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户外露营团建策划十篇户外露营团建策划十篇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1:46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1

为了降低合并会计信息的聚合程度,一种方法就是缩小合并的范围。如以母公司所在的行业为基准,将经营业务相近的母子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合并,这样就可以基本剔除与母公司处于不同行业的子公司,从而便于和同业的其他公司会计报表进行比较。但这种做法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余地,可能造成信息披露上更大程度的不可比。因此大多数会计准则都不允许将与母公司经营业务相差很大的子公司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注:国际会计准则iaS-27《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第12条指出:“有时,一个子公司可能因为和集团内其他企业的业务不同而被排除在合并编报的范围之外。据此而将其排除在外并不合理,因为对这类子公司予以合并编报,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增加披露关于子公司不同业务的资料,能够提供更好的资料。”)。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一合并会计报表(征求意见稿)》也认为,为了反映企业集团的全面情况,应将上述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

另一种国际上通行的解决办法是编制分部财务报表,作为合并会计报表的补充,从而达到综合性与分解性的统一。一般认为,在资本市场中,分部信息对投资者具有较高的决策相关性,但是其可靠性与可比性较差。因此,除证券管理部门以外,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有关国际组织也纷纷有关准则或规定,以规范分部信息的披露行为。本文拟就第二种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一、分部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英、美等国对分部信息披露的制度规定

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于1965年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行业披露销售额和利润信息。随后这一规定被写入1967年的公司法中。在欧盟第4号和第7号指令颁布之后(注:欧盟的第4号(1978)的第7号(1983)指令规定了企业分部信息的披露下限,即按照行业和地理披露分部的销售额数据。但该指令并未使欧洲成员国企业的分部报告实务由多大改观。),1981和1987年经修订的英国公司法对分部信息披露作出了更广泛的规定,如除了要求披露行业分部的销售额和税前利润之外,还要求披露地理分部的销售收入信息,伦敦证交所还非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披露地理分部的利润数据;最近的准则是英国会计职业组织(英格兰和威尔士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0年的SSap-25“分部报告”,要求企业增加披露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净资产信息,从而拓展了英国法律和股票交易法规中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要求。

美国在分部信息披露上有着广泛的规定。从1969年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首次要求在册的上市公司按照行业分部披露公司的有关信息;1976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了FaSB-14“企业分部财务报告”,要求企业按照产业分部(industrysegment)和地理分部(geographicsegment)来对企业的非关联客户收入、集团内部转移、经营收益(或净收益)及可辨认资产等数据加以披露;随后,FaSB又陆续了一系列与分部信息有关的会计准则和技术公告。如FaSB-18要求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所采用的会计原则与方法用于分部信息的编报;FaSB-21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其在不同产业、国外经营、出口销售及主要客户的分部信息;此外FaSB-24还规定了企业免于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注:FaSB-24规定,下列情形下企业可以不用披露分部信息:(1)当整套财务报表已经合并或汇总于另一企业的财务报告中时;(2)对国外非子公司的投资的整套财务报表当呈报于同一报告主体中时;(3)非公众企业(nonpublicenterprises)可以免于披露分部信息。)这些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为企业分部信息的披露提供了规范性指南。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FaSB的实质性支持,使得任何一家欲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多种经营公司或跨国公司,均需按照这些准则和规范的要求披露分部信息。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分部信息披露的国际协调

在分部信息披露方面,198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了iaS-14“按分部编报财务资料”,要求企业按照产业分部与地理分部揭示来自外部与内部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及可辨认资产等有关信息。iaSC在该准则的说明中指出,“提供分部资料的目的是向财务报表用户提供关于从事多种经营的企业不同产业分部和不同地区分部的规模大小、利润贡献以及发展趋势的资料,使他们能对整个企业作出更有依据的判断。”从准则内容上看,iaS-14与美国FaSB-14的要求比较接近,所不同的是它未要求企业披露出口销售和主要客户的分部信息,也没有明确指明分部的重要性判断标准。

(三)我国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制度规定

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保障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我国《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就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义务作出了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也陆续制定并了招股说明书、年度报告等文件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以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影响。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分部信息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这种变化特征。

1.1994年以前,完全的自愿披露。根据《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应向公众提供公司的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在1994年以前,由于证监会没有公布正式的定期报告内容和格式,故许多公司只能以《公司法》、《股票发行与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因此各公司在披露分部资料的程度与范围上存有很大的差异。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在一个管束不尽完善甚至比较脆弱的环境下,自愿披露会计信息往往会造成消极的后果。

2.1994—1995:指导性的自愿披露。1994年1月10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以下简称《准则第二号》),使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在内容与格式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其中对分部信息的披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业务报告中公司经营情况的回顾:“如果公司实行多元化经营,其业务涉及不同行业,则应对占公司主营业务10%(含)的经营活动及其所在的行业分别作出介绍。如果公司在不同地区或国家开展业务,还应该按照不同地区或国家来反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2)会计和业务数据摘要中非强制性指出:“除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外,公司也可以采用以数据列表或图形表方式,提供与上述会计数据相同期间的业务数据和指标,例如产品销售量、市场分额、公司各主要业务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公司各地区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等。”上述准则对公司的分部信息仅做了模糊的定性描述要求,而对分部会计数据并未做强制性披露规定,这可能因为分部信息尚未引起财政部、证监会及上市公司等有关方面足够重视的原因。但是从这一时期的年报披露情况看,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很会利用分部信息来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了。

3.1996—1997:执行不力的半强制披露。中国证监会在对《准则第二号》执行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于1995年12月21日,了该准则的第一次修订稿。新的准则除了对原文中一些要求进一步明确外,还特别以附件的形式颁布了《财务报表附注指引》(试行)(以下简称《附注指引》),以规范信息披露过程中“报喜不报忧”、“报表注释不能释疑”的状况。对于分部信息的披露,除了保留以往正文中很模糊的描述性要求以外,还在《附注指引》别给出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产业和地区分类提供前后两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

4.1998年:较为严格的强制披露。1997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了《准则第二号》的第二次修订稿。这次修订不论从内容还是格式上较前次修订都作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例如在年报正文董事会业务报告部分,不再要求公司描述其产品改进措施落实、科研成果应用、技术改进与提高等可操作性很强的情况,但是却保留了对多元化和跨国经营公司对分部经营状况的描述;此外,新的准则将原附件部分的内容修订以后纳入到准则的正式内容之中。

新的准则只对多元化公司的行业分部做了定量披露要求;与以往相比分部信息的具体披露内容做了较大的改变:准则仅要求披露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利润信息,不再要求原来所要求的分部净利润和净资产数据。分部信息披露内容与方式的变化,反映出我国证券监管当局在规范上市公司披露政策上,对“简明扼要”与“充分披露”进行权衡的矛盾过程。可能正是由于分部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加上其特有的会计处理难点,才使得证监会对这一内容的披露持既审慎又易变的矛盾态度。

(四)分部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比较

表1从不同角度对英国、美国、iaSC和我国的分部信息披露制度进行了比较。总的看来,我国的有关规定在初期(1995年以前)与英国的较为接近,而后来则表现出与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一定程度接轨的特征。

表1 分部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

项目

英国

美国

iaSC

中国

规定

1981,1985

SeC10-K

《年度报告的

与准 ,1989Companies Form;FaSB-14

内容与格式》,

则要

act;SSap-25

,18,24

iaS-14

1994,1995

1997

分部

行业,地理分 产业,地理分 产业,地理 1995:行业,地理

种类

部,出口销售 分部

分部;1997;行业

,主要客户

分部

分部的外部销 分部的描 1995:分部收

售,内部转移, 述,对内

入,税前利润

要求

分部销售额,

经营损益,可

和对外销 ,净资产

披露

税前利润,

辨认资产;折 售,分部

1997年,营业

的分

分部净资产

旧,资本性支

的成果,

收入,营业成

部信

出,转移定价

分部使用 本,营业毛利

基础等

的资产,

转移定价

基础

"董事会应参考 分部的确定在 在很大程

在很大程

可辨认 公司业务组织 很大程度上依 度上依赖

度上依赖

分部的 的方式"加以 赖于企业管理 管理当局

管理当局

确定

确定(Sch.4)

当局的判断.

的判断.

的判断.

(FaSB-14)

基准:分

行业分部的主

部收入、 营业务收入须

可报告 国外销售收入 分部销售额或 利润或资 占总收入的10

分部的 占总收入10%

可辨认资产或 产总额的 %(含)以上

确定

以上的洲际分 损益额的10%

10%测试. ,地区分部按

测试.

备选:管

国别划分.

理当局的

判断

证券公开

适用

公开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

范围

,经济上重要

公众公司

及经济上

上市公司

的非公众公司

重要的单

位.

披露

财务报表附注

补充报表

补充报表 财务报表附注

方式

二、分部信息披露的会计难点

(一)如何符合逻辑地确认可报告分部(ReportableSegment)

许多批评者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在分部的确认与报告上缺乏明确指南,使管理当局在确定可报告分部时有很大的自由,从而导致分部的划分过于空泛而失去意义;还有一些人认为,分部信息披露的这种状况,使管理当局可利用其来达到自身财务报表目的。通常,确定企业可报告分部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划分为产业分部,将企业在不同地域的经营划分为地理分部;(2)选择重要的产业分部和地理分部确定为可报告分部。

1.产业分部的划分。按照iaSC的定义,产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产业分部的划分一般可以参照政府或其他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行业或产品分类。例如我国将国民经济各行业按照建设性质分为16个大行业和87个子行业;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17个部60个类别;国际标准产品分类将主要产品分为10个部69大类。在按照这些标准分类作出产业划分时,企业很可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选择有利于企业的分类标准,造成分部的划分有时可能过细,有时又可能过粗,企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FaSB面对这种情况时,也不得不承认:“尽管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分类有多种体系,产业分部的确定主要还是依赖于管理当局的判断。”在美国FaSB与加拿大acSB于1993年联合的“欢迎评论:企业分解信息的报告”中,提出了产业分部应当以企业管理的方式为基础的建议。他们认为,这种分部划分方法使报表用户可以将自己对企业经营的评价建立在与企业内部管理所用的信息相同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分部信息更加可靠,并降低信息的生产成本。该意见还指出,公司内部设立的利润中心对分部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很有帮助。

2.地理分部的划分。分部信息的可预测性(predictability)要求分部的划分应当建立在以一定时期内具有同种特征的行为的基础之上。FaSB-14认为,地理分部指的是“可以被确定为适合于企业特定环境的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的集团”。同时还指出划分地理分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距离远近、经济相似性、经营环境的相似性及相互关系的性质、规模与程度等,但是这些规定并未给出地理分部划分的确切定义。现行准则通常要求按照企业的经营地点或者是销售市场来划分地理分部,有时还可根据这二者共同确定。许多国家规定,企业在国内的经营一般当作单独的地区分部,但对一些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而言,区分国外经营和国内经营已经非常困难。因此有人建议通过制定单一的标准(如按照国别基础)来划分地理分部,能够使信息的可比性增强,但是这样做又可能使一些公司的分部报告过于繁复,使分部信息的重要性丧失,造成信息超载(overloaded)。

3.分部的重要性测试。分部的划分尽管有多种方法,但是在可报告分部的确认上,许多国家及iaSC都作出了类似的规定。例如FaSB-14规定,当分部的营业收入、损益或可辨认资产中只要有某一项指标占到企业集团的10%时,就应当确认为可报告分部;另外如果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0%以上是从一个客户处销售取得时,还应按主要客户揭示其销售信息。在确定可报告分部的最小规模时,究竟应该按照绝对额还是相对额加以确定,目前仍存有争议。通常,为了达到分部信息的可预测性,只要规定一个百分比作为分部确认下限,就可以获得重要分部的相关信息(例如我国就规定了行业分部销售收入的10%测试)。但是企业与企业之间若想达到可比性,应以某个绝对数作为分部确认的标准。否则对一家小公司来说,10%的披露标准的绝对数相对一家大企业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也有人建议通过二者相结合的办法,即首先规定一个较低的相对百分比,然后划定一个绝对额下限,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间的分部信息可比性与可预测性矛盾的问题。

(二)如何在分部间对共同费用进行分摊

会计中对一些共同费用往往采用某种武断的分摊方法(例如折旧计算,制造费用的摊销等),从而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判断的差异。但是这种分摊很难获取相关的信息。分部获利能力的大小应体现在分部的成果中,通过归属于各个分部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反映出来。但在实务中,一些共同费用(如总公司管理费)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各分部间分摊,都不能认为是合理的,武断的分摊只会给信息用户带来误导。

因此各国现行准则在报告分部利润时,大都采用了报告分部的贡献额(即经营损益)的方式来衡量分部的成果。在我国的年报披露格式中,1995年规定披露分部的税前利润,到1997年修改为披露分部的营业收益,关键一点就是考虑到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会给管理当局提供更多的操纵分部利润的机会。究竟这两个指标孰优孰劣,目前还难有定论。但是至少披露分部的贡献额可能会造成报表用户的误解,即将其误认为是分部的净收益,从而导致公司的利润总额高估。

(三)如何合理确定分部间的转移价格

转移价格是指管理当局从集团总体经营战略出发,在母公司、子公司、关联企业之间购销产品或提供劳务时执行的内部价格。由于这种内部价格通常不受外部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从局外人看来这是一种“非正常交易”价格。现代企业的分权管理将经营决策权在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进行适当划分,并通过适当的授权使各分部的生产经营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为了反映分部的经营业绩,各分部之间的关联交易必须加以合理的结算。但企业往往从集团的整体利益考虑,通过操纵分部间的转移价格,调整各分部的利润水平,从而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例如,由于各个国家的税制存在着差异,集团公司往往会采用转移定价的方式,把设在高税率国家的分部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家,从而调低集团的总体税负。又如,当集团的某个产业分部获得了较高利润时,为了避免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注意而带来的限制性措施,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转移价格而使其保持适度的利润水平。

