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研究性创新成果十篇研究性创新成果十篇

研究性创新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36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1

关键词: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源配置;资金投入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即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是医药行业产品研发的落脚点。它包括技术成果的研发,规模化至产品以及后续的应用、推广、销售等活动。它是“成果产品商品-品牌”的阶段动态过程,是一个使科技成果向商品化、品牌化不断逼近的过程。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内外市场接受的商品,不仅能给国家、社会带来经济效益、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这也是医药科技现代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医药科研成果1800多项。但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8%,而医科院校的科研成果中,科学理论成果仍占大多数,应用技术成果占整个科技成果的比例还不到3o%,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的约占成果总数的15%[1]。总体来说,与西方发达国家50%-70%的转化率相比,我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医药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探索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有关我国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通过国内外横向对比的方法来寻找阻碍因素与提出改进措施两方面[2-4]。然而,医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具体项目从投入到产出的一系列资金运作、资源配置过程。因此,相较于学者的宏观理论研究,企业家更关注医药项目开发的资源配备、资金需求与分配、规模效益等实战性问题。但是,通过广泛的资料检索,我们发现从资源配置和资金需求与分配角度来分析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学术性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少涉及。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1)医药项目开发的资金需求与分配以及各项资源的配备涉及大量财务数据,属于企业的商业秘密,故不易取得;(2)从资源配置和资金需求与分配角度来研究医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这一课题涉及众多学科,包括医药学、资源管理学、财会学、产品经济学等,且对每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深入掌握,故难度较大。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关于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配置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无论医药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还是投入与产出,都亟需一套系统的且行之有效的资源配置、资金运营模式对其进行有效指导与规范。基于此,我们依靠自身医药产业集团━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公司的多种资源优势,包括医药学和管理学知识,多年的医药项目开发创新实践经历,中药、化药、生物制品多个经营子公司等,立足于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成果产品商品-品牌”三个阶段,以资源配置和资金需求与分配为研究方向,设计调查问卷,先后对三家医药企业的三个产业化项目进行了详实调研。并运用要素分析法、图表分析法、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分析搜集到的调研资料和数据,见表1。

由于调查内容涉及大量企业财务数据(如研发成本、生产成本等)与商业机密,所以在调研样本的选择上,以提供信息、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为首要标准,其次最大化满足医药企业的多样性和医药科技成果的覆盖面,而后兼顾调研信息的可得性。

a、B、C三家医药企业涉及国有控股大型医药企业、国有控股中型企业以及外资控股的大型中外合资医药企业。三个产业化项目覆盖了中药、生物药、化学药三个重要的医药科技成果领域。因此,基本上满足了医药企业的多样性和医药科技成果的覆盖面。

从表1可见,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各阶段需要配备的人才、场所、设备不尽相同,需要投入的资金量也不一样。从成果产品商品―品牌的产业化过程中,各阶段的资金需求量之比约为1525(或更多)。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与分析,我们从人力资源、实物资源、财务资源三个方面构建出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医药企业科技成果产业化资源配置模式,见图1。

图1形象直观地表明,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包括成果、产品、商品-品牌三个阶段。成果研发阶段需要配备实验室、仪器等实物资源和相应研发型人才,形成研发成本。产品生产需要配备厂房、设备等实物资源和生产技术型人才,形成生产成本。产品商品化、品牌化阶段面向市场和消费者,需要配备销售人才和市场策划人才,且需要支付巨大的营销费用和销售部门的管理费用。进一步地,医药技术成果转化各个阶段的资金需求比例关系约为1525(或更多),即规模化产品生产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大约是技术成果研发所需资金量的5倍,而产品的商品化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则约是技术成果研发所需资金量的25倍。且以销售收入为指标,随着规模化品牌效益的创造,需要投入更多倍的资金量。此外,在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整个进程中,都离不开复合型人才的有效管理。

为了验证构建出的医药成果产业化资源配置模式的合理性,我们采用实验研究法,在山东东方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并购案中,按照该资源配置模式和医药技术成果转化各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关系1525(或更多)对连年亏损的DF药业的医药项目进行了仔细评估,确定了相应的并购金额和具体的人力资源、实物资源与财务资源配置内容与方向。后经有效实施,并购当年盈利。这表明从人力资源、实物资源、财务资源三个方面创新构建出的医药成果产业化资源配置模式是科学的、合理的,具有良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各医药研发、生产、营销企业参考借鉴,推广应用。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是针对一般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和探讨,而是针对医药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探讨。特别是具体到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各阶段,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发现了产业化的资金投放规律,构建并验证了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和行之有效的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并创新性表明医药成果产业化各阶段的资金需求量及其配比关系。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医药资源整合、医药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医药产业整体竞争力,保障医药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体来说,从医药产业的具体环境阐明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条件并建构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配置模式,突出医药产业的特性;以人力资源、实物资源、财务资源为基点探索医药成果产业化的资源配置,最大化考量各类资源的关联性;首次披露了医药成果产业化各阶段的资金需求比例关系,丰富了医药产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研究。

结束语

在当前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积极推动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对促进我国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立足于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的各阶段,以资源配置和资金需求与分配为研究方向,阐明了医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配置体系及其各阶段的资金投放规律,为成果转化的成功实现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方法,对我国医药企业的稳步、良性运行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有利于整体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更有利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参考文献:

[1]敬培胜,赵先柱,黄国琼,等.层次分析法在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08,37(24):2859-2862.

[2]湖北省科技厅2007年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与管理问题研究”课题组.发达国家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和管理[J].江汉论坛,2009,(10):140-143.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2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项目“协同创新的理论、机制与政策研究”(12JZD042)、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产学研合作对高校学术团队核心能力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11YJa630075)、华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项目(200920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针对协同创新视域下的评价问题,围绕着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展开探讨,着重对包括主体的差异性、评价唯一性、过度评价、创新环境等进行分析,提出协同创新的评价应有突出“柔性理念”的顶层设计,同时要建立协同创新的全面评价机制,建立分类评价的评价体系,突出以贡献为主导的利益分配机制及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关键词:协同创新;评价;利益;知识产权

一、问题的提出

“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针对当前高校创新资源要素分散孤立、学科单一重复、政产学研脱节、科研效率低下等问题实施的协同创新计划。以往产学研联盟、联合攻关等合作研究实践中往往难以实现有效合作,存在以下问题:主体间存在着整体目标与合作目标的差异,整体与部门以及部门间存在诸多矛盾;主体间的长效合作机制没有形成,合作联盟缺乏有效的投入、研发合作和知识转移机制,未能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制与制度对创新资源的割裂、创新资源要素难以流动,创新资源短缺与闲置并存;产业技术创新不足、创新科研组织规模小且力量分散、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缺乏有效集成等等。而深层次的原因是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协调问题,根本原因是评价问题所致。

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建立以原始创新质量、贡献度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和核心,把分散力量凝聚成集群能力解决重大问题。只有公平合理地分配各创新主体间的实际利益才能调动起各主体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实现富有成效的协同创新,而利益分配的前提是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对不同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地位和贡献进行合理评价,才能为协同创新实现利益合理分配提供机制保障。评价能起到评估作用、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推动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成果收益的合理分配,引导不同主体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二、有关协同创新的评价研究现状

当前学术界对于协同创新的评价问题主要针对产学研、知识创新联盟等领域,研究较多集中在使用模糊综合评价、Dea、aHp、Bp神经网络、动力学理论等分析方法构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产学研的绩效、质量及风险等进行评价,如孟宪文、楼高翔、王玉梅等学者的研究,偏重于分析方法在协同创新中的情景接入,其本质上是通过项目、成果试图实现对主体的定量评价,而围绕合作研究中各主体间的评价较为少见。以往研究中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是指标体系着重评价合作的成果和效果,不区分主体间的贡献大小,因而模糊了不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把创新主体局限于团队、高校与企业、知识创新联盟或产学研联盟等主体,而现时协同创新中主体类型已扩大到政产学研及国际社会等领域,提倡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三是侧重于事后评价,基于合作结果的事实内容及数据分类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忽略了整体中不同主体间的主观能动评价,而当中最为重要的是主体间的利益问题,但由于利益问题复杂涉及面广,主观性强难于测量而被忽略。

三、当前制约协同创新的主要评价问题

当前制约协同创新的主要是评价问题,如创新主体评价体系不合理与过度评价并存;过度强调唯一性,以及对数量的追求,导致学术优先权竞争异化。过度评价加剧部门、组织及个人的学术竞争及利益冲突,导致竞争多于合作;创新氛围不足包括科研诚信与学风等学术环境基础薄弱。学术交流合作中新思想、新知识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学术共同体自律性不足。

首先,评价“一刀切”的行政管理简单化现象,很难适应合作主体间的复杂性,这种没有尊重主体性的行为令合作多方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导致合作积极性不高。事实上,在实施协同创新中主体性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由于不同主体间存在着资源和要素优势差异、目标差异、内部以及与外部的体制机制差异、文化地域差异等,涉及到不同主体间在基础优势、创新需求、评价、收益及知识产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或偏好,在主体间跨地区、跨文化、跨体制合作时更显突出。当前评价研究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系统性的解答,特别是如何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或企业与不同职能目标导向下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资源和要素的耦合,现有研究更是存在理论的盲点。

