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十篇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十篇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0:43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1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管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的学习过程需要反复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总结出知识点。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场所。随着现代化教学的发展,全新的素质教育对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科技素质。因此,实验室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要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服务化。在教学工作中,任课教师的工作要点则是怎样使用实验设施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实验室工作经验,就如何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促进教学,浅谈拙见如下。

一、开放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课外活动场地

将实验室合理开放,使学生随时可用,利用课外活动或周六的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小组,落实好指导教师,使用方式根据情况而定,如提前预约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材料等等,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进行等形式进行实验的设计与探究。通过实验室资源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来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实验室的制度化管理是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的关键,好的制度能有效约束师生行为,促进其更加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活动。因此,在综合考虑学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这其中,对于学生的规范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认真填写《开放实验预约单》;二要由相关教师签字;三要由实验室教师统筹安排时间;四要节约药品,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五实验完成后,要将实验器材排放整齐;六若有实验室器材损坏及时报告实验室教师;七认真填写上报报告单。对于实验教师在工作中职责的制定,要注意:教师要首先熟记各种制度,并将其打印成册,便于学生学习,且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修改和完善制度的建议,使制度越来越规范,切实适应本校实验教学实际,有效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制度管理,使仪器管理走规范化之路

实验仪器的管理,同样需要严格的制度,合理有效的仪器管理制度,能更好地对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的使用进行规范,确保实验教学安全、有序进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根据仪器室的结构,仪器和药品的特点,科学存放。贵重仪器如投影仪、分析天平等,易受潮、易腐蚀如原电池、矿物金属模型、学生电源应存放在小间仪器室,与大仪器分离。对易燃易爆,剧毒药品设立加锁专柜,严格使用范围,派专人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化学实验室因其仪器种类多、易破损及药品多是腐蚀性、剧毒药物等特点,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有条不紊、摆设分明、使用方便。做法如下:一是药品与仪器分库存放。二是特殊药品如易燃易爆、具有腐蚀性、剧毒等药品,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特殊、分类保管,且要做好记录,便于取用时一目了然。三是玻璃仪器和模型、标本分柜存放。四是特殊仪器应放于天平室,并在柜子上注明清单。五是成套实验装置和通用仪器要分柜存放。要设置独立的化学药品储藏室和演示实验准备室,按年级设置学生分组实验准备室。合理规范地摆放仪器、药品,可提高实验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

当前教育改革将许多演示实验都转为分组探究性实验,学校往往还增加许多的选修实验、自主实验,所以经常会有多个班级同时进行实验的情况,或者是各个班先后进行实验的情况,免不了有仪器的破损与更换,药品的更换等问题,这对实验室的管理人员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重的负担。这就要求我们规范好实验用品,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对于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仪器、药品、材料,都必须详细记录,建立档案,这样不仅能更加清楚实验室的仪器装备,也是学校开展实验情况的记录。学期终了,所有器材、药品要详细清点,属于过期药品,报损仪器,要按照程序及时清理,使账物相符。同时,要根据器材、药品消耗情况,合理提出填充申请,便于新学期实验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服务意识,使实验工作服务化

实验工作服务化就是以教学为根本目的,所有的工作都围绕学生成长展开。实验室在学校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为学生实验提供场所和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探寻知识,增长技能。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心存服务理念,为师生教学活动服务。在工作中,要熟悉所有的演示实验,并结合以往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醒任课教师在实验过程别注意,保证实验能顺利演示。而对于一些新实验,实验室工作人员则要根据要点,进行多次尝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要点,同时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通过学习、交流,熟悉实验。在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帮助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纠正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其实验操作及学习能力,要协助教师合理、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尽量使每一次实验都能安全、顺利完成。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各种实验探究中。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应该顺应教育改革思想,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实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进修,积极学习、探讨各种实验技能技巧、实验室管理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为学校开展实验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提升理念,使管理手段信息化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向学校的迈进,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手段信息化指的是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更多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传统实验室管理手段亟待创新。合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技术,能更加快捷、高效地对实验资源信息进行处理,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可以把实验教务管理、设备管理、仪器药品管理、资料管理集为一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2

HSe管理体系集各国同行业管理经验之大成,是一种先进、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突出了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科学管理思想[1],强调人员的健康、安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对安全生产具有很??的指导作用。在石油系统内推广实施该管理模式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于化学实验室的性质与石油石化企业内的实验室存在相似性,因此化学实验室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借鉴HSe管理体系的方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1.建立健全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合理、规范的制度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高校要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全面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让师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学校要按照化学实验室的不同类别制定危险化学品、放射源、生物、剧毒物品、设备设施等的安全管理制度。各院系应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特点制定院系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或使用注意事项,实现层级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院系主管领导、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明确职责。做到“凡事有人负责”,杜绝“谁都管,谁都不管”或者“根本没人管”的现象出现。

