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代医学临床诊断十篇现代医学临床诊断十篇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9:10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1

关键词:认知规律 诊断学 课程设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诊断领域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寻找科学依据的重要作用,然而,很多医务工作者却忽略了临床诊断最基本技能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临床误诊率居高不降。据有关报道80%的误诊病例与问病史及体格检查相关,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究其根源是诊断学课程设置与认知规律存在矛盾,使临床医生在医学教育阶段就出现临床基本技能培养问题。为了从源头上解决此问题,强化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培养,构筑好医患关系,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合理选用大型现代医学诊断检查,我们于2005年向湖南省教育厅申报了“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此课题实行一个阶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与现代诊断技术的关系对临床诊断的影响。诊断学课程教学是合格医生培养的初级阶段或启蒙阶段,此阶段的教学对一个医生毕业后的医学生涯有着重要影响,对国家实行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的政策、降低医疗成本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将是国内乃至国际最后都要达到的共识。在当今,临床诊断技术之先进,诊断的手段之多,本应使临床医疗差错、事故大幅度减少,可为什么反而居高不下呢?究其原因,其一就是临床医生不知道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与现代诊断技术二者是相辅相成,前者是建立临床经验,后者是验证经验的科学性,有相当一部分临床医务工作者认为只要有现代检测技术便可诊断疾病,殊不知临床诊断基本技能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基础、是前题。如果连基本技能都没有,如何来选择现代诊断技术?何况现代诊断技术也有不完善的地方,现在心身、身心疾病患病率的上升更是如此。其二,诊断学课程教学未按诊断学课程的认知规律、学生认知水平设置,使临床医生培养输在临床诊断学习的起跑线上,致使临床医生在医学启蒙阶段概念不清、技术上无能,学业完成后没有达到应有的技能标准。受目前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影响,人们只知道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一个医生应具备的基本职能的作用――诊断疾病的基本技能,没有认识到诊治疾病各种技术的性价比的社会效益,故而使原本应信任医生的病人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信用危机,使本来自古和谐的医患关系受到严重冲击。待有些疾病需要做一些必要的现代诊断技术来明确诊断时,结果病人不愿接受,这主要是因为信用危机所致,还不是经济问题,这种结果和现象怎不影响临床诊断呢?如果一个临床医生基本临床诊断技能好,面对病人能运用简便快捷的临床诊断基本技术,当基本技能无法明确诊断时再启用现代诊断技术手段时,病人怎会拒绝呢?医患关系又怎会不和谐呢?医生随着从医的时间推移,临床诊断技术能不提高吗?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合科应用诊断水平不提高才怪呢。所以说,临床诊断基本技能与现代诊断技术是提高诊断水平、减少临床误诊不可缺少的一个技术两个不同方面,缺一不可。由此,诊断学课程教学应如何来围绕提高医学生临床诊断基本技能这一中心教学点至关重要,要想达到启蒙临床医生培养初级阶段临床诊断基本技能的目标,就必须按认知规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置诊断学课程的教学。

2、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诊断学的认知规律。认知能力的概念就是指接受、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均被认为是认知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涅(R.mgagne)提出3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能力);智慧技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能力);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医学生在学习诊断学时就开始临床医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这时建立临床诊断的正确认知水平对学生终身临床医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个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解决概念、原理及作有关技能的问题,而有关诊断疾病的概念问题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很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就是概念不清而造成误诊。例如,有的临床医生看到心电图上出现St段改变就认为是冠心病,认为出现胸痛就是心绞痛或者就是冠心病,这些均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内涵与外延未弄清所致。究其原因是由于诊断学教学、某些临床课程教学未弄清,教师只是停在教或者机械性的教,学生机械性的学。因此,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将临床上许多共性的症状、体征及临床表现讲清楚,引导学生理清概念中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临床现象的基本概念。另外,诊断学不但要解决这类临床现象的认识问题,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此类现象及应如何证实这类现象,并提出初步的判断问题。解决为什么的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在日后的临床面对一个活体病人时,便于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的方法。而诊断学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主要解决医学生学会和会用各种诊断技术证实临床上所面对的问题――诊断的问题。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诊断学认知水平是处于何种状况呢?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研究摸索,当临床医学生学完基础后,对临床医学有着较高的认识,学生均知道这是专业学习的开始,对诊断学充满好奇和兴趣。然而,因诊断学是对临床各科规律的总结,具有着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特点,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经过几代甚至几十代努力而总结的一门临床诊断的一般性知识、理论、技能学科,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归纳性,不但学生不好学,就是一般的教师也不好教。然而,学习这门课程如果有较好的实践作为基础,学生就不会感到枯燥。学生这时处于一种有兴趣但又没有实践基础的学习阶段,需要逐步学习诊断学的知识、技能、原理、思维方法,我们的教学过程就必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帮助他们提高认知策略和临床诊断的认知能力,这就要弄清诊断学认知规律――诊断学的客观性、反复强化性、稳定性、自循环系统可生成性。一句话就是感性与理性、理性与实践性的辩证关系,就应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去设置课程。

3、按认知规律与学生认知水平设置诊断学的课程。

3.1 按认知规律设置诊断学的课时。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极强的课程。美国的医学教育中就没有这样一门临床重要的基础课,而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中一直设置了诊断学,这种设置是符合临床医师培养规律的。因为诊断学实质上是临床医学各科的一个规律总结,在临床医学教育中进行临床诊断最基本规律教学有助于临床医生后续临床思维水平的提高,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临床医生最基本的诊断技能,包括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出对就诊者的基本判断并认知如何验证判断的准确性。因此,这门课程课时的设置是否科学、是否按学生的认知能力与

水平来设置直接关系到诊断学课程教学能否从实质上达到教学目的。我们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认为缩减理论课程的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认知规律。因此,我们将理论授课与实践授课设置为o.9-08:1.1、1.2。经过6-7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总课时(总128学时)不增加情况下,这种设置较为科学合理。

