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十篇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十篇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5:49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 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114-02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树立学生的创业人格。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力度。

高等学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新意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中,通过营造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教育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去开办公司,创造企业。当老板,而是培养大学生不断地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思维、掌握创业技能,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创业综合素质,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在就业的道路上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2、创业教育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延伸。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这一素质。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鼓励创造性、自立和个人的主动性,还应该包括金融、商贸、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训练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规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创业教育而言,国家有关部委早有明确的文件,2002年,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就说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拓宽就业渠道的有效形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培养大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紧缺型人才的教育,而是为了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不断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莫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也由原来的统一分配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要让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而真正理解创业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

(三)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1世纪的发展靠人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是具有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如果高等教育还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可能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社会所淘汰。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具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过大,开拓性和主动性不足,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程度,高等学校必须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

二、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教改力度,把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首先,高等学校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高校教师对人才培养观有新的认识,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要教育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习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上着手,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真正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整体教学思路贯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真正了解创业教育的真实意义,了解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使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在毕业时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再次,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盲人的全过程中去。

(二)培养师资队伍,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为了做好创业教育,必须培养一支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一支稳定的教学团队不仅能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方法,还能在该领域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营造创业氛围,对创业教育的连续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有了稳定的创业教育团队,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创业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2)培养学生创业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3)引导学生掌握创业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需要讲授创业教育的基本原理,更需要沟通,不断渗透创业意识。在探索创业教育的方法上,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创新性改革:一是互动式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经典案例“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教师既可以是创业成功人士,也可以是专职教师。二是技能培训式学习方法。这种培训方式选择某一种特殊的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邀请一些成功创办企业的企业主授课。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创业实习。高校可以建立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业实习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或为学生提供创业贷款。通过以上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四)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创收单位筹集一定的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作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三是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日是通过当地的科技孵化园区,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校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或报纸的策划与创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构想、一个科研或学术研究的立项起草与申请等等,这都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竞赛中选的部分应用性的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也有利于造就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蒋义丹.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a].教育发展研究,2003(2)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3.吴长,范安平.高师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2

[关键词]数学建模,数学教学,高等数学

1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虽然发展得迅速,但是参赛者毕竟还是很少一部分学生,要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必须与日常的教学活动和教育改革结合起来。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外部世界的推动,数学也是如此。牛顿、莱布尼兹当年发明微积分就是和解决力学与几何学中的问题紧密联系着的。直到今天,微积分仍在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以往的高等数学教学往往是板着面孔讲理论,而割裂了微积分与外部世界的生动活泼的联系,没能充分显示微积分的巨大生命力与应用价值。学生学了一大堆的定义、定理和公式,可能还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微积分,也不知道学了微积分究竟有什么用。如果能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建模的思想,在讲述有关内容时与相应的数学模型有机结合,在看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之间架起桥梁,而不是额外增加课程,岂不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上,这种数学思想的渗透可以把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穿插起来,这就不仅能增强数学知识的目的性,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而且也将在填补数学理论与应用的鸿沟上起到很大作用。另外,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采取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配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数学模型内容,这就易于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这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数学模型课程本身内容庞杂,各部分难度深浅不一,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后,由于已经讲授了微积分方面的数学模型,这有利于后继的数学模型课的进一步学习。因此,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的初步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

2 数学建模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2.1 数学建模教育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①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论证、判断、运用结论等能力;而抽象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提取等能力。数学建模是建立模型、求解与分析的过程。建立模型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如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位移的导数模型,通过思维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②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如今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流动、职业变更频繁,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发生多次选择与被选择的经历,通过数学建模的学习及竞赛训练,他们不仅受到了现代数学思维及方法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如何进行分析、推理、概括以及利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机知识,还有各方面的知识综合起来解决它因此,他们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到什么行业,都能很快适应需要。③有助于增加自学能力。由于实际问题的广泛性,学生在建模实践中要用到的很多知识是以前没有学过的,而且也没有时间再由老师作详细讲解来补课,只能由教师讲一讲主要的思想方法,同学们通过自学及相互讨论来进一步掌握,这就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好用这种能力来不断扩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2.2 数学建模教育为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打下了基础。高等教育对教师队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即在业务素质上,教师除了应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即要教师成为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人才。成功地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教给学生思路和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数学基础,理性的思维训练,还要求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广博的知识面,尤其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学建模已不单纯从数学到数学,而是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经济、管理、生态等众多领域。从事数学建模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深入实际,才能有所作为。这无疑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数学建模教学对高等教育专业的设置、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也提供了好的思路。高等教育引入数学建模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建模竞赛,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3 数学建模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一切的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学生应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数学建模的特点决定了每一个环节的教学都要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置于首位,教师要激励学生大胆尝试,鼓励学生不怕挫折失败,鼓励学生动口表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鼓励学生要多想、多读、多议、多练、多听,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积极状态。

3.2 分别要求,分层次推进。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根据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分别要求,个别指导,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和素质发展目标。对优生要多指导,提出较高的数学建模目标,鼓励他们大胆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给予他们独立建模的机会,能独立完成高质量的建模论文;对中等程度的学生要多引导,多给予启发和有效的帮助,使中等程度的学生提高建模的水平,争取独立完成教学建模小论文;对差生要多辅导,重点是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只需完成难度较低的建模习题,不要求独立完成数学建模小论文。

3.3 全方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数学结构中强有力的支柱。由于建模数学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灵活的实际问题,建模过程应该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首先是数学建模化归思想方法,还可根据不同的实际问题渗透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等价转化思想、类比化归和类比联想思想及探索思想,还可向学生介绍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反证法、解析法发、归纳法等数学方法。只要我们在建模教学中注重全方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就可以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就可以把数学建模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心智素质。

3.4 实行以推迟判断为特征的教学结构。所谓“推迟判断”就是延缓结果出现的时间,其实质是教师不要把“结果”抛给学生,推迟判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数学概念、定理、解题都要作为“过程”来进行,二是教师在聆听学生回答问题特别是回答错误问题或回答得不太符合教师设计的思路时,应该有耐心,不宜立即判断,教师应沉着冷静,精心组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问的教学交流。由于建模教学活动性强,教学成功的关

键是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步步深入的积极思考探索,激发了思维,真正唤起主动参与的意识。

3.5 重视分析建模的数学思维过程。学生普遍感到数学建模难度大,最重要的原因是数学建模的思维方式与学生长期起来是数学知识学习有明显差异,如何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乐于参加数学建模活动?关键是要分析建模的数学思维过程,通过建模发生、发展、应用过程的揭示,挖掘有价值的思维训练因素,抽象概括出建模过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多方面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让每一个学生各尽其智、各有所得,获得成功。

3.6 特别强调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问题,将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机地融入建模教学,选择数学建模专题时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

②在建模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再现数学模型形成过程,可先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一般思想方法,进而让学生亲自动手寻找实际问题并自行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引导学生尝试通过建模解决一些复杂但又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③建模教学要加强与其它学科联系,不仅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联系,还可与经济学、管理学、工业生产等方面联系,拓广学生建模问题来源。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3

论文摘要:中国戏曲以其“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与艺术价值,而且还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文章从传统音乐、传统文学、传统观念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戏曲在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供一种思路与途径。

艺术是在人类诞生之初便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在感知外界事物、表达内心情感、创造表达情感之形式并以此来获得愉悦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的精神成果。

将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进人教育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早在周代,统治者就将包括“艺”(即“艺术”)在内的“六艺”作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而到近现代,作为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蔡元培先生仍将“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历史的车轮将我们载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中央更是将“美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之上。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工作者来说,笔者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更深知它对于整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那么,笔者就从传统戏曲这一点切人,来侄释它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不可取代的价值。

一、保存传统音乐

作为一种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戏曲的真正形成较中国其它民间音乐形式要晚。但正由于此,才使它能够广泛吸收各种音乐艺术成果,并且将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由于时代的更迭与人们审美趣味的变更,我们今人已经很难再听到早期戏曲形式—元杂剧和南戏的音乐了。但是,作为南戏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支脉—昆曲与弋阳腔,却依然能让我们聆听到600多年前先人们所欣赏的音乐。那一首首细腻、婉转的(醉扶归)、〔步步娇〕,不正在向我们展示着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吗?还有那一阵阵燎亮的锣声,那一段段豪迈的唱腔,不也是在向我们诉说当时平民百姓的娱乐形式与情感宣泄方式吗?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保存下来的戏曲品种带进课堂,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得到传统戏曲音乐的熏陶,这也许是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较好的途径吧!