3.做好风险识别评价,提供安全防控依据

风险识别是一切安全管理的基础。安全管理部门每年应当至少定期组织一次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价工作,辨识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包括制定目标指标、编制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措施、监视测量等。最后将各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培训、通知、文件下发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让师生和有关人员做到提前预防,心中有数。

4.制定安全管理方案,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方向

要针对实验室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存放危险化学品等危险场所缺少必要的警示标记、缺少火灾报警系统及存在的其他问题,制定预防措施或管理方案。对需要整改的安全隐患按照“5w1H”的原则采取措施,即应在管理方案中指出为了达到实验室安全要求要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明确为什么(why)做、谁(who)来做、什么时间(when)做、在哪(where)做和怎么(how)做,做到方案有针对性、具体、清晰、可操作性强,对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方案进行策划,避免发生事故。

5.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首先,高校要制订安全培训计划,为学生开设专门安全知识培训以及应急逃生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其次,把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的入实验室前和教职员工上岗前的必修课进行培训。最后,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校内论坛、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普及安全和救护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室安全隐患。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一、国内外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状

目前在国外发达的欧美国家,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已得到普遍采用,以电子地图为框架实现对实验场地、实验人员、实验仪器设备等可视化的管理,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与国外相比,国内高职院校不断地扩招与扩建,在追求办学规模的同时忽略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实验室普遍采用以下管理模式:校一级管理模式;校――院(系)二级管理模式;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这三种管理模式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有弊端:集中管理,职能部门力不从心,监督不利,不能充分调动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分散管理,实验室建设重复投资,仪器设备利用率低;实验人员管理分散,工作效率低;实验室功能单一,不利于开展综合性和自主设计性实验。

二、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探索

针对高校传统实验室管理方法的弊端,本文提出一种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工具,集中分散式实验室管理模式。即针对全校公共类课程、跨院(系)公共类课程,采用学院集中管理,成立校级公共实验中心;院(系)公共类课程采用院(系)集中管理,成立院(系)级公共实验中心;其余实验室按照专业群整合为专业综合实验中心。

以上两种中心作为独立的教学单位,分别由校、院(系)负责管理。这种做法可以从经费的使用、内容的优化、设备的整合、实验人员的管理等方面有效提高实验室的教学效益、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实验中心有6个主要职能:负责本校、学院(系)公共实验中心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实验中心有关经费的分配与使用;负责实验室用房的规划、分配、调整与管理等工作;负责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领导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承担科研任务;负责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负责实验室耗材及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三、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适应新形势下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应该着眼于对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场地、实验仪器设备、实验项目等统一管理,实现资源最大共享,提高实验室利用率,节约实验经费。对实验室进行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与时俱进地完善实验室建设,不断调整教学思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带动教学创新,为国家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主要需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整合全校实验室,实现资源统一调配,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加强实践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采用灵活的用人方式,稳定实践教师队伍,设立专项经费,拓宽实验技术人员培养渠道,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实验技术队伍的潜能。加大实验室投资力度,合理使用实验经费。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

四、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

(一)公共实验室资源共享,专业实验室产学研一体化

公共实验室如机房、语音室、物理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金工实训等实验室,由学校统一规划和管理,避免造成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实践教学、科研工作和企业行业紧密合作,使专业实验室不仅具有教学和科研的功能,还具有对外开放、对外服务的能力,并可积极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二)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

加大开发建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力度,形成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验室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建设

研究开发适合高等院校实际情况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使实验教学、实验师资队伍、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物资供应等管理工作科学化、信息化、高效化。

通过实验室模式改革,将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相融合,打破院系与实验室职能管理部门的隔阂、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分离的弊端,为真正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提供保障。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的逐步加大,实验室的结构和管理不断地向多元化发展。一方面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摸索和实践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4

关键词:人性化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32-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的教育教学也越来越成为“提高英语学习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教师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的教学,是大学生口语练习和开展口语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还是教育教学管理很重要的方面。

那么如何来管理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呢?首先讲下管理,管理的发展已经过一个很长的历程了,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管理的实践者们和管理的思想家们都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管理的思想理念。现代管理理论中,以人为管理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各行业管理的主流和未来管理的发展方向。传统的语言实验室发展到今天,不可避免地面临借助人性化管理优势再造语言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现实,以提高语言实验室管理水平,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环境下的竞争格局。