其次,评价过分强调唯一性,导致评价唯一性与合作中的多元性存在矛盾。过分强调唯一性使创新主体为争夺学术优先权而分化,创新主体间的地位产生巨大差异。评价唯一性在于科研评价体制机制中对项目完成成果的主导方给予了过分重视,而对于合作方评价则不足或未给予应有尊重。评价唯一性产生地位主次认同问题,合作方在研究起始便作为协作单位固化于从属地位,纵使其在研究过程中与主导方做出同等甚至超过主导方的贡献,但其地位并未因此而扭转。因合作主体地位不同而导致的收益差异巨大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占据主导地位而带来比实际付出更高的收益,或者说是一种“溢价”效应,相比之下使合作方被认可的程度实际是降低了,获得的收益往往比实际贡献、实际付出显得少了。

再次,过度评价不但表现在多部门进行多头评价、多类评价、反复评价,而且更突出表现在评价的数量化、指标化和功利化。评价过分注重数量化、指标化、功利化,人为地设置各类刚性指标体系,使科研人员不得不围着评价体系转。学术研究因此被异化成迎合评价指标的行为,评价也被异化为对成果数量、期刊和出版社级别的评价,学术研究由本来对成果“质”的评价被异化成对“量”和“形”的评价,形式大于内涵意义。追逐量化指标的过度评价,使合作研究中各主体疲于应付“填表格”,主导方对被合作的合作需要在于各类指标的满足,而非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真正合作,使得科学研究合作流于表面,导致“合作”演变成一种“假象”,实际上是为满足申报项目或奖励等的指标需求。

另外,评价主要表现为事后评价、结果评价,而对合作过程中的情况评价是缺位或不到位的。具体体现在:一是评价制度设计根本未考虑或较少考虑合作过程中的情况,二是评价手段和方法及法律依据很难对未公开发表的学术思想、观点进行界定和评价。在合作研究中思想性的、观点性知识产权难以清晰界定,难以得到恰当的评价,科研诚信又不足以提供信任保障的情形下,合作方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意保护其创新思想和知识产权,更愿意把较具创新性的内容自行发表或独占保密。在合作双方、多方得不到法律有效保护的情况下,造成各方没有实质的思想碰撞,最终难以产出重大创新成果。

四、改进评价机制实现协同创新的思考

1.以“柔性评价”的理念对评价制度进行顶层设计[1]

评价问题中不管是量化评价、过度评价或者是评价唯一性、“一刀切”、优先权异化等问题无不体现了评价体制机制的“刚性”,而刚性评价人为割裂了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扭曲了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内在联系,已难以适应当前协同创新的时代需求。评价更需要有突出“柔性评价”理念的“顶层设计”。柔性“顶层设计”更注重系统性和导向性,需要充分考虑合作主体的主体性、复杂性和多元性,使评价体制机制与合作研究的客观情况更贴近,采取多元多方评价机制,努力实现成果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和成果收益的合理分配。通过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建立与协同创新相匹配的评价体制机制,克服产学研或者知识创新联盟等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推动高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实现协同创新。要实现协同创新,首先需要识别并尊重这种主体性,倾听利益诉求,存异求同,协调并引导为共同的创新目标而努力;形成有效体制机制,引导各方在职责与分工中突出各自的基础和优势,解决合作研究中的评价问题,对以往主观评价过低的合作方给予应有的肯定,优化成果知识产权分配方式以及成果转化、处置的权利设计,从而实现合作组织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只有确立适应合作研究的柔性“顶层设计”,才能使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分割状态向科技工作的上游、中游、下游联合、贯通方面转变,从而实现各主体的有效协同。

2.建立协同创新的全面评价机制

当前评价更多强调结果评价、事后评价,评价对象明确、操作方便,但对于合作研究中各主体间的合作广度、深度、过程则被忽略或轻视。事后评价难以掌控合作的进度,难以协调、处理各主体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不利于合作中的有效协同。同时,结果评价,只评价结果或目标的达成,但对于合作过程中的合作内容、思想碰撞、阶段成果、各主体利益关系等没有纳入考评,难以保证评价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引入过程评价可解决以上两方面问题,过程评价区别于事后评价、结果评价,突出合作研究过程的协同以及协同中各类研究活动的评价,评价更全面,甚至是“试错”经历也可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中给予客观评价。采取兼顾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体系可对合作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对合作成效进行监控,把合作研究中各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按照规划目标分解落实,全力参与到合作中去。过程评价考察不同主体间的利益相关关系,区别合作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包括核心利益相关者、紧密利益相关者和边缘利益相关者),区分知识创新联盟、成果转化联盟,进行分类有重点管理,及时分析利益诉求和协调利益冲突(详见图1)。知识创新联盟进行校校合作、校所合作、国际合作,建立起知识分享、资源共享等机制;成果转移联盟进行校企、校地合作,联手推动产业升级、共建“智库”平台等合作。

3.建立针对不同类型协同创新的分类评价体系

当前评价主要由行政部门主导,有其公平性和管理便捷性,但却难以有效反映不同类型合作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建立不同评价主体主导的分类评价体系显得特别重要,由不同主体主导评价的理念有利于引导知识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发展。例如,区别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及文化传承创新四种类型进行分类评价。科学前沿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尖端研究,以著作、论文等为主要表达形式,以世界一流为目标突出知识原创性,适合于由学术共同体主导的评价。由国内、国际顶尖同行评议专家评价,避免外行评内行或以行政主导评审等现象,保证评价的公信力。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核心共性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以技术专利、专有技术等为主要形式,突出技术服务、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等产业化,突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这类研究适合于由企业、行业等创新主体进行主导评价。一项技术成果和咨询成果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产生了多少效益,需要由受益主体说了算。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以引领区域的宏观决策和技术革新的整体绩效,突出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适合于区域所在地的政府和企业组成评价主导方进行评价。文化传承创新类协同创新中心,侧重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具有学术性和公益性的特征,由学术共同体和第三方评价较为妥当(详见表1)。

4.完善以贡献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清晰界定并合理评估合作各方在成果产出中的贡献,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是协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通过从源头上界定各方贡献,既保障了评价科学合理,也保障了成果中知识产权的结构、比例。评价不但是对成果这一协同创新中凝聚集体智慧结晶的评价,更是对完成成果各方的评价,透过成果对各创新主体进行更中肯、更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须在成果重要位置规范标注完成各方及其完成内容,尽可能界定清楚各方在成果中的贡献。利益是合作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旦厘清了成果中知识产权问题就破解了评价中的复杂关系,也就为成果收益分配奠定基础,而评价主体也就有了评价依据。通过清晰界定各方在研究中贡献的比例结构,改革现行评价体制的理念和导向,对各创新主体做出更公允的评价,特别肯定合作方在研究中贡献的结构比例,对合作方在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重视。完善“多劳多得”利益分配机制,有了双方或多方共赢的基础,就能把各方组织协调起来,真正实现协同,而创新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成功合作的结果。当前协同创新主体涉及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地方政府及国外社会等,在利益分配中更需要结合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探索形式多样又科学合理的以贡献为主导的评价体系。只有完善按劳分配的利益机制,为评价树立科学合理的导向,才能促进创新组织从个体、封闭方式走向协同、开放,从分割状态走向融合、贯通。

5.加强诚信学风建设,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

建设科研诚信体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信任是协同创新的基础,高校只有不断提高科研诚信度,形成良好学风,才能让研究各方愿意把创新思想拿出来分享,通过思想碰撞产出更具深度的研究成果。学术共同体通过构建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体系,营造出健康积极的创新氛围,才能为协同创新保驾护航。协同创新涉及到不同主体,而不同主体间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又是其中的核心问题。袁贵仁部长在《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协同创新中心运作时,强调要把知识产权的管理作为一项崭新的课题来抓好。[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建设科研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但需要对成果本身或者专利拥有人的保护,还需要适应当前协同创新的新形势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建设,使成果完成各方均能分享到成果收益,落实各方按劳分配,在收益与付出相协调的基础上推动各方后续进一步合作。同时,知识产权的管理需区别不同主体偏好,如企业往往期望保密以独占研发成果,以获取更长时间的垄断利润,而高校研究人员则需要去发表最新成果。在认识评价复杂性和导向性的情况下,通过落实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和培育健康清正的良好学风,方能不断扩大多主体合作的地域和领域,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3

【关键词】创新绩效制造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

如何提高研发人员工作绩效一直是管理学、心理学及组织行为学研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国内外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制造业研发人员工作绩效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实践的指导作用有限。而目前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研究大多基于企业日常管理的目的,通过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行为、工作业绩等指标定期评价,以完善研发人员的常规考核,忽略了“通过绩效管理来引导、激励和促进研发人员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

因此,本文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针对制造业研发活动的特殊性,围绕提高研发人员创新绩效这一关键目标,试图建立基于创新绩效的研发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制定政策、管理研发人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创新绩效

关于创新绩效(innovationperformance)的界定,国内外尚未有权威标准,一般是指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效率和效果的评价。