对企业的投资者而言,企业从外部客户处获得的收入,比起企业各分部间的转移更具有预测力和客观性。因此有人建议,将分部间的内部销售加以抵消,从而消除转移价格对分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分部数据之和与合并报表数据相吻合。但这种做法却使得各分部之间的收益数据不可比,而且不同的企业的数据也可能不可比。因为有些时候,一家企业不予列报收入的半成品,可能会是另一家企业的产成品。

由于转移价格的制定,既能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各分部间的分工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内部资源,又能作为一种财务手段影响各分部的获利能力的指标,进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价值。因此加强分部间转移价格信息的披露就成了许多国家会计准则关注的焦点之一。iaS-14要求对每个予以编报的产业分部和地区分部,必须披露分部之间转移定价的基础。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一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中也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但是在分部资料的披露中,除了要求对公司内各分部间的收入和成本加以抵消以外,对转移定价并未作特别的披露要求。

(四)如何确定分部的净资产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2

关键词:分部财务报告报告分部划分标准应报告分部确定

现代证券市场是建立在信息披露制度之上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投资者作出合理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在企业已出现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全球性发展趋势的当今,从总体上反映一个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情况的合并报表,虽然可以展示集团的全貌,但它的高度概括性必然带来其无法披露细节信息的局限,合并报表掩盖了集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差异,隐匿了集团中处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分部的盈利能力、发展速度、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承受风险的程度等有用信息,致使财务报告用户无法据以满足其有效决策的需求。为弥补合并报表的先天不足,需要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国际上通行的对合并信息进行分解披露的途径之一便是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本课题拟就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作一些探讨。

一、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有关规定的影响,分部信息的披露即是如此。我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分部信息的披露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完全的自愿披露阶段。在1994年以前,由于证监会没有公布正式的定期报告内容和格式,因而是否披露分部信息完全取决于各上市公司。在披露分部信息的上市公司中,披露的程度和范围存在很大的差异。指导性的自愿披露阶段。1994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对公司的分部信息做了模糊的定性描述要求,但并未做出强制性披露的规定。在这一时期,已有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分部信息来传递对它有利的信息。半强制披露阶段。1995年12月,中国证监会了对《准则第二号》的第一次修订稿,在以附件形式颁布的《财务报表附注指引》中规定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行业和地区分类提供前后两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1998年开始,强制披露阶段。1997年12月,中国证监会了经再次修订的《准则第二号》,对分部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二是披露的指标只规定了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毛利三项,不再要求披露分部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1998年12月的《准则第二号》修订稿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要求未作改变。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也对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了编报分部财务报告的要求,规定公司编制“利润表”附表2“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并要求公司在该附表中按行业和公司所在的地区披露营业收入、折扣与折让、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存货跌价损失、营业费用、治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或亏损、资产总额、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等十三项指标。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制定和颁布专门规范分部信息披露的具体会计准则。

美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和数量要求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1939年,美国就已经鼓励企业对国外经营分部作单独的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969年对在美国证交会登记的公司提出披露行业信息的要求。1976年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了第14号准则《企业分部的财务报告》,要求企业披露行业分部信息和地区分部信息。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陆续了第18号准则、第21号准则和第24号准则等一系列与分部财务报告有关的准则:第18号准则要求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用于分部财务报告;第21号准则要求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按行业、国外经营、主要客户和出口销售披露分部信息;第24号准则规定企业免于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这些准则的制定和实施,为美国企业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指南。1991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会成立了财务报告非凡委员会,经过三年的研究,该委员会完成了综合报告《论改进企业报告》,有不少篇幅涉及分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该综合报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和走向。

英国是最早提出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国家之一。1965年,英国的股票交易所率先要求上市公司编制分部财务报告,披露分行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以及分地区的营业额;1967年,英国公司法首次作出公司应披露分部信息的法律规定;1990年,英国原会计准则委员会综合当时的法律规定和股票交易所的要求,了标准会计实务说明书第25号《分部报告》,要求企业增加披露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净资产信息。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1年了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按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要求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其他经济上重要的单位按行业和地区分部报告财务信息。而后,该项准则经修订后于1997年公布,把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权益或债务证券公开上市的企业,和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其权益或债务证券正处于发行阶段的企业”。

其他许多国家和组织也有披露分部信息的要求或建议。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有类似于美国的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准则;欧盟国家有类似于英国公司法中关于分部财务报告要求的规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了披露分部信息的建议;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也对披露分部信息予以支持。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已越来越大,呈现出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家经营的趋势,为分部财务报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同时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极大分离,使大量的财务报告用户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随着投资者理性程度的提高,投资者和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分部信息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对分部财务报告的研究滞后了。当务之急是制定和颁布一项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以规范上市公司和其他多元化企业或集团的分部信息披露。以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及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分部财务报告的几点建议

关于报告分部的划分标准

分部财务报告是指企业集团对其内部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披露重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解信息的报告。分部的划分和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基础。虽然分部的划分可有行业、地区、客户、组织结构、独立核算单位、生产线、主要产品以及法律实体等多种标准,但由于按行业和地区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深入说明一个企业的机会和风险,因而行业和地区的分部信息最受用户关注。

行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主要是对企业外部的客户,分别提供不同的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由于产业结构几乎是影响所有企业机会和风险的关键因素,故此项信息非凡有用。

地区分部,是指一个企业内可以区分的、在特定经济环境中从事提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的风险和获取的报酬不同于企业在其他经济环境中经营的部门。由于不同地区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等,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按地区分部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深入了解企业的机会和风险。

我国现行规定对报告分部的划分偏重于行业分部标准。《准则第二号》只要求披露行业分部信息,不要求披露地区分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规定的“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附表格式则以行业分部为第一级分部,以地区分部为第二级分部。我们认为多数上市公司一般是按行业进行治理并编制内部财务报告的,其按行业提供的分部信息最能反映实际经营状况,故以行业为标准划分分部是恰当的。但也有一些从事多种经营的上市公司,并不按行业设计治理体制和报告体系,而是按地区来设计治理体制和报告体系,对这样的公司要求其以行业为标准披露分部信息则并非最为恰当,因为这一做法会增加分部财务报告的会计工作量和编制成本,同时也不一定符合财务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我们的观点是,当企业的内部财务报告体系是以地区为基础划分分部时,假如以地区为标准划分分部能更好地反映一个公司面临的机会和风险,公司应按地区分部对外提供分部信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准则时,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对第一级分部的划分,除规定行业分部标准外,还应增加地区分部标准,企业在编报分部财务报告时可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确定第一级分部的适用基础。

关于应报告分部的确定

对财务报告用户来说,只有具有重要性的信息才是有价值的信息,对不重要信息的披露,势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给用户造成“干扰”。因此,为突出重点和保证会计信息的重要度,企业只需对重要分部的信息予以单独报告,其他分部则采用汇总报告。

关于分部的重要性判定标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许多国家都对此作出了类似的规定。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应在分部报告中予以披露的分部是收入主要来自外部客户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产业分部或地区分部:其对外对内的销售收入占企业总收入10%或以上;其分部成果占全部盈利部门或全部亏损部门的汇总成果10%或以上;其资产占企业总资产10%或以上。又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规定,符合下述三个条件之一的行业部门,应列为“应报告行业分部”:该分部的营业收入占整个企业合并收入总数10%或以上;该分部的营业利润占企业所有未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营业利润10%或以上,或者,该分部的营业亏损占企业所有发生营业亏损的行业分部的合并亏损数10%或以上;该分部的可辨认资产占整个企业合并可辨认资产10%或以上。主要客户信息,凡占企业经营收入10%或以上的单个客户,应予以披露。国外经营和出口销售的信息,凡销售收入占合并收入总额的10%或以上,或者资产占合并资产总额10%或以上的国外分部均需要进行披露。

此外为保证分部信息的充分披露,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均规定了“75%”的限制条件。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规定,假如把企业已报告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相加,其总额不到企业总收入的75%,企业应增加报告的分部,直到其来自客户的收入总额达到75%止。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则规定,所有应报告分部来自非相关客户的合并营业收入,最低应占所有行业分部相应合并营业收入的75%。

在我国有关分部财务报告的现行规定中,除《准则第二号》提出了行业分部的重要性判定标准之外,对报告分部的确定无其他规定。我们认为,应报告分部的确定是分部财务报告的前提,我国的现行规定过于简略,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分部财务报告具体准则时,应考虑提供更为具体的指南。如,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的有关规定,采用“10%”的重要性标准和“75%”的限制条件,当某一分部的营业收入、损益和资产占企业合并后的经营收入、经营损益和资产总额的10%或以上时,该分部便作为应报告分部单独披露;当应报告分部的外部总收入占合并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不足75%时,应确定另外的应报告分部,直至达到75%的水平。

关于分部财务报告的内容

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分部报告的内容通常只限于一些关键指标。如: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要求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披露以下指标:分部收入;分部成果;分部资产的账面总额;分部负债的账面总额;当期购入的分部资产的总成本;当期分部资产的折旧和摊销费用总额;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外的重要的非现金费用合计数;企业从联营、合营或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获得的净损益份额,以及相关投资金额。此外,它鼓励企业对分部收入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作出披露,对具有相似规模、性质或影响的分部费用项目作出披露,还鼓励企业对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作出披露。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3

但是,目前的活动大多数时候是前期的一个倡议,响应者呼应,然后就组织上路,而没有前期科学的组织计划书详细说明一下所进行项目路线的情况,造成穿皮鞋参与的亦有之,所幸团队精神良好,互帮互助,所有活动都安全顺利完成,没有点滴意外的发生。呵呵,为了我们更科学的发展壮大,愚以为应该从前期活动策划开始,形成我们团队的一套实用的有效的流程,安全合理有计划科学的出行,以利于我们玩得更高,玩得起点更高。

呵呵,罗罗嗦嗦这么多,还是言归正传,抛砖引玉,现从户外组织策划谈起,发表一下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吧,希望那些经验和学识都丰富的老大们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更有用的东西。

组织户外活动是一件劳神费心的事情,尤其是组织aa制方式的户外活动。活动组织前需要组织者做大量准备工作,需要整理有关的地图、攻略和目的地的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资料,考虑团队的构建、组成、分工和突发事件的反应以及安全保障等等方面的问题。

《户外活动策划书》

*****活动策划

(该部分主要介绍一下活动目的地的大体情况,为了吸引浏览者的目光,可以用修辞手法把美和好的东西形容的更美好,嘿嘿。)

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集合出发的时间及地点;

2、活动估计结束的时间及地点;

活动所属级别(参照后附“活动分级标准”)

后附《国际流行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国内部分户外组织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作借鉴,我们可利用也可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分级标准。

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应大概包含如下内容:

1、乘坐车辆的起点、中转点、终点;

2、中间停留地点的情况和活动;

3、过夜住宿的方式,需要露营的宿营地点;

4、最终目的地的活动项目内容和结束

线路大体情况

主要介绍一下:行走的道路情况;沿途经过和逗留的景点和风景;对喜欢摄影人员的拍摄提示;

其他需要交代的事项

1、

2、

预算

1、费用方式:(固定费用还是aa制还是其他);

2、行程总费用及人均费用估算;

3、活动中因情况变化增加费用的估算;

4、费用的管理、使用、处理方式。

装备要求

1、个人装备;

2、集体装备;

3、补给保障;

4、其他(比如需要提供的地图、地理等技术资料或者其他)。

报名要求

1、活动计划参与总人数;

2、参与人员年龄、性别的限制;

3、对个人户外经验的要求条件;

4、报名方式:写明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纪律要求

1、是否遵守某个团体活动或某种户外活动的规则、制度和公约;

2、对环保的要求;

3、活动中的要求(旅途、行进、宿营、活动等的纪律要求);

团队中专职分工人员的情况和联系

要在出发前将团队的队长(也就是组织者、总负责)、先锋、协调、队医等相关的人员介绍给每一位队员认识,并提供通信联系方式给每一位队员。

附件一:借鉴:国际流行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

持续时间:表示所需体力的要求(需结合上升高度)

a、平均徒步时间小于5小时

b、平均徒步时间5-7小时

c、平均徒步时间7小时以上(中等或快速徒步)

难度:表示力量和技术的要求

1、平缓坡度,起伏地形

2、中等坡度,少部分陡峭险峻

3、较长的陡峭坡度,可能部分不规则且/或需开路,可能偶尔需要双手攀爬上升高度(累计):

a、0-500米

b、500-1000米

c、1000-1500米

d、1500米以上

附件二:【借鉴:国内部分户外组织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有整合改动)

a类:当天返回的活动,一般在周末。

b类:两天或两天半的活动,一般在周末。

c类:三天以上的活动,一般在长假期。

d类:长时间高强难度的活动。

危险程度:以0,1,2,3进行表示:0-无危险,1-低度危险,2-中度危险,3-高度危险。

a类0级:

一天的的腐败休闲级户外活动,以休闲为主,包括野外摄影、野炊、旅游、打球、自驾车休闲游等等。

装备要求:无。

人员要求:无。

a类1级:

一天的山地徒步穿越活动。走传统线路,把握性较大,徒步时间4-6小时,当天返回。沿途有美景,需要爬山,但坡度不大,偶尔休息和照相,有野餐。

装备要求:小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一天的食物和饮水。

人员要求:喜欢户外活动。

a类2级:

一天的的探路级山地穿越。根据地图,到没有成熟路线的地方进行徒步穿越或登山,有一定难度,主要困难是路线陌生,有失败或迷路的可能,当天返回。

装备要求:小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一天的食物和饮水,地图、gps,绳索,防止意外的备用物品。

人员要求:有一定经验,体力正常的户外爱好者。

b类1级:

两天的轻装徒步穿越活动。与a类1级基本类似,走传统线路,把握性较大,徒步时间8-14小时,需要两天完成。第一天晚上往往住老乡家腐败。

装备要求:小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一天的食物和饮水。

人员要求:喜欢户外活动。

b类2级:

两天的重装徒步穿越活动(山地或沙漠),需要露营。和b类1级的区别是,沿途没有居民点可以依赖,所有装备都要自己背,包括帐篷、睡袋、防潮垫、食品、水等。线路把握性较大,徒步时间8-14小时,需要两天完成,露营地点可以根据情况决定。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两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

人员要求:有一定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的户外爱好者。

c类1级:

三天以上的休闲级户外远行活动。利用长假日进行的户外远行或者旅游活动。

装备要求:大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

人员要求:体力正常,装备齐全、热爱户外活动及旅游。

c类2级:

三天以上的高强度探路或长距离徒步穿越活动。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

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户外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热衷户外运动的人。

c类3级:

三天以上的高强度探路或长距离徒步穿越活动(也包括部分成熟路线的冬季穿越)。探路穿越活动或高强度登山活动,增加了难度,比如需要探路,爬高山,徒步时间较长,道路难行等,装备要求就更细,得按照野外生存考虑,沿途没有居民点可以依赖,所有装备都要自己背,包括帐篷、睡袋、防潮垫、食品、水等。线路把握性较小,可能失败,也可能限入狼狈或危险的境地。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

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户外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有探路及自虐嗜好的户外发烧友。热衷于填补经典路线空白。

d类2级:

一般为5--8天,野外露营至少四夜,需要配备向导的探险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线路较为复杂,地形较为特殊(如冰川等),所到处的可进入性比较差。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还要有冰抓、保护绳等特殊装备。

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户外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有探路及自虐嗜好的户外发烧友。

d类3级:

需要配备专业向导的探险活动,没有固定时限,有很大的危险性,地形基本不明。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还要有冰抓、保护绳等特殊装备。要求所有装备齐全并且精良,安全可靠。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4

   2003年对于tCL集团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关头,具有里程碑的战略意义!在这一年,李东生总裁公开宣称,到2010年将tCL集团创建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企业规模达到1500亿人民币,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这将tCL集团的定位由“追赶者”调整到“挑战者、领跑者”,是企业战略的重大调整和突破,tCL集团由此踏上了一条国际化经营之路。然而,tCL集团与世界级优秀企业相比毕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凭什么赶超竞争对手?靠什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如何快速扩大经营版图?除了清晰的发展思路,准确的战略定位,有效的国际化经营策略等之外,还必须真正打造出一支远见卓识、雄才大略和协同作战的精英团队,在决策者的正确带领下,依靠具有智慧优势、能精诚团结和英勇善战的团队去开创tCL集团未来的辉煌!

