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新课标课程改革十篇新课标课程改革十篇

新课标课程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58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1

走进新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手笔来自大思考、大决心,这种大思考、大决心就是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为,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往往都起步于教育的重大改革。谁拥有了21世纪最先进的教育,谁就拥有了21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党和国家要把一个民主、科学、充满生机的新课程献给新世纪的中国的亿万儿童,目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主独立、健康幸福的明天。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从各国课程改革的历史看,一些重大的课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问题基本上都出在课程理念与教师行为的转化上。从理念到实践之间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前不久,《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报道中所反映的“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的现象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的通识培训和课程标准学习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让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然而,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我们的理论辅导不仅要说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讲清如何做,把功夫下在理念向行为的转化上。要让教师在转化中进一步认识理论,在转化中感受理论的魅力,品味理论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

二、课程理念是课程的灵魂

(一)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

所谓理念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理念是人们在对某一事物现实的深刻分析和未来的展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任何理念都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两者的统一。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者蕴含于课程之中,需要课程实施者付诸实践的教育教学的信念,它是课程的灵魂和支点。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例如旧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正是这些理念的不同才使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教师走进新课程最重要的是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所蕴含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

人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哲学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价值多样性及其扩展。哲学的这种价值的多样性对课程的影响就是课程价值的多样性及其扩展。其中影响较大的价值取向有三种:①以经济发展为本;②以社会发展为本;③以人的发展为本。而这种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就是融合,因为割裂与孤立都会给课程带来不同弊病,从而使教育贬值。在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他对社会理想的认识基础上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基本形式”,并且,“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重点在个性与自由。离开了个性发展和自由发展,就谈不上全面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但是在如何处理好这三种基本价值的关系上却是经历过曲折的。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固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是基本的方面,然而,更基础的是课程在人的发展上所体现的价值。多种价值的融合,特别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是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新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了课程价值的融合,这种融合浓缩为一句话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地说就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人来实现的,也就是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来实现的,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来影响和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全面关注学生发展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课程目标所确定的都是新世纪我国国民的最基本素质。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之一。新课程强调面向每位学生既是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三是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正如李岚清同志所指出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课程的目标不只是使学生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三)发展的终极追求:走向全人教育

1.全人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人发展,为了每一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种着眼于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使学校的课程目标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是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三是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四是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五是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六是强调国际意识的培训。

根据上述价值取向,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个总目标有四个特点:

(1)把德育目标与时代要求联系起来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标准国际化已经是一种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在更大程度上融人了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之中。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能够适应这种趋势和要求,因此,各国在人才培养上都十分强调人的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与他人合作、协调、国际交往的能力等。新课程改革所确定的培养目标都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精神。在注意了德育的时代性的基础上,又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2)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教育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是新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些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创新是21世纪的“通行证”。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据统计,自1946年以来美国人获诺贝尔奖的占世界各国获奖人数的一半。近几十年来,西方世界一些最主要的科技成果60%是由美国首先研制的,70%首先在美国应用的。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称,美国在27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24个领先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综合国力名列世界首位也就不足为奇。可见,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核心竞争力,它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他的核心素质。小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大而言之,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都把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主攻方向。中国教育在走向21世纪时,必须把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终极目标,凸现出来。而一个人创新素质的形成必须从小抓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其道理就在于此,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在抓好上述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同时尤其要抓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3)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把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与终身学习联系起来,这里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一方面,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能把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摆在突出位置是新学力观的体现。所谓学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习得的知识、能力。学力是动态的、发展的,学力也应该与时俱进。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目标,大体有四个组成部分:①关心、动机、态度;②思考力、判断力;③技能;④知识、理解。这四个视点作为一个整体反映了一种学力观。这一点恰恰与人们把学力结构划分为基础学力、发展性学力是一致的。所谓基础学力是指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打基础的学力,而所谓发展性学力是指以观察能力、自学能力等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未来自己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基础学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而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础学力的核心。

另一方面,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有别于以往。新课程所强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进行运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二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如数学中百以内数的计算。

(4)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

新课程不仅关注青少年学生现实生活世界,而且还要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关注青少年学生可能生活世界就是关注儿童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青少年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我们比较重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一直是我们所忽略的。