其实,上述做法在近现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曲学大师吴梅就应聘去东吴大学堂(今苏州大学)讲授词曲,首先把昆曲教育引进大学课堂,开了戏曲进大学的风气之先。”而在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们可以选修赣剧以获得学分,其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弋阳腔和赣剧的历史、戏曲基础理论、戏曲表演等。”川而“对已经公演并延续演出的赣剧《牡丹亭》,则“按工种(唱腔、乐队、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化妆、表演等)招收学生,由专业老师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苏州大学周秦教授在学校“开设了‘诗词写作与吟唱’选修课,讲授诗词格律和昆腔字格,教学昆唱词曲和曲笛。还有“昆曲艺术”选修课,讲授昆腔发展史和曲律曲论,教唱昆腔南北曲名段,并传授曲笛技艺。”“同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有自己的戏曲社团”。

上述不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对于戏曲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高校艺术教育课堂上的学生能够身临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桥梁与途径。

二、保存传统戏剧文学

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构成的。传统戏剧文学也不例外。说到它,就不能不谈到戏剧文学的体裁样式与题材内容这两个方面。

自古至今,我国都是一个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国度。不论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以《诗经》、《楚辞》和乐府为代表的古体诗,还是唐代以来,唐诗、宋词和元曲的新体诗,它们所取得的成就都为中国传统文学的艺术高度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戏曲正是在这座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开放出来的奇葩。从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样式—元杂剧,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对于戏曲艺术的滋养。那四句一段的定场诗,那长短参差、错落有致的曲牌形式,都成为戏曲艺术丰富表现力的一个因素。

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赏析,就不仅仅是培养高校大学生聆听传统音乐的耳朵,而且还使他们进一步贴近了古人,贴近了古人的语言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

下面再来探讨一下传统戏曲所表现的内容。

传统戏曲是以我国的古典文学作为其创作的素材来源的。而“作为人文学科文学类的一个领域,中国古典文学从先秦到清代,名家辈出,佳作涌现,涉及历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政治—几乎囊括了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而且蕴含着先进的文化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民族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在汉魏六朝、唐代之时,出现的小戏样式还多是取材于神话传说或日常小事,情节还较为简单、冲突缺乏戏剧性的话,那么元代杂剧和南戏之所以成为成熟的戏曲样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剧本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古典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它更多地是在向我们展示人、展示时代、展示社会,当然这里的人是剧作者借以呈现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况的一种途径与媒介,“人”是传达特定时代与社会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形象。

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嘈的形象、《荆钗记》中不弃糟糠之妻的王十朋形象与《秦香莲》中不认前妻的陈世美,这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塑造的典型形象的代表,以致于到现今还被人们所熟知。其中看似三种不同的人物性格,从而造成了三种不同的婚姻状况,但是其实它们都是中国官僚体制、婚姻模式和普遍信奉的封建道德标准等文化背景的具体产物。

这种类型的戏曲,在令观众欣赏戏曲音乐的同时,还呈现了一幅封建主义社会百姓的生活图。图中的景致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其中的韵味也耐人回味。我们的传统戏曲艺术表现的正是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全景图,我们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在其中一幕幕的悲欢离合中接近历史、感悟传统。三、保存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此笔者主要从价值观与审美观两方面切入。

1.传统价值观

我国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即自孔子至淮南子的“子学时代”和自董仲舒至康有为的“经学时代”。其中,前者的“百家争鸣”时期历时四百余年,而后者的“独尊儒术”时期则历时二千余年,在时间上的绝对优势已经可以体会到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而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宣传与利用,无数文人对它的进一步引申与深化,以及在其“忠、孝、节、义”的封建礼制观念影响下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封建礼制的顺从与效仿,都使得儒家所宣扬的“德”与封建统治者所渴求的普通民众的“德”在上至宫廷下至)’一大群众的社会各个阶层中得到空前的重视,使得中国历史上具有“德行”之人不仅被封建统治阶级、而且被宗教所大肆利用与宣扬,成为教育与同化民众的楷模。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内容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这种“高台教化”所要教授给广大人民观众的一个最为核心的观念。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关羽可谓是忠和义的统一。他追随刘备兴复汉室,表示与刘备“誓以共死”,始终不渝,既表现出他对蜀先主刘备的忠,又表现出他对“恩若兄弟”的刘备的义。现存最早的关公戏剧本当是关汉卿的《单刀会》和《双赴梦》(此剧同时写张飞)。此后,关公形象则被人们不厌其烦地称颂,相继出现了《关羽显圣》、《千里独行》、《单刀赴会》等等多出表现其英武与忠义的戏曲剧目。

此外,《精忠记》中岳飞对大宋国君的“忠”,《琵琶记》中赵五娘对于公婆的“孝”,《杀狗记》中手足之间的“义”,还有《白兔记》中李三娘的“节”,都可以说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典范之作。它们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久演不衰,不仅仅反映了戏剧文学本身的魅力,更加体现了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对于“德”的推崇。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所宣扬的“封建礼教”等观念有其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传统价值观念中也不乏爱国、忠义、节操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在我们当代商品经济时代恐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在高校中开设传统戏曲的赏析课,选择宣扬高尚品格的精品剧目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感染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与途径。

2传统审美观

人类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初始阶段,就具有两种相反相成的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不可扼制的生命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即把握生命活动的形式冲动。人的任何行为究其根源,都是出自于这两种冲动。中国写性的艺术向来被认为偏向感性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基于现实的客观存在,对其进行适当的想象与抽象,从而以虚拟的手法,再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存在。这一手法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例如画家常通过写意手法来借物抒情,戏曲通过写意来纵横时空、塑造典型,而诗歌则通过写意来寄情山水、“造景”喻情。

这里笔者将从戏曲的人物塑造、时空转换、舞台装置三方面来略论传统戏曲艺术对于“写意”手法的具体运用。

首先是人物塑造,其中还包括人物造型与人物性格这两个方面。

戏曲的造型是“写意”的。如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青面虎的绿脸,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能显现性格特征,因为这种“写意”性的脸谱是“实象”的高度提炼与夸张,是现实情况的艺术升华,为戏剧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典型化的作用。

其次是时空转换。戏曲是一种典型的舞台艺术,它主要是借助于方丈之间的舞台空间来表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事变迁。因此,舞台一方面为作家与观众感受世间万象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展示情境的无限性造成了局限。而传统戏曲却通过写意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使观众“一日三秋”、“一日千里”,在时空转换上达到自由与无限。如演员在台上通过打吨、抬头、揉眼、伸腰等动作表示日夜的更替。这些做法都明白无误地向观众展示了剧情的延展,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无限想像的空间,使“情”与“景”的交融在“形”“神”的互补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

最后来谈谈舞台装置。舞台装置主要包括表演道具、舞台美术与装饰等。

就道具来说,戏曲的最突出特点莫过于“无马而日行千里,无舟而舟行水上”。这种特殊效果的形成仰仗于舞台道具的巧妙运用。例如川剧《秋江》中硝公仅凭一桨舞蹈便舟行碧波荡漾之中,而京剧《悦来店》十三妹凭马鞭挥动即呈现了她骑马疾行的形象。此外,刀枪剑戟的形象化运用、舞台上幕布的多样性设计等等都为剧情的展开、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感与历史感。

“写意”的手法来源于中国历史上较早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为其特点的深层根源,也是我们能够承中国艺术的关键。中国传统戏曲通过几千年的凝铸与锤炼,已经将这种观念深深地融入到自身的肌体之中。如果我们能通过它来使高校学生感受传统、接近传统、认识传统,那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4