   今天我们为什么在此要提出企业必须重视团队建设与加强改善策略?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柜架下,欧美的通用电气(Ge)、菲利浦、施乐、摩托罗拉,日本的丰田、索尼等跨国公司早已广泛运用团队建设与改善策略,并获得巨大的成就,的确是令世人瞩目!这也是中国企业由比较竞争优势转化为持续竞争优势的“锐利武器”,所以在tCL集团推行国际化战略的新形势下,必须关注团队建设,打造精英团队,实施变革创新,强力提升经营业绩,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才能在预期的时间全面达成公司的战略目标,实现“龙虎计划”。至于团队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开发,集团领导历来就高度重视和非常关注,正如李东生总裁在tCL集团企业文化创新活动大会上就有精辟的阐述:“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要加强团队协作,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整体系统有效性,保障企业资源效益最大化,综合竞争力才能够做到最强。”并重申“我们要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首先要培养一支能管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职业化经理队伍,在企业竞争的诸多因素当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tCL集团事业成败的首要因素,它已成为21世纪的第一大资源,只要我们拥有业界优秀的人才和精英团队,就能把企业有限的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并使之实现系统最优化、效益最大化,这样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才能真正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否则,我们制定的战略目标就会落空。

   一、认识团队价值,加强团队学习,重视团队建设

   “团队(team)”是近年来在企业管理界颇为流行的一个词,它几乎成为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从而实现组织高效运作的代名词。它总是同高难度的工作任务、成员的全心投入、广泛的互动交流和全面的协同合作以及对创新矢志不渝的追求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团队建设中,首先必须认可我们的团队,深知优秀的团队都是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成就感,树立了团队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变革创新意识,能以科学的发展观和开放坦诚的心态,随时都密切关注和掌握企业在什么时刻需要进行变革创新。团队建设包括团队模式设计、团队学习、团队智慧、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方式、思想观念、领导风格、价值取向、管理行为、经营理念(不含信仰),成员工作作风、专业技能和发展潜力、心理承受,团队士气以及协作意识等方面,如果我们在构建团队的过程中能很好地解决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树立学习标杆,突破思维定式,明确规划愿景,发挥群体智慧,增加企业向心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就能提高决策质量,保障高效运作。[page]

   认识团队存在的价值,就是因为它能有效改善和全面提升企业的业绩,保障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持续、稳步发展的“加速器”和“润滑剂”,能降低经营风险,减少组织内耗。正因如此,受到业界高度重视,并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运用,成效非常明显。从中可知:改善与团队是一对“孪生兄弟”,团队的真正价值在于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使客户个性化需求得到全面的满足,因而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的回报和收益。

   团队建设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现实,认识团队价值,关注团队动态,加强团队学习,重视团队建设,改善团队运作,组建优秀团队,再造发展优势,促进团队成长壮大,为实现tCL集团多元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发挥巨大作用!

   在团队建设中我们倡导大家以一种开放、开明的心态对待人与事,坚信“1+1>2”,全面贯彻:“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经营理念,解决各自为政、小山头,克服从小团体、局部利益出发的狭义主义,本位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小富即安”,不求进取、没有闯劲,满足现状的思潮,避免团队建设中常见的误区和陷阱,探索一条符合tCL集团实际、高效运作的团队建设新途径。

   在全面构建tCL集团精英团队的活动中,我们一定要解决认识问题,从全局的、战略的、发展的高度看待团队建设,明确团队建设的基本思路,把握团队管理的真实脉络,理解团队示范效应和价值体系,规划团队运作,发挥团队作用,增加团队战斗力,提高员工忠诚度,从而形成团队的强力“磁场”,吸引员工自觉自愿为团队效力,这样才能构建高效的团队组织模式,打造tCL集团未来的精英团队。

   从tCL集团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深知决策者历来非常重视企业团队建设,并把团队建设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范畴,例如:tCL集团企业精神是:“敬业、诚信、团队、创新”,它涵盖了团队建设的精髓,的确是令人欣慰和鼓舞!也说明决策者早已意识到团队建设在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所承担的角色与作用。

   二、运用改善策略,打造精英团队,面向未来挑战

   在这个高度竞争、经济全球化、客户至上的大环境中,明确战略意图,依靠团队力量,把握改善策略,加大执行力度,不断变革创新,运用持续改善方式作为成功的跳板,就能实现企业的“三级”跳跃,有效提升企业绩效,达成投资效益最大化。

   运用改善策略:一是关注内外客户,不断满足和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实施零距离的服务工程,让客户得到最大的满意和实惠,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忠诚。二是让问题浮出水面,不怕问题暴露,有问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通过团队的智慧和力量,就能战胜困难,攻克难关,可怕的是有问题既不敢暴露,又压制或回避,那就更谈不上去解决它、克服它、消灭它。三是大力营造一个诚信、和谐的宽松环境,积极倡导员工广泛交流、深度互动和共享信息,鼓励员工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允许员工在变革创新中犯错误,培育团队建设互相支持,坦诚合作的良好关系。

   如何提速实现tCL集团的宏伟蓝图?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和创建学习型团队、互补型团队、智慧型团队、虚拟型团队,不断反思自身过往表现,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善于总结提高,就能少走弯路、减少失误,使我们的团队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秀的服务和做出卓越的贡献。

   为了实现国际化经营,我们必须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和未来的挑战,从实战要求出发,创建富有战斗力的高效团队,把领导力、组织力、学习力、创新力、执行力贯穿在整个业绩改善策略的活动过程中,以满足企业不断变革创新和成长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的首相任务是要务必明确团队的奋斗方向和战略意图,制定清晰明了的经营策略和战术计划,阐述各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成果,界定各个团队成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和权限,根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完成期限赋予相应的权力,同时、也要求员工敢于承担责任,此外、我们更要重视每个团队在集团公司发展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针对各级团队建立不同的经营目标和评价体系,合理高效配置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能,为集团总体战略目标的达成做出应有贡献。这一点尤为重要和关键,每个团队应该是tCL集团这个大团队中的一分子,要有大局观、发展观、战略观,从宏观、整体层面来考这个问题。[page]

   企业变革创新和战略目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全面理解、大力支持和强力执行,在变革创新、改善提升的过程中,集团必然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因此要把握理解、支持和执行三个环节,只有让团队成员明确公司的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理解公司的变革举措和经营策略,增强他们的信念,满足他们的参与感,就能广开言路、献计献策,获得团队成员的积极支持,组织才有保障,政策才可落实,计划就能有效,执行就会到位,改善就见成效,业绩就可倍增。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必要向Ge学习,借鉴Ge成功的经验和思路为我所用,当然不可照搬照抄。例如:Ge公司为了落实和推动企业多元化战略,杰克?韦尔奇构建了Ge强大的战略实施和支持体系,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是Ge320名高级管理人员每年要集中4天时间研讨和制定公司战略规划纲要;第二是428名战略经理每年应集中用2周时间完成全部战略计划的制定工作;第三是全公司1万多名   各级经理人员每年都要接受战略规划的训练。杰克?韦尔奇认为,这样做的时间代价虽大,但却是成功的关键。其实这样做也是各级管理人员培训学习、交流互动的过程,有利于团队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思路,辨明方向,执行有力,加快步伐,实现目标。

   从集团层面来说,要重视和抓好大团队的建设,这个大团队的组建、锤烁和提升可以带动各事业本部的团队成长、壮大和完善,进而推动各事业部、所属企业之团队的形成和成熟,最终构建tCL集团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团队组织网络管理平台。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5

户外运动是一项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集体项目群,为的是体验户外休闲及增进感情。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户外活动的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户外活动的方案1一、活动主题:班级五莲山山一天游

二、活动目的:经过一年多的相处,同学们关系已经基本融洽,但男生与女生之间,各寝室之间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隔阂。为打破这种隔阂,增进班级团结,增加班级凝聚力、亲和力。战斗力,同时,本活动也有助于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培养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并开拓大家的视野,使大家的身心得到陶冶,为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提供平台。

三、活动时间:2020年12月30号

四、活动地点:日照五莲山

五、参与人员:2020年选修野外生存训练的全体学生出发前的一晚把租好的单车踩回学校,放到宿舍楼下寄存。第二天早上9:00左右从学校踩单车出发去五莲山(事前有班委已做好踩点工作),大概9:45左右到达五莲山。到达后,同学们带好登山的必备用品,然后把自己的自行车上锁

六、人员分工:

七、经费来源:

八、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介绍:

九、活动注意事项:

1、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一起出去,就是个团体,要发扬团队精神,听从安排!

2、注意安全,听从班委们的指挥

3、如不听从班委们的指挥,或者擅自冒险行动、离队,安全自负。

4、提倡团结协作和自助,个人的事情必须由自己完成。

九、活动费用:

1、大概每人40元左右(采用多退少补的原则)

2、租单车自费

户外活动的方案2为体现公司企业精神,增强员工的团结协作感,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公司计划8月份组织员工举行深圳西冲一日游活动,具体如下:活动意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让员工放松心情,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活动目的:

1、激发员工的责任感、自信心、独立能力,领导才能、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变能力。

2、突破自我极限、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树立敢于迎接挑战的信心与决心,磨炼意志,建立全局观意。

3、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充分的发挥其领导才能,展现个人魅力。

4、强化换位思考、主动补位的意识,使个人、部门间以及团队内部的沟通协作更为顺畅。

5、提高时间与任务管理技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增加团队人员的有效沟通,形成积极协调的组织氛围;

树立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意识。

活动时间:20__年8月9日(暂定)

活动口号:放松心情,你行我也行!

活动地点:深圳西冲3号海滩

活动形式:团体户外自助游

活动人数:30人(暂定)

活动内容:赏海观景游泳团队游戏自助烧烤CS对抗赛

活动地介绍:西冲海滩,位于大鹏湾南澳半岛南,其中西冲是深圳最长的海滩,金色沙滩如绸缎般飘逸、舒畅。山、海、湖、岬角风光旖旎,青山绿水、海天一色,无敌风光,无敌海景——西冲最幽静的那个浪琴湾,就着月光,趁着夜色,挥洒我们的热情。来吧!烧烤、篝火,游戏——露营去吧!。在海边搭帐篷露营,是很舒服的选择。风吹起的时候,海浪轻涌。夜晚燃起炭火烧烤,晚上有明月相伴听潮水声入眠。

活动流程:

a、前期准备

1、各部门主管上报该部门参加活动名单及联系方式

2、负责人联系包车等事物,安排活动路线

3、为节省开支自助烧烤环节,食物由负责人提前到菜市场采购。

4、游泳环节游衣等用品由参加活动的个人提前准备,公司不负责游泳用品等费用。

5、活动负责人准备游戏环节需要的道具等物品。

6、出发以前由负责人准备相关安全物品的准备,如急用药品,创口贴等

B、活动安排

1、7:55吹响集合号

2、8:00出发,大约10:00左右到达目的地

3、10:30——-12:00游戏环节。

此环节分出数人准备自助烧烤环节。

游戏1:女皇圈

游戏描述:将所有队员围成一个圈,然后全体向右转,

将双手搭在前方队员的肩膀上,接着请每位队员用你的脚尖顶住你前面队员的脚跟,由教练发出指令,所有队员同时慢慢向后坐

游戏目的:完成并体验信任,支持,合力并充分体现群

策群力,挑战自我,加强团队协作精神,项目的有效完成需要每位队员的积极配合把团队建设推向_,对大家的集体感和团队观念进一步巩固。

游戏2:两人三足或者多人数足(可分为经理对、助理队、

行政队)

游戏描述:将参赛小组两人的相邻腿绑住,位置不能高

于膝盖部分,也不能低于脚裸,绳子必须绑小腿上,并捆紧,如中途松开,应系好再前进。必须在起跑线后把脚绑好,不准抢跑。中途若有人摔倒,应立即停下来,等重新准备好之后,再接着跑,或者自动放弃比赛。

