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十篇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十篇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9:31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1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认识与思考

1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

1.1教学目标的变化: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多元性

《新课程标准》在编写体系上作了积极的创新,构建了学习领域和目标领域内容,以目标统领内容代替了以往教学大纲的教材体系。这是新中国体育课程建设历史上的一个创新,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求教材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出发,以运动技能教学为基本抓手,结合其他领域学习内容的展开,精心设计、全面协调了各个领域学习目标的发展路径,充分地体现《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多元性的特征。

1.2教学内容的变化:体现了学习内容的适应性

《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学构建了新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是相当全面的,有的目标还是崭新的。而且,在各个目标下面还有具体的行为性、内容性的子目标,这些子目标既是目标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体育教学实施与改革的依据。这样做有利于将体育课程标准的具体的目标和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防止目标与内容相互脱节,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1.3呈现方式的变化: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深刻体育含义的问题;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体育问题。让学生在一种欢愉的气氛中完成学习,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健身性、养护性的身体练习内容,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健身意识。它一改以往体育教材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要目的、重视运动技能学习而轻视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培养的陋习。开发了运动处方、民族健身养生方法、安全行为与演练、救护方法与演练、作息时间检点、饮食营养检点、锻炼状况检点等内容,使体育实践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彩,使体育锻炼和科学养生保健结合得更加紧密,也使学生可以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选择体育学习内容和方式。

2对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思考

2.1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向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第一,系统知识与系列活动的关系。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第二,考虑到民族、地区及城市与乡村差异的关系,因而尽可能地从实际出发,挖掘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注重所选教材的特点,突出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在:(1)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教材;(2)游戏类教材;(3)各项体育活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在实践中的运用;(4)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教材;(5)韵律体操与舞蹈、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体操等项目上,可不拘一格,敢于取材,大胆创新。

2.2新课标下体育课教学结构的变化

首先,从师生关系上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在是系统地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而是启发、诱导学生根据计划目标,自身的兴趣、爱好,来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教,身体练习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其次,从组织教学方法上讲,技术、技能的学习不再是精讲多练,教师一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是多姿多样,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织形式的聚集;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向学生进行适当的示范、表演、指导、辅导及总结,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其教学组织形式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运用并有所创新,采取诸如教学分层式、自主选择式、自主结合式、俱乐部式等。不求规范统一,但求学生练习主动积极、创新求趣。通过创新求趣,张扬学生个性,进而缩短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2.3新课标与体育课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对学生身体能力的评判,而忽略了教学评价中督促与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及通过反馈改进学习的功能,也忽略了身体差异与体能大小,因而教师与学生大多追求分数。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因此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不利于了解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其数字式的分值往往损伤了学生的自尊,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新的体育与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以及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同时又专门提出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对所学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了解与运用,重视参与性、健身性及娱乐性的统一。即客观求实,承认差异,又注重能力发展。使评价体系尽可能地反映出学生情况,评断更趋于合理。这种较为客观体现“健康三维观”的教学课程评价体系,不失为教学改革上的一次飞跃。

3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加强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目前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体育教师兼职人员较多,一些学校往往安排部分无法胜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的老师任体育教学,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课改的顺利进行。国家规定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每周开设3-4节体育课,由于师资的缺乏,无法按要求安排课程。

3.2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多种方式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学习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参与实践、研究和学习中逐步提高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改善教育行为,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3.3落实学校场地器材的配套。《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给予学校和教师以更大的选择余地和自主的空间,大大降低了对特定场地和器材的依赖。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许多地方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十分不足,造成体育场地、器材的严重缺乏。

我们体育教师要改变观念,解放思想,运用新的有用的教学方法,挖掘教材的潜在创造因素,不断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造就“四肢发达,头脑同样发达”的新型人才。

总之,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新,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框架结构,它将更有利于实现体育的社会功能,体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环节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新课程标准下,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必须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活动和教材的有效衔接,从而帮助学生适应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在新的学习环境中享受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体现教材理念和内容,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向新学段过渡。通过不断优化教法设计、教材内容选择以及教学行为,更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积极高效地参与体育生活,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1促进师生双向适应,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衔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加强教师和学生双向适应是小学体育教学首先应该完成的命题。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更新体育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新课程标准下的具体体育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奖惩手段等,从而更好地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把握好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特点,才能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调整,做好和学生的“双向适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参考上学段体育教师教学风格,优化课堂管理和组织形式等,从而不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消除与教师的隔阂后,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达成真正的双向适应。

2尊重学生成长特点,制定学习目标

我国小学阶段可以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刚刚离开幼儿园,从心理特点和身体形态上与幼儿阶段仍保持较大相似性。因此,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在教学活动设计上可以多参考幼儿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过渡。但是,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相比于幼儿阶段已经出现了较大变化,表现出“少儿”特色。因此,针对中高年级的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该加强与教材的衔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各类技术动作,形成一定的体育基础。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加强教材和教学活动的衔接时,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必须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年级的体育教学,教师应该规划好学习目标,体现出技术动作和学生知识技能之间的衔接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下一阶段的体育学习打下基础。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大部分小学从一年级就开设了这个体育项目,但是仍然有部分小学生直到毕业时仍然无法有效地掌握基本技术动作,更不用说开展立定跳远的体能锻炼了。因此,针对不同年纪的学生,应该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打造高效课堂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活泼好动,对体育类游戏强烈的兴趣,模仿能力强,往往能够从别人的运动技能中获得提高。但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娇气和任性,没有形成强烈的合作意识。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设计好教学环节,给予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成功体验,降低他们不良心理倾向给教学活动造成的困扰。

