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2:36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1

大学生科技创新重要性意识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现代化的企业生产和智能化的技术成果已遍地开花,高新技术产业对普通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前景堪忧。因此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不仅需要个人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还需要针对严峻形势做出自身的改变。现在的岗位设定都要求人才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自己在大学中所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合理应用。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创新意识,掌握创新的基本形式,努力通过自身转变就业方式,同时改善社会就业形势,迫在眉睫。

2、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促进经济建设

高校作为一个国家生产人才和创造知识的最基本的培养基地,对于发展科创型人才应该担起主要的重担。青年强则国家强。近些年我国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经济的成功转型都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从而证明了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科技创新型的建设人才。只有通过培养现在的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才能为祖国未来的科技建设提供助力,做出应有的的贡献,才能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各个产业的不断创新,使我国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之下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及能力的现状分析

1、具有创新的热情,缺乏坚持

创新不仅仅需要灵光一现的感觉,还需要不断地坚持。创新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既要学习肯定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质疑提出不同意见。然而,当代大学生,仅仅具有创新的热情,却没有对于科技创新坚持下去的勇气。三分钟热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在创新的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仅有了热情,不能投入到实际中就是虎头蛇尾,到最后不能坚持,选择放弃。这成为大学生创新的自身阻碍。

2、不善于利用有利条件进行合理创新

作为在校大学生有很多机会和条件去认识和接受新的事物,去发展个人爱好。现在网络的普及,让传递信息的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就要不断补充知识。然而,面对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对于获取的信息并没有深入研究和探索,也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不足,所以很难有所突破。大学有着大量的图书和资料供学生查阅,给当代大学生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创设了优越的条件。但许多同学却不能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的用学校的资源,这也是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对于身边的资源不能好好利用,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意识认识不足的原因。

3、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吸引力不足

学习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创新能力却很少有学生掌握。现在的大学生活比较单一,导致大学生的科创意识缺乏。大学中虽然有创新的条件但很少有学生接触到创新,周围同学创新意识缺乏,科技创新的氛围不浓郁,对大学生没有什么吸引力,也没有兴趣。一提到创新,学生就会认为比较困难,很难着手。要让当代大学生对于创新产生兴趣就需要氛围,而不是抵触。由于创新气氛不浓郁,所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止步不前。

4、对于创新认识不足,不知从何下手

越来越多的同学已经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但有很多同学对科技创新抱有一定想法与尝试,但仅仅在灵光一现,并没有深入了解科技创新内在的精髓,认识不足,不知如何下手,更不会利用好身边的有利环境,最终导致了许多人仅有想法,并无实践。当代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接受更多新鲜事物,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变化趋势。不仅要有创新的想法,更要有下手去做的思想准备,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发挥出来。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议

1、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据了解,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根本没有针对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许多学生以为,他们高考之后到了大学可以自由放松而不是如高中一般拼命学习,所以思想上懈怠,学习能力和探究研发能力也随之减弱。所以高等院校应当加强大学生的入学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性。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帮助他们认识到科技创新的意义,指明高等教育着重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停留在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阶段。

2、组织开展各种科技竞赛和创新成果学习培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许多社团活动层出不穷,竞赛也慢慢增加。但是关于科技的竞赛却鲜有耳闻,而针对科技创新成果的观摩学习更是少之又少。高校作为为国家输送科技人才的根据地,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创意识。对于各类竞赛,要让在校学生踊跃参加,动脑动手,而不是整天漫无目的游手好闲,沉迷网络,更不应该通过各种手段逼迫学生去遵循老师的意见,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学要培养的是综合性人才,不是只会学习、玩闹的学生。

3、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即使开展各类竞赛,也难免会不想参加,怕自己能力不足,对自己没有信心。当下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加大宣传科技创新的好处,强化大学生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改善现在学生对于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缺乏的现状,同时要不断深化这些意识,思想决定行动,将科技创新的意识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力,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晗,张婧梅.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关系[J].科技视,2013(27).

[2]刘春风.浅析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温习勇.关于创新的哲学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2003(1).

[4]陈志瑶,程坤.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8).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培育

作者简介:秦欣梅(1968-),女,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刘红梅(1975-),女,江西上饶人,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西省独立学院青年教师培养与发展研究――基于科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主持人:秦欣梅。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5-0014-04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影视、网络等传播新手段,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技术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及运用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是提升竞争实力、强国富民的前提。

近年来,我国的高科技企业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但是,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创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科技竞争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科技、产业创新的加速发展,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越来越被重视,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并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人才

(一)科技创新

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应该从两方面展开,即科技与创新。创新就是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及具有创造性和新意。创新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和思维去解决问题并提出新思想、新认识,探索出新规律,做出新发明和新创造。它包括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人们习惯把科学与技术放在一起说明两者存在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科学是如实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体系;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手段、流程和方式方法的总和。

因此,可以说,科学创新是认识世界,而技术创新是改造世界;科学创新的成果丰富人类生活开拓人类视野,技术创新的成果则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认知能力。由此,科技创新可以概括为: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二)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人才在国际上通常指的是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生产、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创造性人力资源[1]。由于科技创新人才区别于普通人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创造性的发现、发明和创新,人们对科技创新人才的理解更加注重并突出强调其创新的本质性。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创新人才是指在企业科技活动中具有良好创新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创造性工作取得创新成果,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有益影响的人[2]。

二、科技创新人才素质特征

当前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肩负着沉重的压力。如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焦点。然而,创新人才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特征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关于科技创新人才的标准已经有不少研究,如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提出的创造型人格十大标准(非智力)包括: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不轻听他人意见、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和兴趣爱好广泛又专一。[3]但是真正符合以上全部标准的人并没有,靠标准来定义科技创新人才是顽固的、死板的、缺乏灵动性的。科技创新人才突出的素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当代科技创新活动,从广度到深度,从目标到任务,都是极其复杂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常涉及到多学科专业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科技创新人才必须要专深的本专业知识也要有广泛的外专业基础;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越广博、结构越合理,对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适应能力就越强。所以,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既要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也要具备一些科学的方法论知识,并且懂得运用创造性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人才还需要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科技创新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在已有水平基础上求新求变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二)高水平的智能素养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当代科技创新也日益凸现出它的高度智能性特征,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索性、创新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实质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活动。智力主要由专注力、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构成。任何优秀的科研成果和创造发明都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都是经过长期专注于问题的研究,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反复求证,不断创新的结果。科技创新人才善于发现问题、捕捉求新求变的机会也不是凭空而降的,是浓厚的兴趣、长时间的观察研究、良好的记忆和必胜的自信心等作用的总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科技创新的过程,不论是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实验的设计和进行、科学假说的提出还是新技术方案的构想及验证等,都需要科技创新人才综合地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各项思维的加工,充分发挥和运用各种智力因素的过程。因此,作为当代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的科技人才应当具有持久的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等智能素养。

(三)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独立的务实精神

当代科技创新活动多是指向人类未知世界和未至领域,这些活动具有高度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人才要有积极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创新动机,要勇于对传统的理论与方法、观念与权威进行怀疑、批判和突破。一方面,在通向未知和未至的世界里,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开辟的平坦道路可以顺延,充满了无知和坎坷,甚至充满了怀疑和阻扰。科技创新人才应该独立判读,不盲从,不轻信,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同时又遵循科学规律,在创新的道路上独立自主,坚持己见。另一方面,越是艰难越是考验,科技创新人才要乐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具有坚韧的永不服输精神,勇于冒险,吃苦耐劳,敢于面对并勇于克服挫折和失败,坚持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运用科学规律和方法,不骄不躁,理性对待自己的错误。只有那些勇于探索和敢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在未知和未有的科技创新领域达到光辉的顶点。

三、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存在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阶段过渡,研究型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在我国,高校拥有全国2/5的两院院士,2/3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4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校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活动的核心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4]。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显得格外突出。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特别是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正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建设与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据统计有的学校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已达到48%。[5]青年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可是,纵观我国高职院校现状,青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不尽人意,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也存在问题。

(一)教育视野局限书本

新一代年青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他们一直呆在学校,从本科一直读到硕士、博士。一方面,很少参与其他院校、地区或者国家的合作项目,缺乏教育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普遍认为能够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即可,关注科技前沿较少,所以缺乏教育的时代性特征,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往往比较陈旧。

(二)科学研究脱离实践

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没有真切地体会具体岗位上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征,在教学上,对知识的感悟和讲授往往是凭自身的理解,很难结合实际工作加以解释和运用。在科研上,也多是研究路线的简单布置和研究方法的简单运用,很难通过认识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提高认识。因此,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往往显得空洞乏味,科研成果也乏善可陈。

(三)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

首先,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是将职称标准往人才等级高低上套,教师一门心思追求职称的晋升而忽视其他领域的参与和努力。其次,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不健全,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师培养规划,重视短期成果考核,忽视长期系统培养,缺乏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机制和职业规划。第三,重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技能,忽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计划和活动。

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途径

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型教师,教师在创新方面应当比学生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并能将创新素质融合到教育教学与管理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明确定位,提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