游戏目的:每位参加者的积极配合把团队建设推向_,

对大家的集体感和团队观念进一步巩固。

游戏3:同心协力

游戏描述:每五人分成一组,站成一排,由右到左为1、

2、3、4、5队。

有喊号码,喊到几号,相对应的队列就蹲下。

游戏目的:培养参加者对领导的服从感和团队协作感。注:以上游戏出错者均要受到惩罚,那就是我们集体把你扔到海里

4、12:00——-13:30自助烧烤环节,大家自己做自己吃。

5、14:00——-15:30观海游泳赏景环节。

6、15:30——17:30自由交流环节,所有人合影留念。

7、18:00乘车返回公司。

注意事项:

1、出发前由负责人做好有关出游安全方面的宣传,提醒所有人员不要私自离队,要集体行动。

2、行为举止大方得体,不在风景区里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破坏环境。

3、提醒全体人员出发前手机充足电,出游全程保持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方便联系。

4、期间出现任何突发情况时,要及时上报负责人,负责人及时处理好应变工作。

5、在旅游过程中,请佩带好工作证或胸卡,勿擅自离团自由活动,如果有急事需要离团必须报告领队。

报名时请按照身份证的姓名及号码进行登记,不得使用别名或者小名,惯用名,以免发生意外无法赔偿。

6、在游玩中,请各组确认人数、注意安全,不要拥挤,依次进入景点。

不要在危险处游玩逗留。

7、必须严格遵守时间规定,并准时到达集合点,及时清点人数。

一切听从负责人的安排,请记清楚每次通知的游玩时间、上车时间和地点。

8、请您保管好自己的行李。

特别是手机、钱包及其他贵重物品。并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遗忘物品。

9、因春秋季早晚温差大;

需带些防寒衣物,身体不便者,请及时通知负责人员。不能运动者不宜勉强。

预算:1、包车,全顺商务车一辆16座900/天

2、门票,西冲三号海滩13/人

3、烧烤,烧烤食物提前购买1000元租雇烧烤炉等烧烤用具300元游泳用品、

对抗赛、快艇等游玩费用自理活动预算共计:2700元CS

户外活动的方案3_____活动策划

(该部分主要介绍一下活动目的地的大体情况,为了吸引浏览者的目光,可以用修辞手法把美和好的东西形容的更美好,嘿嘿。)

活动时间地点

1、活动集合出发的时间及地点;

2、活动估计结束的时间及地点;

活动所属级别(参照后附“活动分级标准”)

后附《国际流行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国内部分户外组织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作借鉴,我们可利用也可制定适合我们自己的分级标准。

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应大概包含如下内容:

1、乘坐车辆的起点、中转点、终点;

2、中间停留地点的情况和活动;

3、过夜住宿的方式,需要露营的宿营地点;

4、最终目的地的活动项目内容和结束

线路大体情况

主要介绍一下:行走的道路情况;沿途经过和逗留的景点和风景;对喜欢摄影人员的拍摄提示;

其他需要交代的事项

1、

2、

预算

1、费用方式:(固定费用还是aa制还是其他);

2、行程总费用及人均费用估算;

3、活动中因情况变化增加费用的估算;

4、费用的管理、使用、处理方式。

装备要求

1、个人装备;

2、集体装备;

3、补给保障;

4、其他(比如需要提供的地图、地理等技术资料或者其他)。

报名要求

1、活动计划参与总人数;

2、参与人员年龄、性别的限制;

3、对个人户外经验的要求条件;

4、报名方式:写明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纪律要求

1、是否遵守某个团体活动或某种户外活动的规则、制度和公约;

2、对环保的要求;

3、活动中的要求(旅途、行进、宿营、活动等的纪律要求);

团队中专职分工人员的情况和联系

要在出发前将团队的队长(也就是组织者、总负责)、先锋、协调、队医等相关的人员介绍给每一位队员认识,并提供通信联系方式给每一位队员。

附件一:借鉴:国际流行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

持续时间:表示所需体力的要求(需结合上升高度)

a、平均徒步时间小于5小时

b、平均徒步时间5-7小时

c、平均徒步时间7小时以上(中等或快速徒步)

难度:表示力量和技术的要求

1、平缓坡度,起伏地形

2、中等坡度,少部分陡峭险峻

3、较长的陡峭坡度,可能部分不规则且/或需开路,可能偶尔需要双手攀爬上升高度(累计):

a、0-500米

b、500-1000米

c、1000-1500米

d、1500米以上

附件二:【借鉴:国内部分户外组织的户外活动分级标准】(有整合改动)

a类:当天返回的活动,一般在周末。

b类:两天或两天半的活动,一般在周末。

c类:三天以上的活动,一般在长假期。

d类:长时间高强难度的活动。

危险程度:以0,1,2,3进行表示:0-无危险,1-低度危险,2-中度危险,3-高度危险。

a类0级:

一天的的腐败休闲级户外活动,以休闲为主,包括野外摄影、野炊、旅游、打球、自驾车休闲游等等。

装备要求:无。

人员要求:无。

a类1级:

一天的山地徒步穿越活动。走传统线路,把握性较大,徒步时间4-6小时,当天返回。沿途有美景,需要爬山,但坡度不大,偶尔休息和照相,有野餐。

装备要求:小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一天的食物和饮水。

人员要求:喜欢户外活动。

a类2级:

一天的的探路级山地穿越。根据地图,到没有成熟路线的地方进行徒步穿越或登山,有一定难度,主要困难是路线陌生,有失败或迷路的可能,当天返回。

装备要求:小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一天的食物和饮水,地图、gps,绳索,防止意外的备用物品。

人员要求:有一定经验,体力正常的户外爱好者。

b类1级:

两天的轻装徒步穿越活动。与a类1级基本类似,走传统线路,把握性较大,徒步时间8-14小时,需要两天完成。第一天晚上往往住老乡家腐败。

装备要求:小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一天的食物和饮水。

人员要求:喜欢户外活动。

b类2级:

两天的重装徒步穿越活动(山地或沙漠),需要露营。和b类1级的区别是,沿途没有居民点可以依赖,所有装备都要自己背,包括帐篷、睡袋、防潮垫、食品、水等。线路把握性较大,徒步时间8-14小时,需要两天完成,露营地点可以根据情况决定。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两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

人员要求:有一定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的户外爱好者。

c类1级:

三天以上的休闲级户外远行活动。利用长假日进行的户外远行或者旅游活动。

装备要求:大背包、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

人员要求:体力正常,装备齐全、热爱户外活动及旅游。

c类2级:

三天以上的高强度探路或长距离徒步穿越活动。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

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户外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热衷户外运动的人。

c类3级:

三天以上的高强度探路或长距离徒步穿越活动(也包括部分成熟路线的冬季穿越)。探路穿越活动或高强度登山活动,增加了难度,比如需要探路,爬高山,徒步时间较长,道路难行等,装备要求就更细,得按照野外生存考虑,沿途没有居民点可以依赖,所有装备都要自己背,包括帐篷、睡袋、防潮垫、食品、水等。线路把握性较小,可能失败,也可能限入狼狈或危险的境地。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

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户外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有探路及自虐嗜好的户外发烧友。热衷于填补经典路线空白。

d类2级:

一般为5--8天,野外露营至少四夜,需要配备向导的探险活动,有一定的危险性,线路较为复杂,地形较为特殊(如冰川等),所到处的可进入性比较差。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还要有冰抓、保护绳等特殊装备。

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户外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有探路及自虐嗜好的户外发烧友。

d类3级:

需要配备专业向导的探险活动,没有固定时限,有很大的危险性,地形基本不明。

装备要求:大背包、帐篷、睡袋、防潮垫、n天的食品和水、露营用具。适合爬山和徒步的鞋子。备用衣物,药品。还要有冰抓、保护绳等特殊装备。要求所有装备齐全并且精良,安全可靠。

人员要求:有较丰富的户外经验,体力正常,装备齐全,具备很强的团队意识、互助意识、器材使用知识,急救知识等,并且具备至少两年以上的户外经验。

在我们这个团队里,有一部分人已经比较熟悉,在活动中不用刻意去要求也能进行分工和配合,但是,我们的团队是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的,大量的新人或者初来的驴者,在没有了解这个活动的内容时,一般是很难参加进来的。而有了一目了然的活动策划书,新人和新驴就会明白适不适合参加该活动,参加活动需要准备那些东西,注意哪些事项,遵守什么纪律,能在合理的管理中获得安全和有备有序,使团队能刚好的轻松的完成整个活动的所有内容。而且整理完整的策划书也可以使我们的组织者不停的修正和完善我们组织中的不足和漏洞,为我们的下一次出行提供参考和更科学的依据。活动是变化的,唯有经验和规则能够恒久。

户外活动的方案4一、活动主题:暖冬11月又是逐梦的季节,风华正茂的我们在烂漫的人生路上继续寻觅,寻觅我们生命的亮点。开学后短暂而又忙碌的几个月过去了。这次是以中心为单位组织一次野炊活动。现在是新学期的末尾,在学习之余,我们有必要组织一次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目的

第一、希望通过本次活动,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大学记忆。

第二、希望活动可以促进班上同学的交流,彼此之间有更深的了解,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第三、培养中心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使中心成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团结互助的意义。

第四、使同学们在喧嚣的城市中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回归自然。

三、活动项目

野炊、烧烤活动及丰富的拓展游戏项目

四、活动日期:20__年11月28日(星期天)

五、时间安排:

集合时间:7:00

集合地点:学院篮球场

出发时间:8:20

到达时间:8:50

活动前准备:8:50--9:00

饭前集体活动:9:00--11:00

饭前准备时间:11:00--11:30

午餐时间:11:30--12:30

活动结束:12:40

到校:13:20

六、活动地点:红海湾沙滩

七、活动对象:20__级统计专业全体同学以及邀请的老师和院领导

八、前期准备

工作安排:总策划人:方肇富

总负责:两班的班委

活动组:各组组长(负责游戏主持工作)

安全组:(负责成员安全工作)

采购组:__(肉和蔬菜)、__(道具,药品)、(佐料,主食)、(其

活动物品:

炊具:两套野炊烧烤车,一次性碗筷80套,野炊桌布10张。

食物:精猪肉,大火腿,土豆,小馒头,饮料(碳酸饮料和果汁),苹果等(具体那些食物由班上同学共同决定)。

佐料:

药品:纱布1卷,医用胶带1卷,创可贴20贴,止疼药1瓶,晕车药,胃药,泻立停,医用酒精1瓶,棉棒1包。

其他物品:大旗,相机,DV机,喊话器2个,桌布10张,纸杯5包,餐巾纸1大包,洗洁精1瓶,条幅1条,白板笔5支。

可自带物品:足球,扑克,饭盒,筷子,呼啦圈,排球,毽子,羽毛球具等

九、游戏:

游戏道具:绳子(拔河)1条,气球3袋,奖状,小细绳

游戏规则:

1、趣味沙滩足球比赛

2、吹气球比赛

各组所有人均要参加,每人吹三个气球,然后将气球系好,要求吹到标准气球大小而且要保持不漏气,以最先吹完一组胜出。获“最能吹”荣誉称号。

3、“护花使者”pk赛:两个大圈,男生外圈,女生里圈,用两个木棒,分别在两个圈子里面传,打击声控制传棒的起始和终止。

共选出8对搭档,男生左脚绑上3个气球,女生右脚绑2个气球,男生右脚

与女生左脚绑在一起,8对搭档互相踩气球。男生负责保护女生的气球不被踩破,如果比赛中女生气球完全被踩破,则该组两人均淘汰,如果只有男生气球被完全踩破,则男生被淘汰,女生自己继续比赛。获胜搭档奖品为“护花使者”

奖状和魔法情侣苹果!!

4、新“真心话大冒险”

由一人开始创造对话情景,依次往后延续编故事,不符合逻辑者为输。例如a说:“今天我去大河玩”,B接着说:“看到了什么?”C说:“天上飞的”,D说:“大雁(必须具体)”??(如果谁没有接上,就接受惩罚。)

选择真心话的人需要回答一个问题。顾名思义,答案必须是真实的。当然,问题越刁钻越隐秘越有趣,但是要注意莫要侵犯人家隐私哟。如果选择大冒险,则出错人接受对面人的一个难题。

5、拔河

各队派出代表出来抓阄,决定比赛次序。(其中一队a轮空直接晋级)其余四队进行比赛,胜出两队,进行再次抓阄,有一队B轮空晋级。另一队与a进行比赛,胜者再与B进行决赛!!

6、备注:每轮比赛中输的队伍进行表演,节目自定(唱歌、跳舞、讲笑话等)。

十、经费预算。

食物费用:600-800元

租烧考车费用:400-480元

租车费用:180-240元

总计:1180-1500元

备注:自带物品费用自理

十一、后期工作:

由负责拍照的同学将活动照片及录像整理后放到班级共享,供每一个同学拷贝留念。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

一、要求每个同学积极参与,如有特殊情况确实不能参加者,需要向班长请假,经批准后方可;

二、全中心同学分成8组,每组选出组长。游玩时,以组为单位行动,组长必须切实负责,如有紧急情况,必须及时向总负责人班长报告;

三、在活动期间,各位同学应特别注意安全,一切活动听指挥,严格禁止到河中戏水,严格禁止脱离组织擅自行动;

四、租借的用品希望大家小心爱护,损坏由个人赔偿;

五、每组各位成员务必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进退;

建议各位同学身上不要带太多的钱物,贵重物品不要随身携带,以免丢失。身份证和银行卡等不要同时携带;

六、保护环境,除了笑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回忆什么也别带走。

七、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中心成员的团结意识,体现的精神风貌,展现中心的特有风采,希望各成员做事以大局为重,为集体利益着想,积极配合活动组委会做好各项工作,让活动期间留下我们的欢笑!

