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讲座心得十篇计算机讲座心得十篇

计算机讲座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4:21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1

关键词:面向方面;课群;任务驱动;创新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1引言

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育方式或多或少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如何有效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各高校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研究课题。

由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针对目前存在的教学学时少、教学内容广等现状,我校在计算机基础的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率先提出了课群的概念,响应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授课方案和教学内容,经过整合成为一套完整的课群体系。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选择范围。然而,由于此套课程体系依然是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单靠此课群体系还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面向方面(aspectoriented,ao)一词起源于计算机领域,它是为了改进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oo)的不足而诞生的,由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paloaltoResearchCenter)的GregorKiczales等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于1997年提出。它的主要设计原则是将系统划分为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其中核心关注点用于描述系统的基本业务功能,而横切关注点用于描述对核心关注点有横切作用的公共行为,最后使用编织器将核心关注点和横切关注点编织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由于横切关注点的功能是将需要出现多次的公用代码集中到一处实现,从而可以大大减少代码的冗余度和耦合度,增强系统的可读性。

在研究面向方面技术的基础上,我校通过创办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了以课群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将计算机课群体系和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面向方面的新型计算机课程体系架构。

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效运用了任务驱动模式,从“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分析与评价”几个阶段着手,通过指导学生参与计算机创新课题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级竞赛等方式,不断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2.2基于面向方面技术的课程体系架构

通过借鉴面向方面技术,我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中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从两种角度进行划分:纵向为核心关注点,横向为横切关注点。其中,核心关注点用来描述以授课为中心的纵向课程体系,在此角度上我们对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改革,形成了一套以课群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它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群、程序设计课群、软件技术基础课群、应用技术基础课群(每类课群下包括至少两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机基础以及学习兴趣自由选择相应课程);横切关注点用来描述以参加计算机创新课题为核心的计算机创新基地建设,如图1所示。

图1基于面向方面的课程体系架构

作者简介:文欣秀(1975-),女(汉),河南新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软件组件技术。

计算机创新基地建设是指利用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教师资源和实验环境,建立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为全校学生提供各种计算机创新实践课题,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各种计算机课题,并对学生的最终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它是对以课群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完善。

3.3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创新基地建设

在教育学心理学中,曾有三种学习理论对教学和学习产生过较大影响,即早期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认知主义(Cognitiv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任务驱动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任务的提出者、学生是任务的实践者,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提出的任务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并设法完成任务。

在创办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过程中,我校较好地运用了任务驱动模式,即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的运行过程分为“开设导引讲座―公布创新课题―组建学习小组―指导作品设计―评价创新成果”等五个部分,如图2所示。

图2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创新基地建设

(1)开设导引讲座

在正常的计算机课程授课之余,每学期我们都安排经验丰富的计算机课的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全校学生开设一系列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导引讲座(如表1所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听讲一门或多门讲座,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并与开设讲座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反馈得知,学生通过这些讲座扩大了自己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范围,增长了自主探索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表1部分计算机知识导引讲座

序号讲座名称主讲人学时

1网络游戏的开发与设计…4

2LabView图形化编程方法…4

3计算机病毒的工作原理…4

4影视动画制作技术…4

(2)公布创新课题

在开设导引讲座的基础上,各位老师就自己相关的研究领域申报了多项创新课题,创新课题从大类上分为趣味类、专业类:趣味类课题(部分课题如表2所示)主要从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出发,而专业类课题(部分课题如表3所示)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来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它对应于“任务驱动法”中的“提出任务”环节(通过将相应的知识布置成一个个任务,由学生来自由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任务)。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报名参加一项创新课题,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问题,成为传统教学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

表2部分趣味类创新课题

序号课题指导教师课题说明

1电子贺卡制作技术…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结合动画、声音等编辑和制作技术,制作包含动画和音乐的贺卡

2LabView图形化软件开发…学习基于LabView的图形化软件开发平台应用,实践快乐编程

3网络游戏开发…学习常见网络游戏的工作原理与设计技术,实现简单的网络游戏开发

4VB环境下的拼图游戏…利用VisualBasic编写简单的计算机拼图游戏,具有模式设置、计时、评分、排行榜等功能

表3部分专业类创新课题

序号课题指导教师课题说明

1国债发行模拟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可以使金融专业学生对金融市场运作机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2

认识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力生产知识、印证、巩固和丰富已学过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在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认识实习,还应使学生了解现电力生产方式,培养热爱软件工程专业思想。

二、实习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实习目的,实习主要内容应包括:

1、参观浦东软件园

2、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展

3、四场高水平的技术讲座

三、实习过程

1、参观浦东软件园

进入主体大楼后,上海浦东软件园和它的图标赫然放置在最显眼的门口处,我们跟随着老师的步伐,一路向内层走去、在路上我们注意到了墙上贴出来的优秀学员的照片,以及关于软件园的人才和研制软件对于国家信息技术的贡献,可以称之为一条“荣誉回廊”、迈过这条回廊,我们走到了一个广阔的教室,里面整整齐齐摆放了数十台计算机,看其规模,我猜想这应该是一个大型的计算机学习教室,供里面的学员进行专业方面的开发和探索、之后我们便各自找好座位,等待浦东软件园的老师给我们做一下关于软件园的介绍并阐述对我们未来工作的需求。

我们坐好后,一场对未来的探索之旅马上就开始了,浦软的老师非常厚道的给我们观看了两场激动人心的宣传视频,详细的介绍了浦软的来由,发展和辉煌以及对整个软件业的展望。首先,上海浦东软件园做为第一批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第一批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是与北京中关村,大连和西安这四个软件园是齐名的,并且是全国第一家软件园区,这三个“一”,奠定了浦东软件园在全国软件开发中无论是人才量还是创作量都处于不可动摇的位置。之后她给我们介绍了浦东软件园是由“满庭芳”的郭守敬园和“浣溪沙”的祖冲之园联合组成的、而著名的浦软大厦就坐落于祖冲之园。重点马上就要到了,老师在介绍完浦东软件园后开始向我们展示了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软件工程师的必须条件、老师一再强调了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必备的英语知识是你获得实习机会的必备功课。并鼓励我们在校时期就积极的去寻找实习的机会。非常让人温暖的是,老师还主动抛出橄榄枝,把电子邮件地址给了我们,如果有想要参加浦软的暑期夏令营以及与微软联合办学的实践班的同学都可以发邮件到着个地址询问她具体的事宜、十分有心的浦软老师还给我们总结几个全球著名并有分部坐落于浦软的软件公司,比如sap,infosys等等,并介绍了一些入门要求和面试注意事项,让我们收益匪浅,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2、上海市超算中心

上海超级计算中心是国内第一个面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高性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拥有曙光4000a(2004年世界排名第十)和“魔方”(曙光5000a,2011年世界排名第十、亚洲第一)等3台超级计算机,同时配备丰富的科学和工程计算软件,致力于为国家科技进步和企业创新提供高端计算服务。

多年来,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立足上海,面向全国,为来自工程科研院所和多所知名大学的超过350家用户,提供了随需应变的高性能计算资源、技术支持以及高级技术咨询服务,支持了一大批国家和地方国家的重大科学研究、工程和企业新产品研发,在汽车、航空、钢铁、核能、市政工程、新材料、生物制药、天文、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大批重大成果。

未来,面向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建设金融和航运两个中心的目标,以及发展商用大飞机、新材料、生物医药、重大装备、新能源、电动车等高科技产业方向的区域战略需求,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将持续保持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协助更多的用户将先进计算能力转化为科研创新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超级计算中心。

3、四场技术讲座

第一场讲座:虚拟化技术

在讲师的讲解下我们对虚拟化技术有了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虚拟化技术与多任务以及超线程技术是完全不同的、多任务是指在一个操作系统中多个程序同时并行运行,而在虚拟化技术中,则可以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一个操作系统中都有多个程序运行,每一个操作系统都运行在一个虚拟的cpu或者是虚拟主机上;而超线程技术只是单cpu模拟双cpu来平衡程序运行性能,这两个模拟出来的cpu是不能分离的,只能协同工作。

虚拟化技术也与目前vmwareworkstation等同样能达到虚拟效果的软件不同,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具体表现在减少软件虚拟机相关开销和支持更广泛的操作系统方面。

