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十篇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十篇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12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1

关键词: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56-02

1思辨能力的定义

所谓思辨能力就是指思考辨析的能力,它强调的是经过自己认真的分析和论证,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思考,挑出自己认为重要和正确的东西,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如果具备思辨能力就能对我们遇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有目的地选择正确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理性地解决问题。

思辨能力首先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比如,能分辨鸡蛋和鸭蛋,这不能算是思辨能力,因为仅靠经验观察就能够辨别出是鸡蛋还是鸭蛋;然而,要弄明白“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仅凭经验观察是不可以的,必须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才行。打个比方,在日常思维观念里,对于“鸡和蛋谁先谁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个层面的分析:第一,假如我们在经验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这个问题就容易了。对某一个鸡蛋孵化出的小鸡来说,当然是先有蛋,后有鸡;然而就这只小鸡长大后所生的蛋来说,当然是先有鸡,后有蛋。然而在这个经验层面上,还会有人质问:你说先有蛋后有鸡,那鸡蛋又是从哪里来的?这很显然是把概念混淆了,因为孵化出鸡的那只蛋,与由孵化出的鸡所生的那只蛋,两者辈分是不同的。第二,假如我们从追根问底这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就成了一个不合情理的问题。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不合情理的问题呢?因为提出这一个问题,并打算对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做进一步质问的人,他必须假定“蛋是由鸡生的”和“鸡是由蛋孵的”这两个不变的事实。不过,按照生物进化论,不管是鸡还是蛋,都是从非鸡非蛋的其他物种遗传、变异过来,就比如人是由类人猿演变过来的一样。换句话说,在根源这个问题上,“鸡和蛋谁先谁后”必须依据这两个不真实的假设才能提出来,所以说它是一个不合情理的一个问题。第三,如果从逻辑思维这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经常是指称“恶性循环”,显而易见,它是思维错误的代名词。那么什么是“恶性循环”呢?例如,有这样一段话:“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却试图去了解别人,那是不会成功的。那是因为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可能去了解别人呢。不过,话又说回来,做到了解自己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不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怎么能做到了解自我呢?由此可见,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前提。”这段话就是“恶性循环”,因为前一半说“了解自我”是“了解别人”的前提;后一半却说“了解别人”是“了解自我”的前提,这和“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的争论如出一辙。

2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个例子,概括一下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

首先,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分析问题时要把思考的层面区分开来,那是因为从不同的层面对同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我们所得出的得出的看法或结论经常不一样,有可能是完全相反。例如“鸡和蛋谁先谁后”,从经验的层面上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事不用思考而且不会引起争的问题;而在理论的层面上,它就变成了一个不合乎情理的不恰当的问题;在逻辑的层面上,它不再是个问题,而是“恶性循环”这种思维错误的代名词。

其次,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在同一个层面上分析问题的条理性。这就是分析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说,分析要注重层次性和条理性。

再者,它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说理。说理就是对要分析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证明,例如,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不恰当的问题?为什么说它不再是一个问题?你对问题所做的解释和论证要清楚明了、有说服力。

3思辨能力的类型

思辨能力的类型有很多。本文仅从思考对象的层面进行分类,思辨能力可以分为数理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的思辨能力这两种类型,下面介绍一下它们各自所具有的特点。

数理思辨有三个主要的特征:第一,对数理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是一个从已知求未知的思考过程。第二,在思考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论证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经过缜密的思考而论证的结论具有无可争议的性质。

人文思辨也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关于人文问题的思考,我们不可能得出像“1+1=2”这样没有争议的,唯一正确的答案,最后的结论也就是所主张的观点,常常具有很大的争议性。第二,在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辨析的时候,我们对所主张的观点进行解释和说服性论证是拥护这一观点的重要说理方式。第三,思考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或确证一个科学的定理,而是为了鉴别和选择一个最好的价值理念和行动准则。

4思辨能力的现状及其成因

首先,我们看到身边的同学在数理思辨能力方面的表现,总的印象是:绝大多数同学的计算能力较强,分析能力较弱。其次,我们来看人文思辨能力方面的表现,总的印象是:想象模仿能力较强,分析概括能力相对较弱;善于描写和叙事,不善于说理和议论。

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有很多,本文着重谈三个方面: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学生是什么呀?学生就是学习者,作为学习者缺乏职业的学习观念,这就是思辨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例如,很多学生只是把考试取得好成绩看成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忽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对这些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考试,没有父母的期望和老师的监督,他们肯定不需要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和观念也是他们在大型考试中发挥的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

第二,教育方面的原因。教育界都认识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至于操作也就是如何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教学中去,这是一个如何把知识传播和能力训练更好地结合起来的问题。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它不仅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精通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很多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优秀教练的品质。比如,综合一下知识,设计有很多解法的思维训练题,提出有效的问题刺激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可以就学生的方法提出一些建议,引导学生发现其不足之处。很多教师都很合格,但不是每个都是合格的教练。所以,师资水平的不足是影响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因素之一,另一因素则是教育管理制度,包括考试招生制度、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等,都有很多与思维能力训练的教学方式不一致的地方。

