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十篇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十篇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5:13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1

【关键词】创新精神创新方法

一、树立教育新观念,明确创新精神目标

1.树立新观念,创新尤为重

社会发展的趋势日益表明,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发达与民族素质的提高,其精髓在于创新。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没有人才便没有创新。高校教育旨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标志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素质的基本内核,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出发点与归依。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他们毕业后,将成为国家建设的高级人才,担负起国家建设的重任。因此,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建设事业的效益和水平,关系到我们民族的进步与国家的兴旺发达。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乃是我们国家发达的根本所在,意义重大。

2.着力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大学生学习本身而言尤为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周转期速度加快,在此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只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那些包涉面广、迁移性强、概括程度高的“核心”知识,而这些知识并非是靠言语所能“传授”的,它只能通过学生主动地“构建”和“再创新”而获得,这就需要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其中发挥主动作用,因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大学生就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得到的只能是书本上死的知识,而不能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动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学习也正由阶段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化,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发展和完善的第一需要,在知识的无限膨胀,陈旧周期迅速缩短的情况下,大学生的社会职业将变得更加不稳定,人们对大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基础扎实”、“专业对口”来衡量,大学生从学校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适应这种千变万化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获得。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总领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之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的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完善发展自我。

3.增进共识,达成创新培养目标

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总量激增,这就说明新时代的教育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远远不够的,它必须着力于学生智力的开发,特别是要着力于学生创新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将是未来教育的首选良策。可以设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对学生创新力以及创新精神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将来“文盲”的含义不会只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创新精神的极大高涨,将是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特点。因此,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力,以促使其“学会学习”为目标,这也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现在人们提出了终身教育、继续教育,这同样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它们同创新教育的主题思想是一致的,共同反映了未来教育的本质。

二、运用科学方法,扭转学生观念,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1.优化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培养环境

马克思提出了环境也创新人的著名观点。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站在时代的高度,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出发,提出了创新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论点,揭示了环境制约和影响人才成长和发展这一客观规律。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具有创新性氛围,教师能积极为学生营造好适合发挥创新能力的环境。在教育管理上,学校应建立有助于师生创新力发挥的管理机制,鼓励和帮助教师创新创新型进行教学;提供展示激发学生创新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创新型思维;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考察。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应必须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创新型教师具有创新力,富有强烈的求知欲,比较注重对创新型活动过程中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渴望,具有与学生工作学习、共同创新的精神。创新型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善于组织教学环境,启发学生创新型思考。加速教育手段现代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媒介,不断完善教学硬件和软件,为学生创新积极性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自由、开放、科学、温馨的学校环境使学生创新提供发展必要的条件。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2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0.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工业化国家的进程中,需要大批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正在积极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民族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要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基本结构特征,学生应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基本能力[1]。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丰富的人文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很好地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了的知识,而且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2];学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不仅要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工科学生素质的高低,很重要的方面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低[3]。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科学精神最基本的内涵可以归纳为科学的怀疑精神、科学的实证精神和科学的创新精神。科学家周光召把科学精神概括为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真理,进取创新,努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状态和结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用它作出预测,直到进一步的实践,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精神,就要使学生能够自由思想、独立思考,学生既要学会合理的怀疑、辩证的扬弃,也要保留被怀疑对象的合理的、正确的部分,而将其不合理的、不正确的部分加以纠正,使科学认识逐渐走向真实和完善。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证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尊重事实、诚实正直、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就要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力,没有一定的创新,科学就会停滞不前,人类社会就难于获得进步。创新和突破往往要受到陈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精神也包含着勇敢无畏的探索和奋度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就是要认识到素质教育要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模式,不要把已经取得的知识成果作为认识发展的终点,而是把它作为认识发展的起点;就要使学生们懂得认识传播中所得到的不仅已有的结果和结论,更重要的是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此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努力促使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积极发展;促使学生自我发激励、自我评价、独立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基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教学过程,应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获得基本知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从而具备创新人才的智能结构。

2.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独立观察思考与独立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实验技能与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综合归纳能力以及交流与协作能力。优化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建立的全新教学模式,就要对传统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整合,构建一个全新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使受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获得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首先要优化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新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要强化本科基础教育,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综合素质、专业基础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新方案的课程体系要科学的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人才培养新方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密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的关系,加强实践环节的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个性发展培养综和能力,为拓宽学生知识面,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方案要优化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5]。