生活方式是回答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所谓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21世纪人类社会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形成有其外在的环境影响与内在的因素。其外在环境影响包括:社会的发展、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其中学校的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首,教学在学生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内在因素主要是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和实践中形成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思维出发点,以及某些经常使用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思维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由于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和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将对个体的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试想一种单一的、刻板的思维方式与复杂的、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影响肯定是不同的。因为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思维定势的过程,任何定势都是先前的活动对其后继活动的方向具有决定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又是可以迁移的。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个人的主体性如何,决定着他将具有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一个处处表现出一种依赖性、被动性和缺少独特的人的生活方式也肯定是不同的。学习方式的核心就是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对一个人思维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它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2.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全人教育就是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课程功能的单一化。综观世纪之交的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普遍追求。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信息素养的养成、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落实这一课程改革目标,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有了可能。

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要准确地理解和牢牢地把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进而要准确地理解和践行围绕核心理念的一系列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包括:要让课程走向生活,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让课堂充满创新活力;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实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要明确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师生的发展,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我们才能认清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才能明确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2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程课程改革

自2004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实施以来,许多地区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施过程中可以看到,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实际问题。

一、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方向

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应遵循以下方向:

(1)育课程与一般文化课程不同,它是以户外空间作为教学的主导环境,可供师生开展的活动内容很多,不受教室的局限,所以趣味性成为教学模式创新的首要需求。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才会投入充足的精力,主动配合教师的讲解,否则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应注重增强课堂生动性,增加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特点的运动项目,既丰富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转换学习思维。

(2)互动性。高中体育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往往存在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完成教师的训练要求,而互动性则强调师生之间更深入的沟通交流,以及师生更默契的配合,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所以教学模式的创新应以授课内容的多元化为趋势,设立一系列促进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进步,增进学习动力。

(3)文化性。高中体育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因为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体育课程的教学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教师应借助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体育运动的参与中增强自身的修养,实现新课改的目标。而且高中生即将步入成人阶段,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领会和认知、对运动项目的热爱和练习也是陶冶身心的重要途径。

二、高中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

(1)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活跃因素,他们既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还是课程改革状况的反馈者,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效果。如果教师对改革的内涵和趋势不甚了解并缺乏系统的体育专业知识,决定了他们无论是对课程设计的合理与否,还是在实际的教课过程中对课程的把握与传授能力都会存在一定的障碍,无形中降低了课程改革的成效;作为课程改革的直接推动者,若是所拟课程的理论操作方法与现实不符或与现实脱节,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是教师缺乏校本课程设计的能力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的,由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在学术钻研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近况进行,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根本上变得希望渺茫,而这些问题恰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2)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问题

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练。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体育情感,体验运动乐趣问题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①重育体,轻育心。②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忽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需要。③实施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育是社会行为,学生有兴趣得学,没有兴趣也得学。④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三、高中体育课程的改革措施

(1)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具有一颗无私的心,只要走上讲台,你所面对的所有学生都是你的教育对象,都是等待你培养的未来人才,不管学生的体育基础如何,也不管学生的体育成绩高低,教师都要坚持平等对待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做到这一点的教师,会深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高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都进入了一个较为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世界是非常多元化的,学生内心渴望得到来自教师与同学的关注,有时也会以一种另类或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与教育教学常规背离,作为教师,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正确对待一些来自于学生的插曲。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发挥激励性原则,充分激发学生身体潜能,提高体育教学成效。这一点对于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学生因为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对体育学习存在畏惧情绪或丧失信心,就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增强成功感,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挑选几个方面的典型,力争使班级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比较接近自己基础与能力的典型,缩短与相对优秀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

(2)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机会和权利,使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产生愉快的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感受,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的内部需要,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意识,从而提高体育学习和活动能力。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参考文献:

[1]肖明善,袁世龙.内蒙古体育科技[J].2007(4)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改革;高中语文;问题

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对语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严格,改变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则成为目前较为紧迫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高中语文的教学应该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主,在培养学生语文文化内涵的同时使学生的审美与探究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最终使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得到共同的进步,达到塑造个性化与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目的。自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高中语文在其高要求下也得到了发展,在教育实践与教学理论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解决。本篇文章主要从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提出了相应的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一、高中语文存在的问题

