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电工电子技术概念十篇电工电子技术概念十篇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8:02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1

关键词:机电系统概念设计应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tH-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041-01

机械电子学自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至今,历经了差不多40个年头,在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机电产品的需求也随之逐渐增加。在需要企业具有快速创新研发新产品能力的时代大环境下,概念设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不但在汽车等高档奢侈品上得以应用,在机电系统上的概念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因此,不仅要清醒地认识到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研究的背景,还要深刻理解机电系统和概念设计技术的具体内容,同时,对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一定的探析。

1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背景

就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背景而言,包括技术支持和机电产品需求两个方面。具体来说,一方面,鉴于机械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为机电系统的探索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另外,人们对机电产品的需求和种类日益增多,然而,整个社会对机电产品的实际需求的变化速度无法与其产品的设计速度相适应。因此,机电系统的设计是机电产品的研发进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机电系统的概念设计更加是极具创造性的重要阶段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加快,现代市场的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机电系统的设计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对于机电系统的设计师而言,除了以往常用的适应性设计及变形设计,机电系统的创新性设计的任务已经迫在眉睫。面对严峻的挑战,应当明白机电系统产品创新的关键所在,清晰地认识到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重要性。

2机电系统以及概念设计的内涵

2.1机电系统的内涵

机电系统,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它一般是指几厘米以下,甚至更加小尺寸的小型装置,主要由传感顺、执行器,以及微能源等组成,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智能系统,在电子和机械等各个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机电系统的具体内涵,其实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理解,有的认为,机电系统是一种将机械设备、电子装置和各种软件等有机结合而组成的应用系统;有的认为,机电系统是一种主要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并控制的,以此来实现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多动力学任务,同时,将机械和机电的各个部件相联系的系统;有的认为,机电系统是一种将多种不同技术,比如,机械电工、电子光学等组合而成的系统。而在我国普遍将机电系统定义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精密机械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合称。

2.2概念设计的内涵

众所周知,产品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就其具体的过程而言,虽然国际上有诸多论述,众说纷纭,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得出的总结就是产品设计涉及到两个重要的设计阶段,也就是概念设计与详细设计。而概念设计的内涵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功能创新;其次,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图设计;再者,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最后,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因此,概念设计在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概念设计做好了,产品设计的整体水平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此外,机电系统的概念设计运用到多个学科范畴的知识,其体现了设计的高度艺术性、创新性,以及综合性。

3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应用特点

3.1创新性

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高新技术人才,对于“创新”一词的高度重视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对于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而言,创新性更是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精髓和灵魂,如果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满足用户对机电产品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就要很好地体现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创新性特点,只有不断地对机电系统进行创新的概念设计,才能够打造出能够让机电产品的用户感到满意并且适用的新产品。因为机电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比较繁杂的综合性系统,所以,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上所体现出来的创新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比如,机电系统的结构的完善和更换等等。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创新,都直接对机电系统的整体的创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创新性特点是不可忽视的。

3.2多样性

除了创新性的特点以外,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无论是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手段的多种多样,还是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设计方案的丰富多样,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电系统概念设计在市场需求、工作原理,以及产品形态等多个方面的多样化。不但布局不同会体现多样化,而且设计思路不同也会加强多样化的显现。

4结语

总而言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机电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都离不开概念设计技术的应用。就目前的情形而言,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使用早就已经在世界范畴内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和推崇,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概念设计是整个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在某种程度来说,概念设计阶段在产品的生命周期里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产品特征多半通过概念设计阶段的内容来决定,同时,概念设计也是市场及企业间的角逐竞争的关键因素。上述内容通过对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与应用的研究背景的分析,在深入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其应用特点等进行探析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程志刚,李瑞琴,董亚峰,等.机电一体化产品概念设计理论现状与展望[J].中北大学学报,2006,27(1):18-22.

[2]霍志璞,黄克正,艾兴.机电系统概念设计自动化中的一体化理论探讨[J].机电一体化,2005(3).

[3]邹光明.机械产品概念设计建模及求解策略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4]张建明,魏小鹏,张德珍.产品概念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9(8):613-620.

[5]马峻.创新设计的协同与决策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2

1.1机电系统的内涵机电系统,也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它一般是指几厘米以下,甚至更加小尺寸的小型装置,主要由传感顺、执行器,以及微能源等组成,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智能系统,在电子和机械等各个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机电系统的具体内涵,其实有很多不同版本的理解,有的认为,机电系统是一种将机械设备、电子装置和各种软件等有机结合而组成的应用系统;有的认为,机电系统是一种主要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并控制的,以此来实现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多动力学任务,同时,将机械和机电的各个部件相联系的系统;有的认为,机电系统是一种将多种不同技术,比如,机械电工、电子光学等组合而成的系统。而在我国普遍将机电系统定义为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精密机械技术、伺服传动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系统总体技术)与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合称。

1.2概念设计的内涵众所周知,产品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就其具体的过程而言,虽然国际上有诸多论述,众说纷纭,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得出的总结就是产品设计涉及到两个重要的设计阶段,也就是概念设计与详细设计。而概念设计的内涵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功能创新;其次,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图设计;再者,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最后,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因此,概念设计在产品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概念设计做好了,产品设计的整体水平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此外,机电系统的概念设计运用到多个学科范畴的知识,其体现了设计的高度艺术性、创新性,以及综合性。

2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应用特点

2.1创新性我国一直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高新技术人才,对于“创新”一词的高度重视是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对于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而言,创新性更是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精髓和灵魂,如果要适应时展的要求,满足用户对机电产品的日益增长的要求,就要很好地体现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创新性特点,只有不断地对机电系统进行创新的概念设计,才能够打造出能够让机电产品的用户感到满意并且适用的新产品。因为机电系统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比较繁杂的综合性系统,所以,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上所体现出来的创新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比如,机电系统的结构的完善和更换等等。无论是哪个方面的创新,都直接对机电系统的整体的创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机电系统概念设计技术的创新性特点是不可忽视的。

2.2多样性除了创新性的特点以外,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无论是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手段的多种多样,还是机电系统概念设计的设计方案的丰富多样,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电系统概念设计在市场需求、工作原理,以及产品形态等多个方面的多样化。不但布局不同会体现多样化,而且设计思路不同也会加强多样化的显现。

3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3

(1)钻研违景

一.钻研的理论违景

电子政府是关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构建更好的政府的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把‘e’放在政府前面,就是由于承认公共管理正处在应用信息以及通讯技术以转变它的内部以及外部的瓜葛的进程当中”[二],而“电子政府的特殊的地方,在于公共部门使用互联网以及其他数字装备来提供服务、信息以及民主”[三]。它拥有两个方面的首要特征:1是与其他领域的信息技术利用相比,电子政府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范式。基于当代信息技术的特定属性以及信息网络环境,和信息化引发的行政生态环境的根本扭转,电子政府建构了1个与信息网络社会图景相1致的网络化、无缝隙、智能化以及民主化的政府治理模式,这1模式既维持了自己的核心主意,如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也对于其他公共管理的观念以及模式拥有兼容或者包容作用,如服务精神、治理、协同政府以及民主介入。

