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产投资配置方案十篇资产投资配置方案十篇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46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1

关键词:私人银行;转型发展;资产配置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商业银行传统的信贷投放模式难以为继。为了立足于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而财富管理业务具有低资本金占用、轻风险经营的优势,适合作为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突破口(单洪飞,2015)。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私人财富管理的本质是“以客户为中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传承的目的。这不仅要求商业银行具备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和完善的产品库,而且要求商业银行具有专业的资产配置能力,以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

二、资产配置的作用

资产配置理论是投资组合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资产类别的甄选与权重确定。markowitz(1952)使用均值―方差分析方法阐述了最初的资产配置框架,均值和方差分别描述不确定性的收益和风险,通过战略性资产的配置以及权重的设定,来创造投资的有效边界,最终在有效边界上实现投资组合的选择并达到风险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收益最大化。与markowitz(1952)的理论研究不同,Brinson等(1986)使用美国91项退休金计划项目1974年~1983年期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了资产配置、市场择时和证券选择对绩效组合收益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配置决定了投资组合收益波动变化的93.6%,而择时和证券选择对收益波动的影响较小。Brinson等(1991)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了验证,使用了美国82项大型退休金计划1977年~1987年期间的投资组合收益数据,研究了资产配置政策、主动的资产配置以及证券选择对投资组合收益的贡献,结果表明资产配置政策解释了投资组合收益变动的91.5%,而包括证券选择在内主动投资决定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

与Brinson等人重点研究资产配置政策对于组合绩效时间上的波动性影响不同,ibbotson和Kaplan(2000)使用94家共同基金1989年~1998年期间的月度数据和56家养老基金1993年~1997年期间的季度养老基金数据,分析了资产配置政策在时间序列上对基金收益变化上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差异性的资产配置政策对不同基金收益的影响。结果显示,资产配置政策可以解释单只基金收益变化的90%,但只能解释不同基金间收益变化的40%。与之类似,Vardharaj和Fabozzi(2007)不仅研究了资产配置政策对美国大盘股基金和中小盘股基金收益变化的贡献,同时也研究了资产配置政策在国际股权投资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资产配置政策解释了单只基金近90%的收益变化,但只能解释约30%不同基金间收益的差异,而在国际性的基金中,跨地区的资产配置政策只能解释四分之一的收益变化。可见,资产配置政策对于投资组合绩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时间的波动性上,并不能绝对影响不同投资组合绩效的差异。

三、商业银行私人银行资产配置的应用

作为商业银行个人金融金字塔尖的私人银行业务具有“低资本金占用、轻风险经营”的优势,属于带动银行转型发展的新兴中间业务。同时,与一般零售业务注重产品营销不同,私人银行业务更注重资产配置,综合考虑客户对风险、收益、流动性等方面的需求,设计出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和传承。

完善的资产配置能力是私人银行专业能力的体现,也是吸引高净值客户的重要方式。各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但从打造资产配置能力的操作来看,均在客户、产品和市场等方面加强了建设。

首先,资产配置需要整合客户资源,包括客户存量的积累以及对客户需求信息的把握。从客户资源的累积来看,各家私人银行高净值客户的存量和增量都在不断增长,但对以客户的财富状况、家庭关系、投资风格等信息为前提的投资行为缺乏综合规划。目前各家私人银行通常以客户资产为基础,基于自身产品体系进行不同类别、不同期限和收益率产品的销售,产品供应商角色浓重,以销售指标的完成代替资产配置过程中对客户的了解和对市场的分析,并未实现以高净值客户的投资风格、生命周期、财务状况等信息基础进行资产配置方案的设计。

其次,资产配置方案需要多样性的资产类别。从目前国内私人银行的产品配置类型来看,各家私人银行通过自身研发、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构建了包括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和另类投资在内的大类产品体系。现阶段,各家私人银行主要依据各自的产品库面向客户进行产品营销,产品的风险、收益、流动性特点与客户需求的匹配性并不强。尽管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全权委托业务已经开始考虑客户的参与,根据客户的投资偏好、划定的投资范围和投资期限等要求进行定制化的资产配置,部分扭转了当前资产配置方案的扭曲状况。但多数私人银行产品库产品种类单薄,不能满足资产配置方案所需求的多类别低相关性要求。同时,不少私人银行也缺少资产配置策略预案,战略性资产配置和战术性资产配置的互补性没有体现。

最后,客户的需求与资产的选择通过资产配置方案相联系,因此资产配置方案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满足高净值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从国外先进私人银行资产配置方案设计能力的建设来看,除了对客户信息的整合和完善的产品库外,自身还具备强大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对资产配置方案的调整能力。目前国内已有私人银行开始定期进行市场形势分析和投资观点解析,如招商银行每季度都会根据境内外市场变化投资观点报告,不仅有效帮助客户管理风险,实现资产动态配置,也使客户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财富的保值与增值。但更多的私人银行目前受限于组织体系,本身不具备专业的投研能力,不仅如此,对资产配置方案的流程也缺乏足够的管理,没有动态性的考虑客户需求和资产特征的改变,并以此来调整资产配置方案中资产类别的选择和产品组合比例。

四、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1.全方位了解客户,建立与客户的信任关系。对于私人银行的财富管理而言,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是私人银行业务开展的出发点,资产配置也是如此。在了解客户需求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资产配置方案理应体现独特性。因此,私人银行需要对客户进行调研分析,对客户的生命周期、财务状况、风险态度、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记录与存档,并根据客户以上特征制定专属资产配置方案。

首先,私人银行通过简单分层了解客户的生命周期。客户的生命周期通常对大类资产配置具有导向性作用,生命阶段不同,其对资产类别的需求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处于成长和成熟期的客户,其资产增值需求更为强烈,风险承受能力也相对较强,在资产配置上对权益类和另类产品的需求较大;而处于衰退期的客户,其对固定收益类产品需求更为迫切,更注重资产保值。

其次,私人银行要掌握客户的财务状况,包括客户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的比重,从而选择久期不同的资产类别以匹配客户对投资期限的要求,做到资产配置在时间维度上的合理规划。

再者,私人银行需要测算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对客户职业、家庭状况的问卷访问,认知客户的投资经验以及具备何种投资知识,进而估算其风险承受能力。此外,私人银行还要评估客户的风险态度,如亏损忍受限度、认赔动作选择、亏损心理选择等。在对客户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能力测算的基础上为之配置合适的资产类别。

最后,确认客户的投资风格。通过对客户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等信息的掌握,将客户区分为积极进取型、稳健理性型、保守安全型和极度保守型,根据不同的投资风格,为其选择合适的资产类别和组合比例。

2.构建完善的产品库,选择合适的资产配置模型。私人银行为客户制定专属的资产配置方案,除了充分掌握客户的相关信息外,自身也需构建强大而完善的产品库,以满足客户跨期限、跨区域、跨资产类别的组合需求。从国外先进财富管理机构的经验来看,作为资产配置原材料的大类资产一般分为传统资产和另类资产,在各自资产类别中又可以按照投资标的、投资期限、盈利风格等不同而细分成众多具体类别资产,具体见图1。

从国内私人银行的产品分类来看,产品种类基本覆盖了图1所列的产品标的,只是在分类标准上稍显差别。目前国内人银行可配置的产品种类主要从风险和收益两个方面进行区分,包括货币市场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另类投资产品等。但关键问题在于多数私人银行的产品库存在资产类别不齐全、数量少的缺陷,一方面分业监管政策限制了商业银行主动开发多类别产品的权利;另一方面,私人银行的组织模式和盈利模式决定了自身的产品研发能力不强。而且,不少私人银行与第三方合作产品的准入和风控存在障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品库的完善。因此,私人银行需要从加强自身产品研发和强化对外合作两个方面加快完善产品库构建工作,以防止资产配置过程中产品选择捉襟见肘局面的发生。

3.提升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完善的产品库是私人银行进行资产配置的硬性条件,除此,私人银行还应具备强大的市场研判能力,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分析,为客户总结相关的市场咨询,并提供投资建议。完善的信息库不仅可以帮助客户了解产品设计背后的市场知识与形势,更好的理解产品结构,而且还有助于加强私人银行本身主动设计和筛选产品的能力,并通过对市场的研判来决定资产配置中大类资产的选择以及资产组合比例的设定。

一般而言,私人银行的资产配置包括国内配置和全球市场配置,因此需要对国内外市场进行统筹分析。就国内市场而言,由于私人银行的产品库以固定收益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为主,在市场分析上侧重股票市场、债权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着力点包括宏观经济基本面、通胀情况、企业盈利、货币流动性、政策面等。全球市场以分析美欧日和新兴经济体为主,分析两类经济体的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健康状况等。此外,大宗商品市场是另一个关注重点,主要分析油气能源、贵金属等投资标的,包括供求关系、地缘政治风险和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等。

4.确定资产配置策略。为保证高净值客户资金的安全与稳定收益,私人银行的资产配置需要遵守一定规则,作为指导和操作程序。根据决策在投资过程中的功能和特点不同,私人银行可以将资产配置原则区分为战略性资产配置和战术性资产配置。战略性资产配置(Strategicassetallocation)是基于长期投资目标制定的资产配置计划,主要从总体上把控与资本市场相关的风险,投资期限较长,且资产方案在整个投资期限比较稳定。而战术性资产配置(tacticassetallocation)主要基于对资本市场短期趋势的判断,为了获取短期收益而制定的配置计划,期限较短,方案的变化与市场的波动相关联。

私人银行首先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收益、投资期限、市场基本面、政策面等要求制定一个大致的资产组合,以符合客户的目标与个性要求。并通过技术手段预测相关资产的长期风险与收益,构建最优组合,最终制定一个理智、周全的长远资产配置方案。其次,将战术性资产配置作为战略性资产配置的一种有益补充,在维持整体方案的同时及时把握市场出现的机会,适当调整较低利润、较高风险的资产。有效协调战略性和战术性原则,使私人银行的资产配置方案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

5.执行资产配置再平衡。制定好战略性和战术性资产配置方案并非一劳永逸,但对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平滑作用显著。对于私人银行而言,为了提高实现长期回报率目标的概率,还应具备动态的资产配置再平衡能力,即根据投资绩效、投资风险等条件的变化对投资组合进行动态调整。与战术性资产配置的短期、适度原则不同,私人银行的资产配置再平衡应该依据均值回归和资产多元化原则,对于价格波动较大时或者配置比例过于集中的资产,可以通过“高抛低吸”的操作方式进行再平衡,即购买合理数量的某些资产并以较高的价格卖出,或者通过卖出大幅增值资产获取收益,再把获益分配到价格重挫的资产中。这不仅有效降低资产过度集中隐含的财务风险,改善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回报,而且还可以改善高净值客户对投资组合的关注、监督和整体的参与(Darst,2014)。

6.对长期目标与资产预期的再考察。资产配置是一个长期稳定同时又会择时调整的过程,不同的客户特征与需求通常面临的资产配置方案也会大相径庭。作为私人银行,资产配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资产的增值保值为目标,定期对资产配置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将客户预期和目标的变化反应到资产配置方案的调整上,以达到私人银行服务供给和客户服务需求的“双赢”。

五、结论

私人银行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在维护高净值客户资产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资产收益最大化,而资产配置则是实现该职能的重要方式。资产配置通过相关性较低的不同类别资产之间的合理分配,有效减轻市场波动风险,并通过动态再平衡获得稳定和超额收益。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出色的私人财富管理业务已经成为私人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资产配置能力的塑造成为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为此,私人银行应该在客户的投资特征、产品库和信息库的构建、策略的选择与动态再平衡方面不断完善资产配置方案。

参考文献:

[1]markowitz,H.,portfolioSelection[J].JournalofFinance,1952,7(1):77-91.

