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农经济的特点十篇小农经济的特点十篇

小农经济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3:18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1

小农经济必须改造

中国古时有个寓言叫“愚公移山”,是讲人们只要有志向和决心,必能战胜任何困难完成常人所认为不能完成的大工程,这个寓言,对于我们革命者也很有教益。曾经把中国人民的两大敌人即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比作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两座火山,勉励我们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来搬掉这两座大山,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人民终于把这两座大山搬掉了,建立了人民民生共和国。从现在起,我们的任务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也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原因之一,就是在我们面前摆着一个人数众多而又极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经济的“大海”。我们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除了自行国家工业化以外,还必须在相应的时间内逐步地填平这个“大海”,即使得目前为数众多而又极其分散落后贫困的小农经济逐步地改变成为用机器装备起来的集体大经济,在农业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农业集体化,就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造小农经济的任务。这个任务现在已经开始了,同样需要我们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决心来完成它。

大家知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破坏了和农民的关系,就是坏了一件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不是坏了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小农经济的改造符合于整个国家的利益,也当然符合于全体劳动农民的利益,从过去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证明,是完全可以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和欢迎的,它是一件国家公共利益和农民的个体利益相结合的事情,但如果我们办得不好,在办的过程中把这两种利益分裂开来了,农民也会不赞成我们,因而远离我们。

向志在“论人民民主”中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用了多长的时间呢?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中宣布;“我们曾在八年到十年的时间中实现了我国农业从资产阶级个体农民的制度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集体农庄制度。”这个时间是从一九二七年(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十年)苏联宣布采取逐众集体化方针时算起的,当时苏联已经实行工业化政策获得了决定性的成效,对改造小农经济起决定作用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增至百分之四十二。我国现时的基础则比苏联当时落后得多,在我们这样的基础上实现农业集体化,当然需要更长一些的工夫。我们是一个落后基础,(工业稀少,小农经济广大),改造小农经济,一方面需要自上而下地发展大工业和建立国营农场,另一方面需要自下而上地开展互助合作运动,这两者必须互相配合起来,这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特别后者在目前工业不发达的情况下,更是一个需要特别细心组织的群众运动。但只要我们按照党的政策并实事求是地学习苏联的经验,我们是有一切条件和一切信心解决这个任务的。间题是在如何改造,如何正确地对待小农经济的改造问题。

从小农经济的特点出发改造小农经济

要改造一件东西,必须认识这件东西,要改造小农经济,必须认识小农经济,认识小农经济的现状和特点,从小农经济的实际情况出发,再根据其他客观可能条件,求出改造小农经济的方针、步骤和办法,如此才谈得到积极而又稳步地改造小农经济,而不致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什么是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我们对这些特点应当保取什么态度呢?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2

一、在思想解放中发展民营经济,推动县域经济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是一项基础工程,是发展的灵魂。思想解放的速度和程度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思想解放的质量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

1.解放思想。翁牛特旗是一个农牧业大旗,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和难点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现实而有效的途径是发展民营经济。突出表现在思想解放程度上的差距。思路决定出路,作为干部,如果思想保守,就无法形成重视、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制、机制等环境条件和舆论氛围;而民营企业经营者、从业者如果思想守旧,就会弱化加快发展的行动,无法形成民间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为此,基层干部必须摆脱守旧、落后、错误的观念束缚,在思想解放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手脚,放低门槛,放活机制,放利于民。只要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规定,能放的要放到底、放到边、放到位,让民营经济能干什么就干什么,能干多大就干多大,能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要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抓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是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家要真正做到在思想上更放胆,在发展上更放手,在市场上更放开,从畏首畏尾、犹豫彷徨的迷茫中清醒过来。要超然决策,敢为人先,敢于创新,敢于在思想上突破和决策上创新,理直气壮地发展民营经济,脚踏实地地投身民营经济。

2.转变观念。必须进一步认识到,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民营经济,是统筹地区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此,一定要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彻底挣脱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思路的观念束缚,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彻底清除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政策制约,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使民营经济在整个县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要借用外力发展,树立大资源、大市场、大开放、大开发观念,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建立灵活有效的民营经济发展机制。

二、以民营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拉动县域经济

农业产业化是使传统增量型农业向现代效益型农业转变的有效载体,是解决农业增收、农民创收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县域经济的强劲动力。翁牛特旗绝大部分地区是农村,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

1.扶持龙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引导富裕农户和有实力的私营企业主创办产业化龙头民营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站在农村千家万户的角度,坚持“龙头+农户”的产业化道路,依靠“龙头”带动,增强带动能力,促进一种或几种农产品的综合开发,推动优质产业的发展。在这个方面,旗委、政府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资源招商策略,引进了凌志马铃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实现了以民营企业为载体,以全粉加工及其制品为突破口,带动了农民致富,推动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所以,要充分利用翁旗的农村市场,发挥企业在创造市场、培训农民、转移劳动力、提供信息、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农业结构升级,致富农户,增加财力等方面的作用,引导他们做大做强,并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走上市场化,引导农业走向工业化、县域化,真正实现农业的非农业化和农业的高效化。

