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十篇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十篇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7:00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1

[关键词]母婴同室;护理计划单

[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076-01

我院从2003~2006年对产妇和婴儿使用母婴同室护理计划单,明确护理诊断,采取有效、恰当的护理措施,有条不紊地安排护理工作,取得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80例,年龄:20~25岁48例,26~29岁22例,30~39岁8例,40岁以上2例。产式:剖腹产58例,平产22例。停经时间:38周14例,39周18例,40周32例,41周16例。并发症:贫血14例。婴儿性别:男34例,女46例。apgar评分:10分68例,8分6例,7分6例。体重:2700~3000g10例,3100~4000g56例,4100~4500g14例。

2母婴同室护理计划单的内容与实施

2.1存在的护理诊断

2.1.1舒适的改变:疼痛产生此诊断的原因分别为:会阴侧切口12例,胀痛48例,腹部切口58例。

2.1.2排尿困难,尿潴留产生此诊断的原因分别为:不习惯床上小便20例,会阴侧切口疼痛12例,膀胱水肿2例。

2.1.3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产生此诊断的原因分别为:产后虚弱50例,手术28例。

2.1.4睡眠障碍产生此诊断的原因分别为:婴儿频繁哭闹、喂奶60例,疼痛30例。

2.1.5知识缺乏产生此诊断的原因为:缺乏产后保健和抚育婴儿知识48例。

2.1.6焦虑产生此诊断的原因为:担心如何做好父母66例。

2.1.7潜在感染产生此诊断的原因分别为:产道损伤12例,失血过多18例,贫血14例,留置尿管60例。

2.2采取的护理措施

2.2.1病情观察促进子宫复旧,观察阴道流血情况80例,产后4h鼓励产妇自解小便22例,留置尿管者注意尿管引流情况58例,注意腹部伤口渗血渗液58例,生命体征观察80例,会阴切口情况12例,新生儿病情观察:面色、呼吸、哭声、反射、肌紧张、体温、脐带、血肿、产瘤、皮肤颜色等80例。

2.2.2饮食指导产妇饮食直接影响乳汁的质和量,指导合理饮食,避免不必要的“忌嘴”80例。

2.2.3会阴护理鼓励产妇会阴清洗2~3次/d,健侧卧位,平时尽量保持会清洁80例,会阴水肿者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必要时毫米波照射9例。

2.2.4母乳喂养宣教母乳喂养好处80例,正确喂奶姿势80例,正确挤奶方法、保持持续泌乳80例,防止皲裂80例,废除“三奶”(奶瓶、奶粉、奶嘴)80例。

2.2.5新生儿护理协助并指导家属给新生儿换尿布、换衣服80例,示范如何给新生儿洗澡40例,防止发生红臀80例。鼓励产妇24h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子宫复旧等80例。

2.3护理评价

产后自解小便80例,子宫收缩好、阴道出血少80例,产妇饮食合理、乳汁充足31例,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并能正确示范80例,产妇熟练地给新生儿换尿布39例,会阴、腹部、伤口愈合80例。

4讨论

4.1护理诊断明确,护理工作针对性强

执行母婴同室护理计划单,首要工作是对存在的护理诊断明确定位。以往护理工作是一般性护理,日常护理,对症护理,应急护理,护理工作被动。现在执行计划单,首先要针对产妇、婴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并且在计划单上标示,使科室所有护理人员都能知晓,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如疼痛剧烈,适当服止痛剂;尿潴留时,适当热敷,穴位按压,必要时导尿;睡眠障碍、心理焦虑,给予心理疏导,必要时给予舒乐安定等药物进行治疗;对潜在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有效地预防分娩期并发症发生[1,2]。

4.2护理措施系统规范,有条不紊

母婴同室护理工作繁复,为防止杂乱无章,要求做到系统化、规范化、有条不紊,护理计划单起到极重要的作用。使护士观察产妇病情,会阴护理,鼓励早期下床,饮食指导,喂养宣教时,都能按部就班,不造成遗漏,对提高护理质量很有帮助。对新生儿观察、新生儿护理等都能有系统、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母婴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意外。并且着重注意产妇心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1,3]。

4.3评价准确,自我考核、上级考核都有根据

对护理工作评价,以往都是凭印象,估计。现在执行护理计划单评价一栏中列出具体项目、评价依据,因而护理工作优劣的程度、有无遗漏工作就有了较明确的考核依据。自己可以对照进行自我考核,上级检查考核也有据可依。对患者护理质量提高、病情康复都有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采用护理计划单后,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护士增强了责任心,在观察病情如观察产妇的宫缩、阴道出血、会阴、腹部伤口愈合情况时更加认真,以便做出正确的护理评价,对新生儿喂养技巧、更换尿布等都更加充分地关注,给予及时的指导,护理工作得到了家属和产妇以及上级领导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史锦云,刘嘉茵.妇产科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9,124.