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做好课堂的导入环节,例如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激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做热身运动时,采用“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活动,从而改变传统的单调的广播体操或者纵队慢跑等热身活动,更加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

其次,体育教师应该做好学习提高环节的设计,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善于表现,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考方式。教师应该更多地采用直观教学法,在讲解三拍动作时,可以巧妙地引用“高人、矮人、超人”的形象,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在练习具体技术动作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如在练习摆臂和不摆臂的跳跃时,设定“跳过小河”的情景游戏环节,以海绵垫作为“小河”,不断变化海绵垫的摆放宽度和高度,从而使跳跃的距离和高度不断变化,帮助学生从易到难地学习相应技术动作。这样,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活化和丰富了教材内容,使得教学活动和教材内容间衔接性更强。

最后,体育教师应该做好整理恢复环节的设计,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尾声阶段往往安排学生自由活动或者解散,没有很好地总结教学得失。实际上,体育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放松的动作帮助学生从激烈的运动中放松身心,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积极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动作要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结语

新课程标准下,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亟需变革,教材和教学活动脱节的现象也亟需改变。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师生的双向适应,设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从而使小学体育教学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参考文献

[1]左家勇.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J].搏击:体育论坛,2012(4).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3

一、转变教学理念

1.《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不应因循守旧,而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标准》设计和评价的各个环节,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或对学生施以机械的灌输,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和活动的知识容器。而课改新思想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例如在《开火车》游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新的课改思想只给学生条件:用单脚跳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体会成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由2~3人的组合过渡到多人组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学生在身体机能、先天素质、个人爱好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样样精通,跑、跳、投成绩均优秀,这是不现实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所以教师就得下功夫去研究学生,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全面了解了学生个性和兴趣,才能去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二、搞好课堂教学改革

1.制定好教学文件,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教师不要把运动技能教学作为唯一目标,而应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项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多元目标来完成,教师在制定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2.根据新的评价思想,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课堂教学更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五个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思想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一般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跳跃性游戏和体操跳跃中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落地姿势:帮助学生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帮助学生完成动作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实验工作做好科学研究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40-01

科学是社会经济与社会生产的永恒话题,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常识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科学意识与科学兴趣的形成。在中国小学教育体系中,科学教育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是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备受学校、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为帮助基层小学科学教师认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从思想层面加强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重视,使教师尽快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完成从课程标准到服务学生的转变,需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进行再认识。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定位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将课程的基本属性定位在“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具备的科学素养,亦或理解为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新事物的认知素养。这一素养并非单一指向学生的某一方面,而是希望学生在科学综合能力方面全面提升,进而与新课标倡导的动手、创新等理念匹配。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教育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课程专家将科学课程定位在科学知识的习得与掌握方面,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科学知识的讲授方面,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植物的生长需要具备适宜的温度、必要的水分以及充足的阳光等。后来随着国人对于科学教育理解的加深,认为仅仅对科学知识进行灌输,学生的科学素养不能得以提升,学生很难出成绩。因此,本次《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大变化便是强调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除具备一定植物生长的知识外,能够通过具体观察了解植物生长所需的其他因素及生长过程。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并对观察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点,提出疑问,通过再学习提升基本科学素养,以利于学生今后从事科学工作。

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的再认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一个重要的变化便是强调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笔者对其的理解为,多年来我国教育体系中,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家长以及老师对于培养分数高的学生,对于升学率极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主课的教师经常会挤占小学科学课程,认为科学课可有可无,科学课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所占分量较小,不值得重视,应将学生有限的在校时间投入到语数外等主课程的学习中。在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缺少必要的教具以及演示图表,小学科学课程被置于无人理睬的境地。以上两种情况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均现实存在,都是我国精英教育和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为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环境下的学生享有学习科学知识的权利,本次新课标特意强调面向全体学生,让全部小学生能够沐浴在科学的阳光下,提升对于科学的认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今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科技工作。

三、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开放性的认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一大特点便是重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强调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走出教室,打破教材的限制,打破课程的束缚,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给学生创设动手能力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机会。传统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讲授,学生很难理解生涩的科学知识,很难利用抽象思维思考部分科学内容,因此,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意义不大,仅仅停留在形式层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倡导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开放性的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开放性主要是课程内容上打破原有教材的条条框框,结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环境进行科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多采用观察、探究、发现等教学方法;在教学环境方面不局限于教师以及实验室,校园、大自然等等均可成为必要的教学环境;不局限于终结性评价,而是建立以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诊断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开放课堂,让学生更好地投身科学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提高综合能力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更是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方向。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经验具体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部分内容,以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更好地服务教学工作。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5

关键词: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互动式课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决定》中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教育部正是基于此种理念在1~6年级与7~12年级设置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仍然把体育成绩纳入中考总成绩之中,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1.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存在问题之分析

基于引言我们得知,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必修科目。但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似乎没有严格贯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写明小学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共有四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目前小学教学普遍缺失的,“放羊式课堂”令学生感到“彻底解放”,随便玩玩聊聊天便成了体育课的主要内容,造成学生玩乐心重,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以“新”促学。

2.走进新课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模式之途径解析

(1)角色转变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转变教育理念是首当其冲。我们注意到,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提出了四点课程价值内容。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及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单纯的教师布置任务与游戏课堂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课程标准终身体育的理念才能走出副科体育的雾霾,建议教师从学生需求出发,课前多做调研工作,了解学生锻炼喜好,才能构建出一个民主和谐,共同进步的体育课堂。