2.培育特色。民营经济有活力、有实力、有特色,县域经济才会有动力、有张力、有潜力。特色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可以实现翁旗农业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发和利用,满足多样化、优质化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的优化和升级。为此翁旗应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培育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使农业逐渐实现由专业户发展到专业村、专业乡镇,再到专业旗;由小而全到小而专,再到专而联。坚持把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建立在市场需求和本地资源的结合点上,摒弃一家一户、各自为战、一村多品、一乡多业的小打小闹,以龙头民营企业为纽带,选定特色产业,建立生产基地,扩大产业规模,构造一定生产力的优势产业带,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

三、以城镇化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壮大县域经济

民营经济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必须把“三农”问题与农村产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壮大县域经济,才能建设好新农村、新牧区。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3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

前言

现阶段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着眼于新的实践,以新的理念和举措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解决“三农”问题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发展好农业农村经济才能推动的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以下就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作几点思考。

1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在当前来看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农村经营规模较小,资金短缺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部分,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

首先,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关系的保证。目前我国大量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处于以牛、耕、锄为主要生产工具的原始农业时代,属于典型的自家经营、自主消费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生产技术含量低,劳动者素质低。其次,农业结构单一,我国农村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主要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结构单一。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形成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低。再次,农村市场不规范,农村市场的健全繁荣程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大量农村市场不健全,市场场所不健全,市场管理交易不规范,市场小。商品流通量低。农村市场网络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市场量小。同时,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仍不健全。还有,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ν饪放程度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无法引入,内部市场无法与外界市场相接合和经济形式和市场动态的掌控和了解,阻碍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度不健全,完善的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前提。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尚不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层干部管理机制、农村经济发展中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存在政策制度缺陷。

2发展农村经济的策略

2.1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产业富民战略

做大做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是引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能起到示范带动和辐射覆盖的作用。目前我县已初步形成以杏果产业、瓜菜产业、草畜产业为主的产业布局,但发展尚不均衡,特色优势不明显,在带动农民增收上见效缓慢。因此,今后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发展模式。一是要明晰产业富民的主题,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农民增收这一基本目标。所有产业的规划、发展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要以农民脱贫致富为出发点来确定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途径。二是加大对特色产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扩大龙头企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带动能力和辐射作用。三是要积极探索寻求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之间的全新途径,实现企地共建、互利双赢的发展模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连接作用,加强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互通,鼓励企业和农民按订单形式组织生产,多渠道组织产销衔接活动,维护农民利益,形成牢固的产业链。

2.2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城镇化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特别是深加工,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县乡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工资性收入是近几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和最大“亮点”。三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必须坚持走大中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路子。建设有特色的城镇。四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在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上,逐步形成几个在省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带。

2.3要注重改善民计民生

坚持把改善民计民生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保障,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按照“政策不能变、扩大受益面、增加透明度、农民得实惠”的原则,采取“一卡通”发放形式,突出抓好各种补贴。要加快建设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灾害应急响应制度等,切实解决民生“八难”问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管,严格落实农民负担“一把手”负责制和行业监管制,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2.4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制度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着社会稳定,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巩固。要加强理论学习,敢于解放思想,勇于改革创新。要整顿后进组织,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实行村支“两委”班子成员依法交叉任职,实现优化组合,提高工作效能。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逐步化解村级债务,推动村级党组织高效良性运转。要认真落实村民监督、民主议事、村务公开等制度,提高村组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发展农村经济是增强农村竞争力,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保持农村社会环境稳定的需要,是打造特色城镇,推动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国家经济发展实力的客观要求。

结束语

农村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能否健康、持续、稳定的向前发展,关系着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我国政治权利的的巩固。必须切实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4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5

关键词:国内;农户经济;文献述评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3-0030-007

农户经济是乡村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一直被学术界所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等事件的发生,农户经济重新成为一个热点领域,成果颇丰。本文拟对新世纪以来国内农户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并作简要评论,为农户经济研究提供参考。

一、农户的经济理性

在西方农民学研究中,以恰亚诺夫为代表的“道义小农”或“实体主义论”与以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或“形式主义”展开了长期论争[1],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国内学者对小农性质的理解。国内学者对农民性质的理解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经济学取向和社会学取向。经济学取向主要关心中国农民的经济理性问题,即农户是否是经济理性的、农民在何种条件下是经济理性的,是一种“条件理性”观。社会学取向则把农户经济行为和特定的社会发展状态联系起来,注意到在中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农民理性的生成性和过程性特征,是一种“过渡理性观”。