国内学者高建首次对技术创新绩效概念进行了定义,指出技术创新绩效指技术创新过程的效率、产出的结果及其对商业成功的贡献。他将技术创新绩效的概念理解为两个部分:产出绩效和过程绩效。前者包括技术创新产出及其效率;后者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的运作管理影响产出绩效,从而间接影响商业绩效。

本文沿用高建对于创新绩效的定义,认为研发人员的创新绩效同样包含两部分:研发过程绩效和研发产出绩效。其中,研发过程绩效是指研发人员创新工作过程中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正面作用的方面,如创新能力、创新互动等;研发产出绩效包括产出的效率及产出的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经济利益。

二制造企业研发活动概述

据国家行业标准,制造业是指经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产品的行业。从生产过程的角度划分,制造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征如下:有形的原材料投入(如物料、能源等);有形的产出;产品可以批量化生产且边际成本相对较大;容易被模仿。

所谓研发,即研究与开发。理论上将研发活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三种。目前,制造企业主要从事后两者。也有少部分企业进行基础性研究。比如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企业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需要创造一些具有特定功效的化合物,以使其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实际上,制造企业要不断壮大,基础性研究会越来越重要,这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不妨可以这样理解制造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研究和部分基础性研究,开发则是将研究的成果应用形成新产品、新工艺。制造业研发活动主要有三个特征,具体如下。

第一,研发成果的输出形式具有特殊性。制造业的研发成果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三个不同层面,相对应的会有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三种不同类型的输出。

第二,研发成果具有商业价值,能用于商业化生产。制造业的研发活动是企业的自主行为,完全服务于企业自身批量化生产、扩大市场占有率、创造利润这一终极目标。

第三,研发工作所需知识面广。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对产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制造业研发人员除本行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对上游原材料有全方位的深刻的了解。

三基于创新绩效的制造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1.基于创新绩效的研发人员绩效管理重点

第一,致力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科研文化,优化组织内环境。优秀的文化是企业的Dna,优秀的科研文化则是研发部门的灵魂,它们共同构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研发人员绩效管理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去形成一种积极的创新文化、创新氛围,优化组织内环境,从而促进研发人员提升创新绩效。

第二,着眼于提高研发人员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技术创新绩效包括产出绩效和过程绩效两方面,除了研发活动所追求的新技术、新产品等直观的产出效果外,还包括研发人员在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团队建设等过程性贡献。因此,基于创新绩效的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应重点关注研发产出效果及研发过程价值的管理。

第三,着眼于提高主管的管理水平。基于创新绩效的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对企业研发部门主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主管把属下的绩效发展当作自己的一项基本职责。从创新绩效管理的角度讲,为提高管理水平,主管应在研发人员岗位管理、目标管理、绩效沟通、绩效辅导等方面加以强化:

第四,着眼于建立主管与员工之间的合作交流关系。在基于创新绩效的绩效管理框架下,研发部门主管已不再仅仅是权威,他们更需要赢得部属的信任,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带领部属获得持续的成功,与部属一起共同携手创造更加卓越的业绩。

第五,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单纯的经济激励是不科学的。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对研发人员有效的激励措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薪酬激励、组织激励、职业发展激励、利益共享激励和组合激励等。密歇根大学约翰·特鲁普曼博士称其为“全面薪酬”战略。只有将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全面薪酬”激励相结合,才能使绩效管理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2.基于创新绩效的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第一,结果导向与行为导向相结合原则。在设计指标体系时,应以结果指标为主,有针对性地结合行为指标、能力指标;突出对任务绩效的考核,但同样也要重视行为导向的必要性。

第二,过程评估与产出评估相结合原则。企业不能仅对产出进行评估,而应对整个研发过程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加以评估,全面反映研发工作的实际价值。

第三,科学系统原则。这里的系统性是服务于提高创新绩效的有的放矢的系统性,要注重对影响研发人员创新绩效的各个关键因素的考虑。

第四,客观公平原则。在设计评估体系时应考虑尽量减少主观性评价所带来的影响。此外,不管评价结果如何,都应让每位员工清楚地知晓其中的缘由,以增强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第五,针对性原则。在设计研发人员绩效评估体系时,应充分考虑研发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及个性特征,准确把握其关键绩效指标。

3.基于创新绩效的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具体内容

在学习了大量参考文献后,笔者结合创新绩效理论、主流的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现实中制造企业的评价实践,针对制造业研发活动的特殊性,从研发过程绩效和产出绩效两个角度出发,建立了以研发项目为考核周期,以创新能力、创新行为、创新过程、创新成果为一级指标的研发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创新能力、创新行为、创新过程是研发过程绩效的体现,创新成果是研发产出绩效的体现。(如图1所示)。

第一,创新能力指标。创新能力反映了制造业研发人员完成各种研发任务的可能性。本文将创新能力界定为:研发人员在研发项目周期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静态能力不在本体系的考核范围内,因为它们通常已体现在研发人员的基本工资、岗位级别中。

创新能力中的项目意义体现了研发人员的创新敏感性;学习能力是指研发人员在项目进行中及时补充新知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是指研发人员在遇到技术困难时,灵活运用现有的知识、资源、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先进工具的运用能力是指研发人员在创新过程中能积极思索,将行业内外先进的方法、理念等转化到自身创新实践中,提升研发活动质量和效率的能力。

第二,创新行为指标。创新行为反映了制造业研发人员为完成研发任务所表现的积极性。其中,工作态度主要考核研发人员基本的工作积极性、纪律性、责任感等;学习行为是指项目团队内外部各种技术交流或技术讨论活动的参与度;组织沟通是指能否及时地与负责人或项目团队内的同事进行沟通,以把握研发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阶段性目标达成率则是指能否按照项目用计划,及时完成任务。

第三,创新过程指标。创新过程反映的是研发人员在项目周期内对于创新环境的过程性贡献。其中,知识共享是指将自己的经验或创新发现以成果的方式供内部交流、学习。比如将项目周期内的创新成果、技术发明等以论文的形式供内部学习或者将自身的经验或某一创新性突破以讲座、培训等形式传授给大家等;新人指导是指在项目团队中对新人的指导,以帮助他更好地融入团体、开展工作;技术支持是指同事在研发遇到技术困难时,能否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团队建设是指积极组织参加团队活动、与项目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协作性等有助于形成良好团队氛围和促进成员间更好地工作的行为。

第四,创新成果指标。创新成果,顾名思义是项目周期结束时创新产出的体现。根据前文对制造业研发活动特征的阐述,本文将制造业研发成果分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三类,并且分别从研发项目完成的时效性(研发周期或改进周期)、研发成本控制(项目费用控制率)及产出带来的效益三个角度进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三者不同的效益评价。这是区别于其他行业研发活动绩效评估的重要方面。

新技术研发类包含技术先进性和新技术潜在商业价值。前者是指新技术的含金量,或者说在专业领域的技术领先度,是研发成果创新性的体现;后者是指新技术在未来可达到的预期的商业价值,是制造业研发成果商业化的必然要求。

新工艺创新类包含工艺适宜性和新工艺产生的效益。前者是指新工艺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范围的广泛程度;后者是指新工艺对企业批量化生产效率的提高率,或者成本的控制程度。

新产品研发类包含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新产品销售利润。前者是指新产品在市场上的领先程度,后者是指新产品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本文在充分了解了制造业研发活动的特殊性后,结合创新绩效理论,建立了基于创新绩效的制造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拓展和补充了现有研究中制造业行业背景下的研发人员绩效管理机制,并且从创新绩效的角度对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进行了诠释和突破,试图关注研发人员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从提升研发人员个人创新绩效的角度,帮助实现企业的整体绩效。不足之处在于指标的选取是否完全合理、指标能在多大程度上量化及各指标的权重,这些还有待在实践和统计中不断检验并修正。

参考文献

[1]高建、汪建飞、魏平.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和新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4(25)

[2]赵心颖.w企业软件研发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设计[D].兰州大学,2011

[3]万利龙.FoRStaR公司研发系统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创新主体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之一,但与企业以及独立的研究机构相比,其科技创新主体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其内在结构是由“教学组织(院系)——科研组织(所、中心、研究室、实验室…)——教师”三者构成,而且只有在教学组织的基础上,科研组织才能有效组建,而各研究者往往隶属于某一专业,其组织基石是以学科方向为纽带而构成,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的组织架构则是以项目为核心构成。高等院校往往特别强调“学科方向”,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而企业与独立研究机构则要突出“项目方向”。基于高等院校组织结构与其职能上的独特性,要将我国传统上以教学为主的高等院校塑造成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机构,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1调整与凝练目标,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体的特色与优势

科技创新包括原创性创新、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和集成创新三个层次。高等院校应将自身创新目标重点放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而非技术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从高等院校之所以要将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在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上,是因为这两个层次的创新既能有效规避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主体的弱点,又能充分将其特点和优势发挥出来。首先,高等院校拥有极为丰富的,具有明显异质性的人才资源,极为有利于理论和技术的原创性创新。其次,高等院校的学术氛围宽松,学术空气浓厚,文化氛围比较自由,谋取短期利益的市场压力相对较小,这使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能较好地从事具有长远价值的原创性创新。再次,高等院校文献资源极为齐全而丰富,这为原创性科技创新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最后,高等院校是科研力量比较集中的机构,由于学科门类齐全,易于形成学科交叉,创造出新的知识及知识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集成创新优势。