第三,家长方面的原因。在教育的问题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好学校,于是,他们通过各种关系走后门,还为孩子找最好的老师补课。长此以往,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懒惰和投机取巧的心理。父母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可他们实际上很少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这种认为考试成绩就是一切的标准,强化了学生为考试而战的单一学习目标,因此学生面对考试就会紧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降低,最后“高分低能”的现象不可避免。家长希望孩子能够适应社会的复杂环境,为人处事有独立的选择和判断能力,而在实际上却不给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而这往往会抑制孩子思维的发展。

5思辨能力培养的建议

5.1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充分关注分析问题的方法

培养思辨能力,需要在正确理解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关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能仅仅满足于找到正确答案,还应培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对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要尝试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在这之前,认真听课和查阅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好的教师和参考书会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引导和示范。当我们从处理问题的分析方法这个角度,再看那些抽象的概念和术语时,它们个个都显得活灵活现,没有它们的帮助,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可谓难上加难。

5.2学生培养思辨能力要从良性的沟通与对话开始

笔者个人认为,人文思辨能力是在良性的沟通与对话中培养出来的。这样的沟通与对话,大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沟通与对话,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沟通与对话,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沟通与对话等;小到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与对话,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对话,丈夫与妻子的沟通与对话等。这种沟通与对话就是日常生活的真谛,而日常生活则是培养人文思辨能力最好的教材。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沟通与对话中进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位置,学习如何与别人沟通、对话。然而在沟通与对话中我们要消除不良因素的干扰,使思辨能力能够健康地成长,这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5.3学生应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建立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培养思辨能力必须更新、完善人们的思维方式,把海绵式与模仿式的思维方式更新、完善为批判性思维方式。虽然海绵式与模仿式的思维方式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和传播,但他们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填鸭式”教育、没有创新等。因此,应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

总而言之,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包括三个方面:学、思、行,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如何学、如何思和如何做。学习是一种信念,我们要学会主动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并把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必须学会去独立的有意识的去培养它,能够改变目前思辨能力缺失的现状,思辨之树将在知识领域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

[2]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0(05).

[3]郝全梅,武国屏.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0).

[4]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阅读阅读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由对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逐步向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在小学阶段除了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无非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我们要用好课本,用足课本,用活课本,用课本这个例子逐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融入到语文课堂中,让学生真正理解语文,真正运用语文。

一、激发兴趣,认可创造性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读是语文四大能力中的主要能力“读”是思的凭借、“说”的储备、“写”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动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因此,我给学生讲名人勤奋读书善于发现的故事,让学生说说最想读哪篇课文,告诉他们这些文章一定让他们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请学生搜集读书名言,开展名言朗诵会,品味书的无限魅力;告诉他们“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个哈姆莱特”的道理;在班级开展“读书交流会”和“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生一同阅读,畅谈读同样的课文不同的感受……这样,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与好奇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创造性阅读成了他们的需要。

接受美学家尧斯用“期待视野”指一种接受者在对文学作品体验之前就已经存在心理期待结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阅读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阅读不可通过外在的统一训练或灌输而进行,而是一项积极的活动,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活动。学生有了教师的积极期待,一定乐于阅读。

没有思辨的小语课堂教学是没有生机的,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的特点使思辨成为可能。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这样的情境。创设思辨情境要与学生的探究结合起来,没有经过探究的课堂思辨只能是胡思乱想或异想天开,思辨情境的创设应当在促进学生创新与哲理思索的过程中进行。当然,思辨情境要求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实现个体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思辨活动的创设一定会让学生更加喜爱创造性阅读。

二、注重积累,服务于创造性阅读

积累是学习语文不可或缺的方法之一。课堂中指导学生学会积累,积累好词好句好段,积累名人名言,积累励志及名人名家成才故事,等等。对于积累的内容要指导学生不断消化、理解和运用,不断将积累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达到随心所欲运用的程度。要将积累这一环节认真落到实处,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容量,因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学会、学懂,真正理解。再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建构获得的知识。这一环节如果离开了积累,知识不够丰富,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创新思维的火花将难以迸发,创造性的阅读就失去了意义。

三、灵活运用,体现创造性阅读

教师应充分让学生“言论自由”。“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健康理念表明:“学生是人本,自由、多元和个体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全方位地解放学生,不但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而且要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嘴巴。因为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一种多向的信息交流的动态发展过程,是一种群体的语言交流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说,学生才愿说、敢说,并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自己阅读的成果从“零碎型”过渡到“整合型”再发展到“价值型”。这样的“言论自由”为学生创造性阅读营造了更多交流空间。

在创造性阅读中,教给学生多样的方法是必要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交流的时间、表达的机会,为创造性阅读营造广阔的空间。

四、恰当评价,促进创造性阅读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3

亲子阅读中,有意识地为孩子提供“本性”阅读的机会是必要的,这样做有助于增强孩子对性别的认同感,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受生理及自古以来社会角色分工的影响,男孩和女孩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阅读趣味。

男孩大都比较好动,对对抗、竞争、力量的感受比较强烈,更喜欢历险类、侦探类、战争类、恐怖类等情节性较强的作品,而科普类、奇幻类作品符合男孩热衷户外活动、善于理性思辨的性格特点,也颇受男孩欢迎。

在今天,孩子被过分呵护,担当早期教育任务的多半是母亲或女教师,男孩缺少榜样力量。倡导男孩“雄性阅读”,对塑造他们坚毅、勇敢、胸怀开阔、富于责任感的精神底色尤为必要。而寻找这些雄性力量的方法,就是让他们亲近先祖、亲近英雄、亲近圣贤,多阅读神话传说、历史典籍、英雄传奇等作品。