[2]R.VardharajandFrankJ.Fabozzi.,Sector,Style,Region:explainingStockallocationperformance[J].FinancialanalystsJournal,2007,53(3):59-70.

[3]单洪飞.中国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J].中国银行业,2015,(5).

[4]戴维・达斯特.资产配置的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期望、冒险决策与企业成长机制研究”(项目号:71502062);201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Ceo经营期望、形象管理与职位升迁”;2015年上海浦江人才计划(C类)“经营期望、创新转型与私营企业成长机制研究――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青年科研引导基金项目(项目号:201411fkfzyd05)。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2

从上个世纪中期,美国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形成了一大批多元化的大型联合企业,经济学家威廉姆森针对多元化的联合企业,于1975年首次提出“这些联合大企业,我们还是最好把它看作一个内部资本市场”。内部资本市场相对外币资本市场而言,集团公司在监督、激励、内部竞争、信息对称性、资本的低成本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由此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资源配置与外部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资源配置本质上是相通的。两者相比较而言,内部市场的资源配置相对外部机构投资者更具有控制权、信息等优势。

一、资产配置对于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平均来说,投资组合报酬的90%是由资产配置来决定的――RogerG.lbbotson和paulD.Kaplan.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最早起源于马克维兹(1952)在其《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中,首次从理论上证明了分散化投资的重要性。夏普(1986)指出,在现资组合策略中,资产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用12项资产类别来代表资产类型,发现资产配置可以用来解释美国共同基金每月报酬率变异的80%~90%。这说明基金每月报酬率的变动,绝大部分是因为所持有证券的类型,而不是在每一种类型中所挑选的具体资产。

Brinson、Hood和Beebower(1986)实证结果也表明资产配置对业绩的解释程度为91.5%,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虽然上述实证结果由外部资本市场得到,但从集团公司对下属各公司的资源配置角度看,其原理是相通的。由此我们看到,集团公司经营绩效的90%左右是由资产配置所决定的。

二、马克维兹投资组合理论介绍

1.单一资产收益与风险的度量。

(1)预期收益率。即未来收益率的期望值。

e(R)=p1R1+p2R2+…+pnRn=■piRi

其中Ri表示该资产未来可能的收益率,pi表示对应的可能收益率的概率,YRY表示预期收益率。

但是在实务预测某资产预期收益率时,可能的收益率以及对应发生的概率具有较大的难度。

(2)风险。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

首先,风险的概念。通常意义上,风险可以分为投资风险与纯粹风险。投资风险即是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即未来实际结果有可能比预想的高,也有可能比预想的低,也就是机会与危险并存,从而实际收益率偏离预期收益率;而纯粹风险则特指投资收益的损失。财务管理领域所讲的风险则是投资风险。

其次,风险的度量。投资领域中所讲的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为此马克维兹运用统计学上的方差与标准差来度量这种不确定性,即风险。计算公式如下:

方差=?滓2=■pi?[Ri-e(R)]2

标准差=■=?滓

根据概率计算方差或者标准差难度较大,在实务中通常用样本方差或样本标准差度量风险,即用历史样本数据进行计算,正如计算预期收益率一样。

平均收益率(算术平均):可估计预期收益率

R=■

收益率的样本方差与标准差:可估计总体标准差

s=■

2.资产组合的收益与风险。

(1)资产组合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e(Rp)=■wie(Ri)

(2)资产组合风险的计算公式:

?滓2p=e(Rp-e(Rp))2=e[■wi(Ri-e(Ri))]2=■■wiwj?滓ij

是证券i和j的收益的协方差,也可以用Cov(Ri,Rj)表示。

wi表示投资在i资产的资金比例,e(Ri)表示资产i的预期收益率,e(Rp)表示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Ri表示i资产可能的收益率,?滓p表示资产组合的标准差。

根据上述资产组合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首先,资产组合的收益率是各项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和,而权重即是集团公司对下属各公司的资金配置;

其次,当各项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为完全正相关时,即1时,资产组合的风险标准差即是各项资产风险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和。在这种情况下投资组合不能够降低风险。当然完全正相关在现实中是几乎不存在的。

最后,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重要小于1,资产组合的标准差即小于各项资产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和,这时候可以认为资产组合降低了风险,并且相关系数越小,资产组合的标准差即风险越小。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为降低风险,各项资产的相关系数应尽可能的小。此为降低风险的第一条途径。

3.资产组合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根据上述资产组合收益率和风险的公式,组合收益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不难证明,该曲线是向左弯曲的双曲线,而双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里面风险资产的一个组合。

在上述图形中,有三个概念。一是可行集。即上述双曲线上的点以及里面的点,这些资产从投资角度看,其投资都具有可行性。即可以做的到。二是双曲线最左边的一个点,称为最小方差投资组合。该组合在所有可行集里面具有风险最小的特点。三是有效边界,即在双曲线边界上,同时位于最小方差组合上方的点的集合。

有效边界形成的原理。从理性投资角度,投资者面临两项资产的时候,同样的收益,选择风险小的品种,同样的风险,选择收益率高的品种。根据上述双曲线图形,理性投资者不会选择最小方差组合下面的点作为自己的投资,因为同样的风险,可以找到收益率更高水平的点。所以作为理性投资者,在面临诸多风险资产背景下,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的投资组合,即提高收益率,降低风险,最后达到极致情况,也就是风险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最大,或者说是收益率一定情况下,风险最低。此为有效边界。

4.资产配置方案设计的逻辑与技术路线。确定各风险资产在最优风险资产m中的比例,即最优风险资产组合m的计算过程:

首先,确定最优风险资产组合m。在实际应用中,m是不可观察的组合,而且是外生的。因此,本报告必须计算出m的替代组合。它可由中心下属的各个风险资产的重新组合。从技术路线上,由于在所有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组合中,唯有m与无风险资产组合的效果是最好的,即同样的风险,其收益更高。而这种效果最好的表现即是资本市场线的斜率■是最大的。因此,在本文的模型设计中,将斜率最大作为目标函数。

其次,资产m的收益率e(Rm)与风险标准差?滓m系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公式计算而来。在这里我们把各个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wi看作为自变量,带入到资本市场斜率公式■。

最后,我们把该斜率看作因变量y,各个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wi看作为自变量。该问题即是一个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大值问题。

三、马克维兹投资组合理论在企业集团公司资产配置中的应用建议

财务管理以公司价值最大化,即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集团公司管理投资组合,每项投资占用的资金权重,和每项投资带来的回报率最终形成集团资产的总体回报(金融学的Rnoa,净经营资产回报率)。传统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通常会忽略企业集团的战略,最典型的表现是将集团公司的各项投资视作相互独立,投资项目的回报率视作相互独立;由于集团在构建投资组合的过程中,采用的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或者多元化战略,难以做出量化的定义,所以财务管理便难以找到资源配置的依据。

针对传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利用马克维兹投资组合理论,寻找资源配置的定量标准。我们理解,资产配置综合了不同类别资产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资产组合,能够改善资产组合的综合收益与风险水平。同时,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能够实现整个集团在同等的收益水平下承受最小的风险,或是在同等的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收益,即图中的m点。即,通过集团下属的各个风险资产的重新组合,实现投资组合的期望风险特征与集团公司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进而最大化集团公司的效用。

考虑到集团财务部门在组合资产管理上,受到流动性(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和手段匮乏,不能卖空)的制约,在资金管理上,受到waCC的制约,尤其在资金资本管理上还受到来自国资委的(资产负债率)考核及资本金带来的规模制约,因此,本报告考虑组合投资理论在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应用时还需限制资产配置比例不能为负值,即不允许卖空。

四、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公司为例

某集团公司实行集中财务管理模式,由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进行财务资源配置,其四个业务平台(下属企业1、下属企业2、下属企业3、下属企业4),涉及住宅、商业地产、工业地产、建筑安装等业务。

1.研究方法。根据马克维兹组合理论,具体研究方法说明如下:

(1)研究样本:本报告在分析集团公司资产配置方案时,以上述四家业务平台为分析对象。

(2)时间选取:从模型的准确性角度,时间数据越长效果越好,其可靠性更高,但鉴于数据准确性原因,暂能取得四家公司2009年~2014年财务报表,为此我们选取上述四家企业2009年~2014的数据。

(3)风险和收益的计量(指标选取):资产配置最为重要的收益率与风险问题。企业管理层面,本报告选取净经营资产净利率(Rnoa)指标作为收益率指标,而预期收益率则用上述四家企业过去6年(2009-2014)实际收益率的算术平均数作为替代;风险则用6年实际收益率的标准差进行度量。

2.资源配置方案。

(1)四家下属企业风险和收益的关系。总体上看,四家企业的三个盈利指标均呈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其中企业3在四家企业中属于收益最低、风险最低的情况,而企业2则属于收益最高、风险最高的情况,具体显示如图3所示。

(2)四家下属企业的收益相关性。考虑四家业务平台收益率指标的相关性从资产组合原理看,不同业务之间只要其相关系数小于1,组合的非系统风险即可得以降低。所以我们计算上述四家业务平台盈利能力之间的协方差矩阵,即考察它们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而计算出资产配置方案。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到,四家企业的相关性基本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企业3与企业4表现出较高的正相关性,三个指标均是如此;二是企业2在上述三个指标中,与其他三家企业基本表现出负相关关系。但整体而言,几个业务平台的相关性不高,这一点与它们同处房地产行业是背离的。

(3)求解最优资源配置方案(即m点)。综上,按照马克维兹组合理论,我们基于四家企业的收益率分布及风险情况,运用非线性规划知识,可以求解四家企业的配置方案,即图2中的m点,在此配置方案下,能够实现整个集团在同等的收益水平下承受最小的风险,或是在同等的风险下获得最大的收益。

按照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到,资产配置主要集中于企业1与企业2两家企业,企业3、企业4不建议配置资源,这一定程度上与两个企业收益率很低有关系。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3

好的人生规划从理财规划开始

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包含以下涵义:(1)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2)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现金流出),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现在是否有钱,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财。(3)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收入中断风险)或现金流出(费用递增风险)。