而消化吸收之后的再创新则往往是企业内部研究机构的专长,由于企业不断进行的技术引进,使其内部研究机构有较多机会接触到新技术、新设备,给消化吸收之后形成再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由于核心技术往往无法进行引进,所以这种创新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就是往往缺乏原创性创新,是一种持续的小修小改,是在别人划定的藩篱内的创新,而集成创新由于企业缺乏足够异质性研究人才往往难以有效展开。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在科技创新目标定位上与企业优势互补,各展其长。

2着眼基础,不断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

任何创新活动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合理的制度安排是培育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能够使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创新的价值得到尽可能的体现、尊重和激励,从而使原创性科技创新的供给不断增加,使其可以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应该针对原创性科技创性和集成创新的特点,构建并不断完善有利于此类创新的制度环境,其核心是需要完善学术评价机制与构建合理的激励体制。

高校的科技创新主体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研,高校在建立科技创新主体的评价机制时既要区别对待这两种任务又要力争将其有机融合,使二者能互为促进,要尽力避免使二者出现相互割裂的倾向。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应该从教与学这两个方面入手,既看教师的授课方法是否得当、内容是否有新意、手段是否多样化等;又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该课程的核心知识、是否得到了课本以外的但与本课程有关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高涨等。针对科研的评价机制,高校应当将学术评价制度的改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引导科研人员将学术研究的重心放在科技创新成果的质量与效益之上,切实转变目前学术评价方面唯数量是从,忽视质量与效益的浮噪气氛。

制度构建要充分关注人的心理需求,使制度真正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人的行为动机的起源可以把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对活动本身感兴趣,活动能使人们获得满足,活动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与报酬,无需外力的推动;外在动机是指不是由对活动本身产生兴趣而产生动力,而是由活动以外的刺激对人们诱发出来的推动力。从这两种动机的定义可以看出,激励的切入点主要是激发行为主体的内外部动机,尤其是内部动机,以达到组织的要求。高等院校科研主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二是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不同类别的科研主体其科研动机是不同的,因此激励模式也应该不同。社会科学类的科研主体进行科研,一方面是兴趣使然,另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和获得声誉的愿望。自然科学类的科研主体的科研动机,除了内部动机即自身的兴趣外,则是获得声誉、利益和发展空间的愿望。高等院校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激励模式,有针对性地对科研主体的科研活动进行激励。要相信大部分教师的科研自觉性和高级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及自我实现动机的功能,对一部分高层次研究人员的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应逐渐倾向于以定性为主的考核指标,并试行年薪制,改变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成果数量,单一按科研成果数量分配资源的考核政策。

3凝聚高素质人才,优化学术组织建设

确定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构建和谐的研究梯队以及培养能够激发灵感的学术气氛,是科研创新的三大要素。高校的科研主体除了以教师个体为表现形式外,一般是以学术组织的形式存在,如课题组、研究室、项目组、研究所、实验室等等。高校的学术组织应该为科研主体营造有利于科研创新的团队组织因素,构建和谐的研究团队。优化学术组织,应关注以下要素:①充分的自由度。指学术组织的科研个体有足够的权利决定自己做什么和如何做,以及科研个体能控制自己工作主观感觉,不能因外在压力扭曲其研究行为。②富有挑战性。指学术组织的科研目标应该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同时又有一定艰难性。③充足的资源。这里的资源主要是指科研主体为了科研创新所需要的人力资助以及信息等资源。④优秀的领导风格。学术组织的领导能够平等地与成员进行学术交流,能根据科研个体的具体情况为组织成员设置适当的工作目标,并积极地支持科研个体的工作,重视科研人员的贡献并能够成为充满智慧和热情的工作榜样。⑤发扬合作风格。协调的团队合作是组织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学术组织也是如此,要鼓励组织内的科研人员彼此信任,互帮互助,互相竞争,杜绝反对分歧的现象,形成知识和技能的互补,以增强学术组织的凝聚力。⑥合理的奖励认可方式。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不能论资排辈,不能存在对工作的完全否定或威胁性的评价体系。⑦构建具有宽容和支持奇思妙想与异想天开的组织氛围和机制。

4注重创新质量与效益,切实扭转“唯论文是从”的导向

高校对科技创新主体的培育,目的是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排除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合理等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让科技创新主体在良好的科研环境下进行科研活动,并能拿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然而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高校虽然出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但拿到市场上时,发现许多都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成果仅仅满足了科研主体评职称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人力、财力、时间上的极大浪费。综观其原因,大多是由于高校的科研人员固守科研模式,认为搞科研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写论文、评职称,不注重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缺乏市场意识,仅仅“唯论文是从”,因此高等院校在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时应该高度注重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益。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变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认为搞科技创新的成果是其写论文、搞鉴定、评奖金的依据,应该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质量、市场意识,尽快扭转过去在高校形成的科研与市场经济两张皮的现象,高度关注市场需求,避免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的产生。另一方面,高等院校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立项机制。作为科技成果产出方的高校,要想产生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从而顺利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就必须把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放在首位,改变过去科研体制下高校只注重科研立项数量,忽视其研究成果效益的状况,做到科研选题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使科技成果自立项研究、中试、直到产业化都同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紧密结合,从而提高科技成果的效益,在制度层面上防止科研人员出现研究的方向性偏差。

5衔接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促进成果转化

与企业不同的是,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主体由于距离市场较远,其成果的产业化远比企业困难。而科技创新的真正价值在于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

当科技创新成果具备市场价值时,高等院校应该为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一方面,应积极创办大学科技园,高校创办科技园的优势是:①解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中试基地问题,使科技成果顺利找到转化平台。②大学科技园作为技术开发平台、创业孵化平台,为大学的科技人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大大激发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直至成果转化的积极性。③扩大学校的科技规模,开辟科技成果的转化经费筹措渠道,从而进一步激活高校的科技资源,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作为高校,具有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而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面临着产品更新换代、技术改造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找准产、学、研结合的需求点,逐步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采取:①由企业、大公司、集团为高校提供资金,资助研究,高校的科技成果无偿供其使用。②由企业、集团根据自身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提出来,与高校联合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③高校的科研人员带科研成果、技术进入企业、集团。除以上两个措施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获得政府支持,增加政府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吸引风险投资,解决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2赵菊扬,戴志敏.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

3侯自新.抓原始性创新开好高校科技创新的活源头[J].中国高等教育,2005(10)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5

关键词: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科研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76-02

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主要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1]。2003年教育部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明确提出要把研究生教育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来。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中央领导人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都强调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中共十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输送者,是国家整体创新水平提高的关键[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数量迅速增长。2003年研究生开始扩招,全国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从26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58万人[3],招收人数翻了一番多。然而,随着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却没能得到相应提升。一些研究表明[4,9],我国目前培养的研究生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思维不足、创新实践能力较弱。如何调动研究生的创新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难点,也一直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的热点[5]。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改革招生制度[5,10,1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1,9,13]、完善管理举措[2,12]、建设好学科环境和文化环境、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改进培养硬件条件[5,6]等方面。

此外,唐昆雄的研究表明[1]:要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可从以下四个维度着手:一是营造开放式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二是形成多维式课程教学体系,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三是着力强化导师责任,加强研究生的学术创新;四是构筑创新基地与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李祖超的研究发现[2],导师的科研指导、科研团队氛围会间接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王兰珍等[6]对5年来立项资助研究生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就业去向、结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设置与实施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激励研究生做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潜力,锻炼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对科学问题的提炼能力以及针对具体科学问题的解决能力。李孝红等研究指出[9],全面推行以科研为主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学校科技发展的总体框架,强化学位论文中间环节的监督和严格答辩程序,同时为研究生搭建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科研创新氛围,可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汤启萍等[11]以22所“985工程”高校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综合分析为视域,从我国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招生录取模式、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权重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以及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杨洪梅等[13]研究表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不仅应从教学上考虑,更应从全局出发,将各方参与者(学生、导师、学校、社会)纳入系统,形成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系。

二、科研实践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科研实践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强调科研与创新的统一性。洪堡倡导大学科研与教学的统一,大学教师和学生将科研作为一项重要的使命[8]。亚内尔指出[2],大学及其教师授权学生作相应的科学项目能够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李孝红等[9]研究指出,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就是研究生参加科研实践锻炼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这有益于提高工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唐昆雄的研究指出[1],应当通过大力加强科研训练环节,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所承担的科研项目,或自主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科研创新活动与社会实地调研,以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在研究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大部分学者都得出了科研实践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结论,但有关科研实践中研究生主动性能及科研实践如何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却很少。

三、研究与实践思路

首先需对国内外研究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结合高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探求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主动性的主要因素;然后,结合研究生科研动机,基于实际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和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经历,分析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对其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生在科研项目中创新能力的体现程度(创新性成果的凝练)给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程度,获得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律和如何协调处理好研究生培养和完成科研任务两者之间关系的措施。本研究工作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图1):

四、结论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分析可见,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这其中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直接影响和推动作用的科研实践是如何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入研究尚显欠缺。

参考文献:

[1]唐昆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3-127.