摘要: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价值一元化的倾向,诉求一种西方价值普遍主义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中,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返潮与突起,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功用,通过其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国内大学改革的干预以及全球网络化背景等方面加强其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在全球的渗透。高等教育全球化背后隐藏市场逻辑,根本上具有意识形态的陷阱,高等教育输入国在面对时必须具有文化上的独立人格。关键词:新保守主义高等教育全球化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一、全球化中的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政治哲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学术界、舆论界与政坛影响日益增强,其基本观点是大力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坚决反对共产主义以及民主社会主义;认为除道德之外,人天生是不平等的;主张社会的稳定需要保持人们对宗教的信仰和对传统价值的维护;要求社会节制“过多的民主”;捍卫自由竞争的私有制度;宣称整个社会应由“杰出人物”来进行统治。新保守主义在经济上吸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信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减少国家干预经济,主张私有化,削减社会福利等等;而在国际政治上主张一种普遍主义的信条,认为存在一种适用一切社会的政治制度与民主,美国式的价值观念是一种放之四海皆可的普遍价值,本质上是一种单边主义的政策。所以,实际上新保守主义中存在看似两个相互矛盾的观念组成:一是强调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有效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强调道德、宗教情感和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一是反国家主义的自由主义,它强调个人主义、政府的权力应该受到严厉限制和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前者的思想渊源是传统的保守主义,后者的思想渊源是一种古典自由主义,所以出现了新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互吸收、日益。趋同状况。“里根主义”、“撒切力主义”以及“布什主义”被认为是典型的新保守主义派别。在西方的学者当中,一些支持全球化者认为全球化可以更加享受经济自由化、竞争和创新的好处,并且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相信,“越来越多地接触跨国交流的潮流,将导致人们跨越文化疆界的障碍,实现更好的相互了解,趋同于‘天下一统’的价值观——如自由、民主、人权和(对某些人)私有的经济企业”。他们认为,反对全球化者是一种信心的缺乏或者是彻头彻尾敌视的表现。这种观点与日益返潮并成为主流的新保守主义观点不谋而合,或许他们本身就是新保守主义阵营中的学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人致力于追求的平等与正义之间引发了一种紧张关系,但是,“对于许多保守主义者来说,这一发展并非问题,平等和正义对他们而言,总归是相互冲突的目标”。实际上,全球化为新保守主义推行其外交理念提供了战略平台,他们一边以新自由主义经济策略打开世界经济的大门,一边以政治、军事手段推行美国的民主、道德与价值观念,平等和正义只是表面的托词,在新保守主义观点中,两者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二、高等教育全球化与新保守主义战略理念的适切性当前,高等教育的全球化与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一过程是由世界上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和组织推动的,在全球化潮流的席卷之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共处于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全球化倾向于服务贸易制度安排、西方中心主义、文化价值一元化以及以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主要机构。因此,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西方中心主义的倾向,诉求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主义观点,“表现为西方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获得普适性”。并且,“这种世界主义或普世主义对全球趋同的暗示从一开始就在西方殖民历史过程中发挥过重要的合法化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至今依然存在,而且日益重要和深刻了。”所以,高等教育全球化实则是一种西方国家推行其民主模式、文化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的一种措辞与工具。对于新保守主义而言,高等教育全球化对于普遍主义观点的诉求与其理念具有高度的适切性。新保守主义强调国家、权威、等级与秩序,推行美国的价值观念。高等教育机构是一国文化与价值观念承载的主要场所。当前,美国的大学正日益受到来自新保守主义的干预,日益强调绩效与责任,在深层上将新保守主义的文化主张渗透到教育当中;在国际上,美国新保守主义奉行的是一种等级主义的、独白的普遍主义,把国际主义建立在普遍主义以及单个个体所拥有的价值之上,认为其所拥有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认为有权将之推广至全球。在当今全球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全球化恰好符合了美国新保守主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渗透的需要。“在中国,全球化已经历近代和当代两大高潮,在中国文化界、思想理论界和高校的表现和反映就是咄咄逼人的‘西学东渐’态势,其中包括新保守主义的强势话语霸权。”因此,普遍主义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与新保守主义战略理念的一个共同的基础,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适切性。三、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保守主义思想扩张高等教育全球化包括的层面很多,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与价值的流动、人员之间的流动、知识文化的传递、组织机构的异国组建、资源的共享以及项目交流与合作等等。从当前的全球化状况分析,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与20世纪的80、90年代相比,国与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增加,知识文化之间的传递更快,出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异国组建。对于急切要推行其民主与价值的新保守主义而言》,无疑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路径。(一)新保守主义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受到“9·11”恐怖袭击之后,布什政府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在国际教育政策方面也作了重大的修改。2003年5月,美国参议院出台了一个《美国国际教育政策:全球主义与恐怖主义时代的国际教育》文件。该文件认为,国际教育与项目交流基于两个目标:一是美国人必须了解世界,二是让未来的世界领导者有机会接受美国的教育,受到美国价值观的影响。文件的出台主要是基于提升广泛意义上的国际学习,包括支持美国入学习外语与其他文化、促进美国学生到国外学习、鼓励他国学生来美留学、促进社会各层次的公民与学术交流以及促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文件多处体现了美国新保守主义的观点,一方面要保护美国的利益,另一方面要让未来的世界领导者与外国领导者接受美国的教育,接受美国价值观的影响,体现出新保守主义者的独白的普遍主义观点。在鼓励外国学生留美的条目中,文件指出,教育留学生是为了有机会塑造未来引领其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未来领导者,这些学生对于美国价值观和多元文化民主有着深厚的理解,他们将这些价值观带回其本国支持民主与市场经济建设。为了实现新保守主义的国际教育战略观点,新保守主义政府加大了对于国际教育项目的经费投入。2005年11月9日和16日,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通过了国务院国际教育与交流项目的2006年的预算,立法机关将对这些项目投入43.18亿美元的资助,比2005年度增加7100万美元,比布什政府2006年度的申请额增加180万美元。在2006年度科学、行政、司法、商务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拨款法案的最终报告中,立法机关给“富布赖特计划”拨款超过1.85亿美元(比上年度增加2500万美元),给海外咨询中心拨款500万美元(比上年度增加150万美元),给吉尔曼奖学金计划拨款超过370万美元(比上年度增加110万美元)。这种资助的背后隐藏了新保守主义政府的多重目的,根本上是其推广美国民主、文化与价值观并实现其单极稳定政策的重要手段。

(二)作为工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新保守主义在经济上吸取了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减少政府经济干预,推行私有化政策,拿穷人“开刀”,信赖市场的自发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自由主义的目标是建立以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新秩序和资本的世界积累制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双重标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开拓了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力图建立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为中心的全球经济秩序,另一方面在世界国家体系中制造新的矛盾与两极分化,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开拓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市场,同时也为美国新保守主义的文化、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打开了广阔空间。“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正是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以自由的名义反对任何对市场的有计划的控制,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现存制度即金融资本主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新自由主义者表面上是要维护作为人类最高价值准则的自由,但实际上,他们只是维护自身利益。这就决定了新自由主义必然走向政治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日益明显,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已经被提出、讨论并付诸实践。20世纪80年代,新保守主义者里根登上政治舞台后,对高等教育大幅度地削减政府经费预算,将高等教育推向市场。20世纪9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下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理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论等被提出来,人们开始探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与分割,许多国家发起对高等教育的私有化改革,削减教育经费,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付诸改革实践,在各国高等教育中出现了高等教育私营化、法人化(如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高等学校转制以及高等教育营利性等现象,政府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控制。在国际层面上,由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体系的出现,使得各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更多地面向国际市场竞争,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家积极输出高等教育资源,将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纳入服务经济贸易的范畴。发展中国家在这种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迫于竞争的压力,也逐步地有限开放本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参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市场竞争。高等教育被纳入到wto的制度轨道,wto部分成员国的高等教育开始遵循wto规则以及相关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其高等教育被日益商品化和市场化,高等教育开始从公益性领域逐步走向具有投资、消费和营利性质的服务领域,步入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轨道。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有4种提供服务的方式,它们分别是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以及自然人流动,这加大了成员国之间的高等教育资源流动,逐步开放与扩大了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美国以及欧洲的高等教育处于中心地位,拥有着丰富与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统治”地位更是无可动摇,它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系统。因此,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高等教育市场,参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处于被动竞争的状态,虽然许多政府对于高等教育也只是有限地开放,但是也将承受巨大的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压力。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在位于工业化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主导着的竞争日益激烈、迅速迈向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场景下,学术系统或单个大学很难独立发展。传统的学术中心变得更加强大,并且越来越集中于北方的英语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欧盟中的大国(主要是德国和法国,某种程度上还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心国家的准则、价值观、语言、科学革命和知识产品主宰、挤压着其他观念和实践。”这给“更小或更穷国家的院校机构或系统带来了潜在的严峻问题”。因此,“全球化的现实似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资本与市场敲开了国界的大门,全球共同受制于它们的逻辑。”在新保守主义视野中,世界高等教育“中心一边缘”关系以及市场竞争中强者赢的现实符合其“权力差别”的逻辑,他们希望各国开放市场,明显地带有后殖民主义色彩。高等教育在知识与意识形态传播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在这种市场与资本的逻辑背后,自由经济与高等教育市场政策必然带动所谓“西方文明”的传播,根本上必然带有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进攻意图。“本质上,这个倾向于保守复兴的联盟(笔者注:指新和新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已经把教育整合到更广泛的意识形态之中。它在教育上的目标与它在经济和社会福利上的目标是一致的。这些目标包括扩大‘自由市场’,大幅度压缩政府对社会需要的责任……强化社会流动更趋激烈的竞争性机构”,所以,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与形成为其推行与渗透意识形态开辟了渠道,符合其推行美国资本主义民主与价值观念的需要。(三)新保守主义对美国国内大学改革施加影响新保守主义在国内还建立与资助学术思想库,其资助带有十分突出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倾向。保守主义学术项目、培训下一代保守主义思想家和活动家、改变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保守主义基金会资金资助的一个重要方面。“1992—1994年,nCRp调查的12家基金会向大学提供了8890万美元,想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建立并加强支持保守主义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观点的思想体系,他们向学者、学术研究项目、研究机构和公共政策中心捐助了上千万美元……;二是建立大学教职员、学生、校友和校董事的组织网络以反对和倾覆大学校园内的进步主义课程和进步主义政策趋向。”因此,它利用对“自由主义”高等教育的抨击向大学施压,要求大学改变大学现行的招生政策、课程设置、教职员的聘用和资金支持政策,使得大学发展置于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之下。课程、学术项目交流是高等教育全球化中的重要流动因素,因此,当美国高等教育资源输出之际,也就不可避免地带上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倾销”。(四)网络技术与高等教育网络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步伐,为新保守主义推广其普遍主义的资本主义民主、道德与价值观提供了技术平台。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机构借助网络构建虚拟大学,依托大学实体提供远程教育,并且几乎所有的大学都积极建设大学网站,实现高等教育网络化。新保守主义就是要倾销其“知识制成品”,而这种“知识制成品的倾销”可以借助网络与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模式来实现,摆脱了传统资本主义的殖民方式。实质上,基于统一技术协议的网络技术是价值客观的,它可以为不同的价值主体服务,是一个具有共同普遍性的技术平台。因此,它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有不利一面,它适应新保守主义的普遍主义价值向世界渗透的需要,为新保守主义推广其民主与价值观提供了更快、更便捷的平台,可以更快、更广泛地渗透其意识形态,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虚拟大学、全球性大学(globaluniversity)只是其中的渠道而已。四、高等教育全球化——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一个陷阱高等教育全球化背后隐藏了高等教育市场化逻辑。高等教育承载着民族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调节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力量时,民族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可以随着市场变得无孔不入。新保守主义希望各国开放其市场有其背后目的,高等教育市场的开放也不例外。wto规则为高等教育的开放构架了制度轨道,网络技术为其构架了技术轨道,各国人员的流动、办学机构的跨国办学以及知识的传播等可以在这样两个轨道上“运营”,意识形态也随之附属于人、知识和组织在这两个轨道上加快“流动”。同时,意识形态的无形性的特点为各国抵御其入侵带来了难度,诸如文化价值观念之类的意识形态层面很难通过技术进行界定,往往须通过人的主观判断,制度上的安排也只是有限防范。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当输入国引进大量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时,一方面可以享受到其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却又身处民族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冲突之中,这是一个不可调和的困境。高等教育全球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推动的产物,一个由国家安全、高等教育以及外交政策三方专家组成的美国专家小组已经强烈建议将国际教育纳入美国公共外交政策的中心,具有了很强的政治运作形态。所以,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新保守主义推广美国式的民主与价值观念可以变得更加畅通,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的陷阱,根本上需要输入国学生、教师以及专家学者在面对外来文化时具有文化上的独立人格。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5