2是与公共行政以及公共管理的其他理论流派相比,电子政府拥有更强的技术特征,如英国学者安德鲁查德威克所说,“电子政务的发源以及主要特征,揭露了电子政府曾经被至关狭隘地定位为1项行政管理改革规划,而不是1种复兴民主以及公民权力的行为途径。加强协商、介入以及公民对于政策的影响,似乎是后来才添加的东西,排在政府内部机构提高效力以及消减开支以后”[一]。这1内在的矛盾抉择了电子政府在工具与价值、手腕与目的、技术与政治之间,始终存在争论以及分歧。“电子政务早已经不但是1个技术问题,乃至也再也不是系统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的问题,必需将其放置在公共管理的大违景下,才能发现更有价值的钻研问题,患上出更具实践指点意义的钻研结论。”[二]跟着信息技术泛在性以及渗入性影响的日趋增强,在过去10年里,学术界已经经超出了技术论以及工具论的理论局限,摒弃了电子政府单纯作为1项管理工具的观点,认识到电子政务“由‘电子’以及‘政务’两部份组成,二者之间存在本色区分。前者是技术工具范畴,寻求技术的先进性以及不乱性,以效力为基本目标取向。后者主要实现政府职能的基本内容,秉持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寻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电子政务自身包含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两部份,其应然瓜葛是工具理性必需为价值理,归属于价值理性。”[三]电子政府对于于新的政府治理的变革性作用,患上到了普遍性的承认,但问题是这类影响是拥有抉择性的影响,仍是只拥有单1效果的影响?是信息网络环境或者是信息技术的固有特征塑造了电子政府的基本图景?亦或者是政府治理有着本身的发展逻辑,信息技术只是强化了业已经呈现的变迁图式?由此发生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电子政府是政府改革的1个工具,需要为政府治理变迁贡献气力?或者是电子政府至少在某1个方面形成了公共管理变迁的目标模式,政府自身也需要为电子政府的构建做出适量的调适。对于这些问题的理解,不同的学者仍存在显明的分歧。

1些学者相信电子政府对于“政府再造”拥有首要意义,但他们始终坚持,电子政府是政府改革的1个必要手腕,如欧文e.休斯(owene.Hughes)认为,电子政府是与新公共管理改革互相关联的改革运动,“技术的存在自身其实不能抉择所但愿的结果,其实不存在甚么自动的组织变革”,“很显然,技术变革对于公共管理变革发生了影响;但这些技术并不是致使新公共管理的技术抉择因素。事实是,电子政府只是强化了向业已经产生的新管理情势的变革”[一]。也有的学者关注于电子政府对于公共服务的特定影响,强调电子政府在政府战略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先性,“不但是强调信息通讯技术在执行公共服务上的先进性,而是更强调电子政务手腕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可以派生出更好的公共服务方面所拥有的出色可能性以及多功能性”[二],“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超出了工具论以及技术论的范畴,刚好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外部动力,奠定了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技术基础以及社会基础”[三]。这类观点实质是将电子政府视为公共管理发展中的1个阶段性的思潮或者是从属于其他公共管理变革的工具性实践,显明低估了电子政府对于传统公共管理的替换性价值。此外1些学者相信电子政府增进更好的政府治理,如提高效力、削减本钱、科学决策、扭转政府与公民交换的传统沟通方式,和更好的民主。相干的阐述如:“电子政府不但将扭转大多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而且还将扭转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基本瓜葛”[四];“电子化政府的1个影响是组织以信息活动为基础而不是以等级为基础”,它“会需要更少的基层人员,需要更强能力的低层工作人员以及较少的中层管理者,还需要眼界更加开阔的高层工作人员”[一];“电子政府将扭转政府内部的运转进程,电子政府仍是决策进程的辅助工具”[二];电子政府“顺应了‘后福特主义’”的组织情势”,“不仅能带来更加迅速的沟通,而且还能引发机构内部权利结构的长时间的根本性变革,指挥以及节制系统的垂直性的总体等级体系,将会被更疏松、更灵便的水平管理网络所替换”[三];“电子政府是自现代福利国家树立以来第1次呈现了‘重塑’政府并让它变患上更好的真正时机”[四]。这类观点对于电子政府的认识显然更加深入,但其钻研的取向上仍存在单向性以及简单化的偏向,表现在普遍承认电子政府理论上的先进性以及电子政府构建对于政府变革的踊跃作用,但对于于“电子政府构建触及到的繁杂的体制性、结构性的变革以及利益瓜葛调剂,和政治、权利以及风险”[五]却较少提及,这使电子政府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全,也致使了电子政府构建以及政府管理变革的实践较少取得理论上的指点以及支持。

第1章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概念属性

在国内外电子政府构建的理论钻研成果以及各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经验当中,与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有关的零散讨论已经在进行,为从这些零散的认识成果中汲取有利成成份为我所有,需要对于相干成果予以综合考察,以界定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概念,并揭露其属性以及作用。

1、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概念

概念是反应1类事物特有属性的思惟形态,是咱们思考、论证、解释以及分析的工具[一]。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作为1个概念,应当对于它所反应的1类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抽象性的描写。因为它所面对于的其实不是1个可以直接察看的对于象,因而它不能是1种严格的概念定义的情势,而只能是对于那些相干事物(电子政府构建中的政府作用的事实以及趋势)从历史现实以及理论抽象中剥离出来组成1个总体,进而整合成1个概念。

(1)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内涵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4

【关键词】认知无线电;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softvaieradio)是Joemitola于1991年提出的一种无线通信新概念,他指的是一种可重新编程或者可重构的无线电系统,意思是说,无线电在其系统硬件无需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的时候根据需要通过软件加载来完成不同的功能。软件无线电概念虽然是从通信领域提出的,但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包括通信、雷达、电子战、导航、测控、卫星载荷及民用广播电视等整个无线电工程领域的广泛关注,已成为无线电工程领域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现代方法。经过近20年的推广和全世界范围的深入研究,软件无线电概念不仅得到了普遍认可,而且已获得广泛应用;尤其是近几年,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势头更猛,已触动到无线电工程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以软件无线电概念进行设计、开发的适应未来导航技术的发展需要。可以这样说,软件无线电的思想已对现代无线电工程的设计和开发产生重大影响。

在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下,认知无线电技术应运而生。认知无线电(CognitiveRadio,CR)[3~6]w概念最早由瑞典Josephmitola博士于1999年提出,是对软件无线电(SoftwareDefinedRadio,SDR)功能的进一步扩展。Josephmitola博士提出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想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认知无线电可以感知周围电磁环境,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与通信网络进行智能交流,并实时调整传输参数(通信频率、发射功率、调制方式、编码体制等),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参数不仅与规则相适应,而且能与环境相匹配,以达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达到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频谱利用的高效性。也就是说,SDR关注的是采用软件方式实现无线电系统信号的处理;而CR强调的是无线系统能够感知操作环境的变化,并据此调整系统工作参数,实现最佳适配。从这个意义上讲,CR是更高层的概念,不仅包括信号处理,还包括根据相应的任务、政策、规则和目标进行推理和规划的高层活动。所以,认知无线电是智能化的软件无线电。作为一种更智能的频谱共享技术,CR是具有频谱感知能力的智能化软件无线电,理论上允许在时间、频率以及空间上进行多维的频谱复用,从而大大降低频谱和带宽限制对无线技术发展的束缚,因此,这一技术被预言为未来最热门的无线技术。

