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十篇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十篇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9:31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病跌倒护理干预

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老年人跌倒完全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积极开展老年人跌倒的干预,将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减轻老年人跌倒所致的伤害的严重程度[1]。研究显示[2-3],在住院患者跌倒中以心内科老年病人居多,因此,对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比较了未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与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跌倒发生例数,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8年7月—2009年12月心内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1400人,设为对照组。2010年1月—2011年6月心内科收治老年住院患者1543人,设为干预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种、住院时间、用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跌倒预防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跌倒措施,包括保持病房地面平整干燥;卫生间地面防滑,保持干燥,提供坐便器,安装扶手;提供足够的灯光;病房床旁、走道障碍清除;将常用物品放置在便于病人拿取处;指导呼叫器的使用等。观察组在采用常规预防跌倒措施的同时,使用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依据病人存在的跌倒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流程及加强健康宣教。

1.2.1制定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参照相关资料和临床经验,结合我院心内科临床实际加以制定,评估内容包括:①年龄≥65岁;②意识障碍;③行走能力:步态不稳或需使用助行器/轮椅;④自理程度及排泄:失禁/频尿/腹泻或需他人协助入厕;⑤既往病史:住院前1年内有跌倒/晕厥史或因跌倒/晕厥入院;⑥目前有使用下列药物:镇静/止痛/安眠/利尿/缓泻/降血压/降血糖药物。存在上述1项危险因素计1分,总分≥3分提示病人有跌倒的高危风险。跌倒护理措施表根据评估确定的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列出相应的跌倒预防措施。

1.2.2建立预防跌倒护理干预流程①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使每位护士都能根据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准确评估患者。②对新入院年龄≥65岁病人、步态不稳的病人、入院前有反复跌倒/晕厥史的病人立即进行评估。③对评分≥3分的患者即于病人床头挂“防跌倒、防坠床”标识。④根据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跌倒预防措施表加以实施,并悬挂于病人床旁。⑤责任护士每周对所管老年病人常规评估1次,病情变化、药物调整、环境改变以及病人有心理变化时随时评估;对评分≥3分的患者,每天进行评估,根据评分调整护理干预方案。⑥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护理安全监控体系,督促落实跌倒预防措施。对有高危跌倒风险的患者,护士长在24小时内与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共同对病人进行再评估,力求内容真实客观,并检查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全面;以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为核心,对病人住院全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由责任护士定期进行再评估,护士长和责任组长定期进行审核检查。⑦对发生跌倒病例,责任护士应详细记录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及处理措施,科室进行分析、总结并修改护理方案,上报护理部。

1.2.3加强防跌倒知识宣教,增强老年病人和家属防跌倒意识,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避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防止跌倒的发生。

1.3评价指标观察两组病人的跌倒发生例数。

2结果

经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对有跌倒危险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健康宣教,护理干预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跌倒情况的比较

3讨论

3.1心血管内科老年病人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

3.1.1生理因素老年病人由于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跌倒的主要原因。另外视力、听力和触觉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变均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3.1.2疾病因素冠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使老年住院患者心脑供血供氧不足,出现头昏、眩晕甚至突然意识丧失而跌倒。老年病人由于年龄及疾病的原因,自理能力下降、入厕次数增多,均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

3.1.3药物因素研究发现[1],是否服药、药物的剂量,以及复方药都可能引起跌倒。心血管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以及催眠药、镇痛药、降糖药等可以影响病人的神智、精神、视觉、步态、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心内科老年病人因疾病的原因,常使用上述药物。本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共计2943人,100%使用上述一种以上药物,83%的病人使用上述两种以上药物,60%的病人使用上述三种以上药物,42%的病人使用上述四种以上药物。转贴于

3.1.4心理因素不服老的心理成为跌倒的隐患[4]。一些老年患者由于自我认知欠缺,常见于知识型的老年患者,对自身能力过高的估计,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护士和家属,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而成为跌倒的危险因素。另外,部分患者害怕跌倒也使行为能力降低,行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

3.2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流程,预防跌倒发生

3.2.1跌倒的专科化预防使防跌倒水平提高[5]。以往,护士往往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老年病人跌倒进行预防,对跌倒高危人群识别能力的培训不足,评估时机、评估技术、评估人群、针对性和预见性均缺乏,以致于护理干预滞后与欠缺。心内科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的制定,使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具有统一的标准,跌倒护理干预措施更具有针对性,操作性更强,可以准确地指导每一个护士根据每一位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每一位有跌倒风险的病人都能得到最为适合的护理方案。

3.2.2对跌倒风险的连续性评估:高危病人每日至少1次,老年病人至少每周一次,已经成为日常护理工作。这种连续性的关注,使每个当班的责任护士都对自己所负责患者的跌倒风险心中有数,并采取具体的、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让患者及家属也知道跌倒风险因素,对跌倒有更具体的认识,更好配合护理人员防范与减少跌倒事件发生。

3.2.3监控是防止跌倒发生的重要手段[6]。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护理安全监控体系的实施,可以防止个别护士由于能力不强而出现的偏差,及时修正不恰当、不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并督促及检查跌倒护理干预措施落实到位,做到全程动态管理、指导。

3.3加强防防跌倒知识宣教,鼓励病人及家属共同参与跌倒的预防跌倒的发生是生理、情绪和心理、疾病、药物、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累积效应,跌倒的可能性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7]。因此对跌倒的高危人群,做好防跌倒教育,使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改变信念和态度,增强防跌倒意识,采取行之有效的个人干预措施,预防跌倒的发生。宣教的内容包括:(1)合理用药,按医嘱正确服药。对使用降压药、血管扩张药的患者,嘱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遵循“起床三步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2)当需要协助而无家属在旁,请立即打呼叫铃,勿自行活动。(3)选择适当的辅助工具(4)熟悉病房环境,将常用物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5)应穿大小合适的衣裤,合脚、防滑的鞋。(6)室内尽量保持灯光明亮,晚间打亮地灯。地面弄湿,请及时告知工作人员,以防不慎跌倒。(7)调整生活方式: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避免睡前饮水过多以致夜间多次起床;夜间将小便器放于床旁;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8)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坚持参加规律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协调性、步态稳定性和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的发生。

4结论

心内科老年病人跌倒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正确评估病人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护士参与跌倒预防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对高危病人进行防跌倒知识宣教增强其安全行为,使病人的跌倒率由1.07%降至0.13%,有效的预防了老年病人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09.