1.教师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来理解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最终实现自主学习的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教师在教学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一些教师仍然使用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单方面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发展阶段根本就起不了作用。教师在课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教授给学生新的知识,让学生“填鸭式”有限的知识网络得到扩充。如果教师没有认识到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继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来传授知识,则会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学习欲望会大大减弱,学习效果也会令人大失所望。还有一些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甚至目标还停留在旧的教学目标之上,这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学生思想严重落后,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即便有些教师已经在知识上做了更新,但是对新教材的理解力欠缺,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也会使得教学效率达不到要求。

2.课堂过于注重形式,没有把握教学的重点。在语文课堂上,很多教师更多地只是重视课堂氛围,更加地热衷与学生在课堂上相互讨论。这样看似学生学得很轻松,教师也改变了以往的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很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的时候经常会引出一系列与课堂无关的笑话,正常情况下会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减少讲解课文的时间,课文讲解就会被粗略地带过。教师只注重形式,没有把握重点,最终会使学生对基础的知识掌握不牢固,使用语言知识时会常常出错。再者,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互动,根本就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涵养。

3.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现代教学方式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大部分学校的基本设施齐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较高,也更加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辅教学,而是依赖多媒体教学,认为没有多媒体就上不了课。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在增强课堂氛围的同时建立起与学生的平等交流的关系,而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减少了师生相互交流互动的时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也很片面,这会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大大降低。

二、新课程标准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新课程标准改革对教师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对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新课程的理解存在片面性。这就要从教师着手,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涵养。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同时更要帮助教师积极地转变思想,加强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新课程的理解与学习,促使教师不断地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地为社会造福,以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2.把握重点,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效率。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真正交流,提倡学生与教师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学习关系,在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把握教学重点。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增添一些趣味性较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等,并且可以有序地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教师还可以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讨论。合理地利用时间与科技设备不仅可以使得教师精简教案,摆脱以往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创新教学内容,合理布局,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师要从多方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完成考试大纲要求教授的高中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还要结合实践给学生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就一个热点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与辨析,也可以以一个演讲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教师要积极地转变思想,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思想,在跟上时代进步的同时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开展个性化教学,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总体来说,新课程标准改革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同时也更加强调学生独立自主的发展。在不断地探索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在提升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合理地运用科技手段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指导,双方相互合作,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4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改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将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新课标为我们教学研讨提供了理论支持,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树立起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研讨活动中,我们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的教材、新的教方法、新的教学活动,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应突出一个“新”字

新课程标准带给我们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新的标准,全新的教育理念正一步步深入到我们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应因时而变,加强对新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在继承传统的优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学校应切实做到老中青三代教师的结合,形成一个阶梯状的团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共同面对新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

二、深入实践,加强合作,展示自我,共同进步,建立学校示范课和组内轮流听课制度,重点突出一个“干”字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突显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学校的教研工作中,我们要一改过去重文本知识,轻实践活动的观念,建立学校示范课和组内交流听课相结合的制度,也就是在每个学期,学校定期举办两次全校性示范课,其余时间要求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一次观摩课教学,让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共同探讨,共学生习,让每位教师都能展示自我。在这一活动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追求平常化、通俗化的教学,平常之处显智慧。在教研活动中,我们要杜绝为教研而教研的虚浮现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本班教学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具有农村小学特色的教学方法,追求平常化、通俗化的课堂教学,平常之处显智慧,在教学中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其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追求知识、获得知识。

第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感受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活动。针对课堂做秀的浮华现象,我们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要追求质朴无华、实效性强的教学艺术。因此,对于学校的示范课和组内的观摩课,我们倡导教师要具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朴素作风。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一堂十全十美的示范课很少见,但是一次平常的公开课也可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实实在在的教研活动的可贵之处在于崇尚文本,张扬个性,合乎科学,体现生成,使教师在探讨交流中共同进步。

第三,大胆尝试新教法、新学法,师生共同进步。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也就是要求教师既要有新教法,也要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的合作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形式多样的合作,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合作,才能使多方面互动成为可能。这样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就能在互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中获得新的知识,使课堂成为小舞台,人人都是参与者。