户外活动的方案5一、时间

二、地点

三、活动准备

1、一次性台布数个

2、彩虹伞

3、小礼物人手一份

4、彩色皱纸人手一条

5、欢快的音乐和录音机,电池

6、长绳一条

7、照相机

四、游戏安排:

1、亲子游戏:

(1)猪八戒背媳妇:家长背着幼儿跑到对面,让幼儿拿一个礼物(酸奶)。

(2)玩报纸:a、走小路:家长把两张报纸依次铺在地上,让幼儿从报纸上走到对面。

b、玩纸球:把报纸揉成球,随意地踢、投掷。。。。

(3)彩虹伞:a、炒豆豆:把纸球放在彩虹伞中间,全体幼儿一起拉起彩虹伞,抖动彩虹伞,炒豆豆。

b、钻山洞:两位家长拉起彩虹伞的对角,成一个山洞,幼儿排着队从山洞里钻过。

c、捕鱼:拉着彩虹伞的对角当成鱼网,幼儿当成小鱼。

(4)彩带舞:让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起舞。(准备:彩色皱纸每人一条,音乐,录音机。)

(5)跳长绳:幼儿全体坐成一个大圆圈,家长们来跳长绳。

2、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着欢快的音乐进行野餐。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6

浩瀚公司是广东汕头一家生产工艺品及小礼品的民营企业,在老板陈耿春的管理下,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短短五年时间,浩瀚公司已经在业界小有名气。

随着企业的成长,陈耿春开始感觉竞争压力增大,在工艺品行业中,由于竞争激烈,利润不断趋薄,加上大量的新竞争对手不断进入,整个行业的竞争态势已成白热化——为了公司的发展,陈耿春开始考虑通过向上下游整合,或者与实力强大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实现竞争的突围。在过去几年时间中,培辉集团一直是浩瀚公司最大的客户之一,双方合作关系良好。培辉集团业务范围广泛,旗下既有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又有专营进出口的外贸公司。这些年来,浩瀚公司正是靠着培辉集团数量巨大的订单赖以生存发展。同时,培辉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具有一定政府背景,陈耿春一直考虑着如何能够巩固与培辉集团的关系,让自己的公司傍上这棵大树一起成长。

令陈耿春欣喜的是,培辉集团正在进行企业战略转型,拟圈定几家有良好关系、同时有一定实力的供应商作为某一种产品种类的专属供应商,并与之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专攻省外及海外市场,浩瀚公司正是其中目标对象之一。

经过艰苦的谈判、考察、研究,陈耿春以极大的毅力与坚定的决心赢得了培辉管理层的认可,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浩瀚公司成为培辉集团在工艺品、小礼品方面的惟一供应商。除了负责按订单供应货品之外,浩瀚公司更主要还必须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客户需求的变化,每月提交最新产品开发计划、生产计划以供培辉集团管理层参考决策——可以说,培辉集团与浩瀚公司等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的最主要目的,正是看中供应商们对某一行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利用他们对客户需求心量的深刻了解以及快速的生产能力与市场反应能力,发挥彼此长处,真正达到强强合作的目的,而这,也是陈耿春苦心积虑要追求的企业经营策略之一,但他没有考虑到的是,由于双方企业运营风格的差异化、话语权力的不同,为这一次貌似完美的合作埋下阴影。

客户意志: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在签订合作协议之后,浩瀚公司调整了公司的运营策略,并投入全部的精力以配合培辉集团的需求。

在开始半年时间中,一切都按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但慢慢的,许多潜在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陈耿春发现,自己公司的运作正在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形阻力,这种阻力并不是来自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客户——培辉集团。

作为一个从市场一线爬摸滚打上来的民营企业领导者,陈耿春知道在竞争态势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是决定企业是否能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在公司的管理运作上,陈耿春的管理哲学就是四个字:速度致胜。

但是,陈耿春一向赖以自豪的管理哲学在正在受到培辉集团的制约。按照原先双方合作所签订的协议,培辉集团在某种程度上介入到浩瀚公司的运作中,浩瀚公司必须定期提交最新市场发展计划,向培辉集团的相关对口部门汇报、批示,最后才确定生产目标。

培辉集团虽然是一家独立经营的市场化企业,但由于企业有很强的政府背景,所以培辉集团无论是企业管理体制、办事风格、内部运作流程,都打上了很深的官僚烙印,不仅信息传递缓慢,而且权力高度集中,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力,几乎大小事都要报由总经理审批,这对一个拥有几千名员工的大企业来说,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陈耿春这时才发现,自己原先对培辉集团的了解远远不够,原先只看到培辉集团的实力与知名度,而全未想到过对方在内部运作上,与自己企业是如此大之差距。

虽然如此,陈耿春仍对浩瀚公司与培辉集团建立的战略联盟关系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培辉集团这个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更是感激不尽,正是抱着这种心态,他尽责尽力、并雷厉风行推进各项管理体制与营销措施,希望能让公司取得更快的发展。可是,来自培辉集团的阻力却经常让浩瀚公司无所适从——令陈耿春恼火的是,他们向培辉集团汇报上去的生产计划与创新性的方案,却经常在对方的市场部、营销企划部、总裁办之间“公文旅行”,各个部门都想对插一手,可哪个部门又不想负起决策的责任。同时,部门与部门之间缓慢的决断速度延误了市场机会。浩瀚公司提交的生产、研制方案经过“长途旅行”之后,已是一个多月的事情了,市场的情况早已发生了变化,再出色的方案也成了明日黄花。

双方建立战略联盟关系一年时间来,不仅彼此的业务发展远未达到原先预定的目标,而且培辉集团内部对浩瀚公司更是产生异议和误解,同时,浩瀚公司内部人员由于工作处处受制于培辉集团这个大客户,使工作决策拖不而决,市场反应缓慢,完全被客户牵着鼻子走,严重影响了士气。陈耿春知道,一场看不见的危机正在袭来,是时候该改变了。

客户管理四招扭转局面

医治企业与医治病人一样,要药到病除,最重要的就是找出病源。陈耿春清楚地知道,浩瀚公司目前出现的问题就出在于培辉集团的沟通管理上。

从管理的职能上讲,浩瀚公司与培辉集团的市场部、营销企划部、总裁办这三个部门之间联系最为密切,浩瀚公司的许多生产计划与市场策略都必须由分别呈交这个三部门。由于培辉集团内部信息传递缓慢,浩瀚公司提交的方案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被培辉管理层所看到,并且这三个部门有互相推诿与制擎的现象,这对浩瀚公司的运作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为了结束这种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经过慎重的考虑,陈耿春决定采取四项客户管理措施,改变双方的合作方式——

1、强化与客户对口部门的内部沟通。

由于培辉集团的市场部、营销企划部与总裁办三个部门开会与浩瀚公司关系最密切,三个部门负责人的态度与支持力度,对浩瀚公司的运作非常关键。为了加强与这三个部门的关系,陈耿春一改以往那种有事才找对方的方式,而是命令公司相关负责人员每个月固定与上述三个部门召开一次工作汇报会,需要对方审批的文件与方案当场呈交讨论,避免公文旅行的被动局面。

同时,除了工作权限以外,陈耿春更是鼓励并授权公司属下,多与客户以上三个部门的人员进行联络,利用一切机会与之加强联谊关系,促进良好私人关系的形成,使客户够更加支持浩瀚公司的工作。

2、加强与客户最高领导层的交流。

由于权力的高度集中,培辉集团的管理层才是对浩瀚公司的策略执行最具决定性意义关键。所以,加强对培辉管理层的公关,赢得他们的认可,对浩瀚公司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必言喻的。由陈耿春带队的浩瀚公司管理层,以汇报工作为名,平均每二个月定期拜会培辉集团的最高管理层,将工作的进展向对方汇报,并以书面的形式提交培辉集团领导层,让他们对浩瀚公司的最新生产、发展计划有清楚的了解。由于这种常规性的有效沟通交流,培辉集团领导层对浩瀚公司的工作计划与市场策略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在审批方案时,也更加容易做出决定。

3、以战略规划推动客户工作

作为惟一的供应商及战略合作伙伴,浩瀚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对培辉集团的工作无疑有也相关的影响。为了双方能够更加良好地合作,浩瀚公司重金聘请了知名咨询公司为其制定了相关战略发展规划,这份战略发展规划既考虑到浩瀚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更将浩瀚公司与培辉集团的合作关系也考虑进去。

浩瀚公司根据这份战略规划,再配合公司实际,形成了一份更加详细的发展战略计划书,并列明推进的时间,正式提交给培辉集团管理层,使客户方能够对浩瀚公司的整年发展计划有全盘了解。浩瀚公司此后在每个策略执行前一个月或半个月提前通告培辉集团,培辉集团管理层由于预先知道了生产计划,所以大大省节了沟通与回馈时间成本,为浩瀚公司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加强客户的危机感,强化企业与客户的互利关系

培辉集团由于具有很强企业背景以及实力,所以一直以为企业能够安枕无虑,缺乏危机意识,这也使得他们对市场反应不够迅捷,这种经营风格对浩瀚公司的工作开展是一大不利因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陈耿春专门组织内部专门人员搜集行业竞争情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行业研究,每月提交一份竞争情报分析与策略建议给培辉集团,既提醒培辉管理层的危机意识,也暗示培辉与浩瀚的合作对加强培辉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不负陈耿春的苦心,这份竞争情报的分析让培辉集团领导层了解了市场发展并非如自己设想那样风平浪静,市场的危机四伏触动了他们,而富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更令他们对陈耿春欣赏不已,也看到与浩瀚公司合作的真正优势何在。一份竞争情报分析报告大大拉近了浩瀚公司与培辉集团之间的距离。

在陈耿春的努力下,加上客户管理措施的到位得力,浩瀚公司与培辉集团之间的合作摩擦大大减少,这使得浩瀚公司可以完全放开手脚去实施自己的市场计划,而不是处处受制于客户意志,浩瀚公司与培辉集团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

后记:如何制衡客户的权力干扰

在一个越来越强调互动合作的商业社会中,企业不仅要应对竞争对手、政府、供应商、媒体等诸多外部团体,更要考虑到如何面对不断膨胀的客户话语权力——客户无论大小,只要处于买方社会,市场就会自动赋予客户制衡企业的某种权力。客户的购买需求、客户的偏好、客户的购买习惯往往左右着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而作为企业的大客户,更加具有与企业平等对话、甚至直接命令企业的霸权,如何处理客户的权力干扰,对于企业的独立运作来说,是一道难题。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7

關键词:长租公寓;价值决策;规划定位

Keywords:long-rentapartment;valuedecision;buildingplanning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向城市迁移,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逐渐成为城市的常住居民。近些年,由于大城市住房价格昂贵,加上各种限制外地户口购房的政策,多数外来居民望楼兴叹,需要长期租房居住。一线城市租赁需求庞大,供需矛盾突出,如果长期不能有效解决,将导致城市就业劳动力减少,助推城市老龄化进程,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党的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后,长租公寓作为住房供给侧改革的实验田,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产业界、学术界和媒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诸多鼓励长租公寓建设的政策。房地产开发商纷纷启动长租公寓业务,一些风险投资企业和传统房产中介机构也大胆试水,在一、二线城市收集分散的房源统一租赁。市场的喧闹难掩业务的艰难,负面的声音不时传来,让人莫衷一是。中国长租公寓发展之路将会比较漫长,过去在商品住房大力发展时期积累的产业认知和经营管理经验可能不再适用。本文以一个运营多年的青年公寓项目为例,尝试描述和说明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集中式长租公寓的建筑规划和公寓运营中的差异,给致力于开展长租公寓业务的房地产业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1 集中式长租公寓的投资决策

顾名思义,长租公寓是有专业团队提供统一服务和管理的租赁公寓。集中式长租公寓的位置相对集中,规模相对较大。与酒店式公寓相比,长租公寓的租期较长,服务内容较少,价格也较低。目前,在中国一线城市,成规模的集中式长租公寓还比较少,大多租客借助房屋中介服务,租住在遍布全市的居民小区中。近几年,有不少新兴企业看好住房租赁巨大需求市场,通过收集私人家庭闲置或散租的房屋,与业主签订长期包租协议,快速整修后以统一品牌对外租赁。由于房屋地理位置和产权非常分散,这类公寓被笼统称为分布式长租公寓。

房地产开发商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及管理团队。部分企业企实力很强,无论是融资渠道,或者土地储备资源都非常丰富。这些企业涉足长租公寓业务时,一般会选择自己开发。在做建筑规划和公寓运营模式选择时,企业一般会受到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约束和影响。

1.1以财务风险最小化为目标的决策

以财务风险最小化为目标,使项目预期风险完全可控。企业在作长租公寓项目投资规划时,更多地依赖财务模型进行决策。项目的中短期的经营利润和现金流成为企业最为关键的决策指标。当面对一幅目标地块做建筑功能和形态规划时,企业会偏向于选择租售组合的开发策略。有的采用空间组合,即在同一地块或项目中将部分住宅作为商品房建成出售,剩余部分用作长租公寓,以平衡整个项目的资金流,规避或减少长租公寓的运营风险对项目投资收益的影响。有的采用时间组合,在项目竣工后持有住宅对外租赁若干年,待房价上涨或出让条件满足后伺机出售。无论如何组合,开发商都是将长租公寓作为财务投资工具,或者作为获得土地资源的权益之计,公寓建筑的规划和房型设计基本上是基于“可供出售”这个前提,公寓的运营也要受此约束和影响。

1.2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决策

第二种决策思路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思路。开发商将将房屋租赁业务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视公寓建筑为企业长期资产,认可此项资产带给企业的长期价值。因此,企业在项目规划时,会重点关注如何识别、理解和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此种决策思路并非不考虑投资项目的财务指标,而是将单个项目放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进行价值考量,将长租公寓作为企业资产,而不是可供快速出售的成品来看待。在作投资测算周期更长,在资源分配和融资安排方面,对资产所能创造的收益及其价值增长速度有更合理的预估。

2 青年公寓项目的定位和规划

2.1规划约束

青年公寓项目的初衷是为了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帮助功能开发区工作的年轻人解决住房困难,促进区域的招商引资。其目标客户是新进职场的单身白领,他们具有以下特点:①年龄在22至30岁之间,刚出大学校门或初进上海,收入不高。②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向往独立而有个性的生活。③多为家中独子,不善或不喜家务。④地域观念和婚恋意识不强,工作时间长,工作单位常有变动。

