包括对模块核心技术的改变而引起的突变性创新,而且包括不对模块核心技术进行改变而是通过对模块组合方式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性创新。这给后进国家带来了无限机遇,一方面,由于各个模块的设计和改进可以独立于其它模块进行,从而使得每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并通过在模块核心技术层次上的逐渐介入以实现模块化创新并获得商业利润;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模块组合方式的创新以获得商业利润。对于我国这个发展中大国,就可以通过“采取多种可能方式,从多个不同来源,将不同技术集成,最终形成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创新产品”的方式进行集成创新。因此,自主创新的程度应涵盖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指“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目标,通过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各创新参与者(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内资企业)在知识的创造、扩散、使用过程中的协调与协同,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能力。”

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设计原则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用来描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状况,监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评价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复杂系统工程,是一项由多个指标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计指标集。它是政府制定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规划、进行政策研究,对现状、未来做出评价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量化评估依据。为了确保测评的结果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真实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

(一)系统性和导向性相结合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系统是由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等子系统综合构成。各个能力子系统都应包括一系列相关指标,因此要求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具有宽广的涵盖面,能充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系统性特征。同时,建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衡量目前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寻求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优劣势及其原因,并指出改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最终引导政府、企业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对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起到导向和监控作用。

(二)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应能准确地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国际比较,发现自身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因此,要科学地选取评价指标及权数,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缩小误差,使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从而保证指标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这里所说的科学性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选择的指标必须具有理论依据;二是指标设计在名称、涵义、内容、时空和计算范围、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等方面必须科学明确,没有歧义。在保证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评价指标的设计应坚持可操作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设计指标的含义、范围要明确,指标所采用的基础数据要与现行工作内容力求一致或少有改动,以便于进行考核评价;第二,各项指标数字化,定量指标数据应保证其真实、可靠和有效,而定性指标应尽量通过专家间接赋值或测算予以转化为定量数据(如等级);三是,评价指标不宜过多,应尽量简化,有利于工作层面的执行。

(三)代表性和可比性相结合

要正确认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就要确保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环节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足以评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水平。由于在构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必须抓住重点,关键在于:一要注意选择和设计核心指标,应重点选择和设计能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变动规律的核心指标,考虑指标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变化的重要性及贡献度;二要考察评价指标变动的代表性。由于指标间的相关性,因此应选择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以减少相关性,降低误差。在代表性原则的基础上,必须明确各评价指标的涵义、统计口径、时间、地点和适用范围,以确保指标的可比性,因为评价的实质就是比较,而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才能提供准确的比较信息资料,才能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可比性原则有两个涵义,一是评价指标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或空间范围上具有可比性;二是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比较时,一般采用相对数、比例数、指数和平均数等进行比较才具有可比性。

(四)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综合评价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时应该考虑影响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创新指标研究的先驱之一弗里曼曾说过两句话,第一句是强调统计的重要作用,而另一句则说,量化的指标在政策的形成过程中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但可能不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上述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是互补的。一方面,如果只有统计数据而不了解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政治经济学性质,就不可能很好地进行政策设计与评估;另一方面,如果只有对科学技术系统,如企业、政府、大学、研究机构的政治经济分析,但没有过硬的统计指标资料,也不能很好地进行政策研究;即要把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结合起来。①定性指标的评价比较全面,但人为因素较多,因此对定性指标要明确其含义,并按照某种标准对其赋值,使其能够恰如其分地反映指标的性质;定量指标评价比较客观,人为因素较少,数据来源较稳定;但无论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和确切的计算方法。此外,在评价指标的建立中,我们又遵循相对值指标优于绝对值指标,客观指标优于主观评价指标的优先顺序。

(五)静态和动态相结合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不仅仅是对过去与当前创新能力的评测,还应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潜在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积累过程,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特征,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就应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发展问题。在设计评价指标时,既要有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指标以描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又要有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活动过程的过程指标以描述创新能力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动态性指标连接投入和产出的静态性指标。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于一定时期的评价指标或评价指标体系都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和更新。

三、构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笔者认为,由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涉及到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特征、要素构成及投入到产出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方面。因此,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中不仅应包括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而且更应包括制度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不仅应包括体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数量性指标,而且还应包括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结构性指标;不仅应包括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要素投入和产出类指标,而且还应包括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性质和影响因素的过程类指标。

因此,基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国内外有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研究的经验,我们考虑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按二级设立。一级指标是综合目标类指标,主要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宏观发展状况;二级指标则主要根据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分解以形成具体的指标层指标,分别反映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具体量化指标;二级指标的实现是一级指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具体而言,我们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并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详见表2)。