第二场讲座:ge数字能源

数字能源的产品和服务已得到中国众多专业用户的认可,geups系统大量安全运行在中国的国防、通信、电力、金融、证券、石化、交通、水利、医疗等行业、ge数字能源(gedigitalenergy)隶属于ge工业系统,是全球电源保护领域的技术领先者、数字能源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不间断电源系统(ups)和相关软件产品及服务、高可靠性能ups产品功率从500va―4mva,ge数字能源亦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电源管理和数据保护软件。

第三场讲座:职业规划

通过这次职业规划讲座,也让我知道了,我自己的职业性格、通过讲师的讲解让我知道,我们首先要规划我们的时间,以前的学习生活中,时间管理不强,想做什么做什么,这是我们第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也是我们必须改进的地方,在没有一个正确的时间观念下,很多事情都是做不好的,所以,我们必须先把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好,再有就是自己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好自己的目标,有助于自己的学习,制定好自己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把自己武装起来,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第四场讲座:网络资源管理

在最后一场讲座中,我们听到了以前很少接触到的词“网络资源管理”,在讲师的精心讲解之下我们终于弄清它是什么。

在市场逐步放开、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的战略重点由原先的投资建网扩大规模,逐步转向提高用户满意度、网络管理水平和网络应用效率,进而转向全面运营管理水平的较量、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资源管理系统(nrm)作为网络运营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快发展起来,在电信管理网(tmn)中迅速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电信运营商提高网络运营效率、快速开通业务、实现全网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手段、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是资源数据库、资源数据库就是通过规范的符号体系和表达关系把现实的网络资源(包括物理和逻辑资源等)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建立的一一对应的数字映像、所有针对资源的查询、统计、调度方案设计、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都是通过资源管理应用软件对数据库中的资源映像数据进行运算来实现的、如果虚拟映像与现实网络对应的准确率足够高(通常要求95%以上),那么基于计算机虚拟网络做出的调度方案和其它决策在现实网络中就是可执行的,从而达到有效使用网络资源和快速开通电信业务的目的。

基于以上资源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型,我们不难理解资源管理系统中“网络资源”的三大基本属性,即资源的存在性、使用性和动态性。

四、实习总结

这一次的实习经历是如此独特而又感触深刻,我相信这是在我专业生涯上迈出实实在在的第一步,虽然微小,但是决不微弱、这三天的实习我接触到了无数的科技前沿知识,从生化科技到电气自动化,有环保也有节能,有实用也有理想,两场讲座透析了专业中数据挖掘利用以及配电网的未来方向,收获了太多太多,现在我就我觉得最重要以及我最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与归纳升华。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3

2002年7月26日----7月31日,厦门大学自动化系暑期实践小组一行7人,前往厦门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短短的6天里,我们在后埔村希望小学开展电脑培训、科技讲座、大学生活图片展、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就"什么样的社会实践才是与人民相结合,人民所欢迎的,同时又是大学生所需要的"展开深入的调查访问。本次活动受到我系同学和希望小学所在地的村、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

1、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体会基层党员干部为实践"三个代表"作出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进一步增强了成长进步、奋发进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形成了一份详实的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调查报告(见附件);

3、利用所学知识,发挥青年学生科技文化优势,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4、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优秀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展示"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厦大精神,宣传我系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和学术交流活动;

5、增强了团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策划经验;

6、以学致用,深入体会农村生活,与当地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总结:

a、策划:综合考虑交流沟通不断完善苦尽甘来

(一)、前期策划:梦想----设想----开始策划----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

从4月份上任开始,我系2000级班两委就希望把02年的暑期社会实践办好,努力为同学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并积极联系实践单位。在联系过程中,班两委不断的与辅导员、系学生会相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并最终把目标锁定在"三下乡、农村支教、社会调查"方面。

6月初,结合教育部和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通知,考虑到我系专业特点和其他相关条件,我们把实践单位选定在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并且和后埔村泽慧中心负责人叶进社以及希望小学叶校长取得联系。在与他们的联系中,我们了解到: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后埔村可口可乐希望小学,坐落在莲花镇的莲花山脚下,校舍由可口可乐厦门有限责任公司和后埔村委共同于近两年投资兴建的一所全日制小学,目前有在校学生200名左右。学校每年暑假举办"泽慧中心夏令营"。泽慧中心是由莲花镇的几名在校大学生共同创办的,学员主要是属义务服务性质,已成功举办两期。主要活动是开办各项讲座。内容有关学习、大学、人文、科技等,邀请各名校大学生与学生座谈,举办各种比赛。我们的实践构想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回应和大力支持,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二)、中期策划:确定活动细节----经费申请----不断更改完善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按部就班开始活动策划和经费申请。考虑到我系的专业特点(计算机相关专业)、我系学生特长(对计算机有相当的了解)以及实践单位的硬件条件(拥有17台电脑,一个微机教室,学生对计算机有初步了解),我们初步把活动内容定在电脑培训、科技讲座、以访谈为主要方式的社会调查,活动对象为参加暑期夏令营的在校5、6年级小学生,实践时间初定在7月初,同时面向我系00级学生开始活动的报名工作。

在准备过程中,针对希望小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活动时间和内容进行了多次更改:为配合希望小学的暑期实践安排和电脑室的使用,将时间从7月25日改到7月27日再到7月26日。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充实:把原来的电脑培训压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大学生活图片展等活动内容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另外把任务分配到人,并督促参加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多媒体课件。

(三)、实践:随机应变--适时总结-不断改进

7月26日中午2:20,实践小组一行7人如期成行,4:00到达目的地。我们的到来受到后埔村领导和泽慧中心的热情接待。我们向村领导通报了这几天的实践安排,并了解了后埔村的大致情况。村副书记叶志尚表示,村两委热情支持此次实践活动,并将全力配合。在与校长联系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电脑室维护经费的欠缺,原定三天的上机课程只能压缩为两天,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安排必须再次作出更改。接下来的几天里,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我们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完善,以下是计划和实际活动对照表:■自动化系02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计划实际备注

活动时间7.25――7.297.27――7.31时间调整

7.27上午交流会(开幕式)8:00-10:00:1、了解学校的概况、讲述这五天的内容(与校长座谈);2、发给学生每人两本笔记本,一只圆珠笔和一只铅笔;3、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个人,选出班长、小组长,负责学习和任务;4、分配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写自己每天所学到的东西和感想,最后小组合作作出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五天来的感想、对未来的理想等,给手抄报起个名字;5、说明演讲比赛的事项(时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主题:成长的责任;人员:所有学员;最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熟悉学校电脑室,准备相关软件、课件10:00-11:30见面会8:00-10:00:1、发给学生每人两本笔记本,一只圆珠笔和一只铅笔;2、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个人,选出小组长,负责学习和任务;3、分配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写自己每天所学到的东西和感想,最后小组合作作出一份手抄报,内容包括小组成员的五天来的感想、对未来的理想等,给手抄报起个名字;4、说明演讲比赛的事项(时间:七月三十一日上午;主题:成长的责任;人员:所有学员;最后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取消开幕式和熟悉电脑室

7.27下午3:00-4:30讲座: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4:30-5:30熟悉操作系统上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操作;图片展。取消上机,把下一个项目上移

7.28上午8:00-10:00讲座: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基本操作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演示多媒体课件;讲述操作系统基本操作;熟悉操作系统。上机,把上机内容集中在一起完成

7.28下午3:00-4:30讲座:计算机的应用4:30-5:3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播放flash;讲述word的使用技巧;布置上机作业并现场辅导。上机,把上机内容集中在一起完成

7.29上午8:00-10:00讲座: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应用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上课:计算机网络基本只是和应用;计算机应用。取消上机,把下一个项目上移

7.29下午3:00-4:00求学漫谈4:00-5:30趣味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取消求学漫谈

7.30上午8:00-10:00讲座:优秀电脑作品展示、厦门大学风光介绍、自动化系学生活动介绍等10:00-11:0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厦门大学风光介绍、自动化系学生活动介绍等;熟悉操作系统;布置上机作业并现场指导。按原计划

7.30下午3:00-4:30复习、计算机知识串讲、观看科技片《宇宙与人》4:30-5:30熟悉操作系统上机:优秀电脑作品展示;穿插计算机应用;演讲比赛特别辅导。取消《宇宙与人》的放映;插入演讲比赛特别辅导

