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工基础的作用十篇电工基础的作用十篇

电工基础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04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1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电工基础;电子电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0-0222-0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和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以多种媒体信息指导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电工基础》是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核心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它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笔者在多年《电工基础》课程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有诸多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要把握课程特点,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

《电工基础》主要讲述的内容是电工基础理论及其在直流、交流电路分析计算上的应用;常见电路元件以及动态电路的分析等。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强,抽象概念多,涉及理论和实际方面的知识多。选择制作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教学内容,如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含有电容与电感的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等教学内容可充分显示多媒体的优势,制作多媒体课件,采用新颖多样、生动有趣的动画、图像、声响来展现教学内容,可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和有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二、多媒体教学在《电工基础》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一)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增强学习趣味性。多媒体课件能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可以形象丰富地表述课程内容。在《电工基础》理论教学中,充分使用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教学中,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示在充(放)电时电流的大小变化,以及随充(放)电时间的变化电容器电量变化的过程。这样让本来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其物理过程,进而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物理过程,为以后学习电容器的“隔直通交”特性、滤波电路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节省课堂时间,相对扩大教学容量。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与传统黑板-粉笔式教学相比节省了板书、画图的时间,相对节省了课堂时间,为扩大教学容量,增强师生间交流提供了时间条件,从而避免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例如讲解磁的基本概念时画地球的磁极、一根条形磁铁的磁感应线、两个异性磁极磁感应线、两个同性磁极的磁感应线,既费时又不一定画的好,而用多媒体课件则可将这些画面完美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学习中的问题,拓展知识面,一方面帮助学生消化知识、丰富知识,另一方面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使静态问题动态化,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原本静态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这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例如,发电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一教学难点,假如“照本宣科”,老师讲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就更费劲,难以理解。若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来模拟显示线圈的转动过程、电流的变化过程以及换向器和电刷的滑动接触情况,则会使学生看得见,弄得懂,易讲易学。又如,对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的讲述,如果老师仅凭语言来讲述电子、空穴对pn结的影响,那么对初学电子的学生来说就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若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演示pn结加正向电压导通、加反向电压截止的现象,就会起到静态问题动态化、变难为易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在《电工基础》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实验是电子电工专业课教学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可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弥补实验条件不足,充分展现实验内容。《电工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教学一方面印证了学习的理论知识,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从业能力。但实验前学生往往对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实验材料都缺乏感性认识,甚至对实验本身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另外,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如演示实验中部分仪器不便来回移动,再如部分实验因器材缺少而不能开设等。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应用电子仿真软件,既可以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充分认识实验仪器,材料和工具,又可以系统地了解实验方法、实验过程,看到实验结果。为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起到示范作用,保证了实验进行的可靠性。同时,对部分操作难度大或者实验条件不满足的实践活动,可能通过仿真实验或者教学录像来完成。

(二)减少危险伤害,扩充实验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具有一定操作危险性的实验,通过多媒体音频、视频、动画等的合成,制作成课件,进行模拟演示,可减少实际操作危险实验所带来的不必要的危险伤害,既扩充了实验内容,也拓展了思维空间。

如供电系统中发生串联谐振的危害、不对称三相电路为什么不能取消中线,再如触电、短路等。这些事故再现,有一定的危险性,而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防止此类事故发生,又必须讲解。这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事故发生时的情景,让学生从栩栩如生的情景中,领悟其中的内容及防止方法,将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多媒体不是万能的,有优势也有不足。多媒体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能改变的。不分课程内容,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僵化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忽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会使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

(二)课件制作要注重有效性和实用性。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应把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充分整合,备课时应考虑周密、精心设计,不能只图表面热闹而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实现《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优化的一种手段,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而且可在一定范围内能解决技工学校中存在的教学设备相对紧张的问题,弥补实验条件不足,扩充实验内容。因此,恰当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促进《电工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2

论文内容摘要:实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电子技术基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电工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环节中更显得重要。电工电子实验除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技能,为将来从事电子工程技术工作打好必要的基础。

前言:英国科学家培根曾经指出:任何科学都是实验科学。尤其是在应用科学领域;任何一项研究成果都离不开科学实验。实验不仅是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是在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器类各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电工电子实验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以取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电工电子实验具有以下作用。

一、能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强调其工程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其目的应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电子工程技术人才。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电器类各专业的重要目标,学校应在电工电子实验中打牢基础,逐步提高这种能力。首先,电工电子实验具备验证基本理论知识的功能,即验证性实验,这部分实验一般以各章节为基本内容,使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其次是综合性实验,这部分实验的目标是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一章或多章,甚至是结合其他科目内容的归纳总结;最后是设计性实验,其目标是在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综合运用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较高水平的小设计类实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二、理论实际紧密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新理念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能够正确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我们的教育目的,学生学习这些理论课程的目的,是更好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中去,加强实验或实物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防止教学脱离实际的倾向,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例如教师讲到交流电路时,在电感器上并联一个电容器,其总电流、线路损耗、总功率比原来都减少,而负载功率不变,即电源提高了利用率,教师可以边讲边演示,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学生通过在两种情况下各个电流表、功率表的读数进行比较、计算、判断,最后教师将例子引入到生产、生活中,说明提高功率因数经济意义和具体方法。这样教学有几个作用,首先深刻理解功率因数、交流电路电流的关系概念,其次缩短理论知识到实际过渡时间,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最后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使用价值,就会明确学习目的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三、降低难度,促进理解和巩固