(一)条件理性观

“条件理性观”主要是一种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试图运用社会制度、市场状况、职业分化等因素解释农户经济理性的差异和变化过程。郑风田在清理舒尔茨和恰亚诺夫等小农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蒙“有限理性”说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其关于中国农民经济行为的“制度理性假说”,认为“中国农民的经济行为主要受制于制度因素,适宜的制度导致农民的理性供给行为,制度悖论或不适宜制度导致农民的非理发生”。[2]彭文平把市场因素纳入对农民性质的理解中,认为中国农民面临的是不完全市场环境,用“条件最大化理”来解释当前“农民行为非理性命题”[3],即农民对新技术需求不足、农业专业化程度低、农业经营短期化等问题。岳跃把经济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把农户理解为“有道德的理性人”[4],即合理、合法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他指出,中国目前的农户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是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二是作为有道德的理性人,前者决定了他追求经济行为的利润最大化,后者决定了他必须考虑道德成本、道德收益和道德效益,遵纪守法。无论是“制度理性”、“条件最大化理”,还是“有道德的理性人”,都把农户理解为具有理性特质的“理性人”,并且对其理的范围进行了限定。

(二)过渡理性观

“过渡理性观”主要是一种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者把当前中国的农户经济行为视为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在农户经济行为中的具体反映,使其表现出过渡性和社会化特性。秦晖、金雁把农民的经济理性和中国传统宗法文化联系起来,认为非理性是农民思维方式的一种,尽管单个农户的经营就其能够配置的资源来看是理性的,但其整个经济行为仍然表现出严重的“非理性”特点。只有随着市场的发展,“农民成为交换的主体,从而摆脱了对共同体的依赖,其理性才能摆脱集体表象的压抑而健全起来”[5]。徐勇、邓大才把小农的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传统小农、商品小农、社会化小农和理性小农,认为中国是在土地均等化、税费全免、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背景下的小农经济,小农的成分复杂,既不是以道义经济为特点的传统小农,也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小农,而是处于“商品小农”与“理性小农”之间的一个社会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小、长期存在的“社会化小农”[6]时期。“社会化小农”的核心问题是消费支出诱致的货币压力问题,其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是“货币收入最大化”。刘金海具体讨论了“小农的社会化”[7]问题,认为小农经历了从传统小农到国家小农再到社会化小农的演变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通过政治权力干预建立了纵向的“国家—农民”体系;市场把小农从家庭中分离出来使其社会化到交换网络中。高帆把当前中国的小农理解为“过渡小农”。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农户的经济性质具有从“道义小农”向“理性小农”过渡的性质,是“过渡小农”。其具体表现是“生产要素正从风险规避向利润追求转变,要素投入正从劳动密集向资本—技术密集演变,市场条件正从市场不完全向逐渐完善演变”。[8]

无论是条件理性观,还是过渡理性观,都是从农户经济行为本身来考察农民理性问题,很难得出结论。正如陈庆德所言,“农民经济行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制度支持以及对发展风险的合理分担”[9]。郭于华也指出,“农民的行为选择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道德的恐怕并不是一个真问题……对农民行为的分析必须放在其特定的、具体的生存境遇、制度安排和社会变迁背景中进行。农民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生存境遇和制度性安排”。[10]因此,对农民理性的考察必须联系特定的社会制度环境、市场状况以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目前,中国不仅存在城乡差距和东西差距,各职业群体内部的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今日的中国农民远不是一个内部未分化的同质性职业群体,而且,不同地区的农民对经济利润的考量也不同,一般地谈论农民理性并无实质意义。实践中并不存在一个整体性的中国农民群体,存在的只是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具象农民,因此,必须在具体情境中来考察农民理性问题。正如马克思在谈到人的本质时所指出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农户的经济理性也是其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谈论才能揭示其本质。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6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06-03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为核心内容。2012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农村经济结构、就业结构等发生重大转变,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教育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结合2010年河南省出台的《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2008-2020年)》和《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机制、保障粮食品质与环境安全的环境保护机制,而高等农业院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何将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关键是将农业科技信息及时传递到科研人员和基层粮食生产者手中,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即是农业科研工作的起点和阶梯,又是农业科研工作交流和传递的渠道[1],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一、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意义和促进国家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建设中原经济区,促进河南振兴,推动中部崛起,是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曾经贫穷落后的中原地区人民的共同期盼。《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印发,寓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河南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意味着河南这一全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致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构想和宏伟蓝图已变为国家发展现实需要和河南人民的历史重任。这必将形成强大合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使之尽快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区域。同时,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实施,强调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科技创新机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流通机制、保障粮食品质与环境安全的环境保护机制。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调研中,就中原经济区建设,多次提到: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的河南,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使命,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2]。中原经济区建设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要实现到2020年在保护全省0.07亿hm2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生产用地稳定在500万hm2,粮食生产能力达到650亿kg的建设目标,就必须尽可能保持现有的可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要提高粮食单产,就要依靠农业科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粮食稳产、增产中的作用。而这个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作保证,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可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作为承担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传承创新文化神圣使命的高等院校,迎来了加快自身发展的机遇,特别是河南省等省份被确定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战略的决定,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关系到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3]。21世纪是一个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农业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将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建设服务,不仅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符合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特点。

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

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三、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而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的中心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因此,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有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来支撑,需要强大的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提供确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技术,指导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深入开展,有效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历史性机遇,强化“以发展提升服务,以服务促进发展”的理念,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己任,以创建高水平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情报信息报务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1.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与利用方面,收集、维护和方便地提供各种高质量的农业科技资源,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最大可能限度的农业科技信息。

2.建立、加强和维护现代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向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便利。

3.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方面,使农业科技人员成为工作的核心,使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图书馆使命的核心。

4.保持与农业科技技术发展的同步,及时科学地把最新的技术应用于现代图书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深度。

5.加强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理论研究,要在传统图书馆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研究,建立新的理论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科技。

参考文献:

[1]杨淑晶.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2(15):20-22.