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展教育和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问题摆在了突出的战略位置。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学生质量的高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是创新的引导者。教师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经常投身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践来引导学生,并根据自己在实践中的所悟所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脱离死板枯燥的理论学习,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打开一个窗口。其次,教师是创新的开拓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形势,要求教师善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探讨、课件制作、实地调研、组织开展活动等方式的补充与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作为高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要尽早树立起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己任,努力培养自身各方面素质,提升自身相应能力,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自身不断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执行靠教师,教师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教师应该具备尊重个性、宽容异议、追求真理的良好品格;具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功底和追逐学科前沿的追求;具有善于发现、思考问题、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开阔的思路和强大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教师的科技创新素质,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一个努力方向。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手段和新方法被应用于各行各业,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就无法更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遑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在提高教师科技创新素质的同时还应大力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1.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或者某一专业,拥有多学科知识基础的人才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学校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科交流与融合,定期举行学术交流活动,创建学术交流团队,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跨学科项目的研究,鼓励青年教师建立创新教学研究队伍,在教学科研的开展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这这些过程中,青年教师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拓展视野,还可以积累许多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手段。

2.开展进企业活动。下企业锻炼活动的开展能够密切地加强企业与学校、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社会人才需求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推动教学改革。同时,通过实践,青年教师能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方法、提升专业素养,并通过深入的认识更好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所以,学校一方面要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鼓励教师开展校企合作项目研究。通过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更紧密地劫后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等事件活动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要创建技能培训基地,输送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也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锻炼的平台,积极促成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科技应用一体化以及专项实践技能的提高。

3.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引导教师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开展技术研发、促进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愿景。产学研用相结合为专业教师提供在企业学习与实践的机会,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更新教育理念、丰富专业知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技能,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基础[6]。建设产学研基地,创建高校与企业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建立学校、行业与企业合作的研究机构,以科研促产业,以实践促科研,良性循环。

4.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搭建中外合作办学平台,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教师赴发到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国际视野,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视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优秀大学或科研机构进修学习,参加学术研讨会。聘请专家名师开展讲座,增强其与青年教师的交流。从思想意识到专业素养各方面对青年教师产生正面积极影响。

5.传帮带方式方法的创新。也叫“老带新”或者“师傅带徒弟”。“师傅”指的是有丰富经验的老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较高,对教育教学规律有着较深的理解和把握。“徒弟”指的是教学科研缺乏经验尚不成熟的新进教师或者青年教师。师傅和徒弟结成一对,师傅通过“传、帮、带”,促进徒弟快速成长。学校应当组织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传帮带活动,并对这项活动进行追踪考核,确保活动效果,并对表现优秀者给予一定的薪酬奖励。

(三)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

很多青年教师都没有也不会进行职业规划,学校也很少关注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但是,如果学校能关心教师的职业规划并促成其进行并执行了科学的良好的职业规划,无疑给青年教师带去了被关爱感和归属感。这无论对教学、科研或是人才培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职业生涯设计的中心内容是针对一个人的事业而言的,主要包括制定奋斗目标、行动计划、时间安排、阶段性自我检查、出现问题后如何改进等问题。根据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青年教师的潜在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成长目标,全面分析教师的个人特点,确定其发展重点。明确的目标将为青年教师发展指明方向。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社会呼声下,学校要组织青年教师按步骤有计划地分别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包括政治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技术能力的加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成熟。职业规划一方面为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为学校了解青年教师的发展愿望,指导青年教师把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结合在一起,形成情感上的统一和依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凝聚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四)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

为了更好地评定、把握青年教师的能力,学校应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在教学岗位传道授业,在科研岗位开展科学研究,还要在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不但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岗位实践技能。所以,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考核,应该是学校人事部门和企业共同完成的。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考核不能单纯依赖于职称标准,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从分考虑专业岗位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如:制定与职称等级相对应的技术技能等级,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专任教师,也应被允许参加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申报,在聘任的时候享受相同待遇;对考核优秀者或者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作出突出贡献者,要给予大力奖励;对接受培训达到一定时间的教师可以由社会和国家对其进行综合鉴定;制定详细的岗位条件和层级薪酬待遇,对于教师的每一次岗位变动和晋升要做出及时的聘任变化和薪酬变化。完善的激励政策和长效的考核机制能有力地推动教师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促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为一支既有专业技术,又有实践能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骨干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李中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其发展策略[J].人口与经济,2011(5):24-28.

[2]刘晓农.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内涵及素质特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8(1):129-131.

[3]王通讯.科技创新人才特征“锐观察”[J].中国人才,2013(11):23-25.

[4]张连红.英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中的教师角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86-89.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3

关键词:Stei知识链;工程创新;知识经济

abstract:Viewedfromthestandpointofpracticalepistemology,the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correlatewitheachotherinactualproductionandlifeandareinassociationwiththeformationandapplicationofknowledge,thusmakingtheknowledgeindifferentbutinterrelatedforms.itimpliesthatthereisanintangibleknowledgechain,namelytheSteiknowledgechaincomposedof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ndindustry.withrespecttotheSteichai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playsakeyroleintheprocessofofferingthe“artificialimplements”resultingfromengineeringknowledgewhichisincorporatedintotheproductivefunctionsinordertoacquirethefirstapplicationofcommercialization.theengineeringinnovationintheknowledgeeconomytimesis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importanceintheperspectiveofSteiknowledgechain.

Keywords:Steiknowledgechain;engineeringinnovation;knowledgeeconomy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正在成为创新的核心。工程活动架起了连通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现实指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工程创新已成为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大局。因此,“工程创新应该成为创新研究的新重点”[1]。目前,对工程创新的研究已受到许多学者关注,并有了诸如工程创新的意义、特点、规律[2],工程创新与工程人才,工程创新的一般属性[3],工程范式的创新[4],工程教育创新[5]等研究成果。作为创新研究的新领域,工程创新研究还需要深入探讨。殷瑞钰院士提出的“四元知识链”概念[6],为从知识链的角度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立足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进行分析,并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新的解读。

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

1.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

近代以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科学、技术、工程看做是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框架下的认识论范畴,把科学视为认识世界的理性化、系统化的知识,甚至视为认识世界唯一有效的知识,技术和工程只是科学的应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皮特(JosephC.pitt)、莱顿(edwinLayton)、文森蒂(walterVincenti)等对这种认识进行了批判。莱顿和文森蒂都赞同从具有实践导向和深刻反思的工程师的视角来看待工程知识,他们认为:“工程知识和一般的技术知识,组成了一种不同于科学知识普遍性的离散的知识形式”[7]43。皮特也在《工程师知道什么》一文中提出:“科学知识是有理论边界的(theory-bound),而工程知识是任务明确的(task-specific)”,“工程知识被证明要比科学知识更可靠”[8]。国内学者邓波等也对实证主义的知识论立场进行了批判[9],他们认为,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立场下的科学观造成对人的生活世界的遗忘,使得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表现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它是一种认识论的关系而非存在论的关系。这种认识论的关系束缚了人类从生活世界获得知识并应用知识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实践的能力。要摆脱这种束缚并改变现有的困境,必须改变知识论的立场,即立足于生活实践的知识论立场,依据人与世界的境域化的、存在论的关系,从生活实践来考察科学、技术与工程三种不同知识形态的本质与特征。

笔者赞同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三种知识形态进行区分,但更愿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开来。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三者的联系未作具体的论述,并且没有提及产业活动过程中的产业知识这一形态。因此,为了本文的目的,笔者基于实践的知识论立场,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种知识形态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必要的阐述。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从事生产、生活的探索性活动,正是这种实践使得人类不断获取认识和改造自然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智慧,也正是这种实践才是人类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和动力。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就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生成的彼此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形态。

李伯聪教授提出的“三元论”与产业哲学所倡导的“四元论”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成为独立的知识形态的合法性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确证了四元知识的合法性。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与产业知识都有其自身的本质与特征。概言之,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旨在描述和解释世界的存在方式;技术知识是作为行动的程序性和规范性知识,旨在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么做”;工程知识是作为造物行动中的情景化知识,旨在成功实现现实人工物的建造[9];产业知识是作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知识,旨在通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来获得经济利益。它们都是在生活与生产的实践中不断获得并加以运用的。从生活世界的实践来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践对象与实践目的不同。科学是探求自然和社会的构成、本质及其规律的实践性活动。它直接以自然或社会为对象,其特点是探索与发现。科学的实践目的在于揭示规律,发现真理,以描述性的知识形态解释实践对象的存在及其运行方式。技术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即发明和创造能控制、应用、改进人工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它主要以人工自然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发明与创造。技术的实践目的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以多种技术知识的形式来指导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行动。工程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建造某一特殊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的实践活动。它以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建构与创新,目的在于建造具体的人工物(或人工物系统),在造物过程中要运用到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产业是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以及工程等手段和方法,生产产品和提供各种服务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它以自然资源(或人工自然物)为实践对象,其特点是生产与市场,实践目的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以获取经济利益。

(2)存在形态与功能不同。在存在形态上,科学知识是描述性知识,是明言的,可以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等方式存在并传播与共享;技术知识既包括理论形态也包括经验形态,有些是明言的或可以转化为明言的,也有些只能是默会知识(如技能、诀窍);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集成与综合,具有复杂性、难言性、不可复制的特性;产业知识则是由同类的或相似的工程专业体系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相互组织、复合而成的体系知识,具有排他性(如所谓的“隔行如隔山”)。在功能上,科学知识主要在于解释与预测;技术知识在于发明与申请专利;工程知识服务于具体的“造物”;产业知识服务于生产产品与提供服务。

(3)实践评价原则不同。对科学而言,实践评价主要指其真理性检验,其评价原则是坚持逻辑一致性与实证或伪证原则;技术知识则讲求价值性评价与事实性评价两大原则;工程知识讲求优化原则与多元性评价原则;产业知识则是追求产品的创新性、商业效用性、审美原则等。