实验教学要通过实物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为学生掌握知识创造条件,符合人的认识过程规律,从直观到抽象反映了青少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的浓厚兴趣。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涉及到的都是枯燥乏味的概念与严密地计算分析,这对于部分数理基础差的学生而言,是“雪上加霜”。如果教师从实验引入课程内容,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和学生的求知欲。例如:讲单相桥式整流电路这一节时,学生的学习目的是:(1)了解桥式整流作用,滤波器的滤波作用,并观察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2)测绘整流电路在无滤波器和接入滤波器时的外特性曲线。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由四个二极管接成一个电桥的形式,把交流电变为脉动直流电的电路。再通过滤波电路,尽可能把直流脉动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去掉,就可使输出电压波形变得平直。教师在讲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时,在实验室用做实验加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新知识的难度,达到事半功倍地教学效果,更能体现培养以实践能力为本的教学模式。

四、激发学习兴趣,保证目标的实现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电子电器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文化底子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不少同学存在着失落感、自卑感或混日子等各种各样的思想。一些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已经多次在受到老师批评,在学习上多次检验到失败。在许多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是“差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触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就开始厌学。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强调是数学分析和抽象、枯燥繁琐的计算,那么这些学生就会重蹈覆辙,更谈不上完成教学任务。教育理论者认为,学生成绩好坏与学习兴趣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利用实验或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进行教学,尽量简化分析过程,大部分学生会容易听懂和接受,多让他们动手做实验,使他们产生好奇心。因此,如何在电工电子实验过程中运用手段,结合学科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在日光灯管的实验中,联系生活现象,简单地介绍判断灯管好坏的方法,联系环保节能,在提高功率因素的实验过程中现场提问,加深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也可以在扩音机电路的实验中,在教室的讲台上放上音箱,让完成实验的学生直接能够听到从音箱里放出来的音乐,这对学生是一个激励,也是对完成此实验学生的一个肯定,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在抢答器或者计数器的实验中,可以安排完成实验的学生进行抢答比赛,让学生体会到实验的实用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浓厚兴趣,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对所学的理论课也更有兴趣。

结束语:我想只要教师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努力尝试,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多采用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多动手,教师与学生必将体验到这门功课教学、学习成功的愉快感。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也有使用条件,必须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那种先理论知识讲解后再验证性实验的教学,反而更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开发他们创造性的思维。总之,充分发挥电工电子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课堂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同时也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并能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提高电子技术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3

【关键词】接地极;基础绝缘;施工质量;绝缘检测

0引言

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首条660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线路,是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是构建国家电网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套的接地极线路工程起点为宁夏自治区灵武市西约20km处的银川东换流变电站,途经灵武市、盐池县,终点位于盐池县东约40km高沙窝镇南的红柳沟接地极极址。

直流线路在正常运行时,接地极线路上只有不平衡电流通过,但当直流线路利用接地极作为回路单极运行时,接地极的入地电流通过土壤中的电解溶液导电,地下金属构件为地电流传导提供了比周围土壤更强的导电特性,由于地下金属构件的集流效应,地下金属构件一部分汇集了地中电流,使构件上的电流密度更大,构件的另一部分又将电流释放的土壤中,电流使金属构件产生电化学溶解,造成接地极附近地下金属构件产生电腐蚀现象。由此可见,接地极线路基础的绝缘防腐施工对保证接地极线路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Q/GDw229-2008《±800kV直流输电系统架空接地极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以下简称《验收规范》)中,第3.7条要求:“对距接地极馈电系统外环2km以内的接地极线路铁塔和接地极址内导流系统架空线路的铁塔,其基础对地和铁塔对基础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绝缘处理。”

1基础绝缘施工前准备

1)绝缘基础主要靠绝缘漆和绝缘布起到绝缘作用,绝缘漆分为面漆、中间漆和底漆,三种漆成套使用,施工中三种漆应使用同一厂家产品。

2)因施工中要杜绝杂质、杂物混入绝缘层中,所以基础开挖时,基坑开口应比一般基础大,底板四周应有不小于500mm的操作裕度。

3)《验收规范》7.2.1条第3款要求“当基础底面和侧面采用两毡三油(或其它材料工艺)作防腐绝缘处理时,应避免在雨天进行施工,油和毡之间不能混杂有土壤和雨水”施工应选择晴好天气,并做好防风防沙准备工作。

4)基础的绝缘分为两部分,基础与大地的绝缘和铁塔与基础的绝缘。

2基础与大地绝缘施工过程

1)基坑开挖完成,经坑底平整、检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后,在基础底板位置按设计图纸要求制作混凝土垫层。

2)基础垫层强度达到50%后,在垫层上刷两遍绝缘面漆,一遍中间漆和两遍底漆后将两层绝缘布铺在垫层上,绝缘布在垫层外预留的面积应保证能将基础底板(包括底板顶面)完全包裹。施工中应防止杂物混入绝缘层中,绝缘布铺设裁剪好后,将垫层外绝缘布仔细卷收到基础边缘。

3)在垫层的绝缘布上刷两遍面漆,一遍绝缘中间漆和两遍绝缘底漆,然后开始按普通基础施工进行扎筋支模工作。因基础底部绝缘层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绝缘的性能,而且基础浇筑后无法返工,所以基础底部绝缘层施工务必认真,扎筋支模施工时不得损伤绝缘层。

4)按普通基础进行浇筑施工,浇筑前应再次检查绝缘层是否完好,如有必要应进行补修,待绝缘漆干后方可进行浇筑。

5)基础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依次刷绝缘底漆两遍,中间漆一遍,用绝缘面漆两遍。用预留的玻璃布将基础底板四周全部包裹起来。注意绝缘布搭接部分必须包裹紧密。

3基础与大地的绝缘检测

1)根据《验收规范》的7.2.2条要求“防腐绝缘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基础对地的接触电阻,并符合设计要求。”该条说明为“防腐绝缘施工完成后,应在及时回填土后测量基础对地的接触电阻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接触电阻宜大于500。”