在此指标体系中,由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商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能力,因此,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是启动自主创新和维持创新的基础。自主创新投入主要是指为保证自主创新活动成功而投入的各种资源,包括有形资产(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等)和无形资产(主要包括战略、思想等投入)。由于无形资产的投入指标的测度数据可获得性较差,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仅用投入的有形资产来反映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所以我们选择了R&D投入总量、R&D强度、政府R&D资金占GDp的比重、对外技术依存度、R&D人员总量和每万名劳动力中R&D人力等六项指标。而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反映了国家自主创新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正如oeCD的研究报告所言,“……创新各主体之间的联系对于改进技术实绩至关重要。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生产、分配和应用各种知识的各主体之间一整套复杂关系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创新实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主体如何相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知识创新以及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集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采取合作研究、人员交流、专利共享、设备购买等形式以及其他各种渠道。”[4]因此,我们选取了技术市场合同交易强度和国际合作专利比重两项指标,但国际方面很难获得有关反映扩散能力的定量数据,因此对国际反映扩散能力的经验采取定性分析为主的方法。此外,国内外自主创新的发展表明,自主创新离不开支撑保障能力的同步发展,因为“不论技术如何好,也不论企业家如何有进取心,如果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网络以支持其创新活动并允许新技术的扩散的话,这种技术动力在经济中就不可能变为现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支撑保障能力是自主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保障。由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生命周期变短,市场被占有的速度迅速提高,此时,支撑保障条件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系统的整体效率,同时对每个行为主体的工作效率产生很大影响。可以说,缺乏一流的支撑保障条件,就难以创造一流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我们选取了每千人拥有的网站数量、公共教育经费强度①、公众科学素养和创业投资强度②四项指标。最后,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反映了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所产生的结果,主要包括为国家带来的资源配置的效果、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商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效果;同时,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被评价对象所具有的自主创新的潜力。因此,我们选取了在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三系统收录的我国科技论文数、SCi每篇论文的平均被引证数、每百万人口在三方专利族中拥有的专利量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四项指标。

四、结语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研究课题,建立一个实用的、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于我们描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状况,正确测评、认识、把握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其进行国际比较,监测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创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寻求建立了一整套能比较全面评价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为政府寻求发展的突破点、进行决策的立足点以及各执行部门日常工作的出发点提供应有的帮助。

参考文献:

[1]KnieLSen,BJoHnSon.institutionsandeconomicChange[m].edwardelgarpublishingLimited,1998.

[2]弗里曼.日本:一个新国家创新系统?[C]//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3]纳尔逊.美国支持技术进步的制度[C]//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4]oeCD.nationalinnovationsystem[R/oL].http://省略./dataoecd/35/56/2101733.pdf#search=%22national%20innovation%20system%22.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科技创新的内涵篇10

【关键词】科技成果内涵边界统计测度科技转化

科技成果的转化,本质上需要建立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同时也是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所有科技的创新成果均需要通过此过程来实现其市场价值,这样才能发挥出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整体角度看,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又是基于国家层面的一种体系创新,转化的质量取决于国家宏观层次的创新驱动战略和整体的创新体系等,因此成为国际中各个国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充分认识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因此更好地纠正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存在的认知偏差对于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具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边界概述

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将其概念界定在商业性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的范围当中,指的是将科学技术在各个机构之间转移的过程,以期能够借此对相关科技做进一步的创新。我国各界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质量有着不同角度的认识,从日常生活中身边的报道中就能够看出,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平均水平临近80%,而我国近些年的平均水平却始终徘徊于3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亟待提高[1]。然而目前的低水平仅代表着的总体平均水平,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比如北上广深的很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却能够达到70%以上。纵观当前全社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角度存在偏差的根源重点在于统计测度指标体系的不完善,然而要想将其完善却并非轻而易举,不仅需要明确范围定位,同时还需要确定转化的相关标准。

2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统计测度

科技的创新能力衡量方式主要看其转化的质量,因此当前判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统计测度来进行评价。目前关于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的测度主要有三种方式:建模计量法、综合指标法和Dea效率评价法,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但对其所具有的劣势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所涉及的要素不外乎指标选取、权重确定等等。关于测度的定量方法,也具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大多都是通过科技专利转化率方面来进行,并没有涉及到更深的多位计量数据方面的探索[2]。

尽管当前关于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统计测度目前已经在业界中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第一,我国涉及到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统计测度评价方法上虽然有了诸多的方法,但是一些基础性工作却依然停留在探索阶段,比如相关指标体系的设定和统计调查等等;第二,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调查和统计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不利于进行国际之间的比较;第三,以科技成果转化结果作为依据的相关评价指标也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包括将评价指标建立在专利申请等方面,失去一定的成果再创新吸引力,同时还侧面反映出当地的政府扶持力度和整个社会的文化风气等[3]。

3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测度评价相关建议

针对当前科技成果转化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认为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首先,有着统一的认识。唯有充分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边界内涵,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范围的扩大,确保所从事的相关活动能够为科技成果的进一步创新创造最有利的条件。这样才能保证使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根本性提升。

其次,充分吸收国内外发达城市或国家的的成功经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统计测度相关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全面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力度,在此过程中更多的依赖于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将真实的调查数据信息予以明确的界定,并对调查统计结果进行公布,确保相关部门相关政策的出台都能够“有信息可依”。

最后,将相关的法律与政策环境予以完善,对于现行的科技成果评价测度对专利的过分依赖制度弱化甚至取消,将高校院所等职务发明成果的专利归属方面的严格规定暂且搁置,与此同时加大对相关活动的支持力度,不仅要在制度方面,还应当拓展到政策领域,并大力加强科技创新的文化建设,通过激励机制的完善来全面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风气和动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科学技术成果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是最有效途径,并且也是必由之路。对此,国家应当进一步提升对此的扶持力度,同时进一步明确科技成果的内涵边界与统计测度相关指标,通过多手段、多途径来创设更好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空间,实现科技成果价值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