[2]汤云珍,陈吉庆.儿科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2

【摘要】临沂兰山区妇幼保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医院,是一所立足于全区、辐射周边的一所医院。儿科门诊是直接对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的场所。而预检分诊是门诊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要加强预检分诊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就诊患儿按病种准确快捷得到就诊治疗和及时抢救,传染病人得到有效隔离管理,做到规范制度和规范服务并重。

【关键词】儿科;预检;分诊;管理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直接对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保健的场所。而预检分诊是门诊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如何加强预检分诊的管理,使患儿在通过简单扼要询问病史,观察病情后作出初步诊断,给予合理的分诊指导和传染病隔离管理,按照病种准确、快捷的得到就诊治疗和及时抢救,规范预检分诊流程,善用语言艺术,提高内涵建设,是儿科预检分诊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医院一切为了孩子的服务宗旨、办院分诊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儿童医院。

临沂兰山区妇幼保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医院,是一所立足于全市、辐射周边的一所医院。医院业务繁忙,日门诊量较大,同时承担着繁重的保健、科研和教学工作,为推动儿科医学的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挽救患儿的生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预检分诊是每个患儿必经的环节,工作人员的水平高低、仪表举止、服务态度等等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为提高分诊率,缩短就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传染病隔离管理,规范预检分诊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是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医疗机构各科室的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1规范预检分诊管理

1.1规范制度、规范服务:临沂兰山区妇幼保健医院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患儿,着眼于提高优质服务,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积极开展争当明星护理工作者活动。科室制订有预检分诊岗位责任,对预检分诊护士的素质和医风医德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选聘预检分诊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即丰富的临床经验,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医风医德。做到仪表端庄,微笑服务,待人亲切,一视同仁,不卑不亢,严谨科学,实事求是。要求预检分诊护士严格做到“三早”、“三主动”、“三清”、和“四到”。“三早”,即早上岗、早准备、早迎接;“三主动”,即主动接待、主动问候、主动解决问题;“三清”,即听清家长的诉说、问清发病或创伤有关细节、看清与家长诉说相符合的症状表现;“四到”,即心到、口到、眼到、耳到。

为规范仪表,展示护士在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礼仪行为风采,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仪表端庄表演。仪表能给人第一印象和感觉,护士的仪表端庄与否、表情如何,直接对患儿及家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从另外角度理解,良好的仪表、仪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名护士的修养和内涵。一个笑容可掬、态度和蔼的护士会让患儿及家长消除因环境产生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使患者及家属倍感亲切,心情愉快。这样彼此间的距离就会拉近,气氛就会融洽,矛盾就会减少,使患儿真正达到快捷按照病种指导挂号就诊的目的。

1.2提高内涵建设:提高内涵建设也是规范预检分诊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分诊率,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求,使患儿快捷就诊治疗及抢救,门诊大厅设有医院简介、开设科室、各专家的简介以及出诊时间、导向示图和指示牌等。这对于那些有文化有知识的家长,就知道挂什么科,但对于无文化无知识的家长,再加上孩子病重,他们只能一见穿工作服的就问。作为预检分诊护士,应该主动热情地迎接并观察孩子的情况,作出判断,指导挂号。对危重患儿及传染病患儿,要及时护送到抢救室及隔离室。工作人员要在很短时间内根据不同病种,迅速作出判断并指导挂号,只有了解和掌握医院所开设科室、各专家特长及出诊时间,才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需求。

2讨论通过规范预检分诊管理,变外在压力为护士的内在动力如何真正提高预检分诊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就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技术技巧,使预检分诊护士掌握预检分诊范围及分诊技巧,设身处地地站在患儿及其家长的角度上,真诚地去理解他们,真心地去帮助他们,真情地去安抚他们,用真诚、真心和真情去缓解或减弱因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和焦虑不安。就必须处理好主动与被动,先与后,急与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理治疗与心理、社会护理等之间的关系,使来自四面八方的患儿达到快捷准确就诊,危重病人及时抢救,传染病人得到隔离管理的目的。通过每个月的检查考核、评选明星护士,既满足了患儿及其家长及时就诊的需求,又调动了预检分诊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业惠,王元国.急诊护士的心理健康分析与适应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J],2009,28(4):536-538

[2]黄霜霞对输液患者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J].广西医学,2005.27(4):519

[3]许美珍.急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J].护理学杂志,2001,16(4):309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3

【摘要】: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明显影响心理健康,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心理疾患和行为异常的发生,是保护学前童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本文按出生前、婴儿和儿童期两个阶段从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如何预防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产生。

【关键词】:学前儿童;心理障碍;预防

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明显影响心理健康,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心理疾患和行为异常的发生,是保护学前童心理健康的首要任务。

一、 出生前预防

(一) 避免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早产一般是指婴儿出生时间比预产期38周提前3周以上,出生低体重指婴儿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g,早产儿和足月小儿均可为低体重儿。早产儿和出生低体重儿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低体重反映胎儿发育较差,其发生可能出于以下原因:①母亲营养不良;②母亲患心脏病、中毒症、肾脏病、糖尿病等;③母亲用药、饮酒、吸烟等;④胎儿本身感染病毒或存在先天畸形等。预防早产儿和出生低体重儿的出生,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注意孕前治疗疾病、孕时补充营养、情绪愉快、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二) 防止婴儿出生时缺氧

婴儿出生时缺氧可发生脑损伤,而导致智力低下,动作发育落后,因此,要注意作产前检查,如发现脐带过长绕颈、孕妇难产时、第二产程滞产、臀位、骨盆过小等,可能造成婴儿缺氧、窒息时,应作剖腹产处理,或婴儿出生后立即输氧、抢救,避免因缺氧对婴儿精神、神经系统的影响。

(三) 保护胎儿免受环境危险因素的影响

各种环境危险因素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越早,对发育产生的危害性越大。如环境危险因素作用于胎儿,尤其是最初3个月(胚胎期),则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造成以大脑为主的结构和功能严重缺陷。

1.戒烟。孕妇吸烟增加婴儿早产发生率。长期大量吸烟的孕妇(每日20支以上)的婴儿早产发生率是不吸烟母亲的两倍,而且婴儿的出生体重也较后者为轻,故吸烟是增加低体重出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孕妇应戒烟,并且避免接触“二手烟”。