2)基础绝缘层施工完毕后,待绝缘漆干透,在基础回填前先进行一次接触电阻测量。此次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基础底部的绝缘水平。测量方法是:利用电阻测量仪以基础地脚螺栓为一极,基础周围大地为一极测量电阻值。

3)基础底部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基础回填,同时进行接地敷设施工。

4)基础回填及接地敷设施工完成后,测量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确定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后,再次利用电阻测量仪测量基础对大地接触电阻。首先以基础地脚螺栓为一极,基础周围大地为一极测量电阻值。然后以基础地脚螺栓为一极,接地引线为一极测量电阻值。

6)当基础回填前的测量值和回填后两次的测量值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基础与大地绝缘施工已满足设计要求。

4铁塔与基础的绝缘施工与检测

1)铁塔与基础的绝缘是通过在铁塔与基础间衬垫玻璃钢绝缘垫板、地脚螺栓套玻璃钢套管和地脚螺栓螺帽下加垫玻璃钢绝缘垫片来实现的。

2)铁塔与基础间衬垫的玻璃钢绝缘垫板应与基础顶面尺寸吻合,制作铁塔保护帽时,保护帽必须在垫板上,不得超出垫板。因垫板承载铁塔的压力,所以要求要有足够强度,厚度应大于10mm。

3)玻璃钢绝缘套管套在地脚螺栓无扣部分,高度应略大于铁塔塔脚板和绝缘垫板厚度之和。其作用是防止塔脚板接触地脚螺栓,即塔脚板与地脚螺栓间绝缘。

4)玻璃钢垫片的规格应与铁塔地脚螺栓垫片相同,将其加在地脚螺栓垫片与塔脚板之间。玻璃钢垫片的厚度应大于5mm。紧固地脚螺栓螺帽时,应注意调整铁垫片,防止其接触塔脚板。

5)铁塔施工完毕后,即可利用电阻测量仪测量铁塔与基础间的接触电阻。以基础地脚螺栓为一极,塔脚板为一极测量电阻值。

6)制作铁塔保护帽时,应将地脚螺栓再次紧固,并将地脚螺帽及保护帽覆盖的塔脚板部分刷绝缘漆,然后将地脚螺栓及其垫片用两层绝缘布包裹,增加基础与铁塔间的绝缘效果。

5施工注意事项

1)基坑坑壁若土质松软,应进行加固以防止坍塌。对于松散土层,坑壁并铺设彩条布防护,防止土块及杂物掉落到绝缘层上。

2)施工中,人员鞋底应保持清洁,防止将杂物带到绝缘层上。

3)涂刷绝缘漆时,应在前一次涂刷漆已干后再进行第二遍涂刷,涂刷应完整均匀。

4)铺设绝缘布时,应依次铺设并用滚刷压平,防止绝缘布出现空鼓现象。

5)扎筋及支模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避免损伤绝缘层。

6结束语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的迅猛发展,直流输电线路以线路损耗小,传输能力强而逐渐成为特高压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接地极线路作为直流输电线路的配套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直流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接地极线路绝缘基础的绝缘施工虽然在施工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接地极线路的使用寿命,施工中应对其绝缘施工质量和检测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张道明,吴沟,孙慧珍.土壤中的电腐蚀[J].土壤,1993(03):165-169.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对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便于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施工质量控制,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防渗性能,因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满足现代社会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有助于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稳定运行。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重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满足经济社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即使是在地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的地区,也能够有效的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使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有助于维护工程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有效应,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施工操作,注重采取合理的防渗措施,尽可能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对施工现场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干扰。就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灌浆施工实际成本较高,并且一旦防渗工作出现差错,会严重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性能,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使用价值,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因而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当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选用适宜的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从而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1普通灌浆加固技术的应用要点

就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通灌浆加固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性,主要包含水坝体帷幕灌浆技术以及水坝基础灌浆技术等多个方面,这些灌浆加固技术有其自身的应用特点,因而在对普通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做好施工前的灌浆准备工作,对灌浆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以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相关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中的灌浆孔和裂缝进行有效的清晰,确保其满足普通灌浆加固技术应用中的实际要求,以促进施工的顺利进行。

在开始正式的基础灌浆施工之前,应当将灌浆段的水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掌握好对灌浆孔的清洗力度和清洗效果,结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的灌浆操作。灌浆的过程中应当掌握好相关的灌浆原理,严格按照灌浆操作的标准规范进行灌浆操作,并对水灰比进行合理的控制,结合工程实际及时调整好浆液的浓度,促进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全面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防渗效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际性能的发挥提供可靠的保障。

2.2化学灌浆施工技术的施工重点

在对化学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宜的化学灌浆泵进行施工操作,严格按照标准的施工工艺进行灌浆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加固效果,对裂缝进行有效的修复,在此基础上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性能的有效发挥。那么在对化学灌浆泵进行选取的过程中,应当对其内在的驱动方式进行合理的选取,再次基础上对灌浆方式进行合理的把握和控制,有针对性的对化学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尤其是化学灌浆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以促进不同类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

2.3高压喷射灌浆防渗透技术的应用重点

相比一般的施工技术,开挖量小、工程造价不高、施工便捷等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优势。因为这种技术不需要占用太大的面积,所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利用这些技术施工不但可以有效增强堤坝的防渗透能力,还能缓解洪水带来的压力。进行钻孔时,必须对漏堵进行填充,在进行施工时,同时进行套管和钻进的工作,以保持正常的孔循环。在进行钻孔时,钻孔角度必须保持垂直,且必须保持低于1%的偏斜率。在向下植入喷射管的过程中,利用泥浆固壁钻孔放置到钻孔孔洞的底部。在进行高压喷射灌浆时,若采用不同的喷射方法,则相应的基础参数也会存在差异。