3.强化实践,为学生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经济的发展。科学实验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高等工科教育的重要支柱。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将所学的创新理论和创新技法转变为创新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实践。一是要根据社会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各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在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实验的同时,实验教学项目也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层次。对专业基础课程要有必做实验、选做实验、提高性实验;对专业课及专业方向课程有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内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行导师制,导师通过实实在在的学业指导,引导学生明确大学的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促进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强素质。导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通过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职业道德来影响学生。导师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导师要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多途径、多渠道的师生沟通和交流,改善师生关系,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学科竞赛、创业大赛、论文写作、项目策划、科研实践、专利申报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大学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要不断完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科]

【参考文献】

[1]睦依凡.观念更新: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设计的价值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6-9.

[2]解念锁.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5):119-120.

[3]王平祥,唐铁军,刘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5):50-52.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8

创新是指在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体育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是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体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创新思想贯彻于体育教学中。

一、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学科特点,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体育学科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而设置的一门课。体育课教学大多数是群体学生在室外的动态过程,所以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创设优美和谐的教学情境,通过具有创意的教学程序,练习节奏,时间,数量以及运动路线的变化,对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动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排列,整合,达到殊途同归的教学效果。这不仅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2.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全面地参与教学过程。如课的开始部分,在做徒手操练习时,先把编排徒手操的原则和方法讲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编动作,编出了新的徒手操动作。不管水平如何,这是一种提高,这也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又如在技巧课复习过程中,让学生自编组合动作练习方法,改进过去让学生按照教师编的组合方式,或按教材规定的组合方式进行练习的状况。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把所学的单个技巧动作,经过反复设计串联,编排出多种新颖而巧妙的组合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通过合理的组织手段,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体育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如把准备部分由教师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的集中组织形式进行改变,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分别轮流带本组同学做准备活动的分散组织形式,这样,每个同学都获得带准备活动的锻炼机会,同时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准备活动的方案,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和谐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教师创造性地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前提;激励学生创造性的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及时反馈鼓励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得力措施。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策略上应努力做到:

1.根据学生的需要更新教学手段

学生主动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学习内容产生学习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导入新课,并把这种需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使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需要,从而主动地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维的空间,在形成技能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

选择是多方面的,但要根据需要来选择,诱导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使他们感到解决矛盾冲突的唯一办法是创造性学习,选择情感相融的有利于实现自我创新的活动练习群体。选择有利于展现自己能力的练习方式等。因为选择就是兴趣,兴趣就能激发创新。

4.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

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实践中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现又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以上四个方面体现了培养学生精神的体育课堂教学方法观。即体育课堂教学除遵循认知规律、技能形成规律之外,还要树立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新观念,体现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教与学的方法特征。

三、课堂教学落实

体育课堂教学大多数是群体学生在室外的动态过程,所以对学生思想品质、创新精神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我们教师能从研究学生如何创造性地学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并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就能在课堂中得以落实。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精神的思维指导下,重在探究"学法",让学生自己尝试探索,主动参与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发现最佳学习方法,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落实。

四、结论与建议

1.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我们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创新的时代需要大批创新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体育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创新教育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先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创新意识的人。一个循规蹈矩、步人后尘,不研究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师,不可能去超越常规教学模式,更不可能大胆地、独特新颖地创设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模式。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的专业理论和相关的教育,不断地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

2.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的新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精神培养方法

一、引言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对语言和文字意义的摄取与输出,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与分析,作品艺术形象的感染与创造等引发并表现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学科较其它学科有着特殊的优势。

二、重视外部和谐环境创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必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始终记住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与学生的活动是相互的,一定要改变将学生作为容器的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注意师生共同活动,变语文教学中的“一言堂”为“群言堂”,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语文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探求语文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教学活动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2.融洽课堂气氛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之一。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要求逐步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建立以学习主动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过程,大力推进语文教学活动由“教知识”向“学知识”的过程转变,使语文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这就需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思维和参与教学活动,并乐于、勇于表现自己所知、所想、所能的融洽课堂气氛,以利于师生共同进行知识的发现、创造和成果分享。诚然,融洽课堂气氛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能通过一定教学策略的运用,一定教学方法的体现,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中畅所欲言,充分体现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3.安全心理过程暗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求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允许学生犯合理的错误,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坏如何,对各类知识信息的摄取、传递和迁移创造能力能否得到有效的形成十分重要,而且还直接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体现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不断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知道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评价是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和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中我们要更多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爱好形成过程;关注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方向。