第四,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即真实、朴实、扎实。真实是教学的本色,朴实体现教师的教风,扎实能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提倡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是对新课程改革中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过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不能有半点马虎和做假,只有真实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知识。朴实既是教师的一种教风,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又是教育他们诚实做人的道德标准。同样,扎实的教学才能让每个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有力保证。

第五,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三个度”,即引领有度、生成有度、拓展有度,教师要扮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

三、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展现一个“爱”字

有人说过:“风在水上写诗,云在空中写诗,灯在书上写诗,教师用爱在孩子们的心中写诗。”这种爱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爱业,要求每位教师要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体现。另一方面是爱生,也就是说,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并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同时也要让每个学生公平地受到教育,也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四、重视课外学习,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实现一个“补”字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5

【关键词】新目标英语课程改革问题学习状态改革对策

引言

《新目标英语》这套教农村学校的学生?到底适不适合像我们太和九中这样体校的学生?对此,在今年材到底适不适合暑假继续教育期间,本人做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部分教师认为这套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知识内容切合学生的英语学习需要――口语交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符合当前英语习惯的纯正英语。而部分教师则认为这套英语教材不适合农村学校的学生和体校的学生,因为这套英语教材要有六年的小学英语基础学生才能开始学习。我们城市小学英语根本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经常作为副科对待,每周2-3节课,学了就忘;而农村小学多半不开英语,即便开,也是非英语专业的老师任课。入学后,初中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祢补这些缺憾,接着就上七年级课本,效果很差。再者,《新目标》英语这套教材词汇量多,对于没一点英语基础或是基础相当薄弱的学生来说难度太大。教师在教学进度上根本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和同行们争论、交流过后,我们基本达成共识: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反思,反思要具体,改进要落到实处,注意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和培养。下面就新课改谈谈个人体会:

一、课程改革之现状

目前,教学改革总的形式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总结起来有四点,“教学目标的虚化、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教学手段的不合理”。

1.教学目标虚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目标》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但对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施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施的过程中便出现了教学目标虚化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混淆,实施过程模糊。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流于形式,实施过程中常常被忽略不计,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实现其目标,始定终弃。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任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期含义,深解其价值,出现了有其名无其实的现象。总之,目标多维化,定位不当,导致英语教师教学中顾此失彼,目标虚化。

2.教学内容泛化。《新目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多数英语教师缺乏足够的经验,在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出现了泛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第一,轻教材,重开发。英语教师大量补充学生感兴趣网络资源,教学成了无本之源。第二,虚设情境。设置情境理应提倡,但“为了情境化而设置情境”,则有东施效颦之嫌。第三,粉饰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要实,要自然,不要刻意的去粉饰它,牵强附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3.教学过程形式化。《新目标》课堂教学方式出现多样化是可喜的,但缺乏学情分析的设计,就出现了形式化。教学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断深化和递进的与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的过程。

4.教学手段媒体化。语言交际要还原真实的语境,不是虚拟的再现,首先,不能把“对话”变成“问答”,对话应该是真实的,交际式的,不应该是教学式的对话。其次,合作学习重形式,轻演练。探究学习与教学实际不符或存在着冲突。最突出的问题是,把过去课堂教学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媒灌”,过多的媒体呈现,不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描述能力以及体验与感悟,我们老师应该明白,媒体手段永远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非主要手段。

二、学习状态调研与体验

1.两极分化严重。课堂观察发现,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八年级下学期,掉队现象严重。农村中的的学生,在八年级小学期会出现,一节课中毫无反应的学生有近20%,似听非学的也有近20%,只听不写的有约40%,只有10%-20%的学生脸上有积极参与的神色。粗略估计,40%的“学困生”是态度原因,另有40%“学困生”是方法原因。

2.学习心理负担重。问卷调查显示:近70%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过重。许多学生认为作业量重,调研分析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学习心理负担过重。其原因主要有: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感兴趣;作业设计单调乏味;家长和教师应试心理过重,导致学生心理逆反。