简单而论,认知无线电实际上是把软件无线电与频谱监视和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认知无线电可以对周围的电磁环境进行扫描监视,确定频谱利用状况,选取最佳的工作体制和参数,最终建立起可靠的通信链路。从电子侦察的角度来看,认知无线电实际上就是把软件无线电与通信侦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认知无线电发射一方,通过对周围电磁环境的自主侦察、分析,选择最佳频段或最佳信道(无干扰或干扰电平在允许范围内)主动向接收方发送通信链路建立信号;在认知无线电的接收一方,自动截获联络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识别和解码,一旦信号格式匹配就立即建立起通信链路,实现通信。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软件无线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软件无线电的概念也是逐步被认识、被理解的。提出软件无线电概念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使人们的设计思路从以硬件为核心转向以软件为核心,这一设计理念已不知不觉地被现代无线电工程的各个领域所广泛接受。认知无线电又是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上提出的智能化的无线通信技术,它着力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认知无线电概念的提出将对现行的频谱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并给无线通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有力促进软件无线电的更快发展。

认知无线电可以感知周围电磁环境,通过无线电知识描述语言(RKRL)与通信网络进行智能交流,并实时调整参数(通信频率、发送功率、调制方式、编码体制等),使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参数不仅与规则相适应,而且能与环境相匹配,以达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保持通信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频谱利用的高效性。对于传统的模拟无线电系统,其射频部分、上/下变频、滤波及基带处理全部采用模拟方式,对整个系统频带进行采样,即从中频(甚至射频)开始就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是软件无线电的一个突出特点。而认知无线电是建立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之上,采用了随时变化的通信协议技术,同时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依靠人工智能的支持,感知其所在的环境及其所处位置,并在此基础上改变其功率、频率、调制以及其它参数,以求更高的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软件无线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提出软件无线电概念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使人们的设计思路从以硬件为核心转向以软件为核心,这一设计理念已不知不觉地被现代无线电工程的各个领域所广泛接受。认知无线电是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上提出的智能化无线通信技术,它展现了一种全新的频谱管理模式,并将自身与外部环境智能匹配,它着力解决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认知无线电概念的提出将对现行的频谱管理体制提出挑战,并给无线通信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有力促进软件无线电的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彩丽,张天魁,曾志民,等.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研究现状[J].电信科学,2006(8).

[2]王翔.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J].通信技术,2007.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5

关键词:电声音乐;电子音乐:电脑音乐

传统音乐是由传统乐器演奏并发声的音乐类型,其最初的欣赏方式是听众在距离演奏者相对较近的地方仅仅通过物理声波的直接传递来接收声音信号。但是当科技发展到电气时代后,逐渐产生了与电子设备有关的音乐形式,这些新的音乐形式可能在乐器驱动力、声音传播方式、乐器演奏方式甚至乐器的发声原理等多方面与传统音乐存在区别。当这些新的音乐形式出现后,就会产生相对应的新概念。但由于各个地区,各种研究机构对新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历史上也产生了许多相关的的新概念。例如:电声音乐、电子音乐、电子声学音乐、具体音乐、纯电子音乐、磁带音乐、电脑音乐(或计算机音乐)、合成器音乐以及midi音乐等。这些概念有的是以发声原理作为命名依据,有的是以音乐的制作方式作为命名依据,还有的又是以音乐的风格流派为命名依据。正是因为历史中出现的这些概念不是在同一个分类标准下产生的,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混乱的。而我国目前不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新闻媒体领域,都大量的存在着此类概念含混,使用不当的现象。因此,在我国目前急需从学理上对此类概念进行明确、规范,从而最终解决以上问题。

通过各个相关概念的考辨与统计,本文认为在该领域最常用的概念为“电声音乐”、“电子音乐”以及“电脑音乐”,而其它各种音乐也都可以涵盖在这三个概念当中。因此,本文将对以上三个概念逐一进行考辨,以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电声音乐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电声音乐(electronwavemusic)一词。电声音乐最初是指“原声音乐”。经过电子设备处理之后传达给听众的音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概念在一些书籍、文章中被不断添加了新的内涵,这实际上造成了学术上的一些混乱,是不够严谨的做法。

1877年,誉满全球的发明大王——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以电力驱动的音乐设备——留声机,这算是正式拉开了人类电声音乐的序幕。随后电力驱动的音响设备技术迅猛发展,如扩音器、录音机等,电声音乐迅速进入人们的生活。而这种新的音乐形式对人们的音乐生活造成的最大冲击则是欣赏音乐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从此人们可以放弃传统的欣赏习惯,不需要近距离的面对演奏者,而改为在家面对自己的音响器材聆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在大型场所借助扩音设备远距离的面对演奏者进行欣赏。电声音乐领域最初还没有专用的乐器,只是利用录音、扩音技术来间接传播“原声音乐”的声音,但不久就产生了与电声技术紧密结合的电声乐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在美国诞生了对流行音乐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吉他,这是最早的主流电声乐器(之前出现过一些实验性的电声乐器,但并没有被广泛使用),随后产生了电贝司、电子小提琴等电声乐器。五十年代,摇滚乐在世界范围流行,借助于摇滚乐的威力,以电吉他、电贝司为代表的电声乐器在流行音乐领域迅速普及,并成为了摇滚乐中的核心乐器。电声乐器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世界流行音乐的蓬勃发展。

二、电子音乐

在电声乐器之后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对物理声波的简单放大或处理,开始研制“电子乐器”,于是产生了电子音乐。电子音乐(electronicmusic)不以物理振动为基本发音原理,是完全通过电子设备和电子手段生成或处理加工的音乐。

电子乐器的研发最早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thaddeuscahill致力于一种新型的键盘乐器,它能以电子方式发出声音,他称之为telharmonium”,之后不断的有科学家投入到相关的研究工作。经过一系列的开发研究,电子乐器在1955年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rca实验室的奥尔森和贝拉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合成器,这台电子合成器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电子管,采用了与早期电子计算机类似的孔带纸式的信息输入与控制设备,利用电子振荡器的振动产生类似于声音信号的电磁波,并使用滤波器和调制器将电磁波任意改变成所需的形态并通过扬声器播放成人耳能接收的声音信号。这台原始的合成器虽然体积庞大,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但它开创了电子合成器的先河。之后电子音乐得到了快速发展,新的设备与新的手段层出不穷,并且迅速进入了流行音乐、商业音乐以及专业音乐各大领域,其中专业音乐领域中的各种实验性音乐对电子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主导性的推动作用。在专业电子音乐领域中,由于声音资源的不同以及制作手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纯电子音乐”和“具体音乐”两大阵营。

纯电子音乐(purelyelectronicmusic)以20世纪50年代早期德国的科隆电子音乐流派。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不以任何自然界存在的声音为来源,仅仅利用电子设备(例如振荡器)的驱动自主产生电磁信号,并且通过其它电子设备(例如滤波器和调制器)处理电磁信号来获得音乐家所需要的声音。纯电子音乐的音乐家们在创作中热衷于探索各种新奇的声音,用来营造传统音乐难以表现的各种场景与氛围,基本不使用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任何声音。

具体音乐(concretemusic)以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巴黎电子音乐流派为代表。其主要特征是:通常利用录音技术将自然界中存在的声音采样下来作为电子音乐的声音元素,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及手段将这些声音元素进行创造性地处理、组合而形成音乐作品。