无论在哪一种地质环境中,使用同一种灌浆方法,水压、浆压以及气压都会保持一致。随着底层的变化,灌浆速度也会相应的加快或放慢。经过实践检验可知,通过高压喷射灌浆这种施工技术对水库的安全性可以大大提高,有利于稳定建筑基础,保持牢固的建筑基础。

2.4无塞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重点

无塞灌浆施工技术同样是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采用自上而下灌浆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够进行循环的灌浆,而且不需要等待凝固就能够节能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因此该项灌浆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建筑施工在采用无塞灌浆施工技术时应该注意,在进行钻孔施工的过程中,将钻孔的长度和宽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当钻孔施工结束之后,应该用水将孔内的残渣清除干净,当孔干燥之后进行灌浆施工。无塞灌浆施工技术采用的浆液通常是由水、粉煤灰、水泥以及外加剂等混合制成的,在进行浆液拌合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控制浆液的含水量,当浆液制成之后还应该进行养护,以此保证浆液的保水性及和易性。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耗时较长且施工存在一定难度,因而相关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减少客观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影响,结合施工的实际特点进行灌浆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计划的设置,尽可能减少灌浆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促进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实际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更好的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明显.浅谈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3):144-145.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5

关键词:输电线路;地基基础;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21.5文献标识码:a

输电线路地基基础施工是一门科学,不断地探索管理的新思路,探寻更为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与技术,是供电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的总体统称为基础。它承受输电线路杆塔的各种荷载,将杆塔的各种荷重传递给周围的地基,以达到稳固输电线路的杆塔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基础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及技术要求。为了有效地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1 输电线路地基基础的施工技术措施

目前,输电线路中常见的基础形式有: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掏挖基础、岩石基础及桩基础,其中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三类基础因其基坑成型特点习惯地称为“大开挖”基础。

2.1 桩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2.1.1 塑性土层遇到水膨胀会造成缩孔卡钻,此时应该采用上下反复扫孔处理,如因钻头严重磨损使钻孔小于桩径时。采取焊补钻头再进行扫孔处风理。

2.1.2 护筒周围填土不密实容易造成冒水。因此应在护简周围选用含水茸适当的黏土填筑加固,分层夯实。

2.1.3 发生钻孔跑偏。应先查明偏斜位置及程度,一般可以偏斜处吊钻头卜下反复扫孔,使钻孔垂直。

2.1.4 在软塑黏土层中钻进时,如进尺太快,出浆口堵塞容易造成糊钻,一般在钻孔时应控制进尺速度。

2.2 输电线路软弱地基技术措施

对于软弱地基处的基础采用加石块充填加固的措施,即在最后一层土挖至设计深度时,抛入预先准备的石块,将石块夯入土中,至密实为止。并清理被挤出表面的软土,再铺上碎石;铺好混凝土垫层。开挖底面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

2.3 掏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2.3.1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混凝土坍落度选大一级,同时为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必要时可以补充砂浆,以填充空隙,立柱部位的混凝土坍落度可小一些。

2.3.2 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是保证掏挖基础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掏挖基础应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以提高其强度及密实性。

2.3.3 在配料时宜用0.5~4cm的连续级配制,或用85%的2~4cm石子掺15%的0.5~1.0cm的石子混合使用。

2.3.4 为了保证地面处的基础的土壁不被碰撞脱落,应采衬垫塑料布的措施,其衬垫高度约0.5cm,待浇至立柱后拆除。

2.4 “大开挖”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2.4.1 此类基础地形较好,施工单位一般都会采用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及回填。

2.4.2 在基础施工之前需要计算主角的下端根开及对角线尺寸以及主角钢露出立柱顶面的高度。

2.4.3 在进行斜插基础浇制施工的过程中,测量人员经常检查基础顶面根开、插入角钢顶面的棱到棱半根开、高差、倾角等,如有误差及时调整。

2.4.4 在进行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的砼浇筑及振捣过程中,必须密切注意模板及支撑有否变形、下沉、移动和漏浆等现象、钢筋是否与模板保持一定距离。

2.4.5 在浇灌立柱混凝土时不应直接往内角推料,而应用方锹往外角下料,以达到立柱内外角的混凝土浆石均匀。

2.5 岩石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岩石基础分为嵌固式基础及掏挖式基础,该类基础适用于覆盖层较浅或无覆盖层的强风化岩石地基。上拔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拔承载能力。在进行岩石基础基坑开挖时应要求施工人员每往下挖1.0m,要进行基坑中心吊中,防止挖偏;在进得松动爆破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药量,严禁因爆破施工破坏基坑周围岩石的完整性。

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架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为:

3.1一般输电线路所经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差异较大,设计和施工要考虑的边界条件较多,加之科研条件和研究经费的制约,在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方面的科研工作较薄弱,科研成果较少,技术储备不足。

3.2对地基基础问题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但大多数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结构(如建筑物、桥梁等)的基础上,这些研究成果由于下列原因而限制了它们在电力线路上使用:①抗拔荷载经常是各种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的控制条件,而对建筑物和桥梁来说上拔力却是次要的。②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所在的土质勘测,无论在精确性还是在详细程度上,都无法与建筑物和桥梁相比。③一条线路上可能使用许多基本相同的杆塔,但它们的基础则因土质不同而不同。④线路杆塔常位于无人居住之处,而且除了施工、检修和维护外并不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这些不同导致电力工业的杆塔基础有其独特的分析、设计方法,这些内容在一般的基础书籍中是难以找到的,例如:一般的基础工程教科书对基础上拔问题仅附带提一下,对钢框结构的基础很少涉及。这样就导致在输电线路基础方面受过专门训练的国内人才偏少,专门从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的高级研究人员则更少。

