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理财规划的内容十篇理财规划的内容十篇

理财规划的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16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1

 

通过15年的部门预算改革发展,原有的预算管理体制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反映出预算管理和控制不够科学、预算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约束力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为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模式,2015年1月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决定实行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即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中央部门和各省都要编制中期财政规划,标志着全国层面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正式实施。本文研究了中央部门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了中央部门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方面存在的中期财政规划和其他规划衔接不畅、制度建设尚未完善、内设职能不相匹配、年度预算调整困难、中期财政规划内容不实等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中央部门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一、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的背景和总体思路

 

(一)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的背景

 

我国自2000年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以来,至今已有15个年头,作为公共财政制度基础的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中央部门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完善,初步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部门预算管理运行机制,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现行预算管理制度也暴露出预算管理和控制不够科学、预算体系不够完善、预算约束力不够等方面的问题。为顺应当前形势的变化,在总结之前15年预算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14年9月和2015年1月分别了《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的要求,财政部于2015年4月了《财政部关于推进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就中央部门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总体思路

 

根据财政部文件规定,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总体思路包括以下5个方面:与相关规划衔接、实行逐年滚动管理、突出政策与预算相结合、增强预算约束力、完善激励机制。同时在实施范围、时间安排、编制方法和程序及组织实施等方面予以明确的规定。

 

二、中央部门编制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中期财政规划与其他规划衔接不畅,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目前从全国层面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各中央部门也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制定了各种发展纲要、专项规划、事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等,且各类规划的制定由不同部门负责,出发点和落脚点也都不尽相同。中期财政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更关注于“钱”上,而其他规划的最终落脚点更关注于“事”上,前者更具体更微观,后者更宽泛更宏观,容易出现其他各类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脱节或者匹配程度不高的现象。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好多项规划之间的关系,缺少匹配性和统筹性,甚至出现规划与规划脱节、“两张皮”的情况,那么中期财政规划就起不到优化预算资源配置、提高预算管理可持续性的基本目的。

 

(二)相关制度建设尚未完善,操作层面可能出现无章可循的情况

 

中期财政规划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实践,其有效使用为政府在强化财政政策的延续性、实施战略目标的可行性、稳定财政收支的平衡性和加强财政纪律的严格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较成熟和有效地在中期预算下制定年度预算的做法,我国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还处于起步阶段。2008年,财政部预算司选择了河北省、河南省焦作市、安徽省芜湖县分别作为省、市、县级的中期预算试点地区。经过几年的探索,各地方的中期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中期预算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但从整体试点情况看,中期预算改革推广的阻力较大,效果并不明显。目前财政部已经出台了《财政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见》《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预算评审工作的通知》,在项目库建设、预算评审、绩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政策解读和要求,但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是对原有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变革,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制度规定也较宏观,尤其是编制2016~2018年中期财政规划时,各中央部门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操作层面出现的问题无法运用有效的制度来解释和要求,容易出现偏差。

 

(三)部分中央部门的财务司(局)无计划规划职能,导致在编报中期财政规划时遇到困难

 

中央部门根据中央编办批复的职能进行本部门内设机构的设置,有的中央部门的财务司(局)无计划规划职能,其相关职能一般落实在发展规划司或者设置于办公厅、政策法规司等职能部门下。在原有部门预算编报制度下,由各业务司局提出资金需求,由财务司综合协调安排预算,财务司更多的是体现资金分配的职能。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体制对财务司的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不但要“管钱”,更要“谋划”。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职能,往往会出现没有“发言权”的尴尬局面,无法体现出中期财政规划应有的作用,对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中期规划具有更强的预算约束力,年度预算的调整将非常困难

 

中期财政规划是政策、规划和预算三者的有机结合。要充分体现中期财政规划在财政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管理力度和实施效果,如何把控中期财政规划在规划期内的有效性和对每个预算年度的预算约束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财政部的要求,规划期内,“各部门年度预算安排不得突破中期财政规划确定的对应年度部门中期财政规划”,采用“第一年约束,后两年指引”的做法,不断强化部门中期财政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除发生全国性重大事件,财政部不在对部门预算进行追加和调整,部门因紧急突发事件所需资金通过内部调整结构的方式予以解决。可见中期财政规划具有更强的预算约束力,年度预算调整将非常困难。

 

(五)中期财政规划内容不实、质量不高,难以发挥作用

 

中期财政规划是预算收支安排的3年的财务收支计划,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实行年度预算与中期财政规划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破解“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困局,更好地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现有的预算管理体制下,已经存在的预算编报不够科学、年度调整需求较多、“重预算轻执行”、年度结转和结余资金金额较大、年底突击花钱、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模式下依然可能出现。

 

目前,中央部门的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尚处于起步阶段,中期财政规划编制的质量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性和合理性;有的规划编报随意性较大,各中央部门的二级项目设置的依据和内容有所重复;有的规划后两年项目细化不够或完全照搬第一年,无法体现出规划的滚动实施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有的规划内容不实,无法体现部门的职责;有的规划“头戴三尺帽”,水分大;有的规划无法体现延续性管理要求,年度预算与中期财政规划脱节;有的规划在部门内部评审阶段走形式、走过场;有的规划绩效目标设置太空,无法真正开展考核。

 

三、完善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将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与其他规划有机结合,互通有无,形成合力,促进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报中期财政规划的目的就是要谋划长远而不是盲目和短视。为避免出现中期财政规划与其他规划“两张皮”的现象,首先要以谋划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各业务部门需要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本部门规定的职责范围,在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后提出发展规划的内容,进而考虑一级二级项目的设置,并完善中期规划的编制,否则中期规划将会纸上谈兵。其次,要不断增强全局观念,从单位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从战略高度和整体方向谋划发展。中期财政规划要打破原有的编报模式,实现由点到面,与其他规划互通有无,在层次、内容和具体要求等方面做好区分,协调好各项规划间的关系,协同推进,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使各项规划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财政部与中央部门各司其职,共同提升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期财政规划编报和执行的每个环节都要以有效可行、规范合理的规矩为前提,这里的规矩就是制度保障。只有通过建章立制来形成刚性约束,用制度保障财政资金的规范运作,才能保障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合法合规和有效运行。

 

2016年是中期财政规划实行的第一年,还有很多未定之事、未尽事宜。对财政部而言,一是要在编制程序、范围、组织保障等各方面继续细化各项要求。二是要不断加大信息化手段。根据目前项目评审、绩效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中央部门预算管理系统需满足多人同时在线操作、跟踪项目状态、预算实际执行管理等多项功能,必须通过完善操作系统来实现。

 

三是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使各中央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中央部门而言,首先要充分认识国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研读财政部的政策要求,深刻领会精神,并据以贯彻落实。其次要严格执行规定做好财政部的“规定动作”,在项目级次设置、中期财政规划的项目评审、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加强管理,必要时还可根据财政部的要求制定中央部门自己的配套管理办法。再次要积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及时与财政部请示沟通,配合财政部完成中央部门中期财政规划的稳步推进,共同提升管理水平。