相对于男孩,女孩情感更细腻,更喜欢经典童话、温情故事、校园小说等作品,这也跟女孩感性、温柔、体贴、浪漫的性格相得益彰。

然而过分强化男孩和女孩的阅读差异,会给儿童的发展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过分强调男孩的果敢、坚强,就会忽视他们关爱他人、关注别人情感的培养;过分强调女孩诗意、温柔,不注意培养理性和思辨力,就很难实现精神上的独立。所以,男孩也应该适当看些情感细腻的作品,女孩也必须读一些人文、历史、科学甚至培养思辨能力的书。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4

一、学科渗透,深化明理

思品教育无处不在。思品课程的开放性教学内容不再受“教材中心、课文中心”的束缚,它冲破课堂约束,打破课程局限,做到与其他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交叉多种教育信息资源,让学生更多地交流与合作,不断丰富、充实和完善思想品德教育。

如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感触至深,因此潜移默化地渗透品德教育,发掘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的关键点,适当进行品德教育的迁移,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就显得格外重要。像在环保类的课文中,可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在景物类的课文中,可渗透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教育;在人物类的课文中,又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揣摩,在人物形象的感染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明辨善恶、是非、美丑的能力。同样,在音乐、美术、科学、体育等学科中,也应渗透品德教育。

二、课间活动,快乐导行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的道德情感、正确的行为习惯是小学思品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品德教育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间组织各种导行实践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生活本质,从细节入手,从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里实实在在地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

比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发现学生总是喜欢关注身边的“坏人坏事”:某某骂人打人了,某某乱丢纸屑了,某某把拖把弄坏了……但是他们往往不会发现某某帮同学关掉了水龙头,某某把别人落在外面的扫把捡回来了,某某安慰了同学、照顾了同学……学生不会发现身边的好事,不会寻找身边的快乐,他们搞错了作为榜样的对象。于是,笔者针对这个现象开展了“分享快乐”的活动,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请同学们去“发现快乐”并进行交流反馈,如:“我发现某某把讲台擦得一尘不染”“我发现某某这几天的作业做得特别棒”“我发现某某成功劝阻了两位同学的‘战争’”……这样一来,很多孩子发现自己成了同学口中能带给别人快乐的人,对己对人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实践活动,知行结合

小学思品课程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具有广阔的空间,拥有开放的、流动的课堂。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架,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欣赏、发现,到工厂去参观、访问,到社区去调查、了解,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动、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判断、共同评价中知行统一,明辨是非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如在教学《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探望一位得肺癌的病人,收集吸烟带给人们的困扰以及国家关于控烟、禁烟的措施,调查统计身边的亲人朋友吸烟情况及由此而引起的身体疾病,发动学生积极投身到实际行动中,上门对一些“老烟枪”家长进行劝诫,在村居民房旁粘贴亲手制作的、充满童趣的禁烟标志,发放控烟、禁烟倡议书等等。这一系列的亲历体验不但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一员,同时也如同给他们打下一支“预防针”,在他们稚嫩的心中种下一颗“厌恶抽烟”的种子,希望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发芽、开花、结果。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的功能除了解决眼前的问题,更应着眼于今后的预防。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深知,要激起学生的热情,收获教育的果实,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走进他自己的生活中,从自己对生活的亲历体验中提炼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而享受幸福生活的魅力。

四、家校联合,动之以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做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以品德教育为主的教育,引导孩子明辨是非、真假、善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等等,最初都是在家长的影响下形成的。小学品德课程中也安排了不少家庭故事、邻里关系等的内容。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终生受益。

然而部分家长,要么对孩子过分溺爱,要么对孩子不闻不问,尤其是一些农民工,因为忙于劳作,往往对子女的品德养成关心不够,平时的处事方式方法也简单粗暴。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在关注孩子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重视孩子的精神生活;在关注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修养;要与孩子架起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孩子的需要、疑惑、思想动态等;要担起扶养、教育和监督的责任,与学校一起形成合力,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人生观,提高明辨是非、自信自强的能力。

五、社会资源,合力导行

品德课程打破了教师包教的模式,它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可以由家长支持参与,也可以由社会各界合力导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服务于社会,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广泛地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良好的社会风气对学生品德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良的社会风气则可能贻误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缺乏分辨是非和抵御不良思想行为诱惑、侵袭的能力,往往会使某些缺乏分析判断能力的学生在心灵上蒙受毒害。因此,教师不能放松对学生校外品德、言行的监督,要积极寻找和争取各种社会资源、社会力量来共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如加强警校共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治安秩序、邀请榜样人物来校宣传、组织参加社区共建活动等,努力创造一片净土,让单纯、天真的小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5

在家庭中教孩子学习音乐,一般包括教孩子唱歌、乐理知识、技能训练和音乐欣赏三部分。

教孩子唱歌要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歌曲,家长可以身体例行,或借助于磁带、录像、光盘的示范引导,使孩子感受到完善的艺术形象,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能够富有感情地唱歌,从而使他受到音乐美的感染,并逐步掌握正确的唱歌方法。目前,社会上适合儿童唱的歌不多,优秀的很少,儿童唱的歌基本上以流行歌曲为主,成人化、情歌化问题严重,这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主要是培养孩子识谱、感受音乐、注意和记忆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可以逐步扩大孩子的音乐视野,培养他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的能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多种形式和风格的中外声乐、器乐曲及我国各民族民间音乐供孩子欣赏。培养孩子机敏、细腻的音乐情感,培养他丰富的音乐想像力,丰富他音乐之外的知识,以求得他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正确把握。另外,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兴趣,通过鼓励他参加音乐兴趣小组,举办家庭卡拉oK演唱会,举行邻里歌咏比赛,带他欣赏高雅的音乐,培养他的音乐修养和对欣赏能力,还可以使他的音乐才能得到发展。