[2]李祖超,张丽.科研实践培养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11):60-67.

[3]赵红,张文博,王宁飞.北京理工大学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学园,2013,(4):21-22.

[4]徐亚清,王怡然.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述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2):98-101.

[5]吴巨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2-5.

[6]王兰珍,赛江涛,张志强.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与学术创新能力培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53-57.

[7]刘献君.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7.

[8]伯顿・R・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8.

[9]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76-79.

[10]薛文飞,刘国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4(12):87-91.

[11]汤启萍,段吉安,张昊.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3):41-46.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6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重大成果产出;科研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

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从农业科技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十二五”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在促进重大成果产出方面进行的管理实践

自1985年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已走过30多个春秋,特别是党的十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在学术界,有的学者将科技体制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有的划分为四个阶段。笔者认为,截至目前,对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影响比较大的是1998年前后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其实施背景是1995年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此次改革期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科研机构转制,借此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并开始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由此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大项目、优秀人才等重要科技资源向部级科研和教学单位集中;二是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全部或部分面临转制的要求和压力。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顺势而为、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其近20年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十五”,克服困难,深化改革,主动将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剥离开来;第二个阶段是“十一五”,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加强科研条件和基地园区建设;第三个阶段是从“十二五”起,一心一意,谋求发展,把产出重大成果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管理创新,以“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目标,加强学科、团队和平台“三大”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能力。具体来看,2011年,把加快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要求深入实施成果规划、加强成果指标考核、加强成果协调集成和全程跟踪服务;同年,编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二五”要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

2012年,强调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针对性工作;8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提出要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不断产出、快速转化和广泛应用。2013年,提出要以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和产生重要社会影响为目标,努力开创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局面;10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把推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强调必须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准确把握科研方向和科研重点,加快促进重大成果产出。2014年,提出要以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与应用一体化发展;9月底召开的全院领导干部学习会再次把“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作为会议主题,要求进一步增强对重大成果产出重要性的认识,把握重大成果形成规律,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落实责任分解和考核激励机制,会后,相关文件和工作方案相继出台。2015年,提出要以重大成果产出为核心,深入推进全院学科体系建设,提升科研组织能力。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二五”科研产出特别是成果要素产出实现高速增长。全院601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607篇,分别比“十一五”增长35%和386%;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35项;获发明专利1108项,比“十一五”翻了两番多;农业知识产权创造指数在全国教学科研单位排名第五,在全国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排名第一。通过省级以上品种审(鉴)定359项,比“十一五”增长21%;获部省级以上成果奖励121项,其中,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获得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

2科学认识与正确理解农业科技重大成果

2.1科技成果

有学者对“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并进行了重新界定:为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辩证思维、实验研究、调研考察、开发实践,取得新的成就并通过技术鉴定或得到社会认可,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智力劳动结果。科技成果应该具备科学性、新颖性、先进性、创造性,对社会或经济产生深远重大影响。关于科技成果的分类,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中,将被鉴定的科技成果范围拓宽为科学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以及软科学研究成果,此种划分已被沿用至今,并作为科技成果性质的分类标准。

2.2重大成果

目前,能查阅到的最为全面的是中国科学院关于重大成果的界定。中国科学院在“创新2020”方案中明确,重大成果一定是体现中国科学院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成果,包括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主要是指解决了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提出新的理论主张,发现新现象并提出新的理论解释,研究新方法,或发明新的仪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变革性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重点是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或建设和高效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在引进和培养具有国际国内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在促进科教融合等体制机制方面有重大创新。

2.3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

根据单位职能定位,结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探索与实践,省级农业科研单位重大科技成果应主要包括:解决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问题,主要是围绕所在区域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或难题、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创新,形成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解决方案或可复制、可推广的集成化技术模式或商业模式,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突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主要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创制新产品、新装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核心技术、产品或装备等;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主要是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产生较好的社会影响;为政府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决策建议,围绕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综合改革、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等重大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建议;在培养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军人才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效。

3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重要意义

3.1不断提高创新质量与效益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农业方面,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必须大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解决农业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日益受到关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R&D规模继续保持在全球第二位的水平,经费总量为13015.6亿元;投入强度继续呈现逐年加大趋势,达到了2.05%,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我国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有研究表明,我国创新投入、创新潜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差距在逐步减小,但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差距依然很大。

3.2有效履行单位职责与使命的必然要求

重大成果是科研单位在专业领域内的科研实力、在同行伙伴中的竞争水平和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贡献的重要体现,是科研单位、科技人员获得社会认可、体现竞争力、彰显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志。农业部2015年8月出台的《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中,提出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力量布局,省级农业科研院校着重围绕区域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开展区域性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有优势和特色的应用基础与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技术集成与转移。农业科研单位要想履行好职责和使命,有效解决农业发展问题,服务农村发展需要,满足农民发展需求,就必须有重大科技成果作为支撑和保障。

3.3持续提升发展能力与内涵的内在要求

“十三五”,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给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央级科研机构创新重心继续下移,在强化基础研究的同时,科技资源逐步向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延伸部署;涉农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部分企业在作物育种、疫病防控等相关领域,已具备一定话语权。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步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加速向农业领域渗透,不断催生农业产业新模式、新业态。面对新的发展竞争态势,必须转变思路,创新手段,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在基础前沿领域开辟新的方向,在公益科研领域打造新的特色,在产业技术领域形成新的优势,产出一批重大成果,持续提升发展能力和内涵。

4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创新科研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4.1坚持引领支撑服务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坚持服务产业发展的科研导向,在生产实际中寻找科研问题,在农民需求中寻找技术瓶颈,在调研交流中明确重点方向,将科研兴趣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防止为论文科研、为职称科研、为获奖科研。紧紧围绕问题、瓶颈和方向加强顶层设计,确定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明确任务分工、创新方式方法,所有研究团队围绕项目总体目标,处理好原有研究工作与项目研究工作的关系,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展开的关系,处理好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的关系。加快重大成果要素建设,提升研究工作的系统性,注重上中下游研究有效衔接、形成体系;提高核心技术的创新性,重点从原理、机理、机制角度加强研究;增强要素组成的完整性,既有技术创新,又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4.2强化统筹协同、联合研发攻关的组织方式

一方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为重大成果产出提供组织保障。整合归并相同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加快形成有利于重大成果产出的科研大团队,明确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加快推进学科梳理,主动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科技需求,围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按照“强化优势、打造特色,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求,梳理评价、论证分析,遴选重点建设学科。另一方面,推进科技资源整合,为重大成果产出集聚强大动力。引导优势科技资源向重大成果产出集聚,整合各种力量和资源,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行业贡献大、社会影响广的成果;加强重大成果产出的各个环节要素组装,按照重大成果形成规律,将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成果示范推广等各个环节要素组装,加速重大成果产出。

4.3建立科学、合理、鲜明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责任分解机制,明确单位领导、内设研究机构、创新团队和管理服务支撑保障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业绩评价机制,完善科研业绩考核办法,加大对科研质量、科研过程、科研积累的考核力度;建立健全远近兼顾的分类考核机制,针对近期有望取得突破的科技成果,要制订细化、明确、可考核的工作方案,针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需要经过长期培育才能形成的科技成果,要按照成果形成规律和要素组成,加强引导,推动科研成果的不断沉淀和积累,积小成果为大成果;建立健全奖惩分明的激励惩戒机制,对在重大成果产出方面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项目、人才、条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对落实不力、推卸责任、回避问题的要进行问责追究。

4.4培养求真、求新、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引导科技人员树立“积极向上、协同创新”的文化理念,强化科技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甘当配角意识,促进科技人员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加强科研作风和科研诚信建设,弘扬求真、求新、务实的科研观,教育引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尊重科研产出规律,研究重大成果产出工作方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务实精神、协作精神,激发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出大成果、出高水平成果,打造一支团结稳定、力量强大的科研大团队。

5参考文献

[1]彭华涛.科技体制改革演进过程中的科技创新规律——基于《人民日报》1985-2013年标题的文本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9):1313-1321

[2]寇宗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三十年[J].世界经济文汇,2008(1):77-92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办公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服务中心.一张图读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eB/oL].(2016-04-07)[2016-09-19]

[4]刘德刚,牛芳,唐五湘.“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及重新界定[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2):38-44

[5]贺德方.对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辨析与思考[J].中国软科学,2011(11):1-7

[6]白春礼.以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改革科技评价[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4):407-410

[7]农业部.农业部: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eB/oL].(2016-03-07)[2016-09-19].

[8]科技部.2014年我国R&D经费特征分析[eB/oL].(2016-03-18)[2016-09-19].