1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人性化管理的内涵

人性化管理指的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是以尊重人和关心人以及理解人为出发点的,并以制度化约束作为基础的管理模式。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制度的约束就是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制度约束的管理那就是不管和不理。但是,仅仅只靠这个制度的管理就会降低本身管理的效益,也就达不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人生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它是反映现代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态势,使管理这门科学的理论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完善。那么要创建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需要持续而重点的投入,以成为人才的高地,学科的优势,以此保持很强的核心竞争的能力。作为研究型和综合型大学的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就应该为本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条件的保障和支撑,前提也就是说要搞好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争取实现一个高层次的跨越。

当今人性化管理已受到了各行各业的推崇。随着高校学习型的组织和竞争优势的理论以及文化理论前述各学派的更深层的研究和发展的推进,在当今和谐社会环境下,充分考虑人性这个前提再来设计制度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人性化管理是怎样呢?人性化管理它强调的是了解人以及满足人的需要,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互的作用,对人以先进行激励再实行权变领导。即要从个人的本性和特点实际出发,在制定语言实验室发展规划、制度计划来激励惩罚等方面,应该突出这个人他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人性化管理,它就是一种在整个语言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充分的注意人性这个要素,以更加充分的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来为己任的一种管理模式。

2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人性化管理

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内容:如果只从管理的这个对象来说,它包括对人员的管理,也包括对物资的管理。首先说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包括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者本人、教师、学生等所有参与的人员;在说对物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包括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的管理,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的管理。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学生提高外语口语听说能力的一个主要平台,它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所起到的地位、作用将越来越重要。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强化教师起到了主导的地位。怎样使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人性化管理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应从三个方面进行。

2.1搞好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健全实验室完整的规章制度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必须有一套科学的完整的并且有人性化的一整套的管理制度。这个制度是要对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统一的要求标准,在保障落实和完成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以及奖惩分明的原则。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时常依据实验室管理原则、实验教学规范,教学策略对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进行统一的检查和统一的评估,从而完善其在实验室管理、仪器与设备的管理、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实验室在使用效益等多方面所达到的必须水平,以提出更好的改进的方法。只有通过经常地评估和理顺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优化它们的资源配置,才能提升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使用效益。

2.2抓好高校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验队伍的人性化管理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验队伍管理是指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参与教学的老师和学生的管理。首先是对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工作要做到以岗定人,岗责要非常明确。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的能力和他们的业绩考核都要做到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要以已定的制度进行管理人,再用工作业绩来进行考核人,以奖惩德形式来激励人。在是要加强外语教师使用语言室设备的操作的技术培训。最后是对来上课的学生的人性化管理。学生在使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和操作设备的过程中,管理老师要耐心给予指导,因为来上课的学生他们才是实验室和设备的主人,也是操作者,多给他们一些关爱,一人性化的手段约束他们遵守语言室的各种管理制度,从而达到管理人、教师、学生三者互相配合、互相协助搞好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管理的目的。

3结语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是高校外语口语教学必可缺少重地,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是实现外语教学工作的重中之地。只有人性化的管理才真正能够达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外语教学的作用,才能体现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侯建军.语言实验室的购置和管理[J].外语电化教学,2009(3).

[2]银玉兰.浅谈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及设备的维护[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8).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5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措施应用型本科高校

1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1.1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社会中很多领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当前社会中科技、社会、经济、军事等领域,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又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使得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要求。二是,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内部的深化与改革起到关键作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将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环节,特别是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落实和深入,需要高等学校肩负起社会赋予它的使命,将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充分重视信息化建设。

1.2准确把握实验室信息化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及高效管理是实验室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其目的就是深入应用型高校实验室各项工作的深入和发展。但是从当前高校实验室的发展情况来说,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繁琐的工作,这就需要高校充分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注重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初期阶段。所以,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应用型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充分把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中的任务,但是在当前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情况来说,完善成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坚持三个方面的原则,分别是搭建信息化平台、完备信息资源、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发展大计。只有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展示和突显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特色,这样对于应用型高校教学和科研效率、深化财务管理以及促进高校实验室跨越式发展极为重要。

2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2.1搭建信息化平台

搭建信息化平台可以在结合校园网的基础上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师办公地点、各实验室、仪器设备存放室布设缆线,构成一个畅通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其次,进一步在平台中开发“实验室预约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自主学习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成绩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等实验室信息平台,然后再采用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平台的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化平台能够正常、稳定运行。

2.2建设多媒体实验室

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与传统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稍有不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多媒体实验室需要综合考虑到文本、视频、展示、音响等硬件支持。在多媒体实验室中,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或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用音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声色并茂、生动形象。不仅如此,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实验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同时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当中,能够更为从容的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另外,通过多媒体实验室中教学设备的演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课堂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说教行为,同时老师可以走下讲台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总之,不论从那个角度来看,多媒体实验室的建设同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相比更加有利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