 

(三)理顺内部职能,部门内部齐抓共管

 

具备内部职能调整条件的部门可以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内设机构职能的调整,将计划规划职能调整到财务司,并直接参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发挥计划规划在中期财政规划管理中的职能,充分体现出财政规划编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不具备调整条件的或条件不成熟的部门,应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编报中期财政规划的实际需求,适时成立中期财政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且需要本部门、本单位的主要领导挂帅担任组长,充分调动部门内部各种职能、人力物力和财力,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共同做好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统筹当前和长远,突出保障重点,体现规划约束力

 

科学的理论思维是做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坚持战略思维,充分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审视以后的发展方向,逐步把握改革的总体趋势和方向。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也需要运用战略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去开拓思路、开阔视野,而不能照本宣科、停滞不前。

 

二是要坚持辩证思维,充分研究中期财政规划编报的重点难点,善于在实际编报过程中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既要体现保障重点又要兼顾全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坚持法治思维,善于依法依据在法律文件规定范围内开展工作。法是“高压线”,是“红线”,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和预算执行工作都要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范围内开展。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和法治思维去开展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工作,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和发展方向进行有效的梳理,对项目设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现状更要谋划以后年度的长远发展,既要保障规划期内重点工作又要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证中期财政规划编报合理、预算资金使用有效,保证中期财政规划的约束力,提升预算执行质量,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五)切实加强项目库管理、预算评审和绩效管理工作,保证中期财政规划落到实处

 

中期财政规划的编制不是无本之木,不是空中楼阁,切实加强项目库管理、预算评审和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避免中期财政规划不实的问题。其中规范的项目库管理是基础,预算评审是有效手段,绩效管理是重要支撑,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一是要做实项目库。项目库是部门职能、发展规划的具体体现,科学规范的项目库设置能够充分反映出部门的主要职责,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入库项目具备了良好的可行性。健全项目库的立项研究、可行性论证、入库、评审、排序等多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把项目库做实做细,为实际预算执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要开展切实有效的预算评审工作。

 

预算评审是提高中期规划编报质量、优化财政资金有效分配的重要手段。为加强预算评审工作,财政部已将预算评审中心和各地专员办纳入到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流程中,各中央部门也应积极开展评审工作,运用自身条件和优势,开展包括内部评价、集中评审、分级评审、中介机构评审等多种方式的项目评审工作。预算评审的生命力在于结果的有效运用,中央部门应将评审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申报和调整的重要依据。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工作。绩效管理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审核、结果运用等多个环节,按照“谁申请资金,谁设定目标”的原则,中央部门应不断提高绩效目标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绩效目标的设置应建立与工作任务的高度匹配,应与财政规划的内容紧密关联,应合理可行、忌空忌大,应能够合理地量化和细化,便于考核。绩效目标经过审核后要突出绩效管理的结果运用,与预算安排相挂钩。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2

[关键词]企业财务规划研究视角变迁

中图分类号:F239.41文献标识码:F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42901

一、财务规划的战略视角研究

财务管理和战略概念的提出是财务战略研究直接的成果。为适应企业竞争总战略,财务战略的目的在于对资金进行筹集和管理。即财务战略为谋求资金的有效流动以及增强企业的财务竞争力,使企业战略得以实现,在对企业资金流动受内外环境影响各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长期性、全局性的来对企业资金的流动进行谋划,同时确保其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就财务控制而言,某些学者将预算控制和战略加以结合,从而提出战略导向预算管理。财务规划而言,某些研究对财务规划创新提出新思路,其中就包含财务规划的柔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然而这些研究仅仅提出了问题,却并未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此外,这些研究受财务规划框架的影响太深,它的创新仅在于发展财务计划。

二、财务规划的增长视角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可持续增长时常常把财务政策研究包含在内,并且研究所用模型大多是对可持续增长模型的引申。徐春立通过希金斯可持续的增长模型得出财务政策的制定是按照企业资产的收益留存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来决定的。他在对财务政策的杠杆作用加以分析的前提下,把财务政策划分成三类,也就是保守型、适中型、激进型三种。

对于财务政策和可持续增长率的研究尽管已经对可持续增长予以了重视,然而此类研究依旧围绕传统的财务规划目标来展开的,并且此类可持续增长率同样是在非常严格的假设下展开分析的,很难变成具备拥有实际作用的研究方法。

三、财务规划的价值观视角研究

我国某些学者对企业价值和资本结构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陈晓等人站在资本结构的立场出发,通过对公司价值展开研究得知,我国上市公司的价值与其资本机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因为债务融资成本非常低,公司价值和债务融资比例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由价值立场出发,杜菲和汤谷良提出的盈利、增长、风险控制构成的三维模式具备现代财务规划含义,同时也是对财务规划特征价值导向的一种体现。然而这些研究仍旧未形成有效财务规划定量的模型,从而使企业不容易对战略性的财务组合决策予以确定。

假如对计量模型和价值导向的一致性予以考虑,便可采取价值管理模型。尽管此模型不仅对企业价值目标要求最大化有所体现,同时还可展开包含增长期、财务杠杆和增长的定量分析,然而目前极少有人对此模型加以运用。

四、财务规划的均衡视角研究

传统财务规划通过对直线预测模型的利用来预测和分析企业的利润。此种财务规划是单向进行的,但财务战略矩阵却把单向的财务规划转变为了均衡式多维的财务规划。

财务规划最终的目标在于追求企业价值的持续增长。企业价值提升最主要是由价值驱动因素来决定的,其中企业成长的途径和动力无疑便是增长,如果没有增长,那么企业也就无法长期存在。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站在战略角度出发,于是便产生了增长战略问题,通过对增长战略予以有效和恰当的实施,才能使企业得到健康的成长。实际上,扩大企业规模同样也是使企业增长的动力,企业的发展便是对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不断追求。

当然,增长同样会给企业造成风险,作为一把双刃剑,增长能使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增加,但同时也会使企业的有限资源被消耗。为使企业价值实现可持续增长,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对有效盈利计划予以建立,并用其对企业决策控制管理提供帮助。假如增长规划无效,便会导致企业由于过度增长而变得举步维艰。所以,通过对价值受增长的影响以及财务政策予以研究,能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如此一来,便可成为财务研究最为关键性的内容。除此之外,全球战略价值管理让动态财务规划必须对企业盈利的增长潜力、持久性予以重视,并且它还要求通过价值计量来对企业战略长期的价值增长性进行分析,同时将之作为支持战略决策的方式。杜菲和汤谷良从风险平衡、盈利、增长的角度出发提出三维管理的战略思路,强调进行财务规划的基础便是规模持续增长,所以财务规划和公司战略的任务便包含控制风险、追求盈利、战略思路。管理增长站在战略角度出发对企业增长速度进行规划,不仅保证了战略增长的速度,同时也能对速度陷阱加以防范,从而使公司耐力和速度得到平衡;追求盈利立足于股东,目的在于保证规模增长、公司运营能对股东盈利进行持续支撑。此论点使传统财务规划目标被改变,它的内涵也就是财务规划的目标,即持续支撑股东盈利;财务规划中心内容便是风险、收益和增长的均衡。这便使得当代价值管理理念和财务规划概念可以彼此一致。