[2]王惠芬,宇红.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29-30.

[3]陈晓珊,洪依今.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1,1:154.

[4]库洪安,舒军萍,崔伯艳,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5,5(9):1-2.

[5]唐晓英,蔡学联,郑芝芬,等.住院患者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59-61.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评估;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7(a)-0142-02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顿,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患者跌倒是医院常见十大医疗事故之一[2]。跌倒在我国全人群的意外伤害死因顺位中排在第四位,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位居首位,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跌倒的死亡率急剧上升,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达到最高[3]。本院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率先在本科开展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根据跌倒评估情况对患者进行了跌倒风险告知、跌倒预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现将该开展项目的具体方法及其成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共对本科156例≥65岁的患者进行住院跌倒风险评估,其中65~75岁66例,76~85岁74例,86~95岁16例,男性80例,女性76例。

1.2评估方法

自行设计住院患者跌倒评估表(图1),对≥65岁住院患者进行评估,首次评估在患者入院时进行,评估结果直接在首次护理记录单上体现,由管床护士执行。评估为低危者(≤25分)不续评,中危者(26~45分)1次/7d,高危者(>45分)1次/3d(或每周2次)。患者病情变化或口服易致跌倒风险的药物(、镇静催眠药、抗焦虑忧郁药、降压药、利尿药、扩血管药物、抗过敏药物),随时评估,跌倒后需评估,病情有变化随时续评。

1.3护理方法

1.3.1低危组

1.3.1.1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洗手间铺有防滑垫及防跌倒标识,保持通道的通畅。

1.3.1.2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穿防滑鞋,患者服不可过大过长,病情要求卧床的情况下要在病床上大小便,助行器要放于患者可触及的地方。

1.3.1.3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4-5]。

1.3.1.4放置物品于患者所及之处:如水杯、电视遥控器、纸巾及助行器等。

1.3.1.5指导患者正确的使用呼叫铃:告知患者有需求时使用呼叫铃,等待护士到来后,由护士关呼叫铃。

1.3.1.6需要时提供合适的助行器:根据科室特点,设有拐杖、助行器、沐浴凳等,供患者免费使用。老年人心理不服老,有行动能力者对辅助工具多有排斥心理,护士要做好解释工作,加强护患沟通,积极开展健康教育[6-7]。加强宣教、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辅助工具,使其认识到合理使用辅助工具是一种安全措施。

1.3.2中危组

除执行低危组1~6项措施外,加以下两项:

1.3.2.1按要求上好床栏,每一次查房、治疗,护士主动为患者上床栏,告知上床栏的必要性。

1.3.2.2协助患者行走及上下床:在病情容许的情况下,由护士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助行器,并指导患者使用。

1.3.3高危组

除执行低、中危组共8项措施外,加以下措施:

1.3.3.1悬挂跌倒风险的高危标识:高危跌倒风险患者(>45分),管床护士除了在患者床头悬挂“谨防跌倒”警示牌、还要在患者一览表插上粉红色标识,进行交班,引起值班护士的重视(加强巡视)。

1.3.3.2必要时予肢体约束:根据患者情况上约束带,但定时观察肢体的血运及受压情况。

1.3.3.3根据情况留陪护:要向陪护告知防跌倒知识及助行器的使用。

1.3.3.4安置患者于容易观察或近护士站的病房。

1.3.3.5告知主管医生: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要向主管医生报告,并及时记录在病历上。

2结果

根据跌倒评估情况对患者进行了跌倒风险告知、跌倒预防措施及跌倒健康教育,该开展项目的成效见表1、图2。

根据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中、高危跌倒风险占90%以上,故在老年病区开展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是确保患者安全的首要措施。我科通过跌倒风险评估,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跌倒发生率由2009年4~6例,下降到2010年的0例。

3讨论

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跌倒的重点在于预防,准确根据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识别高危人群,能全面而有效地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实施保护性预防措施[8]。2010年从最初≥65岁以上的患者进行评估到2011年开始所有科室的住院患者都进行跌倒评估,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入护理电子病历系统,评估者从管床护士逐渐过渡到当值护士。通过跌倒风险评估,全体护理人员均掌握评估方法、预防措施及相关的宣教知识,根据数字化评估,确定目标人群,使护士能主动关注患者的安全问题,自觉落实安全护理防范对策。通过住院患者跌倒处理指引,完善跌倒上报制度的指引,当患者跌倒发生后,由当班护士填写《基础护理质量24小时直报表》,并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24h内通过内网上传护理部。1周内科室提交跌倒不良事件分析报告。为患者提供专科化的基础护理服务,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oliverD,Brillonm,martinF,etal.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evidence-bascdriskassessmenttool(stratify)toprediclwhichelderlyinpatientswillfall.case-controlandcohortstudics[J].BrmedJ,1997,315(7115):1049-1053.

[2]张秀芳.医院风险与病人安全管理[J].广东省医院护理管理,2005,2(5):29.

[3]覃朝晖,于普林,乌正赉.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中华老年医院杂志,2005,24(9):711-714.

[4]姜旭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8):348.

[5]解宇英.健康教育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122-123.

[6]王兆琴.老年病人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6,13(8):47.

