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的课程特点十篇体育的课程特点十篇

体育的课程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33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1

关键词:体育课程活动体育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要发展,出路在于改革,其中课程改革是关键。加速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就必须更新课程观念。当前世界各国课程管理体制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这就是:中央统一领导的国家趋向于适当分散课程管理与课程改革的权力,地方分权的国家趋向于适当集中课程管理与课程改革的权力。过去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以权力高度集中而著称于世。现在正向权力适当分散的方向稳步发展。这种变化是因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等外部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也是因教育制度本身的变革产生课程发展方向的变迁。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这表明我国的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更为科学的三级课程模式。这也为我们提出了有关课程的一系列问题,如何组织好三级课程的开发,采用何种课程形态,等等。

通过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通过学科体育课程完成好国家课程的内容和任务,通过活动体育课程,潜在体育课程拓展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内涵,这样在实施体育课程中既能体现国家的意志。又能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同时又兼顾地方的差异性。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第一轮课程改革的权力下放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时,就在课程计划中明确提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分离,这使得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示范性学校在课程组织开发实践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当前又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积极开展,学生个人发展的评价机制,升学考试制度。课程质量管理机制等问题成为引导课程改革的指挥棒。特别是升学考试制度和学生个人发展的评价机制。结合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探索,我们可以认定。通过三种不同形态的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会从制度上引导全社会形成一个健康合理的体育健康观念,引导全社会积极投身于体育运动与保健。体育课程内容的发展,会使大量闲暇体育、休闲娱乐体育走入校园。体育课程开展的场所将不再仅限于学校内部,它必将更多地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为频繁,这给体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更多的思路。

课程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现代课程领域对课程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表明,学校教育中树立大课程观念,进行大课程的实践和研究是未来课程发展与改革的方向。所谓大课程,“是指在现代大教育、大科学观指导下对学校课程结构体系的一种崭新设计和整体安排。从课程结构形式来看,大课程一般包括觉得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三个组成部分”。大课程观实质上是与现代社会大生产、大科学、大教育相适应的一种新的课程体系观,它要求我们认识和研究教育问题、课程问题时,按系统论的观点,准确把握系统的大小和层次、整体性和相对性。本文在对活动体育课程特点的研究中,汲取大课程的理论对其进行论述。

二、活动体育课程的活动性和开放性

活动体育课程强调活动性,表现有四:一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情感愉悦。全心全意喜欢自己所选择的项目。二是思维活跃,集中体现在体育活动中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是体育活动灵活富有弹性。它适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四是多种感官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三合一。就性质而言,活动体育课程的活动性是由其实践性所决定的。对学生而言,学生生活的多面性取决于学生活动的多面性,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真正地“活”起来,处于一种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体育技能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活动体育课程能充分保证对体育教育现实需要的高度适应性,顾及学生个体差异,从而使体育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弹性,使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成为可能,伴随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获取,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活动体育课程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体育活动内容的开放、时间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及师生关系的开放。体育活动的内容有来自学科课程中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有来自学生自主兴趣、爱好、特长的展示,它能充分满足学生各种需求。活动时间的开放使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学习需要、学习进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尽管章程计划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有统一的安排,但由于学生选择体育活动项目及活动方式的不同而变得有所不同。活动体育课中,教师教导的地位弱化,更多以一个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学生自主的体育活动中,师生彼此尊重,合作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三、活动体育课程的系统性和广域性

活动体育课程的系统性与学科体育课程所代表的含义不一样。活动体育课程的系统性表现有二:一是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学生参加同一类型活动的内容和水平不同:二是同一年龄学段的学生的活动体现出系统性。注意到这二方面的系统性,才能使零散的活动序列化成体系,也能保证活动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实现,系统性用时保证活动体育课程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区别,给课外体育活动的存在留有空间。

活动体育课程的广域性因现代课程观的发展而体现,随着校本课程的开放和设计。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工作的范围,摆脱固定的课程方案式大纲,从多个角度开拓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爱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活动体育课程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学科体育课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其性质又不容易表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体育课程在这方面有其优势,集中表现为学生在活动体育课程中可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体育课程计划的要求参与活动体育课,确立自己发展的目标,并依据自己已有的认识结构和技能基础,主动地感受外界影响,拓展或排斥。实现自身认知结构和技能水平的重建和改造。学生在活动体育课程中具有独立的主体意性,具有自觉体育活动的态度,主动将自己视为教育对象,在活动中通过教师有计划地调控和必要辅导,主动支配和调节自己的活动,发挥自身潜能,发展完善自我。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2

一、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体系概述

英国青少年在校期间需要分阶段地接受国家课程,而英国中小学校特别是国立学校也必须对五到十六岁的学生教授国家课程。英国国家课程是学校用于保证教与学的平衡和有效组合的一种教学规划,旨在明确主要的教育思想及课程所要求教授的知识、技能、理解程度、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而自由组织教学活动。许多学校倾向于运用QCa(QualificationsandCurriculumauthority)即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制定的工作计划来组织课程,这有利于学校将国家课程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由于国家课程组织的年限跨度比较大,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在国家课程体系下又划分出四个关键阶段,即四个基础阶段。在各个关键期后,学生将接受不同的测验和评价以考察其发展情况。具体阶段是:5~6岁即入学第一学年为第一关键期,一年后教师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对学生进行评价;7~8岁为第二关键期,三年后学校针对英语、数学和科学课程进行国家考试和教师评价;11~12岁为第三关键期,两年后进行英语、数学和科学国家考试,同时教师对其他基础科目进行评价;14~15岁为第四关键期,一些学生参加GCSes(GeneralCertificateofSecondaryeducation),一年后大多数学生参加GCSes或者其他国家资格认证考试。

在国家课程体系下,英国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即“个人的社会健康教育”或“社会化过程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上,而且渗透在各项课程当中,并且在个体发展的各个关键阶段特别是第三关键期对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习得了关爱社会、团结协作、履行公民职责、奉献社会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英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具有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渗透性、生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包括宗教教育、公民教育、亲情教育等,在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视不同年龄学生在知、情、意、行各方面的变化,实施与之相应的道德教育。通过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也是英国学校德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