3.2 按认知规律设置诊断学教学内容。根据认知规律中只有客观物质世界中具有存在,才能转换为光波与声波信号,刺激人的大脑形成相对应的微粒物质的理论,将诊断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划分,一般我们分为技能性(主要是动手操作性技能)、理论性(概念、原理、知识、思维基本原则)两个部分,也就是临床的资料收集部分与临床思维判断部分。技能性部分教学内容与理论性教学内容处于同等重要教学地位,甚至更为突出其重要性,因为其在临床诊断中是前题,没有前题,后续的判断推理无从谈起。我们又将技能性的教学内容又分为:体格检查、临床诊治性穿刺、临床诊断辅助检查的科学选择、问诊及病历资料的书写及最后综合运用。这部分内容是独立进行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培训中心、临床病房来完成。而理论部分的教学就不重复这方面的内容,只是引导学生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认知规律的反复强化性的原理,我们打破原有诊断学技能性教学以验证教学为主的理念,将其做为一种能力突出来培养,应使学生会学、学会、会用。因此,我们诊断学学完的下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开放性的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为主,以达到反复强化及形成学生的稳定性的结果。诊断学理论教学则只解决概念的内涵外延、为什么(原理)、怎么办的问题,思维部分按学生认知规律以质疑、查询、讨论、小结发现的教学方法完成。

3.3 按认知规律设置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3.3.1 以探究、指导、验证的方法进行检体诊断的实验课程教学。打破诊断学的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模式,我们将体格检查安排在理论课前进行实验教学,学生上课前预习《临床诊断基本操作技能》一书中实验课的内容、方法步骤,教师质疑、重点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分组练习。在学生将本堂课学习内容基本完成后,教师又以问题方式组织学生将正常人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作简要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正常标准值的来源及其正常范围的差异,同时帮助学生发现有些正常标准是无法用语言及数字描述,必须从实践中体验感觉在大脑中形成模糊的参数。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正常标准,建立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标准化病人的病理体征体验,将正常与异常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理论课的点化,使学生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3.2 以动手、导学、发现、验证的方法进行心电图的教学。心电图的学习是学生实验课程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我们主要运用的是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两两相互在自己的身上进行心电图测量实操,并记录图纸,将心电图的报告纸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心电图报告的要求将自己操作好的图纸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填写在心电图的报告上,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简要的总结,根据学生的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正常心电图及测量的指导,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正常人心电图图形的特点及范围。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心肌梗死的图纸分析均以此方式为主,让学生自己在标准化智能病人身上测量体验、汇总、总结,最后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并得出异常心电图上的特点及结论。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真正认识健康的正常标准,再经过反复强化,使学生大脑中形成稳定健康人正常标准的物质微粒,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临床上较为准确地发现就诊者不健康的临床表现,以减少临床误诊。当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时,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激情就被点燃,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就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3.3 按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诊断学的问诊。问诊是临床医生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临床医生和医学生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们尚未进入临床,对临床的知识体会不深,不好把握。临床医生的问诊与其具备基本临床各病知识的情况有密切关系,医生有了一些疾病的基本知识及经验、掌握基本问诊的技能后才能在临床中较好地询问病史。基于这一临床规律,学生必须先具备症状学、临床各病的相关知识,才能在问诊见习中体验问诊技能的学习。因此,我们对问诊的临床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问诊的理论课排在症状学后,问诊的实验课则安排在诊断学课程教学最后。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在床旁示范性问诊,主要使学生了解问诊的方法、内容及与病人沟通的方法与策略,然后再每5个学生一组组织他们独立对同病不同体的病人进行问诊。问诊基本完成后,由教师组织所有学生汇总问诊的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个病在不同个体中却有不同主诉及不同的现病史,使学生能从实践中体会到某一个病的各个表现,将书本的教条性学习变为灵活变化性学习,认识疾病的变化性、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多维性、全面性。在临床各科学习各病时,再进行相关问诊见习,将问诊的实验内容深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问诊习惯,提高问诊实验教学的效率。

经过如此设置诊断学实验教学方式将原有的验证性学习变为发现性学习,被动性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整个实验中的每个环节,教师注意对学生人文主义的教育,指导他们与被检者和谐沟通及配合的方法。

3.3.4 按认知规律组织诊断学的理论教学。诊断学理论教学因有诊断学实验做先导,学生具备一些正常人健康标准的体验后,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由简单、一般到复杂、特殊的规律进行诊断学的理论教学,特别强调教师的主导,通过质疑、学生自学思考、组织汇总讨论、教师最后精典的总结,从概念、原理、临床上所见疾病可能性等方面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同时教师注意引用临床上一些实例来说明有关问题,以加强学生认识、记忆与理解的能力,主要以设问、思考、解决问题的学导法去完成有关诊断理论的教学。(学导法:就是突出学生主动学、会学、会用,教师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

4、按认知规律设置考核评价机制。根据认知规律自我保护第一选择的原理,就必须运用一种机制来激发教师与学生的激情。教师与学生的动力才是提高诊断学教学水平的保证。不管进行什么改革,都是要促使教师愿教、研究性地教、主动地教,学生愿学、研究性地学、主动地学,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与“学”杠杆的最大作用。如果教师不愿教或不愿研究性地教、不研究学生、不研究所教内容,而学生不愿学、不会学、不主动地学,又如何来谈整体教学水平呢?基于这种思想,我们在考核考评机制上进行了改革,主要体现在考评机制中注意公平、公开、科学的原则。首先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相对固定带教教师,学期实验课程学完后,对学生、教师进行多方位的考核(主要对学生实验课学习态度、到课率、实验报告和体格检查等操作技能的动手

动脑能力进行考核),考核后对结果进行评价,三项考核成绩进入诊断学课程的总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完毕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总结,对操作技能考核不及格的学生预以免费补考,学生通过补考又一次得到教师手把手的指导。与此同时,根据实验课程考评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准确、教学态度是否积极,督促教师改进不足。如果有两次考评不合格则暂停其实验课的授课。这样,既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到课率、实验报告的质量、操作技能水平均大幅度提高,强化了学生的纪律性,提高了学生自我培养的能力,突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工作作风。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考核考评机制。

5、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经过上述一系列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收到较好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学生毕业后在就业、面试时,体格检查(心肺)较其他院校更占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增强了就业竞争的能力,学生的自信力得到提高。当学生下到生产实习单位时,因动手能力强,得到带教教师的高度好评,并且也得到带教教师的大力指导。现将诊断学技能操作考核与期末理论考试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试验班与对照班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如下

从上述结果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改革有效。对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符合教学实际,可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与推广。

从生产实习单位的意见也说明经过上述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生产实习单位反映较好,认为学生较以前动手能力有所增强。经调查,学生也认为经过上述教学方法自我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主动性增强了,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学习方法得到改进。