理财规划一般需要经过以下4步。一是回顾自己的资产状况。包括存量资产和未来收入的预期,知道有多少财可以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二是设定理财目标。需要从具体的时间、金额和对目标的描述等来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财目标。三是明确风险类型。不要做不考虑任何客观情况的风险偏好的假设,比如说很多客户把钱全都放在股市里,没有考虑到父母、子女,没有考虑到家庭责任,这个时候他的风险偏好偏离了他能够承受的范围。四是资产分配战略。在所有的资产里做资产分配,然后是投资品种、时机和价值的选择。

理财规划的核心是资产配置

一般来说,在投资领域说到资产配置,大家都会联想到股票、债券、存款、不动产等各种对象的投资比重分配。198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托宾留下了著名的投资格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就是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上分散投资,规避风险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组合理论。资产配置理论是当你有投资的种子钱的情况下,规避风险、提高收益,是在投资实战中非常实用的方法。但是现今人们的资产配置常常走入的误区是将大部分的投资组合都用在一处,尤其是过去的成功经验常常成为现今决策的阻碍。比如多数富裕人群大都受益于前10年房地产的黄金投资时机,成功经验的惯性现象是房产投资中的成功人士资产组合大多集中在房产上。这样的资产配置原因有过往成功经验的延续,但过去的成功经验也可能会造成未来发展的包袱。

从安全性上来看,房屋本身面临火灾、地震等自然风险。

从收益性上来看,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进一步深入,房企去库存化的压力逐步显现,房产的增值空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从租售比指标来看,租金相对于房价的比例如果低于1∶300,意味着房产的投资价值变小。此外,房屋受自身折旧等因素的影响,价值也会打折扣。

从流动性上来看,房屋作为实物资产,变现能力相对于银行储蓄、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较弱。

从资产传承的角度上来看,未来的赠予、遗产税也是客户不得不提前考虑的问题。

理财规划的方向是引导客户做好资产配置,达到均衡满足的经济状态。

平衡稳健的资产配置方案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很多人都会努力奋斗。但到最后却发现还是没钱,于是便统统归咎于通胀严重、物价高、工资低、房价增长快、医疗费用高、教育费用不堪忍受、未来养老生活不确定等。其实,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资产配置合理规划的,关键是我们要了解不同金融工具的特定属性。

保险其杠杆原理不仅可以解决高额医疗费用的问题,还可以释放出冰山储蓄,用于更好地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对于普通家庭,一份医疗保障本身,并不能阻止疾病、意外等风险的发生,也不能完全消除带给家人和自己的心灵伤痛,但一份及时、足额的现金保障,却是我们和最亲近的家庭共同度过人生艰难时刻的重要资源和支撑。对于高收入阶层,一份保单,就可以释放出我们储备的大量医疗费用,让这笔资金可以放心地用于其他的投资规划等。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在购买保险时不仅要注重保险的额度,还要注意保险的保障范围。一般身故、重疾和伤残属于赔付类,而门诊、住院、手术等属于报销类,两者齐全才算一份完整的保单。其实人生也罢,理财也罢,我们既要考虑如何更好,也要考虑如何不至于更坏,这既是人生的基本智慧,也是理财的基本原理。

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其灵活性和安全性在家庭理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银行充分利用其渠道优势,也开始代售、发行很多短期理财产品,可以使客户的部分资金在保持安全灵活的基础上,也获得一定的收益。

信托作为银监会监管下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信托近几年也逐渐进入主流财富管理市场。信托按产品分类可以简单地分为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类、pe股权类、定向增发类以及房地产投资类等。不同的类型,安全性、收益性、收益机制以及时间长短都不等。信托的理财优势有很多。一是投资领域十分广泛。信托公司(受托人)依托信托制度成为唯一能够跨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实业市场、实物市场的理财机构。二是财富管理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综合创造、积累、保护、运用、传承财富的5大方面,这是其他理财方式所不能同时具备的。三是能够满足高端理财、个性化理财需求。特定利益信托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弥补市场上标准化投资产品的不足。

其他的金融工具还包括证券、期货、外汇以及黄金、艺术品等,都是理财规划资产配置中可能涉及的。

我们在给客户做资产配置方案时强调“以人为本,财富为人”的生活服务理念。首先考虑的是在保障客户家庭主动收入的基础上增加被动收入,资产配置中核心资产的部分包括家庭成员,事业或产业以及自住房,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幸福生活模式:安居、乐业、人健康。

通过资产配置方案可以增加家庭理财收入,即使不工作,客户每年仍有充足现金收入安享生活。

如果得病,医疗保障方面的特别规划可以让客户享受真正的高端品质医疗,可以在北京最好的医院,获得最好的服务,而且没有自费药的限制。

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因资产配置方案的安排可以方便快捷地拿出备用应急现金,且不占用单独预算,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4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10-02

证券投资基金属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更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金融系统之中的重要金融力量。仅资产规模程度情况而言,相对于国债、企业债券以及上市公司的股票等形式的金融证券投资产品,投资基金的规模更大,影响力也更高,这种情况主要在美国表现最为明显。有效发展证券投资基金能够促进国际证券行业发展,为稳定国际证券交流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资产的证券化发展趋势形成是市场经济环境的重要走向。

一、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概述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与速度不断加快,并为证券基金发展程度提升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金融市场当中发行的金融基金产品种类与数量的逐渐递增也进一步的扩展了基金市场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成的金融产品产业链条。将多种基金类型进行分类,形成了基于风险水平的基金产品线。

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对促进我国金融证券市场良好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并对推动市场不断发育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强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研究具有重要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速度较快与市场变化相对复杂。证券投资基金本身属于新兴市场产品,其优势与弱点特征可能会存在一定时间。另外,我国股票市场当中存在较大风险,投资基金主要针对股票市场以及债券市场两种环境当中,而股票市场的风险性相对较高,非系统性的风险指数则比较低,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想要实现分散化的资产投资则比较困难。因此,证券投资基金规避风险能力比较差。

综合我国投资证券基金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证券投资基金上存在比较弱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针对不同证券行情与基金种类进行分析,资产配置产生的绩效程度存在差异性。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资产配置应当结合资产类别形成的收益以及投资人产生的风险偏好情况作为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风险程度的最优组合。相对应的资产投资基金运作者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相对应的资产配置方案完成对现有资产的配置。不同类型的配置策略能都需要结合一定的理论基础,并表现出一定的行为特征,甚至产生差异性的支付模式。这种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因此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当中发挥作用。

也因此通过健全资产配置相关实施方案能够达到对市场进行预见性判断。这个过程中其核心内容为形成资产配置的原则以及实施方案。

通过对上述中理论内容进行分析,我国在对证券投资基金相关工作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资产配置方面的管理与重视。这是因为资产配置能够对基金市场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资产配置

(一)资产配置理论以及实证分析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有markow创造的资本资产组合研究理论内容当中就已经出现了有关现代资产配置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这个过程中人们将侧重点仍然放在均值已经方差产生的针对全部投资人的相同风险资产组合问题当中。在现实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基于相关影响因素的约束,针对不同的资产投资人,尤其是长期、短期投资人产生的投资组合则不能够时间相同的。因而造成的对风险情况的评估与判断也不尽相同。资产组合方式理论在这种环境当中具有局限性特征。资产配置理论研究构成中,美国哈佛大学一大批研究学者对长期资产配置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中坎贝尔等人对风险因素当中的变动权益溢价等概念与风险内容进行研究。与此同时,相关的金融学专家也认识到了有关资产组合方式产生的理论内容具有先导性特点。

一些经济学者联合起来构建起了一个长期投资者资产配置组合实证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学者们最早能够模拟投资者决策产生的影响条件与环境。莫顿融合了上述中的理论与实证经验开创性的创造了有关理解投资机会随时间发生比那话的一般性框架内容。Brinson等人采用了基准回报对美国共同基金产生的总回报进行了序列回归分析,其产生的结果显示了资产配置能够准确的表现基金总回报情况,其结果为91.5%。换言之,学者们可以断定采用基金总回报解释基金积极管理效果两者之间明显较小。针对基金之中的总回报以及时间序列归回分析则存在一定的关联。

而针对采用资产配置回报数据分析表示资产总回报的R2值,经济学者Surz则认为其具有基金管理者信任水平。

假设基金经理拥有高或者是低的基金管理能力,因此其也就能够形成高或者是低的信任程度。这种情况与喜好赌注以及既定购买发生偏离了。因此能够造成时间序列产生总回报效果相对比较好。而Lbbotson学者则通过94只平衡基金以及58只老虎基金完成对上述理论的证实。面对基金产生的投资回报波动情况,超过90%以上的基金会通过资产配置完成说明,这其中产生的基金回报存在差异性,但是40%左右可以通过资产配置进行说明。其中超过了100%的回报水平能够基于配置回报水平被说明。通过上述的实践证明,发现证券投资基当中的资产配置属于绩效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配置类型分析

1.战略性资产配置

采取战略性资产配置的主要条件与背景是基金投资目标性质与所在国家所从属的法律环境。这些决定了基金资产配置的资产类型部分,以及相关类型存在的比重情况。

基金投资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就是战略性资产配置部分。这种性质的资产配置可以被解释成为是长期资产配置决策的内容。也就是属于一种能够通过基金作为资产形成的长期可选择正常比例风险与收益控制。

通常情况下,战略性资产配置多属于基金投资目标当中的基本保障。结合基金绩效情况进行分析,采取这种资产配置能够有效凸显出基金风险与收益权衡评估,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完成资产配置与风险、收益结合。

2.动态性资产配置

基于战略资产性配置基础上形成的针对资产配置比重进行的一种动态管理内容。从管理内容方面看主要包括是否结合市场情况完成对资产的配比调整,除此之外还包括适时调整相关问题。动态资产配置中并不存在长期所有资产配置比重调整,这个过程中主要指的是长期市场变化机械比重调整方案内容。这种机械性的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建立在动态资产配置基础上的策略,以及在这种策略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战略性、恒定组合战略以及组合保险战略以为的资产配置。

3.战术性资产配置

这项资产配置类型主要针对的是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对资产收益预测获利的一种策略。其针对的是中期以及短期利益,这个过程中,长期资产配比会发生偏离,进而形成收益。战术性资产配置策略主要属于一种积极策略内容,基于短期风险以及长期收益特征进行分析,其形成预测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战术性资产配置的实际效果。这种资产配置往往都会偏重于客观分析而不是主观判断。通过回归分析以及最优化分析能够形成相对准确的价格内容。换言之,战术性资产配置需要通过对未来资产相关价格信息进行衡量,进而达到实现价值的预期效果。

(三)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效率情况

战略性资产配置效率,主要是针对长期投资回报率过程中目标有效性。通常情况下投资人员会对风险以及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将投资目标作所产生的投资回报率作为投资目标实现依据。资产配置主要以投资目标为基础,对不同类型资产组合以及配置比例进行分析。不同资产类别收益率存在一定不同,且风险性也不同,直接造成资产配置比例差异,进而形成差异化资产配置绩效,这对是否能够实现最初投资目标有着直接影响,即战略资产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投资目标实现情况。