7.31上午8:00-11:00演讲比赛:成长的责任;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奖、活动总结(闭幕式)8:00-11:00演讲比赛:成长的责任;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奖、活动总结(闭幕式)按原计划

7.31下午3:00告别、回校3:00告别、回校按原计划

从上表可以看出,适时调整活动安排,做到随机应变是保证本次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活动组织策划者的最大考验。

点评:

在策划过程中,我们注意和实践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团结协作,把责任和任务分配到人,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本次活动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还做到每天总结一次,小组所有成员对每天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不断改进,同时写好实践日记。由于考虑周密,灵活安排,所以我们这次活动得到了对方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有效的支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B、支教:发挥优势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支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安排。在策划时,我们详细的了解了希望小学的办学情况和具体的硬件条件和师资配备,同时采纳小学老师的部分建议,把支教具体定位为"普及电脑知识、熟练电脑技能、开拓学生眼界"。为此,将教学内容从"计算机发展和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计算机应用"四个部分展开,通过课堂讲解和课件演示、上机操作等方式,深入浅出的向参加培训的同学介绍了当今最先进的电脑技术及其应用,起到了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增强学习动力的显著效果。

课堂上,我们还多次插入flash演示、网页展示、程序讲解、操作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根据学生兴趣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讲解与操作相结合,个人操作和特别辅导相结合。通过集体的努力,5天的授课计划圆满完成,同学、老师好评如潮。

点评:

根据实践单位的实际需要安排活动内容;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同时不断作出相应的调整;及时与学生、老师进行交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上述措施有力的保证了此次支教的圆满成功。

C、交流:大学生活图片展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趣味运动会全新的体验自我的跨越

对于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来说,上述四项活动都是他们平时所未曾或者很少经历过的,所以对他们来说是新鲜感十足。图片展:大南校门、西校门、嘉庚广场、芙蓉湖、三家村、白城……精美的图片,精彩的演说,小家伙们听得如痴如醉;辩论赛、篮球赛、运动会、学术交流、班级活动、迎新晚会……美丽如画的大学校园,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小家伙们开始心驰神往!结合我们的"自家人,自家园"大学生活图片展,小家伙们表达了他们对大学的梦想和向往,对人生理想的憧憬。哇塞,完美的效果!演讲比赛:由于羞涩的缘故,学生都不敢上台演讲,所以从第一天起,队中的所有人都在一直在做说服工作并以亲身经历作示范。最后自由报名决定参加演讲的10位同学。30日下午,我们对这10位同学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同时让他们上台感受一下现场气氛。31日上午的闭幕式上,虽然个别同学比较紧张,但效果还是相当突出。从自我介绍都胆战心惊到上台演讲3分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4份手抄报是本次活动的另一项成果。值得注意的是,从设计、排版、内容选择、美工,所有的工作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我们只是进行部分的辅导而已。虽然笔划还显稚嫩,但每一份都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童真。

螃蟹横行、搬砖过河、夹球前进……新颖的玩法,独特的思维,趣味运动会展现了运动的另一种丰姿;热火朝天的场面,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2个小时的活动显得太短暂了。山村孩子的活泼天性一览无余。

点评:

活泼、激烈、积极、向上,一起交流的感觉,一起运动的和谐,让所有的人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让学生更形象的感受团队协作(集体)的力量和重要性,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D、访谈:体会农村生活,见证"三个代表"在基层的实践

本次活动的访谈计划以访谈对象分三部分进行:村领导、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

与村领导座谈(附:访谈纪录):

村长叶根在告诉我们,后埔村主要的收入是果林收入,其他的生产主要是自给自足。村里至今还没有任何企业,因此村财收入比较单一,相对有限。但村里并不吝惜对教育的投入,1995年集资和可口可乐公司对村小学进行改造,并使其成为同安区第一所希望小学。这几年,村两委一直在关注和支持小学的发展,包括支持村泽慧中心的建立和开展活动,支持希望小学与可口可乐的共建,努力向上级争取经费等。对于"三个代表",村长认为,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就是对"三个代表"的最大实践,这才是基层干部最大的目标。对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村长认为,只要能够给学生一种努力学习的榜样和动力就可以了。

与校长座谈(附:访谈纪录):

叶校长告诉我们,小学是同安区第一所希望小学,学习永远是学校的重点与窗口,小学的文体成绩在同安区是有目共睹的:教学水平中上,经常参加学区里的或是更大的各种比赛,比如少先队的,少先中队的,和少先大队的各种比赛,像去年的学区运动会,小学就获得区里第一的好成绩;今年,学校的毕业生叶亚萍在初考中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这些都与学校老师的刻苦劳动分不开。叶校长认为,在学校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下,老师们尽心尽业,刻苦教学,严格做好"师德师风"就是"三个代表"的充分落实与体现。他们一直都把"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把工作常规化,这样就不会只有在上级下来检查时才做做形式的这种现象。对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校长认为,只要合理安排,活动就不会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压力,对于老师,虽然说难得才有放假的时间,好好休息整顿一下,但也是很希望大学生下来给孩子们授课,只要时间安排得合理,对于老师来说,是热烈欢迎的。而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他们整天都是爬上爬下,精力旺盛得很,而且求学的欲望也很强,所以若是符合他们的口味,他们也是很愿意暑假来学校听讲的。

与老师座谈:

叶延国老师告诉我们,他们经常要在各个学校间对调。后埔村小学还算比较好的(属平原小学),他们最远的要到军营等小学(离后埔村还有几十公里),在山上待上几个月是家常便饭,有的甚至要待一年乃至几年。对他们来说,看着孩子们长大是心中最大的幸福。由于他在教授数学的同时还要兼任学校的电脑教师,负责整个微机教室的维护和教学工作,所以他自然很支持我们的活动,希望能够有机会和大学生交流交流,以便把握当今的最新技术。

与学生家长的座谈(附:访谈纪录):

学生叶亚萍的家长告诉我们,他家的两个孩子都参加了我们的夏令营。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非常欢迎。为此,虽然正值农忙,当他们都不叫孩子帮忙农活,只希望孩子能多学点知识。对于亚萍的成绩,他们说顺其自然,宽松的家庭环境才是最重要的。过大的压力反而适得其反。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但孩子的成才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他们希望我们的到来能把经验带给孩子,告诉孩子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好好读书。

点评:

座谈是我们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之一。对于久居一隅的我们,此次是深入农村,体会社会的最好机会。通过访谈,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科技、知识对于农村的重要性,更深刻的体会到把所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回报人民、奉献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三、缺点与不足:

由于是第一次面对小学生开展活动,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只能慢慢摸索,不断改进完善;由于活动规模有限,所以不能吸收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接受锻炼;由于受希望小学硬件条件的限制,所以不能招收更多的学生,所以几乎每天都要狠心的回绝学生要加入的申请;由于经费有限,所以只能去6天,只能在学生"老师,你们能多留几天吗?"的挽留中匆匆离开。上述缺点和不足将成为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和参照。我们将努力做得更好,更完善。

■四、附件:

1、本次活动参加人员:

带队老师:洪文兴(辅导员)

策划:柯自聪、陈艳

组长:柯自聪

组员:陈艳(财务、宣传)、黄凯伟(摄影)、叶知楠、马骁、南书志(后勤)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4

1世界一流高等学府――芝加哥大学

芝加哥大学创建于1891年,由石油大王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捐资创办。学校坐落于美国著名的工业城市芝加哥南部的Hydepark,在密执根湖畔,距市中心七英里,占地211英亩。校园不设立围墙,是完全开放的。本科生一般在五千人左右,研究生在一万名左右,教师(Faculty)两千多名。学校主要包括本科生学院、四个研究生部:生物科学部(BiologicalSciencesDivision)、人文科学部(HumanitiesDivision)、自然科学部(physicalSciencesDivision)和社会科学部(SocialSciencesDivision),还有神学院(DivinitySchool)、商学院(GraduateSchoolofBusiness)、法学院(LawSchool)、普里茨克医学院(pritzkerSchoolofmedicine)等六所专业研究生院。argonne实验室是美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隶属于美国能源部,并由芝加哥大学负责运行管理。