舞蹈艺术是儿童美育的手段之一。舞蹈给孩子的生活带来许多快乐。舞蹈要求动作优美,富有表情和节奏感,它一般与音乐相结合,给人以美的感受,可以培养孩子健美的体形和韵律感,培养他美的情操。家长可带孩子看歌舞晚会,指导他看电视舞蹈节目,丰富孩子特别是女孩的舞蹈知识,如有可能,可根据他的兴趣和要求参加儿童舞蹈班和课外艺术团体。

家庭中的美术教育

美术是对孩子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各种优美的美术作品可以形象地表现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的美,使孩子从色彩、形态、结构等方面感受到美,家庭中对孩子的美术教育可以提高他欣赏美的能力,掌握初步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他对艺术创造的兴趣和才能。

家长教孩子绘画时要考虑他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不要将重点全放在写生、临摹等技能、技巧上,而应将重点放在他通过绘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积极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方面。孩子如果喜欢工艺美术,家长不要认为“那是工匠的事”,而应该让孩子认识到工艺美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价值,孩子喜欢工艺美术可使他心灵手巧,形成耐心、细致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家长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材料如铅笔、毛笔颜料、手工工具、纸张等;可带孩子参观工艺美术馆,欣赏街头的广告装潢,也可鼓励他积极参加一些工艺美术设计活动等。

家庭中的文学教育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6

学前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绝对辨音训练音乐潜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最著名、最具影响的三大音乐教育方式之一,它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各科目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综合的艺术手段,让儿童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和训练。另具科研证实,儿童在6岁以前对音高音调的辨别具有超强的能力,6岁前受过听觉智能提升训练的幼儿比没有受过提升训练的幼儿具有优越的音高辨别能力和语音辨别能力,音乐学习入门快,而6个月至3岁为最佳认知年龄,过了这个时期这种认知能力会迅速衰减,应把握住培养孩子这种潜能素质的黄金期。

济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城区早教中心,是一所致力于0~6岁婴幼儿潜能开发的学前教育机构。5年来,先后开设了亲子课程、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奥尔夫音乐课程、绝对辨音训练课程、全脑开发半日班及全日班等。采用科学系统的教学方法,把奥尔夫音乐教育和绝对辨音训练系统地结合起来,挖掘幼儿的内在潜能,促进和加快幼儿在身体、智能、语言、艺术、情感等方面的发育和发展,在城区早教中心,孩子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和表演者参与期间,深得广大家长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但在幼儿学前教育时期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幼儿哪些音乐潜能呢?

一、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节奏被称为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的灵魂,它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之一。节奏感是音乐实践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虽然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儿感觉。我们应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幼儿,培养幼儿从运动神经上感知节奏,感受节奏美。

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幼儿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时,选择幼儿日常生活的内容,配上简单优美的音乐表现节奏,让幼儿听音乐模仿喜爱动物的动作表现节奏;动作在幼儿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幼儿基本掌握了用手、脚等表现节奏后,再引导他们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节奏。

良好的节拍感是幼儿学习音乐应具备的基本音乐技能,也是视唱、合唱等基本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培养幼儿的节拍感能够帮助幼儿有意识地去体验不同节拍的不同律动,是帮助幼儿理解节奏、组织节奏和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同时,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联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短句并拍出节奏,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培养幼儿的听觉感

幼儿的听觉在母体内4个月时就已经形成,在婴幼时期,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是每秒16赫兹到3万赫兹;渐渐地,内耳组织的弹性愈来愈差,绒毛细胞也愈来愈不灵敏,人到50岁时就只能听到8千赫兹以下的声音了。美国研究听觉智能生理学的科学家发现,能否准确辨别绝对音高的能力,有所谓的“学习时间”,这一能力在1~6岁期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6岁以后很难训练。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绝对辨音能力,必须在6岁以前训练。

通过对幼儿进行绝对音高的训练,可以提高他们对音高的辨别能力,对将来的音乐表现和外语学习都有非常大的好处。受过听觉智能提升训练的幼儿,通过科学的训练之后拥有了优越的音高辨别能力和语音辨别力,学习起来就会非常轻松,音乐入门非常快,学习外语的语音也会标准、纯正;有绝对辨音能力的孩子,即使是差异很小的两个半音,也能分辨出来,在学习语言时自然较能掌握准确的腔调。

准确辨别绝对音高的能力也是学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乐器的关键,这一能力不仅对音乐的识谱、演奏有极大的好处,而且也是学习外语、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数据证明具有此能力的人平均智商比普通人高出许多。

