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十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十篇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3:15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1

a.12元B.12.5元

C.18元D.18.75元

当我把这题给2009届高三学生做时,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做,大部分学生选a,几乎没有学生选对的。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考查了商品的价值量及货币基本职能两大考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07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08年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08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有X=12.5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为什么这道题难倒了这么多的考生,我想主要原因是:把握考点,感受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够,特别是对政治学科的计算主观上准备不够,导之政治学科的计算能力弱,而2008年新课程下政治高考却出现了多道经济生活计算题,如: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四川卷第24小题,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北京卷第33小题,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天津卷第26小题,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宁夏卷第12小题等,通过对以上计算题的分析,可以看出08高考更加注重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查,这是历年高考政治试题命制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方面;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更加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学科基本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综合运用和调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这便是当前高考试题最容易求新求变的方面。在高考中政治学科以计算题形式出现的试题,作为一种趋势将长期贯彻,因此加强政治学科计算能力的培养以成燃眉之急。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更新观念

传统文科政治高考认为:政治是背背记记的学科,忽视了对政治学科计算能力的培养。在历年的政治高考中计算题出现的概率较少,即使出现也容易解决。故没引起重视。教师不重视,学生就更加忽视了对政治计算能力的培养。实行了新课程后,经济生活加入好多西方经济学的知识,西方经济学非常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思想上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政治学科的计算能力。

二、落实基础

政治涉及到计算方面的概念公式不多,要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计算能力,要注重指导学生对概念、公式的记忆和理解。从高考来看涉及到计算方面的概念公式不多只有七处,分别是: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二、关于纸币发行量的计算问题。三、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四、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五、关于利息的计算问题。六、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七、货币计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概念公式等这些基本的经济学科知识,学生就不能进行合理的计算,因此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尤其显得重要。通过定期的复习、习题训练等各种方法巩固所学,让它们在学生的头脑中生根。避免在重大考试中,由于概念公式记忆不清丢分。在此基础上还要培养学生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头脑中具备了这些知识却不能很好地用来解决运算问题。

三、培养习惯

文科学生计算时常出差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马虎造成的。这也是我们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了正确率就提高了,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最好能培养建立病题卡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建立病题卡片,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并认真分析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纠正,就能不断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使学生在平时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也培养了学生自我检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我们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还要重视补差及辅导,分清情况,讲究实效,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政治学科计算培养教学是一个反复实行、持之以恒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四、专题复习

高三对所有涉及到新课程经济生活的计算方面的知识点进行一次全面的专题复习,主要针对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七处计算问题进行了一个系统的归纳、分析,现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题罗列如下:

1.商品价值量计算

例:(2006北京模拟)在市场上,若1千克植物油换10千克大米,写成等式是:1千克植物油=10千克大米。请计算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①现在生产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1倍,而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千克植物油可以换

千克大米。

②假如生产植物油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1千克植物油=千克大米。

③假如生产植物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率不变,则千克植物油=20千克大米

a.40;10;4B.20;10;5

C.20;5;10D.20;10;40

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把握基本的经济学理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商品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第①问,假设原来生产1千克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m,原来生产1千克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n,则等式为m=10n;设现在生产1千克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x,现在生产1千克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y,则等式为x=2m,y=n/2那么x:y=2m:n/2=20n:n/2=40。第②问,根据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商品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理论,得出结果不变,1千克植物油仍然等于10千克大米。第③问,原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m=10n不变,现在生产植物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则现在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缩小1倍,即x=m/2,y=n,则x:y=m/2:n=5,即1千克植物油只能买5千克大米了,20千克大米就需要4千克植物油。答案a

2.纸币发行量的计算

例:(2007四川文综)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亿元B.2亿元

C.2.2亿元D.2.4亿元

解货币方面计算题的基本理论是: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可以表示为: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由“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我们可以知道货币的流通次数=商品价格总额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8次;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16×(1+10%)万亿元/货币的流通次数为8次=2.2万亿元。答案C

3.汇率计算

例:(2007.4宁夏模拟)2006年11月至12月部分交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牌价表,反映了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情况。下表人民币的汇率变化表明

①100单位的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增多

②100单位的人民币可以兑换的美元减少

③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④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汇率计算题关键把握住汇率的含义以及汇率的变化规律。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是升高了。此时外币升值,本币贬值,本币汇率降低。从11月20日至12月20日,无论是卖出价还是买入价都降低了,即100美元所能兑换的人民币数量减少了,说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降低,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答案B

4.利息计算

例:(2007天津文综)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的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为20%,存款到期后应得本息为()

a.7392元B.79464元

C.84392元D.86240元

利息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注意扣除利息税)。第一步先计算出1万美元=77000元人民币,第二步计算出存入三年应付利息为77000×4%×3=9240元,第三步计算出税后利息9240-9240×4%=7392元,第四步计算出本息即本金77000+利息7392=到期本息84392元。答案C

5.个人所得税计算

例:(2007宁夏文综)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165元B.190元

C.400元D.525元

个人所得税使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超额即超出1600元的部分,累进则按九级累进税率表,将适用的每级所得税额相加即可得出正确的数值。3500元-1600元=1900元,即小明爸爸应税额为1900元,这其中超过500元的部分按5%,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按10%。所以小明爸爸应交的税额为500元×5%=25元,(1900元-500元)×10%=140元,140元+25元=165元。答案a

6.关于存款利息的计算问题

例: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

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

a.376元B.810元

C.360元D.648元

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1-20%)=3000×2.70%×(1-20%)=648(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2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产业转移;市场风险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贸易产品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已逐渐成长为我国的主导出口产业之一。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一种投入成本低、发展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我国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消费达到饱和,以及国内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缘故,客观形成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强势。但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全球金融动荡,国际市场急剧萎缩,出口产品市场集中,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非贸易壁垒增加,人民币开始升值,劳动力供给瓶颈等等一系列风险因素使我们的主导产业面临着巨大市场风险的考验。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其利润率有限,附加值偏低,人民币的升值会压缩其盈利能力,并且最近几年来外汇市场不景气,美元贬值,使以美元为出口结算货币的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利润率进一步降低。美元贬值影响,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上升。在上述多重压力之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企业以及出口企业承受着极大的成本压力和盈利压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市场风险加剧。

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概况

(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坚持从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靠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制造业立国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的经济奇迹,使我国从一个落后的经济发展国成为“世界工厂”和“全球制造业基地”。在今后5~20年内,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仍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挑战。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是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基础。在全球贸易和资源配置中,我国顺差大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多年来,我国轻工业,包括纺织服装业创造的贸易顺差分别占当年贸易顺差的70%和60%以上。2008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顺差2787.8亿美元,占顺差总额的94%。1996~2008年,仅轻工产品就实现贸易顺差10113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外汇储备的66%。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创造的贸易顺差,不仅弥补了服务贸易的逆差,而且还为我国储备了数量巨大的外汇资源,为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效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纺织业出口现状分析

表1是根据我国纺织服装业出口额在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对对当前的纺织服装业进出口现状进行的简单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总额在逐年攀升,但是经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纺织服装业的出口额比重却在连年下降,由2002年的19.1%下降到2009年的13.9%,说明了我国纺织服装业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且出口市场空间也已经达到饱和;该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方面面临的困难。

(三)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面临的市场风险

在国际贸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不确定因素,而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出口。在市场风险发生的情况下,贸易中的一方必然会面临损失,同时,面临风险的一方也可能试图采取欺诈、隐瞒等不合理的、不道德的手段来逃避或者转嫁风险,从而给贸易对方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更好的发展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必须了解市场、认识市场,掌握市场的实时动态,为规避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做好一切准备。

根据我国出口现状和产业结构的特点,可大致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面临的市场风险划分为如下几类:

1、人民币汇率变动

因为世界各国货币的名称、币值不一,所以一国货币对换成其他国家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这个兑换率就称之为汇率。汇率的波动也将直接影响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价格,从而间接又影响到产业的生产。在议价能力方面,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议价能力较差,本币一旦升值其影响也会增加,较难转移升值所产生的压力。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之一,它的发展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整个国际经济中还具有比较优势,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在某些程度上也给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障碍。

在进出口贸易中,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主要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成本核算将直接受其影响,从而导致贸易成交量大小发生变化;二是在最后结算时,结算时的汇兑损益也会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受到影响。汇率波动越大,对这两方面的影响也就越大,所造成的损失也相应的就会增加。

2、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劳动成本相对较低、自然资源相对较丰富,再结合地域的优势和特征,使得我们的商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随着世界市场价格的趋于平稳,许多周边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地崛起,并争取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在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波动也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当然也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要面临的一个风险之一。在市场风险中,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买卖合同签订之后,若国际市场价格上升,我方在这笔交易中是受损的,而进口方得益;相反,进口方受损,出口方得益。

出口贸易中,货物从一个国家运往另一个国家,中间所耗费的时间也是出现价格波动概率最大的一项因素之一。国际间的贸易较之国内贸易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所以从谈判、签约、履约,一直到最后运至目的地港交至收货人处,这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在此段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价格波动的出现率也是相对而言较大的,这种情况就给贸易双方增加了市场风险率。

3、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的劳动力供给瓶颈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让许多人认为这是环境和国情所致,因为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充分供给带动了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近乎无限的低素质劳动力供给给产业的扩大和扩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力形式的愈演愈烈,我国劳动力供给越来越明显地动摇了这个基础,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着一个劳动力供给瓶颈的风险。