五、财务规划的动态视角研究

财务规划动态含义就包括财务规划的环境柔性和适应性,也就是财务规划战略性、决策调整适应性、财务规划时间特征。

由财务规划的研究史可知,因为控制理论的方法和理论与动态规划的研究维度有多个,如此便使得企业规划动态研究的视角可以不同,例如依据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通过数据运算和数学方式的运用对动态系统展开最优控制。

上述研究方式并未得到运用和推广。因此,人们选择系统动力学来对财务规划展开动态研究,也就是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来对动态控制模型加以建立,通过计算机技术来仿真和模拟企业活动。吴中春采用系统动力学对动态财务规划模型予以建立,同时提出狭义和广义的动态规划概念。由狭义动态规划来看,财务规划主要对制定过程予以强调,它建立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并以持续创造企业价值作为目标,从而使财务政策和增长彼此协调的价值、风险、增长财务规划得以建立。

六、结语

总而言之,首先,传统财务规划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需求;其次,现代化的财务规划研究对财务规划目标价值性、动态性和长期性予以强调;最后,尽管学者对财务规划展开了探索研究,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大多还局限在传统财务规划研究的方法和目标上。

参考文献

[1]吴中春.企业财务规划研究视角的变迁[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05:71-76.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3

一、规划编制的总体思路

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一系列决策部署,注重管理改革创新,注重依法依规理财,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准确把握规划编制主要内容,促进规划更符合财税体制改革大方向;严格执行规划编制程序,促进规划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明确落实规划编制工作责任,促进规划更具指导性、落实力。

二、编制规划主要内容与程序

(一)规划主要内容

市财政“十三五”规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财政改革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认真总结我市“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发展情况以及取得的突出成效,深入分析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努力把握财税改革与发展前进总方向。

第二部分,“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趋势,对财政收支总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和规划,重点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设现代财政制度,谋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导向。

第三部分,“十三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完成财政“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落实税收制度改革、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等方面提出未来五年财政改革发展需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

第四部分,组织实施保障。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队伍建设、落实工作责任等方面,提出确保财政“十三五”规划落实到位的具体要求。

(二)规划编制程序

1.前期动员准备(2015年1月—3月)。成立局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制定全市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启动和部署规划编制工作;研究总体规划编写提纲和专项课题研究目录。

2.专项课题研究(2015年4月—6月)。围绕总体规划编制中涉及到的一些事关全局性的重点问题,局内各单位要结合工作职能开展专题课题研究,形成专题研究报告,为编制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3.编制规划文本(2015年7月—8月)。研究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以及政策措施,对全市财政收支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准确把握国家、省级关于改进预算管理、完善税收制度、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等总体部署和改革要求,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有关科研院所深入研究,形成规划初稿。

4.组织修改完善(2015年9月—10月)。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规划初稿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完善;做好规划初稿与财政厅“十三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形成规划审议稿。

5.论证上报规划(2015年11月—2015年12月)。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议,对规划审议稿形成论证意见。根据专家咨询论证意见,对规划审议稿做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市政府。经市政府批准后,将财政“十三五”规划文本报送市财政局。

三、建立健全规划工作机制

(一)组织机构。成立局财政“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局领导班子任副组长,有关股室、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规划编制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财政“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4

关键词:通信企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20-0000-01

一、规划总体的要求

作为通信企业应该了解行业所处的大背景,对本企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都有深刻的了解,从而制定出企业的详细的发展思路,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期第一年应具备可操作性,应能够指导年度预算和年度计划工作;规划期中远期应具备前瞻性,能够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在编制新一轮三年滚动规划时,应加强对上一轮滚动规划的衔接,加强对上一轮滚动规划执行调整情况以及重大投资情况的分析和评价,提高战略管理和规划编制水平。

综合规划应明确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策略,提出实现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其内容涵盖宏观经济和行业政策以及市场竞争分析、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策略、重要发展举措等内容。综合规划应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企业发展的路线图,指导企业在规划期的各项工作。通信企业综合规划—般包括市场业务、财务绩效、人力资源、客户服务、各通信网络、局房建筑、企业信息化、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通信企业—般对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重点领域编制专项规划,一般包括市场业务专项规划、财务绩效专项规划、人力资源专项规划、通信网络专项规划、局所机房专项规划、企业信息化专项规划、节能减排专项规划、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的主要结论应能够在综合规划中得以体现。

财务绩效专项规划应通过对企业财务现状的分析,结合业务收入目标和各项成本费用需求,提出企业财务绩效发展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保障措施和建议。规划主要指标应具备可实现、可衡量、可操作、可考核的量化特点。

市场业务专项规划通过对国家的行业政策和客户的通信业务需求的分析研究,基于业务发展现状和业务拓展能力,提出满足企业收入目标的业务发展目标,结合行业内部企业竞争关系和市场份额的分析研究,提出实现业务目标的策略和重要举措,以保证业务目标的实现。

通信网络根据网络分层结构别分为省际骨干网、省内骨干网、本地网或城域网、接入网等,按照专业分别编制专项规划。

按照网络与业务的关系,通信网络划分为业务网络和基础网络,业务网络一般包括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业务平台等,基础网络一般包括传送网、数据网、核心交换网等,网络规划应根据现有网络资源情况,结合技术应用和网络发展趋势,确定能够满足业务和技术发展需要的网络发展目标,明确规划期各年度的网络结构目标和网络规模目标,提出规划期的重大建没项目。

二、综合规划与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

各专业专项规划之间应柑互协调统一。通信企业发展以市场业务需求为导向,以企业经济效益为前提。市场业务规划是其他各专项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市场业务专项规划应满足企业财务绩效目标的实现,财务绩效规划是各专项规划的前提和目的。

网络规划是业务目标和财务绩效目标实现的保障。网络规划应以市场业务规划和财务绩效规划为中心,同时满足业务发展需要与合理控制投资规模。抛开业务与经济效益的网络规划,即使编制得再先进、再完善,也是空中楼阁,是不可能实施的,只有紧密围绕市场业务目标和财务绩效目标进行编制,才能编制出科学合理、具备可操作性的一系列专项规划。