(4)应用范围存在差异。科学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科学概念、科学定理或定律,它具有公共性、共享性特征,任何时候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和运用。但它又是有理论边界的,超出其理论边界就可能产生谬误。技术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技术发明和技术诀窍(know-how),它具有私有的特性,即有专利权,这必然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工程知识作为一种情景化、境域化的知识,就某一具体工程而言,它是唯一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工程知识具有可试错性、可传递性等特征[7]48,往往可以适用于某些其他的具体工程领域。产业知识有共性产业知识与专有产业知识之分,共性产业知识的应用范围较广,而专有产业知识往往是商业机密,不外传。

综上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形式,它们从现实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相关联,生成彼此相互区别的知识形态。

2.Stei四元知识链

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不仅是相互区别的,而且在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的,这种实践联系使之形成一条无形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Stei)四元知识链。它们之间的实践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实践目的或手段看,它们蕴涵于实践之目的—手段之间的转化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目的。认识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最终要为实践服务。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获得对世界存在方式的认识(科学知识)是目的;但当它以理论或原理的形式进入技术(工程、产业)活动领域,就转化为手段。同样地,技术活动中的技术发明与创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技术发明获得技术知识是目的,把技术发明的物化成果和技术知识应用于工程(或产业)之中,它就转化为手段。对于工程和产业,我们也可以作类似的分析。

(2)就实践过程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以及产业等实践活动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中。这主要强调各种知识形态之间的知识供给(knowledgesupply)或运用以及输出或反馈。具体地说,科学知识通常是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过程的知识供给者(knowledgesupplier),同时经过技术、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之后以某种信息的形式(也可能是新的现实问题)予以输出(反馈)。技术作为工程或产业的“单元”使得技术知识成为工程或产业活动的知识供给者;同时技术知识在工程或产业活动过程中也会有信息(或新问题)输出。工程知识、产业知识等也存在类似的情形。

(3)就实践结果来看,它体现于知识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等活动中的凝结(或物化)过程中。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工程知识、产业知识最终都以技术发明的物化(或工程所造之“物”,或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形式得以凝结。

因此,正是实践促成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知识链的形成。这种知识链是科学、技术、工程与产业之间的一条无形链,它强调实践过程而非时间—历史意义上的承接,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非线性的(或网络状的)关系。正如殷瑞钰院士所说:“这是很复杂的知识链,是多层次的知识网络,不同环节和层次之间存在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关系。”[10]要阐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或网络)关系,需要打开作为每一知识单元的“黑箱”来进行分析。这有待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Stei知识链中工程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是建造物质世界从未有过的“物”的活动,就此而言,工程知识在工程建造中的作用只能是作为“造物”的手段而发挥作用的,处于从属地位。

1.工程知识作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的集成体

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把工程知识简单地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thomastredgold(1788—1829)最早把工程视为科学的应用的观点[11],以及邦格的技术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如莱顿、文森蒂、皮特[7]44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和工程是科学的应用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李伯聪教授也明确表示,尽管不能否认现代工程活动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以解释为“科学的应用”的成分,但决不意味着工程就是科学的应用[12]226。然后,这些国内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知识)。正如皮特反复强调的:“工程知识和科学知识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知识,不能认为二者中的每一个必须依靠另一个,更没有事实根据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子集。”[8]

就实践来看,工程知识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体。工程是一定边界条件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造物活动,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自然界不存在而又可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人工物。在工程“造物”过程中伴随着工程知识的生成。工程是技术性要素与非技术性要素的集成体。技术性要素包括技术设备(机械、工具等),技术原理,技术方法等内容;非技术性要素包括资源、资本、人力、社会与环境条件等因素。而技术性要素(如技术原理、技术方法)中必然包含科学知识,如技术原理是科学原理(知识)与目的性的结合[13];非技术性要素中包含着资本、人力等属于组织、管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工程活动中在对各种因素进行实践集成的同时,也包含着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集成。由于每一工程都是情景化的、具体的、唯一的,所以工程知识包含科学知识是相对于某一具体工程而言的,它与皮特所强调的并不矛盾。

2.工程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

相对于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往往发挥“集成”的作用;而相对于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往往是“基层单元”和“构成单元”。相应地,工程知识往往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发挥作用。产业知识主要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研发、产品的标准与测定、营销策略、产品售后服务制度等内容。而工程知识主要包括工程规划知识、工程设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安全知识、工程运行知识、工程环境知识等内容。同类工程或不同部类的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产业政策和市场,乃至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工程知识在产业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三、工程创新的知识链视角

尽管就工程的实践“造物”而言,工程知识只是作为“造物”(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挥作用,但这并不说明工程知识不重要。相反地,工程知识是人类知识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知识分类和知识本质上看,工程知识还是“本位性”的知识而不是“派生性”的知识[12]261。在工程创新成为创新的主战场、知识创新成为创新活动的核心的当今时代,从Stei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探讨工程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912年熊彼特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的超额利润”,并且他将创新概括为五种形式: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进新的生产方式;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⑤采用新的组织方式[14]。后来他又在《资本主义的非稳定性》(instabilityofCapitalism)一文中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观点[15]。针对熊彼特创新概念的界定,从知识角度看,知识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成为生产函数的转移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如追求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往往成为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的“高科技含量”一定意义上反映着知识的“高”与“新”。尤为重要的是,知识也日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受到知识型企业的青睐。知识已成为一种特质性的生产力[16]。因此,从知识的角度看,创新是凝结于产品中的新知识并入生产函数中得以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工程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在工程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莱顿对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作了重要的评价:“从科学的观点看,设计什么也不是;可是,从工程的观点看,一切都是设计。”[12]238下面以工程设计知识为典型,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对工程创新进行分析。

在文森蒂看来,工程设计知识包括基本的设计概念(运行原理和常规构型),设计标准和规格,理论工具(数学、推理、自然规律),量化数据(描述性和说明性的知识),实践因素和设计手段(程序性知识)等。他还发现工程设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生成活动,工程知识的应用是作为实际目的的手段而发生的[17]。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工程设计过程,既是已有的工程设计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是新的工程知识的生成过程。工程知识的生产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就实践的工程活动而言,创新是工程本身的内在要求,是工程活动的灵魂。工程设计作为其关键环节也必然体现和反映着工程创新。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来看,这种体现和反映表现在工程设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上。工程知识既是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技术的集成体,也是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师要在一定边界条件下,设计出具体工程的运行原理与常规构型、标准与规格、有关量化数据,并结合其他实际因素(如文化风格等)最终拿出设计方案,描绘设计图纸。在这一过程中,在同时考虑技术性要素和非技术性要素的情况下,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及相关知识进行集成,使得这一过程既包含对已有的工程知识的应用,也包含新的知识的生成。新生成的知识作为产业知识的“知识因子”最终凝结于产品的生产中,从而实现创新。实际上,对每一项工程,无论是理念、规划、设计、实施,还是运行和管理,在每个环节上都会发生或大或小、或局部或全局的创新。从知识的角度看,每一项工程发生的创新总伴随新知识的生成,由于新知识的生成在工程活动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它只能被并入到一定的生产条件当中,形成新的生产函数,为建造出合目的性的人工物并通过进入产业活动过程实现其潜在的经济利益服务。每一项工程的完成也预示着工程知识的一次创新,新的工程也酝酿着工程知识的再创新。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工程创新。因此,从四元知识链来看,工程创新是凝结于工程“人工物”中的工程知识被并入到生产函数中以获得首次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从四元知识链的视角分析工程创新,对知识经济时代现实中的工程创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方面,它为从知识的生成与应用方面探讨工程创新提供了一个符合时代特征的理论视野;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按照工程知识如何在工程活动过程中起作用来实现工程创新,进而探寻一种新的生产力,显然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杜澄,李伯聪.工程研究[CD2]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第2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8-42.

[2]殷瑞钰.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8-23.

[3]王大洲.试论工程创新的一般性质[J].科学中国人,2006,12(5):31-34.

[4]张秀华.走向工程范式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5):39-43.

[5]王树国.面向和谐社会的高等工程教育创新[J].科学中国人,2006,12(7):54-57.

[6]殷瑞钰.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若干认识[J].中国工程科学,2002,4(9):38-41.

[7]约瑟夫•C.皮特.技术思考[CD2]技术哲学的基础[m].马会端,陈凡,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

[8]pittJC.whatengineersknow[J].techne,2001(3):17-31.

[9]邓波,贺凯.试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与工程知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41-46.

[10]殷瑞钰.工程与哲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0.

[11]Durbinpt.Criticalperspectivesonnonacademicscienceandengineering[m].Bethlehem:LehighUniversitypress,1991:60-79.

[12]李伯聪.选择与建构[CD2]大脑和认知之谜的哲学反思[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远德玉.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CD2]远德玉技术论研究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231-233.