关键词:现代性;高等教育;现代性困境;精神家园;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48-04

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大学章程与中国高校教育信仰制度建构研究”(10YJa710034)之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干承武(1968-),男,安徽马鞍山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现代性与高等教育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强国富民的强有力保证。也正是随着高等教育由社会边缘逐步进入社会中心,自上世纪90年代起,人们开始探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问题,并逐步掀起了高等教育现代化问题研究的热潮,然而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人们在提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于其现代化的指标和指标体系,而忽视了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内在联系。实际上,教育的现代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深层问题、普遍问题、共性问题,是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支柱,考察教育的现代性应当是研究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教育学本体意义上的研究。

现代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一种普遍态度,“是与当代的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们所做的志愿的选择,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就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1]它具有普遍性,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打上现代社会的烙印。

对于现代性的理解,不同的学者视角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现代性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是“时代、新时代”的意思;也有的认为现代性是与传统的断裂;还有的从世界观、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的视角认为现代性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和制度模式;还有的认为个性自由是现代性的时代特征,“理性”和“主体性”是现代性自我确证的原则等等。

无疑,现代化的过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性思想的深入,无论从时间观念、还是从与传统的关联,或者是社会制度、生活原则、主体精神等方面说,深刻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蕴涵都有重要的导向和借鉴意义。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在呼唤与之适应的具有现代性的高等教育思想,但是高等教育的现代性悖论却一再出现,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两个层面都出现了话语困惑和行为迷惘的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的发展时时处处伴随着自身的现代性困境。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困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累累硕果,然而冷静地观察和深入地思考就会发现,在辉煌的教育成果背后,仍然有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

1.唯智主义的盛行。

唯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教育过程中长期存在。孔子之后,整个封建大一统时代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文化专制,提倡“唯圣人言”,传习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代圣人立言,遵循“道统”“师法”,谨言慎行。科举制度确立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教育基调,科举采用的贴经、墨义更强化了知识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损失了知识的内在价值和人文精神。这种教育思想遗风通过儒家道统得以存留,而新中国初期对苏联“重智”教育思想之吸收也加深了我国教育的唯智主义氛围。进入新世纪,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往往成为竞争力的主要衡量指标,围绕着民族国家的建设和竞争,科技理性取得了支配性地位。科技理性的发达加深了唯智主义的现实表现,成为现代社会的又一表征,在服务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号召下,高等教育作为精神栖居地的原始性质逐渐被科技理性所遮蔽。

如果从信仰的角度看,唯智主义就是智育信仰,是一种不完全的“人文关怀”。智育信仰注重现学现用,急学急用,强调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呼应,强调可测量的分数,这带来包括教育时间在内的教育资源的畸形开发。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看,唯智主义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认为高等教育的价值在于知识创新、学术探究,促进学问的发展,人为将高等教育有利于知识、学问发展的价值置于首位。

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这种价值观越发盛行。高等学校不再是培养少数学术精英的殿堂,而开始转变成与社会智能化生产紧密联系的社会化学习机构。高校忙于扩招和升格,形成了学生的“知识失业”。简单来说,承担的工作岗位不需要高学历者,学生所学的部分知识就失业了,这造成了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是高级技工之类的就业者严重缺乏。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由于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导向发生了偏差,不能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

2.人文教育的漠视。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源于一种切实的历史处境――现代性的遭遇。大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知识与理性、真理和正义、价值追求和人文精神的策源地。但同时,市场、科技理性等现代社会的标志性成果严重侵蚀着大学的人文本性,使人文教育边缘化。

大学人文教育的尴尬还深受当代最为流行的两种科学观的影响:一种是实证主义科学观;另一种是功利主义科学观。这两种科学观的最大缺陷和偏颇恰恰在于:实证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一个本质特征,即思想性和创造性;功利主义掩盖和抹杀了科学的另一个本质特征,即文化性和精神性。因而这两种科学观未免显得狭隘,建立在这种狭隘科学观之上的教育观必然也是狭隘的,即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性和实证性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性和创造性的创新教育;只注重科学的工具价值和功利价值,将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而忽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将他们真正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3]

纽曼曾从知识与信仰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人文教育危机的可能性,认为知识与信仰的错位是现代大学危机的主要根源,从知识与信仰关系的视角,分析、评述了人文教育危机产生的理由。纽曼认为这种危机源自大学对科学理性的推崇,大学正在变成技术、技能的培训基地。也由于科学对近现代社会和文明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科学从来没有受到像近现代社会这样对其如此之大的重视和推崇,表现在近现代的教育体制中,无论从教育的对象,还是从教育的内容来看,可以说,占主导地位的都是科学技术(即理工科)教育,如此强盛的理工科教育不仅使科学家队伍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和改善,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从根本上巩固和加强了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也使人文教育的式微在所难免。

3.工具理性主义泛滥。

“工具理性”的思想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工具理性使人摆脱了贬低人的尊严的宗教枷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同时又使人一味追求功利,漠视情感与精神价值,成为机器和金钱的奴隶,从而重陷异化的羁绊之中。现代化的基调是理性化,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科学和技术虽带来了物质进步,但也造成了社会病态。因为它只涉及达致具体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以理性的态度来将对象以工具对待,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这种工具主义往往是从一种物质实体化和社会本位化的观点出发,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忽视价值理性,重视工具理性。即重视专业、知识、学术本身的技术性实用意义,而忽视其作为塑造人、改造人的人文性意义;在人、教育和科技的关系上,没有把人培养成能在终极关怀层次上驾驭科学和技术的主体,只是使人成为科学、技术运行中的一个环节,一种为机器所摆弄的工具。只看到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工具性价值,忽视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主体性价值。从一定意义上看,知识经济时代,注重知识灌输和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受现代工业的效率精神和批量生产的影响,或迫于各种压力,或自觉地贯彻了工具理性的教育观,高等学校成了培养标准化人才的工厂,一批批标准化的人才被源源不断地投放市场。这种“工具型教育”对受教育者的人格的异化是显而易见的,它旨在传授科学知识,训练现代文明技能,学校只有划一的教授,而学生无完全的人格。“工具型教育”的功能,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把人训练成机器罢了。由于文化结构上的严重缺陷,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往往单一发展。不少人掌握了高科技并生活在高科技社会中,但精神上却无所依皈,理想信念泯灭,道德沦丧,急功近利,一些人甚至异化成了“科技奴隶”“经济动物”和“智能强盗”。

4.功利主义危害。

有人说,中国教育功利的背后是整个教育体制制度的功利,教育浮躁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就是以功利主义为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在其引导下,教育过分追求功效和利益,进而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作追逐利益的工具。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引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意味着教育实现的价值不在教育之中,而在教育之外。

功利主义教育目的对我国的教育实践造成的最直接、最有危害的后果是造成了人的工具化。人一旦被工具化,教育也就只能在他自身以外即他所生产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之中来衡量他的价值。人的价值隶属于机器工具,人不再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而是实现自身欲望(自身欲望最终也是为外在的经济、社会需求服务)的手段;人也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的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的人。[4]我们的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于人的物质层次的发展,严重偏向于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和培训,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碍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5]高等教育自身的媚俗使得高等教育追求的是社会的认可,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高校对造就所谓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的追求,学校课程由此也偏向那些能迅速带来实利的课程,比如经济学,而忽视陶冶人性的艺术类课程。功利主义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人的工具化,完全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

三、高等教育现代性困境的反思

我们在抱怨高等教育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境的时候,更应该深刻反思问题的根源,从高等教育的现代性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

1.明确高等教育的本体意义。

高等教育中唯智主义的盛行和人文教育的漠视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就是对高等教育之本体意义的遮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已经很好的诠释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本体意义。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包括个人的体力、智力、个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等,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三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中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身心的和谐发展、个人需要的相对全面和丰富、个人的精神道德观念和自我意识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自由发挥。高等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在当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因素,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了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宗旨而存在的高等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证,因为高等教育三大功能的首要功能就是培养人才,这也是由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尽管千百年来,高等教育的职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但培养人才始终是其首要任务,高等院校必须以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为己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现代高等教育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动力站”,也是人走向社会的通行证、立身社会的资本和在社会阶层流动当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一定要通过文化教育、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各个环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为建设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发挥应有的作用。

2.兼顾高等教育的多重功能。

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一书中说到人的四种境界:自然的、功利的、道德的、天地的,功利的总处在低层次的位置。前面谈到的高等教育的功利追求就是指高等教育过于着眼于功利化的一个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应有功能,从而引发了高等教育的困境。应该说功利追求是高等教育功能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不排除功利考量,也必须带有功利的成分,但同时,教育的功能从来都是多元的,而且是有主线的,教育功能的主线必须是反映教育的主功能。