(2)优化课堂精心设计是重要途径。精心设计课程内容,规范化的动作示范与生动形象的举例说明能够浅显易懂地将体育技巧传授给学生。比如在水平二(四年级)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的训练课中,由于实心球对于某些学生有危险性且比较重,许多同学并不喜爱练习。我就利用废旧报纸,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出利用废报纸的不同玩法,有的学生折成纸飞机、有的学生则将报纸团成圆球向前抛掷、揽在胸前奔跑,我则独自示范实心球前抛的标准姿势,引得学生竞相模仿。乐趣与学习共存的目的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

(3)主动参与激发活力是关键。缺乏主动参与性是目前所有中小学乃至大学教育所缺失的。不主动参与便不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不参与学习过程便不会主动思考,不会思考便不会反思与创新。新课程标准理念二中提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让学生在不断体验和进步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生活态度。对于这点来说,按照学生喜好选择教学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教师应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意见,激发主体意识,以兴趣促学习。

(4)互信互利增进交流是有力推动。不可否认,许多同学把体育当作副科。体育课在课程安排量上的确明显少于其他科目,这就导致体育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远不及其他老师。学生更愿意和熟悉的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交流而常常忽略了体育老师。增进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游戏,课下找机会多与学生亲近交流,让孩子们认同体育老师,这样才能彻底改变体育老师“教导主任”的印象,增进互信与了解,形成一个共同发展的体育课堂。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6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课旧大纲新标准

一、研究背景与设计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基础教育小学阶段1―6年级的一门德育课程,从1981年开设,至今已经有20余年。其课程教学大纲开宗明义地指出:“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是实施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起着奠基作用。”[1]2000年启动的第八轮国家课程改革,将小学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二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形成了1―2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2002年4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公布,实验教材正在编制,2002年9月开始进行区域性试点。思想品德课正在逐步退出小学的课程表。这一改变是基于以下的考虑:小学低年级(1―2年级)儿童学习的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最基本的现实生活。这一时期儿童的心智发展并未进入到抽象或相对宏观的层面,儿童的大部分的活动围绕着其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周边生活进行,为此,在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随着儿童心智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也不断丰富,所以需要一门能指导他们社会生活的品德课,从而在《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扩展深化而出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表面上看它们好像是二门课,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小学教育课程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是二门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小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从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构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精神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以培养现代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基本思想的一门综合课程。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经过整合而成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明示两者差异,加强对新课程性质和功能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本研究主要考察新旧大纲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取向、学习方式之间的差别,以期有助于广大的德育课老师对我国德育课程的研究和把握。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比较研究。本研究用以比较的材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教学大纲)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二、结果与分析

(一)总体结构比较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较,课程标准在框架上表现出更全面的特点,反映的内容更加丰富,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建议部分更加完整。

教学大纲没有前言部分,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没有具体的表述,其内容渗透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之中。课程标准在前言之中,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有具体详细的表述。

教学大纲有教学目的,无目标说法。课程标准分为总目标,总目标之下又分别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等方面作了具体的表述。

教学大纲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九大部分内容,然后再按年级分别安排教学要点。《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针对的是低年级学生,内容分四个生活方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针对的是中高年级学生,内容分为六个方面。课程标准的内容后面都附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及方式。

教学大纲只有教学原则和实施建议,无评价标准。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分为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管理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见表1。

表1比较的总体框架

(二)二者差异

1.课程性质

教学大纲视德育课程为学科课程,课程标准视德育课程为综合课程。

教学大纲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往往有成体系的德目、有鲜明的道德观点和成序列的具体的道德规范要求。例如进行五爱教育时,首先要求学生知道是哪五爱;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中,要求学生懂得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要求学习劳动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其思想性。把人类在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所得出的道德经验加以提炼,变成一种道德观点,成为一种道德概念,然后讲授和解释这些观点概念,且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德育教学的任务,体现其封闭性,注重对文本知识的掌握,又体现其知识性的特点。

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较充分体现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例如培养学生爱劳动就让他直接参与到劳动生活中去,体现其生活性,从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到关心家庭、分担家务,教育的场所扩大到校外,再到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从自己的劳动中体会到快乐。对于学生道德的教育是一步一步层层推进,强调品德从实际的活动中生成。[4]新旧思品课课程性质的比较见表2。

表2新旧思品课课程性质的比较

2.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指明了课程的发展方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都是以它为编写依据。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差别见下表3。

表3新旧思品课课程理念的比较

通过以上对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行为主体的不同。教学大纲的行为主体是教师,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基于这一理念,导致在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中也多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陈述方式,造成儿童主体性缺失。课程标准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引导”、“珍视”、“尊重”、“帮助”儿童,明确了教师“导”的作用和地位,体现了儿童的主体性。[3]

教学大纲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进行正面教育。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和考察。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感受,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联系儿童生活世界,以各种活动作为载体进行教学,注重生活教育。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对特定教育活动和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的价值和任务界定。[3]

在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见表4)。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单向性的,即完成对儿童知识的传授,完成“品德”的教学任务:五爱教育;养成基本的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和劳动者。强调学生对道德观点的掌握。其价值目标体现在学生掌握文本知识的方面。

表4新旧思品课课程目标的比较

课程标准的目标具有多维性,其中《品德与生活》将“品德优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三方面的目标加以整合,从四个层面:健康安全地生活;积极愉快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来体现教育的价值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其价值目标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发展几个方面。

4.内容取向

教学大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强调生活教育,具有可操作性。

原来的教学大纲将内容分为九个范畴: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良好品格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3]在表5我们将其分为三大