[7]何月霞.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89-90.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血液透析;跌伤;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6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39-01

跌倒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5%~15%的跌倒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2]。跌伤的危害性大,不但造成患者心理、生理的障碍,而且增加了家属经济上的负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论在透析过程中还是在家中,因慢性疾病的并发症,如骨骼的变化、高龄、贫血、直立性低血压等,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可能较正常人高[3]。透析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低血压、肌肉痉挛、皮肤瘙痒等;透析结束起床穿鞋时可能会发生直立性低血压等,以上种种因素均增加了发生跌倒的危险性。据文献报道[3],维持性血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非透析时间分别有83.7%和72.9%处于跌倒低度危险,而分别有15.32%和12.6%存在跌倒高度危险,说明无论是否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都是跌倒的危险人群。本研究旨在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以便做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以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本血透中心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跌伤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型分析,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血透中心共发生9起患者跌倒意外事件,男6例,女性3例,年龄54~85岁;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2~3次/周,每次4h。其中2例无任何损伤,4例发生局部擦伤或软组织挫伤,3例发生骨折。

2跌伤的原因分析

2.1年龄因素:据报道每年有1/3的65岁以上老年人、1/2的80岁以上老年人都经历过跌倒事件[4]。本组跌倒患者都为老年患者,原因为老年患者体质虚弱、视敏感减退、反映迟钝、行走速度、易致体力不支而跌倒。

2.2患者自身疾病因素:①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是因为骨量下降、骨微结构发生破坏,导致了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它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会产生疼痛、易骨折、驼背等临床表现。②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都是老年人,而高血压是造成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降血压药物容易造成患者性低血压,心排出量减少,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导致头晕,造成跌伤。③贫血: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大部分都有轻中度贫血,可使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受到危害,贫血容易引起头晕、目眩甚至晕厥,从而造成跌伤。

2.3环境因素:环境是导致跌倒发生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地面湿滑、室内光线不足、房间摆设不合理、地面不平整等。

2.4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对预防患者跌倒不够重视,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没有加强这方面的健康教育,以致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3护理干预措施

3.1健康宣教

3.1.1护理人员应向老年患者及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同时医院也应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教育使他们具有预防跌倒的意识,能辨别高危人群,熟悉掌握护理干预技能。采用口头宣教、墙报、宣传小画册、录象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跌倒的安全知识,增强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的了解。举办预防跌倒知识讲座,讲解透析患者的跌倒原因包括内在危险因素(疾病、年龄、认知缺损、心理因素、平衡能力下降、身体活动能力下降、视听能力障碍以及使用镇静催眠药、精神兴奋或抑制药、抗惊厥、抗高血压药物等)及外在危险因素(光线不足、房间小、房间摆设不合理、地面不防滑、不平整、及楼梯厕所浴室设施不合理,衣服或鞋袜不合适等)。宣教要持续性进行,不是一过性的说教,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连贯的、循环的过程。还要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保证患者步行、活动等生活起居的安全性。

3.1.2体育锻炼:是一种预防跌倒的最简便安全、迅速有效、并能被广泛接受的方法。大量研究证实太极拳对于预防跌倒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用授课指导的方式将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譬如危险因素、病因、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功能锻炼、预后等教于患者及其家属,让患者及其家属对骨质疏松有正确的认识,明白只有长期坚持治疗和功能锻炼,运用正确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抵御骨质疏松[5,6],预防跌伤的发生。

3.1.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跌倒有预防的作用,尤其对维持性透析老年患者有重要意义。一般对具有跌倒危险的透析患者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记数、血尿素氮、肌酐、血糖测定等,以排除贫血、低血糖症、高血糖等可能引起跌倒的潜在疾病。跌倒与晕厥有一定的关系,对于有晕厥史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做心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包括神经影象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脏监测。

3.1.4害怕跌倒的心理护理:害怕跌倒的心理,在有跌倒史和没有跌倒史的患者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它于患者的躯体、心理和功能的改变密切相关,是比跌倒更常见、更严重的健康问题[7]。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交流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在自身能力和控制跌倒方面充满信心,鼓励他们由自我恐惧转变为积极减轻害怕,主动提高自身身体水平来控制跌倒。

3.1.5合理使用药物:加强医患沟通,对使用可能增加跌倒危险药物,要经常检查是否仍有使用的必要,尽可能限制多种药物合用,避免低血压、低血糖的发生。

4小结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因跌倒而导致意外损伤(如皮外伤出血、局部血肿、骨折等),不仅让患者增加经济负担,还给患者带来机体创伤、功能状态衰退、心理创伤,甚至危及生命。对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针对跌倒因素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正确评估透析患者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创造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环境,可有效的减少血液透析患者跌倒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春梅,周巨林,李阳,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7,4(6):1014-1015

[2]李林涛,王声勇,荆春霞.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1,5(3):227-229

[3]孙慧娟.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危险的评估与干预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56-59

[4]徐建鸣.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最新护理实证[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7):38~39

[5]徐永能.老年性痴呆病人家居安全的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86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pDCa循环;住院患者;跌倒;应用

住院患者跌倒是院内伤害的主要风险之一,不仅会增加患者的住院天数,浪费医疗资源,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还给医院带来负面的影响,引起医疗纠纷,被列入JCi国际患者安全目标之一,也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1/3每年跌倒至少1次,跌倒的频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跌倒造成的伤害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自理能力,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1]。如何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己成为临床上日益关注的课题。本科运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改进方法,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从而制定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有效措施,并组织实施,并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从而降低了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现将具体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回顾性分析本院应用pDCa循环模式前后的1341例和1279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

1.2方法

1.2.1组建pDCa小组组织pDCa小组成员进行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相关知识的培训。

1.2.2利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导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①疾病因素。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综合征等疾病导致的意识障碍、偏瘫、平衡功能失调、认知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易导致患者跌倒。有研究[2]报道,平衡功能失调者跌倒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3倍。记忆力障碍、理解力下降也显著增加了患者跌倒的危险性。②年龄因素。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骨质疏松、对应激反应能力下降,易发生跌伤骨折。③环境因素。有研究[3]报道,51%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跌倒与环境有关。患者对住院环境陌生、卫生间光线差、地面潮湿等因素,易导致住院患者跌倒。④药物因素。药物如镇静催眠药、止痛药、降压与利尿药、抗焦虑抑郁药、扩血管药等可对患者的神志、血压、精神状态、视觉、步态、平衡等造成影响,易导致患者跌倒[4]。⑤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不到位。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不够仔细,对跌倒危险因素预测不足。⑥防范跌倒安全知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护士对防范跌倒安全知识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患者及家属没有完全理解,未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警惕。⑦患者及家属依从性差。患者及家属对跌倒的危险性认识不足,依从性差,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1.2.3制定质量改进方案,强化护理人员防范跌倒的风险意识,主要包括:①增强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内容包括导致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跌倒高危人群的识别和相应防范对策以及跌倒的应急预案和程序等,提高全体护理人员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意识和责任感。②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是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的重要措施[5]。护士对中、高危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导致跌倒的因素及患者跌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措施,将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材料发给每例患者及家属,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对预防跌倒安全知识的知晓率。