20世纪开始,大学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尽管如此,民族国家、市场、科技、企业仍然是社会的主导性力量,左右着高等教育规模、形态、模式和演变,政治的或功利层面上的驱力是高等教育的最大驱力。高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培养人的标准都要围绕为公众服务和为国家服务的显职能而展开,大学越来越经常地被喻为社会的“服务站”,这种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是我们千万不可以对这种状况习以为常。也就是说,在经济竞争激烈、技术不断更新、社会日趋复杂的环境中,高等学校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服务需求不断增长,期望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工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流行什么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6]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曾强调了大学的四项职能,其实就是要求大学要恪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创新的职能,不要偏离大学发展的本体,要重拾传统大学精神,保持大学应有的品格。大学一旦沦为现实经济与社会的工具,对大学而言,是卑微而可怜的,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则是可悲的。大学要为现实社会服务,但它更要关注长远,关注未来。大学与社会之间是互动的,这种互动是一种“不离不亲”的关系。正因为如此,就是坚决反对大学成为象牙塔的阿什比,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某些象牙塔还是需要的。布鲁贝克也说:“在学问的圣殿里有许多厅堂。在有的厅堂里,学者是通过在隔音的实验室里拨控制盘来验证真理的;在另一些厅堂里,他们是通过在喧闹的城市、福利中心、诊所、法学院等地方参与工作来积极验证真理的;还有一些孤军奋战的思想家是在静寂的图书馆里通过钻研故纸堆来验证他们的思想的。”[7]

3.赋予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使命。

“精神家园”是一个带有比喻和象征意味的词语,同时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哲学话题。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人们对精神家园内涵的认识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认为精神家园是一种与物质家园相对应的、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系统,是人们建构起来的一种意义世界和理想境界。

近代以来,西方知识文化中日益强烈和激进的实证主义给西方文化打上了知识权威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的印记。在现代社会,启蒙运动中断了超越性的道德源泉,而理性化的现代性又无力提供这种价值源泉,人的现实关怀取代了人的终极关怀,而现实关怀又呈现为一种多元的离散状态,相对主义大行其势,这种情形体现了信仰的真空状态,反映了现代人寻求精神家园的困惑。虽然不能要求现代教育为现代道德文化危机与意义危机负全部责任,但现代教育也不能对此漠然视之。[8]

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路径之一,就是通过高等教育培育学生具备勇于探求“真、善、美”的精神和能力,高等教育应该敢于和善于担此重任,大学理应成为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宝库。大学之目的不只在于发展知识,研究学术,同时还在于培育人才,开风气之先河,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精神文化组织,其精神文化建设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汤一介先生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希望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上做出贡献,必须有文化上的自觉。所谓‘文化自觉’就是要对自身文化的来源和历史发展以及其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等自觉地作认真的思考。”在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以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获得更多和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使国家和民族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园地,这就是社会赋予高等教育建设精神家园的使命。

4.呼唤对高等教育的信仰。

高等教育信仰就是对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之人及对高等教育在人和社会发展中应然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并以之为高等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它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各级组织(政府、企业和社会)、高等教育活动的直接组织者(高校)、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活动的受众(高校学生)对高等教育的性质、行为、目的、功能等的信仰的统一。高等教育信仰也是在参与高等教育的实践并在高等教育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如前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出现了诸多的困境,无论从教育哲学、教育政策、培养目标上讲,还是在办学类型、规模范围,以及课程设计上,功利性都几乎处于压倒一切的优势。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种合理性已经被放得太大,使得高等教育成为了生产文凭和知识的商业机构,成为了教育与权力合而为一的官僚机器,也扼杀了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动力,或多或少地弱化了高等教育信仰。

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着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着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用信仰来承载。人之为人就在于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作为精神存在的最核心的要素就在于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领悟。领悟来源于启示,来源于仰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深入人心,触及灵魂,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人之为人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揭开”和“除去”功利和工具对整个人生的蒙蔽,使人回到生命的本源,真正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处的世界,理解他们自己的当下处境。教育信仰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信仰内在地包含着对教育自身的信仰。只有本真地理解高等教育,坚信高等教育信仰是高等教育的内在品性,唤回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信仰,高等教育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参考文献:

[1]福柯.何为启蒙[C]//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430.

[2]鲁烨.后危机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再认识[J].职教探索与研究,2011,(1).

[3]孟建伟.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J].教育研究,2007,(1).

[4]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

[5][宋]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8:219.

[6][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6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36-02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及腐朽思想的影响。总书记的论述为我们指明了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途径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当今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发展的思想保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最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被淡化、被冲击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大学生由于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缺乏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的了解不够深入,盲目崇拜和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信心不足,从而出现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的危机。在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的冲击面前,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虽然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稳定的、健康的、向上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形式和国内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各种意识形态相互交锋,这一现实的复杂性给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扰和挑战。

1.全球化动摇了一些大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全球化首先是经济领域的全球化,但它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全球化涵盖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基础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大学生因对国情认识不深,极其容易向往西方的物质生活,甚至开始向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随着文化市场和教育市场的开放,境外各种文化思潮和精神产品大量涌入国门,“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蜂拥而至。{1}西方国家的民主、公平和自由等价值观念也随之进入我国。大学生对各种思想的吸纳和接受使高校成为全球化下各种思潮的汇集地。一些大学生因社会阅历、经验不足,对历史了解不透,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缺乏了解,容易形成盲目崇拜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

2.陈旧的教育方式致使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缺乏实效性。改革开放以来,党把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变了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的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去“极左”思想的残留和影响,一些党员干部不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害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力宣传会阻碍经济发展,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加强会重蹈“十年浩劫”时期的覆辙。这种轻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象在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首先,在教师资源配置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配置不足,在教学上通过扩大课堂听课人数的方式解决,一两百人的课堂规模导致教育教学效果较差。其次,在资金投入、课时安排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比例也有一定差距,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僵化,方法单一,观念比较陈旧。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造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致使一些不健康思想有了滋生的土壤。

3.网络和影视等大众媒体缺乏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互联网在信息、文化、观念等的传播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影视、文化交流等方式传播其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战略。中国在抵御其渗透方面的能力有限,电视、电影的制作在片面追求收视率、经济效益的情况下,对主流意识的宣传越来越淡化,不重视教育意义,以至于“后宫争斗戏”、“快乐女生”“闯关”等低俗节目层出不穷。这些节目在给青年学生带来娱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向青年学生们宣传了追名逐利、争权夺势的功利思想和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投机思想,不同程度上配合了西方国家的西化策略,给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起了负面作用。同时,我们在加强大众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创新不足,不能适应时代的进步。比如面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影片,十几年来都更新较少,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这些现象都表明我们忽略了对大众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导向的规范。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途径

1.营造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环境。社会各领域都应该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支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新闻、文艺、宣传、出版等方面都要坚持弘扬主旋律,反映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典型事迹;各类展览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参观应一律免费;各类网站都应适时把握正确导向,大力承担社会责任,开发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要面向大学生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加强对学校附近的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扰乱学校正常生活、教学秩序的娱乐活动场所。严肃处理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事件。集合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等要主动配合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2.坚定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指导地位。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强大,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综合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的理论活力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首要标准。{2}

3.改进教育方法,增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其实效性,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更多的强调教育内容的强行灌输,很少关注到学生的自身特点,使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只能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性。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片面地强调老师的主动性而忽视学生的能动性,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高校要改变过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强行灌输的教育方式,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强行的灌输方式会在逆反心理与思想较强的大学生那里失去教育效果。我们不能把主流意识形态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大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之中。这样,学生们明辨是非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不断地提升。尊重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教育方式方法中非常重要的。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得以满足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分析、选择意识形态。

4.发挥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高校需要建设适应信息时代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这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需要。{3}在我国,大众媒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媒体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正确导向功能,对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群体来讲,大众媒体不仅直接发挥自身的德育教育功能,也为学生确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点提供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培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的网络传播能力,用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价值观念逐步占领网络媒体阵地。要加快完善马克思主义阵地的“红色网站”,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不断向大学生传授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知识,为大学生解答他们关心的各种焦点、热点和疑点问题,切实发挥互联网的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学习和关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意识。

[基金项目:2010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之扶持共建项目“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e089]

注释:

{1}林艳.试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理念创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05):p113-114

{2}林艳,冯德军.关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若干思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1(1):p76

{3}林松.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8):p131

参考文献:

1.徐运华,赵平.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2)

2.罗映梅.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引导和强化究[J].东方企业文化・百家论坛,2011(5)

3.王晓方.关于加强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政治与社会,2010(10)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挑战措施

[作者简介]陈思玉(1978-),男,江苏扬州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江苏常州213015)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58-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高校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师生交流越来越频繁,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文化为载体,逐渐渗透进大学校园。同时,由于青年人聚集,对知识的天然渴求,倡导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一些外来的思想观念极易找到滋生的土壤,所以高校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2014年5月4日,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代青年大学生心智发展逐渐成熟,对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个体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多元特色比较明显,具备了明辨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能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具备良好的现实基础。青年大学生离开高校进入社会后,再难以系统地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因此高校是青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最后一块核心阵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关系青年自身的成长和祖国民族的未来。