劳动力外流,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是最大的损失。随着履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步伐的加快,各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福利在不断的提升和保障。对我国而言,如果还是以低成本低福利的方式来寻求竞争优势,那么必将会流失大部分的劳动力资源。当我们用工资率来衡量劳动者的价值时,我们也不容忽视其他的因素给劳动者带来的影响。工资的高低固然可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改善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但作为以劳动力为商品的劳动者,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及劳动待遇等都是他们评定和选择劳动地区的要素之一,如果在一个生活恶劣、充满歧视的环境下工作是很难吸引和留住劳动者的,这样必将会给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巨大的困扰。

4、劳动密集型产品低价出口引起的反倾销

随着中国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现在在世界各地都能随处可见”madeinChina”(中国制造),这个词语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的流行,其中运用这个标志最多的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中国制造”给世界乃至各个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根据美国的相关数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制造”已经帮美国的消费者减少了7000亿美元的支出,而我们中间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数字难以计量的: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劳动力的流失、对于一些矿产甚至不加收自然资源税。低价出售虽然钱赚到了,但“中国制造”迈出国门的同时,各国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所采取的严重反倾销也逐步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根据商务部数据统计,2009年我国共遭受贸易救济调查115起,其中大多以反倾销为主,达到75起,总案值127亿美元。国内企业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订得偏低,是直接引起国外采取反倾销来保护自己国家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企业实施低价策略无外乎是为了占据一定程度的市场份额,这种方式占领市场虽然快而有效,但却是在牺牲了价格的赢利性为前提的,这样既颠倒了利润与市场份额之间的主次关系,在财务的角度来分析也是一种不明智的作法。

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纺织业是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总出口额中占有相当大的一个比例。最完整的产业链以及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使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十分明显的竞争优势。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地飞速发展,不断扩大的纺织品产业规模,在让我国在登上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量世界第一的地位时,同样面临许多市场风险,不断地阻碍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步伐。

下面的建模实证分析,是通过对2002年到2008年的人民币汇率变动、纺织品出口国际市场价格、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纺织业劳动力成本的市场风险给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的影响做数据采集并进行实证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以纺织品为例建立模型

利用SpSS软件进行对数据的分析,预期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证明劳动力成本变动、人民币汇率变动、反倾销以及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都会给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纺织品行业带来影响,进而通过数据的反馈来进一步说明每种风险与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总额之间的关系密切度。

a.因变量: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总额

(二)数据分析

根据模型的筛选和分析,通过结果输出解释了每个变量在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情况。根据数据检验结果,我们主要分析纺织品劳动力成本、汇率和反倾销与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额间的线性关系。分析证明,他们之间的线性关系是较显著的,具体可从表4.1-1、4.1-2、4.1-3中看出。

根据表3模型的拟合度1、R2=0.979,调节R2=0.975;2、R2=0.781,调节R2=0.828;3、R2=0.738,调节R2=0.793;模型拟合度大于0.6,表示该模型拟合度较好,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表4.1-2模型的F1=236.785,F2=17.870,F3=23.992,F检验的显著性水平Sig.ofF1=0.000a,Sig.ofF2=0.008a,Sig.ofF3=0.004a。说明模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均呈线性关系。共线性诊断中变量的容忍度(tolerance)都大于0.5,说明回归模型中自变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综上可见,本文对数据所采取的回归是合理的,结果是可信的。

表5回归系数表中,可知偏回归系数均在p

(三)计算结果分析

从本章建模可看出,纺织品作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一部分,和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产品一样,会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劳动力成本的变动、国际反倾销的诉讼及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而变化,并且每种风险给产品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程度的,从模型中也可参详得知。

人民币汇率降低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是有利的,可以增加我国的产品出口量,进而增加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总额,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领一定程度的市场份额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的众多人口解决了就业问题,且从模型的结果分析也可知,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的出口也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控制好人民币的汇率波动是至关重要的。

从模型看,劳动力成本的变动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的纺织品行业之间也有着显著性的关系。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降临,后续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市场的萎缩,劳动者对稳定和良好待遇需求的增加,外加技术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在逐年的增加中,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供给瓶颈对我国发展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是一种压力;其次,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会导致纺织业出口成本的增加,这样我国在成本价格上的优势也将减弱,从而影响了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优势。

反倾销是国外对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出售价格低于出口的价格,为了保护自己的产业而对我国作出的回击。这种回击虽然没有以上两者带来的影响强烈,但是它的效果也是不容忽视的。逐年增加的反倾销案件警示我们,一味的价格战是自寻死路,不但会使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难以走出国门,而且还会失去原本所拥有的市场,致使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不断下降。最后,模型中没有建立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纺织品出口额的影响分析,但是这点也是国际上都认同的:交易的时间差是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

四、降低市场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防止各种风险给我们劳动密集型产品带来的阻碍,我们不仅要在量上取胜,同时也要兼顾品质,加强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绿色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使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发展更健康和更具持续性。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汇率变化会直接影响我国出口产品的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出口问题上同样也面临着汇率波动的风险,特别是现在人民币被普遍看涨的时刻,强劲的人民币升值势头给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来说,增强汇率风险意识,掌握各种风险规避工具是当务之急、现时所需。

其次,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重视市场的开拓和多元化的进出口市场结构的组成,选择正确的市场区域,对选择的区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能主动把握其实时资讯,做到对其历史文化背景的充分了解,对其每个经济阶段发展历程的熟知,对其市场结构和整个市场体系都有充分的认识;要时刻关注进口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动态,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法律规范的完善程度做完整的分析,这样才能为我们制定一系列拓展市场经营决策提供卓有成效的一手资料。

同时,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发展劳动密型产业时已逐渐丧失了其独有的优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以廉价取胜,在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上都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而如今的市场反馈给我们的信息是――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能源消耗巨大等。这些情况都给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和竞争,降低生产成本是首要做的,这是为了保持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世界的比较优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要提高产量,节支节能,不断创新,紧紧地抓住这些标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组织和培养技术性的员工,加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对员工技能和知识的提升也能降低产品的次品率,使人均生产量得到稳固的提高,从而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保持成本的优势不是基于降低劳动者工资为基础的,相反,适当的提高劳动者的待遇也会挑起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

第四,劳动密集型产业本来是一个低附加值的工业,如果国家在税收上不予以扶持和协助,势必会给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如今的竞争市场下面临的困局雪上加霜。国家应采取合理办法,适当降低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的税负。

最后,我国已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中,因为单纯地依靠成本比较优势最终会失去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持续下去更有可能致使产业升级的机会也会丧失,连带性地导致我国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创新意识等和国外越拉越大。要想让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持续发展的更好,在世界上始终保持优势,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就必定要积极主动地推进战略重组和产业升级。只有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才能使得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继续可持续、良好的发展下去,也只有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市场,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合理的产业布局,再根据地方性的特点,发挥自己地域的优势,配合利用产业转移来操作合理产业分工与协调工作,最终才能达到一共理想化的战略目标――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想要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升级是必经之路。虽然需要长久地进行,但是它的结果将是产业结构的提升和优化,全国资源得到最高效的配置,资本的使用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在这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温总理也强调了坚持产业转移的重要性,产业转移的目的就是提升产品的质量及品牌效应,打造真正属于中国的名牌产业,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受到大家的认可,而不是再以低成本、低价格、低福利来获得其中微薄的收益。

参考文献:

[1]林玲,张晓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对中国就业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5):51-52,137

[2]许涛.说不尽的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发展[J].中国外汇,2009,(8):15-18

[3]张云.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的再认识[J].经济问题,2006,(4):24-25

[4]陈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4(10):11-12

[5]田俊芳.出口退税率调整对纺织业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09,(24):91-92

[6]廖宁.以纺织品为例谈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J].福建轻纺,2002,(6):[7]杨杨,杜剑,陈思.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4):51-53

[8]许经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严峻挑战[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29(3):20-24

[9]张秋亮.“里昂惕夫之谜”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6,(13):23-24

[10]陈伟,卢秀容.论当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5):43-48

[11]朱晶.中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与定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14-19

[12]马玉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10):58

[13]苏文.国际贸易中的市场风险及防范[J].经济师,2004(5):84-85

[14]黄素章.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分析[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07:28-64

[15]顾露露,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出口贸易及风险研究[D].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121-168

[16]YUHong,ZHanGYang.newinitiatiVeSFoRinDUStRiaLUpGRaDinGintHepeaRLRiVeRDeLta[D].eaiBackgroundBriefno.464,2009:1-16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3

人的威严蕴藏在知识之中,因此,人有许多君主的金银无法买到,君主的武力不可征服内在的东西。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

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

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

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

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

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第二单元)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公有制经济: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④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⑤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

①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②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①适合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

三、公司的经营

1、企业:

①含义: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

②地位: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③分类:按所有制标准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④组织形式: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

2、公司:

①含义: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②形式:特殊形式(国有独资公司)和基本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③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总经理及其助手)——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监督机构(监事会)——进行监督。

④公司制的优点: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管理结构。

3、公司的经营

①含义及目的(略)

②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第一、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第二、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第三、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4、公司经营管理不善会导致兼并或破产

①企业兼并是指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兼并相对劣势的企业。其意义是有利于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有益于减少失业,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企业联合——“强强联合”

③企业破产是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其意义是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四、新时代的劳动者

就业:

①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社会生产顺利地运转。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形势: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通畅。

党和政府: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自主择业观、职业平等观、竞争就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③解决途径

3、劳动者的权利:

①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意义: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②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③劳动者权利的维护——维权基础:自觉履行劳动义务;维权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维权途径:法律。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五、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储蓄存款的含义: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2、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邮政企业。

3、利息:

①含义: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②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③影响因素:本金、利息率水平、存款期限

4、存款储蓄的种类: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5、商业银行:

①含义: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组成: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③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

④其它业务:债券买卖和兑付、买卖外汇、保险、提供保管箱业务等。

⑤作用:“纽带”、“依据”、“监管”