表5新旧思品课内容取向的比较

类。从中可以看出,政治思想教育占了较大的比例。课程标准中,《品德与生活》分为四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内容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儿童的生活不但要充满乐趣与色彩,而且要富有责任感和创造力。[1]《品德与社会》在《品德与生活》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更具体到几个主题:人与自然环境、个人与群体、社会生活的规则和安全常识、历史和地理知识、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信息与科技、认同多元文化。这里几乎涵盖了21世纪人类社会最主要的一些内容。每个内容都有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建议。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教育成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在我国,最早担负起公民教育重担的课程是社会课。我国曾在1924年根据当时教育部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在初级小学增设《社会》课程。1929年,又把原来的高级小学的历史、地理、公民、卫生合并为《社会》课程。1931―1949年,由于战乱不断,有的地方开设《社会》课程,有的地方开设历史、地理课程。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是开设《社会》课程较早的地区,其他省市的《社会》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运作,90年代初才形成了由原国家教委统一编制的《社会教学大纲》,标志着《社会》课程建国后首次在大陆开设。1985年党中央颁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曾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并组织编写了公民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但由于种种原因,公民课课程计划未能如愿实施。

原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提出公民教育的概念。那些属于公民教育范畴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国旗、国徽、版图、国歌、首都等国家标志的认识,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在课程标准中也没有具体明确公民教育的概念,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①法制教育层面。法律对社会道德起着维持和保障的作用。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法律知识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内容,表现在课程标准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权力,知道别人的权利,形成守法的意识。

②日常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层面,主要表现在群体活动中,通过班级民主参与管理的现实,培养学生现代民主意识;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作为公民应具有的对社会的关心,对国土、国家历史、民族和文化的了解,等等。

③提高个人素质层面,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全面发展,身心健康,试想一个身心都不健全的人怎么能成为合格的公民呢?一个合格的公民应当应付多变的社会,并做出理智的自我决定,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并积极为社会作贡献。除了最基本的个人素质外,课程标准还特别提到了对多元文化的认同,“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这是在全球化的今天现代社会主义公民必备的。

(2)关注自然。

品德是人类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规范。而个体同外部的关系包括两大范畴:一是个体与所生活的社会的关系;二是个体与自然的关系。既然小学品德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处理其与外部世界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那么就应该两方面的内容都具备。教学大纲则较少提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提到了“保持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几乎缺失了自然。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自然的认识:“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探究自然现象,有初步的生态意识”、“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了解家乡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1]把自然放到儿童身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推行户外活动,让学生走近自然、关爱自然,内容较为丰富。

5.学习方式

教学大纲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课程标准强调在综合活动中学习。

表6新旧思品课学习方式的比较

原来的教学大纲的教学方式,一般采用的是讲解法,即老师讲授,学生听受,是一种单向的灌输模式,教学强调:观点正确,说理明白,坚持正面教育使学生信服。教师是讲师,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一般为课堂学习,不太重视学生的个人认识、个性体验和感受,具有典型的计划性课堂特点。其直接结果是老师成为课堂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较被动的学习地位。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了综合活动课,即主要通过儿童的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境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完成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是行为的主体,强调生成性学习,构建生成性课堂。学生不再是单纯靠听讲来学习,而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从活动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亲身体验,积累直接经验,从而获得对自我、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课程标准的课堂更加灵活多变,老师不再是“讲师”,而成为“导师”――指导儿童的活动,并不断从中收获学生制造的惊喜,活动成为教与学共同的中介,成为促进师生共进共长的桥梁。

三、结论

(一)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继承之处

任何一个教学大纲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有其侧重之处,也有其忽略之处,我们不能将其全盘否定。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并没有完全摒弃对道德知识的学习,例如爱国主义教育、伦理教育等。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道德行为都起源于对道德的认知,由知也不一定能导向行,但并不是说知不重要。没有对道德的认知,道德行为是不能长久的。在道德教育中,将有关道德的知识系统组织化,可以让学生加强对道德内容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一定逻辑顺序的道德体系,有利于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判断。

再者不可能所有的道德行为都能由学生在生活中生成,所以必须有一定的道德内容体系来帮助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古老国家,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出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包括传统的伦理道德。这种传统道德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至今仍不可低估,但不可否认也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它要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敢进取、勤劳节俭、克己奉公、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都是我国的优良道德传统,有必要让其成为我们道德教育的内容。这样思想品德教育才能既具有时代的特点,又具有民族的特色。

(二)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超越之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沿用教学大纲的形式。教学大纲较多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表述本学科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教学要求的表述方式比较笼统和单一,往往限于“初步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抽象的描述,对有关内容应学到什么程度缺乏明确的指导,对各知识点的表述却十分清楚、具体,占的比例也较大,造成德育课程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忽视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的培养。与过去的教学大纲相比,现行的课程标准则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而是根据课程计划来确定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所有学生在老师的帮助或在自己的努力下都能达到的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而非最高要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是面向每一个少年儿童的课程,是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是让每个学生能通过他们的努力掌握的内容,而不是为培养专家的课程,更不是为淘汰学生的课程。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所以课程标准设置也更符合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马克思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通过以上比较,我们更加明确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所以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正如杜威据说:“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成功在于被教育者的认同,只有通过自觉性的学习体验,才能选择和培植个人的生活信念。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激发。以公民教育为例:课程标准中没有将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抽象提炼成概念或是学科知识,而是融合于学生亲身参与的社会活动中,再由老师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公民身份,什么是公民行为,建立正确的公民观,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从自己的身边开始建立民主环境,形成公正的社会态度、安全的生活准则、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准确的判断能力等公民道德信念。这种教学的实施方式本质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体现,儿童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儿童又是在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主体性的,只有具有了主体意识,才能培植公民意识。

四、在超越的同时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对老大纲超越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它的理念很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德育课程。但从具体的实施上来说,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教师面对全班几十个学生,几十个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该怎样进行教学呢?用一个什么内容标准教学呢?