2.戒酒。孕妇饮酒过量对胎儿有害,如引发胎儿酒精综合征,婴儿出生前和出生后发育迟缓,颜面异常(包括小头畸形、上睑下垂、斜视)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精神发育迟缓、动作协调不良、活动过度)。饮酒过量的孕妇常伴有习惯性流产、生出低体重婴儿和先天性缺陷婴儿。如果孕妇既饮酒又吸烟,则发生的并发症将加倍,即使最短时间发生乙醇中毒也能引起脑损伤。从谨慎起见,孕妇应戒酒。

3.及时补充营养。孕妇营养不良除可能使婴儿出生时体重过低外,还可直接影响婴儿大脑的发育,因此,孕妇应补充更多的营养素和热能。

4.慎用药物。孕妇用药对胎儿的影响极大。孕妇在妊娠期间尽量不用药或减少用药,尤其最初3个月应避免服药。如需要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

5.避免辐射。妊娠第一个月的孕妇接触X线的辐射可增加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的危险。胚胎期和婴儿早期中枢神经细胞于分化活跃期,对X线特别敏感,如果干扰这些细胞的分化,将导致智力低下。如用大剂量X线检查或镭疗,可增加小头畸形和骨骼畸形的危险性因此,孕妇应尽量避免接触放射线,尤其在妊娠最初1-3个月。

(四) 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

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就是对胚胎或胎儿在出生前就准确判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染色体畸变,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选择人工流产,防止病儿出世。一般方法是羊水穿刺,取胎儿脱落细胞,作染色体检查,或作有关酶或蛋白质的测定,或提取Dna进行基因诊断,做出产前预测,也可取妊娠早期绒毛为材料做检查。产前诊断可检出染色体异常的唐氏综合征、单基因病的自毁容貌综合征、小脑共济失调、半乳糖血征、苯丙酮尿征、慢性进行性舞蹈病、脆性K综合征、脊柱裂等多种遗传疾病或染色体异常。所以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的预防措施的实行,将大大减少某些精神神经障碍、智力低下和行为异常的患儿出生,对提高儿童的身体、心理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五) 新生儿筛查

新生儿筛查的目的是在大量人群中早期发现某些疾病(或疾病危险),花费不多,切实可行,可作为一项公共卫生措施来实行,但其诊断准确性要比个别病例检查差些。筛查要求如发现异常情况,能保证病儿及时得到进一步检查,以求确诊,得到及时治疗。如新生儿通过筛查,查出患有苯丙酮尿征,立即开始特殊饮食疗法可预防智力低下的发生。如果不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肯定无疑将发生精神发育迟缓。

二、 婴儿和儿童期预防

(一)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既有利于婴儿机体对营养的要求,又有利于母婴感情的联系和培养。母乳不仅含有最为适宜婴儿年龄的营养,而且有从母体来的抗体,可保护婴儿免于感染。母乳喂养还可提高母体催乳激素水平而延长哺乳期,使生育期推迟。母乳喂养还可密切母婴感情联系,通过母爱增进婴儿发育。

(二) 提供营养平衡的膳食

儿童营养不良容易发生疾病和心理问题。流行病学调查表明:①当儿童患有营养不良时,容易感染传染病;②营养不良影响病儿对炎症和传染病的防御功能,使病情恶化。有研究提示,慢性营养不良并存在家庭伤害和家庭生活紊乱导致儿童的认知和社会化发展障碍。因此,提供儿童营养平衡的膳食,保证机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是重要的措施。

(三) 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首先应提供婴儿足够的母爱,母亲除应进行母乳喂养之外,还应经常亲近、抚摸婴儿;其次减少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改善住房条件,避免环境污染,父母关系和睦,亲子关系良好,教育方法正确,幼儿园园风、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风气健康等。

(四) 避免儿童脑损伤的环境危险因素

儿童期患病的死亡中意外事故和中毒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交通发达车祸日益增多,已成为颅脑外伤的常见原因。为此,加强交通管制、减速行驶、系安全带、严禁酒后开车等。大人携小儿坐车时,要格外谨慎,注意保护。另外,防止学前儿童从高处跌下,让小儿远离炉灶,以免烧伤烫伤,禁止小儿玩火,严防溺水,消毒剂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4

传染病预防措施可分为:(1)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措施;(2)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3)治疗性预防措施。下面就对每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1疫情未出现时的预防性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预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1对外环境中可能存在病原体的实体应进行的措施改善饮用水条件,实行饮水消毒;结合城乡建设,搞好粪便无害化、污水排放和垃圾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医院及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的规章制度,防止致病性微生物扩散和院内感染;在医疗保健机构也应大大贯彻《食品卫生法》以及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虽然上述工作主要由卫生防疫及环境监测部门牵头执行,但临床医师也应积极配合。

1.2预防接种(vaccination)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3防护措施在某些疾病流行季节,对易感者可采取一定防护措施,以防止受感染,如应用蚊帐或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以预防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等感染;在进入血吸虫病污染的“疫水”中时,可在皮肤部位涂擦防护剂(如含2%氯硝柳胺的脂肪酸涂剂),或者穿用氯硝柳胺浸渍过的布料缝制的防蚴裤、袜,以避免尾蚴感染。

1.4健康教育平时的健康教育对预防传染病非常重要。饭前、便后洗手,不随地吐痰等卫生习惯的养成是文明生活的具体内容之一。可以针对不同病种按照季节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传染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达到普及卫生常识、预防疾病的目的。