六、股票、债券和保险

1、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①含义: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影响股票价格因素: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

③意义: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④性质:所有权凭证。(股东可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收取姑息或分享红利等。

2、债券——稳健的投资

①含义: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②性质:债务证书

③类型: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保险——规避风险

①含义: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②类型: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③投保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

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4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劳动力市场;金融危机

一、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一般来说,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带动就业的增长,可以说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就业的根本保障。因为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就业岗位。如果没有经济的健康稳步增长,就很难保障就业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又不是同步进行的,其中会出现就业缺口。以我国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增长比例为例(如图1),2001—2007年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而大学生就业增长率却起伏不定,甚至很低。如2006年的就业增长率比2005年还低仅为5.3%。从2000年起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可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增加,说明经济的增长带动就业的增长只是相对而非绝对的。经济学中还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就业弹性系数是从业人数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1]。图1中可看出就业弹性系数曲线基本与就业增长率曲线同步。

如果就业问题没有解决好,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失业上升使人们收入减少,减少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失业率高影响社会的稳定,增加犯罪与自杀率。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研究表明[2],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自杀率就要上升4.1个百分点,犯罪人数增加5.7个百分点,国民生产总值要减少4.7百分点。如今正值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就是当下的关系到两千多万人的就业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另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就业也是有很大益处的。我国第一产业萎缩,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3]。一般来讲,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弱。技术密集型产业有两种情况,一是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强,二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功能相对较弱。当然实际就业功能及差别还要取决于产业的发展水平,趋势和特点。基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应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可以调整就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劳动力市场的aD-aS模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浩浩荡荡的大学生就业队伍也越来越庞大,其速度远大于社会所需人才增长的速度。而且,加上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出现的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三峰叠加”的态势,即应届大学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共同构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庞大供给流。现在又受到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人民币升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局面.

根据劳动力供求均衡理论[4](如图2),假设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事实上根据我国目前人口多、基础差、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现代化水平低等基本国情,充分就业这一均衡点是很难做到的),则均衡劳动工资为(w/p)*。但由于目前劳动力供给L2远大于劳动力需求L1,这就造成大部分人口失业(L2-L1)。根据市场规律,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因此剩余劳动者为了出售自己的劳动力必然会降低工资率,使工资(w/p)1向(w/p)*下滑,从而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供给减少,缓解就业压力。在经济困难阶段企业本身就面临着各刚面成本过高的压力,如果求职者向企业提出过高的工资,肯定减少企业的用人需求,给就业带来困难。因此在现阶段求职者应该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以便找到合适的工作。

三、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经济周期进展

国际短期资本[5]流动的消极影响,包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和对汇率的冲击。短期内外资的大量流入或流出将引起该国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的均衡状况剧烈变化,导致利率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到该国的经济运行。

资本的进出改变了外汇资金的供求均衡,必然引起外汇汇率的波动。外资大量流入,本币升值;资本大量流出,外币升值。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使一国微观经济主体(例如企业)的行为乃至于宏观经济变量都受到巨大影响。资本的流动直接体现为投资。投资有益增加需求,带动就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投资过热,资本短期无法实现收益,造成资本供应链断裂,不利金融市场的稳定,并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最终影响到就业。

1929的美国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致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各大国有银行,工厂等也纷纷宣告破产倒闭。经济一旦崩溃,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劳动者。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同样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世界各国的就业形势都很严峻。欧美等国家失业率急剧攀升,创历史纪录。法国百万失业劳动者游行示威,造成社会的混乱,可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影响有多深。2008年我国GDp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仍保持着9.0%的速度增长,但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表示,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2009年劳动就业量达到2400万人,其中1300万新增城镇劳动人口,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还有其他人员300万人需要等待就业安置[6]。当今为了避免使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世界各国应联合稳定货币金融体系,才能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从而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全人类社会的稳定。

受经济周期影响而引起的失业就被称之为是周期性失业[7]。经济衰退通常引起周期性失业(Cyclicalunemployment)。由于经济衰退,社会总需求不足,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经营困难,提高了破产和倒闭率,企业兼并活动频繁,降低了企业的稳定性,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发展进而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削减。

四、国际收支状况与汇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顺差的态势。如图3,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际贸易收支顺差额逐年都在增长,贸易顺差从2004年的321亿美元到2006年的1775亿美元再到2008年的2954亿美元。然而中国长期的贸易顺差引起了欧美国家的眼红。长期以来,欧美国家动辄以逆差为由,要么对华进行贸易制裁,要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从而使我国面临巨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

人民币升值通过影响对外贸易,改变国际收支状况,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我国产业大部分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导向型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然而近年来人民币以平均每年3%左右幅度升值[8],人民币升值使出口贸易品价格上升,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量,减少国际贸易收入,改变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升值特别对纺织、服装、制鞋、玩具、家电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而这些行业正是就业需求大户,如果这些用人单位产品出口不畅,其用人将受到影响。去年底各媒体纷纷报道,因人民币升值,致使长三角﹑珠三角数以万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成本上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相对竞争力,由此而停业甚至倒闭。同时人民币升值还不利吸引外商投资,这样就不能增加社会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最终影响老百姓的就业。

五、劳动力质量与生产要素成本替代效应

过去几十年大学生很吃香,毕业后都不用愁没工作。如今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劳动力市场供求脱节,大学生的价值降低。他们的综合能力也遭到了质疑,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因此劳动质量成了用人单位招人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依照中国的国情,我认为大学教育必须与市场需求接轨,和政府一道承担解决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责任,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然而由于当前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轨,导致大学生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专业知识和基本职业素质。

有的人懂理论却不懂实战(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的人懂实战却又不明理论(如外来务工人员等)。如果把这种劳动当成产品,从成本与效益的角度来讲,企业自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产品,因为这不会给他们带来完美效益。市场需要的是既懂理论又懂实战的人力资源,公司认为这样的人才能给公司带来即时高效的服务和效益。于是公司会从优质的产品(劳动力)中去选择以替代质量差的产品。很自然差的产品就会被社会淘汰,这也符合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法则。

另外因为经济的发展是技术、资金、劳动力和管理等众多生产要素一起作用的结果。如果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越高,成本相对劳动力越低,且能产生较劳动力更大的经济效益,那么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赖就越低。因而从成本角度考虑,企业也许会放弃劳动要素而选择其他可替代的生产要素,从而增加了社会就业的难度。

为此大学应该注重教育的培养模式,与人才市场需求接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避免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大学生也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学好专业知识,并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单位去实习,尽快学会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笔者认为,在没有毕业时,免费给单位打工,老板更愿意接受,同时你也能从中学到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我们不要总奢望单位先给我们多少钱,在你什么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先考虑你能给单位带来多少经济效益,并带着学习知识、经验的目标去做事。只有提高了劳动质量,你才具有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六、自愿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

面对低工资,可能有的劳动者无法接受,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读了十几年的书,毕业后肯定是希望能找到个好工作,在经济上独立起来,而不再是依靠父母来养。从心理角度讲,这也很正常。但是,在现在这种经济困难时期,我们应该顺应当前这种工资下滑的市场规律。要记住大学生吃皇粮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根据价值规律,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当前工资下滑只是短期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不必太悲观,调整好心态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但如果劳动者不愿接受低工资的现状而放弃就业,则构成所谓的自愿型失业(voluntaryunemployment)。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Unemployment)在经济学中被解释为工人与工作相匹配的过程[9]。在现实中,总有就业者不考虑自己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盲目地偏向于到经济发达的地区、条件优越的工作单位和相对热门的工作岗位中去寻找工作机会。而那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条件相对差些的单位和不够热门的工作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就形成工人与工作不匹配的现象,造成摩擦性失业。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失业的一个原因。俗话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同样我觉得越是在困难的地方,越有你展示才华的机会,通向成功彼岸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性也更大。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经济相当落后,基础设施差。近年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企业家到西部投资,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国家对进入各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已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各地基层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需求很大,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机遇。所以大学生在当前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应该理性选择自己的工作,降低就业标准,先就业至少比失业要好得多。

七、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

很多单位在选择用人时很注重学生的出身,即你是来自哪个学校的。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你就有可能被录用,你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你就靠边站。因为名牌大学出身给用人单位的感觉就是他(她)们的素质比较高,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比起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要高。录用他(她)们能给企业带来即时有效的生产收益。而那些出身普通大学的学生总是被排挤在用人单位门口之外。因为他(她)们给用人单位的感觉是低素质,低生产能力和高风险。这就是信息经济学里所提到的信号传递行为[10]。因此对于那些来自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来说,在求职时是比较有优势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花高成本,读个不好的专业也要进个名牌大学就读的原因了。在此也建议用人单位在选用人才时理性选择,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和麻烦。好与不好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不可否认普通大学里也有大量各式各样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劳动力市场:压力仍较大从就业弹性系数看海南就业趋势[eB/oL]。[2004-04-22]lm.gov.cn/gb/news/2004-04/22/content_26490.htm

[2]俄罗斯,BK先恰科夫:经济安全——生产财政银行[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p340-34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1—2008stats.gov.cn/index.htm

[4]梁东黎:宏观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p154

[5]胡曙光门淑莲张帆:国际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p237

[6]新浪财经:人保部称明年2400万人待就业[eB/oL]。/finance.sina.com.cn/g/20081225/16085685692.shtml

[7]百度百科:周期性失业[eB/oL]。baike.baidu.com/view/592808.htm

[8]中国经济网:外贸发展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上)[eB/oL]。[2007-01-15]ce.cn/cysc/main/jtfzspsy/shwll/200701/15/t20070115_10091553_1.shtml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5