1.重视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下的学校基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学校制定教学大纲时,不仅参照基督教的原则,而且兼顾其他宗教和非宗教的信仰系统。

教会对公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2007年9月10日,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学校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英格兰学校的共同理想与宗教性质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到:“要进一步确认政府、宗教群体和学校之间的承诺,继续携手合作,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机会,建立沟通的桥梁,以更大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凝聚力的社会作出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很务实的从单纯的传播宗教教义而转向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这也是宗教在英国以及英国学校当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2004年10月28日,英国推出了首个全国性质的中小学宗教教育法定大纲,以支持在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宗教教育。学历与课程管理局和教育技能部结成伙伴关系并共同发展此项大纲。该大纲对宗教教育如何使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的宗教知识并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为青少年提供了发展知识、理解力和技能的各种方法。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查尔斯•克拉克说:“宗教教育,能变换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了解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视野,在扩大包容、理解多样性、提倡宽容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历与课程管理局行政长官肯•波士顿也强调:“宗教教育提供给学生取得一系列广泛而良好的经验的机会,并在使他们能够制定一个务实和积极意义上的信仰和主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英国通过国家课程和法定章程将宗教教育融入到了学校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道德的约束力,也使学生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注重公民教育

英国在1998年的《刻瑞克报告》中提出培养公民对世界事务和全球议题的意识和关注。2000年9月颁布的新公民教育课程要求学生关注地方、国家、欧洲、世界,让他们在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并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由此可见,西方国家不仅重视公民的权利,而且还强调公民的责任。同时,为塑造自主的人格,英国在公民教育中还突出品德教育。2000年,政府将公民教育正式引入国家课程体系,2002年8月起公民课在中学正式实施。正是公民课程的开设,使得英国中小学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来看待当今世界,以高度的国家公民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应对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公民教育是引导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的关键部分,也使人们感受到他们是社会的一分子,并且主动将自己武装起来以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曾说:“公民教育对维持一个充满生机的民主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没有离开它的选择。它是整个欧洲、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课程的关键部分。我们必须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机会来发展他们理解民主社会的含义以及政府是如何在实践中工作的,并且鼓励他们在社区里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将权利与义务联系在一起并不断强调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习惯,从而积极地促进公民意识的发展。”

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部公布的一份关于通过学习英国历史课程来了解公民权在英国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的报告,该报告促进了公民教育与英国课程的良好结合。英国教育大臣艾伦•约翰逊当日说道:“我认为这份报告标志着公民权作为国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代到来了。”英国政府和学校也期望通过国家课程培养出优秀的国家公民。

3.强化行为教育

行为教育是通过责任教育、礼仪教育、社会技能教育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行为教育中,家庭的教育不可或缺。英国教育署国务大臣鲍斯说:“好的纪律和强有力的领导力对我们学校的行为标准教育是很重要的。但依靠学校自身的约束力只能使学校陷入孤立的境地。因此家长要负责教导学生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这些措施有助于建立强大的和支持性的伙伴关系,这将创造一个家长和老师的团结阵线以应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不良行为。”鲍斯先生也强调要重视对学生行为的早期预防和干预。这一点在“theSocialandemotionalaspectofLearningprogramme(SeaL)”即社会性发展及情感发展教育计划中有充分体现。这一计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例如愤怒管理、动机和社交技巧。该计划有助于教师开展规则行为教育、责任教育和礼仪尊重教育,也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让他们有更广泛的社会技能,使他们在工作场所和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和处事能力。

当然,系统地实施行为教育还要通过学校的课程教育等形式来完成。要明确教学在发展社会和情感技能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课堂教学当中,学校可以通过许多方面进行关于社会和情感发展的特别教育。例如: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personal,SocialandHealth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公民教育模式及天才教育模式当中;将社会和情感发展整合到主流课程当中;抓住“主题周”的机会重点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对在这一领域有额外需求的学生采取特殊干预措施教授社会和情感技能。

4.关注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

有效的性教育及人际关系教育非常重要,它为年轻人步入成年奠定良好基础。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需要放到更加广泛的框架中,结合“personal,SocialandHealtheducation(pSHe)”即情感教育模式共同发展。2000年3月16日,英国教育和就业司司长戴维•布伦基特了关于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的指南,以促使学生了解稳定的爱的关系,婚姻,家庭生活和抚育子女的重要性。该指南涉及广泛的议题,包括教育、咨询、性保健、少女怀孕和儿童保护等,同时涉及到的其他目标包括:确保学生学习尊重自己和他人;确保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使他们能够理解差异,并防止或消除偏见;确保学生从那些不合时宜的教学中得到保护。

2008年2月25日,英国学校部长吉姆•克耐特和青少年部部长贝弗利•休斯共同了审查“SexandRelationshipeducation(SRe)”即性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的报告。该报告指出良好的性教育和人际关系教育在保持年轻人安全和健康以及降低少女怀孕率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类教育也得到了年轻人和父母的支持――92%的父母支持在学校中开展此类教育。

三、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启示

英国德育发展的时代性、综合化、实用性、回归传统等趋势为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在英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对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守信等核心道德观念,处理好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所有人的关系、与自然界和环境的关系、与上帝的关系等。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只有不吝啬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智力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1.学校德育必须与本国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相适应、相协调

德育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文化性,一种成功的德育总是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英国学校德育的成功就在于其德育更贴近社会现实,更深入社会实践,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也同样使之与现实建立更好更密切的联系。我国应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长期目标,把德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之中,坚持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出发,重新审视、阐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意义,认识和筛选外国有用的东西,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培养富有民族精神的一代中华英杰。同时德育需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要建立与社会实践相适应的德育模式,让德育在参与经济建设和培养个体发展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内在生长点,建立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的有机统一,构建为现实服务同时面向未来的新的德育体系。