1.资产混合变化效率,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别资产长期权重目标改变的有效性。资产混合变化效率要进行必要的效率考察,以实现对其组合绩效影响分析。该资产配置实际权重和目标权重之间的差异性能够直接体现资产管理人资产混合变化效率。

2.主要资产类别内部投资效率,主要是对资产管理人对资产类别业绩的考察,即对其是否高于基准值业绩或低于基准值业绩。通过微观层次对资产管理人的资产类别选择进行对比,并通过对比方式考察资产管理人的实际绩效与市场标准之间的差异,同时也能够对从事相同类别资产的管理人进行业绩比较,更全面衡量资产管理人相对表现。

三、我国资本市场中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分析

结合我国当前证券投资环境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国市场环境当中的基金可以根据投资标的以及风格进行几个层次的分析,分类包括几个类型:股票型、平衡型、债券型、货币市场以及保本基金等几个类型。这其中股票型基金由于与股票市场行情两者之间关系比较密切,为此,本文结合2013年至2014年时间段的多只股票情况进行资产配置分析。

上述中的股票型基金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封闭式股票基金以及开放式股票基金,针对封闭式基金通过回归分析能够获得资产配置权重分析结果。这个过程中以为先进资产回报率往往是不变的,为此,在论文当中所设置的现今资产所得权重比率为5%。并能够通过这项数据完成对股票资产部分以及债券资产部分的完整回报估计。

资产配置中的股票以及债券资产部分内容形成的标准差皆可以表示为3.9%,因此可以发现其波动性相对比较小。达到5百分位点股票资产权重共占据57.2%。达到95百分位点的股票资产权重则占据68.8%。通过上述数据内容可以发现,封闭式基金资产配置产生的差异性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注意的是基金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性相对较大,这意味着封闭式基金往往采用的是长期资产配置机制。

而开放性的基金资产配置权重截面则显示了一段时间的实际资产配置权重情况。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5

投资项目是指为实现预期效益投入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或资源,将货币资金转化为资产的投资活动。本文所讲的投资项目主要是以固定资产投资兴建的工程建设项目。

2投资项目工艺

投资项目工艺,是指投资项目生产(或试验)所使用的工艺技术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项目生产所使用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生产配方、操作规程、生产方法及程序数据等。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等投入物通过相关的工艺设备,按照一定的操作顺序,经过持续、有序的生产加工,最终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对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比选,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提出拟选择的工艺技术方案,说明相关的工艺组成、承担的主要任务、典型工艺(试验)流程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绘制工艺流程图,并确定工艺设备的安放位置。

3投资项目工艺设备选型

3.1投资项目工艺设备选型的原则

1)前瞻性和先进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所采用的工艺水平的高低、产品性能质量的优劣、自动控制程度的高低以及技术本身的可靠性。也就是说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是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其对生产的良好进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先进性的选择标准取决于所选用技术是否属于行业先导和领先。

2)适用性。技术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能与项目的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及生产纲领相匹配;与所需原材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相匹配;与所选用的工艺设备(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相匹配;与项目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环境保护、人员素质、企业文化及管理水平相适应。

3)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工艺技术来源的可靠性是指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成熟、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获得。同时,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合格、符合标准,可以实现项目的建设目标。

4)经济合理性。经济合理性主要是指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配置合理、技术流程短、各工序协调、均衡、紧凑、自动化程度高、物流及运输方便、投资小、成本低、回报高。

5)安全性。安全性是指所采用的工艺技术既能正常使用,又能确保生产安全运行。主要体现在项目所选用的工艺技术是否会对生产人员、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是否符合绿色发展和清洁生产的要求。

3.2投资项目工艺设备选型的具体要求

经过调查研究、方案比选和论证,以及初步的技术沟通、交流与询价等环节,根据设定的生产规模和建设目标,就可以对拟建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生产所需的工艺设备(包括来源、型号、规格、数量、价格等)、生产方法、程序数据和操作规程等提出推荐方案,重点是为已选定的工艺技术和期望达到的建设目标,尽可能的选择最优、高效的工艺设备。推荐的工艺设备方案应满足以下要求:

1)所选工艺设备方案应与项目确定的建设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建设目标、产品方案相适应。

2)主要关键工艺设备、辅助工艺设备的方案、制造、安装、运输、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用性等要与项目建设进度相匹配。

3)所选工艺设备的自控水平、技术替代和淘汰的风险、设备配置方案,以及未来对该工艺技术方案的扩展和开发等等要合理可控。

4)对所选工艺设备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价格合理、投资效益最佳。

3.3投资项目工艺设备选型的内容

工艺设备选型可按标准设备、非标设备(含自研设备)两种类型进行论述。主要从概述、必要性、主要技术指标、组成及原理(非标设备)、调研选型、费用预算、配套要求等方面进行论证。对于进口设备,还要说明国内外设备的差距和引进的理由。举例如下:某投资项目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需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主要为新增部分机械工艺设备,以下为所需新增机械工艺设备之一。自动焊接设备:

1)概述。本设备主要具有产品自动拾取、缺陷检测、喷涂助焊剂、焊带自动定位、自动焊接等功能,可以实现单片产品自动焊接成串的任务。

2)购置的必要性。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产品的焊接质量。同时使线生产效率满足年产能规模的目标,需购置该设备。

3)主要技术指标。焊接可视碎片率:≤0.2%;焊接脱焊率:≤0.2%;焊接偏移:<±0.3mm;片间距:2.0mm~40mm可调;焊接速度:<6s/片;定位精度:±0.2mm;轨道数量:单轨多轨均可;工作温度:15℃~30℃;相对湿度:20%~75%。

4)系统组成及原理。自动焊接设备由上料机构、运料机械手、废料剔除机构、喷涂机构、供带机构、焊头部分、拉带机构、电池片搬运机构、串处理机构、外罩、电气系统等组成,系统组成见图1。产品经料盒移动到位,运料机械手把产品从料盒中吸取,经过检测机构,缺角崩边的产品会放置在不良品盘里,合格的产品会进行栅线校准,通过搬运机构右行。喷涂机构会对上下栅线喷涂助焊剂,至焊接台,焊带由拉带机构校直切断后铺于产品上,焊带铺好后,电磁焊头下行,进行焊接,焊接成串由后移动叉搬运至串处理机构,串处理机构有观测位,翻转至观测位,确定合格串机构会把合格串放置在合格品盘,不合格串机构会把不合格串放置于待修复盘,焊接工作结束。

5)调研选型。通过市场调研,目前市场上能够满足需求的厂商主要有宁夏Xn公司、天津BLY公司、美国KomaX公司等三家公司(各公司相关产品对比情况可列表说明)。以宁夏Xn公司生产的自动焊接设备为例,其产品性能和报价如下:焊接可视碎片率:≤0.2%;焊接脱焊率:≤0.2%;焊接偏移:≤0.3mm;片间距偏差:<0.3mm;焊接外观:焊点状态一致;焊接拉力:焊带与电池片成135°角,焊接拉力不小于1.8n/mm;片间距:片间距2.0mm~40mm可调数据采集监控:可与meS系统对接,实现基础数据监控;年产能:≥12.5mw;实际产能:≥550片/h;焊接速度:<6s/片;平均维修时间:<4h;设备控制模式:手动模式、自动模式;不合格品处理方式:自动识别处理;清线空循环功能:有;焊接方式:电磁焊接;切线时间:硬件更换时间不大于2h,参数设定时间不大于2h;定位方式:主栅线定位或边缘定位或二者平均定位;定位精度:±0.2mm;轨道数量:单轨多轨均可;工作温度:15℃~30℃;相对湿度:20%~75%;所需电源要求:3phase380V~400V/50Hz;所需气源要求:0.5mpa~0.6mpa;设备能耗:平均功率不大于10kw/h;安全防护:设备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符合环安要求;人员需求:≤1人/台;升级功能:有焊接升级功能。经与Xn公司沟通和询价,设备报价:85万元。经综合比较,上述三家厂商产品都能基本满足使用需求,最终将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

6)经费预算:本项目共需自动焊接设备1台,经费85万元。

4结语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6

虽然智能投顾系统距离发展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投顾在投资理财领域的应用所展现出来的巨大潜力,是投资机构重视对其研究开发的重要原因。一定程度上讲,未来,智能投顾在专业分析上所具有的巨大优势,很大程度上胜过专业理财师所能达到的水平。那么,问题来了,智能投顾未来是否会取财师,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服务呢?

智能投顾受机构重视

智能投顾如火如荼,那么,到底什么是智能投顾?综合归纳诸多业内投资机构的研究成果,智能投顾是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算法模式管理账户,结合投资者风险偏好、财产状况及理财目标,为投资者提供自动化资产配置建议的在线投资顾问服务。

波士顿咨询在一份研究中认为,智能投顾是一套基于云服务的信息辅助系统。通过该系统,客户可以像在谷歌进行搜索一样,在简单的文本框里输入非常复杂的问题,并得到答案。

智能投顾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服务模式,近年来在美国市场迅速崛起,并涌现出wealthfront、Betterment、personalCapital、Schwabinrelligentportflio等知名平台。2014年,业界巨头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如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收购初创智能投顾公司Futureadvisor。高盛、嘉信理财和RBS也相继独立研发智能投顾,RBS更是推出了智能投顾取代客户投资顾问的服务,未来有望替代250位私人银行家。

当前,智能投顾的概念在我国也已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已有40多家独立第三方平台、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宣布涉足智能投顾领域。来自招商证券的研报称,粗略测算,到2020年,我国智能投顾的资产管理规模有望逼近6万亿元,行业年收入超过百亿元。而根据花旗银行预测,全球智能理财市场2025年内将达到10万亿美元规模。

智能投顾本质依靠技术优势,属于金融技术类业务(Fin-tech),传统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外延式扩张获取相关技术,如华泰证券于2016年4月并购了财务管理技术类公司assetmark,该公司主要服务于资产配置和投顾服务的建设,为后续投顾智能化服务提供基础设施。

从盈利模式看,该业务本质为技术驱动的轻资产模式,这与金融机构资本驱动的重资产模式恰恰相反,具有显著“大行业、小公司”的特征。

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智能投顾具备以下优势:落实资产配置、降低服务门槛、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投顾问题等。

智能投顾是虚拟机器人在投资理财领域的一种运用,但是在国内,由于在大数据、云计算方面所拥有的数据资源、技术并不成熟,这一模式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所以,现在国内部分投资机构所构建研发的智能投顾体系仍比较初级。现在很多智能投顾事实上还只是一个很简单的运算模式,通过投资用户填写相关的调查问卷,来大概率分析用户的投资习惯和承受风险的能力,但是在细节方面,还做不到能够为每一个投资人提供真正合适的投资理财规划方案,而只能做到推荐哪些投资理财产品,但事实上,这并不能满足投资人的真正投资规划需求。

因此,目前行业内以半智能投顾模式为主。也就是说,在服务过程中,配置计划由机器人投顾制订,但只作橐恢植慰迹最终的投资建议必须经过人工见识、处理后,才能提供给用户使用。目前,传统金融机构主要采取这一服务模式。而一些新兴互联网平台则选择全智能投顾模式。在这一模式下,用户的资产配置建议完全由机器人投顾的人工智能算法给出,人工只做必要的有限干预,甚至完全不干预。