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最著名电子音乐作品中主要有:艾默特的《乐曲五首》,施托克豪森的《少年之歌》,克热内克的《智慧神赞美歌》,贝里奥的《变声》和马代尔纳的《夜曲》等。当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纯电子音乐与具体音乐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开始相互借鉴并融合,以至于50年代以来的风格差异逐渐消失,而被统称为电子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music)。与此同时,一些音乐家们开始不满足于电子声学音乐必须先期制作的局限,希望能引入传统音乐中演奏者的表演与音响同步,音乐充满演奏者的个人情感等特征,于是尝试把电子音乐与现场演奏相结合,这类音乐与传统音乐一样都是由作曲家和演奏家共同完成的。这种音乐被称为现场电子音乐(liveelectronicmusic)。随着合成器(synthesizer)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美国人穆格(roberta.moog)在1964—1965年研制的型号,使电子音乐产生了革命性的发展,从而推动现场电子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一个发展的高潮。

三、电脑音乐

电脑(或称为计算机)——computer其前身是机械式计算器,随后在各国科学家的研究下逐渐发展成电力驱动。而第一部真正实用的现代意义上的电脑,则诞生于1946年。当时美国槟州大学的两位教授莫奇利(j.mauchiy)和埃科特(p.eckert)为美军的需要制造了全世界第一部电脑,名字叫做eniac。这部计算机使用真空管来处理讯号,所以体积庞大(占满一个房间)、耗电量高(使用时全镇的人都知道,因为家家户户的电灯都变暗了),而且记忆容量又非常低(只有100多个字),但是,却已经是人类科技的一大进展。随着电脑科技的逐渐发展,电脑开始进入电子音乐领域,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电子音乐的核心,于是人们将这种以电脑为核心的电子音乐称为电脑音乐(computermusic)。电脑音乐是电子音乐与电脑科技结合之后的产物,它标志着电子音乐进入数字化的阶段。

电脑科技最早应用于电子音乐出现在美国,1957年,贝尔实验室(belltelephonelaboratories)的马休(maxmathews)与他的同事们一起编写出了用于音乐制作的电脑软件程序——musicⅳ以及musicv,并使用该软件创作音乐。在马休的带动下贝尔实验室涌现了许多从事电脑音乐研究与创作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有:詹姆斯·特内(jamestenney),他于1963年创作了《随机四重奏》,约翰·皮尔斯(johnpierce),他于20世纪60年代创作了《音色与起音的变化》;还有一位j.c.里塞特(jeanclauderisset),他于1969年创作了《突变i》。尽管在电脑音乐技术的发展中美国处于先驱的地位,但欧洲迅速跟进,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电脑音乐研究与创作的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创立于1978由作曲家布列兹领导的巴黎音乐声学协调研究所(简称为ircam)。该研究所先后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来从事电脑音乐研究与创作,风头之盛几乎盖过了美国的各大研究机构。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6

“电力电子技术”是独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它不仅用于一般工业,而且广泛用于交通运输、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新能源系统等,在照明、空调等家用电器及其他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现今,电力电子技术正以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改变着我国工业的整体面貌。同时,对社会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它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1]。

近几年金城学院发展迅速,建立了很多新的实验室,配备了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同时学院的生源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用人单位招聘时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变化促使学院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而言就是培育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力电子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课,原先的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电力电子器件、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直流-直流变流电路、pwm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器件应用的共性问题。课程主要特点为:

1.理论性强、概念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先修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同时涉及“电子学”、“电力学”、“控制理论”,属于交叉学科,所以相关概念较多,内容复杂。

2.实践性强:“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课程,学习的目的是解决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的项目设计开发能力、制作与测试研究能力都有较高要求。

三、仿真软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仿真软件介绍

Saber软件是美国Synopsys公司推出的一款系统仿真软件,可用于电子、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机械、光电、光学、控制等不同类型系统构成的混合系统仿真,为复杂的混合信号设计与验证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混合信号仿真器,兼容模拟、数字、控制量的混合仿真,可以解决从系统开发到详细设计验证等一系列问题[2]。该软件可以对电源的各个组成部分及整体运行状态进行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Saber软件仿真真实性强,网络学习实例较多,适用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及学生电源开发设计验证。

matlab软件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一款仿真软件。其中的Simulink提供了可视化开发环境,可以在基本模块库及电气模块库中选择合适的模块搭建电源系统进行电源整体或部分的运行状态仿真。

Labview软件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Labview开发环境集成了工程师和科学家快速构建各种应用所需的所有工具,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科学家解决问题、提高生产力和不断创新,是开发测量或控制系统的理想选择[3]。

三种仿真软件易于获得,可互相通信,网络学习实例较多,方便学生自学,对于后期电源实物研制或电源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2.结合仿真软件的实例教学

“电力电子技术”初始的授课方式就是基本理论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内容较分散,学生没有电源整体概念。在授课内容和方式上结合仿真软件,采取整体-分布-整体的讲解方式。

首先,以具体的应用实例(比如一个笔记本电脑用的电源适配器)说明一个完整的电源内部的组成,让学生有整体概念;其次,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基本工作原理和特性的讲解,再回到整体,介绍如何进行整体电源的设计。在讲解过程中结合三种仿真软件,每讲解完一个部分,就用仿真软件搭建相应的模型,在仿真环境下演示此部分的特性或运行原理。最后,演示完整电源的仿真运行及结果。

运用这样的授课方式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直观了解,同时仿真软件的应用对学生后期的发展有较大帮助。学生可用仿真软件做电源前期的设计验证工作,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电源,此步骤不可缺少;在电源研究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在仿真环境中模拟,找到问题的所在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仿真软件可不用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学习软件,节省了相应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7

关键词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网络社区数字化社区数字社区智能社区

1引言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称得上是20世纪的最后10年所出现的最激动人心的事情。随着网络对社会全方位影响的不断扩大,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种不同角度对虚拟网络世界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种新名词、新概念,如虚拟社区、网上社区、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这些概念有些是重合的,有些是有差别的,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因此在使用这些名词时有着很大的随意性。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定义它们,怎样界定它们的联系,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又有着什么样的包含关系,困惑着许多人。本文旨在通过对虚拟社区、电子社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差别,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纠正这些概念认识上的混乱。

2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化)社区等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2.1虚拟社区的产生与发展

虚拟社区的雏形,在万维网发明以前就出现了,实际可追溯到1984年Brand和Brilliant创建的thewell(wholeearthLectronicLink,全球电子讨论链),主要用来实现“虚拟邻里关系”的交互式讨论和协商,1990年well引进Cyberspace的名称,虚拟社区开始进入世人的视野。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虚拟社区迅速发展。从最初的电子公告版到新闻组,从网上聊天室到在虚拟社区服务器上构建自己的主页,一大群素昧平生的人由趣味相投而经常在线聚会,“匿名”的乐趣和摆脱空间限制的信息交往自由,使众多参与者在这个网络上构筑交流个人经验、分享兴趣的虚拟社区。随着虚拟社区的成熟,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在网上集结、传文件、讨论和聊天,使用者因此获得了真正社会交往意义上的网络传播的乐趣。与此同时,虚拟社区自身的扩张也极其迅猛。一个典型的例证是:1994年由DavidBohnett创建的Geocities社区网站,到1998年3月,其访问人次已达1420万,1999年时,已拥有350万个会员站点。