关键词国际转移现状能力

一、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世界产业结构的重心正向服务业偏移,服务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服务业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并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互联网的推广为许多服务活动的跨国转移创造了可能性;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政府给予了服务业高度的重视与政策支持;这为服务业移向海外创造了必要条件。

(一)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概念与方式

1.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概念

服务业的国际转移更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它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的服务业国际转移是指发达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部分服务如物流管理、客户服务、产品设计、数据处理等,一般是外商直接投资在东道国设立分支机构,再以贸易出口的方式服务于本国或国际市场,表现为产业替代;广义的转移还包括由于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及东道国市场需求增加造成的服务业外资进入,主要表现为跨国服务市场的扩展以及东道国服务业比重的增加与服务业能力的提高①。

2.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方式

服务业转移方式主要有:一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服务型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或开展国际服务贸易在东道国投资进行服务业转移,或者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二是国际服务外包。国际离岸服务外包是指跨国公司或组织将本来非核心的业务和部分关键业务剥离到其他国家的行为,目的是达到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服务外包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等优点②。

(二)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

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指出,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而且劳动价格高昂,于是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已达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目的;刘易斯的观点基于要素察赋理论基础之上,转移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国家间在非熟练劳动力丰裕程度的差别。弗农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不同时期产品的特性存在很大差别,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化过程中,产品的性质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移③。边际产业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应是国内边际效益下降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在东道国则可能是具有或正在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有利于东道国产业优势的形成。按照该理论,投资国的对外投资应当从移出国和东道国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始以此进行的,差距越小,技术就越容易被东道国吸收和普及,边际产业转移越容易成功。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动因。

二、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现状

(一)我国承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随着服务贸易壁垒的降低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服务业转移范围逐步扩大,从运输、建筑等传统领域向知识、技术和数据处理等不涌现的行业扩张。由下图可知,近几年中我国承接服务业的规模是不断增加的。从总体状况上看,服务业吸收的FDi规模较小。截2003年,制造业仍然是吸引直接投资最大的产业,约占63.66%,服务业吸引FDi仅次于制造业,但规模上仅有制造业的一半。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经eXCeL制

(二)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

近年来外包服务企业和市场规模都较小但扩张高速增长,据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增长速度为30%,欧美市场承接正全方位的开发和突破,对日承接正面临由低端向高端的提升与深化③。但从一些企业承接外包项目上来看,仍停留在来料加工等初级层面上,而在高新技术欠佳。

我国承接服务外包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看,占全球比重低,产业收入略大于市场规模,发展速度快。第二,从承接内容构成看,软件与信息技术外包是国内承接外包服务的主要方式。据统计2005年软件企业有15000多家,实际运营此业务的可能远高次数。有效及大,有散乱而规范,是一个产业走上正规前的必经路。第三,从区域分布上来看,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为中心的华北、华南、华东、东北外包聚集地,同时出现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④。

三、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能力分析

(一)从服务业吸引FDi的角度分析影响我国承接能力因素

1.影响FDi进入服务业的因素

采用以下几个一般因素作为跨国公司对我国服务业流入DFi的供给的决定因素。一是市场因素,比如经济规模、经济增长、与消费者保持密切关系、扩大市场份额等等。二是市场开放程度,包括国家贸易限制性壁垒及法规等体现开放程度的因素。三是成本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劳动力成本等。四是投资环境因素⑤。

2.我国服务业流入DFi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由于有些指标数据难以获取,采用几个因素中最有代表性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对外开放,被解释变量为流入服务业的FDi。本模型主要运用相关性回归的方法,筛选出对FDi供给影响最大的解释变量。

(1)模型与数据

LnSFDi=C(1)+C(2)*LnGDp+C(3)*LninVeSt+C(4)*LnimeX+C(5)*LnaVwG+C(6)*LnRX+u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FDi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年流入量,被解释变量。其中,GDp为国内生产总值,inVeSt为基础投资,imeX为年度进出口总额,aVwG为职工年平均工资,RX为汇率(直接标价法)。该模型采用的数据样本从1997年至2008年数据,其中数据从《2008中国统计年鉴》所得。为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增强数据的稳定性,将原始数据取对数。

(2)回归结果分析

第一次回归中,GDp和进出口总额的回归系数无显著性,故剔除,重新进行回归,剩下的变量都很好的拟和回归方程。

最后得出回归方程:

LnSFDi=―2.027675―0.399721LnGDp+4.572296*LninVeSt+0.815936*LnimeX―3.771619LnaVwG+0.264244LnRX。

该方程解释为:一是经济规模;GDp相关系数为负数不符合一般经济逻辑,国内生产总值应该是我国吸引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的重要解释变量。这说明我国服务业吸引FDi在总量上还与目前的经济规模不匹配。不但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向了制造业,服务业所吸收的FDi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二基础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因素的相关变量系数为4.57且比较显著,说明一个国家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直接决定着外商是否愿意进入,良好的基础设备是一个国家吸引外资的必要前提。三市场开放度;一国开放度越大,对外进出口总量一般也会变大,我们用对外进出口量表示市场开放度。该变量与流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系数为0.815963并不是很大。这说明中国的进出口的还是一些有形制造品贸易,特别在出口中大部分是一些科技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再者由于制度性的缺陷导致中国金融体系薄弱,投融资市场发育不健全,对于外包服务的无形资产比例过大就会遇到相当的困难。三劳动力成本;回归结果看,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是与其负相关的。劳动力成本因素的变量系数为-3.78,说明劳动力成本是影响服务业吸引FDi重要因素。五人民币汇率;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服务业流入FDi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系数不大。这可能与目前人民币升值导致服务业的FDi减少,投资者成本上升。

(二)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

1.稳定的经济增长与潜力巨大是我国吸引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最大优势

我国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的市场规模和较高的市场潜力一般是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以及中国对服务产品巨大需求能够满足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的要求,吸引了世界众多的跨国公司到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更将服务业视为重点投资对象。而且从政府角度讲也给与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服务业的门槛不断降低,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2.有一完善的低成本知识型劳动力提供机制

我国的比较优势一直以来是大量而廉价的劳动力,这也是外资不断向中国流入的重要原因,为了降低成向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与服务。但虽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近期也有不断上涨趋势,现在却是知识型人才价格低廉更具优势。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大学不断扩招,每年达到数百万人,所构成的知识型人力资源充沛,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也暗示知识型劳动力相对低廉,为服务业国际转移打下了人力基础。

3.完善的基础设施

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较好的基础设施作支撑,一个国家即使市场潜力巨大,也有可能因为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外资却步。我国在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中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了奠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一直在不断完善。目前,在我国国土上已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成了覆盖全国、通达世界、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

(三)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1.服务业产业本身基础薄弱

国外服务业产业转移也要在相当程度考虑东道国本身的产业发展状况,能否与之相匹配,如果匹配能力较强,就可以节约相当大的成本。服务业转移一般是要求技术水平较高,而中国的服务业结构水平低,各服务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传统行业主要偏重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

2.相应的承接服务业的人才缺乏,教育机制不完善

我国知识人才总量很大,但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国际型人才并不是很多。特别是外包服务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困扰it外包国际化的瓶颈,而且it人才结构不合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形态。一般的科班毕业生缺乏操作性的技能,进一步导致商务成本高;再者中国英语提高虽快,但只是表现在读写上,口头表达能力较弱,对西方文化了解少,导致国际交流常出现歧义。

3.管理体制与政策上限制

我国服务业众多领域市场化程度较低,特别是一些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服务领域,市场准入的体制性、政策还是存在。一些服务部门因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对一些公用事业包揽,如铁路、卫生、教育等,基本处于管制或限制经营状态,导致外资进入的积极性下降。

4.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诚信问题普遍存在

中国服务产业最大的弱点,一直以来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和诚信问题。与对外贸易相关的知识、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人比较淡薄。此外,企业之间信用机制缺位,企业资质界定困难,企业之间的或组织之间信任关系难以确立。

四、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政策建议

(一)优化对国际服务业的承接结构,扩大承接规模

现在服务业国际服务产业转移朝着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我国只有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才能吸引到更多国际投资。而承接的国际服务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上,那么我们应向技术含量高服务业上改造与提升传统服务业,高技术信息产业等优先发展。

(二)加快高素质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服务业国际转移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相对人力成本,其要求人才比传统产业更富有创造力;东道国的是否有高素质人才直接影响其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承接。我国服务业人力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素质上都有待提高,要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并依此作为吸引高级服务业的砝码,改善我国服务业的结构。

(三)创造良好的承接转移的软环境

软环境的完善相对基础建设更为重要。一是应积极制定修改相关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国内企业与服务业跨国公司关联与良性竞争,扩大服务业FDi溢出效应。二是改善金融环境。一国的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基础,在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过程中会带来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加强金融监管是必要措施。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法制上健全。

(四)适当放松外汇与资本流动管制

伴随着服务业的国际转移生产兴起,为有效地承接发达国家服务业的转移,应适当放松外汇与资本流动管制,因为建立畅通的资本跨国界流动渠道必不可少。我国长期以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采取了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资本项目开放程度较低。当前我国外汇储备丰富,合理地放松外汇管制有助于资本在国内外之间合理流动,有利于促进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参考文献:

[1]刘艳君,郑艳丽.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546.

[2]江小娟.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

[3]杨春妮.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中国区位比较优势的实证.国际贸易问题.

[4]中国经济网数据中心.2008年中国服务业进出口情况分析.

[5]谢艳霞.论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服务业国际转移.

[6]唐以今.天津财经大学.中国利用FDi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研究.

[7]林航.服务业国际转移:微观视角.