三、重视学科教学过程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启发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课堂教学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语文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语文求知欲望。事实上,疑问是探求语文新知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作为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时必须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教学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敢于吹毛求疵,发现问题,逐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言而喻,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比较活跃的,创造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引导、去启发他们,激活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他们真实的一面。

2.夯实基础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样也不能离开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对基础知识掌握贯通的条件下,才会有所创新。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文本欣赏能力,包括正确文艺观,审美情趣,才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夯实基础知识与死记硬背不恰当地联系起来,死记硬背是应试教育的特征,与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格格不入的。我们这儿强调的夯实基础知识是知识积累和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生活实践获取知识经验和方法,就是积累。积累之后,又把知识、经验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践从而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方法,就是创造。丰富的知识、经验积累和深厚的生活实践基础,是创造之源,创造之本,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就在于通过语文应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拓展思维空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知道,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所以有人认为思维发展是创新精神的核心要素,这话不无道理。鉴于这种认识,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而要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顺着自己的思维去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维去影响和左右学生的思维。可以说教学中只有让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都展现出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逐步培养。同时,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思维训练的拓展,帮助学生摆脱原有定势思维的束缚,不断扩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吸纳知识,积极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5

关键词:化学教学观察力创新精神

一、注重观察能力培养开启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是创新就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做到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不要粗枝大叶,粗枝大叶往往丧失新发现的良机。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观察既要全面系统又有主次分明,提高观察能力。

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教学为重点的学科教学,要培养学生注重课堂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教育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只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讨,才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大多数的发明成果均来自于实验。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可以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要放开手脚,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化学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有着息息相关十分广泛的联系,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即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组织兴趣实验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创新精神。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核心

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问题,平时在书本中发现的问题,实验中发现的特殊现象,都要经过大脑的思维去分析,去判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本质性的东西,才有可能创新。要创新,就必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激发兴趣,培养解决问题和判断推理的能力,有目的的多方面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设想,善于设想,发表创见。

(二)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辨别领悟能力,能迅速地、深刻抓住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三)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多采用讨论形式的学习方法。选题或可多选一些综合性的习题,一题多解的习题,引导学生多方位探求解题方法,开拓学生创造性思路,诱发求异创新。

(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爱好、兴趣特殊,才能和特长。

(五)测试时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新颖性、创见性、深刻性、分析和综合能力鉴别及评价判断能力。

五、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一)要教育学生热爱科研事业,强化学生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献身精神,要准备吃大苦耐大劳,全身心地投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奋斗终生,无怨无悔。转贴于

(二)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充沛的精力,灵活的思路敏捷的反应,具有创新的最佳状态,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训练学生善于从微小的差别中,找出本质性的东西,培养训练学生的这种创新思想和方法。

(四)培养学生搞创新的群体意识。教育学生不计名利,团结协作共同创新。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6

关键词: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技能;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229-02

一、创新意识培养技能的含义

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它突出表现为运用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及超常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创新意识培养技能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创新意识培养技能的主要功能

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训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基本能力,亦有帮助。

2.创新意识培养技能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的协调能力,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测量尺度。有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3.创新意识培养技能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有比较明显的促进功能,是教学相长的自然催化剂。

三、创新意识培养技能的构成要素

创新意识培养技能主要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探究、质疑、想象、辩论和综合,这五个要素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1.探究。实践出真知,主观努力上的探究行为是培养创新意识的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对鼓励创新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质疑。提出疑问比追求答案更重要。疑问是对传统意义上的存在的打破,这是创新意识的突破口。陶行知曾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疑问开始的”。质疑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要求我们敢于突破学术权威和传统学术规则,可以说质疑是创新之母。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的疑问应及时肯定并加以表扬,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错的也要耐心地指导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质疑中巩固独立深化知识,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想象。思维解放为创新意识插上翅膀,使它有大的飞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语文教学中“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延伸情境深化中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延伸性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落实了创新教育。

4.辩论。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取长补短。尽管学生的答案未必正确合理,但通过辩论使学生自觉调动思维能力,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5.综合。综合性学习是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学习的生活化,增加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出真知,有实践才能创新。