在中国,虚拟社区也是由BBS和新闻组起步的。通过BBS和新闻组,网民可以实现一种一对多或多对多的交流。1997年10月,“网易”在国内第一个创建虚拟社区服务,“新浪”也随即宣布把虚拟社区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而成规模的应用意义上的虚拟社区的出现,则是以1998年3月大型个人社区网站“西祠胡同”的创办,和1999年6月创办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华人虚拟社区”ChinaRen的登陆为标志的。其中,“西祠胡同”成功地发展了以讨论版组群为主导的社区模式,而ChinaRen则第一次以聊天室为核心,开发了游戏、邮件、主页、日志等一系列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内容。由于地缘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中国的虚拟社区的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一直十分引人注目,它们大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多功能、立体化的社会交往空间。这些虚拟社区所涉及的分类主题和交流主题,涉及了实在化的当代社会的几乎所有重要现象和事件。正是在共同探讨相同和相似主题的过程中,虚拟社区加大了社会阶层的凝聚力,它们不仅体现为地区、人群、阶级的汇聚,有时甚至反映了民族情绪聚合的观念水平。

2.2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与智能化社区概念的产生

电子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可追溯到美国最初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其1993年2月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旨在建立“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无缝网络”,使分布在全美各个地区的社区成为真正的智能电子社区。之后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对此又作了一个系统的概说,构筑了一个美国电子社区发展的全景图: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性的和世界性的电子通信网,它能把任何人与其他地方的任何人联系起来,并提供几乎是任何种类的可视化的电子通信。用户可以把计算机、交互式电视、电话这三种不同属性的设备结合起来,把这种装置与电子通信网挂钩,传呼机、移动电话等数字式电子通信工具也可以与通信网相连。能够提供远程电子银行、教育、购物、税收、聊天、下棋、电视会议、医疗、图文电视、数据广播、信息查询、电子邮政等服务。美国政府的设想,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讨论“地球村”和“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的热潮。

随着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空前的应用,信息技术本身已经溶入全球国民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之中。支撑信息技术的平台就是计算机、通讯技术,其具体表现基本形式就是数字化。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必将通过交流才能产生价值,另一方面,信息作为资源在现代经济活动、人民生活中蕴藏巨大的需要,这就势必需要一个数字化的平台。包括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岛、数字细胞等概念的提出,无非都是为数字化信息在各个不同空间区域为信息共享、交流及延伸出来的服务提供系统通道。信息要进行广泛的传播,是需要社会有机的综合。在城市,人们生活和活动的空间是城市,体现信息化的是城市骨干网;城市骨干网与下一级应用子网的连接能通路,重点在系统网络体系的构造,或作为基础的支撑,为各个应用的基本单位社区提供连接。而信息交流和产生价值需要具体的应用层的支撑,这些应用和增值将是依托社区为基础,那么数字化社区的概念应运而生。智能化小区是随着数字化社区的发展而发展来的。数字化社区包括了智能化社区。

3虚拟社区、电子社区及相关概念

3.1虚拟社区与网络社区

虚拟社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最早提出“虚拟社区”这一个概念的是英国学者HowardRheingold。他将虚拟社区定义为: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领域。其实虚拟社区的概念核心来源于“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是指计算机创造的所有环境。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再也感觉不到习以为常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概念,唯一实在的就是它的物理外壳——计算机、网线、外部设备等,而通过这些工具展示虚拟现实具有模拟性、互动性、人造性、身临其境、远程展示以及网络化交往等特点。从虚拟现实出发引申出了虚拟社区、虚拟社团、虚拟城市、虚拟国家等一系列基本概念。1993年HowardRheingold又在著名经典之作《虚拟社区》一书中,将虚拟社区定义为:一群主要媒介为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团体。

Fernback和thompson在1995年将虚拟社区定义为:通过既定领域内的不断联系,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社会关系。Balasubramanian和mahajan在2001年对虚拟社区做出如下定义:虚拟社区是具备四大特性的任何实体,即人的聚合体、合理的成员、虚拟空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交流过程。尽管他们对虚拟社区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都一致同意使用“虚拟空间”这一关键要素来界定虚拟社区。

国内对于虚拟社区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杜骏飞认为:虚拟社区,或称为网络社区、虚拟社群,它并非是一种物理空间的组织形态,而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及需要的人们组成、成员可能散布于各地、以旨趣认同的形式作在线聚合的网络共同体。而戚攻和邓新民认为,网络社区在网络社会中具有一般社区的实体表现:第一,网络社区是一个空间单位;第二,网络社区存在着一定的人群;第三,网络社区内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互动表现为合作、竞争、同化、冲突、适应等各种形式;第四,网络社区具有相应的组织对社区进行管理,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需要。林子华认为网络社区具有二重界定性。一重界定的网络社区是着眼于现代社区建设中的物质标志,表明特定社区建设中所应具备的网络信息设备、网络信息通讯及网络信息使用等各种指标情况。二重界定的网络社区是着眼于跨越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网络空间的形成,表明网络信息沟通对人类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撇开第一重界定,按第二重界定来说,网络社区相当于虚拟社区,它们是同一的。因此这两个词常互用。

3.2电子社区、数字社区、数字化社区和智能小区

(1)电子社区。电子社区从广义上是指社区信息化,实质上就是社区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也就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社区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物质社区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利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社区,以促进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和高速,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电子社区就是要通过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依靠社区宽带网络,实现家庭智能化,社会管理现代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从而全面提高居民的工作效率、生活效率和生活质量。

从管理层面来说,电子社区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区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教育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区环境质量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等几乎涵盖社区生产与生活的所有管理方面和经济层面。

从技术层面来说,电子社区就是以全要素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包括航空、卫星遥感影像)、数字地形模型(Dem)、社区三维景观模型为空间定位的基本信息数据,结合地下管线、规划、土地、交通、绿化、道路、环境、经济、开发、旅游、房地产、人口、工业、商业、金融、电讯、电力等我们所关心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建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和监控与决策系统,如综合市情系统、社区规划系统、交通指挥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等。

电子社区的形式可能是电子城市、电子街道和电子城镇,包括某一区域范围内的政府机构、企业、学校、医院、图书馆、社团、购物中心、银行、邮局、酒店、旅馆、车站、码头、机场、娱乐中心和家庭等基本信息节点。

(2)数字社区与数字化社区。数字化社区,人们习惯上简称为数字社区,是现实社区的数字化映射,是数字城市不可缺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数字化社区,便没有数字城市,数字化社区是联通家庭和数字城市的关键节点,数字化社区可以有效地组织整合社区内的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及经营业务的共享。公民在网上可以享受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和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提供的全程服务,使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它同电子社区实质一样,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电子社区倾向于从宏观出发,就整个大环境而言,它可以由数字化社区、数字城市和数字国家等组成。数字化社区从微观出发,强调数字化社区作为数字城市的基本单元。建设部关于“建筑住宅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国家标准,将数字社区定义为:“数字社区是指数字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准的社区,是数字城市的组成部份,未来数字社区的集合,将覆盖到整个城市乃至到整个社会。社区数字化是指在社区范围内,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网技术、iC卡技术、互联网技术,建立社区建设、管理、服务数字化综合信息共享平台互联互通。使社区内的政府管理部门城镇居民、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这一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或享受各种社区内部及外部数字化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信息资源。”