三、培养幼儿准确地歌唱

由于幼儿声带发育尚未完善,不容易唱准半音,只有稳定、准确地掌握了五声音调,才能更好地掌握准确歌唱七声音调的能力;同时,五声音阶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特征,幼儿熟悉、积累自己的音乐母语,对学习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发展民族音乐思维都具有深远意义。把五声音阶作为初期音乐教材的基础,首先是为了避免幼儿歌唱能力受限于他们所熟悉的七声音阶,同时则又避免幼儿在演唱半音音阶时的困难;当然,在音乐欣赏中也应广泛接触其他国家、民族的优秀儿童音乐作品,以便开阔其艺术视野。

语言、歌谣在培养音乐能力方面和儿童歌曲方面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幼儿歌唱有一定局限性,而朗读则可以在难度、长度上超出歌唱的局限,可以在节奏感、多声部配合、音乐要素、结构的理解等方面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发展,不断增进幼儿对音乐的感觉、理解、鉴赏,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但自控能力较差,所以首先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听、看、辨、动、唱的趣味实践中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喜爱音乐。通过不间断地进行多种类型音乐作品的欣赏,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能力,进而从音乐自身美好的意境中,想象出音乐所表现的情节,并引起美好的遐想,为幼儿从感官欣赏进入到感情欣赏起到铺垫作用。

儿童兴趣广泛而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在欣赏音乐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参与、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情绪、意境,避免幼儿“呆坐干听”,要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有事可做”。例如,用鼓、三角铁等打击乐器敲击出不同的节奏型参与欣赏;用绘画、图案描绘出对音乐的想像;配合音乐让幼儿做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动作、表演等;还可以让幼儿模拟自然界动物的叫声,火车、汽车喇叭声等,使他们能把日常生活中的听到的声响与音乐的特定音响联系起来,使他们愿意聆听并模仿,增加形象性和趣味性,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总之,幼儿的学前音乐教育不是音乐表演,不宜追求技巧娴熟、表现完美,教师应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身临其境;每个幼儿都或多或少的具有音乐的潜能,或迟或早唱准某个音符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发现,培养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喜欢音乐、了解音乐,提升音乐素养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7

关键词:幼儿;认知能力;色彩启蒙

1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的内容

“色彩”这两个字眼对于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了解色彩、知道色彩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不同的色彩给人的心理刺激不同,左右人的知觉、情感,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活泼或抑郁、兴奋或沉静、轻松或沉重。幼儿生活环境的色彩与其智力发展、个性发展、情绪好坏等有着极大的关系。

幼儿时期正是处于认识世界,了解大自然的起步阶段。幼儿对一切鲜新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幼儿最初是通过颜色、形状、声音等感观刺激直观地感知世界的,孩子们没有更多的颜色概念,也不能区分各种各样的颜色,只是单纯喜欢鲜艳、艳丽纯度比较高的色彩。然而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前庭功能不断完善,其大脑皮层通过六感来综合摄取外界信息,在大脑中进行整合形成“感觉”。这种感觉使得幼儿对颜色的区分更加明确化,对颜色的兴趣也在渐渐地发生变化,开始有了各自喜欢颜色和讨厌的颜色。

学龄前幼儿尤其对色彩艳丽的颜色及形状有趣的搭配更能引起其强烈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涂画学习中认识色彩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由于幼儿通常有很好的直观映象记忆,并对色彩明亮、鲜艳的东西能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所以在这一时期关注孩子的色彩心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智力发育。

在绘画中,儿童画的内容是非常广泛,题材多样的。儿童画的画面整体明亮、鲜艳,给人以活泼跳跃,分外醒目的感觉。从孩子们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画面中不难看出,儿童对周围事物天真而又充满热情的感受,反映了孩子们稚嫩而又无限的想像力。我国台湾的郑明进先生在其《怎样了解幼儿的画》中认为:通过儿童画可以发现儿童的性格。例如心情愉快、活泼时,用色丰富且倾向于明朗的黄、红、粉红、黄绿等。色调而在忧郁、烦闷、不安时用色较少且倾向于黑、紫、暗绿等色调。儿童绘画是突显幼儿天真烂漫的心灵的图像,也是幼儿在成长中与外部世界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从绘画中多少可以看出儿童发展人格特质、自信心、人际关系、情绪反应等情况,可以寻找出儿童心理发展的蛛丝马迹。

2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原则

2.1色彩启蒙教育的直观性原则

(1)色彩语言的视觉直观性。色彩具有直观性,直接影响着人的情感。在幼儿期,由于言语能力还比较低下,所以幼儿获得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形象信息。幼儿时期的孩子所做的画作,包括的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不论是国外儿童抽象、夸张的绘画手法,还是国内幼儿所创作的细致精美的装饰画,其共同之处是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以红、黄、蓝等丰富夺目的颜色为主,画面整体明亮、鲜艳、给人以活泼跳跃分外醒目的感觉,这正是孩子们画画的主要特点,也是儿童画较之成人画作不同之处。

(2)物体形态的触觉直观性。当孩子们对色彩有了浓厚兴趣时,带幼儿开展了一系列填色、涂色活动。在活动中,将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形象复印后,请孩子们自己涂色。由于这些是其自己最感兴趣的形象,孩子们涂起来格外仔细、认真。在初次涂色时,绝大多数幼儿涂不均匀,画面比较乱,为使幼儿涂色能力有所提高,有意识地教幼儿按照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有规律的涂色方法。或者准备一些彩色的纸板,用剪刀剪成小块,让孩子用各种颜色的晾晒衣服时用的夹子,夹住同样颜色的纸板。诸如此类的教育方式方法还有很多,用幼儿感兴趣的物体形象作为教育的辅助方式,让孩子愿意动手去接触面前所有的颜色,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色彩感觉,又训练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2色彩启蒙教育的启发性原则

