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十篇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十篇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9:22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1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关系

一、前言

在过去我国的体育教学体系中许多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混为一谈。一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讨论教学内容,而很少有人站在教学的角度去分析教学流程和教学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一种只谈教学而不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体育教学内容来代替体育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着,不但模糊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给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为重要的难题与影响。为此,本文根据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基本观点,对学校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论述。

二、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概念

1、什么是体育课程

根据以上教育理论界对课程概念的研究成果和对课程概念定义的基本要求,以我国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范畴为认识对象,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的,被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基本素质、能力、体质健康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它的特点是具有计划性和方案性,它对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锻炼形式提供方案。从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它属于狭义的概念,属于学校体育的一个下位概念,属体育教学的一个上位概念。学校体育课程在没有实施前,它只是以方案和计划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此时它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课程范畴的问题。如果把课程计划付诸于实施就变为教学,在这一层次所涉及的问题实属体育教学范畴的问题。一门体育课程的确立,首先是科学、健康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丰富学生生活的体育活动内容;其次要具备成熟的理论知识体系,并经过社会规范,便于在学校开展和操作。否则不能称其为体育课程。

2、什么是体育教学

从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体育教学是指按照体育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要求,以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为依据,以一定的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师生双方以课堂为主渠道相互交往,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特征,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身体教育活动过程,它是对体育课程特定内容进行具体实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积极组织和引导,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一定的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理论与方法,通过身体活动与锻炼,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意识、精神和体能等。它是实现和达到体育课程目的和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实践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1、体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性质的关系

体育课程设计与体育教学活动,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两者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从性质上看,体育课程设计为体育教学提供方案和蓝图,主要由行政和决策部门操作,所以更多的带有国家行政部门的决策性质。它必须考虑在体育课程教育中,如何反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要求等。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教育要反映或体现出我国教育方针,反映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课程的思想、观点、态度和立场等。从体育教学的性质看,体育教学是学校和教师根据体育课程计划和目标要求,根据具体教育主体的需要和教材特点,由学校和教师设计,并组织进行的一种具体的施教活动,它是把体育的价值、课程目标和要求,通过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具体的体现和落实,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以,体育教学的设计相对有较大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体育课程设计主要是为整个体育课程实施,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总体方案。它是社会、教育和学校体育的需要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之间的纽带或中介。因此,我国的学校体育课程,必然要反映出我国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目标要求和国家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的目标要求。它对体育教学总体上提出宏观计划、标准和要求,并起到指导和制约作用。

2、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本质关系

以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针对目前我国体育课程的表现形式和本体功能特点,体育课程的本质是向学生传承人类优秀的体育文化。体育课程的各成分、内容和要素,在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原则前提下,通过科学的实施,积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育、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所产生的作用就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这是体育课程本质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本质特点。什么是体育教学的本质?从现行的体育教学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出发,经研究认为,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指体育教学内容要素经过科学的优化组合,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要求下,通过师生双方互动的教与学活动过程,学生获得一定体育文化知识、技术技能、方法和原理,为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形成一定的体育思想、行为和意识等方面产生的特定作用,并达到特定的、明确和具体的体育教学目标就是体育教学的本质。通常,已经确定的体育课程是总体方案或总设计,它规定和制约着学校体育各类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计划、组织和实施工作。因此,体育课程设计为教学提供了总体方案,而体育教学工作则是如何去具体实施的行为方式。所以,两者相互必然紧密联系。

四、结束语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良好、正确的认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已成为目前教学工作的主要重点,也是实现良好的体育教学优势的核心关键。正确的认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哪个能代替另一个,但它们又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杜治华:《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6期

[2]辛利:《论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若干关系》,《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2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各个学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在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生发展个体差异性较大,在课程内容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的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舞龙舞狮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二、价值取向的含义

何谓价值?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或所值,像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或所值一样……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时应获得的报酬。”其决定性因素有三个:一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和性质,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空间;二是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及其能满足自身需要的认识,它决定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影响价值的期望空间;三是实现事物价值的外在条件,它决定了实现价值的现实空间。其中,期望空间或更进一步说价值取向,既是可能空间向现实空间转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由人来控制的、影响价值大小的环节。从认识角度而言,其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

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也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三、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课程实践的指导性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整套关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的取舍、价值判断的信仰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师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取舍和价值判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行为的动机因素。在贯彻教育发展思想理念和教育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类别的体育教师由于其成长背景、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了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自己教育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判断及相应的带有稳定特征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非同步性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和聚类性特征。我国教育改革前的历史时期内曾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注重纪律培养”、“注重体质发展”及“技术主导”等多种取向的形成、发展和占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主流即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的阶段性影响,在相同或相似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中其教育价值取向又呈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同时,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及调整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些曾经主导过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相比已显滞后,与现在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但对这些教育价值取向的过分注重仍然在不同类别的体育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用与体育课程改革思想相一致的理念对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影响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因素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影响作用,如教师自身的年龄、性别、学历、教学经验、运动经历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及课程标准、计划和教材、学生的体育需求变化等诸多方面对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较大的影响。以往就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论价值取向的认识是不全面和系统的。而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引导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效果。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3

以湖南省8所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高等学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根据研究需要,收集了大量有关体育教学目标、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的文献和著作,并已经收集了湖南省6所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大纲,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较全面的理论基础。

2.2问卷调查法

根据需要制订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交互影响专家调查表》。经特尔菲专家法检验问卷具有一定的效度。通过裂半法,经斯皮尔曼---布朗公式rtt=2rhh/(1+rhh)校正得:rtt=0.932表明问卷信度可以接受。

2.3统计分析法

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的确定

课程标准一般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时间分配、课程内容设置等多个方面。这些众多方面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并不相等,占最主要地位的是培养目标,占核心地位的是课程体系【2】。培养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课程内容设置是课程标准的核心。本文在确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前,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同高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的专家、教授和普通体育教师进行交谈,从中获得有关体育教学目标的第一手资料。接着,设计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最后,请该研究领域的学者采用主观评价法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指出各种缺陷或错误,最终确定高等学校的24项体育教学目标。本文在确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前,首先分析了湖南省8所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关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情况,并通过访谈法,调查湖南省8所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师,为本文体育课程内容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体育理论基础知识方面,一共设置了93项相关体育理论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体育运动技能方面,一共设置了33项相关的体育运动技能。众多的体育理论知识设计、体育运动技能设置与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环境等有很多的关系。在此,本文不做重点分析。