2.3引进科学的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和管理思想

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而是在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产生后逐步开发出来的,一些高校也开始开发和应用这些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大,它完善和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因此,高校应该抓住机遇,在应用企业开发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加快木校对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速度,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学校特色化和本土化新时代的实验室管理应该采用更加科学、更加先进的管理思想,重视人木观念在管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优势,发挥管理者的最大潜能。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管理内容方而,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可采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自身管理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与此同时,更应该加强对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认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建设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

2.4加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更新和建设

信息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是教育事业的一大发展。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主要是指采用先进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对高校的实验室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使得实验室管理逐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高效能化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是一种促进教育公平的体现,也将有利于促进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的有序进行,利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

在整个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更新和完善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影响着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施情况,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只有全面提升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当前时展的需要以及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时有效的做好高校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更新和整理工作,这样对于全面推动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3小结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高校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环境下的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和综合性人才,就必须提升社会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完善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针对新建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当前我国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都是要建立在原来的实验室的基础之上,但是现在很多本科高校的实验室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做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周艳荣,张玉莲,刘松平.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30-31.

作者单位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6

【关键词】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1信息技术下的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纵观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发展历程,一般将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内涵概括为:以现代先进管理理念为指导,依托信息技术,融合实验各要素和实验服务水平支撑力,从而提高试验资源的利用率和教学科研效率的管理方法。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上述实验各要素的融合、渗透和创新,也是在这个动态发展过程中,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要找到各个实验各要素的动态平衡点,从而适应不同学校、专业的具体应用。

根据各高校实验室教学要求和专业设置不同,各学校都对实验室赋以本校的发展特色。但是笼统而言,大学实验室的教学主要功能为以下几点:

1.1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实验教学作为工程类学习的重要项目,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验教学中,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了实验报告的提交、批阅、反馈等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后,不但可以尽量简化实验的管理流程,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同时,实验室信息化的管理还大大的节省了纸制品的消耗。保证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更加环保、高效。

1.2网络仿真的应用

目前,网络仿真实验室已经在各高校普及开来。就网络仿真实验室的性能来看,其具有普通类型实验室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首先,仿真实验室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大量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使用,节省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经费,其次,网络仿真实验室利用集成的flash插件技术,建立了系统远程服务器,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动态的反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自身实验过程的情况的掌握。

1.3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成为现阶段信息技术发展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在抓紧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这对于实验室信息化的建设也成为了发展的机会。当前,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设备、软件和试验项目的管理,逐步推动实验室各项信息的公开化,从而尽可能的满足学校师生发展的需要。

2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基本跟随现代信息技术的步伐,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也各具特色,不少方面还是成绩骄人的。据大多数的高校实验室都建立了有线或wLan局域网,有的实验室设备配置已经很高端,诸多实验室依据自身的需求开发了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拥有专专职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人员,实验室信息化的普遍应用发挥着其自身的现实价值。但是,仍然有不少问题不容小觑,概括如下:

2.1现有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费效比较低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高性能、高标配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方便实验者的实践效应,提高实验者的学习创新能力,发挥其科研效能,但时下诸多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处于实验数据保存、实验任务、教学计划安排的基本系统应用层次上,其深层次的管理功能、决策服务支持以及管理数据挖掘都没有实施,个性化、知识化、因事而宜的管理系统较少,功能单一的模仿系统不能真正发挥实验室应有的效用,管理系统的诸多模块形同虚设。

2.2校级资源孤岛现象突出,信息共享不能深度实现

各高校都建立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室,即使在本校也有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实验室存在,校级、校内雷同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少,好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总结以及自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交流较少,或许是管理方各因成绩和利益有别,其主观上缺乏传授经验的积极性,共享成果的主动性较低,闭门造车的意识严重影响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程。

3加强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3.1加强大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就需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验室建设之初,实验的管理人员以及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制定上要坚实集中讨论的原则,积极的汲取各参加者的建议,对内容进行反复的斟酌推敲从而制定一套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同时因为人员的集体参与及讨论也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在增强人员对制度的认同感,将有利于后期制度的推行及落实。同时在实验室的建设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两者相互补充不足,相互成长共同完善。根据实验室建设管理制度的建设,将有效的建成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也使得后期的实验室的建设及管理有章可循,避免发展的盲目性,也使每位职员的职责更加的明确,从而为实验室的高校运转提供可靠的制度的保障。

3.2加强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深厚、技术能力强、素质高的实践性教学队伍。在实验室的建设之初,可根据研究项目的需要求以及实验室发展的侧重来招聘一些符合其发展的并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一些退休的老员工,于此同时也需要招聘一些具备良好素质、学习时间能力强的新员工,建设新老结合的实验师资队伍,从而共同的为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发光发热。

4小结

高校大学实验室的信息化的管理手段能有效改变实验室传统的管理的繁杂,减轻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因此,在高校的大学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促进其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海燕,刘昭.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37-374.