四、创新意识培养技能的基本类型

1.问题意识培养技能。有问题才有创新,才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课程应以问题作为基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互动,充分鼓励,树立自信,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发散思维能力培养技能。心理学表明,人在解决问题或进行创造性活动时,思维的展开表现为两种基本方式,即发散性思维和辐射性思维。前者建立在联想和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研究,表现为强烈的“求异性”;后者建立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从现在的经验出发寻求一个结论,具有“求同性”。一般情况下,书中的例题大多只给一个解答方案,对于纵向思维较发达的学生来说,易形成单一的思路,遇到问题只考虑现成的解决方法,而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整体的思想、横向的思维来进行创造性学习。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提高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创新意识培养技能的应用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提高“为创造而教”的自觉性,发挥好主导作用。

2.基础性原则。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严格基本技能的训练,打好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

3.渗透性原则。在学科教学中要将创新思维活动训练的同时,要把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二者融为一体。

六、创新意识培养技能的应用点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1.学科渗透法。学科渗透法是指在学生宽松的学习氛围中,结合各学科学习的特点,教师把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尽可能多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答案,教师事先不作任何评价,只是鼓励学生在别人的想法中寻找启迪,一直到再也提不出新想法为止。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想法进行评价、修改、合并,从而产生富有创造性的答案。

2.创新作业法。创新作业应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性的解决问题,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综合迁移、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两类应用:一类是以教学、教材为立足点,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主张全员参与;二类是从教材得到启发引伸的问题,主要在课后解决,得出结论,允许学生个别参与。

3.诱导质疑法。诱导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要方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选好课题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更主要的是要鼓励和诱导学生大胆去质疑,去发现问题,向权威挑战,去“疑人之所疑,疑人之所不疑”。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爱发问、爱思考的能力,使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4.形象直观法。运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实物、图片、音像、模型、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他们在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鼓励表扬法。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出现一些独到的见解。教师一定要小心呵护这些独到的想法和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表扬鼓励法是经常要用的方法,想尽一切办法,不但能让回答得好的同学受到表扬,也让回答不到位的同学从其它方面受到老师的肯定。

(二)以校园活动为阵地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以校园活动为阵地开设第二课堂,每周专设一节科普课,开放活动教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常规竞赛。如清华附小组织的“拔根”活动、为新产品设计包装等。之后,为学生专门举办集体或个人展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使他们乐于创造,乐于实践,长期坚持,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受到尊重和保护。

(三)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而“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的双重力量”(《学会生存》),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才能大面积的、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其创造潜能呢?

教师要创造性地教。从创新的高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学生从小受到创造性教育环境的熏陶。

一、强化培养创新精神的目标意识

目标是人们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的创新精神要靠教师有意识地培养,所以当代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认真钻研新时期的教育理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自己教学活动甚至人生追求的始终不渝的重要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目标的确定,除知识、思想品德目标外,要兼顾能力发展目标,尤其要突出培养创新精神目标。教学中要积极地挖掘出每一节课中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知识点,以此确立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节时,课尾组织学生参加剪不同轴对称图形的竞赛活动,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概念,提高了审美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优化培养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

1、注重情感,激发兴趣。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有调节行为的功能,和谐的师生情感交融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幽默优美的语言、坦荡宽容的胸怀、丰富渊博的知识、强大持久的魅力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之“桥”,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生动活泼地学。

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兴趣。一个人只有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积极地探索,创新精神才可能在这探索过程中萌芽、生长。比如教学两位数乘以11的速算时,教师说:“同学们随便报一个这样的算式,老师都能说出正确的结果。”一试,果真如此,同学们觉得特别奇怪,急于弄个明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去探究。

2、重视差异,发挥潜能。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教师有义务开发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但作为独立的认知个体——学生存在着智力、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教师要承认并尊重这些差异,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意义上的潜能发挥。如解“一列火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驶往乙地。开出了3/4小时行了全程的10%,到乙地还要几小时?”这道题。a:60×3/4÷10%÷60-3/4,B:3/4÷10%-3/4,C:3/4×9。

这几种解法体现了学生认知上的差异性。有的解法看似普通,但对某个同学来说可能是自己的创新行为,教师应视具体情况做出有弹性的评价。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8

一、创新的含义及其特征

1.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理解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创新精神理解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