3.2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目标一致性分析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本文设计了《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交互影响专家调查表》,以区间[0,4]的数值表示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的支持程度,4表示此项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育教学目标有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3表示对目标有很重要的支持作用,2表示对目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1表示对目标有一般的支持作用,0表示与目标无关。首先收集调查问卷表,整理专家评估的数据,最后对问卷调查表的原始数据进行整数化等处理。最终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由于调查问卷表中设计的体育课程内容较多,本表中无法完全列出,此处相应的进行了省略。

3.3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内容的一致性分析

3.3.1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平均实现程度分析

本文用24项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课程内容上评价得分的平均分,作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平均实现程度指数。平均实现程度指数刻画了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总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程度,在[0,4]上取值,取值越大越好。从表2可知,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一致性指数在2与3之间(专家评价数达到中等程度)的体育教学目标有: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15)、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2.10)、使学生了解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关系(2.01)、提高学生的体能(2.26)、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2.02)、培养学生获取现代生活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2.00),说明这6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程度较高,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重点抓住这6项体育教学目标,不仅使学生清楚体育活动、体育锻炼的价值与意义,而且使学生懂得科学、合理地参与体育锻炼,使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从一个“知道”转化为“懂得”的过程,最终影响学生的生活,使“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学生一生。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一致性指数在1与2之间(专家评价有明显一致性)的体育教学目标有18项,其中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1.46)、培养学生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1.4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识(1.33)、提高学生的卫生文化素养(1.4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问题,并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1.42),这5项体育教学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程度指数较低,与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总目标的相关程度一般。在表2中平均一致性程度指数没有在0与1之间,这说明高等学校的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上述分析,计算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实际教学目标与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平均一致性系数为:40.36÷(24×4)=0.4204。据此可知:在考虑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对实现同一目标有副作用的情况下,不同体育课程内容的实际实现教学目标与体育总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只有中等水平。

3.3.2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分析

本文提取126项体育课程内容与同一体育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评价值的最大者除以理想评价值4,称所得的商为相应分目标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则其取值范围为[0,1],且0表示完全没有实现,1表示完全实现;显然,24项体育教学目标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刻画了126项体育课程内容对该分目标支持可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同时也刻画24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总教学目标达到的最大一致性程度。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如下表3。从表3可知:第一,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最大实现程度系数有较大的差异;第二,其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6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8以上,甚至有2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9以上,这说明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集中体现在这6项上,同时也说明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该6项为中心进行构建和优化;第三,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使学生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提高学生的卫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获取现代生活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等5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6以下,甚至有3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实现程度系数值都在0.5以下,这说明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在这5项上实现程度较低,这5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重要性不高,在进行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构建时,可以依据该表进行优化和调整。规定实际课程目标体系与总课程目标的最大一致性程度系数为:各分目标达到的最大一致性程度系数之和与各分目标的完全一致性程度之和的商表示。根据上述分析,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最大一致性系数为:16.151÷(24×4)=0.172。由此可以认为,在不考虑浪费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情况下,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的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差。我们可以根据根据表2和表3对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学进行优化。

3.3.3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目标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交互效应分析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交互效应分析是根据已有教学总目标,了解各种课程对总教学目标的现实直接作用,从而实现课程体系优化的方法[1]。在运用课程与教学目标交互分析法时,通常将各门具体课程(第i门课程)对教学分目标(第j个分目标)的支持程度(Cij)按强度分等,一般是数据越大支持程度越高,本文以4表示最高,再结合总教学目标分目标的权重(wj)确定课程对总教学目标的贡献指数gi,计算公式为:gi=Σ(Cij×wj)。本文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交互效应分析,没有对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权重进行分析与计算,在此处本文假定24项体育教学目标的权重相等,根据表1可计算得出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情况。根据表4可知:第一,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差异性较大,其中贡献指数最大的是体育课程内容篮球,贡献指数为66.06,贡献指数最小的是体育课程内容是大学校园环境与卫生,贡献指数为21.77。第二,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较大的有:篮球(66.06)、排球(63.16)、网球(58.65)、羽毛球(60.38)、乒乓球(59.00)、体育舞蹈(57.92)、健美操(57.92)、形体训练(57.14)、艺术体操(56.85)、武术(58.65)、太极拳(58.65)、跆拳道(59.51)等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这些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好。第三,高等学校126项体育课程内容的贡献指数较小的有:中国体育的历史发展(30.61),田径运动的起源、运动规律、竞技水平现状、发展趋势等理论知识(37.62),体质健康测试的有关内容(35.67),民族传统体育概述(29.76),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功能与分类(34.19),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28.23),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31.82),体育的本质、结构与功能(27.27),大学体育行政法规(27.6),高等学校卫生工作行政法规(24.29),人体的新陈代谢(29.22),体育健美的美学基础(30.92),人体肌肉分布与一般练习方法(33.66),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健美(33.66),大学生体格检查(31.65),大学生运动过程中的自我监督(32.54),大学校园环境与卫生(21.77)等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这些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差,直接贡献偏低。第四,在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构建时,可以依据本文课程、目标的贡献指数进行优化。以贡献指数较大的体育课程内容为中心,辅以贡献指数一般的体育课程内容,根据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体育师资、学生情况等方面,综合以上因素构建适合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4结论

4.1在考虑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同体育课程内容对实现同一目标有副作用的情况下,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一般,不同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总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程度只有中等水平。

4.2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体育教学总目标的一致性较差。我们可以根据本文调查分析对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学目标进行优化。

4.3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情况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提高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6个方面。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4

随着学生生命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如学生自杀事件,再者学生心理疾病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教育忽视生命教育的缺陷和不足。由此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倡导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填补生命教育的空缺。而体育课程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由此具备了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的基础。