2.学校德育应建构完善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的选择和编制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对德育内容的确定、取舍标准一般受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两大因素制约,成功的德育内容应当是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要求的内容的有机结合。英国的公民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教育形式便是从社会及个人的实际出发,通过各种科研项目及培养方案,并利用各种课程的有效实施,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此外,德育的发展性原理也告诉我们,脱离学生实际,就会造成德育有效性的降低,造成道德说教与对象接受“两张皮”、德育过于政治化或庸俗化等。因此必须研究德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当前,由于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同程度地呈现多元化、市场化、功利化的倾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点,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重将我国的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建构从我国的现实情景及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制订出与我国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相适应的德育内容。

3.注重合力,全方位优化德育环境

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学生的道德品质首先受教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美德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德育需要不断创新和开展类似于英国SeaL计划的项目,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主动性,关注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方面的需求,使其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接受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社会是个大学校,我们要不断净化育人环境,加速创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当然,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价值观的取向。因此,我国要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契机,通过完善的道德教育课程及各门课程的渗透性教育,促进我国中小学生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3

关键词: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开发与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开发与建设目的在于探索具有高职体育教育特色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体育课程的优化整合。为此,应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开发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体现出体育教学的职业面向功能,创造性地搭建富有基础课性质、专业课性质、娱乐体育为一体的专门性职业体育课程。同时,挖掘存在于我们身边、同学中间的部分易于在学生体育活动中广泛开展的民族特色、民间体育活动,并将这些活动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形成一整套具有职业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及问卷调查,就目前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内容改革进行专题分析,以便为进一步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式,构建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技术能力训练、课外体育活动比赛及运动队训练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从而为专业建设服务。本文采用了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问卷以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农牧一线在岗职工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23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94.6%。

二、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创新

1.建立“课堂教学、运动训练及课余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据我院近三年统计,有47%的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目标;82%的女生甚至根本不喜欢、没有兴趣;86.7%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放松一下,对所安排的内容兴趣不大,感兴趣的项目参与,不感兴趣的仅仅是被动参加,有近84.6%的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较多,教学、生产实习实训任务较大,对体育课无暇顾及,更谈不上系统学习。总体来看,91%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单调、枯燥,体育课堂内容均是被动接受。因此,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创建出适应我院学生特点,适合学院示范校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非常迫切。调查发现有76%的学生在学习中最认同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快乐、趣味性体育情感模式,因此,根据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建立了“课堂教学、运动训练及课余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2.把“体育教学融入生产实训,课堂搬到顶岗实习单位”的实践教学模式

通过调查有60%的学生认为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有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要求,36%的学生反映在顶岗实习中有相关体育的比赛和活动,79%的学生认为需要在生产实习中进行体育锻炼,有52%的学生认为在生产实习过程中需要有体育老师指导下的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企业对学生身体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与标准,掌握学生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制定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目标、计划、内容,使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相一致,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一致,教学组织与生产管理相一致,把教学活动与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使“工”与“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职业技能”共同递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初步构建了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的教学新模式

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体育课建设的新载体,已经成为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示范校课程建设中,将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运动锻炼的手段、实践教学相融合成为了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新的着力点。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开发

1.针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设置学年课程内容

有60%的学生认为素质项目对所学专业身体素质要求最有帮助。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体育心理、生理教育课等体育基础理论和基本身体素质为主。课堂设计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方法和手段。重点掌握1-2项科学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掌握疲劳的恢复调整、劳动损伤与预防等相关理论。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主要以“工学相交替”、“技能递进五段式”、“季节轮岗”教学模式,结合专业要求开设专项体育选修课和职业体能训练课,突出专项体育素质,提高职业岗位能力。

2.课程类型的设置与分类

(1)必修课。新生必须在第一学年完成健康体适能学习任务,获得“通过”后才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规定学习内容有基本身体素质训练、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

(2)选修课。主要以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形体课、体育舞蹈等项目为主,各项目均可根据学生自己的喜爱自主选择。

(3)职业体能训练课。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练习内容。

3.教学内容的整合

(1)整合与专业技能动作方式相近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根据职业工作身体行动方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门职业能力训练的一种教学内容。比如:兽医专业和动检专业,由于专业特点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躬身操作,就应该结合职业的需要,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下肢支撑能力、左右换站立耐久能力等,以提高他们对今后所做工作的职业适应能力。经济管理和计算机专业,根据其运动特点,重点发展手腕、上肢和躯干的力量和耐力,以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2)整合与专业技能反映特点相近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是根据职业技能反应的特点需要,体育教学中选择与职业技能反应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职业反应能力。比如:畜牧机械专业,在加强上下肢配合的同时,更侧重培养学生的听信号或看信号迅速反应的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特点的需要。

(3)技能技巧项目与游戏的整合。由于技能、技巧项目在教学时单调、枯燥,如果和游戏组合在一起就显得丰富而活跃。如篮球运球单元教学,教师可根据篮球运球技术的特点创编游戏运球接力,把运球技术的要领和游戏整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既提高了奔跑能力又掌握了篮球运球的基本技能,同时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4)整合预防一般职业病生成的教学内容。这种内容是在认真研究职业病生成的特点和人体生理解剖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职业病生成的原理,强化有关骨骼、肌肉的训练,提高对职业病的预防能力和抵御能力。比如:文秘、会计、计算机等专业,由于经常伏案,低头工作,容易造成弓肩、含胸、驼背等职业疾病,那么,体育课就应该多采用一些俯卧体后屈等动作练习,此外,教学生多做扩胸、体转、体侧等练习,以防止职业疾病的生成。预防职业病,还要教会学生自编徒手操等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创造性地编排各种徒手体操、防止职业病的生成。

(5)整合缓解职业性疲劳的教学内容。从长远观点看,就是要掌握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并且能够经常坚持,要采取身体放松和精神放松相结合的基本方法。教会学生掌握1-2种科学锻炼的方法和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4.单元计划构建框架

各单元计划包括课时学习目标、理论知识、动作技术要领、技术动作的整合、竞赛、游戏等运动形式、运动安全知识、评价指标几个部分。

(三)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创新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根据体育课程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学方法根据学院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职业岗位需求,创建新型的教学方法体系,引导培养职业所需要的身体与心理素质。