[9]王宏伟,李平.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发展[J].求是学刊,2015(5):49-56

[10]农业部.农业部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eB/oL].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7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人才;考核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7-0064-05

创新人才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重要区别在于“研究”二字,而“研究”工作需要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因此,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003年教育部推出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充分说明了人力资源管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尽管研究生培养单位与企业等社会组织不同,是培养人才而非使用人才,但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员潜能、激励创新方面,研究生培养却和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因此,合理吸纳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将其应用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创新人才的含义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指那些具备优良品质、突出才智、坚强意志,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熟悉创新原理,掌握创新方法,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

(二)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最终必然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明确指出,研究生经过系统学习和科研训练,在充分借鉴现有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其学位论文应该是“创新性成果”。可以看出,研究生教育强调的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研究生培养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个国家研究生培养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发展潜力的大小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

(三)我国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研究生招生体制限制了创新人才的选拔。在我国,以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考试为主体的招生体制并没有改变,由此产生的结果是选拔的人才只具有良好的应试技巧,而无法确保其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及开拓精神:无法确保其是否具有对知识的综合能力:无法确保其是否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

第二,研究生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创新人才的鼓励和培养。主要表现在:①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只是在某一学科领域里有较深的造诣,却难以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进行创新。②课程教学方式简单陈旧,有些还停留在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创造性实践较少,对学生的考核也主要关注课堂所学的内容。限制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③导师的指导难以满足要求。部分导师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指导学生,一些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导师也较为短缺,同时导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导师自身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④对研究生创新成果的激励不够。目前我国各高校专门针对研究生创新成果进行奖励的少,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甚至有时连研究经费以及科研条件也不能得到满足,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进行学术创新的进取精神。

第三,研究生学位取得的方式影响了创新人才的质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其研究价值和创新程度无疑应当是研究生能否顺利获得学位的最重要标准。而在我国,淘汰制度不完善导致拿不到学位的研究生寥寥无几,许多论文答辩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导致一些研究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过且过,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不足。

二、我国研究生考核评估的现状

(一)考核评估的定义及其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考核评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通常被称作“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估”,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员工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考核则是指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对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学术成果、创新能力等定期进行的阶段性考核和评价,包括最终学位论文的评价和通过机制。虽然高校研究生培养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并不相同,但研究生的考核评估与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同样都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指标对人员进行合理客观且尽可能量化的评估,因此合理地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方法对研究生的考核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其综合素质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有利于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对于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考核评估制度,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我国研究生在考核评估方面存在的不足

1考核的价值追求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考核方面都是片面地追求学生所在的某个单一学科成绩的好坏。但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很大,而创新型人才很大程度上需要多学科的结合和灵活运用。因此,考核价值追求的单一导致了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也使得人才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2考核的方式固化

大多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都把考核的重点放在最终的学位取得的环节上,如论文答辩、规定毕业时发表文章的级别与数量等。而对研究生的平时考核、中期考核较少。再加上我国现在的是传统的学年制模式,学生一般不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这实质上等于把所有的学生都同等对待,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3考核的指标不完善

在学位论文的评价方面,南于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指标和必要严格的淘汰机制,论文答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论文的创新性成果不足;在研究生的平时考核方面,学校也多是侧重于学分和成绩的考核,缺少对学生创新成果的量化评估和相应的奖励机制。

因此,要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活力必须首先从观念上转变,并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着手,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方式灵活、多维度的研究生考核评估机制。

三、国外研究生的考核评估制度及对我们的启示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都强调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各国的研究生培养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尤其是研究生的考核评估方面都贯穿着培养创新人才的理念。

(一)美国研究生考核评估制度的特点

美国研究生教育拥有严格的考核与淘汰制度,这有效地保证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美国高校实施学分制,只要获得足够的学分学生就可获得学位。对研究生的考核评估除了学位论文答辩这一关键环节外,美国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必须通过两个重要环节,分别是专业知识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这两个环节是对研究生的进一步筛选。有一定的淘汰率。以博士研究生为例,通过专业考试和开题报告淘汰的博士研究生比例有的高达20%左右。加上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论文或学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最后博士学位的授予率只有58%左右。这个数字远低于我国的博士学位授予率。

(二)英国研究生考核模式的特点

英国的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一种“宽进严出”的制度,即获得进入高校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是比较容易的,申请的学生只要具备本科学历并拥有学士学位,经大学有关部门审查,通常都会获得入学资格。当然,申请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资格相对来说要难一些。在学习成绩和学术成果的考核方面,英国大学采用的是一种极为严格而又比较公平和开放的评价方法,即一般情况下,每门课程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考试成绩,另一部分是作业或课程论文,两部分的权重一般各为50%,且作业必须要有参考文献。而在学位的取得方面,各大学都设有不同比率的淘汰率,因此最后能够毕业并拿到学位的研究生要大大少于入学人数。

(三)日本研究生考核模式的特点

在日本的大学里,研究生所在的研究室每周都有例行的研究会议,这无疑对及时地掌握和督促学生所做研究的进展情况,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这种研究会议和学生的必修课一样重要,被安排在学生的教学课程表中,全研究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进入研究室的本科生都必须参加。会上,研究生们要向研究室的每一位指导教师和其他学生提交自己的书面研究报告,并进行汇报,主要讲述自己上一周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设想。之后,研究室其他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提问,阐述相互之间的不同观点和看法。通过这种会议,导师掌握了学生的最新研究动态。系统解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指导:对于学生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扩大了彼此的研究视野。同时这也会对学生所做的研究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锻炼了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中国研究生的考核评估制度显得较为单一。中国研究生入学后的各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考核标准也都过于宽松,几乎没有淘汰率,同时,研究生导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考核也缺乏力度。这些显然都不利于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无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未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注重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外,还需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关绩效考核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和学术成果进行不拘一格地考核评估,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创新热情。

四、我国研究生考核评估制度的构建

(一)研究生考核评估的目标和原则

构建研究生的考核评估制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考核的目标及原则。构建研究生的考核评估制度是为了促进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体系。因此,研究生考核评估制度应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价值统一性,即保证考核方法的选择和具体指标的设计等都能客观反映考核的目标要求:方法科学性。即保证考核方法选择的适当性,注重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及考核标准的全面客观等:实施严格性,即保证考核过程能够严格地实行,并有效地起到对研究生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二)人力资源考核方法在研究生考核评估中的应用

1关键业绩指标(Kpi)考核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s,Kpi)是目前被企业广泛应用的经营绩效成果测量和战略管理的工具。它是将公司战略目标分解细化成为员工个人的绩效目标,使员工在实现个人绩效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公司总体的战略目标,达到两者和谐共赢的效果。那么,这一考核方法在研究生的考核评估中应该如何应用呢?高校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有效地培养创新性人才,因此考核指标的设计除课程成绩、思想品德外,应该重点设计与学生的学术和创新能力有关的指标,如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创新性,以及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创新性成果等。Kpi考核的另一个特点是十分注重考核的定量化,从而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客观。这就需要考核的设计者要尽量选择容易量化的考核指标,并保证这些容易量化的指标能够真正反映考核的目标要求。

2360度考评对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360度评估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学者edwards和ewen等在不断研究中发展而成的,它是一种多角度进行的比较全面的绩效考核方法。考核结果由被考核者的上级、同级、下级以及客户综合评价同时结合自我评价综合而成。

在这一考核方式中,对研究生的考核可以借鉴的就是在考核中加入研究生的导师、同学、同门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等。360度考核的内容主要以定性考核为主,带有很大主观性。不同主体在认识上的差异也容易造成考核结果的差距。因此在选择参与考核的主体时尽量将不相关的、不了解学生情况的人员排除在外,同时严格保证评估的匿名性,此外,对不同学生的评估结果也要给予一定的平衡调节系数,以保证评估结果在学生间横向比较的公平性。在研究生考核评估中采用360度考核方法能够从多个角度获得对研究生的评价,对于考察研究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督促作用。

(三)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考核评估体系构建

研究生的考核评估应当从上述国外研究生考核评价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方法中吸收借鉴有用的部分,根据研究生培养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形成一套以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完整、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

根据Kpi考核体系的要求,由于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出有创新性的人才,因此研究生考核的指标设计就应当将这一目标理念细化到研究生的各项成果的考察中。考核指标除道德素养、各项课程的成绩外,重点突出与学生的学术和创新能力有关的指标,如以论文的创新性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完成的学年论文、学位论文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研究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创新性成果如发明创造、专利成果等。指标评分可以采用五点式评分法或其他评分方法,以实现指标的量化。

根据360度考核体系的要求。对研究生的考核还要注意增加多维度的评价主体,如导师、同学、同门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具体的考察指标应当包括道德修养、学习态度,以及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等。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8

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于接受性学习而提出,长期以来以接受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已难以适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新《课程计划》提出研究性学习方式,以弥补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我们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首先要理解它的含义和本质。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感受并体验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由此而逐渐养成创造性的个性。它至少有六大特点:⑴创造性,⑵自主性,⑶开放性,⑷探究性,⑸实践性(6)过程性。今秋全面实施新《课程计划》明确了目标要求、课时安排、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给学生的创造性的个性的培养带来极大机遇。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至关重要,是成败的关键。它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指导的前提

任何一种教育,无不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教育的成败在于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要注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自主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已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主流。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指导,首先要求老师具备现代教育观念,并且需要亲身的感受和体会,才能准确把握研究性的教学,无论在课题的组织,开题时机的把握,学习模式的选择,学习成果的评价等都要受教育观念的影响。