[2]郑雪红,郑爱榕.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334-336.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7

实(验)训室精细化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高职医学院校的实验(训)室也是造就和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教学基地,是锻炼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场所。我校在经历了升格改制和河北省专家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实践教学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在成立医护实训中心后,实践教学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在实验(训)室管理模式上打破成规,走出了一条精细化实验(训)室管理模式的新道路。

一、实验(训)室管理存在的诟病

1.实验(训)室制度问题多

实验(训)室制度问题多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某些高校在制定有关制度时,只是一味照本宣科上级文件,只是凭主观想象,不经过调查研究,致使其缺乏严谨性、规律性、系统性和较大的随意性;其二,体现在相对执行力小,不能一视同仁,甚至会出现有效性大打折扣的现象。

2.实验(训)室管理问题多

很多高校很重视实验(训)室建设,却没有将建设和管理同步,只一味的建设,忽略管理措施,由于传统课程体制的影响,“一流的设施,二流的管理,三流的使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因为缺少日常管理,导致很多实验(训)室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短暂、零件锈蚀、仪器大量闲置、以致老化,甚至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浪费了教学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3.实验(训)室管理不规范、手段落伍

很多高职院校部分实验(训)室都会存在教学仪器设备损毁率高,相关教学文件缺失、保管不全,工作效能低,离标准化管理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有的实验(训)室实验项目不明确,设备维护不精心,易耗品浪费现象严重、损坏或者维修不及时上报、没有实行电子化管理,容易出现账目错误、实验物品管理混乱的情况。

二、实行实验(训)室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

1911年,精细化管理理念由被誉为“科学化管理之父”的泰勒提出。这个理念是以精、细、准、严为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用精心细化、精益求精的态度去落实各项工作,完善各种管理工作的细节问题。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医学院校应该将医学实验(训)室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三、加强实验(训)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精细化实验(训)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多年了,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处于蒸蒸日上的跨越式发展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而已经转变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不能再停留于凭感觉和经验来管理实验(训)室,而是在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下,建立并完善实验(训)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并付之履行和贯彻,才能逐步使管理模式规章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此,我校在2012年对实验(训)室的相关制度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主要有: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暂行办法、校内实训资源共享实施细则、实验(训)室开放服务管理办法等20余项规章制度,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2.精细化实验(训)室技术队伍建设

医学实验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和方法,它涵盖了几乎整个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它具有严谨性、复杂性、精确性、工作周期冗长、研究技术手段更新较快等特点。鉴于此,实验(训)室的队伍建设需要一批灵活掌握研究方法、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面宽、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根据实践教学以及科研相关工作的需要,我校重新调整了实验(训)管理模式的结构,形成了学历层次高,年富力强,踏实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涵盖了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将一些有所建树的本科生、研究生充实进实验技术队伍,从而逐步提高学历层次、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改变职称结构和减小年龄结构,使我校实验(训)技术队伍成为不但有层次高的学术带头人,也有技术骨干的中级技术人员,来契合成一个合理的实验(训)室技术梯队。

3.实验(训)室工作管理的精细化

制定实验(训)室的管理条例是为了约束学生在实验(训)室的不规范行为,便于实验(训)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要营造出一个正常稳定教科研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实验(训)室的充分合理利用。针对于实验(训)室各种规章制度,只有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和落实,明确各自责任,才能使实验(训)室的功能最大化扩展。为此,我校实训中心在实验(训)室管理上秉承“六专”原则:即实验(训)室钥匙有专人保管、实验(训)课程准备专人负责、设备管理专人负责、实验(训)物品管理专人化、实验(训)室使用记录专人负责、进出入实验(训)室专人登记。之所以要在实践教学管理上突出精细化的概念,就是让实验(训)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使整个实验(训)室物尽其责,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实验(训)室管理的水平。

四、结论

实验(训)室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基地,作为在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取得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的场所,针对实验(训)室管理工作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需要管理者不断开拓和创新。精细化管理方式,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不可能在朝夕间完成,更不可能有捷径,只有通过逐步探索和发掘,才能实现实验(训)室管理质的飞跃。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效果,只有这样,实验(训)室管理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才能促进实验(训)室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将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一流的学术研究环境,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7-38.

\[2\]钮锡珍.精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2009,11(6):119-122.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8