虽然芝大的历史远不如哈佛等一些东部著名大学悠长,但芝大以开放的精神,兼收并蓄地包容了洪堡与纽曼两种大学理念,建构了独特而卓越的组织理念、研究理念和教学理念,在科学研究与教学上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建校后仅用了二十年时间就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在首任校长哈珀(williamR.Harper)的倡导下,芝加哥大学从创建时期开始就以研究型大学的姿态出现,始终注重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1907年,芝大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尔逊(alberta.michelson)博士成为美国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1942年,芝大物理系教授费米(enricoFermi)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原子核核裂变链式反应堆,将人类带入原子能时代。该校在1943年率先创办了全球最早的行政mBa课程,189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建筑学、文艺批评等领域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芝加哥学派”。曾在芝加哥大学学习、任教和访问过的学者中,诺贝尔奖得主就有81位,是美国大学中拥有诺贝尔奖得主最多的大学,目前仍有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芝大任教。

在本科教育上,芝大构建了全美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通识教育理念。本科生在前两年必须修完校方指定的所有通识(Generaleducation)课程,后两年可以依自己的兴趣专攻特定的专业课程。直到今天,讨论式的教学法、跨学科的通识课程、对原始经典及第一手文献的研读,仍然是芝加哥大学通识教育的特色。

2基于通识教育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系属于研究生部的自然科学部。计算机专业可以授予艺术学士(Bachelorofarts,B.a.)和科学学士(BachelorofScience,B.S.)学位。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15门,专业主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共14门,B.a.还要增加3门选修课程。课程体系有如下两个特点:

2.1实施通识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培养

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是每一个本科生包括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业中的必要组成部分。通识课程具体分为下列三类:第一类是人文科学与艺术,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如何深入解析文学、哲学和历史类的著作以及如何以易理解的有说服力的方式表达它们,并且学习一种视觉艺术或表演艺术;第二类是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自然界进化、计算机与数学等,引导学生对多种形式的科学观察、科学推理和自然规律的威力和局限性进行分析比较;第三类是社会科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哲理,展示社会科学如何通过想象和系统分析来阐明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并探索社会生活的本质。除了以上三类的通识教育课程,芝加哥大学对本科学生还有外语和体育方面的课程要求。

在通识教育中,学生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经典著作、基本理论与论著的研读,汲取人类历代文明所积累的知识精华,陶冶心灵,建立分析式、带有批判性质的思维方式,并具有现代文明社会公民应具备的良好写作技巧。因此,通识教育提高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对高级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也在大一安排跨学科的基础课学习,但一般比较注重数学、物理等学科,所涉及学科的广度和深度都无法与芝大的通识教育相比。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然而丰富的文化与智力遗产并没有在学生中得到充分的继承。如果能够参照通识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在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增加一定量的系统学习,将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大有裨益。

2.2科学、系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芝大计算机系规模不是很大,研究上侧重于计算机理论与软件。专业课程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4门导论课,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i、ii,软件基础和计算机系统导论;2门程序语言和系统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语言实现、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导论、计算机图形学导论等课程;2门算法与理论课程,包括离散数学、算法理论、形式化理论或复杂理论导论等;2门专业方向课程,有三个专业方向即人工智能、高级系统、科学计算,学生可任选一个方向;3门选修课程,在本科或研究生的计算机课程中选修。

在计算机专业中,到底应该开设哪些课程,课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的衔接以及新技术的融合等问题,一直是国内高校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分析芝大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笔者认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系统化。这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芝大在课程设置上,首先注重基础理论。

安排了4门计算机科学与软件、硬件相关的导论课。程序语言与算法理论是计算机软件的基础,课程体系中也很强调这方面的课程。因此,基于通识教育理念,芝大计算机课程体系首先是重视学科的基础教育,遵循从基础到应用的规律设置课程。

二是,将一些关键的、体系复杂的课程分成由浅入深的多门课程,并以此将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结合,融合最新技术,建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在芝大,课程的编号分为10000系列、20000系列、30000及以上系列。10000系列的课程是通识教育、导论和入门课程,20000系列是只面向本科生的中等层次、高级或更高层次的课程,30000以上系列是研究生课程,某些课程允许本科生选修。围绕同一个理论或技术,常常在多个序列中开出课程,但每门课程都有比较明确的定位:10000系列“浅、博”,即注重基本概念,而且涉及面广,常常包含最新技术的介绍;20000系列“常规、系统”,即对课程的核心理论与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论述;30000系列“深、新”,即对课程深层理论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研读。30000系列的研究生课程中,除了部分对20000系列的深化课程,还增加了面向特定研究领域和相关领域最新研究分析的课程。因此,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是从整个计算机学科的角度进行系统规划,每门课程的定位明确,课程之间的联系清晰合理。

由于笔者在国内承担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任务,所以在芝大重点旁听了“CS23500:数据库导论”课程,并与任课教师进行了交流。这门课程的上课时间为每周两次课,共10周,授课学时相当于国内的30学时。在学时上比国内同类课程少(我们一般在40学时以上);在内容上增加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技术部分,如触发器、数据库连接等,还大量增加了新技术,如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半结构化数据与XmL等――但对于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等都不涉及。笔者在与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任课教师nestorov教授交流课程内容安排时,他介绍说,数据库课程内容很多,芝大和斯坦福都将其分为两门课程:入门课程和高级课程。入门课程主要讲授基本理论,面向数据库应用开发以及最新的数据管理方法,课程面向应用,涉及面广,只面向本科生。高级课程是数据库技术理论的深入分析,包括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原理与技术等,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

芝大的这种课程体系不仅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牢固掌握课程知识,还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融合,在课程上把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及时反映出来。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课程选择的灵活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开放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方式

芝大一直采取小班授课方式,授课班级一般不超过20人。我所旁听的两门课程――本科生数据库课程和ianFoster教授的研究生/本科生的网络课程,选修人数都在十五、六人。上课地点是能容纳七、八十人的大教室,学生座位都是沙发式的大的软座椅。教师在第一堂课会把要求学生提问题、给反馈作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讲课时不时地发问,引发课堂讨论;学生可以随时举手提问,教师会根据问题耐心解答,并引导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学生们很喜欢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时甚至在课堂上进行辩论。

在ianFoster教授课上经历的一次课堂讨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传输层tCp协议的拥塞控制。在讨论拥塞控制窗口大小的调整方法时,首先有两个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接着一名旁听课程的芝大计算机系教师也谈了自己的理解,却遭到了参与讨论的一个学生的反驳,随后这名学生和这位老师展开了争论。从这次课堂讨论中,我体会到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听讲,而是积极主动地以批判式的思维方式接受新的知识。在他们的意识里,老师和学生在科学面前是平等的,因此课程教学始终在一种开放、自由的气氛中进行。

在芝大,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课程,教师课堂讲授的只是课程的部分内容,学生还要自学部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章节并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在我所旁听的本科生数据库课程和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就公布教学日历,上面列出了教学进度并给出每次课对应的自学内容。随着课程的进行,研究生课程还会指定一些课外阅读文献。学生要想把课程学好,必须在阅读方面投入较大的精力。在芝大的中国留学生反映,这里学习一门课程压力很大,有的课程不天天挑灯苦读是很难通过的。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使有限的课时涵盖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芝大课程的作业量也比较大。几乎每次课都有作业,每次作业都规定提交时间。这些作业包括笔头作业,也包括大量在计算机上调试的作业。对于每个学生的每次作业,助教都认真评阅。上课时,教师把作业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讲解一下,并询问学生是否存在问题。教师通过对课后作业的认真检查,不仅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加强了师生沟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另外,芝大教学中的课堂监督也比较严格,本科生课程大都安排期中考试。我所旁听的研究生课程每周都有随堂测验,测验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综上所述,芝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激发课堂讨论、安排自学、课外阅读、作业、课堂测验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学生在多重形式的督促下,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不仅实实在在地学到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此相比,国内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多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成为课程教学中的主要角色。这不仅导致课时紧张,也没有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性,所以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与校园资源

芝大非常注重学术交流,几乎每天都有各种讲座(Seminar)。为了吸引教师与学生参加,都免费提供甜点和饮料。计算机系的讲座每周都有,报告者大都由本系教师邀请。在春季,学校会将新教师聘任与学术报告结合起来。笔者在芝大曾多次参加即将毕业于mit、斯坦福等名校的博士主讲的讲座,他们很多是申请到芝大工作。组织者会在报告后请听众填一份对报告者的评价表格,以供校方参考。