三、规划工作思路和管理经验

企业规划主管部门应结合行业发腥方向和企业发展战略对各专项规划提出总体指导意见,各专项规划应在总体指导意见的框架内进行编制。各专项规划初步完成后,企业规划主管部门应进行总体评估。必要时,对指导意见进行修订,各专项规划按照最新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各专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如果发现无法满足总体指导意见的情况,应及时与企业规划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企业规划主管部门应根据发现的新情况对规划指导意见进行修订完善.以利于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开展。

规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过程,各专项规划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在规划实际工作中,为了实现科学合理和具备可操作性的规划目标,往往需要对各专项规划进行多次衔接和循环往复的修改完善。财务绩效规划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绩效考核关键指标的要求,初步确定规划期财务绩效规划的主要指标目标。财务绩效专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业务规划提出的业务收入和营销成本、网络专项规划提出的网络建设投资规模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等各项主要指标进行初步计算,如果得出的结果与初步确定的财务绩效主要指标目标偏差较大,应与其他专项规划进行衔接,要么提高业务收入目标,要么缩减营销、人力、投资等各项费用,以保证企业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在市场业务规划编制的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市场竞争激烈、业务资费下调等不利因素,市场业务部门对业务发展目标的测算往往比较保守;而网络专项规划为了便于为业务提供网络支持以及出于网络安全和技术演进等方面的考虑,往往规划出规模庞大,技术先进,非常完善的网络,甚至网络规模超出了业务发展需求,导致网络建设投资过高,这就形成了高投入与低产出的矛盾,导致各专项规划之间不能协调统一,使得财务绩效指标无法满足要求。而这种情况单独从各自专项规划的角度看是很合理的,很难发现问题,只有通过财务绩效指标的计算才能体现出收入低与成本高的矛盾,这就需要各专业之间进行沟通衔接,不断调整各自的规划规模,以满足财务绩效指标要求。

按照以前的具体规划工作得出的教训,在实施不同的专项规划的开始阶段,在搞清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可以将大部分精力用来测算企业主要指标数据的测算,规划方案可以适当粗略一些或者不铺开对详细内容的编制工作。如果在规划初期就在规划方案等细节方面耗费了大量精力,当需要提高或压缩业务或网络规模时,规划内容改动会很大,增加了不必要的劳动。在主要指标和总体规模确定合理的情况下,再进行下一步细致的规划工作是科学的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1]吕辉.完善通信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09).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5

【关键词】财务;稽核;评价;有效机制

财务稽核工作是规范财务行为、防范经营风险、保证经济安全、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财务稽核评价有效机制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财务稽核的了解,明确其定位,进而开展具体工作。

一、规范财务稽核工作,加强财务稽核制度建设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需要根据自身所处行业、规模大小、业务范围等明确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找出不同业务的关键控制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规范财务稽核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发现问题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比如,在物资采购工作中,可以分为采购计划编制与审核、询价与对比、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签订与执行、检验入库、货款支付与核算等。而稽核重点就是从采购合同签订与执行到最后末端环节。在开展财务稽核工作的时候,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稽核制度,这样才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财务稽核制度主要包括:稽核岗位设置要求、工作职责、工作程序、管理权限、稽核报告内容与格式等。

二、制定年度稽核计划,实施目标管理

企业可以在年初的时候,根据上级主管单位的有关要求或者本单位财务管理目标,制定年度稽核计划,包括:每项工作的稽核内容、稽核时间、稽核深度、稽核评价细则等。在稽核工作中,可以根据财务管理的业务内容,将稽核计划进行细分,比如,资金管理的稽核计划、预算管理的稽核计划、工程管理的稽核计划、成本费用管理的稽核计划等。

在制定总体稽核计划之后,即在每个期间内及时开展经济业务的稽核,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内容分解工作目标。比如,负责资金管理的人员,应全面梳理日常收付款业务,稽核是否存在未达账项、成因是什么、是否已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负责成本费用管理的人员,应着重稽核费用报销凭据是否合法、合规,会议费、招待费等敏感性项目支出是否符合列支范围,审批手续是否完善,附件是否齐全,报销外出培训学习支出时,是否存在沿途参观、旅游等违规费用等等。也就是说,制定年度财务稽核计划以后,对各项经济业务的稽核内容、稽核时间、稽核项目等要切实执行、落实到人。通过对总体稽核计划的分解,对各管理模块展开目标管理,最后评价整个企业的财务稽核成效,保证财务稽核工作的全面落实,以达到预期稽核管理效果。

三、构建财务稽核工作网络,提高财务稽核控制力

我国股份制公司、国有企业机构比较复杂,主要是由多个分公司或者子公司构成。企业首先在总部建立总稽核网,设置稽核工作管理岗位,各分公司如有下设单位,需要在分公司总部设立二级总稽核岗位,对下设单位稽核人员展开管理,构成财务稽核工作网络。在财务稽核工作中,除了落实传统财务稽核工作内容之外,还要在发生业务的条件下,从财务环节对整个业务流程控制点进行有效的检查,避免出现效益流失的问题,强化事前控制。

为了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下级财务稽核人员必须每月向上级报告财务稽核工作情况,在重大业务开展中,必须写明稽核内容、稽核规范、风险点等,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有效处理。对于总稽核岗位来说,必须定期编制财务稽核报告,确保稽核工作和日常工作的密切联系,强调信息交流,提高事前分析和事中控制力。

四、强化稽核队伍建设,整合优化人力资源

要想确保财务稽核工作的质量,就要具备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稽核队伍。财务稽核工作涉及内容广,具有工作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只是单纯依靠有限的稽核人员,难以完成全年的稽核内容,无法确保优质高效的稽核工作质量。人员数量少、业务知识欠缺、制度执行力弱均是影响财务稽核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财务稽核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稽核所需知识储备已经超出了财务会计框架。为了防止稽核人员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无法找出根源,要求稽核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知识和强烈的责任感,还要具有驾驭稽核工作的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吸纳专业人才与加强业务培训的方式,提高稽核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主要加强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稽核工作规范、风险意识、管理薄弱点分析等内容的培训。稽核人员只有掌握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熟悉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及时监控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的薄弱环节,才能进一步提升稽核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稽核监督职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保驾护航。

五、开展总结分析,完善监督记录

在各项稽核工作中,为了实现稽核监控的实时性,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应随时对各风险点开展分析,制定科学对策,并构建问题监督记录薄,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日常稽核记录工作。在整理完成相关记录之后,由财务机构负责人或者分管领导予以签字审核,这样不仅可以让企业领导了解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规范经营管理、强化依法治企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规避经营风险、实施内部审计监督提供了便利。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财务稽核工作中,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促使企业建立财务稽核评价有效机制,提高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财务稽核评价有效机制的构建,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增强了企业防范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能力,促进了企业信息交流,为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菊莲.如何通过内部稽核评价机制提高财务风险管控能力[J].商场现代化,2013(23).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6