2疫情出现后的防疫措施是指疫情出现后,采取的防止扩散、尽快平息的措施

2.1对病人的措施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

2.1.1早发现、早诊断:诊断可包括三个方面临床、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资料。临床上发现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如麻疹的科氏斑、白喉的伪膜等。但有时应有实验室诊断,方才较为客观、正确,如伪膜涂片查出白喉杆菌。在传染病诊断中,流行病学资历料往往有助于早期诊断,如病人接触史、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等。

2.1.2传染病报告疫情报告是疫情管理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法定制度。因此,迅速、全面、准确地做好传染病报告是每个临床医师的重要的法定职责。报告的种类:根据1989年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的病种分甲类、乙类和丙类,共计35种。报告时限: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城镇于6小时内,在农村应于12小时内报至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发现乙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应在12小时内报出疫情。发现爆发、流行,应以最快方式向县级卫生防疫专业机构报告。

2.1.3早隔离将病人隔离是防止扩散的有效方法。隔离要求因病种而异。

2.2对接触者的措施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或可能受到传染并处于潜伏期的人。对接触者进行下列措施可以防止其发病而成为传染源。

2.2.1应急预防接种潜伏期较长的传染病,可对其接触者进行自动或被动免疫预防接种,如麻疹爆发时对儿童接触者可注射麻疹疫苗,对体弱小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

2.2.2药物预防对某些有特效药物防治的传染病,必要时可用药物预防。如以抗疟药乙胺嘧啶、氯喹或伯喹预防疟疾;服用喹哌、增效磺胺甲氧吡嗪或青蒿素等预防耐药性疟疾;用强力霉素预防霍乱;用青霉素或磺胺药物预防猩红热等。

2.2.3医学观察对某些较严重的传染病接触者每日视诊、测量体温、注意早期症状的出现。2.2.4隔离或留验对甲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必须严加隔离(霍乱老疫区的接触者是否隔离,需根据当地情况而定),在医学观察同时还需限制行动自由,在指定地点进行留验。

2.3对疫源地污染环境的措施疫源地环境污染因传染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的措施也不相同。地段医师或基层单位的医务人员尤应注意。肠道传染病由于粪便污染环境,故措施的重点在污染物品及环境的消毒。呼吸道传染病由于通过空气污染环境,其重点在于空气消毒、个人防护(戴口罩)、通风。虫媒传染病措施重点在杀虫。经水传播传染病的措施重点在改善饮水卫生及个人防护。

3治疗性预防措施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5

【关键词】胎盘早剥;预防;护理观察;护理抢救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64-01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者[1]。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并发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死胎、子宫卒中等并发症而危及母儿的生命健康。产科护士在护理中的细心观察,特别是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病例,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征象,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争分夺秒抢救是减少围产儿死亡,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2]。现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3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856例,发生胎盘早剥30例,发生率0.35%。国内发病率为0.46%一2.1%[3]。30例胎盘早剥的年龄22~35岁,孕龄29~41周。其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7例,8例阴道分娩,22例以剖宫产结束妊娠。

1.2发病诱因胎盘早剥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8例、胎膜早破9例、性生活后2例、外伤4例、脐带过短4例、宫缩过强3例。

1.3临床表现本组阴道流血23例,血性羊水6例,腹痛13例,腰部下坠感8例,子宫局部压痛2例,胎心监护异常5例,无明显不适、产后检查胎盘发现有陈旧性凝血块2例。

2护理

2.1详细询问病史详细询问病史,对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子痫、双胎、羊水过多、外伤、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胎膜早破等高危产妇,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对于不典型胎盘早剥,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病情,重视产妇的主诉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为医生诊断提供信息。

2.2阴道出血的观察阴道出血可分为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两类。显性出血通过观察阴道出血的量和颜色及血液是否凝固来判断胎盘剥离的程度;而隐性出血因为血液不能外流,阴道出血量与病情不相符,可根据子宫底上升的高度,对照产妇生命体征的变化来判断宫腔内出血的程度。对于阴道流血患者,严密观察阴道流血的量、性状、颜色及伴随的症状、体征,对阴道流血量多者予床边心电监护。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现象,要高度警惕内出血可能,迅速报告医生。

2.3胎心音的观察胎盘早剥由于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后血肿阻碍绒毛与绒毛间母儿气体交换,影响胎儿血供,从而导致胎儿缺氧,表现为胎儿宫内窘迫。本组胎儿宫内窘迫有23例,占76.7%。因此定时听胎心,严密观察胎心的变化以及胎心监护的改变,及时发现胎盘早剥。及时报告医生,根据情况尽快终止妊娠,为新生儿抢救成功提供保障。

2.4宫缩及羊水的观察因胎盘早剥处蜕膜坏死,激活前列腺素,引起子宫收缩。护理人员应用手触摸腹部,观察子宫的张力及敏感性,胎盘早剥时胎盘后血肿不断增大,造成宫腔内压力增大,血液向羊膜腔内渗入,出现血性羊水。这是胎盘早剥的一个重要体征。因此一旦出现血性羊水应高度怀疑胎盘早剥,应立即报告医生,行进一步的检查,可借助B超确诊。本组病例有13例血性羊水,占43.3%,其中11例超声检查明确诊断,2例是胎盘娩出后检查发现胎盘母体面有凝血血块及压迹而确诊。

2.5重度胎盘早剥的观察以内出血为主,表现为突然发病,持续腹痛进行性加重,宫缩较强,间歇期不能完全放松,子宫压力增高,呈板样硬,宫底增高,胎位不清,胎心音减慢或消失,破膜时出现血性羊水,阴道出血量与贫血程度不成正比。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疼痛难忍等症状;严密监测神志、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床边胎心音监测,注意胎动变化,判断宫内出血的情况及母婴状况,正确记录出入量,注意阴道流血量、性质。及时观察发现DiC早期征象。一切检查及护理操作均应轻柔,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协助医师做好产科处理。一旦确诊,立即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取左侧卧位,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及时送检血常规和DiC,做好交叉配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准备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用品,积极配合新生儿的抢救和护理。本组有8例重度胎盘早剥其中5例出现休克低血压,8例全部进行剖宫产。由于抢救及时,无孕产妇死亡。