1.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分层次教学法。按照专业建设和岗位能力要求,体育课程分为体育综合素质课、选修课+体能训练课、俱乐部体育活动课、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四大模块内容。对不同体质、能力和特长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在选修课程中进一步把该课程分成2-3个水平层次,因材施教制订相应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授课计划等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和俱乐部(各单项运动健身协会),教师依据不同对象和不同水平层次进行重点辅导,考试也采用分层考试的形式,促进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运动健身技能的提高。同时针对有需求和特长的学生群体,开展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健美操等运动队的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提高运动技术和成绩。

(2)专门性教学法。根据职业活动对身体素质、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特殊要求,针对专业特点,选择与职业活动相似的辅或针对性练习,提高职业活动时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计算机专业学生主要发展颈、肩部、上肢力量、指碗灵活性和静力性耐力素质。如采用肩部的拉伸、柔韧性练习和指关节操等方法。

(3)网络自主学习法。该方法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手段,面向所有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生。通过校园网建立教学健身辅导站,将电子教案,部分健身技能视屏教材和讲课录像置入网站,学生根据大纲内容和个体需要,自主学习与自主健身实践。该方法有效地延伸了课堂教学,达到了课内外一体化互动的教学效果。

(4)学生互导法。在课堂内外,学生根据自己已掌握的健身技能,相互之间开展互相指导,互相启发,互相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自然环境锻炼法。主要采用与自然条件相似或相近的环境,如爬山、野外训练等方法提高机体的适应力水平和抵抗职业活动特殊条件的不良影响。

2.课程组织形式

(1)“三自主”选课模式。学生自第二学期起,按照体育教研室规定的授课内容和时间范围让学生不分专业、不分班级、不分年级,可凭个人的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和学习层次,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地点。以专项体育为内容、在具有专项特长的教师指导下的专项班课程组织形式。形成了以专项教学组教师为主导、专项教学班为主体、学生专项协会为延伸的课内外一体化专项教学模式。

(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必然延伸,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使学生具有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自主锻炼的能力,建立课内外紧密结合,以课堂带课外,两者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潜移默化的陶冶,将给学生更多方面的信息,真正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使得课外成为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课堂。据调查有68%的学生希望课外活动时间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因此,有教师指导的课外体育活动形成了体育课的时空延伸。课程教学中,课堂注重方法与技能教学,课外注重实践与运用体验,并通过指导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和实施课内与课外统一。加强早操、课间操的管理,制定两操管理考核办法和学生的体育成绩挂钩,对促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尤其是第三学年学生没有体育课,将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为一个学分的规定,推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四)课程评价的设计

高职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围绕高职院校职业的特点,突出综合素质和终身体育。在评价范围上,不仅停留在体育课上还要向学生课外活动、课间操活动拓展,以学生在校内外体育活动的全过程以及身体机能发展为依据,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形成。据调查我院学生有56%的学生认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最合理,有30%的学生选择集体评价,只有14%的学生选择自主评价。因此,需要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1.体育成绩的考核内容

学生的体育成绩从理论知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包括创新能力)、出勤情况(包括体育课、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出勤情况)、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身体素质和技术考核并重。

2.综合评价的方法

综合评价体系反映了学生的生理、体能、知识和技能状态,将体育学习的结果评价与体育过程结合起来,将课内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看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和上课的认真程度,对学生的体育能力、学习行为、表现、体育参与能力、锻炼后的技能变化、合作和交往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向过程化、弹性化、综合化转换。

(五)高原民族民间和休闲娱乐性体育内容的融入

1.高原民间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

高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取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由于多民族聚居,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些共同喜爱的体育项目。因此,探索和挖掘传统体育和现代流行休闲体育项目并将其融入体育教学过程已实在必行。它满足了学生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丰富了体育课程教学的内涵,使得高职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灵活化、特色化。

2.休闲娱乐体育健身项目的开发

现代休闲娱乐体育是一项深受高职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进行运动的积极性,满足对健与美的追求。

三、结论与建议

高职学院体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和“健康第一”“以职业岗位素质”为重点的指导思想,围绕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建设了适合高职学生特点、专业特点、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特点的新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以社会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生发展为三个基点,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置及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加强体育课程内涵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改革,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对深化高职体育课程内容建设,提升体育教学内涵质量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歌声.“课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6,(2).

[2]李力.高职院校自助式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研究[J].体育学刊,2009,(12).

[3]陈勇.高职实用性体育教学纲要的理论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3,(7).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要素比较;特点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实施方案——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

一、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研究现状

(一)美国职业教育研究者CurtisR.Finch和JohnR.Crunkilton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定向性(orlentation)。面向生产或就业,其终极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课程成绩,而且是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与技术。这样,职业教育课程是定向于生产过程(学校设计的经验和活动)以及产品(经验和活动的结果)。

适应性(Justification)。基于特定地区的特定职业需求。

针对性(Focus)。直接帮助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校教育目标(1n-schoolSuccessStandards)。“上手”或熟练应用。

校外实践教育目标(out-of-schoolSuccessStandards)。课程成功的标准必须根据以前学生取得的成功来评价,表现为工作能力、技术能力、职业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及企业决策能力。

学校、工厂、社区的关系(School-workplace-CommunityRelationships)紧密。职业教育负责维持农业、商业及相关工业领域的强大关系,强大的学校、工厂、社区合作关系即为课程的高质量和成功的表现。

政府参与(Federalinvolvement)广泛。政府参与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府被视为职业教育的支持者.如提供特殊设备;但另一方面,政府的一些不适当措施又限制了职业教育课程的灵活性。

响应(Responsiveness)快。对社会中的技术变迁具有较大响应力,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对经常变化的工作岗位作出响应,不同领域的新发展必须纳入职业教育课程中,以使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该工作。

后勤保障(Logistics)的必要性。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时,整合合适的设备、装备及其他教学资源是所有人的主要关注点。保证一门职业教育课程成功实施的后勤工作是复杂而费时的,后勤保障是绝大部分职业教育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

昂贵性(expense)。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比普通教育课程的开发费用要昂贵得多,它包括以下几部分支出:一是基本费用,如供热费、水电费等;二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需要一些特殊设备;三是设备的升级费用;四是设备的保养费。