二、课题的组织是指导的关键

所谓研究性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学科问题或综合性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性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它是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关键所在,无论在难度、内容、背景、时间等方面都要精心设计和创造,也是教师创造性的具体体现之一。从难度值看,易了不成研究,难了研究不成。在选择或编拟课题时,要适应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以及实际生活的经历和阅历;要考虑三个有利于:一、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二、是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三、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课题按来源分可分为指导性课题(来源课本)和自拟性课题;按参与人数分可分为公共课题、小组课题和个人课题;按创造的性质分可分为知识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如何编拟课题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般从两个方面去考,一是知识性课题方面;二是应用性课题方面。

(1)、知识性课题

知识性课题是我们和学生天天接触的,我们有计划、有组织、精心设计、创设创造情景,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2)、应用性课题

应用性课题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织的一个亮点,它取材广泛,视野开阔,来源于学生的亲自实践活动和周围他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和感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使学生体验和感受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寻找规律,分析规律,应用规律的过程。

三、开题时机的把握是指导的艺术

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价值指标是首创性,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大都属于再创造的问题,要保持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的创造性,开题时机的把握则是至关重要的。要把握好时机教师要有全盘观念,全局思考,理解和把握高中阶段的本学科课程结构、内容安排、编写意图,打破年级、章节的限制,要实行开放性,不一定一经提出就要得到解决,也可以是半年、一年内解决,当然要适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例如,扬辉三角形的研究,就可以是高一学生完成,甚至可以是初中学生完成,特别是古代的数学问题,正是适合学生的水平,也许现在学生知识水平已远远超过古代数学家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还可能更加合理,显然有能力研究古代的数学问题,这是一些很好的知识再创造的课题。时机的把握、氛围的形成需要全局、综合考虑,正像艺术创作,所以称之为指导艺术。对时机的把握至少要考虑四个因素:1、新颖性。要使课题具有新颖性;2、求知欲。能激发学生对课题有强烈的研究欲望;3、兴趣性。能引起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使学生乐于研究,研究于乐;4、研究的氛围。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形成,学习任务的轻重都会影响研究的氛围。如果能在四个因素最佳组合的时机开题,就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个性,就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研究模式的选择是指导的载体

对于科学问题的研究,你采用何种方式研究是开放的,只要你取的成果就行,有时如何研究也是未知的,还需要创新与探索。而我们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属于学习的性质,只不过学习方式的改变,侧重点不同而已,所以学生必须学习几种最基本的研究模式。对研究的模式的教学也要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让学生亲自去实践、探索,教师进行宏观调控,因势利导,这样学生才能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研究能力;不然仍是以记忆、模仿学习为主,仍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还是走接受性学习的老路;不然就会变成挂研究性学习的牌子,走接受性学习的老路。我们的教师要通过不同的研究模式,以相应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所以称研究模式为指导的载体。至于选择何种研究模式,要根据课题的性质、特点,学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选择适当的研究模式,以提高研究性学习效率。例如:在《研究绝对值方程、不等式解法》时,不给任何限制,全开放,只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数学原理即可,如果又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就更好。以论文的形式反映你的研究成果,你认为能把研究的成果说清楚,又能让同学看得懂即可,同时向学生提供《中学生数学》中的学生论文的范文,不要怕学生写的不好,关键是让学生跨出这一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学成。在选择研究模式时,当然要考虑你的问题的侧重面。

五、研究成果的评价是指导的导向

人类从事任何活动无不受价值取向的影响,所以我们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研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是起着导向的作用,这是无可置疑。如何能客观地评价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我们的培养目的,这已在《新大纲》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但在某些杂志上看到的研究性学习的课例中,还是类似解题教学或开放题的教学,或是研究过程的某一片段,还是重成果、重拔尖,没有很好的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缺乏个性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与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有明显的不同,科学的研究成果重在成果的社会价值,而研究性学习的成果重在个人价值(即学生个人的教育价值)。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与接受性学习的教育价值也是有明显的区别,对于个性的培养是接受性学习所不可代替的,其他是侧重面不同而已,研究性学习的五大特点,创造性、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也就说明了研究性学习在这方面的优越性。从而也确定了它是重过程,轻结果,在过程中得到体会和感受创新精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至于以上考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教育价值评价

从教育价值来看,判断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看学生所受教育的程度和受教育的广度(体现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是接受性学习难以替代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只要你课题选好、开题导好、研究过程中指导好、学生能积极投入,对全体学生的创新教育意义是无可置疑的,差别只在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自主发展,这也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的教育特点。至于论文的发表,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是不能对全体学生的要求,这因为能发表学生论文的刊物也很有限,即使再好的论文也不能让全体学生发表,但可以组织编写班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论文集,以提高学生论文的写作能力,这也很好。对论文的发表,研究成果的应用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但不能作为对全体学生的评价标准。

(2)、研究方向评价

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目标,要求我们不要给学生有不必要的限制,要给出问题空间的开放性,研究过程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研究的评价只在于研究方向的评价,它包括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个环节都可以根据科学家研究规律进行评价,来实现方向性指导。美国著名的哲学家p•费耶阿本德认为,不阻碍科学进步的唯一原理是:怎么都行。只要你采用相应的办法达到你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就行,办法只不过是达到目的手段,它是为一定认识任务服务的,所以我们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时,不要有太多的“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的指导,只要他采用的办法能达到目的就行,一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会、去感受,使学生学会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研究性学习指导是我们教师研究教学的新课题,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一定能战胜各种困难,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使素质教育向更高层次推进,使《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学科教育中得以落实。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9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培养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正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发展机遇一方面来自经济全球化与高科技为人才发展提供的广阔空间,为学校提供的高新技术教育手段;另一方面也来自大众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而知识经济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综合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又不断在挑战现行的教育体制。

研究生教育体系作为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重任。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我过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已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要看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与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时代的发展还有许多不相应的地方。高水平、创新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研究成果很少,创造型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些问题表明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培养还有待于提高。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1.创新能力培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完整的表述,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强调“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灵魂与核心,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与能动作用,落脚点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创新能力正是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涵。我们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创造条件让人的创造性才能充分的展现出来。高等学校培养的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全面发展的主力军;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中坚力量,将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重要贡献。所以说,我们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2.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动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宝贵的财富。那么,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和再造,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在知识经济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看其有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并且关键的竞争点更是集中在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上。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环境内,本科教育仍是以“教学为本”,以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主要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目的。因而进入研究生层次的学生都已经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无论从思想上,还是个人成长的历程看都具有了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只是最大限度地增长知识,而是要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掌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本领。尽管目前我国研究生阶段仍分为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阶段,但从本质上来说,研究生教育更应是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创新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整个教育的关键。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

1.加强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就是一句空话。各高校的学科虽然有优势与一般、热门与冷门的差别。学科建设也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但各学科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都必须强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没有创新的学术论文是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只有形成了良好的学科结构,稳定发展的学科方向,比较齐备的科研设施,才能为研究生科研创新提供学术环境和物质条件。

学科建设必须强调系统性、前言性和交叉性。这既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必然要求,也完全符合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需要。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导师队伍的素质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素质。从导师本人受教育的时间阶段分析,他们大多数是在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接受的高等教育。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教育。一般具有过弱的文化熏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共性制约等缺陷。虽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科技交流活动的广泛展开,导师过窄的专业知识问题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过弱的文化熏陶和个性发展不足等缺陷依然留着深深的烙印。导师在向研究生传递中国知识分子优良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把这些缺陷和不足“遗传”给了研究生。

由于导师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注重提高导师的各方面素质。首先,导师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改变观念。用知识经济提出的新理念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要有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导师要教书育人,通过言传身教,培养研究生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其次,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是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为前提的,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站在学科前沿,从事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家经济建设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工作。最后,导师要处理好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关系,把握好提高学术水平和获取充足科研经费之间的平衡,保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协调进行。

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高等学校一方面要严格导师招生资格的评审,以确保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激励优秀的导师脱颖而出。要不断改善导师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管理部门应尽可能做好服务工作,为导师减轻负担,使导师能潜心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

3.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长环境

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产生高质量学位论文的前提。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研究生作出创造性的成果,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而产学研相结合则可以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优势互补,开阔眼界和思路,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因此:

(1)加强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会议,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眼界,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启迪研究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及团队精神,这对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2)积极探索“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以“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载体,吸纳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加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倡企业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高校通过与企业开展广泛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信息资料和学术队伍等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发挥企业在工程技术、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培养社会所需的高层次人才。同时,通过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双方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与企业的结合,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三、对研究生创新成果进行界定研究

对于创新性研究成果,有专家曾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研究生创新成果有七方面的内容构成:用一种新的理念或方法解决前人所未解决的问题;用一种新的理论或方法,以较简单的方式解决前人用复杂方式所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未曾严格证明的问题给予严格的证明;纠正以前的错误;实验中首次验证或改进性地验证了理论上的预言;把一些零星的知识系统化,或扩大了原先某一体系所概括的内容;提出了一个甚有意义的新问题,即使自己目前未能解决它。

上述创新成果的界定标准应适合研究生实际,研究生的创新成果最重要体现在“新”与“实”上,新即是新理论、方法、设计、进展等,是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发展,具有先进性和独特性;实是指学术价值、科研价值、实际应用价值等。新是创造性的外在特征,实是创造性内在体现。两者结合方构成创新成果。研究生创新成果主要体现在论文中,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三个创新点上,对这三个创新点的“新”的评价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基础上。.