1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秉持关爱生命、欣赏生命和敬畏生命的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去思考生命,以便对于生命价值形成比较正向的认识,这才是生命教育的归宿所在。

生命教育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引导,而体育课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析生命教育与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其一,从体育课程的本质来讲,体育是从生活实践发展而来,其在原始早期隶属于生活实践活动范畴和文化娱乐范畴,并且在人类身体素质发展,人格独立等方面的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来讲,体育本质上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其二,从教学目的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倡导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程度,而体育课程也是关注生命健康问题,两者之间在目的上是一致的。

2现阶段体育课程生命教育缺乏的原因

通过对于多所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现阶段体育课程中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很少,往往成为体育教师教学的盲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具体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探析:

2.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因素

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需要具备健康的体育教学环境,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的开展的话,势必成为阻碍生命教育融入的瓶颈。体育课程目标设定程序化倾向严重,教学流程过于计较大纲要求,教学设备体系固化现象明显,由此形成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使得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接收生命教育,也是很容易理解的事情。

2.2教师体育教学观念因素

在将生命教育纳入到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如果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不能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本质,忽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片面的将注意力放在体育技能锻炼上,以严格的课堂纪律去开展课程,自然使得生命教育在体育课堂上无立锥之地。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教师对于体育课程本质认识不清,对于体育课程与生命教育关系理解不透彻的具体表现。

2.3教师体育教学能力因素

即使教师能够认识到体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这比较是体育教育的新途径,在缺乏经验的基础上去进行尝试,教师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现阶段很多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实际教学经验相对有限,生命教育评价体系不全,往往很难将其付诸实施,这也成为目前体育课程生命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4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因素

对于体育课程进行评价而形成的体系,可以对于学生体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和评定,这也关系到生命教育方面的内容。现阶段,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没有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不同学生也没有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去对待,由此没能形成统一的全面的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由此给予生命教育的融入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3生命教育理念融入体育课程体系的策略

综合上述对于现阶段体育课程缺乏生命教育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对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采取措施,以便改变目前生命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缺失状态。

3.1树立生命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思维

意识反作用于实践,要想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去,就要从生命教育观念树立,传统体育教学思维摒弃的角度入手。简单来讲,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强化生命教育教育和宣传,在全校营造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使得其成为开展体育课程的良好环境;其二,构建生命教育体育课程教学经验平台,让教师参与进去,积极分享和学习教学技巧,以便更好的将生命教育理念运用到体育课程中去;其三,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开设大量的具备实践性的体育项目,以不断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使得体育课程朝着有利于生命教育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3.2改变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生命教育体系

针对于现阶段体育教学模式固化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方面工作:其一,组建专家小组,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引导,改善和调整现阶段体育课程体系,如课程内容,课程比重等,为更好地将两者融合起来奠定夯实的制度基础;其二,正确理解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个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促进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倡导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尝试,以构建生命教育体系;其三,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积极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尝试,以不断的积累经验教训,为生命教育体系的融入打下方式的基础。

3.3提高体育教师能力,打造专业教育团队

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教师能力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不断提高体育教师能力,打造专业化教育团队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对于生命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其在此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保证体育课程的质量。首先,把握教师招聘和选拨,将生命教育意义的考核纳入其中,以此作为竞聘岗位的重要条件;其次,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体育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尤其是将生命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的能力;最后,给予体育教师优越的工作待遇,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其在生命教育方面进行各种尝试。

3.4健全课程评价体系,营造积极教育氛围

针对于目前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应该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善:其一,积极将生命教育指标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去,以学生评价教师,教师综合评价的方式去考核学生以及教师的体育教学质量,并且将其纳入到学生的成绩体系和教师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去,以此去激励其更好地参与到生命教育体育课程体系的积极性;其二,秉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对于不适合的评价指标应该及时地进行修整,以保证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及营造更好的教育氛围。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5

关键词:师生关系;体育教学;健康成长;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0-0082-02

体育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教与学为媒介的一种社会关系,它是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平台,也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必不可缺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面临几十个学生,体育教学主要是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反复练习,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必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可能搞好正常的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表现

1.和谐师生关系影响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体育教师“身正为范”,是学生的榜样。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教师课堂上要求严格,学生就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练习。要求松散,学生就会懒散,对学生的严格不是体现在对学生的训斥上,而是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体育教学中,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感受与体验不仅是体育知识的传授,还有体育价值观的接受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传递。所以,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以及和谐师生关系对学生参与体育,热爱体育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学生由于年龄和生理特点的原因,很希望在课堂中受尊重。一些体育教师对学生不尊重,教学言语不当,批评方式不对,当众批评,很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自然伤害到中学生。还有一些体育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慎重,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严重的造成学生行为偏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堂中至关重要。

2.和谐师生关系决定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能力。在体育课堂中,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如果师生关系越好,那么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就越好。古人曰,“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师也会有收获感和成就感。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那么老师在课堂中唱独角戏,体育课堂注定失败。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进行体育研究性学习,比如在篮球教学中,提出如何提高篮球命中率的研究课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结论,然后师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能力,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融洽和密切师生关系。

二、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中学生从内心产生出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的是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育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大力开展体育游戏和身体素质拓展训练的课堂教学。体育游戏教学,是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颖的时尚的课堂教学最受学生欢迎。体育游戏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赛性于一体,在体育课堂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快乐,可以密切同学之间的关系,形成相互团结和协作的意识。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可以适当增加体育拓展训练,体育素质拓展集技能、智力和体能于一身,学生参与体育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增强体育的自信心,学会关心同学,关心集体,改善同学人际关系,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更加乐观的态度迎接挫折和失败。体育教学可以以运动场地为舞台,以学生为中心,将体育课堂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融为一体,以小组合作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奋发向上的意志品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更高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2.其次要关注体育差生,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体育成绩差并非智力差,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心中要充满爱,要热爱学生,真正地关心学生,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对待体育差生,更要主动关心,只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才可能真正热爱老师。否则,会导致课堂自暴自弃等悲观情绪的产生。对学生的爱应该一视同仁,对他们都有公正的认识,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学生真正的朋友,课外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体育教学不能仅仅满足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是课堂体育教学的良好延伸,对学生大力灌输“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理念,形成体育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建设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大氛围。