3小结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孕妇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指导合理饮食与休息,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对有高血压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按医嘱用药,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指导妊娠晚期的孕妇避免增加腹压,禁止;一旦发生早破水,立即嘱孕妇取卧位,垫高臀部,避免走动、站立,羊水过多的孕妇破膜后可使用腹带,避免腹压下降过快。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临床上必须详细询问病史,重视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宫缩、阴道流血情况,勤听胎心音,破膜后注意羊水的颜色,结合辅助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胎盘早剥迹象;对重度胎盘早剥患者,应争分夺秒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产后或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流血量及性质;严密观察患者皮肤、黏膜、牙龈、注射部位、伤口有无出血;准确测量24h出入量;动态监测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总之,加强孕期宣教、检查及高危妊娠的管理,早诊断、早治疗,加强护理,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6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母婴预后;产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22-0126-02

胎盘早剥作为妊娠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文献[1]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引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孕妇在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将会提高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对母婴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提高母婴的死亡率。为了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对母婴产后恢复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9.03±2.93)岁,孕周28~34周,平均(30.31±1.93)周。其中经产妇16例,初产妇24例。同期收治的40例单侧胎盘早剥患者为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28.90±2.25)岁,孕周28~33周,平均(30.57±1.63)周。其中经产妇15例,初产妇2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平均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采取B超检查患者,其显示为胎盘增厚、形成血肿、毛板向羊膜腔突出等。两组患者均采取产后常规胎盘检查,胎盘早剥表现为胎盘内有陈旧紫黑色凝血块以及血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临床诊断标准[2]。

1.2.2处理方法患者在住院后,均采取解痉、镇静、降压、促进胎肺成熟等常规处理方法,并全程监测胎心,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等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肝、肾功能和血小板数量等生化检查结果,为患者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一般在确诊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立即终止妊娠方式。在短时间内无法自然顺产的患者,可及时采取剖宫产方式。患者出现子宫胎盘卒中情况,可以先将胎儿取出,采取宫缩素注射子宫肌,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将子宫缝合后,护理人员用双手轻轻按摩患者子宫,为了增强患者的舒适感,缓解其痛苦程度,可采取热盐水纱垫热敷子宫,在子宫恢复后,再保留子宫。如在处理子宫过程中,子宫收缩能力比较差,伴随严重的出血症状,血液不凝,难以控制出血症状,应该及时进行切除子宫。在发生DiC的情况下,立即终止妊娠,并快速输入鲜血,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确保患者安全[3]。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产妇是否出现产后大出血、子宫卒中、子宫切除、DiC等情况,确定采取个体化、针对性的分娩方式,观察两组围生儿是否出现死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方式

两组患者顺产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孕产妇结局比较

观察组孕产妇DiC致死3例、产后大出血2例、子宫卒中5例、子宫切除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50%;对照组孕产妇DiC致死1例、产后大出血0例、子宫卒中1例、子宫切除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观察组孕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围生儿出现死胎3例、胎儿窘迫3例、新生儿窒息4例、新生儿死亡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0%;对照组围生儿出现死胎2例、胎儿窘迫1例、新生儿窒息1例、新生儿死亡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0%;观察组围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对母婴的影响

妊娠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胎盘早剥,会导致孕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风险,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等,不利于胎儿生长,提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文献[3]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发病率为2%左右,围产儿死亡率在35%左右。本研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孕产妇DiC致死、产后大出血、子宫卒中、子宫切除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2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

胎盘早剥指的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按照剥离面积分为轻、中、重度[4]。胎盘早剥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与孕期的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特别是妊娠期的高血压疾为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胎盘早剥最常见的发病原因还包括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外伤等。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及时识别胎盘早剥,实施可行性的处理方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轻型胎盘早剥在临产前无明显症状,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剥脱处有凝血块压迹,需要及时治疗,方可避免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席汉综合征等[5]。目前,胎膜早破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紧急,病情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加强对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监测宫底高度、注意有无不协调高张性官缩,同时注意观察胎心胎动的变化和羊水性状,有利于尽早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采取及时的诊断治疗。

3.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临床处理措施

在诊断过程中,对产妇生命体征及胎儿动静情况形成全方位的检测,合理判断宫内出血的情况及母婴状况,观察阴道流血量等,遵循医嘱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并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病情比较特殊,最重要是早期发现严重并发症,进行血压的检查,对病情凶险、出血过多者,应立即终止妊娠。在确诊胎盘早剥后,应做好抢救准备,及时吸氧、心电监护,患者取休克卧位,建立静脉通道,完成输血前检查等[6-8]。同时,及时汇报主管医师,完善送检血常规和输血前检查、做好交叉配血。在完善诊断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监测孕产妇及胎儿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腹痛的性质、子宫底高度、子宫张力变化,监测胎心音及胎动变化,判断宫内出血的情况及母婴状况,记录阴道流血量、性质[9]。待主管医师做出下一步措施,包括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决定后,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在术后护理中,必须采取特级护理,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并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护理人员除了需要坚持常规护理原则外,同时还需要在采取早期处理措施,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产后可能会出现消极、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实施心理疏导护理,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增强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10]。为了增强患者护理舒适感,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环境,并主动介绍医师的临床成功经验以及业务水平,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树立治疗信心。最后,落实随访跟踪工作,使妇产科医师更加合理评估母婴情况,采取综合围产期处理措施,以改善妊娠结局,确保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安全等。

综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作为最严重的产科并发症之一,病情紧急危重,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在临床处理中必须掌握检查适应证,正确诊断合并胎盘早剥的症状,并加强临床处理措施,评估孕妇分娩风险,结合患者病情进展,选择个体化、针对性的终止妊娠方式,加强产后产妇的心理干预,以改善产妇和胎儿的预后情况。

参考文献

[1]席晓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5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115-116.