[2]李英珍.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方式探索[J].前沿,2012,(12):104-105.

[3]杨志永.中原经济区内市级公共图书馆特色馆藏共建共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2(16):49-50.

[4]吴海峰.农业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11,(5):30-32.

[5]马万杰.创新管理机制整合科技资源推进河南省农业科研系统科学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9,(9):5-10.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7

因此,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要全面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山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传统的丘陵山区开发建设思路,以发展休闲农业为主线,大力发展丘陵山区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一批高标准丘陵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最终实现郑州市丘陵山区生态文明、经济、社会效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的目标。

独特优势:

郑州西部山区植被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植物、药用植物、野生动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山区内沟域纵横、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好,全市名、特、优新产品,大多集中在这里。目前郑州市山区的河阴旱地石榴、新密五指岭金银花、登封高山蔬菜(小仓娃系列)、始祖山薄皮核桃、五云山谷子等系列产品已初具品牌效应。

对策措施:

一是结合“136工程”,推动山区开发建设。丘陵山区建设的核心应是以休闲农业为主线,以旱地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为依托,结合在全市建成10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30个以上特色产业园、60个以上特色产业项目的“136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无偿投入与有偿投入相结合,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利益相结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高标准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综合示范区。

二是有效开发利用山区农业资源。郑州市西部山区虽然一直受着干旱问题的制约,但是山区农业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奇特,历史人文遗址众多,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丰富,休闲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有效的开发利用旱作区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挖掘、保护和传承丘陵山区农业文化,保护丘陵山区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丘陵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三是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丘陵山区开发建设要在旱作区特色农作物生产区域布局和自然生态条件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引进、示范、展示旱地彩色红薯、小杂粮、小杂果、高山蔬菜、金银花等抗旱耐旱、优质高效的旱作特色作物,把山区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园的建设结合起来,突出打造集食、住、行、购、娱、游为一体的特色旱作生态农业精品园。

登封:依托八龙潭景区133.3万平方米的桃、李、杏、葡萄小杂果采摘体验休闲农业基地,大金店镇三王庄―三皇寨景区和九龙潭“摸摸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富有魅力的爱情体验游乐项目,集合10多家面积在3.3万~33.3万平方米的休闲农庄集群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新密:依托苟堂镇九里山休闲采摘、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平陌镇南部香山寺、白龙庙、天爷洞景区和尖山风景区,发展伏羲山休闲采摘、五指岭金银花种植、国公岭小杂粮试验示范,形成生态旅游、农家乐、特色种植于一体的山区经济发展综合示范区。

荥阳:以二郎庙环翠峪,邙岭区域和广武桃花峪为中心,发展千亩甜柿,千亩河阴石榴,旱地石榴,薄皮核桃,建设休闲采摘、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打造特色经济特色品牌。

新郑:以始祖山风景管理区和辛店镇、新村镇为中心,发展休闲采摘、小杂粮试验示范,和生态旅游、农家乐、特色种植。

二七:以樱桃沟为中心,发展樱桃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农家乐、特色种植。

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市、区县两级财政设立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山区经济发展给予扶持。

二是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市政府有关部门投资项目和区县政府投向山区发展的资金,优先、集中扶持年度重点发展的项目,形成投资合力,确保重点发展区域快速启动、健康发展。

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山区丘陵规划体系,规范产权交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山区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山区资源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山区经济整体规划建设和具体项目开发,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山区经济发展建设机制。

四是完善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山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对已完成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沟域,优先列入山区经济政策性资金扶持范围。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8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以及国民收入再分配、转移支付等经济手段,合理配置全社会的经济资源,促使城市和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彻底改变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安徽省城乡联系有了显著增强。但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经济仍未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城乡差距悬殊较大。当前,安徽省正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如果再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会对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形成制约,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首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对照全国总体小康的基本标准,截止2000年末,安徽省小康尚未达标的指标有3项,除了人均GDp尚不到700美元外,其他两项都与农村有关,分别是: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1990年价),实际值不到1200元(2000年为952元,2001年为1000元左右);二是恩格尔系数,农村大于50%(2000年农村恩格尔系数为52.5%,2001年为49.8%)。综合来看,安徽省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拖了全省小康建设的“后腿”。到2020年,安徽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7300元,这要求今后十几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在7%左右的增速,而在1990—2000期间安徽省农民收入实际增长只有5.6%,农村全面奔小康的任务将更加艰巨。如果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民的生活水平、住房条件以及受教育的机会都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能再片面地追求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来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否则安徽省全面小康社会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从供给的角度看,农业发展缓慢直接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2002年,农业在安徽省国民经济中比重为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近几年农业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在1个百分点左右,经济发展对农业仍有一定的依赖性,特别是在二、三产业增长不快且增长基础不牢的情况下,农业增长一旦因受灾、市场需求等因素出现波动,全省经济增长也必将受到连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农业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还将直接影响非农产业特别是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从需求的角度看,农村需求不旺直接影响扩大内需的效果。2002年,安徽省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而同期农村市场消费零售额仅占全省的29%,比1990年下降了3.8个百分点,比1985年下降了10.3个百分点。在最终居民消费构成中,农村居民消费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72.37%下降到2002年的55.23%。受收入水平的影响,安徽省目前农村人均消费水平还不到城镇居民的33%,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差距也由1990年的2.17:1扩大到2002年的3.04:1,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如果再加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住房等补贴因素,实际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达到4∶1。农村消费需求不足,既是近年来安徽省消费市场启而不动、增而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制约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后劲。