讨论:多年来,各医科院校诊断学课程均采取先理论后实验的方式组织教学,我们认为此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人类认知规律首先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再有理性认识。教材及教学大纲的内容均是各医学专家经过实践的感性认识后,才总结出的抽象理性认识(教材、著作、教学大纲),既然认知规律是如此,为何在教学上要先理性认识再感性认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困难呢?因此,我们将诊断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较为合理的科学设置,打破原有教学顺序及模式。从改革的效果来看,试验班与对照班的考核成绩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这项改革在认知上更符合学生的规律,避免了学生有依赖性、不主动学的弊端。无论哪一种教学改革,只要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就是成功的,因为主动性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就不怕克服不了学习困难。当然,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也是教学中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医学的学习内容多,负担重,特别是理论性的东西抽象、看不见、感不到,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神经元印记,而人类的认知是由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实验改革目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回归大自然的属性,将本不难的事回复到自然的事物,不必将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变为看不见、摸不着,为难学生,正因为基于此点,实验改革达到预期效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喜爱。

诊断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还任重道远,我们只是做了一小部分的改革,虽然有所收获,但还需进一步努力实践完善与扩大。实验改革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诊断学是源于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一门方法学科,要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将其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不将诊断学复原到人类认知规律去,是无法实现诊断学的教学目标的,因此,诊断学课程教学应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来设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地提高医学院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来自http://wwv.省略/wiewthread.php?tid=3124

2.刘剑萍、郭皖北等,《临床诊断基本操作技》,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琼、张桂英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诊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21

4.李伟、刘国庆,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04,第6卷,第8期:1609-1610

5.倪金良、于莲珍、施瑞华、林琳、陈晓星,诊断学理论教学改革探讨,医学信息,2006,04,第19卷,第4期:597-598

6.李梅、吕卓人、韩丽,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第1期:47-48

7.何晓峰、张存泰、刘文励,赵建平、魏信艳,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01,第16卷,第1期

8.李伟、邱凤岐,诊断学教学应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2005,11,第5卷,第16期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2

【关键词】检体诊断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普遍应用,推动着医学教育高速发展。计算机体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DSa)、磁共振成像(mRi)、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其他有关临床检验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这给传统的检体诊断教学提供了更新、更快、更细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检体诊断学的教学模式及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医学教育中检体诊断学的重要性

检体诊断学是诊断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一门十分重要的打基础的桥梁课程,是所有临床学科的基础。它着重训练的是医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临床诊断思维方法和步骤,在医学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地位。先进的医疗诊断设施和手段,虽然提供更新、更快、更微观、更细致的病理改变或图像,甚至可作出病因学或病理的决定性诊断。但基本物理检查方法,如视诊时检查者视觉所感受到的直观改变,触诊时检查者经触觉所获得的特殊信息,叩诊时所发现的叩诊音的变化,以及听诊时所闻及的杂音、啰音的真实音响等,尚难从上述的高新技术的检查中如实地反映出来。高新尖技术并不能取代问诊和临床诊断思维。特别是乡镇基层医院,并不一定有高新技术设备,因此,问诊和体格检查尤为重要,它不需要特殊设备、简便易行、无创伤、无痛苦,是诊断疾病最基本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方法,掌握正确的体格检查方法和正确分析检查结果是诊断疾病的基本功,必须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检体诊断水平。

二医学教育中教师素质的与时俱进

检体诊断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问诊、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诊断技能,防止疾病的误诊误治至关重要,是临床各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逐步地进行和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完成向临床医生过渡。如何才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才智,把基础和临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并进一步转化为临床能力,是教学中的需要探讨的课题之一。

教师是检体诊断学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检体诊断学教师毕业于不同的医药院校,教学理念、观点有些不一致。因此,需加强认识,统一标准,要求任课教师精心备课,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授课条理分明,由浅入深、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还要结合学科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更新医学教育理念,共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现代信息教育的新技术叩开了学校大门,作为全新的教学工具与手段走进课堂。多媒体课件、互联网主页、网上多媒体教学、教育资源数字化、数字化服务,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已使我们的教育形态与学习环境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因此,重视教师专业知识、教育理念的培训,如采取教师岗前、在岗以及院校间、国际问的交流等多种形式,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新医学教育理念。为此,我们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的教学指导思想下,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研究,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使命,使检体诊断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医学教育中多种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在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改革不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部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与技术,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效地促进学生临床思维发展。其转变为:(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灵活性、容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突破其时空限制。如病理性体格检查及视诊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使病例演示变得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典型病例教学:在教学中以典型病例为依据,利用典型病例形象地说明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去询问病史并给予准确描述;怎样进行体格检查并注意阳性体征;怎样结合辅助检查并给予初步诊断,如何书写完整的住院病历。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分析,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掌握有关知识。(3)互动式教学: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已不适合现代医学教学。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以问题为中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推理,学会归纳和整理,更多、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学习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时,首先从瓣膜病变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来理解心脏形态变化,这种异常结构的改变产生病理体征,以后按照视、触、叩、听的检查步骤判断可能出现的体征,达到训练学生临床思维的目的。(4)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在心肺听诊和腹部触诊电子模拟人、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各种穿刺模拟人等。模拟体检室、技能操作室、多媒体心肺听诊室组成的临床技能中心。利用电子标准化病人让学生充分练习各部分检查内容,体会各种阳性体征的表现;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和理解相关知识,完成把书本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临床实际知识,使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加大教学信息,提高了教学效果。与形式呆板、过程复杂、口头难以表达和传统教学难以奏效的内容相比,现代信息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高新技术应用于在检体诊断教学中是确实可行,也是目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文彬.诊断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3

1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分析

1.1超声诊断学课程设置不足

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一门年轻但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临床应用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公共的前沿诊断方法,也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必备部分[4]。但是由于医学界乃至社会上对超声重要性的误解或观念的落后,导致超声诊断学在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影像诊断技术或物理诊断学教学中所占比例太小[5,6]。有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中涉及超声的课程只有4-6个学时,往往在诊断学中一带而过;有些院校临床医学生课程内容中根本就不安排超声诊断学,或者将其纳入考查课、选修课,导致学生认为其“可学可不学”;更不要说安排见习、实习课。而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上机观摩或实践课,学生会觉得超声诊断非常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基本上达不到学习效果。