1.2.4实施防范措施①创造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室整洁、光线充足,地面清洁干燥无水迹,走廊整洁、畅通、无障碍物、光线明亮;卫生间设扶手、防滑垫及紧急呼叫器,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方法。②制作预防跌倒“十大安全措施”告知宣传栏,挂于病房及走廊墙上。③采用住院患者跌倒危险评估表对每例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危险因素评分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对确定为跌倒中危及高危的患者,在其床尾悬挂防跌倒警示牌,使用床栏,在腕带上用粉红色标识,加强预防跌倒健康宣教,告知防跌倒的“十大安全措施”,并按要求每日进行再评估;对高危的患者除落实上述措施外,还应签署《防跌倒告知书》,并要求进行再评估等。④加强药物指导及用药观察,对服用镇静催眠药、止痛药、降压与利尿药、抗焦虑抑郁药、扩血管药等药物的患者,护士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用药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药,不可多服、漏服,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再评估。

1.2.5检查①护士长定时检查护士对跌倒危险因子的评估情况以及跌倒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及时反馈检查存在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②评价患者及家属对防范跌倒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跌倒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应用pDCa循环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了4.47‰,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p

3小结

应用pDCa循环模式科学的质量管理程序,有助于分析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指导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林涛,王声勇,荆春霞.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族病控制杂志,2001,5(3):227-229.

[2]李林涛,王声涌.老年跌倒的疾病负担与危险因素.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8):262,264.

[3]范宝华,王秀平.老年人的跌倒问题及护理对策.护理杂志,2001,18(2):24.

[4]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中华护理杂志,2002.39(2):143-l44.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5

住院老年人由于疾病或体质的特点,器官功能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加之住院环境的突然改变,容易引起跌倒的意外发生,跌倒已成为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跌倒是老年人群伤残,失能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2],我科是老年病房,回顾这两年病人跌倒的发生,通过对老年病人跌倒原因进行分析,充分认识到老年病人跌倒的危害性,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治疗老年病人本身疾病的基础上,立足预防住院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跌倒的危险因素

1.1跌倒者内在因素

1.1.1生理学因素年龄是患者跌倒危险的显著因素。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跌倒一次或多次[3]。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保持直立姿态的本体感觉、前庭感觉、视觉三大系统的传入感觉功能和中枢控制能力明显下降,骨骼肌肉系统功能、四肢肌肉力量下降,造成步态不协调、平衡功能下降,从而使老年人易跌倒。尤其是老年人视觉,视力减退、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将增加跌倒的危险性或跌倒所致的骨折发生。

1.1.2自我认识欠缺对自身能力过高估计,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护士和家属,对所有事情都勉强而为之而成为跌倒的危险因素[4]。刘玉春等报道[5]:40例跌倒者中,26例占65%跌倒者不听从不能单独活动的要求,擅自活动,发生跌倒。部分住院老年人对自身体力不能正确评估,不服老,拒绝帮助,不听从劝告,自行超出活动范围。

1.1.3病理和药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脊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性血压过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萎缩、小脑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功能损害(如深感觉障碍、认知损害、特殊定向损伤、以前有脑血管事故的证据、肌肉运动失调),运动器官的畸形(如缠足的妇女),以及风湿关节炎病、甲状腺病、视觉损害、眩晕病、骨质疏松症和体质虚弱。药物因素有:使用镇静剂,如催眠药、抗焦虑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强安定药、抗高血压药、强心剂皮质甾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心律不齐药、抗组胺药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泻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肌肉松弛剂、血管扩张剂以及任何影响平衡的药物等均可引起跌倒。这些药物可使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心律不齐、意识错乱等,增加了住院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

1.1.4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以及不佳的心理状态及其导致的与社会的隔离均能增加跌倒的危险。沮丧可能会削弱老年人的注意力,潜在的心理的混乱也和沮丧相关,都会导致住院老年人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行为能力降低,行动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形成“跌倒-丧失信心-更容易跌倒”的恶性循环。

1.1.5外部环境因素环境是引起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6]。有文献报道[7]:对90例男性老年患者171次跌倒状态分析,资料统计显示,69例(40.35%)老年患者因地面不平坦,通道有障碍物,地面湿滑,设施不适合而跌倒,成为致老年人跌倒的直接原因。环境中防护设施不足,马桶,浴池边无扶手,高危者病床未加护栏,床铺过高,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可能性。

1.1.6时间性因素住院老年病人作息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性,活动段常分为早上起床洗漱,三餐后,晚间入睡前等日常起居和个人卫生活动,这些时段往往是住院老年人跌倒时间发生的最高峰段,应引起重视。研究表明,夜间入睡后22:00-05:00,此时段因老年人夜醒时间和次数增加,睡眠不连续,夜尿次数增多,最易导致跌倒。因此,在目前护士短缺,部分时间段只有一个人值班的情况下,应该允许有照顾者时刻陪伴。[8]

预防措施

1采用跌倒风险评估,全面收集资料,评估有无跌倒史,筛选易跌倒高危人群,将病人跌倒风险因素分等级,按不同等级给予护理干预,如在病人的床头上方加防止跌倒的醒目标识,加强预见性措施。

2切实有效的进行健康教育

2.1很多住院老年人往往存在不愿意麻烦护士,不服老的心态,跌倒的发生恰恰多数出现在这些既能活动又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身上,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对老年人的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宣教,使病人认识到跌倒风险的存在和一旦发生跌倒的后果,预防跌倒的发生。

2.2老年病人记忆力下降,应该每天重复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直到病人记住和掌握为止。