芝大的学术报告还常在教授的研究室进行。ianFoster教授有七、八个研究生,学生们会在每周指定时间聚集在一起,由一位同学做本研究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报告,教授即使非常繁忙,也会挤出时间参加。导师对博士生的指导也是靠定期的个别交流进行。导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新想法,对学生提出建议,但不会安排具体的研究工作。

芝大计算机系的学生组织还有一种很特别的交流方式――每学期提供一、两次免费的pizza晚餐。学生们在指定的教室排队领取两块pizza,一罐饮料,然后大家围坐在教室里或教室外的走廊中席地而坐,侃侃而谈。

在芝大学习和工作感觉很方便。首先是学校网络建得很完善,管理也很好。新入学的学生或新来的工作人员在报到注册时都会得到一个网络iD,使用这个iD就可以在校园任何地方免费无线上网。芝大的学校网站也成为人们交互沟通的最普通场所,学校的新闻以及各种讲座信息都在网上。课程也都有课程网站,教师在网站上教学日历、课件、阅读材料、作业、临时通知。芝大有六座图书馆,分别面向不同的学科领域――计算机系也有自己的一个小型图书馆。学校最大的JosephRegenstein图书馆环境幽雅,有带隔断的自习座位,座位下都有网线接口,也可无线上网。

5小结

短短一年芝加哥大学的学习生活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芝大校园中现代化的建筑并不多见,很多建筑都有少则几十年、多则一百多年的历史,外观古朴典雅,内部整洁、舒适。无论是古老建筑还是现代建筑,每一处都很有特色。校园里由美国著名建筑家FrankLloydwright设计的RobieHouse被誉为现代建筑史上的里程碑,成为芝加哥城市地标之一。整个校园虽然看上去素雅平凡,但细细观察却回味无穷,使人感受到芝大不张扬外表下的深厚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无限生机。建设国际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一贯追求的目标,或许我们能从芝大日常教学与管理活动的点点滴滴中得到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uchicago.edu/about/history.shtml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5

关键词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

中图分类号:tp391.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8-0108-02

1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是教学多媒体系统中的核心部分,目前所有教学多媒体系统中采用的计算机都是市面上的普通机型。这种普通机型的计算机用在教学多媒体系统中有4个缺点:一是整个系统设备多、占用空间大;二是需要配备专门的机箱或桌(台);三是教师只能坐着讲课,不利于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和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目前的多媒体,教师只能坐在机箱后面边操作边讲);四是耗电量大,不符合低碳环保要求。因此,设计开发一种接口合理、主机箱可兼做讲台(同时也兼作操作台)的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显得非常必要。另外,这种专用计算机可以使多媒体设备的成本明显降低,为学校节约经费,有利于多媒体的普及。据了解,该项目此前还没有人研究。

2总体思路

针对现有普通计算机的缺点,对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的定位是:结构简单,无需设备或所需设备少;显示器镶嵌在机箱上;控制按键少,操作容易,不用培训就可以应用自如,易于安装和维护;耗电少,节约电能。

3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

这种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可以在现有普通微型计算机的基础上改造而成,主要创新之处有两个:一是机箱外部轮廓是讲台形状,大小与讲台相仿,显示器镶嵌在机箱上面;二是机箱内增加一块控制电路板,电路板上包括音频功放电路、投影仪延时关机保护电路、投影幕布升降控制电路、笔记本电脑(有时教师自带笔记本电脑上多媒体课)图像及声音与本机图像及声音切换电路等。

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是控制电路板的设计制作。

4具体实施方案

4.1机箱

机箱采用金属板加工而成,外观设计成讲台形状,尺寸与讲台相当。机箱的上表面是平的,三面边缘有突起。在上表面的中间和靠近上面边缘的位置分别开一方孔,电脑显示器和控制面板分别镶嵌在这两个方孔内;控制面板上包括开关机按钮、本机与笔记本电脑信号切换按钮、音箱音量控制按钮,USB接口也设置在这块控制面板上;在上表面的左面靠近边缘的位置有一圆孔,为笔记本电脑准备的一条VGa线和一条音频线从该孔引出,在该孔的旁边固定一个电源插座,用来为笔记本电脑供电;在上表面靠下的位置固定一麦克风。在机箱人站立操作的那一侧面靠近上表面的位置开一个长方形孔,用来镶嵌光驱。在机箱的内部有上下两个格,两格之间用金属板隔开。上格的两侧开圆孔,两个音箱分别镶嵌在这两个圆孔内,两音箱中间的空间用来放粉笔等杂物。下格用来安置电脑主板、新增的控制电路板、电源、硬盘等,在下格的侧壁上固定两个电源插座,这两个插座分别为投影仪和幕布电机提供电源;在下格的底部侧面开一孔,电源线、到投影仪的VGa信号线从该孔通过。两格都有单独的门,下面的门有锁,上面的门有拉手。

在上表面的上面还可以设置左右推拉的门,门上带有锁,起防盗作用或防止无关人员乱动。

4.2控制电路板

控制电路板包括开关机电路、投影仪延时保护电路、投影幕布升降控制电路、笔记本电脑图像及声音与本机图像及声音之间的切换电路等4个单元。整个电路板以一个单片机为核心,加上集成功放芯片和若干继电器、二极管、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构成。实现一键开机、一键关机,使用前只需按开机按钮,就可以使投影仪(外设)、本机、显示器等全部打开,幕布自动放下;关机时只需按下关机钮,就可以使投影仪、本机、显示器等电源全部关闭,幕布自动升起。投影仪延时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按下“关机”按钮后,先给投影机一个信号,使投影灯泡的电源关掉,但内部的冷却风扇继续工作,防止投影灯泡和灯泡周围部件因过热而造成损坏及减少使用寿命。投影幕布升降控制电路是在按下“开机”按钮时单片机发出幕布落下指令,幕布电机运转落下幕布;在按下“关机”按钮时单片机发出幕布升起指令,幕布电机运转收起幕布。笔记本电脑图像及声音与本机图像及声音之间的切换由继电器来完成,控制继电器的开与闭,继电器“常开”时本机图像及声音输出到投影仪,“常闭”时笔记本电脑图像及声音输出到投影仪。

4.3音响系统

音频放大电路可以设计在控制电路板上,采用集成芯片,电脑主板输出的音频信号和麦克输出的音频信号分别输入到该部分电路上,经放大后输送给两个音箱。音量调节按钮设置在机箱上表面的控制面板上。

4.4电脑主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接口

电脑主板与控制电路板之间的信号有3个:VGa信号、音频信号、控制电脑开关机信号。这些信号接口都已经具有成熟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4.5控制面板

本机所有的控制信号都来自控制电路板,包括开关机信号、本机与笔记本电脑切换信号、音箱音量控制信号,控制信号用排线引到镶嵌在机箱上表面的控制面板上。

4.6电源

本机中需要电源的部分有4处:电脑主板、控制电路板、显示器和光驱。另外还要向外部与之配套的投影仪、幕布电机提供电源。从外部通过电源线输入的220V交流电分成3路,第一路送给电源箱,在电源箱中完成几种压值的变压、整流和稳压,然后分别送到电脑主板、控制电路板、显示器和光驱;第二路环出送到机箱上的第一个电源插座,通过该插座为投影仪供电;第三路的火线一分为二送给控制电路板上的两个继电器。两个继电器受单片机控制,其中一个继电器在开机时吸合,另一个继电器在关机时吸合。两个继电器的输出线连同零线引到机箱的第二个三孔电源插座上,该插座有两孔是火线,一孔是零线。该电源插座为幕布电机提供电源,其中一个火线孔有电时控制幕布下降,另一个火线孔有电时控制幕布收起。

从外部输入的220V交流电在分成3路之前首先经过一个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由控制电路板上开关机电路控制,按一下“开机”钮闭合,按一下“关机”钮断开。