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挑战

当前全球化蓬勃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正面临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吸收外资进入法律法规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开放促改革,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我国文化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这是我国文化教育开放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全方位国际化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文化产业开放导致的文化产业体制结构转变和西方文化高度流行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在经济、资本和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掌握的网络信息资源,以语言、影视、音乐、书籍、游戏等文化形式为载体,加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输出力度。在资本主义文化产品大肆流行的当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传播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现实中,资本主义文化产品对当代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吸引力,超过60%的大学生喜欢欧美影视作品,而选择中国大陆影视作品的仅占10.34%。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当代大学生的“市场主体利益”意识被唤醒。与改革开放初期一味拜金、拜物等功利价值追求相比,当代大学生被唤醒的不仅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其对精神利益的追求也明显增强,但是这种追求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干扰,逐步向多重、多维结构转变。

(二)内部挑战

1.高校还没有切实把意识形态教育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来看,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淡化意识形态”的思想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当代大学生大都在20岁左右,在我国实现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他们将作为主力建设者全程参与。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因此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工作的主要对象。高校要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隐蔽性、迷惑性、长期性和渗透性有清醒的认识,要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紧密联系起来。

2.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还没有充分形成全员育人的理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误区:一是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组织、宣传、团学以及思政教学部等部门的职责,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专属任务;二是认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而言,对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养成教育重视不够。《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礼记・文王世子》中的“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都说明为师者应注重“道行皆修”“德才兼备”,不仅要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学生“立世之德”,而“传道”“传德”尤为根本。这是我国古代所倡导的教师职业价值追求,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这里的“道”“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内涵逐渐创新和丰富,对于高校而言,今日之“道”“德”,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激励当代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目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到高校教师总人数的一半左右,承担着教学与科研工作量的60%。③由于他们正处于家庭与事业成长的关键期,家庭与事业的双重压力导致他们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重专业水平提升、轻意识形态养成。因此,培育当代青年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其教书育人工作相结合,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

3.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变”的特性不明显。首先,大学生在变,他们的主体意识加强,对各种新思想和新观念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对知识和事物的理解不唯上、不唯书;其次,教育环境在变,大学生对信息的接收不仅来自于书本和教师的讲授,在“微时代”,大学生信息接收途径广泛,而且信息内容复杂多样;最后,教育内容也在变,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教育的对象、环境、内容等要素都在变,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应时而变。目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现出三重三轻的特征: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考核、轻考评。教育者可以通过理论灌输,并且以考试的形式强迫学生记住条条框框的理论,但是不能强迫学生把这些理论铭记于心、践意于行。另外,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排他性,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这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共存、复杂思潮泛起的现状是冲突的,如何在“多元”的社会中进行“一元”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命题。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报告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是中国梦在国家、民族和个体三个层次的根本要素,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践层面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紧跟时展步伐和改革开放的最新实际,由上而下、由内及外、由深出浅,促进大学生和青年教师自觉形成、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而是要在很多张色彩不一的纸张上画出清晰明确的图案。如何利用纸张上的既有色彩来配合图案的形成,如何防范别人到纸上乱涂乱画,这都需要精巧的构思和高超的技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指导我们如何构思和采用什么样的技艺来完成画作,这个过程就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落地”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高校和我国现实中最伟大的实践。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环境,从空间上来看,分校园环境和校外环境;从形式上来看,分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建设总体上来说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统筹规划校园软硬件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环境建设的软件方面包括学术环境、管理环境、舆论环境,通过校训、校歌、校标等载体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等校园文化建设;硬件环境包括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壁廊、雕塑等设施,以为校内楼宇、道路、桥梁命名等形式,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二是积极监控网络虚拟环境。实践证明,网络对于社会文明进步的作用利远大于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能“谈网色变”,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便捷、快速以及普及等特点,加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首先,高校可以通过积极监控、密切关注,对敏感的网络热点进行及时、合理的解读,充分利用正面信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利用负面信息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其次,高校可以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成果的数字化建设,以视频、音频以及漫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形式传播。最后,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网络管理制度,对恶意网络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净化校园网络环境,确保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不留意识形态教育的盲区和监控的死角。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体的能动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施教者不限于教师,受教者也不限于学生,双方都具有主体能动性。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经过家庭、社会和中小学的初步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自我理解、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作用。高校教师尤其一些年长的教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他们对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变化有着更为直接的感受和体验,他们可以用亲身经历告诉青年教师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高校目前也有相当数量的教师拥有海外交流学习的经历,他们经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明两种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可以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不仅要认识到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的现实,更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他们把这种情怀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后勤服务人员虽然不直接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他们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所表现出来的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前实际紧密结合

《礼记・大学》中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齐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治国、平天下则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我国古人的价值追求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倡导,以及中国梦的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三个层次体现出一致的价值本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古人在这三个层次的价值追求内涵得到了丰富和创新。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五四”精神赋予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继承。党的十用十二个词从三个层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精辟的概述,是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再次发展和创新;是借助科学工具、用现代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该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从中汲取充分的营养,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传播、实践和创新。高校应该通过与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名人故居、科技馆、规划馆、展览馆的合作,丰富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营造一个多维、开放的育人环境。高校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和名人故居,用我国辉煌的历史文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讲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自我精神享受,而是要从中寻找今时今日仍有用的价值追求,从文化根源上找到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我国在历史上曾经很辉煌,而近代以来又受尽屈辱。同志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所以,中国人总有那么一股民族复兴的心结和劲头,这是一种精神动力。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导这种精神动力,避免因民族感情的过度膨胀把学生带入狭隘的民族主义误区。高校还应该把学生带到科技馆、规划馆,以及经济、科技领域的展览会,参观现代文明成果展,用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告诉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高校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以史为鉴,以今为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激励他们用笃实的行动把自我人生目标和国家社会的理想结合起来,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注释]

①付晓丽.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

012347581.nh&dbname=CmFDLaSt2012&dbcode=CmFD&pr=&urlid=&yx=&v=mtY4mjd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nmVaK2RxRnlublZmn0pwRji2Se

xDoedkVeVyceViUelSoGVYmUx1eFk=,2012-02-01.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主导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增加,社会呈现出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的趋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出现了向“自我”倾斜,“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因此,了解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并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基础上,根据大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切实有效地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重大的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

1、高校正逐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深度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核心部分,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及评价大学生行为的重要指标。[1]目前,高校多措并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是结合党政府、社会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断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等新理论在宏观上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除了开设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必修课程,还不断挖掘、创新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新型教育方式。二是不断创新实践载体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以实践活动拓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内容。调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条最重要,抓紧社会实践占了45.7%。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在理论和实践水平上不断深化,但我们也应看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还缺乏深入的思考,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的主导意识对大学生的侵袭从未停止过,意识形态上的和平演变越演越烈,不少大学生出现一定的思想误区,甚至政治信仰方面的动摇。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掌握上,“完全清楚”的只占32%,不少大学生对其内容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对内涵上理解和研究的就更少了。调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18%是通过思想政治课,且与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社会活动等渠道占比相当,说明高校思政理论课并未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和内容延展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

2、全球化多元化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向多元方向发展

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不断被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击分化,对应的核心价值观也不断被资本主义价值观所同化,情况越演越烈且方法手段更隐蔽多样。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缺乏对错误与落后价值观的判断与甄别。他们自我意识较强,思想敏锐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且数据显示超过50%的信息传递来自于网络,网络因其虚拟隐蔽、难以控制等局限性,使得西方不良意识形态能以电子书、电影、图片等多媒体形式不断渗透,悄无声息地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扩张和意识形态灌输,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的多元化发展,消极的多元价值观严重制约着个人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引发如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道德失守问题。因此,必须立足国情实际,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最大限度地限制不良价值观念的入侵,把国际社会的负面因素降低到最小。

3、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缺失,尤其是个人层面价值观意识严重不足

(1)爱国意识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中,爱国排在个人层面的第一位。大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确立目标,坚定信念。调查显示,虽然整体上大学生对国家时事关注度普遍提高,但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大学生爱国意识出现弱化趋势,不少同学认为国家利益的维护是领导干部们应考虑的问题,大学生实际生活中较少接触需要去维护的国家利益,因而容易形成国家利益与己无关的思想。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只有54%会以“实际行动做贡献”;对汶川大地震,将近三分之一的认为与自己无关或能力薄弱;面对日本上演闹剧,选择“冷静对话”32%,“非武力不解决”也有27%,可见大学生对国家利益维护上意见分歧较大,政治生活中抱有功利性思想的人数增多,爱国主义观念弱化趋势明显。

(2)敬业精神缺失。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这一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接班人而言其价值和意义更为重要。但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眼前利益,将工作条件和薪资待遇作为择业的第一要素,职业价值观呈现出严重的功利化和现实化,缺少艰苦奋斗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常以“功利”为标尺进行自我设计,对薪水或工作条件的不满意成了大学生跳槽首要原因,传统的“干一行爱一行”、“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的传统美德已渐渐被抛在脑后,工作中不乏投机取巧、敷衍了事的思想态度,且这样的人数近年来呈增长趋势,真正能够爱岗敬业的已是凤毛麟角。