[1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易家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

[15]曹鹏.技术创新的历史阶段性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研究生院,2001:14.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4

余宙(1982-),男,江西赣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现任共青团广东药学

院委员会主任科员,现从事学生管理、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工作。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调查、分析广州高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对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创新素质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广州大学城的10所高校历年来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以及创业计划大赛中摘得桂冠。但是,距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1广州大学城高校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其中部属院校2所,省属院校8所,调查学生均为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分别向各所学校发放抽样问卷共1000份,回收915份,回收率98.7%,其中有效问卷831份。结合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现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归纳如下。

1.1学生对创新能力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逐步提高

1.1.1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三大平台”认知情况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三大平台”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挑战杯”等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能有效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反映出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所带来的能力提升具有较好的认知。然而,在对待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挑战杯”竞赛对于不同方面的创新能力提升,被调查的大学生83%觉得通过课堂教学主要停留在专业知识、学习能力、批判精神的创新能力提升;社会实践则主要提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以及社会经验的获取;62%大学生们普遍认为通过“挑战杯”竞赛平台更能全面地提升各方面的创新能力。

1.1.2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

通过调查,有2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差;53.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为一般;然而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有15.1%;只有8.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很强,在这部分大学生中参加过“挑战杯”竞赛占大多数。可见,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1.1.3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程度

在调查参加“挑战杯”竞赛所需要具备的优势时,有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必须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34%的大学生则是认为离不开老师的大力指导和支持;剩下19%的大学生认为参加“挑战杯”竞赛离不开团队的通力合作。由此可以知道,参加“挑战杯”比赛时,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的认可度仍然不够。

1.2高校对创新实践的支持力度仍需加大

1.2.1创新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此次调查中,较多省属院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本上是由学校共青团系统引导,依托各二级学院,以学生社团自发组织开展为主。十所高校在学校层面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大力支持并且不断健全学生科技活动创新活动机制。在对于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的措施中,大学生最重视的是在年终综合测评中有加分,占了总体的43%;29%的大学生认为拥有额外的学分是他们最想得到的激励;只有不到25%的大学生最重视在考研保研中享有的优惠政策;还有3%的大学生重视其他的鼓励措施,例如:奖励资助。

1.2.2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问题:31%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大学生创新最缺乏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29%的大学生则觉得现在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让创新缺乏滋养的土壤;23%的大学生认为最缺乏的是老师进行实用的技能指导;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经费支持;8%的大学生认为实验条件不支持限制了科技创新。

1.2.3宣传普及力度不够

在调查中,有3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没有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的原因是对科技创新竞赛缺乏兴趣;31%的学生认为是由于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比赛;22%的学生则觉得是因为没有获得相关的比赛信息而与科技创新类比赛擦肩而过;觉得学业太重,没有时间精力去参赛只占了13%。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类比赛的限制主因并非大学生是缺乏足够的时间参赛,而是对于科技创新类比赛的不了解不认可。

1.2.4课堂教学死板乏味

从课堂教学看,最受人诟病的无疑就是课堂教学较为死板乏味,对于学生,缺乏引导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虽然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技能的熟练正是课堂教学带给大学生立足科技创新领域的基础,但是缺乏发散思维也让我们没有创新灵感。

2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2.1以学生学术团体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首先,高校应以学生学术性团体,通过学生团体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高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特点打造有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类的社团,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发挥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2.2多元化开展系统性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大学生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热衷度关键在于课外科技活动的吸引力和承受能力,目前,部分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都以活动的高端、含金量作为活动举办标准,忽视了低年级学生的需求,使得一、二年级学生觉得此类活动遥不可攀,是针对高年级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度低,积极性不高。学校共青团、科研等相关部门应该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制定培养目标和计划,既要有高端的品牌活动,又要有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具有较广泛的科普作用的活动,让低年级学生从进校起就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科技创新的欲望,为将来步入高年级参加更高级别的科技类竞赛打好扎实的基础。

2.3加大投入,激发大学生的求知创新的积极性

学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摇篮,必须要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并形成制度化。一是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明确职责,不断完善各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管理制度和激励政策,营造浓厚的学生科技学术氛围,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大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形成校内支持、鼓励开展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良好机制。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部级、省级的,也有学校及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在每年综合测评或学生各类评比表彰中设立如“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

考虑对学生奖励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指导老师的奖励机制,教师能够全心投入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质量的关键,要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并且要对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院系等基层单位给予奖励或表彰,提高基层教学科研单位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

2.4搭建学生创新成果应用平台

现代高等学校既是培养和汇聚人才的摇篮,也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培养优秀的创造性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产出创新成果,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双重使命,承担着服务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双重责任。

高校是培养理论研究人才的摇篮,科研院所是人才实践成果研制的场所,企业是成果生产的产地,三者的结合是市场经济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最佳运作机制,其中高校担负着培养创新性、“接地气”人才的职能,广东作为一个沿海经济大省,首要就是要吸引人才,广东高校要培养对社会及经济发展有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要依托高校,高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端正学习参加科技竞赛的态度,让他们懂得不仅仅是为了拿奖而参赛,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将成果服务于社会的现实意义,另外一方面,高校可以积极与科研院所、社会企业合作共同搭建人才培养的平台,联合建立各类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实训基地,鼓励基层教学科研部门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齐备的硬件保障,资金保障以及优秀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陆锦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2(23):55-56.

[2]胡志伟,张丽,徐超.构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探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3):142-143,172.

[3]陈德静,禾平,王素华,聂邦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J],江苏高教,2007(01):117-119.

[4]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02):140-142,147.

[5]杨威,依托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J],思想政治研究,2010(02):114-116.

[6]张仁杰,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机制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69-70.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5

 

关键词:现代大学 区域创新 源泉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区域资源相关联的、推动创新的制度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库克教授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这一概念来自于演化经济学,它强调了企业经理在面临经济问题的社会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革而进行的选择,从而形成了企业的发展轨道。这种互动超越了企业自身,它涉及到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当在一个区域内形成了这些机构部门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现代大学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源泉,现代大学的这种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构成区域创新的基础

大学不仅是创新体系中作为基础研究提供者的学术界的典型代表,而且通过与产业界的互动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日益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以其高水平科技创新使现代大学与产业界密不可分。

1.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

根据美国学者F.林统计,科学发现被应用的平均时间1885年至1919年间平均为37年,1920至1944年间平均为24年,1945至1964年间为l4年。因此,技术与公共科学之间、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之问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研究表明,科学与技术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简单线形单向的,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相互促进的作用和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交融的趋势明显,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技术科学化,使科学研究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促进;科学技术化,使其有了成为直接生产力的新的性质。科学在经验、知识以及现代技术的基础上,获得了在很短时期内发现的能力。这些发现对技术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效果,远远超过现有技术水平、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的影响效果。大学所从事的研究工作,都可能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特别是在现代生物技术等科学与技术共栖特征明显的新兴学科中,科学与经济之间没有中介。因此,大学与企业具有共性。

2.知识生产方式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科学所取代,特别是在诸如信息科学、机器人工程学、生物技术等领域。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的知识是跨学科的,创新发生于传统学科间的交叉处:知识一般以未编码的形式自发地、多方向和多角度地进行交流。可以清楚地看到,技术是复杂的、多元的。问题的解决不只是涉及到一个学科,而且还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既包括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不可编码的知识。进一步看,很大一部分技术能力是从试验、错误中学习取得的,作为技术开发或转化的核心——人及其技术的重要意义,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模式的科学已经迅速地被另一种新的科学模式所取代,它具有多体制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

3.知识认知范式改变

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不断加速增长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导致了全新知识认知范式和组织范式的出现。科学行为在19世纪的经典模式之一是无私性,即期望科学知识免费传播。在这一时期工程师们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将科学家们偶然的科学发现转化为专利,而科学研究人员则以从同代人那里获得承认作为回报。进入19世纪后,日益增多的分工和分化不仅出现在产业界,也同样出现在科学领域。发生在l9世纪末的第二次科学和产业革命,使得分化更加显著。这需要将各种想法、方法、研究成果,即各类知识,转化为商品,有助于资本交换、转化和赢利的商品。进人2o世纪后,许多基于传统科研回报体系,优先发表权——基础上的工作,资源配置是相对低效率的。这导致无私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知识的资本化所取代。因而,知识发展所导致的新型生产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大学与产业界之间的互动和渗透。

4.产业需求外部推动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部门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与需要日益强烈。工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单凭发明者个人的经验已无法解决,大学以其雄厚的学术力量和物质设备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于是各国政府开始期望大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科学知识,能够被用于解决经济、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大学的科研角色被政府高度认同,许多大学研究者参与军事相关课题。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逐渐密切,出现了所谓的企业化大学,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政策制订者对大学在知识经济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冷战后,美国国会通过了专利与商标修正案,允许大学拥有联邦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作为专利,并特许给小企业生产,其政策效果之一就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移的任务从联邦政府转移到大学。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也将大学从企业获得经费列入评估一所大学的内容。加拿大的大学以及欧共体的大多数国家都积极支持大学建立科技企业。除政府意图外,商业界领袖也开始把大学看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年轻但重要的一员,开始将大学看作科学和技术的专家意见来源。于是大学与产业界的结合成为必然。

二、以全方位创新活动构成区域创新的载体

1.为区域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1)大学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人文素质、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构成区域创新强大的人力资源基础。美国46%的诺贝尔奖得主、40%的国家科学院院士、60%的国防科研合同以及四分之三以上的博士,均产生于或集中在东海岸加利福尼亚及l0个大学联合会、芝加哥3条学术走廊。