2.3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及降糖药、降压、利尿药物的老年人注意用药后的反应,经常巡视病房,加强某些能引起跌倒风险的药物的用药指导,用药前告知病人药物的副作用及用药的注意事项。

2.4提醒老年人生活起居做到动作轻柔缓慢,醒后先平躺一会,再起床,起床后先坐立一会,再站立,站立后先停一会再行走,晚上尽量在床旁使用便器小便。

2.5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入院时了解其晕厥史,帮助患者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的前驱症状,掌握发病规律,在患者下床活动时给予照顾,同时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变化,在加深对患者了解的基础上,制定护理计划,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3创造有利于老年病人的安全环境,老年人入院后要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并适应环境的变化,将用物放在患者容易取到的地方,指导患者使用床头和厕所的呼叫器,座椅应较高使之容易站起,调低床的高度利于站起,固定好床脚刹车,适时使用床档,必要是使用约束带。病区有足够的亮度,光线分布均匀,地面平坦而不滑,通道不应有障碍物,走廊、厕所、浴室要设扶手,以防滑倒。

住院老年人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创造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病房环境,同时对预防跌倒的防护措施进行宣教,对预防老年病人跌倒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靳海如,郝瑞平农村老年人跌倒致骨折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5c):1382

[2]郝艳萍,刘雪琴,靳海如,老年人跌倒致伤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2006,20(8a):2017-2018

[3]库洪安,詹燕,于淑芬,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144

[4]张滢,住院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J],天津护理,2004,12(2):97-98

[5]刘玉春,赵玉香,住院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教育[J],现代护理,2006,12(2):99-100

[6]赵慧华,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与预防[J],临床护理杂志,2005,4(3):43-44

[7]库洪安,王艳丽,催伯艳等,男性老年患者跌倒状态及对跌倒认识的调查[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8(4):13-15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综合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51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86-01

本文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2月间的50例跌倒的老年人,并根据老年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50例跌倒的老年患者,其年龄在60岁以上,确定患者在签署护理干预同意书时,思维是处于清晰正常的状况。并根据老年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统计学无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跌倒后的一般护理方式。在患者跌倒后,应当立即将患者搀扶进病房并同时通知主治医生。在医生到达之后,根据患者跌倒后的伤情,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紧急的处理措施。如患者的伤口是属于外部开放性的伤口,就需要及时的进行消毒杀菌,如已经损伤到了骨骼,就需要将老年患者受伤的部位固定住,防止二次受伤。并采用Ct检查老年患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在之后观测老年患者在跌倒后的生命体征情况以及受伤部位的伤愈情况,及时的做好记录工作,并将跌倒的情况记录在跌倒登记表上及时的上报[1]。

1.2.2观察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在给予老年患者跌倒后的一般护理的前提下,再给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包括身体锻炼、宣教以及饮食护理。①身体锻炼护理:在给予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后,医护人员除了需要定期的检查老年患者的基本身体情况,还需要为老年患者制定合适的锻炼方案。例如建议老年患者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运动,运动内容可以包括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等等。②宣教护理:进行宣教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措施,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的穿着护理,锻炼指导、服药方法;如患者在家中,则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穿着进行护理与建议;如患者患有感知障碍,则需要针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生活物品进行介绍和建议,例如上街需要佩戴老花镜或是相关的助听器。由于老年患者的年纪大,所以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对老年患者进行讲解,直至所有老年患者明白为止[2]。③饮食护理:由于老年人在跌倒后急需要补充蛋白质,因此在饮食护理上就需要提供具有充足蛋白质的食物。但是又不能够太油腻,否则会对老年患者的心血管造成影响[3]。

针对在在家中的老年人,可建议家中摆设是适合老年人居住的环境,各项生活用品,老年人不用费劲就可以拿到,生活起居用品最好是有把手,并且在老年人跌倒后,家中需要有人照应。

1.3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一年内,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结论

老年人跌倒主要是在平地上进行行走时发生摔倒,或是从高处摔倒在地上的一种情况。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老年人跌倒后的死亡率在医院高达20%。老年人身体结构比青年人要更加的脆弱,因此在跌倒后更加容易受到伤害,因此老年人跌倒后就更加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4]。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单单只是在医院中可以实施,在上文方法中了解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也是可以在家中实施。优于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社会,“空巢”老人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老年人独自在家中遇到跌倒的危险指数也在不断的升高。因此,为了能够保障老年人的独自在家中以及在医院中的行动安全,采用该种护理干预模式,是能够明显的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以及受伤率,是值得在临床护理以及家庭护理中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赵洁.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31-32.

[2]邢润莲,封芳.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08(17:23-24.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7

【摘要】: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各器官生理机能退行性变化,行动迟缓、平衡力下降,发生跌倒的概率大大增加。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文献回顾,对老年患者跌倒的原因、护理安全隐患评估的内容以及防范措施进行综述,以完善防跌倒的安全制度和措施,从而降低老年患者跌倒率。

【关键词】: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的姿势,不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平面上[1]。“跌倒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不仅增加患者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时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护理费用,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2]。跌倒并不是意外,而是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素,开展老年患者跌倒护理评估、干预,有助于降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

1危险因素

1.1年龄和性别

年龄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呈正相关性,BurkeDoe等[3]认为跌倒的危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10%~15%的跌倒会导致骨折。骨质疏松也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跌倒的概率约为男性的2倍。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4]。

1.2疾病因素

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白内障,视力下降而发生跌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综合症、脑动脉供血不足、进行性核上麻痹等[5]以及许多急性病、心肌梗死、心源性晕厥、癫痫发作等也容易使老年住院患者跌倒。

1.3睡眠障碍

李智英[6]等研究显示睡眠障碍作为引起跌倒的单因素,构成了跌倒危险因素中的影响因子(p

1.4社会心理因素

niino[7]研究证实有心理疾病,尤其有害怕跌倒(即对跌倒恐惧)心理的人反而更易发生跌倒。“担心跌倒”的心理可以限制老年人的活动,影响步态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险。老年人个性好强,常有不服老及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这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几率。