(二)台湾职业教育研究者陈昭雄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课程目标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课程内容直接反映科技进步;教材弹性化以适应地方性差异;教学方法多样化,配合学校特色;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教师具有行业技术专家、教学专家及辅导专家的身份;专业招生和专业设置一般通过人力规划;设备昂贵,属于高成本投资。

(三)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黄克孝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在课程目标方面,职业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定向性。职业教育对所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都有具体的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职业教育课程也因职业的类别、水平等要素的变化而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二是直接性。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均是在生产第一线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的技术人才,因而职业教育课程与生产直接相关。三是兼容性。以前职业教育的重心在中等教育阶段,随着整个社会基础教育向高中阶段的转移,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必须兼顾培养对象文化程度的提高。

从课程内容方面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职业导向性。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设计必然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二是技能主导性。职业技能的获得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操作技能与现场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重心所在。三是内容适用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适应当时、当地所属的特定行业、职业的要求。

从课程模式方面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多样性。由于对象、地区、行业、职业等门类众多,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必然趋于多样化。二是应变性。应变性首先表现为对有效需求(或称“可靠培训要求”)的变化的适应,应变性还要求职业教育课程有极大的弹性和灵活性。

从课程运行来看,职业教育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昂贵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要求非常高,要有较大的设备、人员和资金投入,通常要几倍于基础教育,甚至与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当。二是开放性。职业教育课程方案在开发及实施时均需密切与社会各方保持广泛的联系。三是个性化。一要彰显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特色,二要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定向性。首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的从事操作、服务和管理的应用性人才。必须针对这一目标,根据各个职业领域基本职业活动确立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等。其次,区域经济与行业水平的不同,使得课程具有地区及行业特色,具有地区、行业的定向性。

应用性。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具有应用性,表现为课程内容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职业技能训练,所传授的是能在生产、服务中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整体性。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具有整体性。现代职业教育力图构建一个封闭的教学系统,即课程实施要加上课程评价。整体性特征实际上是职业活动系统(包括计划、实施、评价)整体性的反映。

(五)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刘春生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归纳

岗位针对性强。即针对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群工作性质类似的工作岗位。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在社会上找到工作,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针对性。随着工作环境变化的加速,工作岗位的流动性增强,课程对职业适应能力也应加强。

对社会需求反应快。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课程的出发点,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作出最快的反应,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者。

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社会实践。毕业就能上岗或经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是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要求,也是职校毕业生受社会用人单位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性课程必须占有相当大的分量,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社会参与职业学校课程的制定与实施。多数职业学校设有由工商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开发、审查和评估所设课程及其实施方法。

(六)国内职业教育研究者张家祥、钱景舫对职业教育课程特点的阐释

职业定向性。职业教育专业或工种设置与职业的对应性较强,有的甚至直接与工作岗位相对应。

实用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职业技能的学习与职业态度的养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度。

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灵活性。一方面,职业教育要适应职业世界与各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另一方面,要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以要素比较的方法探讨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以上学者们的阐述既有从职业教育课程本身出发的,也有通过与其他教育种类的比较来分析的。在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仍是整个职业教育的重心所在,因此要分析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需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进行比较。

在课程开发方面,普通教育通常运用学科式的方法及教师的反省法,职业教育运用实证方法,如任务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

在开发主体方面,普通教育为教育专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职业教育为产业界专家、技术人员、经济界及教育界的专家等。

在课程目标方面,普通教育的目标是一般化的,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具体的。

在课程内容方面,普通教育注重传授科学知识,而职业教育重点传授实践性技术知识。

在课程评价方面,普通教育有较多的评价标准,而职业教育具有客观标准。

在编排方式方面,普通教育以学科为中心,职业教育采取功能模块化的方式。

在开设顺序方面,普通教育按照知识点的累积形成能力,职业教育则通过能力培养来理解知识点。

在课程实施场所方面,普通教育的现场经验是有限的,而职业教育有很多的现场经验、操作经验等。

在课程实施结果方面,普通教育是知识本位的,其产出的是知识点,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的,其产出的是规则、程序等。

在课程服务方面,普通教育旨在满足群体的需要,而职业教育注重个性化,旨在满足个人的需要。

在课程反馈方面,普通教育的反馈是很模糊的,职业教育能获得即时的、可测量的反馈。

在认知方面,普通教育以知识能力为主,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为主。

三、职业教育课程的显著特点

(一)应用性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与实际生产、服务和管理紧密相关的,是前人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是职业领域所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具有实用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面向实际应用,课程开发人员应依据调查结果设置专业,课程内容具有定向性结构特点。

(二)综合性

首先,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以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为准则进行开发,某一门课程可能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具有兼容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课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一般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通常分为文化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类型多,各种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多种多样,尤其是一些动作技能课,需要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体来传递。再次,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对象具有综合性,各种层次、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是其课程内容的接受者。

(三)适用性

职业教育要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关注市场对劳动者要求的变化,适时地更新课程。首先,各专业课程内容要与地区、行业的实际需求情况相适应,这样职业教育课程就表现出多样性的结构特点。其次,职业教育课程要与各生产要素相适应,要与不同文化层次的劳动力相适应,要与技术的变迁相适应,因此它又表现出应变性的结构特点。

[参考文献]

[1]CurtisR.Finch.Curriculumdevelopmentin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planning,content,andimplementation.[m].ma:allyn&Baconcompany1999.5thed.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姜大源.论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与课程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7,(8):11—15.