3.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应该树立体育课堂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占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因此,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注意尊重中学生的人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严格训练要体现在不断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规律和他们的性格、体育爱好等方面的探索上,教师要善于总结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中学生,受学生的欢迎。同时还要给中学生自由的空间和体育锻炼环境,改进体育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实现师生的和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让学生建立对体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真正喜欢自己所学的课程,才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去锻炼。教与学是一个双边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学生热爱老师,尊重老师,课堂中积极配合老师,以自己的积极行动给予最大的支持,只有当老师感受到课堂受学生尊重了,教师才会非常乐意把自己所学的技能最好的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师生的共赢。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要结合课堂实际,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体育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一门特殊教育课程,体育教师与中学生之间要构建一种平等、互动与合作的和谐关系。教师与学生是紧密合作、互相促进的关系,这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北生.教学艺术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6

关键词:环境素质;基本原则;绿色教学课程体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272—02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大学中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及绿色文化的培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进行绿色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综合素质;能将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彻到高等教育的普及教育课程、各专业学科教学、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能够改善人才的社会输出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绿色教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形成了一批理论成果。范恩源、马东元认为应在基础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徐辉、祝怀新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对中国的环境教育和绿色教育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高伟云、孙学成认为绿色教育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孙萍、刘钊等建议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形成绿色教育氛围。

在全球保护环境和提倡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学校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和研究绿色文化培育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我们以学生对绿色教育的兴趣和建议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工业大学7个学院的118名学生进行了“关于我校绿色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力求系统完善地开展绿色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绿色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大学绿色教育的课程设置要遵循方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及少而精的原则。

方向性原则是指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绿色教育的目的、价值取向及其目标为准绳,要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获得预期的成果。由问卷调查得出,我校约有5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日本核污染等环境事件,这一比例证明当代大学生对于世界大事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因此通过建立绿色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关心国内外大事指明了方向。

整体性原则指要从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综合考虑课程设置,确保大学绿色教育课程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不仅要强调每一类课程方式要体现全方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要求与内容,而且要依据绿色教育目的及目标来决定“人—环境”系统论课程中的主体科目内容的选择和设置,特别要求课程体现出内容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整体性。

渗透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大学绿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运作于现行大学各学科专业之中。因此课程设置必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也必然要求渗透、融入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以此来调整和充实各个系科的专业主干课程内容。

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绿色教育课程的设置应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又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必须考虑以下问题: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当;能否让师生理解并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实施当中;学校的条件与教师开设相关课程的可能性及能力如何;设置的课程是否经济。

设置大学绿色教育课程还应考虑自身的实用价值,体现“少而精”的原则,并尽量避免重复。特别是在课程总体门类多、课时紧的情况下,通过精简一些过时、无用的课程,为增设具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创造条件。

二、大学绿色教育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结合国内外绿色教育实践,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体系应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公共课与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也可称之为通识教育。这部分课程一般2~3门,重在比较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注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环境与发展战略以及环境治理对策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例如可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环境管理学》这三门课程类同于数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公共课和基础课。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评估和处理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初步能力。由调查问卷可得,这三类基础课学生的认可度(见表1)。

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超过了1/3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基础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重视基础课的教育,使学生们具备扎实的环境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第二,专业课。这些课程一般由不同的院系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开出与绿色教育相关的课程。如生物专业可开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等相应课程,机械专业可开设《绿色制造》课程,材料专业可开出《环境材料学》,哲学系可开出《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政史系开出《中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从不同的视角来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由认可度调查表可知,学生学习绿色教育专业课的热情不减。超过了20%的学生都表示对于开设专业课的兴趣。因此高校在建设绿色教育课程体系上要加强专业课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专。

第三,隐性绿色教育课程。在各院、系的专业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例如与农业相关的专业开设《农业生态学》等课程,与数学相关的专业开设《数学生态学》,与能源利用相关的专业开设《能源环境工程概论》,这些课程的开出,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专业视野与就业面。

第四,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环保讲座,通过图片、实例等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讲课形式,向师生们讲解了环保科普及有关保护环境的意义等知识。此项活动的开展,旨在将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深入普及到全校园,号召大家共同参与环保、支持环保,实践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由问卷调查得出,学生对于环境工程学术讲座的认可度为23.73%。虽然支持率略低于前两部分,但这部分可以充分享用外校资源,达到知识的互补和学术的互动,是必不可缺的。

将以上四个部分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就初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教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黄丹.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地质大学,2006:5.

[2]黄娟,帅斌.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3]熊辉,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2004,(3).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7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学》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经历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理论水平较高的、结构日趋完善的、体现中国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展望其发展特征:课程教学目标向着多元化、具体化、指标化、可测评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现代化、综合化、合理化、高效化;课程教学内容更加体现“基础性、完整性、人本性、生活性、弹性、乐趣性、应用性、国际性”;课程教学具有“思想性、先进性、扩展性、灵活性、专题性、实践性”等特点.

1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形成发展及地位

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早在20世纪50年代的高等学校体育系科开设的(体育理论》课程中已包含部分学校体育原理和方法的内容,直至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学校体育的价值与地位日渐提高,以及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成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原包含在《体育理论》课程中部分学校体育的内容,难以解决学校体育领域里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已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迅速发展的需要,当时有许多学校的体育工作者和有关专家都认识到建立一门独立的《学校体育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第一部《学校体育学》教材是在1983年10月问世,由钱耀庭、李德锐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当时体育院系的教学参考书,标志着学校体育学开始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它初步构设了《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体系框架.学校体育学从《体育理论》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体系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1986年4月,在杭州大学召开的“体育理论”研讨会上,多数专家提出(学校体育学》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的设想和建议,并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上报国家教委在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从而正式确立了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中的地位,并在1991年6月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1993年4月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出版的包括学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和1998年1月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中,先后都明确规定(学校体育学》为主要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仅在近20年里,《学校体育学》课程从建立到现在,迅速地发展成为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2((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内容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国家教委先后颁发的《课程基本要求》、《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建设与发展.m)年由钱耀庭等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经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正式作为体育院校教材使用.该书基本形成了课程内容体系的框架.m年3月由金钦昌主编的《学校体育理论》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卫星电视教育、教育学院、函授、自学等培训初中体育教师的教材,为高师(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的精神,1994年6月由国家教委组织编写、金钦昌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科通用教材和作为体育教师进修与教学、成人教育、中等体育专业教育参考书.它是一本理论水平较高和内容体系基本完善的通用教材.