关键词: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关系应用

实现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最重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开展的财务管理渗透在社会经济组织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重要管理经营活动,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发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代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么,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发挥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围绕这两个问题,本文即将进行简要探讨。

一、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概念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是这样的一种策划行为及其过程,是指在遵守国家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经济组织(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市场成本等进行合理筹划、方案对比和科学筛选,从而选择最利于社会经济组织实现经济利益和利润目标的纳税方案,最终实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扩大社会经济组织利益、实现财务收益与经济价值双增长的目的。

(二)财务管理的概念

财务管理是在现代社会经济组织内部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经济管理行为,它主要是指根据社会经济组织的战略统筹和战略目标,以相应的经济价值分析为基础,从而对社会经济组织内部的资金活动、收入支出、物资分配等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控制的行为和活动。按照社会经济组织财务活动的管理内容和流程,可以讲财务管理分为筹资管理、资金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管理等。

二、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分析

(一)两者在目标上具有层次递减性

税收筹划既是一种对现代企业经济起调节作用的理财活动,又是财务经济学与税务会计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学科,它与财务管理同属于财政学。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要实现税收筹划目标需要在综合评估各种理财项目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方案并按照财务管理目标执行。因此,财务管理目标是更广泛层次的目标,它对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税收筹划目标的实现必须符合财务管理的目标范围。

(二)两者在职能上具有统一性

一方面,由于税收筹划在企业便捷搜集税收信息、顺利进行各项决策等方面与财务管理具有一致性,并且是现代企业实现财务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因而领着在职能上具有很大一致性;另一方面,由于税收筹划本身就伴随着企业财务预算和决算的过程,要受到财务规划的很大影响和制约,税收筹划决算不能够脱离财务预算控制,并要接受财务控制的监督。

(三)两者在内容上具有关联性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一般包括筹资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内外投资活动、股利分配活动等内容。税收筹划在内容上与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并对财务管理的内容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在企业筹资活动中,不同的税法规定、不同的筹资方式、不同的成本列支法都会对企业筹资活动造成影响。

(四)两者在发展上具有融合互动性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税收筹划能够产生系统性的整合作用,通过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有机融合,非常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市场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在本质和内容上具有很强的融合性、互动性,实现两者的互动融合,能够实现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相互融合和有效衔接,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长远的市场发展目标。

三、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一)在筹资环节应用税收筹划

在筹资环节,要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筹资渠道、筹资数量和纳税因素,在不同的纳税处理方式中寻求最低的纳税点,无论是吸收投资、融资租赁、银行贷款,还是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都要充分把税收作为重要的筹资成本因素来考虑,并努力争取各种税收优惠。

(二)在投资环节应用税收筹划

在企业进行投资预测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必然要考量投资预期收益和投资需要付出的成本,而税款是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高度重视税收筹划在投资过程中的作用。一方面,要充分运用国家的税收见面抵扣政策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科学选择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从而增加投资成功的概率和机会。另一方面,要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税收筹划活动,对比选择税负最小化的计税方式和出资方式。

(三)在生产经营环节应用税收筹划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税收筹划能够实现对企业成本、收益、费用、资产等的科学调整,从而实现控制企业利益和利润、降低税负和风险的目的。一方面,要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费用分摊、折旧计提、存货计算等方法。另一方面,努力控制所得额,从而有效降低适合税率,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

(四)在利益分配环节应用税收筹划

由于不同的利益分配方案,依法应承担的纳税义务也不相同。因此在企业利益分配环境进行税收筹划,能够实现企业税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税前利润来弥补上一年度的亏损,另一方面为了尽量降低税收负担,企业不应将保留在低税率阶段的投资利润作为分配内容。此外,要积极运用所得利润进行在投资,在扩大再生产和开放新项目中获得更多的投资退税政策优惠。

四、结束语

税收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反映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提供财务决策信息和帮助企业实现市场价值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税收筹划作为现代企业税收管理中最富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管理行为,理应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更加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对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关系认识不清,对税务筹划的意义和价值重视不够,致使企业本来可以依法合理享受的税收优惠又没享受到,从而导致企业综合效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并努力促进税收筹划、财务管理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焕玲.企业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6:40-41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7

关键词:财务检查工作计划工作方法

财务检查是针对财务管理薄弱环节,对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专业指导与监督的检查,是通过加强财务管理的过程控制,防范财务风险,支撑企业的生产运营一种管理手段。本人根据自身对财务检查的总结和认识,浅谈有关开展财务检查工作的一些做法。

一、制定财务检查管理规范

管理规范是公司为了维护公司秩序和经营活动秩序,而制定并颁布执行的书面规划、程序、条例及规定。每个公司业务内容不同,其相应的管理规定也不尽一致。为了更好的组织财务检查工作,必须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即结合公司关注的重点和要点,制定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财务检查工作实施细则,作为日常财务检查工作规范和指导性文件。规范中需明确检查机构的设置、检查人员的配备、岗位、职责分工等,详细规定工作要求、组织形式以及考评要求等等,使得财务检查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确定财务检查工作内容

财务检查目的是通过检查整顿业务流程,加强财务管理,维护财经纪律,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为此,按照财务管理规定以及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组织相关人员收集资料,确定财务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检查的内容主要包含财务基础工作、资金、收入、成本费用、存货、工程、资产、税务、预算理、财务分析、财务工作考核整改等环节,细化各环节的检查要点和关键点,以工作底稿的形式列示出检查要点的工作检查步骤和抽取的样本等等。详细的检查工作内容有助于检查人员更为清楚明确地开展工作,提高财务检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明确检查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法

财务检查工作是一项较为繁琐和细致的工作,其工作量较大,涉及面也较广,要做好全年的财务检查工作,最基础的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年度检查计划,才能保证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也就是在年初根据财务工作重点,结合管理层关注的难点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按照全面普查的原则,按月分布检查工作内容,组建检查工作小组,指定小组负责人,明确提交工作底稿和检查报告等管理要求。对于与日常工作相冲突的检查,则在季度工作计划中进行适当的增减调整,确保检查工作全面完成。

在明确工作内容和计划后,需要确定财务检查工作方法。一般采用的是自我检查、交叉检查、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对于凭证、往来对账等日常工作以自我检查方式完成,季度对自查的内容进行交叉复查;对于影响公司收入的重要项目,组建检查小组进行重点检查,深入到基层现场进行实地检查。通过以上方式检查,运用现场抽取样本、询问访谈等形式收集资料,基本能发现财务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促进财务工作健康发展。

四、开展财务检查的培训工作

财务检查要求检查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知识和了解公司的业务管理活动,才能完成这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此,在每项检查工作前,必须做好检查工作的事前准备工作,对检查人员开展相应业务培训工作,详细介绍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文件,学习相关检查内容业务流程和管理要求,明确检查的工作目的以及检查人员的职责,使检查人员清楚了解到其工作内容,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工作。