3.3 国内电力行业对杆塔基础也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但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基础工程实验室,对不同特性地基、不同型式基础展开系统的试验研究。目前,世界上电力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杆塔基础的研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等国,除了理论分析计算外,还建立了专门的岩土工程实验室,对不同特性地基、不同型式基础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有效保证了线路的安全运行,同时降低了线路基础造价。因此建立我国专门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工程实验室,可为各种基础型式的试验研究提供保障,对提高线路的可靠性,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有重要意义。

4 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管理的建议

4.1 加强与政府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加大处罚、打击力度。严惩蓄意破坏的犯罪分子,依法保护电力设施安全保护电力设施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制,依法打击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不法行为,为电力行业依法治理和保障正常的供用电秩序发挥巨大的作用和效能。

4.2 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使用现代化管理软件提高管理效率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根据工程的管理目标要求人、财、物的投入等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的、科学合理的应用规划和管理方法,对于切实用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做好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4.3 提高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水平和劳务人员素质。是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要广泛利用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锻炼的机会,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结语

供电企业非常有必要加强架空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的研究,成立专门的输电线路地基基础工程实验室,针对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共性、前沿和关键的科学问题,探索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机理和规律,进行地基处理、岩土边坡加同、岩土工程环境保护等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关键控制技术的探索与创新,研究开发出安全、经济、实用的科技成果为工程建设服务,保证输电线路施工优质。在激烈竞争的电建市场中,使供电企业能很好地生存、发展。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6

经济上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工程数量日趋增加的同时,对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基础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环节,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结构的特殊性,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严格控制基础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该项工程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文中以阐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为主线,并提出了几点施工技术控制措施,以供参考。以期通过本文的探析,能规范基础施工的建设标准,避免该项工程出现质量缺陷等问题。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1探究并剖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这是因为基础工程承担着重要的荷载作用,再加上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结构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这些都会对建设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工程在建设中,一旦出现技术不达标或者是不按照相关建设要求进行,极易导致整个水利水电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缺陷和不安全事故等。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确保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重视施工技术和工艺,才能避免该项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事故,确保建设质量。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为经济和储备能源资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能源分布不均匀、地区性能源缺陷等局限性,所以确保该项工程施工技术并做好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就基础施工技术而言,通过提升自身施工质量来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资料,总结并归纳出几点有关基础施工技术,具体表现在:①锚固技术。锚固技术作为基础施工建设的常用技术之一,该技术的作用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整体性能。由于我国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如山区等,锚固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施工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材料等,保证施工工程稳定性、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建设效率,此外,这种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周围自然环境对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②水泥土加固技术。该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应用过程,通过控制拌合来保证施工质量。但要注意在拌合过程中要确保水和水泥的强度,只有重视这两大因素,才能帮助施工单位来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界将水泥土加固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其目的是:保证整个工程的地基承载能力,提高其稳定性。所以施工技术人员要控制好水泥灌浆的深度(50cm左右)、土壤质量等因素,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避免出现质量缺陷及其他不良影响。③预应力管桩技术。该技术主要采用锤击灌入或者是静力压入等方法,将桩送入地基持力层的一种常用地基处理方式,将其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检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时,则需要及时制定解决策略,确保预应力管桩技术的整体质量符合建设标准。除此之外,基础施工还包含软土处理技术,该技术应用时,一般采用重锤夯实法、排水固结法、挖出置换法等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最终确保基础工程的整体性能满足其承载力的要求。

2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

针对上述基础施工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为了进一步规范基础施工技术,保证基础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设质量,发挥该项技术的稳定性、牢固性等作用,笔者阐述了上述锚固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水泥土技术等,并结合实践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几点有关控制水利水电基础施工技术的对策和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更好的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完善机制,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另外,在施工建设中,还需要结合施工现状,及相关数据,及时排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进一步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

2.2创新技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诸多技术保障。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要以先进的技术进行定期检修,并且要不断改进设备的使用性能,这就提出了创新技术的理念。所以施工建设单位要定期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术操作水平,同时要求他们要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新材料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基础施工的建设效率。

2.3提倡使用GpS定位系统

GpS定位系统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能够大大提高该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投资。GpS定位系统主要利用卫星的连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进行信息搜集,并与地面定位技术进行对比,以此来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精确相关测量等。总之,将GpS定位系统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对于促进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3结语

综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该项工程的使用情况及使用年限,同样也是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所以,要通过加强基础施工技术来保障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文中在研究基础施工技术过程中,分别从:锚固技术、水泥土加固技术、软土地基基础及预应力管桩技术方面进行探究并剖析,促使其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证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尽管如此,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质量缺陷、技术不到位等问题,诸多因素限制了施工进度,所以,在后期施工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注意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从实践工作情况出发,更好的把握基础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步伐。

作者:李莎单位: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海学,吴昌新,周凤扬,等.真空预压软基处理技术在江苏省沿海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J].治淮,2013(10):104-106.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7

【关键词】输电施工;技术;措施

电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电网工程的建设及进度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电力系统的搭建危险复杂,为保证电力的正常输送,对于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施工这一基础环节,需要对其施工内容及技巧充分理解掌握,确保输电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输电施工的主要内容

输电工程建设主要工作包括: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而输电施工安装主要分为基础工程、杆塔组立和架线施工。

1.1基础工程

输电施工的基础工程是指输电线路杆塔的地下部分,基础工程主要用来承受输电线路杆塔的重量,并将杆塔的给予的所有符合分散给杆塔周围的地基,可以使输电线路的杆塔处于稳定状态。现阶段输电线路中最常用的基础形式包括六类,有阶梯基础、板式基础、斜插基础三类开挖工程量大的基础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掏挖基础、岩石基础及桩基础三类基础形式。在进行输电线路基础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要做好复测和分坑工作。输电线路的复测施工主要是线路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对设计单位提供的杆塔表和设计施工图纸与现场实际需求进行核对,确认是否相符,针对设计桩、杆塔中心桩以及转角塔位桩的位置,档距和断面高程等进行认真复核,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设计规范,根据施工设计要求进行的复测施工。在复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设计偏差超过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允许值范围,必须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查明并实施纠正措施。