(2)大学为创造型人才提供成长的氛围、环境与机制。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大学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自由、浓厚的科学氛围与宽松自在的研究环境;同时大学中的“论文奖励基金”、“发明专利奖”、“科研创新基金”、“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等激励形式,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构建一个有利于竞争与合作、促进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大学通过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区域创新,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大量所需的本科、硕士与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另外,继续教育和培养力度的加强,为在职人才的培养及其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终生学习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构建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型社会,提高全体人员综合素质,促使创新人才的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培养了大量的不同层次的人才,他们活跃在各学科前沿,参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形成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政府研究机构的队伍,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6

关键词: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胜任力;洋葱理论

一、胜任力概述

1973年,美国学者大卫•麦克利兰在其发表的论文《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中首次提出了胜任力的概念,他将胜任力定义为:胜任力是指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挑战了传统人才选聘中的单纯智力概念,开创了胜任力研究的新纪元。此后,合益集团提出了与职位相对应的胜任力素质模型即冰山模型,理查德•博亚特兹又基于冰山模型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将胜任力的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洋葱模型的层状结构形象生动的描述了胜任力层级,越向洋葱内部,其素质越重要越不易测量。胜任力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潜在的很难被发掘的深层动机,即推动个人达到理想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动机之外的一层是个体对自身评价及所属社会群体和组织的行为准则体系的接受性,也就是个体对自我形象,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认知,此类素质通常体现在个体外在的态度,难以进行测量和评价;“洋葱模型”外表皮最容易习得和测量的素质———知识和技能,即在某个领域所掌握的经验性和实践性的信息和可操作参与相关项目工作的能力。总之,胜任力的素质由里到外主要包括动机、特质、态度、自我形象、社会角色、知识与技能等。综合而言,胜任力分析有助于挖掘人才的潜在动力,进而为组织成员的更好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建议和支持,具有极强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切实解决人才成长发展的问题,打破人才发展瓶颈。而洋葱模型由于清晰描绘了人才潜在素质与显现素质的层次关系,是众多组织倾向采用的胜任力分析理论。因此,本文将借鉴洋葱理论分析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胜任力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胜任力现状

近年来,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技能日趋完备,高层次科技人才逐年增加,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对于自身定位、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深的思考,胜任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在江西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江西省委省政府对于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高度重视,各项资本的投入增加,江西省青年科技人才胜任力提升,发展势头良好,科技成果显著。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胜任力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知识技能储备欠缺、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匮乏、对自身社会角色认识不清、发展内驱力不够等问题。

(一)知识技能储备欠缺。科技的创新研究必须有强大广博的知识体系为其做支撑,没有知识技能的积累,很难探索出新概念新思想。尽管江西省青年科技人才的学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高层次知识技术人才数量所占比重较少。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江西省研究机构R&D成员共有27,904人,其士毕业生仅1,306人,硕士毕业生3,540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机构人员合计35,052人,而其士毕业生仅占其1.99%,硕士毕业生占8.73%,科技人才知识技能储备不足,缺乏高层次多学科领域的系统学习,难以从多层次多角度探寻发现,进而突破常规思维态势进行创新创造。

(二)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创新型科技人才在科研的过程中,需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满足于旧知识旧思想,勇于探索新知,敢于质疑发现。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大多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然而在许多高校培养计划和课程的设置中,大多忽略了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传统填鸭式教育为主导的背景下,学生很难有机会在实践探索中追寻新知。长此以往,学生研究的自主性、思维的灵活性很难得到锻炼,不利于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此外,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思维的训练,科技创新技能是在实际科研项目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但在江西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人才实践锻炼的机会不足,学生参与老师科研项目或团队申请科研项目机会很少,高校与科技企业、科研院所交流不密切,很难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平台。对于企业或科研院所中的青年科技人才而言,科研项目的申请及审批存在较多的限制,对于申请人的职称,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有着较多的要求,存在“富者愈富”现象,这显然不利于处在成长发展初期的青年科技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社会角色认知不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江西省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地域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青年创新科技人才是江西省经济转型进程中的基础力量和攻坚力量,然而在实际访谈调查中,笔者发现诸多青年科技人才很难正确评估自身价值,有些甚至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企业或科研院所的一名“高级技工”。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其对于我国自主创新的国情,中国经济、政治、科技发展现状了解较少,导致其很难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性,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导致自身学习发展的惰性。此类胜任力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其消极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上,许多青年科技人才不愿意突破现状谋求更高层次的发展;此外,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中,对于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关注度不高,相关扶持培养政策较少,青年科技人才的交往主要局限在自身项目组或实验室,一定程度上存在独立奋斗的无助感与孤独感,加之组织缺乏团队活动的交流,组织内部缺乏文化建设,青年科技人才很难产生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发展内驱力不够。江西省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缺乏经济优势和区域优势,因此相较于其他沿海地区和一线城市的良好平台,江西省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高。与此同时,江西省对于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各项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住房问题、子女上学问题、社会保险、福利薪酬等问题急需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心理负担,使其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创新科研的工作中去。此外,一些地区还存在地域、户籍、人事制度等的限制,外来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江西省由于地域及经济方面的劣势,很难吸引和聚集较多投资发展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自我实现的需要。概而言之,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受地域发展、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成果转化有限等因素的影响,缺乏为科研事业探索奉献的深层动力。

三、提升江西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胜任力的建议

(一)为科技人才进修学习提供政策支持。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广博的知识体系,不断学习研究的精神,各企业、组织、科研院所应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合作,努力为在职人员的学习进修提供平台。对于重要职位或关键岗位,可采用轮流学习的制度,鼓励各学科领域高层次人才、高校教师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最新的行业发展咨询和学术前沿报告;还可定期开展不同学科领域人才的小组研讨、学术论坛、团队训练,引导青年科技人才树立多学科领域涉猎探索学习的意识,帮助其构建广博的知识理论框架;另外,还应该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在职攻读硕士、博士或出国进修,并为其更深层次学习提供资金、服务等政策支持。

(二)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实践平台的建设。江西省应该加快建设一批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的高水平大学,努力投入最优秀的师资力量,加快发展重点学科、优势学科,要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对于创新实践部分的探索建设,鼓励其参与到科研项目实践中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鼓励开展产学合作,加强高校与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实验室等创新实践平台的交流联系,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实践发展的平台,给予其更多挑战探索的机会,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

(三)促进人才的社会角色认知。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组织应帮助青年科技人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帮助其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可组织相关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等有着多年科研经历的学者分享其科研的故事,总结科研工作的心得,帮助发展初期的青年科技人才探寻科技探索创新的乐趣和价值;还应定期开展现阶段国家科技发展形势、科研成果汇报等讲座,让其切实感受科技进步对于社会进步发展所带来的推动效应,帮助其增强自主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领导应密切关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思想动态和研究发展进程,在其遇到困难瓶颈的时候加以支持引导,增强其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满足其获得关心、尊重和爱的需要;加大课题审批、科研经费、职称评定等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增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对所属社会群体行为准则的认同度。

(四)建立人才安居工程。对于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初落江西省所面临的各项实质性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努力完善青年科技人才的社会保险、薪酬福利、子女上学、住房保障、医疗保险等相关保障激励政策。打破由于地域、户籍、人事关系的限制所导致的外来人才晋升瓶颈;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重点研发基地平台、科技文献信息与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平台的建设等,全面提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自主创新的支撑能力;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依托,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满足青年科技人才对自身发展的追求,激励其全心全意的为科研事业的发展不断努力奉献。

作者:吕华于天姿单位:南昌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丽君.青年科技领军人才胜任力构成及培养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8.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及其类型与层次

(一)科技创新的概念

1.一般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英文中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是innovation,意指“更新”、“改变”、“制造新东西”。汉语中容易与之混淆的词汇包括“发现”与“发明”。其中发现(discovery)意指揭示新现象,认识新规律,即对本有事物或规律的探索;发明(invention)意指创制新东西或是研提新方法,是对未有事物或方法的探索。两者之中尤以发明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也最容易混为一谈,而其区别在于:只有把发明引入生产系统才能成为创新,没有引入生产系统的发明因为无法被广泛地应用而不能成就为创新(在由发明到创新的引入过程中其最大的推动者是企业家,其次是政府管理部门)。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创新。其中,从广义层面看,创新活动可以发生在多种领域,诸如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等,它可以“提出一种新的思想,做出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构想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政策体系、决策机制、制度框架,或者产生一个新的发明创造等等”。狭义的创新一般特指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它包括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等等。

2.经济学领域的创新概念

一般而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界定“创新”,通常将之定义为一种“生产过程”。

作为1912年首先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通过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基于它的概念可以将“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理解为如下几种情况:

(1)创造一种新的或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使已有产品具备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不管这种来源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

(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3.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

在我国经济学界以及现在的企业界,通常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等同于技术创新,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其适用的地方,但是也不能否认二者之间存在差别。探究这种差别的工作应该始于“分析科学与技术的异同”。

都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它们是一对关系紧密的词汇,其紧密的关系表现在前者科学原理的发现与证明为后者技术突破提供基础,后者一定时期的技术手段为前者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提供工具性的支持。因而,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合二为一被称为科技知识,成为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但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又有所不同,前者主要回答“是什么”与“为什么”的问题,而后者主要回答“做什么”与“如何做”的问题;此外,科学的任务是要有所发现,而技术的任务是要有所发明,前者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后者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科学的目标往往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具有惟一性,有正误的区别与判断,而技术活动一般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其结果具有多样性,有效与无效、可用抑或不可用是其主要的判断标准。