五、深入实施财务检查工作

财务检查在工作实际执行中,要深入检查公司的各种会计账务、实物资产以及财务管理所反映的业务是否真实、正确、合法、合规、合理,有无违法乱纪行为,并对检查过程和结果做好检查记录工作。在检查过程中遇到重点问题,主动与涉及问题的相关部门联系,采用按周定期或不定期通过邮件或现场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反馈,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认真剖析原因,分清有关人员的责任,按照“六有”要求(有责任人、有时限、有目标、有措施、有督促检查、有考核评估)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制定整改计划,确保问题彻底整改和有效执行。

六、跟进落实财务检查结果

事后跟进是指根据财务检查结果,督促其整改的措施在后期工作中实施执行的方式,其最终目的是问题能及时按要求整改,规避和防止相关或类似的风险发生,促使各项业务更好的发展。检查小组人员针对各项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责任部门下发整改通知,定期逐项跟进并落实,主动协调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推进各项工作能有效的施行。

七、制定财务检查考核

为了规范和加强财务检查工作,有效推进财务检查管理工作,要结合财务管理现状,制定财务检查考核规范。在考核办法中需要清晰明确考核原则、流程、对象、范围和内容,对凡是能够量化考核的指标(例如:工作时限、工作质量和检查结果等)都予以量化,细化考核的具体要求和扣分点,减少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增强执行的可操作性。对于检查人员采用正负激励方式激活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对于认真负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的人员进行正向激励,对于懒散不负责任的人员进行负向激励,从而确保财务检查的工作效益。

参考文献:

[1]肖淑琴.加强财务检查提高财务管理质量[J].中国工会财会,2003,(09)

[2]苏秋云.加强财务检查规范会计行为[J].会计之友,2004,(08)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8

关键词: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D922.26文献标识码:a

1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特点

1.1管理的内容复杂。林场主要是通过林木来发展多种经营,实现综合利用和以短养长,这也就要求林场能够在发展林木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多种综合类项目。为了实现经营方式上的多种多样,就必须做好国有林场的财政经营管理,选择最佳的经营特点,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选择最佳的经营方式。

1.2管理的空间范围广。由于国有林场不仅具有培育森林资源的任务,同时还是兼具生产木材类产品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一般林场占地面积比较宽广,从几十万亩到几百万亩的经营面积,事业区面积也是十分广泛的,这就导致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呈分散状,很难像其他行业实现集中管理,这也进一步加强了财务管理的难度。

1.3木材生产周期长,资产管理难度大。国有林场最主要的产品就是林木产品,林木资产占林场总资产的份额是十分大的。当前各个国有林场还按照一九九四年颁布的《国有林场与国有苗圃财务会计制度》,其主要内容就是把林木生产累计成本作为林场账面价值,对于那些天然林和人工林则是按照估价入账的,这些规定都是按照已经发生的支出来根据对象和标准进行的分配,也就是作为的按照历史成本进行核算。这种核算方式在物价比较稳定的时期还是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出会计信息,但是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林木资产价值也随之不断额变化,这就导致财务管理中的计量管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进而影响国有林场的发展。

1.4综合性强。当前的国有林场不仅从事林木的繁育、生产,还可以凭借林木进行多种经营生产,还可以发展和林业相关的运输、建筑等产业,这些经营项目给国有林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当前的国有林场已经实现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综合性国有生产企业。国有林场的财务管理主要就是通过价值形式对林场的经营活动实施的管理,它涉及到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其价值形式可以把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结合起来。从林场的整体经营成果来看,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经营效益的好话,财务管理内容也是林场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2国有林场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2.1财务基础性工作的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林场实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不仅促进了林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林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当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国有林场必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各种财务原始记录的及时、完整、准确的管理,做好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凭证的管理。

2.2生产经营收入及承包合同的监督管理。主要包括木材价格及销售合同的管理,主要指标依据什么标准来定价及按照怎样的程序去办理木材及产品的收、发、存的计量和管理;木材销售实行“五统一”的原则,销售收入由上级主管局统一管理;承包合同的测算及其到期结算的管理。

2.3债权债务的管理。主要包括债权的清查核实管理;债务的清查核实与计划承付的管理;各项应收及预付帐款的分析与清收管理;坏帐及无法付出款项的管理。

2.4实物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林木的成本,计价等方面的价值管理;固定资产的购入、使用、折旧、更新及利用效果的管理;流动资产的收发、结存及定额储备等方面的管理。

3国有林场加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国有林场的日常核算必须遵循林业企业财务制度和林业行业财务制度,作为整个林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主体,应根据林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特点,对林业企业财务管理从资金筹集到企业清林等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作为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具体法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工作,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制,对资金、成本和利润等实行目标管理或定额管理,将国家规定的各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具体化,不断充实和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场被逐步推向市场,国有林场只有拥有完全的经营自,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运用市场提供的机遇,提出对林场有利的谋略。合理筹集资金,及时满足生产需要,并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率,使资金不断增值,保证林场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这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在国有林场走向市场经济基础的时候,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再局限于按照国家下达的指令性计划编制企业内部分解和落实任务指标,进行日常管理等传统方式,而是根据林场的资源条件、技术水平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未来发展规划进行筹资、投资做财务决策,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等,因此,林场财务管理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需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林场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增加新的内容,才能使财务管理成为林业在市场经济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重要机制。

4国有林场财务管理办法

4.1计划管理方法。每年的年初,国有林场都会根据上边的财务指标,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财务计划,并实时地对财务计划编制和林场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尽可能地实现资金和物质的资源配置,获得期望的经营效果。要想实现财务管理的计划性,首先应该尽可能地保证财务预测的准确性,确定好财务指标,其次把具体的审定计划分配到各个相关单位,第三,派专门人员定期的进行检查和控制。第四,和生产销售部门进行沟通,编制合理的林场财务计划。最后,年终对计划完成度进行分析,作为第二年的编制依据。

4.2理性化管理方法。所谓理性化管理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具体目标,对财务活动实行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财务活动能够按照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定开展,尽可能地实现财务活动的有效进行。所谓的制度化就是在相关财务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根据林场自身的发展特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规范化主要是指保证财务行为都能够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使财务管理者能够有一个遵循的标准。程序化主要指财务管理行为能够按照最佳的程序进行。

通过上面的表述,我们了解到财务管理对国有林场的重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林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不断的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9

关键词:个人理财;理财规划;教学方法。

家庭理财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大学生需要提高对个人理财行业的认识,加强自身的理财能力,以便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一背景下,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高校也逐渐增多。目前,对该课程的教学尚在探索之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理财需求,如何改善课程教学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能力。对这一问题探讨的深入,有利于完善个人理财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财商水平。