(3)数字社区与智能社区。数字化社区和智能社区是不完全等同的,数字社区包括了智能化住宅小区。由于“数字城市”与数字社区不仅具有强烈的信息时代前卫观念色彩,而且应用前景十分激动人心,因此在智能化住宅小区工程建设领域的人士,积极地把数字社区的概念引入智能化住宅小区,并将两个概念等同统称为数字社区,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智能社区强调的是小区中提供“以人为本”的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化服务和管理;而数字社区在通常意义上的智能小区基础上,更加强调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它的建设目标是在未来数字化信息社会里,实现人类共同的“无距离、无时差”的信息资源共享,同时实现住宅的智能化功能和管理。也就是说,数字社区是在智能社区概念的基础上,与整个“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连在一起,是它们的一部分,具有更高的含义。数字社区与智能小区概念的最大不同是,数字社区建设的出发点是把小区作为整个数字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来考虑。强调的是在小区内实现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供更多的社会化数字化信息服务。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网络社区、虚拟社区、电子社区、数字化社区都是“网络社会”的表现形式。“网络社区”等于“虚拟社区”、“网络社区”大于“电子社区”或“虚拟社区”。虚拟社区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集成化的人际交流环境,它涉及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中虚拟现实、多媒体、网络通讯、人工智能、CSCw等多个领域,也关系到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虚拟社区的功能在于它能够集中并搜索到人们迫切需要的各类资讯,为社区成员提供和创造充分的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使成员产生对社区的忠诚度,促使虚拟社区蓬勃发展,当虚拟社区蓬勃发展时它的经济效益就出现了。虚拟社区已经被认为是电子商务中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虚拟社区的存在破坏了原有商业交易的平衡,将更多的控制力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使买方地位得到加强。虚拟社区概括了未来一大类应用,凡是涉及人与人交流的领域,虚拟社区都有用武之地。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将促进虚拟会议、实境式电子商务、远程协同工作、数字图书馆、虚拟研究所、远程教育、网络娱乐等应用的实现,并进而迎接虚拟社会的到来。

电子社区、数字社区与数字化社区的实质一样,只是考察的角度不同。电子社区广义上指的是社区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并列为社会信息化的三大主题,是社区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电子社区的形式大到数字城市、数字国家,小到数字社区、电子城镇和电子村庄;而数字社区或数字化社区是和数字城市联系在一起的,数字社区是构成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区域,数字社区是构成数字社会的一个基层组织。数字社区是由数字地球和数字社会引申出来的。数字社区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金融的有机结合点,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应用设施之一。数字社区应当覆盖整个城市,因此它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当各种类型的数字社区建成以后,才能构成丰富多采的数字城市,只有最后整个地球都数字化了,才能真正实现社区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周玉陶.网络虚拟社区建设对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影响[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2(2)

2杜骏飞.存在于虚无:虚拟社区的社会实在性辨析[J].现代传播,2004(1)

3严康敏,赖茂生.信息高速公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4王陵,王大力.数字化社区技术与建设展望[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6)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8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理论;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原理

会计信息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但是在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术语,除了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之外,还有电算化会计、会计计算机化、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等。这在会计界和信息技术界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概念混乱,产生了规范并统一这些概念的需要。

一、若干会计信息化的名词与其概念简介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以下名词概念:

1.“会计电算化”,这个词是1982年8月在长春召开的“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提出的,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2.“电算化会计”是对会计工作中全面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界定,是研究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工具处理会计工作的方法和规律的。从会计电算化到电算会计的概念转化,反映了传统会计与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程度,代表了对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务发展的认识。使用电算会计的概念,还表达了需要建立电算会计理论体系的设想。

3.计算机技术界开始直接称其为“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由此出现了“计算机会计”或“计算机化会计”等名词。

4.比照“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产生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名词。

5.近年来比照管理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等,又提出了“会计信息化”名词的概

念。

6.在上述情况下,许多学者提出了建立相应理论的设想。如,会计电算化理论、电算会计学、计算机会计学、会计信息化理论等。

名词之多,令人眼花缭乱,实在有规范并统一的必要。

二、对会计信息化的若干名词概念的分析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名词概念,可以作以下分析:

1.“会计电算化”是参照机械化、自动化等概念产生的名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会计电算的“化”字的涵义反映是一种发展与演化的进程与过程,不具有精确的意义,不能说明“化”到何种程度为尽头,缺少一种具体的衡量标准。其特征是注意模拟手工会计处理过程,满足企业内部的需求,忽视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的反作用与影响,不能突破传统会计思想,促进会计学科的发展。

2.“会计信息系统”是用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为指导思想,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及其所构架的网络为物质基础,以计算机程序软件和数据库为工具的信息技术,以经济活动联系中产生的经济信息为资源,进行会计加工处理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相似的有统计信息系统)。

3.“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受到管理信息系统理论的影响,一般地认为它是应用会计理论,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及其所构架的网络的物质基础上,使用计算机程序软件和数据库为工具的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理论。

4.“会计信息化”是相对于“会计电算化”所产生的概念,是由于企业经营与管理信息化、国家经济管理信息化等造成的理念创新。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经营、企业管理、生产管理和经济管理等领域,无不在创新中革新,推动这些领域的传统理念在产生变化。它们不再单纯地模仿传统的方式,而要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突破传统的理念与方式,并改造传统理念与方式,创造适应信息技术下的方式。这些革新也推动了会计界的观念的改革。于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理念也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了会计信息化。初步看来,相对于会计电算化,会计信息化理念有以下发展与创新:

(1)信息处理的物质支撑条件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以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及其构成的网络,作为信息处理的物质基础。

(2)信息处理的软件技术条件发生了变化。第一,从单机或局域网的操作系统发展到局域网和远程网结合的企业网(intranet),创造了全球共享信息的条件;第二,开发工具从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到浏览器等,丰富了软件的开发手段;第三,数据管理从数据文件管理发展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以至数据仓库管理。这些信息处理技术为会计信息的处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优异条件,将支持会计信息系统的新发展。

(3)在这种条件的支持下,特别是经济管理各个领域信息化革新理念的影响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不再是简单模仿手工会计程序处理会计事务,而是强调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再创造,密切结合信息化能力条件给予会计信息处理的支持。

(4)会计信息系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企业内外可能并可以共享的会计信息。

(5)信息时代的知识经济对会计信息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及会计实践与理论面临的种种挑战,促使会计理论的新思考,产生了推动会计信息化理论创新的动力。因此可以说,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网络化信息技术交叉、综合和融合的发展过程。但是,会计信息化之概念与会计电算化的“化”字基本涵义相同,反映的是一种发展与演化的进程与过程。

5.会计信息化理论明显的是在会计信息化概念基础上的一种顺理成章的提法。但是这种概念却有了新鲜的意义。简单地说,会计信息化理论,应该是研究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及其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处理会计事物的功能、方法和规律的科学。理论地和系统地说,会计信息化理论是会计理论与以现代“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新三论(指突变理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等为基础,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受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经营学为基础的经济管理学、法律等约束与影响,是一门实践性、交叉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科学技术。

而且,在当前的特定阶段,研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与演化的进程,也有其特定的需要。