另外,我们在教育中不能不注意到,我们在进行教育的时候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不同的学生所处家庭环境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形成的性格也不同。同时学生又处于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年龄阶段,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个体认知新事物往往是建立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之上。那么由于学生的个体生活状况的差异,学生从生活中进行生成性学习所得到的知识肯定是有差异的,那么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去评价他的道德行为呢?是否我们现行的评价标准有失公平,违背了生成性课堂的初衷呢?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课程标准的制定即无任何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制订.思想品德教学大纲(试用),1992,9.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5]陈光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研究.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1.

[6]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美]霍尔・戴维斯著.陆有铨,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8]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林斯坦.论现代德育的策略――隐蔽德育意图.教育评论,2001,(5).

[10]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季湄.融于《品德与生活》的“四观”.中国教育报,2002-9-10,第3版.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7

关键词:体育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健康体魄的最重要途径,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又直接影响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关系到青少年的身体状况,以及祖国的未来重任的担当,因此,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了解,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

(一)体育教师基本情况

在走访了解中小学过程中,尤其是农村基层还有部分体育教师从学历是中专、大专水平,这部分教师的学历还有待提高。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从年龄和性别上看,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还需年轻化、男性化,才能有朝气、有精力,适合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二)体育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

在走访了解中小学过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还是喜欢教学工作的,只不过少数人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对教师职业不喜欢和无所谓。

(三)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及解读的掌握情况

在走访过程中,中小学体育教师还有一小部分没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还有部分教师还不太了解课程标准,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标准的认识程度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建议

(一)教师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二)教师具有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创新教学设计突破传统灌输接受式的单一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增进学生体能、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提供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学习和活动时间,改变过去只重视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提供通过运动、知识、技能的教学,努力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维目标。

创新教学设计还要求改变教师的绝对权威的角色,强调师生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重视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将成为学生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三)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研究,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个人成绩的取得和集体的发展密不可分,教育科学研究,依赖于同事间学术上的虚心好学,博采众家之长,学术争论有理有节,强调学术相容,同事相处要真诚相待,宽容大度,切忌斤斤计较,小肚鸡肠,同事间互帮互助,共谋发展,真正地把教研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四)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程改革既给我们体育教师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存在着本领危机问题,新课程理念不是教师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所熟悉和运用的,而学生是面向未来的,我们不要用昨天的知识去教今天的学生。课程改革依赖于教师提高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专业化发展能力,课程发展即教师发展,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观念方法,以及技能知识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新课程的实施水平。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8

(一)课程标准的主旨强调公平性和普适性

以高质量教育结果为宗旨的公共教育理念,其理论假设是相信所有儿童,无论其种族和社会经济地位,都具备学习的潜能,只要条件适宜、教学方式合适,所有的儿童都能达到共同的要求。因此,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幼儿,而非特定幼儿群体。从标准制定的参考文件来源到具体的标准内容,都反映了标准的大众性。这一特征表明美国对现代教育公平的诉求已经超越了对基本“教育机会”的追求,进入到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视上,即让所有儿童都获得高质量学前教育,做好入学准备,是当下美国学前教育改革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课程标准的导向强调基础性和学业性

受到“回归基础”运动的持续影响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案》以结果为导向的改革指引,课程标准应当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重视,强调学业性。对做好“入学准备”这一国家教育目标的追求,更是强化了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标准的这两点特征。例如,个案所在州的5岁幼儿园语言课程目标就是要求幼儿“区别并理解字母、单词、句子和故事;识别标题、作者及插图名称;读出简单的单音节词和常见的单词”等。

(三)课程标准的内容侧重知识和技能

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现对所有儿童认知学习期望的规定,包括儿童应该学习的知识、技能与思维习惯。[8]由于情感领域的结果难以客观测量,无法判断孩子是否达到这些目标,[9]所以课程标准一般不涉及情感技能、态度和心理行为。例如,个案所在州的5岁幼儿园课程标准中,就没有情感方面的要求;4岁幼儿园课程标准中,虽然涉及健康与社会发展,但只涵盖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与他人的意识”两个方面,也不包括情感、感受及个人价值观等。[10]然而,对情感目标的忽视,最终有可能会消弱标准的指导作用。

二、课程标准化对美国学前教育课程实践的影响

标准化课程改革对美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既是良机,也是挑战。一方面,学前课程标准的推行从宏观上对美国学前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注重对儿童学业结果的考核,课程标准保障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受教育质量,在相当程度上缩小了他们与同龄正常儿童之间在学业成绩上的差距,使越来越多的处境不利儿童为入学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也就顺应了美国社会要求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的呼声。[11]同时,标准为决策者、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大众监控、测量及持续改善学生学业成就与学校品质提供了共同的参考框架,也使得绩效责任制的推行有了目标和方向。[12]具体到课程实践方面,课程标准的推行为课程和教学提供了支持,指明了方向。它为每一门学科都指明了最重要的、最值得儿童学习的内容,这不是一般教育工作者所能胜任的,因此无疑免去了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和目标定位上的诸多烦恼。[13]但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标准和长期以来在学前教育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适宜性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它的执行也着实给教师的日常课程实践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笔者曾以“课程实践”为基点,分别选择美国的一个5岁幼儿园和一个4岁幼儿园进行了长达14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和调研,亲身感受到了标准的实施给美国教师们带来的挑战。