[8]何德旭.2007年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6

最近五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界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非凡是在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中,这个问题更具有非凡意义。在2005年之前,中国实务界和理论界多是从对外经贸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直到2006年,当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以及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国际收支失衡基本内容并且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必须认真对待的挑战性问题之后,实务界和理论界关于认真对待和多角度思考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汇率政策调整问题的声音才多了起来。

由于汇率决定模型复杂多样而且还因为汇率理论的假说及其政策引申意义,至今难以找到一个可被广泛应用且能够被当成“主流熟悉”的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一致说法。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在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也自然要从多角度出发不受限制地进行思考,才有可能从中发掘更深刻些的理论内涵和更有利于中国长远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目前形势下谈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应当考虑以下问题:怎样看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严重低估?低估的背后原因是什么?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能否做出更好的策略性选择?本文就上述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为何如此强烈

在众多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经济体中,美国无疑是愿望最强烈的一个。据我观察,在美国大致有四类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表示了强烈关注:一是劳工组织,他们认为从中国大量进口工业制品影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就业;二是制造业资方代表,他们亲身感受了中国低价产品的竞争性威胁;三是一些代表前两类人的政治家,他们往往出于政治考虑以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身份发表施加压力迫人民币升值一类的意见;四是一些从一定的经济学理念和全球货币结构经济结构失衡角度思考问题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人民币币值的确存在严重低估倾向,假如人民币通过增加汇率弹性等手段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结果将有助于业已出现明显倾斜的全球货币结构和经济结构,当然也可以部分地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压力。

2006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为7636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的逆差为2325亿美元在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中占比大约为30%,这一高比例也说明了为什么美国最为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只不过许多呼吁人民币升值并指责中国汇率政策人士忽略了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在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3000多亿美元产品中,有2/3是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其中也包括很多的美国公司;二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增速较高,与美国沃尔玛等大公司的低价采购行为推动有很强的关联度。2000年时,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零售总额只有1913亿美元,到2006年,这个数字已飙升至3500亿美元左右,沃尔玛公司多年来就一直把中国当成其最重要的商品采购市场,而美国市场在沃尔玛公司销售总额中的贡献率达80%以上,这说明,美国消费者也是便宜中国商品的最大受惠群体。尽管如此,要求人民币汇率扩大波动控制区间并答应人民币提高升值速度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见。其中,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币值确实存在严重低估现象及中国政府通过汇率政策的调整也能对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积极影响等意见,也的确值得重视。

二、人民币币值低估及其形成原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它力图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非自由放任的汇率制度,就必然会面临一个如何确定汇率的问题。确定汇率实际上确定本国商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相对价格。假若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充分,“相对价格”较低即本币币值采取低定价策略能够刺激出口并改善经常项目收支的状况,“相对价格”较高即本币汇率高估则会出现相反情况。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家们总是用一价定律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来思考和解释长期的汇率决定问题。按照一价定律,同样的商品假如不考虑运费和贸易管制成本,它在不同的国家应该价格相等。由于一价定律考虑的不是单项商品,假如将两国商品的总体价格水平进行比较就生成了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从逻辑上之所以能够成立,它背后的前提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即在贸易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因素价格会逐渐趋同。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非凡情况,因此,本币币值的确定并不能简单地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主流汇率决定理论进行解释。通常,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经常取决于它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及由国内货币市场、宏观经济运行及国际收支调节策略等多项因素决定。在浩如烟海的经济学文献中,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均衡汇率模型,但对市场参与者和调节者有影响意义的永远是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形成机制或如何确定一定时期的名义汇率。

中国多年来的汇率制度名曰“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是以美元为钉住目标的固定汇率制。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将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关系确定在1:8.28左右。直到2005年7月21日,中国才公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改为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答应人民币汇率每日在3‰的区间中浮动的新汇率制度,20个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约7.76%。尽管如此,国际金融市场仍抱有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的外贸出口势头仍然有增无减,国际上一些热钱仍然在想方设法钻进中国市场,在难以抑制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下,资产市场价格也出现一路飙升的景象。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到目前为止,被低估的幅度到底有多大?

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这是一个很难用三言两语就简单说清的问题。在一国实际汇率的分析中,现在理论界较普遍的看法是用实际有效汇率这一综合汇率指数方法判定一国的币值更有说服力。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都以消费物价指数为测算基础,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还采取以单位劳动力成本来替换消费物价指数指标,其所得测算结果,同样能反映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专家的计算,中国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即1980~1988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均呈现大幅同步贬值势头;1989~1993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稳定但实际有效汇率却大幅下降;1994年至今,人民币名义汇率仅经历了相对较短时间的变动但实际有效汇率却出现了明显的升值。我们都知道,一国的名义汇率假如未发生变化,但实际有效汇率出现明显升值,就说明该国的货币币值存在低估倾向。

汇率决定理论极为精巧复杂,由于中国国情的非凡性,直接用任何一种均衡汇率理论模型恐怕都难以获得对人民币币值现状及走向问题的圆满解释,但现有经济理论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简明的思考路径,这就是在不考虑决策当局偏好的情况下,从一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中分析现行汇率是否已出现失调,然后从失调的矫正措施中去选取政策调节方法。

一般地说,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币值的提升总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状况良好及由此产生的投资者预期改善等因素相联系。而一国经济的基本面又主要取决于在一定的开放度条件下该国的储蓄投资循环状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社会总需求和就业水准、贸易条件、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以及金融体系的健全和效率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假如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就会对经济成长产生合成推动作用,而中国在改革近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的记录也就是这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原来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大大放慢了增长速度,美国自2001年以来也结束了持续近十年的强劲增长势头,欧洲经济虽然未出现美国经济那种戏剧性的涨跌变化但始终未出现过高成长奇迹,日本则刚刚走出经济不景气泥沼呈现低速增长势头,印度和俄罗斯虽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上亦有不俗表现但眼下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在某些方面还无法同中国抗衡。在相互发生作用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不仅速度领先,而且在国民储蓄率、外汇储备增长额、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绝对额方面都名列前茅,并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至少在今后十年中也许还能继续保持增长领先地位。按照一般规律,一个政治安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能维持10年以上的经济高增长预期的经济体,其货币就必须坚挺并出现明显的相对升值,从上世纪70、80年代德国马克、日本日元到90年代的美元币值变动史中都可以看出这个规律。同样,中国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是这个规律在强制地发挥作用的结果。

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和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速来源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这是人所共知的。那么,形成“双顺差”的关键原因在哪里呢?显然,对“双顺差”局面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高增长背景下带有非凡国情味道的生产要素的非均等化倾向。在人力、土地和资本这三项基本生产要素中,中国生产的可贸易商品中的人力和土地成本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工业国家,而且还远低于新兴市场国家。在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趋势的环境中,中国可贸易商品中的劳动力成本不仅所占份额极低,而且在近30年时间里始终未发生非凡明显的增长性变化;在中国各地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地政府为了增加地方税收和就业岗位,在土地批租中纷纷展开优惠竞争,这使得地租成本在可贸易商品中同劳动力成本一样也只占很少的份额。这两项成本节约因素与外国的资本和技术相结合加之政府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必然使中国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世界工场。这使得中国在2

002年年底一跃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外商投资企业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以国外市场为目标的出口创汇企业,只要这类企业总数在增长,中国的出口就会相应快速增长。同时,在中国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下,企业贸易收入的绝大部分会自动转化成国家的外汇储备。中国加入wto后,贸易条件的明显改善和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使得中国进出口总额保持了旺盛的增长势头,这也带动了外汇储备的增长进一步提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价格机制和价格水平可以解释很多现象,笔者认为,中国的人民币币值和外汇储备问题,完全可以用低价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低价水准导致的币值严重低估来解释。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7

为贯彻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税收征管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进一步提高非居民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实行专业化管理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税收国际化问题日益凸显,做好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非居民税收管理是国际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行使税收管辖权、维护国家经济的重要手段。各级税务机关应充分认识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的重要意义,防止出现因非居民税收规模相对较小而不重视甚至忽视管理的现象,切实把非居民税收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非居民税收管理对象为外国居民,税源跨国(境)流动性大、隐蔽性强,需要依据国内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协定判定税收管辖权及纳税义务,管理政策性、时效性和专业性较强。各级税务机关应建立非居民税收管理专业化工作机制,把非居民纳入日常税收管理并作为分类管理的一个类别,规范和完善非居民税收管理制度,把握非居民税源流动规律,建立健全非居民税收管理岗位,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及时防范非居民税源流失风险。

二、突出重点,加大税收管理力度

*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非居民税收管理,税务总局建立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制度,颁布了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办法,出台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办法、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及工作规程,并明确了有关政策,各地应认真抓好上述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

(一)做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及汇算清缴工作。2009年是税务部门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实行独立申报和汇算清缴制度的第一年。做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常规性基础工作,是征纳双方落实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的具体体现,是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的有效手段,且关系到纳税评估、税务审计以及反避税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此,各级税务机关要落实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80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9〕11号)文件精神,规范日常管理,加强纳税服务,指导一线税收管理人员和辅导纳税人做好日常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进一步提高税款预缴率,防范欠税,不断提高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工作质量。

(二)加强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为规范和加强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税务总局下发《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税务总局令第19号),各地应抓好该办法的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要在全面加强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以重点建设项目为重点,突出抓好非居民税务登记、申报征收以及相关境内机构和个人资料报告工作,力争使非居民承包工程和提供劳务的税收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工作。各地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9〕3号)规定,落实扣缴登记和合同备案制度,辅导扣缴义务人及时准确扣缴应纳税款,建立管理台帐和管理档案,追缴漏税。尤其是对股权转让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行为,应以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为抓手,以税务变更登记为控制点,防范税收流失。各地国税局和地税局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新增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通知》(国税发〔*〕12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补充通知》(国税函〔2009〕50号)要求,抓好对所管辖企业所得税企业的源泉扣缴工作。