从我国智能投顾的发展情况来看,半智能投顾模式由于依托传统金融机构的平台和客户渠道,目前处于较领先地位,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更能体现智能投顾优势的全智能投顾模式必然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理财师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虽然智能投顾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在专业性上也具有巨大优势,但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其所提供的服务还远远达不到专业理财师的服务水平,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未来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与此相对应的是,专业的理财师能根据投资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具体到每个人的投资方案,这是目前智能投顾所不能实现的。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7

关键词:股权分置圈钱以股抵债内在价值

“股权分置”的由来

股份制和股市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已经在我国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20世纪80年代中期,股份公司首先在我国的城乡集体企业再次出现,公开向社会公众发售股票,并在80年代末出现了全流通试点,股票市场表现出来的超强的集资能力迅速被部分学者和政府领导发现并神化。他们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搞活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企业的问题则主要集中体现在资金不足,股票市场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筹集无需还本付息的长期资金,只要抓住了股票市场,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因此,无论是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投入,还是摆脱企业困境,发展国有经济,首先都是想到要让股票市场解决问题,发行股票融资成了当时推出股票市场的根本目的。于是国有企业便开始实行股份制改造与上市试点。而当时有人认为国有企业上市后采取全流通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是搞私有化。为了既保住股份制和股票市场,又消除人们的担心,只能采取机械的国有控股比例来解决。于是最终采取股权分置办法,国有股占大头而且不流通,社会公众股占小头全流通。

“股权分置”反映了传统经济体制在新体制的胚胎中的延续,同时也使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体制转换过程中继续存在和加深。

“股权分置”的负面效应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证券市场原有制度设计的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并直接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股票市场暴露出来的大量问题,究其根源就是“股权分置”。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股票市场完全异化

人为分割的股权结构使目前的股票市场融资功能凸显并异化成“圈钱”工具,而股票市场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创新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的深层功能难以发挥。由于国有股权居控股地位且无法上市流通,能够上市流通的社会公众股票即使全部买完,也无法取得控制权,使得国有企业上市后大股东永远是大股东(只要他愿意的话),同时由于大股东占股比例足以控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因而企业的经营机制和治理结构根本就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往往是“换汤不换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而已。

同时,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股票市场也无法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众所周知,资源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优化配置,而股权分置导致大比例的国家股份不能流动,这就使得通过股票市场对经理人员的外部监控机制也不存在。更为不利的是,由于国家股与该公司股票的市场行情根本就不挂钩,或者说国家股的价值不会因为该股票流通股份价格的涨落而升跌,即国家股份只负盈不负亏。结果,股票市场的功能便只能体现为浅层的融资层面;而且,这是一种既不改变企业控制权结构,又无须还本付息的融资,对众多依赖借债艰难度日的国有企业来说,无疑是“免费的午餐”,以致包装上市盛行。

股票市场投机盛行

股票具有收益证券、支配证券和由此派生的投机证券特性。由于股权分置导致国有股权居于支配地位且无法上市流通,从而导致股票的支配证券特性无法体现。结果股票市场便难以吸收众多把股票看作支配证券、希望通过购买企业股票支配企业经营决策、具有积极股东特性的机构投资主体入市。虽然我国股市也有不少的基金,但它们的投资行为也已沦落为投机行为,与普通的中小散户并无两样。QFii不愿进入a股市场也是因为该市场投机气氛太浓。另外,收益性特征也难以发挥。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可以发现,我国的上市公司如果不是为了迎合配股或增发,就不会给股东分红派息。当然,没有分红派息也是正常的,但上市公司必须给股东其他回报,如公司经营效益一直良好引起公司股票价格不断攀升从而带来丰厚的价差收益,这也未出现。相反,我国绝大部分上市公司不但谈不上高成长性,而且效益与市场占有率每况愈下,一年优,二年平,三年亏,四年St,这在业内已是很平常的事了。既然这样,流通股股东就只有指望股票的投机性证券特性,即投资者只关心股价波动造成的价差收益。结果是,证券公司、庄家、上市公司联合起来制造概念和题材,要么进行所谓的资产重组,要么假信息,要么传播谣言,要么搞黑嘴股评,政府也时不时进行鼓与呼,于是银行、企业违规地将资金推入股市,中小投资者也借取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企图使股市不断攀升以获取可观的价差收益。股市是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高技术市场,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和庄家拥有的信息和技术经验远远地优于中小投资者,结果是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的投机性太盛最终会吓跑中小投资者,最终剩下的也就是几家或几十家深陷其中的大庄家或大寡头在支撑市场,一旦有重大利好消息,便有一些短期资金入市两三天或三五天便迅速离场,接着又是沉寂。可以说,“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成为投机市的制度基础。

中小投资者利益受损

首先,国家股与流通股购买价格迥异,但分红配股权利基本相同。据统计,非流通股股东原始折资入股成本平均为1.55元左右,而流通股股东的购股成本平均为7-10元。这个1.55元是怎样来的呢?1992~1995年间,按中央统一部署,国企普遍开展了清产核资,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进行评估计价,这样一来,资产总值大致上升了50%以上,一些早已折旧完毕或已经不能使用的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不仅具有了新的价值而且新价值的数额甚至超过了原先的购买价。而银行贷款等债务性资金依然按账面价值进行计算,资产与负债一比较就得到后来折为股份的第一笔净资产。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时,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背景下,经过资产评估,国有企业的资产总值大多又上升了30%~50%,而按账面值减去负债额后,净资产的增长幅度更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折股,根据国资委1994年相关规定,国有净资产折股比例不得低于65%,国有净资产的折股比例一般不会超过1.5:1。在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净资产含有不合理部分(按理应报废或淘汰的固定资产)。而流通股股东的7~10元主要是由于我国股票上市采取政府控制且向国企倾斜的办法,从而导致供求失衡,供小于求,从而可以高溢价发行,其实,证监会就曾经规定发行市盈率为20倍左右。国企改制上市后,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非流通股股东每股权益和每股净资产得到大幅度提高,而流通股股东的权益被大量稀释。而随后的上市公司配股、增发、可转债,很多情况下又都是非流通股股东放弃,流通股股东掏钱认购。另一方面,尽管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获取股票时支付的成本悬殊,分红时却享受了同等的待遇。统计表明,到2003年底,流通股股东累计从上市公司拿到的扣税后分红约500亿元,仅为历年上缴印花税的1/4。而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分红和公税金转让等,权益增值达到50%以上。其次,流通股股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因市值缩水而损失惨重。统计显示,2001年6月,上证综指达到2245点,两市a股公司1115家,流通市值为17362.81亿元,而2005年7月1日,两市a股公司1312家,流通市值却缩减到11798亿元。若按近三年融资2740亿,新股首日上市升幅30%计算,被蒸发市值约9126.81亿元。从1991年到2001年二级市场波动导致的市值蒸发估计也在1.3万亿左右。但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历年可分配净利润为1007.7亿元,年平均分红不足100亿元。再次,非流通大股东大肆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和淘空上市公司,使流通股股东利益严重受损。

“股权分置”的解决思路

“股权分置”的严重危害不仅为全社会所共识,而且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生存和发展的桎梏,社会各界对此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是非流通股的定价问题,主要有以净资产定价、以上市公司资产折价的历史成本和流通股股东认购股份的历史成本为依据定价以及以市盈率定价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都分别存在较大的缺陷。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在于:首先,用静态指标──反映企业过去的净资产来代替动态指标──企业未来潜在的盈利能力和未来收益的现金流;其次,导致公司分红越多,非流通股流通价格越低,从而产生对非流通股股东不公平的矛盾;此外,该方法依然忽略了流通股股东支付的流通性溢价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最明显的缺陷是否认了创业资本的合理溢价。第三种方法的缺陷则是表现在:一是非流通股定价无法与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管理及技术水平等很好吻合;二是市盈率到底为多少才合理缺乏科学依据;最后,它忽略了流通股股东支付的流通性溢价的问题,没有兼顾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案,虽然理论上显得更为合理,但很难进行操作。既然如此,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否就没有最优方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大家都承认“a股流通股含权”这一基础,承认市场化的原则,因而最早推出的方案就可以说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方案。因为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分割,使得这个问题解决的时间拖延得越长,对于流通股股东越不利,整个市场付出的代价也越高。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和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包括制度建设和措施出台),中国证监会终于在2005年4月29日正式启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试点。

到目前为止,“股权分置”改革的流行做法是,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按一定比例送股、派现金、发行权证或承诺等一系列对价方案,各公司互不相同。怎样使各公司的对价方案的实施确确实实不会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呢?业内大多专家认为,只有在全流通之后,流通股股东的持股市值不低于全流通之前的持股市值,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才不会受到损害。

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全流通既不改变公司的获利能力,也不增减公司的资产,因此可以合理地假定全流通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司价值仍然保持不变。这样,只要能够推断出公司目前的价值,并把当前流通市值占目前公司价值的比重,当作全流通之后公司股权分配比例的基础,就可以保障流通股投资人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对于股票市价高于净资产的公司来说,则由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协商确定非流通股高于净资产的溢价幅度,以满足前述的股权分配比例;对于股票市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则由非流通股股东承诺全流通后股价不低于现行市价。当然,在确定对价方案时也应综合考虑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市盈率、融资情况、流通股发行价格、国有股东最低持股比例、非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等因素。最后,为了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相关部门必须保证“股权分置”改革规则的公正性、操作的严格程序化、监管的严格有效性与持续性以及配套措施的紧紧跟上。

参考文献:

1.王宏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人为分裂的危害和对策.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8

关键词:券商;买方业务;资产配置

中图分类号:F8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2)12-0030-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12.06

在传统经纪业务逐步萎缩的背景下,券商正逐步从通道业务向买方业务和创新业务进行转型,这使得如何提升买方业务的绩效受到各大券商的高度重视。

券商买方业务,包括狭义的买方业务与广义的买方业务。狭义的券商买方业务主要是指券商利用自有资金从事各类自营证券投资业务,广义的买方业务包括券商运用自有资金从事的各类购买业务,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日常运营资金管理和券商自有资金投资等业务。对于广义买方业务而言,前二者不存在资产配置的问题,而券商自有资金投资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业务概念,不仅包含狭义的买方业务,还包括诸如在融资融券业务、直接投资业务中的购买业务。本文研究的券商买方业务战略性资产配置,主要是针对狭义的买方业务,即券商自营证券投资业务资产配置。

券商证券市场投资领域从单一资产扩展到多资产类型、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际市场,单一资产投资方案难以满足投资需求,资产配置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有效的资产配置可以帮助券商从事买方业务时候降低单一资产的非系统性风险,这使得资产配置成为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决定投资组合相对业绩的重要因素。