2}1年6月教育部体卫艺司和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指会组织编写,由李祥主编的《学校体育学》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为21世纪初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通用教材(见下列《学校体育学》课程教材建设统计表),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

理论水平较高的内容体系较完善的一本教材,全书4篇共16章,该书由绪言部分和学校体育概述、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等4篇构成了课程内容体系主要框架.从教材内容性质来看,主要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知识两大部分、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思想、学校体育的地位与目标、学校体育的基本原理、学校体育行政法规、学校体育教材体系等;应用理论知识部分主要包括学校体育教学、学校课外体育、学校体育管理与评估、学校体育教研科研和教师职责等.既体现了课程内容体系的基础性,同时又重点突出了课程知识体系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该书的编写突出教材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思想性即课程教材内容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体育师资服务;科学性指教材内容选编的整体性、系统性、合理性、教育性和内在联系性等,符合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知识需求;专业性指该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能反映和解决本专业、本课程最基本的、普遍的问题和矛盾,为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实践性一方面是指课程教材内容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是指课程部分知识技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直接地掌握和熟练,如体育教学活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的培养等;实用性即指教材内容能结合实际,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使所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适应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需要.新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体系在体现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的基础上,更强调其实用性和实践性.

3((学校体育学))课程发展展望

3.1《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目标将向着多元化、具体化、指标化、可测评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教学多元目标包括:专业思想培养目标;知识技能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目标;科研能力培养目标、自学自测能力培养目标等.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设定与指标化,将更切合培养目标和课堂教学实际,目标更有利用调控、测评.

3.2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体系将会不断完善和更新.确立新的教材观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完善是课程建设发展的根本,课程内容的改革更加体现现代性、新颖性、实用性和技能性、文化多元性.课程知识体系更加体现“基础性、完整性、人本性、生活性、弹性、乐趣性、实用性、国际性”.更有利于综合性、复合型、高素质师资人才的培养.

3.3目前《学校体育学》的课程正向着课堂教学结构设置合理、教学组合优化的方向发展,课程教学结构合理、教学组合优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体育师资人才,这无疑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方案设计合理化,教学环境条件优质化等.改变过去只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学法的研究的做法,将两者研究有机结合,促进“教学相长”,更注重创新教学的设计运用和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

3.421世纪

“思想性、先进性、扩展性、灵活性、专题性、实践性”等特点,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日趋现代化、综合化、合理化和高效化,注重不断改善教学的基本条件,更新教学手段,加强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把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更新常规的教学仪器设备、场馆措施,配备多媒体电教仪器设备,增强课程教学能力,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4((学校体育学》课程研究展望

4.1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将在对学校体育的现象与规律、基本原理、组织形式、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的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视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教学理论与方法是课程研究的重点.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20年间其研究进展较快,但需继续深人研究和完善.如课程教学理论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性、综合性、先进性、实效性等问题的研究;如何将当今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手段引人课程教学中来;教学方法手段是否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创新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何进行创新教学;课程Cai课件的制作与相关学科交叉领域的开发研究;关于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问题.

4.2更注重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优化的研究,如对讲授、谈话、讨论、答疑、观察、见习、实习、参观、作业、论文、调查、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优化和综合运用及效果的研究.研究如何运用各种各样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4.3注重加强课程教学目标、过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估研究,科学地设计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课程教学管理的评估工作,注重加强教学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和评估,利用评估结果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完善教与学有关规章制度.如教学过程评估制度、状态评估制度、多级听课制度等.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8

我国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前所实施的体育课程管理与日本1978年以前各历史阶段执行的学习指导纲要均属于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即教学大纲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不仅分别规定了课程的目标体系,而且规定了学习内容的分类体系和时数要求等等,教师只要按部就班、照章办事即可。教育行政部门管课程设计,体育教师负责实施,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相互分离,两者的关系是一种线性关系,这种管理体制下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极易出现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明显地呈现出决策分享趋势,逐步把一定的课程决策权下放给地方和学校,使其能够参与课程决策与管理。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管理体制必须由单一的集权式课程管理体制向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转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使体育课程的决策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行政主导型体育课程将不复存在,学校必须自主建构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课程方案,这就意味着学校进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有了法规依据。[3]此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改革热潮,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开始出现了围绕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性设计开发的趋势。