1.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知识掌握现状

由于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超声诊断学课程的培训,导致年轻的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知之甚少,不了解超声检查适应证及用途,不清楚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优势,甚至看不懂超声报告单,认为其只是辅助诊断,更不用说了解超声诊断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和趋势。殊不知超声诊断目前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产科、浅表组织器官、心脏、肌腱韧带、关节、神经、器官移植以及大血管等。据统计,所有的临床学科都与超声医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有研究者对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硕士研究生针对超声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4%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其对超声知识的掌握,73.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的了解差,仅24.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了解一般;在问及对超声报告的认识上,38.7%学生认为他会关注超声报告中描述内容,32%学生会关注部分与自己专业相关较强的报告内容,仅17.5%学生认为自己能读懂描述内容,46.5%学生表示完全不能读懂报告描述内容[6]。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知识了解严重不足。

1.3超声诊断学教学师资现状分析

由于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年轻的、但发展非常迅速的技术,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尤其缺乏高学历、高年资、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一些医学院校从事超声诊断学理论授课的教师仍多为本科或大专学历,缺乏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有些甚至是技术员转行,其学历层次、知识体系、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同时,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带教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临床超声医师队伍整体偏年轻,缺乏超声诊断学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年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加之带教医师一般都缺乏技术规范化培训,带教过程中教学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带教过程中常夹杂着个人习惯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改革策略

为满足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需求,实现现代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改革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弥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超声诊断学专业教育上的不足。

2.1结合当今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发展的需要,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

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发展迅速、易于普及、实用性佳,不仅成为各大医院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人群健康检查中更是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由于其便捷、价廉、无放射性、应用广泛,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虽然具有分辨率高、诊断价值大等优势,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或有放射性等缺点难以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普及。随着近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即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的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易于推广的影像学技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因而改变超声诊断是辅助诊断的陈旧观念,在临床医学生中普及超声诊断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2组织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

目前的超声诊断学教材主要是面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因而编写一本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至关重要。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主要为:第一,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发展方向、前沿技术,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第二,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第三,能正确分析超声诊断报告。第四,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这就要求教材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类型、技术优势、常见病诊断要点、临床应用,并结合解剖、病理病生、主要临床表现等内容,将基础、临床、影像学科相结合,同时将高频超声、腔内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等当前临床应用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加入教材中,广征博引,力求知识的先进性[5]。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

超声诊断既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也是一种公共的、通用的、临床多学科涉及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了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应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合理分配教学课时,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的学时数应不少于30学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超声技术的原理、类型、优势、临床应用范围及当前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更好地为日后开展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技术。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医、理、工交叉结合的专业课,基础理论较抽象;相比于X线、Ct等影像学方法,图像是实时动态的,不同的切面、不同的方向得到的图像千变万化,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超声诊断学的见习、实习课程显得尤为必要[5,8];临床医学专业该课程见习课不少于8学时,实习时间不少于2周。开展好实践教学,有助于加强影像与临床学科的结合,培养横向思维,避免基础、临床、影像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成像特点、优势,将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有助于临床医生读懂超声报告。

2.4加强超声诊断学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4

1、现代临床微生物学中对病原学诊断的基本要求包括:

(1)提供可靠的临床标本;

(2)了解正常的菌群;

(3)结合临床,准确进行实验;

(4)病原学诊断需准确、合理;

(5)微生物实验室应及时报告实验的结婚;

(6)加强对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

现代感染性疾病诊断最重要的一步为采集恰当的标本,从而要求临床医师能够获取代表感染性疾病的标本。细菌进行实验的前提是了解知晓人体的正常菌群。在做微生物实验时,应联合临床,做定性、定位和定量的实验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恰当的临床实验标本由临床医师提供,然后进行全面的讨论分析,从而更加的为患者负责。微生物室应在涂片结果,敏感结果以及最后结果出来时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对病情做有力的报告。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应对各种检验项目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现代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参与医院感染疾病的监测、管理和控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有:加强对病原学诊断、微生物抗药性以及环境、器械的监测;加强医院的消毒与灭菌;对流行病进行试验,并加以控制。

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医院感染的要求有:

(1)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

(2)临床微生物室参与医院的教育工作;

(3)对消毒隔离加强管理;

(4)对抗菌性药物进行试验,快速准确试验的报告。

临床微生物室对微生物的检验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若在临床实验中发现微生物的感染问题,应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沟通,及时与控制感染的科室进行必要的联系;一般提醒临床对于病菌的来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菌的传播与扩散;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经常定期抽调人员去参与医院进行的教育工作,从而更加准确的对微生物菌体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正确消毒对微生物菌体的预防和控制非常重要。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工作包括正确的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指导和监察,并且在特殊情况下,参与对特殊耐药细菌的实验工作并制定消毒隔离的措施。临床微生物室应定期对微生物耐药性的监测结果,这将对临床的救治成功率大有帮助。现代临床微生物学在现代医学中对实际临床中的感染控制工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微生物学要求紧密结合与临床之间的关系,并且还要牢牢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对常规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要快速进行,判断要准确,并且应即有速度又有质量对实验结果做出报告。临床微生物学要求实验结果与临床尽可能的相符。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加强对教育培训的宣传,并能对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实验的结果做出合理准确的解释。现代临床微生物学不仅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们,或是对医学工作者的知识更新都是极其有必要的。医院应切实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的工作,从而为服务临床做到更好的服务。利用临床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技能来进行临床微生物学的检验。临床微生物学需通过检验系统,从中了解各类微生物的特性,快速、有效的做出对病原学的诊断及微生物检验报告,为治疗、诊断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科学理论依据。为医学感染控制提供病原学诊断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从而达到减少、避免和控制病原体的效果。微生物实验室工作者应加强对微生物标本的提取工作,然后写出对其的研究报告,为医学临床提供帮助。现代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包括:获取标本信息,并且学会妥善保存与保护,提高对微生物的检验率。利用微生物学知识学会多种对微生物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最佳的检测方式,还包括系统鉴定程序,以及对检测中存在的质量控制。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5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断学;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04-0320-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作为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为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提供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范畴引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各执一方的客观现状,而且对充分挖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优势,科学定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桥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培养高质量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况和特点

1.1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时,学生还没接触其他临床课程,只能运用已学的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临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接触动物,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运用临床检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术检查患病动物,获得对诊断有价值的资料,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1]。同时,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出客观评价。

1.2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学、症状学和建立诊断的方法论3个部分。方法学部分是指为了获取临床诊断的症状和资料,兽医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检查方法。研究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的科学称为方法学。症状学是指根据不同病症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识别,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从发病症状入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问诊过程中,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症状,做出准确判断。在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只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准确诊断。

1.3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和必要的条件。

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兽医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及畜禽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技能及实验室检验、常规与特殊诊断、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检疫、兽医卫检等技能。