该项目位于城市新区,距离目标客户群体工作地有6公里多,无公交巴士直達,最近的地铁站在2公里外。项目用地是开发商早期拿到的自有住宅土地。该项目运酿之时,城市商品房交易如火如荼,房价快速上涨。项目周围已建成的多个住宅小区,房屋租金比较低。从投资角度看,这里不是长租公寓的理想地点。事实上,若非政府倡导加上开发商转型战略的驱动,将目标地块开发成普通商品房出售在当时是最顺理成章的选择。

该项目的开发商看好一线城市的租赁市场,认为土地稀缺性和外来人口持续导入决定了一线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客户的支付能力会随城市经济发展逐渐提高,如果产品和服务符合甚至超过目标客户的期望,该项目就一定能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资产的市场价值会逐渐提升。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开发商非常关注目标客户的特点和租住需求。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客户的三个主要需求点。一是安全可靠,管理规范;二是交通出行方便,有基本的生活配套设施;三是租赁价格适中,与其收入水平基本匹配。随后的建筑规划主要围绕这三项需求展开。

2.2公寓的规划决策思路

青年公寓的目标客户大多是初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走出校门来到陌生的城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是客户本人和家人最为关心的。公寓的安全性由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决定。外部安全性受项目所在区域整体环境影响。开发商需要因地制宜制定公寓安全的管理措施。一般来讲,采用严格出入管理的纯租赁小区的安全性优于租售混合小区,整幢租赁公寓建筑的安全性优于商住混用建筑。青年公寓项目规划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开发商从安全管理、规模效应和品牌塑造三个方面考虑,决定全部建成公寓出租。在房型选择方面,既要满足目标客户对生活独立性和起居私密性的要求,又要考虑其支付能力。经过反复酝酿,最终大胆地选择一种融合大学集体宿舍和小型家居为一体的单室整租房型。在公寓楼中间有过廊,租户通过走廊进入分列南北两侧的房间。每套公寓仅供一人居住,室内可沐浴、如厕、洗衣和简单炊饮。每个房间有内阳台供晾晒和绿植。项目原计划全部建成25平方米的小面积户型,在前期市场推广时,部分客户强烈要求面积更大一些户型,愿意支付高租金。因此在工程二期装修时,将少部分25平方米房间合二为一,增加了餐客厅,床铺宽度增加。每个房间均配备了基本的家具和家用电器,客户签约当日即可入住。

根据规划,整个将容纳近3000人租住,为确保整个公寓安全运行,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在小区出入口、每幢公寓大楼入门厅和房间均设有门禁,客户需刷卡进出。考虑到长租公寓公共服务设施的特点,在整体安防监控和消防设施的规划设计方面,也借鉴酒店标准,以完善公寓安全管理手段。公寓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选型也充分考虑长期持有并运营维护的特点。

长租公寓适宜选址在轨交站附近,这样可以吸引更远距离上班的客户。青年公寓项目远离轨交站点,为解决客户出行难的问题,青年公寓开发商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由企业出资,在出行高峰时点提供定点接送班车。另外,小区内也规划地下车库和少量地面车位提供租户有偿使用。

青年公寓的租户基本是单身,平日里早出晚归,依赖外部生活配套服务。开发商在小区规划了8000多平方米可灵活组合的沿街商铺,可用于开设餐饮店和超市,也可以做银行网点和健身会所,既满足公寓租户需求,也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

3 集中式长租公寓的运营

3.1三种运营模式

长租公寓项目在规划阶段就需要考虑未来公寓运营方式。市场上大致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自主运营、半委托运营和全委托运营。

自主运营即开发商组建并依靠自己团队完成公寓的招租、客户服务和物业管理。运营团队既对公寓租赁服务收入负责,也对公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负有责任。运营管理团队与公寓业主的长期利益是一致的。运营团队通过尽心服务塑造客户口碑,通过对公寓建筑物的养护,使建筑物的品质和寿命得以保证。目前,市场上有经验的长租公寓运营管理人才比较稀缺,成本比较高。当如果公寓项目规模小,或者硬件条件先天不足的话,开发商要维持运营队伍的成本会比较高,运营管理队伍也很难稳定。

半委托运营类似于聘请酒店管理团队,公寓业主向受托团队支付基础服务费和一定比例的租金提成,收取公寓租金相关的收入。这种模式借用专业运营服务商的能力和营销渠道快速提升公寓的有效出租率。如果合作紧密,运营团队还可以在公寓设计和建造阶段给业主提供建议,使产品更加贴近目标客户的需求,维修维护更加方便。专业运营服务商非常昂贵,有些业主会纠结其中风险得失,尤其在项目投运初期及市场低迷时期,当业主的期望与实际运营绩效存在差距的时候,双方合作就可能出现嫌隙。另一方面,运营团队如果为了完成短期承诺租赁目标,采用激进的营销手段,放松对目标客户的筛选,或者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忽视建筑物的日常养护,降低客户服务质量,最终影响公寓的品质和声誉。

完全委托模式是业主将公寓建筑以约定的价格长期委托第三方运营管理。受托方负责租赁并收取租金,受托方享有租金溢价,承担全部经营风险。有的受托方在承租了标的物业后,会根据自己企业品牌风格,进行二次装修改造。采用这种模式的业主大多是将长租公寓作为财务性投资的金融机构,或者为了盘活闲置资产的企事业单位。这种模式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规避了短期的财务风险同时,放弃了运营服务的收益,难以形成企业自己的公寓品牌。

3.2青年公寓项目的运营决策思路

青年公寓项目的开发商将一线城市商业地产的开发和长期运营持有作为企业转型战略。公司开发该机写字楼积累一定经验后,主动开展长租公寓业务,并将住房租赁作为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寓运营模式的选择上,自一开始就坚持招募和培养自己的专业运营队伍。主要基于是以下三方面的价值考量。

一是有利于培养企业的长租公寓运营能力。长租公寓运营仅次于酒店,是一项24小时运转的业务,每天面对不同的客户,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需要有一支稳定的有经验作业队伍。开发商希望员工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表现良好的可以被提升到新的项目,以支持公司长租公寓业务的持续拓展。由于青年公寓的运营团队与公寓业主是利益共同体,因此在项目投运初期的混沌阶段,运营团队愿意本着主人翁的精神,做事主动跨前一步,使项目磨合期间的矛盾冲突减少。如果是委托运营,无论哪种模式均需要借助第三方的专业资源。受托方为了维护自己的长期利益,会设法避免向委托方传授运营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对专业人员离职去向也会设置竞业限制条件,防止委托单位挖人。

二是有利于维护长租公寓的品质和寿命。开发商长期持有公寓资产,如果公寓在运营阶段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和公寓的租赁收入。公寓的质量保障首先体现在開发阶段,如果开发商过分依赖财务模型决策,有时会为了减少项目总投资,降低建筑造价。即在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选型方面,沿用企业内部的一般商品房的建设标准。或者开发商自己缺乏租赁公寓开发经验,又不主动邀请专业运营团队参与前期产品设计及建筑工程阶段验收。公寓设计和建设阶段问题和缺陷迟早会运营阶段暴露出来,纠错改造的成本将更高。长租公寓的质量保障还体现在日常的维修保养。由于运营团队与业主的利益一致,青年公寓项运营团队在公寓建设阶段就参与进来,不遗余力地推广营销,将市场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开发商,使建筑缺陷在投运前就得到改进。运营团队委派有经验的物业人员和机电工程师参与物业验收,制定建筑机电设备和室内家电设备维修保养标准,以延长建筑极为其内部机电设备使用寿命。

三是有利于提高项目长期投资收益。住房租金水平与城市常住居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居民收入增长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渐进过程,因此公寓的租赁不可能像销售商品房一样,借助豪华样板房和短暂的造势宣传使租金水平快速上升。长租公寓需要借助良好的服务取得客户口碑,并因此获得品牌溢价,提升市场竞争力。这需要运营团队苦练内功,既有真诚服务态度,又具备专业服务能力。同时也需要公寓业主提供价值引导,虚心听取运营团队的意见和建议。任何一方急功近利,都有可能损害长租公寓的声誉,从而影响项目的长期收益。从这方面讲,运营团队如果和业主同属一个公司,容易形成相近的价值观和经营风格。

青年公寓项目规模大,开发商选择了自主运营。通过董事会领导下的经营实体负责公寓的日常经营管理。为增加租赁收入,运营团队还通过董事会向开发商提出合理化建议,将闲置建筑空间改造成可租赁房增加总租赁面积,缩短新老客户交接时间,增加公寓有效出租率。在配套商铺的招商和建筑养护方面能主动考虑公寓的整体服务品质和建筑的长期价值。通过6年多的探索和改进,青年公寓项目的租赁收入稳步增长,客户满意度和公寓资产市场价值也在不断提升。

4 结语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8

关键词:分部信息披露;SSap;FaSB;iaSC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报表使用者需要的是综合或合并的财务报表。然而,这些报表并不能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所有信息。近年来,对包括分立或分部财务信息在内的附加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

一、分部报告的概念

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的财务会计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布或地区分布)提供的有关各组成部分收入、资产和负债等信息的报告。换句话就是将企业按照其组成部分或分部进行分解,在这一分立的基础上报告每个分部的财务信息。

二、分部信息的披露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已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集团化、一体化、跨国化、区域化逐渐成为主流。然而,这也给会计披露带来了相应问题:一般来说,同一企业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业务具有不同的风险和收益;而合并会计报表主要针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难以反映出企业各分部的风险大小和收益水平。事实上,单靠合并会计报表已不能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全面信息的需要,这使得分部信息披露越来越有必要。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条:

(一)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业绩

一个投资者首先要了解一家公司的情况之一,可能是它过去的业绩是否令人满意,回答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比较该公司的业绩与相似公司的业绩。然而,这样的标准对于多元化经营的公司而言通常是无法取得的,分立数据的提供使得使用者有可能对个体分部业绩与非多元化经营公司,或与其他多元经营公司的分部进行比较。整个公司成功的理念是建立在对这些单个分部进行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收益

如果充分披露分部信息,使用者将有可能把特定公司信息与外部信息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他们评估公司的未来前景。例如,关于公司行业销售的情况,可以与有关特定行业发展前途的情况结合起来,以助于更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销售情况。类似地.地区在公司经营中相对重要性的情况可以与有关在特定国家经营风险和发展前景的信息相结合。

(三)从整体上对企业作出更有根据的判断

股东一般被视为最重要的使用者群体。股东投资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司,因此他们所关心的是整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前景,而不是单个分部。正因为这样,有人认为分部报告对于股东没有相关性或有用性,但这是对分部报告含义的误解。一个公司是由各组成部分构成的,只有当你了解各个部分,你才能了解整个公司。不同行业和国家有不同的盈利潜力、成长机会和不同类型、程度的风险,有不同的投资回报率和不同的资金需求。因此,只有当使用者了解每个经营类型和地区在整个公司经营中的重要性时,才能了解一个公司过去的业绩和它将来的前景。

三、披露规则国际比较

(一)英国

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分部信息披露提出要求的国家,于1965年就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行业披露分行业的营业额和利润额以及分地区的营业额;1967年公司法首次作出公司应披露分布信息的法律规定;1990年6月,英国当时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C)综合有关法律规定和股票交易所的要求,了SSap25《分布报告》,并从1990年7月1日起生效。这也是aSC被新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取代前的最后一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它至今仍然有效,并被aSB以后的任何财务报告准则(FRS)所代替。

1.SSap25的报告范围

适用于以下报告主体:(1)作为上市公司或有一子公司为上市公司的报告主体;(2)银行、保险公司或集团;(3)超过《1985年公司法》第248节定义的中等规模公司标准10倍的报告主体。

此外,SSap25还有以下豁免规定:(1)如果信息的披露将严重影响利润,则企业不必披露分部信息;(2)如果法律不要求对企业营业额作出披露,则本准则也不要求披露分部营业额;(3)如果母公司是,但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银行或保险公司,不必按本准则要求披露分部信息。

2.SSap25的划分和确定

SSap25要求将财务报表中的分部信息按以下两种主要的方式加以分类:行业分部(classofbusiness)和地区分部(GeographicalSegment)。根据SSap25的名词定义行业分部是指一个企业中可能区分的,提供不同产品或劳务或者不同类别的产品或劳务的各个组成部分;地区分部是指企业经营或提品或劳务的某个国家或一组国家构成的地理区域。在确定报告分部时,SSap25要求董事们考虑提供部分信息的总体目的和财务报表使用者需要的关于企业不同经营类别或不同地区的下列信息:(1)由剩余经营能力产生的投资回报;(2)所承受的不同程度的风险;(3)所具有的不同的增长率;(4)所具具有的不同的发展潜力。SSap25认为,分部的数量不宜过多,企业只能对重要的信息予以单独报告。

Sap25的第9段的规定,重要分部是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1)它对第三方的营业额占企业对第三方营业额的10%或以上;(2)它的分部成果,无论盈利或损失,占所有分部盈利或损失的10%或以上;(3)它的净资产占企业净资产的总额的10%或以上。

3.SSap25的披露内容及要求

SSap25要求企业在其财务报表中对财务报告的每一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作出定义,并披露营业额、分部成果和分部净资产等有关信息。

(二)美国

迄今为止,美国对分部信息的披露最为详尽。从1969年开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要求上市公司按行业或地理分部来披露分部信息。1976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SaB)颁布SFaS14——《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以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又陆续了第18号准则公告(1977年)、第21号准则公告(1978)年、第24号准则公告(1978年)和第30号准则公告(1979年)等分部报告有关准则,199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SFaS131——《企业分部披露和相关信息》以取代SFaS14——《企业分部财务报告》。

1.报告范围

第21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公众持股的上市公司。第24号准则规定了企业免予编报分部信息的几种情形。

2.划分和确定

SFaS14——《企业的分部财务报告》,这个准则着重于要求企业按行业、按国外经营、按出口销售收入以及按主要客户披露四个方面的信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号规定,所有可报告分部来自非相关客户的合并营业收入,最低应占所有行业分部相应合并营业收入的75%。SFaS131以企业内部管理方式而不是按产业、地理和主要客户来确认可报告分部。要求企业在年度报告里公开报告经营分部信息,明确的将经营分部定义为:一个企业的组成部分:a.它参与经营活动,发生费用并从中获得收入,b.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者要定期对其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以作出关于对分部的资源分配的决策并评价其业绩,c.对于它而言,可得到个别的财务信息。并要求在给股东的中期报告里报告某些信息,同时它还对产品和劳务、地理区域和主要客户的相关披露作出了规定。