关键词:信息化;实验室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5007-02

1概述

现如今,高等学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办学质量得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验教学是各高校本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良好的实验室管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高校对实验室的管理,大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用手工来记录信息。大量的数据不利于保存,也不利于信息的快速查询,工作效率极为低下。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的运行和使用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1)传统观念影响深厚。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学礼、学道、学诗、学易是非常重要的。纲常理论、典章制度被看做是重要的知识,而自然科学技术往往被轻视为雕虫小技。长期以来这种思想深深影响着我们。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人们过多的看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地位同样重要的实践教学。实验技术师资队伍人员相对于理论教学师资队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也是处于“辅助”的地位。要改变这种观念还需要有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

2)各实验室利用信息化程度不同。高校实验室教学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各实验室对信息化理解比较片面,导致各实验室并没有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大部分实验室仅对实验室设备实现了信息化的统计和管理,而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利用方面并没有真正实现信息化的管理。

3)实验室规模小,重复建设多。高校实验室专业性强,分割过细过小,各实验室之间没有统一的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同时以学科、课程设置的实验室专业跨度小。由于开设的实验针对性较强,验证性实验较多,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少,同时实践课程学时较少,实验室仪器设备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人、才、物的极大浪费。

3实验室管理发展的趋势

现如今,高等教育信息化已被纳入国家重点工程。教育部高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和师生交流的平台,加强现代化教学信息管理,以满足学生个性化教育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质的需要。”因此,对于实验室的发展趋势,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方面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验室也不例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mS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来对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LmS一开始,功能仅限于完成数据的存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的LmS不但可以处理海量的数据,还可以提供一些管理功能,甚至进行互联网远距离的访问和浏览。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室的运行效率,方便管理员的管理,同时也可以大幅度节约实验室的管理成本。

2)实验室开放

应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设备、仪器的网络化管理,对于实验室的各科实验,同样可以采取网络化的管理手段。开设“开放服务实验室”,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实验室开放时间上的预约,可以充分的利用实验室资源,增加学生进实验室实验的机会。

此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应的实验。或是自己设立题目,成立讨论小组,实施一些创新型的实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验教学方面

在实验教学方面,利用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实验远程教学”。学生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和复习,便于对每次试验内容的掌握。另外,随着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虚拟实验仪器和虚拟实验室将慢慢被普遍采用。进入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针对某些实验内容在网络平台下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以大大减小试验设备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

4信息化条件下实验室发展对管理者提出的要求

首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俗话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一切重要的发明创造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而实验室又是完成各种创新型实验的重要阵地。一个完善的,开放的实验室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切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放在同一重要位置,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将实验室向学生全方位开放,自如的使用各种实验设备,完成各种综合性的创新性的实验。这是能够实现信息化条件下实验室共享的第一步。

其次需要改革考试方案。目前,之所以从老师到学生都不注重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主要是由于实验课程教学和实验成绩并没有和教学成果,考试成绩挂钩。所以我们需要改革考试方案,将实验课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将实验课成绩同时也纳入学生的考试成绩。此外,对于一些动手性较强的课程,例如计算机基础和一些语言类的课程等。应该将原来的书面考试改革为上机考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对一些实际操作能力的掌握。

第三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在实验室开放共享的过程中,国外很多高校都利用实验室培养创新型人才。各高校不仅提供各种验证性实验,还建设了大量综合性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譬如,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跨学科研究计划、本科生科研计划等各种机制。跨学科研究计划主要是让各专业的学生突破专业的限制,多专业共同研究某个项目,从不同的角度综合解决某个问题。他们这种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是非常有益的。学生能够和各专业学生建立联系,根据兴趣开展某个潜在专业方向的研究,直面真实世界的某个问题等等。相比较而言,在实验教学这一方面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学习。

5总结

实验室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面对21世纪的到来和知识经济的新挑战,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国家目前正在实施教育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创新型和开拓型应用人才。那么实验室正是完成这样一个目标的重要阵地。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在改革中不断的探索、不断创新。以期最大限度的满足信息化条件下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安顺科技.服务高校[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02):79.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9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精细化;管理

作者简介:孙明涛(1983-),男,山东招远人,华北电力大学后勤管理处,工程师;何旸(1980-),女,黑龙江双城人,华北电力大学资产管理处,助理工程师。(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84-01

随着国内高校发展高峰期的到来,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也急剧扩张,实验室安全的建设逐步得到重视,但基本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建立精细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一个课题。本文在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方面,提出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理顺机构人事设置,加强监督检查等,从而提升学校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效能,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需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安全生产素养,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1.粗放式管理现状

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缺失,管理及科研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安全职责划分不明确等。目前,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只是按照学校层面的规定执行,并没有针对实验室特殊情况的安全管理机制,这使得实验室安全的相关人员一方面要兼顾教学及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又要行使专职的管理职能。