(1)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幼儿辨色能力有关。有关心理学研究表明:4岁左右的孩子已能正确辨别各种基本色即红、黄、蓝、绿,但在辨别一些混合色(橙、紫等)的时候往往会犯错误。孩子们不能正确而巩固地把颜色的名称联系起来,也不能很好地区别各种颜色的色度(如蓝和天蓝、红和粉红)。而从5岁―6岁开始,在教育的影响下,孩子们能基本辨别混合色,颜色和名称能巩固地联系起来,细微地区别各种色调的明度和饱和度的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

幼儿绘画时的用色,是印象色,不是写实色;是简单的颜色,不是复杂的颜色;是色的符号,不是色的真实。因此幼儿的用色是初级的,而不是科学的。因为儿童对客观的复杂、真实色彩不具备科学的分析力,对色彩中的细微的中间色、过渡色和混合色给以理解、比较和分辨,其关键不在其视觉机能,而是受其智力的约束,因此,过早地让儿童面对实物写生,承担起其智力难以承受的真实色彩的表现能力,是不太实际的,也不符合幼儿心理的奢求,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2)维护色彩教学基本前提。教幼儿画画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更不是培养专业画家,从美育的角度来看也仅仅是启蒙教育。因此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以小学生或成人的绘画技法来教幼儿,更不能过多地让幼儿临摹各种各样成人画,否则不仅无助于幼儿感知客观现象,无助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力,甚至会遏制幼儿智力的发展。

在年龄、教育方法等都相同的情况下,幼儿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每个幼儿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色,并且喜好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潜能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对色彩感觉非常敏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会使用饱满的色彩进行绘画。有的幼儿的记忆力非常强,可以借此优势加以利用,多从记忆图案、色彩、形状、造型方面进行练习。教学实践证明,要先清楚地分析幼儿的个性特点与潜能,因材施教。先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和多动笔的好习惯,不要抹杀孩子们特有的、与生俱来的潜能,要多留意和发掘幼儿各自的长处,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方式给予幼儿最好的帮助。每个人的亮点各不相同,只要发掘出其亮点,加以活用,就能使之形成独特的个性特点和自身优势,挖掘出幼儿在色彩方面最大的潜能。

2.3色彩启蒙教育的发展性原则

在认知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叫做“图式”。从功能上来讲,图式是指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纵、获得和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一个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遗传图式是图式在人类长到进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这些先天性遗传图式为基础,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机能的成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顺应及平衡化作用使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初生的婴儿,具有吸吮、哭叫及听、抓握等行为,这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是婴儿能够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行为模式或因式是先天性遗传图式,全部遗传图式的综合构成一个初生婴儿的智力结构。在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图式。知在认知运动阶段,其图式被称为培知运动图式,当进入思维的运算阶段,就形成,运算思维图式。

3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色彩启蒙教育方法

3.1启发性色彩启蒙教育

幼儿往往有很好的直观映象记忆,并对色彩明亮、鲜艳的东西能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在幼儿园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小班幼儿用喜爱的色彩画线条、画圆圈,虽然没有创造什么形象,但孩子们仍乐此不疲。这是因为孩子们对色彩产生了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小班的吹画活动中鼓励幼儿在画纸的不同位置滴上不同的颜色水,再用吸管从不同的方向吹,画面上的颜色相互流淌融合,创造出色彩斑斓的图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基本色,再辨别较多的色彩,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在中班的染纸活动中,教幼儿将宣纸折叠成形状后,用纸角蘸色,由于该纸的吸水性强,颜色就自然渗透到里面去,这样就出现晕染的艺术效果,重复蘸取不同的颜色之后,色彩相互渗透,出现了有趣的色调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色彩的冷暖、深浅、明暗、强弱的不同,继而认识调配色。在大班的喷洒印画活动中,先让幼儿在白纸上覆盖不同形状的纸片,用装有颜料水的喷雾器喷洒整张白纸,不同颜色交替喷洒到纸上,颜料相互混合就产生色调变化的效果,当揭开覆盖在上面的纸片,就显现出留有空白的各种图案。这种种趣味玩色活动都能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强烈兴趣,从中还能让幼儿了解三原色及间色、复色产生的过程,从而使幼儿更好地感知色彩丰富多样的变化。

3.2游戏化色彩启蒙教育

认知能力是幼儿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知识的积累有着直接的关系。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也是将来生活和学习所必备的能力,从小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非常重要,游戏,是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最佳方式。

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康灵敏教师在《色彩教学对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作用》中也写道“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话的形式。由于孩子们所处的成长阶段,都喜欢玩游戏。因而,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色彩游戏。”

美术活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孩子们用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开展游戏化色彩教学活动符合儿童发展特点,能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并使儿童的智力得到发展。

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一个形象思维极其丰富的阶段,都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由各种色彩组成的,而这些更多的是在美术活动中一一展现出来的,特别是孩子们的感受力,创造力及表现力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从诱发兴趣,启发思路,激发创造力开始培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儿童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让孩子展现生命之美,运用其特有的绘画的形式,突发的内心世界的美丽。