基于科学与技术的异同可以看出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区别与联系。科技创新主要是借助科学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的发现,从而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以达成创新之目标;技术创新主要是借助技术上的突破与新发明的实用性转换来达成创新之目标。从定义上看,科技创新的范围要广于技术创新同时又包含了技术创新的活动,它既强调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调技术突破与新技术实用性转化在创新过程中的强大功能。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这种关系体现在具体的微观企业中,就表现在技术创新的两大主要借助力量上,单纯讲技术创新时就是指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它主要依靠企业自己内部的研究与技术力量而不使用外力;如果讲科技创新时除了要依靠企业的内部力量自主进行技术创新以外,还要联合与借用企业的外部力量,这些外部力量的提供者包括其它企业的技术研发部门、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所、其它类型的科研机构以及相关发明专利的持有者等等。

以上对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梳理有时在企业界恰恰被颠倒过来理解,即很多的企业家认为,不是科技创新所涵盖的范围广,而是技术创新所涵盖的领域宽,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既包括了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又包括了借助外部科学研究力量进行科技创新两种途径。

但是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包括科学研究和发现,又包括技术突破与发明的科技创新概念成为当下最为主流的观点。

4.科技创新的概念

科技创新的概念源自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又丰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其主要的不同在于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的重视。如果忽略这一点不计,那么科技创新的概念就可以等同于技术创新的概念。而对于技术创新的概念,国外学者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将这些看法进行归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认为,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2)英国的弗里曼指出,技术创新是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设计、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步骤。

(3)美国的迈尔斯和马奎斯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和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

(4)澳大利亚的唐纳德・瓦茨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对发明成果进行开发,最后通过销售而创造利润的过程。

(5)国际经合组织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以及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中应用的过程。

(6)缪尔塞在80年代中期将技术创新定义为,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国内学者对于技术创新的认识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在众多学者的观点中,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的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潜

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

基于以上国内外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的成果,再加上科技创新对于科学研究及科学发现的重视,可以将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竞争于特定市场中的不同类型企业,在充分整合企业研发力量与外部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中介组织、大学、科研院所的支持力量后,不断地运用新的科研成果与知识,采用新技术,使用新工艺,占有新资源,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的系统运作过程。

(二)科技创新的类型与层次

1.科技创新的类型

科技创新的模式有很多种,基于创新模式的不同,可以将科技创新划分成很多的类型,如表所示: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都比较看重后一种创新类型划分,即基于科技创新的不同来源与技术途径将科技创新划分为模仿创新模式、自主创新模式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模式。

其中,“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其核心技术和其他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开发,以达到创新之目的。一般而言,模仿创新的投入与重点是放置于创新链的中后期阶段。“自主创新”一般是指企业完全借助自身技术与研发部门的力量,通过组建技术攻关小组等模式来对某些技术进行探索以谋求重大突破,从而达成创新之目的。这一创新类型基本上融括了整个创新的环节,包括企业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业化,并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润。“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引进,并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改进,从而达成再创新之目标。

2.科技创新的层次

科技创新除了可以基于不同模式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以外,还可以基于不同的规模、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环境划分成不同的层次,这些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企业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城市科技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及其创新系统、国家创新及其创新系统。

其中,“企业科技创新系统”更多侧重的是企业技术创新,其独立创新的系统能力相对较弱,所处的创新环境由城市而区域而国内至国际依次展开;“城市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城市中,由众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中介组织、法律制度、消费文化等等要素所形成的创新系统,这个系统有其独特的创新能力,有其特殊的创新文化,有其种类繁多的创新产品;“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个特定地区内,以集聚的产业群为支撑且包括了众多的产业和众多的城市在内的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是指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一般而言,作为一个国家创新系统,它应该包括如下一些核心要素,即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等。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企业科技创新系统。

二、科技创新的主体及其动力激励系统

(一)科技创新的主体

谁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向来存有争论,争论的观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1.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只有在企业家的领导和推动下科技创新的活动才能得以开展和顺利实施,而且企业家的主体作用贯穿于从新观念的产生到创新活动的开展之全过程。“企业家善于提高生产要素的组合效率,善于规避科技创新的风险,善于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市场化,善于筹措科技创新所需之巨额资金”。所以说,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2.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过程只能由企业来完成,且科技创新的结果只能通过社会生产过程来实现,而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体,理所当然地也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至于企业家,虽然他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作用重大,但一力还无法承担创新之任务,是以不能给予其主体的称号。

3.综合主体论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不是单一的,而应该是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在内的组合主体。其中,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直接主体,政府、市场和金融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间接主体。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多元要素参与的系统过程,在这个系统过程中企业是主体,政府是主导,市场、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其它要素都在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具体的分工表现在:企业以科技创新和知识应用为主,承担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以使之实现市场化和价值化的重任,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战场,因而赋之以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高等院校以知识传播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主,同时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部级研究机构以知识创新为主,同时进行知识传播;地方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具体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工作,并需要与企业的研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各级政府应该避免扮演直接组织创新活动的角色,而应该将自身定位为服务者与支持者,将工作的重点向以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促进各组成部分间交流与合作为主;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组织,在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规范下,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二)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

科技创新的动力激励系统由三个层面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内在的动力激励,要通过产权安排、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创新,从企业内部构建企业的激励系统;第二个层面是市场层面的外在激励,是通过市场体制建设,推动创新成果交易,形成规范的竞争市场,从企业外部以市场力量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第三个层面是政府层面的外在激励,通过政府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法律政策、专利保护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等的完善与创新,用非市场的手段来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对企业科技创新进行导向和激励,并为其构建一个理想的政策、法律环境。

这一基本架构最终所要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从企业内外两个角度来对科技创新的活动产生积极刺激,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科技创新动力系统,在企业外部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激励和支持系统,从而不断地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持

续和高效开展。

三、科技创新的系统构成

(一)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涉及因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在这个创新系统中,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企业微观系统与社会宏观系统两个子系统。其中,在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中,包括了如下一些构成要素,即研究开发部门、技术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工程设计和制造部门、市场营销部门等等。这些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的人员和活动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运作的企业微观创新系统,其结构如图2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来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以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标,企业科技创新的活动必须要始终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群体的偏好及其消费能力,通过企业的市场部门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并在专业的技术顾问委员会指导下确定企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

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企业家的推动与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决策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一定时期内的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它们承禀企业家的意志,借助市场调研及技术顾问委员会提供的信息,全面利用本企业既有的技术积累来开发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和服务。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活动,研究与技术开发部门的工作终止时,科技创新的活动却并没有完成,它需要借助工程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力量,将无形的技术成果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并通过销售部门与客户服务部门将之输送到消费者手中。当最终产品或服务被消费者广为接受时,一个创新循环中的整体目标才算实现,而又一轮创新循环会从消费者更新的消费品味与更强的消费能力反馈那里开始。

基于系统和谐性的要求来看科技创新的企业微观系统,它应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企业自身应该为各个部门以及各个部门的所属人员充分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发展的平台,要确保个性的有序张扬以激发其最大化的创造力与主动性;

(2)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其足够优秀以胜任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需要;

(3)各部门及其所属人员与企业的高层领导团队及企业自身应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彼此之间应该平等、共享、合作与相互促进。

(二)科技创新的社会宏观系统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导力量是消费者群体,科技创新的推动者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科技创新的知识源泉来自于各级各类的科学研究机构,这些部门和机构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大系统的社会宏观子系统。如果将这一子系统视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来分析,它又包括了科学子系统、技术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政治子系统和文化子系统五个构成部分,如图3所示。

其中,科学子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大学、各类型的科研机构及其科学研究人员,他们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科学知识和动力;技术子系统主要由技术开发部门、工程师、各类型技术人员以及各种发明专利的拥有者等构成,他们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经济子系统为科技创新提供市场、消费群体、资源、能源等等;政治子系统的构成主要是指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制定的各种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政策与对策;文化子系统主要是为科技创新提供价值导向、消费观念。

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家的推动作用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而企业微观系统既可以当作是科技创新的一个独立子系统,也可以视作社会宏观科技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子系统中的技术开发与研究部门无疑将成为科技创新的绝对主力,而其系统本身自然会成为整个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

高等院校为企业以及城市的总体科技创新活动不间断地输送人才血液,同时又以自身的研究力量不断提出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通过高等院校的自办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另一方面作为功能最强的原料提供给具有创新资质的企业,借助企业的力量实现科技成果到产品或服务的转化。

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微观创新系统之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互动关系,前者以后者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和动力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后者以前者的科学研究成果来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前者提供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以后,二者来共享因此而创造的利益与价值。

政府管理部门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间接推动者,是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直接推动者,它对于整个创新系统的构建、完善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力。

企业进行创新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企业创新提供服务和支持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一个城市要做好科技创新的工作就必须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人才体系,使之不仅包括高科技人才,还应该包括金融、财政、税收、教育、研究、文化等等的相关高层人才。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与管理部门,作好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培养、流动的工作,就等于是抓到了科技创新促进工作的根本。

社会中介机构是企业和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助推者,其本身还是解决就业和引进人才的前沿阵地,因此,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应该充分借助其提供的服务与支持,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城市管理者在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系统时,应该充分重视其中介功能,扶植其不断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是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的最大诱因,而市场环境本身的水平及其规范的程度将决定着企业以至城市自身的创新水平。只有在公平竞争、讲求效率和能够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不被任意侵犯的市场环境下,各种创新活动才能得到长足地发展。

在科技创新系统中有一类子系统属于是非制度的因素,它们包括社会文化、消费者群体心理、风俗等等。这些因素往往会从细化的角度和层面对整体的科技创新产生具体而微妙的影响。