3.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多数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了解不够,缺少该方面的教育实践与教育能力,这就使得教师教育教条化和情绪化,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抵触,如早恋、出走等。加上家长对这种突发的逆反准备不够,缺乏相应疏导,结果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三、建议与对策

从调研中,我们深感到初中课程改革的艰巨与困难,认真反思过后,建议如下:

1.改变学习方式。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将其真正落到实处。

2.改变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来实现,教学模式的改变源于教师角色的改变,“任务型”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建议教师的角色要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控制者变为帮助者;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仲裁者变为促进者。教师的角色要由:教书匠变为研究者,要学会反思和创新;实施者变为开发者,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3.正确看待“差生”。要正确对待“学困生”,教师对待“学困生”要时刻带着两颗心。一是爱心,每一个差生都有其闪光之点,可爱之处,只有你用心去爱,具备了爱心,才会真正地关心差生,努力地转化差生;二是耐心,差生的转化是一个十分复杂艰难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还常常会出现反复,因此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抓,坚持不懈地抓,才能收到实效。通过实践与反思,充分证实适时的体态语言评价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激励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应用英语进行焦急的创新激情,同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更新观念,注重反思。反思即研究,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途径,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第一,教学反思应以课标为依据,方向对,路就不会漫长。第二,教学反思重点应在学生学习上,如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的思维开发与训练,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等。第三,教学反思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说”和“写”是两种有效方式。“说”:说成功经验,说不足之处,说问题与困惑。引起大家的共鸣,思维碰撞,产生火花,问题会渐渐明朗,思路会渐趋清晰。“写”:写教学案例,写教学日志,写教学反思,写教学故事,写研究报告,提升个人理性经验,也让同伴共享反思成果。

四、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实践和反思,充分证实适时的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欣赏与激励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创新激情,同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从而为起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6

关键词:新课标;学生的动情点;支持性的课堂教学环境;课程意识

最近看了《水煮三国》(后面简称《三国》)一书。成君忆先生将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及对策,用大话三国的写作方式娓娓道来,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大有深意存焉。如果把学校作为企业来管理,成君忆的管理理念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借鉴。我品读《三国》并汲取了部分营养,借此来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程改革。

一、关注学生的动情点

课程改革首先旨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就算设计得再完美也像不会流动的水,生动不起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在《三国》中,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12点动情点,这12点动情点能产生不需要钱的胡萝卜效应。在我们的课堂中如果也能发现并调动学生的动情点,整节课将生动活泼、亮丽无比。那么学生的动情点是什么呢?

1.对有趣、新奇、刺激或特殊功能的追求

每个人都在寻找乐趣,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增添一些饶有兴趣的设计,就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好感。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就是一种魔力。

2.追求一种赢的

成就自我是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我们如果把课堂设计为一场竞赛,问题不在于谁输谁赢,而在于每个人都想赢,这样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去追求赢的,让学生成为受关注受欢迎的人。

3.增加学习和生活的智慧

获得新的智慧是人的成长需要,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依据所授课的内容,增加一点生活的常识,增加一些政治要闻,增加一些处事智囊,学生就会对我们的课表示好感。

总之,学生的动情点是种奇妙的情感按钮,只要你启动了学生的情感按钮,那么学生就会与我们的历史课越走越近。

二、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忠义精神,正是一种典型的团队精神。成君忆先生认为要成就一个现代企业就必须创建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想要成就一节高效率的课就必须创建一种支持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支持,对历史课的支持;倡导学生多为班级荣誉考虑问题;增加学生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交流,以及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这些做法能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调、信任和欣赏。教师作为课堂的管理者需要为此架构一种良好的沟通平台。

三、改革历史教师的课程意识

《三国》中诸葛亮与其岳父黄承彦有一段对话,黄承彦说:“勇敢就意味着勇于积极提供各种方案以及勇于提出异议;勇敢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做一个优秀的自己。”我想新课标下当代历史教师也应有这种精神。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是课改的主人。要改革,教师先要具备历史课程意识。教师的历史课程意识包括:

1.教师的主体意识

在历史课程中,教师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课程实施的主体。

2.课程的生成意识

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应把自己的历史常识和人生经历融汇到课程中去,用自己的眼光来审视课程,用自己的才华来创造课程,可以对预设的课程进行批判,也可以进行重新再创造。