第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长期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以及“城市偏向”、“财政偏向”的体制格局,严重阻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并没有及时得到调整,并继续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财政税收收支差”、“金融资金存贷差”和“土地征用出让价格差”等形式和渠道,维系着“城市偏向”的利益格局,这可能是造成安徽省目前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重要根源。当前,安徽省“三农”问题突出表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安徽省总体上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截至2001年底,全省仍有5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其中绝对贫困人口126万人;与城市相比,安徽省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等方面。在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要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再也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了,必须要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二、安徽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核心就是要在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找准统筹的切入点,努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要以工业装备和城市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安徽省先后提出了把农产品加工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等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统筹城乡发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老思路,要用抓工业的思维来抓农业,用抓城市经济的措施来抓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优质的原料基地,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二是要依托城市工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这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三是要适应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城市居民消费需求,这是最终目标。就主要农产品总量来看,安徽省在全国还处于前列,但规模较大的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还是比较缺乏。发展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基地,必须要从全省的角度进行统一规划,重点要围绕市场需求,选准有限目标,率先发展粮油、水果、畜牧等具备优势、富有特色的重点产业。同时,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国内外知名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积极参与原料基地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环节是关键,仅仅依靠农户自发行为和乡镇企业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必须要借助城市工业装备和生产技术的力量,农产品加工业才能真正成规模、上档次。为此,政府必须要通过资金引导、优惠政策等具体措施,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工业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重点地吸引长三角地区的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安徽省农业领域,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消费环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的加快,特别是在经历“非典”之后,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安徽省必须要以抓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窗口,推动全省农业标准化的实施;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检疫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地检测体系建设。同时,要建立必要的标准许可制度,严把市场准入关。

2、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载体,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县域经济,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安徽省目前县域经济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远大于经济功能。全省绝大部分土地、自然资源在县域之内,7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县域之内。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县域的经济功能却呈现明显弱化趋势,其占全省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56%下降到2000年48%,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重由38%下降到32%,人均GDp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由74.7%下降到64.8%,而同期县域内人口的比重仅下降不到1%。安徽省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反映在县以上和县以下。如果再不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全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很困难的。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与全省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在积极推进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必须要加快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小城镇发展步伐,这是今后安徽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主要载体。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依托大中城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配套经济。要紧趋城市消费需求,依托县域之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县域龙头企业和致富能手,鼓励发展特色产业和块状经济;要紧紧围绕城市工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鼓励县域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要加大县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县域境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县域的市场准入门槛,放宽投资领域,真正让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新一轮发展中唱主角。

3、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从国际经济来看,衡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工业化程度,二是城镇化程度。工业化体现于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和工业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城镇化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由农村逐渐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的过程,体现于城市人口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和农村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城镇化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进入城市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要素聚集促进工业化的发展。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指出: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本身即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经济起飞时期农业人口下降了72%,日本二战后农业人口下降了65%。2002年,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不到30%,而同期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已超过4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13个百分点。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一方面,造成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能随着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而同步扩大,最终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导致了大批农民分享不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拉大。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同步推进,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协调发展。当前,安徽省尤其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在为工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据统计,安徽省目前约有800万人在外务工,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但目前外出就业的规模与安徽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以及全省工业化进程,仍有很大的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首先应取消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不合理限制,取消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特别要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劳动条件恶劣、工伤事故等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解决。要把农民工所涉及的计划生育、子女教育、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工作,列入城市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其次,要加快消除城镇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特别是对县城以及一些中小城市,户籍制度要坚决取消,充分发挥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9

[关键词]农村第三产业 农村市场 特色产业

一、引言

农村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地位不容忽视。目前,关于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研究文献还相对较少,对其地位、性质认识不清,导致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并且富余劳动力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而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深层矛盾的长远之计。故此,结合河南省实际,深入探讨农村第三产业的性质和发展思路,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内涵上看,农村第三产业是指在农村经济中除农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为农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机构、组织、企业的集合。从外延上看,农村第三产业应该包括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视频服务业、物质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咨询业、房地产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卫生社会福利、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乡镇组织管理等行业。就其地位而言,农村第三产业是未来的支柱,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产业。对农村第三产业性质的认识需要将第三产业理论与河南省农村状况结合起来。