三、规范会计信息化的若干名词概念的设想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对于规范会计信息化的名词概念,有如下的考虑:

1.虽然目前“信息化”之词颇为流行,但是其“化”字如前所述的模糊性,所造成的缺乏严谨性,(下转13页)(上接23页)使得“会计信息化”不宜作为规范性术语。

2.“会计信息系统”之词既与手工条件下的会计概念相同,又体现了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只要适当区别,作为规范性术语是比较妥当的。

3.如前分析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之词是可取的。

4.“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作为一种开发信息系统的技术理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但是,这种思想观念存在一定问题。其不仅影响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功能与效率,而且不能解决相应开发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异功能所能产生的优势,特别是不能利用信息技术这种先进工具推动相应开发领域的革新与创新发展。在当前优异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克服信息失真的难题,不能极大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是明显的例证。由此,笔者提出另一个名词概念。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9

CaD,即计算机辅助绘图ComputeraidedDrawing,传统层面上是指二维计算机绘图技术。3D-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threeDimension-ComputeraidedDesign。20世纪70年代,飞机、汽车、家电、通讯工具等工业化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中遇到了大量的复杂曲面问题,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简易地表达所要设计的特征,人们开发出了三维曲面设计系统。从此,使CaD技术从2D向3D完成了转变和跨越。3D-CaD技术的核心应用价值是用三维软件来完成设计。是通过一种途径,仿真出一个电子数据模型,分析其外观造型、结构设计、加工及组装工艺、装配关系等,进而可快速、准确、低成本地连续修改特征数据,使之满足设计要求。同时,三维实体模型文件电子存档后,不但能为装置的维护和数据查询带来巨大方便,更为公司后续新装置和系列装置的开发提供了模型数据的积累,实现了真正的ComputeraidedDesign。

2电力电子装置结构设计传统模式

2.1电力电子装置结构设计

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电气元件、功能模块、控制系统、散热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基本的行线工艺;元件的安装方式、固定方法及可维护性;散热系统能满足该装置的发热需求;装置整体结构尺寸及外观合理,符合小巧轻薄、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现代设计理念。电力电子装置和一般装置的结构设计主要区别为:(1)装置内有高频和大能量辐射源,电磁兼容性很难保证,因此对元器件在结构中的空间位置、线缆的行线方式及安装工艺要求比较严格,需众多相关环节的人共同讨论和设计方能形成一个合理实用的应用方案。(2)该系列装置工作过程中,半导体模块、电抗、电阻、电容等电子器件会产生大量的工作热,因此设计一个高效理想的散热系统至关重要。

2.2电力电子装置结构设计传统模式

传统的电力电子装置结构设计,整个过程通常有以下几个阶段。初设计。按预估尺寸设计出主要结构及尺寸,甚至是简单勾勒几个草图。通常该部分图纸能满足装置样机基本的生产和安装需求。

初加工。按设计的图纸加工出所有的结构件。

实物组装。待pCB控制板设计并制作完毕、主要元器件购买到位后,在结构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样机组装。固定孔现场配作;遇到没有设计的结构零件,根据安装需要现场设计、制造并安装;遇到没有购买的电器元件,根据实际需要再进行采购与安装;最后完成线缆的安装。实物组装阶段,未知情况太多,需要反复拆装和更改样机结构。在传统结构设计过程中,该过程最为重要,花费的精力、物力和财力也最大,通常要持续5~15个工作日。

散热测试。样机组装完成后,根据装置使用的工况进行散热测试。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风机的大小、风速、串并联使用方式、风道结构等,直至散热系统能满足该装置的发热需求。样机评估。装置样机测试后,企业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共同对样机的整体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

新样机设计、制造与重测试。在样机基础上优化设计,使装置结构及工艺能更合理,更具应用性。新样机经过安装与测试,如有问题的,还要继续更改结构,直至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形成。最终稿样机经各项指标通过后,结构设计人员再根据样机结构进行现场测绘,就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总之,传统的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设计重样机、轻设计,方法比较繁琐、笨拙,未预知因素较多,为了验证是否达到设计意图,必须要制造物理样机来进行匹配,研发周期太长,成本太高,使得该类装置的开发和更新换代一直受到制约。

3电力电子装置结构设计新模式

3D-CaD技术的不断成熟,开启了电力电子装置结构设计新模式。从装置基本功能架构设计、内部元器件排列及线缆设计、外观设计、实体工程设计、热仿真设计到图纸输出,整个过程完全实现了一个高效精准的、无纸化的设计过程。新模式使繁琐的“样机”制作过程不再成为企业研发的噩梦。

3.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阶段,结构设计师完成一系列针对装置结构方面的方案仿真工作,此阶段主要使用以3DmaX为代表的快速造型设计软件。

3.1.1思路设计

结构人员根据需求,用3D软件仿真出装置结构的基本设计思路:安装环境是室内还是室外;是屏柜式、箱体式还是抽屉式;是立式还是挂式;是多模块拼装还是大模块组合;断路器、接触器、iGBt等主要元件在装置内的空间位置;端子排及进出线情况;散热系统框架及进出风方式等。一般电力电子装置而言,完成此阶段通常只需1~2个工作日左右。

3.1.2行线设计

针对仿真好的模型,召开一次技术开发会议。有2个目的:(1)对装置前期结构设计成果进行讨论和修正,明确设计意义;(2)相关人员一起对装置线路及安装工艺进行设计和规划:线缆具体行线及施工工艺、线缆标准及特殊要求、线槽设置与设计、emC应对措施、整个线路布局既经济又符合美学理念等都明确下来。会议后,结构人员按照讨论方案,将整体线路仿真到装置结构中。

3.1.3造型设计

经过以上设计,装置内部结构已基本定型。接下来就是外观造型设计。对电力电子装置,通常客户更多关注的是功能。因此,此阶段,结构设计师更多的是考虑装置外观色彩效果、表面处理工艺及前面板图案设计。设计师利用3DmaX,通过对灯光、材质、滤镜等仿真参数的调节,可快速渲染出外观设计效果,如果对输出效果要求更高,则可结合使用VRay、Brazi等外挂渲染器可渲染出照片级效果图。效果设计完成后,方案经讨论、修改并确认。3DmaX强大、快速的poly建模和面建模功能为装置的概念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得装置结构的每个设计细节包括外观效果都能生动真实地展现给讨论方,从而保证了设计的有效性。等Cae热仿真结束后,就可形成一个应用级虚拟三维模型。真正意义上的装置结构设计工作到此基本结束。

3.2散热系统设计

电力电子装置散热系统的设计包含了散热器的设计及风道的设计。ansys和Flothem等Cae热场分析技术为散热系统的设计和测试提供了虚拟解决方案。通过Cae热仿真软件,影响系统散热的所有单元都可在软件中形成一个三维仿真模型,然后利用该类软件的热分析及计算功能,并能动态和静态地显示热效应结果。通过仿真结果,设计人员就可在软件里不断修改元素,直至形成一个既符合整体结构又能解决散热的仿真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样机反复热测试的工作。