3.课程的资源意识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历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这要求我们教师积极投身到课程资源的建设中去。

这三方面的意识,总结为一点,就是要有三个基本理念: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践,课堂即实验田。

《三国》中有一警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不断创新的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的员工,市场会淘汰落后的企业,企业也会淘汰落后的员工。那么在学校,落后的教师也会被无情地淘汰。随着历史新课程的推出,我们这些教育教学者真正要做的是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底。

参考文献: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7

一、“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目标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揭示目标、指导自学、自主学习(当堂检测)、点拨启发、当堂巩固.

(一)揭示目标

上课一开始教师向学生明确自学内容、自学方法和自学要求.

(1)查找相关的资料故事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预习和课堂的小组讨论理解开普勒三定律的内容,掌握行星的运动规律.

(二)指导自学

通过投影明确告知学生:(1)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什么内容和范围;(2)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抓住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学生重点思考关键环节,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3)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自主学习(参照书p33科学足迹)

1.古代关于天体运动的两种学说.

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课堂研讨(小组讨论交流)

核心:对开普勒定律的理解

(1)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椭圆轨道定律,是从空间分布认识.

即:所有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轨道都是轨道.

太阳在轨道的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是从速度大小认识(如图1)

由图1可知面积aoB和面积CoD相等,则行星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和从C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是的.

你能想到更多的信息吗?行星在哪里运动的更快?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动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请把大家讨论的结果写下来

(3)开普勒第三定律

告诉我们一个公式.

其中k是常数,与无关,只与太阳有关.

通过式子可知椭圆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行星的公转周期就

.

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况,确保每一个学生都紧张、高效地实施自学,教师对发现的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要及时用各种方法去引导纠正.

(三)自主学习(当堂检测)

自学后,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用题来检测,练习题必须精心设计.(1)在全体学生练习的同时,可以让中等偏下的学生上黑板做题或抽问回答,(2)检测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自学的目标出题,可以是类似题的翻版,切忌离题万里,注意跨度不要太大,难度不要太大,主要是掌握和运用好自学方法,解决问题就行.类似题的检测可以及时地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当堂检测

1、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四)点拨启发

1.教什么.教的内容必须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凡是学生会了的问题坚决不再教.让学生回答问题后,评判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2.怎么教.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只要有学生会,就让会的学生教,如果实在没有学生会,教师再教.

3.教的要求.不就题论题,做到教一题会一群,教出方法,教出规律.

(五)当堂巩固

当堂巩固是使学生达到检查、巩固、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或动作习惯.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设计各种题型.难度一般分为基本题、中档应用题、挑战题三个档次.在巩固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要独立完成练习,并按照审清题意寻找思路规范解题仔细复查四个步骤来做题,从而形成学生学成达标.

2、太阳系中除了有九大行星外,还有许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其中一颗名叫“谷神”的小行星,质量为1.00×1021kg,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地球的2.77倍,试求出它绕太阳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年?

二、课堂教学的“五个”转变

1.

“目标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老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组织的作用.

2.“目标教学”课堂除了必要的师生互动外,更多的是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开展教学.如,小组讨论、学生板演后相互纠错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达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

3.“目标教学”课堂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充分讨论、表达、板演、纠错,课堂上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明显增强,愿意表达(虽然会出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同伴互助充分.

4.

“目标教学”课堂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板演后同学间相互纠错等方式,学生发言踊跃、情绪饱满,表现欲望较强.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8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主人;生物教学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是一句伟大的名言,它穿透了所有表层的现象。不是吗?名画《向日葵》可以复制,但凡高不可克隆;名诗《唐璜》可以再写,但拜伦不可以再现。世界之所以五彩斑斓,是因为他的子民永远奉行着一条法则——成为你自己。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就是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的探索问题,最终创造性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1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