二、农村第三产业的特征

1、第三产业的“二元性”、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

第三产业的“二元性”体现在城乡发展的不均衡。农村第三产业是城市第三产业的另一面,是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由于城市先天的优越性和农村历史演变中的边缘化,导致第三产业在城市发展迅速、在农村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的地区差异性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指基于不同农村地区的地质、历史文化、资源、风俗、技术差异所形成的发展模式、经营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同时,也表现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二是由第三产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发生的特点决定的。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也就是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二者同时进行,而不同地区的需求偏好是有差异的。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质。河南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大量不同种族等诸多因素直接决定了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地域差异性质。

2、农村第三产业的“双高一低”特性

目前,人们对农村第三产业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所以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富裕劳动力。其实,农村第三产业具有“双高一低”的特性。“双高”是指劳动密集度高和技术密集度高。劳动密集度高就是农村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量大,比如旅游、餐饮等;技术密集度高是农村第三产业对技术要求高,比如科教文卫等领域。这里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倡导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宏观背景下,劳动密集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密集,从长远趋势来看,还应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一低”是指资源需求量低,因为农村第三产业主要是为居民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其产品是无形的服务,具有低投入、高附加值的特点,对有形物质设备和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河南省农村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薄弱,而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保持在0.03以下,并且对第一产业的依赖度也很低,不足6%,呈下降趋势。

3、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倒U型曲线

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因其具有低能耗的特点,其发展对环境的破坏作用相对较弱。当然,也有学者呼吁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管理,警惕第三产业对环境的污染,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在这些担忧中,大都是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很多是因为粗放型经济发展产生的后果,但是其中也不乏有无病之嫌。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表明,其与环境改善之间大致存在倒U型曲线。第三产业发展初期,由于采取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对环境具有负面作用;第三产业充分发展阶段,其对环境改善的积极效应急剧凸现。其中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只要高要求、严标准、科学合理规划指导,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可以避免曲线的上升,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交通运输、文化娱乐、体育、农村旅游、保险金融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不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也是吸纳农村闲散富裕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发展清洁无污染的环保型第三产业,完全可以实现环境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4、农村第三产业的高就业吸纳能力的特性

产业经济学中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分布将从第一次产业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所以三次产业相比较,在做好农业发展的同时,重点发展农村第三产业能缓解就业压力,快速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从实证角度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贡献率也相对较大。从2002年到2008年,河南省整个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表现为第一产业由3398万人下降到2847万人,第二产业由1038万人增加到1564万人,第三产业由1086万人增加到1424万人。2006年至2008年,乡村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第一产业由3039.48万人下降到2837.24万人,第二产业由999.02万人增加到1202.83万人,第三产业由738.43万人增加到819.06万人。2008年,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看,分别为10.638亿元、723.4687亿元、994.7831亿元,平均工资为2008年13631元、24438元、25324元。农村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和服务性收入都在连年提高。

5、农村第三产业空间布局的“小集中、大分散”

产业经济学中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存在“集群理论”,意思是说,按照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企业会出现“扎堆”现象,产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明显。而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河南省主要是农业大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2万公顷,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17亩,而且还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土地产能差异很大,整体格局是分散的农村包围集中的城市。由于农村分布全省各个地区,农业以小户经营为主,所以说是“大分散”;再加上第三产业的服务提供与服务消费是同时进行的,所以农村第三产业就呈现了“小集中”的格局。由于大分散,呈散点图状分布,所以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的布局也就相应小规模化;由于小集中,就要求第三产业要围绕各个小型的农业分布区聚集。当然,这样的性质在产业发展的实践中是可行的,也需要遵循这样的特点指导规划第三产业的发展。理由是,首先,第

三产业的物质生产要素是可以分割的,适合小规模经营,并且容易达到规模经济。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可分割的特点以及企业最佳规模临界值比较小的特点,决定了“小集中,大分散”的布局在实践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服务需求。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交通运输、公共设施、旅游等行业需要的投资较大,有一定的规模进入壁垒,这些行业就需要政府出面指导完成。

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思路

1、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农村市场价格机制,消除“剪刀差”。通过市场引入,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市场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环境。第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网络化、产业化和中间机构确保信息流动畅通;通过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积极性确保第三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的充足;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的双向流动;通过科研服务、政策引导提升第三产业技术含量。第三,健全农村市场管理法规。目前,河南省农村地区管理混乱,市场秩序不是很规范,存在欺行霸市、偷摸盗的现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原因,管理起来相当困难,所以,亟需加强法治宣传和教育。第四,缩小城乡福利保障和教育的差别。城乡在诸如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护等方面差别甚大,农村居民缺乏应有保障和福利,严重阻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议实行无差别待遇。

2、因地制宜抓特色第三产业,依托小城镇建好信息网

省属县市农村基于历史、文化、地貌等方面的差异,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不必一窝蜂地盲目上项目,在做好基础产业发展的同时,完全可以有规划地发展一些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浓厚的城镇农村可以重点在文化上做文章;风景秀美、地质奇特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旅游业;农产品具一定特色的地区可结合自身农产品和农民需求的差异,可以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业;离研发中心比较近或者研发实力强的地区,可以结合相关机构发展科技服务业,等等。要做到这些,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自行调节,但是,政府也需要因势利导做好规划、指导、帮扶工作,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另外,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对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纽带和推广作用。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将河南省内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整理、汇总,从而方便管理、规划指导。通过信息网、物流网的实施,河南省农村第三产业“小集中,大分散”的格局就可以统一起来。