3.3工程设计

装置概念设计和散热系统设计结束后,就进入了工程设计阶段,此阶段主要使用CaD技术中的实体三维建模来实现装置的工程设计。3D-CaD工程设计软件,如UG、pRo/e、SoLiDwoRKS等,为三维建模提供了多种实现途径,可使设计人员方便地进行特征设计和曲面设计。part子模块使用参数化建模,零件特征的设计尺寸被关联化。若要对尺寸进行局部修改,只需要更新一个参数,整个零件结构将做自动更新,为设计人员节约了大量的修改时间,并保证了设计更新的连续性和有效性。assembly子模块使设计人员直观地看到各零部件装配后的状态,还可以对各装配尺寸进行真实测量,极大方便了设计。装配子模块下的干涉分析功能,能根据各装配零件的空间尺寸来确定是否干涉,并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明确指出互相干涉零件的名称和干涉位置,使设计更改更具针对性。工程设计最终的结果是实现图纸输出,CaD三维软件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对三维模型反复修正后,利用Drawing子模块,可方便的生成能直接指导生产的二维工程图。所有数据尺寸直接从三维实体转化而来,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效率及成功率。此阶段基本不再考虑结构设计问题,只需按此前已仿真好的概念模型生成实体工程模型,并将所有安装孔位生成设计即可。3D-CaD技术为电力电子装置结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整个产品开发设计过程可并行进行,彻底改变以前那种现先有安装实体,最后才能拼搭样机的传统模式,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并从根本上提高了开发成功率,为企业带来的价值也不言而喻。

43D-CaD技术在企业电力电子装置结构开发中的应用现状

我国3D-CaD技术的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迅速。但总的来说,国内3D-CaD技术在企业电力电子装置结构开发中应用的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主要原因在于:

4.1未能真正实现辅助设计

企业在使用3D-CaD技术进行电力电子装置结构开发时通常有二方面的问题:(1)不进行概念设计,直接进行工程设计。该类装置结构设计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反复修改和众多人员参与的设计过程。而工程设计三维模型一旦完成,软件固有的建模属性决定了修改起来势必会增加很多工作量,加大开发周期,而概念设计软件则能出色灵活地完成这一任务;而且工程设计软件在线缆设计和造型设计方面没有概念设计软件更直接方便,不利于设计讨论的形成。(2)很多企业并未真正运用3D-CaD技术进行整体空间设计、受力分析和热分析。他们只是用计算机辅助出图,只停留在这个阶段,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因为3D-CaD的最大价值是辅助设计,不是辅助出图。

4.2企业投入不够

3D-CaD技术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技术更新快,并不是每个设计人员都能很好地接受和掌握,而且相当企业的设计人员并没有正规地接受过CaD软件的应用培训,对软件的大多数功能了解不够透彻,但多数企业并不想投入更多的成本来改变这一现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企业自然会加大CaD技术的投入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这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市场化的过程。

电工电子技术概念篇10

北京君正|300223.SZ

概念指数|

由国产微处理器的最早倡导者发起成立的北京君正,2012年度并没有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上市的第二年就出现业绩的负增长。公司的智能手表、网络音响和电视棒等方案正在完善和推广阶段,特别是智能手表方案,初步预计7月可进行小批量试产。当然还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就像之前北京君正的重组,到头来也只能作罢。对于那些想追逐概念的投资者,北京君正预期上半年净利下降50%—70%这点必须考虑。

科大讯飞|002230.SZ

概念指数|

在智能语音方面,国内能够与苹果、微软、nuance及谷歌抗衡的,目前看非科大讯飞莫属。科大讯飞是我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语音搜索等产品的收入保持稳定,特别是在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方面,堪称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在市场份额上,科大讯飞占有中文语音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因为其技术是额。但因为其技术是可穿戴设备的组成部分,自己并没有具体产品,而且科大讯产品,而且科大讯飞面对着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所以给予科大讯飞四星评级。

环旭电子|601231.SH

概念指数|

这家去年刚刚在上交所上市的电子公司不显山不露水,然而该公司的客户可都是大名鼎鼎,第一大客户是鸿海精密,第二大客户是联想电脑,第三大客户则是摩托罗拉。除此之外,环旭电子还是为英特尔提供固态硬盘制造服务的主要厂商之一。而使其进入可穿戴设备概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是苹果公司无线通讯模组少数的供应商之一,加之在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的单子,估计无线模组在全球智能手机的市占率在10%之上。所以给予环旭电子四星评级。

水晶光电|002273.SZ

概念指数|

这家公司在微显示方面技术在行业处于前沿。这种微显示技术多用于视频眼镜、手机、数码相机、汽车抬头显示等领域。虽然正中谷歌眼镜的下怀,但是水晶光电的微显示产品产业化尚未形成。如果公司以后微型显示产品特别是视频眼镜配套产品不能紧跟技术变化,不能及时跟进终端创新,微显示的产业化和盈利能力都会存在不确定性。

九安医疗|002432.SZ

概念指数|

九安医疗是从事家用医疗健康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比如我们常见的电子血压仪、血糖仪等等。那么这家公司怎么和可穿戴设备扯上关系的呢?原来这家公司有一款产品叫“iHealtham3”是运动记录仪,这种运动记录仪可与智能手机相联。不过这个产品刚刚在美国上市,消费者的认可程度还不能确定。这种运动健身的可穿戴设备与谷歌眼镜、苹果iwatch有本质区别。投资者须谨慎对待。

歌尔声学|002241.SZ

概念指数|

凭借自己在电声领域的技术实力,歌尔声学近年来拿下了不少大客户,包括:三星、联想、思科、惠普、中兴通讯、富士康、华硕、松下、西门子等,而这些客户正是未来可穿戴设备研发及生产的重要公司。但就其自身而言,目前还没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所以给予歌尔声学三星评级。

丹邦科技|002618.SZ

概念指数|

这家从事消费电子领域柔性封装基板业务的公司,被市场定义为可穿戴热门股,主要是因为FpC和CoF应用于各组件的连接线路,如可穿戴设备盛行,也许会是间接受益者。

奋达科技|002681.SZ

概念指数|

乍看起来和可穿戴设备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奋达科技在2012年以无线音频技术为突破,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其长期主业并不在此,所以我们暂时给予两颗星评级。

康耐特|300223.SZ

概念指数|

这家公司是国内眼镜行业中的知名企业,主要从事树脂眼镜镜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成镜加工服务。经查证,公司目前未与谷歌进行合作。有鉴于此,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风险。

共达电声|002655.SZ

概念指数|

这家生产微型电声元器件的公司着实与可穿戴设备没有太多的关系,当然,这些技术中确实有可穿戴设备所需要的,但公司目前没有相关产品。

汉王科技|002362.SZ

概念指数|0

专注于文字识别、人脸识别、轨迹输入、数字阅读等几大业务,汉王电纸书也

曾红极一时。该公司明确对《英才》记者表示,汉王科技目前并无可穿戴设备的相关项目。投资者还是不要盲目跟风。

达华智能|002512.SZ

概念指数|0

达华智能向《英才》记者证实,公司没有涉及可穿戴设备的项目。从其前五大客户中有两家都是公安部门就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业务方向更偏重政府,对于高科技民用设备方面可能涉及有限。

长江通信|600345.SH

概念指数|0

虽然是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的骨干企业,也涉及到光传输设备、接入网设备等其他可能应用于可穿戴的设备,但公司的核心业务以及所触及的领域均是为其光通信产业服务的,可穿戴离“长江”还很远。

长电科技|600584.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