3.报告内容及其要求

在行业分部披露方面,要求企业将世界范围的产品和劳务进行分类,当行业的营业收入、损益或者资产分别占企业联合营业收入、损益或者资产的10%以上时,就要进行行业分部披露。行业分部一般由产品性质来确定,以便相近的产品能够归为一类,并按行业披露营业收入、经营损益和可辨认资产,这类信息披露可作为对企业期中和年度主要财务报表的一个补充。企业按国外经营披露有关信息,通常是通过地区分部披露来实现的。地区分部披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将企业经营按国内经营和国外经营分开披露。二是将企业国外经营按国外地区分部分开披露。按主要客户的销售信息披露,如果公司营业收入总额的10%以上是向一个客户销售而取得的,那么这个销售额就必须披露。主要客户的类别可以是任何单个客户,也可以是国内政府机构的汇总信息,或者是国外政府的汇总信息。SFaS131要求披露的信息更详细,包括财务信息和描述性信息。企业必须报告:①总体信息,包括用以确认企业可报告分部的因素(包括组织基础)、每个可报告分部取得收入的产品和服务类型。②关于盈利或损失和资产的信息。③计量基础。④调整数据。⑤以前信息的重新表达。⑥在企业范围内关于地理区域、产品和服务、主要客户的信息。中期需报告的信息有: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分部间收入、分部盈利或损失的计量、从上一年度报告起发生重大变化的资产总额、从上一年度报告起分部基础和盈亏计量基础变化的描述、分部盈亏调整为企业在所得税、特别项目、持续经营和会计原则变更累积影响之前的合并利润。

(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1年10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iaS14)

从而成为最早对分部报告进行规定的组织之一,其内容与美国的第14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相当接近。1995年,iaSC颁布第51征求意见稿《报告分部财务信息》,1997年对第14号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修订。

1.报告范围

1997年的iaS14《分部报告》则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在公开证券市场上发行的权益性或债务性证券发行过程中的企业”。

2.划分和确定

iSa14要求企业按行业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分部信息。修订后的iaS14的特色在于其主要分部披露形式(或主要报告形式)和辅助分部披露形式(或辅助报告形式)的确定方面。修订后的iaS14认为,在确定行业分部披露和地区分部披露谁为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谁为辅助分部披露形式时,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实质具有决定作用。具体地说,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的差异性影响,则行业分部披露是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而地区分部披露是辅助分部披露形式;相反,如果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企业经营的国家或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影响,则地区分部披露是主要分部披露形式,而行业分部披露是辅助分部披露。主要分部披露所列报的信息量比辅助分部披露所列报的信息量要大得多。iSa14还规定,如果将企业已报告的分部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相加,其总额不到企业总收入的75%为止,企业将增加报告的分部,直到其来自客户的收入总额达到75%为止。

3.报告内容及其要求

iaS14将分部报告划分为主要的分部报告形式与次要的分部报告形式。并要求在主要报告形式中披露以下信息:(1)分部销售收入或其他营业收入(应区分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收入和来自企业内部其他客户的收入);(2)分部的成果;(3)分部资产的帐户金额总额;(4)分部的负债;(5)本期购入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6)分部资产本期的折旧费和摊销费的合计数;(7)除折旧费和摊销费以外的重要的非现金费用合计数;(8)如果实质上全部有关联的业务只与该分部有关,应在分部信息中披露企业在关联企业、合营企业或采用权益法褐色的其他投资的净损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合计数,以及有关投资的金额。此外,它鼓励企业对分部收入项目的性质和金额作出披露,对具有相似规模、性质或影响的分部费用项目作出披露,还鼓励企业对分部的现金流量信息作出披露。

次要报告形式应披露以下指标:(1)来自企业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2)分部资产的帐面金额;(3)本期购入的预期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分部资产(财产、厂场、设备和无形资产)的总成本。

四、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现状

1994年以前,我国分部信息的披露完全处于自愿披露状态,没有成文法规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进行这方面的披露。直到1994年1月10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首次对上市公司分部的信息披露要求作了模糊的定性描述。1995年12月21日,中国证监会了《准则第二号》的第一次修订稿。对于分部信息披露,修订稿除了保留以往正文中很模糊的描述性要求以外,还在附件别给出了“分地区、分行业资料”的披露格式,要求公司按产业和地区分类提供主营业务收入、税前利润和净资产信息,并且要求对集团内分部间的交易结果予以抵消。1997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又了《准则第二号》的第二次修订稿。这次修订稿只对多元化公司的行业分部作了定量披露要求,而且准则仅要求披露分部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利润信息,不再要求披露原来所要求的分部净利润和净资产数据。为了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国财政部于1998年颁布实施《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其中专门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应按年编制“分部营业利润和资产表”,作为利润表的附表。2001年11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征求意见稿),2005年7月19日财政部再次颁发《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草案)。但至今尚未正式颁布有关分部报告的具体会计准则。

五、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分部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以及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的考察,我国明显滞后于美英等西方国家。以下针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存在的若干缺陷,提出相应建议。

(一)报告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草案)没有对分部报告的范围作出限定。个人认为应鉴有关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和国际会计准则公告,将提供分部信息的范围限定在上市公司及一些拟将要上市筹资的公司。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极大分离,其财务报告使用者众多,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国家对其监控力度明显较强,对其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要求也明显较高;拟将上市筹资的公司将要面对着广大投资者,本着对广大投资者负责的态度,提供分部报告有助于其更好的投资决策。广大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只能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其决策的基本依据,选择上市公司提供分部报告,既有助于财务报告用户的决策,也有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划分和确定

对于分部的具体划分,我国尚未有详细规定,但在(草案)中已作了极大的修改。在划分时考虑到风险与报酬同时结合企业内部管理要求予以确定。然而在实践中,企业对分部定义还是难以准确把握。笔者认为应根据美国1997年FaSB了SFaS131的要求,采用“一致法”原则,即对分部的划分采用“管理法”来界定“经营分部”,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来决定划分分部的主要基础,让企业分部报告与内部报告保持一致。企业在对外报告中所划分的分部,应该与向企业高层管理部门(或董事会)报告时所做的划分一致。FaSB认为“管理法”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和报酬的洞察力,能够“直面企业经营者是如何进行经营管理、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如何抵御风险的,即提高了分部信息的相关性同时,以企业内部管理框架作为划分标准也保证了信息的可靠性。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9

一、分部报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跨行业、跨国界的集团化公司,往往横跨几个性质、风险、获利能力迥异的产业和市场,有时还面临着分部所在国的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使得以公司整体为表达基础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降低。合并会计报表的优点在于公允地表达了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其缺点是隐匿了公司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的重要信息,使信息使用者不能了解公司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混淆了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分部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投资人最关心被投资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是由各个分部的现金流量所构成,影响企业经营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因素将会直接影响集团的现金流量。所以,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报告的缺陷及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提高,导致了分部财务报告的产生。实证研究业已证明分部信息比合并信息具有更精确的预测能力(Rappaport,lemer.1969,Kinney,1971,emmanuel,Garrod,1985)。由于分部信息与评价一个跨行业企业或跨国企业的风险和报酬有关,而这些信息可能不是来自于汇总数据,所以,普遍认为,分部信息对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而言是必需的。(iaS14,1997)

分部财务报告从它产生开始,就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在分部信息的成本、竞争对手和是否误导投资者等几个方面。

分部报告成本主要包括编制和披露成本。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披露分部信息会增加信息成本,有违“效益大于成本”原则。笔者认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限制条件之一“效益大于成本”原则瘊不是就信息提供者或信息使用者单方而言而是社会效益大于成本信息提供成本与信息获取成本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长的,信息提供者为降低信息成本放弃分部报告,必将增加信息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成本,损害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根据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当双方利益不能达到最佳均衡时,博弈双方也不可能单独获得最大利益。因此,当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时,最终也将损害到信息提供者的利益。

信息提供者认为披露详细的分部信息会有利于竞争对手,尤其当竞争对手是非上市公司时,由于这些公司不需披露分部信息,导致信息披露不公平。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上于分部信息披露规定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分部所在国的误解和不满,从而可能引起国际纠纷。这些客观事实,往往会影响公司披露分部信息的积极性。为保护信息披露者的利益,多数国家的准则通常都规定对信息披露者的保护条款。如英国1990SSap25《分部报告》中规定:“根据董事会意见,如果这些信息的披露将会对公司的利益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那么这些信息可不必披露,但这些信息没有披露的事实必须予以声明。”这种折衷做法,有利于分部准则的实施。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客观需要:即信息使用者总想获得更多的信息。分部报告正是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不会导致信息使用者关注分部信息而忽略公司的整体状况,因为分部信息是合并信息的必要补充。另外,一些投资者认为由于分部的界定,公司管理当局存在着很大的自,尤其是地区分部及行业分部的划分往往代表着管理当局的主观意愿,因此,可能存在大量的假设,降低了分部信息的相关性。这些因素可能会令分部报告的可行性降低。1997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SaFS131对分部的划分采用了“管理法(management

approach),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分部及可报告分部的确定

(一)关于分部的确定

影响分部划分的中心问题是风险和报酬。将分部之间风险和报酬区分开来的标准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行业、地区、客户,外销销货、组织结构、独立核算单位、生产线、产品和服务等,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标准是行业(产品和服务)和地区,形成了所谓的“行业分部”(industrysegments)或“经营分部”(businesssegments)和地区分部(geographicalsegments)。但许多企业在划分行业分部时往往太宽泛,使用户很难充分评价企业的风险和报酬,有时又分得过细,增加了大量的信息成本。合理的做法是将风险和报酬类似的产品合并在一起作为分类标准,既可以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又可以降低成本。地区分部的确定也是如此。

但是,上述确定分部的方法包含了太多的主观因素,往往会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操纵。同时,内部管理分部的划分与对外报告分部的划分不一致,也导致企业信息成本的增加。为此,SFaS131采用“管理法”(managementapproach)确定分部,即以企业内部管理当局进行经营决策、分配资源和评价业绩而组织的分部为基础,确定对外报告的分部,这种分部称之为经营分部(operatingsegments)。iaS14(1997)对此也有类似的规定。FaSB认为,一个经营分部应具有如下特点:

(1)所从事的经营活动能够赚取收入和发生支出(包括与同一企业内的其他分部进行交易所发生的收入和费用);

(2)其经营成果可被企业的主要经营决策制定者(CoDm)定期检查,以评价每个分部的业绩,并做出资源向其分配的决策;

(3)编制的或基于内部报告系统形成的分散财务信息是有用的(SFaS131)。FaSB认为这种将对外报告分部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统一起来的新方法,能够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和报酬的洞察力,了解公司管理者是如何管理公司的,是如何安排生产和分配资源的,因为这些信息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未来经营利润和现金流量。所以,分部确定的管理法,在实现分析目标方面,应优于以行业、产品为基础确定分部的方法。

由于经营分部信息是以公司的内部财务报告系统为基础披露的,而公司的内部会计政策则不必遵从公认会计原则(Gaap)。所以,SFaS131被认为是允许不遵从Gaap而披露会计信息的第一份准则。SFaS131代表着分部报告发展的一个新动向,它将对分部报告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关于可报告分部的确定

按照“效益大于成本”原则,企业不必将所有分部单独对外披露,只有那些相对得要的、达到一定标准的分部,才可以单独对外披露,即确定可报告分部。对于已确定的分部,从有益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可以将具有相似经济特征、相似未来发展前景的分部,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目标和基

本原理的情况下,进行汇总合并。当然,如果某些分部信息不合并,对信息使用者更有意义,那么尽管它们满足合并的标准,也可以不合并。所以,企业对外单独披露的分部,可以是一个单一的分部,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分部的合并。可报告分部的确定必须符合重要的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都赞同:一个经营分部或地区分部,如果它取得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外部客户,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则应将它确定为一个可报告分部:

(1)它取得的来自外部客户和分部间的销售收入,占所有分部外销和内销总收入10%以上;

或(2)它取得的经营成果,不论是利润或亏损,占所有盈利分部合并成果或所有亏损分部合并成果(取绝对数大者)的10%或以上;

或(3)它的资产占所有分部总资产的10%或以上。(iaS14,1997)

FaS131认为,一个符合上述某一测试标准的分部,如果它满足所有合并标准,它也可以与其他分部合并,而不必单独对外披露。这一规定使可报告分部的确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合理性。

为了充分表达企业重要分部的财务信息,准则一般都规定,所有报告分部的外销收入合计应不低于一个公司合并总收入的75%,否则,应增加可报告分部的数量,但可报告分部的数量以10个为宜。没有列入可报告分部,但能产生收入的其他活动的财务信息,应该汇总在一起,列示在“其他”项目中。为了充分披露这些收入,应揭示它们存在的风险和报酬,且这些收入的类型应在分部的脚注中说明。

企业确定的可报告分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可报告分部不再满足重要性测试标准时,或企业的组织发生变化时,或主要经营决策者过去常用的的汇总分部信息的会计政策发生变化时,都可能会导致可报告分部的变化。一个可报告分部的确定与否,变与不变,有时还要看这些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有用程度。

三、分部报告主要项目的确认与计量

分部报告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分部资产和份部负债(SFaS131不要求在分部报告中披露分部负债),还包括偶然项目、非正常项目、分部信息与公司合并数字之间的调整项目,及分部应采用的会计政策等。这些项目的确认与计量是指收入、费用、资产和负债等在分部之间如何划分,即确认哪些收入、费用等要不要计入分部、计入哪一分部、计入的金额是多少等问题。

分部收入指企业收益表中所披露的、可直接归属于分部的收入,以及企业收入可按合理基础分配给分部的收入。对于销售收入,它包括向外部客户销售取得的收入和同一企业分部间的销售收入(iaS14,1997)。分部收入中包括权益法下分部所分享的,因联营、合资或其他投资活动带来的利润或损失,及比例合并法下分享的合资企业收入。分部收入中不包括非正常项目和利息收入、投资转让收益或债务清偿收益(金融分部除外)。