(一)课程结构:语言和数学活动的突显与科学和社会活动的弱化

通过对5岁幼儿园个案班级学习活动的长期观察,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在标准化背景下该班级课程结构的重心所在(详见图1)。所有活动中归属于语言学科的活动,不但名目繁多(如读写、识字、有指导的读写时间、读写时间、小作家工作坊、识字指导、故事时间等),而且时间也最长。其次是数学活动,在课程表中也有两个不同的称谓———数学时间和日历时间,占课程结构的比重仅次于语言活动。科学活动在课程表上有70分钟,但是在真实课程实践中,每70分钟的科学活动中有40分钟是与语言写作活动相整合的。而社会活动只在教师的年度教学计划中有所体现,在教师每日实施的课程表中则根本没有发现该领域的专门活动时间。参阅该州的5岁课程标准,对各个学习领域都做出了篇幅类似的规定,予以了同样的重视,但是在真实的课程实践中,语言和数学活动在课程结构中占了80%的比重。

(二)教学方式:游戏的减少与直接教学的增加

在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儿童经验的增长紧密相连,是传统学前教育教学理念中“幼儿的基本活动”。然而根据鲁宾(RubinK.H.,1983)等人确定的儿童游戏标准,笔者在个案5岁幼儿园里,几乎没有观察到与之相符的游戏活动。个案主班教师提到游戏时曾说:“就在同一个会上,有的学前教育专家说儿童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然而学区的负责人说儿童可以游戏,但是必须做到每50分钟都有10分钟的读写活动。这就意味着在实践中,我们没有游戏的时间了。所有的教师都被这两种不同的力量左右着,不知该如何取得平衡。”②不仅如此,主班教师不得不把孩子们喜欢的“娃娃家———厨房”悄悄地移到不显眼的地方,以应对学区的要求。相比5岁幼儿园,4岁幼儿园的课程在结构化程度上更低,尽管教育内容也以读写算为主,但依然保留了儿童自发的游戏活动时间,教师的教育任务中对儿童学业知识和技能的强调亦不像5岁幼儿园那么明显。这反映了课程标准在不同年龄维度对课程实践的不同影响。与游戏时间的减少共生的是5岁幼儿园里直接教学的增加。来自5岁幼儿园主班教师的访谈及观察数据显示,幼儿在园每天参与的集体直接教学活动时间达到了1小时20分钟左右。当将此与幼儿在园时间做对比时,连主班教师自己都感到颇为惊讶。无疑,这与其心目中坚守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并不一致。可见,这位主班教师正在无意识地增加直接教学。

(三)评价方式:真实性评价向测试性评价过渡

美国联邦政府2002年颁布实施《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为了确保所有的儿童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高风险标准化测验作为主要评价手段来衡量学校绩效状况。[14]尽管目前美国联邦政府没有直接要求对5岁及4岁幼儿园进行测试性评价,但是由于法案把学生的考试结果作为学校绩效评价的主要因素,使得学业压力由小学三年级(联邦政府开始测试的起始年级)向下延伸。在个案5岁幼儿园与4岁幼儿园中都出现了测试性评价,形式是教师与儿童面对面一一测试儿童的读写算能力,甚至测试性评价已经成为个案5岁幼儿园惟一的评价方式。可以说,课程标准化运动在美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推行所带来的结果,就目前来看仍是喜忧参半的。尽管改革已经施行多年,但面对标准和传统学前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美国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仍处于尴尬之中,作为标准和儿童之间中介者的教师更是左右为难。可见,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之路也尚在途中。

三、美国课程标准化运动对我国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标准的制定:社会本位主导下的儿童本位求索

课程标准,尤其是国家课程标准,其实质是一种国家课程政策。以希望借教育改革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以提升全体幼儿入学准备水平为实践导向,美国的课程标准化运动正探索着通过标准促进社会平等、实现公平和质量兼具的教育改革道路。但从实践来看,政策解决方案的依据主要还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而非儿童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其一,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优劣关乎一国之教育质量和实力,影响着美国的大国地位和荣誉;其二,美国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对较好地解决了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开始追求教育结果公平,而教育结果公平最关键的衡量指标,在现在的美国政府与社会看来,仍然是学业上的成功,而不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完整性、水平与程度。因为只有学业成功,才能借助教育这一途径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从而决定了美国学前课程标准的社会本位特征和学业导向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以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注定遭遇挑战和需要协调,我们希望“发展适宜的实践课程标准”的努力无疑还有着漫长的道路要走。

(二)标准的范围:学前教育弱势处境的另一种表现

在美国,课程标准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下延,一方面反映了美国政府对早期教育在儿童未来学业成绩、个人成就和社会整体效益等方面可能产生的积极效用的重视,但另一方面也再次说明了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开端阶段的弱势地位。在建立“一体化教育体系”的系统工程中,任何国家或许都是让低阶段教育向高阶段教育的标准看齐,只要小学不再以儿童发展为本,而将儿童的学习结果作为关注点,那就可以想见学前教育的压力。譬如在个案5岁幼儿园中,对语言和阅读活动的极度重视,既源于美国教育界近年来对早期阅读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更源自高阶段教育测试的压力。因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案》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全国学生都必须接受阅读与数学能力测试,并以此来评判学校荣誉,这使很多5岁幼儿园不得不早早开始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可见,要想维持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学前阶段教育特殊性和独立性的深入研究。

(三)标准的推行:实践中的问题解决路径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考核指标;心理教师职业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2-0004-03

记者:姚教授,您好!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开展已有二十余年,今年是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十周年,经过十年的规范化发展,您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有何特点?