2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2.1功能性关系

功能性关系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教师的责任和目的是作为社会代表,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学生则作为个体,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与学的责任束缚下,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自我被隐藏在社会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间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将对方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尤其是当教师被名师、专家和学者等各种光环照耀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则受到了限制。

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兽医。而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临床兽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学生,当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预定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喜欢生产实践,对兽医临床诊断课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课时,自己却在下面看英语、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课本,甚至是发短信和玩手机[3]。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2双重主体关系

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因此,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兽医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授课教师受传统“师徒”模式的影响后,学生往往被置于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变为绝对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德、智、体,以及情感和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师生之间首要的不是作为角色扮演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有个人情感的教师与有个性的学生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实现由功能性关系向双重主体关系转变。在这一关系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为了教而授,为学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主客体向双重主体转变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从师生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观点出发,构建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师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摆脱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单纯知识传递模式的束缚,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效果。

3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用“爱”构建双重主体性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师生双重主体性特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这种用爱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平等互爱的双重主体关系[5-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热情的鼓励和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老师,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喜与忧,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7]。实践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将获得学生的热爱,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师生交流

在当前信息对称化的整体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更需要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课堂和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8]。因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学教育,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框架,他们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选择性已有较大的发展。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双重主体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9-10]。

3.3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互动模式

古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科学规律。教师要虚心从学生身上学习其优点,及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还要促进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中心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从事动物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参考文献

[1]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2(16):168-169.

[2]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76.

[7]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8]崔一,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6

关键词:超声医学发展趋势教学探讨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医学教育中教学工具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本专业年轻、发展迅速,导致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超声诊断学教育未能跟上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在影像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示教课程具有连接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的“桥梁”作用,因此,如何在医学生的示教过程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并掌握超声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好基础,值得探讨。

一、超声诊断学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用于人体检查,并研制出了最早的一维超声技术仪―――a型超声仪,从此揭开了超声医学的历史篇章。随之至60年代初,相继研制出了超声光点扫描诊断法―――m型超声、超声显像诊断法―――B型超声、多普勒技术―――D型超声。70年代初,超声被应用于心脏结构的检查。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在显示组织的微细结构、血流等方面彰显出了巨大的优势,所提供的诊断信息越来越准确、可靠,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临床医生对超声的依赖越来越大,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已成为在临床上应用最为�V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二、超声仪器旁现场示教的应用

单纯的课堂演示和超声图片会让学生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因此示教过程中超声仪器的现场操作必不可少。常规示教课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可认识和熟悉超声诊断仪器,了解超声科的就诊流程和科室概况,以及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成像、各个扫查切面的手法和超声诊断仪器上图像的识别,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掌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基本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但由于现场示教课时短暂,以及示教课上临床科室超声诊断仪器的使用受限,减少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进入临床后需要更多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加大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的力度。要让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观摩、上机操作,亲身体验获取所需图像,即让学生从患者的体位上感受探头的位置、方向、角度和施加在探头上的力度,以及图像清晰度的调节。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使书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同时,学生与患者广泛接触,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1报告书写规范化

超声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的依据,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因此,超声报告规范化书写十分重要。超声报告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推断过程,超声医师根据影像所见,通过全面分析、判断,然后做出诊断。所以超声报告可以直接反应对疾病的认识,一份规范的超声报告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也便于学生以后对相类似的病症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报告的规范化教育,做到描述准确,层次分明,使报告具有参考性。

1.2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在诊疗时深入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选用医疗实践中具有特点的病例,通过临床跟踪,及时反馈病例情况,展开专题讨论,形成诊断结果。在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要有专人进行记录,并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1.3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针对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活检和介入治疗的科研方向,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配备和投入。通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来满足医院实验室做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基础研究的资金需求。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调研,参加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并向学生介绍超声医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先进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并完成一些英文摘要及综述的书写。通过这一系列科研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意识。

四、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改革策略

1.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

1.1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发展方向,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

1.2熟悉常用超声专业用语,能正确解读、分析超声诊断报告。③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

1.3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

2.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对临床医学生的超声诊断学教育进行改革

2.1思想上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临床医学生的课程设置需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2.2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学时及上机观摩、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加强对超声成像的理解和应用体会;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7

1.1中医针灸辨证针灸学诊疗已经形成了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传统针灸,另一种是现代针灸[3]。传统针灸即以经络脏腑学说为理论核心的体系,是中医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0的医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来治疗全身疾病的。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确定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它是属于表里、寒热、虚实中那一类型,做出诊断。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现代针灸则是指近年有关现代化研究的成果所构成的理论体系,也就是以神经学说、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和神经-免疫网络学说为理论核心的体系。现代针灸采用现代科学理论,运用现代医学影像学、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甚至基因检查等先进技术,从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等微观层次上辨别证候,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客观依据的辨证方法。微观辨证的检测手段是中医传统的辨证论治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现代科学的发展势必会对微观辨证的产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准确而客观的评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同行所接受,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1.2中医针灸疗效观察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三个层面。(1)凭借主观意识的诊断,这里面也包括患者自我的感知。传统中医由于受诊断条件的限制,在评价疾病的时候主要是限于这样一个层面。(2)体征,主要包括医生看到的临床诊相。体征的变化比主观的诊断要客观一些,重复性也更强一些。(3)现代的检验检查指标,如临床实验室免疫、生化检验指标,客观性强,重复性好。比如病毒性肝炎及由乙肝、丙肝和过度饮酒引起的肝纤维化患者,经过一定时期的中医针灸治疗后肝脏功能会明显改善,此时检验指标肝脏血清酶谱、蛋白质代谢及肝功能的改变是中医针灸发挥明显疗效的客观证据;在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中,经过一定时间的中医针灸治疗,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明显下降,能客观的反应中医针灸临床治疗的效果。

1.3中医针灸/治未病0/治未病0是中医重要的治疗理念。治未病的关键前提在于在发病之前能够甄别出有潜在发病危险的人群。在疾病轻浅的时候能够发现其恶化的端倪;在病情尚较单纯时能够预见其发展演变的轨迹。这样才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及针灸预防性干预措施。传统中医是以症状和体征为诊断依据的,但多数疾病出现症状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而这些疾病大多在出现症状和体征之前就已发生了生理学指标的改变。检验医学可以检测到这些客观指标的变化情况,恰当确定需要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的人群或患者,为中医针灸治疗发挥作用提供更大的空间。