[2]邓贞霞,刘艳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0):29-31.

[3]黄春荣.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胎盘早剥20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0(21):1343-1344,1347.

[4]陈秀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50例临床特征分析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35(22):76-77.

[5]李莉莉,周小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6):133-134.

[6]古丽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对母婴不良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1):537-538.

[7]胡慧.6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08-109.

[8]邹娜.1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55-57.

[9]王庆芳,李华喜,黄素萍,等.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关系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5-7.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7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临床特征;护理方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妇女妊娠中晚期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约在9.4%左右[1],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就会威胁母婴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合并胎盘早期剥离时病情危急、发展迅速,患者主要表现为休克、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是临床上产科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的死亡率高,产妇也容易出现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本文通过对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组,年龄22~36岁,平均(31.4±4.2)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4例;其中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不良反应后急诊入院2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住院期间发生胎盘早剥9例。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导致的30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21~38岁,(32.6±5.0)岁。胎盘早剥原因中,羊水过多12例,外伤3例,孕期性生活7例,胎膜早破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特征两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休克、腹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研究组患者还有体重明显增加、蛋白尿、高血压、子痫症状;B超检查表现为羊水内异常回声、胎盘增厚、绒毛板向羊膜腔突出和血肿、胎盘后血肿、胎儿位于子宫前壁等。

1.3护理方法与评价指标对所有患者采取待产、急救、术后护理措施,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观察胎儿情况。研究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内容如下[2]。

1.3.1基础护理护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的护理经验,对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并发症、急救方法有足够的认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加强巡视,严密监视患者的胎心、宫缩、阴道出血、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同时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对患者进行抗感染、补液、降血压等药物治疗。根据患者需要进行吸氧、输血治疗,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胎心监测,观察孕妇和胎儿的身体状况。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分类,缩短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检测间隔时间,观察记录患者的阴道流血量、腹痛情况,对腹痛明显患者利用B超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处理。对有子痫、羊水过多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做好应急护理药品准备,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护理能力。对严重胎盘早剥产妇宜尽早采取剖宫产手术,减少死胎、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1.3.2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给患者讲解积极的心态对治疗的辅助作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是可以预防和改善的,只要坚定信念,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就会康复。引导患者家属安慰、陪同患者,让患者感觉安全感,稳定情绪。

1.3.3并发症护理对采取剖宫产手术终止妊娠的患者采取特级护理,其他患者给予一级护理,对出血、肾衰、感染等并发症提高警惕性,密切关注和记录心电图、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观察患者有无皮肤出血、静脉炎、水肿现象,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相关检测,有利于采取下一步治疗措施。在补液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心率加快、不适反应,及时调整药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发生死胎1例(3.33%),新生儿中度窒息1例(3.33%),轻度窒息5例(16.67%);对照组胎儿中未发生死胎,新生儿中度窒息者1(3.33%),轻度窒息者3例(10%);两组比较,研究组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属于严重并发症,威胁母婴安全,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患者有阴道出血、腹痛、腹胀高血压、蛋白尿甚至休克等先兆症状,临床上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有上述症状时要提高警惕。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羊水过多、孕期性生活、胎膜早破等高危因素导致的胎盘早剥要进行对症处理措施,对患者的病情程度进行分类,对严重胎盘早剥患者立即采取手术终止妊娠,减少病情持续发展对母婴造成的不利影响[4]。对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应采集血液标本、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同时采用B超检查明确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在孕检期间,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引起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重视,配合医生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重视生命体征监测的重要性,提高急救护理能力[5]。

本文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出现死胎1例,两组患者中各有1例出现新生儿中度窒息,5例出现轻度窒息,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出现胎死率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胎盘早剥,护理干预后新生儿出现轻、中度窒息,无生命危险,说明通过全面护理干预减少了不良反应,有改善了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袁丽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伴胎盘早剥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8):223-223.

[2]朱勤花,何玲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诊断及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0):95-96.

[3]孙丽君,武军,李静,等.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8):15-16.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8

摘要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对全区2008年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个乡镇及区级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上报的216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死因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构成情况:新生儿死亡占83.3%,1~12个月婴儿占8.3%,1~4岁儿童占8.3%;新生儿死亡原因前四位的分别是: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肺炎、先天畸形;1~12个月婴儿的主要死因是先天畸形;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是意外死亡。结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儿童是1岁内婴儿,1岁内婴儿主要是28天内新生儿,只要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提高窒息复苏术,就可以大大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关键词儿童死亡;新生儿;婴儿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使凉州区儿童系统管理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更有效地降低全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本文将2008年凉州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死因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寻找死因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全区38个乡镇、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级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上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卡,活产数的统计以本区户籍为准,由区妇幼保健院基层保健科专业人员进行审核、调查、补漏。