[4]张家祥等.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刘春生等. 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5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对中、俄两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了研究,阐述其现状,发现其特点,以图为我国正在进行的面向21世纪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两国在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各有其特点,其中俄罗斯表现出“专才”教育模式,中国则向“通才”教育模式发展,表现出课程数量多、门类广,但基本上局限在体育的范畴之内。

关键词: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改革

本文就中俄两个国家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有关问题进行比较研究,阐述其现状,发现其特色,以图为我国体育院系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而正在进行的体育专业设置的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的修整或重新拟定等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参考。

1.俄罗斯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特点

1.1俄罗斯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俄罗斯现有21所体院、22所体育专科学校和89个师范学院体育系。作为前苏联最大的体育教学科研中心的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前苏联中央大学),在苏联解体后自然肩负起对俄罗斯体育院系的训练和科研的指导,以及教练员和体育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重任。

1.1.1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位

俄罗斯的一些体育大学一般含三个系,基础系、教育系和训练系,新生入学后全部进入基础系学习基础课程,同时进行相应专业课程的教学和训练,持续两年半,从第6学期开始,根据本人志愿和专业运动成绩,分流到教育系和训练系。

4年学习结束后,考试合格且论文答辩通过者获本科文凭,再经入学考试,可攻读副博士学位,学制3年,此后再经若干年工作研究,形成有创新、成体系的专题研究系列后,可申请博士学位答辩。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对外交流的增加,1992年9月,俄教育法规定高校的学位与世界通行的学位制度接轨,开始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1.2课程设置

以俄体大为例,主要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四大类: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选修课。

1.2俄罗斯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非常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体育师资课程设置上呈现“专家式”的知识结构,特别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如不仅开设运动形态学40学时,而且特别重视其母学科人体解剖学,开设学时140学时;既开设统计原理40学时,也开设生物统计学50学时。

专业技术课程比重较大,约占40%左右。技术上强调一专多能,突出一专,学生毕业时专修课必须达到二级运动员的水平。

注重掌握技术、技能与传授教学方法相结合。每门技术课都要讲教学法,并进行实践,

安排教学实习培养学生的组织教学能力。

选修科目少。选修课程主要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不计入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

2.中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特点

2.1中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

中国现有15所体育学院,另有一所解放军体院,一所体育师范学院,设有体育系的高等院校49所,设有体育科的高等院校蛇所,设有体育班的中等师范学校152所,它们分布在全国各地,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体育人才,奠定了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基础。

2.1.1专业与学制

5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建设是按照原苏联的模式制订的。一般只有两个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新增设了3个专业:体育管理专业、体育生物学专业和武术专业;同时还先后试办了4个专业:体育新闻专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运动心理专业、警察体育专业。1997年缩为5个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要求修满150学分左右,获学士学位。

2.1.2课程设置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术课和选修课4大类。

2.2中国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

2.2.1“重技术课轻理论课”的倾向正逐步减弱,理论课和技术课并重的思想正逐步加强。两

类课的时数约各占一半,理论课稍高于技术课。有研究在“人才素质工程”一文中提出:“到本世纪末,力争使理论课和技术课的比例达到7:3”,看来,这个目标还很难实现。

2.2.2课程体系仍体现出“一专多能”的特点。因为在专业上,要求学生在技术课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有的学校还实行了“主副修制”,可以说,现在的“一专多能”比原来的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在学生的知识面方面和适应社会需要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

2.2.3必修课的比例较高,选修课的比例较低,自由选修课程更少。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逐渐增加了选修课数量和范围,但这些课程基本上局限于体育领域之内。国内普通高校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者之比为7:2:1正向5:2:3的方向发展,看来国内体育专业课程的三者之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3.4特别重视几门工具课程。如外语、计算机、中文写作等,新增加了科研方法。其中外语和计算机是全省统考课程,这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本身文化理论基础就较差的体育大学生,要与非体育专业文理科学生竞争,这对体育大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3.结论与建议

3.1俄罗斯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专才式”的教育模式特点,开设课程的门数较少,选修课少;非常重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且理论课中实践课和讨论课的比重较大;与理论课相比,技术课占有相当比例,且每门技术课教学中都含有教学法。

3.2中国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课程门数在逐渐增加,理论课与技术课并重的思想在不断加强,必修课比例远高于选修课的倾向正在改变,工具课程和社会化体育课程渐渐得到重视。这些特点给“一专多能”的传统教育模式赋予新的内容。

3.3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当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研究并创造、完善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体系中逐步转变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建立“增强意识、学会方法、培养习惯、发展能力、提高人体素质,达到终身受益”的新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刘中玉中日美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6

【关键词】高职职业体能需求体

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52-02

一、国内外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研究状况

在美国,19世纪中期后,职业性实用课程进入大学,其研究列入“为国家服务”的领域。在苏联,从1959年起,职业实用性身体训练被纳入大学和职业技校各类学生的体育教育大纲,主要以职业实用性家庭作业、课外职业实用性体育活动,以及学生和青年生产者参加的职业性体育节、体育比赛为主。在国外对职业性体育教学比较研究中,各国普遍强调以符合职业性质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注重训练的手段及价值观的研究。但在从职业体能需求的视角,运用试验法,探索高职院校职业性体育课程的设置及运用,目前还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

在我国,当下国内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研究,体现在对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研究及现状调查,并对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例如,羌梦华、崔思栋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霍江华在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指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郑会娟对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运用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上研究现状仅仅体现在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研究及现状调查,针对性作了一些理论的研究,但是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未能从职业体能需求的角度,分析每个职业岗位需要的职业体育技能,也没有做到从多种视角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未能体现职业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体育课也应走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体育课程改革道路,真正实现以就业为目的培养学生真实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文化素养。

然而,近些年,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师资队伍缺乏、教学理念存在差异、教学评价存在缺陷等原因,高职院校体育课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理念落后、师资力量缺乏、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教学未能充分体现职业特色,造成陆续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安排学生在企业进行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遇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高职生由于缺少职业体育的教育和训练,在顶岗实习的工作中,难以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化,他们忽视体育锻炼,作息习惯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即使有锻炼习惯的学生,在锻炼中也存在思想认识不足、难以通过自身调节缓解工作压力和学业压力,缺少有效组织和指导等无序状态。高职生缺乏职业所需的特殊身体素质,难以适应企业大强度的工作量,有的初入职场便出现职业病现象。

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基本是实施基础课加选项课或者直接进行选项课教学,较少考虑学生职业技术特点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价值,以致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一般兴趣爱好与增强体质层面上,却不能真正意识到高职体育课对其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和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况且,多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几乎与普通高校雷同,方法手段均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但研究表明,一般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与顺利适应职业需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当前高职院校较少考虑学生职业技术特点的需要,没有充分体现出高职体育教育的特质要求和特色。