参考文献

[1]何世娣,王国美.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合肥工业大学学报[J].(社科版),2003年第1期.

研究性创新成果篇10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tRiZ理论;研究性学习;创新能力;培训

一、创新能力培训的必要性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竞争全球化的21世纪,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十五”以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推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操作性难题的人员,是技能操作队伍的骨干和技能带头人。

高技能人才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不断变化的一个动态概念,传统的高技能人才是在数十年的一线生产实践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他们主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当今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技能人才的含义已悄然改变。满足于当今社会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专业(工种)知识水平、精湛的生产劳动技艺、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要能从事创造性劳动,独立的解决复杂和关键技术操作难题,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大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训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

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极端的学院化模式,这种模式更适合传授理论知识,却培养不出现代高级技能人才。另一种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出各类能工巧匠,但却培养不出来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技师和高级技师。

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方式,特别是针对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训方式成为当今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重要课题。经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人事部精心策划,选择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高技能人才为培训对象,于2009年和2011年由我处分别举办了两期首席技师和高级技师创新能力培训班,以期探索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训的有效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在这两期培训班上,我们采用的是以tRiZ为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培训方式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内容和方式非常适合石油炼化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训。

二、创新能力培训有规可循

创新来源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探索提高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使用的手段大多是手工的,如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检核表法等等,这些方法实质上就是最好的试错法,是否存在一种更加有效的创新方法,即人们只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法则,就能迅速地实现新的发明创造或解决技术。

tRiZ理论对指导如何实现发明创新“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理论认为,创新并不是灵感的闪现和随机的探索,它存在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和原则可以告诉人们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和过程去进行创新并对结果具有预测和可控制性。人们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创新并能预测创新。

1、tRiZ理论

tRiZ理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简称,它是前苏联G.S.ahshuller及其同事们在分析研究了世界上近250万件高水平发明专利,综合多个学科领域原理、法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方法理论体系。

该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在三种基本前提下:首先,技术系统的演变遵循一些重要规律,可以归纳为8种模式(如遵循产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等);其次,任何技术系统,在它的生命周期内,趋于越来越可行、简单、有效,即更加理想,增加技术系统的理想成为解决创造性问题的一般规律;第三,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至少要解决一对冲突,tRiZ将冲突分为技术冲突和物理冲突两种类型。

基于以上前提,tRiZ提出了具体求解创新问题的工具和方法:(1)矛盾矩阵和40项创新原理。(2)物质场分析与76项标准解决方法。

最后,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描述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在tRiZ中,通过aRiZ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算法,采用一套逻辑过程逐步实现问题过程化求解。

2、与现有创新思维培训工具的区别

当前,针对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培训的方法林林总总,大多数方法都只是着眼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对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具体体现为创新问题的解决方案)关系的研究。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来说,思维的创新非常重要,但如何应用创新思维产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更具有现实意义。造成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前诸多创新能力培训方式缺乏一个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框架,使得通过该框架能有目的地指导创新思维的生成,规范创新思维到创新能力的转化。

基于tRiZ的创新方法通过研究人类创新的实例,实现了对创新过程的高度概括,通过建立创新思维的激发环境,设定创新思维的转换条件,规范创新活动的流程,结合技术创新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创新思维的控制和预测,形成了一个新的创新体系综合框架。

与传统的创新方法相比,tRiZ有以下优势:tRiZ总结出创新的规律性,使得创新过程效率提高。

(1)、tRiZ帮助打破思维定势和知识领域界限。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惯性和有限的知识领域,严重地阻碍了创新的过程。tRiZ理论中提供了诸如九屏幕法、尺寸‘时间’成本((#))算法、小矮人法等一系列科学方法,帮助人们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灵感,从更广的视角看待问题。

(2)、tRiZ能帮助预测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如何预测下一代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决策意义的问题,这用传统创新方法根本无法解决。而tRiZ理论总结出了技术系统的进化规律,这些规律对于产品的开发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让决策者清晰地了解到在什么阶段该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发展自己的产品,有效地取得产品的竞争优势。

(3)、tRiZ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和普适性。与通常的创新方法比较,tRiZ是可传授的,可以用语言以及文字的方式来表达它的作用,是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向众人推广的,具有良好的可推广性。同时,tRiZ具有良好的普适性。不同领域问题的解决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同一创新规律往往在不同科学和工程领域反复应用。tRiZ理论包括的具有普遍性的创新方法和规律,是经过对大量发明的分析、研究、提升和总结来的,tRiZ能够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

三、创新能力培训有法可依

教学观念转变是实现教学方式改变的前提,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在对比中西教育的区别时深刻地指出:“中国的教育是一种传统式教育,特别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与美国相比,在创新教育方面显得不够”。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从研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入手,培养创新型人才。

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观或学习方法,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从而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强调如何接受和掌握人类已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目标是把学习者的头脑作为储存知识的“仓库”,为一个已知的世界培养已知的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一般能从事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却往往缺乏创造性,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时代要求。“研究性学习”则是一种面向将来的学习。它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已有的理论和技术,更要在继承一切知识精华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激励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加工、组合,提出疑问,探索新的领域,鼓励学生应用各种不同方式去得到不同结论,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周密思考,选择最佳方案,并付诸实施。目标是把学习者当作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为未知世界培养未知的人。

研究性学习至少应该包括以下的内涵:首先,要通过课程教学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其次,要发挥学员的主动性,让学员有机会参与研究工作,培养学员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在教学科研结合的氛围中使师生互动;此外,还要提供教师和学生研究问题的条件,激发其创新教学与研究的动机;总之,研究性学习整个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理念之精髓。

2、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研究性学体可分为几个阶段,即确立问题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成果交流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叉推进的。实施流程通常为:“引出问题,建立假设”―“研讨探究,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切磋交流”―“归纳总结,形成评价”。

在技师创新能力培训过程中我们把研究性学习贯穿始终,由学员组成研究小组自主确定研究问题,搜集资料,制定和实施研究计划,课题探究,研讨,成果展示。这一学习模式不仅锻炼了小组成员分工与协作学习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机会,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特别适合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培训,高技能人才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技能操作拔尖人才,传统的培训方式采取的是对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tRiZ理论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全新的理论,只有依靠他们自己主动去探究,研讨,小组内外互相学习,教师只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掌握应用这一创新理论知识。并且在课前项目负责人又布置了作业,他们每个人都带来了自己的半成品,作为问题结合tRiZ理论小组内外互相探讨,研究,吸取教师的意见,最终结业前作成果展示,这一整套方式使得培训就是学员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和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完全不存在被动的问题。

四、tRiZ理论与研究性学习的融合

tRiZ理论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方面都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tRiZ理论能在研究性学习进行的过程中为学员和教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1、创设问题情境阶段

研究性学习方法的首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的引子,明确研究任务,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储备,诱发其探求动机;创设的问题具有引导性,才能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问题看作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采用tRiZ理论进行求解,获得需要设置的问题。

具体到一门专业课程,创设问题情境就归结为各子课题的引导问题情境的设计,究竟采用什么样的启发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提出合适的问题?建立待求这个题目后,根据tRiZ理论,进行程式化描述,解决冲突,获得合适的情境设计。

这一阶段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进入探究状态,并在自我学习或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研究的具体课题、目标和范围。问题创设过程是教师为主、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创设问题情境阶段所面临的课程的子课题划分、待求的题目获得等问题,都需要采用tRiZ理论进行解决,进而对师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

2、教学阶段

研究性教学过程重点是帮助学生对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进行求解,安排好学生的讨论、初步交流和总结,使研究性教学有序地进行,达到传授专业知识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此阶段的内容包括:一是搜集选择和分析加工信息资料,二是调查研究与探索攻关,三是阶段性实践体验与初步研究结果的交流。

这个问题探究的过程,tRiZ理论发挥的作用最大。针对一个个实际问题,tRiZ理论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解决,首先通过问题分析和定义把这些实际问题转换为tRiZ问题模型,然后利用tRiZ的分析工具得到问题通解,最后得到特定解。

3、成果交流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报告材料,做好实物成果展示的准备。成果交流的形式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外,对学术性、技术性较强的内容也可写成学术论文,还可以采取报告会、研讨会、答辩会等方式,相互交流,共享成果。这一阶段着重展示学生利用tRiZ理论分析获得的成果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是重视过程的评价,而非结果评价,侧重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程度和取得的阶段成果。真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采用系统的理论进行分析求解,而tRiZ理论能根据评价的要求给出备选方案,并进行选优。

通过上述分析,tRiZ理论在研究性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具,二者的结合,将构建比较完善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途径。

结束语

高技能人才在实践中已经总结了很多经验,并且有一些创新成果,如何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创新有规律可循,采用研究性学习和tRiZ理论结合,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处处设置诱导的契机,挖掘他们的潜在智慧,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一个具有推广前景的方法,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余光莉陈小玉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能力教学[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