4.7用户接口

本机留给用户的接口应该很少,在机箱内有一个VGa输出口和两个电源插座,在机箱上表面有一个VGa输入口、一个音频输入口和一个电源插座。机箱内的VGa输出口用来为投影仪提供图像信号,两个电源插座分别为投影仪、幕布电机提供电源。机箱上表面的VGa输入口、音频输入口和电源插座专门为笔记本电脑而设。

5使用方法

本机放置在教室靠近讲台的位置,通过一条VGa线将图像信号传输给投影仪;把投影仪的电源插头插到机箱内的第一个电源插座上,幕布电机的电源插头插到机箱内的第二个电源插座上。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开机”键,机箱内所有部分开启,电脑主板完成启动,显示器正常显示图像,投影仪供电开机,幕布得到幕布下降电源而落下,整个系统处于待命状态,可以正常播放课件和扩音;下课时按一下控制面板上的“关机”键,机箱内所有部分关闭,投影仪断电,幕布得到幕布上升电源而收起。

6研究结论

实践表明,设计开发教学多媒体专用计算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上述研究只是初步成果,距离成熟可靠的产品还有差距,但根据对样机的试用情况表明,研究方向是正确的,总体方案是可行的。下一步应该和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对机器的每一个具体部位进行完善,力争使机械部分更加坚固,电子部分更加稳定,整体性能更加可靠。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6

生产实习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环节,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所有基础课及技术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后进行。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网络和通信公司、企业广域网和内联网(internet/intranet)或实习基地的生产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消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概念,并为后继课教学及毕业环节打下基础。

二、实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2.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4.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

(4)字数限制在8页以上

(5)星期五(9月16号)下班前各班将实习报告盒实习笔记交到8#实验楼316或311处,交给各班负责的实习老师;交报告前,请各班学委清点人数,标明未交报告的同学名单

实习单位(3):沈阳汽车制造厂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7

关键词:机房管理; 通行模式;区域设置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2-0079-03

一、机房空间管理的作用

整洁、美观、舒适的学习场所,能使人愉快、安宁,提高学生用脑效率,有利于课堂上学习行为的产生,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约束,同时,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会变得更加配合教师,能做出负责任的选择,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机房空间管理的内容

根据机房面积划分区域的不同,本文以常规区域和特殊区域来说明。

1.常规区域的设置

(1)学生学习中心

学习中心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促进、加强、支持学生的学习。这也是机房的主要区域。

(2)教师办公区域

指教师讲课及存放个人办公用品的地方。

(3)布告栏和墙面

通常在机房不设置布告栏,只是在墙面张贴简单的宣传语。

2.特殊区域的设置

以上常规区域是每个机房的必备,信息技术教师往往局限于这些区域的给定,很少会利用机房其他不起眼的空间。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种功能的区域可以考虑增加。

(1)物品存储处

进入计算机教室上课的学生往往会将上一节课的课本作业、雨具、体育课上的器件(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等杂物带入机房,设置一个放置学生物品的区域,有效管理他们的物品,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室环境的二次脏乱。

(2)书柜

很少有教师会在机房配置书柜,即便在班级教室,书柜的安排也很少看见。但在国外,设置书柜的教室却屡见不鲜。书柜位置放置的原则,不能影响教师监督全体学生,也不能干扰学生和其他教学活动。对于书籍的选择,范围要适当广泛,不仅有相关信息技术学科的书籍,也要添置符合高中生成长、学习环境的阅读材料。设置书柜,不但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见闻,也使机房具有浓郁的书香气息。

(3)兴趣角

教师要想办法再次利用机房的空闲区域,为学生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角。在这个区域,教师可以向部分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参与能力和管理能力。

(4)植物角

机房里有几十台电脑,必然产生辐射危害,这对长期暴露在这样环境下师生的健康是不利的。如果增添诸如仙人掌之类的植物,可以净化环境,学生也会因此自觉保持自身周围学习环境的清洁。

(5)卫生角

一般指教室里放置簸箕、垃圾桶等杂物的小块面积。

以上5类特殊区域的设置,每个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环境来因地制宜安排。

三、机房空间管理的建议

1.关于学生座位的安排设计

合理划分教室空间的区域,要确定面积最大的区域是学生活动场所。而班级规模是制约学生座位排列方式的主要因素。这里根据班级规模的大小谈两类排列方式。

(1)秧苗式排列

学生基本的课堂座位设计是以纵横排列的秧田形进行的(见图1),教师活动场地主要在教室的前面,便于讲解和演示。这样的座位设计有利于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教师,适合课堂提问、回答和课堂作业。在我国,班级人数50以上比较常见,课堂座次排列一般倾向于采用这种排列方式。

(2)矩形、环形排列

这两种排列很适合小班化教学的座位安排。学生和教师一样面对其他人,学生之间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接触和交流。(见图2)。

2.教室内的通行模式

如果由于客观原因我们改变不了机房学生机位的排列次序,那么机房内的通行模式是每位教师可以有效实施的,可以重点考虑。

室内通行模式下要考虑学生怎样在教室里走动和怎样进出教室,同时保持人流密度较大区域的畅通。尤其要注意过道和机房讲台处。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教室通行模式,可以减少学生与学习任务无关行为的几率。

相对于普通教室,在机房上课的学生不是固定的,一堂课开始和结束时一个班学生进入教室的同时另一个班学生走出教室,这个时候,讲台处学生窝成一团,机房内很混乱。那么,想要井井有条而不是一片混乱,学生该怎么走呢?这是机房通行模式的另一个关键――进行路线安排。可以采用环形路线,这样,即便在下课,也能保证学生都在教师的可视范围之内,保证讲台区域的通畅,更可避免一些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的产生。

四、实例解读

图3为我校机房的原始平面布局。下面以此为例,讲述机房空间的设置运用(见图4)。

1.主要区域的划分

机房不能改变,牵涉布线。所以我们应该根据现有机房的环境在个人可行范围内进行小布局的规划。笔者将计算机教室划分为五个区域 a、B、C、D、e。

a是学习中心,在教室里就是学生座位排列区,班级规模人数较多时,基本分为四组,每组学生14名。B是教师办公及讲课区域,放置的是交换机及教师机。C是简单的墙面标语。而后根据教室面积及本身特色,本着不再增加硬件、不占用面积的原则,开辟了D、e两个区域。

如图4所示,D区域本是过道,有一排地柜,从来没有被善用。笔者将进入机房走廊的小地柜设为D区域,作为储物间和书柜。地柜的台面做储物间。台面上放置学生误带入机房的饮料、零食、雨伞、其他学科的课本作业。地柜里做书柜,放置学生的各类书籍,以便阅读,同时又人性化地解决了夏季学生口渴等问题。

e是兴趣活动区,在机房后方位置,安排有2台电脑。特给提前完成作业并且质量高的学生准备,在这里他们可以阅读纸质与电子图书等,甚至允许这部分学生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也要做好进入兴趣活动区学生的记录。

计算机教室与普通教室明显区别之一就是网线电源的布置。在最初建设机房时就已经规划好,而信息技术教师往往是中途接手,一般我们是不能轻易更换机位排列的。那么在机房授课的教师就要明智合理、恰如其分地利用好一些不可变区域,只要设置巧妙,便会达到意外效果。

2.通行模式的设置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8

11月25日来自株洲各县市区的我们相聚在株洲何家坳小学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生活……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为此感到非常的幸运,这是参加工作三年以来第一次参加这么长时间的培训,带着期望与承载开始了这样一个第一次。

开班的第一天顾名思义是听座,对于讲座好像不敏感,可能是因为在大学时总是听类似的讲座直到现在对于讲座依旧没有好感,但这次开展讲座的专家却有些不一样,至少我觉得我是认真的听了,并且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中的重要地位。下午开展了一个活动"破冰行动"这也是我第一次听到,寓意打开你的心门,无所顾忌、无所思虑,把心完全转到培训当中来,在这次活动中体会了小组团结的力量,使小组成员互相认识、了解,所以第一天就结识了几个优秀的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因此我拥有了培训中的第一笔财富……

接下来就是很多信息技术的上机课程,授课教师的敬业精神真是值得称赞,虽然计算机是我的弱项,我也经常笑话自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但通过这一天的学习,我把张葵老师的那句话深深记在了脑海里"这样的培训其实就是把你引入门,以后的技术还需要自己去摸索"计算机确实是这样,越摸索越收获,所以这句话将伴随我以后的计算机的摸索过程。

接下来的学习可谓精彩不断,6所小学年轻副校长分别给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品课,纵观这6堂课回顾自己的教学,我觉得我完全忽视了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很机械很生硬,这也是我总感觉数学课堂枯燥的原因所在。而在专家的这6堂课当中我看到教师为了激趣想尽了一切的办法,这种舍得为教学付出的精神真的很可畏。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9

abstract:integrativeabilitiesindesignandapplicationoftechnologytheoriesarethefocusofarchitecturedesignteachingprogramsofthefourthgrade.Dominatingbythefacultyofarchitecturedesign,thetechnicalcoursesareorganizedaccordingtothedesignteachingprogramsandthetechnicalteacherscooperateinthedesignguidance,sothatthestudentscouldcombinetheknowledgeofarchitecturetechnology,andresearchthetechnicalrationalityoftheirdesignprojects.inthisway,thestudentscouldgainintegrativeabilitiesandapplyingabilities,graspnewtechnicalmethods,andthecreativedesignideasundertechnicalrationalitycouldbeinspiredconsequently.