2.精细化管理现状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从思想概念看,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理念,形成了企业管理的一种“精细”境界,从而指明了企业管理的方向;从实践活动看,它又是企业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表明了企业管理精细化的过程性、渐进性。[2]部分高校为了解决实验室安全的粗放式管理,已经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主要从人员配置及财务管理方面进行精细化,体现在两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坚持预案与监管结合的体制。但是在定岗定薪的情况下,很难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分配更多的任务,这就造成了机构空洞、人员积极性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可行的、精细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关系到实验室能否快速健康发展。

二、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

针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层有必要认真分析,探索适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方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实验室安全的精细化管理。

1.规章制度的精细化

在学习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学校层面的规章制度(例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等),各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实验室安全条例(如实验室安全守则等),从而细化管理的制度依据。

如何将制度细化成操作性强的办公流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笔者认为应坚持以实验室安全运行为目标,监管实验室安全运行的过程为制度建立的基础,要求各实验室针对本身情况细化实验操作流程,以标准化的操作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日常管理中加以贯彻和执行,同时标准化的流程操作明确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在精细化管理中,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还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定期进行演练,检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可用性,同时根据演练的情况及时修订预案,避免预案停留在纸面上,增强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

2.实验室安全的机构设置及人事管理的精细化

根据学校机构的设置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可以建立校、院(系、部、处)、实验室的三级管理机构,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管理;各院(系)院长(主任)是本院(系)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院(系)的安全管理,各实验室主任是本实验室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这样将实验室安全工作分解并落实到各级部门,有效做到层层的监督管理,避免部分实验室各自为战的情况。对于实验室安全的重点部位和重点设备,必须要求群众监督,专人负责,实行出入时间登记制以及详细的使用记录等,例如院长负领导责任,实验室主任负管理责任,实验人员负有直接责任,以此来保证重点部位的日常管理精细化、长效化。

人事管理要明确岗位职责,以安全责任书约束自身的行为,要求从学校层面到实验室使用人员逐级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明确界定安全责任范围和职责,从而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机构体系,并实现自下而上责任分解(如图2),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机制。在建立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事故发生后要及时追究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另外,要求所有的实验人员均参加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在取得合格证后由学院或导师签订责任书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对于未参加考试或者不及格者,严禁参加实验过程。

3.落实检查的精细化

采取监督检查的方式是督促制度落实情况的手段之一,因此加强监督检查的精细化操作,不但能够规范实验的操作流程,而且能够增强师生安全意识。

根据高校实验室的特殊性,适当将学校的实验室划分为安全等级,按照安全等级的高低,规定校领导、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每学期进行大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予以全校范围的通报,院(系、部、处)每个月都要进行安全检查,期间学校层面上还要不定期进行抽查,每次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纠正,或者给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室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治理完成后须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安全检查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检查记录,由参加检查的工作人员签字后写出书面报告,并交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存档。

三、结论语

建设精细化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丰富的管理经验,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正确实施安全实用的技术手段。由于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繁、使用人员相对集中,存有大量贵重仪器、易燃易爆、剧毒及易制毒物质,因此,做好精细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健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检查整改和基础性工作,在落实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标准化的流程。

参考文献:

[1]由继红.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3).

[2]吴翔江.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4,(7).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篇10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61-02

本校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门实验课实验的场所,而这三门课又是本校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学校培养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故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而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管理也日益受到学校的重视。

一、加强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普遍存在一下特点:

1.自从1998年高考扩招以来,各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例如本校药学专业从2002年的2个班级(60人为一个班)已扩大到现在的6个班级,而实验室还是原来的那么几间,增加得非常有限。

2.化学实验课一般均是大一新生刚进学校首先接触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这些学生来自全省各地,也招一些省外的学生,生源基础有一定的差异,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对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困难。

3.化学实验室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各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日常运行的管理也是一门大学问。加上实验试剂品种繁多,很多危险化学品有毒、高污染,有的试剂甚至有致癌的危险,因此给实验管理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的措施

基于学校化学实验室的特点和现状,对化学实验室的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化学实验室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建立

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主要平台,为了更规范地管理化学实验室,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措施和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教育厅和学校有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和要求,及时制定化学实验室管理规定,主要包括精密仪器室使用规程,天平室使用规程、综合实验室使用规程以及使用有毒、高污染和腐蚀性强的危险化学品使用规范等。

规范化学实验室工作和建立可行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师生的实验积极性,使学生实验及教师科研的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依法按章进行化学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化学实验室良性高效运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落实责任体制。建立以校、部、化学实验室三级管理模式,将安全生产工作分解到各级部门,专人落实,专人负责,有各级领导监督,有使用记录,并有应急预案。

2.深化专项管理。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具有腐蚀性、有毒、致癌等危险品,对危险品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即从购买、使用、回收处置等方面进行严格的管理。要专人管理,本校的基础医学部的领导安全意识较强,定期进行检查,每个学期还进行实验室安全隐患应急处理的演练,指导管理人员不断地完善危险品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等。