科学人文主义和生命化: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主体性参与的思想源流

迄今为止,影响较大的课程范式是科学主义课程,它影响了整个工业时代的课程理念并延续至今。科学主义课程强调以科学作为导向,以理性作为准绳,反映并满足了“科学化”工业时代的特征和要求(例如追求高效率、强调精确性、可操作性等)。科学主义课程范式包括要素主义、泰勒原理、结构主义等课程流派,其具体主张不尽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培养高智力的专家作为课程方向,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以严谨的分科作为课程形式,以悉心的传授作为课程的施行方式,以艰苦的训练作为课程途径等等。体育课程是一门具体的学科,科学主义在其中的表现,既具有科学主义课程范式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个性。科学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主要表现可概括为: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重视技能与体能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推崇目标模式;在课程的形态上,重视学科类课程、显性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强调整齐划一;在教授方法上,讲究传授式教学;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接受性学习;在课堂管理上,偏爱系统管理;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技能与体能;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为主;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定量评价、终极评价与绝对评价。现代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等课程流派)一直在对科学主义的课程范式进行反思,它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对课程中人的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和科学主义课程主张相反,人本主义课程强调以人的发展和人性关怀作为课程的导向和归宿,在课程的内容上突出人生活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课程的实施上,则大多数采用协商、引导的方式。人本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主要表现概括为: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重视儿童的需求与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推崇过程模式;在课程的形态上,重视活动类课程、隐性课程;在教学组织上,强调宽松、自我管理;在教授方法上,讲究启发式教学;在学习方法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在课堂管理上,偏爱情感管理;在评价内容上,重视情意与个性;在评价主体上,重视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重视定性评价、过程评价与相对评价。在当今课程建设中,单纯从科学主义或单纯从人文主义出发恐怕行不通,我们应该关照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推行科学人文主义的课程观。那么,我们怎样理解科学人文主义的课程呢?《学会生存》有相关的解释:“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总之,科学人文主义课程既信奉科学,又崇尚人道,但并非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半斤八两的并合,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方向和目的,在科学和人道的相互协调和补充中促使人在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4]因此,科学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即为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在体育课程中各自表现的适切性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体育课程目标一直按照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注重体育对人的生理属性的改造作用,研究学生运动中的脉搏变化规律、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进行各种体育课程模式化构建;课程实施按照程式化要求把有血有肉的体育项目肢解成技术关键、技术细节、练习步骤和方法,体育课程“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过于依赖操作主义”,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升华,体育中所蕴含的智慧、激情、情感、自由、超越、公平、竞争、拼搏的人文内涵得不到释放,体育项目本身所蕴含的灵魂被忽视了,体育课程中“女生教学男性化”、“儿童教学成人化”、“教材竞技化和标准化”则无疑违背了生命精神的发展规律,模式化和程式化丧失了体育课程的生命本质———精神性的追求,背离了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属性,而这恰恰应该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追寻。体育课程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隐含着上层建筑的要求,必须符合国家意志需要,主体性教育并非否定体育课程特有的行为规训和精神教化的功能,尤其我国目前多数学校每个班的男女学生数较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质和身体素质差异很大,其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要求,没有教师强有力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不能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纪律地施教,总会有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或应付,直接导致体育课程中对学生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方式等规训与教化功能的缺失。如果课堂常规、准备活动、课间调度等全由学生自组织完成,或放弃整队与准备活动来强调学生的自主性练习,势必导致学生养成自由散漫的学习风气,所谓的主体性教学也只是理想化的形式。体育作为人类的直观感性活动,其丰富的、赋予变化的内涵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体验生命的方式。不断变化的运动体验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体验到了乐趣、挑战、激情、超越,感受到人与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与竞争、失败与成功、成长与衰败等独特的生命感受。而目前的体育课程实施“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割裂了体育课程与生命精神的培养,教师们在各项目教学之间重复劳动,学生在一边无奈地机械模仿,复杂的体育学习被简单的分解示范等教学方法所替代,造成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课堂“沙漠化”现象,“生命价值也被不同程度地被压制、被遮蔽和被忽视”,具有丰富生命活力的运动项目在课堂上失去生命色彩,学生全然不知体育与快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5]体育的原动力被“健康第一”所遮蔽,偏离了体育是生命体验的本原认识,使学生丧失了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p#分页标题#e#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中主体参与的价值理念

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教学中应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主体参与是实施体育课程的核心。学生主体参与体育教学,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主体参与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关键因素当代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不再是静态的内容,而是实现学生发展的动态场。生动活泼的体育课程形态是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素组成的。[6]它们既是形成体育课程机制不可或缺的因素,又是体育课程形态的基本内容。首先,体育课程的运行是建立在对意义符号理解的基础之上的。理解贯穿于体育课程的全部过程,决定着体育课程的一切形态。意义不通过个体的心理实现个体的内化,就不能达到体育课程主体对它的理解,体育课程的指令、反馈、调控、评价等也将无从发生。理解发生在体育课程主体的自身内部,它是单个主体在体育课程运行中的心理行为,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心理学前提。其次,只有个体的内显的理解行为,体育课程还是不能发生的。主体际的信息、情感的交流,即沟通是体育课程的发生学前提。这是因为没有沟通,主体际的理解就无法实现相互传达,体育课程也就不可能发生。沟通是理解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理解相互转换的重要机制,它实现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际交流。其实,从主体性的角度理解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是意义在师生、生生中创造与分享的一个过程。再次,体育课程作为一种发展性活动,必须人人主体参与才能顺利完成。参与是体育课程实施的起源性机制,个体如果不参与体育课程,体育课程就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体育课程运行中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凸显学生个体在体育课程运行中的地位、作用,才能使体育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更具有效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体育课程是主体间多元互动的结果。师生、生生互动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课程场。现代体育课程强调每个体育课程主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任何一个学生的游离都不利于互动的形成。由此可见,只有学生主体参与于体育课程系统中,才会有他们对体育课程内容、对活动等的理解;沟通是个体以主体参与为基础,在活动中的一种交流;互动首先需要个体学生的主体参与。因此,在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这四个因素当中,主体参与居于核心地位,它是体育课程场产生的根本和关键因素。

2主体参与创造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理想境界体育课程在运行时,由于参与程度及参与性质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境界。以知识为本位的体育课程,学生与体育课程内容一样处于缺乏主体参与的客体地位,这样的体育课程是一种较低境界的体育课程。以活动为本位的体育课程,由于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往往会表现出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形式主义弊端,也不是理想的体育课程境界。以主体参与为本位的体育课程,由于学生身体、心理、精神的高度投入,他们会获得一种生命的体验,这才是现代体育课程观所认为的理想体育课程境界。以主体参与为本位体育课程可以表示为:“学生———主体参与———活动———生命体验”。主体参与过程中的体育课程内容不单是教师与学生关系之介体,而是作为社会类主体的代表与体育课程主体的生命和情感沟通。师生在主体参与活动中与教学材料相遇,必然融为一体,产生积极而有效的相互作用。教师与学生不是简单而对立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具有鲜明的主体间性。在这个系统中,学生通过对课程运行中一系列活动的参与体验着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说他们是用这种活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表达着生命的激情。因此,主体参与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这种体验使学生在体育课程运行中不断获得发展自己的动力。主体对生命的体验有感性与理性两个层次,如果学生可以从这两个层次去体验体育课程的生命乐趣,他们就会成熟得较快。只有体验才能使体育课程运行中知识技能的掌握具有很强的生命性特点,而且体验本身还具有激活动知识结构的功能。在体验中,现代体育课程强调主客二体的自然融合,物我两忘代替了主客分离。