(四)做好对外支付税务证明管理工作。各地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6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出具税务证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22号)要求,制定操作规程,及时把好税务证明出具关,控管非居民税收收入流失,同时要方便支付人付汇。

(五)抓好税收收入预测分析工作。各地应建立非居民税收收入预测分析机制,季度终了后7日内向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上报《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入情况分析表》(见附件),分析收入增减原因,把握非居民税收收入变化规律。

(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各地应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做好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源泉扣缴及汇算清缴工作,出具对外支付税务证明,以及获取相关部门涉税信息等工作。

(七)加强协调配合。各地国税局和地税局应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确保非居民税收管辖权及纳税义务判定特别是常设机构确定上的一致性,联合出具对外支付税务证明,联合开展税务审计,提高非居民税收管理效率;各地应加强跨区域间的非居民税收管理协调配合力度,共同做好汇总申报纳税企业的税收管理,强化异地追缴税款的协助意识和工作力度,防范非居民利用地域差异逃避纳税义务;加强与非居民税收管理有关的政府机关、相关部门的配合,拓宽非居民涉税信息的获取渠道,主动寻找非居民税源。

(八)开展非居民企业税收专项检查。2009年,税务总局把非居民企业纳入税收专项检查内容,各地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9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9〕9号)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抽调精干力量,抓好非居民企业税收检查,查处偷逃骗税行为。

三、加强调研,进一步完善政策和管理制度

各地税务部门应加强对非居民税收管理的调研力度,注意掌握纳税人的反映和意见,认真总结经验,把非居民税收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主要问题,及时反馈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为进一步完善非居民税收政策和管理制度提供素材。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8

关键词: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计算型选择题;解法技巧

计算型选择题是近年文综高考思想政治选试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可以说,全国各省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这类题型。可见,这种题型已然成为高考思想政治命题的热点,作为一种趋势可能长期贯彻。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政治中计算题是目前高中学生面临的畏惧点、难点。所以,重视和研究这一类题目,总结规律,有利于我们减少失误,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提高得分率。

计算型选择题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模块中,主要有: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计算、汇率变动的计算、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利息与股票价格的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笔者结合高中政治新课标的考核要求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将相关知识的解答思路归纳总结如下:

一、商品价值量问题

这一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要求学生牢固地把握一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成正比例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成反比例的,而无关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数量是成正比例的,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价值的总量是成正比例的。

【典例】假定2012年生产1件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0小时,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000元,台州某公司的劳动时间是10小时,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3年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台州某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则台州某公司2013年的收入与2012年相比()

a.增加3000万元B.减少5000万元

C.增加5000万元D.不变

【方法指导】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故2012年公司的收入为:2000×10=20000万元。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下降,要是2013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这个时候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就应该为2000÷(1+100%)=1000元。该公司劳动生产率提高50%。要注意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劳动生产率,而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该公司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应该是增加,所以2013年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总量应该是:10×(1+50%)=15万件,价值总量应该为1000×15=15000万元,15000-20000=-5000

万元,故答案为B。

二、纸币发行量问题

纸币本身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能贮藏。所以,无论有多少纸币发行,总体购买力只与实际所需金属货币量保持一致性。这些问题的答案,关键是要记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同时理解里面的变量所表示的含义就可以了。

【典例】假定某国待售商品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为150元,若当年该国多发行了250亿元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25%,则当年该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应是,每l元货币平均流通。()

a.1000亿元6次B.1200亿元3次

C.1000亿元3次D.1200亿元6次

【方法指导】此题考查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我们可以假设该商品的流通次数为X,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Y,我们可以得出20×150÷X=Y。20×150×(1+25%)÷X=(Y+

250)亿。由此可以得出X=3,Y=1000,故答案为C。

三、外汇汇率问题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前提是要区分是本币汇率(一单位本国货

币总多少外币)还是外币汇率(即一个单位的外币等于多少本国货币)。两者本质一样,但在数值计算中却有不同,很容易因为粗心大意而产生错误。同时,我们必须把握汇率的变化: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上升、外币贬值、外汇汇率降低等等。

【典例】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

【方法指导】小张在美元与人民币的交易过程中,由于美元汇率的下跌之后,相同数量的美元所能兑得的人民币一定会变少,所以小张的人民币会受损失。美元的汇率下跌20%,也就是1美元=8×(1-20%)元,这就是说,现在1美元只能兑换6.4元人民币了。两年前,1000美元可以兑换1000×8=8000元人民币。两年后只能兑换:1000×6.4=6400元人民币,小张损失人民币1600元,故答案为a。

四、恩格尔系数问题

解这一类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根据德国统计学家厄恩斯特・恩格尔的观点,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家庭消费支出)×100%,恩格尔系数的计算结果出来之后,同时还可以作为确定消费水平的依据。

【典例】下面是李、张两家消费情况统计:(单位:元)

注:李、张两家的食品支出分别为7330元、12960元。

李、张两家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a.36.65%21.5%B.48.9%51.8%

C.75.0%41.7%D.47.9%36.0%

【方法指导】此题考查了恩格尔系数,我们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李家=7330÷(15000+200+100)=47.9%。张家=12960÷(25000+6000+5000)=36%,故答案为D。

五、存款利息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牢记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其中年利率=月利率×12个月,月利率=日利率×30天。解答这一类题同时还要明白,我国特定阶段内个人存款是否征收利息税,如果征收的话还要把这部分扣除掉。

【典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投资方式日益多样化。如果你以7.5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一年,年利率为3.87%,利息税率5%,存款到期应得到利息为()

a.145.125元B.580.5元

C.2322元D.2757.375元

【方法指导】此题考查储蓄的收益,实际利息所得=存款本金×银行相应利率×存款年限×(1-5%)。因此本题计算如下:10000×

7.50×3.87%×1×(1-5%)=2757.375元。故答案为D。

六、股票价格问题

解答这一类问题,首先要算出预期股息(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再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也可先用预期股息率除以同期存款利息率,再乘以股票总面额。

【典例】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息率提高1倍,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

a.15元B.20元

C.30元D.40元

【方法指导】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存款利率,由此可知银行的存款利率为0.4÷20=2%。银行利息率提高1倍,就是4%,此时股票价格为:0.6÷4%=15元,故答案为a。

七、个人所得税问题

解答此类问题,最主要的是注意起征点是多少,计算时要先扣除,余额部分分层计算,不重复计算。目前我国个税起征点暂定为3500元,所以像3500元至4000元总收入段的应税额应减去其中的3500元,而不是总收入。不足部分,以实际数值计算,如总收入只有3800元,则应税额仅为3800-3500=300元。

【典例】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800元,则他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115元B.220元

C.245元D.345元

【方法指导】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收。我国现阶段个人所得税对个人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3500元后的余额。因此,本题的具体计算为:首先,确定该工程师的应征税额:5800-3500=2300元;其次,根据各段税率,列出式子:500×5%+1500×10%+300×15%=220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但是很多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是虽然知道个税起征点要扣除,但忘记它的算法是超额累进税率,没有分阶段逐个计算,而是简单计算为:2300×15%=345元。所以容易选D。

其实,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计算题,只要学生平时夯实基础,准确掌握和理解相关的知识与公式(特别是其中的概念指向),同时复习备考时适当地加以专题强化训练,注意政治与数学思维的结合,平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相信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参考文献:

[1]姜群,何青霞.巧解商品价值量计算问题的两种策略.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09).

[2]田爱民.高考计算题例析及启示.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0(Z1).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9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摘 要:文章以国内现有的研究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因素的量化实证结果为基础,利用元分析汇总出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生产特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具体因素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情况,解决了现有研究结论分歧大、单个研究样本量小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调节效应,发现中央不断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较强,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力较强,从而找到了政策提升农民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途径。

关键词:土地流转;意愿;行为;元分析;调节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7-0069-05

收稿日期:2015-04-15

作者简介:吕东辉(1967-),辽宁康平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国际贸易;张桂颖(1981-),吉林通化人,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通化师范学院数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与系统工程。

土地流转是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土地流转能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农民增收和农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民是土地流转市场的主体,直接参与土地资源的配置,农民所持态度直接影响着土地流转的效率,其意愿对实际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影响力,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及其机制和模式选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不顾农民的意愿而强制推行的土地流转模式终将失败。研究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农民土地流转的规模、速度以及解决由此而可能产生的一些纠纷,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解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自2002年开始国内学者就从不同的角度高度关注了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量化实证研究。Feng,S.andHeerink,n.(2008)验证了土地租赁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负相关关系[1],这与石敏和李琴(2014)[2]的观点相反。Huang(2012)、赵光和李放(2012)认为非农就业的出现会促进农户转出耕地[3][4]。黎霆等(2009)、杨丹和高汉(2012)分别认为劳动能力和地权稳定性预期、信贷资金可得性是影响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5][6]。罗必良和郑燕丽(2012)、聂建亮和钟涨宝(2014)分别研究了农户产权行为能力、分化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7][8]。这些研究绝大部分样本数据都来自于对某一省(市、县)农民进行的抽样调查,单个样本量偏小不具有普遍性,且研究结论分歧大不具有一致性。本文以这些研究结果为数据基础关注两方面问题:第一,在国内关于各因素对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影响的研究结论分歧如此大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评估各主要因素的影响?第二,中央推出并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土地流转政策,并加大对政策的宣传,那么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会从哪些途径提升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与行为?政策推动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效果对于不同农民有何差异?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运用元分析的方法给予定量化解答。元分析近十几年来在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受到诸多的关注,但是在农业经济领域的应用甚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土地流转方面的元分析研究,也没有关于政策如何影响土地流转的定量研究。