一、资产配置的分类

资产配置,按照不同角度的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1.按照配置的时间跨度和风格,可以分为战略性资产配置和战术性资产配置。战略性资产配置,也称为政策性资产配置,一般指周期为3-5年的资产配置。战术性资产配置,一般指周期更短的资产配置。

2.按照配置的范围,可以分为全球资产配置和行业风格资产配置。全球资产配置是指基于“国别效应”的“市场分散化原则”,对国内、国外资产进行综合配置。行业风格资产配置基于“行业效应”的“行业分散化原则”将资产在不同行业中进行配置。

3.按照配置的主体,可以分为券商(或投行)资产配置、投资基金资产配置、保险公司资产配置、银行资产配置、企业资产配置等。券商(或投行)倾向于配置风险较高的资产。保险公司和银行则倾向于配置风险较低的资产。企业则依赖于其具体的资产规模和风险偏好。从已有的研究看,对于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资产配置的文献较多,而对于券商资产配置的研究较为少见。

4.资产配置根据其资产配置的细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资产配置,这三类资产配置之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包含关系。大类资产配置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范畴较为类似,主要是指在股票、债券、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和现金之间的比例配置。从行业轮动、板块轮动中寻找机会,或者对各类债券进行组合的资产配置则属于中类资产配置。小类资产配置则要具体到每一种资产类别中明确哪一只股票或债券的比例。

二、文献回顾

从markowitz(1952)提出用均值方差模型度量投资组合的收益和风险后,如何对资产进行有效配置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相关理论也得以不断完善[1]。国外不少学者专门针对证券资产配置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如Brinson等(1986)发现资产配置能够解释大部分的投资组合收益变动,其中美国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的变化中,93.6%可以由资产配置来解释[2]。Roger 等(2000)发现,不同基金回报的40%差异可以由资产配置来解释,而对同一只基金而言其回报的变化中有81.4%来自于资产配置[3]。目前,国内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证券投资基金,绝大部分文献都是针对证券投资基金的战术性资产配置或者中类、小类资产配置研究,一般都是借用国外研究中的技术分析和量化分析手段提出如何有效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板块、行业和具体股票。这其中针对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策略与绩效的研究较多,比如蒋晓全等(2007)借助面板分析发现政策性资产配置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效率影响最大[4];葛勇(2010)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战略性资产配置因素在基金业绩贡献率中达到79.75%[5]。还有的是结合具体的技术分析或者量化分析技术说明资产配置策略,如温琪等(2011)提出基于Black-Litterman框架的中国股票市场投资中行业间资产配置策略[6];杨高宇(2012)则提出基于周期理论,资产配置应该结合经济周期的波动来进行[7]。

专门针对券商买方业务战略性资产配置的研究较少涉及,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而不是具体的配置策略,原因在于战略性资产配置存在一定的难度,且没有现成的投资理论进行指导。史水齐(2008)从“经济资本”的角度,运用RaRoC指标对证券公司最优资本配置进行了较为简单的说明,并未涉及如何进行有效资本配置和配置效率评估[8]。盖晓伟等(2012)也是从“经济指标”角度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配置效率、风险管控能力进行了分析[9]。郑德珵等(2003)引入eVa 衡量证券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以国内某家证券公司为实证分析对象检验了其资本配置绩效的eVa 分析,验证eVa 对于引导证券公司内部资源配置、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10]。何品杰(2004)也运用eVa方法进行了类似的研究[11]。Liu和 Zhu(2010a)提出了一个“拟夏普比率”的方法进行证券公司投资收益评价,这一思路值得本文借鉴[12]。

不难发现对国内券商买方业务战略性资产配置策略研究基本尚未涉及,本文的研究力图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上述这些关于资产配置策略的研究,无论是针对哪种类型的配置,其配置策略都是基于某种理论或成熟的技术工具,即其方法背景都是客观的。本文将其统称为基于客观理论方法的资产配置策略。事实上,无论哪种理论策略都不是万能的,从实践经验总结中获取最佳的配置应该是有别于以往相关理论的一个创新。正如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真正实现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来自于一种“干中学”,即从实际生产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经验,继而进行创新。根据买方业务绩效明显占优的现有券商战略性资产配置比例作为目标券商从事买方业务战略性资产配置的策略依据,是一种基于主观实践经验的配置策略方法,也是对“干中学”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三、国内券商资产现状

本文根据中国证券协会公布的106家券商的总资产和净利润的排名数据分析了券商总资产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造成证券公司之间在资产收益率上呈现显著差别的原因是多方面,从根本上看与证券公司自身的经营能力有关。具体而言,与证券公司的规模大小、资产的配置效率有相当大的关系。图1显示的是2010年106家券商净利润与总资产之间的关系散点图,横坐标为总资产,纵坐标为净利润。为了便于绘图,将特别异常的两个样本剔除(总资产超过了1000亿元的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根据资产规模可以将106家券商分为两个梯队,第一个梯队其总资产规模都在500亿以上,一共有11个,且其总资产规模除了光大证券以外均在600亿元以上;第二个梯队中券商总资产规模都在500亿元以下,且主要集中在100~300亿元之间,占到总数的80%以上。两个梯队之间的规模差异是比较显著的。

对证券公司总资产投入(Y)与净利润(X)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了简单回归,得到了图中线性回归线代表的回归函数Y=0.038X-3922.2,拟合优度达到0.9236。回归估计结果的经济学意义即以104家券商为总体样本,其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038。图1的散点图中显示,总资产规模大的券商其总资产收益率未必高(即位于线性回归线下方)。究竟是什么导致资产规模与收益率之间这种不对称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买方业务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明资产配置效率差异进而导致其收益率的差异。

四、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思路

1.总体思路

本文将从资产配置效率角度分析不同券商资产收益率的差异原因。已有的相关文献都是从某种资产组合理论或者技术分析角度提出相应的资产配置策略,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而从一个较长的战略配置周期看,短期的技术策略未必有效。本文提出的资产配置思路就是:从一个较长的牛熊周期中将券商实际证券投资绩效进行排序,选择其中较高效率的样本作为参照组,根据参照组的平均资产配置比例作为基准比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态调整。这样处理的依据是,本身从实际的市场投资中获得的经验就是对理论最好的应用。这一思路更好地切合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特征,同时也是对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干中学思想”的传承。

(1)券商分类方法。较为合理的进行资产配置的方法就是根据券商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确定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和现金资产之间的比例。运用平均水平的好处是可以部分规避系统性风险,但是券商行业中个体资产配置效率差异巨大,从图1从不难看出不同规模的券商其资产收益率差异显著。为此,本文研究中首先按照资产规模划分为两个梯队,然后在每一个梯队中对各个券商资产配置效率进行评价排序,划分为高效率组、中等效率组和低效率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一梯队中券商样本数量较少,仅仅为11个,因此只划分为高效率组和低效率组。证券公司可以参照高效率组中券商资产配置的平均比例来确定其资产配置,这种方法能够剔除行业中资产配置效率较差券商的信息,仅选取其中资产配置效率较高券商的信息,从而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

(2)资产配置方案。在具体进行资产配置选择中,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同一类别中高效率组平均水平的资产配置决策方案,能够较为全面地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即通过计算在一个较长牛熊周期中,高效率组对于不同大类风险资产配置比例的平均水平,作为目标券商战略性资产配置的基准比例。在基准比例之上,确定可能变动的幅度。

2.资产配置流程

这一资产配置决策方案的流程如图2所示。图2说明的资产配置具体操作流程很明显是一个自循环过程,这也体现了券商买方业务战略性资产配置的动态性。

(1)券商资产配置效率评价和排序。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106家券商的资产配置效率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的结果将其划分为高效率组、中效率组和低效率组。

(2)确定参照组资产配置的平均水平。战略性资产配置策略的核心就是参照组资产配置的平均水平。参照组指的是资产规模与目标对象相当,且资产配置效率较高的券商分组。确定参照组平均水平作为资产配置的基准比例,具体做法就是先计算参照组中每一个券商逐年的某类资产比重均值,然后在对参照组中所有券商进行算术平均,即既考虑了时间因素差异,又考虑组内个体因素差异。计算过程如(1)式所示。

Ratio=■■Ratioi, Ratioi=■■Xj(1)

按照中国证监会对于券商净资本核算的要求,一般券商在进行战略资产配置时候常用的指标是不同风险大类资产占净资本的比重。本文在分析券商资产配置比例时沿用这一标准,即采用两个指标:权益类证券/净资本、固定收益类证券/净资本。在(1)式中,表示某券商i第j年权益类证券(或固定收益类证券)市值占净资本比重,表示某券商i在m年内权益类证券(或固定收益类证券)市值占净资本比重的平均值,表示参照组中n个券商权益类证券(或固定收益类证券)市值占净资本比重的平均值,即为目标对象参照的资产配置基准比例。

(3)确定配置比例的波动幅度。依据参照组资产配置基准比例,结合参照组中在不同行情类型中具体比例的变化,按照最高值、最低值与基准比例之间的差距,确定配置比例的可能波动幅度。

(4)根据市场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得到资产配置比例经过市场动态调整后,就得到了优化后券商资产配置比例,作为实际经营活动中资产配置的准则。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阶段已经不属于战略资产配置,而是从战术角度对中类或者小类资产进行配置。

3.调整周期说明

为了从量化特征上体现券商买方业务战略性资产配置的动态性,需要根据市场信息对已有的配置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因此资产配置活动并不仅限于初次确定券商资产配置比例,而是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不断动态调整。而实际上对于资产配置确定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动态调整的必要,而且其调整的周期也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对券商的整体评价调整周期较长,主要是考虑其较长时间中的稳定表现。对于战略资产配置基准比例的确定则是按照年度进行,而战术性资产比例确定调整幅度更为频繁,可能是按照季度或月度进行。

五、实证分析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以第一梯队中的S证券公司买方业务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提出相应的买方业务战略性资产配置具体方案。数据来源包括中国证券协会公布的券商年度财务报告和中国货币网内部的部分券商净资本报告。

1.参照组的确定

研究对象的资产规模决定了参照组位于第一梯队。如本文前述的分类标准,中国券商的第一梯队有11个。参照组的确定需要运用合适的证券投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筛选。

证券投资绩效评估的传统方法包括三种指数:Jensen指数,treynor指数和Sharpe指数。前二者都是基于证券组合系统风险系数来度量。而Sharpe指数则是完全基于证券组合本身的绩效变化来进行度量。采用Jensen指数或treynor指数进行绩效评估则必须首先估算出系数,已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对于如何准确估算该系数给出统一的处理方法,葛勇(2010)就是用股票市场大盘指数(实证中用沪深300指数)的涨跌来代表系数。本文提出的买方业务证券投资目标中不仅包含股票市场,还包含债券市场以及其他衍生品市场,从如此众多的市场组合中得到一个一致的系数显然不现实。除去前两种方法在数据可得性的困难以外,Liu和Zhu(2010a)对Sharpe指数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的优势进行较为详细的剖析。基于此,本文在对参照组的证券投资绩效评估中采用Sharpe指数进行处理。