3主体参与蕴涵现代体育课程的重要理念

第一,主体参与蕴涵着现代体育课程的重要基石———活动。主体参与与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活动是主体参与的目的、对象与内容,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它昭示着人在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为性。活动不会自动地产生在主体面前,正是人的主体参与才使活动成为活动,成为展示人、发展人的重要途径。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表征着学生个体对体育课程实践的一种态度与方式。主体参与是对活动的创造、运演,它决定着活动的方向、性质及结果,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建构性。参与是前提,决定着活动的始发;参与是过程,决定着活动的质量。现代体育课程所提倡的就是主体参与基础上的活动,活动基础上的发展。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9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课程论研究作为教育学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与哲学这个母学科的关系值得深度探讨。本文拟对近5年来(2006年-2011年)核心期刊中相关的典型论文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尝试对“课程哲学”的研究类型进行划分,进而提出总结和展望。

一、研究概况

在知网核心期刊中共搜得“课程哲学”相关论文三十六篇。各年分布情况为:06年5篇,07年13篇,08年0篇,09年8篇,10年10篇,11年0篇。研究维度主要分为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哲学视野下的课程编制问题、哲学和教学的关系、课程评价、对课程哲学的反思五个方面,其中哲学视野下的课程编制问题、哲学和教学的关系两个维度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就哲学角度而言,过程哲学、文化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观、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等都被引入到课程哲学研究中,我国传统儒家哲学也见诸笔端。就课程哲学本身而言,课程与哲学的关系、课程哲学自身的发展都得到了关注;就课程哲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而言,主要涉及了哲学与课程编制、哲学与教师、哲学与课堂、哲学与课程评价等角度;就具体学科而言,主要涉及了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等学科,其他学科尚未涉及,已有学科之间的研究分布也不平衡。

(一)课程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制约着课程发展,课程体现具体的哲学观。谭辉旭认为,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同时课程在哲学面前也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1]。在特定历史时期进行的课程改革必然要受当时哲学思潮的影响,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哲学理念,课程改革受哲学观的引导与支配[2]82-86。

(二)哲学视野下的课程编制问题

1.元课程编制哲学

元课程编制哲学的思考是课程哲学自身的起点。冯永刚等认为课程编制要遵循一定的哲学规律,不同的哲学取向选择造就了不同的课程类型。哲学思想是课程观最根本的基础,每一种课程学习方式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作为支柱[2]82-86。

2.过程哲学

过程哲学研究的时代性较强。崔允认为过程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与促进了“现代人”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变革与转换[3]。因此,深入探究与挖掘过程哲学所涵括的当代教育意蕴,进而架构与联结其与课程改革沟通和对话的桥梁与纽带,从而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文化观的重塑或重建,具有重要和深远的价值与意义[4]。

3.文化哲学

关于课程与文化哲学的研究视角较多。衣俊卿从文化哲学的视角[5],认为存在性取向课程和个人性取向课程聚散离合,共同走向人类的理想未来[6]。刘启迪认为由于课程在目标上具有强烈的育人性、在内容上具有深远的文化性、在实施上具有鲜活的主体性,课程研究具有文化学与哲学的特质[7]。

4.后现代主义

有学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反同一性、反中心论,主张差异性。同时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在传授大众文化的同时,体现个体的差异性,展现独创性[8]。张连江、李杰凯对后现代系统整体论世界观用于指导运动技术学科课程改革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还介绍了“涌现”原理对于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指导意义[9]。而闫智勇、毋丹丹则提出了要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窠臼的观念,并运用现代系统分析方法建构了超越式的后现代课程开发模型[10]。

5.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学者将其研究角度大多集中于具体学科。孙强就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11]。魏东新、李士杰则分析了实用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对日本教育的影响[12]。

6.生命哲学观

课程最终是要发现人的价值,因此有的学者从体育与生命意义的角度解读了体育课程观的生命哲学蕴涵和现实标示,认为应当按照生命规律发展体育教育,从而为最终提升人的生命意义提供身体可能[13]。

7.中国传统的儒学

学者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当代课程改革的关系出发,认为中庸哲学中“和谐”、“创生”、“执中”尤为重要[14]。将中国传统哲学与课程相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异于基于国外哲学探究课程哲学的新的道路。

(三)哲学和教学的关系

1.教师的角度

程良宏等认为,审视和反思教师既有的教学哲学,培育并重构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师教学哲学,是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自身在改革中获得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15]。在课程改革中审视并反思教师教学哲学的重构,是消解课程改革理论遭遇教师实践抵制和推进改革有效达成的可能性选择[16],应立足教师生活实践,从教师自身出发去思考教师教学哲学的重构[17]。崔岐恩等认为,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向课程实施者教师提出挑战,教师只有具备相应哲学素养才可驾驭新课改[18]。

2.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角度

知识观和学习方式的变革直接影响教学有效性。有学者以“王钟之争”为切入点,将分歧的关健定位于知识的独立自在性问题,最后以波普尔的“世界3”为根据,给出消解分歧的建议[19]。还有学者认为理清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哲学问题,有助于对学习方式转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为其他相关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20]。

3.学科教学的角度

学科教学哲学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科中,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丛生、疾病缠身,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待[21];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是教师教育哲学的问题[22];英语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内心成长在哲学课堂上发展迅速[23]。

(四)课程评价

基于对课程评价问题的判断,孙万国、刘苹苹提出了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促进发展是根本,以人为本是核心,多元评价是基础[24]。张宏伟、沈辉则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传统评价观的梳理,提出生命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观应当由知识本位转向生命本位[25]。

(五)对课程哲学的反思

反思是进一步深化的起点。朱成科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例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反思,目的在于明晰对教育理论、教育政策及教育改革思维的模糊认识,解放教育改革思维[26]。樊亚峤从校本课程建设中学校教育哲学的缺失角度进行反思,认为校长对于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哲学与校本课程发展的关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7]。孙建华等则具体从体育课程出发,认为求真、向善和审美是体育课程的本体论追求,三者应相互融通[28]。