三、高职院校基于职业体能需求课程改革的意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体育课改革的方向,该模式是高职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及今后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特点来设置体育课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出要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发展其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可见,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课程教学改革正是推行这一模式的有益尝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重新确立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标准、课程实施计划、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教学模式、校本课程的构建等内容,根据职业特点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抑其过补其缺”的教学内容开展体育教学,使学生身体发展成长与职业技术和职业体能的发展提高保持同步,可以增强学生对职业特殊不良影响的抵抗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促使学生身体全面健康地发育成长。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能提高学生对自身所需的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的了解及掌握培养优良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的方法,为学生今后从事职业身体锻炼提供直接指导;有利于开发高职院校职业性体育课程,构建职业性体育校本课程理论和实践模式,为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实现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发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

四、高职院校应以学生职业体能培养为目标,推进体育课程改革

(一)高职体育课程目标:培养学生职业体能

从体育课的角度看,高职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体能并帮助他们掌握培养职业体能方法的重要途径。以学生职业体能培养为目标即“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基于此,为了顺应高职教育的需要,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高职院校体育课应树立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理念,以学生职业体能培养为目标,设置一种与职业性身体素质相关的体育课程:该课程不仅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而且根据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及未来从事职业的特点与需要,培养作为职业人所需要的职业体能,包括职业性的体育知识,培养一般身体素质、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的方法,具备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以完善“准职业人”的职业体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储备,满足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前的职业体能需求,满足学生的身体素质能胜任未来职业的需要,同时避免工作疲劳性损伤、身体畸形发展。

通过对不同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开展以学生职业体能培养为目标的体育教学,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并通过体育课教学发展和提高特殊身体素质,更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保持职业体能。

(二)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体育课程设置结构与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能否满足高职职业性体育的需要。所以,高职体育课教学应在了解本职业院校实施“职业性体育课程”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项目课程理论”(即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置体育教学改革理念的高职课程),通过对工作岗位能力点、知识点、技能点和非智力因素优化点的系统分析,朝着满足学生职业体能需求方向进行改革。一是科学归类岗位。结合各职业岗位劳动(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对分类。二是设计课程目标。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的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完善“准职业人”职业体能储备、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储备、职业岗位特殊身体技能储备和职业综合素质储备课程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将高职院校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目标设计成5个课程目标:职业综合素质目标、运动参与目标、终生体育目标、职业特色技能目标、职业体能目标。三是重设体育课程。主要有课程培养目标、需求特征、培养途径、课程模块、时数比例。四是设置课程结构。依据职业性体育课程设计,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基本结构是:职业体能与运动保健课程;岗位工作身体技能课程;兴趣选项课程;职业岗位综合素养课程。即在第一个学期以“田径+武术”为体育普修,第二、第三学期围绕职业性体育课程,同时以学校的体育俱乐部为载体,每个系部增设一名体育指导员老师,增强学生参与课外自主性体育锻炼积极性和有效性。五是改革教学方法。以职业体能需求为依托,根据学生习能力、运动技能(层次)和对开设的“主题模块与组成模块”捆绑课程的兴趣,让不同的专业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性体育课程项目、任课教师和学习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感兴趣的课程项目中、最有效的“发展区域”内、最敬重的教师指导下学习锻炼,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充分而高效的发展。六是调研改进设置。在改革实践中调查影响职业性体育课程设置因素,具体包括教师队伍结构现状、学生培养现状、场地器材与体育设施的现状,因地制宜调整和制定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体育课程改革方案,围绕高职教育的发展思路培养学生的职业体能和终生体育意识。

总之,基于职业体能需求的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能根据学生目前所学专业及未来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与需要,满足学生的身体素质胜任未来职业的需要,帮助学生选择和掌握与职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锻练项目和科学锻练方法,促使他们树立终生体育思想,真正在高职体育课程里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使职业院校体育教学驶入实用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轨道。

【参考文献】

[1]羌梦华,凌齐.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3)

[2]钟元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J/oL].http:///info.asp?id=2459,2012-03-25

[3]黄志坚.浅谈新课标下职业中学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意义.[J/oL].http://218.16.100.105:7001/sofpro,2012-

05-11

[4]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1999

[5]霍江华.对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6]郑会娟.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2009(24)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7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科技教育特色

自2006年来我校陆续开展了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在拼搏合作健康精神引领下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和南京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学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就如何开发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在拼搏合作与健康精神的引信下开发好学校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好科技教育的校本课程进行了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纳入课程教学计划,建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的管理体系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的决定》中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又提出改革课程过于集中的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试行)》中又提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涉及学校、教师、学生、专家级、社会等许多方面,如何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校本课程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很重大的课题。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我校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开展由学生自由选择的活动课、选修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我校开始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路。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要使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校本课程看成是与国家课程一样的重要。必须要把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管理之中,鉴于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特殊性,还应特别建立校本课程的管理体系,以此来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

1.校本课程纳入课程教学计划

为了使校本课程的开设常态化,我们把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每个年级每学期必须有校本课程。全校的校本课程上课时间是统一,每个年级都安排多个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不同年级的校本课程之间有层次性和连续性。

2.充分发挥教师、务课组、教研组的特点和优势,让他们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动力

每学期校本课程开设前,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提出开设的校本课程具体内容。各教研组、备课组结合本学科特点,组织本学科教师充分论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向学校申报本组开发的校本课程具体课程。学校集中所有备课组、教研组的校本课程,聘请专家审议,经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评估通过后,确定各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内容,由校本课程教研组具体落实。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让学生自由选课

充分发挥年级组的功能,负责组织指导学生选科分班;学生根据学校公布确定的校本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班主任处报名,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选学一门校本课程;由年级长将统计分班结果报教务处,教务处根据学科特点、报名人数、师资等情况安排课表及上课地点;任课教师根据选修学生情况组建新的学习班级。

4.强化课程过程与评价管理,保障课程可持续发展

首先,学校教务处有专人对校本课程的课程计划、实施情况、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等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和管理,每学期的相关资料要汇编成册。