1.2杆塔组立

杆塔在输电线路建设中主要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电杆与铁塔。在输电线路中杆塔主要被用来支持导、地线系统,保证导、地线间的安全距离及导、地线同地面间的安全距离。组立杆塔的主要方式有:整体起立和分解组立。在进行整体起立时,需要在地面上将杆塔的各个部件进行组合和,成功组合成一个整体后,一次性地将组合整体立于杆塔基础之上,整体起立的主要优点是:高处作业量少,施工搭建快速系统,主要缺点是需要大片场地进行搭建,并且对场地要求高,而立塔的工具也是非常复杂的且有很强的专用性;分解组立是按照搭建顺序,依次将杆塔的各个部位起吊到杆塔基础上的安装部位,在高空中进行安装工作,分解组立的优点是对地形没有过高的要求,不需要大量专业的立塔工具及庞大的起吊设备,分解组立的缺点也是尤为突出的:高处作业量大,施工人员要承受的高空危险大。

1.3架线施工

在完成基础施工和杆塔组立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架线工作,架线工作主要包括准备相应的接线、架线工具,连接导、地线系统,安装相关架线附件,调试线路的松紧度[1]。架线之前,必须要检查施工人员安全用具佩戴、地锚埋设、架线工器具、安全作业票等,符合项目施工要求。当电线连接好后,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线的松紧度,确定不会崩断或过于松弛随风摆动。

2输电施工技术的措施

在输电工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可最大程度保证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建设的进度。2.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措施其次,必须要根据六种基础形式的特点以及线路路径中的地质、地形、水文情况,施工条件,杆塔形式,经济性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最后根据土壤的力学性质确定合适的基础施工技术,最常用的基础施工技术有:现浇混凝土基础施工、装配式基础施工、岩石基础施工。

2.2杆塔组立施工技术的措施

对于杆塔组立工程:①要选择合适的工器具,通用组立工器具包括:绳索、起重滑车、起重抱杆、锚固工具、起重葫芦、双钩紧线器和螺旋扣、卡线器(紧线器)、制动器等,所有的工器具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在施工使用前,必须要仔细检查,平时也要做好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和一些荷载试验;还有一些安全工具:安全带、腰绳、安全帽及三角板,脚扣等,使用前也要进行仔细检查。②要掌握拉线的制作方法和铁塔组装的方法,做好杆塔起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3架线施工技术的措施

①张力架线区段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耐张转角塔预偏值符合标准,基础验收合格。②张力架线区段内铁塔已组立完成,并已通过中间质量验评;铁塔接地装置全部安装完毕,接地电阻均满足设计条件。③选择符合安全规定的工器具。各种架线器具必须要进行检修保养,对于安全规程规定的需要进行负荷试验的工器具必须是试验合格的。对于架线施工必须要保证相关设备的通讯正常,对于紧线施工和附件的安装必须保证相关安全措施。

3结语

随着电力事业的迅猛发展,电力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也越来越重要,输电施工作为电力建设工程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近年来,大量的输电施工技术、措施被广泛研究应用,只有充分掌握输电施工的内容,才能在技术方面提出措施。

参考文献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8

关键词:电力行业电力施工输变电线路质量控制控制方法

电力的大量需求和有效供应是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表现,电能相对于其他能源具有安全、清洁、高效和易于转换的优势,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形势,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电力,优化电力设备,扩大电力工程范围早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电力施工既是电力事业扩大的实践性工作,又是电力设计蓝图转换为电力设备的工作过程,是电力行业做好实际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电力施工的管控对于电力事业各项工作有重要的基础性贡献。

1、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1.1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的特点

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经常处于自然或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不易于输变电线路基础的施工,特别在山区和软土基地地区,如果没有良好的管控将会导致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质量问题。

1.2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的施工要点

首先,当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位于斜坡或台阶地时,应控制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正侧面基础作业,以减少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施工的基面挖方量。其次,输变电线路转角塔的基础宜选用钢筋混凝基础,加大转角塔的抗拉性能和稳定性。其三,输变电线路基础位于岩石区应该对基坑中心及时吊中,防止出现挖偏。最后,对于输变电线路基础工程处于软弱地基时,应做好输变电线路基础基坑开挖、混凝土浇制以及基坑排水工作。

2、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的质量控制

2.1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的特点

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一般位于室外,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负有支撑电力线路,防止出现电力事故的作用,是输变电线路施工的基本组成部分。

2.2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的施工要点

首先,做好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的测量工作,其一,定线测量应按照所选定的线路路径,用标桩固定各关键点;其二,平面测量应做好施工范围带状区内的地物、地貌的测绘工作,形成施工地物的平面图;其三,断面测量应沿线路中心线测量断面上各点的标高,并绘制成纵断面图,还需要沿垂直线路方向测量线路横断面各点的标高并绘出横断面图。其次,做好输变电线路杆塔的室内定位工作,在定位时,应先将终端、转角、跨越、耐张等特种杆塔先行定位,然后再分段用最大模板沿平断面图排定各耐张段的直线杆塔的位置,并根据所排出的位置计算各耐张段的杆塔档距,直到数据与结果相符为止。最后,输变电线路杆塔工程的室外定位。把室内杆塔到野外现场复核校正,并用标桩固定下来。校核某些测点的标高;核列导线对地最小距离的地点及杆塔中心桩的标高;核对重要跨越栏中对地、物距离及最小档的档距;核对线路转角度数,补测某些地点的横断面图等,以便补充或修改室内定位工作。