二、数据与模型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进行精细的筛选,纳入元分析的关于农民的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有效原始文献有45/34/49/42篇,样本量为23111/20794/35752/32795,覆盖了全国22/20/25/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这些文献基本使用的都是logistic模型,对采用probit模型的系数先转化成了logistic系数以后才使用(本文所用元分析的原始文献检索截止到2014年11月,详细目录可向作者索要)。

本文以系数估计值作为效应值(对于一些单位不统一的连续变量选用发生比),系数估计值的方差(标准误的平方)的倒数为权重,来计算汇总效应值

Q服从χ2(ki-1)分布,若Q值大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则意味着平均效应值相对应的总体存在异质性,可以进一步探索主效应的调节变量。当效应值之间同质时,应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当效应值之间具有异质性时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本文在判断调节变量的存在性问题上将理论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相结合。进而以调节变量为自变量、效应值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来进行调节效应估计,筛选出导致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三、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主效应分析结果

最后纳入主效应分析的土地转出/转入意愿的影响因素有12/10个,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有11/8个(借鉴Hunter和Schmidt(2004),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并根据国际惯例将主效应分析中效应值个数的最小值定为5[9][10]),我们将其分类为个人特征(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特征(家庭总人数、农/非农业劳动力人数、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农业收入,是否参加社会保障)、土地流转特征(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生产特征(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环境特征(与城镇的距离),其测量方式分为虚拟、定序、连续,分别对土地转出意愿、转入意愿、转出行为、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和同质性检验,结果如下(下面的K表示效应值的数目,Q表示同质性检验统计量),由于篇幅关系我们只报告显著的结果:

1.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22,Q=134.986)的汇总效应值为0.215;文化程度(连续,K=12,Q=27.702)的汇总效应值为149.442;年龄(定序,K=10,Q=315.536)的汇总效应值为-2.593;年龄(连续,K=31,Q=20830.04)的汇总效应值为22.487;家庭总人数(连续,K=21,Q=160.989)的汇总效应值为-3.22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7,Q=33.274)的汇总效应值为-16.559;家庭总收入(连续,K=7,Q=0.329)的汇总效应值为1.132;人均纯收入(连续,K=5,Q=8.825)的汇总效应值为1.80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68.191)的汇总效应值为0.843;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8,Q=17.33)的汇总效应值为1.337。根据Q值与相应的卡方临界值的比较,只有性别、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收入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2.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性别(虚拟,K=7,Q=19.649)的汇总效应值为-1.561;文化程度(定序,K=17,Q=61.354)的汇总效应值为-36.21;年龄(定序,K=10,Q=220.608)的汇总效应值为4.232;年龄(连续,K=21,Q=253.005)的汇总效应值为-207.343;家庭总人数(连续,K=17,Q=118.231)的汇总效应值为-24.869;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3,Q=64.934)的汇总效应值为1.703;农业收入(连续,K=7,Q=6.468)的汇总效应值为1.753;非农收入比重(定序,K=5,Q=72.869)的汇总效应值为-0.742;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6,Q=13.995)的汇总效应值为-378.415;耕地面积(连续,K=14,Q=2.333)的汇总效应值为1.065;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8,Q=0.975)的汇总效应值为1.073。其中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3.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6,Q=12.488)的汇总效应值为0.184;文化程度(连续,K=14,Q=50.586)的汇总效应值为0.05;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9,Q=221.653)的汇总效应值为-0.683;非农劳动力人数(连续,K=11,Q=391.896)的汇总效应值为0.438;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2,Q=93.375)的汇总效应值为0.046;耕地面积(连续,K=20,Q=4.188e+12)的汇总效应值为473627100.3。其中性别、与城镇的距离和文化程度(定序)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4.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文化程度(定序,K=11,Q=27.129)的汇总效应值为0.306;文化程度(连续,K=13,Q=49.632)的汇总效应值为-0.064;农业劳动力人数(连续,K=14,Q=59.592)的汇总效应值为0.14;非农收入比重(连续,K=13,Q=3966.036)的汇总效应值为-0.225;耕地面积(连续,K=18,Q=7927603913)的汇总效应值为16565.423;人均耕地面积(连续,K=16,Q=0.698)的汇总效应值为0.978;与城镇的距离(连续,K=5,Q=0.135)的汇总效应值为1.053。其中与城镇的距离和人均耕地面积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其余均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

出现以上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1.农民的个人特征当中,农民的性别对土地转入的意愿影响显著为负。说明男性的转入意愿弱于女性,这是因为农村男性相较于女性,与外界发生联系多,拥有的信息量多,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强,更愿意从事非农产业。农民的文化程度对土地转出(入)意愿的影响显著为正(负);对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则有双向的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其见识阅历越丰富,对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也越了解,在非农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较多,就业的稳定性较强,非农就业收入的水平也较高,因而愿意转出土地而不愿转入。另一方面,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接受新知识,应用新技术能力较强,因而出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考虑会出现扩大经营规模的行为。但由于当前农业比较收益低,这部分农民相对较少。农民年龄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具有显著的双向影响。一方面,年龄较大的农民,农业生产经验丰富,收入来源有限,又很难寻找各种非农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年龄越大,劳动能力越弱。

2.在农民的家庭特征当中,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的发生率在人均纯收入高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反映了农民的富裕程度,人均纯收入越高的农民家庭生活水平相对越高,越愿意从事比较收益较高的非农产业。农民家庭总人数和农业劳动力人数都反映了家庭的人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尤其是劳动力人数更是一个专业、精细的指标。家庭总人数对于土地转出/转入的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一方面,家庭人数越多,土地越容易成为养家糊口的生产资料,此外人口多拥有的耕地也较多有利于农民集中经营。另一方面,农业与其它产业相比,比较收益低、经营风险大,而且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机会增多,当家庭面临较大人口压力时,转入更多土地反而会使从事农业的机会成本增加,因而从事非农就业是理性选择。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有显著的负(正)向影响。而非农劳动力人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地正向影响。这是因为农业劳动力人数越多说明整个家庭以土地为生的人数越多,越依赖土地,因而越愿意转入土地扩大规模,以提高农业经营的收入。而家庭中非农劳动力人数多则说明家庭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较大,家庭对于农地的依赖性不高,进而土地转出的几率增加。家庭总收入对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家庭总收入高一般都是非农收入高,或者是从土地转出中获得了较高收益,因而更增加了土地转出的信心。农业收入对土地转入意愿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农业收入反映了耕地对于家庭收入的贡献,因此农业收入高的农民更倾向于转入土地。

3.农民的生产特征中,非农收入比重对土地转出(入)意愿/行为的影响显著为正(负)。这是因为家庭非农收入比重能反映出土地对农民家庭的重要性,非农收入所占比重越高,说明农业收益对家庭的重要性越低,农民的土地情结越淡化。耕地面积对土地转入意愿、对土地转出/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均大于1。说明土地转出/入的发生率在耕地面积大的农民家庭大些。这是因为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耕作压力越大,当家庭劳动力不足、种植成本高或想从事非农产业时,农民可能会转出农地。另一方面,耕地面积越多,土地成片的可能性越大,一些种田能手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进行规模经营,因而愿意转入更多农地。人均耕地面积对于土地转入意愿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而对土地转入行为影响的发生比小于1。说明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但是却很少发生转入的行为。虽然理论上人均耕地面积多有助于取得规模经营收益,但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种地仅是为了粮食自给,追求家庭收益最大化必然倾向于从事非农产业。

4.在环境特征中,与城镇的距离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影响的发生比大于1。说明距离城镇远的农民愿意转入土地。一般来讲,距离城镇近的农民由于小城镇和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快,对土地需求大。这里结果与常理相悖,可能原因是对“与城镇的距离”做主效应时的效应值个数过少。

四、政策提升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的途径:调节效应分析

自1984年中央1号文件农地产权的可转让性问题有所体现之后相关研究已经跨越了30年,并且,农业部为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已经确定33个市(县,区)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因此,时间点的探索以及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首先,我们将的时间作为一个调节变量,即将2014年与研究年份之差作为研究时间点这一变量的观测数据进行元回归,回归对于样本量的个数的限制为6。其次,将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作为一个调节变量,采用0-1变量为因变量进行元回归。根据Hunter和Schmidt(2004)、Borenstein等(2009)的建议,政策调节前后效应值之差最小值为3[9][10]。

由于篇幅限制,只报告有调节作用的显著结果:

1.时间点的调节效应结果:时间点对土地转出/转入行为,土地转入意愿均没有调节作用,而对土地转出意愿中家庭总人数(调节系数为-0.124,p值为0.097)和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0.724,p值为0.068)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时间点对家庭总人数和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程度有显著的负调节效应。前文我们验证过家庭总人数多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较弱,并且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更倾向于土地转出。由此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政策越完善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作用越强。

2.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地区的调节效应结果:样本采集地是否是试点对土地转出/转入意愿没有调节作用,对土地转出行为中的文化程度(调节系数为-0.23,p值为0.047)、土地转入行为中的非农收入比重(调节系数为-4.997,p值为0.05)有调节作用。具体点说样本采集地是否为试点地区对文化程度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对非农收入比重影响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程度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前文验证过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出的行为,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容易发生土地转入的行为。说明中央制定的政策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大。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1.通过对土地转出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年龄(连续)、家庭总收入、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比重;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家庭总人数、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农业收入、是否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则无显著影响。

2.通过对土地转入意愿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年龄(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农业收入、耕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定序)、年龄(连续)、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而文化程度(连续)、家庭总收入则无显著影响。