2检验医学在中医针灸治疗中应用的意义

传统的针灸治疗形成于两千多年前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与其说是自然科学,不如说是自然认识与人文认识的混合体,二者的混杂与胶着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针灸学理论体系。传统针灸临床治疗中仍然坚持以个人经验为主,依靠高年资医生和权威医生的教导以及古籍书中的记载为诊断治疗疾病的依据,简而言之仍未脱离经验医学。针灸技术的应用仍然停留在依靠传统经验和个人技巧的初级阶段。众多临床医生各成一家,各执一词,喜好打造个人特色,对个人认为的秘验严格保守或只传承于师徒之间。相互排斥不同意见,拘泥于古籍而缺少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长期以来造成传统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萎缩和生存空间的缩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强有力的科学实证。

而现代针灸的发展,对其治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观察,并对经络理论、针刺镇痛的机制、穴位特异性、刺法灸法的高效功能等,结合现代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学、生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声、光、电、磁等边缘学科中的新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临床实践证实了针灸对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多种病证的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8

关键词:Ct影像 临床诊断 应对策略

       随着医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发展,Ct影像技术的发展日趋迅速,功能也日趋齐全,Ct影像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也日渐重要。因而,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不仅影响到日常的医疗诊治,更关系到整个医学的进步和长远的发展。我国的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在近几年来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运用多方面的手段促进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

       1 我国现阶段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的现状

       1.1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不紧密

       虽然近年来,我国在Ct影像方面重视程度不断增加,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同其他发达国家、地区进行综合比较起来,仍较为落后。主要表现有:Ct影像70%的临床误诊率居高不下,相关专业技术过于独立化和主观化,以及医师和患者对Ct影像设备的检测过于依赖。Ct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在现代医疗诊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被普遍运用到日常临床诊治的诸多方面。然而正是因为Ct影像运用的普及,致使医师患者常常将Ct影像的检测结果,直接与病情挂钩,认为Ct的检测结果必然就是患者的病状。还有一些从事Ct影像的技术工作者的在Ct检测中发现异常状况,常会主观臆断妄下结论,并没有和事相关病情的临床医师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事实上,对于人体的很多部位,Ct影像的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如果从事临床诊断的技工就能作出诊断,那么临床医疗专业就没有开设的必要了。

       1.2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不高

       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还存在着检测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在对我国Ct影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到对相关医疗器材的正确运用,而相关人员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我国的Ct影像的检测技术没有随着医学的发展而进行改进。Ct影像的检测技术还与医生的个人专业素养和临床经验有关,只有检测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Ct影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却没有达到这种要求。

       1.3Ct影像的临床运用不合理

       我国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不高还与Ct影像的临床运用不合理有关。Ct影像的临床运用没有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所患疾病的不同来进行系统的诊断,这就会使得诊断出现相当多的失误或问题。医院的医护人员缺乏Ct影像临床运用的丰富知识,因此难以合理的运用Ct影像。Ct影像在具体的临床运用中往往会面临各种突发性问题,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要在具体的运用中采取合理的措施。

 2 如何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

       2.1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

       由于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不紧密,为了提高Ct影像的临床诊断水平就必须要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Ct影像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手段,在现代医疗诊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医师患者不能将Ct影像的检测结果直接与病情挂钩,不能认为Ct的检测结果必然就是患

者的病状。从事Ct影像的技术工作者在Ct检测中发现异常状况时不能主观臆断妄下结论,要和事相关病情的临床医师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对于人体的很多部位,Ct影像的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只有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

       除了要加强Ct影像检测和临床诊断的联系外还应该要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在进行Ct影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对相关医疗器材的正确运用,而相关人员在这些方面比较欠缺,所以要积极进行改进。Ct影像的检测技术应该随着医学的发展而不断进行改进,所以要提高医生的个人专业素养并不断的积累临床经验,只有提高医生自身的能力才能促进我国Ct影像检测技术的提高,只有检测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促进Ct影像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合理的进行Ct影像的临床运用

       除了要提高Ct影像的检测技术水平外还要合理的进行Ct影像的临床运用。Ct影像的临床运用应该要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所患疾病的不同来进行系统的诊断。医院的医护人员要不断积累Ct影像临床运用的丰富知识,要合理的运用Ct影像。Ct影像在具体的临床运用中往往会面临各种突发性问题,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要在具体的运用中采取合理的措施。

        总结

       总而言之,提高Ct的临床诊断水平才能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只有提高我国Ct的临床诊断水平才能促进临床诊断的科学化归国后制度化,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相信在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Ct的临床诊断水平一定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孙卫红.窗口技术在Ct检查中的灵活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年期.

袁成.CR与普通屏-片系统在急诊床边摄影中的应用比较[a].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年.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9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疗学科研究现状发展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4-0189-01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兽医临床工作人员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于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且面向了整个社会的需求实施研究工作,有些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十分重要和重大的成果。与此同时,我国兽医临床诊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兽医诊疗技术都得到了研究以及广泛应用,在兽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这些技术,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兽医疾病诊疗准确性,提升我国兽医临床诊疗的水平,从本质上有力的保障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卫生需求进行了满足。下面,笔者就探究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研究现状

1.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营养代谢病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高速提升,我国绿色优质的畜产品以及动物源性的食品需求也越来越多,我国畜禽水数量也在本质上得到了扩大。但是,就当前我国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所饲养畜禽品种大多数都将生产快速以及高产作为主要的目标。比如说,块大型鸡、瘦肉型猪、高产蛋鸡以及高产奶牛等等,过度的节约化饲养以及超高水平营养的供应,从本质上导致了我国畜禽对不应激和环境因素等等外界的刺激过度产生敏感,群发性的营养代谢病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引起了我国动物免疫力不断下降,这也就大大加强了我国动物传染病自身的发病率,为我国造成了十分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实施高产动物营养代谢病发病的机理研究以及防控研究,通过实施营养的调控来进行免疫功能的调节,有效减少疾病的不断发生,这始终都成为了我国收益临床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研究的问题以及课题。

2.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中毒病研究

我国是一个地氟病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存在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病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贫困山区以及农村地区中,这一个疾病对于那些相对来说生存期比较长的动物,特别是一些羊以及牛等危害十分严重,为我国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经济的损失。除此之外,我国的临床兽医工作人员还针对毒菌毒素实施了中毒的研究,建立起毒菌毒素自身快速检测的方式方法,对于各种各样的毒菌毒素物力脱毒剂的深入研究机制,建立健全将我国毒菌毒素来实施生物转化变成了一种无毒产物的方式方法,具有很高的生物方法特异性,并不会将饲料营养的价值降低。