一、加强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个人理财社会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金融投资工具种类的不断增加,社会理财需求增长较快,理财产品市场不断扩大。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中,约78%的受访者需要理财服务;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1995年至2005年,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每年的业务增长率达到18%,而据该项调查预计,在未来10年里,中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1]。金融投资工具的增多加大了人们对专业理财服务的需求,理财规划师行业前景广阔,因此,培养大学生具有理财规划方面的专业眼光和视角正在成为高校理财教育的基本目标。

(二)大学生理财能力亟待提高。

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大学生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已不满足于基本生活消费等方面的需求,希望通过一定的投资渠道为富余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门路,但实际上,他们的理财行为和理财观念之间还有较大差距。有调查表明,虽然大学生将证券投资列为投资首选渠道,但真正具有实际股市投资经验的比例只有10%,因此,有四分之三的大学生表示,需要理财知识并希望通过高校的理财教育课程、报纸杂志、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理财知识[2]。

二、个人理财课程的特点。

(一)综合性和系统性。

高校个人理财类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大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类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如股票、债券、基金和期权等金融工具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

(二)实务性和专业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个人理财是以实现居民家庭的财务自由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财力分配活动,包括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流动资金管理三个方面。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个人理财是在居民家庭难以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体系状况下诞生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较完善、规范的理财规划师行业。理财规划师包括了注册金融策划师、特许金融分析师、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特许财富管理师等诸多行业资格认证的专业理财人士。除理财规划师外,广义上为居民家庭提供理财服务的专业人员和提供相关服务的类似人员,还包括了保险专业人员、证券和投资咨询专业人员、会计师、律师、遗产规划师等等。

三、个人理财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一)适应学生理财需求的教材少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理财课程有着不同的需求,一般来说,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希望获得增加对理财规划师职业能力的了解,加深对已有金融、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认识,而理工类和医学类等其他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则想通过对理财课程的学习,了解投资的基本知识,做好自己的生活规划。但是,从目前已有的《个人理财》或者《理财规划》教材来看,案例分析较少,而对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成为重点,如股票投资、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外汇投资、保险等基本知识的介绍占据了大半的篇幅,对财经类专业学生来说,这些知识都已经了解过,或者非常很熟悉。使用这些教材授课,学生就会认为再学已经学过的知识意义不大,从而对《个人理财》课程由新鲜、好奇逐渐转向厌倦情绪。目前各个高校开设《个人理财》课程的专业多是财经类,因此,教材内容体系的不完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财能力的实际提升。

(二)课程定位并不恰当。

《个人理财》课程定位一般是专业选修课或者一般的选修课,很少作为专业课出现。财经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综合性强的个人理财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金融投资工具和会计、税收、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将其作为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从该课程的特点来看,知识综合性强需要一定的教学课时让学生融会贯通,实务性强需要学生多实际操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财多体会、多实践,所以各高校分配给专业选修课的30多个课时就显得不足。另外,选修课的课程定位也使部分学生存在轻视该课程的倾向,因此,随着对个人理财课程定位认识的加深,将其调整为专业主干课程有一定的必要性。

(三)过多重视理论教学。

目前,各高校对个人理财课程的课时分配只是在32课时上下。有限的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课时捉襟见肘,而强调实践教学又会使学生的知识整合度欠缺,加上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重视理论教学成为有限课时内的理性选择。

除了该课程的教材过多重视各类理财知识的介绍性内容外,就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老教师们一般不愿涉足,这给年轻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年轻教师理论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不足,对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转换上掌握还不够熟练,因此,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对学生而言,如果年轻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四)教学案例较为简单个人理财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作为生活情景的简化模拟,案例教学能将枯燥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目前,一般教材上的已有案例选择往往只为某一章节、某一种理财知识准备,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使学生对案例本身的认同度不高。

除了个别教材在最后一章设置综合性很强的案例外,缺乏不同种类理财知识的案例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能将简单的两三种理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案例不多。这也导致对案例本身的问题设置等一系列引导性的思考还欠深入。

四、个人理财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学生理财能力培养。

经济社会的快速变化影响着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和认识,大学生群体的财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个人理财课程教学需要加强大学生理财观念和能力的调查研究。来自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的大学生,理财观念和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别。所学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投资理财能力差异也较大。在个人理财课程开课前,可以设置简单的理财课程需求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和动机进行统计分析,以便摸清大学生的实际理财状况,能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课外阅读或实践活动的信息反馈,注重学生解决生活模拟理财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培养,帮助其养成较好的理财习惯,使大学生的理财能力能够不断提高。

(二)对个人理财课程重新定位。

解决个人理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逐步改变个人理财课程的选修课地位,将其纳入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延长教师的授课时数,可以有充分的教学时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兼顾,会吸引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入到理财课程教学中来,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缩短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过程,更能适应学生的理财需求。课程的重新定位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一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会加大对理财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需求,使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增强,切实提高其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大个人理财课程实践教学力度。

加强实践教学是改善个人理财课程的重要手段,主要途径有以下4条:一是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消费和理财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理财知识的案例讨论中,针对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类型的理财规划,通过相互讨论交流理财信息,提高实际理财能力;二是开展理财模拟大赛,以赛带练,促进学生理财学习的兴趣;三是邀请职业理财规划师、金融投资界专业人士举办理财规划讲座,使学生对实际的、前沿的理财业务知识有更深的认识;四是和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多参观,实际感受理财业务的运营流程,体验理财文化,加深对实际理财市场的切身感受。

(四)注重教学案例的综合性和严谨性。

在理财教学中,需要精选案例,建立教师自己的理财案例库。选取案例可以从教材和经典案例中直接拿来,但更多的案例需要教师从网络、身边的案例等搜集,并进行加工,以适合教学需要。可以选择从综合性较强的案例中删减不必要的内容,突出案例所要体现的某2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理财知识,注重案例的适度综合性,同时又要保证案例的生活性,如果能对学生的理财能力有直接应用的价值更好;也可以从已有的几个简单案例进行整合,将不同家庭遇到的理财问题放到同一个假定的家庭中去,整合过程中要注重理财规划的逻辑性,设置问题要循序渐进,既能回顾已学知识,又能引导到新学的理财知识上。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反馈思考所用案例的适用性、综合性和严谨性,不断整理财案例库,增强案例教学的生命力,使之能对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提供切实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耿彩琴.未来10年个人理财市场将年增30%[j].北京日报,转载于搜狐网,2008-01-09.