姚本先:我非常高兴能接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的采访。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我觉得这二十年用6句话、18个字概括比较准确:起步晚、底子薄、水平低;发展快、成效大、势头好。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初期起步到今天非常好的发展趋势,证明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非常必须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从创刊以来至今有十年的历史,在推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全面开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比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正好晚了一百年。上世纪初,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之父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在美国开展心理咨询的时间距离今天是一百年,另外美国学校心理学之父赖特纳・韦特默(Lightnerwitmer,1867-1956)也是那时在美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并且深入开展儿童心理辅导。中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起步是上世纪80年代。有意思的是,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运动开始于50年代,香港是60年代,澳门是70年代,中国大陆是80年代,正好构成了一个链条。十年来,党和政府以及行政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在政策层面和宏观指导领域给予大力的支持。从1999年至今,国家连续颁发了五个非常规范的文件,除幼儿园外几乎涵盖全部国民教育。所以,我认为党和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进力度非常大,这也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快速、高效发展以及具有良好未来趋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记者: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进行考核这一问题,您认为考核指标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如何保证落实?

姚本先: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学校考核的指标之一,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考核可以直接检验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性开展,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考核时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校的办学指标,进行规范化的考核。

目前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负担重,能力有限,接受方方面面的考核评比比较多,我个人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不要作为一个独立的考核,而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考核要具有可操作性。考核指标可分为两大部分:硬性指标和软性指标。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应放在硬性指标上,即要考核能够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质量的指标。有四个指标要重点加强考核:人员、场所、经费和课程。人员指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不完全是专业人员,但相对是在学校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相对稳定的人员。场所指要有相对固定的、符合要求的活动场所。经费指要有满足人员、场所、活动所需的经费,不一定是单项经费。课程指心理健康教育要进课堂。这个课程和我们平时所讲的学科课程有很大区别,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学生和教师的情况来定,灵活开展,避免纯粹的课堂化教学。其他方面,比如思想认识、态度、理念、领导重视、组织机构等也要进行考核。

关于怎样去保障落实,我认为这个指标应该和对学校的评估、检查结合在一起。比如学校的达标、示范学校的建设、特色学校的建立等等。无论是哪一类学校的考核都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来贯彻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涉及到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特色的检查、评估,都应该包括这一指标。因此,特别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进行考核评估时,能够从素质教育整体推进的思想和理念出发,贯彻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扎实有效的开展。

记者: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博士曾提到,希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从事的职业,您认为什么样的机制能使这样一个职业成为大家愿意从事的职业?

姚本先: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优秀教师从事这个职业,二是优秀教师愿意从事这个职业。首先是这个职业需要优秀教师去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和学科教学的教师是不同的。学科教学的教师可能只是影响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影响是有限的。比如语文老师、数学老师,是对某一个年级某一个班在语文和数学的学习范围内有很大的影响。这样的老师只要保证有足够的水平,足够的教书育人的素质,往往就能够胜任岗位要求。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他要满足所有学生在学习、生活、身心发展方面的需要,否则就很难胜任这份工作。同时,这个职业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并非是为了改善学生的知识状态,而是要改善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精神等整体状态。所以我非常赞成应该是优秀教师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目前,很难要求开展这项工作的学校去选拔优秀的教师,但从未来趋势来讲,从事这一职业的教师除了具有教师资格证书,还应该具有更高的职业准入资格,尤其是在个人的心理、精神、品德和专业素质等方面。

第二,优秀教师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如何让优秀教师愿意长期从事,并且能够做好,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了解,当前中小学有一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工作的稳定性、长期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从而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我认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教师工作成熟度的问题,也有工作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还有教师自身发展的专业水平问题。但从当下所遇到的问题来看,关键是教师的地位、待遇和专业发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首先是地位。在中小学日常的观念里面,最有地位、最有影响、最有前途的教师是学科教师,甚至是主干课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有的学校可能是学校的教辅人员、管理人员,甚至是边缘人员,这就很难保证他在学校和其他教师一样拥有平等的地位,从而挫伤他的自尊心,打击他的积极性。其次,因为地位的模糊、边缘化,奖金、福利等待遇就会受到影响。再次是未来的专业发展。从学校目前的机制来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未来发展的资源不够、条件不够、空间也不够。这就使得这部分教师很难安心于本职工作。比如进修问题、继续深造问题、校内的提升问题等,都涉及到一个人的前途和专业发展。因此,若使这个职业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从事的职业,就必须要解决地位、待遇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目前,最现实的办法是至少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放在“三同”的平台上,即同等地位、同等待遇、同等发展机会,这样就可以确保优秀教师愿意从事这个岗位,或者说更多的教师愿意从事这个岗位。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优秀教师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固然是好事情,这个岗位可能对于校内的教师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选择。但我们更愿意看到优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来从事这个职业。我认为,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模式、主要路径、主要策略是吸引更多的优秀应届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来从事这一岗位,而不是希望其他学科教师来转任。转任有一个专业的认同、角色的转换问题,而优秀的学科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如果能够有所侧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性水准以及岗位基本要求。

记者:您刚才提到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入课堂,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定一个试行标准,您认为它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什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姚本先: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在中国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教育活动,也是必然趋势。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标准和其他新课程标准应该是一致的。课程标准实际上是国家课程的基本性纲领文件,它反映了国家的意志和意图,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基本要求。它也规定了各个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评价的依据。在我国,只有基础教育才有课程标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前还没有进入课程标准制定阶段。我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三句话,第一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健康”是一个整体健康的概念。第二句话:立足教育,重在指导。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来维护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三句话: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这三句话我认为是构成未来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的关键点。