关键词:整合教学;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参与辅导

Keywords:teachingorganization;architecturaldesign;architecturaltechnology;cooperative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212-02

0引言

建筑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除了数学、英语、社科等公共课外,主要由建筑设计课和相关专业理论课构成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构成。而建筑设计课是建筑学专业教育的重点所在,是学生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门主干课程。

目前建筑学教育基本采用两条线的教学模式,即建筑设计主干课为主线,其他相关理论课程及实践训练为辅线。在纵向上,由一年级的基础课开始到毕业设计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通常依据类型建筑难度和特点拟定设计题目,通过具体设计作业的训练掌握设计思维方法和技能;在横向上,配合建筑设计主干课的进程,为学生开设相关理论课程,理论课程的教学通常以课堂讲授为主,考核方式基本上为卷面考试、撰写论文或者完成作业。通过这两条线的相互配合,学生能够具备基本设计能力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中一点就是,相关建筑技术课程设置与设计主干课教学的结合比较薄弱,学生在设计课中综合运用技术课理论知识方面缺乏直接指导,一方面妨碍了对相关技术课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又苦于无法深入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检验。建筑学高年级设计课教学着重于训练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强化技术课理论知识的运用,上述矛盾更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作业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技术上的问题,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低年级的设计课程往往更着重构思能力培养,部分学生主观上对建筑设计的理解片面,过于追求建筑形态,对建筑技术要求重视不足;二是建筑设计课的指导教师,尤其年轻教师对相关建筑技术的把握能力不一,存在某些知识盲点,对学生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技术疑问无法全面、准确地解析指导,客观造成学生作业技术含量不足,纸上谈兵。

针对这种不足,探索如何将两条线更紧密的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显得很有必要。

1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是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的一个重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教学计划结构采取了两段式、“3+2”的教学体系,专业教育的前三年为专业基础教学,后两年为专业扩展教学。专业基础教学阶段重点在学生的设计方法、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知识面与应变能力;专业扩展教学阶段则强调多元化、专业化和研究创新等发展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的建筑设计课中,在三年专业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各种技术、经济、法规等的学习掌握,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设计思维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扩展。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建筑与技术的结合是一个重点。如通过影剧院建筑设计学习包括声学、视线、大量人流疏散等技术难度较大的建筑设计;通过高层综合楼建筑设计研究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与复杂功能综合设计;通过规划设计探索新技术分析手段的运用建立宏观分析与微观研究相辅相成的思维方法、工作方法。其次,设计课的教学通过强调实践性、技术性为五年级上学期的设计院实习和下学期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也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2以整合为目标的教学计划

基于以往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各阶段的专业教育特点,以整合为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显得很有必要。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建筑设计主干课为核心,整合结构、设备、建筑物理、建筑数字技术等工程技术课,以及法规、规范和经济等业务知识。

按照整合性教学计划的要求,建筑学四年级教学组通过探索以年级设计课教学组为主导,统筹技术理论课教学,相关教师参与辅导的设计课教学模式,使学生结合相关技术课理论知识,针对设计个案进行技术合理性研究,强化综合运用能力,结合设计学习新技术手段,激发在技术合理性条件下的建筑设计创新思维。

2.1技术课程进度安排与建筑设计课紧密配合如四年级的设计课题主要为观演建筑设计、高层建筑设计和规划专题设计,因此在相关技术课程的配合上,安排如建筑防火、建筑技术、相关设计原理等课程同期进行,这为技术课教师结合课程讲授直接参与设计课题的辅导提供了可能和方便。

2.2技术课教师为学生进行设计研究提供支持作为专业教育的第二个阶段,四年级是对前一个阶段的归纳综合从而进一步提高的过程,是整个专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学生对设计本身有了比较强烈的自我思想和判断能力。建筑设计课教学侧重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具备研究型设计能力。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的角色既是导师,又扮演合作者的角色,在设计的大方向上给出导向性的意见,对次要设计问题则采用研究探讨的方式推进设计。同时,研究型设计能力离不开对相关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技术课教师在设计过程中,既充当指导教师,又是工种合作者,为学生自己进行设计研究提供良好的支持。

2.3教师间的交流有利于完善教学计划,提升教学水平相关技术课教师直接参与建筑设计课教学辅导,加强对设计作业的技术设计要求,提高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并且,通过建筑技术方面的教师参与指导,与设计课教师相互交流,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设计课题的设置,也便于设计课教师对建筑技术教学增进了解,消除知识盲点,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3整合教学的过程组织

整合教学,首先是“人”的整合,即在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引入技术课教师,结合不同的设计课题教学,采用如讲座、参观、辅导、研讨、评图等多种参与设计课教学的方式,使建筑技术课教学更紧密结合设计主干课教学过程,便于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3.1设计课专题讲座在四年级的设计教学课题中,针对每个课题的特点,安排相应的技术专题讲座。如高层综合楼设计,除了同期安排的建筑防火理论课外,在修正图阶段安排建筑结构课教师根据题目的特点讲解项目高层结构设计的要点,针对学生草图设计阶段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优点、缺点,给出指导性的修改建议。对高层建筑设计而言,多数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挖掘造型的可能性,关注形态的塑造以及裙楼、塔楼的特色空间的设计,对于结构合理性一般不太注意,对核心筒设计的合理性、体形的高宽比、完整性等关注不足,结构课教师的针对性讲座在修正图阶段进行必要引导,适度扭转学生的设计思维。这种针对个案提出的建议对学生而言非常直观,印象深刻,从而也促进了对技术课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样的,在影剧院设计课题中,对于大跨度结构、特种结构的专题讲座也作用明显,很多同学在构思的过程中往往对自己的设计方案在结构方面是否可行忐忑不安,这里的结构讲座除了有效纠正学生作业的结构问题外,同时也提供设计构思必须的结构知识支持,使设计成为有源之水。其次,观演建筑中的声学设计讲座、视线设计讲座等,都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这类讲座重点在于应用,适当提点相关技术课的知识要点,与理论课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整合设计课与技术课教学。

3.2工程实例参观对学生而言,课本知识与摆在面前的实例相比,后者更为生动直观,技术课教师有时会结合课程安排实例参观,设计课教师根据设计课题也会考虑组织学生参观同类的工程实例。因此,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显然会更为有效。比如参观影剧院实例,除了参观舞台、观众厅、后台等空间外,也参观冷冻机房、变配电房、发电机房等设备用房,教师的参观讲解既涉及到建筑设计问题,也涉及到建筑结构,建筑声学、建筑设备问题,在参观过程中,尽量安排技术课教师引导参观可以更为准确、透彻地讲解技术问题,对于提高学生参观学习的效果很有帮助。

3.3设计辅导和研讨设计过程的辅导和研讨是技术课教师参与设计课教学的重要阶段,也是我们最近的教学方法尝试。除了安排技术课教师参与,也邀请设计院有经验的工程师友情客串,尤其近年来设计课题“真题”化给后者提供了现实可行性。技术课教师参与指导通常根据设计课题的进度安排全程或阶段性介入。在高层综合楼设计中,建筑结构的教师在修正图阶段开始介入辅导,一直到学生完成正图;在影剧院建筑设计中,则从草图阶段开始参与辅导。根据教学安排,每班安排一位建筑结构教师,每周参与两个设计课教学单元的辅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情况和进度可随时向结构教师请教,大到建筑结构选型,小至柱子的尺寸大小等,及时修正方案的结构问题。而影剧院设计中的声学问题,相关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灵活安排若干课时段接受同学咨询,帮助学生完成观众厅的声学设计。