3.通过对土地转出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非农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耕地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农业劳动力人数;而性别、年龄、家庭总人数、是否参加社会保障、人均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则无显著影响。

4.通过对土地转入行为的主效应分析发现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定序)、农业劳动力人数、耕地面积、与城镇的距离;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有文化程度(连续)、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而年龄、家庭总人数、非农劳动力人数无显著影响。

5.影响农民土地转出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且方向相同;而影响农民土地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共同因素有文化程度、农业劳动力人数、非农收入比重、(人均)耕地面积,其中除人均耕地面积外方向均相同。

6.调节分析发现,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推动强度与农民家庭总人数、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作用较强。而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显著负相关,对于文化程度低得农民作用较强。对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强度与农民的非农收入比重显著负相关,对于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作用较强。

(二)政策建议及结论

1.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空间,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实现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应当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土地流转创造先决条件。同时应开展对农民的公益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其从事非农产业的竞争能力。而劳动力转移能否促进土地流转则取决于城乡统筹发展,因而政府需要不断的完善相关配套的户籍、养老、医疗、教育等制度,为促进土地流转提供有力的社会环境。

2.搞好信息服务。当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是有偏差的,尤其是需求。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收集和公布信息,在政策和财政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比较收益,让农民的转入意愿尽快地转化为现实。

3.政策应继续倾向于对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转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中央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已然能够促进文化程度低的农民的土地流转供给和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的土地流转需求。中央不断地创新现行土地流转制度,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培训,使得农民可以通过土地转出获得土地收益同时又学会了多种技能从事非农产业,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供给。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通常文化素质都比较高,掌握较多的科学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当前比较收益低下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多数选择非农就业,造成农民转出土地动力极强,而转入土地的动力极弱。中央制定的政策转变了这部分人群的思想,使得他们愿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来获得较高的农业收益,进而提高了土地流转的需求。/

参考文献

[1]FenG,S.,HeeRinK,n.arefarmhouseholds´landrentingandmigrationdecisionsinter-relatedinruralChina?[J].nJaS,2008,(4):345-362.

[2]石敏,李琴.我国农地流转的动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4,(1):49-55.

[3]HUanG,JK.,Gao,L.L.,RoZeLLe,S.theeffectofoff-farmemploymentonthedecisionsofhouseholdstorentoutandrentincultivatedlandinChina[J].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2012,(4):5-17.

[4]赵光,李放.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102-110.

[5]黎霆,赵阳,辛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10):4-11.

[6]杨丹,高汉.信贷市场与农地使用权流转[J].世界经济文汇,2012,(2):60-72.

[7]罗必良,郑燕丽.农户的行为能力与农地流转[J].学术研究,2012,(7):64-70.

[8]聂建亮,钟涨宝.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4):749-757.

[9]HUnteR,J.e.,SCHmiDt,F.L.methodsofmeta-analysis:CorrectingerrorandBiasinResearchFindings[m].newYork:Sagepublications,inc,2004.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篇10

最近五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际经济界引人注目的焦点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中,这个问题更具有特殊意义。在2005年之前,中国实务界和理论界多是从对外经贸关系的角度来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直到2006年,当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以及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国际收支失衡基本内容并且成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中必须认真对待的挑战性问题之后,实务界和理论界关于认真对待和多角度思考人民币升值压力及汇率政策调整问题的声音才多了起来。

由于汇率决定模型复杂多样而且还因为汇率理论的假说及其政策引申意义,至今难以找到一个可被广泛应用且能够被当成“主流认识”的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一致说法。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在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时,也自然要从多角度出发不受限制地进行思索,才有可能从中发掘更深刻些的理论内涵和更有利于中国长远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在目前形势下谈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国际收支问题,应当考虑以下问题:(1)怎样看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动机?(2)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严重低估?低估的背后原因是什么?(3)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能否做出更好的策略性选择?本文就上述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愿望为何如此强烈

在众多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经济体中,美国无疑是愿望最强烈的一个。据我观察,在美国大致有四类人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表示了强烈关注:一是劳工组织,他们认为从中国大量进口工业制品影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就业;二是制造业资方代表,他们亲身感受了中国低价产品的竞争性威胁;三是一些代表前两类人的政治家,他们往往出于政治考虑以某些利益集团代言人身份发表施加压力迫人民币升值一类的意见;四是一些从一定的经济学理念和全球货币结构经济结构失衡角度思考问题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人民币币值的确存在严重低估倾向,如果人民币通过增加汇率弹性等手段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结果将有助于业已出现明显倾斜的全球货币结构和经济结构,当然也可以部分地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压力。

2006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为7636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的逆差为2325亿美元在美国贸易逆差总额中占比大约为30%,这一高比例也说明了为什么美国最为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只不过许多呼吁人民币升值并指责中国汇率政策人士忽略了两个重要的事实:一是在2006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3000多亿美元产品中,有2/3是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其中也包括很多的美国公司;二是中国向美国出口增速较高,与美国沃尔玛等大公司的低价采购行为推动有很强的关联度。2000年时,沃尔玛公司的全球零售总额只有1913亿美元,到2006年,这个数字已飙升至3500亿美元左右,沃尔玛公司多年来就一直把中国当成其最重要的商品采购市场,而美国市场在沃尔玛公司销售总额中的贡献率达80%以上,这说明,美国消费者也是便宜中国商品的最大受惠群体。尽管如此,要求人民币汇率扩大波动控制区间并允许人民币提高升值速度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意见。其中,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币币值确实存在严重低估现象及中国政府通过汇率政策的调整也能对世界货币体系产生积极影响等意见,也的确值得重视。

二、人民币币值低估及其形成原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它力图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和非自由放任的汇率制度,就必然会面临一个如何确定汇率的问题。确定汇率实际上确定本国商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相对价格。假若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充分(即按照马歇尔——勒纳条件,这个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相对价格”较低即本币币值采取低定价策略能够刺激出口并改善经常项目收支的状况,“相对价格”较高即本币汇率高估则会出现相反情况。

一般情况下,经济学家们总是用一价定律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来思考和解释长期的汇率决定问题。按照一价定律,同样的商品如果不考虑运费和贸易管制成本,它在不同的国家应该价格相等。由于一价定律考虑的不是单项商品,如果将两国商品的总体价格水平进行比较就生成了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从逻辑上之所以能够成立,它背后的前提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即在贸易和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因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价格会逐渐趋同。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本币币值的确定并不能简单地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主流汇率决定理论进行解释。通常,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常常取决于它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及由国内货币市场、宏观经济运行及国际收支调节策略等多项因素决定。在浩如烟海的经济学文献中,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均衡汇率模型,但对市场参与者和调节者有影响意义的永远是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形成机制或如何确定一定时期的名义汇率。

中国多年来的汇率制度名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是以美元为钉住目标的固定汇率制。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将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关系确定在1:8.28左右。直到2005年7月21日,中国才宣布放弃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改为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允许人民币汇率每日在3‰的区间中浮动的新汇率制度,20个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约7.76%。尽管如此,国际金融市场仍抱有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中国的外贸出口势头仍然有增无减,国际上一些热钱仍然在想方设法钻进中国市场,在难以抑制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推动下,资产(股票、房地产)市场价格也出现一路飙升的景象。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到目前为止,被低估的幅度到底有多大?

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这是一个很难用三言两语就简单说清的问题。在一国实际汇率的分析中,现在理论界较普遍的看法是用实际有效汇率这一综合汇率指数方法判断一国的币值更有说服力。在这一方法的应用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大多数成员国都以消费物价指数为测算基础,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还采取以单位劳动力成本来替换消费物价指数指标,其所得测算结果,同样能反映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根据专家的计算,中国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大体经过了3个阶段,即(1)1980~1988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均呈现大幅同步贬值势头;(2)1989~1993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基本稳定但实际有效汇率却大幅下降;(3)1994年至今,人民币名义汇率仅经历了相对较短时间的变动但实际有效汇率却出现了明显的升值。我们都知道,一国的名义汇率如果未发生变化,但实际有效汇率出现明显升值,就说明该国的货币币值存在低估倾向。

汇率决定理论极为精巧复杂,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直接用任何一种均衡汇率理论模型恐怕都难以获得对人民币币值现状及走向问题的圆满解释,但现有经济理论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条简明的思考路径,这就是在不考虑决策当局偏好的情况下,从一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趋势中分析现行汇率是否已出现失调,然后从失调的矫正措施中去选取政策调节方法。

一般地说,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货币币值的提升总是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基本面状况良好及由此产生的投资者预期改善等因素相联系。而一国经济的基本面又主要取决于在一定的开放度条件下该国的储蓄投资循环状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社会总需求和就业水准、贸易条件、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以及金融体系的健全和效率等等因素。这些因素如果都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就会对经济成长产生合成推动作用,而中国在改革近3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世界第一的记录也就是这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结果。近年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滞后影响,原来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已大大放慢了增长速度,美国自2001年以来也结束了持续近十年的强劲增长势头,欧洲经济虽然未出现美国经济那种戏剧性的涨跌变化但始终未出现过高成长奇迹,日本则刚刚走出经济不景气泥沼呈现低速增长势头,印度和俄罗斯虽近年来在经济增长率上亦有不俗表现但眼下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在某些方面还无法同中国抗衡。在相互发生作用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中国不仅速度领先,而且在国民储蓄率、外汇储备增长额、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绝对额方面都名列前茅,并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至少在今后十年中也许还能继续保持增长领先地位。按照一般规律,一个政治安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能维持10年以上的经济高增长预期的经济体,其货币就必须坚挺并出现明显的相对升值,从上世纪70、80年代德国马克、日本日元到90年代的美元币值变动史中都可以看出这个规律。同样,中国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是这个规律在强制地发挥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