参照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我认为这个标准由五个大部分组成。第一,前言部分。主要讲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性质。这部分很重要,一要使大家避免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把一本教材的主要内容以灌输的方法进行讲解。二是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比如“健康第一”,可能90%的教师都不会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学校里发生着大量的以损害学生身心健康来换取升学率的问题,这表明教师和领导没有健康第一的观念。三是写明课程设计的思路。比如怎样体现立足教育,重在指导;比如有哪些重要的手段、媒介;怎样把课程的主要形式和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和学生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课程标准只是一般规定性的,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思路是一致的,具体的教学内容由各地根据自己对标准的理解进行设计。

第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该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作为一门课程的所有目标,或者是分为中学、小学的所有目标。分目标涉及到具体各个年级,以及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目标。比如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校的系统教育,如何从幼儿园适应小学的系统化教育,如何适应小学的规范和要求,如何面临人际交往、伙伴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习的独立性等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目标。三年级的学生进入到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的相对独立期。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概念发展等这时要在分目标中体现。所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目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非常具体,具有适应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第三,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也是课程教学内容编制的关键部分。课程到底要教什么,学生到底要学什么等具体规定性的内容在这部分体现。比如,小学一年级第一课培养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应该列出这一课需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第四,实施建议。这个实施建议主要是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管理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案例教学的建议。主要是建议如何实施课程,如何评价,如何考核,如何开发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

第五,附录部分。主要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术语的解释和说明。使用和实施这个课程标准的人可能差异性比较大,所以有必要给予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指导。

针对课程标准的问题,可能大家还会关心课程标准是独立的还是综合性标准的一部分。我认为课程标准应该是独立的标准。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存在,但不是独立的,都是融合性的。比如思想品德、体育健康等课程大纲里面都有相关内容。我们理解的课程标准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标准,同时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也是有利于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没有必要把它们分开。

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标准,我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条件、机会比较合适的时候,可以启动一些前期的调研,必要的时候可以在局部地区试行。我愿意和各位专家一起为此奉献绵薄之力。

记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创办近十年,您见证了它的产生和发展。您认为从哪些方面对杂志进行总结可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相结合,同时具有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姚本先: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本杂志感觉非常亲切,也很有感情,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转眼十年之久,我是忠实的读者、作者和推荐者。我经常把它推荐给我们的老师、学生,特别是我的研究生。在此借这个机会,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给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包括学生、家长提供了非常好的一个阵地、一个平台,我也希望这本杂志越办越好。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篇10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小学数学教师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大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因此,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深化课改的重要工作。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进行分析,根据国际上先进的课程特点,对确立教师课程体系提出了建议。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对数学的法则、方法、程序进行正确的解释。纵观我国各师范学院的小学专业课程发现,普遍对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缺乏标准,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或是使用高等数学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学习难度高但和小学数学教育关联弱的《高等代数》《数学分析》等课程;或是开设综合大学开设的着重于工科或经济的数学课程。据调查两所省属大学对师范生开设的数学类教育课程发现,这两所学校开设的课程差别非常大。由此可以得出,数学教育的课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使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课程在选择时产生凭经验、图方便的随意现象,导致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小学数学教育素养无法满足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实践类课程教学不完善。关于“如何教”的教学实践是一名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不仅和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更能体现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实习等教育实践类课程是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能够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其教育信念。但从实际上来看,许多高校对此的重视还不够,对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合理,实践过程中缺乏指导。甚至有部分学校采用分散的实习方法,让学生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导致部分学生敷衍实习。缺少小学数学课堂的体验经历,必定会影响对教育理论的实践反思。

二、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将来小学数学的教师素质,也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培养小学教师的重要性,将对教师的教育作为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甚至早在二战的时候就已将培养小学教师纳入高等教育中。因此,这些国家的小学教师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可以成为我国确立小学教师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在2008年,美国教师委员会做出一次重要报告,报告内容显示,美国的小学数学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缺乏统一标准,各教育学院间差异很大,和我国目前的情况很相似。为此,美国收集了全美77所教育院校的教育课程、大纲,进行了两年的认真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同时提出,和小学数学教育相关的课程,才有助于教师在职前学到需要的知识。纽约城市大学强调基础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另外,英国在1982年《学校中的新老师》报告之后,建议大学和中小学进行合作教育,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新加坡等国家也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确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建议

根据我国在小学数学教育课程上存在的随意性问题,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组织教研人员、数学家、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等各方力量,以核心素养为框架,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和知识理论,整理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有关标准,制定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标准,给各师范院校开设小学数学教育课程提供方向和依据。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一直受到其他高级数学教育课程的影响,对数学学科的知识考虑很多,设置了许多和小学数学关联较小的课程,忽视了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建立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高等数学等课程反映了现代数学的发展,有利于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理解,能够开阔职前教师的视野,有利于开展数学教育工作。因此,要根据课程标准分析数学课程,将高数学科和小学数学有机结合。建立教师的课程体系,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只通过传授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使职前教师通过实践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让师范生在学习知识理论之后,进入小学课堂,亲身观察或实践,有助于帮助其掌握教学程序和基本策略。

四、结语

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全面推进深化课改工作,就必须要建立好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的小学数学课程具备的标准统一、重视基础和实用性、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制定统一的体系标准,注重加强和小学数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将实践课程和教学课程结合这几点建议。希望本文的论述对确立适合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师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带来些许积极影响。

作者:管云霞单位: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沃皮小学

参考文献:

[1]李星云.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piSa2012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2-78.

[2]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9):103-104.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4]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6(4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