1.5外在因素——不良的医疗环境

有研究显示[8],卫生间和走廊发生跌倒的比例较高,主要是因为,工人拖地后未设安全警示牌;灯光过暗或过于明亮;厕所马桶位置太低,没有扶手和呼叫装置;楼梯和过道没有扶手均容易使患者跌倒。

1.6其他因素

有研究表明变化带来的跌倒高达46.4%[9]。另外,跌倒的发生有明显时间段,有文献表明,33%的跌倒发生在夜间[10],凌晨5:30~7:30是老年住院患者的跌倒高发期[11]。这段时间病人走动多护士忙于治疗操作,对病人关注少均增加跌倒的危险。

2防护措施

2.1增强意识

对护理人员进行跌倒防范的培训,树立防跌倒意识,并通过真实事例敲响警钟,增加主动护理意识,不定时巡视病房,尤其在跌倒高发时间段更应加强巡视。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教和沟通,提高护士以及家属预防跌倒的意识。

2.2规范护理程序

2.2.1评估根据就诊患者的病情及环境设施情况,及早识别跌倒风险的患者,采取对应的预防措施,有助降低跌倒的发生[12]。入院时,询问患者的跌倒史、用药史、视力和听力情况、步态和平衡能力,判断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险,及时作出危险因素评估。

2.2.2干预评估为跌倒高风险的患者,在床头挂跌倒警示标志,加强巡视,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宣教。严格交接班。在跌倒高发的时段保持高度警惕。

2.3坚持锻炼

鼓励老年患者适量、规律的体育锻炼,机体无力是老年患者跌倒的重要原因。根据老年患者自身的情况决定运动强度、时间和种类,如慢跑、散步、太极拳等。

2.4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肢体的训练时让患者借助健侧力量由坐到站,再由站到坐,接着训练站立平衡,再把肢体训练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如洗脸穿衣,手用筷子夹花生等,针对患者功能恢复程度,对其进行技巧性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13]。

2.5专科化管理

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措施表的制定,使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具有统一的标准,使每一位有跌倒风险的患者都能得到最为适合的护理方案。由于跌倒与患者病理、生理和使用药物有密切相关性,住院患者跌倒因其所患疾病和所使用的药物而呈现高度专科性,故跌倒的预防呈现专科化特性[14]。

2.6加强监控

监控是防止跌倒发生的重要手段[15]。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三级安全监控体系的实施,可以防止个别护士由于能力不强而出现的偏差,一旦跌倒,立即启动跌倒应急预案,汇报护士长,护理部,检查跌倒护理干预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全程动态管理、监督指导。

2.7加强宣教

包括:①按医嘱正确服药。对使用降压药、血管扩张药的患者,嘱其改变时动作要慢,遵循“起床三步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16]。②熟悉病房环境,物品放在伸手可及之处。③室内尽量保持灯光明亮而柔和,晚间用地灯。地面弄湿,及时清理。④调整生活方式:转身、转头时动作一定要慢;避免睡前饮水过多;避免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独自活动。⑤在夜间或清晨更加需要家属或护士的帮助,要叫醒家人或按铃呼叫护士。

2.8做好心理疏导摆脱跌倒的阴影

经常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心理疏导。对于不愿求助的老年患者,应让其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认识跌倒的危险性。帮助其了解如何预防跌倒,克服恐惧心理,摆脱跌倒的阴影。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06-02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而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所患的疾病大多与患者的大脑思维,行走步态等有关,是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较为多见的科室,其中大多数患者都是发生在康复期。因为急性期,护理人员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急,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身上,护理人员和家属都很重视患者的安全防范。而跌倒事件的发生往往发生在病情稳定后的康复期,患者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安全防范就会粗心大意,不够重视,很容易出现跌倒事件的发生。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发生跌倒事件4例,其中有三倒都是发生在病情稳定的康复期。针对患者康复期的特点,通过加强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2012年1月至2112年12月,无一例住院患者在康复期跌倒,现把经验介绍如下:

1跌倒原因

1.1疾病因素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共济运动障碍,身体平衡力差,容易引起跌倒,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至39%[1]。

1.2年龄因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三分之一的人会发生跌倒,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80岁以上因为活动量减少,家属相对重视,活动时都有人陪同,跌倒相对减少。

1.3环境因素病房设施不完善,光线不足,地面湿滑,行走时稍不慎极易跌倒。

1.4药物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3]。很多药物可影响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了跌倒的发生率,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

1.5陪护因素患者病情相对稳定,陪护人员不重视跌倒的预防,防范措施不到位,有时擅自离开,夜间陪护人员熟睡不易叫醒。

1.6护理因素护理人员思想上不够重视,对跌倒危险因素不足,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加强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未引起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警觉,护理人员高危跌倒知识培训不到位,夜间巡视不及时。

1.7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分配不合理,人员少,常出现一位护理人员同时照顾几位患者,不能保证患者的基本需要,特别是护理人员单独值班时,易出现因照顾不周各种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

2防范措施

2.1正确及时评估危险因素,明确高危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特别是对康复期患者要进行持续准确的跌倒危险性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患者。列为高危患者,发放防跌倒告知书,反复对患者,家属,陪护做好安全宣教,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采用床栏,约束带等能看见性防护措施,床尾挂醒目警示标志,以便引起护理人员及陪护的警惕,列入重点交班内容,严格交接班,并在每天晨会中告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2.2专人陪护指导60岁以上的患者必须要家属24小时陪伴,发现患者较易发生跌倒时,应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及其他陪护人员,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防止跌倒事件的发生。

2.3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清洁,拖地时应设警示牌,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病室床、桌、椅摆放合理,位置固定;病区地面平坦,无障碍物;走廊、病室设有地灯,保证患者夜间行走安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伸手可及之处。

2.4合理用药服用镇静安眠,降压,降糖,利尿等药物的老年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要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未完全清醒不要下床活动,嘱其缓慢更换,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另外,老年人要做到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用药的次数,做到合理用药。