沿用Liu和 Zhu(2010a)的思路,本文借鉴Sharpe指数对第一梯队券商买方业务投资绩效进行评估,结果如表3所示。Sharpe指数大于1的券商有5个,其他4个均远远小于1。因此本文将Sharpe指数大于1的券商作为买方业务投资效率的“高效组”,也就是确定S券商资产配置基准比例的参照组。

对比图1中券商净资本利润率的比较,不难发现招商证券与中信建投证券尽管其买方业务资产配置效率较高,但是整体业务配置效率偏低,说明相对于券商的业务部门而言,买方业务更占优。

2.资产配置比例的确定

根据表3中得到的参照组结果,对参照组中的5家券商2008—2011年期间投资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4中说明了2008-2011年这四年间,第1梯队券商的整体自营业务收益平均水平与同期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对比。根据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表现,可以将年度市场行情大致分为熊市和牛市两类:收益率为正且较高视作牛市行情;收益率为负视作熊市行情。如果将沪深300指数收益率视作市场组合平均收益水平,不难发现第1梯队券商的自营业务收益与其呈现高度相关,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当市场处于熊市期间(如2008、2010和2011年),券商自营业务收益要显著高于市场组合平均水平;当市场处于牛市期间(如2009年),券商自营业务收益要明显低于市场组合水平。也就是说,券商的主动证券投资相对于市场组合有一种“熨平效应”。

按照(1)式提出的计算方法,参照组(即高效组)在不同大势行情中资产配置比例实证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按照表5的分析结果,风险较高的权益类证券/净资本基准比例牛市中为29.83%,熊市中为22.46%;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净资本基准比例牛市中为63.79%,熊市中为71.22%。进一步对参照组资产配置基准比例分析不难看出有如下特征:

(1)牛市中,权益类证券与固定收益类证券配置比大约为3:6;熊市中这一比值保持在2:7左右。

(2)风险更高的权益类证券的占比在牛市期间要高于熊市期间,但是远远低于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占比。这说明资产配置高效组券商的投资仍然是非常稳健的。即使是风险较高的权益类证券在不同大势行情中其比重变动也不超过10%。

(3)高效组券商的资产配置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实证分析得到的不同类型证券与净资本比重的变动区间如表5所示。这其中变动最大的就是固定收益类证券与净资本的比重,变动的下限达到了基准值的2/3左右。对此,本文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主要是由于固定收益类证券/净资本与净资本规模之间存在一种“规模递增”效应。以广发证券为例,2008年其净资本为795,837万元(对应固定收益类证券/净资本为1.45%),2011年净资本上升至2,262,072万元(对应固定收益类证券/净资本为78.55%)。这种“规模递增”效应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高效组券商自身对于买方业务资产配置投资更为稳健,无疑提升了固定收益类证券的比重;其二是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于券商有风险管控的要求,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净资本充足率有定性指标要求,券商对于风险资产的管控更为严格,这就使得净资本不断提升的同时,更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下降,较低风险资产的比重显著上升。

六、结论

本文从买方业务资产配置策略着手,提出了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的一种战略性资产配置思路,即基于同类券商中资产配置效率较高的参照组资产配置比例作为基准,动态调整的资产配置策略。这一方法应用的关键在于寻找合适的参照组,并通过对参照组资产配置比例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合理的资产配置比例标准。本文以中国S券商为例,应用这一策略实证分析了其较为合理的买方业务资产配置比例,并从中发现了高效组的资产配置数量和比例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提出的这一买方业务资产配置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后验式策略,因而不应该在证券市场的动态发展中保持一成不变。这种战略性资产配置比例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应该按照本文前述的周期进行一定幅度的战略调整。■

(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4页)

参考文献:

[1]markowitz, Harry. portfolio Selec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1952(1):77-91.

[2]Brinson p, Hood R, Beebower L. Determinants of portfolio performanc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1986(4):39-44.

[3]Roger G, paul D. Does asset allocation explain 40,90 or 100 percent of performance[J].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2000(1):26-33.

[4]蒋晓全,丁秀英.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效率研究[J].金融研究,2007(2):89-97.

[5]葛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资产配置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温琪,陈敏,梁斌.基于Black-Litterman框架的资产配置策略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7):741-751.

[7]杨高宇.基于货币供应周期的股市周期拐点判别与资产配置研究[J].上海金融,2012(2):64-68.

[8]史水齐.证券公司最优资本配置的探析[J].上海企业,2008(10):46-47.

[9]盖晓伟,张国明,李仲聘.金融控股公司经济资本配置及其绩效考核初探[J].海南金融,2012(5):60-68.

[10]郑德珵,段唯,刘正芳.中国证券公司资本配置绩效的eVa评价[C].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五届会员单位、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成果评选,2003.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9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2005年5月8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随后,试点的4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布股权分置具体改革方案。5月20日有关部门又《关于配合股权分置改革做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相关技术和业务准备的通知》。至此,本轮股权分置试点改革正式拉开帷幕。

历次股权分置改革尝试回顾

在股权分置改革历史上,曾经进行过3次尝试,但十分遗憾的是,3次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轮尝试是1999年12月由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联手推出的中国嘉陵和黔轮胎的国有股配售减持方案,减持价格定在净资产值之上,10倍市盈率之下。据此,中国嘉陵和黔轮胎两家上市公司按照前3年每股收益平均值乘10倍市盈率公布了国有股配售价格,分别为4.5元和4.8元,相当于它们1998年每股收益的11.8倍和18.5倍。由于两公司业绩与竞争力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按前3年平均值计算的配售价明显偏高,挫伤了广大投资者参与国有股配售的积极性,投资者纷纷用脚投票,导致两公司股价与整个股市均出现持续暴跌。随后,该方案被迫终止。

第二轮尝试是1999年12月由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联手推出的国有股协议回购注销试点方案,回购价格以净资产为基准,至2000年12月为止,共有4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这个方案。1999年12月,申能股份以当年中报每股净资产值,即2.51元作为协议回购价格,回购10亿国有股。2000年10月,云天化以当年中报每股净资产值,即2.83元作为协议价格回购2亿股国有股。2000年12月,长春高新以当年中报每股净资产值,即3.44元回购7000万国有股。另外一家是陆家嘴B。在这3次股票回购注销方案实施过程中,目标公司的股票价格均出现了持续性上涨,但由于样本数量太少以及当时的牛市氛围,难以从定量的角度判断国有股回购对整个大盘的影响程度。但是,国有股协议回购需要上市公司有较为充裕的现金,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回购注销国有股。因此,该方案实施一年,仅有4家上市公司进行尝试。另外,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协议回购方案不利于流通股股东。最后,该方案被2001年6月14日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联合推出的国有股减持方案所取代,因此,确切地说,国有股协议回购注销试点方案属于无疾而终的类型。

第3轮尝试是2001年的国有股减持,规定在新股发行时,必须同时实施国有股减持,即国有股存量发行,其额度为流通股发行量的10%,价格等于流通股发行价。它的失败是有目共睹的。从2001年7月26日到8月7日,上交所共有洪城股份、北生药业、狮头股份、冰山橡塑、华纺股份、贵州茅台、烽火通信、浏阳花炮等13家公司集中上网发股,但市场反应十分强烈,大盘持续下跌,面临着高位崩溃的巨大风险。中国证监会不得不于2001年10月23日,宣布国有股减持方案暂停实施,并于2002年6月23日正式宣布停止国有股市场价减持。值得注意的是,宣布暂停、停止国有股减持办法之后,大盘均出现暴涨,个股几乎全线涨停,出现了“10.23”、“6.24”行情。

本轮股权分置改革的特点

首先,《通知》原则上强调改革试点运作程序的公平公正性,强调尊重市场法则,强调切实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其次,与前3次尝试相比,此次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化色彩较浓厚,没有利用行政机制强制定价,也没有利用行政机制强制推行股权分置试点改革,而是把股权分置方案的最终决定权交给了流通股股东。

股权分置改革分散决策的制度安排,客观上避免了一刀切的武断做法所带来的弊端,使得股权分置的改革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详细规定非流通股股东在获得流通权之后交易的时间和数量限制,避免短期内大量股票集中上市造成市场剧烈波动。

《通知》回避了对非流通股与流通股是否“同股同权同价”等敏感问题的行政评价,将问题交给市场自行作出回答。

尽管《通知》一再强调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没有具体说明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包括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投资者合法权益在于两方面:获取红利以及在二级市场获取资本利得的权利。广大流通股股东殷切期盼的是:任何破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均应受到应有的惩罚。遗憾的是,《通知》并没有给投资者传递这样的信息。

由于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关系到非流通股股东的切身利益,由非流通股股东主导设计的试点方案难免会尽量偏向其自身利益;表决环节能否真正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通知》指出,“临时股东大会就董事会提交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作出决议,必须经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理论上讲,如果所有流通股股东都参加表决,他们完全能够顺利地否决对自身不利的方案,但是,由于多数上市公司流通股股东过于分散,参与表决渠道不畅、信息不对称,其实际效果恐怕难以乐观。从分类表决制度实施以来的效果看,由于没有最低投票率的规定,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数量十分有限,失去了代表性,使对广大流通股股东不利的方案能够顺利通过。

新老划断时机不明确,不利于市场形成良好的预期机制。所谓“新老划断”是指对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不再区分上市和暂不上市流通的股份,对存量上市公司分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就是产权重新划分与利益结构重新调整的过程,其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就是股市规模将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合法资金来支撑。未明确规定恢复新股发行的具体条件,或者具体时间,难以给市场一个理性预期。

因此,政府应该为本轮股权分置改革可能伴随的剧烈市场波动充分准备好应对的“救市”措施,这既是广大投资者的殷切期盼,也是保证股市不彻底崩盘的必要举措。

四家试点公司及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首先,选择的试点公司都是诚信度较好、质地较佳的上市公司;其次,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均体现了流通权价格,非流通股股东都愿意以一定代价获取流通权。表明争论多年的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不是同一种类型的股票得到正式认可。试点公司都不愿意放弃上市公司的控制权,都十分关注股权分置改革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另外,四个试点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均为非流通股股东单方面提出,明显有利于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的修改意见难以得到最起码的尊重,不符合《通知》“按照市场稳定发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的原则,也就无法实现改革的最终公正、公平。

对流通权的价值认识含糊,有刻意回避之嫌。从产权角度看,流通权的实质是资本利得收益权,流通权只是手段,获取资本利得收益权才是真正的目的。资本利得收益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权利,在我国资本市场更是如此。中国股市创办15年来,之所以能够发行1300多家,是因为广大股民重视、信任资本利得收益权的结果。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就无法解释7000多万股民为什么要购买股票,因为中国股市的分红派息实在少的可怜。

对流通权的估价太低。既不能体现流通股资本利得收益权(流通权)的价值,也不能体现流通股历史持股成本,更不能体现公平的原则,例如,清华同方最近一次的增发价格约46元,而按照股权分置方案实施后,持有增发股票的投资者,将遭受极其惨重的损失。