3.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外科手术研究

在临床兽医诊疗过程中,外科手术不可或缺,近些年来,冷冻治疗技术、显微外科手术技术、血管手术技术、无创手术技术、关节镜、高频电刀以及腹腔镜等等外科手术技术都得到了发展以及进步,兽医诊疗过程中,减少手术损伤的时候,有效提升了兽医诊疗手术的效果以及效率。将我国生物医学材料进行植入,进而减少组织排斥的反应,将过去传统的仅仅能够采用活组织来进行替代的一种手术,有效转变成为了新材料替代的手术,这样就从本质上扩大了我国兽医诊疗手术服务的范围。针对手术新型缝合材料、手术通路以及手术技巧等等课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以及深化。

止疼管理以及疼痛管理是我国兽医诊疗外科学术学治疗以及外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兽医诊疗过程中合理使用止痛的药物,从本质上提升动物福利水平以及动物的康复水平,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畜禽康复,缓解了畜禽疾病症状。实施不同类型止痛药物研发以及临床的应用,已经成为了手术后以及手术前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发展对策

想要保证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的良好发展,要求兽医站必须要将自主培养作为主导,造就一大批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以及具有国际视野学科的带头人以及兽医团队,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凝聚以及吸引海外的优势人才,进而为我国的临床学科不断发展提供一个坚实有效的人才保障。

想要促进我国兽医临床学科不断发展,要求相关政府必须要高度重视,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原因就在有,我国的兽医临床学科所需要进行解决的都是一些临床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十分贴近生产实际,但是,通常情况下,那些贴近生产的科学研究通常都难以得到资助、水平档次低以及不够深入。我国政府也不能够对兽医临床学科进行高度重视,吉林省以及部级的科研项目对于九台兽医临床领域资助不仅仅投入少,还存在着不合理以及不平衡的问题。所以,和其他的学科相比较,兽医临床学科仍然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中。这已经成为了我国临床兽医学科和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兽医临床学科相比较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想要提升我国临床兽医学科的研究效率,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建设一批兽医临床诊疗的中心,进而将动物临床兽医诊疗的水平提升,最终满足我国不同地区以及吉林省不同地区动物疾病诊疗所提出的需求。

本文中,笔者首先从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营养代谢病研究、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动物中毒病研究以及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外科手术研究这三个方面对我国兽医临床学科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接着又对我国兽医临床学科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友树临安市畜牧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调查2011(04).

现代医学临床诊断篇10

【关键词】证候;医学,中国传统;病机;中医诊断学;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医的规范化研究在中医学基础及临床的各个领域方兴未艾。本文就现阶段中医规范化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指导原则进展整理如下。

1中医证候规范化的内容

中医证候规范化内容涵盖了中医名词术语(包括病名)规范化研究、中医证候概念规范化研究、证候诊断标准规范化研究等方面。

1.1病名的规范化最早规范见于西汉刘熙的《释名》。关于中医病名的问题是中医界长期以来一直争论的问题。1990年“全国中医病名与证候规范研讨会”确定了疾病、病名、病候的概念,并提出对于病名规范化,要以继承性、实用性、先进性、特异性、准确性、公认性(权威性)、稳定性7项标准为原则[1]。黄星垣[2]提出病名诊断应具有以下学术内容:(1)别名;(2)定义;(3)临床表现;(4)诊断要点;(5)现代诊断参考;(6)鉴别诊断;(7)分证;(8)现代功能障碍分级及预后。孟庆云[3]认为发展中医学的病名体系,既要利用现代技术,又要引进一些己所没有的现代医学病名;“西名中用”有助于中医理论的发展。

1.2证候命名和诊断标准的规范化证候命名的规范化要求能全面、深刻、准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能作为立法处方的确切依据[4]。邹世洁等[5]提出证候规范化的3个环节:(1)搜集某一证候的古今各种诊断依据;(2)分析各诊断要素的权重;(3)依权重挑选整合诊断要素,形成诊断标准。实证化的进行是在环节(2)中剔出形而上学性诊断要素,不赋以权重,防止其进入环节(3)。证候的结构存在着“核心证候”、“基础证候”和“具体证候”三个大的层次。关于证候的构成,从诊断意义考虑,应包括主症、次症和参考症三级,并应把一些微观指标纳入参考症。以往“证”的内涵,定性指标和主观指标为主,把理化检查指标纳入,可以弥补传统辨证方法在“有病无症”、“异病同症”时的不足,可使“证”更具客观性和定量化,使“证”的表达更加完整和科学[6]。

证候诊断方式、方法不一,其中所涵盖的症状繁杂多样,或者证候的内涵过于宽泛,不同证候之间互有重叠,缺乏特异性;或者是缺少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异性症状,使证候诊断标准难以统一,诊断依据有随意性,诊断标准多样,各标准间差异较多[7],制定规范的诊断标准必须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继承性原则,应体现辨证的系统性和发展性,证候的特异性和稳定性[8]。在临床上构成中医证候的要素主要包括4个方面:(1)主症,即该证候的主要突出症状,反应疾病的主要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异性;(2)兼证:即次要症状,是作为主症的补充症状;(3)舌象、脉象:也是构成证候不可或缺的条件,对某些证候的特异性较高,如苔黄腻、脉濡数是湿热证的主要表现之一;(4)参考条件:局部体征或理化检查指标,是对证候诊断的补充,随着证候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化,某些理化检查指标可以作为某个证候的特异性指标,或反应其轻重程度的量化指标。对于前三项诊断标准的规范化主要通过文献学方法和数学方法进行[9]。

1.3病证结合规范化研究中医学中的病与证是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根据宏观微观辨证统一的原则以及临床通行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病名规范与证候规范必须同步进行,病名规范的最终落足点还是证的规范。中医病证规范应逐步制订出绝对规范标准、推荐规范标准、非规范标准等不同级别的规范标准。陈士洲[10]认为对现代医学疾病(新的疾病谱)的中医辨证分型原则为:(1)符合现代医学疾病发展基本规律;(2)符合中医证候辨治规范;(3)最少原则。欧阳锜[11]认为病证结合,必须做到以下5点:(1)摸清每个病究竟有多少证是由病的特殊本质变化决定的;(2)分析出证与证之间的联系和界限;(3)各阶段的所有见证,都要通过“方证对应”的时间检验;(4)注意病的基本症状见于各证的特点;(5)从每个病各阶段的辨证用药的“量效关系”发现有效药物。