从我们上学的时代起,就一直恪守和接受着韩愈在《师说》中的那句话:“师者,所以传道解惑”的简单功能。当今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老师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评判标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对知识点先知先得和垄断被彻底打破了。学会演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上述观点同样体现在生物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能以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方式对学生传道了,而必须从孩子们的生活实践入手,发挥他们的想象与练习的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个性。例如在讲述《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中,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只能是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处理教材时让学生提前预习、动脑筋、想办法,结果有的学生拿来气球和注射器,先用注射器向气球内打气,然后插上玻璃弯管向澄清的石灰水挤压气球,一段时间之后,石灰水不变浑浊,与吹气变混浊的试管比较,证明了人呼出的气体中还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教师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体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就是利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3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

“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培根的教诲对我们一直是一种警示和鞭策。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人生价值的确定乃至个性的良好发展,但这一切并不能使我们忽视对知识目标的认识和追求。新课改不仅需要关注那些被称之为“共同知识”的客观的、逻辑的、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这是靠教师个人的体验和领悟获得的,这将引起我们学习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并建立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教材内容的新颖与开放性恰当地适应了这一要求。我指导学习在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整个实验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试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完成的,这样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发,科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4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建立新的评价观

在教学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教研工作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变以“检查”为主、以“研究”为主、以“鼓励”为主、以奖代评,评价一节课的标准与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也将发生变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应只是看记住了几个概念,想住了几个图。而应从多个层面来展开评价。例如学生对生物兴趣、研究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等。评价一节课的重心也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对教学设计、导学案的设计也要实用、有创意、有创造性。

第五,生物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是一个剧目的导演与主角,学生充当了不起眼的配角,甚至成了观众和听众。这种课堂模式,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在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需要,在课堂内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从1999年开始我国教育领域便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从开始的考试改革、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各地语文教学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取得的成绩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将课堂让给学生,改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找出答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想多问的习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交流经验,也促进了自身能力的提高。

2.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改革表面化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许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新课程改革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作用,并已经逐渐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自身的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等。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就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模式,将新课程改革停留在了表面。这种方式是为了改革而改革,课程设计不明确,没有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改革,没有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缺乏目标性和方向性,这会使学生在学习中变得茫然,降低了学习效率。

(2)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存在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式地传授教材规定的内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然后进行记忆,不断的重复和练习,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用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来衡量学生掌握问题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过程,只注重结果。加之迫于高考的压力,教师即便知道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也不得不以填鸭方式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这不能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高考成绩成了衡量学生学习好坏,教师能力高低,学校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它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3)语文选修受到限制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必须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设置相应的选修课,以提高和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现阶段,很多学校已经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设置选修课程,但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意愿和社会的需求,而是按照高考规定的大纲来设置选修课程,并且在高考的压力下,将选修课变成必修课来上。此外,由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理论知识匮乏,学校的教学经费不足等因素,也制约着高中语文选修课的开展。

二、新课程改革标准下高中语文教学应采取的对策

1.明确教学方向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大纲时应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结合,合理分配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不但要完成教学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交际等综合能力。课堂内容设计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准确的针对性,围绕教学目的,体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学生的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有连贯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2.教师合理转变自身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延续以往单一传授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一味的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放手不管,而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进行引导式教学。事实上,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并不是一项自由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完全独立的去思考问题,尤其是在遇到苦难的时候,这是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从单一的讲授书本知识向启发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转变。

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创建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关系,课上课下多和学生沟通。课堂上,教师在给出问题后,对思路正确,符合逻辑的答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方向错误,偏离目标的答案不能盲目批评,应当加以引导和合理的启发,最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路,鼓励这部分学生继续思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上学生们反馈的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教学。

4.学校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学习

时代在进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提高。新课程改革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一直以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习惯了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书本上一成不变的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及时对知识进行扩展和更新。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当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改变教师僵化的思想,使其充分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转变自身的角色,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与时俱进,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教师。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跟上时展的步伐,不断的完善自身,改良教学方法,转变角色,培养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生的习惯,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赵畅.试论高中语文在课改中的课堂教学[J].安顺学院学报,2007(3).

[3]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1(8):16.

[4]彭春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J].云梦学刊,2008(7).

新课标课程改革篇10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第三,师资培训加力度。《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要转变为现实的功效,则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挑战,其次是已有教学习惯的挑战,再次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归根结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陈旧的知识、观念、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