(二)科学组织化学实验、优化实验安排

本校共有四间化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1、化学实验室2、化学实验室3、化学实验室4),前2间实验室主要安排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后2间主要安排分析化学实验,精密实验室三间(包含一个分析天平及电子天平室一个、分光度计一个及各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各型号的酸度计以及旋光仪、折光仪等仪器室一个),综合实验室(主要是教师科研工作)一间,实验准备室兼试剂存放室一间,化学危险品存放室一间。每个学期每个实验室基本要进行药学专业、医学检验、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二十多个小班(30人为一个班),各专业开出的实验内容、实验课时数、实验节数、试验进度均不一致,故化学实验室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协调好任课教师、实验班次、实验进度等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三)加强化学实验室的日常管理

1.精密仪器室的日常管理:化学实验室涉及的仪器设备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分析天平、电子天平、折光仪、旋光仪等,这些仪器使用率高,实验管理人员要定时经常性的做检查工作,万一发现有异常情况等问题要及时的规范处理,及时保养、及时维修保证各仪器时常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带教老师在实验前要进行预试验,是保证上好实验课的前提。

2.一些平时经常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例如试管、烧杯、量筒、三角漏斗、三角烧瓶、酒精灯、容量瓶、滴定管、滴管、试剂瓶、移液管、比色管、刻度吸量管、熔点测定管、蒸馏瓶、各蒸馏管等,这些玻璃仪器又多又杂,每个实验抽屉里都要配备好,要求学生第一次实验前全部配备好,有破损的及时调换,平时学生实验课时要密切注意动静,一发生破损的情况及时登记并作适当的赔偿等。

(四)实验准备工作的日常管理

我校化学实验室有化学实验技术员一名,负责三门化学实验的准备工作以及日常各实验室的管理等工作,虽然有临时的几位勤工俭学的学生做一些零碎的准备工作,但因为做实验的班级多,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两个学期的实验都有安排,故教师的预实验工作一定要自己亲自来完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试剂是否失效、试剂的配制是否合理等,对学生实验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五)加强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1.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实施绿色化学的有效的教学形式。根本目的是要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对实验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前很少进行处理,学生也没有环保意识,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直接倒入水槽,废渣直接倒入簸箕,这些三废有的有毒、有害等成分,有的还含有剧毒物、致癌物等,不加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就会污染周边的水质、土壤,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严重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并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对实验教学的力度的加大,学生实验的次数成倍增加,如不及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2.正确处理三废,培养环保意识?摇因为酸和碱在化学实验中使用一直较频繁,用量又相对的较大,鉴于这种情况,让实验管理人员专门准备回收瓶,学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酸、废碱分别倒入回收瓶,实验员再集中进行处理,一般用中和法法使其pH值达到接近中性为止,后再进行排放到下水道。而对待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对无毒的气体,就采取直接通过通风设施排放,对于有毒害的气体,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对于碱性的气体(如氨)可用回收的废酸进行吸收中和处理,对于酸性的气体(如二氧化硫、硫化氢等)同样可用回收的废碱进行中和吸收处理,即一切按照回收废液的化学性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周围环境不被污染。

3.积极推广微型实验。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尽量用最少的试剂,即使用常规化学试剂的十分之一的用量或更少来做得实验方法,是常规实验的简单的微型化。尽可能用小剂量的化学试剂是微型化学实验的核心,不仅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为学校省下了不少的开销,当然前提是能达到实验的目的,真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4.实现实验过程污染物的零排放?摇在化学实验中,对部分实验综合起来,从实验技术、方法、仪器的使用进行重新的设计,将三门化学中有关的2个或2个以上的实验进行组合,让前面的实验的产物成为后面实验或下一轮实验的原材料,这样既避免一些有毒的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还可以节约实验用的试剂和缩短实验的时间。同时能够使学生获奖所学的知识与实验的后处理有机的结合起来,用绿色化学的理念来指导实验,更能有效地防止污染。

三、结语

1.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医学院校实验室将不断地扩大,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难度会不断地加大的特点,制定相关安全管理规范,特别是对实验室危险品的规范管理,推动实验室安全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提高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必然。

2.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具体实践内容。

3.参照国家相关的标准,明确化学实验室对危险品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对三废的处理要求,加强对危险品的使用和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成为学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品规范化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5).

[2]宋彬妤.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

[3]刘桂艳,张喜刚.实验室危险仪器设备安全规范化管理,2011,30(5).

[4]王金玲,谢劲松.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

[5]罗一帆,汤又文.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

[6]刘锡建,除箐利.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