2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方法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方法有文献整理法、专家咨询法、计量诊断法、流行病学调查(Dme方法)、临床观察验证、循证医学方法等。

2.1文献学整理法对历代中医文献、现代高等院校各版本教材、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期刊文献资料及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各专业学会颁行的诊断标准或证候专著等文献中的症状、体征入手进行归纳、总结,可借助于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筛选出科学合理、符合中医理论内涵,为多数人所接受的证候概念和内容。

2.2计量诊断法以统计学概率论为理论基础,依据有关的医学理论,通过大样本病例调查,量化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方法。计量诊断是实现辨证规范化、定量化、客观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包括中医证候宏观辨证计量化和中医证候微观辨证计量化来实现的。

微观辨证主要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对各类中医证型患者进行内在的生理、生化、病理、免疫、微生物等方面客观征象的检查分析。旨在深入阐明证候内在机制,探讨其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提供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客观定量化指标[12]。

宏观辨证计量化主要是依据中医理论作为指导,从直观的观察入手,以望、闻、问、切四诊之所见,做出病因、病位、病性的临床辨证,主要包括症状、舌象和脉象。再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症状、体征分布规律,建立判别诊断数学模,探讨证的宏观辨证的计量方法。如赖世隆等[13]对203例内科疾病患者(血瘀证96例,非血瘀证107例)的148项症状进行调查,应用多元分析统计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处理,以主要条件、次要条件的形式,拟定了血瘀证的宏观诊断标准。袁肇凯等[14]以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的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和心脉瘀证为观察对象,从临床观察心血管疾病四诊指标入手,运用数理诊断最大似然法建立了“计量诊断指数表”。根据指数表计算病证积分。李学中等[15]收集了国内文献报道和临床病例(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8260例,统计了100种常见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的百分率在寒热虚实辨证中出现的频率,然后将数字代入“概率论”中“最大似然法”,编制成诊断指数表,临床验证了689人次,经统计学处理(p

2.3Dme方法该方法是将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与卫生统计学等原理和方法与临床相结合,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取得可信的资料,再作前瞻性实验研究。Dme所确定的设计、衡量、评价的一系列准则,能够减少研究过程中由于偏倚而导致的结论的不真实性。如能正确运用Dme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研究,将会提高证候规范化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朱克俭等[18]认为将中医辨证理论方法与流行病学调研方法以及统计学中多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有机结合,制定多地域、多层次随机选择的调研现场,统一诊断标准和调研、资料处理方法对常见病的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研究方案进行调研,在探讨各种常见病的中医证候及其中医理论实质的研究方面将有很大突破与创新。

转贴于

2.4依循证医学方法指导证候规范化研究循证医学是遵循当前最好的临床研究证据的医学实践过程,强调临床医生应在仔细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文献检索,并对其进行评价,找到最适宜和有力的证据:通过严谨的判断,将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及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于每一个具体的患者。循证医学要求每一次临床活动及卫生决策都基于可靠的研究证据。从循证医学基本原理出发,有助于解决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中医证候的诊断缺乏统一的标准;(2)中医证候研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资料;(3)中医重个人临床经验、临床技能,轻临床诊断客观指标;(4)缺少符合中医理论特点、学术界认可的证候诊断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因此,循证医学是发掘和创新传统医学的积极措施,对中医证候的研究、整理及规范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3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指导原则

以病统证,探讨疾病的主要证候分布规律或证候标准。研究者根据文献资料或专家经验拟定某一疾病证候类型的“金标准”;或在此基础上通过临床调查,了解流行的主要证候类型。近年很多学者在整理古今文献、统一病证名称的基础上,制订了证候分类诊断标准。

以证统病,对疾病某一证候的计量化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证候的判别函数式;或用Bayes法、最大似然法等方法建立证的计量诊断表。

病证结合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原则。高颖[19],彭锦等[20]提出病证结合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原则。疾病的性质和传变规律的自身差异,相同的“证”在施治时必然会受到这些不同疾病自身变化规律的约束,伴随着疾病的不同,其主次症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病症结合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与中医药结合的产物,是中医药发展的自身要求和必然。遵循病证结合的原则,应用文献整理法、流行病学调查(Dme方法)、专家咨询法(Delphi法)、计量诊断法、临床观察验证、循证医学方法等常用方法,对临床各科包括中医儿科的常见疾病进行证候规范是一种新颖的研究领域,值得深入展开。

【参考文献】

[1]会议秘书组.全国中医病名与证候规范研讨会述要[C].中国医药学报,1990,5(5):36.

[2]黄星垣.中医病证规范的层次和框架[J].中国医药学报,1990,5(4):35.

[3]孟庆云.辨证论治规范化的特征与方法[J].中国医药学报,1990,5(4):911.

[4]胥桂生.试论中医证候命名规范化的标准[J].甘肃中医,2000,2(2):1112.

[5]邹世洁,陈小野.与证候规范化相关的证候实证化[J].医学与哲学,1991,(2):2728.

[6]高宏才,候瑞田,张英泽.辨证与理化指标关系刍议[J].山东中医杂志,1993,12(1):810.

[7]陈易新,陈家旭,季绍良.脾气虚证基础研究的理论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7):401403.

[8]徐涛,吴承玉.中医脾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思路与设想[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5):264265.

[9]张志民.试论《伤寒论》六经分证的特点及其意义[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80,4(1):22.

[10]陈士洲.现代医学疾病中医辨证分型原则与方法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1993,12(5):1113.

[11]欧阳锜.病证结合研究的思路与具体方法[J].湖南中医杂志,1991,7(5):2224.

[12]危北海,刘晋生,罗小石.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30.

[13]赖世隆,曹桂婵,梁伟雄,等.中医证候的数理统计基础及血瘀证宏观辨证计量化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1988,8(6):6.

[14]袁肇凯,周小青,范伏元,等.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临床症征计量诊断研究[J].中医杂志,1999,40(5):302.

[15]李学中,张岚,魏继周.计量诊断法在中医四诊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1984,2(2):17.

[16]孟家眉,梁宝华,张树懿.脑血管病临床辨证规范化定量化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3):173.

[17]陈国林,李玮,胡随瑜,等.通过肝阳上亢证的辨证探讨证的研究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1988,5(5):25.

[18]朱克俭,黄一九.常见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思路[J].中国医药学报,1999,14(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