2结果

2.1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构成情况见表1。

3讨论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9

【关键词】孕产妇;急危重症;院前急救;院前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164

院前急救护理是急救医疗服务的重点内容之一,对于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挽救患者的生命,且能够为院内治疗争取宝贵时间[1]。急危重症孕产妇主要是指开始妊娠直至产后42d内由于任何因素危及母儿生命安全的急危重症,早期快速救治非常关键[2]。近年来,单独二胎等政策的开放,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院前急救护理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科学合理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是确保孕产妇以及胎(婴)儿的生命安全的关键。本研究回顾分析了102例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妇产科院前急救接诊的急危重症孕产妇102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33±3.15)岁;孕周25~41周,平均孕周(37.65±1.12)周;78例初产妇,24例经产妇;急救原因包括产科异常出血、胎儿宫内窘迫、先兆子痫或子痫、异位妊娠、胎盘早剥、异常分娩等。93例存在严重合并症,包括3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5例肾功能损害、6例脐带脱垂、6例先兆子痫、7例胎盘早剥、9例先兆子宫破裂、12例急性心力衰竭、16例严重感染、29例失血性休克。

1.2方法

1.2.1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妇产科急危重症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程序及相关制度,确保急救车辆、人员、仪器设备、物品及药品等均处于应急预备状态。接到急救任务后2~3min内急救小组人员全部出动,到达现场前通过电话联系现场人员或孕产妇家属,了解患者的孕周、既往病史及当前病情变化,初步判断患者现有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急救护理对策,并予以现场人员正确的基础救护指导,例如解开其衣领预防孕产妇窒息等。与此同时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例如氧气装置、消毒产包、输血设备、会阴切开缝合包以及其他急救药品、物品等,以便到场后能够快速反应并施救。

1.2.2现场救治

1.2.2.1病情评估到场后快速观察患者的情况并作出判断,确认制定的救治方案是否准确并立即调整完善,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治护理时间,避免延误患者的病情。急查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瞳孔、胎心音、宫口开大、胎先露下降、阴道流血等情况,观察有无抽搐及腹痛等症状,一旦出现晕厥、血压降低、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表情淡漠或躁动、意识模糊、脉搏细弱及皮肤湿冷等症状,或休克指数>2者立即按照休克处理;监测血流状况评价有无子宫破裂;根据出血情况判断有无失血过多情况,以便迅速调整针对性急救方案[2]。

1.2.2.2对症处理①出血急救护理:明确因胎盘滞留或子宫收缩乏力等所致出血者,立即实施人工胎盘剥离术处理,予以缩宫素注射并按摩子宫,以快速有效地控制出血。快速建立多条有效静脉通道,以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给予吸氧注意保暖、安慰产妇,最大限度地降低出血后并发症。②产程延长急救护理: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确认患者的情况允许转运者,在实施基础护理后立即安排转运,转运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不允许转运,则立即实施严密消毒铺巾后进行接生,正确处理胎儿及胎盘娩出,准备好新生儿急救措施,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迅速转运回医院进行后续处理。③先兆子痫或者子痫急救护理:明确为先兆子痫或子痫者,立即吸氧协助取侧卧位,以减轻腹腔大血管受压现象、预防患者发生呕吐物误吸或呛咳等。立即予以镇静以及解痉药物,例如应用硫酸镁等,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立即转运回院进行后续处理。④胎盘早剥: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对症支持和抗休克治疗,迅速评估产科专科情况判断产程进展,予最快的速度转运回医院进一步处理。⑤脐带脱垂:即予垫高臀部严格消毒后还纳脐带,并应用抗生素积极预防感染,迅速评估和判断,做好接生准备及好新生儿急救措施。

1.2.3转运护理在转运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护理人员密切与急救医生沟通交流,确保急救与护理配合得到。急救护理人员分为三组,一组负责病情监护,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救治措施,一组负责心理疏导和安慰。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了解其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文化程度、个人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等,并评估其心理状态,针对其焦虑、恐惧、急躁等负性情绪予以心理安慰,讲解分娩过程、成功分娩病例等,以稳定其情绪,增强其顺利分娩信心。护理人员负责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孕周、分娩史、病史、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效果及病情变化等,以便为院内救治护理措施提供参考。

1.2.4入院急救护理达到医院前立即联系医院相关医生与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有效的绿色通道,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入院接受院内治疗。将患者安全转运回医院,并向相关医护人员介绍患者的情况,便于院内评估与后续治疗。

2结果

102例患者的主要救治措施包括产科药物性救治、接生、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断脐处理、脐带还纳等。其中89例

静脉注射,72例持续给氧,65例产科药物性治疗,4例新生儿断脐处理,4例新生儿窒息复苏,2例就地接生。102例患者中9例经急诊检查未见异常,在接诊后0~4d内顺利分娩,10例合并产科严重并发症经初步抢救成功后因病情需要已转往上级医院继续治疗,83例患者均救治成功痊愈出院,1例

产妇因合并严重并发症后因产后大出血抢救无效而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9.02%。

3讨论

急危重症孕产妇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并发症多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快速、规范、合理、严格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于确保母儿生命安全、改善临床预后及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本院急危重症孕妇急救护理经验如下:①建立健全妇产科急危重症院前急救护理程度及制度,加强急救小组建设,平时加强急救演练,全面提高急救医务人员的急救护理技术水平、责任心、分析判断能力及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急救护理人力资源时刻处于应急状态,确保能够随时出诊和救护。②出诊反应要迅速,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治时间。文献报道证实,危重患者获得救护的时间越短,救治成功率就越高。相反,院前急救护理时间越长,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将呈现倍数降低趋势[4]。因此,在接到急救信息后,迅速安排出诊至关重要。③在出诊途中,急救护理人员应保持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密切联系患者家属或现场人员,在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预先制定急救护理方案,以便到场后迅速作出正确处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处理救治后,安全转运并密切监护是确保转运过程安全、为院内后续救治创造条件的关键。④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护理全过程均要求急救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术、充分的专业水平、高度的职业素质、敏捷的反应力、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明确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等,以确保急救成功[5]。因此,加强妇产科急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对于提高急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完善的急救护理程序及制度、快速初诊、规范的急救措施与正确的转运护理等是确保急危重症孕产妇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萌艳,郭智东.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55-56.