3、高起点、严要求,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村第三产业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河南省不可能走过去粗放型的老路子,需要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起点、严要求,科学规划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按照这个要求执行。首先,第三产业要放弃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集约型经济增长的路子。对于那些消耗高、效率低、经济效益低的行业要严格控制甚至不予立项;鼓励那些低能耗、效益好的行业发展。其次,第三产业的发展要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原则。在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产业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节能节地节材,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大力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合理控制白色污染、光污染等。

(注:本文是河南工程学院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小农经济的特点篇10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县域经济;永善县;溪洛渡电站

abstract:thefundamentalwaytosolvethe"threerural"problemsistoacceleratethepaceofurbanizationconstruction,Yunnanimplementationofthe"bridgehead"strategy,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of"mountaintown","beautifulYunnan".LocatedinJinshaRiverinYongshanCounty,wemustseizetheXiluoduHydropowerStation,wumengareadevelopmentprojectsdevelopmentpotentialandopportunities,bearing,new-typeurbanizationconstruction,promotethedevelopmentofcountyeconomy,realizetheintegr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farmers,citizensofcommonprosperity,sharingtheresourcesofpublicservice.

Keywords:newurbanization;countyeconomy;YongshanCounty;XiluoduHydropowerStation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手段,将带动产业升级、内需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永善县要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必须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引擎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让农民、市民共同富裕。笔者近日通过调研和思考,有几点浅议与大家分享。

一、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诠释及重要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首先要有新的发展模式,其次要因地制宜形成产业支撑,第三是更为“绿色环保”的城镇化,第四是更为“智慧”的城镇化。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切入点,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分配改革开放成果的红利最好方式,其实践过程将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为基建、消费等传统产业带来一场新的战略机遇,对环保、科技的要求也将给众多新兴产业提供孕育、成长的土壤,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奔小康。

永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永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昭通市北部,总面积2778km2,全县辖八镇七乡,总人口45万人,2012年,生产总值40亿元,人均GDp不足0.9万元。因而只有发展县域经济,才能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扎实的物质和经济保障,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在县域经济进程中担负着重任,特别是经济社会不断向纵深发展,永善县域经济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

一是平台搭建有限,城镇化、工业化推进迟缓。由于永善县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发展非常缓慢,到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寥寥无几,仅此4家,且主要属于粗放、原材料型企业,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3060万元;乡镇企业长期处于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目前全县城镇化率仅为30.5%,与省、市相距20个以上的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13.6km2。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缓慢,使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全,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化仍然是制约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二是经济意识落后,发展主动性、创新性不佳。地处乌蒙山脉的永善县,因文化、环境等影响,思想观念陈旧,长期处于对自然资源的低开发,市场经济意识谈薄,等、靠、要思想存在,自身优势与潜力凸现不出来,无法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群。当前,更受资金、人才、交通、电力和城镇化等瓶颈制约,短期无法突破,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2012年,永善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37元,两者之比为4.0:1。

三是产业失衡,经济转方式、调结构较慢。2012年,永善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1:41.2:32.7,昭通市三次产业比为19.6:46.1:34.3,云南省三次产业比为16.1:45.6:38.3,一产分别比市、省高6.5、10.0个百分点,二产分别比市、省低4.9、4.4个百分点,三产比市、省低1.6、5.6个百分点。结合实际来看,一产业高附加值产品少,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二产业基础薄弱,总量太小;三产业比重大,但效益不高。可见,影响经济发展的的结构性矛盾仍突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艰巨,实现经济增长任重道远。

四是财政基数小,自我发展、保增长能力不强。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主要来自上级财政、招商引资和本级财政,上级财政投资往往需要地方配套。而永善县财政财力有限,2012年财政总收入38948万元,人均可用财力仅为905元,仅是市、省人均可用财力的39.3%、15.9%,维持财政基本运转都存在困难。同时现行金融体制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力度明显不够,2012年永善县存贷比仅为25.3%,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相距胜远,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变得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相对较低,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县域的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石。因此,最近省、市政府对城镇化建设提出:要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同时要求“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等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永善县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更应抓住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推进乌蒙片区开发、溪洛渡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壮大县域经济,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迅速推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二)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县域经济现代化进程。城镇化作为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它可以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通过发展城镇,可以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到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要得到快速发展,必须以一定规模人口的集聚为前提,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会加快县域第三产业发展。永善县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发展二、三产业,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信息和旅游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以县城为龙头,以乡镇为抓手,村庄为承载点,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使县域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研究表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农民收入越高,反之,则成。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成为了必然。永善县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奔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城镇化的本质是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把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充分利用好当前农转城和移民安置的相关政策,创优内外环境,吸纳农村人口城镇就业。同时,将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城镇经济也就是在城镇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以乡镇、村庄经济的发展为支撑,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让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现代化,同时为城镇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使城镇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也就得到根本解决。