2.5加强护患沟通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及时了解对跌倒高危因素的认识,对于因“害怕跌倒”引起的跌倒高风险患者,注意降低病床的高度,对存有不愿意麻烦他人心里的老年人,护士及陪护人员应主动给予帮助,对个性好强,不能对自己的活动能力作出正确判断的患者,需反复教育,并严加看护。

2.6为减少康复期病人跌倒的发生,应在保持老年患者自主能动性的前提下,适量限制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老年患者的活动范围,老年患者的居住休养环境应更适合老年患者活动的需要,安装安全设施,对于依从性不好的老年患者应该要发其签署跌倒发生危险知情同意书,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7加强对年青护士的培训,是预防跌倒的有效保障目前护理人员趋向年青化,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加强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尤为重要,重点掌握神经内科的特点,医生用药情况及相应的不良反应,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等,提高对跌倒的干预意识,增强责任心。

2.8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要合理排班,要加强人员较少的中午和夜班人力资源,尽可能安排双班制,新老护士搭配。

3小结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合格证。预防患者跌倒是安全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病情稳定的康复期,每一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护理,实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静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7):179.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9

方法:回顾性调查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神经内科所发生的8例意外跌倒进行分析。

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与年龄及生理因素、疾病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动作不当、家属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高危因素的评估,进行高危跌倒患者的筛查,可以有效的预防意外跌倒的发生。

关键词:跌倒神经内科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53-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为神经内科,共发生8例意外跌倒,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65~85岁。3例为tia患者,2例早期老年性痴呆症,1例为肠癌患者原有糖尿病史术后禁食,1例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恢复期,1例为胆结石患者恢复期。发生时4例有家属陪伴,1例无陪护。

1.2发生地点。床边跌倒,如厕时跌倒,走廊水池边跌倒。

1.3发生原因。下床时性低血压跌倒,如厕时因血色素偏低活动无耐力而跌倒,早期老年性痴呆症跨越床护栏跌倒,地上有水迹滑倒,糖尿病术后血糖未控制因低血糖而跌倒。

1.4发生时间。15∶00~21∶00及00~7∶00。

1.5跌倒产生的伤害。2例有不同程度的皮外伤和软组织损伤,3例未受损伤。

2相关因素分析

患者跌倒经常是由多种因素所致,且危险因素越多,跌倒的风险也越大[3]。

2.1年龄及生理因素。年龄是患者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据报道[4],国外每年约30%的老年跌倒1次,80岁以上老年跌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老年患者因机体衰老神经系统退行性改变,可造成行为、姿势控制力下降,易发生跌倒。本科5例均为老年人,其中1例在家有跌倒史。

2.2疾病因素。①重度贫血:本科1例消化道出血,1例晚期癌症,血色素均在60g/L以下,变换时大脑供血不足或体力不支发生跌倒。②营养不足:患者术后一周内禁食,可能出现营养缺乏、电解质紊乱或低血糖而发生跌倒。本科有1例患者原有糖尿病史术后禁食因低血糖而跌倒。③老年性疾病:本科有1例肠梗阻伴早期老年性痴呆症患者晚上睡觉时跨越床栏跌倒。

2.3心理因素。患者自觉自己生病,尤其是长期生病的患者,尤其在夜间,当有排便需求时,看到家人好不容易入睡,因对家人内疚感而不忍心叫醒,也不愿麻烦护士,便自己挣扎下床,因体力不支而跌倒。本科有2例患者因独自下床,上厕所时而跌倒。

2.4环境因素。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跌倒有50%是外在环境因素所造成的[5]。常见有室内光线不足、地面光滑、潮湿、卫浴无扶手,病室内椅子摆放位置不妥,地上物品所绊,鞋底太滑,裤子太长等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本科有1例晚饭后在走廊水池边因地上有水迹,加上未穿防滑鞋而跌倒。

2.5药物因素。很多药物会影响患者的意识、精神、步态、血压,导致感觉迟缓、眩晕、平衡感减退和直立性低血压增加跌倒发生率,这些药物包括镇静催眠、抗精神病药、扩张血管药、降血压药、降血糖药、抗组织胺止痛药等,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6]。本科有1例可能因术后未正确使用降糖药而血糖偏低导致跌倒。

2.6动作不当。病人变换或活动时动作过快造成跌倒。本科有1例因卧位下床1例排便后由蹲位向站位变换时跌倒。

2.7家属因素。家属认知能力不足或缺乏,在护士评估到患者有跌倒的高危因素后,告知患者家属应当采取防范措施,如加用床档防患者坠床。患者家属认为加床档给自己照顾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并且有自己睡在床边,患者一有动静就会感觉得到,就不用床档了,因盲目自信和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导致患者跌倒时家属未察觉。本科未发生此类病例,但有此类隐患。

3预防性的护理对策

3.1制定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确实可行的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标准,高危跌倒患者的预防措施,各项预防措施的落实程序及健康宣教制度,高危患者床旁交接班及提示栏标注,护理记录书写签字制度等。

3.2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护士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重要环节之一。对护士加强在跌倒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培养护士的预见性和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判断、宣教到位,及时去除各种不利因素,同时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防范理念,建立主动服务意识,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3.3全面评估患者及时加强宣教。根据跌倒评估表上的标准,对每位新病人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评分结果,对高危跌倒患者及家属详细讲明患者存在易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且让患者家属签名以示告知,也防止因不理解而造成医患纠纷。

3.4重视健康宣教。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听力视力下降,要做到不厌其烦耐心宣教,可采取提问和重复的形式确保理解,尽快让患者及家属熟悉环境,指导穿防滑鞋,生活起居,动作宜缓慢,教会卧床患者“起床三步曲”,指导正确服药和注意事项,告知常见不良反应,讲解易引起跌倒原因,使患者思想上、行为上引起重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3.5改善病室环境。保持病室整洁,呼叫器固定畅通,及时固定床脚刹车及床档,对卫生间浴室设醒目的防滑标志,每间病室墙上张贴“起床三步曲”指示画,外出检查由专人陪护。地面应平坦、防滑、无障碍物,光线均匀柔和,避免闪烁,楼梯、走廊、厕所、浴室要安装扶手[7]。保持地面干燥,一有水迹及时拖干并设小心滑倒的警示标记。根据病情放置床护栏等。