(1)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主观意愿和态度,常表现为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探索欲望。创新意识愈强的人,愈追求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思考与解决问题,愈容易创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2)创新个性。主要是指个体从事创造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品质特征。学生的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独立性强、有好奇心、有想象力、有挑战性、敢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等,学生在个性特点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其创新成就的大小。可以说,创新个性的塑造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创新个性是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重要条件。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创新精神只有作用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最终创造出创新产品。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

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遍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义的体现;从心理学层面上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并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和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因此,从这两个层面而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层次性原则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如中学生和小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性等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受教育对象的群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和科学地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

必须考虑到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由于个体之间的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灵活多样地运用教育手段(如设置多样化的情景、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乃至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等),来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

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定知识的传承,创新也要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就缺乏依据,更难以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尤其要注意打好基础。

5.活动性原则

要注意通过组织多种多样活动(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结果”一般只是一些具体的知识。所以,如果说“知识”是“金”的话,那么“思维能力”就是“点金术”。

6.激励性原则

要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源于一定的兴趣、爱好,源于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支持学生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使孩子通过创造活动得以完善,而不是置之不理和横加干涉。要恰当合理地运用激励评价策略,避免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扼杀创造精神的力量”。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它对教学结果作了具体规定,规定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21世纪人才培养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智能、方法、态度、价值观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会自觉主动地、尝试性地学习;(3)训练技能与基本的操作和实践能力;(4)开发智力;(5)塑造和谐人格,尤其注重学生创造性品质和个性的培养;(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改进教学策略

在具体操作上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独立人格的空间,每个学生应在班集体之中有人格独立的一席之地。二是独立思维的空间,参与的实质是思维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本质也是思维能力的活动和发展,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前提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三是独立活动的空间,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离不开活动,每个学生都应有参与活动的机会,都应在活动中有一小块属于他的天地。

第二,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一是展现个性;二是展现能力;三是展现学业成果。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给予所有学生以同等的展现机会,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参与量的递进、参与难度的递进、参与主动性的递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递进。

3.创设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多种活动形式

(1)在游戏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用念儿歌的方式学拼音;用猜谜语的方式学生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9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体制;教育观;培养模式;文化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04-02

当今时代,是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时代,改革开放和开拓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主旋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之一,是顺应时代潮流、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面向我国经济社会当前和长远发展需求所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是创新人才。那么,目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如何,原因是什么,到底应该怎样培养创新人才,是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思考的命题。

一、创新人才的全新理念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素质。在我国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的今天,树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理念,已成为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不可逾越的问题。纵观国内外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研究,笔者认为:

1.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他们与其他方面的素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创新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高度发展的人。

2.创新人才的前提是个性自由发展

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首先必须使他们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的人就有创造性,但是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

3.创新人才的类型是对应常规人才

常规人才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习惯于按照常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层次划分的不同分类,任何一个层次都需要创新人才。

4.创新人才的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所不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等。鉴此,笔者认为,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二、影响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所涵盖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因素,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受“中庸之道”“和为贵”等儒家文化思想传统的影响,一些人习惯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保持一种从众心态,不敢冒险,不求标新。这种心态的存在,大大削弱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高校管理制度因素

高校管理制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一是教学制度。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是学习前苏联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而延续至今的,大学本科专业划得很细。学生一进入大学就被限定在某一狭窄的专业学科,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管理制度。教育创新需要有宽松的环境和条件,就教育系统本身而言,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直接相关。高校对教师的奖惩制度虽然对于规范教师的行为有积极作用,但教师的教学行为被模式化、程序化、套路化,有时可能影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教育。

3.人才培养模式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知识型人才培养为主,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和方式上,一些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阻碍了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教学以课堂理论知识教授为主,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创新的机会和灵感没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管理体系有时过死过严且管理缺乏弹性,学生的创新天性和创新冲动有时受到影响。

4.教师与学生的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因素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是依照模式、套路来实施教学行为,教学活动中的丰富多彩被抹杀,学生个性化学习也被抹杀,妨碍了教育教学的创新。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以来,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既没有时间钻研教学业务、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也没有精力去开展科学研究,掌握学科前沿最新成果及其动态。其结果是教师业务和学术水平薄弱,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学生自身因素而言,一是从小受到的若是听话教育,则使学生形成权威定式、从众定式、唯书本定式等习惯;二是素质教育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当前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还远不利于促使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以真正实现。