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年级教学组也引入了技术课教师参与指导。教学别安排通风设计研究环节,要求学生运用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对方案在总体布局和单体设计两个层面进行通风设计研究,通过研究优化建筑群体布局和单体内部空间组织设计。专题研究安排一至两周时间进行。由技术教师开出专题讲座,讲授通风设计的原理和计算机模拟分析软件的运用;其次安排建筑技术方向的研究生配合技术课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学生根据设计方案建立计算机分析模型,按照基地情况设定周边通风条件后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分析数据和图解,对建筑群体组合进行必要调整。同样,对每个住宅单体的单元组合,室内空间设计也进行模拟分析,调整房间组合、门窗位置等,优化单体设计。这种专题研究摆脱了以往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中仅有设计原则的定性分析的不足,以直观的数据分析提供定量的设计依据和参照,从技术层面上帮助学生理解环境,利用环境,建立科学的建筑与环境观。

3.4参与作业评讲技术课教师参与设计作业评图主要是检验设计中的不足。尤其对优秀作业的评审,要求设计成果在各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通常,正图评审后会安排统一的展示和讲解,由小组指导教师对每个设计方案作总结性评价,一般情况下侧重于讲述建筑设计及建筑表现的问题。技术课教师参加对作业的最后成果的评讲则可以使评价更为全面,针对技术问题提出参考性的意见,便于学生认识不足,继续改进设计,更深的理解经济、合理、实用的建筑观念。

4整合教学的组织要点

4.1每一设计课题设一至两个结合点为宜设计课的中题通常7-8周,长题则10-12周,考虑到时间的限制,根据设计课题的特点确定1-2个结合点,以避免喧宾夺主,影响设计的进度和质量。如剧院设计结合建筑声学、建筑结构,高层办公楼结合建筑结构,建筑通风、热工计算机模拟工作量较大,则结合长题住宅区规划设计进行。

4.2针对技术课程特点确定整合方式我们在四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的建筑技术整合中,主要考虑了建筑通风、热工计算机模拟、建筑声学、建筑结构三个内容,引入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师就具体设计课题,在技术课程之外做更有针对性的讲座,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仍以适当深化的概念设计为定位,而整合建筑技术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设计过程、工作方法有全面了解,并加强建筑技术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操作层面上,不同的技术课的整合方式有所不同,如建筑结构课的教师在讲座之外,在设计的深化阶段对学生设计方案提出完善意见,特别是对创意比较大胆的结构形式设想实施提供协助,并参与设计成果的评价;建筑通风、热工的计算机模拟,由于涉及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对学生而言在时间和精力上存在困难,我们利用建筑技术方向研究生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由研究生与部分学生联合开展设计研究,研究生承担计算机软件模拟的主要工作,本科生根据反馈结果调整、优化设计,保证设计研究的深度和准确度;建筑声学则主要以讲座、提供基本资料、计算表格,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

4.3内涵与外延并重目前,整合建筑技术的设计教学尝试中,我们主要关注“外延”部分,即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的应用,而对“内涵”,如建筑规范、建筑构造方面的整合未有深入涉及。从建立全面的设计思维方法的角度考虑,加强“内涵”整合非常必要,这是我们基于整合思维的设计课教学组织后续改革的一个努力方向。

计算机讲座心得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专业;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相应的工作所应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从事专门工作的人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情感、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职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职业素质为内容和目的的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的共识,而高职的素质教育必须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热门专业,同时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在专业教学中全面推行职业素质教育,是培养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毕业生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按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必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革新改进,建立起新型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职业素质教育

网络技术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高职专科计算机网络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与计算机网络应用维护能力以及一定的专业开发技能的,能快速跟踪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适合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管理人才。

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本专业特别强调实践性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讲求实践能力,在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念。实践课程是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操作教学与训练,许多实训项目必须结合社会实际进行,才能摆脱学院式教育的限制,贴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办公实务、internet应用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局域网组建、网站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等实践课程,同时应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下制定教学计划,可使整个课程体系具有灵活性、适应性,能在较大的专业范围内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出多个培养方向,培养出具备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贯穿职业素质教育

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通过新生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实践、职业资格鉴定与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就业指导等方式,自始至终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新生专业教育只有爱岗才会敬业,新生专业教育是培养学习兴趣、建立专业信心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通过专题讲座、师生见面、新老学生交流、毕业生访谈、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向新生介绍本专业相关情况,如专业发展前景、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要求、课程设置、毕业要求等,为学生今后三年的学习树立目标与信心。

专业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备相当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技能与法律知识,更要求与同学相互沟通、密切合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是关键而有效的。专业技能实践要循序渐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采用条块结合的方式,部分课程如“JaVa程序设计”等可以采用条状方式,即每周4课时,理论教学+上机实训+课程设计。其他课程如“网页设计”等可以先条后块,即先开设每周4课时的理论教学+上机实训,然后在后半程引入整周的课程实习。另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则可以完全采用块状方式,即整周分单元进行,例如“网络安全技术”课可以在带投影设备的网络实验机房连续上3周,教师讲解演示与学生动手实验交替进行,实验时间长短因内容而定,如“配置文件系统安全性”实验45分钟,“病毒代码特征分析”实验90分钟,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全程指导。这种集中式单元教学对于以实践技能为主的课程特别适用,与传统每周4课时的教学相比,学时安排不必拘泥于每次90分钟,而是可以根据课题难度动态设置。在这种集中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更为活跃,容易取得阶段性学习成果,特别是当网络攻击者被捕获时,学生极度兴奋,大大激发了学习兴趣。通过一个单元的强化系统训练,可使学生掌握一种实用专业技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这些需进行整周教学与实习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样安排:

第一学期:办公实务实习1周,要求掌握办公软件及设备的使用。

第二学期:internet应用技术实习1周,要求掌握tCp/ip协议、ip数据报转发与子网掩码、域名系统、上网配置、internet网络资源利用。

第三学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1周,要求掌握计算机的一般性能指标,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及相关设备的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软件故障诊断与排除、病毒预防与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与素材处理实习1周,要求掌握各种图像处理技能。

第四学期: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习1周,要求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知识,HtmL语言基础,Dreamweaver静态与动态网页制作、aSp操作数据库等;网络规划与设计实习1周,要求掌握网络开发过程的需求分析、网络逻辑设计、结构化布线等各个步骤以及撰写物理设计文档的方法。

第五学期:大量增加阶段性实践课程,教学与实习同步进行,包括网络协议3周、局域网组建3周、网络管理3周、网站建设3周、网络安全技术3周、综合布线工程3周。

第六学期:毕业实习8周;毕业设计6周。

以上这些课程除安排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场所外,还应尽可能地利用校外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其所承担的实际网络设计施工工程和网络管理维护过程中,体会在模拟环境下不可能触及的细节,这对于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质量意识、合作精神、社交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职业资格鉴定与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根据实践课程完成的情况适时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鉴定,使其获得走向就业市场的通行证,可以大大加强学习的学习动力。所选择的技能鉴定与考证必须是市场知名度较高的认证体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通过率才能相应提高,如CeaC网络管理员、CeaC网络应用工程师、CeaC网络管理师、思科系列认证的CCna、CCnp、CCie等等。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国家软件水平考试,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也是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就业指导一方面社会上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就业门槛越来越高,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环境希望与挑战并存。面对这种形势,让学生及早接受就业和创业教育,根据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进行自我培养与塑造已成为当务之急,有必要在第五、第六学期连续开设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是就业形势分析、高职生的自我培养与塑造、择业目标与自我定位、应聘技巧、自我保护、自主创业、如何在工作中发展自己等,要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处理好就业与升学、就业与创业、就业与专业对口的关系,引导毕业生走上正确的就业之路。

大力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心理健康是顺利进行学习和工作的基本保障,必须多方面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利用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媒体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实践证明,采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深受学生欢迎。结合学校自身的专业特色,采用师生联谊、新老学生联谊、网上交流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