3.6加强沟通满足患者需求。护士巡视病房,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发现患者的需求,及时的主动服务以满足患者在生理上、心理上需要,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配合护士做好安全管理。

4讨论

住院患者跌倒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跌倒护理重在预防。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高危因素的评估,进行高危跌倒患者的筛查,能全面而有效减少跌倒预防的盲目性和被动性[8],同时提供安全的环境,便利的设施,落实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预防意外跌倒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

[2]胡逢祥.因跌倒所致骨折的危险因素[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99,15(1):19

[3]杨秀兰.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循证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40-42

[4]周有生.老年人群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5,3(2):28~29

[5]尤黎明,老年护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22

[6]姜加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外国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8):348

老人跌倒的护理措施篇10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率。方法对102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发生过跌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7%(15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0.0%),跌倒原因自身和环境因素(33.3%),其次为药物不良反应(46.7%)。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患者在医院住院时间,少则数月,多则几年,甚至数十年。很多长期住院患者由于与外界环境接触少,长期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机体功能状态明显衰退,另外,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所致副作用,特别是老年病人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感觉迟钝,行动迟缓,反应慢,更加容易发生跌倒,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和自信心受挫。因此,探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男理干预措施,对避免纠纷,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我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2例。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老年精神病诊断标准。(2)年龄≥60a。共入组102例,其中15例发生过跌倒,发生率为14.7%。

1.2方法对发生过跌倒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跌倒原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2.1跌倒患者资料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0a~76a,平均68a;疾病种类:阿尔茨海默3例(20.0%),精神分裂症6例(40.0%),器质性精神障碍1例(6.7%),心境障碍?躁狂发作2例(13.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2例(13.3%),癫痫性精神病1例(6.7%);服用药物:氯丙嗪、氯硝西泮、喹硫平、利培酮。

2.2跌倒后损伤情况左股骨颈镶嵌性骨折2例,右手桡骨骨折1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或皮下血肿。上述骨折病例男性骨折1例,女性骨折2例。除1.例愈合不良需要轮椅外,其余无明显不良后果。

3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3.1病区环境因素病室陈旧环境布局不合理,病室内无厕所,卫生间置于走廊的一角,走廊内扶手,地面较光滑,浴室内无扶手,在集中洗澡时工作人员配备不足,这些因素都极易引起跌倒的发生。

3.2生理因素老年人由于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关节僵硬,腰背脊柱的劳损退变使脊柱对下肢的重新调整代偿能力下降,老年过程导致的骨质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女性患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质疏松和代偿性骨质增生,易引起跌倒。

3.3药物因素老年患者服用镇静剂、精神类药品、降血压药,影响平衡功能,容易跌倒。如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常会引起性低血压,抗癫痫药易发生共济失调,扩血管降压药导致血管扩张,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及供氧不足,容易出现头晕跌倒。老年人由于下肢髋、膝、踝的退行性关节炎,导致步态和肌肉关节

3.4疾病因素精神症状不稳定,兴奋、冲动、行为紊乱及木僵均易导致患者跌倒。

3.5其它因素住院患者每日进餐、洗澡、洗脚等集体活动时间段,较易因拥挤而致跌倒现象增加。有些患者夜间上厕所,往往没睡醒,时睁时闭着眼睛走路,容易跌倒;智力受损亦为跌倒的重要因素。

4护理干预措施

4.1评估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对高龄体虚能活动,以往有跌倒史,定向障碍,自主活动受限,视力下降,排尿排便频繁,经常卧床及有晕厥可能的患者均应特别予以关注。在患者入院时即填写跌倒高危评估表来确立高危人群,并在患者一览表、床头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避免意外受伤。

4.2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降低跌倒的发生率病室的光线要充足,夜间病房开小夜灯。地面材料应防滑、平整、干燥,病床的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脚能够到地为合适,病区做清洁工作时及时提醒患者注意行走安全,厕所、洗漱间、浴室需增设防滑垫,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浴室安装竖向抓杆,便于站立时借力。

4.3安全管理

4.3.1对护理人员进行防范跌倒的教育,树立防跌倒意识,并通过真实事例敲响每个人的警钟,增加主动护理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提高判断力和预先性,不定时巡视病房,及时观察每个患者的动态变化。

4.3.2发现患者步态不稳、地面滑,应及时给予扶助病负责交班,特别是对高危病人,应给予特别关注,及时检查病人衣着,如鞋子能否防滑,裤子是否过长,夜间使用护栏。

4.3.3做好就餐管理,组织病人有序就坐,由工作人员分配食物,禁止病人四处走动,防止病人拥挤抢食,防范出现跌倒、噎食。

4.3.4洗漱管理,病人洗澡时,为病人调节好水温,协助擦洗,防止病人烫伤、跌倒,晨5晚洗漱时,安排专人守护,及时托干地面。

4.3.5就寝前提醒病人先排便,减少因夜间如厕未完全清醒时可能发生的跌倒,易尿床的病人由夜班护士定时叫醒,协助如厕。对于夜间行走不稳或躯体情况差的患者,可安置在靠近厕所的房间,必要时配备便椅或给予搀扶。

4.4用药护理服用氯丙嗪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嘱咐患者改变时动作缓慢,对服用降压、降血糖及镇静催眠类药物时做好疗效及副作用的观察,对于遵医嘱使用有跌倒危险的药物及意识模糊的患者,需要有人陪伴左右,并放置护栏,调低床的高度。

4.5健康教育向高危人群讲授跌倒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并将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张贴在每个病区的醒目位置,指导病人行走时抓好扶手,穿合适的鞋子,变换要慢,生活起居要做到3个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研究表明,预防跌倒意识越强,则预防跌倒的行为越好,指导病员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做操、晒太阳,增强体质。

5小结

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不仅要遵循一般护理原则,而且更需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加强生活护理,密切观察早期用药反应,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积极为其创造一个安静、舒适、优雅、安全的疗养环境,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护及相关健康教育,可有效地减少住院期间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