三、对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面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国家应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改革现有教育体制。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重视学生的选择,注重学科的交叉和渗透,为学生研究和创造提供空间和机会,要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营造富于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

1.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着力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突破教育体制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目前高校的个性、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问题,依然极大地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教育体制改革,首先要让高校自主地探寻生存、发展之道,形成个性和精神品格,因为高校的个性直接影响其所培养出的人才的个性和创造性。其次,要切实落实高校的自治权,为此政府要着力完成两个关键任务,一要加大投入,二要减少行政干预。这样才能使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管理制度、经费使用、教师聘用、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全力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三要正确处理好高校科研和教学的关系,改变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使广大教师自愿把精力和时间放到教学上,使专心于教学的教师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同时,促使教授们能够回到讲台,为本科生上课。

2.完善高校管理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和谐环境

为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当前高校亟待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第一,健全促进教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承担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第二,完善教师考评制度,促进教师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转化。对教师的考核应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第三,改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应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导师制、支持学生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等,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要适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核。

3.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引领创新人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根本要求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产业实质上是一种创新产业,创新能力是现代生产力的核心。这种人才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因此,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教学目标中;要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把培养创新人才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观念;要转变人才的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

4.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创新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由课程来体现的。从课程改革方向看,应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多开设短课、研究型课、选修课、思维方法课,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从教材内容看,应贯彻少而新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既便于自学又有适于开展课堂讨论的参考题和提示。提倡课程设置厚基础、综合化,力求课程整体结构优化,既要保证厚基础与综合性,又要有开放性。在课程设置上要改变传统的重必修课、轻选修课的做法,保证两者并重,加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分量。要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加大实践技能课的分量;要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把创新思维逐步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之中,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注重开启学生思维。要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并吸收精华的基础上,让启发式、开放式、问题式、辩论式、质疑式、发现法、讨论法等多种方法共同架起知识传递的有效桥梁。

5.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首先,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其次,根据学科专业知识体系要求,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整合现有开出实验项目,减少同类实验室内容重复开出,提高实验效率和学习效果。第三,高校要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中,它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实现学研产的结合。同时,举办创新教育实验班、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校园文化是高校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是影响学校生活的一种精神与物质相统一的力量。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能起到领航作用,并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践机会。校园文化建设要提倡学生坚持真理、追求真理,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未来,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校园文化建设要赋予学生坚强的意志、过人的胆略、独立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要培养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胆略,具备向未知事物挑战,向高深领域探求的心理品质,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传统观念,不唯书本是从,不惧怕群体压力,大胆地提出新观点,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承认失败。高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勇于创新,促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培养创新精神的方法篇10

【关键词】创新;培养;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才的高素质的培养。可是眼前所培养的人才还远远不能适应这种知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应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培养新世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有专利,这已成为当代教育战线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置凝激趣,诱导创新

兴趣是人们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起点,且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全自投入,主动思考,更能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之中,受到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生“应注意探究教材自身的潜能,还应根据学生心理认识规律”,来挖掘教材的内部因素,来激发学生体验和思维能力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利用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主动推动学习的全过程。

1.以思激趣

在语文教学中,应变学生以探索者、发现者的情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不断获得新知、迸射出新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巧设疑问,以思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以情激趣

语文教材内容文笔清晰流畅,优美感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感朗读,挂图欣赏和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创设情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和作者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教学目的。激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教师应注意挖掘出能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方法,并根据教材内容灵活选择和运用激趣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培养自主,引导创新

要使学生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就应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在传授知识时,教师先帮学生掌握创新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教师只是在适当氛围之中,给予启发和点拨。这种自主意识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得到灵活的方法,同时还让学生在自主创新中实现质的飞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我在教《穷人》一文时,先通过点拨诱导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然后把自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讨论,辩论的方法来挖掘教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穷人们良好的优秀品质,从而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结合生活,培养创新

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重点是培养他们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和重新组合知识的一种能力,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诱导学生自主参与到作者思想感情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创新性的学习。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后,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去观察和描写家乡山水之美,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认真观察,才能使学生具有创新的发现。同时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离不开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创新、敢于想象、敢于打破常规的训练。在训练时要与现实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便于学生接受。只有让学生结合实际,插上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更符合现实思维。

四、积极评估,激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