[2]梁凤桃.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探究.吉林医学,2014,35(6):1331.

[3]翟丹,熊焱.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4-15.

[4]李岚.妇产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及转诊.医药前沿,2013,3(29):390-391.

早产儿护理诊断和措施篇10

【关键词】窒息早产儿低血糖正比针对性护理

【abstract】objectiveahistoryofsuffocationprematurehypoglycemia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methods76caseshavesuffocationofprematur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Resultstherewere32casesofhypoglycaemia.Seerehypoglycemiaoccurprobabilityofgroupsuffocatesuffocate,significantlyhigherthanmild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Byadoptingthespecificnursingcareandtreatmentmeasures,allthepatientswerecured.Conclusionsprematureandlowproportiontosuffocate.Clinicalsymptoms,whopromptlymonitorbloodglucosesuspicious,promptlyproperlydiagnosedandnursingmeasures.

【Keywords】ChokingprematureHypoglycemiaDirectproportionpointednursing

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prematureinfant)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身长在47cm以下的活产新生儿[1].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未发育成熟,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且早产儿低血糖时有发生,血糖过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严重不可逆的损害[2]。早产儿在窒息缺氧情况下,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也就越高。本文就如何预防窒息早产儿低血糖症的发生的护理对策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7月我科收治有窒息史早产儿76例,男46例,女30例。其中胎龄<35周41例,≥35周35例;出生体重

1.2诊断方法与标准采用美国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快速微量血糖仪及相应试纸和针头。

采足跟、指趾端毛细血管全血进行血糖检测,血糖<2.2mmol/L者,诊断为低血糖。连续监测血糖正常3天后,停止检测。

1.3处理措施病情轻者先试喂5~10%的葡萄糖水,观察1~2h,如无呕吐及其他反应可喂奶;不能进食者先静脉推注10%葡萄糖溶液2ml/kg,随后继续用10%葡萄糖溶液以4~8mg/(kg·min)速度静脉滴入,血糖仍低时加大输糖浓度速度至14mg(kg·min),再难以维持正常血糖时加用氢化考的松5mg(kg·d),分次静脉滴入,血糖恢复后24~48h停用。

1.4统计方法使用检验方法进行比较。p<0.05,表示有差异性。

2护理对策

早产儿由于先天不足,容易发生低血糖。窒息后由于在缺氧情况下,只能进行无氧酵解,以至大量消耗糖原,随着窒息程度的加重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也就越来越高,本文结果与报道相似[3]。为了提高窒息早产儿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应该加强血糖水平的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及治疗措施。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血糖的监测早产儿由于低血糖症状不典型,所以在护理上应动态仔细,全面观察患儿,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本文采用快速微量血糖仪简单易行。对有窒息史的早产儿,尤其是在72小时内,用血糖仪可进行初筛,必要时可每2h测血糖1次,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并进行纠正。早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糖代谢紊乱加重窒息早产儿的神经损伤而发生不可逆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2.2及时补充能量,提倡早开奶窒息缺氧,可使患儿的精神状态差,进食的情况也就差,由于不能及时补充,导致糖来源减少[4],摄入热量不足,糖原和产热的棕色脂肪易被耗竭[5]就容易导致低血糖。本组采用先试喂5~10%的葡萄糖水,观察1~2h,如无呕吐及其他反应可喂奶。病情严重不能进食的,首先静脉推注10%葡萄糖溶液以迅速恢复血糖:10%葡萄糖溶液剂量2ml/kg和静脉推注速度1ml/min,随后要维持和保证输糖浓度和输糖速度按要求按时按量静脉滴入,稳定血糖在正常范围(2.3~6.1mmol/L),警惕反应性高血糖。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注意避免引起血糖波动。

2.3加强保暖保持正常体温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肌肉活动少,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因此体温调节能力比足月新生儿差,抗寒能力差,容易散热,体温偏低,低体温状态下患儿易发生低血糖。因此,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病室的温度要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根据早产儿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的不同,暖箱温度灵活设置,体重1001~1500g者,箱温设置在32℃~34℃;体重<1000g者,箱温设置在34℃~36℃。

2.4严格无菌操作由于需重复多次在足跟、指趾尖部位采血测血糖,在操作时应严格消毒,无菌操作,采血后用无菌棉球压迫,避免渗血不止无出血后用无菌敷料包扎,防止皮肤破溃或感染。

2.5健康教育向家长解释病因,指导护理育儿知识。

3结果

3.1轻度窒息组发生低血糖17例,重度窒息组发生低血糖15例,重度窒息组发生低血糖的概率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3,p<0.05)。

3.2治疗转归17例患儿经上述处理后血糖在12h内恢复正常,监测24~72小时未再复发;另外15例在入院后有多次以上低血糖,经上述处理后第5天后血糖基本稳定,其中6例加用激素治疗。

综上所述,窒息早产儿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被漏诊而未及时处理。建议对窒息早产儿加强血糖水平的监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及治疗措施,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

[2]周志王,何莉,邓靖怡,等.高危新生儿血糖的临床分析与护理318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社,2006,2(11):36-37.

[3]胡颦,王多德.早产儿体重、胎龄与低血糖关系的分析[J].海南医学,2007,18(11):137.

[4]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