其次,教师负责课堂管理,认真填写考勤记录表,严格考勤。若学生出现缺席,要及时联系年级长、班主任。

再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采取多样化形式对进行学生评价。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最后的成果形式可以是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也可以是小论文、心得体会或学科知识的测试等。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结合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给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赋予相应的学分。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相应评价,合格的学生获得相应学分。

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相关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师生给予奖励。

最后,注重学后管理,确保校本课程可持续发展。教务处统一对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和学生考核与管理,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交流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为后续校本课程的开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努力培育重点校本科技教育课程,创出校本科技教育特色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有研究表明,中学是形成科技兴趣、培养科技素养的最佳年龄段。在现实教育中学教育中,科技教育还普遍比较薄弱。如何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科技教育,就是一个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培育出重点校本科技课程,逐步形成校本科技特色,从而让科技教育在校本课程中开花结果。

1.充分依据学校资源,大力开发校本科技教育课程

每个学校都有在科技教育、科技活动方面的肯干教师,我们学校我也不例外。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我们一开始就把科技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我们集中在科技教育方面有专长的教师开设各种校本科技课程。近几年来我们开设了十多项校科技课程,如:汽车结构、网络维修、无线电、航海模型等。这些校本科技教育课程都一直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爱。

2.有计划地构建重点校本科技教育课程发展机制

在校本教育科技教育的开发与实践中,我们发现航海模型与无线电课程特别受到学生的欢迎,而且这两个课程教师和学生每年都能获得全国、全省相关的奖项。发现了这两个课程的潜力后,我们就为重点发展这两项校本科技教育课程作了有计划地安排。

在不同年级开发不同层次的同项校本科技教育课程,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培养;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重点科技课程的特长生招生计划,使课程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科技活动,帮助师生交流成果,促进科技教育活动的普遍开展和向纵深处发展。

3.不断创新进取,形成校本科技教育特色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校本科技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融入时代元素,引领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潮流。只有这样的校本科技教育才是有特色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三、结语

自我校的校本航海模型科技教育课程以来,由该校本课程学生组成的学校海模队先后荣获三次全国冠军、五次全省团体冠军,有100多位同学在全国和省市获奖。我校被江苏省体协授予“江苏省航海模型基地学校”称号。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的决定.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8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材设计理解分析运用

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问题。本文仅对幼儿课程设计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共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及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及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幼儿园、学前班及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产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1.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

3.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应是综合的,应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最后,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特点是由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学习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创设丰富的活动情境,创设有利于幼儿自发主动活动的氛围,为幼儿提供各种互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与其发展相应的帮助。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还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经常需要利用游戏的手段,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由于幼儿园课程是与学前儿童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必然地是情境性的、参与性的,与现实的一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幼儿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获得知识、体验。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真诚对话、有效沟通是幼儿园课程实施所不可缺少的。

三、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差别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9

(一)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小学教育概论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三门课程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引导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实质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小学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他们参加小学教育见习、实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二、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的逻辑

学科课程系统性强,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以及探究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完善教育专业课程系统。因为“实践性课程的拓展与开发,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支撑”。

(一)感知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感知小学教育,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感悟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小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小学教育工作职业情感。在实施小学教育见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给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感知小学教育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见习日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自己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二)实践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开设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参与教研、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评价、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指导、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感悟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小学教育实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小学教育理论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实习见闻、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分析思考、总结和研究,为他们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

(三)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了给师范学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年论文/学年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宝贵的科研基础。当然研究小学教育的课程也可以与实践小学教育的课程适当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的逻辑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按照它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教师职业技能,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师范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的专业。因此,它有自己的专业个性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师范性、基础性、启蒙性、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书法技能、文艺活动技能、科技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技能外,还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活动指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这一大纲的规定对师范生的基本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不够全面完整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专业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强调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没有对外文书写提出基本要求。显然对一个外语教师来讲,书写规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学者们的有关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以及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学技能、社会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这些技能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职业技能。

(二)熟练掌握小学教师学科职业技能

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教师任教课程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小学教师在掌握好教师公共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学科职业技能。即不同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熟练的个性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这类职业技能由于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的差异,其学科技能有自己的个性。如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技能、视图技能、朗诵技能、演讲技能、写作技能、音乐示范技能、美术示范技能、体育示范技能等。

四、结语

体育的课程特点篇10

体育课程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又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研究课题。这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问题,以及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的关系问题。

一、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

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有的人认为,体育属于活动课程,它是以身体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具有活动课程基本属性的学科;有的人认为,体育虽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它是需要经过严格、系统学习的学科课程;也有的人认为,体育既有实践性强等特点,它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课程形态。如何看待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涉及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与排列等一系列问题。关于体育课程的性质,虽然人们已做过不少的探讨,但至今未取得共识。其原因之一是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难免有所差异。只有在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全面、辩证、历史、发展地去观察分析问题,才能使我们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有个科学而准确的认识。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性质加以分析。

(一)从课程分类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的性质在学校课程发展史上,课程有多种分类形式。每一种类型的课程都受一定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反映了课程编订者对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材组织排列的指导思想。目前通常采用的几种课程分类方法见表1.表1课程分类表学科本位儿童本位二分法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四分法分科综合轮形活动课程课程课程课程六分法分科相关融合广域轮形活动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课程(此表摘自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体育学科长期以来是以学科课程为主作为编订课程的主体。这种课程形态是把体育作为科学看待,认为体育是一门科学,它既包括体育的科学理论,也包括运动科学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中以体育的科学理论和实践为依托,根据教育的需要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和排列适宜的教学内容,组织起体育学科体系,从而达到学校教育的目标。这种课程设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教材分类、内容排列、考核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改进、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把体育作为学科课程进行设计,其优点是:

1.课程计划给予学科课程以重要的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学科的授课时数一直居于重要的地位(小学排语文、数学之后居第三位,中学排语文、数学、外语之后居第四位);

2.承认体育是一门科学,并按照学科课程模式加以设计,有利于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3.学科课程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的和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有重要的作用;

4.多年来形成的体育学科教学论体系,使体育教师已习惯于按学科教学模式组织、实施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