(3)诚信观念缺失。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实现中国梦的储备力量,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首先是学术不端。各高校为鼓励学术科研、倡导学生,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但也因此加剧了学生的学术造假,论文中大量抄袭,东拼西凑,甚至雇他人。调查对论文的看法,“坚决取缔”的只占45%,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居然有48%。其次是学业不端。考试作弊是诚信缺失严重的重要表现,调查中认为应取缔或摈弃的只占43%,“见怪不怪”的却占34%,有些甚至认为考试作弊者是所谓的真正高手,因而雇佣、使用电子高科技等手段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再次是经济和社会关系中诚信缺失严重。有些大学生拖欠学校的助学贷款,甚至还恶意拖欠学费。为申请国家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只有56%%会照实说。在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如学生干部竞选中存在暗箱操作;同学交往中出现一些欺骗隐瞒行为,如偷窃他人财物,网上恶意撒布谣言诋毁他人,利用不正当手段盗取他人成果等;还有些学生在求职中简历造假、编造工作经验、篡改学习成绩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活原有的公平公正、和谐文明。

(4)友善情感淡漠。友善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需求为标尺,为人处世中情感较淡薄,与人交往不够友善,如某些社会事件处理上呈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与我无关”的心态。调查对老弱病残孕的让座,有11%直接表明会拒绝让座,有9%表示要看心情,可见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面对善意的行为选择逃避或回绝,表现出人情的冷漠。近年来,因友善观念缺失和对生活琐事处理不当而引发的不法行为和犯罪事件越来越多,如大学生杀人案、投毒案屡见不鲜,这些震惊社会的案件除了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之外,与大学生友善情感的淡漠不无关系。

4、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和行为不统一,现实出现知行脱节甚至相悖冲突的现象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灌输和深入推进,多数大学生能以核心价值观要求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努力践行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规范,但在实际的贯彻落实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知行脱节甚至知行相冲突的现象,表现在“表里不一”或“言行不一”。“表里不一”是大学生表面上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但内心往往存在“从众”心理,难以守住既定的信念或目标。调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47%认为因为恋爱丢掉学业是不适当的,但实际处理上,80%以上会选择“恋爱是大学必修课”。“言行不一”是大学生的实际行动出现与自己言语表达相背的一面,往往采取对现实妥协或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方法。如考试诚信问题,面对面采访时大部分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作弊可耻,不可取”,但在匿名调查时却发现有一半以上的认为作弊“是正常现象”或“见怪不怪”,表现出对不诚信行为极大的宽容和理解。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之一是知行统一。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尚未充分贯彻落实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必须以大学生作为对象,用科学的价值观念去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判断与行为。但事实上许多的高校并未深刻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他们不能意识到大学生价值主体地位的重要性,难以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中心位置,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究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实际需求,而是狭隘地以知识灌输和单一化考评方式来考察学生理论的掌握程度,难以达到实质性的教育效果。

2、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不完善

目前,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还是体现在“两课”上,但传统单一刻板的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加上传统的教育培育体制和评价机制偏向关注大学生的智育成绩,轻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因而不能全面系统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而且,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也脱离学生实际,并未将科学的理论引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因此,即使大学生接触了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也难以充分发挥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及平台未充分利用

在推动整个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环境下,多数高校积极挖掘各种途径,创新载体形式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但实际操作中受主客观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的教育方式和平台利用还处于流于形式的状态,并未发挥出预期的良好效果。如创设校园公共网络的初衷是为了利用其信息储量大、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达到快捷方便地促进学生的自主的学习,但从实施情况看,很多的校园公共网络还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虚幌子,网站缺少专业力量维护、信息含金量少、更新频率滞后,难以发挥互联网及时、快速、互动的优势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推广。

4、多元文化格局下许多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多元文化格局下,引入国外的先进思想意识时总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某些不良思想浪潮的渗透,大学生由于处于性格转型期,其思想意识还未成熟,在各种复杂多样的意识形态冲击中往往很容易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从而冲淡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价值观取向上的多元化发展,也产生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此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落后思想也在束缚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如封建思想中的专制专权、迷信保守、男尊女悲等因不能与时俱进,严重阻碍着大学生健康的行为生活和科学价值观的选择。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应辨证选择学习优秀的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自觉摒弃西方不良思想和国内落后观念的侵袭能力。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思考

1、强化组织领导,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与时俱进和不断发展的,高校应充分学习研究特定社会下被赋予的新的内容,挖掘出多元文化对价值观教育的支撑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办学理念的层次。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研究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价值结构、道德追求和心理素质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依据。[2]应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强大功效,以大学生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尊重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己去领悟教育要求,达到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其次,要树立“和谐包容”的教育理念。高校要理性对待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理智对待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价值观的多元选择,包容非主流价值的存在并进行规范和引导,显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再次,要树立“系统工程”的教育理念。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是循序渐进发展的结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立杆见影,需要长远计划和长线实施。高校找准价值观教育切入点,在人才培养的整个系统中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遵循和践行的过程中自觉形成主流价值观。

2、注重教育实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应在思政理论课的内容、形式、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以发挥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强化教育内容的针对性。高校应积极改革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观念和教育内容,增加课程的层次性和时代感,引入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教育内容,特别要分析和解决大学生面对多元价值观冲突下所表现的困惑,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解决信与行的问题。其次,要创新教育形式。思政教育工作中,显性教育就是面对面的知识灌输,主打理论说服教育,隐性教育则是以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等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达到教育的熏陶功能。[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注重显性、隐性双结合,在理论教育的同时,还要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潜移默化的内化式教育,激发学生主动理解和内化核心价值观要求,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再次,要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枯燥的思政理论课在教学中更要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双结合,针对学生所呈现的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多维互动教学等学生喜爱的方式,灵活机动、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达到知识获取和提高学习兴趣的双重功效。最后,把握教学重点强化机制建设。教育是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认识复杂的社会现象,缩短学校理论价值与社会经验价值之间的距离。因此,思政理论课重点在“三进”上下功夫,运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价值评判,建立科学、合理、开放的机制提高大学生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纳力。

二要在专业教育中进行熏陶和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在思政教育上下工夫,还要注重专业教育的有效参与,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等。“要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工作的着力点”。[4]一是强化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打造职业模范作用。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学术态度、职业道德等都是学生关注的重点,教师应利用专业授课、指导学业、行业认知交流、与学生面谈等机会帮助学生客观分析问题,扫除思想障碍,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二是立足专业特色,开展有目的的专业实践。专业实践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是进行专业知识检验和技能巩固的重要渠道,既可以有的放矢地提高职业思想觉悟,又可以锻炼和完善职业服务能力,有助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职业行为规范。

3、创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自我教育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种能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品味和综合实力的精神环境和人文氛围,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因此,高校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社会主义优越感。第一,充分利用社团文化的主平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内容的文明礼仪、爱国爱校、社会公德等教育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价值认同。第二,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以专题讲座、校内巡演、校园展览等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通俗演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让传统文化重绽时代新光芒。第三,发挥典型教育的引领作用。在广大学生中挖掘事迹典型,以真实的例子引导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模范作用,特别是要求学生党员和干部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人格力量感召身边的同学,并进一步利用校园论坛、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等媒体大力进行宣传,调动广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第四,启动文化的交流融合作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开放互动、包容更新的文化,它既涵盖当下核心价值观文化也应容纳非主流的优秀文化,达到兼容并蓄的作用。高校要加强校校交流、校社融合不断更新和壮大优秀文化。

4、开拓教育载体,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网络优势作用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大众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的主阵地,并因其特有的信息量大、互动性高、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使思想传播得更加迅速和容易。毫无疑问,网络媒体也越来越成为高校传播思想和宣传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运用新媒体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利用校园BBS、微博、微信、QQ群等网上互动平台,积极推进民族复兴、中国梦、青春理想等网上健康言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话题、微课堂、微新闻等一系列校园价值观融合教育,号召广大大学生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动态并积极投身于建构活动中。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力度。通过科学的分析、摸索、探究出一套集舆情监测、汇集、分析的预警机制,完善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达到一体化、联动式的管理要求,发挥舆情监控的正面引导,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种有力拓展。

5、促进知行合一,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转化功效

开展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使之“知”,更要使之“行”,达到“知行合一”的维度。而要做到“知行结合”,最根本的就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把践行情况纳入日常行为表现范畴。一是注重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高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地融入到校规校纪中,以核心价值观内涵要求来优化高校制度环境,发挥制度建设在价值观建构行为中的导向作用。如在宿舍和班级生活中,以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营造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生活学习氛围。二是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体验功能。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体验社会生活,提高自我探索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渠道。高校应清晰地意识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强大效应,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实践体验,促使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并在实践中使大学生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锻炼意志品质,逐步实现社会化。

6、健全考评机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制度保障作用

好的考评制度不仅能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还能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因此,要建立符合实际、适应形势、贴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评价机制。要突出考核的针对性和具体性,通过科学研究设定考评目标和内容,建立立体、多元、全面的评价方案。立体是指根据学生的层次与差别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多元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采取自我测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是指综合考查大学生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学术学风等情况的动态评价。通过一套理性化、科学化的考评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保障整个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参考文献】

[1]王颖.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5.253-255.

[2]周海波.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04-106.

[3]崔海涛.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江苏高教,2010.5.114-115.