对于分部收入确认和计量所面临的两个问题是:第一,分部收入中要不要包括分部间的销售收入;第二,如何选择向分部分配收入的合理基础。对于分部间销售是否应列入分部收入,一些学者认为,对于某些分部来讲,内部转移销售占其总收入的绝大部分,如果将内部转移销售冲销,将会严重抵估此类部门的收入;而另一些学者认为,部门间相互转移销售,并不是一般买卖双方相互独立个体的常规交易,所以不应列计为收入。但从分中报告的目标出发,为了正确考察相对独立的某重要分部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将分部间的销售收入列为分部收入又是合理的。因此,世界多数国家及iaSC都将分部的销售收入列入分中收入。分部间销售与外销不同,它的价格确定往往是依据企业内部制定的转移价格。这种价格的确定会直接影响到各分部的收入及业绩,所以iaSC、FaSB等都要求对外披露分部间转移价格的基础,及这一基础发生变化的性质和变化期间对分部损益的影响,缺少这些信息可能会降低分部信息的有用性。

什么是“合理”的分摊基础?在分部费用、分部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中都遇到这个问题,但各国会计准则及iaS中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一般认为,合理的分摊基础,应由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公司整体及分部个别情况,进行专业判断与主观认定。通常,作为合理分摊基础的有:分部工资、分部收入(可用于分摊费用)、分部资产、平均固定资产及存货占分部总数的比例等。但分摊基础再怎么“合理”,都可能存在主观、武断或不为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理解等情况。因此,企业内部在分部在分摊某项收入、费用、资产时,尽管存在着合理的基础,一个需分摊的项目,仍需首先符合各准则所规定的分部收入、分部费用等的定义。

分部费用是指分部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可直接归属于分中的费用和按合理标准分配给分部的相关费用。包括外销费用,和同一企业分部间交易发生的费用(iaS14,1997)。此外还包括比例合并法下分部应分担的合资企业费用。分部费用不包括非下常项目,利息费用及投资转让损失或债务清偿损失(金融分部除外),权益法下企业分享的合营、合资或其他投资损失,所得税费用及一般管理费用,集团管理公司费用和母公司费用。分部费用中不包括一般管理费用、总公司费用和以企业为主体发生的费用。正如1987/1988iCaew在对所公布报告的调查中指出:“这无疑是进行公司费用的人为分配。最好是将它们作为一个单独的数字从分部收益总额中扣除。”(iCaw财务报告1987/1988,“a

SurveyofUKpublishedaccounts”)分部收入和分部费用的差额即为分部成果。

分部资产是分部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经营资产,这些资产可直接归属于分部或可按合理的基础分配给分部。分部负债是指来自于分部经营活动的经营负债,包括直接归属于分部的负债和可按合理基础分配给分部的负债。如果分部成果中包括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则分部资产和分部负债中,就应包括附息资产和附息负债。分部资产和负债中包括权益下计算的投资,按比例合并法计算应分担的合营企业的经营资产及负债。分部资产和分部负债中不包括所得税资产和负债。

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不论是iaS,还是某一国家的准则都强调从事一般经营活动的分部中不包括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因为,大多数公司都与其分部发生不同数量的附息债务和债权,各分部所赚取的利息收入和发生的利息费用,应该是总公司整体政策的结果,而不是各分部经营结果的真实反映。如果分部的成果中包括包含利息,就使得分部之间的利润或同一分部不同期间利润的比较,变得毫无意义。当然,从事金融活动的分部经营成果中应包括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因为对于这些分部,利息是反映其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

四、分部信息披露

以经营分部和地区分部为基础编制分部报告,是常用的表现形式。由于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各不相同,因此企业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性质也不一样。从而,企业披露分部信息时所依据的重点就不同,有的企业以经营为部为主,有的以地区分部为主,而有的是经营分部和地区分部并重。这就形成了“首要的次要分部报告模型”和“混合表述模型”。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企业的组织和管理如何,决定着企业的风险和报酬。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

和报酬主要受它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影响,它的分部报告的首要模型就应是经营分部。而次要报告模型就是地区分部。同样,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这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经营活动影响,它的分部报告的首要模型就应该是地区分部,而次要分部报告就应是经营分部。

首要分部信息报告模型,不论是以经营分部为主,还是以地区分部为主,都披露比次要报告模型更详细的信息,而次要报告模型则披露相对简化的财务信息。地区分部信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客户分布(销售地)为基础,一是以资产分布(生产地)为基础。企业选择哪一种为基础来代表地区分部,要看企业各自的经营特点。

混合表述模型即经营分部和地区分部都作为首要报告模型,按相同的基础充分披露分部信息,即等量信息披露。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和报酬同时受它生产的不同产品和服务,及它从事活动的不同地区的强烈影响,这种混合报告方式,可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

企业选择的分部报告模型,可随着企业经营风险和报酬的变化而变化,不论选择哪一种模型,都必须遵照“效益大于成本”原则,以尽可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出发点。

分部报告对外进行披露大致有三种方式:

(1)在财务报表中披露,并在财务报表中的附注中作适当的说明;

(2)在企业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

(3)以附表的方式披露。多数国家大都倾向采用第二种披露方式,将分部报告与企业财务报告的附注说明统一在一起,既不增加财务报表主要的复杂程序,又能使信息使用者获得的较为满意的信息。

五、对我国分部信息披露现状的评价及建议

不到十年,深沪两个证券交易所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切关怀下,本着发展与规范并举、服务与监管并得的原则,在筹资功能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两个市场上市的a股股票已达800多家,随着一大批国有企业的成功上市,证券市场更担当起国企改革的重任。

我国的上市公司,几乎涵盖了关系国计民生的所有行业,从地区分布看,遍布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重组及资源的国际流动,造就了大批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集团公司。同时,随着较大型投资基金的不断上市,散户投资逐渐向专家理财转变。因此,在我国,存在着对分部信息需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997年12月17日,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其第五条“会计报表附注指引”(试行)首次要求上市公司在所披露的年报附注中应披露分行业资料。财政部1998年1月27日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也要求股份公司以会计报表附表的形式披露分部财务状况,笔者认为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证监会在《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只要求披露分行业信息,列示公司不同行业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营业毛利等三个指票,而不披露地区分部信息。这会导致那些行业特征不明显、而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的公司不披露分部信息,信息披露缺乏完整性,削弱了分部报告的信息量。有人认为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少是跨国集团公司,地区分布所形成的政治、经济等差异性不明显,没有必要按地区提供分部信息。但是,地区分部有“生产地”和“销售地”两种表述形式。我国不少上市公司的生产地虽然在国内,但销售地在国外。产品销售地所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外汇管理制等情况都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如在上海上市的浙江天然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中期每股收益较上期同期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是:该公司主要产品羽绒、羽绒制品95%以上外销,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分三块,即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及台湾,美国、加拿大,以及东欧各国。由于1997年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北美出现科暖,以及东南亚经济危机制影响,使公司1998年上半年效益严重滑坡,股票价格也随之下跌。如果该公司能够按销售地披露地区分部信息,投资者完全可以根据有关报道,对公司的业绩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调整投资结构,规避投资风险。因此,地区分部信息对我国投资人而言也是必要的。

2、行业分类多种多样,缺乏相对统一的行业分类标准。行业的合并与分列,应以其所具有的风险和报酬为依据,而上市公司编报者所列示的行业显示了明显的随意性。

3、可报告分部的确定标准过于简单,只要求“公司的经营涉及到不同行业的业务“若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含10%)以上的,则应按行业类别披露有关数据”,不利于编报者筛选可报告分部,有时甚至会遗漏重大信息,例如巨额亏损的部分和占有公司大量资产的分部,就因为不符合测试标准,而不需对外单独披露。按国际惯例,可报告分部的确定,要依次通过收入、利润(或亏损)和资产三个指票的重要性测试。

4、缺乏分部报告的具体操作指南,对分部收入、分部成本与费用、分部资产、分中收益等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确定标准,令编报者往往无从下手。

为此,笔者建议:

1、增中按地区表述的分部信息,地区分部信息可按生产地和销售地两种方式表述,可参照iaS14(1997)所建议的首要与次要信息披露模式。例如,公司销售地分布在具有不同风险和报酬的地区,可以选择以销售地表述的分部信息为主要模式,其他形式的分部信息为次要模式。也可选择“混合表述”模式,等量列示经营分部和地区分部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8)中采用了这种表述形式,目前证监会的要求与《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1998)尚未做到统一。

2、设立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当然,再详细的分类,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公司行业分类的需要,还需要管理当局结合公司的管理和组织特点,参考行业分类标准,加之自己的判断来确定。为了避免管理当局操纵分部及可报告分部的确定,一方面要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查,另一方面也可采用分部确定的“管理法”,将对内外报告结合起来,披露分部间的内部转移价格,揭示分部间的关联交易。

3、增加可报告分部的筛选指票。不应只考虑分部收入的判定指标,还应考虑分部收益和分部资产等判定指标。通过依次检验,避免遗漏重大信息。

4、财政部应尽快分部报告会计准则及具体操作指南,包括分部的划分,可报告分部的确定,尤其是分中收入、资产、收益、费用等的确认与计量及披露等,指导企业编报人员进行操作。

主要参考文献:

1、SFaS14,SFaS131,iaS14(1981),iaS14(1997),SSap25。

户外露营团建策划篇10

【关键词】户外运动;高校体育;课程标准

1国内户外运动研究现状

户外运动被纳入高校体育课程进行研究最初源于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志坚和中国地质大学的董范教授。早在1989年,时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教师的张志坚和董范就提倡在地质专业学生中间开展野外生存、攀岩、登山等户外体验课程,以提高地质学生野外作业时的生存能力从而满足地质专业学生进行自然科学考察的需要。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以教体艺[2002]13号文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其中第二十条明确写道:“因时因地制宜苑⒑屠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高校应根据各自地理区域特征,充分利用森林、田野、山地、沙漠、江、河等条件,苑⒒外运动类体育课程。户外运动就是强调利用森林、山地、湖泊、水库、海滩等自然资源开展体育活动。

2002年以来“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走进高校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此类课程的开设和实验为其他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指导。

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对我国高校学生参加的户外运动项目做了归纳,具体分为五大类,包括:山地项目、海岛项目、荒漠项目、高原项目和人工建筑项目。

2005年12月,张志坚博士在湖南教育学院的户外报告上从宏观上对国内外的户外运动概况和中国高校户外运动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精辟的论述。

操学诚在《户外运动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一文中对中外的青少年户外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深入的探讨了户外运动和青少年综合素质教存的关系。

黄永良在在《在舟山群岛建立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基地的可行性研究》中从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形、地貌等方面论述了在舟山群岛建立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基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杨汉在《高校陨杌外运动课程意义的研究》一文中认为:在普通高校开设户外运动课程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它是对传统体育课堂的一种挑战和突破,摆脱了纯竞技体育教学思想,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陈炳阳在《发展福建高校登山运动的策略》中认为:把登山运动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学内容有重大意义:登山是一项需要全身体肌肉参与工作的全方位运动,有极强的健身价值;同时登山是一项集体活动,它需要彼此间的相互配合、关心、理解、协作,是增进个体或群体的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在有适宜地理环境的高校哉沟巧皆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张庆主在《高校陨枧恃铱纬痰目尚行匝芯俊芬晃闹刑岢觯号恃以硕是一种追求挑战,它能充分体现青少年勇于挑战、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将攀岩运动列入高校体育课程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户外运动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户外运动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fletche早在1970年就对户外运动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

在美国,户外运动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美国于1977年颁布了《环境教育法》,并在中小学试行《环境经验学习计划》。户外运动也是青少年必修的教育课程,户外运动有独立的活动设施和专业的指导人员。青少年户外教育内容设计方面通常包括:自然与人的环境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意识,认识个人和同伴之间的协力、协调型计划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互相沟通协作协调能力,提高个人胆识的冒险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德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户外教育是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户外教育通常和环保及自然科学紧密相连。暑期学生们至少完成一次类似洞穴探险、野外探险之类的活动,在探险过程中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植物考察和撰写环保计划书,并做成报告作为暑期作业,在暑期结束之后上交学校并存档备案作为评定学生实践实习成绩的依据。大部分地区政府规定青少年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为期三个星期的野营、露营生活,在野营、露营生活中让学生有机会和家长及同伴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有机会体验集体生活和享受自然美景,并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常识。

在法国,教育学者和学生家长十分重视青少年生活学习的松他紧张关系,户外露营活动则是休假中的主要活动内容。

日本的青少年户外运动的发展也十分蓬勃。1951年日本就把户外运动的有关项目列入体育课程计划,如:登山、野营、远足等。在高等体育院校还开设了“野外教育”教育专业,为户外教育和户外行业培养专门人才。俄罗斯的部分学校尝试将体育课安排在校外的森林、丘陵和湖泊进行。其内容主要以登山、溯溪、方向识别、宿营、野炊和自救互救等的野外生存与生活的知识和技能为主。经过实验证明其能顺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十分突出。

在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广泛哉挂幌钜14至25岁的青少年为工作对象的非竞争性青少年素质教育项目――国际青年计划。该计划主要鼓励他们哉拱括探险旅行等五个类别的活动。其中的探险旅行主要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发现能力、环保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取徒步、骑单车、划船、骑马等多种方式,而配合探险旅行开展的野外生存和拓展训练也可以让青少年受益匪浅。

综上所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运动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引起了政府部门及有关学者的重视,关于户外运动的研究成果将不断增加,研究内容不断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户外运动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相对而言是比较新的领域,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开展某项户外运动的意义、价值和可行性层面,实证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比较少见,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支撑,各个国家户外运动的哉梗非常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户外生存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积极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对我国高校户外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黄永良等.在舟山群岛建立大学生“野外生存训练”实验基地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427-429.

[2]高兴贵.影响普通高校户外运动发展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118-120.

[3]马广卫.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30-131.