3.3故事性色彩启蒙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觉思维向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其思维活动往往要依赖一定的实物和动作的支持,直觉思维的特点十分显著。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言语的发展,一些幼儿也开始借助于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和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表现出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运用更好的教育方法,配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如今的幼儿美术课堂上,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游戏教育方法是最直接的教育方法。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即培养了幼儿的兴趣,又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幼儿对于色彩感觉的培养。但是反过来讲,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玩的过程,这是一个在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知识补给的过程,如果把握不好“玩”的度,那么幼儿美术课堂就成了没有发展性的课堂。每一个色彩游戏的实施,都是搭配着一定的故事性来进行的。

一位美学家曾经这样说:“欣赏儿童画要用童眼去看,童心去品味”。一条线在孩子的心中可能是条河也可能是一只鸟。假如人们不懂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无法读懂孩子们的作品。儿童在进行每张儿童画的创作时,其内心里都有着和这幅画相对应的小故事,因为孩子们的智商发育还不够完全,只会按照自己的内心去想象,去给自己的画搭配故事,这就是为什么在面对孩子们的画作时,人们有时会显得一头雾水,不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义,但是作为创作者的儿童,却能讲出自己创作的原因和画面中所要表达的故事性。这就是孩子的画,是孩子心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孩子自编自导,自圆其说并乐在其中。因此,面对儿童的绘画作品时,欣赏者也要做好听众,用心去倾听孩子们“谈画”,引导孩子们畅谈自己画中所表达的内容,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儿童画的奇异想象和诗情童趣,往往会因为技法上的幼稚而被成年人所忽略和忽视,但只要人们认真地倾听孩子们谈画,就常能发现许多被人们忽视的美。也只有用心的地倾听孩子们谈画,人们才能真正看懂孩子们的作品、读懂孩子的内心,也才会让孩子们在众人的褒奖与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智商发展的重要时期,色彩不但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并使之的得到一定的提高,还能通过游戏中的故事来培养孩子们各种道德品质的建立。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对孩子们进行绘画方法和主题绘画要求的指导,让孩子们按照要求进行绘画,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在学习中按照老师要求学习的态度,还为以后的各种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由于孩子们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故事中所包含的的内涵如此丰富,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利用故事的教育功能,让故事发挥出更大的更有效的作用,在故事中生动的理解色彩、认识色彩、了解色彩。

参考文献

[1]胡爱萍.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探析幼儿空间色彩设计[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2,(2).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8

关键词: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倾听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现在的音乐教材的编写也越来越倾向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小学音乐教材中接近一半是音乐欣赏的内容。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各种原因,音乐欣赏课经常被教师忽略,特别在偏远的县城小学、乡镇小学,由于硬件设施较差、专业音乐老师严重缺编、课程编排紧等原因,音乐欣赏课更加难以实施。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今年四年级有一个班级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上来的,在这个班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听”能力的培养。我还记得在他们最初一年级的时候,小朋友耳朵第一时间接触到一段旋律的时候,他们最初的感受就是“好听”或者“不好听”,渐渐地,他们可以说出这段音乐是欢快跳跃的还是优美抒情的,再接下来,能说出演唱或者演奏的形式。在音乐课上,我不仅上他们听歌曲,乐曲,还让他们去听各种声音,各种身边的声音,各种乐器的声音,并且让他们学着说出这个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说出声音的特点;听节奏,并且模仿出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材设置中,让学生们开始接触了“圆舞曲”这一音乐体裁,像瑞典约纳森的《杜鹃圆舞曲》、美国安德森的《小猫的圆舞曲》,在《小猫的圆舞曲》这课里有个环节我觉得比较好:书上有二幅图,一个是直线图,一个是圆圈图,让孩子们听音乐后比较,哪种线条更适合乐曲的情绪。这个环节表达出了圆舞曲的三拍子的特点,并且可以让孩子们把听到抽象的感觉用具象的图形表达出来,让孩子们知道,音乐也是可以通过图画在纸上反映出来的。接下来,我就告诉着他们,不仅是图形,用颜色也可以来表达乐曲的情绪,让他们自己试着把听到的乐曲用涂了颜色的画来表现。

到了中高年级,《音乐课程标准》里音乐欣赏的要求是这样的:“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聆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欣赏钢琴独奏《喷泉》的时候,我没有告诉他们曲名,而是先播放乐曲,让孩子们根据音乐带来的感受猜猜乐曲的名称。孩子们对这支曲子最初的印象感觉像是水在流动,再听乐曲的时候,我在这里引入了旋律线,来和学生们一起随着音乐的高低,缓急来把乐曲进行下去,第二遍听完后,已经有很多学生说这支乐曲像喷泉在涌动了。

上个星期欣赏《采茶舞曲》时,教学资料上配备了女声合唱和女声独唱的两个音响资料,在带学生们听赏这首歌曲之前,我先播放采茶的相关的无声的视频,让孩子们自己先想像一下,青山绿水间,一群人在茶园中采茶,这个时候,这个无声的画面是不是缺少些什么呢?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要有音乐,再先后播放合唱和独唱这二个不同类型的歌曲,孩子通过聆听,比较,发现歌曲的内容一样,但是速度不同了,歌曲的力度不同了,演唱形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画面也不相同,呈现出来的是远景近景相交织的,一幅动态的画面。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9