理财规划的内容篇10

CFp(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

CFp,注册金融策划师,最初是由国际金融理财协会(iaFp,internationalassociatedforFinancialplanning)于1972年开始推出的。目前,CFp的考试认证机构是CFp标准委员会(CFpBoardStandards),中国于2005年8月26日正式成为CFp成员。在所有的理财认证证书中,CFp无疑是最权威、最流行的个人理财水平证书。它所提倡的4e标准和7项原则,已经为全球的理财行业所普遍推崇。

CFp之所以是最权威的证书主要是因为CFp的高要求:CFp对申请者有学历和工作经验上的要求,在美国,如果有认可的美国大学本科学位,则至少要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如果无本科学位,则至少需要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同时,CFp要求申请者经过260学时规定课程的学习,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

CFp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理财建议,帮助客户实现财务目标,避免财务风险。它所提倡的4e标准(考试标准examination、从业标准experience、职业道德标准ethics、继续教育Continuingeducation)和7项原则(正直诚实原则integrity、客观原则obectivity、称职原则Competence、公平原则Fairness、保密原则Confidentiality、专业精神原则professionalism、勤勉原则Diligence)已经为全球的理财行业所普遍推崇。

CFp的考试内容包括理财规划概论、投资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退休规划与员工福利、高级理财规划等,共涉及7大类102个子课目。

ChFC(CharteredFinancialConsultant)

ChFC,特许财务顾问,是由美国金融职业培训界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美国学院(americanCollege)颁发的,创立于1982年,在美国金融界颇受尊重,和CFp齐名。

ChFC注重于为客户提供综合的财务规划。ChFC考试难度较高,后续培训比较完善,侧重实务操作。同时,参加ChFC考试的人员必须要有3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要通过8门核心课程。其中,6门必考课为:理财规划的步骤和环境(Financialplanning:processandenvironment)、保险基础知识(Fundamentalsofinsurance)、个人所得税(incometaxation)、退休规划(planningforRetirementneeds)、投资(investments)、遗产规划基础(Fundamentalsofestateplanning),另外2门可从金融系统(theFinancialSystemintheeconomy)、理财规划实务(Financialplanningapplications)、遗产规划实务(estateplanningapplications)和退休计划中的财务决策(FinancialDecisionmakingatRetirement)中任意选择。

ChFC和CFp一样,有继续教育制度,会员每年必须按规定获得一定的继续教育学分。ChFC和美国的其他理财证书相互承认学分。

pFS(personalFinancialSpecialist)

pFS,个人理财专家,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学会(aiCpa,americaninstituteof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为那些致力于专业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的注册会计师设立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Cpa资格的人才能申请pFS。这个考试要求有250小时的个人理财经验。

pFS的特点是为客户提供专门的综合理财咨询/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它和CFp、ChFC并称为美国理财行业的三大认证体系。

pFS认证的有效期为3年,3年后必须进行重新认证。aiCpa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推行理财师的终身教育。

CFa(CharteredFinancialanalyst)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是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aimR,associationforinvest-meritmanagementandResearch)进行资格评审和认定,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金融投资从业者专业资格认证。它于1963年设立,是目前金融领域最权威的考试,是世界上公认的金融证券业最高认证证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考试。

CFa是专为个人设置的再教育计划,其考核内容和攻读硕士学位的课程水平相当。虽然CFa对申请人的资格、教育资质、业务水平等没有太高要求,但是取得CFa证书需要通过3个级别的考试以表明申请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申请人至少需要3年才能完成全部考试,在此基础上,要有3年以上的金融从业经验才能获得证书。同时,CFa考试全部采用英文,申请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专业阅读能力。

CFa的知识涵盖了金融分析行业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公司理财、世界金融市场与投资工具、估值与投资理论、固定收益证券及其管理、权益投资分析、其他投资工具分析、投资组合管理等等。

RFp(RegisteredFinancialplanner)

RFp,注册财务策划师,是由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协会(aRFp,associationforRegisteredFinancialplanner)所制定的国际权威认证资质,创立于1983年。会员组织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15个国家和地区。

RFp的报考者只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且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从事金融、保险、证券、投资、银行、律师、房地产等行业专业人士和各类对财务策划有兴趣的人士。

要获得RFp证书,必须通过5门课程:基础财务策划(FoundationofFinancialplanning)、投资学(investment)、保险及退休规划

(insurance&Retirementplanning)、税务及遗产规划(tax&estateDutyplanning)、高级财务策划(advancedFinancialplanning)。Cwm(Charteredwealthmanager)

Cwm,特许财富管理师,是由美国金融管理学会(aaFm,americanacademyofFinancialmanagement)推出。aaFm成立于1995年,是美国比较受欢迎的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机构,Cwm已经获得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及800多所大学、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美国政府劳工部一级皇家学会联盟等国际知名组织的认可。

Cwm比较注重营销实用技能、信息交流和实务,因此更加大众化一些。Cwm证书在银行界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调查显示,在美国银行从业人员中,Cwm证书持有者的比例最高。

Cwm主要内容分为7大块:财富管理和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资本市场和公司财务、财富管理的趋势、财富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财富管理规划和财富管理中的人际技能。报考Cwm的人必须拥有财务、金融、会计、经济学、企业管理以及投资学等财务金融相关专业的学士学位,并要求有3年以上的相关金融工作经验。

Cwm与CFp的知识体系是互通的,cwm证书持有者补修规定课程后,可申请CFp证书。

CFC(CertifiedFinancialConsultant)

CFC,注册财务顾问,是由理财规划顾问委员会(iFC,instituteofFinancialConsultants)推出的。CFC在全球理财行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影响更大,在包括日本、新加坡、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

CFC的报考条件相对宽松,只要有银行、保险、投资、证券等金融从业经验都可以报名参加认证考试。考试内容主要分为4大块: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理财、个人理财规划和投资管理。

RFS(RegisteredFinancialSpecialist)

RFS,注册金融理财师,和Cwm一样,也是由aaFm推出的认证考试。RFS是针对金融行业一线人员设计的,注重于资产配置和投资建议。

申请人必须具有财务、金融、会计、经济等相关商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同时具有3年以上的金融从业经验。取得RFS资格后,每年还要进行15小时的继续教育学习。考试科目为:基础资产管理与财务策略、资产管理策略、投资管理与基金管理、财务金融决策、风险管理和案例分析。

RFC(RegisteredFinancialConsultant)

RFC,注册财务顾问,是由美国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协会(iaRFC,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RegisteredFinancialConsultant)颁发。iaRFC成立于1984年。会员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保险行业从业人员。

RFC的考试内容主要分为基础理论和实务操作两部分。

要拿到RFC执照,先要交年费成为iapRC的会员,通过认证考试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经验的要求,就能成为准注册财务顾问,之后再参加实务课程,在培训后1个月内提交一份案例报告就能取得RFC证书,之后每年还要参加40小时以上的继续教育课程。

CLU(CharteredLifeUnderwriter)

CLU,特许人寿理财师,是美国人寿保险管理学会(Loma,Lifeofficemanagementassociation)于1927年推出的。Loma是――个国际性的保险学术组织,会员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中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寿险专业领域最高级别的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