本文作者:

李文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8

2016年,围绕园区创新能力提升,在委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处室积极配合下,本处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现将全年主要工作和2017年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2016年工作进展

(一)稳步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和备案工作

2016年1月29日,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三部委为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造新技术、新业态和提供新供给的生力军,促进经济升级发展,了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为确保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及时掌握国家政策规定,更好地享受到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创新处组织园区企业进行了系统的新政培训,共举办培训5场,参训企业超过500家次。按照北京市科委要求,创新处开展2016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备案和认定工作。完成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备案工作,共255家企业提交备案信息表;2016年度北京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两批申报,西城园第一批共20家企业申报,第二批申报时限截止10月底,企业申报正有序开展。

2016年8月,我园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德胜科技园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德胜管发〔2013〕2号)政策到期,根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促进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科园发〔2009〕4号)、《关于加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中科园发〔2015〕23号)等文件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流程,创新处起草颁布了园区新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中关村西城园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管理实施办法》(西科管发〔2016〕2号)。截止到2016年10月底,共两批54家企业通过2016年度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第三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将按照新政进行评审。

(二)完善园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升园区创新创业孵化水平

1、出台孵化器支持新政,兑现2015年度孵化器政策

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专业孵化基地认定及支持办法》(西政发〔2012〕15号)政策有效期已到,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从园区发展现状和各孵化基地为企业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处重新制定孵化基地支持政策,颁布《北京市西城区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平台认定和支持办法》(西政发〔2016〕17号)。新政策在加大对现有传统孵化器的考核和支持力度的同时,增加对“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等创新孵化平台的支持,逐步建立较完善的西城园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根据新政策条款,2015年度孵化器政策兑现工作正有序开展。

2、开展京仪孵化器区级孵化基地认定工作

2015年12月,北京京仪融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西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认定工作正式启动,经过申报、勘查、整改、核查等一系列工作,2016年8月31日,创新处组织园区联席会相关成员单位召开了“北京京仪融科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西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认定评审会”,经过现场勘查、汇报、答辩、打分等环节,联席会各成员单位一致同意该孵化器通过认定。京仪孵化器成为中关村西城园展览路地区首家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西城园区级孵化基地总数达到5家。

3、有序推进中关村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创业孵化试点项目建设

2015年,由北京市财政局牵头的中关村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关村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创业孵化试点项目申报通知,旨在支持中关村各分园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创新处提交申报材料并获得试点资格认定,第一批获批的试点项目为“DRC创億梦工厂”和“普天德胜C客空间”。2016年,按照中关村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项要求,创新处继续推进西城园中关村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创业孵化试点项目建设。编制完成西城园各项工作方案,《西城园中关村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创业孵化资金管理办法》;对第一批两个试点项目进行2015年度绩效考评、资金审核和拨付,完成园区2015年度绩效评价报告;审核第二批试点项目申报方案,新增五个项目纳入园区2016-2017年度支持范围。

4、积极举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各项活动,塑造园区良好创新创业形象

自2015年起,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起“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搭建全国性的创新创业展示平台,每年举办一次。10月12日至19日,第二届“全国双创活动周”开幕,主会场设在深圳市。西城园积极参与,举办多场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宣传园区创新创业环境,塑造西城园良好的创新创业形象。10月12日,北京会场主题展开幕,园区的的诺亦腾、恒安讯佳代表西城园企业参展,普天德胜孵化器作为央企孵化器的重要代表之一受邀参加了“中央企业双创”版块的展览。金丰和创客体验中心于10月12日正式对开外方,成为西城园双创活动的又一重要载体。10月19日,由中关村西城园管委会、北京华方投资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康华伟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职教台联合承办的“康华杯”高校师生创业创新大赛正式启动,成为进一步完善西城园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探索多种工作机制,提升园区知识产权水平

1、 全面加深与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合作。继续与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就西城园知识产权促进工作展开合作,搭建日常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提升园区知识产权整体水平。委托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对西城园内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进行专项分析,定期提供统计分析专报,按照园区特点及工作需要提供个性化统计分析信息。

2、充分发挥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提升西城园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水平。积极争取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资金向西城园内相应产业领域拥有或控制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市场前景良好、高成长性企业进行投资,积极提升园区整体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四)指导企业进行各类创新项目申报

2016,根据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要求,创新处指导企业申报各类创新项目,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指导企业申报中关村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共22家企业申报专利项目、7家企业申报技术标准项目、4家企业申报商标项目。推荐园区7家企业申报中关村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称号。推荐奇虎、诺亦腾建立国家商标总局商标工作调研联系点。推荐园区4家孵化平台申报2016年度中关村特色产业孵化平台称号,其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通过评审获得资格。推荐园区三家孵化平台申报“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地方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板块资金。

(五)继续推进中国设计交易市场相关工程

完成中国设计交易市场消防整改施工,年底前完成工程交付使用。

(六)按时完成各项临时性工作

2016年,创新处还承担了其他相关工作:完成创新处五项提案会办办理工作;与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就项目合作、基金投入和原创设计分中心落地事宜进行对接;配合2014年度孵化器政策兑现和2015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项目审计工作。

三、下一年工作思路

(一)完善园区“双创”孵化体系,培育良好“双创”生态环境。

1、充分发挥《北京市西城区科技企业孵化加速平台认定和支持办法》政策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创新认定、考核、政策兑现方法,引导传统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升级,由单纯的科技企业“孵化”向“孵化+加速”转变,促进孵化器创新孵化模式转型、提高创新服务水平。

2、引导社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双创”服务平台,完善园区创新创业孵化体系。鼓励企业内部建立“众创空间”、“创新型孵化器”、“特色产业孵化平台”等新型科技企业孵化组织,支持康华伟业孵化器作好“康华杯”高校师生创业创新大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3、继续推进中关村现代服务业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平台试点项目建设:推动第一、二批试点项目按照实施方案稳步建设,完成两批项目2016年度绩效考评和资金拨付;启动第三批试点项目征集。

4、探索国际化的创新孵化服务。试点与创梦亚马逊awS联合孵化器建立战略合作,为园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服务。

(二)创新服务内容与方法,服务企业申报两类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园区企业向“高、精、尖”产业发展。

1、尝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深度服务。明年拟选取政府政策对接角度,充分利用对接平台为园区科技企业提供新的服务内容。

2、宣传、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中关村西城园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和2016年新颁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北京市工作指引,鼓励企业积极申报两类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引导科技企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逐步调整园区企业结构,逐步使“高、精、尖”产业占主体地位。

(三) 充分开展多种方式合作,提升园区知识产权水平。

1、全面加深与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合作。继续与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就西城园知识产权促进工作展开合作,搭建日常沟通协调工作机制,提升园区知识产权整体水平。委托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对西城园内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进行专项分析,定期提供统计分析专报,按照园区特点及工作需要提供个性化统计分析信息。

2、 充分发挥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作用,提升西城园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水平。积极争取北京市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资金向西城园内相应产业领域拥有或控制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市场前景良好、高成长性企业进行投资,积极提升园区整体知识产权运营能力。

3、探索开展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研

究。与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北京蓝海成信咨询有限公司合作选取园区部分企业开展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的课题研究,对企业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情况、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为科学评价园区知识产权政策、指导未来政策修订方向提供参考。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9

关键词:创新;技术;科学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77-001

所谓科技,应该是由“科学”和“技术”两大领域组成。而谈到“技术”,就离不开“创新”,因为它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形成起来的。它是不同于科学这一以认识自然为主要任务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创新性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科学包括基本原理、概念和结构。科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绝大多数的基本科学原理是不断发展的。而我们的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传授给学生。

而技术和创新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对从其他学科得到的概念和技能的利用;同时,技术又包括通过利用材料、能源和工具,应用这些知识以满足人类的需要或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技术也是一种“求知的方法”和一个探索、实验的过程。技术的研究包括这些方法的运用,即创新过程,还包括对概念和程序的利用,如了解一些需要或问题并选择最佳解决的方案。

如果从他们的目标和任务上来看,二者是不同的:科学活动是为了认识自然,创新性技术活动则是为了改造自然。相应地,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的结果也不一样:科学活动的结果是获得新的知识,而创新性技术活动的结果则是创造新的产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虽然这二者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在具体的科学教学中又应融为一个整体。在科学教育中,应对学生进行科学和创新技术两方面的教育,把科学和技术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创新为特色的技术同以探究为特点的科学相并存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有益的。

二、创新和技术领域的现状

1.对创新技术的重视

《科学课程标准》在一些科学探究活动中,从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出发,提出了简单教具、仪器制作、解决实际问题方案制定的建议。例如在五年级“热”单元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和制作一个保温杯,引发学生在创新中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并且在最后通过一个实际解决问题的制作和创新活动来整理概括本单元知识。

2.对创新技术的忽视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创新教育,特别是忽视对学生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说,固然探究很重要,然而创新也同样必不可少。创新是技术的升华。而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学习科学书本知识的浅表层,没有意识到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缺失和遗憾。

三、创新性技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创新性技术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高层次的科学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掌握契机,积极引导,着手实践。