(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了,则县域的GDp总量无疑会得到提高,这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累了资金,从而也实现了Gep的增长。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和难点,还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城镇建设才能大张旗鼓的进行,也只有城镇建设的大力发展了,城镇功能完善了,城镇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与招商引资的外部环境才能得到根本改善,发展与建设的良性互动才会真正形成。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与思考

(一)面临机遇:党的十再次要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强调“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指出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云南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桥头堡”发展战略,推进了“山地城镇”的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云南”,决心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城镇化科学发展之路。这些都为永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同时,预计未来10年我国拟新增城镇从口4亿人左右,带动城镇化投资达40万亿增长。永善县在两站移民的推动下,仅2012年落实农转城人口超4万人。这也赋予永善县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良好机遇。特别是随着溪洛渡电站二级专用线、沿江油路、县域等级公路、航运等交通网络的完善,永善县融入到了成都、重庆、攀枝花、贵阳、昆明等大都市经济腹心圈,溪洛渡电站高峡出平湖的胜景和浓郁山水田园自然风光将成为都市人修生养性的庄园。这为永善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持续动力。

(二)发展思路:坚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金沙江绿色经济长廊建设为依托,以打造绿色能源基地为契机,以建设“山城、水电、园林、湖滨、旅游”生态城镇为目标,以资源型城镇转型为路径,打好县域经济、城镇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四大战役”,突破交通、水利、电力和软环境的瓶颈制约,聚集人口和资源要素,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镇文明向农村延伸,走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凸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道路,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建制镇为极点,特色重点城镇为支撑,中心村为着力点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径,逐步发展成具有乡村风貌的中小特色城镇群。

(三)总体目标:到2015年,县域总人口达到47万人,建成8个中心镇、重点在沿江沿路沿边合理布局45个1200人以上的中心村,城镇化水平达38%,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到2020年,创优城镇软、硬环境,争取撤县设市,县域总人口达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力争突破百亿大关。建成具有山区特点、沿江风格和产业支撑的特色城镇群,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30年,大都市经济腹心圈区位凸现明显,县域总人口达到6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更高,四个文明建设更加全面、协调,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

(四)主要对策和建议

打造经济“新引擎”,使城镇化转型升级释放活力,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达到农民、市民都富裕起来,共享改革开放红利。建议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1、推进新型城镇化,树立“四个理念”。一是公平共享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打破壁垒,消除不公,稳步推进农民向市民转变、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共享基本公共服务,使城乡居民同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二是高效集约理念。要坚持合理布局,适度规模,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形态和布局相匹配。三是生态文明理念。要按“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由重数量到重品质发展,建设“幸福城镇”、“智慧城镇”、“和谐城镇”,实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四是培育特色理念。要坚持将金沙江流域文化、溪洛渡文化、苗族文化和彝家毕摩文化等地方人文特色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加强传统文化村落保护与建设,增强历史人文内涵,提高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着力建设独具特色的“水电新城”、“明珠都市”。2、推进新型城镇化,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发挥县城带动作用。县城是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连接城乡的重要节点。永善县城要充分发挥“一肩挑两站”区位和资源环境优势,挖掘展示历史民俗文化,彰显山城湖滨特色,打造具有城在山中、城在林中、人在城中的水电“灵魂”新城,带动八镇七乡的迅速发展。二是发挥园区、特色经济长廊的集聚作用。永善县规划5个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特色园和沿江、沿路百里绿色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促进城镇与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产业与人口集聚的重要平台,乡镇根据自身功能定位,按照一乡(镇)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发展理念,力促强势推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三是发挥特色城镇的“亮点”作用。把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生态景观与传统风貌独特的古镇(如黄华镇、桧溪镇等)、传统文化村落(如大兴驿马沟、马楠村、溪洛渡玉笋村等)和特色产业突出的乡村(如桧溪强胜村、黄华镇黄葛村等),建成具有地域特色、传统风貌和田园风光的魅力景观,形成新的休闲旅游亮点。四是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着力点作用。积极推广细沙大同、务基捏池等发展经验,不断提升基层服务管理水平,努力构建和谐宜居的优美村庄,推动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集聚,深化农转城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乡村公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城镇化。

3、推进新型城镇化,抓好“四个重点”。一是科学规划指导新型城镇化。要围绕以山地城镇发展的蓝图,高起点对城镇和村庄进行规划与建设,按照统筹城乡、突出特色、科学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二是建设宜居城镇带动新型城镇化。加快商品房开发、保障房、公租建设、旧城改造和各移民安置点建设,实现“居有其屋”。坚持新区抓开发、旧城抓改造,乡镇抓特色、村庄抓规范,全力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三是完善城镇功能助推新型城镇化。加快完善城镇道路、供水、防洪、排污、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做优城乡人居环境。四是绿色生态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借助金沙江流域治理政策措施,抓好建筑、工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镇,发展低碳经济,打造“水电灵魂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