二、研究总体述评

通过对上述相关研究内容分析发现,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理论型研究范畴内,对实际教学或学科发展等应用问题都没有提出具体有建设性的建议,尤其是没有涉及到课程目标、教材开发、学生学习等主要的课程研究方向,这使得课程哲学研究浮于表面而难以产生实际的影响力。

就课程与哲学的关系来说,学者的目光多集中于课程变化与哲学思潮变化的关系以及哲学体系对课程的影响上,无论是聚焦在课程实施中掺杂哲学思想以期达到完善课程和升华学生学习的目标,还是聚焦学校和教师应当形成自己的课程或教学哲学以指导实际的教学活动,都未意识到课程与哲学都是宏大概念,研究应当深入探讨哲学思维与课程思维的契合度、哲学目的论和方法论与课程目的论和方法论的一致度、哲学根本问题与课程根本问题的相关度等细化的问题。

就哲学与课程编制的问题来说,学者目光多集中在用具体的哲学派别和哲学思想来思考课程的编制和实施,无论是从文化哲学还是后来的后现代主义哲学、从外国实用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儒家中庸哲学、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还是幼儿园课程,就其一家一派来具体的探讨课程编制,确实给予了课程编制一个较好的考量角度,但所涉及的学科和学校类型的全面性还是不足,期待有更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哲学与具体学科或学校类型的课程编制的关系上。

就哲学与具体教学的关系来说,学者们将课程哲学与具体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从学科教学特性角度与课程哲学相观照,给学科教学实施与反思都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这类研究总量尚少,其中体育院校、高职院校的研究居多,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教学与哲学的关系则根本没有学者予以关注。

就哲学与课程评价的关系来说,研究者寥寥无几,有学者以哲学的视角提出了体育学科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有学者则提出课程评价要重视哲学思维,但是例如哲学与课程评价的目标的制定和课程评价具体的实施的关系则没有给予关注,对于哲学与课程评价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就课程哲学自身发展的反思来说,有的学者关注课程哲学的发展的滞后性,有的学者关注课程哲学发展的不全面,有的学者则关注学校教育哲学缺失的后果,角度还算全面,但研究数量少,研究不深入,限制了课程哲学反思发展的脚步。

三、展望与期待

(一)课程哲学研究应自成体系

哲学不仅要被用来指导各门学科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更应当被内嵌到课程体系自身中。课程哲学不是各种哲学观在课程上的映射,而应当将教育学原理与哲学原理深入融合,从课程编制、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实践课程哲学思维,使课程哲学从哲学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形成自身的体系。

(二)课程哲学研究应拓展深度

课程哲学研究要将课程体系构建、学科发展、实际教学实践等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是在我国当下新课程改革进入转型期的背景下,通过课程哲学研究的领先发展,从理论上架构起新的完整的有深度的课程体系,并将之逐步发展完善,随时指导教学实践及修正自身缺陷。

(三)自身发展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

课程哲学研究作为课程理论和课程体系构建的先决条件,必须要在教育的各要素间平衡考量,必须要完整地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必须要在各门学科、各种教育类型中综合发展。只有将课程哲学自身发展与课程哲学、课程其他要素的关系协调统一,才能真正地有益于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辉旭.关于课程哲学基础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3):66-70.

[2]冯永刚,张茂聪.哲学是课程研究与发展的基础――再论课程与哲学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崔允.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J].教育研究,2009,(1):75-79.

[4]王洪席,靳玉乐,课程改革:过程哲学之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0,(4):27-31.

[5]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39.

[6]赵宁宁.存在性符号的人性化历程――课程研究问题史的文化哲学考察[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57-61.

[7]刘启迪.课程研究的六个维度――基于课程文化哲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9,(16):3-9.

[8]周.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36-37.

[9]张连江,李杰凯.体育运动技术课程改革的哲学理念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809-810.

[10]闫智勇,毋丹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超越后现代主义的哲学窠臼[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100-102.

[11]孙强.浅析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影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专刊):217-218.

[12]魏东新,李士杰.关于日本职业高中课程体系的哲学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30-31.

[13]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哲学视域中的体育课程观内蕴[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1):56-58.

[14]樊亚峤,靳玉乐.新课程改革:中庸哲学的视点[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28-131.

[15]孟凡丽,程良宏.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哲学及其生成[J].教育科学研究,2010,(11):66-69.

[16]程良宏,张金运.课程改革视域下教师教学哲学的审视与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0:(8):78-82.

[17]孟凡丽,程良宏.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哲学及其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1):28-31.

[18]崔岐恩,张晓霞,高莉.新课程的哲学意蕴及对教师哲学素养的追问[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7-10.

[19]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0):54-74.

[20]霍海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方式转变的哲学思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9):48-49.

[21]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7):47-50.

[22]祁平.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哲学思考[J].数学通报,2007,(2):4-9.

[23]杨小洪.哲学课程对英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5):111-116.

[24]孙万国.刘苹苹.哲学视域中的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J].教学与管理,2009,(7):58-59.

[25]张宏伟,沈辉.生命哲学视域下体育课程评价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3):74-78.

[26]朱成科.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哲学反思――关于“新课程改革”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7,(10):3-7.

[27]樊亚峤.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发展的灵魂[J].现代教育管理,2009,(7):20-23.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篇10

***

在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德育中,各种教育因素(体智德美劳各育)、各种教育力量(家庭、学校、社会)、各种教育影响(经济、社会、政治与文化)以及各种教育形式(活动教学、学科教育与环境中的体制和气氛的教育作用)是各成系统并各以整体的形式发挥其全息整体教育作用的;同时,各个系统又是以特定方式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对学生发生综合性的教育作用的。因此,我们认为,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德育课程的改革问题:1.根据系统论与全息论关于整体系统与全息联系的观点,我们提出以体立德、以智启德、以美冶德等方法与途径;2.实施家庭、学校与社会全息对应的整体教育与整体德育;3.发挥全面参与社会整体生活(经济、政治与文化生活)的德育作用;4.建立由两类正规的、显性的课程与四类非正规的、隐性的课程组成的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体制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与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以及前两类德育课程中“隐性的”或“潜藏的”德育“课程”。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