1.把握基本方法技能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些基本技能的方法和使用,并根据初浅的创新要求,选择合适手段、方法、工具和材料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学会使用简单机械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所学习的简单机械等基本知识,会自己动手试制、操作简单的机械工具,然后去完成某项布置的工作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进行创新性技术实践打下能力基础。在六年级“简单机械”单元中,学生除了学习各种简单机械的原理之外,还应该能够利用身边的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认识斜面在生活中的运用,知道升旗的简单装置,认识什么是轮轴等,为能进一步进行创新性技术教育打下基础。

3.综合运用科学知识

创新性技术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就要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而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开展各类学具的创新制作,以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制作小车、小船和搭建小桥等建筑框架模型,这些小型的科技活动都能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其实,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例子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上有很多,如:五年级“光”单元的《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沉和浮”单元的《造一艘小船》,“热”单元的《创新制作保温杯》,“时间测量”单元《我的水钟》,《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六年级“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用纸造一座桥》等。教师如能较好地把握好这些教学素材,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技术能力。

4.学会制定创新方案

对于科技创新的认识篇10

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联合推动的省部产学研结合(省部合作)工作是两部一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产物,是对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新机制的全新探索。当前,这项工作正在广东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继续深入推进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还存在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抢抓机遇,大胆创新,省部合作才能迈上新的台阶,才能为广东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解放思想,开启产学研合作新篇章

自2005年9月,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和自身发展需要,抢抓机遇,携手推动教育部所属高校及其他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与广东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以来,省部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高,合作成效日益显现。仅两年多的时间,百家大学挺进广东,三千多省外专家会诊南粤,五千多优秀学子遍布企业,七千多项目落地开花,几百亿资金次第投入,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1000多个,实现总产值1600多亿元,出口创汇40多亿美元,年新增利税50多亿元。两年里建设的16个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64个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目前已经集聚起最强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正承担着“广东数字化制造装备产业共性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基站产业共性技术”、“射频识别(RFiD)产业共性技术”、“车辆及电子工业用铝镁合金产业共性技术”、“陶瓷清洁生产产业共性技术”、“炉窑烟气二氧化碳回收及产业化”、“金属无铬钝化清洁生产”等一大批对广东产业发展起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这说明选择省部产学研结合这条新路子是有效的,省部合作在广东的实践正在并且还将继续证明这一发展思路的正确性。

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在广东的试点,是推进广东省产业界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合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通过省部产学研结合,将国内高校最强的科技、人才资源,注入到广东这个国内最大、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中,不仅大幅提升了广东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还提升了高校的办学能力,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并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揭开了我国由政府推动引导产学研合作、探索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成功模式的新篇章。

提高认识,破解省部合作中的深层次问题

切实加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心、紧迫感

认识的深度决定行动的力度。认识问题不解决,说明解放思想还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口号上。高校管理者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会导致学校制定的政策措施不适应甚至不利于当前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顺利推进高校教师的认识问题不解决,就无法调动起其投身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热情,更无法真正贯彻“以市场为导向”方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省部合作推进两年多来,有很多高校已经积极投身子产学研结合浪潮中,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仍然没有解放思想,没有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战略意义,那么充分发挥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无从谈起。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高校过分追求统计数据指标,考核评价体系论文导向过重,轻视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缺乏服务社会的现实关怀;不少教师仍习惯于自我封闭在“象牙塔”内,一味地偏向于追求所谓纯粹的学术价值,忽视了实际的创新贡献,忽视了科技创新是为了造福人类,改善人民生产、生活这一根本目的,导致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很好地贴近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率过低。长此以往,大学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能力和动力会越来越匮乏,必然会违背科技教育必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企业的认识问题与技术需求息息相关,与投入形成紧密的链条。目前导致企业“提不出需求、不舍得投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部分企业未能真正认识到依靠科技对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性;二是不少企业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缺乏信心;三是大多数企业未能充分认识到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尤其是研发投入的主体。

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树立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没有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现实需求,即使一些已经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企业,往往过分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缺乏长远的战略部署。经验表明:企业要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不依靠科技进步而单纯依靠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低成本价格竞争等谋发展的企业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并且常常会因此付出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受传统观念和考核评价指标导向的影响,过去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很少直接面向企业,特别是直接针对产品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与研发,高校的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不信任高校的创新能力,不愿意接受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到企业转化,即使开展合作,也由于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问题,合作各方不愿共享成果,导致产学研结合动力不足。

推进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认识是前提,投入是关键。认识不到位,投入就无从谈起;没有投入,自主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有的企业认为技术创新风险大,怕投入;有的企业认为“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什么都可以引进,创新没有必要”;更有甚者认为自主创新是科技部门的事。上述种种思想障碍,导致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现了“不敢投入、不想投入、不必投入”的现象。我国有“世界工厂”之称,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只占全球的0.3%。我国4000多家重点企业中,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以下的占75%,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是5%~lo%。由此可见,投入不足仍是制约企业技术进步的瓶颈问题。认识偏差、投入不足在无形中增加了产学研各方合作的难度,致使企业投身产学研结合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也说明我国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断完善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体制

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有利于推动、引导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扶持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力度还不够。仅就广东省而言,也还有个别地市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不少地方政府还未出台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配套政策,导致企

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广泛性、主动性还不够。目前,我国大部分产学研结合工作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主要局限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点对点”的项目合作上,具有重大带动示范作用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数量不多。

此外,产学研结合领导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缺乏长效机制;产学研结合主体间缺乏信用保障;产学研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产学研投融资体系仍未形成,经费不足并且来源单一。目前,我国对产学研结合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缺乏有力的法制保障,侵权和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学研结合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少高校在办学、学科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聘用、晋升、分配、激励制度设计与政策措施等方面都存在不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上述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学研各方之间的有效合作,阻碍了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健康发展。

改革创新,推动产学研结合工作迈上新台阶

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不仅要切实打破早已不合时宜的思想桎梏,不能满足于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还应当有具体的、实在的行动措施,应当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具体行动中。针对新形势下存在的种种不利于产学研结合工作顺利开展的问题,产学研合作各方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冲破传统观念束缚,转变思维方式,正视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产学研结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新时期产学研结合的时代内涵,官、产、学、研各方面才能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开放的姿态,进一步增强主动投身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服务为宗旨,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高校不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在当代科技创新方面也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高等学校应当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这样更加符合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一方面,教育对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就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支持、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从教育的本质要求来说,教育应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审视目前产学研结合工作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要及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站在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进一步深刻认识产学研结合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国家科技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产学研结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和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

高等学校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需要,更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也应当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高等学校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目标,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人才汇聚的优势,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与时俱进,对不适应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不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改革,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兴校之举,强校之策,切实地从政策和制度上引导和鼓励教师树立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积极投身产学研结合的浪潮,加强学校应用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学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高等学校还应通过坚决改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坚决调整有关政策措施,切实改变忽视应用研究,轻视向合作的现象,转变看重文章,轻视产品、工艺技术研发的错误观念。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尤其要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国家”的意识,探索高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地方经济提供服务的新模式,探索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机制,探索校地、校企互动、合作多赢的良性发展模式,真正把学校蕴藏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国家的利益、社会的财富和人民的实惠。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动力

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强调以企业为主体,就是强调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需求上,放在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技术创新需求上,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心环节上。

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创新人才、研发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企业方面更应解放思想,打破惯性思维,变被动为主动,正视自身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坚持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发展战略,主动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增强技术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主力军,创新活动的真正受益者。

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占0.8%,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还要有一个过程。但从现阶段来讲,企业至少首先应当成为提出技术需求的主体,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将企业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需求提出来,向高校和科研院所寻求技术支持,这样不仅可以从侧面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又可以使产学研合作双方做到有的放矢,提升合作成效。

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环境氛围

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当大力推动构建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体制环境。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对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产业技术转移、财政税收、投融资、信贷、政府采购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引导和鼓励不同主体开展合作研究和成果转化。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各地区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结合的服务体系和政策环境。

教育和科技管理部门要制定和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高校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科学规划,提高高校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政策引导,强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市场意识,提高科技中介在成果推广与转化等方面的科技服务能力。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改革对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同等重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等重要的原则,彻底改变重数量指标,忽视实际的创新贡献的做法。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考核应当强调其实际的创新贡献,无论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原创性贡献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支撑作用,都应当得到同样的承认和尊重,特别是应用性强的学科领域的创新平台更应该瞄准实际的应用目标。高校方面,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科的考核评价,都应给予横向合作项目以“国民待遇”,切不可歧视应用研究和横向合作。社会上的各种大学评估排名也应当注意评

估指标的科学性,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误导大学发展,造成国家有限资源的浪费。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采取分层次、有针对,地引导扶持企业,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一是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二是加大对企业研发机构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以企业创新平台为抓手,以项目为载体,引导高校或科研院所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以及企业的产业化优势,构建起以市场为导向、协作攻关、利益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探索创新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继续深入探索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探索有利于鼓励集成创新、有利于提升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产学研合作方式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建设好现有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础上,分行业、区域新组建一批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选择一批产业集群度高、产业基础好、产业特色明显的区域或专业镇,新建一批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同时,以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和创新平台为重要依托,着重在电子信息、数字化制造装备、节能降耗减排等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能够对产业升级换代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产学研结合项目,争取实现一批标志性重大成果,解决广东产业尤其是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

利用省部合作平台,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启动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利用省部合作大平台,争取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从国家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内重点科研机构中选派专家、教授,到有强烈科技需求的广东大中型科技企业及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专业镇蹲点挂职,面向全国寻找科技资源,为相关企业和产业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服务。通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为高校培养有生产一线工作背景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加大科技投入,突破产学研结合投融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