方案置投资者于两难选择境地。据新浪网的调查显示,超过8成的投资者对4家试点公司的方案不满,其中,对金牛能源的反对票高达94%;大股东关于股权分置方案态度十分强硬,至少有两家已经透露方案没有商量的余地,并威胁“如果通不过将放弃试点”。由于股权分置是公认的对流通股股东极不合理、极不公平的制度安排,而不公平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显然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因此,投资者面临的是尴尬而艰难的两难选择:一方面,《通知》表面上把试点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最终决定权交给了流通股股东,另一方面,投资者在流通股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情况下,最终决定权是两难选择,实际上是虚假的最终决定权。

股权分置改革前瞻

股权分置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在短期内仍然保持不变,即本质上仍然以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或国有资产最大化为第一目标,在此基础上兼顾流通股股东的合法权益。这可以从以下制度安排中清楚地看出来:国资委先根据自身标准选择哪些试点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可以进入实施阶段;改革方案由非流通股股东单方面主导制定;流通股实际上只拥有两难选择的投票权。

老股民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特别是股民的资本利得收益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股市具有数倍地放大上市公司经营成果的功能,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获取丰厚的资本利得的机会。从理论上讲,在一个维持20倍市盈率水平的股市上,若每股利润由原来的0.5元上升到1.00元,每股价格将从10元上升到20元,投资者将有机会获得每股10元的资本利得收入,实现了100%的投资利润。在我国股市上,由于存在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如果投资主体持有的是流通股,将有机会获取每股10元的资本利得和100%的投资收益,但是,若投资主体持有的是非流通股,则根本没有机会获取这种诱人的投资回报。因此,我国投资者最看重的是资本利得收益权,但是,本轮股权分置改革没有充分尊重并保护该项权益。

如上所述,国有资产最大化的指导思想以及老股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的事实,表明股权分置改革过程必然导致股市剧烈波动,短期内难以见到牛市的曙光,但新入市的资金会有一些投机炒作的机会,而老股民则难以获得盈利机会。

资产投资配置方案篇10

一、确定投资目标

确定投资目标是投资规划的起始点,目标设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投资规划的其它环节。要确立合理的投资目标就要对客户信息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其主要着力点是客户风险偏好分析和资金性质分析。在对客户各种相关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投资目标。

(一)风险偏好分析每个客户都有自身的风险偏好,这与客户的性格、所处的生活环境等主客观因素息息相关。客户风险偏好并不是可以简单识别的,而是需要各种量化指标、问卷调查来辅助判断。理财规划师教材中提到的客户现有资产组合表(见表1),用以判断客户风险偏好,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也可以通过客户当前成长性资产占总资产百分比与公式[(100-年龄)/100]*100%进行比较,判断客户风险偏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客户风险偏好的判定无一定论,理财规划师应有自身对风险偏好判断的一套标准,力求准确判断客户风险偏好,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客户自身特点的资产配置。

(二)资金性质分析资金性质分析是确定投资目标的必要环节,不同的资金性质影响着资产配置结构。例如客户剩余资金在短期内没有消费需求,可将其大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投资;客户资金用于子女高等教育支出,越临近支出日越应当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以保证本金安全为首要前提。理财规划师在综合分析客户资金安全性要求和期限要求的基础上,对资金做出安全等级和期限跨度的定性判断,为制定合理的投资目标打下基础。

(三)投资目标确定确定投资目标不仅要考虑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性质,还要考虑初始资金的准备、未来追加资金的来源,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资金平均报酬率,客户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成员情况等各类因素,以便理财规划师在综合考虑影响投资目标的各方面因素后做出定量判断。确定投资目标主要是解决三个问题,即需要多少时间,达到多少收益,达成什么目标。例如某人将十万元用于投资,通过十年时间,获得十二万元收益,满足未来十年养老需要。因此,投资规划的目标是直观的、可量化的、切实可行的,它体现了投资规划不同于投资的目的性。

二、投资环境分析任何投资都离不开具体的投资环境,脱离投资所处的环境谈投资,如同空中楼阁,脱离现实终究会被现实所抛弃。理财规划师在进行投资前应对投资工具的现在和未来环境做出合理预判,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资产配置策略。以下以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为例,解析投资环境的分析要点。可将股票投资的环境分析分为:宏观环境分析、行业分析、微观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影响股票投资的宏观环境主要分为国外和国内环境,国外环境主要包括资本市场国家的经济状况、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股票指数表现情况等,国内环境包括国内经济状况、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指数(H股、B股、股指期货)的表现情况和市场流动性状况等,其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过增减货币供给量来调控货币总需求,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利率的调整影响信贷的规模和成本,最终导致各类投资数量的变化。因此,货币政策能直接影响市场走势。财政政策是通过税收、公债发行和支出等措施来调控社会总需求,从而间接地影响市场走势。当然,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过户费等财政政策,也将直接影响市场走势。由于国内股市是一个政策市同时也是一个资金市,如果对股市所处的宏观大环境没有一个清楚地认识,在宏观环境不妙时盲目入市可能得不偿失。

(二)行业分析宏观环境分析能使人们对市场的总体趋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但它并不能提供具体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的建议。因此,必需结合行业分析和微观分析来确定具体的投资领域和投资对象。行业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行业所处的市场类型;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行业相关的政策法规;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2]和未来的市场容量。理财规划师进行行业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解释本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判定对行业的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定行业投资价值,解释行业投资风险,进而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或投资依据[3]。

(三)微观分析微观分析的对象是具体股票对应的公司,是股票基本面分析的最后一环,它主要分析公司的财务指标,核心竞争力,未来经营战略,产品的市场前景以及公司主要领导的综合素质等。其中的公司财务指标分析又可细分为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资产管理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等。理财规划师通过对企业各类财务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比较,对公司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三、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是整个投资规划中的核心环节,它对具体投资实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资产配置的对象主要分为货币类资产、债券类资产,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它,具体分类见图2。理财规划师应熟悉各种投资工具,至少全面掌握其中的三种,能为客户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资产组合。资产配置的核心是根据投资目标,结合投资环境,对收益和风险这对孪生兄弟做出适当调整,关键是对各项资产投资的权重拟定。在具体进行资产配置时,各项资产权重拟定可参考已下公式:p1•q1+p2•q2+…+pn•qnLp/C(1)其中pn是第n种资产的期望收益率,qn是第n种资产的投资权重,Lp是客户投资目标中的期望收益,C是总投资的资金量,Lp/C是资金的期望收益率。当有两组以上权重组和符合以上公式时,再通过以下公式进行遴选:V=s1•q1+s2•q2+…+sn•qn(2)sn=a1•x1+a2•x2+…+am•xm其中V是该资产配置所承受的总风险,sn是第n种资产所承受的风险,am代表第m种可能性带来的资产损失值,xm代表第m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分别将符合(1)的权重组合代入(2),选取使V最小化的权重组合。在拟定各种资产的投资权重时,用这种方法首先考虑的是收益,然后才是风险。也可以采用先考虑风险,再考虑收益的方法来拟定各种资产的投资权重。具体选择哪种方法主要考虑客户的风险偏好,如果客户的风险偏好是保守型,则应先考虑风险后考虑收益;如果是进取型的,则可先考虑收益后考虑风险。当然通常还可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即采用如下公式:K=[(p1•q1+p2•q2+…+pn•qn)•C]/(s1•q1+s2•q2+…+sn•qn)其中K代表每承担一份风险可获得的期望收益,可将其定义为边际风险期望收益率。选取使得K最大化的各种资产投资权重组合。

四、投资实施

资产配置是投资规划的核心是战略性的、整体性的资金分配大纲,解决各种资产的投资权重问题。投资实施是投资规划中的具体执行方式,是战术性的、具体的资金运作活动,它解决的是在什么时间、运用多少资金、投资何种具体理财工具及何时退出等这一系列问题。理财规划师在投资实施的过程中主要关注资产的总量变化和与各类资产相关的环境变化,以此来对投资活动做出适当调整。例如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阶段性投资目标获得超预期实现,这时可以将一定的高风险高收益资产向低风险低收益资产转移,力求在降低总体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原定投资目标。因此,投资实施的关键是合理控制投资工具的交易时间、交易频率,交易规模和交易成本。各大类主要投资工具的风险收益情况见图3,以下简单介绍两种常见的投资工具以供参考。

1.基金。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理财投资方式[4],具有分散风险、高流动性,投资起点低和专家理财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长线投资工具。根据它的投资对象,主要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基金、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不同类型的基金对应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以及现金流模式。理财规划师可以根据客户的投资目标,选择适合客户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的基金类型。一般来说股票型投资基金适合进取型客户,该类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强、投资回报要求高,在具体选择这类基金时还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基金经理的背景、投资风格、以往的投资表现,当前基金的净值、每万份基金获利情况,基金投向的股票类型等。债券型基金适合保守型的投资者,风险小,收益也小。但是,任何问题都应相对的来看,放在长期来看,比如十年,甚至更久,债券型基金的年收益率却经常能跑赢股票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最强,风险最小,当然对应的收益率也最低,适合对流动性要求高的资产进行配置。例如可将一部分备用现金用于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获得一个相对高于银行年利率的投资收益。理财规划师在指导客户进行正式投资前,还应准确地计算出投资基金的相关费用,依据资产配置框架适当选择2-4只基金进行投资。

2.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工具,房地产是在它成为一种可供买卖的商品,并且这一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后才被人们所认识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激化,再加上人为的投机炒作,致使房地产价格突飞猛进,不断创出新高。从2000年至今,房价以每月1%左右的复利飞涨,中国楼市也迎来了长达十年的牛市,而且这一牛市有不断延续的迹象。作为一种不动产,房地产具有收益高、风险低,可抵御通货膨胀等优点,适合大资金长线投资。我国房地产投资品种主要分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以及不动产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Reits)。不同投资品种具有不同的收益和风险,理财规划师应结合客户的投资目标,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新建商品房投资一般是选择郊区或城市副中心,以买入持有不对外出租,等到房价上涨之后,抛出获利的行为。由于新建商品房投资区位的特殊性,当区位环境改善时,房价也将水涨船高。新建商品房增值空间广阔,价格增长潜力巨大,类似于股票中的潜力股、成长股,但同时风险也大于二手房,适合激进的、有财力的投资者。二手房投资主要是购买市区地段较佳的房产,用于长期出租,待到房价涨幅较理想时抛出获利。由于所投资的二手房地处市区核心地段,区位上表现出土地的稀缺性、交通的便利性,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优质性等特征,其保值升值和抗通胀的属性尤为明显,类似于股票中的蓝筹股。当楼市萎靡时可以通过租金获得稳定收益,当楼市火爆时可以卖出房产获得价差收益,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显而易见,二手房投资的风险小于新建商品房投资,适合稳健的投资客户。不动产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是一种间接性的房产投资,类似股权投资,所需的资金量小于直接的房产投资,适合资金规模有限的投资者。理财规划师通过相关估价手段,评估房地产价值及内部报酬率,选择符合客户投资目标的具体投资项目。

五、投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