3、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的质量控制

3.1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的特点

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是电力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架线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输变电线路的性能和稳定,架线工作还会对输变电的安全造成影响,质量不高的输变电架线工作会给日后的电力系统运行带来负面影响。

3.2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的施工要点

首先,在展放输变电线路架线导线前,应先清除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通道内的障碍物,对牵引场、张力场场地进行必要的平整,正确悬挂绝缘子串及放线滑车。

其次,做好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张力放线段划分的工作,控制输变电线路架线工程张力放线段的长度、跨越距离、张线施工场地、交通和通信等相关因素。

再次,做好输变电线路架线施工中张力展放牵引绳的作业,张力展放牵引绳时,应将牵引绳盘上的防捻钢丝绳通过转,向滑轮由上方绕张力轮上方引出,防捻钢丝绳与牵引绳连接作好保安接地。

最后,做好输变电线路架线张力展放导线操作,在展放导线前,应先将锚固在牵引场的牵引绳由内向外上进上出或上进下出的引入牵引轮;当第一组线头被引出盘外后,应将其在距尾端用黑胶布将其绑裹;在启动张力机后,应人力将导线头引出;当牵引绳在进入牵引绳盘3~4圈后应停止牵引,然后拆除刚入绳盘的抗弯连接器,将满盘卸下,换上空盘;当导线盘上导线过短时应停止牵引,并用尼龙绳在张力机后侧通过卡线将子导线临时锚固,倒出盘上余线,卸下空盘,换上新导线盘;在更换完导线盘后,再次启动张力机,然后临锚牵引绳,再启动张力机松出子导线,使连接点落下到地面帆布上,进行压接施工。压接完毕后,装上护线管后再通知牵场、张场继续进行放线施工。

4、结语

输变电线路是实现电力转移、分配和整合的设施基础,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对输变电线路质量进行控制是确保输变电线路质量的根本保证,电力工作者应该提高对输变电线路质量的控制意识,掌握输变电线路施工的要点,强化输变电线路施工质量。同时,在基层的输变电线路施工中,掌握基础、杆塔和架线工程的关键,做好基础、杆塔和架线工程施工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在施工的角度提高输变电线路的质量,为打造合格的基础、杆塔和架线工程做出实际施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沈赟虎.浅谈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0)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9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电力施工;基础工程;架线工程;技术控制

前言

我国正处于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时期,并与世界化和后工业化的时展相重合,这一阶段社会发展和人们需要都表现出对电力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更高层次需求,电力事业在面临更快发展的要求的基础上,同时面临着更高管理的综合性需求。高压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物质基础和基本组成部分,其施工的质量成为整个电力系统功能和安全的保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和电力事业的进步,都需要提高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管理和控制。在高压电输电线路的施工中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电力科技、工程科技、材料科技和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学科的综合,是提高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高品质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应该以技术控制和技术管理为基础,要结合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的具体和实际,在科学划分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和应用技术的前提下,针对重点的基础、杆塔、架线、基面控制、维修等环节加强技术实施和技术管理工作,形成各重要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为整体提高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水平,确保电力系统稳定和安全,做好技术准备、技术监督和技术引导,进而达到全面实现电力行业科学化、集约化和信息化发展等综合性目的。

1基础工程技术控制的要点

混凝土浇筑和基础周围岩石固定是基础工程中技术控制的关键,目的是避免高压输电线路基础出现位移和形变导致杆塔的下沉或倾倒,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是检验施工队伍技术水平的标尺。

1.1混凝土浇筑的技术要点

首先,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应该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技术控制,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使用的材料不同于其他工程要求,具有规格更高、要求更严格的特点,需要按照设计规范和技术规格进行质量控制。其次,基础工程混凝浇筑时应该做好工艺的技术控制,以认真执行浇筑技术规范确保浇筑质量。最后,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后要做好养护,是混凝土结构的尺寸、规格和强度达到电力施工的要求。

1.2岩石固定的技术要点

对基础工程范围内的岩石进行调查研究,对于刚度不高和整体性不好的岩石采用打孔、插筋和灌注的方法加强。

2杆塔工程技术控制的要点

2.1杆塔的选型

高压输电杆塔的选择是决定输电线路可靠性、运行高效性和维修便捷性的基础,需要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和电力施工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杆塔的结构和形式,根据经验,在平原、低地或丘陵地带,运输和施工都比较方便开展,应该首选选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电杆;当在水网密集区域、山地,运输和施工难度高的区域以选中铁塔式杆塔为主。

2.2杆塔的组立

杆塔的组立方式既应该根据高压输电线路的设计,也应该依据具体的施工实际,在具体的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组立设计中,一般采用整体组立与分解组立相结合的做法,既能保证输电线路的功能,又能保证输电线路施工的速度和成本。

3架线工程技术控制的要点

3.1架线放线的方法

高压输电线路架线有拖地展放线法和张力放线法,拖地展放适于短距离、特殊地域的放线施工;张力放线法适于各种情况的施工,但是存在机械笨重,施工费用高等缺陷。在高压输电线路放线时应该根据地域的特点和输电线路的设计,采用施工速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综合平衡的办法进行优选。

3.2线路紧线的要点

输电线路紧线工作应该控制在安全和稳定的范围内,需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杆塔结构组装完整螺栓已紧固的情况下进行。

4基面控制的要点

开挖原有的土石方,很可能对基面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增加边坡的承受压力,再加上各种恶劣天气的侵袭,极易造成塌方、滑坡等灾害。因此,当完成基面施工作业之后,必须做好基面处理工作,移除废弃的挖方,减少安全隐患,确保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转。如果杆塔受到严重的冲刷或风化,那么就应在工程施工的后期完成基面护面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再次遭到破坏。在护面建设时,应清理基面、扫走泥土、碎石等杂物,形成基面的坡度,便于排水。