一、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兴趣源于生活。精心选择生活化的阅读材料,让阅读内容靠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只有贴近生活,幼儿才会有乐于阅读。如在“动物园”语言活动教学中,让孩子们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一边阅读;在“我的家”阅读中,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馨,读出家的感觉。让幼儿延伸自己的情感、思索与经验,将阅读过程内化成一种阅读的能力、一种兴趣,让每个小朋友乐学、爱学。

兴趣源于活动设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适合幼儿阅读的活动,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如选用的故事内容应跌宕起伏,富有神奇的想象和幽默:有神奇的事件和人物发生;人物心理和情感富于变化:主题比较广泛、深刻:故事语言要细腻,刻画入微、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这样容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读起来也会琅琅上口。

兴趣源于宽松和谐的环境。宽松和谐的环境是幼儿阅读教学的基本前提。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幼儿带来激情,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孩子因为离开父母的庇护,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陌生,比较胆小,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要改变这种现象,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阅读教学相关的学具、玩具,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因此,我在教学中把环境的创设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对幼儿阅读有很大的帮助。让幼儿自愿、自由地进行活动,自发、自主地进行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每个人修身益智的终生大事。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顺其自然就可形成的,必须作为一门科学来培育。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不稳定性,他们的兴趣是随意的、脆弱且短暂的,应特别注意培养和强化。要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爱护图书:让幼儿知道图书的制作非常艰辛的过程,培养其爱书护书的好习惯。阅读姿势:身体要坐直,书放平,不要离眼太近,这样可以预防眼病的发生。

三、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方法一:听大量的文学作品。孩子在成长中,已经从丰富的口语环境中“习得”了口语的表达方式,但书面语言的“学得”,需要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创设。让孩子学量的文学作品,可以锻炼幼儿听觉的接受与分辨能力、听觉的记忆能力、听觉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语言和语法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孩子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对应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篇10

德育是立德树人的教育,往大处说,德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性工程;往小处说,德育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可持续成长。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发生着多种多样的变化,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研究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社会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学校德育教学中,社会公民教育可以分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等具体范畴。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范畴的最大问题就是失之于空,学生的认识有时不深刻,而其后续问题在于:空洞的说教不足以支撑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德育根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及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无根之木容易被一些歪风吹弯甚至是吹倒。因此,教师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德育途径。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的教材可以发现,新版教材高度重视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有效学习,从基础年级开始的道德教育与法治思想教育,一方面延续了传统的爱祖国、爱人民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又很务实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观点有效地建立在学生的生活认知之上。这样的教材编排,给了德育工作一个有益的提示,就是德育不能超越学生的生活经验层面,而应在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认知的基础上去构建德育认知的大厦。当然,在德育工作过程中有一点必须高度重视,那就是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尽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且认知能力有限,但小学阶段的六年正是学生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六年,在这六年里教师如果能够始终高度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则德育将有明显的效果。简言之,德育的有效途径有很多,但都需要重视学生的经验与认知基础,以及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德育途径,其源头也正在此。

二、学习生活中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

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德育意识的有效渗透。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并经由思辨途径,最终实现德育目标。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是离不开生活与学习的背景的。在学生生活的物质世界,有着国家的象征,如国旗、国徽;有着家乡的象征,如家乡的历史建筑、历史人物、风土人情;有着家庭的象征,如家人的成长历程、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可以不夸张地讲,无论是道德,还是法治,其思想均蕴含其中。当国庆节来临,学生有机会亲临首都或者从电视中看到升旗仪式时,内心容易升腾起一种爱国情怀;而当学生在家乡感受家乡风俗、感受家人关爱时,也会有一种精神感悟。这其中的道德与法治因子在哪里呢?教师可以用一些事实来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在生活中,父母和老师教我们热爱环境,教我们做事不拖拉,教我们要做一个精神向上的孩子,这实际上是在培养我们的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而在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等节日里,感受到的则是对先人、对家人、对国家、对社会习惯的一种尊重与传承。进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只有将自己与他人联系起来,并互相帮助、积极向上,才能让自己所生活与学习的环境更加和谐。显然,在这些事实的分析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增强,思想认识得到提高。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问题:“生活真的很美好吗?在学校要做这么多作业,哪有在家玩开心呢?”这样的问题,与德育有?p吗?那就要看教师怎样引导。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展示国外一些发生战乱的国家的孩子的生活困境,这时,学生们一下子就安静下来。有的学生说:“我们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心读书,能够在家里跟爸爸妈妈一起快乐地玩耍,这真的是一种幸福。如果像有些国家一样乱成一团,才真的不好呢。”这样的一种比较,自然地让学生的思维进入一种思辨状态。而学生所说的“才真的不好呢”看似随意,却意义深远。其实,这不正是在其心中种下了“有了道德与法治的约束,社会才能和谐”的种子吗?这样的种子,在学生将来遇到新的事物需要判断的时候,就极有可能成为一株有力的树,形成支撑起他们精神成长的力量。

三、德育须建立“小中见大”的视域

德育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就看将其放在一个什么样的视域中去观照并思考。就当前来说,德育工作需要建立“小中见大”的视域,确信德育并非小事,但德育又要从小处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对德育形成准确的定位。从这个角度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将成为两个关键词而贯穿德育的始终。在生活的小处,道德的力量无处不在;在社会的大处,法治的力量保证了社会良性发展的底线。在德育教学中,要多从学生生活中的“小”出发,逐步走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