[4]白莲莲.多元文化时代价值观教育的困境抉择[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65-67.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9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04-02

当前,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了更高的期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发展观,其实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有条件下,全局实现我国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比较困难,然而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如一个中心城市、一个地区等)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有其现实性和可能性的。

2010年9月无锡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和《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及诠释》(简称《指标及诠释》)。以这两个文件为标志,“区域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实验与实践在无锡市全面启动。在此,笔者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探索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途径。

一、“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内涵

国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阶段说”把教育均衡发展划分为低水平均衡、初级均衡、高级均衡、高水平均衡四个阶段:低水平均衡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初级均衡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追求教育过程和条件均等阶段;高级均衡是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内部建设,追求质量均等的阶段;高水平均衡是指教育资源在社会和学校得到合理优化配置,每个学生都能接受相对均等的教育,获得学业成功的平等机会。

无锡市经济相对发达,义务教育处于与高级教育均衡相当的发展阶段,当前正在努力追求实现高层次、高标准的高水平均衡。我们将这个阶段称为高位均衡发展阶段。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有以下三方面丰富内涵:

一是发展阶段方面,无锡市义务教育现已能够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充分享有受教育权利和均等教育机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能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条件;通过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学校办学各有特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发展各项指标实现总体均衡。二是发展内容方面,教育在总量和结构上与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平衡,义务教育公平体系逐步完善,确保高位均衡发展的公平与平等;关注学生认知力、创造力和意志力的发展,树立有责任公民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确保其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鼓励学校立足办学传统和优势资源,创造条件提供适切而有效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特长和潜能。三是发展目标方面,积极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为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提出高位均衡发展,既说明无锡市义务教育均衡处于比较高位的水平;又表明无锡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服务于江苏省“两个率先”的社会发展目标,向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二、高位均衡发展机制及功能

从发展阶段、发展内容和发展目标看,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超越了着重于“物”的满足的初级均衡阶段,教育资源优化已经完成。而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中倡导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受到诸多复杂的认识、意志、情感、欲望、精神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社会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性质制约。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的发展机制属于社会机制,即义务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方式的表现,是基于义务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连结方式而建构起来的工作体制、管理规范和工作方式。具体而言,实现高位均衡发展,应以在教育决策机构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提供制度、规范、人员、物质等作为条件保障而展开。

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能发挥至少三项基本功能:一是优化整合功能,能够基于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目标将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规则制度整合成一个协调有机的整体,既是优化基础上的整合,也是整合中的进一步优化。二是能动发展功能,机制一旦建立,可以能动地作用于对象,同时其自身还具有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功能,能随着系统要素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控。三是动态育人功能,机制在自身能动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和教育系统的所有成员还具有影响力和教育性,帮助促进观念改变和素质提高。

三、高位均衡发展的机理

1.高位均衡发展机制的要素

高位均衡发展机制由四个要素构成:

(1)目标。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各要素中,目标起着导向作用,能否最大化地实现发展目标是衡量其他要素价值的标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保证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是构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的目标。

(2)运行主体和客体。运行主体指构建和运转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的力量,运行客体是机制主要作用的对象。机制构建初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运转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教育行政和教育研究部门,客体是各级学校的师生。随着机制不断规范化、制度化,运行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会逐渐模糊,主客体呈现出交互融合的状态。

(3)运行动力。机制作为一种活动的存在,必须具有自我运行、自我调节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源于全体学生(家长)希望从教育中追求更高水平的社会化,获取更好质量,在社会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的竞争心理。

(4)运行内容。运行内容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机制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对特定领域或范围施加影响。

以上四个要素整体运作形成的组织结构与常态关联构成了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机理。

2.高位均衡发展机理模型

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理模型由圆锥体a-BoC和圆锥体a’-BoC组成,两个锥体共用一个圆面BoC。模型囊括了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的要素,初步解释了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运行方式,为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机制提供了分析模型和框架。该模型揭示了以下三点:

(1)高位均衡发展的目标。在双圆锥体中,端点a代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即机制运行目标之一的教育质量;端点a’代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即机制运行的另一个目标――教育公平。

(2)高位均衡发展机制的功能、内容和作用。从功能看,机制(BoC)在高位均衡发展体系中发挥着“优化整合、能动发展、动态育人”的支撑作用,整体目标指向“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从内容看,圆面由行政决策机制、师资配置机制、教师(校长)流动机制、有效教学机制四个部分组成。行政决策属于指导性机制,指明高位均衡发展的方向,为其他机制实施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师资配置属于基础性机制,为推进高位均衡发展提供人员和物质保障;教师(校长)流动属于关键性机制,是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有效教学属于表征性机制,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全面发展、形成学校特色主要依赖并表现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3)高位均衡发展的动力。线段eF代表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的动力。发展初期,动力的提供者和实施者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研究部门。

四、机制内容的实施

1.行政决策机制

《意见》是无锡市“区域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依据《意见》制定下发的《指标及诠释》主要围绕教育公平、教育质量两个方面制订了无锡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16项主要建设指标。在保证教育公平方面,确立“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做到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统一规划,学校布局统一调整,教育经费统一安排,师资队伍统一管理;对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实行政策倾斜,城乡一体、共同发展。明确规定学生受教育机会均等;在全市建立“教师交流长效机制”;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鼓励学校特色办学等等。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要求各学校全面执行江苏省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全面提高装备管理和使用水平;合理控制办学规模,实行标准班额办学;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建立合理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整体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

2.师资均衡配置机制

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发展速度较慢、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加优质教师资源的数量,让教师资源配置趋于均衡,最终提高区域内所有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一是明确政府责任。以教育法律法规为依据,统筹规划,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使城乡每所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标准化”,管理水平达到“规范化”,为顺利推行教师资源合理流动做好政策准备。二是改革办学评估制度。逐步取消重点学校评选制度,取消重点校、普通校之分,逐步统一义务教育各阶段学校的办学标准。三是发挥职称评聘作用。合理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四是撬动绩效工资杠杆。区域范围内对义务教育师资实行统一工资标准,视情况根据各地消费水平作出微调,保证更多优质教师资源留在农村。五是加强薄弱校的师资培训。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多种措施,促成城乡手拉手、学校结对帮扶,提高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现有师资水平。

3.教师(校长)流动机制

无锡市教育局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基础教育学校干部、教师流动机制,利用行政手段,促进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使城乡、校际之间师资水平真正趋于相对均衡。一是加强领导。无锡市于2010年2月开始建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教师(校长)校际流动的长效机制。各市(县)、区教育局根据不同区域的教育实际,制订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教师(校长)校际流动的工作意见或操作方案,把各镇(街道)、学校交流的目标任务纳入到年度绩效考核之中。二是方式多样。加大校级领导任职和后备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开展以“校”为主的交流;推进不同办学水平学校之间干部的双向挂职。三是规范务实。各市(县)、区制定了科学的工作程序,保障区域内教师(校长)流动工作扎实有效。四是自主操作。以“抬高底部”来缩小校际差距,加大城区优质学校与乡镇学校的交流合作力度,促使乡镇学校以及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相对均衡。

4.有效教学机制

高等教育学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参与;必要性;可能性

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与未来国家的中流砥柱,当代大学生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对政治参与的认识与实践却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出现了许多不平衡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同时也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必要性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在中国社会,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然要维护共产党的政治统治。然而,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较为薄弱,若不加强教育,将会导致社会思想的混乱,因此,必须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导向作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阶级性,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极强的阶级性,服从并服务于阶级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1](p55)其中,政治教育是核心,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必须要为政治教育服务,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观念和态度。政治教育是根据本阶级发展的需要,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思想,在社会成员中形成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政治观点和思

想。[2](p1)因此,在我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政治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3](p86)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方向,这也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流意识形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此维护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薄弱,需要进行强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物欲横流,人们过多的追求经济效益、物质利益,从而放松了对政治层面的关注。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如果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获得显著成就,但在人的政治思想、精神建设等方面放松警惕,使上层建筑落后于经济基础,便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社会环境自发的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功利化、实用主义思想泛滥,且无法正视自身的社会位置,承担不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政治参与意识薄弱,抱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无法发挥应有的能力与作用,与国家设计的蓝图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要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政治参与意识。

二、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可能性

通过上述分析,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本质与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政治参与提供了可能性,使这一实践活动得以正常开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渗透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p1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之一是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实践活动的类本质。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可以借助各种载体或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在具有针对性的同时也放松了人们的警惕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深入人心的理想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统治阶级或社会通过对人民群众进行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传播维护本阶级的阶级意识,对人民群众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人们会在各种思想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从而使统治阶级达到维护本阶级利益的目的。

(二)教育者作为专业人员进行理论灌输,具有专业性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上课等形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理论教育、思想灌输,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以此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通常是受过专业培训,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马克思专业知识,高尚的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会向学生传授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知识,从专业的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顾名思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中必然包含政治教育,从而与政治参与形成高度一致,在此基础上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向前发展。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教育者不仅要将受教育者作为教育对象,同时也要把自身看成教育对象,紧随时展的步伐,不断接受新鲜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含量,关注时事政治与国内外重大动态新闻,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学术专业程度,做到以身作则,为受教育者树立良好的榜样,不仅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参与意识,还有助于将意识转化为行为,增强社会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西方当代思潮的传入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造成了严重冲击,在社会中出现思想混乱、社会主义意识淡薄的现象,面对此种状况,我们必须要举起思想政治教育这把有利武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参与意识,培养政治参与能力,发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人翁作用,极力捍卫社会主义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保证。

[参考文献]

[1]刘涛.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n].德育与素质教育,2015.21.019.

[2]房晓梅.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1.

[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