5检修施工的技术要点

施工检修施工必须使用第一种工作票,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协调调度工作,获得许可后方可开工。利用铁塔或者混凝土的杆塔接地处理时,允许分别接地,保证铁塔和接地线的连接良好。检修后,检修施工人员不得再登上杆塔,清点无误后,联系恢复送电完成任务。

6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的有效提供和安全运行离不开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当居民生活、企业生产、市政设施越来越多地需要电能的高效供应的时候,作为电力行业应该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上加大工作力度。高压输电线路既是满足各界对电能需求的设备和网络基础,又是电力建设工作的重点,由于建设高压输电线路涉及资源、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所以必须以长期、系统和统和的眼光去看待线路施工问题,实际的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可以根据经验分解为:基础、杆塔、架线、基面控制、维修等组成部分,只有在各部分和各环节加强技术的控制才能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也才能保证电力安全、稳定和有效地传输,发挥电能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功能。本文对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控制做以简单的总结和研究,希望引起全行业对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的高度重视,进而实现电力建设事业在规范化、技术化的方向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鹏程.输电线路设计工程的路径选择及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09(18).

[2]杨捷.对于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6).

[3]吴伟智.论输电线路在电力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09(04).

电工基础的作用篇10

关键词:电工基础;电类专业培养;非电类专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tm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92-02

《电工基础》课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在2009版本科生培养方案中首创的面向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公共平台课,该课程融合了2005版培养方案中面向电类专业的《电路基础》课程和面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技术》课程,旨在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对《电工基础》课程的设置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并切实体会到该课程在保证学生电路基础理论的扎实和电路知识体系的完整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所有理工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同,无法体现该课程与后续各专业课程的联系,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在对各专业院系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内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在教学实践中融入了相关的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电类专业培养

在2005版培养方案中,我校面向电类专业开设了技术基础课《电路基础》,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理论及分析方法、复杂电路分析、特殊电路研究,其特点为重理论连贯性及严谨性、重实践技能。国内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与其类似,如浙江大学将《电路基础》课程分为甲、乙两部分,甲部分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先静态、后稳态、再动态的教学体系,系统而全面地介绍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定律;乙部分作为甲部分的深入与拓展,介绍电路原理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的边缘知识。在2009版培养方案中,为使电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后续专业课程必备的电路、磁路知识,除开设了公共平台课《电工基础》之外,还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网络与系统分析》。作为《电工基础》课程的拓展与延伸,《网络与系统分析》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和状态变量分析法、恒定磁通磁路的计算和铁心变压器的电路模型。为使学生对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有更系统、完整的认识,我们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讲授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法时,引入了该方法与后续课程中复频域分析法的联系,并重点强调了复频域分析法中必须掌握的《电工基础》课程的内容:基尔霍夫定律、电路元件伏安关系、节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等。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电路器件——变压器,我们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讲授互感电路时,引入了空心变压器的电路模型,如下图所示没有图。空心变压器是由具有互感的两个线圈构成的,其中,R1、R2为两线圈的电阻,L1、L2为两线圈的自感,m为两线圈之间的互感,US为正弦电压源,ZS为电源内阻抗,ZL为负载复阻抗。通过分析电路方程,得到了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并重点强调了空心变压器与后续课程中铁心变压器的联系。

二、非电类专业培养

在2005版培养方案中,我校面向非电类专业开设了技术基础课《电工技术》,其特点为重工程应用性、重知识覆盖面。根据面向专业的不同,《电工技术》课程分为a、B、C三个系列。其中,《电工技术a》面向机类(机械、动力、核工程等),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工业常用电器及其控制与应用;《电工技术B》面向近机类(船海、材料、化工等),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电工技术C》面向计算机技术,其主要教学内容为电路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电工电子新技术。国内其他高校的培养方案与其类似,如浙江大学的《电工电子学》课程,遵循强弱结合、模数结合、电测结合的教学体系,重点介绍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及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在2009版培养方案中,面向所有非电类专业均开设公共平台课《电工基础》,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对电路的分析计算需要大量的数学知识,如果只是单调地介绍理论知识,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适当地介绍相关的专业实例,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认识到《电工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以材化专业为例。我们在了解其后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学生的反馈:想听与化学电源相关的知识、化学仪器上的电路、大规模输电知识、实际的电路器件、集成电路等。综合课程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在讲授理想电路元件时引入了实际电阻器、电容器及电感线圈的电路模型,并重点介绍了实际的化学电源,包括干电池、蓄电池、纽扣电池、燃料电池等,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与各专业院系的深入沟通,我们体会到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基础》课程应兼顾理论连贯性和工程应用性,因此我们在以板书为主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借助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大量介绍应用实例。例如,在讲授谐振电路时介绍了RLC滤波器,若电容电压为输出,则通过低频信号、抑制高频信号,此为低通滤波器;若电感电压为输出,则通过高频信号、抑制低频信号,此为高通滤波器;若电阻电压为输出,则通过频带信号、抑制其他信号,此为带通滤波器;若电抗电压为输出,则抑制频带信号、通过其他信号,此为带阻滤波器;在讲授暂态电路时介绍了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当占空比为50%的矩形脉冲作用于RC电路时,若时间常数远小于脉宽,则电阻电压与输入电压微分成正比,此为微分电路;若时间常数远大于脉宽,则电容电压与输入电压积分成正比,此为积分电路,微分电路输出尖顶脉冲,积分电路输出锯齿波。

《电工基础》课程是面向所有理工类专业的公共平台课,为了兼顾电类、非电类完全不同的教学要求,我们与各专业院系进行座谈,了解后续专业课程对《电工基础》的理论需求,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所在,建立《电工基础》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贯穿于教学实践,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希有.电路理论基础(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付永庆.电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